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内容

2024-09-11

挖掘教材内容(精选11篇)

挖掘教材内容 篇1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为学生一生的语文学习打基础的重要时期, 如果基础打得坚实, 会成为以后学习深造的良好开端。所以在小学教学中, 我们要从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入手,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难中之难莫过于作文教学, 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无从下手。其实, 有一条捷径大家不可忘记, 它虽然简单易行, 却被很多教师忽视, 就是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有效引领学生的写作训练, 从而达到提升写作水平的目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践行呢?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例阐述该问题, 希望能引起同行们进一步探讨。

一、积累好词好句, 提升语言表达

语言是写作的外衣, 学生们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语和语句, 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所以积累语文是提升写作水平的第一步。如果泛泛地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积累, 对于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差的小学生而言, 教师不好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其实我们不妨从课内入手促进共性的积累, 这是加强基本功训练的一个有效途径。

首先, 在讲解重点篇目课文时, 教师要注重对词语和语句的讲析, 让课文中涉及的词语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以词为圆点造句, 再进一步把意义相关的词语试着连词成句, 最后连句成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特别是优美的四字词语, 让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然后再通过造句进一步练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应用, 最后让学生们查成语词典, 巩固这个词语的其他义项和用法, 记到积累本上以便及时记忆。这样层层深入地理解透彻、背诵熟练了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例如, 在教学《观潮》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对词语掌握得更熟练, 我让学生挑选一些四字词语, 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浩浩荡荡等做造句和连词成句口头练习, 有的学习从潮水的汹涌场面想到了运动会上的情景, 然后这样造句:运动员要冲刺了, 红线周围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人们的热情如钱塘江大潮涨潮一般涌起来了。这句话中一下用到了课文中的好几个词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可谓用得恰到好处, 这样的应用练习对于写作很有帮助。

其次, 对于一些表达生动的语句, 教师要着重分析, 并从仿写开始, 让学生练习在不同的语境中把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我们的教学篇目中不仅有名家名篇, 还有许多小文章中充满了生动的描写, 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样本。如果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这些值得揣摩、模仿、创造性使用的好的表达, 无疑会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 在教学《观潮》一课时, 文中写潮来时的段落十分精彩, 而“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写得极为生动形象。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样的语句, 先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然后从仿写做起, 巩固练习比喻的修辞, 慢慢领悟其表达效果的奇妙, 最后学会在作文时运用这种手法。如有的学生由此句想到了赛场上运动员的身姿, 写出“发令枪响了, 同学们犹如接上了电源按下了开关, 由静止的等待猛然间向前冲去。”有的同学还写出:“放学了, 许多家长和孩子像退潮一般慢慢涌向校外。”学生只有掌握一些好的表达方式, 才能将事物描述得更加生动形象, 使文章文采斐然。

二、结合教学内容, 引导写作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中好的文章的分析, 边讲课文边给学生讲授一些写作的方法, 让课内文章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是学生习作模仿的范本。学生只有真正在头脑中形成几十篇佳作, 才能产生自己的想法, 并在不断的练习中开始自我的独创。这是从发现到模仿到借鉴再到创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所以教师不要小看简单的课内文章分析, 这同样是向学生传授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的很好媒介。

例如, 在教学《观湖》一课时, 教师可以点拨学生如何写好观察景物的记叙文, 我们可以按照本课的顺序来写:接时间顺序先写潮来前, 作为必要的交代可以略微一提, 一笔带过;再写潮来时, 由于这是最能体现文章的主旨的中心部分, 要写得生动而具体, 不厌其详;最后的潮头过后可以稍作介绍。这样仿写出来的文章可以说是顺序清晰、详略得当的。又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 作者在写爬山虎的叶子时先写嫩叶, 再写长大的叶子, 这种按从小到大的时间顺序布局的方法是需要学生们通过学习课内文章掌握的写作顺序。

三、联系课内文章, 提升学生水平

课内文章的学习是精读, 精读还要与泛读相结合, 才能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提升学生的写作境界。广度的展开不可太过放手, 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没有多少自我掌控能力的小学生, 所以教师在泛读拓展方面也要以课内文章为点, 作辐射状的拓展。这样, 既能对所学知识做有益的补充, 还可能让写作训练不脱离教学的内容。例如, 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一课, 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一种植物, 第一步让学生充分地观察, 第二步让他们把观察的所得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述出来, 第三步是结合文中的一些特色进一步修饰文章, 如叶圣陶在对爬山虎如何“爬”时写得非常生动, 用到了“触”、“巴”、“拉”、“贴”等一系列动词, 这样就形象地表现了爬山虎的生动态势, 将这种方法用于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植物,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练习运用。这样, 从课内文章出发, 同学们学以致用, 就能慢慢从模仿过渡到独创, 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这无疑是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表现。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教师注重从课内文章中挖掘写作的知识, 将写作教学有效渗透于阅读教学, 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则是指日可待之事。教师要善于挖掘深藏其中的写作知识, 多加指导, 学生们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 难中之难莫过于作文教学。其实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有一条捷径大家不可忘记, 就是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有效引领学生的写作训练, 从而达到提升写作水平的目标。本文结合四年级语文教学实例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挖掘教材内容

挖掘教材内容 篇2

挖掘教材“宝藏”,拓宽写作空间

任红梅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课本为范本,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架起“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的桥梁。

