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死

2024-08-15

长生不死(精选11篇)

长生不死 篇1

天宝年间之后,杨李之间的爱情故事成了文坛的热门话题,出现了众多文学艺术作品。在这众多著作中,元代戏曲 《梧桐雨》和清代的《长生殿》不管是在情节内容、艺术技巧、 还是作品影响等方面都堪称是杨李爱情故事的翘首之作。从 《梧桐雨》到《长生殿》是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的。下面将从这两个角度对两部剧作进行对比、分析。

一、一脉相承

一部享有盛名的艺术精品,往往都是在某些历史原型和前代作品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踵事增华。《长生殿》这部巨著也不例外,作者洪昇精心研究了有关的史料、传说和作品, 吸纳了白朴《梧桐雨》这部著作的精华,无论是题材的提炼、 意象的使用还是语言风格方面都有一脉相承之处,从而使自己的剧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题材

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表现内容的著作中, 《梧桐雨》和《长生殿》这两部剧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梧桐雨》采用了“四折一楔子”的标准形式,描写安史之乱前后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的悲欢离合。 洪昇的《长生殿》基本保留了《梧桐雨》的题材框架,用五十出的鸿篇巨制铺陈杨李的爱情故事。两部剧作都取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而且在情节内容方面也有很多吻合之处,体现了《长生殿》对《梧桐雨》在题材方面的继承和借鉴。

(二)意象

梧桐这一意象,在诗词文献中,一直有悲伤、孤寂、冷清的特点。《梧桐雨》全剧以“梧桐”作为主要线索来结构行文。在第四折中唐玄宗便对着梧桐诉说衷肠,而洪昇的《长生殿》沿用了《梧桐雨》中“梧桐”这一特有的形象,从而奠定了全剧的情感氛围。

《梧桐雨》和《长生殿》两部剧作中都运用了“梧桐” 这一典型的意象。一方面与梧桐自身代表的含义相关;另一方面,这与梧桐的意象色彩有关。梧桐这一意象具有忧郁、 凄怨的色彩,恰当地反映了杨李分离后明皇的心境。

除了“梧桐”这一典型的意象外,作品中还设计了“金钗钿盒”、“霓裳”、“长生殿”等凄美的意象。

(三)语言(台词、唱词)

《长生殿》作为杨李爱情故事中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巧妙借鉴了《梧桐雨》中的优美语言,笔者将从台词和曲词两个角度的继承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梧桐雨》的第一折和《长生殿》的第二十二出《密誓》中台词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长生殿》对《梧桐雨》的语言有明显的继承性。“顺着风儿还细听,欢笑隔花阴树影”一句源于“顺风听,一派萧韶令”,以乐景写哀情,用唐明皇沉溺于大唐王朝的歌舞升平的情景暗示了乐极生悲的苦果——安禄山的军马兵临城下。

此外,《长生殿》中的许多曲词也是从《梧桐雨》中脱化而来的。例如《长生殿 · 惊变》中的[ 北中吕粉蝶儿] 这支曲子脱胎于《梧桐雨》第二折中的曲词,但《长生殿》中的曲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二、推陈出新

到元明清时期,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文学作品已不胜枚举。而白朴的《梧桐雨》和洪昇的《长生殿》 依然能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都是推陈出新的结果。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旨

虽然《梧桐雨》《、长生殿》都是敷衍杨李爱情故事的名篇, 但主旨侧重点不同。《梧桐雨》既是一部爱情悲剧,又更具有政治历史剧的特点;而《长生殿》更多的是一部爱情剧。

从剧作主题的角度看,《梧桐雨》的思想力度更加深刻。 该剧借杨李爱情故事的史实来讽喻政治,并从简单情爱故事的叙述上升到历史教训和人生哲理的感悟,使得作品很有深度和内涵。而《长生殿》的主题则比较单一和纯粹,以歌颂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真爱为主,至于政治风波则仅仅是本剧的时代背景而已。

(二)人物形象

《梧桐雨》、《长生殿》这两部杨李爱情戏剧名作中,杨贵妃与唐明皇无疑是作品的主角。对两部剧作中杨贵妃与唐明皇形象异同的分析,可以透视这两部剧作之间的发展与继承关系。

1. 唐玄宗形象

关于《梧桐雨》中的玄宗形象,笔者认为,最主要体现的是他的昏庸和无情,但也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从国君的角度看:唐明皇纵情于声色,荒废朝政。 除此之外,玄宗作为一国统治者,却枕边施恩,使得贵妃一家备极尊容。这都体现了唐明皇荒淫误国、目不识人的一面。

第二、从夫君的角度看:玄宗也不免过于无情。马嵬事变,玄宗赐死杨妃,对玉环的无助和无辜全然不理。作为男人, 将过错全部推给一名柔弱的女子,他这般无能而没有担当。

第三、从凡人的角度看:玄宗又是值得同情的。他也曾励精图治,遂有“开元盛世”。不杀安禄山也确实有明皇“惜才”的原因在内。处死爱妃,也的确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所以, 白朴在《梧桐雨》的创作中,将责备的笔触指向满朝文武官员,怪他们逼死无辜的贵妃。

而在《长生殿》中,玄宗被塑造成是以“钟于情”为主导特征的人物形象。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谓玄宗对杨妃“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

2. 杨贵妃的形象

《梧桐雨》中的杨妃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但作者着力塑造的却是杨妃的虚伪和淫乱。她用情不专,与玄宗朝歌夜舞,从不顾及曾是“寿妃”的身份;她虚伪做作,心中思念着安禄山,却也去假情逢迎皇帝;她只顾个人安危,不顾国家危亡,马嵬坡事变,在玄宗自尚不能保的情况下,却逼玄宗“救妾身一救”。

《长生殿》中塑造的爱妃性格,与《梧桐雨》中的人物形象截然不同,高度真实地再现了玉环超凡脱俗之处,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出身卑微、才华横溢。《长生殿》中杨玉环本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只因玄宗见其性情温婉、美丽大方,因而策册为贵妃,但贵妃依旧谦卑。作为皇帝的妃子,玉环能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更多靠的是出类拔萃的才情。

其次,为爱执著、真诚专一。杨妃执著地爱着玄宗,不能容忍他人的分享。因为爱,贵妃心生妒意;也因为爱,贵妃用尽一切方法和手段来挽回明皇的心。在《长生殿》中, 作者洪昇删去了野史中关于杨贵妃与安禄山有私情的内容, 使得杨妃真诚专一的形象特点得以立足。

