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税收研究

2024-05-08

海关税收研究(共7篇)

海关税收研究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税收学本科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 是近年来社会需求增长较快的一个新设专业, 它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税务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培养学生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以及分析企业税务发展战略的能力。目前全国有47所高校开设税收学本科专业, 但罕有以关税为特色的税收学专业。因此, 进一步找准专业定位,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 是提高税收学 (关税特色) 本科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本文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直接、广泛获取社会各界对税收学专业人才, 尤其是对具有关税, 特色税收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 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 问卷设计与问卷搜集

根据税收学专业的服务面向以及就业去向, 对社会各界分门别类地开展调查。主要调查对象包括:税收征管机构的公务员、税务类中介机构群体、企业 (包括进出口贸易公司) 、高等院校等四个群体, 针对不同性质的调查对象设计3套不同的问卷, 调查了解其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以及对我院税收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并采取网络问卷以及现场问卷等调查方式搜集问卷。

(二)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以本次问卷调研结果为基础, 综合分析我国税收学专业本科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对税收学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素质技能培养等基本要求, 并在此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调研社会各界对关税特色的税务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要求, 进而为进一步优化我院税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客观依据。问卷分析的结果有如下结论:

1. 税收学专业本科人才需求情况与就业前景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的被调查者认为涉税企事业单位招聘时, 非常青睐和比较青睐具有税收学专业本科背景的毕业生, 说明税收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受青睐程度很高, 就业面广, 人才需求旺。同时, 82%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税收学本科毕业生能够适应和基本适应社会需求, 说明税收学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的社会认可度较高, 适应能力较强。此外, 70%的被调查者需要具有海关税收背景的人才, 20%的被调查者是不确定, 只有7%的被调查者是不需要, 可见培养具有海关税收特色的税收学专业人才有比较广泛的社会需求。

2. 税收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 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本次问卷设计中共有4道题对其进行了专项调研,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本科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 (国际化) 、创新型人才, 即应具备扎实的税收业务素质和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 较强的实践能力, 较好的外语水平,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体心理素质, 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素质。

3. 税收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具体方案。因此, 只有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相配套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现在税收学本科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存在实践课程太少, 专业课程中不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课程内容老化, 没有随社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等问题。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开设税收理论与税收学原理、中国税制、税收稽查、税收筹划、税收管理、税收代理实务、税务会计、国际税收等税收专业核心课程非常重要, 使学生具有系统扎实的税收学专业基础。同时,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应该开设财会类板块 (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课程) 、管理学科板块 (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 、经济学板块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 以及信息学科板块 (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税收电算化等) 、法律类板块 (经济法、行政法等) 、实践操作类课程等相关课程, 培养复合型、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 增强税务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培养应用型税收人才的调研情况分析

作为教学型的高校,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基本职责。本次问卷中设计了5个问题对此进行调研, 被调查者非常重视实践能力培养。被调查者认为完善税收学本科实践类课程设置体系很重要, 认为设置综合仿真模拟实验课程、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和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 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夏令营等是必要补充形式。被调查者非常重视大学生实习实践教育环节。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实习实践时间应在半年左右, 应安排在大三暑期和大四的第八学期。毕业论文应该以案例分析论文为主, 研究报告型、调查报告型次之, 学理型论文为补充的本科毕业论文模式。多数被调查者还认为, 税收学专业师资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授课技巧、取得高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丰富的社会活动和实践背景, 教师讲授仍然是主导教学方式, 建议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讨论、课程实习与参观考察、课程实验、视频教学、专家讲座等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等多种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5. 培养涉外型 (国际化) 税收人才的调研情况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涉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愈加重要。三套问卷针对不同调查对象, 但调查结果完全一致。其中70%多的被调查者认为选用税务专业人才的首要关注点是外语水平, 同时认为培养涉外型税务人才的有效途径多元化, 依次是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双语课程、开展境外中短期交流访学和师资的国际化培训等方式。

6. 培养关税特色税收人才的调研情况分析

97%的被调查者认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优秀的关税 (税) 人才对跨国公司、外贸公司以及税务中介机构是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并且74%的被调查者认为, 从高校中招聘有关税背景知识的学生是获得关税人才最有效的方式。这说明关税特色的税收学人才以及关税类人才有极强的市场需求潜力。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 海关税收知识与技能的是优秀关税人才所应具备的重要内容。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优秀关税人才需要精通进出口关税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商品归类知识、熟悉海关审价与转让定价知识以及关税管理工作。

三、优化关税型税收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对策

(一) 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制定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增设税收稽查课程, 取消外国税制课程。进一步整合税收学、中国税制、税务会计、税收管理、税收筹划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优化相关课程的课时量分配。同时, 组织师资力量研发和开设“关税管理”课程。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增加管理学、信息管理类、法学类等板块的课程设置。如增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战略管理、电子商务、行政法专题等相关选修课程,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课程实验、综合仿真模拟实验、考察实习的比重。

