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构造

2024-08-15

体系构造(通用10篇)

体系构造 篇1

1 安全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是人们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与劳动耗费有对比关系的、可以度量的、对社会有益的结果。安全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发展员工个人及团队的能力,改善企业的安全绩效,以达到减少安全投入,降低安全损失的目的。安全绩效管理既体现了整体性的概念,又突出了其动态发展的特征。概括来说,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预见性。 一方面通过对既成事故和大量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另一方面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的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坚持“预防为主、善后为辅"的科学管理方法。

(2)系统性。 系统要素的动态相关性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利用信息流进行系统地动态研究,推行反馈原理指导下的安全评价;在此基础上,还要重视安全价值准则,把安全与效益结合起来,把绩效管理的定量分析和传统管理的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3)以人为本。 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而且,作为管理对象的诸要素(资金、物质、时间、信息等)和管理系统得诸环节(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都需要人去运作和实施。因此,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来实施各种奖励制度可以达到发挥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2 营造安全绩效管理环境

2.1 先进的安全文化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终极竞争力,是企业的灵魂。任何绩效管理推进之前,都必须具备较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企业应把安全文化建设当作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突出以人为本,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全面强化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企业建设先进的安全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安全信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重要,企业应该关注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采用先进科学的技术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同时,员工也必须学会自我管理,进行积极主动地个人防护。

第二,将安全信仰落实在制度上。确定明确的责任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条例,将安全文化融入整个企业管理实践中,将安全法制法规落实在各级管理者的行为方式中,将安全标准贯穿到生产的每道工艺过程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来影响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安全生产自觉性,以文化的力量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这样就能抓住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内涵,解决好推进安全绩效管理体系的文化先导问题。

2.2 “流程唯一、标准唯一、责任唯一"的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系统性上,安全管理涉及要素很多,企业的安全问题往往牵涉到许多生产环节和部门,错综复杂,相互渗透,必须综合考虑与安全有关的各种因素,这就需要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开展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全面安全管理工作。

第一,高效的安全管理流程。

利用信息自动化来完成日常工作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更加简洁高效的操作过程。

第二,统一的衡量标准。

企业应根据管理流程和工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标准,保证安全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

第三,终身追溯的个人责任制。

根据前面制定的流程和标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明确自身职责。

2.3 映射安全绩效管理的激励机制

所有员工都希望取得好的业绩以获得奖励,这种奖励是广义的,既包括提高工资、增发奖金等方面的物质奖励,也包括表扬、自我成就感、得到同事们的信赖、提高个人威望等精神方面的奖励,还包括提拔到更重要的工作岗位等物质和精神兼而有之的奖励。如果员工取得绩效后能够获得合理奖励,就会产生工作热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反,则可能失去积极性。帕特和劳勤的激励模式套用到安全绩效管理中,如图1。

从上图可以看到,如果安全绩效管理仅仅只是绩效管理,那么很难真正唤起员工心中对安全管理的工作热情,要想形成安全奖励目标—努力—安全管理绩效—奖励—满意的良性循环,取决于安全奖励内容、安全奖励制度、企业安全分工、激励目标导向安全行为的设置、安全管理水平、公平的考核和领导作风等综合性因素。

与安全绩效管理体系对接的激励机制可以根据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先从正激励、负激励两个纬度出发,再从物质、精神、物质精神兼有三方面进行精化。总而言之,要让每一个安全绩效管理评价的结果落实到激励中去。例如企业可以根据安全绩效管理计算企业各单元的安全绩效得分,然后划分不同的档次,将安全奖励予以配套,对得分不高的单元进行深入分析并予以警告等等。

2.4 坚持不懈的安全素质教育

安全教育承担着传递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生活经验的任务,它是通过强化职工安全意识,达到提高安全素质的目的。能够形成和改变人对安全的认识和对安全活动及事物的态度,使人的行为更符合社会生活和企业生产的安全规范和要求。

企业安全教育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为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防范事故发生,所以要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采取符合人们认知特点的、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方法。还应该让工人感到,接受安全教育,利人、利家、利己,是与自身的安全、健康、幸福息息相关的事情。

企业安全教育还必须讲究巩固性和反复性原则,一方面安全知识随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发展而改变;另一方面安全知识的应用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是偶然的,这就使得已掌握的安全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警钟长鸣"是安全领域的基本策略,所以安全素质教育要长抓不懈,否则无法支撑安全绩效管理体系。

3 安全绩效管理体系的构造

3.1 复合型安全绩效目标体系

有一些企业安全绩效管理的目标体系,强调以结果为导向,习惯采用的目标是企业的工伤死亡率,千人负伤率、死亡人数、工伤人数、重大事故次数等等,这样的指标只是对结果的一种衡量;它的导向使人们更加注重结果是否与己有利,而忽略安全的过程管理和整个系统的建设。如果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就沾沾自喜,高高兴兴拿了奖回家休息。很多安全管理者认为“只要当领导的平时多念一念,安全员在现场多跑一跑,操作时多注意一点",就不会出大乱子。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体系让有些安全管理者开始相信“运气",而忽略了安全管理的过程和内在规律。

作为安全绩效管理核心部分的目标体系,必须是能够从动态性、前瞻性、逻辑性的角度出发,将人员、战略、运营流程和谐地统筹起来。使得员工的执行行为与公司的安全信仰等联系起来,纵向平衡短期与长期发展,横向统筹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不仅让员工把每个安全细节执行到位,还要使得各个安全行为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协同效应。

例如一家企业的安全绩效目标设计。安全管理实施一票否决,年度应达成以下目标:(1)严格遵守企业各项安全制度,部门员工行为无违规(20分)。(2)部门实施切实可行的安全事故预防方案(20分)。(3)部门全员安全教育达到100%(20分)。(4)隐患整改达标率100%(20分)。(5)特殊工种安全培训考核合格率100%(20分)。(6)安全否决指标如下:一般及以上工伤事故、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重大以上刑事治安事件,重大以上安全隐患等。

这样复合性的安全绩效管理目标的设计既能管到结果,也能管到过程,相对单纯结果导向更能实现科学的评价,还能让目标承担者更倾向于提升本身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安全管理过程,“过程好,结果自然好",结果与过程并重,相辅相成,一定程度上,将预示着一个好的安全绩效管理结果。

3.2 安全绩效目标的分解和落实

企业整体的安全绩效目标确立之后,就要构建一个有层次的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个人的分目标就是组织总目标对他的要求,也是员工对总目标的贡献。企业实行安全绩效管理,就是要把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安全指标任务,作为目标分解到企业各部门,即安全管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指标能够完全落到基层操作人员身上。见图2。

这种安全绩效目标的分解要注重上下左右的关系协调,使得上下目标明确化、具体化。使每个部门及每个人都明确本部门及本人在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自主管理。若目标分解不合适,有的完成了,有的完不成,就会造成总目标不能完成。因此,在确定分目标时,不能领导说了算,而必须是由分目标执行部门负责人或执行者根据上一级目标及本部门或本人的工作内容、工作能力自己制定,提出具体措施,然后由上一级领导全面考虑,综合协调,最后共同确定分目标。

