人的安全可靠性

2024-10-11

人的安全可靠性(精选5篇)

人的安全可靠性 篇1

1 电力企业应完善电力工程监理管理体制

完善的监理管理制度是落实电力工程监理管理的前提条件, 因此电力企业要根据电力工程的实际特点完善安全监理制度。由于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深,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监理制度的发展, 工程监理也难以与国际接轨。因此, 为了有效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 应通过完善工程监理法律法规体系来促进监理行业的发展, 使监理单位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工程监理法律法规体系中, 应明确规定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包括:第一, 监理单位需要对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成本、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进行工程建设信息和合同管理, 积极协调相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第二, 明确电力工程监理的工作范围, 包括设计方案讨论;检查施工图方案;参与对承包商的招标评标;参与施工图交底、组织图纸会审;检查施工现场原材料及构件数目及质量等。第三, 监理单位必须与业主签订监理合同, 合同内容应包括监理工作范围, 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合同必须按照《火力发电、输变电工程监理招标程序及招标文件范本》的相关规定, 双方必须严格执行合同内容。第四, 实行总监理师负责制, 设立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师及其他监理人员组成的监理机构, 在施工现场设立监理机构, 并配备相应的监理人员, 各自履行自己的监理职责, 由总监理师发布相关指令, 总监理师有一定的授权范围, 有权终止工程建设单位合同。

2 电力企业应加强员工安全施工培训

安全管理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设备定期的维修,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在变电站的电力设备操作过程中, 存在较大的危险, 尤其是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 如果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 安全意识不高, 违规操作或者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生失误, 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不仅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更有甚者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 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员工安全施工的培训。同时, 在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中, 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及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既要加强安全知识技能的学习, 也要加强安全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通过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监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只有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 工作人员才能做好电力工程监督管理工作。对于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 必须要求持证上岗,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教育, 给予业主和施工单位更多的专业指导, 做到“三控、两管、一协调”的管理, 提高电力工程质量。在电力工程建设中, 只有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得到提升, 同时具备相应的法律道德观念, 才能促进电力工程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对电力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 以促进电力工程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 提高电力安全监督的可靠性。

3 加强电力安全监督队伍的建设

面对当前电力企业存在的问题, 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法律对电力进行有效的监督。电力企业首先就要建立一支高效的监督队伍, 定期对监督人员进行培训, 使监督人员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监管知识, 熟练掌握和运用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 为了提高监管人员在执法中的工作效率和提高监管人员的事故调查能力, 要求监督人员具备对特殊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只有建设起高素质的监督管理队伍, 才能实现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的可靠性。其次, 电力企业还要明确划分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电力企业电力安全监督的主要任务, 就是彻底解决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 把电网和电力供应安全作为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的核心, 及时了解安全生产的动态, 掌握电力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新问题, 并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再次, 电力企业还要提高变电作业的风险意识。安全监察工作就是对风险进行管理, 在传统变电作业中,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安全作业的要求, 因此, 要求电力企业对变电作业风险管理工作引起重视, 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将变电作业的风险降到最低。

4 结语

综上所述, 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面对当前电力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做好电力监督工作, 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 促进电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铮.加强电力安全监督检查的有效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9) :54.

[2]王学刚, 姚雯雯.关于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 2013 (30) :113.

浅谈化工安全分析的可靠性 篇2

【关键词】化工;安全分析;可靠性

1.化工生产安全隐患状况

(1)是安监体制不完善,基层安监力量薄弱。

案件体制最薄弱的是小化工企业。这些主要分布在乡镇。当前,基层安监部门缺少专业人员,安全检查的深度、广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对企业整改隐患督促不够。乡级政府安监力量更加薄弱。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在行业管理职能缺失的情况下,一大批缺少正规设计和施工、规章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操作技能差、安全管理水平低的小化工企业建成投产,造成事故多发、频发。

(2)工作人员自身对安全生产不重视许多低学历的工人进入化工企业,成为化工行业的新生力量。据统计,在危化品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下学历的比率已超过50%。大部分一线工人文化水平低,缺乏化学和化工生产基本知识,安全意识淡薄,“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甚至许多工人动火票、监火票与疏于HSE核查情况的填写、 易燃易爆物品使用人员没有佩戴应有的安全相关保护用品等。