(二) 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夯实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既拥有较高的专业学历和学术水平, 又有高水平职业证书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因此, 应该多方面配合, 着力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是具体指导和负责专业建设的“龙头”, 在专业及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学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引进、遴选、聘任、考核、使用、奖惩等管理制度, 切实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终身学习, 提升学历水平和学术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如培训、产学研、调研、交流等活动, 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高水平职业认证考试的培训和考试,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开展国外访学和国际学术交流, 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从而促进涉外型人才培养;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科研创新。如: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创新教师科研创新团队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科研合作机制和制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鼓励教师组织编写海关特色类优秀教材;鼓励教师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开展纵向和横向课题研究, 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三) 全方位服务人才培养,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从新入校开始贯穿大学四年, 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就业指导。如:开展职业生涯讲座、开展专业学习和行业发展等指导、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实习实践活动等, 让学生理解通识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的意义, 使学生了解财务、行政事业单位、税务师事务所、外贸公司等传统行业的同时, 把握行业发展前沿与动态, 扩展学习与就业的新思路。

进一步鼓励学生科研创新创业等活动, 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一是激励学生考取相关行业资格证书;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大赛活动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三是对学生参加或者举办的其他学科竞赛活动, 学生自己联系指导老师, 学校或者系部予以经费支持。如此可以通过以点带面, 层层联动, 推进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上质量上档次。

(四) 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

鼓励师生开展联合科研创新活动。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类学科大赛活动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进行认真指导;二是积极开展学生助研活动。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通过师生双向科研创新的合作交流,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为教师科研创新培养助手。因此, 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 活跃学员学术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孟莹莹.税收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5, (04) :17-19.

[2]刘珺, 许宗凤, 游振宇.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以铜陵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 2016, (01) :118-120.

[3]龙卓舟.高校财税专业教学中《税收学》课程建设问题探讨[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5) :56-58.

[4]刘成龙.新形势下提高税收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2) :197-199.

[5]崔志坤, 经庭如.关于税收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途径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 2015, (05) :130-132.

税收价格论指导下的海关税收征管 篇2

一、西方税收价格论的借鉴意义

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 税收是私人经济部门为消费公共产品而向公共经济部门支付的价格。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认为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税收的缴纳存在类似市场式的等价交换, 即私人经济部门向公共经济部门缴纳税收, 而公共经济部门则应向私人经济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政府作为征税人向公众课税的同时, 还应履行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公众在尽义务依法纳税的同时, 也应拥有要求、监督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权利。但是长期以来, 征税在社会公众看来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征, 是政府依据法律对公众私人财产的强制征收, 这就导致了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上演逃税、避税、偷税、抗税的行为。实际上, 按照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 税收实质上是有偿性、自愿性的, 纳税人缴纳税款是为了购买自己所需的公共产品。征收税款表面上的强制性导致纳税人忽视了税收收入筹集与公共产品提供之间的对应关系, 忽视了私人经济部门与公共经济部门之间事实上存在的, 但被税收无偿性形式特征所遮掩的“交换关系”。当纳税人了解清楚这一层交换关系之后, 作为理性的经纪人, 纳税人会进一步将因缴纳税收而遭受的损失与消费公共产品而得到的收益加以对比, 如果损失大于收益, 那么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自然会产生逃税的动机。这种动机的强弱取决于损失大于收益的差额。差额越大、动机越强;差额越小, 动机越弱。至于逃税的动机是否真能导致逃税的行为, 则受税收征管水平和惩罚力度大小的制约。在逃税动机一定的情况下, 税收征管水平越高、惩罚力度越大, 则真正出现逃税行为的可能性越小。

为了减少逃税现象, 防止税收收入流失, 政府的公共经济部门一方面应加强税收征管的制度建设, 采用现代化的征管手段;另一方面则应该从降低逃税动机方面入手。前者是从客观的制度上加以完善, 防范税收的流失;后者则是从主观的意识上予以明示, 保证税收的源头。因此, 公共部门应该首先从提供合适的公共产品入手, 实现税收形式上无偿和实质上有偿的统一, 从而有效弱化逃税的动机达到防止税收流失。虽然纳税人之间的偏好存在巨大差异使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满足所有纳税人的偏好是不现实的, 但是却不能因此而放弃提供公共产品。公共部门在履行了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之后, 再进一步从制度上堵塞税款流失的漏洞, 从而进一步确保税款的应收尽收。如此下来, 既能体现公共部门在税收征管上的权利, 又体现了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义务, 从而达到税收征管上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二、税收价格论指导下的新型海关税收征管模式

(一) 新型海关税收征管模式的内涵

1、以守法便利为目的的纳税人管理。在海关企业通关分类管理的基础上, 建立企业信息库和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对纳税企业实现差别式的通关管理模式, 让守法自律企业得到更多的通关便利, 让不法企业面临更多的审查和不便。最终形成守法企业享受通关便利, 通关便利促进企业更加诚信守法的良性循环。同时, 促进监管对象由货物向纳税人的转变, 改变以往监管工作中的盲目性, 通过风险评判, 以信息化、自动化推动通关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2、税收管理向税收治理的转变。税收管理是海关履行国家税收职能的具体表现。长期以来, 作为海关四大业务职能之一的征税一直处于管而不治的阶段。海关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部门, 在关税管理中只设立了单一的主管机构-关税部门, 而欠缺其他部门的配合。而关税治理的理念则在于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引入更为多元化的治理主体, 从而使得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关税治理需要的不仅是海关内部各业务部门的协同管理, 更需要海关与其他公共部门、中介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共同参与。