3.3 安全绩效沟通

当员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时,纵使任务分解得再清楚,也是“照葫芦画瓢",由于缺乏对安全绩效管理方案本身的充分了解,往往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境权变,而现实情况总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员工如果在已经变化的环境里按照既定的思维行使,哪怕环境变化再微小,其结果也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安全绩效管理强调员工的参与,把完成和提升安全管理绩效作为管理者和员工共同的责任。如果要在安全管理过程上真正发力,那么安全绩效沟通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且沟通必须贯穿安全绩效管理流程的始终。无论是设定安全绩效目标、记录安全绩效表现、辅导与沟通还是绩效评估、反馈面谈和制定行动计划都离不开沟通。它可以包括正式沟通,也可以包括非正式沟通。如“安全检查"、“书面通知"、“安全会议"、“定期通讯"、“个别接触"、“宣传活动"、“走动管理时的及时表扬"等等都是安全绩效沟通的具体办法。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不仅使得安全绩效管理更具影响力和时效性,而且也强化了安全管理效果,减少了事故发生可能性。

摘要:坚持安全管理方法的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取得良好的安全生产绩效的客观需要。安全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在先进安全文化、责任明确的安全管理体系、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以及坚持不懈的安全教育基础之上,通过确立复合型安全绩效目标、合理的分解和落实目标并进行良好的绩效沟通来达到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目的。这种安全管理体系是当前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改革的追求目标,是落实安全责任的前求,对于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绩效,安全管理,安全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哲,白宝光.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框架的管理体系整合[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6(1):29~34

[2]陈金国,朱金福.安全文化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9):88~91

[3]白坤朝,汲培文,刘喜珍.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绩效管理的探索[J].中国科学基金,2004(1):56~57

[4]李娜,赵建明.煤炭企业绩效考核研究[J].人力资源,2005(7):76~79

[5]刘祥安,朱玉贵.企业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J].采矿技术,2003(6):15-17

[6]张琼.谈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J].安全众谈,2004(10)

[7]王舒娜.警察绩效管理论要[J].公安研究,2004(8)

[8]崔国璋,董丽娜,李晓东.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9]罗云,程五一.现代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体系构造 篇2

以德治校,构建德育管理体系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围绕“以人为本,以德立教,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以爱国、爱校思想教育为重点,以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养成教育为基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构造由领导、班主任、法制副校长、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德育管理架构,整合各方面教育力量,以德治校,扎实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本实现制定的德育工作目标。

一、构造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德育管理的实效,强化管理效果,学校开学初就成立德育管理小组,构建德育管理网络架构。以郑仕全校长为组长、莫国才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主任、教导处主任、总务处主任、级组长、班主任、法制副校长、家长委员会成员为组员。抓好五条德育工作线(班主任老师的教育主导线,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生活指导线,学科老师的学习指导线,学生自我管理线,家庭社会辅导线),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措施,充分发挥党团员和班主任队伍的育人功能,致力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德育管理管理体系

(一)加强级德育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1、坚持行政例会制度,每周星期五为行政级长例会,郑仕全校长、卢新彦制订的德育工作方向和布置一些重要的具体的德育工作,在会议上进行讨论,明确方向,成达成管理共识。

2、级组长、班主任是我校德育队伍的中坚力量,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级管理,畅通德育工作渠道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保障。强化级长班主任的工作,通过过培训,结合实际,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应对策略,分析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布置阶段性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班主任工作交流会研讨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加强理论与政策的学习、研究。本学期我们召开了两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邀请了梁柳苋等班主任进行经验介绍,通过交流、探讨、学习,大家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提高班主任管理理念和水平,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3、坚持全体教师的例会制度和级组会议制度,使管理制度网络化。德育的教育,不仅仅依靠学校领导、级组长、班主任,还要确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的大阵地,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坚持全体教师的体会制度和级组会议制度,就是要落实齐抓共管的全民意识,通过行政领导为主线,级组长、班主任教师、科任教师为网络,通力协作,形成一个以德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4、建立学校、社会、家长三点一面的网络功能,强化德育教育的网络体系。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在《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中,我们明确了家访的要求,学校对家访进行统计,从而加强了对家访工作的力度,每个班都完成了学校给的任务。学校还加强了警校协助,派出所所长、指导员经常有针对性地给全校的学生上法制教育课。交警城区中队重点负责交通安全的教育,经常针对学生常出现的交通安全情况进行上课,今年11月还与我校共同组织了“与安全同行”交通安全的图片展览,通过生动的具有震撼力的图片展览,使学生吸取了教训,培养了交通安全的意识。11月19日,我校还组织学生到消防中队观看消防演习,大大提高了师生的消防意识。另外,每有长假期,如“五一”、“国庆”、元旦、寒假、暑假等,学校统一印制“家长安全责任书”,规范学生的假期活动,督促家长参与管理,以减少违纪和其它意外事故的出现,并要求家长实行家长事故责任制,积极配合学校监督自己的子弟。通过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管理,大大提高了德育管理体系的教育功能,推动我校的德育建设。

(二)加强和完善岗位考核制度,增强管理结构体系的辐射力。

1、为进一步促进班主任素质的提高,提高管理体系的效力。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比较符合实际的《恩城中学班主任工作手册》,建立《班主任工作责任制》和考核实施细则,明确了班主任岗位职责,做到定量和定性结合,点面结合,形式与内容结合,使之公正、科学。每学期进行考核两次,等级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一学年总评,选出考核优秀的班主任,学校发给荣誉证书和奖金。通过考核机制的考核,加强班主任的工作责任感,达到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的目的,使班主任在相互竞争、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他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评比制度,以量化管理的办法,从各方面来推动德育管理体系的发散力。本学期继续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为立足点,进一步加强了恩城中学先进班的评比制度,落实清洁卫生检查、仪表检查、文明宿舍评比等常规的检查制度,继续保持我校为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的先进性。

(三)加强师德建设,强化管理体系的内驱力。我们为了使德育体系的架构能够真正发挥其全面的效应,通过不断加强师德建设的办法来推动德育工作。我们不断组织教师学习各种法律制度,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通过组织学习、集中培训、以老带新等途径,建立一支具有爱岗敬业、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尽心尽职、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全体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会学生科学思维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会学生做人是教师的永远职责,积极拓展德育途径,把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把学科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教书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强调,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潜移默化,氛围陶冶和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尽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爱心激发学生的进取之心。

2、加强党支部建设,发挥教工会、共青团委作用。学校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团结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同德,努力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规范党支部民主生活,每一学月进行一次组织生活,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共商学校教改大计。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积极做好培优入党工作,为党输入新鲜血液,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组织党员到南海影视城、佛山祖庙进行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陶冶师生的情操。另外还充分发挥生力军——共青团的作用,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第十三周召开了我校共青团代表大会,选出了黎艺青为新的一届的团委书记,使团的先进作用再度焕发活力,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团队活动,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3、启动“培优辅差”和“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工程。本继续落实一位教师负责帮教转化一名后进后的岗位责任制。学校团委和学生会要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大学生同样光荣”的理念。转化后进生,各级组做好规划调查工作,落实到教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要加强跟踪教育工作,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及时进行教育,力争大面积提高后进生转化率,达96%以上,并召开了转化后进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要求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从而稳定了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不稳定的因素。

4、建多元化自主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犹如一面旗帜、一根标杆,能够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我校实施了全面的德育考核制度,在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注重让更多的学生在评价中体验到欢乐和成功。加强德育科研,开展了学生操行评语改革实验,制定了德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导班主任老师进行具体操作。改革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了多元化、自主性、激励性评价体系。在定性评价方面,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有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帮助学生找优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那颗向上向善的心,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在操行评语上,肯定优点,鼓励特长,全面发展,提出希望;第二人称,亲切的话语,所有这一切,让学生倍感关怀和温暖,一份份赏识性评语,犹如润物的雨丝,滋润着学生那渴望的心田。期末召开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学生进行”述职”、申报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进行同学评议,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我能行”的成功体验。加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的评比工作,树立典型激励辐射全校。