(3)技术上没有跟进安全生产要求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有相当一部分依赖于技术,但实践中许多技术未达标,如有的燃料罐与事故油罐液压安全阀与易燃易爆物品没安装设阻火器、 有的设备中安全阀与企业表没有经过检验等。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安全防范工作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但化工行业的相关信息技术、设备系统存在更新缓慢、人员掌握程度低等现象。

2.化工生产安全隐含的防治策略

2.1认真做好作业系统的分析工作

这里所谓的系统的分析是指对作业环境的分析,对施工技术方案、作业人员的分析。我们每个项目的组织者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全局的观念,对每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可能诱发的事故要有预见性。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必须深入作业现场,仔细检查,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方可动工。贵州化肥厂1997年7月9日补焊3“炉快开门,系统采用洗气箱水封与气柜和煤气总管隔离,经空气置换,做动火分析合格,进行动火补焊作业。近完工时,车间做开车准备工作,排放气柜进出口水封,整个系统失去平衡,而洗气箱水封有一缺口,水封高度降低,煤气冲破水封串至快开门处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电焊明火引起爆炸.从这起事故案例来看安全分析尽管合格了,但对上下工序之间、检修和生产之间,系统状态的变化,未懊考虑。这种表面上安全而实际潜伏着重大隐患的作业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从事任何特种作业一定要对作业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2.2取样要有代表性对任何一个分析项目,取样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分析数据将给我们造成假象,有一个数据的错误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安全分析取样时,对作业环境和与之相关的设备、管道、地面状况、现场布置、介质状况,易燃、易爆、有毒物成份、理化性质,气候、风向……等都要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确定其正确的取样方案。比如说:二氧化碳系统的管道、设备内动火作业,一般来说是不会爆炸的。但是,由于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碳小,在一些大型的设备顶部和死角处将聚集较高浓度的氢气,极易形成爆炸性气体。类似于这样的作业,我们取样时,不要怕麻烦,从多方位多取几个样,使之真正能代表作业场所的现状,确保安全分析的真实性。

2.3严格把好分析时间关时间限制对于化工安全分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按照有关安全规章制度,不管是动火作业还是罐内作业其分析时间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作业前30分钟必须取样分析合格,作业终止超过30分钟必须重新取样做安全分析,罐内作业时一般每间隔2小时取样分析有毒有害物浓度、氧含量。上述这些要求均是前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若不认真执行,就会酿成事故。贵州化肥厂过去一次在变换触媒点火升温过程中,由于未严格遵守每隔30分钟取样分析煤气中氧含量的规定,点火时发生了爆炸。因此,为确保化工安全分析的可靠性,必须严格把好分析时间关,不得违反任何时间限制。

2.4选好先进、灵敏可靠的分析仪器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安全分析仪器的先进性、灵敏可靠性与否,是确保分析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安全分析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化工生产过程中有些易燃易爆物质,其爆炸极限宽、下限低,若是分析仪器落后,就有可能作出本来是可爆性混合气体而分析出是不会爆炸的结论。贵州化肥厂一次使用奥氏仪进行动火作业分析时,由于一个分析考克漏气,当时安全分析是合格的,而进行动火作业时发生了爆炸。此次事故发生后,贵州化肥厂逐步采用较为先进的、灵敏可靠的测爆仪,提高了动火安全分析的可靠性。

2.5思想观念方面

增强安全管理意识,由于我国多年实施计划经济,目前安全管理尚未受到化工企业应有的重视。因此,化工企业人员尤其是领导层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与重视。

2.6人员知识技能学习方面

因为化工企业生产任务较忙,人员日常的活动较多,要拿出一定时间全部来参与学习并不现实,笔者建议各单位可以进行上午生产,下午进行培训的方法,为相关的员工有的放矢的实施专业培训班和锻炼活动,如学习IT业务、新的化工知识等,以期让化工企业工作人员可以对安全生产技术与重要性有着充分的掌握,能够学习到优秀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