一、于文本“精彩”处,仿一仿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中节选的范文,不仅字斟句酌,语句精美,而且表达方式也值得学生认真揣摩品味。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挖掘把握文本精彩之处,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这对写作起始阶段的孩子来说,不但减缓了写作的坡度,还能激起其成就感,激发写作的兴趣。

1.仿“经典”句式。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充实、扩展,循序渐进的过程。教材中有许多重点的句式有其独到精妙之处,不妨让低中年级的孩子来仿一仿,为写作夯实语言表达的基础。《雨点》这篇课文是一首儿童诗,语句有趣,充满想象,学生读来生动有趣。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体会雨点的可爱之后顺势而导:“请你们也来做做小诗人,写写你们眼中的雨点吧!”孩子们模仿着课文中的句式,写下了姿态万千的雨点,对雨点的喜爱也缘于笔,孩子想象的翅膀也在笔下展开。

2.仿“精妙”片段。习作的起始阶段是片段的描写。教材中许多课文它们在构段方式和语言表达上各不相同,精彩纷呈。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仿写之点,分析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式,找出规律,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引导学生进行片段“仿”的训练,以至构思成文。如朗读《珍珠鸟》中雏鸟外形的描写后,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再按这样的段式向大家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雏鸟的样子有了深刻的了解,还学会了观察描写另外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

3.仿“典型”课文。仿写课文就是以课文为范本,范文必须具有典型性,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寻找与学生生活相似的板块,使其触类旁通。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应抓住语言特色挖掘文本的写作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依据文本的表达方式记录生活,描绘生活,进行应用练习。当孩子学完《石榴》一文,了解文章状物的.顺序后,我让孩子们也来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这样的仿写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连,使学生感到有话可写,又有一定语言作参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孩子会写,所以丰富的语句也就跃然纸上。

二、于文本“留白”处,补一补

空白是作者在行文之中或有意或无意留下的,往往是“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没有写明却引人人胜,召唤读者去想象,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小语教材大多出于名家之手,内容上往往都留有艺术性空白。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空白进行个性化的填补,这不失为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时机。

1.补景象描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重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突破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文本,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让孩子大胆去写,写出他们的所思所感。如《桂花雨》一文写到“桂花开得最茂盛时”的景象没有花多少笔墨,而是以一句“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一笔带过。刚好时值金秋,我让学生熟读这句,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假如此时此刻,我们来到这村子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会感受到什么。在这样的语境下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了,仿佛置身村中,感受着桂花的香、桂花的美和桂花给人的陶醉。我想,只要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参与热情高涨,创造性被大大激活,想象力也得到了训练。

2.补人物刻画。人们常说“于小见大”“细微之处方知大境界”,文本中有一些细微之处,若能有心地加以挖掘,一定会有更深的意味。特别是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刻画对文本的理解、主题的升华会起到推动的作用。课文《九色鹿》中当九色鹿看见有人在水中奋力挣扎,就纵身跳进河中,教学时可引导孩子们走进九色鹿的内心世界,把他此刻心里的想法补充出来。学生在这种情景之中感情喷薄,语言自然流泻而出,也进一步体会到这种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精神。

3.补事件叙述。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是每篇都翔实具体,大都为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把一些事情写得较为简略,这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之处大做文章,让隐没的部分充实丰满起来,以帮助学生在练笔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语言。还是以《九色鹿》为例,当国王听了九色鹿一番义愤填膺的话后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当个小作家给故事加上精彩的结尾。学生兴致盎然,不仅给课文加上了更为具体、鲜活、生动的结尾,还对其蕴含的人文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于文本“发散”处,练一练

文本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来展示丰富的意蕴。文本所蕴含的许多不确定因素或思维发散点,往往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好的语言实践切入点。教师要努力寻找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隐没的部分显现出来,略写的部分更为翔实,让相关的知识得以链接,拓展文本空间,拓宽理解背景,以加深感知。

1.练画面浮想。教材中许多地方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空间,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细微处,让学生驰骋于想象的天空,于小见大,进行相关的画面想象,使文本更丰满立体。《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中,当教学至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了人间时,我引导学生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那种欣喜若狂的情景,并写下来。顺着课文这根“藤”,学生思绪万千,在小练笔中感受着火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从而也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伟大,这样一位英雄的形象就在孩子们心里扎下了根。

2.练故事延续。教材中许多课文在内容安排上都言虽尽意未止,结尾余音袅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这也是练笔的好抓手,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延伸故事,深化文本的主旨,更好地让文本的思想化为学生的体验。在教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小骆驼明白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作用,所以该感到自豪才对,我认为仅让学生明白这些还不够,于是又出示课文插图,并引导学生想象:有一天,小骆驼又去小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到小红马……故事又是如何展开的呢,请你们也来当当小作家把故事编下去。孩子们由于学习兴趣高涨,顺着课文中故事情节展开了新故事的构思。故事中的小骆驼是那么自信,而小红马也由此变得谦虚起来了,他深深地体会到:不可以貌取人,看一样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而应看其价值和功用。孩子们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人文教育。

教材是蕴藏着丰富习作资源的“矿藏”,我们要利用阅读教学这一重要渠道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话“宝藏”,扩大学生写话空间,激发其习作热情,为学生营造一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张开创作的翅膀自由翱翔。