(二) 新型海关税收征管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是强化政策研究。由海关成立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 从体制上解决海关战略规划和统筹不足的问题, 强化与海关工作密切相关的政策研究, 建立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商务部等所属政策研究机构的专门沟通联络渠道, 建立海关的政策参与机制和政策分析机制, 及时掌握国家的重大政策动向, 提供海关的政策研究成果作为决策依据。

二是整合现有业务职能, 各部门统一思想、协调配合。修订企业分类管理制度的标准和参数, 建立企业信息库和信用评级制度, 提高纳税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尽快建立以纳税人为管理单元、以信用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依托、以稽查或稽核联动为保障的新型监管体系, 构建海关与企业之间新型伙伴关系。

三是推进区域协作。由海关结合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突破以直属海关为行政管理单元的限制, 在税收量大、业务联系程度高的关区之间, 实行区域管理。同时, 建立区域海关协调管理机制和派出机构与外脑机构之间的行政支持机制, 通过行政程序的正式授权, 进一步发挥派出机构和外脑机制的作用。

四是完善沟通渠道。参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海关的做法, 建立专门的信息统筹处置机制, 完善海关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联动机制, 理顺目前海关风险管理、情报、价格与稽查、加贸和口岸查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处置渠道。同时, 完善海关与外界的沟通机制, 就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相关政策问题进行直接沟通, 争取企业对海关政策的理解与认同, 提升政策执行效率。

五是改进监督考核。建议总署在进一步整合海关各职能部门开发的业务监控系统的基础上, 完善税收工作的监督机制, 建立区域性综合业务监控管理平台和建立统一的海关监督考核系统, 实现相关业务数据的自动共享, 减轻基层海关人员的系统操作录入负担。同时, 进一步完善税收考核和奖励机制, 适当减少考核指标, 建立更为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戚鲁.努力构建服务型税务[J].中国税务, 2003 (6) .

[2]韦坚, 韦宁卫, 蒙强..构建服务型税收征管体系[J].改革与战略, 2006 (3) .

[3]卢勋.对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 (l) .

[4]张馨.税收价格论:理念更新与现实意义[J].税务研究, 2001 (6) .

海关税收的含义、特点和职能剖析 篇3

一、“海关税收”的含义探析

近年来, “海关税收”作为一个术语经常被海关和学术界的一些人提起, “海关税收”一词也经常出现在报章杂志中, 但至今没有人对海关税收的概念内涵进行探究, 也没有人给出过一个严格的定义。人们一般理解的“海关税收”基本上等同于由海关征收的税收, 但这在理论上并不科学和严密。

税收学理论认为, 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区别, 并不在于其征收主体的不同, 也不在于纳税人的不同, 而在于征税对象的不同, 即税收种类的边界是以征税对象来划分的。因此, 理解海关税收的含义, 需要知道海关税收与其他税收的征税对象的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 (简称进出境) 监督管理机关”, 海关依法“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 (简称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 , 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由此可见, 不能简单地把海关税收定义为由海关征收的税收, 或者把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的征税称为海关税收。因为如果需要, 或由海关之外的征税机关征税的征管效率比海关更高, 那么国家完全可以规定由海关之外的征税机关对进出境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征税。但即使是这样, 这些税仍然是海关税收, 因为这些税的征税对象是海关的监管对象。

根据以上分析, 可以把海关税收定义为对海关监管对象的征税。依据我国海关法, 我国的海关税收是海关对依法监管的进出境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所征收的税。根据国家有关的税收法令法规, 我国的海关税收包括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进出口关税、对进境货物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对进境运输工具征收的船舶吨税等税种。

1、“海关税收”与“代征税”

虽然从理论上讲, 海关税收不等同于由海关征收的税, 但实际上, 海关税收确实主要是由海关征收的, 这是由国家赋予海关的职能以及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需要所决定的。事实上, 当海关被赋予了征收海关税收的职能后, 征税本身就成为了海关对监管对象的最重要的的监管方式和手段。由此可见, 征税主体的选择本身就是海关税收政策和制度的重要方面。

在海关系统内流行着一个通俗的术语“代征税”, 通常是指由海关征收的进境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虽然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术语被广泛使用, 但却反映出对海关税收和海关税收征收主体理解的偏差, 那就是征收关税是海关的天然职能, 而由海关征收关税以外的其他税, 只是代替国内税务机关履行征税权。而征税主体的选择是由海关的职能和提高征税效率的需要所决定的, 这种选择本身也是国家税收政策和制度的一部分。由海关征收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和由海关征收关税一样, 同样是海关的监管职能的体现, 我国海关法规定的海关依法“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 这当然就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

2、出口退税与海关税收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商品退还出口之前所经历的各流转环节所纳的国内商品税, 使本国商品以不含国内商品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通常, 进口国对该国进口的商品按照国民待遇原则, 征收与国内生产的相同商品同等的国内商品税, 使进口商品与国内商品保持同等的税收负担。因此, 出口退税避免了出口国和进口国的双重征税, 体现了税收的中性原则, 为世贸组织规则所接受。由于出口退税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税种, 也并不构成财政收入的来源, 因而通常不被视作海关税收。但出口退税的作用对象是作为海关监控对象的出口商品, 也具有海关税收的属性, 这可以从出口退税与关税的比较中不难看出。

