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淡化(精选10篇)
评价淡化 篇1
海水淡化作为淡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具有供水稳定、受气候影响小、产品水水质好等特点, 是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危机的重要手段。目前国际上商业化应用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反渗透、 多级闪蒸和低温多效蒸馏,其中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由于工艺过程简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海水淡化方法[1],在几十年间迅速发展成为主流海水淡化技术之一。根据国际脱盐协会数据,截至2013年8月,全球已建淡化工程总装机容量8093万吨/日中,采用反渗透技术的工程占65%[2]。
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截至2013年底其在海水淡化总装机容量( 90. 08万吨/日) 中占比达到63. 67%[3]。然而,由于自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在我国沿海不同地区的发展前景呈现出一定差异性。科学评价不同地区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潜力,对合理布局产业,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因此,从促进并保障产业健康发展角度,亟需开展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1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简介
反渗透是与自然渗透现象相反的过程。用只允许溶剂透过而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纯溶剂和溶液,纯溶剂会自然地透过半透膜到达溶液侧, 这种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即膜两侧化学位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产生的位能差称为渗透压[5]。在溶液侧施加压力,当施加的压力超过溶液的渗透压时,溶剂的流动方向会发生逆转,透过半透膜,在另一侧形成稀溶液,而在加压的一侧形成浓度更高的溶液[6],这种现象即为反渗透。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即利用反渗透现象,使水分子透过反渗透膜而盐分被截留,从而生产淡水。反渗透过
程原理如图1所示。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一般包括取水、预处理、反渗透脱盐、后处理等环节( 如图2) 。取水工程取得的原水,经预处理除去悬浮固体及其他有害杂质后,由高压泵加压进入反渗透膜组件,完成淡水和浓海水分离。透过反渗透膜的淡水根据用户要求进行适当后处理制成产品水,未透过膜组件的浓海水则排出系统。由于浓海水压力仍然较高,为降低能耗,在浓海水排放管路上安装能量回收装置回收余压能量[8]。反渗透膜组件、高压泵以及能量回收装置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三大关键设备。总体上,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以压力为驱动力,无相变,能耗低; 装置紧凑,占地较少,建造快并且费用低; 操作和控制容易,维修方便,适应产能范围宽,应用范围广泛。但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也存在膜元件需定期更换,预处理要求严格,温度降低产水量下降等不足[9]。
2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潜力,既与技术本身特性相关,也受外部条件影响,因此发展潜力的评价,既要评价技术发展程度,又要衡量其经济性, 同时还要分析社会条件、环保要求对发展的影响。 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础,其设计的科学性、全面性、 有效性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技术成熟度、经济合理性、社会需求、环境影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建立4个层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
2. 1技术成熟度
2. 1. 1原水水质。原水水质是指由水源地取来的原料海水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性质。原水水质对于海水淡化厂的选址、工艺方法的确定、取水及预处理工艺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各水质指标对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影响程度,选取总溶解固体( TDS) 、温度、p H、溶解氧、油类作为评价指标。
TDS: TDS是经过过滤的原水水样中的溶盐、有机物和胶体物质的总量[5]。原水TDS对渗透压有影响,原水TDS越高,渗透压也越大,在进水压力不变情况下,产水量将减少,若要保持产水量不变, 就需提高操作压力[6]。同时,溶解的无机盐的量对脱盐率有一定影响,无机盐含量越高,透盐率越高, 导致脱盐率下降; 溶解的有机物则会富集到膜表面, 造成膜污堵,影响膜的渗透性能,并减少膜的使用寿命[6]。因此,原水TDS不但对反渗透膜性能有影响,还关系到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运行成本。
温度: 温度对膜元件的性能,如产水量、脱盐率及膜污染有影响。温度升高,海水粘度降低,扩散性能增加,浓差极化减弱,因此产水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低于5℃ 时,反渗透膜基本无法运行[6]。对于冬季水温过低的高纬度地区,应当采取提高温度的措施。温度升高不但可提高水的扩散性能,溶质的扩散性能也得到了提高,使得离子透膜性能增强,脱盐率下降。此外,温度升高会抑制无机盐的结晶析出,降低其在膜表面结垢,延长膜使用寿命。
p H: 原水p H对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膜材料稳定性,膜材料有适宜p H范围,超出此范围,膜材料可能发生水解等反应; 二是水中碳酸钙结垢倾向,原水中碳酸盐可通过酸化加以分解,降低原水在浓缩过程产生的碳酸盐结垢[7]。因此,通常对原水进行p H调节,将其控制在设定范围内。
溶解氧: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中的分子态氧的含量[10],其值是表征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原水受到污染,将增加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处理负荷,甚至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油类: 海洋油类主要污染源为近岸的工业污水、 城市生活污水、港口设施作业废水排放、船舶航行作业、运输事故、溢油事故及采油废水排放等[11]。 反渗透膜对油类去除率较高,但被截留的油类易富集在膜进料侧,通过静电或疏水作用吸附于膜表面, 形成有机垢,导致膜表面被污染,降低膜的分离性能和使用寿命。
2. 1. 2取水及预处理。取水及预处理决定了反渗透膜元件进水水质及系统的稳定运行,并对产水成本产生影响。将该因素进一步细化为取水方式和预处理工艺两个评价指标。
取水方式: 海水取水方式大致可分为海滩井取水、深海取水、浅海取水等类型[12]。取水方式的选择及取水构筑物的建设对整个海水淡化厂的投资、 制水成本、系统稳定性及生态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海水淡化厂的投资、建设规模、 海水淡化工艺对水质要求,并在取水海域水文水质、 地质条件、气象条件、自然灾害等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取水方式。
预处理工艺: 预处理是指膜分离之前的处理过程[5]。常见的预处理技术有混凝、沉淀、过滤、气浮、超/微滤等。原水预处理是反渗透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关系到反渗透膜元件的寿命[7],通常根据取水水质以及反渗透膜元件进水要求进行优化设计。
2. 1. 3技术特性。技术特性是指反渗透系统关键设计参数及其性能特点。能够反映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水平的关键设计参数以及性能特点的指标主要有反渗透膜脱盐率、反渗透膜使用寿命、产品水回收率、装置规模灵活性、操作复杂性、操作弹性等。
反渗透膜脱盐率: 反渗透膜脱盐率是单元设备进水和产水含盐量的差值与进水含盐量之比[13],是反渗透膜材料主要特性参数之一,表征膜元件脱除原水含盐量的能力。
反渗透膜使用寿命: 反渗透膜使用寿命是指正常使用条件下,膜或膜元件维持预定性能的时间[5]。 膜元件使用寿命除与膜材料本身性质有关外,还受运行环境影响,其与膜更换成本直接相关,使用寿命越长,运行成本越低。
产品水回收率: 产品水回收率是产水量与原水总量的百分比[5]。回收率大小对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有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内,提高回收率,可减少原水量从而减少取水工程、预处理设备及相应水泵容量,并可减少化学药剂用量,因此可降低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但回收率进一步提高,受到操作压力和浓水盐度的限制,操作压力提高将使压力设备投资费用以及产水电耗增加,浓水含盐量增加将影响产品水水质,并且膜污染风险提高[7]。
装置规模灵活性: 装置规模灵活性是指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对不同产水规模的适应能力。装置规模灵活性越大,应用范围越广。
操作复杂性: 操作复杂性是指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流程的复杂程度及操作的便利性,其关系到工程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及技能水平。流程越简单,操作越便利,越有利于降低工程运行成本。
操作弹性: 操作弹性是指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能够正常运行的产水量范围,以相对于额定产水量百分比表示。操作弹性反映了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变负荷运行的能力,操作弹性越大,越能适应淡化水需求量波动的场合。
2. 1. 4能量消耗。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需消耗能量,耗能大小既是技术发展水平的体现,也与经济成本密切相关。由于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主要耗能形式为电力,并且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回收能量,因此选择单位产水电耗、能量回收率作为评价指标。
单位产水电耗: 单位产水电耗是指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生产单位重量产品水的耗电量。单位产水电耗是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并且由于电力成本在产品水总成本中约占三分之一比例,单位产水电耗对产水品成本有很大影响。
能量回收率: 能量回收率是指能量回收装置输出总能量与输入总能量的比值[14]。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回收浓海水的压力能对降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能耗非常重要,并且其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三大关键设备之一。能量回收率则是能量回收装置关键技术参数,反映其发展水平。
2. 1. 5产品水水质。反渗透海水淡化产品水水质主要控制指标为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色度、p H、 TDS、总硬度、挥发酚、硅、硼、钠、铁、氯离子、 硫酸根、氟化物等[15]。目前商业化反渗透膜脱盐率均可达99% 以上,能够有效截留细菌、病毒、有机物等物质,产品水水质纯净,因此本研究选择TDS、 p H作为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产水水质控制的关键指标,其中TDS关系到产品水的用途,p H则对产品水输送安全以及用途均有影响。同时,由于目前商业化应用的反渗透膜脱硼率较低,产品水中硼含量较高,作为饮用水和灌溉水时可能对人体和动植物生长产生危害[16],近年来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产品水脱硼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将硼含量也列入评价指标体系。
2. 2经济合理性
