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阅读

2024-10-25

传记阅读(共12篇)

传记阅读 篇1

一.命题预测

1. 高考题型:

命题情势与过去考卷中的现代文大阅览题近似, 由于该类题在2007年高考首次出现, 难度应为中常, 题量为3至4小题, 分值占总分值大抵为15―25分;主、客观题有可能会同时出现, 此中会有一道探索追究题, 且分值较重, 重点考察考生的探索追究阐发能力。

2.文本材料:

一般选择古今中外那一些内部实质意义丰富且思想性强、反映社会形态时代风貌特点、体现人类精神品格的人物传记、回忆文章、悼词、墓志、评传等现代文传记类作品作为测验文本, 其传记主人翁大多为中外汗青明星, 如闻名政治人物、科学家、艺术家等。

二.解题指津

解题的基本原则

1. 整体驾驭原文与语境分析相联合的原则、整体原则

阅览文章要起首从整体起航、弄清文本大意, 明白中心主旨, 驾驭传主特点, 思虑回覆问题时紧扣中心主旨, 不能孤立地去看问题, 尽量阐发问题与中心主旨有何干系。

语境原则:理解具体问题时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 阐发回覆任何一个问题都要从上下文起航, 从原文找到问题的模板相关信息点或者表示内部实质意义, 再加以阐发、归纳、作答。

2.“知世论人、知人论事、事中见人”原则

“传主与时代”和“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

首要关注传主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形态背景、家庭背景等众多因素, 这样才更深刻、更好地理解传主;其次, 要理解各种人物瓜葛网中的传主, 因为传主的人际来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 通过传主与他人的瓜葛去理解传主是阅览传记的一条通道。

再次, 传记本身的特征之一就是真实性, 思虑阐发传记阅览题时亦须阐发人物性格或者评价判断, 都必须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究竟作为依据, 用究竟说话, 不能平空妄下判断或者凭臆想作揣度。

◆解题的基本步调

1.揣摸题干, 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 认真审题, 看清命题人问了哪一些方面的问题, 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儿”形成明确而强烈“问题意识”, 让问题作为阅览文本的有力指示。

2. 理清脉络, 整体驾驭

第一遍速读文本:第一步, 传主的经历是如何贯穿起来的, 驾驭文本的布局思绪;第二步, 整体体会文本内部实质意义,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领实, 弄清文段写了传记主人翁哪一些事, 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品质特点;第三步, 区别出作者的身份, 弄清作者的首要概念和基本偏向是什么。

3. 细读文本, 圈点勾画

第二遍精读文本:携带问题, 有意识地细读全文, 注重具备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细节, 勾画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 尤其注重叙述之外的议论性、阐发性等内部实质意义。

考查方式:

1.把传记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如对重要词语、句子和内容的理解、作品风格的分析、人物形象评价、感情的体验和感悟等等。

2.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 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运用传记知识分析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 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 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从目前所见的考试题型来看, 基本上都是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一般分成三大题, 共25分。

第一大题一般为分析综合题, 多侧重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案可以用原文原句作答或在原文原句基础上整合而成。

第二大题一般为鉴赏评价题, 多涉及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我们通过归纳可以看出, 第二大题的设题多和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有关, 而答题的角度则应多从传记的真实性和主题入手。

第三大题为探究题, 一般主要问法及应对策略举例如下: (1) 文章的选材或结构安排是否恰当———多从真实性和是否有利于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入手作答。 (2) 某个人物成为伟大人物或某部作品产生的原因———多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入手作答:主观原因多从个人的成长环境、天赋、努力程度等角度考虑;客观原因多从社会时代特点和别人的帮助等角度考虑。 (3) 如何评价传主———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 不可凭主观印象片面作答。 (4) 从传主身上得到什么启迪或受到什么教益———结合题干问法中暗含的答题方向, 紧扣文本作答。

传记阅读 篇2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陈卫平

班级 姓名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解读毕加索

①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或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地咀嚼——品咂其中的苦味和甘甜,以 及咸涩。

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以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横涂抹而不知疲倦。他们几乎无一例外 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历史: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十岁左右画出的,如十四岁的《裸脚女孩》、《老渔民》等杰出的作品——仅此一条就决定了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

③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喜肖像》《持扇的女子》……多到一时难以穷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卑,欺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后来人常常是不知所措的,在这亘古未见的一大堆斑驳灿烂面前,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 力去鉴别——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

④有人不止一次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试变得可信和可 能。但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巧思百出,有时直接就是丑陋怪异到目不忍睹的东西时,难道不应该产生一些怀疑吗?是我们错了还是当年的大师错了?追问的结果是:大概谁都没 错,是时代错了。在一个人类正被物化、异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个体,一个生命,你尽可以呼号,但没有回音,更没有应答……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稍稍窥见毕加索当年的伤痛。面对那样的时代,人们所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像当时的大师那样,做下这疯癫无忌的大喧哗和大游戏了。他要可意地尽情地嘲讽一番,既嘲讽自己,又嘲讽时代;既嘲讽去者又嘲讽来者。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全部感触、百缠纠结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⑤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虚荣的时代。看来一个艺术家被逼到了尽头,就偏要穿上皇帝的新衣,偏要以此为乐——他与另一些人的不同就在于他的自觉与清醒。毕加索兴之所至任意涂抹,像儿童一样嬉戏不休,上下游荡,四方徘徊,进入化境般的流畅自如,实际上却是隐含了一个生命的全部悲凉无告。这儿有泪水,有傻笑,更有绝境的哀求,在他这儿等于是以歌当哭。

⑥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来说,毕加索是消极的。

⑦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他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屈服。我每一次看到他的不可征服的创造,就在心里悄悄发出叹息: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注:毕加索(1881—1973年)西班牙画家,法国现代派主要代表,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

1.文中说毕加索的作品“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毕加索的作品中有这些“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答:

2.第③段“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一句中的“双重悲剧”指什么?请结合文意分析作答。

答:

3.文章开头说,毕加索是一个“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毕加索的“伟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答: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③段说“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能力鉴别,只有叹息。