最后,深明大义、为国而死。安禄山造反,玄宗移驾蜀都, 贵妃不辞劳苦,只愿众将早日破贼,玄宗重回京都。一个通情达理的妃子形象跃然纸上。众军义愤,杀死杨国忠,玉环并未埋怨玄宗为何不保护自己的亲人,而是处处考虑明皇的处境,为了国家社稷,为了安稳军心,宁愿慷慨捐生!多么深明大义的女子!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长生殿》比《梧桐雨》更胜一筹。《梧桐雨》中塑造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形象都比较单一,作为被批判的对象,几乎不使人产生丝毫怜悯之情。而 《长生殿》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则丰满而真实,使读者对作品中的主人公爱之愈深而责之愈切。

(三)结局

白朴是完全按照一部悲剧的要求来写作《梧桐雨》的, 让玄宗一人孤独怀念贵妃、反思过去,全剧在哀婉的歌声中作结,从而将悲剧气氛推向了顶点。而《长生殿》中则融进了李杨团圆的神话成分,以“至情”的大团圆作为结局,这样的结局处理摆脱了《梧桐雨》中“梧桐”意象所产生出的悲剧氛围,体现了作者对杨李爱情的认可和同情。

在结局的处理上,《长生殿》设计得更加巧妙。《梧桐雨》 的悲剧性结局,缺乏跌宕起伏之美。而《长生殿》“成仙团圆” 的结局安排,使得作品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于一体,既演绎了爱情的真谛,又升华了剧作的主题。

从读白朴的《梧桐雨》产生灵感到《长生殿》的最后完成, 是一个由继承到创新的过程。总之,作为铺陈杨李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梧桐雨》和《长生殿》各有千秋, 两剧之间既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都不失为文坛名著,对后世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炼丹与长生 篇2

炼丹——中国早期雏形化学的特征,曾对西方产生过巨大影响。那末,有没有实物资料可以证明中国确有炼丹术、丹药确与长生的愿望相关呢?回答是肯定的。

1965年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南京象山发掘王氏家族三号墓(王丹虎墓),出土了200余粒丹丸,部分已成粉末。出土位置在棺内死者头部,一个圆形漆盒内。成颗粒丸状的丹药,圆形,朱红色,直径0.4~0.6厘米左右,大者0.468克,小者0.275克,平均0.372克,大小不等。所盛的漆盒因已腐朽。从其残迹可知直径约10厘米。成粉末状的丹药,也放在漆盒内,计有朱红色、粉红色、白色三种。这些丹药在1965年经南京药学院取三粒样品(各重0.393、0.315、0.275克),化验结果如下:定性分析为硫化汞。有二价汞的特性反应;定量分析硫占13%,汞占60.9%。尚有26.1%成份待进一步分析确定。根据化验报告的结果,推测很可能就是当时士大夫阶层服食的“丹砂”或“朱砂”一类的丸剂。(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和二、四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65年10期),因此王丹虎墓出土的红色丹药,应是我国古代炼丹化学史上第一次发现的实物,它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化学史、医药史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炼丹方面首推葛洪取得重大的成就,他在(抱朴子-金丹篇)中说:“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硫化汞)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硫氧化成二氧化硫,分离出汞(水银);然后将汞与硫黄化合成硫化汞,经升华又得出红色硫化汞结晶,这与王氏墓中所发现的实物基本吻合。南朝时期另一位炼丹家陶弘景,他在江苏句容茅山从事炼丹数十年,也积累了许多无机化学知识。他写的(养性延命录)中说明他不但能区分“水银有生熟”,还说明水银可以和其他金属组合的性能。第一次提出水银可以镀金和镀银。特别是他在这本书中提到胡粉(碱或碳酸铅)、黄丹(四氧化三铅)都是人工制造的化合物;并对烧炼矿物时。已经掌握钾盐和钠盐的火焰分析法。这都是世界化学史上的杰出成就。

同时所取得在化学方面的一系列成就也是极其辉煌的。魏晋时期服食之风盛行,“服食”就是“服石”,即吃一种长生不老药,这和东汉末年金丹术及道数盛行有密切关系。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出现了依附道教,修道成仙的风气,而金丹家们企图从矿物中炼制仙丹,用服食金丹的方法,把黄金的抗腐性和还丹的升华转移到人体中去。以为这样就可以长生不老。因此。当时豪门士族无不服食,王氏家族中也有不少人信奉遭教和服食丹药,如王羲之、王献之等;王丹虎是王彬的长女。也是王羲之的从妹,一生从未出嫁,所以葬在王氏家族墓群内。但她只活了56岁(从墓志铭文可知),并未长生。由于人们发现服食者并不能长生成仙,此风在魏晋以后就逐渐衰落下来。但是金丹家们在炼丹过程的实践经验当中,对古代化学和医学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则一直传播下来,并影响到国外。

王丹虎墓丹丸尚有26%的成份待进一步分析,给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譬如硫化汞的正规比例,这里的硫多4.6%,它是游离的硫,还是其他硫化物?因此其中的丹砂是自然物还是人工造成?丹砂中虽然汞有毒性,但硫化汞毒性甚少。因此服食这样的丹药而致死的原因,也得进一步探索。再如这些丹药的丸剂如何成型?它们在制作过程中所用的炼合剂,怎样形成丸剂(在当时条件下是很不容易的)?当然这些问题决没有影响我们对当时炼丹家发明丹药和取得成果的评价。

蟑螂不死,我死 篇3

在城市里, 走街串巷卖除虫药的小商贩并不少见。基本都是拉着一个小折叠车, 手里还打着竹板叫卖。但从来没见到过被这么多人围观的。销量也很少, 卖一天也就赚个几十元而已。而这个小商贩的生意为什么能这么火呢?关键就在于他的招牌。

三轮车上, 两个竹竿上挑着一条白色的横幅, 上面用醒目的红字印着“蟑螂不死, 我死!”。三轮车身上也到处挂着这样的宣传口号。有意思的是, 横幅上还错落地签满了一些购买者的名字。让人感觉这个小商贩像个大受追捧的明星一样。

“蟑螂不死, 我死!”这是一个多么大胆, 多么自信, 又多么有魄力的口号。相信每个人看到, 都会为之一动。如果正好有除蟑螂的需求, 你还会选择第二家吗?舍我其谁, 小商贩用一句简单的标语就打造出了所有生意人都渴望的高竞争力。

经过了解, 这个小商贩是一个下岗工人, 一直在为生计苦苦奔波。干过不少简单的小生意, 但都差强人意。对于这幅标语的创意, 小商贩是这样解释的, “生活所迫, 必须得干点什么赚钱。但以前都不成功, 还赔了些钱。这次卖蟑螂药的钱都是借的, 还干不成就没退路了。不成功则成仁, 所以这次干脆来点狠的。但这句口号其实也不夸张, 蟑螂要是真不死, 顾客不接受, 我就真要寻死去了!还好, 这次我选的这种新型蟑螂药效果很好, 让我头一次体会到了赚钱的滋味。”