经济合理性是表征反渗透海水淡化产品水成本的指标。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要得到大规模应用, 其产水成本应能够被用户所接受,成本越低,越容易得到用户认可,发展潜力越大。产水成本经济性通过建设期的单位投资费用和运营期的单位运行成本体现。单位投资费用包括设备投资、土地费用、 建设安装费用; 单位运行成本包括电力成本、维护成本、药剂成本、膜更换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单位投资费用及单位运行成本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水平、工艺设计有关,并且随区域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
2. 3社会需求
2. 3. 1发展需求。发展需求是指区域对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的需求程度。当地对淡化水需求越迫切,越有利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发展需求要考虑淡化水需求现状,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应用空间,由此选择水资源短缺量、淡化水出口路径、 区域发展协调性作为评价指标。
水资源短缺量: 以人均水资源量表征。在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越低,其淡水资源供需缺口越大,越需要采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解决缺水问题。
淡化水出口路径: 该指标反映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产品水应用情况。有稳定淡化水用户的地区, 能够保证淡化水销路,有利于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建成后持续运行。
区域发展协调性: 区域发展协调性是指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与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其与区域城镇化建设、经济及工业发展规划等协调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
2. 3. 2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指为促进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而制定及实施的鼓励措施,如纳入地区规划、技术研发投入、财税政策支持等。
地区规划: 当地政府将海水淡化纳入地区相关规划,列为优先发展产业,制定并实施专项规划, 反映了政府对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及产业的重视程度,能够激发更多社会力量进入该领域,有利于技术及产业的发展。
技术研发投入: 对当地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研发予以倾斜资助,如优先立项,设为重点研究项目等,可为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鼓励并引导更多科研力量参与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投入力度越大,越有利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
财税政策支持: 当地政府部门对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实施的鼓励支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水价补贴、支持配套设施建设等,可为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及运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有利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促进技术的工业实践和发展。
2. 3. 3能源供给。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运行需要能源支持,因此,当地能源状况对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根据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用能特点,选择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作为评价指标。
电力: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以电力为主要能源, 当地电力资源情况,如电价、稳定程度,是反渗透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电力稳定并且电价低廉的地区,有利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化发展。
可再生能源: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可与风能、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结合,以减少燃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反渗透与可再生能源耦合技术的发展。
2. 4环境影响
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环境影响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环境影响对技术以及产业的发展方向有重要影响。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浓海水排放和装置噪音, 同时,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用海要考虑当地的用海要求。
2. 4. 1排水水质。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产生淡水的同时,一部分未透过反渗透膜的进水以浓海水形式排出系统。浓海水的水质与原海水有一定差异,直接排海会对排海海域的海洋环境,尤其是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温度和盐度是目前浓海水排海问题普遍关注的指标,其超出原海水越高,直接排海的环境影响越大。
2. 4. 2装置运行噪音。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设备运行时噪音较大,产生噪声污染,可能对操作人员及附近居民造成影响,通常应远离人口聚居区并采取一定的降噪措施,使装置噪声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因此,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选址、工艺设计需考虑装置噪音的影响。
2. 4. 3用海要求。由于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存在的环境影响,在选址时需降低环境影响并符合国家及当地环保要求,主要考虑用海海域水动力条件、环境敏感区、与海洋功能区划协调性。
用海海域水动力条件: 不同海域由于海岸类型、 海底地貌以及气候等的不同,水动力条件存在差异, 影响着浓海水排海后与海水混合速度。将排水口设在水动力条件较好的海域,有利于浓海水与海水迅速混合,降低环境影响。
环境敏感区: 环境敏感区是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海洋生态系统所在海域,珍惜、濒危海洋生物天然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等。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取排水口应远离环境敏感区。
与海洋功能区划协调性: 海洋功能区划是根据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概况、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需求等因素而划分的不同海洋功能类型区,用来指导海洋开发利用实践活动,保证海上开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是我国海洋管理的基础。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用海海域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海洋功能区划。
3结语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处于蓬勃发展期,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建立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技术成熟度、经济合理性、 社会需求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可为相关部门科学预测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未来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合理布局反渗透海水淡化产业提供支持和借鉴。
应淡化档期概念 篇2
最让人觉得可惜的是《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两部片子的档期,都是高质量的国产影片,何苦非要挤在一起分流票房。当然,《金陵十三钗》早就宣布了档期,让它调整未免会觉得委屈,而博纳方面也有自己的苦衷。我觉得中国电影市场要想健康,就亟须建立一个档期调节机制,同时也要淡化档期观念。
现在的现象是,“好档期”过于拥挤,“坏档期”无人问津。今年五一档,《关云长》和《倩女幽魂》挤在一起,十一档又是“画壁”大战“白蛇”,结果票房都不理想,国产电影何苦自相残杀?倒不如将这些大片资源拉开,这样每段时间都有一部大片支撑市场,每部大片的空间相对宽裕,同时也能带动同档期的一些小片。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逐渐培养观众定期观影的习惯,而不是在每年的某个时间段突击消费。
评价淡化 篇3
在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上, 如何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评价, 一直是我感到困惑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 我逐渐感觉到品德与生活课上需要的评价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关注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态度、行为表现和付出的努力程度等, 而非仅仅注重活动结果。在课堂教学中, 要淡化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的最终结果, 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成功体验。
一、评价时, 重过程、轻结果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我渐渐意识到: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评价学生时, 不能以活动完成量的多少论英雄, 必须要重视成功的体验、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和品德修养等方面。只有在合适的时间, 运用了合适的评价, 才会使学生们感受到评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教学评价要重过程, 轻结果。传统的教学评价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 从而丧失自我发展的动力。对于那些特殊学生, 尽量不要让他们变成“被遗忘的角落”。来自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表情, 都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和鼓励, 有利于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树立自信心。
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发展水平, 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 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品德修养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评价时, 关注学生的“将来”和“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 关注学生的“将来”和“发展”。在评价时, 要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 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 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 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 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 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三、品德与生活课上, 需要过程性评价
