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材内容

2024-07-01

优化教材内容(共12篇)

优化教材内容 篇1

摘要:研究者根据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在湖州市的运用情况, 建议湖州农村教师在使用该套教材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 并提出了教学中调整英语教材内容的理论依据和作用;从《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要求、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资源等方面归纳了调整教材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调整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教材内容,调整,教学

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被引入湖州市已是第五年了。这套教材虽然有很多优点, 如交际话题富有时代气息,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但是, 对于湖州农村英语教师来说, 该套教材的词汇量偏多、插图太多、与课文或对话联系不密切、知识容量不均衡、设计的生活情景和中国儿童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差距、过于注重城市学生的生活题材等。因此, 笔者建议湖州农村英语教师在使用该套教材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一、调整教材内容的依据和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 提出, 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调整教学顺序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例如, 现实生活中周围发生了某件重要事情, 教材中有一个内容相关的单元, 如果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前学习这个单元。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也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果。[1]

教材编写受人员、地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不可能适合全体学生。很多英语方面的研究者也提出“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建议。研究者认为, 教师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与调整。[2]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可以使教学内容和方法完美结合, 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教学实际的特殊性有机结合, 成功地满足学生求知的要求。所以, 在农村学校的实际教学中, 如何灵活、科学地处理英语教材, 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调整, 设计鲜活、生动、符合农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已受到农村学校英语教师的关注。

二、调整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调整教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变换内容, 它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一) 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

《标准》是教师调整教材内容时的主要依据。教师在处理教材时, 应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者意图的基础上, 根据《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适时、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

(二) 遵循学生的具体特点

教学过程中, 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个性、有特点的学生。由于不同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的不同,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他们的个性差异, 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调整教材, 从而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 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三) 遵循教师自身素质的特点

教学工作实际效果的好坏往往决定于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不同的教师有各自的特长, 因此, 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与沟通, 学习彼此的教学经验, 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 扬长避短。例如, 语音素质好的教师可充分发挥语音优势, 以优美的朗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敏捷的教师可用恰当、灵活的应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

(四) 遵循教学资源的可能性

教师不应盲目地追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 而应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调整。例如, 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师利用教室中的黑板,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利用黑板写写画画, 通过演算或讲解表明自己的观点, 练习课堂所学知识。

三、调整教材内容的方法

(一) 调整同一课时内的教材内容, 使教学环节层次化

课内调整, 指重新调整、组合某一个课时中几个部分内容的顺序, 使教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再另外设计几个合理的教学环节, 使教学内容由易到难, 这样可以充分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例如, 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第2课时, 教师可先利用3b Pair work中的Were there...?Did you see...?Did you go...?等句型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 同时呈现本课中的几个短语。然后, 教师可为学生呈现3a的语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看一下文后的5个陈述句后Read the article and correct the statements below, 鼓励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快速改正陈述中的错误并朗读正确的陈述句;把这篇文章中的关键词挖空, 鼓励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进行填空练习;要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看图复述文章内容。最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4 Group work编故事环节, 要求学生运用本课的目标语言完成写作任务。这样的课内调整使教材内容显得浑然一体, 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而且还做到了分层次教学, 照顾到了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活跃了课堂气氛, 从而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 调整同一单元内的教材内容, 使知识内容系统化

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同一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重新调整。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1. Section A和Section B之间的调整

Go for it!中的单元内容分为Section A和Section B。Section A为基本语言知识内容, Section B是语言知识的拓展和综合。一般来说, Section B是对Section A的补充和运用。但是, 有些单元Section A和Section B内容相辅相成、互相融合, 这时, 教师如果分别对各部分进行整合, 既能优化教学, 又能使整个教学更加流畅。

例如, 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 6 It’s raining.时, 教师可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第1课时安排Section A1a~1c, 3a~3b, Section B 1a~1b的教学;第2课时安排Section A 2a~2c和Section B 2a~2b的教学;第3课时安排综合读写活动;第4课时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语言知识。

2. Section A和Section B内部的调整

例如, 在进行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9第3课时Section B的教学时, 教师可将第4课时的3b的教学内容提前, 即1a, 1b, 2a, 2b, 2c, 3b。经过这样的调整, 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内容更加完整、目的更加明确, 更加突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三) 调整不同单元之间的教材内容, 使单元衔接紧密化

教师不仅可以调整同一单元的教材内容, 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调整不同单元之间的教材内容, 使单元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

1. 根据语法和话题功能调整教材内容

例如, 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和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都是谈论“将来”的话题。Unit 3中的talk about future plans和Unit 10 talk about future intentions都用到了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的用法, 在功能话题和语法结构上相一致。因此, 教师可以在完成Unit 3教学之后进行Unit 10的教学。而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和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在话题功能上接近, 教师也可以将这两个单元的内容调整到一起进行教学。又如, 有关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语言知识点分别在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6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和Unit 12 What is the best radio station?中出现, 教师可整合这两个单元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有效地构建形容词比较级的语法知识体系, 激活学生认知的兴奋点, 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根据学生学习环境和教材内容的紧密性进行调整

如果生活中发生了与某个单元教材内容相关或相似的重大事情, 教师就可以适时、适当地调整单元之间的顺序, 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笔者在教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4 Where is my backpack?时, 笔者所在学校要举行运动会, 于是笔者就调整了教学内容, 改上Unit 5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结合校运动会将soccer, ping-pong, volleyball, basketball, play sports等单词和话题教给学生, 并帮助学生扩充sports meeting等表示体育运动的单词, 便于他们联系校运会运动项目的实际。这有利于学生的口头操练和书面练习,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补充和替换教材内容, 使学生交流情感化

在教材使用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 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使学生有言可说、有话可谈。

例如, 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在动物园中圈养的动物。因为这个问题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 学生会有很多感受可说。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得出要善待动物的基本观点。

在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时, 教师还可以在不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

例如, 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Section A 3a提供了三张身份证, 要求学生用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编对话。但是, 笔者认为如果将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话人物换成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人物, 如自己的父母, 进行对话会更加生动有趣。为此, 笔者让学生先介绍自己及父母的姓名、生日、年龄:My name is...My birthday is...I am...years old.My father’s name is...His birthday is...He is...years old.My mother’s name is...Her birthday is...She is...years old.再进行对话练习: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How old are you?I am...When is your father’s birthday?His birthday is...How old is he?He is...When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Her birthday is...How old is she?She is...这样的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他们巩固所学句型, 并练习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用法, 从而使教学事半功倍。

总之, 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认识教材并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灵活使用教材, 对部分教材内容适时、适当地进行调整, 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付宜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科教育, 2002, (12) .