B.第③段中“其中繁星闪烁……更有惊涛骇浪”一句以多种自然现象作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毕加索作品多样化的风格和种种复杂的情绪。

C.人类被物化异化,正走人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时代,而个人的.呼号又无回音,这使毕加索心中有着“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D.“自觉与清醒”是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他的“自觉与清醒”表现为借助作品长歌当哭。

E.本文开篇以“惊叹”和“惋惜”总领下文,然后先对应“惊叹”突出毕加索的“伟大”,再对应“惋惜”表现其“屈服”,最后以“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作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

茨威格

①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②因此,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颌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门终于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个矮小敦实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他刚进门,差不多就一路小跑而来,然后突然收住脚步,望着一位惊呆了的来客友好地微笑。他带着轻松愉快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③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④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⑤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基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⑥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

己的那一份幸福。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①段抓住托尔斯泰面部多毛、须发浓密的特征反复描写,不但不给人以哕嗦重复之感,反而一下子就让读者对托翁的面部特征产生深刻的不同寻常的印象。这就是作者用浓墨重彩的描绘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B、第②段通过拜见情景的描写,又一次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托尔斯泰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以及待客的方式,因而对托尔斯泰的形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这一段同时又是过渡段,自然过渡到对托尔斯泰精神世界的描写上来。

C、第⑤段“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一句指明前文所写的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这便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D、本文通过肖像描写揭示托尔斯泰形貌的矛盾统一,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可以说,他既是伟大的,又是可笑的。

E、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6.选文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试举例说明。

答:

7.鲁迅这位我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曾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 一个人物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选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8.选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 福”的含义?请联系托尔斯泰(或你认识的古今中外文学家如杜甫、苏东坡、鲁迅),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

答案:

1.毕加索的心底从来都在怀疑自己的意义、创造和人生道路;他的创作有无数次激变,他坚持不断地探求。

2.艺术家的悲剧:创造了一大堆亘古未见的斑驳灿烂的作品,而受众没有能力去鉴别;受众的悲剧:面对艺术家内容庞杂的作品无能力去鉴别。

3.①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或“有着漫长的创造的历史”);

②其作品内容和风格多种多样,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

③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

4.A E(A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的原因是其内容和风格多种多样,而不是“我们没有能力鉴别”。E项:文章不是先表现“伟大”再表现“屈服”,两方面内容是结合在一起阐述的。)

5.BD(B项,“精神世界的描写”——“眼睛的描写”,第3段是对托尔斯泰眼睛的集中描写。D项,“他既是伟大的,又是可笑的”,不是作者的本意。),

6.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如:

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郑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描写皮肤:皮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增那样粗糙。

描写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其他如比喻,言之有理即可。)

7.(1)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2)托尔斯泰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3)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效果:充分表现托尔斯泰能把万事万事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点明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能把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准确地表现出来。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 篇3

“三怕”与“二不怕”

张掮中

启功的书法是难得的墨宝,所以假冒之作颇多,还真有几家铺店专卖这种“作品”。启功听说此事,有次会后路经此店,便进去一件一件地细看。有人特地走近他身旁问道:“启老,这字是您写的吗?”他微微一笑,答道:“比我写得好!”在场的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紧接着,启功改口说:“这是我写的。”事后,他解释说:“人家用我的名字写字,这是看得起我。再者,此人一定是生活困难缺钱,他要是找我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这便是启功的幽默风趣。他在家养病时,曾写一个字条贴在门上以谢客,上书:“熊猫病了”。让你吃了闭门羹,却仍不免莞尔一笑。

好多人都知道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启功第一怕是“怕过生日”,所以北师大把给他办九十岁生日的活动改为庆祝他从教七十年的研讨会和书画展。他的第二怕是怕沾上“皇家祖荫”,故隐其姓“爱新觉罗”。第三怕是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在他著述的《赌赢歌》中,有一个哀婉而温馨的故事:启功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一次,夫人章宝琛对他开玩笑说:“我死后一定有不少人为你介绍对象,你信不信?”启功以他素有的幽默笑道:“老朽如斯,哪会有人又傻又疯这样子做呢?”夫人进而逼问:“如果你不信,咱俩可以赌下输赢账。”启功颇感意外,便狡黠地笑言:“万一你输了,那赌债怎么能生还?”夫人便说:“我自信必赢。”不料这一戏言果然灵验。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老家中可谓“门庭若市”,不少热心朋友乐呵呵地手拿“红丝线”,进门就往启老的脚脖上系。更有人不经同意便领女方前来“会面”的。这可吓坏了启功,于是他先以幽默自嘲谢客:“何词可答热情洋溢良媒言,但说感情物质金钱生理一无基础,只剩须眉男子相,如此而已而已。”此招仍不能挡驾,他干脆撤掉双人床,换成一张单人床,以此明志,谢绝盈门说客。

再说启功的“二不怕”,即一不怕病二不怕死。面对颈椎病发作,医生要他做“牵引”治疗。这般痛苦事,他却开心地喻为“上吊”,形神毕肖地写下《西江月》:“七节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拴牢,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数根活套。虽不轻松愉快,略同锻炼晨操,《洗冤录》里篇篇瞧,不见这般上吊。”一次验血检查,他见护士拿着装有他血液的试管不停地摇晃,不解地问道:“你为什么如此摇晃?”护士答曰:“您的血太稠啦,不摇晃很快就会凝固的,今后您要少吃肉啊!”此时,恰巧碰上赵朴初老先生也来此抽血化验,赵老颇为感叹地说:“我吃了一辈子素,现在也是血脂高……”这下可让启功抓住“反驳”的理由了:“你看,我说一定和吃肉没什么关系嘛!”

在北师大校园内,“师”门弟子爱戴、尊敬启老,见面总爱称他为“博导”。启功便言:“老朽垂垂老矣,一拨就倒、一驳就倒,我是‘拨倒’,不拨‘自倒’矣!”在他被任命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后,有人祝贺说,这是“部级”呢。启功则利用谐音风趣地说:“不急,我不急,真不急!”更为幽默风趣的是启功外出讲学时,听到会议主持人常说的“现在请启老作指示”,他接下去的话便是:“指示不敢当。本人是满族,祖先活动在东北,属少数民族,历史上通称‘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言’……”如此见面语,立马活跃了会场气氛。

早在1978年,六十六岁的他风头正健之时,就自撰《墓志铭》,其诙谐幽默,仍充满字里行间:“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选自《启功传奇》)

1. 仔细阅读文中第一段的内容,揣摩下面两句话的潜台词。

(1) “比我写得好!”

