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收优化问题研究

2024-10-10

地方税收优化问题研究(精选8篇)

地方税收优化问题研究 篇1

一、优化地方税收体系的重大意义

首先,优化地方税收体系是完善国家税收制度体系的客观需要。国家税收制度体系是国家经济政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其系统的子系统;同理,中央税收体系和地方税收体系也是国家税收体系的两个子系统。必须清醒认识,不管缺少中央税收体系还是缺少地方税收体系,国家税收体系都是不完整的系统。进一步讲,在国家税收制度体系中,如果只重视强化一个子系统,而弱化另一个子系统,必然造成两个子系统都得“病”,一个是“营养过剩”,一个是“营养不良”,不利于国家税收组织政府收入和实施宏观调控职能的充分发挥。

其次,优化地方税收体系是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分税制的核心是在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基础上,将政府收入划分为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并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征收管理。按照分税制最基本的要求,中央和地方都应当有基本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就是要有自己固定的税收。这种固定税收应当由若干税种构成,其中包括各自的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

再次,优化地方税收体系是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一,地方税收是地方财政存量的主体和增量的最大生长点。四川省地税机关组织的收入,从1994年的62.97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53.73亿元,年均增长19.54,在地方财力中的占比也由38%上升为目前的50%左右。第二,地方税收是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财力状况等都有很大差异,且东部地区在“梯级发展理论”指导下,具有率先发展的优势,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协调,贫富差距悬殊。为贯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很有必要优化地方税收体系,合理界定地方差别税收管理权限,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对高收入者实施有效调控,利用地方税收支持勤劳致富,消除两极分化,促进社会稳定。第三,地方税收是地方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地方税收是地方固定财政收入,随着财税改革的深化和财权与税权的统一,地方政府完全可以运用地方税收调节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如通过开征或停征税种,调高或调低某些税率,增加或减少某些税目,制定某些优惠政策,全面强化税收管理等,一方面为企业竞争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另一方面诱导资源投向“朝阳产业”、大开发地区,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优化地方税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尚存分歧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统一的认识,不可能有步调一致的行动。实事求是地讲,尽管中央已作出建立地方税收体系、合理划分税权的正确决策,但在要不要分别设立中央税体系和地方税体系问题上,在正确处理税收“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上,还应统一认识。正因为人们目前的认识尚未真正统一,以致建设地方税体系、合理分配税权未见实质动作。

(二)税制不够稳定

实行分税制的目的,在于通过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保证两级政府所需财力,调动两级政府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现在看来,增强中央政府可调控财力的目的基本实现,中央税体系得到加强,中央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相对而言,地方税体系发展滞后,尤其是税制不稳定、管理不顺畅的矛盾突出。近期,为保证中央收入,更好地调节宏观经济、国家对地方税体系中发展较好、便于征管、税源较广的税种的税目或税率陆续作了调整。比如,金融行业提高营业税税率增加的税收,对个人存款利息课征的个人所得税等,几乎每项新出台的增税措施,都有利于中央收入规模的扩大;而减税的大多是地方税收,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企业所得税、契税等等,令人不得不对地方税体系有无存在的必要产生疑虑。必须看到,税制稳定是税收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稳定地方税制至关重要。

(三)法律层次不高

目前我国尚无统领整个税收体系的税法大纲,因而没有法律对我国税收的性质、作用、立法原则、管理体制、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与客体及主客体间的权利与义务、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各级税务机关职责、政府与税务机关权限划分、地方税税种开征及调节范围等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具体、严密的规定,整个税收体系建设缺乏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

(四)税制内外有别

现行地方税制仍内外有别,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外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只适用内资企业。这不仅不利于公平税负和内外资企业间平等竞争,也不利于我国税制与国际税制接轨。

(五)主体税种单一

现行地方税收体系中,调节面广、调节力度强、征管简化、收入规模较大、起主导作用的税种仅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且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地方税,地方税收体系建设缺乏灵魂和长远目标。

(六)税收调节不到位

目前,我国遗产税、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尚未开征,税收聚财功能、调节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其他地方税,如农业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等已不适应新形势要求,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七)财权税权不统一

现行分税制虽将部分税种和其中的部分收入划归地方,但却未明确其为地方税;其收入安排使用权属地方,但税收立法权、政策管理权、征收管理权却属中央。财权、税权体制不统一,不可避免地抑制地方加强税收管理的积极性,影响地方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执行,从而出现中央定政策、地方出资金、影响地方财政平衡等问题。

三、优化地方税收体系的基本原则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分税制改革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地方税制,构建一个税种适量、结构合理、制度严密、征管高效、调控力强的地方税收体系。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界定收入比重的原则

没有一定的收入规模,就没有单独建立地方税体系的必要;如果没有—定的收入规模,地方税收也不可能独立支撑地方政府运作,履行事权。构建和优化地方税体系,也要提高地方税收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地方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前者可以通过规范地方分配秩序实现,后者主要通过规范国家税制达到。

(二)合理划分税权的原则

综观国际税收管理的实践,主要有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地方兼顾型3种模式。根据我国国情,应采取中央地方兼顾型,赋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必要的地方税收管理权。中央税和共享税的税收立法权、政策解释权、征收管理权、计划安排权等集中在中央;全国统一开征且对宏观经济有较大影响的地方税,其基本法的立法权可集中在中央,征管权和部分政策调整权下放地方;全国统一开征但对宏观经济影响小或地方特色浓厚的地方税,由中央制定基本法,实施办法由地方制定,政策解释权和征收管理权完全赋予地方;全国不统一开征的地方税,其立法权、政策解释权、征收管理权全部赋予地方;地方结合当地经济资源和社会发展状况,报经中央批准,可决定开征、停征某些税种。为了统一税政,地方制定的地方税收法规须报中央备案,凡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中央有权废止或者责令地方纠正。

(三)统一征管的原则

客观分析,一国多系统负责税收管理,不仅难以统一税政,而且不利于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还会增加税收成本。目前我国负责税收征管的机构有4套:国税系统负责中央税、共享税税收征管,地税系统负责地方税收征管,海关负责进出口税收征管,大部分省、市的财政部门负责农业税收的征管。这种多头负责、职责交叉重叠的状况,不利于规范管理和两套税系的建设。应遵循统一征管的原则,一方面国税、地税明确划分职责,各征各的税;另一方面理顺地税与财政的职能,农业税收统一由地方税务机构管理。

(四)持续增长的原则

地方税体系有一突出习题,即在中央不断强化中央税体系的情况下,地方税源有萎缩的趋势。税源相对不足、税收增长乏力的状况,除了经济因素的影响,关键还在于地方税体系缺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内生增长机制。现与地方税体系有关的18个税种中,除营业税、城建税、所得税与GDp具有内在联系,其余税种有的是对经济存量课征,有的是定额征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都不大。当务之急是使地方税收始终保持适度增长的发展趋势。增强地方税收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内生机制。

(五)效率的原则

追求高效率始终是优化税制的主要目的。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工作效率。前者需要尽量控制税收成本,后者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征管手段,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从讲求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考虑,当前一方面要加大地方税收管理的资源投入,改善征管手段和工作条件;另一方面,在优化地方税体系、扩大地税规模时,要根据税收量能负担的原则。将增赋与减赋分别运用在东部和西部。

四、优化地方税收体系的初步设想

(一)制定颁布税收基本法

我们主张加快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税收基本法。该法不仅要对国家税收体系及其中央税收体系和地方税收体系两个子系统的主体税种等作出规定,而且要对税收的立法权、管理权、收入规模、税种量限、管理体制、征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税收强制执行手段等重大问题进行规范,还要对税务机构的设置、管理体制等作出规定,加快税收法制建设的步伐。

(二)科学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

建设地方税收主体税种,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之—:由于增值税收入规模大、税源充沛、收入稳定,可改变增值税的共享税地位、将增值税、消费税作为中央税的主体税种,以确保中央收入稳定增长;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全部作为地方税体系的主体税种。为实现地方税体系的“内生增长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方案之二:借签发达国家做法,增大所得税等直接税收入并相应减少增值税等间接税收入,可考虑将所得税、社会保障税等直接税作为中央税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等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

不论采取哪个方案,一旦确定,必须保持基本稳定,以避免政策频繁变动造成大的损失、增加改革成本。

(三)合理确定地方税种量限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设置税种多少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经济尚不很发达且具明显的层次性,税收管理水平也不高,广大公民税收观念亟待提高,依法治税环境优化还需要过程。税系建设应当简化,国家统一设置的税种以20种左右为宜,地方税税种可设15种左右,尽量少设共享税。当前,深化税收改革和优化国家税系,应当开征一批、废除一批、改革—批税种。在动议新开征的税种中。教育税、环境保护税、燃油税等,因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且有的在收费时其收入基本归地方,理应作为地方税。对社会保障税和遗产税、赠与税,我们认为,前者不仅收入规模大,发展潜能大,而且还具有调节地区收入的作用;后者虽然收入规模不大,但政策、政治、社会功效十分明显,故都不宜作为地方税,而应作为中央税。为支持西部大开发,可开征西部开发税,实行地区差别税率,东高、中次、西低,全部收入由中央支配,专项用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建设。为兼顾中央与地方利益,确保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的相对统一,中央税收与地方税收的比重以55:45左右为宜,并将中央税收的10%作为转移支付资金。这种量的关系一旦确定,原则上不应变动。以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行为。

