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农村

2024-07-24

城市和农村(精选12篇)

城市和农村 篇1

目前,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而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而我国也在逐步加大新农村发展力度。因此, 影响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我们要怎样发展小城镇及新农村使其城市化发展加快呢?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思考和发展?现如今的小城镇和新农村又有哪些发展优势和劣势?认清这几个问题是探索小城镇和新农村发展的关键。

1 影响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目前, 影响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城乡差别。而我国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存在了许多年, 这种差别受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因素影响, 所以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长此以往, 就把农村和农民排斥在了现代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外[1]。因此, 对于缩小和认识城乡之间的差别, 既是有效推动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也是推动农村城市化起点必要的前提。因此, 即使在工业化发达的现代, 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城市化, 就必须缩小城乡差别。

就生产产业来说, 农村主要以农业为主, 而工业则集中在城市, 现在由于农业产业难以满足人们的就业和生活需求, 使得农民大量涌入城市。要改变这种现状, 需要做到发展农村自身产业, 减少人口流失。加快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央提出, 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并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 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2], 无疑农村自主产业化摆在了首位。

其次, 农民文化水平及掌握科学技术的多少也影响着生产力和产业发展。因此, 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越高, 农民掌握的科学技术越多, 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也就越强, 对于改善其现有的农业经营方式具有促进作用。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越多,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越多, 农田水利、农机设备等方面的建设的投入就会越多, 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尽管城乡收入之间适当的差距有利于激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 进入城市从事除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 融入城市生活。但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会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因为我国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趋势, 伴随着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为城市的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导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但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 加之各级政府为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大量征地, 使很多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途, 农用耕地骤减。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 耕地缺乏。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人民的整体素质, 加强文化教育,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 发展其他产业。现如今, 电商的发展使得许多农村开始收益, 生产小商品提供给电商, 从中获益, 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机遇和途径。

最后, 是交通问题。道路的通畅与否是小城镇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沿路发展是实现小城镇在一定区域内的区位优势转化和对外交流的需要, 是小城镇和农村的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用优良经营口岸、扩大经营服务面的需要。沿过境公路形成的商贸、服务业等易于对外服务, 服务面广, 经营效益往往较好。因而沿路发展是小城镇, 新农村建设缺乏整体经营思路, 在发展初期, 无法投入足够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结果, 是缺乏科学、严格的规划控制和引导的结果。目前, 我国农村的交通发展迅速, 但依旧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

2 农村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呈现出世界各国的共性特征;同时, 显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 城市的数量和功能都得到了巨大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推进与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 随之而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步伐的加快, 使我国城市化过程本身累积的诸多矛盾日益凸现。在城乡分割中, 协调性较差, 而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开始与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导致结构雷同, 特色不明显。而且城镇体系不健全, 协同效应不足。而传统制度的约束功能仍热存在, 阻隔了城乡的融合。解决问题的对策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协调城乡发展和互动

就城市化发展来说, 脱离农村的孤岛式发展模式注定以失败告终。因为这样没有农村的协调和支持的发展模式是脱离本身的发展, 没有供给之源头的发展。因而, 需要从协调城乡互动, 共同发展的角度谋划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方针。

2.2 突出发展特色, 找寻合适的发展策略

就我国的城市发展的现状而言, 缺少特色是主要问题。诚然,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 许多乡村以发展特色旅游等模式已经开始独具特色。但在主导产业的选择和未来功能的定位上显示出了明显的趋同性, 这些现象对于城市的后续发展十分不利。而在我国发展成功的一些村庄和小城镇, 成功因素在于结合本身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及优势, 选择了适合其本身的主导产业发展, 顺利走向城市化。

因此, 新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突破口应该从发现自身特点, 发挥潜在优势为主, 努力找寻并培养适合本身的核心产业, 拉动经济发展。对于新农村或小城镇而言, 应当从区位、产业、文化底蕴、旅游等方向来找寻发展优势和方向, 以此来定位适合自身的主导产业, 形成自身特色, 要发展整合城镇体系, 发挥协同效应。但由于各个小城镇和农村规模不一, 则表现出功能的差异性, 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 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金字塔式”[3]的城镇体系便成为当务之急。确立合理的城镇体系, 一方面要考虑城镇的发展现状, 通过城市布局的合理调整和功能的整合, 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城镇化体系, 发挥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 要结合城市的未来发展, 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确立城镇体系的发展方向。

3 新型工业化带来的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机遇

工业化是生产力, 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这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概念, 而发展农村城市化的另一途径就是城乡统筹。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 使各种资源快速地向城市聚集, 城乡差距拉大, 因此, 城乡统筹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两化互动是城乡统筹的实现途径之一。要达到城乡融合, 一是需要进行城市化, 提高城乡空间的经济集聚度, 引导城乡资源互动、三大产业相互渗透, 同时合理配置城乡人口分布;二是发展城市和农村自身经济,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城市二、三产业的结合点, 同时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 加强城乡工业联系, 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

而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两化互动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是是两化互动发展的目标, 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必须在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赋予城市和乡村两大空间经济主体以平等的地位, 加快发展, 使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 相互协作, 优势互补,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祥.城镇化战略与经济转型[J].书屋, 2013 (4) .

[2]郑之杰.新型城镇化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J].中国金融, 2013 (10) .

[3]杨洁.“九五”及到2010年我国城镇体系建设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构想[J].经济研究参考, 1996 (1) .

城市和农村 篇2

据说是我们农民不该来到城里

城市里的人们到乡下是观光和旅行

而我们农民到城里是为了生存

城市里的学校十分拥挤

据说农村的许多村小正要撤去

城市里的孩子已经从电脑上知道了天下大事

不需要课本来告诉世界的秘密

而乡下的娃子

还是用书包来盛装知识

黎明即起

城里的人们习惯了拥挤

也习惯了保持距离

据说是农村的人们一个村庄的人都彼此认识

一家有事

家家支持

城市里的山和水

应该是人们伪造的安慰

据说是农村的山水还是如从前一样美丽

布谷还叫

杜鹃还啼

不知道城市广告牌上的月亮

有没有哭泣?