(2) “这是我写的。”

2. 从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中,你可看出启功的精神面貌?请加以分析。

3. 试依据文末的《墓志铭》,概括启功的生平,并解读启功自撰《墓志铭》时的心情。

4. 文章第一段和第四段与文题似乎关联不大,放在文章中是否协调,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 (1) 不是我写的,不过的确写得还可以。

(2) 人家肯定也是为生计所迫,都不容易,没有必要较真。

2. (1) 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可就“怕过生日”,怕沾“皇家祖荫”分析);(2) 情真义深,忠贞不渝(可就“怕良朋介绍老伴”分析);(3) 豁达幽默,随遇而安(可就“不怕病不怕死”分析)。

3. (1) 生平概括:学业未竟;被划右派;妻亡无后;久病未愈;行将就木。

(2) 名不副实,即将身名俱灭的自嘲;历经坎坷、磨难后的豁达。

4. 开放性题目,回答得有理即可。

(1)文章第一段,第四段的内容都可见出启功的淡泊名利,诙谐幽默,能体现出启功的真率,这与“三怕”“二不怕”所表现的内容是一致的。

(2) 第一段中关于字画的故事表现出启功关心民生疾苦、富有同情心的一面,具有丰富启功形象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两 兄 弟

林语堂

① 熙宁四年(1072)七月,苏东坡携眷离京前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他弟弟子由这时在陈州充任教授,淡泊自甘。陈州正在苏东坡治下的视察行程之中,他随后几年都常常利用机会到弟弟家盘桓小住。

② 子由高大,圆脸丰满,两颊附近的松肉很多,而东坡则健壮结实,骨肉匀停。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他的脸色红润,热情洋溢,会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辨、天真、不顾后果——就犹如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由各自的才气上看,威廉原应当写小说,而亨利应当写心理与哲学性的论文。可是威廉·詹姆斯却把他的才华和诙谐注入了通常干燥无味的心理学和哲学教科书,而亨利·詹姆斯则在小说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的思想和观察这样充实的内容,这对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无损。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

③ 那几个月,兄弟二人常到柳湖去划船,或是在城郊漫步,谈论政治、家事、前途。苏东坡的一个短处就是老向客人谈论自己的心思,写文章也是发挥自己的见解。当时不是什么好年月,子由对哥哥太了解。一天,二人正在讨论国家情势,子由对哥哥说:“空闲不见得是坏事,一日空闲长似两日,人若一生七十年都在空闲中过,他实际上等于活了一百四十年。这是求长寿最容易的办法。”哥哥却回答道:“可是我就是闲不住。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吃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

④ 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婉劝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问题是他不是。我们论到苏东坡就不能避免孟子所说的“气”这个字。以苏东坡的情况而言,其意义正同于伟大的精神,一个人高升到无极限的精神,至大至刚,激烈冲动,因其本身充沛的精力必要发之于外而不可抑制。佩服苏东坡的人和批评苏东坡的人,就常说到他这种至大至刚之气。苏东坡既然天赋这样生气蓬勃的精神,他自然常与矛盾遭遇。一方面要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分。在苏东坡的官宦生涯中,有某些时期此种冲突特别尖锐,正是“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⑤ 苏东坡与子由及家人共度一个中秋后就要奔赴新任了。临别时,二人难分难舍,子由送兄长至颍河下游八十里外的颍州。在苏东坡开船出发的前夜,兄弟二人又在颍州河的船上共度一夜,吟诗论政,彻夜未眠。那天夜里,苏东坡写了两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⑥ “飞蓬”一词正足以象征苏东坡的一生,因为从现在起,他就成为政治风暴中的海燕,直到他去世,都不会再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度过三年以上的时光。

(节选自英文版《苏东坡传》,张振玉译)

1. 苏轼与苏辙两兄弟与文中的詹姆斯两兄弟有哪些方面的相似点?试推理并概括出苏轼、苏辙二人文章的特点。

2. 文章第三节,详细地写了苏氏两兄弟间的对话,这样的对话描写有何作用?

3. 文中说道,苏轼胸中有着“至大至刚”之气,试对其内涵加以诠释。

4. 联系全文,分析文中“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这两句诗所包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1) 相似点:性格,才气、文风。

(2) 文章的特点:

苏辙的文章内容充实,思想性强,观察细致,具有深度。(可由“而亨利·詹姆斯则在小说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的思想和观察这样充实的内容,这对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无损。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句提炼出)

苏轼的文章文采斐然,见解新颖,汪洋恣肆,风趣幽默。(可由“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辨、天真、不顾后果”及“可是威廉·詹姆斯却把他的才华和诙谐注入了通常干燥无味的心理学和哲学教科书”句提炼出)

2. (1) 结构上:与上文子由与东坡的区别相照应,为下文深入分析东坡的至大至刚之气作铺垫。

(2) 内容上:写出兄弟情义甚笃;写出两兄弟的不同气质,一为恬淡沉静,一为锋芒毕露。

3. 要点:(1)生气蓬勃的精神;(2)英雄本色,大无畏精神;(3)英雄本色与明哲保身之间的精神冲突。

4. 要点:(1)身世飘零的无奈;(2)兄弟离别的不舍;(3)明知自身内在的精神冲突,而又无法克服,只能任由其决定自身命运的慨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柳敬亭传(节选)

[清] 黄宗羲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期月而诣莫生( ) ( )

(2) 争延之使奏其技( )

(3)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 ( )

(4) 亡何国变,宁南死(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2)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

3. 文章是如何表现柳敬亭说书的效果的?试加以分析。

4. 柳敬亭说书艺术为什么会达到“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的境界?请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