置之死地而后生, 不给自己留退路。在巨大的困难面前, 人往往能爆发出超常的潜力、魄力和信心。小商贩如此, 如今面对众多难题的小投资者们也同样应该如此。但置之死地而后生不等于蛮干, 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这个小商贩只会疯狂地喊口号, 而没有产品质量的保障, 人们会认为他是疯子, 销售只能是昙花一现。

长生不死 篇4

今年我教的学生是高一音美特长生生,他们基础知识特别不好,对学习没兴趣,上课爱说话、睡觉、有些同学想学但不会学,学习习惯差。可是他们非常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小孩心性纯朴善良,特别愿意和老师亲近交流。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发挥他们的优势,创造适合他们特点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改思路:以人为本,发挥特长生积极好动、好表现的优点,积极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

二、教学目标:量力而行,对特长生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与普班有区别,要抓重点,主干,要少而精。把知识点要点化、题型化。如《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节,我们就把一些重点学习内容简化成填空题,学生学习既有目的性,又抓住了重点。如世贸组织的建立,我就把课本知识浓缩成了下面的问题: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的目标。标志着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体制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着全球有序的的新时期已经开始,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的发展。然后紧跟对应性练习加以巩固。

三、教学过程:合作共享,我们班学生人数较少,我把他们分为5个小组,每组5人,通过自主学习、记忆擂台、PK大赛、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等环节,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积极发言表现,当记忆王,题王,最佳辩手,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如PK竞赛时,我要求每个小组每个人都要到黑板上独立完成,最后计算每个小组做对题目的总和,优胜小组是全组人员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这样小组的凝聚力、学习热情都大大提高。

四、学习效果:高质有效,为保证学习效率,我们每个学习模块设计时小而精,重视基

础知识的记忆、运用、PK竞赛更是调动他们追求成功的积极性。如遇到特别重要的知识点,我要求展示组全员背着说,并请他们任意选择他组中的任何一组来对抗,让学习有竞争性。

五、课堂模式:

心境平和得长生 篇5

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悁悁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此十二多不除,则荣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唯无多无少者,几于道矣。……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亦不用深赞,亦不用深毁,常须运心于物平等,如觉偏颇,寻改正之。居贫勿谓常贫,居富勿谓常富,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识达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心,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身为善,为人所嫌,勿得起恨。事君尽礼,人以为谄,当以道自平其心。道之所在,其德不孤。

孙思邈在此指出,一个人的思想情志一定要好好控制,绝对不可以任意放纵。不要忧思,不可大怒,不要悲哀愁苦,不要大恐惧,不要狂奔乱跳,不要多说话,不要大笑不休,不要急急忙忙去追逐名利等各种嗜欲,不要怒气冲天地怀着恼恨情绪,否则将损伤人的寿命。若能不违反上述摄养原则,就可以获得长生。所以善于颐养的人,要经常做到少思虑,少念想,少嗜欲,少杂事,少说话,少狂笑,少忧愁,少极乐,少狂喜,少忿怒,少爱慕,少憎恶。倘能做到“十二少”,就算掌握了养生保健的关键和钥匙。应当懂得:思虑过多则精神疲倦,念想太多则注意力分散,嗜欲太多则神智混乱,杂事太多则形体疲劳,说话太多则阳气亏损,过于狂笑则内脏易伤,过于忧愁则内心怯惧,极乐太多则意气外溢,狂喜过多则使人健忘而神志错乱,大怒过多则百脉暴注不定,爱慕太多则使人一味迷恋而不理智,憎恶太多则内心憔悴而郁郁寡欢。此处所说的“十二多”如不去掉,则营气、卫气的运行就会失度,血气势必妄乱流行,这是造成丧生殒命的根本原因。只有上述十二个方面都不多不少,大体上就要算合乎养生之道了。

内心贵在时时刻刻平和稳定。凡心中有所爱慕,不要爱慕得过深;心中有所憎恨,也不要憎恨过度,否则都会损伤性命和精神。遇事既不要过度赞扬,也不可过度诋毁,对各种事物都应抱着泰然的平和心态,如果有偏激情绪,应当随时加以纠正。生活在贫困当中不要认为永远都摆脱不了贫困,生活在富裕环境里也不要以为富裕可以永久保持;不论贫穷与富裕,都应坚守养生之道,不要因贫富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和性格。懂得各种道理,却像一无所知似的不对人夸说;即使有大功德,也从来不炫耀自己。优质的药物不离手,美言善语不离口,任何胡思乱想都不滞留在心中。经常以深沉、虔诚、恭敬、谨慎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绝不以花言巧语和伪善的态度来骗取别人的欢心。一辈子做好事,却被别人误解和嫌弃,也用不着埋怨和痛恨。侍奉国君很合乎礼仪,又被别人误解和谄媚,亦不必感到委屈,时常用养生之道来调理与平和自己的心态。只要为人很有道德修养,他就不会被孤立,将会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孙思邈此处一再强调要注重心理情志调养,又主张将心理情志调适与思想道德修养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些都很可取,至今仍有指导意义。至于不要大笑、大喜大乐的问题,则应辩证地看待。笑、喜、乐是有利于健康的,但不可过度,若变成狂笑、狂喜、狂乐就有害了。故人的喜怒哀乐等情志应当平衡稳定,以保持平和心态为好。

有根的“韭菜”割不死 篇6

每个人的成功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许朝军也不例外。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他曾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这一路走来,就像是在割韭菜,长大一茬,割掉,再长,再割掉,割着割着就割出了今天。

大学毕业后,许朝军进入一家名为校友录的互联网公司工作。从此,学生时代的优秀成了被收获的“韭菜”,而职场这茬“韭菜”又要重新开始生长了。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凭着勤奋和努力,他用成绩和能力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和赞赏。后来校友录被搜狐收购后,他又到了陈一丹的千橡,启动校园社交领域,最后负责整个人人网的运行。再后来,他又转战盛大游戏,成为边锋的总裁。

此时的他,年纪轻轻便领着高薪,坐着高位,可谓春风得意,煞是风光。然而,这茬长得正茂盛的“韭菜”却被他一刀割掉。因为,他心中一直有个自己创业的梦,历经一个个企业的磨练和学习后,他感觉时机成熟了。

2011 年,许朝军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首先做的是点点网。点点网是做轻博客的,概念很新,但沉寂也很快。大半年过去了,网站不死不活,想扭转局面,可又找不到新的出路。这茬“韭菜”刚一冒头,便遇上了暴风雪,难道就此枯萎?这时,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在耳边回响起来:只要有根,韭菜是割不死的。