挖掘教材内容 篇3

教材这些内容图文并茂、清新活泼,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能够结合其人际交往及品性培养的要点,或阐明道理,或给予警示,或循循善诱,或点化润泽,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生命个体和谐发展。然而,目前很多思想品德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教材中这些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成长的特殊意义,以至于把这些内容上成了“道德说教课”。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受专业知识水平所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对生活的态度是一个人内心体验的流露,它反映一个人的心境。当一个人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时,他就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反之,则对生活充满了厌恶、悲观和挫折感。初中阶段的学生,一方面要面对学

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学过的“愚公移山”的成语故事,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设计了这样的课堂作业:“故事中的愚公当时借用哪些工具来移山?这样做要花多长时间?他为什么不利用爆破技术开山,不用推土机、起重机和大卡车等先进用具来搬移?”经过以上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观点不言自明,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中理解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的内涵: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这样的课堂作业符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已有能力水平,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背景下通过新的情境探究,获得新的认知,对我们思想政治课作业的设计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以优化评价促进发展

思想政治课作业呈现出无效的状态,主体之间缺乏评价和交流是重要原因之一。新课程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评价自我和他人的能力;有利于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也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和全面地发展。因此,长期以来笔者在作业评价中对不同类型的作业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同时尝试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角度评价方式。譬如对文本类作业除了采用传统的正误式和得分式批阅方式外,还采用了“圈、点、划、评”相结合的沟通式批阅方式,对实践类的作业则采用优秀作业展示和作业报告会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同时在及时批阅部分作业,掌握了基本学情的前提下,也尝试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学生参与作业评价有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种方式,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展示了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之,思想政治课的作业有效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系到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的收获,也关系到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发展前景。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思想政治课作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科学的设计,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教育功能。

立足教材挖掘新意 篇4

一、“抓点拎线”法

所谓抓点, “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和课文走势对课文内容进行筛选, 精选几个可以辐射到面上的点, 取点成面。”这个点的选择应恰当些:要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么能引起学生感情共鸣;要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自己动手, 利用一切资源查找资料, 来扩大知识视野。“教学重点找准了, 就可以大胆删减旁枝繁叶, 使教学上的重点显露突出。”

我曾看过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观摩课的录像, 是钟丽思的《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课, 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首先从朗读开始, 由男、女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 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接着男女同学再分角色齐读, 让每一位学生切身地感受一下那种对话的氛围。然后分析对话, 让学生任选, 可以全部回答, 也可以答一个, 这样给学生很大的空间, 达到了因材施教,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幽析微”法

“探幽析微”法, 其实就是深层次地研究, 细致地分析。杰出的语文教育改革家于漪说:“教师不是把整理好的预先包装好的一批批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带领学生充分参加探索知识的过程, 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也就是说,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们思考的空间, 引导他们主动思考。

《都江堰》一文, 开篇作者提出“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万里长城而是都江堰。”接着作者用对比的方法从社会功用和内在精神上论述了都江堰比长城优越, 可学生还是难以接受作者的观点。在此, 我没有急于下结论, 而是来引导学生分析:余秋雨眼中的都江堰是一番什么景象呢?都江堰水流的特点是什么?一般的教学解决这些知识就可以了。但是, 当今的教学不仅交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为此, 我充分运用网络, 带领学生查找都江堰的自然状况、地理位置、结构及特点。尤其是查到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的具体工作原理, 当查找到这些知识的时候, 我们仿佛看到了李冰父子率众跋涉在山川的身影, 仿佛看到李冰父子一次又一次实验的艰辛。那么这样的教学, 不仅交给学生有关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探索精神, 同时又给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

三、“联想拓展”法

所谓拓展, 就是依据教材内容挖掘出与之相联的教材以外的内容。即由一个知识点扩展到另一个知识点, 并使他们彼此联系起来, 融会贯通, 扩大学生们的知识视野。

我讲授过的《过万重山漫想》一文, 首先以多媒体教学导入, 把学生带入奇险美妙的三峡世界, 引导学生分析和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学生回答完之后, 教者不急于往下分析, 而是结合课文拓展联想:如果你是挑战者的亲人、朋友, 请你以反对的态度给他什么压力?或以嘲笑者的态度给他什么压力?学生们表现非常积极,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通过这样的纵横联系, 把学生的认识视野从课文引向更广阔的天地, 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四、“画蛇添足”法

所谓画蛇添足, 就是在完成教学目标之后, 对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发掘, 并能结合实际, 进行联想和想象, 设计出更多的结局。语文教学的画蛇添足就是“以教材为引子, 谈对人生、对社会的新认识。”

我在《项链》一文中, 从分析故事情节、挖掘主题入手, 之后就让学生们给文章写个续集。大多数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 开始画蛇添足了:有的同学设计出玛蒂尔德见到佛来思节夫人后失声痛哭, 埋怨同学为啥不告诉她借给的项链是假的, 并让佛来思节夫人弥补青春损失费;有的同学设计出, 两人见面后, 彼此认出对方, 佛来思节夫人看到玛蒂尔德窘迫的样子很是心痛, 所以帮助路瓦栽升了职, 挣了大钱, 过上了上等人的生活……

当然,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所有的课文课都能运用, 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来定。总之, 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作为语文老师, 仅仅局限于这几种教法是不够的, 还应充分发掘语文教材的隐性资源, 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能和实践联系起来, 学以致用, 切实增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继英.语文教学如何才能高效-铁老师于漪说:要讲求综合效应.2011.8.

[2]李山林, 皮静萍.于漪实践性知识的内容和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 .