(四)建立地方税务评估机构

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税务机关一般设有专门的税务评估机构,主要对计税价格等进行评估,目的在于强化征管、保护税基、防止税收流失。借鉴国际经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我国也应建立税务评估机构,对计税价格特别是房地产计税价格进行评估,对纳税人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鉴定。

(五)改革优化地方税种

1.企业所得税。一是适应WT0规则,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二是简并税率,不分经济性质、规模大小、地区差别,统一实行30%左右的比例税率;对确需实施税收优惠的,可在一定时间内减征。三是统一税基,不论企业经济性质、行业差别,所得税应税收入的确定和税前扣除范围与标准必须基本统一;税基依税法规定确定,不受企业财务制度影响。四是规范税收优惠,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应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机电、纺织、服装行业等。

2.营业税。一是将行政事业服务收费等纳入征税范围,从制度上扩大税基。二是对混合销售行为确定具体标准,从政策上划清征收增值税还是征收营业税的界限,力求避免混税、混级行为发生。三是将金融业营业税税率降为5%,以减轻税负,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四是同一收入税不重征,对房屋出租的租金收入,征收营业税而不再征收房产税。

3.个人所得税。一是改现行分类税制为综合税制或综合分类税制。二是全面加强个人收入自行申报纳税制度,严格源泉扣缴。三是税前扣除标准科学化,国家不统一规定具体扣除标准,而是根据经济发展、职工收入、物价指数等经济指标规定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在规定幅度内具体确定。四是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员的扣除标准逐步统一,体现个人所得税制的公平性与内外籍人员平等的法律地位。五是生计费用的扣除,可从目前以个人为单位逐步向以家庭和个人为单位并存转化,充分考虑家庭因素,照顾家庭利益。

4.资源税。一是扩大资源税课税范围,将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纳入课征范围,以支持“环保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二是适当提高原油、天然气、金矿、有色金属矿等资源税税负,限制过度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三是将资源收费转化为资源征税,以规范征收管理,降低征收成本,推进税费改革。

5.城市维护建设税。一是扩大征收范围,凡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不分国内外企业或个人,都是纳税人。二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可改名为城乡建设税或建设税,以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使之成为独立税种。三是全国不再按行政区划设计分档税率,可考虑中央规定幅度税率,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城乡建设发展情况确定。幅度税率可设计为1%-2%。

6.房产税。一是计税依据改按房产评估值征收,房产评估3年或5年开展一次。二是税率可设计为1%-2%的幅度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幅度内确定本行政区具体适用税率。三是对租金收入不再征收房产税。四是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纳入课税范围。

7.城镇土地使用税。一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以外的非农业用地,除农民农业用地外,其他占地均应依法征税,有效遏制滥占土地行为。二是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纳入征税范围,与国内纳税人一视同仁。三是提高税额,国家规定基本幅度标准,具体税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

8.农业税。一是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合而为一,统称为农牧业税,颁布新的农牧业税法,对有农牧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依其取得的农牧业收入课税。二是农牧业税的负担以轻税政策为宜,税率设计在3%左右。三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可考虑改“实物税”为“货币税”或“货币税”、“实物税”并存。

9.车船使用税。将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合并为车船使用税,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和个人。

10.燃油税。将现有的车辆收费改为征税,以规范征管和降低成本。燃油税以油价为计税价格,税率可设计在50%左右。为照顾地方利益和便于征管,最好在销售环节征收,由销售者缴纳。

11.环境保护税。应将现有各种有关环境收费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对污染行为或污染物征收。主要包括对排放废气、废水、废物和噪音等4种行为征收,纳税人为污染的制造者;为体现4种污染对生态环境的不同危害,可设计不同的税率,实行从量计征。

12.教育税。将现有的教育费附加、职工个人教育费和农村教育费改为教育税,以纳税人的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税率以1%左右为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13.取消一些税种,包括土地增值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和筵席税。

《2009年地方税收优化问题研究》来源于,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欢迎阅读2009年地方税收优化问题研究。

地方税收优化问题研究 篇2

一、茂名市滨海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及趋势

目前, 茂名滨海新区规划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各项建设项目不断完善。滨海新区内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产业、市场、科技、交通对接工作全面展开。在《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 为了实施“以港兴区、产业振兴、城市南拓”战略, 按照“三步走”战略有序推进, 实现“五年具规模、十年见新城、二十年创一流”的发展目标。2015年滨海新城初具规模,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 000亿元, 城市化水平达到50%;2020年主体功能基本具备, 滨海新城框架基本形成,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 000亿元, 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2030年, 发展水平达到一流, 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环境优美的滨海新城基本形成,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 000亿元, 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 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 实现全社会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空间布局方面, 按照 (“港—业—城”) 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加快形成“一带一轴两城四港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二、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地方税收情况

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地方税收持续增长的“源动力”, 地方税收持续稳定增长也是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新时期, 采取有力措施, 应对通货膨胀等的不利影响, 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和地方税收稳定增长, 是各级地税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现通过对近几年我市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和地方税收相关情况的比较分析, 就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促进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作一些探讨和思考。

(一) 按税种分析滨海新区地方税收构成情况分析

1. 按照税收的税种构成分析近三年税收增长情况。

2009-2011年地方税收总收入逐年增加, 2010年比2009年增长15.88%, 2011年比上年增长28.10%, 增加的幅度都超过15%。每种税在2009-2011年都有所增长;2009-2010年增长最快的是土地增值税增长率, 为236.35%, 增长金额最大的税种是营业税, 增长金额为5 392.39万元;2010-2011年增长率最大的税种为企业所得税, 为255.01%, 增长金额最大的税种也是企业所得税, 增加金额为17 478.2万元。

2. 按税收收入的税种构成分析近三年滨海新区税收总收入构成情况。

三年汇总的地方税收收入中城市维护建设税所占的比例最大为53.74%, 其次是营业税为18.58%,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营业税在总税收中所占比重为72.32%, 对地方税收的影响最大, 其他所有税收合计为近27.68%。由以上数据分析得知, 滨海新区需要特别关注城市维护建设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对地方税收贡献情况。

(二) 按企业类型分析滨海新区地方税收构成情况

1. 按照企业类型分析三年来茂名滨海新区税收构成。

2009-2011年石油及制品制造行业税收占总收入分别为62.11%、58.22%和46.86%, 在各行业中所占的比重最大;2011年比上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建筑安装业、服务业和房地产, 增长率分别为1.58倍、87.78%和70.93%, 增加金额最大的四大行业分别是建筑安装、服务、房地产和石油及制品制造;增加金额分别为18 704.75万元、10 342.50万元、7 843.28万元和2 569.83万元;而批发零售行业2011年比上年税收减少800.04万元, 比上年降低幅度为11.72%。

2. 按照企业类型分析茂名滨海新区税收构成三年来的变动趋势。

石油及制品制造行业在地方税的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 2009年为62.11%, 2010年为58.22%, 2011年为46.86%, 每年在总税收中比重都超过40%;其次是房地产行业和建筑安装行业在税收构成的比重也较大, 房地产行业2009-2011年分别为6.19%、7.77%、10.37%, 建筑安装行业2009-2011年分别为6.60%、8.22%和16.67%。三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再次, 服务行业2009-2011年在总税收中的比例也比较大, 三年分别为8.08%、8.28%和12.13%, 三年中数据比上年数据有所增加;最后, 交通运输、制造业、住宿餐饮和金融保险所占比重较小且发展平稳。因此,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知, 滨海新区需要特别关注石油及制品制造、建筑安装行业、房地产行业和服务行业税收贡献情况。

(三) 按注册类型分析滨海新区地方税收收入 (前20行业) 情况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在总税收中的贡献最大, 达到62.65%;建筑安装行业、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业和其他批发零售行业在总税收中的贡献也比较大;烟草制品批发、住宿餐饮服务、移动电信服务、银行业在总税收中的比重都超过1%, 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茂名滨海新区地方税收贡献问题因素分析

(一) 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税收贡献情况

茂名滨海新区要充分利用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 集聚创新资源, 激发创新活力,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 鼓励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工程化研究应用。结合区域实际优化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基础性作用, 突破和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重点, 加强技术创新, 推动技术改造, 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的机制, 解决粮食安全、种业发展、农林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技问题。只有企业得到发展, 税收收入才能扩大, 在整个区域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 注重税收总量增加的基础上考虑税收贡献的质量的提高。