优化教材内容 篇2

旋转和平移

设计者

何洁仪

单位 儋州市军屯文化园

1.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旋转与平移是《数学课程标 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标准》中第一学段对这一部分的具体要 求是: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 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学生很早就有了物体或 图形运动形式的感性认识,但只是个初步的印象。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从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并体会出他们不同的特点。并可以使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 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也是以后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推导的基础。所 以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见到过许多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在他 们的头脑中已有一些旋转与平移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对于 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加入图画的形式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只是 没有很清晰认识,因为抓不住这些现象的本质特征,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受他 们生活的局限性,好多现象没有见到过,难以想象。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知旋转和平移现象。

2、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和平移现象。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和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 力。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结合实例及生活经验,初步感知旋转和平移现象。

2、经历观察、操作、思考过程,体验旋转和平移现象。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认识周围世界,强化数学的应 用意识。

2、感受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从而增强与人交流、合作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教学重点: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教学难点: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4.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让生用手比划火车的运动。多媒体出示身边的物体运动的现象

2、手势演示这些物体的运动 生演示:

3、演示电风扇的运动。生演示 比较异同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4、观察图片上物体的运动方式并边说边用手势比划。生分类并比划 师:对,象拍球、飞机的飞行、火车的运行等沿着直线运动的(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可 以叫平移。(板书平移)那么,象风扇、地球仪、钟面的时针等围绕一个点或轴转动的,我们可以把它叫旋转。(板 书旋转)闭眼想象旋转和平移是怎么运动的

5、用手势表示

6、小结:对,平移不但可以上下移动,还可以前后,左右移动。

7、多媒体出示:(P25“想想做做”第 1 题)、请用画“—”的符号表示平移,用画“○”的符号表示旋转。生练习

8、同桌互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9、汇报小结: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广泛存在,人们利用这些特征做了很多 了不起的大事呢。让我们看一段录像吧。(上海音乐厅)生谈观后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动作表演平移和旋转现象,实际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让他 们用独创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特征,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从分感知这两 种运动方式。)

二、探究平移的距离。平移的力量可真大啊,提出这种想法的工程师们更是了不起。今天我们也来当一会小小工 程师吧,我们这儿也有一间房子需要平移,但平移之前我们要先学会观察:

1、出示房子的幻灯片: 师:小房子向什么方向移动?从哪里可以知道呢?(箭头 对这个箭头是表示平移的方向 的,在平移的图中是不能少的)房子向右平移了几格呢?(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2、房子究竟向右平移了几格?从房子的哪个点比较容易看出它平移的格数?我们一起来看(多媒体演示)

3、引导学生找其它的对应点。(除了看这一组对应点之外,还可以看哪些对应点?)

4、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要知道是平移了几格,先“找点”,找出两处相对应的点,比如房 子的房顶就是一组对应点,然后看对应点之间移动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对应点不止一 对,所以还可以继续找第 2 对、第 3 对……,但数一数后会发现,每一组对应点之间都相 差 4 格。

5、练习:课本P24 的练习。

6、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订正。

7、小结:我们要知道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我们只要先“找点”,找出两处相对应的点,然 后数一数,这两个点之间平移了几格,那整个图形也就平移了几格。(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并用电脑演示平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格数的 规律。借助动态效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化难为易。)

三、根据特征、画平移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根据图意,知道了平移的情况。现在你能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吗?

1、出示三角形

2、学生先试一试

3、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找点、移点、描点)问:画完后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吗?什么没变?(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没变,但位置是改变了的。)(设计意图: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格数的规律后,亲自动手画一画,议一议,比一比,加 深对平移的理解,有效的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生汇报收获 师总结(设计意图: 结合媒体片段的欣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

5.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板书设计

旋转与平移 旋转现象 围绕一个中心转动 找对应点——数格子——连线平移现象 直直地移动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火车吗?生:见过 师:它是怎么运动的呢?用手势比划一下。生用手比划。师: 其实物体的运动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运行在半空中的缆车,在公路上奔跑的汽车,还有我们头顶上的电风扇等。(多媒体出示)

2、师:能不能用手势说明一下,这些物体将会如何运动?生演示

3、师:有谁能把电风扇的运动用手势形象的比划出来?生演示 师:大家对比一下刚才这两个同学比划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一样?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4、师:这几幅图片是从我们的生活中找来的,认真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你能按照刚才 的运动方式分类吗?边说边用手势比划。生进行分类 师:对,象拍球、飞机的飞行、火车的运行等沿着直线运动的(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可以叫平移。(板书平移)那么,象风扇、地球仪、钟面的时针等围绕一个点或轴转动的,我们可以把它叫旋转。(板书旋转)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平移”和“旋转”。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 一想,平移和旋转的物体是如何运动的?生闭眼想

5、师:你会用手势表示平移和旋转吗?生: :会

6、师:小结:对,平移不但可以上下移动,还可以前后,左右移动。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平移与旋转的现象,你能判断吗?

7、多媒体出示:(P25“想想做做”第 1 题)请用画“—”的符号表示平移,用画“○”的符号表示旋转。生做练习题

8、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同桌互说

9、师:汇报小结: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广泛存在,人们利用这些特征做 了很多了不起的大事呢。让我们看一段录像吧。(上海音乐厅)(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动作表演平移和旋转现象,实际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让他 们用独创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特征,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从分感知这两 种运动方式。)

二、探究平移的距离。师:平移的力量可真大啊,提出这种想法的工程师们更是了不起。今天我们也来当一会小 小工程师吧,我们这儿也有一间房子需要平移,但平移之前我们要先学会观察:

1、出示房子的幻灯片: 师:小房子向什么方向移动?从哪里可以知道呢?生:箭头 师:对这个箭头是表示平移的方向的,在平移的图中是不能少的,房子向右平移了几格 呢? 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2、师:房子究竟向右平移了几格?从房子的哪个点比较容易看出它平移的格数?我们一 起来看(多媒体演示)

3、引导学生找其它的对应点。师:除了看这一组对应点之外,还可以看哪些对应点?

4、生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要知道是平移了几格,先“找点”,找出两处相对应的点,比 如房子的房顶就是一组对应点,然后看对应点之间移动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对应点不 止一对,所以还可以继续找第 2 对、第 3 对……,但数一数后会发现,每一组对应点之间 都相差 4 格。

5、练习:课本P24 的练习。

6、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订正。

7、师:小结:我们要知道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我们只要先“找点”,找出两处相对应的 点,然后数一数,这两个点之间平移了几格,那整个图形也就平移了几格。(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并用电脑演示平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格数的 规律。借助动态效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化难为易。)

三、根据特征、画平移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根据图意,知道了平移的情况。现在你能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吗?

1、出示三角形

2、学生先试一试

3、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找点、移点、描点)问:画完后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吗?什么没变?(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没变,但位置是改变了的。)(设计意图: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格数的规律后,亲自动手画一画,议一议,比一比,加 深对平移的理解,有效的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我们一起走进了“平移与旋转”的世界。其实,大自然对于平移与旋转的创造,还远不止这

些,仰望苍天,俯瞰大地,何处没有平移与旋转足迹?看啊,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 星红旗迎着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中缓缓升起,“神舟”五号带着国人的希望,载着我们的英雄 离开了发射台,直冲太空,这些你难道没有感受到平移的力量吗?奥运赛场上,链球运动 员借助旋转的力量打破了奥运记录,再看看浩翰宇宙中的行星运转吧,难道你没有感受到 旋转的神秘吗?同学们,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借助平移与旋转的力量,一起走进生活,走进数学吧。(设计意图: 结合媒体片段的欣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

7.教学反思

1、“平移和旋转”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本节课教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感知出发,从学 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

2、运用多种感官,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数学现 实出发”是课改中的一个新理念。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虽随处可见,但平移旋转的特 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于是,我用动作的准确性(用手势比划、肢体演示)弥补语言 表达的不足。让学生在比划演示中感知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习,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 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平移、旋转现 象有了深刻的理解。

3、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教材只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一小部分的“平移和旋转”的实 例,同时教材又是静止的、平面的。为了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这节课我结合多媒体 教学给学生更为直观、生动的体验。如在第二个环节找对应点,数平移距离时,能在两个对 应点之间设计数的过程,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数格子的方法。毕竟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两点:

1、教师有时还是忽略了个别学生,没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还缺乏指 导。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应该多走到学生中间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做出及时的指导,真 正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没能调动全班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