为了找到新的方向,那段时间他常去游泳,因为游累的时候,就只剩下深深的呼吸,在万籁俱寂的环境中,可以心无杂念地思考。2012 年5 月的一天,他问自己:现在和过去有什么变化?以前走到哪都背着笔记本,而现在一部手机便解决了所有问题。那么,我为什么还抱着PC互联网不放?如果三年后PC消失,这个团队还能做什么?就在这些自答自问中,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回到公司后,他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从现在开始,公司花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移动互联网上。

确定在移动互联网做文章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做什么了。此后的三个月里,创业团队累死了无数脑细胞,提出了几百个思路和想法,否定了20多款产品创意。2012 年8月,终于确定了“图片声音”的产品形式。

新项目的研发过程很顺利,一个月出产品,半个月测试。2012 年10 月,啪啪上线苹果社交应用商店。因为这个应用新鲜、简单又有趣,刚上线没几天,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有人在上面分享旅游照片、唱歌、讲笑话、对话录音,还有人记录孩子的声音、分享美食……花样繁多,玩得不亦乐乎。啪啪的好玩还吸引了包括王菲在内的一大批明星的下载使用,随着他们微博的转发,又带动了更多人。很快,啪啪爆红移动互联网。

啪啪成功了!许朝军割掉点点网这茬长势不好的“韭菜”后,以崭新的生命力从头再来,又开始蓬勃生长了。

啪啪推出20天后,“声音美化器”功能上线,随后几个月里推出了6 个版本,最新版本里还体现了地理位置的特点。如今,啪啪的日下载量和注册量已经过万。但许朝军并未就此止步,他说:“还有很多领域需要完善,比如声音识别要不要做,位置能否做得更好,啪啪社区有一定规模后是不是要添加找人的功能等等。”是的,他要让这茬“韭菜”长得更加茂盛和有竞争力!

现在,再回头看许朝军说的话,是不是很有道理?没错,啪啪的成功,就是这样一茬又一茬,像割韭菜般“割”出来的!因为有根,韭菜便割不死;因为有信念、坚持和努力,梦想就成了现实。

“考而不死”与“重拳减负 篇7

几十年过去, 再读这篇文章, 仿佛就是为当下写的。文中描绘的考试体制的僵化和有违人性的特征, 不但一直在延续, 而且正在变本加厉。老舍先生说考试“是种脱皮的工作, 旧皮脱尽才能自由”, “被考死的自然无须再提, 假若考而不死, 你放胆活下去吧, 这已明明告诉你, 你是十世童男转身”。

不知道老舍先生当年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是不是真有被“考死”的, 可现在这样的情况却是屡见不鲜。分析起来, 学习和考试, 过去很大程度上可能还是一件很个体的事, 而现在是学校、家庭、政府、社会都参与进来了, 考得如何已不单纯是考生的事, 考试的各种附加成份变得复杂而沉重。所以, 现在的学生不但要考不死, 还要考出高水平、高分数, 否则不但对不起自己, 还会对不起很多人, 更成不了什么“十世童男转身”了。

尽管如此, 人们仍然坚信, 在目前的社会现实条件下, 相对于其他手段, 考试依旧是最能体现公平的一项制度, 尤其对于社会底层的民众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大家才会横下一条心, “只要考不死, 就往死里考”, 不然, 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前不久, 在新学年即将开始的时候, 教育部发布了《小学生减负十项规定》征求意见稿, 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 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 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 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 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 全面取消百分制。

从内容上来看, 不可谓不具体, 不严厉, 被媒体解读为“教育部再出重拳治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个“再”字令人思考:减负的事已经喊了多年, 以前也不是没有出台过类似规定, 之所以收效甚微, 甚至越减越重, 说明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课业负担问题, 而是多种利益相互交织和作用的集中体现。所以, 任何单方面的努力都将难以奏效。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以应试为主导、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分数仍然是决定一个人未来升学走向关键因素的前提下, 要想减轻学生负担, 实施素质教育, 只能是一种让人心向往之的美好理想。

许多人将教育部的这十项规定称之为“军规”, 意在说明其权威性和威慑力。但很多家长已经明确表示, 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因此而“放羊”, 还得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学一点, 不然到时候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怎么办?而在“不怕自己的孩子学得少, 就怕别人的孩子学得多”的焦虑心态下, 相互攀比给孩子不断加码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毫无疑问, 教育问题早就超越了自身的范畴, 成为了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民生问题, 如果就教育说教育, 就减负说减负, 在大家都认为输不起的竞争环境下, 基本上没有解决之可能。

也许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会想当然地认为, 义务教育实现了免试就近入学, 小学阶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行素质教育便具备了条件, 只要社会家庭积极配合就可顺利实现。但一个简单而又显而易见的问题是, 有几个家长把孩子上学的最终目标定位在初中?所谓的“起跑线”理论虽然荒谬, 但它清楚地告诉我们, “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目的, 是为了能占得先机, 在终点线上超越别人。“终点线”在哪里?就是考上一所好的高中, 进而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 如此而已。所以, 学校和家长采取各种方式强化孩子的学习, 提高孩子在考试中的竞争力, 与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实际上没有多大的关系。这也就不难理解, 许多家长为什么从小学就开始千方百计地择校, 学区房价格为什么越来越高了。

有一个新词, 叫“倒逼”, 用来解释当下的减负困境似乎十分贴切。现在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并不是小学自身造成的, 而是更高一级的升学压力“倒逼”的结果。只要中考和高考两个指挥棒仍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就都不敢无视它的存在, 哪怕是在刚刚起步的小学阶段。

老舍先生认为“考而不死是为神”, 现在“考而不死”已经算不了什么, 要是“考死”了, 不但会毁了自己的家庭, 还会被认为是心理脆弱, 没有出息。因而必须要考出一个让各方面都满意的成绩, 才算完成了历史使命。

所以, 只要有一个“考”的关口等在那里, 只要人人都想着“考”出个好成绩、好前程, 只要“考”的结果与各方面的利益息息相关, 所有的减负努力, 都将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产生实际效果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史蒂文森“不死老兵” 篇8

大器晚成

就像中国三国时期的老将黄忠一样,阿多尼斯·史蒂文森是早期、中期默默无名,职业晚年却老当益壮的典型,也是个靠职业拳击改变命运、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的主角。他生于海地太子港,7岁随家人移居加拿大蒙特利尔。14岁时史蒂文森开始流落街头,并成为犯罪团伙的一员。21岁时作为皮条客的他因殴打、恐吓手下妓女而被判刑四年,在狱中他又打得一位狱友昏迷不醒。不过,史蒂文森后来改造得不错,仅仅18个月后他就出狱了。当年24岁的史蒂文森发誓要痛改前非,发誓永远不再回监狱。而唯一能帮助他的,唯一能吸引他并让他为之奋斗的就是拳击,这也是让他远离街头暴力团伙的一种有效方法。