(二) 从税收种类角度来分析税收贡献情况

据核实有关数据, 茂名市税收收入总额中城市维护建设税占53.74%, 营业税占18.58%、企业所得税占8.10%、个人所得税占6.22%、土地增值税占3.95%、房产税为2.21%, 此前四项合计超过税收收入总额的96%, 是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 在注重扩大税基的同时, 也要特别注意城市维护建设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培育和发展, 特别注意2012年11月开始实行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影响, 同时, 关注地方经济对于税收长远的影响。

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在所有的税种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而且城市维护建设税主要是由我市的石油化工企业贡献的, 石油化工企业是国家投资的大型企业, 因此,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国家投资对于茂名地方税收的贡献最大, 而地方没有形成比较有影响的支柱产业, 也没有形成规模比较大效益比较好的企业, 地方税收收入主要还是依赖国有企业所产生的税收收入。

(三) 从行业类型角度分析税收贡献情况

从行业类型来看,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行业在税收构成中的比重较大,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建筑安装、房地产行业在一定时间内会成为滨海新区的税收收入的主力军, 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投资者的投资方向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所以需要尽快培育税收新的增长点, 来弥补建筑安装和房地产行业税收的减少, 保证税收稳定增长的趋势。

其中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 也就是石油化工行业, 在地方税收收入前20位中独占鳌头, 比排第二位的建筑安装业的税收多4倍多, 占前20位总额的62.65%, 与按税种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四) 从投资的角度分析税收贡献情况

不同行业的税收贡献情况不一样, 也就是有的行业缴纳的地方税收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较大, 有的行业缴纳的地方税收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在只考虑地方税收贡献影响时, 地方政府一般会选择投资含税量较高、较快取得地方税收的效果的第二、第三产业, 但地方政府应该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就业、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等, 因此地方政府发展税收贡献大的产业的同时, 其他相关的产业也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建立一个具有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区域, 来保证地方税收快速、稳定的增长是茂名滨海新区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政府要培育不同产业或者行业可以相互促进、彼此配合的社会经济条件, 另一方面, 投资人也需要在各个领域投资, 只有各个领域都有资金、人才和技术投入, 才能使整个区域经济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因此, 合理的投资可以形成合理的税收结构, 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反过来快速发展的经济能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和加速税收收入增长, 从而加速整个区域的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茂名市滨海新区招商引资对于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

招商引资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外溢效应, 如: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 对于地方税收增长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滨海新区招商引资前后地方税收收入的比较

2010年招商引资前茂名市总产值1 492亿元, 地方税收为34.22亿元, 占总产值的2.29%。按照滨海新区的发展规划, 到2030年招商引资后, 新区生产总产值达8 000亿元, 按照同比增长来计算, 将会实现地方税收183.2亿元, 比2010年的14.23亿元 (滨海新区2010年地方税收收入为14.23亿元) , 净增加168.97亿元, 增长近12倍。

(二) 滨海新区主要地方税收收入构成情况的变化

大部分发达国家税收体制实行的所得税制为主体, 流转税为辅的税收体制, 按各国发展的经验,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会被以所得税为主体的所得税制所取代。目前我国税制是所得税与流转税并存的体制, 且正处在流转税制向所得税制逐步转变的阶段, 所得税制优于现行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体制, 将来, 我国的税制将发展成为所得税制,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将会极大的增加, 超过营业税, 占主导地位, 形成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为主的所得税收体制。营业税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或者被增值税所取代。2009-2011年滨海新区的营业税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较大为18.58%, 将来需要挖掘、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 减少营业税对地方税收总收入的影响。

(三) 滨海新区未来地方税收收入变动趋势预测

滨海新区地方税收收入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5年是缓慢增长期, 尽管有大量投资, 但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需要一段时间才起作用, 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完善。推行税收的适当的减免政策, 也可以刺激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未来的税收增加;第二阶段, 5-10年是快速增长期, 当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 经济加速发展, 税收减免也会产生税收贡献效应, 税收收入也加速增长;第三阶段, 10年后, 当大部分配套设施完善后, 经济高速增长, 税收收入也进入高速增长期。税收与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协同效应。

五、对茂名市滨海新区招商引资的建议

(一) 从政府的层面来看

1. 增加高税收贡献率的企业的投资, 做好配套产业的链接。

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企业或者其他资金投资, 也可以直接进行投资或者税收优惠, 增加高税收贡献率企业的投资, 同时, 也要做好高税收贡献率企业的配套性投资。

2.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招商引资的基础, 搭建好适合企业发展的平台, 就会吸引各方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到新区发展。

3. 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吸引各类投资资金。

国家对老、少、边、穷和民族自治地区有税收优惠政策, 对外商投资企业也给予种种优惠, 但从力度和实际的执行效果看, 还需要加强。新区的发展, 更要政府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吸引其他资金的投入, 使新区地方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从而增加地方税收收入。

(二) 从地方税收来源来看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建筑安装、房地产和批发零售行业目前税收比重大, 因此, 政府投资对于茂名滨海新区地方税收的影响很关键, 并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 政府投资所产生的税收在地方税收中占的比重会较大。同时, 地方政府也需要加快培育地方的支柱产业来增加地方税收。

在整个经济发展中, 地方政府不仅要注重税收比重大的企业发展, 同时, 也要注重其他企业的协同发展。一般来说, 垄断行业的税收贡献大并且较稳定, 如:资源类、金融类行业;其次, 高新技术行业的税收贡献较大, 如计算机、生物工程、装备工业等, 但这些企业税收贡献不稳定;最后, 是传统的制造业, 税收贡献较小, 但一般比较稳定。

(三) 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看

利用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契机, 壮大滨海新区总体经济规模。当前珠三角只有腾出边际收益日渐递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 才能引进大量的国际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 如计算机、生物工程、装备工业等, 不断增强珠三角的国际竞争力。珠江三角洲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趋势反映着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珠三角产业发展要求, 这样, 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必然预示着正处发展阶段的滨海新区的发展良机。也必然会给茂名滨海新区等西部带来工业的规模发展、外资的注入、技术的升级和就业的增加, 对于促进后发展地区走上工业化快车道起重要作用, 茂名滨海新区发展需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 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四) 从滨海新区地理优势来看

首先, 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地理优势, 加快工业发展和货物运输经济的发展, 滨海新区有海港和码头, 可以进一步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其次, 充分利用石化基地优势, 从事石化方面的附加产品的开发, 当前地方税收中占53.74%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就是由石油及制品制造创造, 也就是由传统的石油化工行业贡献的, 在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做好石化附加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深化石化产品的深加工和石化产品的配套产业的开发。再次, 茂名市滨海新区有全国有名的水果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培育、种植多产优质的荔枝、龙眼等水果, 来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总之, 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地理优势, 提高本地区生产经营能力, 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从而保证地方税收收入的健康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杜庆霞.新时期下对开放型经济内涵的认识[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8) .

[2].李明武, 袁玉琢.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辨析[J].生产力研究, 2011, (1) .

[3].刘晓东.税收视角下徐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淮海文汇, 2010, (3) .

地方税收优化问题研究 篇3

摘要: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财税体制逐步朝着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面对当今社会的新形势、新挑战,分税制改革中的许多漏洞正逐渐暴露出来,其负面效应不断显现。尤其是自2012年我国正式启动“营改增”试点工作以来,地方政府税收收益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地方立法权缺失和分配制度的混乱。

关键词:营改增;收益权;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财税体制;地方立法权;分配制度;分税制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4)03-0097-04

一、研究背景

2012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范围由上海市扩展至北京、天津、福建、浙江、湖北、安徽、广东、江苏等八省市,这标志着以上海市领跑的增值税扩围试点改革获得阶段性成果,“营改增”的步伐将在行业和地域两方面进一步扩大,这实质上也是中央对上海市试点“营改增”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

上海是近年来增值税扩围试点的排头兵,自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始,伴随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颁布,“营改增”正式在上海拉开了序幕。

据上海市财税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营改增”以来效果良好,一是纳入改革试点范围的企业快速增多,以2012年为例,上海全市共有13.9万户企业纳入试点改革范围,较上一年度末增加2.1万户,增长17.8%,其中新办企业8 779户,新增试点项目企业1.2万户;二是试点企业减负效应初显,截至2012年6月底,试点企业和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整体减轻税负约44.5亿元。①此外,“营改增”试点还大大推动了上海经济的转型发展,为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助力。

但是,在增值税扩围的背后,我们看到税权划分问题被政策制定者有意或无意的回避掉了。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税权划分历史进程不难发现,我国政府一直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税权划分体制。中国税权划分体制虽然经历了分分合合,但始终在不断完善。尤其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更加顺畅,税权划分的科学性、体系性不断增强,但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依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营改增”实施之后,分税制下税权划分漏洞的负面效应被进一步放大。