首先, 从对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影响看。如果出口退税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制度, 即出口退税作为关税政策实施的一个外部制度性条件, 并且严格实行应退尽退的零税率, 那么关税政策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就要看出口关税是否有效地调节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从总体上看, 出口关税率的总体水平影响出口的总量, 而各种商品的出口关税率影响这些商品的出口结构。当出口退税作为一项政策使用时, 即通过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影响出口的总量和结构, 政策效果之所以能够体现, 同样是由于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对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产生了影响。可见, 降低某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其政策效果等同于在对所有商品都是实行全额退税的条件下, 提高该种商品的出口关税率。

其次, 从对促进出口和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看。一国商品之所以能够进入进口国市场, 从理论上讲是由于出口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 而从通俗意义上讲是由于出口国生产该商品的成本较进口国低, 能以更低的价格进入该国市场。征收出口关税能起到限制出口的作用, 而通常出口国征收出口关税的目的, 是为了减少本国资源性商品的出口, 实行出口退税是要增强本国制造品的出口, 但如果制造品的国内流转税没有全部退税, 出口退税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 如果对所有的商品都实行出口全额退税, 同时对某些商品征收出口关税, 同样可起到限制这些商品出口的作用。举例而言, 某商品的国内价格为100元, 其中所含的国内流转税为10%, 对其实行出口退税后, 该商品就能以90元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 但假如无法做到全额退税, 退税率仅为应退税额的55%, 即5.5元, 该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价格为94.5元。如果该商品全额退税, 同时又征收5%的出口关税, 该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价格同样是94.5元。因此, 这两种政策对该商品出口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是完全相同的。

最后, 从近年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实际做法看。退税率实际上已按照海关税则对商品的分类进行确定, 降低某税号下商品的退税率实际上等同于提高该商品的出口关税率。而我国政策的调整往往实行退税率和关税率的双率齐动, 如在减低退税率的同时, 又提高该商品的出口关税税率。虽然这样有利于加强政策力度, 但这种政策操作手法本身也已经说明, 出口退税率的变动与关税税率变动效果相同。

二、海关税收的特点

海关税收具有一般税收的共性, 即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但海关税收还具有一个其他一般税收所没有的特征, 那就是海关税收的涉外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关税收的征税对象须按国际通行的商品分类规则划分为具体的税目, 而海关进出口税则就是海关税收的税目税率表

目前, 世界各国通行的商品分类规则是海关合作理事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各国以此为基础制定本国的进出口税则。根据其规定, 商品按其自然属性、用途和功能等进行分类, 每一种商品被冠以特定的六位数编码, 各国税则中该种商品的税则号列的前六位数必须与该编码相同, 各国可以根据需要在六位数编码下增设本国子目。

2、海关税收的计税价格必须根据国际通行的规则确定

海关税收大多采用从价标准计征, 为此必须确定计税价格, 关税的计税价格习惯上称为完税价格。由于各国自行确定完税价格极有可能产生事实上的贸易壁垒, 对自由贸易造成损害, 为此寻求国际统一的完税价格确定规则始终是海关税收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WTO估价协定》便是国际社会寻求统一的完税价格确定规则的努力所形成的成果。根据这一协议, 关税的完税价格应为进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目前, 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依据《WTO估价协定》制定本国的海关税收制度。我国海关法规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

3、海关税收的税率设置, 须考虑国家参与签订的国际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

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始终是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对矛盾, 为了从国际贸易中取得最大的利益, 在完全自由的国际贸易环境尚未形成之前, 参与地区性和国际性的多边或双边贸易协定, 是世界各国基于本国利益作出的选择。这些贸易协定往往要求参与各方约束国际贸易中的税收负担水平, 并相互间提供对等的税收待遇。因此, 海关税收的税率设置并不完全自主, 必须考虑国家在国际多边或双边贸易协定中承担的义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我国不但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而且自2001年5月签署并加入了《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关于贸易谈判的第一协定》 (简称为《曼谷协定》, 后经修改称为《亚太贸易协定》) 起, 又先后与一些国家 (地区) 和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签订了含有税收优惠内容的贸易协定。这样, 我国的关税税率就有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等, 其中, 最惠国税率设置不但要适应我国的实际需要, 还要考虑我国入世谈判中承诺的义务, 协定税率的设置同样应体现我国在相关协定中的义务, 并享受对等的贸易利益。

4、海关征税对进出境货物的原产地认定须遵循国际通行的规则

为了严格限制各国提供的海关税收优惠的受益范围, 确保各国的海关税收国别化差别待遇政策得到实施, 必须对进出口货物的原产地进行鉴别。但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 生产的国际化分工也在向纵深发展, 多个国家参与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 为此需要一套判别货物原产地的技术和标准, 这就是原产地规则, 代表之一就是WTO《原产地规则协议》, 它也成为对世界多数国家具有约束力的国际通行原产地规则。为了鼓励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和国际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形成, WTO《原产地规则协议》承认各国在依据该规则制定普遍适用的原产地规则的基础上, 为实施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而制定特殊原产地规则的权利。我国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就是依照其制定的普遍适用的原产地规则, 此外我国还依据一些区域性贸易协定制定了这些协定项下的原产地规则。