二、充实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强化德育管理体系的感化力

1、持做好每周国旗下的讲话工作,每周一个主题,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讲话,围绕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学校的一些重要的事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活动,主题鲜明、严肃,气氛浓厚,对学生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

2、一步规范班会课,主题班会课,加强德育的主要阵地。学校规定每周星期一第六节为班会课,针对本校、本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或引以为戒,防患未然。学校还规定每班每一学月最少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课,形式多种多样,生动活泼,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德育的思想阵地。学校也按照学年计划举行了全校性的主题班会观摩课,如举行了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观摩课,以“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法伴我成长”的演讲比赛,以“诚信”为主题讲故事比赛。从小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格。

3、注重用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德育氛围去熏陶人,充分利用《鳌苑》、黑板报、手抄报、学习园地的积极作用,定期出版。我们要求达到“一草一木见精神,一砖一瓦都有情,每面墙壁会说话,每个景点育人心”的境界。校园内有醒目的校训,崇德、博学、慎思、学行铜字校训,教室有五星红旗、图片馆的条例,名言警句、伟人画像和富有人情味儿的警示语,有力地促进学生进行正面的心理暗示和道德内省;同时重视了班级文化建设,教室后面都有黑板,学习园地,还有学校宣传橱窗。学校根据每期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对每个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级组宣传橱窗进行考评,从而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起到了春风化雨的教化力量。

4、挺好广播工作,每日读报,报道校园的好人好事,点评社会的热点问题,每周一利用眼保健操之后的3分钟时间进行校园点主评活动。对拾金不昧的学生和个人表彰,弘扬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加强集体主体精神教育。

5、继续加强情感实践教育活动。本继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心教育,通过亲身的体验更有效地教育学生。组织师生参与献血活动,让学生感悟“拯救生命”的伟大,学会帮助人,关心人,爱护人。今年四月份我们组织学生鳌峰山烈士陵园扫墓参加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加强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今年五月份,组织了年满18岁的学升参加了成人宣誓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使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强烈的艺术熏陶为手段,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延伸,我校通过军讯训、校园书法大赛、班级际篮球赛,田径运动会、元旦汇演等一系列活动,不仅挖掘一批有专长的人才,还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艺术素养,得到了市局的领导的一致的好评。

四、发展政治“路线”,积极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作用。在政治上关心学生,动员学生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创造条件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本学期举行了两次党章学习活动,并在高三级学生中发展一批建党发展对象。同时积极在学生中发展团员,按计划发展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少年先锋队增添了血液,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增加了动力,为德育教育增添了活力,2005,我校被评为恩平市普教系统的先进单位,市德育先进单位,维稳和综治先进单位,市把我校维稳和综治的经验进行全市推广。

如何构造采购管理的目标体系 篇3

我们知道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凡是在工作成就和成果直接地、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每个部门中,目标都是必需的,他的成果必须用他对企业的成就有多大的贡献来衡量。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的贡献的准则。一个管理人员的职务应该以达到公司目标所要完成的工作为依据,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每个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员工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员工对总目标的贡献。只有每个人的分目标都完成了,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期望。管理人员和员工是靠目标来管理,由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的。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来进行的。

采购部门无疑是企业的关键部门,采购是企业为满足特定的需要而发生的外部购买行为,采购管理对企业意味着使购买物有所值。采购管理离不开三个主题:保质保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采购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采购部门的目标来源于企业的总的目标,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来制定的本部门所要完成的目标。

2如何设定采购管理目标体系

2.1目标和战略先于采购行为

采购管理目标的设定包括确定采购部门的总体目标和各基层单位的目标。总体目标必须是从战略的高度来确定,总体目标是部门在未来从事活动要达到的状况和水平,其实现有赖于金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为了协调这些成员在不同的时空的努力,各基层单位的各个成员都要建立与部门目标结合的分目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部门总体目标为中心的一贯到底的目标体系。在制定每个基层单位和成员的目标时。上级要向下级提出自己的方针和目标,下级要根据上级的方针和目标制定自己的目标方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商,最后由上级综合考虑后作出决定。

目标与战略联系起来,以求综合平衡。企业往往难以把握目标的“度”,过于单一,不利于全面协调,指标一大套,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两种极端都不可取,企业既要明确设定目标,又要对员工职责范围的所有事项进行考核,同时还要考虑操作上的便利性。指标不宜经常变动,但指标权重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都应有所调整,这样既可以保证考核指标的持续性,也可以发挥目标体系引导与约束的作用。

2.2量化采购指标,避免模糊决策

目标可以设置为任何期限,在大多数情况下,目标设置可与月度、年度预算相—致。在制定目标时,主管人员也要建立衡量目标完成的标准,如果制定的是定量的、可考核的目标,无论是时间、成本、数量、质量等这些衡量标准,一般都要写到目标里去。在制定目标系列时,主管人员和下级应该一起行动,而不应该不适当地强制下级制定各种目标。

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并不冲突,过程性目标是从总目标中分解出来的,过程管理其实是多个结果管理,每一个结果既是一个目标,往往也是一个控制点。换言之,目标体系就是控制体系。

计划的实施,目标的实现,需要控制好关键业务,但是这样的控制点太多,管理繁琐,太少又难以保证全面覆盖整个部门的战略战术计划,那么多少个控制点才是最优?这些控制点又该如何平衡分配?

当任务结构化程度较高,步骤清晰,工作内容固定,则任务流程容易标准化,利于监督控制,这—类工作适合成熟度较低和工作意愿不高的员工,往往是新员工;

而当任务比较模糊和不确定时,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如果在细节上,无疑是对员工缚手绊脚,尤其在处理情急的危机事件的时候,频繁的反馈导致贻误时机,而且主管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而错误指示,往往适得其反,比如对外埠的业务代表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往往会事倍功半。

2.3目标的执行

采购部门中各层次的成员为了达成分目标,必须从事一定的活动,活动中必须利用一定的资源。为了保证他们有条件组织目标活动的开展,部门必须授予其相应的权力,使之有能力调动和利用必要的资源。有了目标,组织成员便会明确努力的方向,有了权力,他们便会产生强与权力使用相应的责任心,从而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剪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使目标执行活动有效地进行。

3目标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

目标体系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部分,必须是能够从动态性、前瞻性、逻辑性的角度出发,将人员,战略,运营流程和谐地统筹起来,使员工执行行为与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等相联系起来,纵向平衡短期与长期发展,横向统筹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不仅要将每个细节动作执行到位,还要使各个动作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协同效应。

3.1员工角色定位、明确责权利

首先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明确的目标,“三个和尚没水吃”,其根本原因是群体承担责任,而成员总是认为别人不会尽全力,自己也就不会去努力,社会惰性导致团队效率低下。因此除了员工必要的角色定位,确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以外;还必须提出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指标,这样才能使员工的努力能更科学地量化出来,以有效激励先进者,鞭策落后者。