优化教材内容 篇3

【关键词】有效性 优化教材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59-02

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有效地开发教学内容

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以学生所学的专业为突破口,将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两者联系起来,在语文文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适合学生专业学习的教学内容,寻找两者之间的“相切点”。这个“相切点”就是兼顾专业课程知识内容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实际出发,适量地补充与专业课程学习有关的课外教学资料,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情境下,高职学生才会认识到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地位,以及认识到学好语文课程对于将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作用。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就可以侧重于日常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同时增加书法、公关礼仪、口才表达能力等方面教学内容的讲授;对服装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中外源远流长的审美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将学生的鉴赏能力作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一个主要方面。

二、丰富语文课程资源,拓展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我们都深知现今的语文教学,不是文本内容的简单传授,而是将语文看作是“大语文”、“生活语文”,旨在以语文文本内容为“中心”,以学生目前现有的阅读读物为“半径”,内外结合,将语文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广泛地联系,重视学生的知识探究,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生活语文”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走出语文文本的狭小知识面,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各种知识,这也是体现分层次教学,以此逐步地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新的教育观念认为:作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者,都是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在学生自我拓展语文学习空间的同时,语文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把握。

本人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专业学习的需要,结合高职语文教材的特点,提供一些有可读性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多层次阅读。在阅读之余,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阅读交流活动,由学生本人谈收获、谈体会、谈人物形象、谈中心主题;或者开展经典诗文朗诵,既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对于拓展成功的案例,教师应将课程资源归纳整理,选取恰当的时机引入语文文本内容的教学,这样就做到语文教学的收放自如,既有语文文本知识的教学,又有课外教学资源的拓展,既有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又有人文素养的获得。

三、立足通用教材,自主开发校本教材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就业趋势的转变,在语文课程教学文本的选择上,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应有一个全新的观念,那就是在立足通用教材的基础上,各校可以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有所选择性地自主开发校本教材。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在遵循语文课程所应达到的基本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再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所学专业特点、所在学校的区位优势等,调整教材编写思路,删繁就简。

定篇文本的选择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富于哲理、文字优美的文本为主,所突出的社会价值主题是亲情、真情、自强不息以及正确的审美,文本材料尽可能浅显易懂,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的有效。选文文本是与学生将来自身发展相关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文本材料,如会议记录、总结、计划、市场调查报告、求职信等应用文种,这些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学生也乐学好学。对于学生较难懂的文言文则以“少、精”为原则,尽量选编一些篇幅不是太长、内容不是太深奥、字词理解不是太难、富于一定文学价值的经典名篇。本人深信,在这样的文本教材的基础上,再加教师灵活处理教材内容,适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是有效的语文教学。

高职院校关注的不再是升学,而是学生未来的就业、自身的发展。在语文教学实践环节中不仅坚持“低起点、多实践”等课堂教学策略,而且必须在现有语文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有效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极大地丰富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这样的教学方式及内容的革新,才能保证教学策略的有效实用,才能保证有效性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也才学得有兴趣。

参考文献:

[1]许书明.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姚利民.有效教学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4]曾小妍.新课堂有效性学习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5]孙亚玲,范蔚.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6]沈蓉蓉.突破职高课改瓶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改背景下中职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09(1).

[7]陈守波.开展语文有效性教学的若干问题研究[J].广西教育,2012(5).

[8]刘建.体现职业特色,注重职专语文的实用性[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简介:

优化教材内容 篇4

一、宏观的方法

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 系统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历史学科也是一个由各种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因此, 要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 首先要从系统整体角度出发, 研究教材内容, 挖掘出历史发展的总体关系, 使复杂分散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序、完整而系统, 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宏观历史, 又便于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深刻理解。

二、微观的方法

系统论的结构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是有机关联的。层次性原则认为各种要素在系统中都是有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的。这两个原则揭示了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内在关系。同样, 历史知识也有着前后相承的因果性, 左右交织的关联性。因此, 要优化组合教材内容, 就要揭示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 认识其在章节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使教材内容变为一个立体化的知识结构, 便于学生牢固掌握。

三、横观的方法

系统论的开放性原则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封闭的, 而是同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的。因此, 在处理教材内容时, 要考虑这个知识系统内容各种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联系, 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历史事件的关系等, 把教材内容优化组合成横观的知识体系, 便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横向关系。

四、纵观的方法

结构性与开放性总成为有机关联性。动态性原则认为系统的有机关联性不是静态的, 而是随时间变化的, 是动态的。有机关联性强调的是空间关系, 动态性强调的是时间关系。历史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历史长河中, 各种历史现象都随时间的迁移而变化, 历史是一门时间性最强的学科。因此, 要优化组合教材内容, 就要以动态的观点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事件, 把教材内容优化组合成纵观的知识体系, 便于了解历史现象的纵向关系。

系统论的方法是一个立足整体、纵观全局, 在整体控制下, 对局部逐一进行分析, 最后通过归纳得出规律性认识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采取的是“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方式, 以达到最优化处理问题的目的, 这是教学内容设计最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党员学习教材有哪些内容 篇5

本书是为配合在广大党员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而编写的一本规范的党员培训教材,从党员培训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了10个专题,对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内民主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培训的权威党课教材,也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进行自学的有益参考。

第一讲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重大意义

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根本在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讲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重大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第三讲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战略任务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全民共建共享

第四讲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意义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

第五讲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一、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的最鲜明特征

二、全面深化改革

三、扩大对外开放

第六讲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第七讲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一、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二、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是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

三、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四、完善和健全发展党内民主的制度和机制

第八讲 切实改进党的作风

一、执政党的作风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二、从五大领域全面改进党的作风

三、大力倡导八种良好风气

第九讲 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充分认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讲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二、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

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附录

教材内容敲开了教学内容的大门 篇6

教材内容包括一切有效的传递、体现课程内容和承载课程价值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等对教材内容进行的方法化处理,以形成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有个性的,是为师生服务的,它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学内容既包括教材内容,还包括教材以外的内容。语文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那么,在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功效呢?本文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为例,谈谈如何选择语文教学内容。

一、脱下“语文教师”的“帽子”,充当陌生读者

作为语文教师,不要老拿所谓专业的眼光来审视一篇课文,拿起说明文就想起说明方法,拿起记叙文就想起六要素,拿起散文就想起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应该把自己当成一名陌生的读者,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很容易堕入“语文教师备课”这种特殊的阅读取向中,也就是我们以往形成的集团性的阅读取向。例如,支玉恒老师,他原本是一名体育教师,后来成了语文特级教师,除了他有着丰厚的文化积累外,还在于他能脱下“语文教师”的“帽子”教语文。如《草原》一课,本来就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但他却跳出一般教师教学散文固有的条条框框,采用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有创意地阅读。以“读说式”的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引经据典地解读课文、阐述见解的能力,注重学生的课堂语文实践,多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能力。

二、根据教学目标的导向,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就是一个导航仪,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是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语文教学内容要根据课程目标、单元学习提示语、课后习题等来确定,挖掘选文在教材体系中所蕴涵的教学价值,倾力于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品味、运用,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草原》作为“走进西部”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提出了这样的单元提示语: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支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是紧紧围绕这个单元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在课堂上,他先让学生说说草原在他们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在影视中获得的理解来说。这样,学生在读读说说中就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这样设计就是紧扣单元目标,既展示了教材内容,又补充了教材以外的东西。紧接着,支老师又问:“那么,这幅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会儿来仔细学。我先了解一下,大家在预习中,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接下来,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个教学内容的呈现也是紧扣单元提示语,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准解地把握教学内容,紧扣目标,大胆合理地取舍,守住语文教学的本位,找准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发展的最近区域。