1. (1) 一整月;到,拜访

(2) 请

(3) 用……的身份;看待

(4) 不久

2. (1) 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说书),在士大夫中声名显达。

(2) 那些往日和柳敬亭很亲近、互称你我的街市上的市民,在路边窃窃私语道。

3. 文章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写柳敬亭说书效果的:

(1) 通过听众的心理反应侧写。可结合“使人慷慨涕泣”“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来分析。

(2) 通过比喻的修辞来,化虚为实。可结合“如刀剑铁骑”“如风号雨泣”来分析。

(3) 巧用对仗,增强文势,渲染说书的效果。可结合“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来分析。

4. 答案要点:

(1) 出众的天赋(“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2) 凝神静气的心态、精益求精的精神(“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

(3) 丰富的阅历(“……无不身亲见之……习见习闻”);

传记阅读 篇4

关键词:阅读,技巧,方法

一、教材分析

(一) 说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要求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手法。准确解读文本,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 论说教研专题

为了适应新课改及本校教学实际的需要, 我们本着语文教学的目标, 我们语文组制定的教研专题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课堂强化训练, 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把知识教学、人文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树立以学生人性化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思想, 以灵活有效的方法, 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发自内心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交往互动的进行学习。

(三) 对教材的几种看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实用类文本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对待, 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类题因为不直接涉及文本的文体特点, 因而与一般阅读文章没有多大差别。另一种考查是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出发设题, 涉及该类文体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求。

(四) 教学的目标

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探讨探究题的答题技巧。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分析, 小组合作交流, 总结并归纳答题技巧, 教师加以点拨,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态度, 对传记中文本的深层含义及其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五) 抓重点

说说实用类文本的重难点, 最重要的是掌握实用类文本传记中“筛选整合”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班级, 对语文兴趣浓厚, 善于合作学习, 但对传记文本阅读方法掌握不到位, 阅读基础差, 所以本节课主要在于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务实文本、从文本中提取信息, 把握文本内容、主旨。对传记文本的仔细解读, 以学生探究为主, 教师予以指导, 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兴趣, 成功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法和学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节课的内容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

1.运用多媒体, 运用生动活泼的图片来创设情境。

2.我的学生在课堂上较为活跃, 所以也采取了小组竞争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小组合作探究, 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进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1.明确考纲。

2.传记是一种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 以记人为主, 通过具体事例再现真实存在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3.例题分析, 叶圣陶在四川。

4.带着问题读课文、筛选有效答题区域。5.小组探究, 整合答案。

6.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筛选、整合信息。

7.知识小结。让学生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知识有所把握和了解。

8.当堂巩固本节内容, 撑握本节的知识和应用。

五、布置作业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 篇5

①罗曼·罗兰,法国文学大师,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从他个性中的矛盾体逐渐发展而成,他从父亲那里吸收的爱自由、爱挑剔的高卢人精神,和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艺术感受力使他具有了以下常被描绘得奇怪的特征:一个宗教社会主义者,一位反神权的神秘主义者,一位革命的理想主义者,一名非教条主义的基督徒。他还是一位在充满巨大国际竞争的世纪坚持国际合作主义者。罗兰爱法国,但他拒绝承认一个国家能够成为理性和必要的统一体。这样看来,他身上似乎具备一系列的悖论,而他又不断地在他的小说和随笔作品中将这些表现出来。

②热切参与那个时代的知识界活动的罗兰探求着将信仰、希望、爱情以及勇气等品质带给他的社会,这种信念解释了他最初为舞台写作的原因——重新激发英雄主义和对他的祖国的信仰。这里最好的例子是他1898年的剧作《狼群》。

③因为受挫于舞台条件的过分严苛,罗兰转向对著名人物的研究,他写的关于贝多芬的抒情生活的文章,以及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研究,这些对他心目中的英雄的纪念并非评论性传记,而是为获取这些伟人精神而做的充满诗意的努力。罗兰在描绘贝多芬肖像的同时,试图画出20世纪的肖像及其梦想。

④罗曼·罗兰对传记的兴趣充分体现在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之中。这部小说为20世纪力求捕获整个生命经历的伟大传记小说开辟了道路。罗兰否认这部作品是小说,作品松散的结构和问题也很自然地显示出他对形式的拙劣掌握。不过,在罗兰眼里,一个人的生活不能被关闭进文学形式的狭隘领地中。《约翰·克里斯朵夫》写的是一位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及社会之间的斗争;罗兰刻画了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它被称为20世纪的最高贵的小说作品。另一方面,现代评论家对罗兰的这部最著名作品挑剔得最多,一些人认为它过于零碎、冗长。对另一些评论家来说,它缺乏文体感:语调方面有一定量的跳跃性,语言也总在狂欢式和严肃式之间变化不息。即便在有生之年,罗兰也经常遭到这些批评,他的辩护是:《约翰·克里斯朵夫》恰似生活本身一样充满插曲和偶然。对他来说,作品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延续,从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的火花。

⑤《约翰·克里斯朵夫》牢固地奠定了罗曼·罗兰在20世纪早期文坛的声望。有趣的是,他在这部作品中预见了一场毁灭欧洲的战争的来临,作品完成不久,这样的战争就爆发了。此时他写了一系列文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1915年的小册子《战斗之上》呼吁作战国的知识分子们去争取和平。这引起了对他的文学地位的强烈愤怒。法国评论家们认为他只是个智商高的骂街文人,这成为他和法国年轻人之间的也许永难愈合的一条裂痕。

⑥罗曼·罗兰生活在一个阴暗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娇弱、变坏的时代里,罗曼·罗兰缠身于他的时代的主要社会、政治和宗教事件中。他真诚地相信艺术应该描绘真实的情感,传达出使人变得高贵的道德感。他无间断地呼吁自由和人类精神的尊严,支持被压迫者。

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评介罗曼·罗兰(从精神和作品两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①罗曼·罗兰是法国的文学大师,是一个性格复杂、精神充满矛盾的作家,有崇高的文坛地位,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也颇受非议和指责。②作品形式多样,但以传记和传记小说最为突出,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意思正确即可)

2、依据选文④-⑤两段的介绍,对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做出评价。【参考答案】①这部作品为20世纪伟大传记小说开辟了道路,也牢固奠定了作者在20世纪文坛的声望。②它被称为20世纪最高贵的小说作品,但作者否认它是小说。③一些评论家也批评它的结构和语言形式。(意思正确即可)