3.2抽象的总目标转化为任务明确、具体的细分目标,提高了目标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细节把握程度越高,做得越细,执行效果越好,反过来,执行动作越清晰细致,有助于员工对策略本身更深地理解,能理解得越透彻,能保证团队上下对战略战术策略的理解的一致性和清晰性,从而形成合力,提升绩效。而且,每个细分目标的估计,也就是采购人员在思考如何去完成的过程,当目标分解完之后,采购人员对于下期的工作细节也就基本上胸有成竹了,然后就根据每个细节的重要性与紧急性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计划。并将其形诸文字,以作为追踪执行进度的反馈,更能保证作业效率与效果。其意义在于,目标深度分解将结果管理转化为过程管理,让每个员工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消除员工的盲目性,而且有利于提取关键业务,便于管理双方监督与控制,保证执行效果。

3.3绩效考核与激励

绩效考核与激励是绩效管理的源动力。绩效目标体系是维系人员,战略与运营的纽带,它也是绩效管理循环体系的开始,绩效目标做好了,为后续的绩效管理开了一个好头,也就成功一半了。

3.3.1考核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起来一 方案合理化只能使员工接受,但并不能成为执行的诱因。传统激励仅狭义地与工资和奖金挂钩,激励应是一个多元体系,因人而宜,更重要的是与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相联系,以形成员工执行的动因。企业应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与考核目标相结合为基本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员工的归属感。给员工足够的发展与施展空间,比如对于有能力的员工,给他一亩三分地,以施展所长,对于能力差的员工,给他轮换岗位的机会,一是给员工更有挑战的工作,让他们摆脱枯燥、单一的工作而对环境感到满意,这也是给他们更多学习的机会,帮助员工找到兴趣与能力所在。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挖掘员工潜力,这样公司在担负培养人才的使命的同时,公司目标也随之实现。

3.3.2建立业务指标体系和个人素质指标体系

在年中和年初(或年底),集中进行员工的绩效考核和职业规划设计。针对采购部门的人员,就是对采购管理的业绩回顾评价和未来的目标制定。在考核中,交替运用两套指标体系,即业务指标体系和个人素质指标体系。业务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采购任务量否完成?采购成本是否降低?卖方市场的条件下是否维持了原有的成本水平?采购质量是否提高?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否得到有效地控制?供应商务性务是否增值?采购是否有效地支持了其他部门,尤其是生产部门?采购管理水平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

当然,这些指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如采购成本可以细化为:购买费用、运输成本、废弃成本、订货成本、期限成本、仓储成本等。把这些指标一一量化,并同上一个半年或年度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所得到的综合评价,就是业务绩效。

对个人素质的评价相对就会灵活—些,因为它不仅包括现有的能力评价,还要包括进步的幅度和潜力。主要内容包括:谈判技巧、沟通技巧、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等。这些能力评价都是与业绩的评价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的是针对业绩中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如何进一步在个^能力上提高。为配合这些改进,企业要为员工安排许多内部的或外部的培训课程。

3.3.3绩效评估结束后,安排职业规划设计

体系构造 篇4

一、工程化的内涵

所谓“工程化”是指通过工程构思、工程设计将知识形态的科学理念、模型和规律转化为物化形态的商品, 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在实现工科实践教育体系工程化的过程中应该掌握两重含义。

第一、在工程化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树立“工程化”思想,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是成为工程师。所以在“工程化”教育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现代化科技知识, 更应该在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过程中渗透工程技术内容, 使之体会和掌握工程设计、工程实践的基本分析方法, 避免工科教学理论化, 脱离实际。

第二、要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体现系统化、模块化的工程思想。借鉴工程活动的分析、设计、评价、实施直到验收的一系列过程来指导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过程。

二、加强工程化课程改革和优化模块课程体系

根据工程化观点, 高职课程体系可视为一个有基础课程子系统、行业课程子系统与专业课程子系统构成, 而每一个课程子系统又由更低的课程构成。课程子系统与课程体系之间, 以及彼此课程子系统之间通过内在的运行机制建立耦合关系, 当系统间的耦合关系实现平衡与协调时, 整个系统的综合功能才能达到最佳。如何实现一个复杂、动态、开放的课程体系系统优化达以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们可以借鉴工程思想中的模块化思想, 实现模块化系统集成。就是以模块为系统单位, 按照课程体系要求, 快速、动态地将模块集成为相应的功能系统, 构建模块之间内在关系, 并实现课程系统的动态平衡与协调, 从而满足课程体系对教育功能的要求。结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情况, 在实现课程改革与课程体系优化工程的过程中, 我们还需要完成以下几点工程化的重点内容。

(一) 以岗位能力为课程设置的主线,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工科能力培养必须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 必须从课程体系整体出发,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 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课程体系应包含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应依据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岗位划分专业方向, 设计课程体系, 并要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 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二) 以专业群建设促进行业课程子系统优化。

城市学院“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为实现工科实践教学的工程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实现行业课程子系统的优化让学生尽快进入岗位角色, 是本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点。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 使得技术专业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联系日益紧密, 课程体系中的行业课程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行业定义。如何来确定课程体系中的行业课程子系统呢?我认为在所有面向企业岗位链的专业中, 把具有相同基础性实践教学的专业组建成一个群,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职业岗位或者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组建专业群, 而支持这个专业群的基础实践教学课程就可以定义为行业课程子系统。这样一来, 可以有效的利用实践资源, 避免为一个专业重复建设行业实验室与专业基础实验室。

(三) 加强过渡性实习、实践课程建

设, 实现“2+1”工程化教学和企业实习的无缝衔接。

校企合作“2+1”教学模式作为我校的一个特色办学模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在本次工程化课程体系建设中, 特别强调工程化教学和企业实习的衔接问题。如何建设过渡性实习、实践课程是检验是否以岗位过程为主线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 在过渡性实践课程应该强调“弹性适应”的模块原则。课程设置要改革过时、陈旧的课程内容, 大量吸收与现实社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新知识、新科技;要改革过于呆板的、不能灵活跟踪社会就业要求和学生求学需求的课程结构, 形成动态的、具有“弹性适应”的课程模块集成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学生工程素质教育, 树立专业自信心,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工程规律和工程分析方法, 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的工程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课程培养方案, 在实践与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如何在我们的实践课程体系的框架内突出工程素质的培养与专业信心的树立呢?

(一) 进一步完善“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优化学生自主实践课程。

在加强实验室、实训室建设的同时, 第二课堂将专业学习与社团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开展学科竞赛月、专业技能竞赛、职业道德培养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就业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鼓励自己创业。第三课堂实行校企合作“2+1”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 探索课堂与企业实习的一体化。

(二) 进一步进行工科的“导师制”尝试, 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心。

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社会里, 在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大学校园里, 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和不断探索的课题。在自学能力相应比较弱的高职教育中, 学生的模仿能力可能是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足够自学信心的前提下, “填鸭式”和“提纲挈领式”的教育方式可能不适应高职学生。“导师制”或者“学徒制”的教育方式或许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三)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推行“双证书”制度,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人才市场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对高级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讲究“适用”、“效率”和“效益”, 要求应聘人员职业能力强, 上岗快。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在校期间就要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 具有独立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双证书制度正是为此目的而探索的教育模式, 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证明, 谁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多, 谁的从业选择性就大, 就业机会就多。

四、加强工程化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专业教学团队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需要体现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为了引导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我们必须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工程项目中去, 积累专业教师的工程经验, 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专业工程, 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应用推广新技术开发的能力。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 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 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改善高职教师结构, 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 这对高职教育来说, 已不是为弥补高职师资不足的权宜之计, 而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建设任务。逐步建立工程化“双师”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教师的继续教育,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工程能力。根据专业的特色, 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