城市之外

高楼被人们在水田里肆意种植

如今的地里不再生长苞谷和稻米

如今的农民放下了镰刀和耙犁

在城市和农村的缝隙

艰难的生存

如蚂蚁爬行在一张浮于水中的叶子

不知道风雨随时可以覆盖生命

还乐此不疲?

黑色的夜晚

不是什么都没有

其实我们的眼睛看见了一切

露告别了

心在等候

月离去了

风在挥手

不要说灯光可以点亮夜晚

不要说风雨可以添加孤独

既然来了

就坦然接受

别再让天空遗忘了窗的厮守

别再让夜晚记忆悲伤的烦忧

让茶冷却

让酒高歌

让血液擦亮失眠的额头

关于三农问题和农村城市化的思考 篇3

摘 要 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特殊国情,城市化建设也面临诸多困难。为使城市化建设健康进行,政府应关注更多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乡镇企业 城市化

一、三农问题和农村城市化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探索一条带根本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途径,这就是农村城镇化道路。农村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融合,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城市化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现实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主导力量。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整体功能逐步提升,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正视和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就业和农业人口问题

要使转移出来的农民真正地进城就需要有大量长期稳定的非农就业岗位,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很不乐观。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城市的就业机会有限,城市人口失业率一直在上升。而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无法公平顺利获得同等的就业机会。城市中出现的农民工问题至今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二)粮食生产问题

如果加速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那么非农业人口将急剧增加,那么城市非农业人口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按照我国的国情仅靠农业生产是很难保证的。由于从事农业与从事非农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很多农民已经放弃了农业。当前农民队伍萎缩的现实就已经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今后谁来从事农业生产?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农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就没有了保证。

(三)土地问题

现在很多地方城市热衷于通过扩大规划区,征用更多农村土地来加快城市发展,致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多过快,损害了“三农”利益。新扩的城镇建设用地60%以上是耕地,且多为优质耕地。这种粗放式的城市化扩张不但没有解决我们的人地关系,反而使农民、农业和农村用地向城市化再一次做出让步,导致资源占有关系更加紧张,而这正是城市化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城市化本身的问题

我们在学习国外城市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失败的地方。任何城市的发展都要考虑城市本身的承载力问题。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一些城市为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盲目发展,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致使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温室效应、污染效应和拥挤效应等。

(五)农民工问题

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农业人口大规模地走向城市,并真正成为城市居民时,住房问题难以解决,此外,进城农民的保障制度很不完善,农民工的社会福利的不到落实。这都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推动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思路

(一)科学规划,构筑合理的城市化体系,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流向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有进大城市的偏好。大城市由于工业就业比重上升的空间已较小,服务业发展趋于饱和,不足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充分利用小城镇资源和产业空间的优势,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促进农村工业小区建设,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通过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打造层次递进的多元化道路,才能为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只有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才能为城市化进程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政府既要扩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规模和范围,把已确定的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政府也要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并不断加大各级政府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扩大农业公共品供给范围,从而扩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改革体制,健全机制

进一步推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降低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解除农民进入城镇的后顾之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人才、资金的积聚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保护耕地,科学经营土地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因城市的扩张,不可避免地会占用土地,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的市民化,又会使一部分土地从农民手中空置出来。要严格保护耕地,努力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五)贯彻可持续发展观

强化生态建设和城市管理,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环保、交通及社会治安等问题。还要注重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要把推进城市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作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认真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把城市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把现代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2]林毅夫.再論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刘明宇.分工抑制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农业经济问题.2004.

[4]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姚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8.

城市和农村 篇4

“宽带中国”战略将宽带网络明确定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全面制定了到2020年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根据“宽带中国”战略确定的技术路线, 我国将按照高速接入、广泛覆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的思路, 推进接入网建设;按照高速传送、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思路, 推进城域网建设;按照优化架构、提升容量、智能调度、高效可靠的思路, 推进骨干网建设。

“宽带中国”推进共分三大阶段。从目前到2013年年底为全面提速阶段, 重点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 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 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2014~2015年为推广普及阶段, 重点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 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 深化应用普及;2016~2020年为优化升级阶段, 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 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宽带中国”战略提出五项重点任务, 包括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水平、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为此, 将启动“宽带乡村”工程、宽带网络优化提速工程、中小企业宽带应用示范工程、贫困学校和特殊教育机构宽带应用示范工程、数字文化宽带应用示范工程、宽带核心设备研制产业化工程和“宽带中国”地图建设工程等七项重点工程。

为了全面推进“宽带中国”战略, 国务院将出台七大政策措施, 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环境、规范建设秩序、加大财税扶持、优化频谱规划、加强人才培养以及深化国际合作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有什么不同 篇5

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 注重通过整合资源, 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理解农村社区,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特征:

(1)农村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农村社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都可以在农村社区内反映出来,人们能够通过农村社区发现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能够从农村社会生活中听到社区居民最真实的意愿。可以说,农村社会是由若干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所组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从农村社区建设入手。

(2)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是农村社区产生、存在的前提,是农村社区的建设者,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村居民的根本利益做为建设农村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增加农村居民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农村居民满意的社会经济生活场所。

(3)农村社区的基础性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城市社区中劳动力的谋生方式基本上是从事二三产业,而农村社区中基础性想经济活动则是从事农业生产。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在农田种植业发展的同时,林牧副渔和二三产业大规模发展。许多地区的农村居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从事农业的数量,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得的收入也已经超过了农业收入。

(4)农村社区的多功能性。就 国的农村社区的情况而言,一是具有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农村社区发挥着组织、协调、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作用。二是具有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农村社区发挥着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发展各类社区组织,推进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作用。三是具有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农村社区担负着发展教育事业、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为农村社区组织具有维护本社区的治安秩序、调解民间纠纷、管理计划生育、维护社区的社会稳定等项功能。五是具有社会建设的功能。如发展本社区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

(5)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较低,聚居规模较小。人口密度和人口聚居规模是衡量一个社区人口状况的主要指标。与城市社区相比,由于农业生产活动需要在大面积的土地上进行,使得农村居民不可能想城市居民一样聚居在一起,只能小规模分散居住于多处。这个特点就要求 在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和管理中要因地制宜,尊重客观现象。