挖掘教材特质 发挥教材优势 篇5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良好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还可以引发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去挖掘教材,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动作、表情,为学生创设出有趣、有意的学习情境,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使学生能够顺利的进入学习状态,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这样设计了导入语: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会有几位朋友来和咱们一起上课,并要教同学们一些新知识,说到这里孩子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教师拿出了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孩子们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并纷纷抢答。教师利用了生动的语言、表情先声夺人,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顺利的把孩子们带入到探索新知的环境中。学习轻松、有趣。

在教学“观察物体”时,书中的主题图是笑笑和淘气两个人站在汽车的前面和侧面观察汽车。这样的情境图,并不适合孩子的思维与空间发展的特点。所以教师把学生邀请出来,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教师站在教室的中间,请几个孩子站在教师的前后左右进行观察。并把自己看到的和同学们说一说。教师在学生们纷纷发表完自己的观察结果后及时提出质疑:为什么同学们看到的老师会不一样呢……质疑激发动机,提升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创新。

二、探索新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有一句话很让我信服——“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表达,不断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逐渐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了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紧接着教师就提出了质疑:小的平行四边形,我们用数格子的方式去解决得到它的面积。那一块菜地呢·难道要先在菜地上画格子,然后再数吗·(学生们听后都笑了)我们能不能想出什么好的方法,像长方形、正方形那样算出它们的面积呢·(教师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卡)同学们,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像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再研究研究看看转化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然后把你自己的发现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交流,小组合作总结出好的解决方法……

这堂课,从质疑开始就抓住了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跳跃、深入、延伸,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培养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去研究问题,会让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发展,空间意识得到加强,从而产生创造性的见解。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探究新的知识,并不一定非得等到教师的讲解,自己也是可以去探索、去发现的。从而帮学生们树立起主动探究新知的信心。并使孩子们养成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最后,利用小组的合作力量,把知识进行汇总,最后得出结论,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整堂课学生们得到了综合性的锻炼,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自我意识极强,不懂得谦让、合作,甚至缺少互帮互助的意识。导入、探究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我们的社会不是一个人的,团体的力量更为重要。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与习惯。

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教师就培养孩子同桌两人的合作、互助的意识。如:做口算练习题时,锻炼学生做“小老师”。先由同桌两人互相检查,错的用铅笔轻轻地做上记号,然后交互、改正,再检查。最后才由教师批改。逐渐地,孩子们变得主动了、认真了,甚至还会帮同桌讲解不明白的题。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知道自己是“小老师”。就是这样的练习,使孩子们养成了认真的习惯,同时也加强了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

进入一年级第二个学期,就不止限于同桌,而是组建了小组,发挥小组的帮带作用。教学“100以内整十加减法”一课。在做练习题20+30=50,孩子们都能够计算出结果,当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时,孩子们就纷纷放下了举得高高的小手。总结计算过程与方法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讲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课堂讲授新知时,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能够较好的讲解计算方法,但只限于平时数学方面较强的孩子。所以练习时教师就先让孩子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计算的方法讲给组员听。各组的组长先讲,为学习弱一些的孩子引路,最后达到全组都能够讲解。然后再请孩子到黑板前讲解算题过程。孩子们积极多了,虽然有些孩子说得还不是很完整,但不同程度的孩子都得到了锻炼与收获。长此下去,经过两三年的锻炼,相信孩子们都能够很好的表述、总结自己的想法。

挖掘教材特点凸显语文特色 篇6

下面我结合苏教版二年级课文《会走路的树》, 谈几点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路。《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 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之间纯真的友情, 歌颂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课文语言浅显流畅, 生动活泼, 文中设置悬念, 引人入胜, 从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都能读出各种有趣、生动的画面。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应着力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一、课题质疑,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 可以激活学生阅读兴趣, 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答问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在质疑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独立自学的强烈愿望, 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质疑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教学初始, 教师可以从课题入手, 培养学生质疑, 教师提出问题:“树为什么会走路?”“是谁看见会走路的树?”相机板书:“为什么?谁看见?”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 立即让学生自己去读书, 尝试着去解决问题, 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又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接下来, 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后, 畅谈初读感悟, 在相互交流中初步把握课文。在此过程中, 教师只是导趣、导向、导法,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

二、以“情”为线, 以“读”为媒———感悟思想

语文教育专家于永正说过:“语文其实很好教, 就是读书, 读书, 再读书。”我觉得语文课堂应该书声琅琅, “读”占鳌头。因此在进行教学时, 应抓住一个“情”字, 把蕴藏在文本中的小鸟与驯鹿相遇时的一见如故;相识时的形影不离;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及小鸟与小驯鹿重逢时无比激动的感情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1. 采取“四步读书法”

初读感知———通 (过“音”关) ;

再读理解———懂 (过“意”关) ;

精读感悟———入 (过“悟”关) ;

品读升华———出 (过“诵”关) 。

让学生通过“读”, 理解字里行间动物们的友情,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内化语言,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真正体验小鸟与驯鹿一家的纯真友谊。

2. 抓住重点词句

抓住重点词、句和关键的标点符号、提示语指导学生朗读品味句子。如在教学第一、二自然段时, 师问:是谁看见会走路的树?生:小鸟!师又问:小鸟好奇什么?你能学着小鸟好奇地问一问吗?接着课件出示: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抓住“好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让学生真正体会小鸟的好奇心。师又问:那小树是怎么做?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引导学生从“当然可以, 来吧!”这句话中体会小树答应得多么爽快、干脆和热情, 又从“坐、带、天天陪”等词语中体会小树对小鸟的热情、喜爱、关心。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时, 让学生感受驯鹿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也是、常常、叫、激动”来体会, 还应抓住小鸟、小鹿的对话, 反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感受小鹿认出小鸟时的惊喜、开心与激动。