五、校企合作, 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加强有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让学生直接接触和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装备和生产工艺技术学校、院系和教师都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尽力将实习基地建立在装备和生产工艺先进的大中型企业, 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在培养学生大工程观方面的作用。在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工程化原则。

(一) 现场化与虚拟化结合

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功能上实现“教室、实训室、工作现场”一体化, 在教学上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工程教学”一体化, 实训室不但完全按照实际工程的形式建造, 同时通过购买、租赁、借用、企业捐赠等方式, 将企业生产现场的最新全套设备搬进实训现场, 使实训基地也能像工程现场一样设计、施工, 实现了“实训室即工程现场”。对于一些一次性且不可逆转的施工工艺或工程设计, 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开发或者引进虚拟实验、虚拟工艺、虚拟工作现场,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工程认识。

(二) 开放性与职业性并存

工程化实践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 它激励教学生自主地去运用工程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学校能提供灵活、开放的实践场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从空间到时间都要向学生、社会全面开放, 而不能成为学校、甚至某个系部、专业的专用场所。首先, 他要能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接触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 又能让学生在这个“学习工厂”自主学习, 完成实训项目, 实现实训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其次, 同时校内实训基地要面向教师开放, 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和科技开发提供条件。最后, 校内实训基地要向社会开放, 大力开展产学合作, 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包括与企业合作办学、为社会培训技术技能人才、推广新技术和直接完成某些服务项目。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说到底, 是以职业为导向。职业定位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基础, 体现职业性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特征。为此, 实践教学基地应努力营造现代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从设备、厂房建筑、工艺流程、管理水准、人员配置和要求、标准化以及质量与安全等方面模拟或接近职业环境, 注意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 重视职业素质训导, 强化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 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

六、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必须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 必须围绕“实践”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祝海林《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第3期[1]祝海林《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第3期

[2]俞国方《采用模块化系统集成优化课程体系》高等理科教育2004[2]俞国方《采用模块化系统集成优化课程体系》高等理科教育2004

体系构造 篇5

利用综合柱状图提取属性数据,弥补了煤田勘探资料的不足.通过尝试将盆地沉降史模拟技术应用于含煤盆地分析之中,反演了河北蔚县含煤盆地演化历程.根据沉降史、埋藏史、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分析,将该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早中生代(J)为盆地形成期,以快速沉降为特征;晚中生代(K)为稳定发展期,以抬升剥蚀为主;新生代(E-Q)为盆地反转期,蔚县煤田伸展断块格局定型.

作 者:占文锋 曹代勇 王强 张路锁 Zhan Wenfeng Cao Daiyong Wang Qiang Zhang Lusuo  作者单位:占文锋,王强,Zhan Wenfeng,Wang Qiang(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

曹代勇,Cao Daiyong(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张路锁,Zhang Lusuo(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河北,石家庄,050051)

刊 名:中国煤炭地质 英文刊名:COAL GEOLOGY OF CHINA 年,卷(期):2009 21(9) 分类号:P618.110.2 关键词:蔚县煤田   沉降史   构造演化  

★ 窗花剪纸的作文

★ 福窗花剪纸教程

★ 春节窗花鲜花怒放剪纸教程

★ 剪纸模板

★ 《窗花》阅读答案

★ 剪窗花作文

★ 工具造句

★ 剪纸教学计划

★ 剪纸作文

碳纤维布加固体系构造及施工工艺 篇6

关键词:碳纤维布加固体系,施工工艺,质量检查

我国现有的许多旧桥梁多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车流量逐渐增大,再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以及桥梁自身强度的衰减,造成桥梁损伤和局部破坏,导致桥梁长期频繁地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因此,对旧桥梁进行加固,结合加固进行拓宽处理,对恢复和提高旧桥的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以满足现代化交通运输的需要,势在必行。

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粘贴碳纤维材料,使碳纤维与混凝土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并共同作用,达到结构加固、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修补构件缺陷的目的,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目前国内正在大力推广的一种结构加固新技术。碳纤维加固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耐腐蚀、比强度高、几乎不增加构件的重量及体积、适用面广、便于施工。

1 工程概况

潭江桥由新旧两座桥组成,旧桥为3孔25 m双曲拱桥,1977年建成通车;新桥为3孔净跨径为26.80 m的刚架拱桥,1991年建成通车。

该刚架拱桥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其主拱圈、拱顶、拱脚无裂缝出现,但上弦杆和立柱存在局部破损现象。大部分上弦杆与内弦杆出现2条~4条裂缝,裂缝长度沿弦杆全高,缝宽0.1 mm~0.2 mm,处理方法为:在梁底面、侧面贴两层碳纤维布;1号墩顶,3号,4号立柱表面剥落严重,钢筋锈蚀,处理方法为:清理锈蚀钢筋,松脱混凝土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再贴两层玻璃纤维布。

2 碳纤维布材料

碳纤维布主要以碳纤维丝为原料编织而成,根据碳纤维丝编织方向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种,其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

3 施工工艺

3.1 被加固混凝土表面处理

1)钢筋露出部位需做防锈处理,涂两道底漆、两道面漆。

2)裂缝修补。

如裂缝在5 mm以上,采用高强水泥砂浆灌注,裂缝宽度大于0.2 mm小于5 mm,采用专用化学裂缝灌注胶灌注裂缝,以低压慢注射为主,固化后打磨修饰平坦,裂缝宽度小于0.2 mm,采用封胶表面封闭。

3)断面修补,被粘结混凝土面如有缺陷、空洞或蜂窝麻面,应使用修补胶修补。

4)表面污垢和碳化处理,处理成平坦规整、无松动、无脆弱碎块及无污物的表面,以盘式打磨机、喷砂、高压水冲洗等方法,不可因研磨产生尖锐的端部及棱角,油渍类污物用中性洗涤剂脱脂,用高压气枪消除灰尘,粘结碳纤维布前混凝土表面必须充分干燥。

5)修角加工,为防止内凹角,碳纤维布在粘结时容易剥离或扯起,可采用修补胶修补成圆角,圆角半径R>20 mm;对于菱形柱或有尖锐凸角的结构,在尖角处的纤维有较大的应力集中,容易使碳纤维折断,因此必须进行处理,可用研磨机将棱角修饰成半径R>20 mm的弧形。用修补胶做表面修饰,用弧形量具检测,保证修饰角半径R>20 mm(特种结构按相关规范要求,而日本公路建筑要求R=50 mm,住宅建筑要求R=30 mm)。

3.2 涂刷基底树脂

1)按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将A,B两组充分搅拌后,用滚筒刷将基底树脂均匀喷涂于混凝土表面。

2)使用底胶的目的在于加强混凝土与纤维布或修补胶之间的粘结性,底胶能够浸入混凝土,增加混凝土的表面强度。

3)环境温度、湿度和混凝土表面的干燥程度影响底胶粘结性能,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5 ℃,湿度应不高于85%,混凝土表面含水量应在10%以下的干燥情况。

4)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一般情况配置好后在45 min~60 min内用完;胶的搅拌采用低速机械搅拌,搅拌时可能发热,搅拌时间不宜过长,以3 min为宜。

5)涂胶采用滚轮毛刷均匀涂敷,涂敷量由底胶的品种和混凝土表面的情况而定,底胶的浓度较低,一般用量标准为0.25 kg/m2~0.3 kg/m2;底胶应涂敷1道~2道,如混凝土碳化严重,浸透量大时,需增加涂敷次数。以指触确认干燥后,再继续下道工序(通常需要1 d时间养护)。