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 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品德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在评价时, 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关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意识、参与热情、活动体验、探究和思考、交流过程等行为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 还包括了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方面的考查。简单地说, 就是要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 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四、评价时, 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在学习品德与生活第三册《我和妈妈逛商店》一课时, 我让学生根据创设的和妈妈逛商场的情景, 跟小组同学合作表演出来。在一片争先恐后的小手中, 我发现了一只特别的小手:缓缓地举起, 刚刚举到一半又放下, 又小心翼翼地举起……小手的主人是小威, 他是一个特别胆小、内向的孩子, 上课时从不发言。在我的鼓励下, 他站了起来, 然后在全班同学友好的掌声中, 走上了讲台。看到这一切, 我又惊又喜, 不禁为他的进步而高兴。
初次上台表演的小威显得异常紧张,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 小威始终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能在表演中完全放开, 显得十分拘谨、不知所措。表演刚刚结束, 在评价时, 跟他一起合作表演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了小威, 纷纷责怪他“声音太小”“演得真差”“干嘛要把他分到我们组”。听了同伴们的抱怨, 小威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手不停地搓着衣角。看着小威委屈的样子, 我的心仿佛被紧紧地揪了起来。
我想, 如果用以往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小威甚至他们整个小组的表演都是不成功的。但是我觉得, 评价应当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要注重学生“过去”与“现在”的比较。过程性评价要淡化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的最终结果, 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对于这个学生来说, “演技”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他第一次战胜了自我, 能勇敢地上台参与表演, 这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我想, 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对此时的小威来说, 无疑是雪中送炭。我决定帮助小威树立自信。
我临时增设了一个“最佳小勇士”奖, 把奖牌戴在了小威的胸前。从那以后, 小威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每节课上, 都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在各种课堂游戏和表演活动中, 也能看到他争先恐后的身影。渐渐地, 他变得开朗起来, 上课发言的声音也变得洪亮了;表演活动也能出色地完成, 许多学生都争着要和他一组。小威一点一滴的进步, 我都看在眼里, 真的替他高兴。
一枚小奖章, 也许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早就已经不在意了。但是, 对于小威和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学生来说, 这枚小奖章却极有可能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和进步的里程碑。难道一枚小小的奖章, 就能改变一个孩子吗?我想, 真正的原因是评价方法运用得当, “最佳小勇士”只不过是对他超越自己的赞许和鼓励罢了。我不禁庆幸自己当时的决定。如果我运用以前的评价模式, 让小威在同伴的责怪声中走下讲台, 而不给他任何肯定和鼓励, 那么, 他极有可能从此不再勇敢地参与活动了, 从而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
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 我们应当注重过程性评价。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 刚刚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品德修养等方面还不成熟。因此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对这些方面多加培养和关注, 还需要我们在课堂活动时, 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态度、行为表现和付出的努力程度, 等等。
在课堂教学中, 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在评价学生时, 我们要注重过程, 而不是结果。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得有多么到位, 活动结果有多么好, 这些都不是评价的重点。我们应当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和收获。如果因为教师固有的评价模式和方法, 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 在评价时, 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关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意识、参与热情、活动体验、探究和思考、交流过程等行为表现。
突出整体 淡化名次 篇4
在临近期末考试的一次全体老师会议上,校长郑重地宣布:“在学期结束前,学校将把此次期末考试的成绩以及本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两次校內调研的成绩全部张榜公布。”校长接着解释说:“学校此项决定旨在希望大家都能以饱满的激情和旺盛的斗志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工作去。”
两个星期后,期末全体教师会议准时在会议室召开,第一项议程就是由抓学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代表学校公布本学期以来四次考试的成绩,从语文到数学,再到英语,按年级顺序,依次公布。看得出来,虽然同样是开会,但此时大家的表情中都多了一份严肃。按照我的惯性思维:副校长在公布的时候,肯定对名列前茅者加以褒奖,而对处于全年级下游的班级进行点名批评。但副校长渐入状态的点评却大大出乎老师们的意料,他点评的关键词是:整体情况、纵向比较。所谓整体情况就是:整个年级的同一学科的成绩是否呈现比较理想的分布状态,比较理想的分布状态就是班级和班级之间的差距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越小越好!所谓纵向比较,即从四次考试来分析某个具体的班级在这门学科上是否呈现一种积极的上升状态。在这种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副校长在点评成绩时,那些虽然有个别班级成绩非常突出,但班级与班级之间差距特别大的年级整体受到了批评,而那些年级整体差距很小,合格率和均分率都处于比较理想状态中的年级受到了表扬:那些在四次考试中成绩起伏较大的班级,副校长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那些在四次考试中成绩稳步提升的班级得到了副校长充分的肯定,副校长尤其褒奖了那些本来有不及格现象、经过老师精心辅导后达到人人及格的班级,副校长说这叫“绿色接力”!副校长在点评即将结束的时候,提醒每位老师:学校评价老师注重的是年级整体的教学情况,突出的是班级全体学生的发展情况,学校并不特别看重谁第一、谁最后,也不会按照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名,更不会把排名与老师的福利、待遇相结合。
副校长的点评在全体老师的掌声中结束了,但留给笔者的思考却在延续……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老师,应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从上面这则管理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评价老师的过程中,要突出整体,淡化名次。
第一,要突出整体,就要突出他(她)所在的那一个年级组。尤其是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强调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共同研究的课改理念下,这一评价原则将会使大家意识到团队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对于营造良好的年级组工作氛围、积极开展组内教研等等都有深远的意义。我们现在有些校本教研活动,尤其是年级组内的活动,之所以会流于形式,甚至难以开展,和我们对每一位老师的评价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的。试想:如果我们的评价每次都是突出取得第一名所在班级的那位老师,还有谁会热心于奉献自己的时间与智慧呢?当然,有人可能会说:那如果整个年级都不思进取呢?那该怎么评价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为每一门学科确立一个比较合理的标准就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了。还有人会说:如果我们的评价过于注重整体,那会不会使大家都丧失了创造“奇迹”的热情呢?其实,老师都希望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大家都不会失去创造“奇迹”的热情,但现在的问题是,当我们在评价的时候,把那一个又一个“奇迹”大评特评的吋候,有时可能连我们自己都不会相信那是一个个真实的结果吧!
第二,要突出整体,就要突出他(她)所执教的那个时间段。由于种种原因,班级和班级之间肯定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距,这种差距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考试成绩上面。试想如果我们在评价的时候,总是抓住那最好的和最差的进行最尖锐的评价,那还有谁会看到前进的动力和胜利的希望呢,难道还有比让老师失去信心的评价更失败的吗?因此,评价时要突出一位老师在执教某一学科一个时间段内的整体评价,至少是一学年。而且在评价吋,不要仅仅看其与同年级班级之间的差距,更应该突出这一时间段内,他(她)所执教的这一门学科的整体情况,是原地徘徊,还是有所提升,抑或是缩小了与年级最高班级的差距。只要是后两者,不管幅度的大小,笔者认为都应该得到肯定。当然对于这一个整体的评价,尤其是对于那些从一年级就带起的老师的整体评价,还要尽可能地消除年级因素的影响,毕竟低、中、高年级是不可能用同一个尺度衡量的。
第三,要突出整体,就要突出他(她)所执教的那一个具体的班级。班级孩子们的整体学科学习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孩子们各项成绩的具体数据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分布,其实是最需要我们在评价老师的时候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的。我们首先要鼓励通过教学让孩子们人人都能够合格,这样就能为学科教学以及今后的继续学习构建一个基础,只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在评价老师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其次,我们要鼓励大部分孩子能够获得优秀,当然这仅仅是刘小学学习而言,这能为班级的整体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果是达到这样的状况,在评价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给予表扬;第三,我们要提倡让小部分孩子能够获得非常突出的成绩,这便于为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学习的动力。如果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在评价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给予奖励。换言之,在我们评价某一位老师的时候,就应该淡化名次,充分把握住这样一些关键的数据,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效果一定比只看名次的评价要更有说服力!