三、激发想象, 拓展思维———积累内化

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培养, 想象力需要保护。课上,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根据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想象丰富的特点, 抓住“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这一句, 引导学生想象他们可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并出示学习卡片, 让学生用“小鸟跟着小树去到了哪里, 看到了什么;又去到了哪里, 看到了什么”的句式写一写、说一说。学生有的说:“小鸟跟着小树去到了大海边, 看到了蓝蓝的海水”。有的说:“去到了果园, 看到了满树的果子”等等, 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师再问:小鸟和小树即将分别, 一定有好多话要说, 如果你是小鸟, 会说什么?如果你是小树, 又会说些什么?鼓励学生不要拘束, 用语言加上动作 (握手、拥抱等) , 同桌相互说一说、演一演。学生有的说:“小树, 我就要飞到南方去过冬了。”有的说:“小树再见了”。有的说:“小鸟路上小心, 祝你一路平安!”……从学生的对话中, 我们可以深深地感觉到小鸟和小树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样的情景创设, 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 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大胆的想象, 进入了一个自主驰骋的思维空间。把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有机统一起来, 为学生理解全文、朗读全文, 打下感情基础。

四、拓展延伸, 升华内化———理解运用

新课程改革, 使课堂进一步向着“有趣”、“有效”、“有用”转型。因此, 教师应抓住课文最后“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拓展延伸, 升华内化, 引导学生想象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让学生续编故事。在续编故事中, 让学生体会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知道这种友谊并不是见面时互相问好就能体现的。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回忆他们过去快乐的时光, 相互倾诉分别后各自的所做、所见、所闻, 进一步体现出他们深厚的友谊。这样, 不仅在说话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提升, 感受了小树和小鸟之间的快乐、融洽。

挖掘教材插图强化直观教学 篇7

一、插图为教学提供了客观条件

历史与社会教科书, 图文并茂, 内容丰富。据统计, 仅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插图就有456幅, 其中上册为222幅, 下册为234幅;具有分布广、图文联系密切、图中蕴藏丰富知识等特征。教师只要积极加以利用, 挖掘教材中插图与相应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借图发挥, 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图像虽然形象直观, 但要真正看看懂它, 还需要一定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初中学生大多13~15岁, 在这个时期, 他们的心理成长和发展较快;在神经系统方面, “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 脑机能显著发展”, 已经能进行复杂的脑力劳动, 学习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理论。在心理发展上, 其视觉、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较快。在看图时, 他们不仅能感知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属性, 而且能够关注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原因, 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 他们很乐意探索事物或现象的因果关系和规律, 为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能。

二、插图丰富了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在紧张的课时下完成教学任务, 向学生介绍大量且系统的信息, 教师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教学;讲授法虽然省时, 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少, 反馈不多, 不易产生师生互动, 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生动的插图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适当进行提问和对话, 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激活学生的潜能, 具有较好的启发性, 达到教育方法之间的优势互补, 相互协调, 以求得最大、最佳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如我在教《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先引导学生看萨拉热窝图, 然后从易到难向学生提出问题:持枪男子和被打死男子分别是哪国人?图中青年男子为什么要射击他?此事引发了怎样的后果?在具针对性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由听讲变为主动去探究, 积极性高, 反馈多, 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理解不足之处, 并对反馈知识进行评析、补充, 做到教师精讲, 学生主动学, 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学能力。

插图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起作用, 而且在教学评价中也可大显身手。如果我们把教材中的插图用来考查学生, 不仅能了解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情况, 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 我在教完“中国封建社会”后, 就把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八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图像剪下来, 并在每张图片后附加“称呼?”“名字?”“朝代?”“定都?”“推行何种政策或进行哪些重大改革?”然后说明游戏规则, 让同学们作准备。活动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各小组代表上台排列图像顺序, 主要考查学生对朝代更替的基础知识;第二阶段, 玩“抽签”游戏, 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各朝代具体情况的了解。例如, 抽到秦始皇图像, 该生就得回答:秦始皇的姓名, 定都地点与时间以及为加强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谈谈你对他的评价。在课堂上, 讲者认真, 听者专心, 因为他们都是评委, 得及时纠正对方讲错的地方;大家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 真是一举多得。

三、插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插图教学既经济实惠, 又可引起学生的兴趣, 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但教师如果选择和应用不当, 会大大减小教学效果。因此在插图教学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插图进行直观教学, 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 因而选择插图时应看其与所教学内容联系是否密切, 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能盲目乱用;②教师要挖掘图中内涵, 激发主体积极性, 尽量让多些同学参与, 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做好师生、生生的多边关系;③分析插图时要有详略之分, 抓住要点,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要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 善于想象、合理推断;④注意古今地名对照。许多地名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因此教师在使用历史地图时, 一定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并将古今地名进行对照。例如, 今天的南京, 三国吴于此建都称建业, 东晋、南朝四代、南宋称建康, 元称集庆, 明定都时称应天, 迁都后改称南京, 太平天国时称天京, 1927年起复称南京。