3.3 浸渍胶涂底

1)涂敷浸渍胶的目的是使混凝土与纤维布粘结。

施工注意事项:必须使浸渍胶充分浸透,采用专用滚轮单向滚压纤维布,起拱部位和角落部分容易产生空气滞留,使用专用带齿除泡滚筒除去滞留空气。

2)固化时间。

每次胶的混合量应以在施工时间内可涂布面积计算,搅拌必须充分,混合容器的底角部分难搅拌处应特别注意。

3)涂敷应均匀,涂敷胶量以碳纤维布为标准,胶不宜过多,多余胶用专用设备挤压出来。涂敷量视混凝土表面状况和纤维规格不同而不同,一般一层用量为0.5 kg/m2~0.7 kg/m2。

3.4 粘贴碳纤维布

1)粘贴碳纤维布的目的是对工程结构的补强加固。施工注意事项:必须确定受力方向,纤维粘贴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纤维布一定要铺设平整,不能褶皱,不能弯曲,浸渍胶必须用专用滚压轮滚压浸透,并排除气泡。

2)裁剪尺寸须包含纵横向重叠部分,剪裁下来的碳纤维布不能折叠,粘贴前必须卷滚在半径R≥80 mm的圆滚上,以免折损;裁剪好的纤维布,若当天用不完,应放置在无尘、干燥、无日光直射处密封保管。

3)纤维布必须沿定位线粘贴,多层粘贴应逐层进行,必须待第一层固化后再粘贴第二层,不得一次粘贴多层碳纤维布;在一处粘贴多块碳纤维布,应先粘贴中心的一块,然后向两边扩展;碳纤维布在外凸角粘贴时,不要让纤维布受损伤;在内凹角粘贴时,采用半径相同的橡皮滚轮,挤压凹角,以免扯离边使凹角处纤维扯起,滚压时沿受力方向滚压,不要往返用力。

4)纤维搭接长度。

在纤维方向一般规定为100 mm;与纤维垂直方向两块之间无需搭接;在粘贴的纤维布面积中间,若有开口或设备、铁板等阻挡时,纤维布的剪裁应事先计划,并对这些削弱的部位做好补强准备。

4 养护

室外施工时为不使雨水、砂、灰尘附着在纤维布上,须用塑料布养护,纤维布贴上后,用塑料布覆盖24 h以上进行养护。平均温度10 ℃以下,初期固化时间约2 d;平均温度10 ℃~20 ℃,初期固化时间约1 d~2 d;平均温度在20 ℃以上;初期固化约1 d。完全固化要求时间较长,一般固化80%以上就可以受力,平均温度在20 ℃以上时需固化7 d,平均温度在10 ℃时需固化14 d才能受力使用。

5 碳纤维加固施工质量检查

5.1 施工前材质检查

1)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延伸率。

2)结构胶本身拉伸强度、正拉粘结强度、耐老化性能。

3)检查频率,每2 000 m2检测一次,每施工一次做一次检测。

4)检测标准遵循相关规范规定。

5.2 施工中工程质量检查

1)施工环境。

气温在5 ℃以下、相对湿度RH>85%、混凝土表面含水率在8%以上、有结露的可能时,无有效措施不得施工。

2)现场拉拔试验。

在作业面未涂底胶前,应用现场专用拉拔试验机检测混凝土本身的正拉强度。其检查标准为拉拔结果破坏面必须为混凝土破坏,并记录实测破坏强度值,以作为完工后材质优劣之判别。每一施工工程检测三组,每组三个试点。

5.3 完工后的工程质量检查

1)有无间隙、缺胶区和纤维弯曲区。

2)完工后3 d,以金属轻击判别是否有空孔或含浸胶不良现象,若含浸胶不良面积达施工作业面积的2/3以上,则全部拆除,重新粘贴。

5.4 肖氏硬度测试

1)在全部作业范围内,完工3 d后肖氏硬度值达70以上视为合格。

2)硬度值小于70大于50,应挑选局部区域切开检查纤维含浸胶状况,若纤维含浸胶不良达到检查区域业面积的2/3以上,则该区域须全部拆除重新粘贴;若纤维含浸胶不良在检查区域业面积的2/3以下,则以个别区域分别切开局部重新粘贴。

3)若硬度值不大于50,则视为不合格区域,必须拆除重新粘贴。

6 结语

文中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较为系统地归纳总结了碳纤维布加固体系构造、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以后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对于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黄民元.体外预应力结构技术及工程应用[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5,21(4):17-20.

[2]傅荣华.碳纤维布加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公路,2004(11):137-140.

[3]飞渭,江世永,曾祥蓉.后勤工程学院学报[J].2006(4):12-16.

体系构造 篇7

结构力学中的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 其目的在于 (1) 判别某一体系是否为结合不变, 从而决定它能否作为结构; (2) 区别静定结构, 超静定结构, 从而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 (3) 搞清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决定合理的计算顺序。从其目的不难看出它是结构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中, 最基本的规律是铰结三角形规律。规律本身是简单浅显的, 但规律的运用则变化无穷[1]。因此, 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不在于学懂规律, 而在于如何运用规律。鉴于现行教科书对规律运用的平泛讲解[2], 笔者结合自身学习与教学经验, 总结出平面杆件体系几何构造分析的方法并举例加以说明, 以期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1 几何构造分析的方法

1.1 考察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根据计算自由度W的数值与体系的几何构造特性之间的关系知, 如果, 对象体系的自由度总数大于约束总数, 体系为几何可变, 则可不必再进行几何构造分析。否则, 则应进行几何构造分析。基于此, 对于某些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无法入手的问题, 该法是一种捷径。

如图1所示体系, 该体系运用规则无法入手, 但其计算自由度, 所以判定该体系为几何可变体系。

1.2 拆去二元体, 简化体系, 然后再分析

所谓“二元体”是指由两根不共线的链杆联结一个新点的装置[3]。利用此方法时, 要注意判别二元体, 二元体的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形式如图2所示。

对于图3所示的平面杆件体系, 看上去较为复杂, 但在依次去掉二元体J, I, H, G, E, C, D后就只剩下地基, 由于地基是几何不变的, 根据二元体规则可判定该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1.3 当体系与基础用满足要求的三个约束相联时, 则可以抛开基础, 只分析体系本身即可

对于图4所示平面杆件体系, 上部杆系和基础是按两刚片法则组成, 则体系的几何构造属性取决于上部杆系, 因而可把基础抛开, 只分析上部。上部杆系由左边刚片A-C-D-E和右边刚片B-C-E-G通过一铰C和链杆F-G相联, 根据两刚片规则可以判断该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1.4 当体系杆件数较多时, 将刚片选得“分散”些, 刚片与刚片间用链杆形成的瞬铰相联, 而不用单铰相联

对于图5所示体系, 如将基础、ADE、EFC作为刚片, 将找不出两两相连的三铰。如果将刚片选得“分散些”, 例如选择铰结三角形EFC、链杆BD、基础 (包括固定铰支座A) 分别作为刚片Ⅰ, Ⅱ, Ⅲ, 并用链杆BF、DE形成的瞬铰O12, 链杆AD、支座B形成的瞬铰O23, 链杆AE、支座C形成的瞬铰O13相联, 则发现三刚片用三个不共线的铰两两相联, 根据三刚片规则可判定该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1.5 由一基本刚片 (单根链杆或铰结三角形) 开始, 逐步增加二元体, 扩大刚片的范围, 将体系归结为两刚片或三刚片相联, 然后用规则判定