(6)农村社区中家庭功能比较突出。农村家庭不仅担负着生育、赡养、消费、文化娱乐等项功能,而且还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单位和农村组织的主要构成单位。家庭的最基本特征能够比较充分的满足农业活动提出的多项要求,而其,在农村社会生活中,个人往往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参加组织活动,社区组织在其活动过程中也往往把家庭视作接受任务的单位。可以说,家庭是农村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

(7)农村社区中血缘、地缘关系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业缘关系的作用日益重要。血亲、姻亲,以及由于世世代代血亲姻亲关系形成的复杂网路,是农村社会关系的核心和联系纽带。同时,邻里关系也是农村社区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但是在现代农村中,原本紧紧地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格局正在变得多元化、理性化,亲属之间关系的亲疏越来越取决于他们在生产经营中相互之间合作的有效和互惠的维持。

城市和农村 篇6

众所周知,王宝强来自河北邢台农村,父母都是极其朴实的农民。而他的妻子马蓉则是一个主持专业毕业的美女校花,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85后独生女。那么,王宝强与马蓉组建家庭后,农村土里土气的公婆与马蓉这个洋气的城市儿媳,能和谐相处吗?王宝强夹在中间,又如何处理父母与妻子之间的矛盾呢?

农村公婆遇上城市儿媳

明星儿子左右为难

王宝强与马蓉相识于2007年的一次采访。那时,21岁的马蓉还是西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北京电视台实习。在采訪中,王宝强对漂亮清纯的马蓉一见钟情,而马蓉对善良、朴实的“励志偶像”王宝强也颇有好感。不过,憨厚的王宝强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他不但不敢向马蓉表白,甚至连正眼也不敢看人家。幸好,马蓉也不是特别爱说话,两个人很是默契。就这样不温不火地接触着,日久生情,两个慢性子的人终于水到渠成地走到了一起。

2008年,马蓉大学毕业,从西安来到了北京发展,并进入北京电视台。工作和情感都稳定下来后,两人在父母的催促下,于当年10月在北京低调结婚。

蜜月刚过,王宝强就诚恳地与妻子商量:“我8岁去少林寺学武,10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加起来不到365天。爸妈正一天天老去,我想把他们接到身边尽孝。”马蓉一口应承:“我赞成。你爸妈这辈子不容易,现在咱们条件好了,是该让老人享享清福了。”

11月3日,王宝强和马蓉一道赶赴老家河北邢台南和县。父亲王银生和母亲刘焕的刚从地里摘棉花回来。望着父母皲裂的双手和黝黑的面孔,王宝强情难自已:“爸妈,我和马蓉这次来,特意接你们去北京生活一段时间。” 王银生和老伴见儿子媳妇如此真挚,便爽快答应下来。

王宝强的家是一套200平米的复式楼。本来王宝强夫妇的卧室在楼下,担心父母年纪大了,爬楼不便,小两口便将卧室腾出来让父母居住,自己搬到了楼上。

朴实善良的王宝强在演艺圈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人缘,片约不断。马蓉作为北京电视台的编导,也经常加班,因此,夫妇俩难免不时将父母抛在家里。

2009年4月13日,王宝强从黑龙江拍完影片《冬天不冷》回到家,见父母站在阳台上争论不休,王宝强疑惑地问:“爸妈,你们在争什么呀?”王银生长叹一声:“唉,我和你妈一天到晚窝在家里没事干,在数小区里的汽车。我数了一共82辆,你妈非说是81辆。”

晚上,王宝强把父母数汽车的酸楚告诉了妻子。马蓉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她告诉王宝强:“既然咱们将爸妈接来了,就得让老人过得舒坦、踏实些。你安心在外面拍戏吧,照顾爸妈的任务就交给我了。”

然而,马蓉一旦与公公婆婆紧密接触,矛盾就出来了。马蓉从小在城市长大,爱干净,公公婆婆的床单被罩她一个星期洗一次。刘焕的和老伴在农村生活时,床单至少两个月才换洗一次。媳妇的举止,让老两口以为儿媳妇嫌他们脏。等王宝强从外地拍戏回来,王银生对儿子说:“我和你妈在这里住不习惯,想回老家了。”王宝强忙问:“爸,你怎么了?”王银生于是将自己的猜测倾吐出来……

当晚,王宝强对妻子发火了。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马蓉委屈地哭了起来,向丈夫解释:“这都是误会,是生活习惯造成的误会。宝强,你应该了解我,我不是那样的人啊……”王宝强冷静下来,是呀,自己土得掉渣,马蓉没说过半句嫌弃,怎么会嫌弃他的父母?作为丈夫和儿子,自己应做家庭的润滑剂,将这对农村公婆与城市儿媳黏合在一起。

于是,王宝强向父母解释:“她不是有意的,时间一长,你们就会了解她的为人。”见儿子“庇护”儿媳,老人不好再说什么。但在他们心里,总觉得与儿媳间多了一层隔膜。

儿子出生

婆媳矛盾加剧怎么办

幸好,就在这当口,马蓉怀孕了。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中,也暂时放下了彼此的罅隙和矛盾。

然而,平和的表象下暗涌丛生。王银生和老伴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希望马蓉能为王家生个儿子。当天晚上老两口在卧室嘀嘀咕咕:“不知媳妇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刘焕的诡秘一笑:“我会看肚脐眼,孕妇肚脐眼凹进去,怀的就是男孩;凸出来怀的是女孩。”“那你一定找机会看个清楚。”

一天下午,马蓉躺在浴缸里洗澡。刘焕的一会儿借口送浴巾,一会儿又借口试水温,在浴室进进出出好几回,每次眼睛都偷偷往马蓉的肚脐眼上瞟,可马蓉身体被泡沫覆盖,根本看不清楚。马蓉不知婆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为气恼:“妈,我在洗澡,你老进来干什么?”刘焕的尴尬一笑,悻悻离去。

老伴一进客厅,王银生就迫不及待地问:“到底是凹的还是凸的?”刘焕的一脸落寞:“没看清楚。”王银生遂埋怨老婆“没有用”。

这年10月,马蓉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男婴。这意外的惊喜让王银生夫妇喜极而泣,王银生抱着孙子左看右看:“果真是男孩,我们王家有孙子了!”婆婆刘焕的也眉开眼笑。