挖掘教材优势 优化学习方式 篇8

一、对优化数学学习方式的理解

数学新课程提倡三大学习方式, 但很少有人追问:我们为什么提倡这些学习方式, 或者说, 何时使用效益最大化?其实,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形:教材在计算教学 (尤其是低年级) 中, 通常会让学生先摆小棒, 再说算理, 但往往会有个别学生举手说, 老师, 我会了, 不用摆小棒。教师不满意学生的干扰, 会置之不理。遇到这样的动手实践你如何处理?如何理解学习方式的优化?笔者认为, 把握学习方式的实质, 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才是优化。

1. 动手实践的意义和优化

动手实践的意义是借助外显的动作来引发儿童自身的数学思维, 并通过数学化的过程, 把外在表现的操作过程用数学的方式抽象表达, 从而建构形成数学知识, 体验数学的过程, 获取数学学习的经验。不必让已掌握知识的学生回返到动作操作层次上。

2. 自主探索的意义和优化自主

探索的意义是数学学习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知识接受过程, 而应当激活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解决新知识、新问题。从数学的角度让孩子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自身有意义的认知建构, 并发展探索和创新的知识。苏教版教材提供很多的时机, 供我们发展学生的这种素养。如四年级的运算律教学, 从一道算式开始, 寻找具有相同特征的算式, 最终发现其中的共同规律。

3. 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优化

合作交流的意义是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 通过比较的丰富合作交流过程, 切身感受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价值, 进而获得自己认识自我和不断改正的机会与体验。合作交流的定位是:丰富、引思。丰富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引发深入的思考。如三年级认识分数教学中, 有一个操作活动, 先折长方形纸的, 再折圆形的……交流时应当和学生探讨什么问题呢?是怎么折吗?我们觉得教材在这里的安排颇含深意。

二、教材中优化学习方式的优势挖掘

笔者发现, 推进课程改革, 最终真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还是教师。而教师的关键在于对新学习方式的本质把握和教材文本的深刻理解和超越。这就要求教师对材料深入地理解, 创造性地发掘、运用, 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新的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 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笔者在实践中一共分这样两个步骤实施:一是“明确是什么”, 确定用什么学习方式;二是“把握怎样做”, 活化成鲜活的教学过程。

1.明确是什么。苏教版教材依据新的理念编写教材, 提供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线索和探索机会。教材通过插图、人物语言等直接提示该选择怎样的学习方式, 教者要把“内隐”的学习方式“外显”, 并明确。

2.把握怎么做。 (1) 由“附加”到“融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会上指出, 除了继承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 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即由传统的双基变成四基。徐斌也说, 合作学习首要应该是作为一种意识来激发, 其次是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 再次作为一种体验来经历。教材在练习设置等许多环节都给出了这样的教学时机。如三年级教学24时计时法后, 教材设计了阅读列车运行时刻表后回答问题的题目, 题目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从这张火车的运行时刻表上, 你还能知道什么?为学生留出自由选择、组合和处理信息的空间。

(2) 由“静态”到“动态”。教材中的文字、图片总是静态呈现的, 需要教师准确地进行还原和激活。如一年级教学统计, 让学生感受用符号代替实物进行统计的优越性, 如果静态的呈现主题图, 问: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多少个?学生只要先分类, 数一数就可以轻松地解决, 用画“√”法并不是最佳的统计方法。教师应体现教材的编排意图, 应当动态地展示报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过程, 这样学生不能直接数出结果, 只能一个一个地记录, 这样用画“√”法的优势得以呈现。

(3) 由“形式”到“实质”。我们最终应当从转变学习方式这种形式向掌握学习方式的本质内涵转变, 才能真正推动数学教学的改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三年级教学解决问题, 可以设置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挑战性问题。教材中呈现了这样的习题:一个学生说, 我们共有42人, 坐小船每条5元, 坐大船每条6元, 你准备怎样租船?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 自主探究, 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挖掘语文教材的诗意点 篇9

“诗意就是诗一般的情意, 是经历生命感动后反思性表达的情思意旨。”“诗意语文”课堂正是注重对学生心灵的触动、生命的感动。所以挖掘语文教材的诗意, 实际就发现是教材中能触动学生的点。

一.学生个性化解读, 寻找诗意点

学生只有与文本产生碰撞, 与作者产生共鸣, 才会真正对文本产生兴趣, 并完全投入。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他们的成长经历、生活阅历、思想情感、关注的问题各不相同, 阅读同一文本, 所获得的感受也自然各异。也就是说, 同一文本, 不同的读者会发现不同的诗意点。

如学生在阅读《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第一段时, 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语句感兴趣:有的学生认为“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有味, 认为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形象可感, 生动有趣, 涉及地域广, 气势壮阔。有的学生认为“腾蛟起凤, 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 王将军之武库”非常好, 前句用“腾蛟”、“起凤”比喻孟学士文辞之美, 想象非富, 构思奇妙;后句用紫电、青霜名剑, 衬托王将军武艺高强, 形象威武, 前后两句形成对仗, 有力地表明了与会者地位显赫、本次集会盛况空前。有的学生认为“家君作宰, 路出名区;童子何知, 躬逢盛饯”能展现作者谦虚儒雅的风度, 对这一句很欣赏。这几个学生中, 前两个感动于文章的修辞文采, 后面一个感动于作者的襟怀风度, 这是由于他们生活、学习的经历不同, 所以对文本的感动点、赏读点也不同。对于学生找出的这些不同的欣赏点, 教师可以顺势点拨, 稍作延伸, 让学生感触更深入, 情绪更激烈, 从而知识掌握更牢固, 人文情怀更浓厚, 真正发挥“诗意”点的作用。比如我们可让学生就喜欢的相关语句写小评论语段, 也可让他们用现代语文作扩写、仿写等。