论驰名商标淡化及反淡化保护 篇5
一、驰名商标淡化的概念
关于驰名商标淡化概念众说纷纭, 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把驰名商标淡化定义为“减少、削弱驰名商标对其商品竞争的识别性和显著性的行为, 不管驰名商标所有人与他人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或存在混淆或误解的可能性”笔者认为, 驰名商标淡化是指冲淡驰名商标与其代表的特定商品或服务之间独特的联系, 弱化其显著性和识别性的行为。
二、商标淡化理论的源流
商标淡化理论的起源, 通常认为源于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F r a n k Schexhter1927年在《哈佛法学评论》发表的《商标保护的理论基础》一文。该文指出:“商标权人不仅应当禁止他人将他的商标使用于相互竞争的商品上, 而且应当禁止使用在非竞争性商品上。”“必须结合商标的功能, 才能测算真正的损害。这种损害表现在, 由于被使用在非竞争的商品上, 商标或名称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逐渐削弱或降低。商标越是显著或独特, 给公众的印象就越深, 防止该商标与其特定商品之间的联系被削弱或消失的需要就越强烈。”Frank Schexhter教授的观点中对驰名商标保护程度已经超越了传统商标保护范围, 被认为是商标淡化的理论起源。
三、我国关于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现状
我国于1996年8月14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中最先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和反淡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后来为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 于2001年10月27日修订了《商标法》的第13、14条, 更加明确细致地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进行了规定, 即“就相同或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误导公众, 致使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的, 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这是我国现存的反淡化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条规定将驰名商标分为已注册和未注册两种, 并针对这两种情况规定了不同的标准。对“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以“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且“容易导致混淆的”作为判断标准;对“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可以“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且“误导公众, 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作为判断标准, 其保护范围比前一款规定更广——可延伸至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上, 起到了鼓励驰名商标拥有者及时注册的作用。特别是外国驰名商标在进入中国时, 为防止被淡化, 应尽早在中国申请注册。
四、驰名商标反淡化对策
(一) 明确商标淡化的具体方式
目前, 我国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规制大体是通过《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规实现的。而这种多头立法直接后果导致部门法之间的冲突及执法的不一致。此外, 在地方性知名商品保护的法规中出现了“淡化与丑化、淡化与弱化”并存的现象, 误解了淡化的科学内涵。
在《商标法》中列举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具体表现方式, 既有利于驰名商标权人了解淡化的具体行使, 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又教育了社会大众, 使他们可以理解淡化行为的科学内涵。
驰名商标反淡化对策
(二) 补充规定他人淡化行为的法律救济
我国现行商标法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处罚不严, 导致了大量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发生。因此, 有必要将商标淡化视为一种特殊的商标侵权行为, 并专章规定驰名商标权人的救济途径:1.被淡化的商标权人有权请求法院下达禁令, 禁止他人“淡化行为”的继续;2.被淡化的商标权人有权要求法院采取下列救济措施:第一, 金钱上的补救。金钱赔偿包括被告淡化行为的获利、原告被淡化的损失以及诉讼费用或合理的律师费补偿。第二, 销毁与侵权有关的物品。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请求下令销毁引起商标淡化的商品、标记、标志、印刷品、包装袋、容器和广告物等, 以防止侵权人再使用这些物品, 造成侵权的继续。
(三) 扩大对驰名商标注册范围
扩大对驰名商标注册范围, 即驰名商标所有权人主动注册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注册联合商标, 是在同一商品或类似商品上注册与主商标相近似的一系列商标。而防御商标, 是驰名商标所有权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若干相同商标。
(四) 加强反淡化执法力度
为更好维持驰名商标在公众心目中的声誉和形象, 避免因商标淡化而造成损失, 应在加强立法的基础上, 完善相关执法和司法制度, 健全执法队伍的组织建设, 明确职能, 以保证严格执法, 审理及时, 以防止商标淡化行为的继续。
参考文献
[1]、卫淑霞.浅谈驰名商标的淡化问题.晋中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
浅谈“淡化文体” 篇6
关键词:“淡化文体”,语文
一、淡化文体的产生背景及现状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育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在新课标中提出了“淡化文体”的要求。
“淡化文体”最明显的表现无疑是近些年以来各省的高考作文几乎都是以材料作文的形式而出现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材料作文要比以往的命题作文更能解除对学生在立意、选材上面的限制, 有利于学生自由自主的写作, 给学生以广阔的发挥和想象的空间, 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现在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将这种“淡化文体”错误的理解为不讲文体和不要文体, 使现在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写作素养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写出的作文大多是没有文体的。
二、淡化文体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现在的教育多数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 教师以提高学生的分数为自己的第一要务, 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就练什么, 在这样的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都是应试型的学生, 这就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初衷。教师们认为既然高考阅读不再考文体方面的知识了,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也就无需对于文体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既然高考考的是材料作文, 而且要求文体不限, 这也就无需在写作方面加强对于文体的训练了, 学生可以随便去写自己想写的文体了。这样的理解就将“淡化文体”的初衷扭曲了, 结果也可想而知。
通过家教和文化学校的兼职, 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不同于以往的学生, 以前大家一提到写作文就会愁眉苦脸, 不知道写什么, 觉得凑够字数都很难。但是,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有学校发的“万能开头”、“万能结尾”的材料, 觉得作文不再是难题。不可否认, 这些材料单独看都是非常好的段落, 可是我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存在乱套的现象。高中生现在大多写议论文, 可是总会在作文中插入大量的优美的散文性的语言, 当你指出这是不符合议论文文体要求时, 他们会理直气壮地说他们写的是杂文, 而且认为自己背的这个段落是文章唯一可圈可点的地方。这种生搬硬套式的作文都是教师对“文体不限”产生偏差后教学的结果。
“文体不限”是说学生在选择文体时是自由的, 是不受限制的, “文体不限”能让大家抛开束缚, 有创意、有个性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 但是抛开束缚不等于可以天马行空,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命题老师的意思是给予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 不再像以前那样要求学生统一文体的写作。现在是充分让考生自由选择, 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文体, 这无疑是一个变革, 一种进步, 但是在选完文体后就必须按照这一文体的要求和规范去写作, 不可以随心所欲。这一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能找到依据, 课标在写作部分第五条中有明确要求:“写记叙文, 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 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 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 写日常应用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在表达与交流中第五条也提到:“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 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 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这都是对体裁、语体、风格的要求的具体体现。所以说文体不限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它还要遵循一定的依据。而现在不在少数的教师和学生误解了“文体不限”的涵义, 使学生在考试中将自己的作文写得没有文体可言, 既像议论文又像记叙文, 有时文采又类似于散文, 可谓“四不像”作文。
对于“文体淡化”在阅读上也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文体按照表达方式分可以分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按文章功用分可以分为新闻文体、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和应用文体。不同文体它们的特点是不同的, 如记叙文要有六要素;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要运用说明方法;小说要具备三要素等等。每一个文章体裁都有着较为严格的界限, 不可以相互混淆。但是现在很多学生连基本的文体的知识都叫不准。如在分析文章时问修辞, 我们应该答比喻, 对比;问说明方法答打比方, 作比较;问论证方法答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弄不清楚各个文体之间的范围, 总是答串、乱答。将比喻论证答成打比方或比喻。还有对于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现在大多数学生总是分不清楚。虽然以上这些都不是高考的出题点, 但是这些都是作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也正是因为高考不考, 所以教师就忽视了对于基本文体知识的讲解, 这都是教师们功利的、狭隘的理解。教师认为高考既然不考就没有必要让学生掌握, 这样的理解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文体的表述有这样几句话:“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可见,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文体”的存在, 只是“淡化了文体而已”。
当然“文体淡化”现象的出现还有网络的一部分原因, 网络它率先使话语权不再把持在某些人或某些集团的手中。使大家可以在网上即兴发言, 对于形式、文体没有要求, 因而网络上会出现甄嬛体、陈欧体等让大家争相模仿的所谓文体。
学校没有注重对于文体的训练再加上网络的影响, 久而久之, 学生已经没有了文体意识。“淡化文体”逐渐变为不需要文体了。
三、如何合理恰当地淡化文体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 强化对于文体知识的讲解。但是这个“度”该如何把握?这就要依据我们《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写作方面, 对于小学生的写作, 我们不能过早的去谈文体, 因为那样会使学生不会写、不爱写。在小学阶段, 我们主张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 让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感兴趣的话, 能做到文从字顺即可;到了五六年级, 要求学生能写出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到了初中, 等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素养时, 我们就要对其进行文体的规范, 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也有规定, 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而到了高中则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可见对于文体知识何时“强化”何时“淡化”, 在《课程标准》中都有明确的指示, 教师应该深入分析《课程标准》, 使自己的教学符合课标要求。
阅读方面,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首先应对该文章的文体予以明确, 并讲解基本的文体知识。最好运用比较的方法教学, 如可以选择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文体让学生比较分析,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于不同文体的认识。
语文具备人文性的特点, 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于文体的讲解,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久而久之, 学生写作中没有文体的现象就会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王栋生.“淡化”有度, 无度则废[J].中学语文教学, 2007 (12) .