图6所示平面杆件体系, 上部杆系和基础符合两刚片规则, 在分析时首先抛开基础, 只分析上部。然后在体系内确定三个刚片:在铰结三角形1-2-11的基础上依次增加二元体2-12-11, 2-3-12, 11-10-12形成扩大的刚片1-2-3-12-10-11;同理, 在铰结三角形7-8-9的基础上依次增加二元体9-13-7, 7-6-13, 9-10-13形成扩大的刚片6-7-8-9-10-13;在铰结三角形3-4-5的基础上增加二元体4-6-5形成扩大的刚片3-4-5-6。三个扩大的刚片用三个不共线的三铰3, 6, 10相联, 根据三刚片规则可以判定该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1.6 由基础开始逐件组装

如果体系与基础之间的约束多于三个, 则可以从基础出发进行装配。图7所示体系, 杆1与基础通过支座A、B连接成一个刚片, 把杆2看作一个刚片, 两刚片由交于C点的链杆3, 4, 5相联, 根据两刚片规则可判定该体系为几何可变体系。

1.7 利用刚片的等效代换

在不改变刚片与周围物体联结方式的前提下, 可以改变它的大小, 形状及内部组成。即可以用一个等效刚片 (与外部联结等效) 代替原刚片。

对于图8 (a) 所示体系, 在铰结三角形3-5-7的基础上依次增加二元体5-8-7, 5-6-8, 6-4-8可构成一个大刚片3-5-6-4-8-7, 在不改变该大刚片与周围物体联结的前提下, 将其用一根直杆3-4代换, 另将题目中相交的两根链杆用一个铰代换, 则体系等效为图8 (b) 所示体系。此时, 刚片1-2-3通过支座1, 2, 链杆3-4与基础相联, 由两刚片规则可以判定该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 结束语

以上阐述的平面杆件体系几何构造分析的方法, 是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以及总结学生在学习该项内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分析提炼而成的。按照上述方法, 加上一定量的练习, 相信掌握这部分内容就比较容易了。

摘要: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既是结构力学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鉴于现行教科书对几何构造分析规则的平泛讲解,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学习与教学经验, 总结出平面杆件体系几何构造分析的方法并举例加以说明,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项内容。

关键词:结构力学,平面杆件体系,几何构造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龙驭球, 包世华, 袁驷.结构力学Ⅰ——基本教程[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8:15-24.

[2]张韬.浅谈几何构造分析中的转换[J].大众科技, 2012, 8:177-178.

关于n跨连拱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 篇8

图1为一个n跨的连拱体系, 设各跨的拱高、跨长分别为fi, li (1 i n) , 又设在零载荷条件下, 左右两个边支座的水平推力为FH, n+1个竖向支座反力分别为:FV1FV2, ···, FVn, FVn+1, 其受力图如图2所示.

上述在假设受力的过程中, 连拱体系的水平方向的整体平衡已经满足, 下面对连拱体系的各个铰列力矩平衡方程及

) +FV2· (l2+···+li-1+

竖向方向的整体平衡方程, 可得方程组 (1) 如下

) +FV2· (l2+···+ln-1+

上述方程组 (1) 为有 (n+2) 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 根据零载法[2], 如果上述方程组只有零解, 则连拱体系是几何不变的体系;若方程组存在非零解, 则上述连拱体系为几何可变的体系.下面对上述方程组 (1) 的求解过程作一详细

+FV2·

又将方程组 (2) 中的第 (i) 式做如下变换: (i) ×2/li- (i-1) ×2/li-1, 其中2 i n, 于是可解得每一个竖向支

将方程组 (3) 的各个竖向支座反力的表达式代入最后一个方程, 得到

于是当fn-fn-1+···+ (-1) n-1·f1=0时, 解得水平支座反力FH=0, 将其代入方程组 (3) 中, 得到各个竖向支座反力也为零, 原方程组 (1) 只有零解, 连拱体系为几何不变的体系;若fn-fn-1+···+ (-1) n-1·f1=0, 水平支座反力FH可不为零, 原方程组 (1) 存在非零解, 连拱体系允叙述:

将方程组 (1) 中的第 (i) 式做如下变换: (i) -2× (i-1) +···+ (-1) i-1×2× (1) , 其中2 i n, 得到方程组 (2) 如下

座反力可用水平推力表示为方程组 (3)

许存在自内力, 为几何可变的体系.

若上述跨度各不相等的任意n跨连拱体系的每个支座高度不一样 (如图3所示) , 运用同样的推导方法, 只须知道左右两个边支座的高度差h, 即可得到相似的结论:当fn-fn-1+···+ (-1) n-1·f1=-h/2时, 连拱体系的内力只有零解, 为几何不变的体系;若fn-fn-1+···+ (-1) n-1·f1=-h/2, 连拱体系允许存在自内力, 为几何可变的体系.

那么下面讨论对于高跨比相同及跨度不等但对称的情况, 它只是上述连拱体系的一种特例, 当跨数n为偶数时, 由于对称性, 显然fn-fn-1+···+ (-1) n-1·f1=0, 连拱体系为几何可变的体系;当跨数n为奇数时, 连拱体系不一定是几何不变的体系, 还需分情况讨论:奇数跨连拱体系结构中有一跨正好位于对称轴上, 不妨称为“中轴跨”, 设中轴跨是第K跨, 则由对称性, 有:当fK-2fK-1+···+

(-1) n-1·2f1=0时, 连拱体系允许存在自内力, 为几何可

变的体系;当fK-2fK-1+···+ (-1) n-1·2f1=0时,

连拱体系的内力只有零解, 为几何不变的体系.

摘要:平面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是结构力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利用零载法对n跨连拱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做一详细讨论, 得出了高跨比不相等且跨度也不相等的任意n跨连拱体系几何构造分析的特征表达式fn fn 1+...+ (1) n 1.f1.当n跨连拱体系的特征表达式fn fn 1+...+ (1) n 1.f1=0时, 体系是几何不变的;当n跨连拱体系的特征表达式fn fn 1+...+ (1) n 1.f1=0时, 体系是几何可变的.