5、海关税收的经济影响具有涉外性

由于海关税收的征税对象主要是进出境的商品, 生产地和消费地跨越不同国家, 使得税收的影响具有了跨国性。生产地国家的税收政策必然通过成本影响商品的价格, 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支付价格, 进而影响消费地市场对商品的需求, 反之, 消费地国家的税收政策直接影响消费地市场, 反过来影响生产国的生产。海关税收的经济影响所表现出来的涉外性使得海关税收成为了国际经济甚至是国际政治斗争的武器。

在一个开放程度不高的经济体中, 由于国际贸易和其他对外经济交往只处于较低水平, 海关税收的涉外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海关税收的重要性也不可能得到充分认识, 因此对海关税收的相关研究较为薄弱。但是, 在经济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中, 海关税收的涉外性不容忽视。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30年的发展, 我国的开放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亚洲经济数据库 (CEIC) 公布的一份统计资料, 我国到2007年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近70%。

(资料来源:亚洲经济数据库, 2007年11月。)

三、海关税收的经济职能

海关税收的经济职能是指海关税收所固有的、内在的、由其本职所决定的经济功能,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配置职能

海关税收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运用税收调节进出口商品的市场价格, 使各种经济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最佳配置。海关税收资源配置职能的内涵极为丰富, 不仅表现在对商品供求关系的调节上, 还表现在对商品结构的调节上, 最为主要的是通过对商品供求关系和结构的调整, 可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和本国经济的目的。

(1) 调节商品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商品的供求关系通过价格变动反映出来,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反映出该种商品的需求超过供给, 为平抑价格、增加供给, 应降低进口商品的税收负担, 提高出口商品的税收负担, 扩大进口。可见, 海关税收作为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之一, 税额的增减直接影响价格升降, 从而影响商品供求关系。当国际市场价格发生波动并影响国内商品供求均衡时, 海关税收也能有效阻隔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

(2) 调节商品结构。商品结构是指商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经济效率的要求, 商品的比例关系应适应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进出口是对国内商品市场的调剂,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 可出口该商品来平衡国内生产与消费的失衡, 反过来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 可进口这种商品。海关税收可以调节商品流动方向与数量, 加重进口商品的税收负担, 减轻出口商品的税收负担, 就可以鼓励本国过剩商品的出口, 抑制进口。

(3) 保护本国产业和经济。保护本国产业和经济是海关税收资源配置职能中最为核心的一项职能。传统上对这一职能的理解是, 在进口环节征收的海关税收, 提高了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成本, 从而有效减轻了外国商品对本国同类商品的冲击, 使本国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些产品和产业得到保护。在国际经济不断交融与发展中, 海关税收的这一职能的内涵得到了延伸, 对本国产业和经济的保护还体现在国家通过海关税收政策鼓励本国产品出口。例如,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 我国取消和降低多数产品的出口关税以及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政策, 便是这一职能的体现。

2、收入分配职能

海关税收的收入分配职能表现在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在国内, 由于海关税收对各种商品征收的税率有高有低, 使各种商品的海关税收总体负担呈现差异, 从而使不同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不一致, 调节收入分配。例如, 世界各国一般都对进口非生活必需的奢侈消费品征以较高的关税, 而对于关系民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品征收较低的关税, 甚至免税。

在国际方面, 海关税收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格局。首先, 海关税收的涉外性决定了一国的海关税收政策必然会对他国的生产和消费产生影响。例如, 一国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的关税使得他国商品很难进入该国市场, 从而使他国的生产和就业受到影响, 当进口国为国际贸易“大国”时, 这种影响体现得尤为明显;当一国对本国出口商品免征或退征相关税收, 甚至对出口商品实施政府补贴时, 进口国的消费者就能以较为低廉的价格消费这些商品, 但进口国的生产和就业会面临较大的冲击。其次, 国际经济利益的分配还取决于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价格。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依附地位, 为此他们通常通过海关税收政策限制资源类商品的出口, 引导一些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出口。

3、宏观调控职能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 使之达到均衡, 从而实现一系列社会和经济目标。这些目标通常包括适度的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些目标能否实现,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是否能有效调节社会总需求。在一个开放经济体中, 社会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组成, 海关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体现在海关税收对净出口的直接影响上, 当国内需求增长放缓时, 推动出口增长往往是各国的一致选择, 出口增长一方面直接扩大了总需求, 另一方面引导投资增长, 带动内需。

自我国恢复征收海关税收以来, 海关税收就被赋予了宏观调控的职能, 在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 此项职能也在不断强化。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为了顺利实现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我国多次调高了出口退税率并降低了出口关税, 总体上降低了出口环节的税收负担。在未来, 海关税收政策仍然是我国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关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还将进一步得到发挥。

摘要:本文从税收理论与海关职能角度对海关税收的含义进行了探析, 尝试性地提出了海关税收的定义, 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海关税收的涉外性特点, 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阐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海关税收的经济职能。

关键词:海关税收,涉外性,经济职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Z].