在分税制改革中,立法者根据税收收益主体不同将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与中央地方共享税三种。营业税是典型的地方税,增值税是共享税的一种,增值税的央地分享比例为75%和25%。“营改增”之后,先前设计的平衡格局被打破,试点地区营业税收入显著下降,增值税收入明显上升。

根据张守文教授的界定,税权可分为税收立法权、税收征管权与税收收益权三种②。在后“营改增”时代,税收立法权依然集中在中央;税收征管权由于上海市并不区分国地税系统,故无太大变化。至于税收收益权,根据中央规定,为了不触及地方财政利益,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关于改革试点期间过渡性政策安排相关条款中,开宗明义对税收收入归属做出了规定:“试点期间保持现行财政体制基本稳定,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税款分别入库。此外,第三款跨地区税种协调规定:试点纳税人以机构所在地作为增值税纳税地点,其在异地缴纳的营业税,允许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抵减;非试点纳税人在试点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有关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这一规定的出台维持了现有财政收入分配格局的稳定,但是这样补丁式的规范性文件,依然无法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权划分问题。

二、后“营改增”时代税收收益权存在的问题

税收收益权从严格意义来讲其并非是法律概念而是学术概念,目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尚未对其作出一个详细的描述,主要是由学者对其进行定义。根据张守文教授的界定,税收收益权是指参与税收收入分配的各利益主体能否获得、如何获得和获得多少税收收入的使用和支配的权力和权利,又称为税收入库权、税基归属权或税收收入分配权,是税收征管权的一项附随性权力,因税收征管权的实现而产生,即谁有权获得税收利益,谁有权将其缴入哪个国库。③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的“权”值得应当是权利而非权力,是一种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之义务相对应的权利。从结构层次来看,税收收益权可分为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从向度来看,税收收益权可分为横向税收收益权与纵向税收收益权。税收收益权的存在与税收立法权、税收征管权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尤其是与税收立法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伴随着“营改增”的稳步推进,我国税收收益权体系的缺陷逐步暴露,使得地方财政体系遭受了严峻的挑战。

(一)分配制度不合理

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税收收益往往有议会通过法律予以确定分配规则,但在我国始终缺乏一部《税收基本法》,更遑论专门的《税收收益分配法》了。因此,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税收收益分配制度不清晰,矛盾始终存在。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前“分灶吃饭”的格局下,地方与中央始终处于无穷无尽的讨价还价之中,分税制改革后,央地之间的博弈依然持续,同时地区之间的横向税收收益权的争夺页愈演愈烈。在此次“营改增”之后,分配制度的缺陷主要在纵向分配问题上凸显出来。

我国传统的税收收益权划分制度使得地方政府在利用税收维护地方利益方面处于劣势,地方尚不能在这方面对中央构成集体压力。以所得税为例,国务院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国务院关于印发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1]37号)将原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中央和地方所得税的办法,改为中央与地方按统一比例分享。2002年除少数特殊行业的企业外,绝大部份企业所得税和全部个人所得税的分成比例为中央和地方各取一半,2003年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为60%、40%。④

“营改增”后,由于结构性减税初见成效,大部分企业税负减轻,这也就意味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2012年,上海市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税收入之和为30 132 105万元,与2011年度相比增加2 892 660万元,增速为23.9%,这一增速明显低于2011年度的24.3%和2010年度的25.1%。从2013年度前三个季度公布的数据来看,两税收入之和依然呈现出增速减缓的趋势。同时,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在“营改增”后,其税收负担并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在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的118家企业中,有29家企业反映税收负担增加,占调查总数的24.6%,其中以交通运输业为甚,在接受调查的19家交通运输业企业中,只有4家企业认为税负减轻,有4家企业认为基本无变化,2家企业表示不清楚,而有9家企业认为税负增加,这一数字接近受访企业的一半。⑤

这一变动实质上损害了这些企业的信赖利益,虽说这些企业的规模不大,但是为防止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和保护企业信赖利益的角度出发,应当对这些企业予以一定的补偿。同时对于地方政府因“营改增”而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中央政府也应当以下拨专项财政补助资金的形式予以补偿。但是,我们看到,但中央财政在本次改革中只承担了自身营业税分享比例减收部分损失,而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减收并未考虑。⑥这样一来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除了提供本身的公共服务等职能外,还要划拨出额外资金来对由于中央政策出台带来的负外部性效应进行弥补。

(二)地方立法权不足,无权参与税收分配决策

正如前文所述,收益权并非是法律概念,我国的宪法、法律均未对税收收益权做出具体描述,这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宪法的形式明确税权划分体系的“高规格待遇”相去甚远。由于上位法的缺失,在我国,有关税收收益划分的法律渊源主要是国务院及其部委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这些法律规范大多集中在中央层面,地方立法严重缺失,这对于地方政府根据辖区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税收制度是不利的。

至于地方有无税收立法权,税收法律规范未予规定,有关的税收规范性文件亦相互冲突。根据1993年《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中央税、共享税以及地方税的立法权都必须集中在中央,但按照国务院批准、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中央税和全国统一实施的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的规定,似乎不由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的立法权又可以由地方来行使。⑦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方政府有时会对一些具体问题做补充性规定,数量较少,层级较低,基本不会对地方政府的税收收益权产生影响。依然以上海市为例,从2009年5月至2013年11月由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211部地方性法律中,无一涉及税收问题,地方立法缺失可见一斑。就是在这种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往往对收益权属于地方的一些税种进行调整。地方税之所以税收收益权归属于地方,是因为这部分收入将主要被用于地方公共事业支出方面,是为了增进地方居民之福祉而开征的,对这一部分税收进行调整的权利,从法理上来讲,应当归属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中央是无权“主动代言”的。但是,此次“营改增”试点,并未经由地方人大同意,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由于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缺失,导致地方政府无法对税收收益权的变更进行有效地控制,使得地方政府缺乏与财政支出规模相匹配的必要税收收益权。这就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地方政府在名义上没有税收立法权的情况下,往往越权减免税或增加税额,擅自变更税收要素,或者以税收执法宽松的方式变相改变现有税法,使名义上的集权模式收到侵蚀。地方政府因为没有明确的税收立法权,因此地方的税收规则多以非成文化形式出现,这种规则不受现有立法体制的监督,有利于税收法治之外,但却实际影响地方的税收运作。

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日益膨胀。2012年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较往年有所回落,增幅为9.2%,但其非税收入的增幅却接近50%,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增幅之大令人震惊。非税收入由于尚未进入全面预算管理范畴,其透明度有待加强。同时,我国尚未有效建立非税收入监督管理机制,非税收入的收支情况还未纳入到形式或实质民主决议程序中来。因此,在“营改增”后,地方政府为防止税收收益权的丧失,加大了非税收入的创收力度,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收益权分配体系重构

(一)调整横向立法权配置

纵观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的财税体系运行状况,笔者认为分税制改革的实质是对税收管理权进行划分,并不涉及税收立法权的划分,而税收收益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税收立法权,正是税收立法权的高度集中导致了分税制运行的不顺畅。具体而言,税收收益权分配法应实行两级立法。主要根据我国《立法法》第八条第八款规定:“税收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第九条规定:“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的规定”。一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统一行使国家立法权;二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制定法律的,经过授权,由国务院根据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行政法规。这样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目前立法权限混乱的现状。一方面,只有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途径,才能限定中央政府随意调整税收收入归属的自由裁量权,才能在收入归属问题上使地方处在与中央平等的地位。另一方面,在人大立法时机尚不成熟之时,可以授予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以立法权。但首先应当明确,对于重要的税收事项必须实行法律保留。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对法律和行政法规在税收调控中的调整范围予以清楚的划分——对于关乎全体公民财产权利的税收基本制度,必须实行法律保留,只有在小范围内的调控行为,才可以授权行政机关;其次,即使基于实施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而不得不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也应当明确界定,严格限制授权立法的范围。⑧按照行政法学的原理,授权立法不能没有标准和节制,被授予的权力不能再转授。此外,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并辅之以相应的条件和制约,是地方享有合理的财政自主权,同时保障国民生活条件的统一性及全国经济秩序的统一性的内在要求。

(二)理顺收益权纵向分配关系

在上文中,笔者详述了由于“营改增”带来的部分企业税负加重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预期减少的问题。对于企业因中央政策而导致的税负加重,政府必然要予以补偿。曾有学者建议在地方财政体系中设立专项资金以弥补受损失企业,笔者以为这是不妥当的,原因在于各省经济实力不同,位于上海和某些经济欠发达省份的企业难以得到同等的补偿,这有违税收公平原则。所以,由中央统一下拨专项资金进行补偿是较为合理、公允的方式。