很快,史蒂文森就在拳击台上崭露头角,他成为魁北克的业余冠军、加拿大的业余冠军,并在2006年拿到英联邦运动会的拳击银牌。29岁时,史蒂文森带着33-5的业余赛纪录进入职业圈,成为一名拳坛的老新秀。在加拿大赢得13连胜其中10场KO对手后,史蒂文森第一次来到美国比赛,这是拳击承办人卢·迪贝拉第一次给史蒂文森安排比赛,但让人震惊的是这位加拿大小伙子的美国首秀演砸了。迪贝拉给他安排的对手是个16胜15负2平6KO的肉靶达内尔·布恩,这位当时30岁的不入流的拳手主要工作就是给那些有前途的新秀当靶子,当时正处于五连败中。

在未来的超中量级冠军沃德、轻中量级冠军拉拉、轻重量级冠军帕斯卡和科瓦列夫那里,布恩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但在史蒂文森面前,这位陪练拳手却大发神威在第二回合击倒了史蒂文森!尽管史蒂文森挣扎着站起来,但主裁判却终止了比赛。这场失利对史蒂文森的打击是极其巨大的,他几乎经过了一年的调整才认识到职业拳击的残酷,才重新开始正常训练、比赛。之后史蒂文森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俗语,他连续赢得7场比赛的胜利、其中3场是洲际冠军赛,而且这七场比赛他都击倒了对手。当然,最让史蒂文森难忘的是他对布恩的复仇战。在这场挑战WBC轻重量级冠军道森前的热身赛上,史蒂文森重创了曾经击败过自己的布恩。当布恩从拳角冲出来想反击时,史蒂文森冷静地退后一步拉开距离,然后以凶猛的上钩拳将布恩的抱架打开,紧接着一记直拳将仇人直接砸倒在地上。

拉锯战

之后的一切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他1回合击倒道森成为年度最佳拳手,然后连续击退各路挑战者。但随着俄罗斯的“粉碎机”谢尔盖·科瓦列夫的崛起,史蒂文森的“超人”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科瓦列夫在击倒克莱弗利(26-0)夺得WBO冠军后,又在2014年完胜“刽子手”霍普金斯(55-6-2)抢到了WBA/IBF金腰带。在成为继米切尔·斯平克斯、小罗伊·琼斯后又一位175磅轻重量级三冠王的同时,他还紧随着史蒂文森拿到了2014年的《拳台》杂志年度最佳拳手称号。尽管在科瓦列夫VS霍普金斯之战前史蒂文森就有与胜者决出四冠王的意向,但目睹了科瓦列夫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技术和力量后,史蒂文森却打起了退堂鼓。尤其当史蒂文森从HBO跳槽到SHOWTIME,转播商的变换给两人的统一战平添一份困难。

史蒂文森和科瓦列夫,WBC冠军和WBA/IBF/WBO冠军,加拿大人和俄罗斯人就像次中量级的梅威瑟和帕奎奥一样开始了漫长的扯皮过程。双方都声明不惧与对方决战,但每次都很难进入实质性谈判。2016年1月,在科瓦列夫第二次击败帕斯卡的三冠王卫冕战上,史蒂文森带着助手上台对科瓦列夫挑衅,双方在HBO的镜头前发生了一次小规模冲突。当拳迷为这场轻重量级的统一战可能爆发而兴奋时,帕斯卡的教练罗奇一句话把希望又浇灭了:“科瓦列夫、史蒂文森在演戏!我当初还以为他们真要打架,还帮着拉开史蒂文森,结果下场后在休息室看到他们在拥抱!”之后,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因为沃德升级,科瓦列夫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这位超中量级之王的身上,在打了2场热身赛后沃德将在2016年1 1月正式挑战科瓦列夫的三冠王金腰带。而史蒂文森这边,则需要面对WBC系统杀出来的两位强制挑战者。

老而弥坚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绰号“霸主”的小托马斯·威廉姆斯,他的父亲是位重量级拳手,曾经与约翰·路易兹等拳手有过交锋。小威廉姆斯能被WBC确定为强制挑战者完全因为他在今年4月份的那场比赛,当时19-1的小威廉姆斯与28-1的艾迪温·罗德里格斯进行了一场凶猛的对攻战。在这场被赞誉为福尔曼VS莱利般的无防守死斗中,小威廉姆斯在第二回合最后几秒击倒了对手。这场技术含量偏低但荷尔蒙含量超标的比赛让很多人对小威廉姆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把这位WBC第8号挑战者推上了拳王争霸战的舞台。

跟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威廉姆斯相比,38岁零十个月、小克里奇科丢掉冠军后最年长的现役世界冠军史蒂文森就像中国历史上的黄忠一样老。因此,这场爆发于2016年7月29日的WBC世界轻重量级冠军赛被认为是史蒂文森的经验、技术对小威廉姆斯的冲劲儿、动能的比赛。但是,正应了那句话,姜桂之性老而弥坚,史蒂文森在这场比赛中打出让人震惊的血腥和暴力!

比赛一开始两人都力争主动,有趣的是两人都是左撇子,因此右手都在前面,看上去有点奇怪。三招两式后,史蒂文森用出色的刺拳控制了局面,威廉姆斯只能保持高抱架缓步移动来寻找战机。作为伊曼纽尔·斯图尔特的关门弟子,史蒂文森跟师兄托马斯·赫恩斯、伦诺克斯·刘易斯、弗拉基米尔·克里奇科一样,习惯姿势是后手挡在嘴前,主要防备对方的刺拳和直拳,然后前手略低垂放松,不停打出快速凌厉的刺拳。他的刺拳技术和速度都在威廉姆斯之上,因此很快就压制得对方很难出刺拳对打。不过,这种后手主要防正面的“克鲁克”姿态对侧面来袭的钩拳摆拳的防护稍差,而威廉姆斯正是以凶猛的钩摆拳著称。他冒着卫冕冠军准确的刺拳突然挥出摆拳,逼退了史蒂文森的进攻。虽然年纪偏大,但史蒂文森的脚步仍然是快速灵活的,他利用步伐优势控制着距离,一旦对方被刺拳干扰、压制,他的后手直拳摆拳随时能轰出。