2.7人员管理方面

(1)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感。在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安全管理专业知识的兴趣。对于如何进行安全管理,各个单位都有着很多规章条例,然而往往都没能发挥应有作用。只有建立起来了符合实际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才能够对经营中出现的情况提供切实有效的处理办法。

(2)使各单位的员工的能够协调配合,摈弃以往工作人员独立工作的传统方式,建立整体观念,工作中不断磨合协调达到共同实现提高化工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效率的局面。

2.8工作绩效考评方面

(1)根据化工企业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油田的领导要组织制定合乎实际的规定,给安全管理提供明确的标准。

(2)根据实际效果不断改进做好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要在实践中检验运行效果,观察分析期间出现的问题。就目前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实施情况来看,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模式,不断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2.9计算机系统和监控系统软件的安全性能方面

最初引进计算机系统的时候,网络还不发达,各种系统软件功能也相对简单,绝大部分是是单机操作,系统漏洞、病毒以及故障给化工企业安全的威胁还比较小。但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普及,各种新式报警系统、检测系统的普及,加上现在的计算机系统大多是联网运行,这就促使着化工企业必须做好局域网的建设,保障其安全稳定的运行,若是造成信号中断、病毒干扰等的情况,就很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系统瘫痪。

以上是本人从事化工安全分析9年来对安全分析的一些见解和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安全分析工作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反对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坚决制止违章冒险蛮干的行为,采取行之有效的分析手段,以确保化工安全分析的可靠性,实现化工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王小群,张兴容.浦东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的现状与应急工程[J].人类工效学,2005,(04).

[2]陈允虎,王小群,张兴容.浅述国内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J].安全,2009,(09).

自动扶梯安全可靠性分析 篇3

自动扶梯数量的增加虽然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发展, 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实惠,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众所周知, 电梯事故经常占据国内各大媒体和报纸的首页, 成为舆论焦点, 越来越得到民众的关注。如何更好的让电梯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让民众更放心的使用电梯, 已经成为整个电梯行业包括制造、维保、检验、监察面临的严重考验。

1 自动扶梯事故点

据美国曾对60万台电梯和3万台自动扶梯事故抽样调查表明, 自动扶梯发生事故的概率要比电梯的更高, 一台电梯涉及事故的概率为1∶300, 而一台自动扶梯涉及事故概率为1∶18.8。由于自动扶梯作为一个整体结构为敞开式的机械设备, 它的使用环境复杂, 并不像电梯一样有专用空间, 这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几率。自动扶梯在设计时安全系数相对较低, 并且对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头部在扶手带之内, 脚部在梯级警戒线之内, 手要紧握扶手带等。但是扶梯作为特种设备的一种, 在使用时碰到的很多乘客都是没有安全意识的小孩和行动不便的老人, 所以这也增加了扶梯发生事故的概率。

自动扶梯在安装到现场后, 自动扶梯的安全就不仅仅指它本身的质量问题, 还包括现场的建筑安全设计。自动扶梯事故大致可分为由其本身的质量问题致电梯损坏或故障造成事故, 如梯级逆转导致的电梯逆行, 扶手带速度慢于梯级而导致的乘客跌倒;还有一类是自动扶梯和建筑物对不遵守电梯安全乘坐的乘客存在安全盲点, 容易使乘客发生坠落、剪切, 挤压事故。

2 自动扶梯设备安全性分析

自动扶梯由梯路 (变型的板式输送机) 和两旁的扶手 (变形的带式输送机) 组成。其主要部件有梯级、牵引链条及链轮、导轨系统、主传动系统 (包括电动机、减速装置、制动器及中间传动环节等) 、驱动主轴、梯路张紧装置、扶手系统、梳板、扶梯骨架和电气系统等。梯级在乘客入口处作水平运动 (方便乘客登梯) 以后逐渐形成阶梯;接近入口处阶梯逐渐消失, 梯级再度作水平运动。这些运动都是由梯级主轮、辅轮分别沿不同的梯级导轨行走来实现的。