同时,增值税扩围之后,现行的增值税暂归地方的临时政策肯定要被废止。那么,伴随着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可以预料,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地方政府的刚性支出几乎没有减少的可能,而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减少,将使大多数地方政府本已捉襟见肘的财政收支形势更加严峻。如不能通过制度安排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地方政府的服务职能势必难以实现。所以,“营改增”后为弥补地方政府损失的税收收入,适当提高地方政府的共享税分成比例,是最为直接、行之有效的方法。⑨那么,分成比例如何调整为宜呢?笔者认为,基于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经济发展的压力很大,市场机制还不成熟,所发挥的作用还不足以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政府宏观调控的意义重大,而财政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与地方政府和下级政府相比,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财政行为则相对较为规范。因此,保持财权的适度集中,将使财权的依法行使更有保障。⑩由此可见,维持长期以来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原有分配比例是将来一段时间内较为适宜的方法。由表1我们可以算出,2001—2010年来中央与地方就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税收入之和的分配比例分别为52.64%和47.36%。因此,在“营改增”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为维护财政体系的稳定,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以1∶1较为恰当。{11}

四、结语

增值税的扩围工作还在继续进行,近日,中央再度发文,将邮政业、铁路运输业的“营改增”工作向全国推行。“营改增”的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通过上文以上海为样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否认,这些缺陷出现的内在诱因,早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就已经埋下,在诸多问题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地方政府收益权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同立法权等其他权利的划分也紧密相关,因此笔者建议在下放给地方部分立法权的同时,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分配关系,以此来规范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建立与支出责任相对应的财政分权体系。

注释:

①谢红艳:《上海“营改增”试点通过“期中考”》,载《上海国资》2012年第9期。

②张守文:《财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4页。。

③④朱祥蓉:《我国税收收益权分配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⑤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释疑》,载《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⑥李伯侨、陈西玲:《论“营改增”中央与地方税权的法律重整》,载《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第5期。

⑦熊英:《地方税收法律问题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⑧朱一飞:《税收调控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65页。

⑨李波、宋尚恒:《“营改增”改革中配套制度设计探讨》,载《中国财政》2013年第15期。

⑩刘全顺,等:《地方财政体制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72页。

{11}邢树东、陈丽丽:《增值税“扩围”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研究》,载《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第5期。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of the tax system in 1994, China's tax system gradually develops toward scientific, democratization, legalization direction. But in the face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the new challenges of today's society, many loopholes in the tax system reform is gradually exposed, its negative effect continues to appear. Especially since the official launch of the pilot work of business tax-to-added value tax in 2012, tax return power of local government gradually surfaced, the main problems mainly perform in the local legislative power loss and confusion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地方税收优化问题研究 篇4

建筑安装税收征管若干问题的通知

深地税发 【2006】141 2006-3-2

各区局、各稽查局:

为加强税源控管,堵塞征管漏洞,进一步规范建筑安装税收征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及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现对我市建筑安装税收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纳税人分类管理

对在我市承接建筑安装工程(以下简称建安工程)的纳税人(含承接分包工程的纳税人,下同),由工程所在地区地方税务局(所)办理纳税登记手续。按照纳税人是否账册健全分别采取以下管理方式(具体适用税率及核定征收率见附件):

(一)对账册健全纳税人的税收征管方式

1.对账册健全的市内纳税人,由我市工程所在地区地方税务局(所)征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到注册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下同)和个人所得税。

2.对账册健全的市外纳税人,由我市工程所在地区地方税务局(所)征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按照查账征收的方式由纳税人自行向工程所在地区地方税务局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到注册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对账册不健全纳税人的税收征管方式

1.对账册不健全的市内纳税人,由我市工程所在地区地方税务局(所)征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2.对账册不健全承建分包工程的市内纳税人,由我市工程所在地区地方税务局(所)在开具分包发票的同时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如总包方为账册不健全纳税人并已按建安工程总额核定征收税款的,对分包工程纳税人征税后由总包人申请退还已经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3.对账册不健全的市外纳税人,由我市工程所在地区地方税务局(所)征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如其开具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外管证》),企业所得税到注册地缴纳;如其未开具《外管证》,由我市工程所在地区地方税务局(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4.对账册不健全承建分包工程的市外纳税人,由我市工程所在地区地方税务局(所)在开具分包发票的同时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如其开具了《外管证》,企业所得税到注册地缴纳,如其未开具《外管证》,由我市工程所在地区地方

税务局(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总包方为账册不健全纳税人并已按建安工程总额核定征收税款的,对分包工程纳税人征税后由总包人申请退还已经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5.对账册不健全的个人独资、个人合伙企业或个人承包、个体施工单位,由我市工程所在地区地方税务局(所)征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6.对账册不健全的承接分包工程的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或个人承包、个体施工单位,由我市工程所在地区地方税务局(所)在开具分包发票的同时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总包方为账册不健全纳税人并已按建安工程总额核定征收税款的,对分包工程纳税人征税后由总包人申请退还已经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三)由法人企业签订建安工程合同,其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或内部承包的部门,下同)提供应税劳务的,该分支机构可作为营业税纳税人,由工程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按照本通知的规定征收税款。该分支机构应向工程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标明由分支机构负责项目施工和管理的建安工程合同或法人委托分支机构对项目进行施工或管理的授权委托书。

二、总包方开具代扣代缴税款凭证或分包方开具发票按照《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建筑业分包工程开具税票问题的批复》(深地税发〔2004〕1055号)的规定执行。

三、《外管证》的管理

(一)在我市注册的建安工程纳税人到市外承建工程需开具《外管证》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符合开具条件的,予以开具《外管证》,并录入征管信息系统进行跟踪管理。

《外管证》由外出经营纳税人的主管税务机关负责开具(宝安、龙岗由区地方税务局负责)。纳税人应向税务机关提交以下资料:

1.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验原件)。固定业户可一年提供一次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2.有关外出经营合同复印件(验原件);

3.中标通知书(限于招标工程);

4.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

(二)我市建安工程纳税人在本市范围内到注册地所在区以外的行政区域承建工程,应向注册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管证》。主管税务机关应首先审核该纳税人账册是否健全。对账册健全并符合其他条件的予以开具《外管证》,并录入征管信息系统进行跟踪管理;对账册不健全和单定、双定征收的纳税人不得开具《外管证》。

(三)纳税人持《外管证》到工程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工程项目登记。工程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登记纳税人承建工程的名称、签订建安工程合同(含分包合同,下同)双方的基本情况、合同金额,核对《外管证》与征

管信息系统中的资料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将《外管证》全部联次留档,待工程竣工结算后将核销联归还纳税人。

工程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规范填写《外管证》上的“发票位数”、“发票字轨号码”、“完税证号”、“税额”等栏目,同时应要求纳税人规范填写其他栏目。《外管证》栏目不足填写时,可将应填内容填列在《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附表》上,并及时将有关内容录入征管信息系统。

(四)《外管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180天,原则上不跨年度使用。《外管证》到期后,开出《外管证》的税务机关应监督纳税人进行核销;如到期后工程尚未完工的应予以续期。如纳税人在同一县(市)实际经营或提供劳务之日起,在连续的12个月内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在纳税人核销《外管证》后的一个季度内,开出《外管证》的税务机关应跟踪调查纳税人的帐册凭证,核查其是否将工程的收入并入公司的经营收入缴纳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逾期未核销《外管证》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进行重点调查。调查中如发现纳税人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的,应按有关规定催报催缴,经催报催缴后仍不申报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依法查处。

(五)《外管证》到期后需要续期的,按照开具《外管证》的流程办理,新开具的《外管证》上应注明已开发票金额,尚未完成的工程金额等内容。纳税人提供续期的《外管证》后,主管税务机关方可将原《外管证》退还纳税人。

(六)对于外出经营应开具而未开具《外管证》的纳税人,其在实际经营地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不得在该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中抵扣,相关的收入、成本、费用应单独核算。

四、本通知自2006年3月1日起实行,《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安装税收征管的通知》(深地税发〔1997〕329号)同时废止。本通知不适用于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

地方税收优化问题研究 篇5

一、崇川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现状(一)崇川地方税收收入的规模分析近年来,崇川经济的内在活力和发展速度致使地方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绝对规模从2003年的10.2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0.6亿元(见表1),相对规模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2006年崇川区GDP为200.91亿元,地方税收收入为20.6亿元,这两项指标在江苏主要城市主城区中均位居第一(见表2),但地方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17.67%低于几个主城区比重的平均水平22.43%,这表明地方财政在组织税收收入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从税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的税收弹性系数来看,2003—2006年间崇川的税收弹性表现出极大的跳跃性,2004年税收弹性仅为0.6,2005年则上升为2.65,2006年又下降为为1.74,这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区税收增长缺乏稳定性。值得可喜的是2003—2006年我区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一直比较稳定,均保持在96%以上,说明我区财政收入质量比较好。

(二)崇川地方税收收入的结构分析

1、税收的产业构成: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源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量贡献率不高,限制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稳定性。从我区的产业结构来看,仍呈现出“二、三、一” 的产业序列。2006年三次产业比例由03年末的2.5:57.2:40.3调整到0.6:51.2:48.2,这一结构符合当前我区“二三并举”的发展战略.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产业中工业经济对税收收入增幅的贡献明显趋缓,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纳税超50万元企业,下同)纳税12亿元,占比全部企业税收46.7%,与2005年相比下降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税收增量贡献率不高,限制了我区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稳定性。