第一回合进行到2分20秒左右,史蒂文森右刺拳虚晃,趁威廉姆斯略下潜躲避时突然出左直拳击倒了对方。现场观众欢声雷动,这里是史蒂文森的主场,满场都是他的拥趸。但在欢呼声中史蒂文森一边走向中立角一边回头观察着挑战者的状态,因为他知道并没有重创对手。果然,威廉姆斯虽然被砸倒,但他非常冷静地冲台下的教练组挥手示意没事,然后听着裁判的读秒声不紧不慢地爬起来。比赛继续,史蒂文森想扩大战果,但威廉姆斯几记横着抡出的大摆拳让这位冠军也不敢攻得太放肆。

第二回合,史蒂文森趁威廉姆斯立足未稳发动了攻击。他的刺拳突击和后手直拳非常有威力,而且史蒂文森的退防也非常机敏,让威廉姆斯的平钩拳反击根本打不中目标。发现这么固守太被动后,威廉姆斯开始主动出击,他迎着史蒂文森的刺拳前进,一旦进入中距离就挥出摆拳钩拳轰击对方头部。威廉姆斯的距离感不如老将史蒂文森,因此他数记上钩拳、摆拳都从史蒂文森面前划过,让人觉得这小伙子不过如此。但是,很快他趁史蒂文森不再后退的时机,在中距离连续五拳轰击数次命中,打得这位“超人”直摇晃。虽然威廉姆斯不是那种贴靠拼打型,又被史蒂文森控制距离恢复了中远距离对峙,但不久后威廉姆斯又一轮组合拳打中了史蒂文森。

当第二回合铃响时,觉得自己表现不错的威廉姆斯还就着现场的音乐跳起舞来。第三回合,威廉姆斯仗着年轻力壮开始压迫对方,他高举双臂咄咄逼人地追击着卫冕冠军。史蒂文森边打边撤,不停地用刺拳阻击着对方的前冲。本来这种打法是足以立于不败之地的,但让人吃惊的是,在这回合还剩不到一分钟时,史蒂文森开始与年轻的挑战者打对攻。两人上钩拳平钩拳不停抡出,在激烈对攻中都挨了不少重拳。当回合铃声响起时,不少现场观众都站起来为史蒂文森鼓掌,这位加拿大至今硕果仅存的现役拳王表现出的勇气让现场观众兴奋异常。不过兴奋的观众中不包括第三排的几个人,那是俄罗斯拳手亚瑟·贝特比耶夫和他的团队,这位世锦赛、世界杯、欧锦赛三料冠军以及两度在业余赛上击败科瓦列夫的俄罗斯天才正在寻求冠军赛挑战权,10战全胜全KO的他对本级的两位冠军是个巨大的威胁。

第四回合一开始史蒂文森就对挑战者发起总攻,在近身钩拳对打中他无意中打低了,威廉姆斯有点夸张地倒在拳角,引来观众的一片嘘声。裁判耐心地给了威廉姆斯充分的休息时间后,才又示意比赛开始。两人心里都有些气,于是画风突变,一场凶狠的近身搏斗开始了。史蒂文森完全放弃了步法、速度和刺拳优势,跟对方头顶头地贴在一起拼钩拳。在一阵对打后,史蒂文森明显在气势上压倒了年轻人,威廉姆斯开始后退。在另一轮对攻中,史蒂文森打中了对方右眼,挑战者示意是头撞的,但裁判和史蒂文森都认为是正常击打导致的。“超人”继续着对挑战者的折磨,在近身攻防中史蒂文森的钩拳上下翻飞,尤其对软肋的攻击又准又狠。对拳手来说最可怕最绝望的就是,对方在你擅长的领域压制了你,比如以力量著称的拳手被更有力的打击震慑,比如以速度著称的却摄于对方的速度而没法出拳,或者以技术见长的却遭遇更强的技术大师。疲于应付的威廉姆斯被压到场边,他还想做困兽之斗,但史蒂文森一记短促有力的左钩拳将他打倒在场边。虽然威廉姆斯的头脑仍很清醒,但他已经完全没有抵抗意志了,在裁判的读秒声中,他装作想抓围绳却抓不住,直到读秒结束。

种子“特长生”如何炼就 篇9

为什么要培育品种“特长生”

源头创新拓展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促进源头创新。“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充实农民的‘钱袋子’, 是培育高营养价值果蔬新品种的初衷”, 青岛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黄婷婷说。

农民看重蔬菜水果种子价格低、抗病性好、亩产量高, 市民则看重营养成分高、口感好、外形美观, 既要满足市民的需要, 又要满足农民的诉求, 培育品种“特长生”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番茄又称西红柿, 因为其品种长期以来一直以进口为主, 所以被称为“洋柿子”。为了去掉这个“洋”字, 黄婷婷和她的团队花费了10余年时间, 通过采集上千个品种的优质基因, 成功培育出高番茄红素品种、红果耐储藏品种、樱桃番茄系列等番茄新品种, 其性状不亚于进口的同类品种, 而种子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5%~10%。

“在我们青岛市农科院番茄培育基地的蔬菜大棚里, 生长着一排排长势喜人、色泽亮丽的番茄, 看似与田间大棚无异的番茄前都会标记着特定的数字, 这是为了显示其不同的品种。目前我们的大棚里有五六十个品种”, 黄婷婷说, “喀秋莎就是我们培育的高番茄红素品种, 每枝挂果约8~12个, 既不多也不少, 到了成熟的季节就会结出鲜亮的果实。”

黄婷婷介绍, “喀秋莎是个不同凡响的番茄品种, 其番茄红素含量可谓傲视群雄。作为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之一, 番茄红素一直被誉为‘防衰老圣品’, 番茄红素含量因此被消费者当作衡量番茄品质的重要指标, 富含番茄红素的喀秋莎自然抢占了‘上风’, 备受消费者青睐。”

“特长生”是怎么选育出来的

喀秋莎的“特”在于其番茄红素含量高。为了使番茄红素含量从普通西红柿的10 mg/100 g左右提高到现有的16.5 mg/100 g, 黄婷婷和她的番茄课题组付出了很多心血。

“为了培育出高营养价值、高番茄红素的品种, 让西红柿能够聚合优良基因变成‘特长生’, 我们想到了和‘洋种子’联姻的方法”, 黄婷婷介绍说, “在培育过程中, 我们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密切合作, 进行了分子设计育种, 将自然界的突变体基因更好地保留下来, 提高了选育的目的性。”

适合中国的“本土爹”, 加上美国、荷兰、以色列的“洋妈妈”, 强强联合, 就选育出了集“父母”优点于一身, 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混血儿”———喀秋莎, 黄婷婷的比喻十分形象。