自动扶梯的保护装置有欠电压保护装置、接地故障保护装置、电机过流过热保护装置、非操作逆转、超速保护装置、梯级链的断裂或过分伸长或缩短保护装置、梳齿板保护装置、扶手带出入口保护装置、梯级下陷保护装置、连续安装的多台自动扶梯中联动保护装置、附加制动器保护装置, 上面几类的动作原理除附加制动器是机械制停, 其余都为电气动作通过抱闸完成机械制停, 或者通过抱闸和附加制动器共同作用来完成机械制停。

自动扶梯是由成千上万个机械零件构成, 在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设备本身的安全性身系于每一个零件的正确生产和安装。由于扶梯的使用环境复杂, 在现场中一个零件没有达到标准, 就容易发生事故。典型案例为北京地铁事故中固定零件损坏而致使的主机发生偏移从而驱动链脱落引发的逆转事故, 也有梯级链销轴脱落或断裂导致梯级挤压伤人的情况。在设计中, 梯级链的安全系数不能小于5, 而理论上如果梯级链断链后将没有任何机械保护, 驱动链断链后如果无附加制动器制动也将没有机械保护, 附加制动器也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加装。

自动扶梯的扶手带是供乘客手扶的运动部件, 其位于两侧护栏的顶部, 运动方向与梯级、踏板或胶带相同, 而且标准规定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于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速度允差为0~+2%。实际应用中扶手带基本都是靠摩擦驱动的, 所以在扶手带或者扶手带摩擦驱动轮出现磨损后, 摩擦力不够。在施加一定力后, 扶手带速度很容易慢于梯级速度, 造成乘客的跌倒。这类事故多发于老年人。

自动扶梯的坠落事故是最常见而且产生的后果是最严重的, 一般自动扶梯的伤亡事故都是由坠落产生的。扶手带处, 扶梯与建筑物栏杆之间的间隙处以及两台扶梯之间的间隙处都可能是坠落点。国标GB16899已经对正常使用扶梯做了一定的保护, 扶手带距离梯级前缘的距离不应小于0.9m且不大于1.1m, 内盖板和护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不小于25度, 对于与水平面呈倾斜角小于45度的每一侧内盖板, 其水平方向宽度应小于0.12m, 以防止人从扶手带处坠落。新国标GB16899已经对防攀爬, 扶梯与建筑物栏杆的间隙做了一系列要求防止和避免一些类似的事故。

自动扶梯的剪切事故是在扶梯与墙壁或障碍物间存在夹角, 而且没有设置符合要求的防夹装置, 而且由于乘客没有遵守乘坐规则, 将身体和头部伸出扶手外, 造成事故的发生。新国标GB16899已经封死了夹角部位, 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自动扶梯的挤压一般发生在梯级和围裙板之间, 或者在梯级和梳齿板之间, 由于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之间有间隙, 而机械之间发生的相对移动会产生伤害, 国标规定梯级和围裙板的间隙不能超过4mm, 而实际情况间隙2mm也可能夹人, 穿软材料的鞋子可能受得危险更大, 如洞洞鞋。新国标GB16899增加了防夹装置, 据统计, 加毛刷能有效地减少乘客在电梯上被梯级和围裙板夹伤的危险。

综上所述, 自动扶梯安全问题的发生与设备的故障, 设备的使用环境, 使用人的素质都息息相关。自动扶梯作为一个机器, 制造单位在制造时要严格按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来实施, 因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故障率, 所以需要电梯维保人员对电梯进行维保, 并不是仅仅打扫下卫生, 加加油了事。现出安全问题发生的对象大部分是小孩, 这个比例据统计能占到60%以上, 在使用中, 使用单位要管理好, 家长要尽监管人责任, 争取扶梯更好的为人民谋福利, 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3 可靠性分析

我们可以把自动扶梯系统看作一个串联系统, 串联系统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种为乘法法则, 另一种为最弱环节模型法则。可以证明乘法法则是系统可靠性的下限, 而最弱环节模型法则为系统可靠性的上限。