又如学习《雷雨》时, 有学生认为鲁侍萍过于柔弱, 三十年后再次见到周朴园, 为什么不马上诅咒他, 倾泄几十年来的愤恨?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 就说明他们已经被剧本的情节所感动, 他们已经痛恨周朴园, 同情鲁侍萍, 这就是找到诗意点。这时教师再为他们的这种心理浇些油, 添把火, 就不难以此作为课堂的情感牵引力, 引着学生更深入地阅读文本。

二.教师个性化解读, 引出诗意点

文本中, 有些地方本来很富于诗意, 但学生囿于知识面和经验, 难以领悟体会。教师作为学识更广、生活经验更丰富的阅读个体和课堂主导者, 应对这些地方作些引伸、补充, 引导学生领悟其诗意。如学习《后赤壁赋》, 学生对“鹤”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多, 教师可让学生集体收集关于鹤的成语、诗词、文章, 从中领悟“鹤”在中国文化中的“仙”味, 如果学生学习时间不允许, 教师在课堂上作些引导和补充, 也可在课前发一些关于鹤的资料。如鹤的清瘦修长、鸣声清唳、羽毛洁白、神态优雅等特征。问问这些外在的特征象征着人的哪些品质?然后可让学生说说有关鹤的成语、诗句和文化名人典故加以印证, 如“闲云野鹤”、“鹤发童颜”;杜牧有“腰缠十万贯, 骑鹤上扬州”的诗句;北宋高士林逋更是隐于浙江西湖的孤山, 三十年中足迹不及城市, 终生不娶, 以梅鹤为伴, 享有“梅妻鹤子”的美誉。于是得出鹤被赋予了高洁情志的内涵, 成为名士高情远志的象征物, 有时也是一种长寿的象征物。从而得出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延伸意, 也体悟到这种文化中所蕴含着的人的情意———诗意。“同样“道士”“羽衣”等意象也可这样处理。

课文中能触动教师的地方, 不一定能触动学生, 只有教师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的诗意富于感染力地展示给学生, 学生才能充分地, 激动地领悟这种诗意。教师只有在阅读过程中真正有激动, 课堂上才有激情, 才能做到“以智慧激起智慧, 以激情引出激情”, 所以教师的个性化解读是很重要的。在这里, 强调个性化解读, 不是说教师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解读, 而是指教师不受参考资料的限制, 读出自己的感受, 作出自己的思考, 酝酿自己的情感。

三.让“思考、练习”荡漾诗意

教材后的“思考、练习”是编著者苦心经营的结晶, 有些题本身就是“诗意”的。如《与微之书》课后第一题:“微之报之以病, 而乐天报之以‘三泰’, 体会我们常言的‘平安信’、‘报平安’的社会心理。想一想, 如果你写一封家书, 是报喜呢, 还是报忧呢?为什么?”这个题既与课文联系紧密, 又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 与学生情感心理联系紧密。面对这样的题目, 学生有思想, 有情感, 有话说, 所以这样的题本身就是诗意点。对于这样的题, 不能轻描淡写, 一笔带过, 要让学生自由地说, 说出他们的真话, 让课堂充满诗意。

有些题如果处理方式得当, 也能洋溢着诗意。如《与微之书》课后第二题:“文中数次直呼‘微之微之’, 体会其中的情感色彩。”这是一个训练语感的题目, 就得用感受语言的方式———读来处理。教师范读, 学生反复多次地读, 读出感觉, 读出感受, 读出感情, 也可以用“微之微之”这种重叠深情的方式呼唤班上某个学生的名字。如此元白间的亲密平和、白居易对元稹的深切记挂之情就自然从读或呼唤中流出来。

四.变传统教学的重点难点为诗意点

传统教材的编写系统是按文体来分的, 教学的重难点往往放在文体特征的把握、各种文体写作技巧的分析理解上, 注重知识的传授, 这样学生常常感觉乏然无味。其实各种文体固然有其特征和写作技巧, 但这些是形式,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我们完全可以从内容着手, 去理解把握形式。现在的教材有些是以主题来编写单元的, 如粤教版必修1-5册每册的第一个单元, 就是按照“认识自我”一类的主题来编写, 这样, 我们把教学的重难点放在课文内容的感悟上就更是当然的了, 而承载了人文的内容当然比其形式有诗意。

承载了丰富思想情意的文章本身到处充满了令人感动的诗情、诗思、诗理、诗语, 只要我们师生以一颗聪慧敏锐的心来审视这些文章, 就会发现教材中处处充满了诗意, 关键是师生是否有一颗纯净澄彻的心, 能否进入文本的境界。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挖掘教材,凸显思维价值 篇10

一、通读教材,熟悉整体架构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掌控。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只有当教师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以后,才能够根据编排体系获得相应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进而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搭建合理的“脚手架”。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针对长方体的透视图,学生显然存在理解上的难度,一方面是因为教材没有单列专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没有建立有效的链接。而且,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建构不予以重视,只是在讲台上随便画一下,导致学生的体会比较肤浅,容易造成认知误区。针对这些现状,我校在进行集体研讨时对教材的整体架构做了分析,发现在二年级初次接触平面几何时,学生已经通过观察物体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既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也能看到不同的面,而且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而在三、四年级时,学生通过对物体的观察,建立了空间观念的初步认识——想要准确把握物体的形状,可以从正面、上面和左侧来观察感受。