王宝强想请月嫂来家里照顾马蓉和儿子,可刘焕的却主动请缨:“我们手脚灵便,可以自己照顾马蓉和孙子。月嫂毕竟是外人,花钱多少不说,照顾起来不可能像我们一样贴心。”老两口每天乐呵呵地为孙子洗澡、换尿片,一边忙碌,还一边哼着河北梆子。

王银生夫妇毕竟是农村人,卫生习惯远远达不到马蓉的要求。孩子一出生,马蓉就一再叮嘱婆婆:“妈,你冲牛奶时每次都得给奶嘴消毒。”刘焕的嘴上答应了,可她不是忙忘记了,就是用自来水将奶嘴草草一冲了事。起初,听见马蓉数落自己 “妈,你也太不上心了。孩子小、身体免疫力弱,奶嘴不消毒,他会得病的。”刘焕的开始还顺从地答应着,见马蓉的态度越来越不耐烦,她忍不住回敬起来:“我3个孩子都是这么带大的,个个都健康,你哪来那么多规矩?”婆媳俩争执了几句。

此后,马蓉“剥夺”了刘焕的照顾孩子的权利,这让刘焕的更不满了。2010年6月中旬,王宝强结束电影《最爱》的拍摄返回北京,进家门没多久,马蓉就在他面前数落婆婆的不是。王宝强本来想回家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他皱着眉头训妻子:“老人千错万错也是长辈,你就不能多迁就她?没想到你也这么狭隘俗气!”马蓉生气地收拾行李就要住到单位去。王银生狠命将她拉了回来……

“半小时车程养老”新模式

让婆媳重归于好

妻子的极端反应,让王宝强冷静下来了,他意识到:自己身为这个家的顶梁柱和主心骨儿,面对家庭矛盾,不能一味靠“和稀泥”来解决问题。必须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春风化雨,让老少三代组建的家重新充满欢声笑语。

2010年8月,王宝强让自己的哥哥王建永担任经纪人,哥哥一家也进京生活。接着,王宝强与马蓉商量:“我想在郊区买套四合院,让爸妈换个环境。这样,我们离老人只有半小时车程,去看他们很方便。你们之间不在一个屋檐下,有了适当的距离,也会处得更融洽。”马蓉的心被深深触动了:“我也希望和爸妈搞好关系,只要爸妈能快乐,我没意见。”2011年春天,王宝强在北京东郊买了一套四合院,从家里开车到四合院只有半小时车程,来往非常方便。

王银生和老伴住到郊区后,熟悉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老两口在院子里种上了黄瓜、扁豆、西红柿等蔬菜,房前屋后还栽种了向日葵、香椿树。每次王宝强拍戏回家,带着妻儿开车半小时就赶到了父母的住处。一畦畦碧绿的菜地很是养眼,王宝强与父母一道给菜地浇水、施肥、搭架,忙得不亦乐乎。

适当的距离,让王银生夫妇和马蓉慢慢地都把過去的矛盾淡忘了。王宝强不在北京,马蓉每天早上都把孩子送到公婆那里,晚上再接回去。每次,有新鲜蔬菜收割,刘焕的都会准备一大兜交给儿媳:“这是没有农药的蔬菜,吃了不会得病。你把这些分给你的同事吃吧!”马蓉连声答应着,送给电视台的同事,让大家一同分享公公婆婆劳动的快乐。

2011年10月,王宝强与马蓉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两个老人欢喜得不得了,来往王宝强家里更勤了。而马蓉因为照顾不过来两个孩子,也盼望着公公婆婆来帮忙,一家人更亲了。

2012年5月,马蓉要赴山东出差,王宝强又在东北拍戏,年幼的儿子无人照看。马蓉马上拨通了公公婆婆的电话:“妈,你和爸能不能来城里住几天,毕竟这边更方便些。”“好!我们马上到!”王银生夫妇爽快答应着,半个小时后,老两口打车赶了过来。几天后,马蓉出差归来,只见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儿子被拾掇得整整洁洁,心里不由热乎乎的。

王宝强夫妇的这种“半小时车程”养老模式,避免了婆媳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磕磕碰碰,彼此既有独立的生活和心灵空间,又不缺乏团聚的亲情温馨。团聚时,三代人都有新鲜感,说话做事能合理地把握分寸。一家人都很享受这种“疏密聚散,亲情保鲜”的生活方式,关系越加地融洽了。

城市和农村 篇7

一、城市化给农村青年带来机遇

1、城市化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城市化发展带给城乡企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促进了它们的集约化发展,这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企业的发展。集约化的实现使农村企业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农村中大量劳动力剩余,特别是青年劳动力的剩余为其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能。近年来,我国大批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务工,这使得这些农村青年脱离了对土地的依附,也脱离了其对家庭的依附,进入到城市之后,他们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为其实现自我价值打下了坚实基础。

2、城市化使农村青年自主意识增强

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带来了大量的新事物、新知识,城市化发展将这些新鲜事物发扬开来,这大大唤起了农村青年的积极性,使其以更充沛的经理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农村青年进城后,在先进思想熏陶下,将会开始重视对自身价值的思考,作为城市化进程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青年对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在先进教育思想影响下,农村青年将会有更具自主意识,懂得以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与利益,做起事情来也更有自己的想法,不惧怕恶势力和侵犯自己权利的行为。

3、城市化使农村青年的政治地位得到保障,经济家庭地位得到提高

无论是在乡镇企业工作,还是跳出农门、进城务工,以个人劳动获得工资收入是每一位农村进城青年最直接的收益。当他们在城市中找到工作并可以养活自己的时候,便不会再像从前一样依靠家人,这样一来他们的个人经济地位便逐渐显露出来,开始走向独立。随着他们越来越多的融入城市成或之中后,更多的教育和历练也使其政治地位有所提高。青年们开始注重政治权利,在村委会工作及相关选举会议上都能充分参与,体现着着自己主人翁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其与城市青年间的差距。