三、关注学生的内在特点,找准教学内容

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可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关注最多的却是自己怎样教,用什么方法教的问题,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也不去深究学生应该学些什么,怎样学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我们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草原》一课其实要讲的东西很多,如字词理解,背景资料,作者简介,文章的表达方法,课文练习题等,但支老师没有一一展开介绍,而是选取了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去重点教学。如在第一段的教学中,作者意在写景抒情,教师就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情感体会,抓住两个抒情句的理解,以情感的体会带动学生对全段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了草原的柔美和自己的沉醉之情。学生入情入境地欣赏文章是他们原来不具备的能力,也是不经过读说的训练就达不成的目标。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支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提炼小标题,这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学生悉心推敲,都能以两个字的形式——迎客、相见、款待、联欢……集中而精练地概括出了小标题。在这里,支老师采用了“读思—勾画—读说—概括”的教学方法,合理选择和取舍教学内容,只教学生不易学会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材内容就像一块敲门砖,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甚至拓展、生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就能敲开教学内容的大门,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理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优化教材内容 篇7

一、原型启发, 自然生成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很多数学内容都是生活事实的抽象、概括。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 采撷生活实例, 把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处处与生活同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原型, 经过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上升到数学知识, 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体验数学创造的无穷乐趣。

“圆, 一中同长也。”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为圆下的定义。“圆的认识”的教学关键是认识圆“一中同长”这一思想, 有了这一思想, 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和特征, 以及画圆的原理、方法学生就能很轻松地获得。但是, “一中同长”这一思想, 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认识起来比较困难, 能不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找到“原型”呢?

课始, 首先创设投球比赛的情境, 让学生依次判断:“围成怎样的队形向球筐投球, 比赛才公平?” (如右图) 接着追问:“为什么要围成圆形队伍”“球筐为什么要放在中心”?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感悟, 很自然轻松地回答:“只有围成圆形队伍, 并且球筐放在圆形队伍的中心, 每个人到球筐的距离相等, 这样比赛才真正公平。”这些朴素的语言正是“圆, 一中同长也”思想的体现。球筐位置要处于圆形队伍的中心, 即“圆心”, 每个人到球筐的距离相等, 即“半径”都相等, 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半径”这个名词。这样, “圆心”“半径”这两个概念也是“圆”中最重要的概念都在解决“投球比赛”这一生活问题中自然生成并理解透彻, 学生对圆的认识由生活原型向数学模型实现了飞跃。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应用。上面教学所选取的材料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 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数学现象, 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 把抽象的知识与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活动优化、组合起来,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操作、验证、推断、交流、评价, 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使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 体会学数学的价值。

二、重组优化, 事半功倍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据, 它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题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面对静态的数学文本, 教师需要深入其中, 把握实质, 对教材的研读水平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效果。

比如,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 教材的编排是首先教学“小数的意义”, 接着是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 最后是“把非整万 (亿) 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小数”。其中“小数的性质”与“小数大小的比较”分两课时进行教学。“小数的性质”的教学, 结合具体情境,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0.3元和0.30元”, 接着借助直尺自主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然后引导学生综合、归纳上述两组等式的特点, 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也是结合具体情境,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比较0.48元和0.6元的大小,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每个小数所包含的计数单位的分析, 感受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本质。

三、追本溯源, 一清二楚

某个具体内容的数学本质既表现为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 又表现为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本质属性, 还表现为统摄具体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数学知识、数学本质建构心理意义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数学理解。有了数学理解, 学生就会向有意义的学习发展, 缺失数学理解, 学生就会变得机械而被动。要使学生对数学本质有深刻的理解, 教师首先自己对教材内容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比如, 对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 许多教学都是通过对一组或几组分数的观察比较, 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或者再举例验证,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 而对于性质的原理几乎没有涉及。为什么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不为0的数后, 分数的大小不会变呢?学生的理解因缺少意义支撑而停留在“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这样的教学, 虽然学生也能通过熟记分数的基本性质而加以运用, 进行分数的约分、通分等, 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学生观察比较———举例验证———归纳应用, 没有进行深度数学思考的机会, 而思考正是数学课的生命力, 缺乏思考的数学课是枯燥的、索然无味的, 是体现不出数学的魅力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本源是什么?该怎样进行教学?江阴数学的智囊团———脱产班给出了答案。

片段:

师:图中阴影部分可以怎么表示?

生:21。

师:你能找出一个与相等的分数吗?

生:。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4是怎么得到的?2又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原来一共是2份, 对折后每一份又再分成了2小份, 所以现在一共是2×2=4小份, 阴影部分是1×2=2小份, 所以阴影部分现在用表示。

接着师生再继续找其他与相等的分数, 与相等的分数, 并说明理由每个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通过以上数形结合的教学, 学生自然能发现把每一份再分后, 一共的份数 (分母) 、阴影部分的份数 (分子) 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后的分数还是表示阴影部分, 也就自然得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得出性质后可以继续让学生解释性质,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其实是什么意思, 同时除以一个数又是什么意思?并在头脑中想象图形和再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 学生不但能扎实地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更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追本溯源, 认识更为深刻, 同时也加深了课堂的深度,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优化教材内容 篇8

1 研究目的

研究如何解决田径课被淡漠及田径专选教材难定、教材本身存在缺陷等问题, 并尝试了期刊内容教学法能解决类似问题的可行性。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运用期刊与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与追踪调查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2006、2007、2008届田径专选毕业生在中小学任教76人以及25位函授学员。

3 结果与分析

3.1 构建以“期刊内容”为田径专选理论课的四大原因

3.1.1 期刊、杂志资源已形成了可直接享用的能源

期刊里面的信息量大, 而且更新的速度较快, 能及时反映最新科技动态, 指出教材上一些不科学的技术方法或动作概念。在学术上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在进行学术交流、经验交流, 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终结果的价值更高、更有实效性。编辑教材人力、物力相对较少, 时间较紧迫, 内容相对滞后, 而在期刊杂志上发表新的科研成果不存在这问题。对公开发表了的学术、科研成果深信不疑, 经过了教授、专家们的严格审阅考究, 可信度大, 可以直接推广和应用。优化期刊内容为田径专选理论课内容打破了封闭模式, 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 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 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运动技术和理论知识。

3.1.2 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消除学生对田径课的厌倦感

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 不论是术科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感觉, 而缺乏学习兴趣。如果体育学科知识缺乏新的开拓信息, 课堂上仅限于空洞的理论传授, 教学方法单一, 既不能结合体育的特殊性, 又不能解决运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实践性与操作性不强自然就会失去兴趣。就书本讲书本, 不能把理论与实践恰如其分地联系起来, 把理论孤立于实践应用之外, 很难培养学生的精湛多样、灵活变幻、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技能。[2]以“期刊内容”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 根据期刊内实例提出问题, 以讨论、答辩形式、技术动作的模仿方式解决问题,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学的轻松、感到愉快。学习与练习结合, 学以致用, 符合了“突出职业特点, 加强教育技能训练”的发展策略。作业以论文形式, 构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到学生的思维更敏捷, 更具有丰富想象力, 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形成了创新意识的萌芽, 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枯燥无味和单调的感觉。

3.1.3 克服了《田径》版本多较难确定适合于田径专选学生学习用书问题

版本太多, 难于订购适合于田径专选学生的学习用书。到2000年止, 出版有关《田径》教材常用的就有二十多个版本。但并不是所有版本都适合使用, 都有其不足的方面, 如北京体育大学1990年版《田径》相对内容简单不能满足田径专选学生的需要, 1997年版《田径基础教程》对非田径专业学生较适用, 对田径专选学生稍显肤浅[3]等其它问题。