2、地方税收的税种构成:主要税种对地方税收收入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从我区地方税收主要税种的收入情况来看(见表四),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这五个地方主体税种的税收收入占地税收入的81.05%左右,这五个主体税收的收入直接影响着地税整体收入水平。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涉及第三产业流转额,体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增值税以第二产业增加值为课税对象,反映第二产业发展状况;企业所得税体现企业经营效益,个人所得税体现城区居民收入水平,契税则体现不动产交易的活跃程度。这五个地方税所占地税收入的比重情况反映了全区地方经济发展的状况。表五显示2003—2006年间营业税收入占全部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为33%左右,在地方税种中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率最高。(增值税所占比重为19%左右,企业所得税所占比重为13%左右),2006年第三产业占全区GDP的比重比2003年上升超过8个百分点,达到49.8%。但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要达到60%-70%,而我区目前50%还不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崇川中长期提高地税收入水平的必然选择。

2003-2006年我区主体税种情况表(表四)

单位:万元

主体税种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年平均增幅(%)

营业税 31569 40757 52795 75204 33.55 增值税 24027 23900 28362 31945 9.96 企业所得税 13555 16766 22847 25689 23.75 契税 9637 16008 22550 25186 37.74 个人所得税 3602 5041 6719 8925 35.32 合计 82390 102472 133273 166949 26.54 地方税收收入 102512 114363 165145 205974 26.19 占比(%)80.37 89.60 80.70 81.05-

2003-2006年崇川区主体税种占地方税收收入比率(表五)

单位:万元

主体税种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平均值 营业税 31569 40757 52795 75204

营业税占地方税收比重(%)30.80 35.64 31.97 36.51 33.73 增值税 24027 23900 28362 31945

增值税占地方税收比重(%)23.44 20.90 17.17 15.51 19.25 企业所得税 13555 16766 22847 25689

企业所得税占地方税收比重(%)13.22 14.66 13.83 12.47 13.55 契税 9637 16008 22550 25186

契税占地方税收比重(%)9.40 14.00 13.65 12.23 12.32 个人所得税 3602 5041 6719 8925

个人所得税占地方税收比重(%)3.51 4.41 4.07 4.33 4.08 主体税种合计 82390 102472 133273 166949

地方税收收入 102512 114363 165145 205974

主体税种占比地方税收收入(%)80.37 89.60 80.70 81.05 82.93

近几年,我区工业税收还仅仅停留在依靠一些规模以上企业支撑,在税收上,导致崇川税源过于集中,税收增长缺少民间基础。如果个别重点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其他中小企业很难弥补。2006年重点税源企业缴纳增值税前50位企业缴纳增值税收入6.67亿元,占全区增值税收入的近1/2;户数不到全区一般纳税人总户数1%的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贡献率高达60%,而年纳两税125万元以下、户数高达99%的中小企业的国内两税贡献率不足40%。这种税收增长重心偏高的结构容易因大企业产生波动而影响全区税收增长稳定性。税源内在的结构性矛盾制约了我区税源质量的提高。

3、地方税收的区域构成:区本级地方财力贡献率较高。从税收收入的地区贡献率来看,表六的数据表明:崇川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自于区本级财政,2006年区本级财政总收入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50.78%,但是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比例高达60%。主要原因是这一轮财政体制把建筑房地产行业所产生的税收及契税均集中在区本级,而建筑房地产业这几年随着市区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而取得蓬勃发展,相反作为推动崇川经济快速发展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的工业经济,由于受到企业改制,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有所降低。

2004-2006年我区财政收入地域分布情况(表六)

单位:万元

①年份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区本级 52508 97165 142554 180292 各镇街 43492 122778 152698 174708 税收总计 102000 219943 295252 355000 区本级占比 51.48% 44.18% 48.28% 50.79% ①注:2003年税收按照属地统计前数据。

二、发展财源经济、促进地方税收增长稳定性的对策

(一)优先发展税收潜力较大的制造业和支柱产业集群,夯实地方税源基础。一是着力培育“两大开发区制造业基地”,带动崇川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为地方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提供强力支撑和坚强保障。针对工业经济对税收贡献逐步下降的事实,建议我区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从“速度崇川”到“效益崇川”的嬗变,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高新技术、物流及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尤其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及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发展战略,为崇川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为税收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对辖区内的大企业实行财政激励政策,鼓励骨干税源持续快速增长。具体来说,可对大企业实行税收增长奖励政策。选择部分上缴地方税收数额较大的企业,逐户列出清单、核定基数、确定增幅、超额奖励。对纳入奖励范围的企业,以上实际上缴的地方税收为基数,从2006年起三年内,对企业当年上缴地方税收超过规定增幅的部分,按增收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企业经营者奖励。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新引进的大企业。同时,建议区政府在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采购以及对外援助采购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大企业产品。三是鼓励大企业实行本地配套,引入外地企业到崇川投资。对引进外地配套企业的大企业,配套企业新增地方税收,纳入大企业年终考核。同时,鼓励为大企业配套的现有企业规模扩张和技术提升。对重点配套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改投资项目,根据配套企业上缴地方税收增长情况,给予一定的补助或贴息。

(二)调整、优化税源结构,增强税收增长后劲。一是进一步扩大电子、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海洋生物制药等高增值行业、地方税收高产出行业的生产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开拓市场。二是尽快实现纺织服装企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提升。重视以初加工为主的纺织服装行业对全区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减弱的事实,通过政策引导,使其从传统产品为主向开发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转移,提高附加值,培育新兴产业,增加税源。三是充分发挥规模大、产业链长的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化工、船舶等产业对税源经济的集聚、延伸和拉动作用,从根本上壮大地方税源。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可确立汽车、修造船、机车车辆为产业链的上游行业,利用其遍布钢铁、橡胶、石化、新材料的下游产业链条,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产品集群,鼓励大企业吸收本区中小企业为之配套协作,拉长支柱产业链条,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作用。

(三)按照“二产调强、三产调大”的策略方向,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突出发展有助于地方税收增长的第三产业所得税分享改革使地方政府缺失了企业所得税这一调控经济的首选税收工具,地方政府调控能力的保证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增长都更加倚重营业税这一地方税种,而第三产业正是提供营业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与推动地方主导税源发展需要,我区应从以下几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软件业、商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属于后备税源,应制定具体政策,鼓励其发展。二是提升传统服务业层次。通过加强市、区商业中心、社区商业和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带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扩大增加就业和财源增长的基础。三是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以港口经济、旅游经济、节庆经济、会展经济为重点。四是搞好房地产业的城市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四)致力于做大总部经济,提升城市形象。培植潜在税源发展总部经济不仅是崇川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而且成为实现城市经济持续增长与繁荣的战略选择。从税收角度看,发展总部经济能够产生以下税收贡献:一是企业的税收贡献。企业无论采取何种组织方式,总部如果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都要向所在地方上缴60%的税收。对于新引进的原采用汇总纳税方式的企业在我区设立的公司,引导其采取与地方企业、外资企业或政府入股合资的方式,使其成为非全资控股的就地纳税企业。对于现有的汇总纳税企业,鼓励本地企业参股,在其股权变动基础上改为就地纳税,增加地税收入。二是企业总部员工的个人税收贡献。在总部工作的往往是高级白领,通过个人所得税形式为总部所在区域经济做出贡献。三是连锁税收效应。企业总部在我区聚集,必然带动相关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为企业服务的产业链,具体包括由通信、网络、传媒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会计、评估、法律服务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由住宅、交通、教育、健身等组成的生活服务业等。实证表明,跨国公司总部向一个区域迁移,会带动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与其有业务关联的知识型服务公司随之迁移。总部经济的这种产业投资“乘数效应”可以扩大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提升第三产业结构水平和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而产生“连锁税收效应”。

(五)有序推进楼宇建设改造,加快搭建楼宇经济发展平台。楼宇经济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一般建立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对集中、并已形成一定的商圈基础之上。“一幢楼宇胜似一条街”、“一幢楼宇相当于一个工业小区”,楼宇经济所蕴涵的巨大能力,已在上海、浙江等地区得到充分证明。2006年,上海嘉里商务中心的一幢楼纳税高达3亿元,杭州市标力大厦纳税1.15亿元。当前,我区商务楼宇屈指可数,楼宇经济尚处于起始阶段,然而,突破资源瓶颈约束,实现制造业升级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等目标,都促使我们必须把发展楼宇经济摆上比较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区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楼宇经济,可以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变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向空间求发展,向楼宇要效益。楼宇经济所依托的商务写字楼汇聚大量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方面可促使城市化加速推进,同时可实现在高价位上的土地再开发,达到可观的利润空间。