[2]叶军彪.例谈文体的淡化与教学内容的偏差[J].教研天地, 2010 (10) .
[3]刘雪梅.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淡化文体”之说[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 (07) .
强化情感 淡化技巧 篇7
一、熟读课文, 积蓄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文章中的“情”要化为学生自己的“情”, 必须要靠学生自己的口诵心惟, 目传神授, 去感受, 去领悟, 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 是基本的读书要求, 也是进行感情朗读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让学生“披文以情”, 这样, 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才能逐渐渗入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这样一个情感积蓄的过程, 学生在朗读时才能有感而发, 有情可抒。
二、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要让学生在朗读时做到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必须还得有一个激发情感的过程。创设情境就是激发情感的好方法。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谈话激发法、表演激情法、图片激情法、录像激情法等,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 灵活采用各种方法来创设情境。在教学《台湾的蝶谷》一课时, 笔者选取了一段关于蝴蝶谷的录像放给学生看。这样, 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就直接还原成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学生神游其中, 心旌摇荡, 对蝴蝶的赞叹、神往的情感也被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带着这种饱满的激情再来读课文, 学生自然就能够“美美地读” (叶圣陶语) 了。再如, 在教学《小鹰学飞》一文时, 由于本文对话较多, 语言质朴而传神, 我采用小组分角色朗读的方式, 让学生首先进入课文的角色, 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 从而进入文中的情境, 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这样, 即使不传授任何的朗读技巧, 学生也能将课文绘声绘色地朗读出来。
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证明,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起着“投射”效应。一篇篇课文蕴含的情感再丰富, 但如果执教者是一位情感内敛、语言乏味、表情呆板的人, 学生也会兴趣索然, 昏昏欲睡。反之, 如果执教者是一位情感外露、热情满怀、表情丰富、语言富于激发的人, 学生则会受其情绪的感染, 很快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 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因此, 教学中, 教师必须首先要进入课文情境, 加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 做到“情动于中”。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善于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形于外”, 即以饱满的情绪来感染学生, 用充满激情的语言 (包括体态语) 将自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情绪高涨, 兴趣盎然地进入到课文中去。这也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方法之一——情绪感染法。
此外, 听配乐课文录音或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也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品位欣赏, 升华情感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一杯醇郁的香茗, 一段优美的乐曲, 一出秀丽的风景需要读者去细细品味, 慢慢欣赏。引导学生“美美地读”,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叶圣陶语) , 便是品味一篇文章的最佳方式。当学生情感被充分激发出来之后, 教师要趁热打铁, 让学生带着饱满的情感去读, 去品味。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 其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同时也达到了积累情感的目的。长此训练, 学生的情感便日益丰富, 情感的敏感也得到了加强, 朗读的情感基础也日益丰富。
商标淡化理论研究 篇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各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品牌的价值日益凸显, 而影响品牌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商标权。当下, 越来越多的借用他人知名商标来推广自己, 进行广告和促进销售的案例越来越多, 也就是“搭便车”现象日益严重, 所以有必要对这种搭便车行为进行研究。尤其是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并不完善;对于商标淡化相关立法也不完善。所以, 商标淡化理论是我们当下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当下的研究
(一) 商标淡化的概念和内涵
对商标淡化的核心要件, 大部分学者认识比较一致, 已经完全将淡化从混淆中分离出来, 认为淡化是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侵权类型。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郑成思教授、魏森博士对商标淡化的理解比较狭义, 其定义中已经将其侵权要素抽象出来;而李明德教授、冯晓青教授则主要参考了美国相关术语的表述来定义。陈向军老师的概念将淡化限定到了弱化, 则有失偏颇。
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1]将其定义为:淡化是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对其商品或服务的识别性和显著性能力的行为, 不论驰名商标所有人与他人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也不论是否存在混淆、误解或欺骗的可能。
中国政法大学冯晓青教授在其文转引郑成思先生的对淡化的定义[2], 认为驰名商标淡化一般是在不同种类的商品上使用驰名商标所有人的驰名商标, 从而减损、削弱驰名商标显著性、识别性和对消费者吸引力的行为。
中国社科院李明德教授对商标淡化的定义是[3]:淡化是指对于他人驰名商标的商业性使用, 降低该驰名商标指示和区别有关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并且他强调商标淡化的构成要基于两个要素, 一是原告的商标必须具有足够的显著性, 值得他人去淡化, 二是原告必须说明淡化的可能性。
(二) 商标淡化的起源和发展
1. 主张理论发端于美国
李明德教授认为[4]淡化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直到20世纪才进入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视线, 1927年美国学者谢尔特发表“商标保护的理论基础”一文提出了“商标淡化的思想”, 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40年代末美国一些州开始陆续制定商标淡化的专门法律。到20世纪90年代, 联邦一级的反商标淡化法制定完成。
中央党校杜颖副教授认为[5]商标淡化理论诞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商标功能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斯凯特 (即李明德教授所说谢尔特) 也是基于对商标功能的新理解而提出了商标淡化理论, 但并不否认大部分对于谢尔特作为商标淡化理论创始人的地位。
2. 主张理论发端于大陆法系
但西南政法秦洁博士认为[6]商标淡化理论其肇始于大陆法系, 成就与美国。她认为淡化作为一种学术概念, 其最早出现在德国, 由Josef Kohler提出。但由德国移民的谢克特取得的成就最高。谢克特发表了《商标保护的理论基础》论文在当时无疑产生了轰动性效应, 从而商标淡化得以进入法律专业人士的视野。虽然谢克特在其文中没有明确提到“淡化”, 但是他所倡导的不同于传统商标保护的观念, 实际上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打开了商标淡化理论之门。
魏森博士总结[7]英美法系的淡化制度, 他认为通常情况下, 判例法和制定法一般是互相补、互相促进的, 很多时候, 判例法的完善能够对制定法的出台起到很好的先导性作用。但具体到淡化问题, 情况完全相反。判例法不仅没有起到推动促进作用, 反而成为制定法制定实施的重要障碍。淡化发源于欧洲, 最早用淡化理论判决案件的也是欧洲, 但其以后的发展, 却远不如欧洲发达和成熟。
综上所述, 无论起源来自美国还是大陆法系, 学界的共识是淡化理论无论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务上, 最新的观点、案例、文献的数量等、美国都远远走在了其他国家之前, 是淡化理论最发达的国度。笔者认为, 我国作为第三方国家, 对于淡化理论起源的认定, 既无第一手的资料可供研究, 其结果也不会对我国该学科学术地位有任何影响, 更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所以这个问题, 了解几种主要观点即可, 不必深究。