[2]岑维廉、钟昌元、王华编:关税理论与中国关税制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海关税收研究 篇4

今年以来, 广州海关推进关区分类通关改革, 对企业、进出口货物实行差别化通关, 确保高资信企业和低风险货物快速通关, 继续联合口岸单位共同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 并大力推广预归类、预审价和网上付税业务, 提高企业通关效率, 降低通关成本,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软环境。同时, 积极发挥“12360”海关服务热线的作用, 做到有反映、有回复、有落实, 形成畅通有效的关企沟通渠道。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广州海关进出口贸易保持良好的势头。据统计, 1月份, 该关一般贸易进口货值29.1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铁矿砂、沥青、化工品等能矿产品以及汽车零配件、铜材、铝材、冻品、液晶等税源商品进口均大幅增长, 有力拉动了海关税收不断攀高。另一方面, 该关落实国家各项优惠贸易协定, 协定项下进口受惠货值1.9亿美元, 税款优惠1.1亿元, 同比增幅达到78%;进口减免税审批1.5亿元, 同比增长19%。

海关税收研究 篇5

经费是办学的基本条件, 同文馆的经费仰赖于海关税收。京师同文馆初创时, 清朝政府内外交困, 财政状况恶化, 户部无法拨出专款来创设学校。而海关船钞 (明清向内河商船所征的税, 也称船舶吨位税) 收入款项向来不必解送户部, 专门供各海关修造浮桩、号船、塔表、望楼及一切办公之用。统辖海关的总理衙门认为从船钞收入中提取三成, 于各海关办公不致有误。依靠船钞稳定的税收作为办学的经费来源, 不仅开办时如此, 在同文馆整个历史发展上, 也都如此。1863年赫德就任海关总税务司以后, 认真照此调拨, 即使是因挪用船钞镇压太平军军费而引起外商争议, 要求改变船钞管理方法的复杂情况下, 供同文馆的三成船钞也未受影响, 仍然得到保证。丁韪良在《同文馆记》回忆说:“1869年赫德要我主持馆务, 他决计每年从海关方面拨给我一笔整款, 以供学院之用。当时我就答道:‘擦擦灯盏, 我是愿意的, 但是你得给给灯油。’意思是说, 校长的责任我可以担当, 但是财政方面须得由他负责。赫德因我坚持此点, 也就答允了。自此二十五年间。未尝或渝。”[1]259当丁韪良为印刷试卷及同文馆翻译著作, 提议在馆内自行设立一个小规模的印刷所时, 赫德按他估计费用的三倍给了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成立后, 李鸿章请求皇帝批准在上海设立类似北京的外语学校。他要求指定上海海关监督担负起建立上海同文馆的责任, 他说如果批准学校并指定以船舶吨位税的一部分支付薪金、伙食津贴和其他费用的话, 他和海关监督将起草一个计划。1863年6月, 上海同文馆择原县学地址开办, 由上海海关监督管辖, 经费取自于海关船钞收入。李鸿章草拟试办章程12条, 称:“至馆中教习薪水及一切经费, 每年约需银八千两之数。当此库款支拙, 别无闲款可筹, 唯有可仿照原奏, 亦请于海关征收外国船钞项下, 核实支销, 以资需用。”[2]229并列出上海议立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同文馆约需经费银数详细清单:“西教习一人, 需银三千两;总教习一人, 需银二百四十两;分教习四人需银四百八十两;通夷语董事二人, 需银四百八十两;总董事一人, 需银一百两;司事四人, 需银二百两;童生四十人, 需银一千三百二十两;看馆人一名, 需钱二十四串;值账房一名, 需钱一十二串;值书房一名, 需钱四十八串;厨房两名, 需钱二十四串;茶房一名, 需钱一十二串;更夫一名, 需钱一十二串;每年火食油烛约共需钱二千串;每年奖赏及书籍纸张等项约共需银二百两, 总共每年需银约八千两。”[1]2191870年2月, 上海同文馆 (此时已改称广方言馆) 从海关管辖改移机器制造局管辖后, “所有支发薪水及一切经费, 仍照广方言馆向章, 在于海关征收外国船钞项下核实支发。另款报销。”[1]221

广东同文馆办学经费同样来源于海关船钞收入。1864年7月, 两广总督毛鸿滨奏折汇报广州同文馆办理情形及章程:按照上谕“厚给廪饩”的指示, 广州同文馆汉文教习束修每年480两, 西洋教习每年1200两, 提调一员每年薪水240两;另设有经理馆务的馆长2人, 每人每年120两;汉文教习、馆长每日还给饮食钱120文;肄业生每日膏火银1钱;加上所需馆租、廪、薪工等项经费, 每年约共需支银四千八百余两, 而这些开支都“由臣毓清在于粤海关征收船钞项下, 酌量提拔, 移送支用……”[1]259