然而, 最初的喀秋莎比较“娇贵”, 容易“破相”且“小病缠身”。为了选育出适合本地生长环境的超高品质“特长生”, 黄婷婷和其团队不断探索, 杂交、回交、自交……一遍遍尝试, 最终通过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育种相结合的方法, 利用抗病抗逆鉴定技术及分子标记技术选育优质、抗病育种材料, 培育出了耐储运基因显现, 根结线虫病、枯萎病、叶霉病等多病不侵的“超级番茄”喀秋莎。

“特长生”需要特别对待

番茄树每年可育三茬种, 春节前后育种, 五六月份收获, 是春茬;七八月份培育, 元旦至春节上市, 是秋茬;日光温室育种可以让番茄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青岛越冬, 八九月份育苗, 来年六七月份就可采摘。

“这些‘特长生’对温度要求非常高, 温度要控制在24~25℃, 夏天温度高了要降温, 冬天温度低了就要在每排番茄中间铺上玉米秸秆, 再用大型吹风机加热”, 黄婷婷谈道, “大棚温度要随时调控, 我现在一进大棚不用看温度计就能估计出大致温度。温度均衡, 西红柿长得才水灵, 口味好, 形状也好看。”

想象长生不老 篇10

给你一万年,你该怎么活?我们无法预计未来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因此只能用现在的智慧去想象,这来日方长的人生里,因为时间的漫长没有终点,人类是否会失去了寻找快乐、创造快乐方式的动力?因为有个不死的金刚身,我们会否任意妄为,不晓得道德约束,世界上处处因仇恨而充满斗争?一万年太久,又或者拥有五百年呢,依然是茫茫时间海,五百年一辈子活到底,总不如《大话西游》里那种前世今生的五百年前五百年后的轮回来得感人肺腑。人生的长度就像宇宙间运行着的众多定律,也许一百年是个最好的极限,多一点就会迷失,少一点又会遗憾。现代人也不再都像秦始皇那样追求长生不老,David、Aliza、虫虫、Kevin给我们的答案就大相径庭。

不要长生不老:外语专业出身的Aliza感叹人生已经过了28年,但她并不希望长生不老。“要长生不老,除非自己的感情像钢铁般不受影响:不然经历了多任伴侣,伤心无数次,永远没人为我伤心,太不值得。也不想永葆青春,除非我已经活了一轮,不然我不知道哪个阶段才是我最喜欢的,只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总觉得有遗憾,单调了些。”也许是因为害怕单调,Aliza在生活上的选择也异彩纷呈,充足的假期让她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做过人力资源顾问、大学助教,现在经营一家音像书店,她始终在寻找当下最让自己感到舒适的生活方式,而非求长生,也不求不老。

不要长生,要不老:34岁的David从大学毕业开始便在外资公司任职,一直处于高压环境下工作,经常加班,以至于30而立之年,证实自己患有胃溃疡,被病痛折磨已久的他猛然发觉自己开始老去,心理上也总是若有所失。已经有着丰厚储蓄的他,受到一个友人的启发,开始选择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辞职到国外游学,回来后创办了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公司,开始修心养性。“我不要长生,我觉得我活60年就足够了,因为人生有个期限,所以能很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一个阶段的生活。假如你很长寿,你就觉得人生活不完,一切都可做可不做,那样的人一定不能得到快乐。但是我想要不老,如果可以,我想保持我现在的状态,因为我很满意我目前的一切,60岁的时候,也像现在一样帅气,健康,然后在哈哈大笑中死去,这是最美好不过的人生结局。”David也认为,要不老是可以凭自己努力做到的,就是继续现在的生活方式,用包容、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当然要长生不老:刚生下女儿不久的虫虫渴望长生不老,在朋友眼中个性独立热爱自由的她应该是晚婚晚育的,想不到她按部就班的走到了为人妻为人母的阶段。“这个世界诱惑太多,想去做想去实现的事太多,一辈子几十年怎么够活?例如那些科学家,穷其一生要研究一个项目,却因为衰老而告终,得到就是全人类的损失。如果一辈子只是为了环游世界,这是上辈人的想法。我想认识更多的精彩的人,寻找更多精彩的事,那就需要不死!”原来,即使按常规踏进人生一个个阶段的她,依然有着很多抱负,而这些抱负需要用时间去实现,一百年都不够。

只要活着五百年:最后我们找到了想活五百年的Kevin他给我们描述了他的五百年人生蓝图:“如果只有七十年,那我就做七十年的规划,就像现在我所进行中的人生计划。但是在我的心里,总是有一个五百年的人生构想。为什么是五百年呢?因为在历史上,通常五百年会有一次世界格局大转变,例如唐宋各领风骚五百年,那时中国的长安、开封曾经做了一千年的世界中心。现在的世界中心是纽约,不出意外的应该也会屹立五百年。如果我活着五百年,我的规划就要放到这么大,要建立一个世界中心。‘齐家、治国、平天下’,说实在的,区区七十年,我做到齐家就很不错了,但给了我五百年,我必定要做到治国和平天下,平天下后还有什么事要做呢?守天下是最难也最无聊的,所以平天下之后就可以死而无憾了。”用七十年来规划人生的Kevin如今已走到了人生的中点,“用物质来标记的话,我有个很通俗的历程就是,银子、房子、车子、妻子、孩子、银子,我刚刚走完娶妻的环节,以后应该还是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

如果比规划中的七十年又多活了十年二十年呢?“那就当那十年二十年是上帝额外恩赐的,不要再做任何计划了,最随心随性地活着就很好了,因为有了前面七十年的周详计划,一定不会死而有憾的了。”Kevin说,“人天生就有惰性,如果真的可以长生不老,肯定每个人都会觉得活着很没意思,因为没有了创造美好的动力,得过且过。”想象可以很远很远,现实就在眼前,“所以建议大家都先活好这七十年,不然你迟早会后悔的。”

长生,百岁不是梦

是的,五百年或是万年都太久,交给未来吧,现在可以确认人类有可能拥有的是一百岁以上的寿命,按照Kevin的七十年人生规划,我们都有希望随心随性地多享受三十年,从今天开始,岂不是该计划我们的百年人生?