(三) 反淡化保护资格之显著性认定
有关反淡化保护的资格, 学界通常认为核心有两个要素, 一是商标的显著性, 二是知名度。但对此, 无论法律法规还是学界, 都有很大的争议。冯晓青教授为代表, 主张对商标的反淡化保护不仅仅考虑“驰名”, 还有有一些其他因素, 他主张认定上, 知名度和美誉度并重。秦洁博士强调“奢侈品牌”, 从内在上还是考虑美誉度。但也有学者认为从制度的源头上, 淡化保护并不要求美誉度, 只考虑知名度即可。李明德教授则主张应当首先准确翻译, 在汉语上厘清“驰名”的内涵。具体而言, 冯晓青教授认为[8]关于驰名商标的认定上, 上下级法律之间有差异, 应当规范。他认为驰名商标不光应当具有全国知名度, 而且应当是“享有较高声誉”。理由如下, 第一, 驰名商标的内在要求不仅仅是知名, 更包含了“美誉”, 知名度和美誉度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是限定为“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 就将使部分美誉度不够的商标获得驰名商标待遇。第二, 对一般的商标而言, 主要考虑在同类或相似类上实施商标保护。驰名商标则实行特殊的保护, 即可以在夸大到不同类商品上的保护。第三, 国际公约没有关于“较高声誉”条件的规定, 并不妨碍我国法律确认这一条件, 施加这一要件并不与国际公约相矛盾。第四, 从驰名商标实践的角度来说, 近些年来我国对驰名商标认定有过滥之嫌, 严格限制驰名商标的条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 所谓的驰名, 首先要在司法上明确概念。因为在“驰名”认定上, 我国存在行政和司法解释“双轨制”的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行政部门的界定和司法界的界定不一致[9]。另一方面, 驰名的具体两个要素, 主要是“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许多文献可以发现, 大多数学者对驰名商标的含义理解为全国性的, 具有较大的美誉度的知名商标。并主张只有驰名商标才具有被淡化的意义, 根据美国相关制度可以发现, 在知名度的认定上, 对于淡化先是由各州陆续立法, 由普通法对此保护, 联邦一级的法律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制定完成, 并于2006年修订;联邦有关淡化的法律并不排斥各州立法, 说明美国对于驰名的认定, 并非机械地认为只有全国性的驰名商标才具有被淡化的资格。况且各国面积、发展程度不同, 一些小国面积甚至不如我国一省大, 其全国的知名度甚至不如我国一省驰名;另一方面, 由我国的辽阔的国土面积、南北差异巨大, 比如南方人非常喜爱的某品牌的食品, 在其主要销售区域已经具有相当的商标显著性, 但因为南北的文化差异、气候地貌、饮食习惯的不同, 北方人对该食物完全没有兴趣而使其在北方并没有显著性, 从而不具有概念上的全国知名性, 而导致无法受到“淡化原理”的保护。这很显然会窄化保护范围。上海交大祝建军虽然认为[10]美誉度不是驰名商标的必备要素, 但在驰名商标的认定上, 美誉度还是具有相当的借鉴参考意义。另外, 2013年修订的《商标法》有关驰名商标的第13条, 第14条同样没有提到驰名商标的申请需要美誉度。所以笔者认为, 对于驰名的界定, 应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特别是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语境下, 对于驰名的认定更应该值得商榷。
(四) 商标淡化行为的认定
1. 基于行为构成要素
李明德教授认为[11]美国语境下, 根据相关判例法和制定法, 驰名商标的淡化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弱化 (blurring) , 一种是丑化 (tarnishment) 。弱化指对于他人驰名商标的使用, 削弱或淡化了该驰名商标与特定商品或服务之间的强有力关联, 弱化是最典型的淡化。丑化是指将他人的商标用于质量低劣的商品或服务上, 或用于非法的或不道德的活动中。根据《兰哈姆法》相关规定, 认定淡化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关联, 即使用商标和驰名商标之间的关联, 如果不存在关联, 不会有淡化的问题。就弱化而言, 这种关联破坏了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就丑化而言, 这种关联损害了驰名商标的声誉。就“关联”问题上, 杜颖副教授和李明德教授的论述有相似的地方, 杜颖副教授认为如果消费者根本不把标记与著名或驰名商标联系在一起, 则淡化就根本无从发生。因此, 不论是混淆, 还是淡化, 消费者一定是将某标志与两个来源联系在一起即使是在淡化的情况下, 在消费者的意识中, 两个来源还是有联系的, 只不过这种联系不是混淆, 而是一种意识中的联想。
另外, 有的学者虽然在其论述中提到了弱化、丑化行为, 但在具体的分类中, 并没有单独将丑化行为作为淡化类型之一, 这是值得商榷的;另一方面, 对于退化、或者说是通用名称化是否属于淡化, 学者有不同意见。
在商标通用名称化上, 主要不同意见有兰州大学刘斌斌教授[12], 他将商标侵权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第三人将与注册商标同一或者类似的商标使用于与指定商品、服务同一或者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 使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发生混淆;第二种类型:第三人将与注册商标同一或者类似的商标使用于非同一或者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 虽然没有使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发生混同, 却使商标的来源出处识别力发生了稀释化;第三种类型:因第三人将注册商标作为普通 (通用) 名称使用, 使商标的来源出处识别力弱化消失几乎为零。也就是说, 刘斌斌教授将淡化和通用名称化列为同一研究层次, 而不是淡化的表现之一。
所以, 商标通用名称化是否属于淡化, 要分不同的情况认定, 而非一刀切。首先通用名称化的显著特点是长期性, 一个商标成为通用名称, 需要很长的时间, 非一朝一夕完成, 但商标普通侵权和商标淡化行为, 很短的时间久可以认定。其次, 商标成为通用名称, 有很多原因, 一种是下位概念成为上位概念, 比如“JEEP”本来是越野车的一个商标, 后来成了整个越野车的代称, “可乐”成为焦糖碳酸饮料的代称, 以及许多药品等。这类商标本质上不能算是淡化, 因为这类商标, 要么是因为自身过于强大的品牌优势或是垄断地位, 使其商标成为了该类商品的代称, 这种情况下, 无法确定侵权人, 也无法下禁止令, 也就是说无法对被通用化的商标进行救济。要么因为侵权人借用被侵权人的商标、商号来促进其自己的品牌销售, 而被侵权人的懈怠、失误等, 同行业竞争者大量使用, 被侵权人没有及时阻止、救济, 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成了该类商品的通用名称。这种情况下, 因为侵权行为属于同类商品, 更不存在“淡化”的可能性。第二类是随着工业、科技进步, 注册商标成为了某个新生事物的通用名称而丧失其显著性, 比如“PDA”本来是注册商标, 随着掌上电脑兴起, 成为了掌上电脑的缩写;“UPS”本来是注册商标, 随着电脑的普及, 其意义逐渐被公众理解为备用电源。第三类是某一特定时期, 大量进口某一品牌的产品, 而由于语言差异、翻译等种种原因, 被进口地的消费者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逐渐将某个附着与商品的特定商标作为了该类产品的通用化名称使用。这在制造业不发达的地区非常明显, 比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药品, 大量进口的农业机械等。今后随着我国向不发达地区出口, 这种现在预计会更加凸出。
综上所述, 商标淡化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第一是有明确的侵权主体, 这也是对“淡化”救济的前提;第二是被淡化商标必须是具有强烈显著性;第三, 侵权人有使用他人驰名商标的行为;第四, 这种使用必须是商业性的使用, 而非“商标的合理使用”等;第五, 这种基于不同类型的使用, 不会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 不存在转移销售, 影响到被侵权商标的实际利润。
2. 基于商标注册与否
是否只有注册商标才有资格受到反淡化保护, 许多发达国家规定与我国并不一致, 比如美国和日本对是商标是否注册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国内知名学者基本都赞同只有注册商标才能受到反淡化保护。
李明德教授直接援引法条, 冯晓青教授则更偏向学理进行论述。李明德教授认为[13], 根据《TRIPS协定》, 只有已经获准注册的商标才可以获得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或者反淡化保护。至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是否能够获得反淡化保护, 则由成员国自行决定。在美国和日本, 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是否注册并非必要前提, 并在其立法中有明文规定。但我国《商标法》仅仅针对已经注册的驰名商标提供了反淡化保护。冯晓青教授主张[14]如果未注册驰名商标也享受注册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待遇, 那么它不但超越了一般的注册商标保护, 而且达到了与注册的驰名商标一样的“特殊保护”, 这将动摇我国商标制度的根基———以注册原则为主, 在事实上损害其他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笔者也赞同只有注册商标才能受到反淡化保护, 一来非注册商标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 已经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驰名商标;二来从立法目的来说, 我们应该鼓励商标注册, 这是基本原则;三来反淡化保护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特殊保护, 如果同样适用于非注册商标, 显然对注册商标不公。