3.1.4《田径》教材出版周期较长, 更新信息速度慢, 集合新的科研成果量小

我国教材建设普遍存在着编写到出版时间长, 较难与科技新成果同步发展, 教材出版后的内容已落后现实情况, 落后于知识的增长和更新, 并且存在着沿袭和复制现象, 较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把创新成果反映出来。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藏有许多书籍, 然而来自于田径实践的中国自己的专著还是相对匮乏, 不利于田径学生的深化学习。

3.2 以“期刊内容”为田径专选理论课教学效果

3.2.1 担任学校田径俱乐部技术指导人员

从2003年开始, 田径专选班学生在校内形成“畅销产品”, 俱乐部指导的对象是全校性对田径感兴趣或有特长的学生。除了担任学校田径俱乐部技术指导员外, 还被体育教育专业低年级学生争先恐后“聘为”田径项目的辅导教师。

3.2.2 完成一年一次的学校田径运动会编排及裁判工作

在2003年至2007年的学校田径运动会和系运动会的组织编排、规划、执行裁判工作等一系列都是由田径专选班学生去操作完成, 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裁判实习环境, 检验与体现裁判能力的平台。这样田径专选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以学得的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 为日后的教学、训练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3.2.3 撰写毕业论文完成较好

毕业论文在本科四年是最后一次书面作业, 能力差的学生在撰写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不能按时撰写完成论文和答辩。2005届、2006届、2007届、2008届田径专选班的毕业论文是100%一次性通过。在全年级40位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学生中, 有16位是田径专选班学生, 占了40%的比例, 根据指导老师反馈的信息, 这部分田径专选班学生在整个撰写过程中, 在查找资料、统计资料、整理资料方面让指导老师出乎意料。选题有新意, 研究价值较高, 同以“期刊内容”为理论课的教学有直接关系。

3.2.4 教育实习工作得到当地学校的肯定

在两个月的教育实习过程中, 帮助了实习点设计和规划田径运动场, 计算并标志好各种距离的起跑位置线。主持实习点学校的大型校运动会的所有工作, 帮助实习点学校训练校田径队, 在四个实习点所训练队员有29位学生在市 (区) 运动会上取得了单项前三名的好成绩。

3.2.5 工作单位上的工作影响

调查了2005届、2006届、2007届毕业生在单位工作的能力时, 得到了单位领导高度评价。调查的72位田径专选毕业生的科研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师友》、《田径》、《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教育研究》等刊物有21人次, 函授学员发表的论文19人次。在普通地方院校毕业的学生有这样的成绩已是难能可贵。有6人在体委工会, 47人担任学校田径队教练中26人专门负责高考队训练工作, 7人任体育科科长。这些田径专选班学生所训练的中学生在省传统项目比赛、市 (区) 运动会中取得了优秀成绩, 为高等师范体育院校输送了176位学生, 在基层努力推动着田径运动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教学既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又吸收了相关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达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提高了田径专选理论课的质量。

(2)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教学能使任课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补充, 在备写教案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 使教师与时代科研新信息共进。

(3)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教学传导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体现了田径发展趋向与要求, 对田径运动一些经典实例内容进行学习与讨论, 使到田径专选理论课更富有时代信息, 能够及时反映近代科技成果的最新内容。

(4)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通过实例分析研究, 帮助学生发展田径专业领域中必须具备的专项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竞赛组织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更进一步打好田径专业基础, 使田径专选教材适应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要求, 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能力。

4.2 建议

(1) 作为优秀的田径专业体育教师应立足于体育教学, 要自觉、主动积极吸收世界先进田径科学知识, 要进一步了解田径的前沿知识, 要把高科技成果、手段、信息运用到田径理论中去。

(2) 加强田径专业教学方法、科学训练方法的研究, 不断学习, 应用新成果、新信息解决在田径教学与训练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3) 要敢于开拓, 打破有些与时代不适应的思想, 不能墨守成规,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能力的体育教学, 单纯追求理论不搞实践研究或只搞实践而忽略理论作指导, 都是不符合科学的工作方法。

(4) 建议在核心期刊、高质量期刊杂志能够录用与刊登更多田径类的技术性探讨的文章, 尤其是有争议性的文章, 有争议就有新的突破, 就会形成更科学、更完善的答案。

参考文献

[1]王崇喜, 郭潇.体育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体育学刊, 2005 (6) :91-93.

[2]彭健民.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4) :522-544.

透视教材内容的课程意义 篇9

研讨中, 执教者及很多听课教师都认为, 上述环节“有操作, 有指导, 充分体现了教材意图”。但笔者觉得, 这样的教学展现了文本材料, 但离“体现教材意图”尚有距离。这则教材内容, 究竟是想借助人物对话, 暗示教师把“可以1 个1 个地分”“也可以先每份放2 个, 再……”的操作步骤“教”给学生, 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呢?还是想通过对话场景, 提醒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由设计“怎么分”,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积累“规划、操作、调整”的活动经验呢?显然, 后者更贴近“课标”精神。因此,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活动前, 不该对操作方法加以暗示、指导, 而应支持学生“自作主张”。无论其一开始选择“1 个1 个地分”或“2 个2 个地分”甚至“4 个4 个地分”都没关系, 随后跟进的自我修正同样是富有思维含量的活动经历。当然, 基于“规划、操作、调整”的自主式活动设计, 绝不会影响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技能形成。

由此, 笔者想到, “读懂教材, 理解意图”是每位教师需要始终关注的现实问题。这其中, 如何依托数学课程的改革背景来解读把握教材文本, 更须引起足够重视。以下, 笔者仅围绕三个维度,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例, 谈谈自身研读教材的一些体会, 与同行分享。

一、作为“儿童读物”的教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为此, 需要想清楚的一个问题是:教材首先是给谁看的?既然说“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那么, 我们有理由认为, 教材首先是给学生看的。每位学生手头都有一本教材。这本教材跟漫画书、绘本、名著一样, 是学生的私有读物, 供其随时翻阅参看。所以, 笔者认为, 数学教材有一个不容忽略的基本属性:读物。

(一) 研读教材, 我们看到了什么

1.突出“导读性”。

客观地说, 现行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蕴含了其作为“读本”的基本元素。翻看12 册教材便会发现, 每册封面印制的图文内容均来自本册某一知识点。如图1, 四年级下册封面所呈现的, 便是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操作场景。这种“海报式”的呈现方式, 发挥着重要的导读功能。紧接着, 一段“编者的话”用书信体的方式, 以“ 亲爱的小朋友”“ 亲爱的同学”为对象, 对全册内容进行简单说明。而到了单元末或学期末, 教材又常以“你学到了什么?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等作为导语, 引领学生自主回望, 实现与开篇及正文的紧密呼应。

2.强调“可读性”。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平均分”一样, 教材编写非常注重设计, 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互动场景及言语风格。在呈现由鲜活素材所依托的学习任务后, 探究设想、思考过程、观点分享、疑难交流大都通过“对话”展开。遇到需要点拨的内容要点, 也是在“交谈”中由教师模样的人物来实施。这样一来, 读教材的感觉便类似于“看故事”, 具有了情节趣味。另外, 有些文本细节也值得一提。例如二年级上册第7 页的“做一做”中, 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教材给“小鸟”设置了“独白”“我的脚印”, 在拟人化的情境中增强了解题活动的愉悦感。