在扶梯实际运行中由于每一个故障都会导致电梯的不能安全运行, 而扶梯作为特种设备关系亿万人民大众的安全, 在实际计算中我认为要选择乘法法则来计算电梯的可靠性, 即把电梯的各种故障出错的几率相乘就得到可靠性数据。

自动扶梯的可靠性跟安全性并不直接等同于正比例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单位更注重是可靠性, 要求扶梯尽量少出故障或者不出故障, 而乘客更注重的是其安全性, 出了故障不要影响乘客的安全, 乘用便利放心。而使用单位是为扶梯的各种费用买单的主体, 他们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必然降低扶梯的采购和维保成本, 维保单位为了追求利润也会以最低的要求维保。所以电梯的各种小隐患就在上述关系中不断累积, 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 就可能产生严重安全隐患。所以现在电梯安全不代表电梯的故障率低, 电梯故障率高也不代表电梯乘坐危险。我们最希望乘坐的电梯既安全故障率又低。

4 结语

自动扶梯安全可靠性已经进入民众的视野, 引起民众的关心。尽管自动扶梯在过去一段时间出现过一些安全事故, 但从整体来看自动扶梯仍然事故率较低的乘用交通工具。而且新标准的执行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乘客意外受伤害的可能。本文从事故易发点出发全面分析自动扶梯的安全性, 从技术和安全角度阐述了自动扶梯可靠性。

摘要:自动扶梯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越来越普遍, 但电梯事故频发引发民众对电梯安全的关注, 由于大部分民众对于扶梯事故易发点和注意措施并不了解, 本文对自动扶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让乘客更好对电梯的安全现状有更深的了解, 从而能进一步的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优化配电网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 篇4

1 供电可靠性统计方法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供电的安全可靠性。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评价, 是建立在各种统计计算的基础上的, 为了阐述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评价方法, 在此仅以办法为基础, 配电系统是指由各变电站 (发电厂) l0千伏出线母线侧刀间开始至公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线套管为止, 及10千伏高压用户的高压设各与供电部门的产权分界点为止范围内所构成的配电网络。

1.1 用户统计单位, 配电系统的连接用户是很多的。

往往很多用户同时连接在同一台公用配电变压器上, 用户的大小也极不相同。虽然从供电可靠性统计的要求仅一般对用户概念的理解来看, 当进行可靠性统计时, 理应统计到每一个用户, 面对于独自占有一台式多台的配电变压器的10千伏高压配电用户来说, 其供电或停电主要决定于供电线路的状况, 这主要是便于统计。

1.2 线路的统计单位配电线路的连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通常有所谓放射结合。

网状结构, 环形结构, 双电源或多电源多端供电的结构等, 而且往往在一条线路上有很多分支或分段, 公用线路与专用线路混合、连接等情况, 为了便于统计, 规定将配电线路应以变电站10千伏出线油关前连接的主干线为单位来划分。凡是连接在同一出线油开关的线路, 不论其线路有多少分支, 或者有多少分段开关, 把线路分成多少段, 也不论其连接的用电配电变压器有多少台, 均一律视为一条线路, 线路的统计长度, 应为各段和各个分支的总和, 其连接用户数亦应为所有各段和各个分支用户的总和。对于网状结构、环形结构双电源或多电源多端的供电结合, 应以其正常的习惯的连接点为界。当其中某一电源开关断开时, 在连接点以内的负荷转由其他电源开关供电时, 应视为一种调电运行方式。当公用线路与用户自行维护和管理的面不能计人线路的总长度之内。但是当计算停电对用户的影响时, 则应加以考虑。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统计计算的数据有两类:一类是基本参数, 即线路的回路数、线路的长度、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台数、用户数、断路器的台数以及电容器的台数等。另一类是供电情况记录数据。主要包括每一次停电事故发生的起止时间、停电范围、停电户数、停电容量、损失电力以及造成停电的原因。导致停电的设各及其损坏的部件、部位和损坏的情况等, 所有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指标均由这两类数据进行组合计算而得。