3、结合文中划线的句子,谈谈你对阅读意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阅读的意义,在于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灵交流和碰撞,进而使作品的生命在读者心中得以延续。(意思正确即可)

(五)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阅读传记,要理解作者塑造传主的意图,这是评价文本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一个入口。传主一般是对国家或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或有重大影响的人,阅读时,应结合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述的传主个人事业及心路历程的重要事实,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示出传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

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2题)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我所认识的梁漱溟》)(6分)

【参考答案】这道题要求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对传主的评价的角度,从写作的角度阐释自己的阅读启示,这是对传记文本的价值、影响的考查。参考答案:作者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冥的。它对我们的写作启示主要有以下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参考答案】BC(B“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C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

2、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参考答案】三个方面:①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她的巨大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3、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参考答案】“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具体体现:①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②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③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她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④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

巴尔扎克之死 【法国】维克多·雨果

我走进了巴尔扎克的卧房。

巴尔扎克先生躺在床上,头靠着一大堆枕头,枕头上还加上了从房间的长沙发上取下的红锦缎坐垫。他的脸呈紫色,近乎变黑,向右边耷拉,没有刮胡子,灰白的头发理得很短,眼睛睁开,眼神呆滞。我从侧面看着他,觉得他很像皇帝①。

一个老妇人和一名男仆分别站在床的两侧,面带恐惧,屏声静息地听着临终之人喘着粗气。

床头柜上的蜡烛把壁炉旁挂着的一幅画照得通亮,画上的年轻人红润的脸庞上泛着微笑。床上散发出一股令人无法忍受的气味。我撩起被子,握住了巴尔扎克的手。他的手上全是汗,我紧紧地握着,他却毫无反应。

……

老妇人对我说:“他活不到天亮了。”

我走下楼梯,满脑子都是他那张没有血色的面孔。穿过客厅时,我又看见了那尊静止不动的、表情沉着高傲的、隐隐约约焕发着容光的半身雕像,我想到了对比鲜明的死亡和不朽。

他在夜里去世了,终年51岁。

在他去世的当天,吉罗给他画了像。人们还想做他的面模,但没有成功,因为尸体腐烂得很快。他死后的第二天上午,到他家来的模塑工人发现他的鼻子塌陷,脸已经变形。人们把他放进一个包铅的橡木棺材里。

葬礼在鲁尔教堂举行。我站在他的棺材旁,回想起我的第二个女儿出生后行洗礼时也是在这个教堂,从那时起我再没有来过。在我的记忆之中,死亡和新生联系在一起。

……(节选自《巴尔扎克之死》,张有浩译,有删改。)【注】①皇帝:指拿破仑(1769—1821),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

【问题】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将充满活力的生命与垂死的生命作对比,表明死亡是残酷的,又是无法避免的。②将新生和死亡作比较,表明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死亡并不可怕。

【总结一】人物之间的对比烘托。人物传记可以大量地运用衬托这一艺术手法并且灵活多变:或让人物两相对照,相互衬托;或虚实结用,以实托虚;或以宾衬主,对人物进行侧面烘托;或引用歌诗,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或大衬托下包含多层小衬托。对比烘托是人物传记采用较多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比烘托中人物形象会更具个性更鲜明。

2、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李岚清

①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1925年他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因参加**而被迫退学。靠朋友的帮助和在船上做苦工,他于1930年春到达法国巴黎学习音乐,靠在餐厅等处做杂役维持生活,失过十几次业,饿饭,找不到住处,甚至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在这样痛苦生活的煎熬中,冼星海坚持学习,并成功地创作了《风》得到老师们的赞誉,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并获得了荣誉奖。学校要给他物质奖励,问他要什么,他的回答是:“要饭票”。

②1935年秋,冼星海结束在法国的五年学习生活,回到上海。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正把侵略的战火燃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冼星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创作了《我们要抵抗》、《救国军歌》、《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救亡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他得知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郊区为贫苦孩子办了“山海工学团”,便定期去该团做辅导,教唱救亡歌曲。他还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

③正当他注意“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又给他来了两次电报。这样,他于1938年11月到达延安,受聘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并于1939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延安的音乐教学设施和条件很差,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却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教学和创作热情。他十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热心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延安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辛勤奔走的足迹。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一次晚间上课,讲到深夜,本该休息了,但学员们听得很入神,毫无倦意,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于是他一直讲到天亮。在这里,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④《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1939年春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拿到歌词后,他收集创作素材,多次要求人们讲述渡黄河的情景和感受,对很多细节都再三追问,还去学唱船工号子。3月31日,《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曲完成了。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的学员排练,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感动地连声说好。《黄河大合唱》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雄壮而激奋,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震撼着神州大地,是一部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而且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苏联等地广泛演唱,成为我国最早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

⑤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当年11月14日在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问题】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加以赏析评价。【参考答案】①因为是多年以后追述往事,文章对细节没有过多的描写,更不添枝加叶。如晚间上课,学员们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他便一直讲到天亮这样的细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

②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在法国作品获奖,他竟只“要饭票”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冼星海生活极其窘迫仍努力出色地学习。言简意赅,很有表现力。

③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使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如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

【总结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3、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苏东坡传(节选)

林语堂

①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柳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②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络,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他亲身到军营去见指挥官。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③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④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而起。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像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贡楼”)

【问题】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具体作用。

【参考答案】(1)王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用以反衬苏东坡治水方面的突出才能。(2)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被他劝回,用以说明苏东坡有一定的影响力。

【总结三】人物传记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更好地凸显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除此之外,传记还常用到首尾照应、正侧结合、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虚实相间、情景相融等手法,对此要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有的放矢,结合文本细心鉴赏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鉴赏人物传记的表现手法,平时要注意训练更要注意总结归纳,积淀解题经验,方可有备无患。