通过对教材编排体系的整体研讨,我校教师对“长方体的认识”中长方体透视图的教学设计做了如下改进:先让学生上台观察长方体,看看从自己的角度能够看到几个面。学生根据自己所站的不同方向,可以分别看到正面、侧面和上面。教师追问:“那么,从一个角度观察,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为什么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此时已有的认知经验很快有了用武之地,根据之前学过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学生发现长方体的六个面从一个方向观察并不能全部看到,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如果要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的话,可以将看到的三个面直接画出来,将看不到的面用虚线来代替表示。从上述教学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有了系统的解读和掌控,既突破了直观认识的教学模式,又根据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发挥了学生的已有经验,还在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时,实现了思维的连接和拓展,使学生自主建立了空间观念。

二、把握教材,设计有效活动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教师要在丰富学生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从有效的教学活动入手,使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里有两个方面的考量:其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其二,要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读懂、读透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重、难点,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积累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使他们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往往容易忽略公式中的 ,原因何在?我从教材入手,发现其研究模式如下:先直接出示问题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形成初步猜想(圆柱体积=底面积×高,那么圆锥体积是它的几分之几呢),再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发现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存在 的关系,最终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即V= Sh。根据教材的安排,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很显然,学生对 这个倍数关系的理解存在难度。那么,能否将教材中呈现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思路重新梳理,先让学生自主发现这个特殊的圆锥是从同一个圆柱中得到的唯一一个与之同底等高的圆锥后,再进行两者关系的猜测和推导呢?

由此,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活动(1),让学生通过学具进行动手操作和画草图,思考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将一块圆柱形木材削成圆锥形,可以削成什么样的圆锥?学生得到以下四种答案(如下图),并得出结论:与圆柱同底等高的圆锥只有唯一的一个。

活动(2),让学生观察图,并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猜想。学生提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倍数关系,有的认为是2倍,有的认为是3倍。此时,我进行追问:“是不是所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呢?”学生进行验证操作,将圆锥中的水倒入圆柱后,发现圆柱中的水只有刻度的三分之一。这验证了学生的猜测,并由此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即V= Sh。在随后的练习环节中,我发现学生计算圆锥体积时没有一人忽略公式中的 ,并且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知道Sh(即圆柱的体积)除以3的由来。上述教学,我从教材入手,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所在,并掌握其中的两个关键:一是让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在同底等高的条件下具有唯一性;二是让学生建立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关系的猜想验证模式,然后设计有效的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三、整合教材,促进思维发展

教材就好比是一个压缩的范例,而教师的教学则是一个解压缩的过程,不仅要将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整合,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超越文本,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正比例”一课时,学生的学习难点是如何通过数量的变化体验,理解并确定变量之间存在的正比例关系。苏教版教材并没有针对两种变化的量进行专门的内容过渡安排,但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则有一个过渡课时。为此,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北师大版教材中针对生活情境中的变量关系进行整合,作为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素材,唤醒学生看图找关系的相关经验,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变与不变的思维方式来表征变化的量。于是,我设计三个层次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思维表象:(1)出示生活中小明体重的变化图(如下),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观察角度审视表格中的数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出示骆驼的体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如下),让学生感受变化量的特点,并与第(1)个活动进行关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3)运用关系式理解并确定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使学生经历语言文字叙述变量关系转变为数学符号的过程。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了丰富的表征积累,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得到发展,为进一步过渡到数学抽象思维做好铺垫。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入手,挖掘其深层价值,才能使教材发挥最大的效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立足英语教材 挖掘写作素材 篇11

一、缩写—用缩影的形式把握课文

缩写是在保留原文体裁、题材、主要内容、结构顺序、人称角度等的前提下概括原文内容、压缩篇幅使之成为一篇内容简明、语言简练、中心突出的短文。缩写时一定要准确完整地把握原文, 有关主题的主干切不可任意删减, 也不可随便摘取其中部分要点了事。

缩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提炼语言的能力, 它是改写的基础, 是仿写的前提。

二、改写—用全新的样式诠释课文

改写是一种广泛采用的语言教学策略, 《课标》也要求能根据课文改编短剧或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改写是在保持原文主体内容不变的基础上, 改变文章的体裁、人称、语言、结构等方面。尤其是, 对短文与对话相互改写时要注意语言、时态、时间表达等方面的改变。

三、仿写—用类似的情境模拟课文

英国著名作家斯蒂文森谈学习写作的经验时说过, 学习写作除多练以外, 还要多模仿。仿写既能反馈出学生对课文的体裁及重要句型的掌握程度, 又能促进学生对课文所用语言材料的系统掌握, 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那么, 要求学生模仿什么呢?首先模仿课文思路, 比如在写说明文要选择合适的角度, 按照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顺序来说明事物。其次仿写课文的结构。高中英语写作的文体主要是记叙文、议论文等, 在仿写时, 要注意学习其结构特点。最后仿写文中的句式特别是一些常用于文章开头、结尾和中间起承接作用的惯用语, 要让学生多练习, 并能运用到写作中去。

上一篇:二元结构优化下一篇:绝缘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