二、城市化为农村青年带来挑战

在劳动力市场中,人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这个人的劳动能力,对于农村青年来讲,受教育的程度同他们参与活动的能力和潜力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同时也是制约农村青年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农村青年的文化水平较低,能胜任的工作只是一些简单的加工或个体经营,很多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是不能胜任的,另外农村青年对知识和法律的接触也较少,向上层发展的可能性非常小。对于一些流动的农村青年来讲,工作的范围限制在劳动力市场的下层,多为工业加工区,还有一些服务行业,承担城市发展中劳累脏险的工作,还有流动的摊贩。由于农村青年接受的教育比较少,其思想、心理、习惯等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造成他们缺少竞争的意识,在这种形式之下,农村青年面临着边缘化的困境。

三、解决农村青年发展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提高农村青年的教育水平

从当前的形式来看,虽然为农村青年创造了很多接受教育的环境,但总体看来农村青年的文化程度还是不高,且基本接受的教育都属于实用技术的短期教育,由于受到教材短缺、师资队伍薄弱等多项问题,造成农村青年的文化水平还是不能有效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过受教育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所以必须要积极的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教育,推动农村青年更好的的发展,这是加快城市进程最重要的工作。

2、青年组织发挥其作用,保障农村青年的发展

对于农村青年来讲,城市化进程不单单是机遇,更是挑战,农村青年要想在城市化进程中获得更好的进步,而不是被边缘化,就必须要大胆的进行挑战,相关的保护农村青年的组织也要在城市化进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3、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需要配套政策

我国传统的城市社会保证体系产生与经济体制下,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城乡分割,只为公务员或干部所提供的保障权益,在当前新移民大量进入城市的形式之下,这种体现所具有的问题就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必须要建立城市新移民社会保障体系,打破新移民子女入学方面的歧视政策,不断优化医疗、养老保险政策。

四、总结

城市和农村 篇8

一、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耕地的下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越来越大, 转移的难度更加复杂, 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并且面临严峻挑战。从转移地区来看, 转移流出地区主要是中、西部以农业为主、经济较不发达、非农就业机会较少的地区, 流入地区则主要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跨区域转移, 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从转移就业的基本构成来看, 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的年龄构成以16~35岁的年龄段较为集中, 占总转移人数的一半以上;从素质构成来看, 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 但劳动力素质的平均水平仍然很低, 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 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占绝大部分, 高达70%。在劳动和技能掌握方面,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部分技能水平低下, 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30%左右, 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己成为当务之急。从产业分布看, 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主要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建筑业、制造业和低层次的服务业中。而从行业分布来看, 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服务业发展空间还很大。

2.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呈上升趋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 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场所,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尝试。这种转移模式优势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直接在当地农村从事工作, 同时还可兼顾家庭的农业生产。在传统观念中农业的收入比较稳定, 农民不会主动放弃农业生产活动。此时,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 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城市对农村的拉力作用加剧,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心怀梦想涌入大城市为自己的理想打拼, 这些活跃在城市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 当前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逐渐活跃呈上升趋势。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二、三产业为主。近年来,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表现为:第一产业平稳下降, 第二产业稳定上升, 第三产业持续上升。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 我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正向第二、三产业流动, 而且向第三产业流动的人员要远远超过向第二产业的流动。当前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已大于第二产业, 并且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伴随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而变化。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深化, 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还会不断提高, 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

(3) 转移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的滞后, 市场机制不健全, 劳动力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市场信息不顺畅, 在没有市场的引领和管理下, 劳动力转移更多地表现出自发性和盲目性。据有关调查显示, 目前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外出打工时没有经过职业介绍部门或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指导, 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显得很盲目, 甚至在出发前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工作, 找老乡、亲朋好友介绍工作是他们找工作的主要途径。有资料显示, 目前自发自流的农民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70%左右。由于缺乏市场的指引和相关部门的监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形成原因分析

1.城市化进程滞后。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落后, 人口基数大,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呈现“滞后城市化”趋势。近年来, 中国工业化发展迅速, 相对于工业化的进程,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落后于工业化的步伐。当前我国总体上呈现出了城市化滞后的特征。再加上各地政府相关政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使城市的聚集效益难以完全发挥。因此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 并落后于世界城市的平均水平。这就意味着城市就业容量有限, 将延缓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 不利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

2.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打破。我国的二元结构主要特点是我国“双重二元结构”, 即在我国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与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 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正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显著的双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造成了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 广大农民为改变贫困生活, 为获得更高收入, 纷纷涌入城市寻找自己淘金的机会, 他们一窝蜂似地涌入城市, 形成了著名的“民工潮”, “打工仔”、“打工妹”、“农民工”等全新名词应运而生。因此, 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造成当前城市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3.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低。我国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一种现象, 一边是劳动力过剩, 一边是“技工荒”、“民工荒”, 即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现象, 不是没有工作岗位提供, 而是劳动力不符合岗位要求。农村劳动力大半是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 甚至小学水平, 根本不能胜任很多工作岗位对技工的要求, 造成了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又出现“民工荒”、“技工荒”现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仍然制约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4.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竞争越加激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广, 城市失业人口急剧上升。城市人口无论在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以及技能方面都比农村人口略胜一筹, 在这场城市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但是农村劳动力也不甘示弱,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现代化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松动,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进程加快, 农民工不再只是转向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更向技术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等各个行业进军, 扩宽了就业范围, 从各个行业向城市劳动者提出挑战, 两者博弈的结果使这场竞争越演越烈。

5.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面临种种挑战和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是一种必然现象。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市场化各种机制都还不够完善, 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农民工的大量涌入对城市就业、治安、计生、教育等各方面的压力, 使得各地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对农民工有很多歧视政策, 直接导致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形成。同时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严重, 这种行政分割的一种后果和体现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流动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歧视和市场分割违背了公平竞争、自由择业的市场原则, 导致劳动力资源不能在全国范围进行合理配置, 这样就降低了市场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运行效率。加剧了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就业的矛盾。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建议

1.加快城市化建设,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 对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不断拓展接纳空间范围, 将成为今后解决农业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 引导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 大力发展中心城镇, 逐步稳妥地实现农村城镇化。在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 这样既能发展农村经济, 又可避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给城市带来的各种压力。