(二) 研读教材, 我们想到了什么

纵览当前的很多观摩课, “教材缺席”现象并不鲜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来实现学习, 更是少有。而将教材内容“除枝散叶”“掐头去尾”, 另行设计“学习单”“练习纸”, 倒是十分普遍的做法。笔者以为, 既然教材蕴含如此丰富的“读物”属性, 那么, 如何加强每位学生对于课本的相对完整的充分阅读?如何基于教师的巧妙设计, 让课堂学习成为“部分内容自学教材+部分内容探究生成”的结合体, 以实现学习方式的效能转型?如何通过数学课本的阅读指导, 丰富学生数学阅读的体验, 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水平, 助推其迈向更为广阔的数学世界……这些问题, 显然到了亟须重视的时候了。

二、作为“理念产物”的教材

教材编写以“课标”为依据, 这是众所周知的。这就是说, “课标”所提出的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要求, 最后都化成了教材的图文资源, 渗入了课本的字里行间。当我们将教材作为“理念产物”加以审读时, 便有可能远离浅薄、体现深度。

(一) 研读教材, 我们看到了什么

1.“视野”很广阔了。

教材资源涉及了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还恰当对接了数学史, 充分体现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理念。除了常规课时内容, 各年级还以“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为窗口, 极大地丰富了学科视野。如三年级下册结合“口算除法”而编排的“除号的来历”史料、五年级下册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而编排的“飞机行李尺寸规定”资料等。

2.“四基”更凸显了。

改版后的新教材, 更加注重“过程体验”与“结果提炼”的统一。比如, 很多计算内容的课, 在展现算理的基础上明确归纳算法, 并将“法则”清晰罗列于课本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理顺学生的知识理解, 推动学生的技能养成。另外, 貌似“看不见、摸不着”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跃然纸上”, 于教材文本中“显山露水”了。如图2 是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的课本截图。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 “符号结果”本身并不重要, “亲身经历寻求符号的思维过程”更显珍贵, “符号化思想”由此生根了。类似的“转化思想”“模型思想”等其他基本思想也有充分体现。而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平均分”一课, 通过组织“ 分橘子”活动, 帮助学生从中积累“规划与调整”“操作与表达”等活动经验, 或许亦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用意吧。

3.“核心”有落点了。

除了“四基”, “课标”还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简称“四能”) , 明确提出了“数感”等十大“核心词”。为体现“四能”培养, 新教材几乎在每个单元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专项课”, 帮助学生完整经历“四能”训练的全程, 积累解决问题的充足经验。同时, 课本通过细节改良, 将十大“核心词”融入其中。比如在“解决问题专项课”及其他部分内容的教材中, 常能看到“我画个图来试试, 这样会更清楚”之类的对话。显然, 这是培养学生“几何直观”意识的重要契机。再如, 像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的教材编写, 显现出强烈的逻辑性与思辨味, 意在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有序活动,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 研读教材, 我们想到了什么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理念产物”, 所以, 要想读懂教材, 先得理解“课标”, 实现“依‘标’读‘本’”的理想状态。具体地说, 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 应该深入学习“四基”“四能”“核心词”的理念内涵, 知道“基本思想”大概有几种, “基本活动经验”包含哪几类, 并对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有所了解, 清楚十大“核心词”的概念要义及适用范畴……在此基础上, 审读教材时, 力求将文本表象与“课标”理念充分对接, 思考每则课本内容是否蕴含着“四基”“四能”“核心词”的相关维度, 进而展开相应的教学设计。由此, 教材研读才有可能体现深度。另外, 还要注意的是, 像“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及“核心词”之类的, 并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工具, 它们本身就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三、作为“施教信物”的教材

什么是信物?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被作为凭证的物品”。对于数学教学而言, 可以作为“凭证”的物品是什么?“课标”显然是的, 且被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学所广泛倚重。除此之外, 更契合本地实际的教学“凭证”, 便是教材。从“施教信物”的角度观照教材, 可以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利用者”的角色价值。

(一) 研读教材, 我们看到了什么

1.为“学情”引路。

教材限于篇幅, 往往只能提供数学探究的基本材料。作为教师, 我们除了像前文所谈的“挖掘蕴含其中的课程理念”外, 还应注意从数学思维的层次性出发, 读懂里面隐藏的学情空间。例如, 二年级上册教材“乘加、乘减”中有道习题 (如图3) , 教师需要意识到, “比出结果”不是最重要的, “ 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才是关键所在。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此会生成不同层次的比较策略, 如“先乘加计算再比较”“先乘减计算再比较”“在都有20 个方块的前提下, 只需比较多出来的方块个数”等。研读教材时, 对学情空间加以充分预见, 才能使素材价值最大化。

2.给“过程”留白。

五年级下册教材“真分数和假分数”中, 对于假分数的初次呈现, 教材是以“是几分之几?在图中涂色表示”的简洁方式来完成的。这里面传递出一种重要信息:假分数与真分数一样, 都是由若干个分数单位叠加而成的。考虑到像教材中这样同时呈现两个单位“1”会使学生感觉突然、不易接受, 所以, 教学设计时可以化静为动, 突出第二个单位“1”产生的必要性:先出示一个圆片作为单位“1”, 让学生有序体会的渐增过程;然后, 请学生充分思考:“按这样的规律, 该怎么表示?”从而适时出现第二个圆片作为新增的单位“1”……这样的教学组织, 有利于学生理解“假分数由若干个分数单位叠加而成”的本质意义。事实上, 正如“真分数和假分数”一样, 现行教材为每个课时所编排的学习材料, 均给教学活动的过程化展开预留了重要线索。

(二) 研读教材, 我们想到了什么

每则教材内容, 无不蕴含着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学实施者, 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内容作为”教学活动基本线索”的重要属性, 切忌盲目舍弃、随意更换教材编排的情境、材料、题目, 而应重视文本资源的二度开发 (微调、完善、变式、拓展等) , 为教学活动拓宽学情空间、丰富过程体验创造条件。

摘要:基于课程要义, 领会教材内核, 是教学成功的基本前提。鉴于此, “研读教材”已成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围绕“作为‘儿童读物’的教材”“作为‘理念产物’的教材”“作为‘施教信物’的教材”三种个性视角, 分别从“研读教材, 我们看到了什么”“研读教材, 我们想到了什么”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对“研读教材”进行独特深入的思考。

论教材内容的情感价值 篇10

所谓教材内容的情感价值, 指教材内容在情感方面具有“动机—愉悦”性价值, 即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或学习期望, 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的或理想的发展性目标, 进而使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愿意积极投入, 并因此不断有所收益、有所成就而对教学活动本身产生愉悦的体验。与之相应, 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价值的发掘, 是指教师从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积极关系角度, 对教材内容进行的揭示、加工、组织, 使之在教学过程中能触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进而促成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绪活动之间的良性互动, 并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操和性格产生陶冶作用。这里, 我们借鉴情感目标分类理论、意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观, 主要从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和学生主动发展的角度, 将教材内容的情感价值大致分为由低到高的三种水平或三个方面。

一、“趣味—接受”性价值

所谓教材内容的“趣味—接受”性价值, 是指教材中那些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并使之向有意注意转化, 进而促成学生的积极反应和主动参与的内容。

关于学习动机的大量研究表明, 对学生的初始学习意愿起主导作用的常常不是与教学目标相联系的终极性动机, 而往往是与情绪追求相联系的情境性动机;尽管情绪追求通常是无意识的, 但是其“趋乐避苦”特性对学生的初始学习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在相应程度上规定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方向选择和行为倾向[2]。具体来说, 当学生接触某一课堂教学情境时, 其并非主要从课程性质及其最终结果的未来社会价值的认知性角度对之进行反应, 而是更多地从教学内容和形式当前是否“有趣”的情绪性角度对之进行评估, 并据以决定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 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 为了提高教学的可接受性, 促成学生的积极反应和主动参与, 努力发掘教材内容中所蕴涵的显性情感因素, 并用“故事吸引”、“新旧对比”、“巧设悬念”、“情境描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展现, 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例如, 物理教学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 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 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 以“绣球”外界环境氛围来激励学生学习情绪的发展, 这不仅是引人入胜、更使课堂妙趣横生。抛“绣球”时, 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 才能够接到“绣球”, 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 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 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 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 印象深刻。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02JAZJD880012) 资助。