三、进一步的研究
(一) 对于“驰名商标”的认识
这个问题上, 各个学者认识不同, 从商标作为国内法, 美国的立法者考虑是全国性知名的商标有被淡化的可能,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各种自贸区的兴起, 比如一国的驰名商标是否存在进口到另一国, 而被另一国淡化的情形, 被进口国如何认定进口产品商标的问题, 值得我们研究。
(二) 淡化是否属于直接侵权行为
从商标侵权的本源出发, 对商标侵权有两个方式, 一是典型的侵权, 即侵权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混淆。二是对被侵权者的商誉造成负面影响。但淡化行为, 一来并没有在同类商品上进行侵权, 自然也就不会影响被侵权人的销售、利润、潜在利润, 不会对被侵权人造成直接损失。二来许多淡化行为并没有对被侵权人的商誉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在婴儿用品里使用“奔驰”商标, 进行合法、正常的商业活动, 不会对奔驰汽车的商誉造成影响。这时候, 很难判定对奔驰汽车侵权。而李明德教授在其专著中将淡化编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而非《商标法》中, 笔者认为这从侧面说明淡化并非直接的商标侵权, 否则可以直接编入商标法, 而更接近于一种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 美国法律如何借鉴与移植
海水淡化的困境 篇9
所谓海水淡化,其实是从海水中提取淡水的一项复杂而艰难的技术。反过来讲,海水淡化过程也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海水浓缩”的过程。就拿目前比较流行的反渗透处理法为例吧:当海水从半渗透膜通过时,只有像水分子那样小直径的分子可以来去自如,而像盐分子这样的大个分子却只能“吃闭门羹”,被乖乖挡在外面,由此而增加了海水的浓度。科学家们为了保证淡化的质量,防止小孔被过多的盐分子堵住,浓缩的海水需要被及时带走。这就导致海水淡化会产生副产品——“淡化废水”,这种废水既高盐度,又高碱度,并且其中富含重金属,对水下生物会造成破坏性很大的影响;如果淡化废水来自蒸馏淡化水厂,排出的废水还会改变海洋的温度,对海底生物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建设一个日产10万吨的海水淡化厂,只要连续三天直接把浓盐水排入海中,8平方千米的海域盐度就会提高20%,如果排放一个月,盐度提高20%的面积将会上升到23平方千米,要知道,鹽度超过4%,部分海洋生物就已经开始奄奄一息了。这些环境问题在海水淡化应用最广泛的地区——中东地区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因为该地区拥有世界50%海水的淡化能力,每天能生产1100多万立方米的淡水,由此可以肯定淡化废水的排放量也是惊人的,仅海湾地区,每秒钟可以生产115立方米的淡水,但是每秒制造l000立方米的浓缩海水,就快赶上当地最主要的沙特阿拉伯河的径流量每秒1456立方米了。如此发展下去,海水会越来越浓,海洋会越来越稠了。
淡化废水排放虽然不像化工厂泄露那样见血封喉,但是排放出来的化学物质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其中,最让人关注的两种物质就是氯和铜。海水淡化厂引入的海水通常需要经过氯气消毒。溶解的残留氯气排放出来大部分会自发地分解和稀释掉。然而相关毒物学研究表明,低浓度的溶解氯气(低于每升100微克)依然是海洋生物的“鹤顶红”。因此美国环境管理局规定,海水中氯的长期观测值应该低于每升7.5微克,短期值也不得超过每升13微克。更为致命的是,氯和水中的氧形成的化合物,结合海洋中的有机物可以形成对身体造成不可逆损害的致癌物。大部分的金属离子,废水中的铜离子通常会沉积在海底的沉淀物中,这些生物会被海底淤泥中的生物摄入,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大型海洋生物体内。
和单独的物理化学分析不同,现实中的淡化废水不是简单的毒性叠加,而是一个毒药的“满汉全席”。通过复杂的机理,盐度、碱度、高温和化学属性很有可能相互增强。然而我们对这些潜在的复合毒性还知之甚少,需要更多相关的研究来揭示其中的奥秘。另一方面,海边生态环境对淡化废水的排放也有很大影响,例如,海底的海草、水藻和珊瑚礁都能降低海水的流动和海底沉淀物的迁移,从而把废水排放问题转换为局部环境的灾难。因此,淡化废水排放口的位置应该尽量躲开这种海底动植物茂密的地方。
纵使海水淡化困境重重,然而面对日益紧张的淡水资源,海水淡化仍然是我们需要给予考虑的方法之一。目前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和十全十美的,因地制宜和正确地施用科学,它才能够给我们带来我们需要的东西。
(文章代码:1815)
母语教育不可淡化、虚化文体 篇10
文学是运用语言激发情感, 传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与感悟的一种艺术形式。读者从文学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智慧的启迪。文学教育一方面促进学生接触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通过文学阅读的方式, 使得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世代相传;另一方面, 文学教育还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自身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因此母语教育永远不能少了文学教育。而文学教育, 永远不会避开文学体裁, 没有明确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 没有明确体裁的母语教育肯定是不健全的。
2011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文体的界定不能说没有。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的一至四学段的规定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复述叙事性作品, 诵读优秀诗文, 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等,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写简单的纪实作文与想象作文, 学写读书笔记, 学写常见应用文;欣赏文学作品,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新闻和说明性文章, 阅读科技作品及由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从这些内容来看, 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学习是有明确要求的, 但非常遗憾, 这么多的文体只是一个个名词, 像“实施建议”中的“阅读、写作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 都只字不提“文体”, 所以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找不到明确的“文体知识”, 教参也没有, 课堂上自然也就难以发现;所以在无数名师的阅读教学公开课中, 看不到按照明确的文体执教的课;所以出现了啼笑皆非的教学现象——不管什么体裁的课文, 都被教师一一教成了记叙文。另外, 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高考作文除诗歌外可以写任何文体, 那种淡化文体意识的写作教学堂而皇之成为至今教师不愿意放弃的教学追求。
文体没有罪!取消了限制看似是还给学生以自由, 十多年的实验, 效果如何?可以这么说, 淡化文体是一种不当的认识, 是不科学的, 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感的形成作用不大。因为淡化文体意识, 让很多教师不敢谈文体, 虚化了文体, 即使谈了也不知道谈到何种程度是恰当的, 很多教师索性放弃了文体。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 注定会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如果再不重新定位, 对于这一代学生来说, 恐怕又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残缺。文体都不敢明确地谈, 面对一篇篇不同体裁的作品, 教师就只能追求对文本内容的简单理解。忽略形式的内容式语文教学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建议”其实说得很清楚。对“文体”等语法修辞知识的建议是:“在教学中应根据语言运用的实际需要, 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 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 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 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这个建议是好的, 明确指出文体知识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就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这些年, 从很多报道中, 知道我国有很多大学生还不会撰写标准的研究报告, 不会写启事, 不会写剧本, 不会写说明文, 不会写诗……这一切形式的文本样式, 平时都学过,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不会写呢?是写作课上没进行专题训练, 还是阅读课上没学过?而阅读课教学都不敢明确地讲, 写作课上教师能去专门地训练吗?潘新和教授说, 没有文体感, 就不会有语感。缺少文体意识的语文教学, 文学教育肯定会被淡出语文。连文学教育都没有的语文教学, 怎么可能会有语感呢?