2.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近年来, 我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尤为重视, 第三产业将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点。当前, 我国的产业结构是工业比重较高, 但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远远比不上服务业, 在现阶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 而服务业中有许多行业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要求不高, 如第三产业中的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都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因此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给予城市带来的压力, 就必须要有足够强大且适合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的产业支撑, 而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3.加强基础教育投资, 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政府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持续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资, 优先发展基础教育, 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民工进行专业教育, 让农民工有一技之长。因此做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 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让农民工在选择工作时有更大的余地, 同时这样也增加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因此加大基础教育投资, 会更加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4.积极探索灵活就业方式, 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就业。所谓灵活就业, 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如:城镇社区服务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小型加工服务领域的灵活就业等。实施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扶持政策, 通过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贴等扶持举措, 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各地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使公共财政优先向吸纳就业效果突出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倾斜。

5.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 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够完善,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是当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关键, 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杜绝各种就业歧视, 允许劳动者在不同地区、行业、部门之间合理、自由、公平地就业。改革传统的不平等就业制度, 取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合理歧视政策, 使农民工和城市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同时, 我国各地政府应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建立各种补充性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最终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耕地面积的相对减少使得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剩余。目前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会选择外出打工, 在此情况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而且也是保障农村稳定, 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因此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性问题。文章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国情特点, 阐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内在关系, 并提出了一些协调两者矛盾关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矛盾

参考文献

[1].潘方勇.关于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中接纳农业人口转移的的可行性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8 (2) 1.潘方勇.关于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中接纳农业人口转移的的可行性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8 (2)

[2].张京.浅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 (1) 2.张京.浅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 (1)

[3].解辉.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劳动力流动趋势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25) 3.解辉.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劳动力流动趋势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25)

[4].刘锐.农业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农村经营管理, 2007 (6) 4.刘锐.农业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农村经营管理, 2007 (6)

城市和农村 篇9

尽管一些研究包括了市区、近郊和农村人群, 但最近的研究主要为城市居民的AMI患者[9,10,11]。对于农村和城市居民AMI患者之间延迟治疗的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报道较少。本研究工作在于探讨农村和城市居民发生AMI后寻求医疗救助 (患者相关的延迟) 是否存在差异, 患者到达医院 (院前延迟) 时间有无差异, 以探索与治疗时间延迟相关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人群

本研究是在鹤壁市两家大型综合医院 (床位均在700张以上) 的急诊科和心内科及CCU进行, 两家医院均接受市区、市郊和两县农村居民就医。

1.1.2 纳入标准

所有确诊为AMI的患者 (ECG、肌钙蛋白I检测阳性、肌酸肌酶同功酶CK-MB升高) ;住院治疗并有回访。无论是患者有无ST段抬高均纳入研究。

1.2 问卷调查

每位受试对象均填写下列问卷内容: (1) 病史:出现CAD时间 (包括先前的心肌梗死病史和血管重建) ; (2) 教育状况; (3) 出现症状的部位; (4) 寻求医疗救助方式; (5) 发作的主要感受; (6) 是否确定症状发生于心脏部位; (7) 症状是否严重; (8) 有无伴发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或虚脱; (9) 胸痛的严重程度 (0~10分, 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 ; (10) 延迟寻求救助的原因 (职业、经济、对医疗系统缺乏信任、等待症状缓解或其他原因) 。

1.3 对患者的访问方法

对受试对象的访问均在患者转出CCU后的第2~4d进行。记录两个时间间隔: (1) 从症状发生到寻求医疗救助的时间 (患者相关延迟时间) ; (2) 寻求医院救助时间至到达医院的时间 (院前相关延迟时间) 。

在农村和城市AMI患者间对3个时间段 (患者相关、院前相关、总延迟时间) 进行比较, 确定与治疗延迟有关的影响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CAD病史、吸烟、高脂血症、教育状况、以及延迟的原因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连续性变量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两组间连续变量的比较就用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 农村和城市AMI患者的分级变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取P<0.05。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共有362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 14例因拒绝参与而除外, 最终纳入研究者348例, 来自农村者172例, 来自城市者17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见表1。所有受试对象均填写了知情同意书。

农村患者中132例 (76.7%) 最先与疾病急救中心联系然后经救护车转送, 21例 (12.2%) 自己直接到达医院, 19例 (11.1%) 先到内科就医。城区患者66例 (37.5%) 为车送入院, 87例 (49.4%) 直接呼叫救护车, 23例 (13.1%) 先就诊于内科。

2.2 延迟时间

1h内到达医院的患者仅有6例, 农村患者中50%、城区患者中的55.3%是在症状发生后4h以上到达医院。两组比较患者相关延迟、总延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虽然农村患者相关延迟时间较城区患者短些。平均时间为180min (农村) 比240min (城区) (P>0.05) 。农村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为55min, 城区患者为22min, 地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总延迟时间农村患者为254min, 城区患者为285min, 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患者相关因素

84%的农村患者及86%的城区患者在就医前均有等待症状自行缓解的趋势, 80%的农村患者与67%的城区患者不能认识到其症状起源于心脏。52%的农村患者与53%的城区患者认为其症状严重。55%的农村患者与62%的城区患者认为其延迟时间是由于家庭或职业责任, 或资金问题;13%的农村患者和10%的城区患者对医疗救助系统缺乏信任感。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 影响患者相关延迟的独立因素为: (1) 为能认识到症状的严重性 (P<0.001) ; (2) 女性 (P<0.05) ; (3) CAD的病史 (P<0.05) 。

院前延迟时间对农村患者有影响 (P<0.001) , 与前壁心肌梗死 (P<0.05) 和非Q波心肌梗死 (P<0.01) 呈负相关。总延迟时间受女性 (P=0.003) 和CAD病史 (P=0.014) 影响, 症状的严重性 (P<0.001) 和症状起源于心脏 (P=0.002) 也是影响总延迟时间的重要原因。