二、“意义—建构”性价值

所谓教材内容的“意义—建构”性价值, 是指教材中那些有利于学生从积极意义上评价教学内容与自身发展的关系, 进而能主动以认知优化的方式改造、转换或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或经验系统的内容。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 知识及其学习既不是单纯来源于客体, 也不是单纯来源于主体, 而是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学不是一个“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简单过程, 而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建构”的复杂过程: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 促成学生从积极意义上评价教学内容对于自己的主体意义, 从而主动地利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与教学内容中的新知识、新观念进行相互作用, 生成自己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进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或经验系统得以优化重组、转换或改造。

当然, 这一建构过程的有效实现, 依赖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学生的主动建构。现实教学过程中大量存在的被动接受或消极应付的现象与问题表明,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必然主动建构教学内容。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对自己具有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长的价值时, 他们才会从积极的意义上评价教学内容对自己的主体意义, 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学习心向, 从而主动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二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尽管学生的主动建构产生于对教学内容的主体意义的积极评价,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教材内容本身所呈现的大多是特定学科知识与观念的客体意义或逻辑意义, 而缺乏对其与学生发展之间的主体意义或心理意义揭示, 以致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学习心向。因此, 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发掘和加工, 使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发生现实的优化性关联作用, 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加以引导和展现, 促使学生从积极的意义上评价所学内容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 进而在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同时产生主动建构的活动。

三、“陶冶—内化”性价值

所谓教材内容的“陶冶—内化”性价值, 是指教材中那些能对学生的情感产生感染、熏陶作用, 并能促成学习中的知情交融, 进而能对学生的态度、理想、信念和人格产生潜移默化作用的内容。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认知活动和情绪活动二者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心理过程, 其效果取决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和水平;而且, 在通常的情况下, 激发相应的情绪体验是教与学获得实效的心理基础, 即只有先“动之以情”, 才能更好地“晓之以理”[3]。与之相应, 教学实践表明, 能给学生观念上以启迪、心灵上以震撼、价值上以引导、行为上以激励的, 大都是那些能给学生情绪上以感染、熏陶的教学内容, 如祖国的壮丽山河、民族的屈辱历史、志士的英雄壮举、科学的艰苦探索、人间的高尚情操、人类的严峻挑战等。尽管某一次课的情感陶冶后效是有限的, 但是一次次“润物细无声”的累积, 久而久之, 就会在学生的心底里默化为一种生活的态度, 凝聚成一种人生的追求, 积淀为一种价值的信奉, 进而孕育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同样, 学生们也普遍反映, 最有兴趣的、理解得最深的、记忆得最牢的、用得最好的, 往往是那些受到感染最强的、学习时情绪最高的教学内容。

当然, 尽管教材内容作为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智慧结晶, 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内涵, 但是它们往往不会自发地起作用, 需要教师去有意识地挖掘、提炼、再现和渲染。以数学为例。在某些教师的课堂上, 数学的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形同嚼蜡;但在另一些教师的课堂上, 数学的教学则令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犹如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可以感受到事物之间存在的简洁、和谐、永恒的关系, 可以体验到科学先驱在科学探究中特有的精神境界和崇高品质, 可以感悟到科学智慧与人生哲理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便是具有大量显性情感蕴含的语文教材, 也需要教师去有意识地梳理、加工、再现和渲染, 才能有效地发挥其“文以载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乔建中.知情交融教学模式的理论探析[J].南京师大学报 (社科版) , 2006, (1) :89~95.

[2]乔建中.情绪追求:教学中值得重视的动机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8) :50~53.

紧扣教材内容 创新教学手段 篇11

一、发掘乡土资源上好观察课

观察是自然课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小学自然观察课教学。主要是针对一些动植物进行观察。因此,我始终留意生活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利用它们代替图片、标本进行教学。如教学《花的构造》时,把学生带到野外。采集一些白菜花、油菜花、桃花等,然后让学生对花进行观察并归类统计,看看这几种花在构造上分为几部分。学生很快将花拆分为四个部分,并且每一部分的统计数字很清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油菜花、白菜花、桃花都是由雄蕊、雌蕊、花瓣、花萼四部分组成的,像这样由四部分构成的花叫完全花,而缺少一至二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又如教学《养蝌蚪》时,我把学生带到池塘边去观察蝌蚪,让学生了解青蛙的发展过程:卵—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缩短—变成青蛙。这样充分发掘生活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仅培养了学生整体和系统观察自然事物的能力,而且直观、具体、有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利用器具材料上好实验课

自然课,必须要坚持做实验。实验能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自然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养成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分析的习惯,不能完全依赖书本去寻找结论,应以事实为依据。如教学《轮轴》一课,学生对轮轴这种机械的构造感知很快,但对轮轴的作用和省力规律却很难想像。为上好这堂课,课前我找到了一个自来水闸筏,并且找到一大一小两个拧头。课堂上,让学生徒手和用两个大小不同的拧头打开与关闭闸筏,感知自己在力的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同时提出问题:造成用力大小变化的条件是什么?实验后,学生马上能说出轮轴有省力的作用。并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这样教学,学生既能较易理解知识,又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记。又如《水的浮力》是一堂典型的物理课,在上这堂课之前,学生们一致认为“轻”的物体会上浮,“重”的物体会下沉。为了上好这堂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准备了一架天平和重量相同的一块木块、一块铁块、一块铁皮,同时让学生在教室里面准备一盆水。上课时,我找了几位学生到讲台前按我的要求进行操作,其他学生围观。首先。我请一位学生将这三种物体都放入水中,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结果,如学生们所说的一样,铁“重”下沉,木“轻”上浮。接着,我又让另一位学生将这三种物体从水中取出放在天平上称一称,看看它们重量上有没有区别.结果是一样重(木块吸水后稍重)。这该怎样解释呢?这时,又指导学生再做一个实验:把铁皮卷成碗状放入水中,再将铁块放入水中。这两种物体的材质相同,结果是铁皮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中。实验证明,物体在水中沉浮与它自身的材料和重量没有关系。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实验结果分析、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它们所受到水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从而使学生对水的浮力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三、发挥多媒体功能上好整合课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能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学科有一部分教学内容,需要逼真、系统地动态呈现瞬变的事物及其变化发展过程,清晰地表现出事物的缓慢变化和快速进程。要突破这些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时,就可运用多媒体强大的“透视”和“模拟”功能进行教学。如教学《果实的形式》一课.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通常需要几周实验后才能认识到,南瓜的雌蕊只有通过传粉受精后才能形成果实。想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呈现这一全部过程。就可以制作播放果实形成的模拟动画课件:1.南瓜花粉从雄蕊通过昆虫或风力落到雌蕊的柱头上;2.花粉管萌发向下延伸直达子房;3.花粉中的精细胞与子房中的卵在胚珠中结合;4.子房逐渐膨大形成果实,胚珠形成种子。教学手段的运用,能让学生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总结出需要几周实验才能认识到的南瓜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详细过程。再如教学《血液循环器官》一课,实验和讲解都不可能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人体血液循环的“庐山真面目”,而借助多媒体强大的“透视”功能,就能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人体内复杂的血液循环过程。制作播放人体血液循环动画课件如下:A.左心室收缩,将心室内的血液压进体动脉而进入毛细血管;B.血液在毛细血管中进行交换后经过体静脉进入右心室;C.右心室收缩将回收的血液输入右心房而进入肺;D.血液在肺中补充氧气后通过肺静脉到达左心房。课件的播放,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人体内血液循环所经过的器官和过程。