(六)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挖掘外向型经济税源。近年来,涉外企业完成地方税收占全区国税地方税收的比重接近40 %,已经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出口退税机制调整,形成了外向型经济程度越高,财政负担越重,出口企业和外贸企业亏损面加大的趋势。因此,在新的出口退税机制下如何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区有关部门在招商引资和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中,要有强烈的“生财”观念,将保持地方税收收入后劲作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指针。在市、区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时,除考虑引进项目数和引资额外,还应测算出所引进项目的税收贡献(特别是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并将其作为考核的一个硬指标。(七)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厚重财源的民间基础。一是继续巩固发展传统餐饮经济特色,鼓励企业对外扩张、连锁经营。二是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向科技型、外向型发展,组织参加科技产业项目推介会、国际招商洽谈会等活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寻求更大发展。三是发挥科技孵化器园区的聚集效应,引导更多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入住,使其向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逐步把民营科技型企业培育成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四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投入,兴建企业、开办市场、增加网点,开发建设好专业特色街,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五是政府对民营经济积极实施政策引导。为民营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拓宽民营企业独资渠道;为民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实行财政贴息,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为民营企业创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优化纳税服务及税收队伍建设研究 篇6

作者:姚金娜

自“纳税服务”这一词汇在我国提出以来,已经迅速发展成一门理论学说,并与税收执法一同构成了税收工作的两大核心,同时也促成了税收征管模式由“税务执法强制型”向“纳税人遵从型”的转变。在纳税服务蓬勃发展的今天,其背后所隐现的税收队伍建设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任何一门学说的发展,都要以强大的知识理论和实务操作为其提供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纳税服务这样一门践行于实际的学说,更突显了其在税收队伍建设中的中坚地位。本文拟对通过优化税收服务以加强税收队伍建设进行一次尝试性的探讨。

一、纳税服务的概念及现实意义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社会中介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的总称。建设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必须以税收法规为基础、以征税人主动服务为特征,无偿为纳税人提供权责对称的纳税服务。

我国法律既赋予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义务,也赋予了纳税人依法享用纳税服务的权利。然而长期以来税务机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这种认知层面的局限,导致了税务机关对征纳关系一直停留在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层面,缺乏提供纳税服务的自觉意识。因此,优化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不仅具有贯彻依法治税、规范纳税服务、提高征管质量的现实意义,更是税收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主要变现在:

(一)贯彻依法治税,促进依法服务。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应当制定税务人员行为准则和服务规范,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普及纳税只是,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建立健全纳税服务体系,既体现了税务机关依法治税的原则,也促进了税务机关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税收队伍建设。

(二)规范执法行为,加速职能转变。优化纳税服务,有助于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增强税务人员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和观念,进而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税务机关根据各项税收业务的特点,准确把握管理规律,深入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制定便捷有效的纳税服务措施,保障纳税服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加速税收征管模式由“税务执法强制型”向“纳税人遵从型”的转变。

(三)提高征管质量,健全考评体系。优化纳税服务,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明确日常征管工作中的业务规范及监督考核,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健全纳税服务体系和纳税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不仅是加强税收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文明服务的具体举措。

二、“十二五”时期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税收队伍建设工作重点——提高税收遵从度

纳税服务是税收征管的基础。税收,一方面是国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也是纳税人享用国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经济成本。国家税务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对纳税人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法定的税款应收尽收,以保证国家能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公共服务的建设中。而有些纳税人出于减少税收成本、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考虑,有目的地采取合理的税收筹划手段,达到了节税的效果。对纳税人个体来说,的确得到了直观的现实利益,可将其行为放诸于国家税收总体利益及公共服务受众群体的集体利益中,纳税人作为公共服务的享用者之一,其本身的利益也同样受到了削减。从本质上讲,这就是一种出于个人利益驱动的不遵从行为。

税收遵从是纳税人基于对国家税法价值的认同或自身利益的权衡而表现出的主动服从税法的态度。纳税人在实践税收遵从的过程中不得不承担的费用,即税收遵从的成本,它是税收成本的组成部分。例如,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及心理成本等。纳税人受个人利益的驱动,出于降低税负的考虑,将这部分成本的产生变成了不遵从的主观原因,造成了偷逃抗税的结局。面对纳税人的不遵从行为,通常税务机关都会加大稽查惩处力度,以罚代管,这样的结果就是加大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成本,尽管加大执法惩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震慑纳税人的违法行为,但这是一种屈服性的遵从。纳税人一旦在以后的经济活动中找到漏洞,依然还会重复这种不遵从的行为。

由此看来,单纯依靠执法的强制性手段不仅无法切实的改变这种博弈的征纳关系,还会导致纳税成本的增加,激化征纳矛盾。因此,通过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税收队伍建设来促进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越来越开放的经济模式中,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税率以及税务部门服务纳税人的能力等方面的变化更为敏感,优化纳税服务必须对税务机关所处环境以及纳税人所处环境的变化时刻保持关注。在这种情形下,提倡自愿守法、提升税收遵从度,就成为了税务部门优化纳税服务的主要着眼点。

税务部门的服务方式直接影响到公众对税务系统的认可及其守法的自愿程度。优化纳税服务,可以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理解,帮助纳税人解决办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那些明了其权利并且得到公正有效待遇的纳税人,更加愿意遵守税法。建立一个清楚、简单并且“对纳税人友好的”纳税服务体系和流程也能够促进民众的守法意愿,让税收遵从更容易实现,进而达到降低遵从成本、减少纳税人不遵从行为的目的,同时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

三、建立“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格局

国外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经历了从执法强制向纳税服务管理模式转变的变迁过程。国际财政文献局的研究显示,纳税人更乐于接受税务部门积极的、提供帮助型的管理方式。

我国纳税服务起步虽晚于国外,但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机构设置、职责及名称上迅速体现出寓管理于服务的先进理念,以纳税人为中心、强化纳税服务的理念成为税收征管模式改革的新潮流,并将纳税服务作为税务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列入新时期工作规划。

“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和税收队伍建设应以纳税人合法合理需求为导向,将纳税服务的职责和要求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力求建立一个和谐融洽、高效低耗、平等互利的征纳平台。

在坚持“一个导向,二个目标,三个平台,六项工作,六大保障”即“一二三六六”工作规划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的服务观为指导,以促进征纳和谐、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和满意度为目标,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科学的服务方式、先进的服务手段,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熟、作风纪律好、服务意识强的税收队伍。

(一)改善税法宣传方式

知法是守法的前提,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有助于纳税人更好的享用税务部门提供的服务。要改善我国税收宣传和纳税服务的落后状况,就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载体,通过建立短信平台、网络平台、传统纸媒平台等方式扩大税法宣传的范围。将青少年群体作为税法宣传的重点,大力推进税法普及进校园的活动。个人和小企业是税法宣传的主要对象,税务部门要利用好纳税申报前的重点时段,做好税收宣传。

(二)完善纳税服务措施

优化纳税服务,必须提升信息化应用程度。近年来网络应用蓬勃发展,纳税服务逐步向电子化过渡,税务部门也应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科技服务手段,通过网络数据的集中提供跨时空服务。纳税人可自愿选择税务人员,并可在业务受理完毕后对税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评价,以此促进税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平。

(三)提高纳税咨询质量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纳税人的数量急剧增长,大型企业集团相继涌现,纳税人的经营方式、经营业务日益复杂,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纳税咨询服务专业化特征日益明显。税务部门应组织业务骨干、三师人员成立一支以纳税人为中心的高素质纳税咨询队伍,在维持电话咨询为主体的同时,开展网上咨询。

(四)注重纳税服务实效

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服务程序、简明办税流程,减轻信息报送环节纳税人的负担,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有利于促进纳税人的主动遵从。

1.全面限时服务,细化服务标准。在征管工作中实行全面的限时服务,减少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所需的时间,降低纳税人履行义务的难度。定期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对纳税人的不满及时做出专业化的调整。

2.提供专业服务,突出服务重点。优化纳税服务,既要提高专业化水平,也要突出服务重点,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平等竞争的平台。

(五)加强税收队伍建设

坚持人才强税战略,加强税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执法服务水平,加速促成税务干部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的思想转变。大力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将纳税人的满意度情况纳入到日常考核指标中,在管理中优化服务,在服务中强化管理,将纳税服务和公正执法统一起来,促进税收遵从。

参考文献:

优化税收成本问题探析 篇7

一、有关企业税收成本的相关概念和特征表现

(一) 企业的角度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税收成本就是企业为了实现纳税所必须核算和存在进行的一种经济价值, 其实就是企业为上缴税钱而付出的经济形态下的成本支出。一般来说企业税收成本可以分为广义税收成本和狭义税收成本。广义的税收成本就是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各类费用:比如办税人员的工资、滞纳金、纳税设备费用等;而狭义税收成本一般指企业税收的直接成本, 即企业直接缴纳的各项税款, 一般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其他税种等。