(四)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阅读传记,应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以及相关评论中把握作者的对传主的评价和情感倾向,把握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传记是写人的艺术,事件和细节是传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传主的态度和情感离不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的描写,评价时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场景、细节入手,由表及里,去芜存菁,把握其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还要抓住文本中的议论或评论的文字,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核按钮》P137第3题(2007年全国高考(海南、宁夏卷)第18题)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叶圣陶在四川》)(8分)

【参考答案】这道题是考查对传主的人格情操的理解。《叶圣陶在四川》一文对叶的孺子牛的襟怀有生动的表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杰克·伦敦的悲剧

蜀 生

①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可是两个人的结局大不一样。马克·吐温以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实践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的信念。杰克·伦敦却在四十岁壮年之时,吞服了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了一生。

②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③航海归来,境况并未好转。1894年,十八岁的杰克·伦敦参加了“基林军”,这是当时由平民党人领导的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的一部分。这次“进军”的领导人考克西等在华盛顿以“践踏国会草坪”被捕,进军组织亦遭取缔。杰克·伦敦在退出“进军”行列之后,又继续过流浪生活,监牢、警察局成了他常进常出的地方。

④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即使在飘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他的伴侣。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

⑤一条条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1899年)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发表了,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在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伦敦心爱的题材。

⑥杰克·伦敦的思想是混杂的。他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读过黑格尔、斯宾塞、达尔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到他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1907年(时年三十一岁)写的《铁蹄》,指出美国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作了有预见性的警告。我国已经有译本的《马丁·伊登》(1909年),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这本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对人性的蹂躏、对正义的践踏。主人公伊登依靠个人奋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结果以自杀了结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伦敦真正走上了马丁·伊登的道路。

⑦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把杰克·伦敦带进了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时期具有的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者的性格,逐渐消褪,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⑧1911年,他公开声明,他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钱。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钱。他认为他有权过豪华奢侈的生活。他曾经用一大笔钱建造一条命名为“斯纳克”(一种想象中的恶兽)的游船;1913年用了十万美元(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钱财)以近四年时间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别墅,在落成后即将迁居的时候,忽然起火焚毁。这位已经侧身上流社会的大作家,看了看价值十万美元的废墟,摆了摆手,宣布将另建一个庄园。这时的杰克·伦敦已经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义泥淖,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粗制滥造,写出一些完全背离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年时还说过:“我如果自己能够作出选择的话,除了写一篇说明我对资产阶级世界是多么鄙视的社会主义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会下笔。”可是在1916年1月,他公开声明脱离自己曾经积极参与活动的美国社会党。

⑨这位曾经饱尝人世艰辛,也曾经用自己的笔为社会底层的不幸者呼喊过的作家,随着他的成名和发财,沉沦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用自杀结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选自《人物》1983年第5期)

1、杰克·伦敦是一个怎样的作家?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杰克·伦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他少年和青年时曾历经磨难,顽强拼搏,以求走出贫穷的处境;他热爱读书,求知欲强,自信坚毅,虽屡屡碰壁,而不自暴自弃;后来以写作谋生,创作了不少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作品,因此成名,跻身上流社会;成名后,陷入拜金主义泥淖,为挣钱而写作,粗制滥造,青年时期叛逆性格日渐消褪,变得唯利是图和玩世不恭,极端个人主义和“超人”哲学,使其精神世界充满矛盾,最后自杀。

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语言特色的分析。】夹叙夹议。在叙述和描写中穿插作者的议论,体现作者的爱憎、褒贬的感情态度,这是本文突出的语言特点。如第(2)(3)(4)段在对杰克伦敦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苦难艰辛的流浪生活的叙述中,夹杂了议论,点明这些人生坎坷的意义,突出他的坚韧、顽强、不自暴自弃的性格;又如第(7)段,在叙述了杰克伦敦的丰富的阅读经历和杰出的创作成就之后,用议论手法,点明其性格蜕变的原因。

3、细读第①自然段,简要说明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表现手法的分析。】第⑴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简要说明了杰克·伦敦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的结局,画线语句将他与马克·吐温并提,采用对比手法,以马克·吐温的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与杰克·伦敦的四十岁壮年吸毒自杀于豪华大牧场形成鲜明反差,呼应了标题中的“悲剧”这一题眼;而且开篇即道出传主生命的悲惨结局,设置悬念,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你从杰克·伦敦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与其后来的蜕变、堕落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简要分条阐述。

【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阅读的社会价值的探究。】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能立足于文本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要点如下:(1)从他的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可见出文学创作的源泉在于丰富的生活体验(或说“生活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源泉”)与广泛的阅读(或说“阅读是文学创作的第二泉源”)。

(2)“创造是痛苦的大济和生命的慰藉”,苦难的命运,艰辛的生活,对于强者而言不是绊脚石,而是助推器,它更能激发强者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唤醒其创造力,使他的内心更强大。

(3)杰克·伦敦在告别苦难之后,其创造力和写作质量迅速下降,在失去精神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空虚和孤独面前变得异常脆弱,这表明:文学注定是一项受苦的事业,过于舒适和奢华的生活往往是文学创作的末日。

我的早年生活 【英】温斯顿•丘吉尔

①“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②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这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1〕。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了。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

③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④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正是由于长期在差班里待着,我获得了比那些聪明的学生更多的优势。他们全都继续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诸如此类的辉煌的学科,我则被看作是个只会学英语的笨学生。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几年以后,当我的那些因创作优美的拉丁文诗歌和辛辣的希腊讽刺诗而获奖成名的同学,不得不靠普通的英语来谋生或者开拓事业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自然我倾向让孩子们学习英语。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但只有一件事我会强迫他们去做,那就是不能不懂英语。

⑤我一方面在最低年级停滞不前,而另一方面却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麦考利的1 200行史诗,并获得了全校的优胜奖。这着实让人觉得自相矛盾。我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就我在学校的名次来看,这次考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因为许多名次在我前面的人都失败了。我也是碰巧遇到了好运──在考试中,将要凭记忆绘一张某个国家的地图。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将地球仪上所有国家的名字都写在纸条上放进帽子里,然后从中抽出了写有“新西兰”国名的纸条。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不料,第二天考试中的第一道题就是:“绘出新西兰地图。”