教材内容的作文素材化处理 篇12

如果没有平时长期的扎实的积累, 考前的强化往往于事无补。因此, 倘使我们能把自己多年来使用过的相对比较熟悉的教材内容, 进行有效整理挖掘, 做一些作文素材化处理, 完全可以成为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一套中学教材如同一座材料仓库, 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学生作文不仅要从生活中取材, 从课外阅读中取材, 更不可忽视课本这个作文材料源源不断的“江河湖海”。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这里所说的“教材”, 不仅仅是语文教材, 还包括除语文之外的数、理、化、生、政、史、地、外、音、体、美等所有学科的教材, 它们都可以成为作文素材的来源。

通过多年来教育教学实践的运用和思考, 笔者以为教材内容的素材化处理,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下点力气, 花点功夫。

一.注重从教材中搜罗整理、分类归纳大量的哲理名言、古典诗词佳句, 引导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 给作文增添亮色。

学生能在考场作文中活学活用教材中的素材, 往往会取悦阅卷老师, 赢得优势分数。翻检学生使用过的各科教材, 其中丰富的名人哲理名言, 浩如烟海的诗词佳句, 俯拾皆是, 成为时刻涵养我们精神世界的心灵鸡汤。文史学科教材中贯注着古今中外大量的哲理名言和诗词佳句。从以孔子、孟子、墨子为 代表的儒家,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 到中外思想家、哲学家和改革家, 他们的思想以他们的著作为载体, 启迪着后人。教材在介绍这些人物时, 往往都要介绍闪耀着他们思想光彩的文字、诗词, 自然就成了我们搜集素材的范围。例如, 《论语》选篇一直是中学语文不可更改的经典, 初中、高中阶段都要学习, 已经进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数理学科的教材中有着大量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介绍,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成为科学大家的同时, 又往往有着丰富的人文素养,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睿智的名言警句。

在诗词名句的素材搜集方面, 只要下功夫, 处处皆精华。从《诗经》开始, 历代都有精品杰作被选入语文课本, 每每到高考、中考时, 都要归纳整理, 让学生进行反复记诵。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都成了人们心中不朽的文化丰碑。每一个经受了长期诗歌文化 浸润的有心人, 拿起笔来都能信手拈来。在整理积累时, 可以让学生分类归纳, 比如热爱家国类、珍惜时光类、教育励志类、人格品质类、情感友谊类、风光景物类、哲理思辨类, 等等, 便于学习运用。这里以中学语文中荀子《劝学》为 例, 围绕“学习问题”可以归纳出来的名言警句类素材有:

①强调“学不可以已”。

②学习上要不断地反思自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学习上要重视积累,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④学习贵在坚持,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二.通过课本人物故事、历史事件的主题多角度筛选, 把它作为素材恰当地转化为作文题材, 使作文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各学科的教材, 都精选了本学科中人类精神文化、科技发明、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精华, 其中涉及到了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人物和事件。他们高尚的思想人格、杰出的科技贡献、耀眼的文化艺术创造及 在历史舞台上的重大活动, 都给后人以启发和激励。这些素材经过加工都可以进入作文, 成为作文的丰富原料。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海伦·凯勒、海明威、史铁生……他们的思想灵魂、文化成果、 人生史事都会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生活思考。课本上反映的历史上每一次改革、重大政治事件、科学发明、技术革命等都凝聚 了许多人的奉献和牺牲, 都伴随着一些震撼人心的人和事。这些都是素材的来源。同时, 教材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文学名著、历史故事、名人名言、人物传记、成语故事、逸闻趣事、寓言故事等, 都可以通过教材的延伸拓展, 成为作文素材的丰富源泉。

这里不妨围绕人物故事、历史事件积累素材列举一些事例, 以供学生参考仿照。人物故事类如:

①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尘世的忧伤化作优美的诗句, 个人的感伤上升到人类的关怀, 愿每个人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却把自己拒绝在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天堂之外。

②朱自清《荷塘月色》 : 外面世界的光线很暗, 于是, 走进清华园看荷塘, 用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从文学的门廊走过。

③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用博爱搽亮种族的锈蚀区, 用仁慈图绘种族的灰色彩, 告诉人们, 什么是自由、民主、平等与光明, 用最嘹亮的歌喉唱响古老的黑人灵歌。

④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求知的渴望, 乐观向上的态度, 对人类的真挚友爱, 一只丑陋的小鸭, 在精神的上空飞翔成一只白天鹅。

历史事件类如:

①《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看清局势, 胸有成竹, 舍身救国。

②《勾践灭吴》:勾践矢志不移, 存恤爱民, 终于流芳百世。

③杜牧《阿房宫赋》:秦国, 永远的强者, 永远的辉煌, 可也是永远的奢靡的笑柄。于是告诉人们, 俭守天下, 爱民应如子。

④苏洵《六国论》:占六国天时、地利, 却不占人和, 面对强者, 请直起自己的胸膛, 无使积威之所劫!

三.提炼教材中课文作者与作品人物的闪光思想和人生感悟, 进行整理归纳, 转化为作文的素材, 运用到作文中去, 可以显示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巨大魅力。

翻开教材, 我们会发现, 许许多多的作者, 不仅他们的作品被人喜欢, 而且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操, 以及作品人物的形象魅力同样感染和教育着学生。例如, 以作者人格魅力感染人心者如:

①屈原《离骚》:为国的忠贞, 虽九死犹未悔, 以香草, 芰荷为裳。只可惜, 在小人奸诈, 君王昏庸的压迫下, “美政”的理想化作汨罗江上的一道忠魂, 五千年来, 飘荡在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

②司马迁《报任安书》:承受世间最痛的苦痛, 屈辱匍匐的活着, 在历史的绝壁上顽强地让思想蔓延, 煌煌巨著照耀整个文学天空。

③杜甫《登高》《蜀相》《兵 车行》:百年多病之躯, 历经沧桑, 用浑浊的的泪眼, 凄凉的心境, 悲万里清秋, 怜天下苍生, 以沙鸥的姿势深沉地栖在顿挫之中。

④史铁生《我与地坛》:不能承受生命之痛, 残疾的躯体, 在轮椅上思考, 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 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应该健康的活着, 恪守并遵循生命的轨迹。

⑤苏轼《赤壁赋》:朝廷容不下你的八斗才情, “乌台诗案”的风波涟漪将你倾覆得山高水远, 一爿草屋, 一杯辣酒, 一支怨曲, 再加上一两清风明月, 天地之间, 顿时, 横贯豪迈之气, 大江东去, 淘尽风流无数, 赤壁江边, 临风而立, 一立就是千年, 转过烟云之身, 你依然是遨游的飞仙。

以作品人物的形象感染人心者如:

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 在失聪之时, 凭着坚强的意志力, 最终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诸多世界名曲。 (罗曼·罗兰《〈名人传〉序》)

③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 他主动避开与廉颇的矛盾, 他曾说: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窦娥受到地痞流氓张驴儿和贪赃枉法的桃杌县令的共同迫害, 最后冤死, 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 (关汉卿《窦娥冤》)

⑤夏瑜被捕入狱, 但他仍没有放弃革命理想, 在狱中劝牢头造反。 (鲁迅《药》)

上一篇:国防教育宣传下一篇:会计监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