关键词:连拱体系,几何构造分析,零载法,线性方程组

参考文献

[1]单建.趣味结构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体系构造 篇9

1 煤矿地质构造分析

1.1 矿井地质构造分析

矿井地质构造分析是煤田地质构造分析的重要内容, 是煤矿开采、矿井建设等工作的依据。加强对矿井地质构造的分析, 能够为构建现代化安全矿井提供保障。现阶段, 矿井地质构造分析有地质评价和综合探测两种方法。

地质评价:地质评价就是基于煤矿的地质情况, 运用多种方式、多种科学技术等对煤矿的发育情况和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进行评价。

综合探测:综合探测是在矿井地质评价的基础上, 选择具有开采前景的矿井开采区, 利用化探技术、物探技术、地质勘探、钻探等技术对矿井开采区的地质构造规模、地质性质、煤层破坏程度等进行探测, 并作出客观的评价。

1.2 矿井开采率分析

随着矿井开采工作的进行, 煤层地质构造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增加了煤炭开采的难度。现阶段, 加强对提升煤炭开采率的研究, 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是每一位煤炭工作者的任务。

对煤矿矿井开采率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对矿井进行详细的巷探, 对矿井煤层伴生矿产的藏量和利用价值进行分析; (2) 计算矿井煤炭储量, 及时掌握煤矿矿井储量动态信息; (3) 对煤矿矿井构造、煤质等变化进行勘探与分析; (4) 观察煤田地层, 探明矿井巷道的岩性和岩层厚度, 并重新观测煤层顶板、标志层等。

2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指标的建立

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经济技术指标和构造评价指标。根据煤矿实际的采掘工艺特征和地质构造情况, 建立具体的评价指标, 意在探究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对煤矿开采经济效益和开采工艺的影响。

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煤矿地质构造面积损失系数和地质构造面积掘进系数。这两项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煤矿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 也能反映出其对煤矿经济效益和生产掘进的影响程度, 有效解决了定量分析研究与煤矿生产脱节的问题。

构造评价指标:煤矿构造评价指标包括煤层厚度变异系数、剖面这周强度系数、褶皱密度、断层密度、煤矿倾角变异系数、断层影响系数、构造组数密度等。这一系列的构造评价指标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出煤矿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 为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 评价指标的筛选

煤矿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断层、褶皱、煤层流变和层间滑动, 影响煤矿地质构造的因素很多, 地质构造往往是多个因素综合影响和控制的结果。单一的评价指标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构造情况,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断层落差在研究煤层复杂性中并不是唯一的指标, 断层结构还与断层倾角缓急程度、煤层厚度等有关。因此, 在对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分析的过程中, 需要对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优选, 选择灵敏度高、代表性强的指标, 并确定每一项指标的权重值。只有这样, 才能得到更加准确的评价结果。

对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指标的优选, 主要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 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评级指标体系。

灰色关联分析法:这种分析法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得来的, 是一种重要的优化筛选方式, 主要用于多个因素相互关联的系统中, 对各个因素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定量描述。由于影响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因素之间存在灰色关联 (不确定性关系) , 因此, 人们很难在主观意识上分清各种影响因素的主次。为了能够对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为评价指标优选工作提供依据, 可以将煤矿地质构造面积损失系数当作母因素, 通过相关的灰色关联分析步骤, 分别计算分析出其他各个指标与构造损失系数之间的关联程度。关联度越大, 其权重值就越大, 在进行评价过程中也就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

逐步回归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实质上就是为了验证灰色关联分析的效果。在煤矿地质构造评价中的众多指标中, 可以将构造面积掘进系数作为因变量, 将煤层厚度、断层密度等指标当作自变量, 然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逐个分析、筛选。

4 结束语

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对煤矿的开采掘进、经济效益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利用地质构造属性、规律等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的描述, 需要建立完善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建立煤矿地质构造经济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和地质构造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和逐个回归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优选, 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 为煤矿构造评价分析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从而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体系构造 篇10

1 互联网的自治现状

在现在的互联网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是单极系统, 在各个分布式网络系统中, 使得网络具有了自主特性, 但在其中关键的域名服务中主要采用集中控制方式。DNS, 又叫做域名服务, 其主要负责为互联网中使用的主机进行域名和IP的分配。用户在进行网络的访问过程中通过对域名进行访问, 系统在受到指令后就会将域名转化为IP地址进行使用。对域名指令进行执行的服务器称为域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能够为域名查询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互联网中, 现有的域名结构中包括255个字符和128层组织域, 其间通过有层次的结构分布, 形成相应的空间系统。通过域名服务器授权形成不同的域名服务器。

在现有的网络中, 通常是使用国际域名, 但其在使用的过程中, 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现有的域名管理权限中, 仅归美国所有, 我国的网民在进行信息网站的使用过程中要受到美国公司的监视, 这就使得中国的信息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证我国的互联网使用安全, 就需要建立起我国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 从而促进互联网自治的发展。在根域名服务器的建立过程中不仅受到技术的限制, 同时也受到成本的限制。

2 自治域名体系的自主性研究

2.1 互联网的域名体系

在网站中, 域名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对域名进行解析是采取的网站控制的中心环节。要提高国家互联网的使用安全性, 就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根域名服务器, 在进行域名解析时不需要通过境外域名服务器, 从而保证我国国防和经济的安全性。在进行自治互联网的构建过程中, 要保证整体构架的安全性,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能够满足可扩展性的要求。在对互联网进行自治的改造过程中要保证其改动最小, 同时, 互联网的自治过程的不同环节之间的过度要具有平滑性的特点。在进行自治互联网的域名的设计过程重要遵守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则:

(1) 每个自治IP本身要具有完整的域名系统, 同时要能够支持域名在网络内部对地址进行转换, 在对本网络内的域名进行解析时要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解析。

(2) 在每个自治IP网络中, 相应的名称编号各不相同, 在使用过程中将其作为域名引用过程中产生的后缀。在任何一个网络节点中产生的网络域名和域名后缀一起构成网络域名, 在网络中进行使用。

(3) 在进行跨自治IP网络的通信过程中, 对于外网节点的反应要使用相应的网际域名, 这就需要在外网节点的域名后添加相应的域名后缀形式。根据这种形式进行设计, 能够得到互联网区域中的各层结构。在每个自制网络IP中都有其自身的系统, 各个系统的运行互不干扰, 不同网络节点的命名可以采用相同的域名方式, 只需要在域名后加上后缀即可。

2.2 互联网域名的解释

根据资质互联网的相关体系进行分析, 在同一个IP网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根服务器, 其主要是对产生的域名进行准确的解析。在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使用的方式为集中和分散解析。完整的域名体系是将内部的域名解析和外部的域名解析进行充分结合。在自治IP中, 由于其整体性质和互联网性质相同, 因此对其域名进行的解析和产生的通讯内容就不会产生变化。但如果通信实在不同的自治IP中进行, 域名就会产生变化。

2.3 互联网的自治

在互联网进行自治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建立起全新的自治IP网络系统。2.将已有的互联网中的非核心区域进行改造, 对其进行升级。3.将已有的互联网只能怪的核心部分改造为自治的IP网络。4.在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可以独立设置自治IP网络, 并采用原有的连接方式和互联网进行连接。在进行区域互联网的自治过程中, 拥有了全新的域名形式并建立起了相应的根域名服务器, 互联网使用的自主性得到的全面的体现。在互联网的使用过程中只有少数需要对国外的一些域名进行使用, 其他站点的的访问均可在自治对互联网内部实现, 从而减少了对于其他网络的使用。

3 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自治域体系中, 建立起自身的根域名服务器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对于互联网的掌控权, 保证我国互联网的使用安全性。本文所指出的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摆脱从已有的根域名服务器中进行移植和支持技术进行变革的方式, 建立起自身的根域名服务器, 高效实现互联网自治。在互联网的构架中能够进行安全扩展。随着自治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关键技术的产生, 我国互联网的改造将对世界中的互联网整体格局进行有效改观。

参考文献

[1]尉迟学彪, 李晓东, 阎保平等.DNS服务中的Internet访问行为测量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 (34) .

[2]王峰, 王恩海, 钱华林.DNS与关键词服务请求分布研究[J].计算机工程, 2011 (5) .

【体系构造】推荐阅读:

构造条件07-16

构造划分07-19

平面构造10-20

构造05-10

火山构造05-12

构造单元05-14

构造分析06-02

装饰构造07-29

地质构造08-02

屋面构造08-09

上一篇:长生不死下一篇:创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