关于配电系统供电情况的实际记录数据, 过去在我们开展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统计评价试点, 由于是对历史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其数据的主要依据是调度记录, 运行值班记录, 计划停电申请表, 事故报告表及负荷记录表等资料, 由于这些资料是在过去尚未开展可靠性统计的情况下所作的历史记录, 很多方面是很不完整的, 很难完全满足可靠性统计的要求, 在引起系统故障停电的原因中, 由于记录不清的设各造成系统停电的次数和停电的时间所占的百分比, 记录不清的情况是相当可观的, 对于现阶段的可靠性统计, 有关供电情况的实际记录, 应按照实际情况逐日认真统计填报。

2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首要因素

2.1 线路故障率及故障修复时刻

因为配电网持久处于露天运行, 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配电线路在运行中经常发生跳闸事情, 严重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单给供电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而且还影响了城乡的正常出产和用电。线路故障可能是因为绝缘损坏、雷害、自然劣化或其他等原因造成。 (1) 色缘损坏是指高空落物, 树木与线路平安距离不足等造成的故障, 与沿线地势情形有关;一般认为绝缘损坏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 (2) 雷害造成的故障与避雷器的安装情形有关;雷害故障率大体上与避雷器安装率成反比, 与避雷器自身故障率成正比。 (3) 自然老化引起的故障与线路设备、材料有关;对统一类设备、材料, 自然老化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

2.2 非故障停电原因

非故障停电原因, 35k V及以上的输变电线路或变电站刷新、检修、预试以及配电网检修、刷新等。35k V及以上输变电线路架设跨越时, 要求配网配合停电;变电所主变过载或设备检修、刷新等, 城市引起配电网停电。是近些年的城农网刷新以及市政丁程, 要求配电网配合停电的次数增多, 线路停电频繁, 影响配电网供电安全可靠性。

2.3 用户密度与分布

用户密度是指每单元长度线路所接用户数。因用户负荷的分歧, 各回线路用户密度一般也不异。在估量接线体例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时, 可取平均密度。按现行供电可靠性胜统计指标, 对统一接线体例, 用户分布情形分歧, 可有分歧配电质量处事指标。按用户分布模式剖析, 用户大部门分布在线路前段, 线路中、后段故障可经由过水平段断路器隔离, 从而前段线路可恢复运行, 故有最佳的评估结不美观, 用户大部门在线路中段的模式次之, 用户集中在线路结尾的分布模式最差。

3 提高配电网配电可靠性的措施

3.1 成立可靠性打点轨制

供电可靠性打点是一项综合性的打点丁作, 纵向在上需要率领的正视, 不才需要员工的关心;横向需要各部门之问的分工、配合。为此, 供电企业应成立供电可靠性打点小组, 编制供电靠得住性打点轨制, 实施供电可靠性的方针打点, 层层分配和细化指标。形成供电可靠性剖析轨制, 每个季度对运行数据进行供电可靠性剖析, 并形成陈述, 作为下季度工作的指导;做好预停电打算, 合理放置停电开关, 最大限度的采用综合停电模式, 可大大削减非故障停电的次数。

3.2 增强线路设备巡视, 落实打点责任

增强线路巡视, 进行配网设备评级打点。能尽早发现设备故障, 并进行消弭, 削减停电事情的发生, 是提高供可靠性的另一条路子, 也是配电运行部门日常进行的主要工作。对轻易发烧的部位编号建档, 落实打点责任;成立具体巡视记实, 对查处的缺陷, 按轻重缓急放置检修打算, 并慢幔消弭;做好防止雷击线路设备故障;普及防爆脱离型成氧化锌避雷器的应用, 削减抢修停电时刻;经常搜检防雷装配引下线和接地体的锈蚀隋形, 检测接地电阻、密封开关、变压器、计量箱接线柱。

3.3 完美配电网网架, 缩小停电规模

从安全可靠性、经济优质上考虑配电网的优化, 改变陈旧的配电模式, 完美配电网结构, 实现“手拉手”环网配电, 对主要用户实施“双电源”, 甚至“三个电源”配电体例, 同时线路配电半径要适中, 配电负荷要根基合理;网架结构合理可有用对停电线路进行转供电。