⑥我开始了军旅生涯。这个选择完全是由于我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我有近1 500个锡兵,组织得像一个步兵师,还下辖一个骑兵旅。我弟弟杰克统领的则是“敌军”。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

⑦一天,父亲亲自对“部队”进行了正式的视察。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他花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部队”的阵容。最后他问我想不想当个军人。我想统领一支部队一定很光彩,所以我马上回答:“想。”现在,我的话被当真了。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他自己也只是最近才升到下议院议长和财政大臣的职位,而且一直处在政治的前沿。不管怎样,小锡兵改变了我的生活志向,从那时起,我的希望就是考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再后来,就是学军事专业的各项技能。至于别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实践和学习了。(节选自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自传》)

【补充介绍】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祖父马博罗将军在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父亲拉道尔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他从小便被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学校,但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1893年勉强考入桑德斯特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军官资格。战争期间,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

1899年,丘吉尔退伍参政,1900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06年以自由党身份首次入阁担任殖民副大臣,后出任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担任海军大臣,战争期间担任过军需大臣。20世纪30年代,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欧洲形势日益紧张,丘吉尔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强硬派领袖。他到处发表演说,揭露战争的危险。他的演说滔滔雄辩,警句迭出,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1、举例分析这段传记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这段自传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嘲。例如“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作者通过对照,显得滑稽可笑。又如“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作者大词小用、庄词谐用,十分幽默。再如“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作者用委婉的方式写出他倒数第一的事实,让人忍俊不禁。

2、结合选段的叙述,试分析丘吉尔将会如何评价他早年所受到的教育,他的心态怎样? 【参考答案】丘吉尔轻松调侃的叙述,在好笑之余又引人深思,从中可以体会出丘吉尔对那种教育方式的否定。一个拉丁文和数学很差的学生并不就是“差生”,只是他的兴趣可能在历史、诗歌和写作方面。如威尔登校长那样宽容地对待他们,他们将来也会有成就。丘吉尔对待过去的心态是坦然乐观的,这从文章的语言特色中能体会出来。

3、丘吉尔在哈罗公学的成绩不佳,后来却成为著名的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请结合全文和“补充介绍”,简要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请分条列举(可联系自身实际)。

【参考答案】(1)要有自己的爱好并努力学习和奋斗。丘吉尔尽管拉丁语、希腊语、数学成绩不好,但历史、文学、母语成绩很好。(2)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为孩子选择生活志向。丘吉尔的父亲见丘吉尔喜欢军事游戏,就同意他进军事学院。(3)要刻苦自学。如丘吉尔在战争期间,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总之,人要有理想,并靠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实践和学习。

(三)分析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即细读全文,能分析传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能分析传记选材组材的特点与用意,能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如自传、评传等一般写作特点。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从结构章法上看有单线推进、有双线并行,从描写技法看有对照、衬托、象征、渲染、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修辞手法看,有引用、比喻等等。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要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0题)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1)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2)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3)“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4)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5)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6)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其及哲学》。

(7)《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8)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9)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燬,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10)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文章有删改)

【问题】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我所认识的梁漱溟》)(4分)

【参考答案】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传记文本材料安排用意的认识。参考答案:①这段文字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②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③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解读毕加索 ①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或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地咀嚼——品咂其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咸涩。

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发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横涂沫而不知疲倦。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历史: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十岁左右画出的,如十四岁的《裸脚的女孩》《老渔民》等杰出作品——仅此一条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

③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喜肖像》《持扇的女子》……多到一时难以穷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后来人常常是不知所措的,在这亘古未见的一大堆斑驳灿烂面前,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力去鉴别——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的双重悲剧。

④有人不止一次地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试变得可信和可能。但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巧思百出,有时直接就是丑陋怪异到目不忍睹的东西时,难道不应该产生一些怀疑吗?是我们错了还是当年的大师错了?追问的结果是:大概谁都没错,是时代错了。在一个人类正在物化、异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个体,一个生命,你尽可以呼号,但没有回音,更没有应答……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稍稍窥见毕加索当年的伤痛。面对那样的时代,人们所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像当时的大师那样,做下这疯癫无忌的大喧哗和大游戏了。他要可意地尽情地嘲讽一番,既嘲讽自己,又嘲讽时代;既嘲讽去者又嘲讽来者。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全部感触、百缠纠结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⑤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虚荣的时代。看来一个艺术家被逼到了尽头,就偏要穿上皇帝的新衣,偏要以此为东——他与另一些人的不同就在于他的自觉与清醒。毕加索兴之所至任意涂沫,像儿童一样嬉戏不休,上下游荡,四方徘徊,进入化境般的流畅自如,实际上却是隐含了一个生命的全部悲冷无告。这儿有泪水,有傻笑,更有绝望的哀求,在他这儿等于是以歌当哭。

⑥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而言,毕加索是消极的。

⑦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他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屈服。我每一次看到他的不可征服的创造,就在心里悄悄发出叹息: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注】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法国现代派主要代表,一生画风和风格迭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三段说“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能力鉴别,只有叹息。B、第三段中“其中繁星闪烁……更有惊涛骇浪”一句以多种自然现象作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毕加索作品多样化的风格和种种复杂的情绪。

C、人类被物化异化,正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时代,而个人的呼号又无回音,这使毕加索心中有着“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D、“自觉与清醒”是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他的“自觉与清醒”表现为借助作品长歌当哭。

E、本文开篇以“惊叹”和“惋惜”总领下文,然后先对应“惊叹”突出毕加索的“伟大”,再对应“惋惜”表现其“屈服”,最后以“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作结。

【参考答案】A E(A“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的原因是其风格多种多样,而不是“我们没有能力鉴别”。E文章不是先表现“伟大”再表现“屈服”,两方面内容是结合在一起阐述的。)

2、文中说毕加索的作品“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毕加索的作品中有这些“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毕加索的心底从来都在怀疑自己的意义、创造和人生道路;②他的创作有无数次激变,他坚持不断的探求。

3、文中说“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句中的“双重悲剧”指什么?请结合文意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①艺术家的悲剧:创造了一大堆亘古未见的斑驳灿烂的作品,而受众没有能力去鉴别;②受众者的悲剧:面对艺术家内容庞杂的作品没有能力去鉴别。