科学家的研究给予了我们百年人生大计的信心:过去200年间,世界范围内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一倍还多。在细胞和生物寿命调控技术领域,各国已经取得不少科技成果。日本广岛大学吉里胜利教授等人通过改变控制生成毛发细胞的基因,成功地延长了这类细胞寿命。英国《独立报》曾撰文称,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寿命尚有上升空间。目前,科学家运用纳米技术,可将鼠的脑细胞寿命延长达4倍;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具有维持细胞分裂功能的基因和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植入人的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次数从65次增加到200次以上,突破了著名的“海弗里克极限”(即细胞分裂次数极限为40-60次)等等。因此,不少人大胆想象也许未来人类的寿命将没有上限,人类甚至可以活到1万岁。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四种能够延长寿命的SlR2基因。《细胞代谢》杂志报道,科学家还发现小鼠细胞中的一个基因能够限制细胞分裂的次数,从而改变细胞和生物的寿命。

其实,不同的学者的考察视角各异,采用不同的方法推算出来的年限是不同的。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测算法认为,人类寿命是其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的乘积。自胚胎期开始,细胞分裂50次以上,分裂周期平均为2.4年,从而推算出人类寿命至少是120岁;性成熟期测算法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应为112—150岁;生长期测算法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为100-175岁;怀孕期测算法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最高可达167岁。以上4种方法推算的结果表明,人类正常的自然寿命都应该在100岁以上。虽然我们还不知道人类生命的极限,但生物学家的科技证明人类的寿命是可以延缓的。

不老,或者是可创造的神话

尽管人们大多愿意经历不同的年龄,体验不同的人生阶段,但皱纹和疾病到底不受欢迎。因此,身心上的不老是人类的梦想。研究表明,那些在恶劣环境下控制机体防御功能的基因,能够显著地改善多种生物的健康状沉并且延长其寿命。利用长寿基因的影响力,可以改变人类的生命进程:不让生长和活力因为年老的衰退而却步;使人能够在90多岁时,仍然持他50岁时的蓬勃朝气。

衰老其实只是由于身体的正常防卫及修复机制随时间流逝而衰退导致的。根据进化的自然选择逻辑,一旦一个生物体的生殖年龄结束,就不再有继续运作下去的理由。

一个“特长生”的出走 篇11

课堂上, 他几乎不听课, 要么在电脑C盘中寻找乱七八糟的文件, 要么就是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 脑袋晃来晃去。

问他, 他说:“老师, 你的机器中毒了, 我在手工帮你杀毒。”或者:“老师, 昨天晚上又和别人一起大战了一个通宵, 我们攻破了好几家企业的网站, 哎!现在网络上的“肉鸡”太多了!”

开始, 我并不对他说什么, 只是要求他把精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虽然我的话偶尔也会起作用, 但五分钟后, 他又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去了。

好在, 他并不曾在课堂上捣乱, 我也就由他去吧!

他的兴趣会随着时间不停地变化, 快得让我应接不暇!今天, 他会做个3D的小人, 下节课他却在玩机器人软件。问他:那个小人做好了吗?答曰:丢掉了, 不好玩。有时候也会逼着他交作业, 他反问我:“您认为我还用做作业吗?”我想也是, 他的确不用。但为了所谓的纪律, 我也会强迫他去做点什么。好在, 他有时候也会有点认真, 作业做得不坏, 至少比班里其他人都要好上不知几大截子!

也曾经想着去让他专心做点什么, 一次省里的电脑作品大赛, 我找到他。问想参加吗?他问有什么项目? 我说了, 他说:“哦, 网页制作我还不太熟, 就选它参加吧!”我怀疑我听错了他的话, 转念一想, 没错, 这真的就是他。

比赛时间很紧张, 这回他似乎改掉了不长久的毛病,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兴趣始终在网页制作上。有时候也会跑来找我问问题, 当然是不分上下班的, 好在我在办公室里的时间也长, 几乎每天除了睡觉都会在。

作品出来了, 很完美, 起码在我看来是。几乎没有用修改, 交了上去, 拿了个二等奖!

但奖励看起来对他没什么影响, 因为他很快又把这个丢在一边, 又去忙活什么网络安全问题了!他还是经常地跑来问我, 很多问题都是我所解答不了的!我显得很难堪, 至少我还是他的老师。

看来我得躲着他点了……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

高二了, 一天一没留神, 又被他“逮了个正着”, 这次, 他却不是来问问题, 而是向我宣布他的一个决定:要放弃学业到北京去上北大青鸟, 学程序设计。

我一时间没转过神来, 只是说让他先完成高中学业, 特别是数学!其他的脑袋里乱乱的, 想说却没有说出来。

他果然走了, 在高二刚开始的那个学期, 我想说的话却没机会说了。

我真的想告诉他, 以他的聪明, 真的是可以做大事的, 但, 至少要再谨慎专一一点吧!

两年过去了, 我心里还会想着这个所谓的特长生的故事, 还是会有一些愧疚, 因为自己始终感觉对他所做的应该还要更多一些!

有时候, 我们规定他学习的东西, 或许不是他想要的。所以, 我一直在想, 学生的学习究竟是什么?特别是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

(山东滨州一中 杨伟)

专家评析

广东中山大学 王竹立副教授:

看到这个案例, 我的心情与这位老师不同, 我为这个“特长生”感到高兴而不是担忧。很显然, 这位同学是网络时代学习的佼佼者。他有着超强的网络自学能力, 课堂上老师教的那点东西对他来说已经太小儿科了, 一句“我还用做作业吗”透露出高度的自信。牛皮不是吹的, 他真要做起作业来, “比班里其他人都要好上不知几大截子”, 代表学校参加省里的电脑作品大赛, 不选自己拿手的, 偏选自己还不太熟的网页制作, 轻轻松松就拿回来一个二等奖!连老师也感到自愧不如, 因为他提的很多问题老师解答不了, 只好躲着他。更可贵的是, 这位同学还非常有主见, 更有勇气,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高中马上就要毕业了, 却毅然放弃学业, 去北京上北大青鸟学习程序设计, 这不正好符合笔者在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所主张的“以个人兴趣爱好和问题解决需要为核心的网络时代学习观”吗?与我见到过的许多读完大学乃至研究生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高材生”们比起来, 这个高中肄业生不知要强多少倍!我仿佛看到当年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从美国名牌大学辍学创业时的情景。我真想告诉这位老师, 你真的不必对这个孩子再做什么, 只要鼓励他坚定地选择自己的道路就对了!需要改变的不是这位学生, 而是我们的学校和老师, 是陈旧落后、越来越不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模式!

专家评析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王铟副教授: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一个其他学科教师都没有遇到的问题, 即学生出现学习结果差异的原因更多地源于学生的初始水平和初始能力。因为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就是使其应用门槛不断降低, 信息的易获得性不断地提高。所以, 学生获取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就比其他科目要来得容易和丰富。因此,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经常会面对一些“特长生”的“挑战”。

然而, 本案例中的“特长生”其实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学生。无论是其社会化的过程, 还是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出现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是他的自我评价机制的失衡。面对这样的学生, 教师可以利用他的信息技术特长, 进一步提升他的媒介素养, 使其从单一的媒介素养较高, 发展为全面的媒介素养水平提升, 并以此为突破口, 使其体会全面发展的好处, 从而建立真正的自信。

上一篇:教学督导评价下一篇:体系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