由于有海关船钞的保证, 同文馆的经费是充足的。初设同文馆时, 便考虑到外国教习只图薪水, “外国人惟利是图, 既令教习诸生, 不得不厚其薪水以生其歆羡之心。”[1]6外国公使也以为必须重资聘请, 方肯来教, 因此除试办当年给英文教习包尔腾年薪300两外 (以后又补足1000两) , 以后每年均给1000两。此后洋教习岁银1000两便成为定制。这在当时是非常优厚的薪俸待遇。汉教习则因考虑如教授有成可酌量奏请奖励, 故薪水不再按照外国人标准, 每月只给银12两。至于学生待遇, 初办时以为三成船钞收入不敷支出, 因此试办章程规定学生所给钱粮按照以前俄罗斯馆旧例, 靠坐补八旗学生本旗学生甲缺来供给。至1865年12月, 奕讠䜣斤等看到“现计每年三成船钞足可敷用”, 便量为变通, 将学生所补甲缺裁还各旗。英馆学生以10名为定额, 由海关三成船钞下每月拨给膏火银三两。后来又有所增加。此外, 又规定无论岁考季考, 考列前数名者酌定奖赏数目, 以资鼓励。如学生遇有请假回家丁忧穿孝者, 除准假百日外, 并给盘费川资30至50两银。原先延俄罗斯文馆旧例, 助教及有官品的学生只给俸米。也正是由于三成船钞足可敷用, 因此总理衙门主动奏请从1868年开始, 将助教及各教习均给俸米, 都折成银两, 照数由船钞项下发给。同文馆经费充足, 还体现在学生伙食待遇上。同文馆学生的伙食待遇很好, 每顿饭六个人一桌, 每桌用银六两。共四大盘, 六大碗, 夏天一个大海碗, 还有荷叶粥、果藕等。冬天没有大海碗, 却添一个火锅。所有的各种羊肉片、肝片、腰片及鸡蛋、冻豆腐等, 应有尽有。如果不愿意吃, 还可以随便要菜。如果有熟人来可以留饭, 仍是随便点菜, 不仅饭钱不用出, 连赏钱也不用给[2]229。

正是由于海关船钞收入的有力支持, 使得同文馆师生免除了后顾之忧, 得以安心教学;也使得同文馆能够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和添置教学设备, 并扩大规模, 提高办学水平。据《同文馆提名录》所载, 京师同文馆每逢月课等考试都专门拨有经费。月课例给花银32两, 季考例给48两, 岁试例给72两。夏季增汉文课, 每月例给花红银8两。岁试季考则“酌量课业之进退而增减薪水”。同文馆还设有书阁、印书处, 后来还建有星台以观察天文。这些建设经费皆仰赖海关船钞收入。海关税收在清末同文馆办学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海关税收研究 篇6

一、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二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上述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B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人占企业收人总额70%以上的企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另行发布。

三、对西部地区2010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可以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

四、本通知所称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牡族自治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丨卜丨,可以比照西部地区的税收政策执行。

五、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U20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2]4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目录变更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6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西部地区旅游景点和景区经营纳人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财税[2007]65号)自2011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

南宁海关建设服务型海关问题研究 篇7

“新公共管理” (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 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出现的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建立服务型政府理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的中国在近年来明确提出要构建服务型政府, 公正、透明而高效地为公众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 为现代市场经济、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好的支撑。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 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实现根本性转变:要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执行型体制转变;从单向管制体制向双向协商合作体制转变;要从全能无限政府向责任有限政府转变;要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二、南宁海关服务“两区”建设的现状

“两区”是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过近十年的努力,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成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是继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 全球第三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公平的双向投资体制, 有利于加快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 而且对东盟各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积极意义。

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规划》,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2009年颁行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 国务院用四个“有利于”来说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有利于形成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东中西互动;有利于全面实施国家周边外交战略, 深化我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化危为机,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南宁海关党组认真贯彻海关工作新方针, 主动融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积极发挥海关职能作用, 全面提升海关服务质量和水平, 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07年提出用五年的时间, 建设“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西部强关的目标追求和工作理念。为实现建设西部强关的决策, 关区近年来通过开展强关建设大讨论, 组织课题研究, 制定强关建设规划, 每年结合实际确立全年工作主题, 使关党组围绕建强关而提出的把握把关与服务平衡点、突出固本强基、提高执法质量、加强实际监管、调整打私策略、强化监督制约、坚持严管厚爱等一系列工作思路和措施更加深入人心, 建设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西部强关成为关区上下共同的愿景目标。南宁海关党组研究制定了《南宁海关西部强关建设规划》, 使海关总署党组近年来关于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夯实工作基础、加强自身建设、防范“两大风险” (防范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 、优化监管服务、强化综合治税等一系列决策意图, 在强关建设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

南宁海关全面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 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初步建成, 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动配合, 积极出谋划策, 全面参与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规划及建设。南宁海关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高效运作的工作成效得到了广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南宁海关高效服务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推动广西与东盟合作的进一步加深, 全面落实十项监管服务长期措施, 开展礼仪、外语和展品监管知识培训, 狠抓监管服务演练, 研究改进货运渠道进出境展品监管方法, 首次试行入境参展随身展品机场现场验放监管模式, 落实参展商境外提前申报展览品清单制度, 提高海关对进出境展品管理质量和效率, 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

南宁海关大力支持广西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为目标, 抓住国家出台加工贸易管理新政策新措施的机遇, 认真落实支持服务广西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12条措施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向广西梯度转移, 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实现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 扶持广西加工贸易产业做大做强。