(二) 效率的角度

优化税收成本:从效率角度上说, 取得相同价值的付出越少的系统和存在被认为是优化后的状态, 也就是在企业缴纳税款过程中, 对企业经营的多样性和规模以及隐性的不记载在成本里的费用进行优化整合, 以减轻企业负担。

(三) 企业税收成本的特征

企业税收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税收政策的相关变化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变化及多样, 致使企业对相关税收成本统计和控制难以周全;企业税收成本存在累退性。我国政策在实践中显示企业规模越大, 其税收成本会相对降低, 所以说企业的规模增加对其负担却减少;再次, 企业税收成本的隐蔽性。企业在缴纳税收过程中, 其相关费用一般不作为企业的直接成本来进行核算。

二、我国企业税收成本的现状和意义

(一) 我国企业税收成本的现状

(1) 我国税收方面的法制有待完善和健全, 税收成本征管率上涨, 出现税收政策不连续, 税率设置过于复杂, 有的地方税制设置呈现出主观性和随意性, 影响了税法的严肃; (2) 税收环境虽然有些统一和进步, 大环境下仍然需要优化税收环境。一方面要加强税收征管与现代信息化进程, 使得企业纳税程序简化和统一, 使得数据信息申报畅通。另一方面要加强税务机关干部的税收成本意识, 减少浪费, 纳税人纳税意识和税务人员征管素养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3) 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税收筹划能力, 强化税收筹划的客观性和必要性, 为企业在战略谋划进行指导。

(二) 企业进行优化税收成本的意义

企业进行税收成本改革, 优化税收成本, 有利于增强企业税收工作的条理性, 为企业理财和发展走上节能高效相对稳定的发展轨道, 能够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税收成本筹划的好, 就能为企业进行成本决策提供准确的服务, 从而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 减少管理层对投资方向的失误, 为企业节约成本, 形成良性发展惯性。

三、如何有效地优化企业税收成本

(一) 控制税收经费支出, 压缩税收成本预算, 整和税收征纳环境

在税收办公过程中, 从税法制定到税法执行, 从税务机构设置, 要精简合一, 对于重复设置的机关, 要从人财物上合并, 要严格控制税收经费预算和支出;另一方面着重提高征管人员的成本概念, 杜绝夸张浪费;对偏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 不能不计成本设置机构和人员, 减少税收过程中行政色彩, 提高税收效率, 要遵循以最小的税收支出取得最大的税收效益的原则;对纳税人要提高自觉纳税的意识, 培养他们的纳税概念, 控制和减少税收领域的违法和犯罪行为。

(二) 采取信息化和技术化手段, 与国家政策信息及时对接

运用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手段, 及时了解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在工作方式上要充分利用先进计算机的优势, 体现信息价值的高效, 减少人工操作的烦琐和失误, 提高工作和税收的效率。

(三) 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增强自身税收筹划能力

税收筹划是企业理财学的一个部分, 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 企业管理者与财会人员需要不断增强业务能力, 制订尽可能完善的筹划方案, 综合考虑各方因素, 减少失误和费用, 为企业带来最大收益。

四、结语

企业进行税收成本优化是一项关系企业轻装前进的运作, 不但能增强企业的工作条理性, 为企业减压卸负, 控制企业成本, 增强企业活力和财力, 也能给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帮助和依据。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在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结出优化税收成本的方法, 以此来加深企业在实践中关于税收方面的认识和思考, 并最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指导工作。

关键词:税收成本,优化成本,改革,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培森.税收成本与效率研究[J].财政研究, 2000, (4) .

[2]李健.企业税收成本的构成及其优化[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

[3]王妍超.谈纳税成本与《小企业会计准则》[J].会计之友, 2012, (22) .

[4]杨辉.企业税收成本管理研究[D].贵州大学, 2007.

[5]刘竹青.论企业税收筹划及其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12) .

地方税收优化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国家税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随着高等教育领域竞争的日益激烈,独立学院大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其办学定位,《国家税收》课程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然而学科本身的难度造成独立学院在税收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困难,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针对独立学院《国家税收》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国家税收》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近二十所独立学院国家税收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当前独立学院国家税收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教材内容滞后于教学实际

目前我国正处于税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近年来国内相继进行了资源税、房产税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税收内容处于频繁变更中。从国内各独立学院所运用的国家税收教材来看,大多数教材都无法跟上国家税法的更新脚步,导致教师上课的税法知识与国家税收政策之间存在脱节问题;其次,国家税收教材的版本繁多,然而这些教材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基本以介绍现行税收制度为主,缺乏税收征纳、应用等实务方面的内容。

(二) 教学方法上重讲授轻能力培养

《国家税收》内容枯燥,拥有大量繁杂琐碎的的税法条文,而目前教师在教授国家税收时,大多只都是“填鸭式”教学,只重视讲授各种税法规定,教学内容设计上以传授税法知识为主,不注重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对学习税法没有兴趣。许多学生埋头于税法的计算,死记硬背繁琐的税收法规,对纳税申报实务知之甚少,对如何进行税收筹划一无所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学配套措施不够完善

当前独立学院越来越注重实训平台建设,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电商、会计、金融等实训平台,也建立了各类实习基地,然而税收方面的基础设施却被大多数学校忽视,结果就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于税收“会算不会用”,考试能考高分,具体到实务操作就一脸茫然,

(四)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在国家税收课程的考核方面,目前主要以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税收基本概念、各种税种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很少涉及案例分析题或者对于税收筹划方面的内容,考试成绩基本是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综合,然而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对税法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很难反映学生对税收实务的应用能力,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

二、《国家税收》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国家税收》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独立学院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针对该目标,在国家税收的培养方案中应尽量减少深奥的理论教学,而必须增加实践实训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对于税收的应用能力。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抓住重点。我国目前有十几个税种,大多数独立学院税收的课时数大概在32—48个之间,在如此短时间要把所有税种详细讲解清楚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时要有所侧重。我的建议是在具体分配时把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作为核心章节,重点讲授;而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作为次重点,其余包括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可以一笔带过,让学生在把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自学了解,有疑难问题可由教师来解答。这样,既能把难以理解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内容在课堂上讲解细化,在提高学生上课效率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注重归纳。国家税收各个税种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区别,很容易混淆。这要求教师应注意对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可采用表格形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提炼出其中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在单个税种讲授中,教师应注意逻辑思路,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等税制构成要素入手,依循各税制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步步推进,由浅入深。

第三,实务导向。为使用独立学院应用为导向的目标,高校教师在国家税收的教授上,理论方面的阐述要少而静,重点应放在税收实务上。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税收知识,提高税收筹划能力,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二)《国家税收》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

《国家税收》教学模式优化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优化。《国家税收》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庞杂,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根据教学目标综合选择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

一是讲授法。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税法的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计算方法。目前高校老师在讲授中更多的是利用教学场所的多媒体设备,这样能更清晰地阐述各个税种的基本特征。比如:企业所得税中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要求合理确认应纳税的收入、成本、费用、损失等,在讲授中可以按纳税申报表中的填报顺序逐一进行演示。另外增值税、消费税以及营业税之间存在着很多的联系和区别,只有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才能系统、全面掌握各个税种的特征,不至于产生思维混乱。

二是案例法。国家税收的教学案例主要包括办税业务流程和税收筹划方面的内容。案例教学能讲各种税种融合在一起,促进独立学院的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培养学生进行税收筹划的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税收筹划的魔力,从而加深对国家税收的理解,激发对学习税收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是网络教学法。网络教学是独立学院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借助于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不受课堂限制,可以自主的在宿舍或者家里随时进行国家税收的学习。任课教师可以讲各个章节的习题集或者作业放在网上教学资源库里,让学生在线进行模拟测试,增强学生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遇到各种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在线传递给老师,任课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予解答。显然,网络教学法突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让独立学院学生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去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国家税收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是实践性教学。《国家税收》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在以上方法进行系统教学的同时,独立学院的任课老师还应该多让学生了解一些税收的实务工作,让他们能学以致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和当地税务事务所合作,最好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真实感受实际生活中税务申报、税收筹划是如何开展的,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服务当地经济。

(三)《国家税收》学生评价方式的设计

目前独立学院对于国家税收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采取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综合来决定的。这种方法导致很多学生仅仅为了取得好的成绩突击学习,考完后又全部交给老师了,需要加以改进。一是可以参照注册税务师考试标准的基础上,更多的注重对学生办税业务操作的考核来制定考核标准,评价的标准应偏向于按照现行纳税申报的准确性来确定。三是改革传统的以评价方式,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综合课堂案例分析表现、税务实训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评价国家税收的课程成绩。

独立学院国家税收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任课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多个层次进行优化。在改革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出发点,真正完善独立学院国家税收课程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实际有用的税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小安. 改进实践性教学,提高税务专业技能[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2011,( 3) .

[2] 杨光,武凤平.应用型本科《财政与税收》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12).

上一篇:《鲨鱼海洋》观后感下一篇:《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