3.4 应用配电自动化打点系统

配电系统计较机监控和信息打点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 而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近十几年, 我国对配电过程的计赦机监控和信息打点有了很大的成长。在配电系统的各个分歧规领域正在成长分歧水平的自动化, 其总趋向是综合化和智能化标的目的成长。

4 结语

随着国家科技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配电网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 供电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对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而要缩小这种差距往往需要进行电网刷新和设备投资。只有不断改进完善, 才能不断提高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不断提高电能的质量, 让人民享受更好的供电服务, 提高供电企业的形象。

摘要:供电可靠性是供电公司提高供电持续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从配电网方面简析如何提高供电公司供电的可靠性。

火铺矿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 篇5

目前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的许多方法如灰色聚类法[1]、人工神经网络法、模糊综合评价法[2]等,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例如神经网络存在的局限是对于高位小样本的情况没有较理想的预测效果。笔者将集对分析理论用于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中,为其评价工作提供一条新途径,并以火铺矿为例进行分析评价,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1 集对分析理论

1.1 联系度

集对分析(Set Pair Analysis,SPA)于1989年由赵克勤提出[3],即在一定的问题背景下,将系统中具有一定联系的两个集合C、D组成集对H(C,D),并对该集对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得到N个特性,其中S个特性为两个集合共有,P个特性为两个集合互相对立,其余F=N-S-P个特性既不互相对立,又非共同所有。定义S/N为H(C,D)的同一度a,F/N为H(C,D)的差异度b,P/N为H(C,D)的对立度c。a、b、c满足归一化条件:a+b+c=1[4],当不考虑特性权重时,两个集合的联系度μ表示为:

式中:i为差异度系数,i∈[-1,1];j为对立系数,一般取-1,表示P/N与S/N互相对立;当i=-1时,差异度转化为对立度;当i=1时,差异度转化为同一度;当i取(-1,1)时,差异度转化的同一度与对立度各占一定比例。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方便地计算考虑权重时的联系度μ,引入同异反向量模型,其形式为:

式中:W=(w1,w2,...,wn),为权重系数向量矩阵;,为同异反评价矩阵,其中an、bn、cn是对应于指标因素n的归一化评价结果;为同异反系数矩阵。

1.2 集对势

由同一度a和对立度c(c≠0)的比值构成集对势。集对势用e表示,记为:

当a>c时,两个集合为同势;当a=c时,两个集合为均势;当a<c时,两个集合为反势;同势表明两个集合存在同样的趋势,反势表明两个集合存在对立的趋势,均势则表示这两个集合比较平均。系统的不确定性程度可以通过对集对势的计算分析来体现。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确定评判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指标,分别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3 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美国运筹学家A.L.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5]是将人的主观判断以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决策与评价方法,其主要内容如下[6]:

1)构造判断矩阵E。判断矩阵元素取值标度方法一般用1~9级或其对应倒数,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见表1[7]。

判断矩阵表示为[8]:

式中eij为指标因素Fi与Fj重要性比较标度值,比较标准见表1。

判断矩阵E是一个n阶互反矩阵,具有如下性质:eij>0,eij=1/eji,eii=1(i,j=1,2,...,n)。

2)计算重要性排序。首先需求出特征向量ω,可根据公式Eω=λmaxω求出,其中E为判断矩阵,λmax是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最后的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是由ω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到的。

3)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的作用是确定权重分配的合理性。检验公式如下:

式中RI、CI分别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其中RI根据1~9级对应取值,见表2[9]。

CI计算公式如下:

当CI接近0时,有满意的一致性;当CI为0时,有完全的一致性;不一致性随着CI增大就越严重[10]。即用一致性比率来衡量CI的大小,当排序结果有满意一致性时则一致性比率小于0.10;当其大于0.10时则相应地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4 工程实例应用

火铺矿始建于1966年,通过改扩建后,矿井生产能力达240万t/a。根据该矿情况建立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结论更符合实际,需考虑影响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各个因素,并全面地对火铺矿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价。按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1)一级指标权重计算。一级指标判断矩阵U:

即得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一级指标矩阵重要性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二级指标权重计算。技术可行性判断矩阵A:

,即得到技术可行性判断矩阵重要性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经济合理性判断矩阵B:

,即得经济合理性矩阵重要性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安全可靠性判断矩阵C:

,即得安全可靠性判断矩阵重要性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由评价指标计算结果与实际的评价结果构成两个集合组成集对进行集对分析,即根据上面计算得出的一级指标的权重构成权重系数向量矩阵W,并对每一项指标的实际情况按3个等级(良好、一般、较差)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以及三级指标对应评价结果见表3,再根据评价结果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矩阵R。

由式(2)可知火铺矿的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结果为:

由式(7)化简得:μ=0.365+0.465i+0.17j。

3)联系度分析。用特殊值法确定差异度系数[11],可将i分别取0.5,0,-0.5,且j取-1时,由于μ∈[-1,1],将μ的取值范围平均分成3个子区间[-1,-0.333)、[-0.333,0.333)和[0.333,1],分别对应的3个等级为不可靠、一般安全可靠和安全可靠。

当i=0.5时,μ=0.427 5,说明该矿的矿井通风系统处于安全可靠状态。当i=0时,μ=0.195;当i=-0.5时,μ=-0.037 5。说明当i=0或i=-0.5时,该矿的矿井通风系统处于一般安全可靠状态,即由特殊值法可分析出该矿的矿井通风系统处于相对安全可靠状态。

4)集对势分析。由联系度表达式μ=0.365+0.465i+0.17j,可知a、b、c的值分别为0.365,0.465,0.17,由于a>c,b>a,因此该系统的集对势属于微同势即系统以同一趋势存在但较微弱。同一度a=0.365,说明评价指标以良好为主,但是因为差异度的存在,部分指标会有向较差的转变趋势,因此需要通过整改来加强完善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避免趋势的恶化。

5)不确定性分析。差异度b决定着影响该矿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所有因素中的不确定性大小,系统的不确定性随着b值增大而增大[12],由于b=0.465,说明该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5 结论

1)根据同异反向量评价矩阵和三级指标权重分析可得,其中矿井抗灾能力和风机运转稳定性是影响该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较大的因素;井巷工程费和单位产量通风电费是影响经济合理性的主要因素;对于技术可行性而言,矿井风压和有效风量率是影响较大的因素。结合火铺矿的实际情况可知该矿风机运转稳定性一般,矿井抗灾能力良好,即有必要确保良好的风机运转稳定性,所以决策管理者还要加强对通风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由于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对处于安全可靠状态的矿井通风系统放松维护管理,系统的安全可靠仍可能会转变为不安全可靠,这就要求决策者多加警惕对系统可靠性影响较大的因素。

2)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建立其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实例证明,该理论适用于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评价。

3)i取特殊值可以初步推导出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状态,i取值不同也能说明系统的同一、对立和不确定项间的转化,分析找出安全可靠、一般安全可靠等模糊语言所掩盖的不安全因素,能够辨识危险源,为决策者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刘百选.探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J].工业设计,2011(6):128.

[2]黄冬梅,谭云亮,常西坤,等.基于危险源理论的矿井瓦斯事故灰色—模糊综合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6,43(1):41-44.

[3]高晓旭,聂尧,董丁稳.SPA-ITFN耦合模型下的煤矿地下水质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42(5):68-71.

[4]刘栋,史秀志,张舒,等.基于集对分析的非煤矿山紧急避险能力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2):85-89.

[5]郭庆勇,王凤,史惠堂.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页岩气产业风险评价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42(1):112-115.

[6]郑欣,许开立,周家红.基于集对分析的尾矿库安全评价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1):160-162.

[7]张景飞,陈娜,张兰,等.SPA在某矿山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8):1-3.

[8]杨志勇.基于AHP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矿业,2011(2):76-79.

[9]蒋复量,周科平,李向阳,等.基于集对分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矿冶工程,2009(2):1-4.

[10]刘祖德,万福威.多元联系数集对分析在安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5):138-143.

[11]李凡修,梅平.多元联系数模型在煤矿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1):163-166.

上一篇: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下一篇:消费者权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