南宁海关成功承办中国-东盟海关与商界合作主题论坛, 为落实贸易便利化创造有利环境。举全关之力协助总署和广西自治区举办以“推进贸易便利化”为主题的中国-东盟海关与商界合作主题论坛, 论坛一致通过了《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南宁倡议》, 标志着中国—东盟海关与商界合作进入新阶段。

南宁海关规范和促进边贸健康发展, 为兴边富民作出新贡献。南宁海关认真落实国家边境贸易管理新政策, 组织专题调研, 向自治区政府提出边贸发展相关建议, 推动边贸规范管理;加强边地贸口岸实际监管, 进一步解决边地贸口岸船舶、货物管理问题, 口岸管理秩序不断规范;按照“分类管理、重点突破、示范效应、整体推进”的思路, 推进边贸监管场所建设取得进展。广西边境贸易稳定健康发展, 全年边贸进出口货运量1002.52万吨, 31.19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1.6%和54.8%

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速建成, 近年来广西经济呈现出健康、快速的增长势头, GDP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因此, 用服务型政府理论来提升南宁海关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必将更好更快地服务“两区”建设。

三、建设服务型海关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002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 新一届海关总署党组适应新形势, 确立了“依法行政, 为国把关, 服务经济, 促进发展”的海关工作新方针, 揭开了海关工作的新篇章。海关工作新方针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 是我国海关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纲。

海关工作新方针的确立已近十年, 但部分海关工作人员依然存在着片面性理解和绝对化执行的现象, 存在着业务不熟、效率低下、形象不佳的状况, 甚至存在着有法不依、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严重问题。就南宁海关的现状而言, 由于其所处区域位置特殊, 边贸活动十分活跃。南宁关区的一线业务量迅猛增长, 海关在履行传统职能和非传统职能任务时, 面临着既要做到准确又要做到方便快捷的矛盾。而海关一线作业的部门的一些职工中, 只强调“把关”忽视“服务”, 对通关监管中遇到的问题缺乏分析研究, 机械地按章办事, 思想作风和工作效率低下, 甚至借“依法行政”之名行“刁难卡压”之实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具体表现有:

其一, 有些关员把“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曲解为教条式和机械地按章办事, 在强调“把关”的前提下忽视了“服务”。在“宁可错查一千, 也绝不放过一个”的思想影响下, 对所有进出境的外贸物资搬上扛下、开箱检包、件件过筛、严查细验, 既费力又耗时, 工作效率低、通关速度慢。比如:夏秋两季对于我国和东盟国家的大批急待进出境的时令水果, 这些鲜果保鲜的要求高, 要求通关验放的速度快, 但我们有的工作人员不是想货主之想, 不是急货主之急, 快验快放, 而是一味强调“安全”、“保险”而不急不忙地细查慢验, 因此耽误了通关时间而导致部分水果腐烂变质, 给货主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 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和货主反映强烈、怨声不断。

其二, 在部分关员执法过于严苛的另一方面, 就是有些关员执法不严, 太过宽松。有的关员在强调“服务”的前提下, 忽视了“把关”的职责, 片面地强调照顾地方、企业和货主的利益, 做人情事和办人情案。有的海关关员工作不负责任, 玩忽职守, 渎职失职。

其三, 表现得更为普遍的是, 一些关员思想觉悟不高, 办事作风不正, 常常借“依法行政、为国把关”之名, 行“吃、拿、卡、要、报 (销) ”之实, 有的竟然是“不给钱不办事, 给了钱乱办事”, 对这种“大错不犯, 小错不断”的习气心安理得。

四、南宁海关建设服务型海关的对策建议

(一) 要正确认识和全面落实海关工作新方针

2002年中国海关总署开始实行“依法行政, 为国把关, 服务经济, 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 要以“忠诚公正, 兴关强国”的中国海关精神, 精心打造一支“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海关队伍。在海关工作新方针的指引下, 中国海关不断优化通关模式、监管体系、管理机制和队伍素质。在通关模式方面, 实行以企业守法管理为基础的分类通关, 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在监管体系方面, 着眼提高海关监督管理整体效能, 理顺三级事权, 发挥一线监管、后续管理、打击走私等各方面力量的作用, 加强与外部的沟通协作, 建立起与“大通关”相适应的, 综合性、整体性海关大监管体系;在管理机制上, 建立起规范有序、运作顺畅、监督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完善海关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督办落实、考核评估、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在队伍素质方面, 提升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掌控管理风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广大关员的责任心、工作技能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 要学法用法, 依法依规行政

从南宁海关关区近年来执法的实践看, 要做到依法行政, 必须强化海关队伍的法制意识, 提高依法行政的素质, 练好内功, 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依法行政素质是指海关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依据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观念, 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实施行政行为, 承担相应行政责任的把关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海关依法行政素质是法律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 突出了海关的职业特点, 特别强调要秉持依法行政原则, 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行使行政权力, 来实现“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行政管理目标。南宁海关必须认真落实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要求, 继续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严管厚爱”的队伍管理理念, 营造良好氛围, 激发队伍活力, 有效提高海关队伍的整体素质。海关关员依法行政素质的基本要求应表现为:1.具有明确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忠实遵守法律和法规, 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 执行公务。2.科学执法、民主执法和文明执法。3.敢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 勤政廉政, 钻研业务知识, 提高管理能力

上一篇:技术研发人员下一篇:后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