不同的文体写法存在着显著差异, 如果教学中不与学生共同讨论差异的存在, 学生写出的作品就没有标准可言了。美国小学生要写个人叙述类文章、描写类文章、剧本、传记类文章、劝说类文章、研究报告等六种体裁的文章。每一个文体怎么写, 都明确地写在课本上。比如一、四年级的剧本写作, 教材对学生提出的创作要求几乎相当: (1) 写出人物列表和简短的环境描写; (2) 对话中, 用大写字母写出人名, 然后是冒号和人物说的话; (3) 用圆括号进行舞台提示; (4) 记住, 必须是人物自己说出或演出的每件事。比如劝说类文章, 小学三年级的要求与高中都相当: (1) 导言部分陈述劝说的目的, 给出理由; (2) 陈述充足的理由, 用事实和例子来支持, 每个事实和例子都独立成段; (3) 结尾总括全文, 再次重申劝说的目的, 鼓励读者去行动。
有人会说, 这有点像我们以前的八股。据留美专家黄全愈谈美国中小学生的研究报告, 的确就是“八股”, 美国中小学教师就是按照要求, 严格执行这一写作标准。但至今没有听说, 这种文体固有形式的写作, 限制了美国孩子的创造创新, 相反这些固定的文体形式之要求让98%以上的美国学生爱上写作。而我国大多数学生讨厌写作经历十余年的新课改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二、美国、台湾教材中的文体样式与文学教育
美国的语文教育, 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接受一些文学概念, 接触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比如加利福尼亚版1耀5年级《阅读》教材, 每单元设有“文学聚焦”专题栏目, 虽然没教抽象的概念, 没让学生掌握文学“是什么”, 但是明确具体地告诉他们某种文学样式“怎么样”。一年级“文学聚焦”是“戏剧”, 二、三年级聚焦于寓言故事、民间故事、传记, 四年级聚焦于诗歌与推理小说, 五年级聚焦于诗歌、剧本和自传。
我们的宝岛台湾的小学国语教材共有三套 (康轩版、南一书局版、翰林版) , 不管哪个版本, 从一年级开始, 都是以主题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的课文前, 都集中标出这组课文的体裁 (诗歌、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 一目了然。而每个单元后面有语文天地 (南一书局版) 、统整活动 (翰林版、康轩版) 。这里编排的东西与我国大陆教材中的单元练习完全不同, 主要是语文学科独有的语法知识等, 这些素材对学生自主学习有着特别的引领作用, 系统的编排也利于教师科学地执教。而其中很多知识, 我们大陆的教师闻所未闻, 比如南一书局版六年级下册单元二中的认识修辞———呼告 (我在很多场合问过数万名教师, 知道者只有一二) 。请看这一教材编写:
把人、事、物当作可以诉说的对象, 用对话的方式来抒发情绪, 传达心意, 这种修辞法叫作“呼告”。呼告分为对“人”“事”“物”三方面呼告, 用在“事”与“物”上的称为“拟人化呼告”。呼告句在语文表达中, 不论是“口说”或“笔写”, 都能显示情感的表达, 引起读者的注意。
对“人”的呼告:
1.彼得大喊:“猎人先生!请不要开枪!我已经捉到了大野狼了。” (第十一册第七课《彼得与狼》)
2.服务小姐!你过来!你过来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 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第十一册第九课《理直气和》)
3.小弟弟快回去吧!你若是害怕走夜路, 萤火虫会提着灯笼送你回家。 (杨唤《童话里的王国》)
4.朋友, 在你的人生道路上, 你已经跋涉过多少道路? (熊昆珍《路》)
对“事、物”的呼告:
1.快乐的暑假, 请你赶快来吧!人想出国去旅游。
2.白云, 白云!请把我的思念, 带去给天堂的外婆。
3.海呀!我了解你那愤怒的吼叫。海呀!我听到了你那痛苦的呼吸。 (杨唤《海》)
4.神奇的魔法石啊!希望你能帮我实现所有的愿望。
由以上的例句, 可发现利用“呼告”的方法写文章, 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感情, 更亲切感人!
呼告这一修辞手法难吗?不难!学与不学有区别吗?肯定有!学了呼告, 学生自主修改自己的作品, 不需要教师多讲, 在修辞的引领下的一种新的修改方法就能自然习得!面对台湾教材, 思考我们的教材、课堂, 我们的教材连比喻、拟人、夸张等基本的知识都没有编进去, 教师只能在教学中一语带过, 绝不会为了语言文字运用、语感而去较系统地与学生共读共思。再来看看康轩版国语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
认识说明文
说明文是解释事物、说明道理的文章。在写作的时候要避免加入个人的判断和喜好, 还必须注意条理分明, 设法找出理由和事例, 做更详细的解说。最常用的布局是先提出“为什么”, 再进一步解释“是什么”, 并举例说明, 最后再针对“怎么做”提出想法做总结。例如第八课《发明与发现》:
第一段:先提出“为什么”——为什么要有发明与发现。
第二段:解释“是什么”——解释发明与发现是什么, 有什么不同。
第三段:举例说明“有什么”——提出例证, 说明有哪些发明和发现。
第四段:总结该“怎么做”——对发明与发现提出想法。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构思一篇说明文, 再根据构思去描写, 就可以完成一篇层次井然、言之有理的说明文了。
读一读、想一想, 下面的两篇关于“雨”的短文, 哪一篇是说明文?
1.雨是从云降下来的小水滴。当地面的水气受到太阳照射后, 会上升到空中。许多的水气聚集在一起, 遇到冷空气就会凝结成云, 云里的小水滴不断地合并而越来越大, 直到它没有办法继续飘浮在空中, 就会形成雨滴掉落到地面, 所以雨就这样不断地循环它的旅行。
2.春雨像一个浪漫的舞者, 轻轻地在荷叶上, 跳着美丽的华尔兹, 整座荷花池顿时间变成热闹的大舞台。夏雨仿佛一个来去匆匆的游客, 会在午后随着雷声拜访大地, 留下深刻的足迹, 再不知不觉地离去。秋雨宛若温柔的少女, 悄悄地到来, 对我们细细地诉说她成长的故事。还有那顽皮的冬雨, 形影不离地跟着风, 不停地敲着我家的窗, “咚咚咚!”“咚咚咚!”敲也敲不响。
四年级的小朋友学习这一内容难吗?我们到台湾考察, 台湾的小学教师没说难, 台湾的小学生也没说难!这样讲说明文, 大陆的学生读完六年级都不会知道。也许, 专家会说, 初中、高中、大学会学的, 不要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 对比研究国内外的教材后, 真的有些急!不管从哪个角度讲, 小学生都应该学一点, 教材都应该编一点。让教师明明白白地教, 学生明明白白地学, 这不该是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