3 讨论

农村和城区受试对象人口学存在差异, 农村参与者年龄较城区者为大, 其受教育水平较城区者低, 得到健康相关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因素势必会影响患者寻求医疗救助的时间和方式。农村医疗救助提供主要源于区域性卫生行业, 急诊患者的处理则主要由较大医院实施。鹤壁市属于中小城市, 其医疗救助主要集中于市区, 农村区域相对缺少急诊急救医疗设施。院前延迟的定性和定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一时间间隔为患者寻求医疗救助的时间, 第二时间间隔则与医疗系统有直接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和城区患者寻求医疗救助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对于这一结果目前尚难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这是否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有差异尚有待进一步研究[12,13,14]。这可能与年龄较轻男性和女性对心肌梗死的警惕性低有关, 这是否会使寻求医疗救助时间延迟尚难定论。两组患者存在年龄差异, 城区居民CAD发病更趋年轻化, 饮食习惯 (东方饮食方式减少, 西方饮食方式增强) 、久坐生活方式和吸烟人群增加等 (85.8%比69.8%) 因素可能是主要的。

研究还显示, 农村患者到达医院需要的时间较城区患者明显延长 (中位时间达30min以上者更多) 。这一点似乎难以用距离医院远来解释[15]。因为农村患者不能直接呼叫救护车, 而且一般都在基层医疗单位进行初步检查和诊断, 只有在察觉急性冠状动脉症状时才到医院。如果能够在基层医疗单位进行溶栓则可能会降低院前时间间隔, 但这一点目前尚难做到。事实上, 在医院到达市级以上医院时几乎无一进行了溶栓治疗。这一点与发达国家不同, 发达国家中近55%的患者均可在基层进行溶栓[16]。这可能与我国的国情和医疗水平等有关。

两组均显示患者相关的时间延迟, 农村和城区患者多数于发病3-4h后才能到达医院, 这使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死亡率大大增加。如果患者对自己症状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则会更加延长这一时间间隔, 如果患者认识到症状的严重性则将大大缩短总的延迟时间。仅有20%的农村患者和33%的城区患者认为其症状与心脏有关, 这与一些研究结果相似[11]。本研究结果显示总延迟时间 (农村患者为4.25h, 城区患者为4.75h) 较欧美国家为长 (2.2±0.88h) [16,17]。近期研究也证实ST段抬高与非ST抬高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地区间差异[18]。

CAD病史与救助延迟的关系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者认为其对延迟无影响[19], 而另有研究结果表明其能缩短救助延迟时间。本次研究结果显著其可有效缩短救助延迟时间。虽然一些研究未发现性别与救助延迟之间存在关联, 但本次研究显著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要长。女性患者院前延迟时间较长, 可能与转送等因素有关, 也可能与患者症状不典型、症状严重程度等有关。提高公众健康教育以及对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高危险性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有益, 即使是短期健康行为教育也能使患者获益。

城市和农村 篇1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战略部署, 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根据《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 (财建[2009]305号) 和《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财建[2009]306号) 文件精神, 现就申报2010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和农村地区县级示范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 支持重点

为确保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和农村地区县级示范的实施效果, 优先支持具备以下条件的地区:具备良好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及应用条件的地区;应用项目落实、应用技术先进适用、示范性强的地区;已落实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 地方形成了良好工作格局的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法规政策、技术标准、能效检测、项目管理体系相对健全的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基础较好的地区。

2 申报要求

申请示范的地区应达到财建[2009]305号文件规定与财建[2009]306号文件规定的条件, 并且申报工作符合以下要求。

a) 申报单位应保证申报材料真实、准确, 申报内容将作为示范验收依据;

b) 申报截止时间为2010年6月10日。每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申请示范的地级市不超过2个, 示范县不超过3个。对于逾期上报的示范申请, 将不予受理;

c) 北方采暖地区申请示范的城市和县应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 (建城[2010]14号) 文件要求, 推进供热计量改革, 要提出实现“2010年采暖季前实行热计量收费并通过验收的住宅面积占全部集中采暖住宅面积25%以上”工作目标的实施方案一并上报;

d) 请各省级财政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提出本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及农村地区县级示范的配套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一并上报;

e) 请各省级财政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辖区范围内申报城市及县的材料进行汇总, 并在规定时间内, 将汇总申请文件报送至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将有关城市及县申报材料及其电子文档报送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办公室。

城市弟弟,农村姐姐 篇11

学校:西安工大附小

夜深了,一个小男孩,侧躺在床上,睡姿极不雅观:双手紧夹在腋下,双腿大张,强霸了1/2的床。这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小家伙,就是我的城市弟弟。

小时候,我在农村,弟弟在城市,由于很少见面,所以我对弟弟的印象不多。只是冥冥中感到的一种亲切感。可那声“弟弟”却从未出口。

当我刚从辽阔无限的大海边,来到这个狭窄喧闹的钢筋水泥城市时,第一个扑上来迎接风尘仆仆的我,是弟弟。这个我似曾相识,却又仿佛远在天边的弟弟。

“这是,弟弟?”我指着他问妈妈。

妈妈摸摸我的头,笑道:“对,这就是我常和你说起的弟弟,你的亲弟弟。”

“哦……”我似懂非懂。

摸摸他凹凸不平的小脑袋瓜,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多可爱的弟弟呀,多漂亮的弟弟呀!圆圆的小脸,大大的眼睛,细长细长的身子。一身漂亮衣服,比我的粗布大衣好看多了。

“这是微波炉,可以热饭菜的。这是马桶,按一下这个,就可以把大小便冲掉。这是热水器,冬天,天冷了,可以用热水洗澡……”弟弟滔滔不绝。我头一次知道热东西可以不用柴火,头一次晓得上厕所可以不去公共厕所,头一次明白冬天洗澡可以不用烧热水……我素不知天下除了大海,居然还有这么多神奇的东西。我再次感觉与弟弟远了许多……

一天,妈妈给我听了一段录音:一位幼儿园老师问:“世界上谁最漂亮?”答案五花八门。唯有弟弟说:“王老师,世界上最最漂亮的,是我姐姐哦!她有长长黑黑的大辫子,亮亮的眼睛……”

我的眼角,在不知不觉中,湿了……

我抱起弟弟:“弟弟,姐姐欠你的太多太多,一时还不起,今天,就送你一个拥抱和叫你一声弟弟吧!”

“姐姐,小宇好爱你!”弟弟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我的心田。

这就是我的弟弟,爱我和我爱的城市弟弟。

城市和农村 篇12

前几年, 我国车市的增长力量主要集中在京、沪、穗、深等特大城市以及中原地区的部分省会城市。此外, 还包括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内地的二三级市场并未真正启动, 而时下, “农村包围城市”似乎成了各大厂商时髦的口头禅。难道这些品牌一定要“先进村, 再进城”吗?难道所有城市都已被四个轮子的家伙堵的水泄不通了吗?还是由于农民没文化, 好忽悠?为何许多厂商也认可这种“曲线救国”的道路, 但最终却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呢?如果仅探讨民族品牌先“进村”, 后“进城”的好处, 估计所谓的专家都能摆一大箩筐。但关键是怎么进, 进了以后怎么办?如何达到城乡共荣的局面?

许多厂商在各自细分市场的厮杀中早已血肉模糊, 因此他们来到尚未成为激战中心的农村藏身, 一边补充元气, 修炼内功, 一边扩大自己的农民军力量, 无不期盼有朝一日卷土重来。他们如此“忍辱负重”, 不就是为了厚积薄发吗?难道在中国汽车工业天生不足的情况下, 这种方式不值得我们去推崇吗?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勇者相逢智者胜!

现如今在城市中, 每天都有人抱怨找不到停车位, 出门就堵车。大街上拿驾照的人都比拿身份证的都多。许多人搞不明白, 看似近乎饱和的市场为何有如此大的包容力?为何众多汽车厂商均将重心向二、三线市场集体迁移?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政策利好:“三农”政策成就了农民现金收入的增长, 特别是在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 农民弟兄有了钱, 第一件事情是修房子, 第二是讨老婆, 第三就是买彩电、买车。因此, 这些好政策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还使汽车等与农民息息相关的产业从中受益。对部分小排量车型而言, 购置税减半及汽车下乡政策则成为它们开启农村大门的金钥匙。

二、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的同时具备:中国能够买轿车的人远不止统计局所公布的数字。随着城乡务农经商人员的钱包越来越鼓, “进村”的好时机也就悄然而至了。中国人对轿车的热爱程度并不比外国人低, 不少欧美国家的小孩从小就在他父亲的汽车里面成长, 他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而在中国的二、三线市场中, 目前具备购买力的人群绝大多数在孩提时代只能看到少数的达官贵人坐轿车, 当美丽的小轿车从身边经过时, 艳羡不已。心想何时自己才能享用呢?所以“买轿车、坐轿车”成为了许多中国人儿时便埋藏心底的梦想。如今, 他们成为了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 在拥有购买力的同时, 实现这个梦想变成了必然。此外, 很多中国人苦日子过的太久, 消费欲望长期被压抑。如今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缩小, 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逐渐体现出来, 凭什么农民辛苦一辈子就不能享受一下?汽车是一个载体!它甚至承载了一个农民家庭许多代人的梦想。在国力不断强盛的今天, 他们理应享受实现梦想的快感。

在我国现有的采购及支出成本下, 有的轿车厂只要能做到4.5-5万台/年的量, 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许多功利的厂商在一些空洞的噱头上动脑筋、背后则是聚敛利润暴力的肥手和被利欲熏黑的心。他们天真地以为, 营销就是促销!只要上央视镀个金, 到二、三线市场搞搞巡展, 知名度上来了, 市场就一定能打开。殊不知,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活动形式, 而是其对品牌美誉度是否起到了真正的提升作用。品牌推广是一项目的性、综合性、规划性非常强的工作, 应着眼从影响客户需求、购买决策、信息来源等方面来定位, 有的放矢, 通过精确制导来降低运营成本, 将有限的营销资源最大化利用。但如果服务水平无法迅速匹配认知度的扩散速度, 那么“卖一方, 黑一方”的历史悲剧就一定会重现, 而且一定会“推的越快, 死得越快”, 最终成为“一锤子”买卖。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你的产品在迅速打开市场大门的同时, 另一扇门紧紧地关闭了, 这个门便是老百姓的心门。这也正是我们许多品牌“曲线救国”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 消费者愈发理性, 购买决策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而开展系列的广宣活动则是各个厂商最常用的促销措施:新车鉴赏会、区县巡展、大型室内车展、客户联谊会、媒体座谈会、平面媒体、电视媒体、自驾游、送装潢、降价等等。几乎每个品牌的促销活动都是围绕这些相同的内容按部就班的开展, 效果可想而知。难道品牌推广真的别无他法了吗?笔者认为, 在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保持品牌宣传的一致性、服务高水准的持续性、产品定位的准确性以及上市步骤的合理性显得至关重要。这里面体现着厂商的营运水平和服务功力。因此, “农村包围城市”绝非哗众取宠, 而是一种差异化的品牌定位, 在执行战略方针的过程中, 厂商需要通过优质服务为“村, 城”的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给消费者更多更直接的优质品牌体验。例如, 针对二、三线市场年轻客户购买力相对偏弱的特点, 在个别区域进行零利率等金融信贷的试点工作, 若效果良好, 则逐渐推开, 通过客户群及影响力的不断壮大, 最终通过口碑的有效传播而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理想效果。同时, 厂家的发展战略及营销策略需基于对客观数据的理性分析, 对市场特征的深度挖掘以及对经销商和自身客观状况进行全面把握的前提下进行制定, 并不断致力于提高经销商的盈利能力, 培育优质的长期战略性合作伙伴, 共同增强“免疫力”。从而在把握主动营销模式的同时, 提升企业的综合能力并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达到“整体抗衡、差异化竞争、服务制胜”的优势竞争效果。

很显然, 这才是一个共赢的结局!俗话说, 强者眼里处处是路, 弱者眼里处处是山,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适者生存, 仁者无敌!不久的将来, 我们必将带着青纱帐里生机勃勃的百万绿林大军卷土重来, 让我们在与“敌人”狭路相逢的过程中亮出宝剑!杀出一条通往“底特律”的血路, 以告慰那些早年夭折的汽车品牌在天之灵!

上一篇:巷道液压支架下一篇:会计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