4、文章开头说,毕加索是一个“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毕加索的“伟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参考答案】①毕加索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或“有着漫长的创造的历史”);②其作品内容和风格多种多样,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③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

(二)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即精读全文,能分析传记文本的叙事语调(叙述者的感情倾向)及其在语言表达的风格,品味其写人、叙事、抒情、议论等方面的技巧运用,揣摩其遣词造句的特点;能梳理传记的结构层次,把握叙事线索,区分主次、详略、疏密、繁简;能概括传记的主题思想。

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例如:华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高三综合测试

(二)第20题

李清照传(节选)

①国难当头之时,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却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乱,众官无所依从。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被命移知湖州,但未到任即被免。三月,清照与明诚乘船上芜湖,入姑孰(准备移居赣水上),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秦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失败。项羽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欲助项羽渡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言罢,拔剑自刎。面对历史遗迹,抚昔思今,清照思绪难平,于是作诗一首,题为《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②诗中通过歌颂项羽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要死得壮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

③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诗人还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了无气节和昏庸无能。

④五月,明诚把家属送到池阳(安徽贵池),又接到旨意复知湖州。六月十三日,盛夏酷暑,明诚离池阳,“涂(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金石录后序》)行至建康时,病势已重。七月末,清照于池阳闻讯,心急如焚,急解舟赴建康,然而已无力回天。八月十八日,明诚病逝。

⑤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再没有“相对展玩咀嚼”金石书画藏品的欣慰,再没有“相向惋怅者数日”的余韵,再没有坐归来堂斗茶大笑的乐趣,更不会再有苦苦相思之后团聚的甜蜜了。相见直要待来生。前路漫漫,等待着她的,是孤苦伶仃颠沛流离,是世情险恶中伤欺侮遭此一击,刚毅的清照,也难以承受了。“葬毕,余无所之余又大病,仅存喘息。”(《金石录后序》)李白是“拔剑四顾心茫然”,而清照此时是“葬毕夫君心茫然”。山河破碎,家破人亡,清照无限悲痛,大病一场。蘸着血泪,她写下了“祭赵湖州文”,其中有句云:“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白日”句典出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襄州居士庞蕴将入灭(佛教称僧人死亡为入灭),令其女灵照观日之早晚来报。其女回报说:“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待父出门观看时,其女“即登父坐,合掌而亡。”父见其状,夸其女“锋捷”,庞延至七日之后乃亡。此句即谓明诚先己而亡,死得其所,较之后亡者之处境为好,以聊示自慰,寓己悲痛之深。“坚城”句典出杞梁妻哭夫的故事。《孟子?告子下》中有“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的话。刘向《说苑?善说篇》载:“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阤”(zhì)即溃塌之意。此句意谓己之悲伤同于杞妇,而“坚城”一词,语涉双关,且以暗示赵明诚为国之长城之意。这组骈文对句是此篇祭夫文中仅存下来的残句。对于夫君于乱离中暴病身亡,清照含着无限的悲痛,这一“叹”一“怜”中,哀之痛,伤之切已溢于言表。

1、从选文看,李清照创作《乌江》一诗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背景:李清照随夫来到项羽兵刎的乌江,抚昔思今,感慨万千。(1分)目的:展示自己的人生追求:生,要堂堂正正,出类拔萃;死,要轰轰烈烈,慷慨悲壮。(2分,意思切近,语言简炼即可)讽刺了南宋朝廷的敬且偷安、了无气节的昏庸无能。(2分)

2、“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从文章结构角度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分)从文章内容上讲,这句话表明李清照从此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开始了一个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痛苦历程,感情、境遇也从此改变,这是她一生再大的一个转折点。(2分)

3、在读到李清照《乌江》一诗的时候感慨地说:“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6分)

传记类文言阅读训练 篇6

吴玠,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人。少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读书能通大义。未冠,以良家子隶泾原军。

建炎二年春,金人渡河,出大庆关,略秦雍,谋趋泾原。都统制曲端守麻务镇,命玠为前锋,进据青溪岭,逆击大破之,追奔三十里,金人始有惮意。

三年冬,剧贼史斌寇汉中,不克,引兵欲取长安,曲端命玠击斩之,迁忠州刺史。宣抚处置使张浚巡关陕,参议军事刘子羽诵玠兄弟才勇,浚与玠语,大悦,即授统制,弟璘掌帐前亲兵。

四年九月,浚合五路兵,欲与金人决战,玠言宜各守要害,须其弊而乘之。及次富平,都统制又会诸将议战,玠曰:“兵以利动,今地势不利,未见其可。宜择高阜据之,使不可胜。”诸将皆曰:“我众彼寡,又前阻苇泽,敌有骑不得施,何用他徙?”已而敌骤至,舆柴囊土,藉淖平行,进薄玠营。军遂大溃,五路皆陷,巴蜀大震。

玠收散卒保散关东和尚原。或谓玠宜退守汉中,扼蜀口以安人心。玠曰:“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玠在原上,凤翔民感其遗惠,相与夜输刍粟助之。玠偿以银帛,民益喜,输者益多。金人怒,伏兵渭河邀杀之,数年然后止。

始,金人之入也,玠与璘以散卒数千驻原上,朝问隔绝,人无固志。有谋劫玠兄弟北去者,玠知之,召诸将歃血盟,勉以忠义。将士皆感泣,愿为用。

绍兴元年十月,兀术会诸道兵十余万攻和尚原。玠命诸将选劲弓强弩,分番迭射,敌稍却,则以奇兵旁击,绝其粮道。度其困且走,设伏于神坌以待。金兵至,伏发,众大乱,大败之。

三年二月,金人长驱趋兴元,守臣刘子羽急命田晟守饶风关,以驿书招玠入援。时玠在河池,日夜驰三百里,以黄柑遗敌曰:“大军远来,聊用止渴。”撒离喝大惊,以杖击地曰:“尔来何速耶!”遂大战饶风岭。金人被重铠,登山仰攻。玠军弓弩乱发,大石摧压,如是者六昼夜,死者山积而敌不退。募敢死士,人千银,得士五千,将夹攻。会玠小校有得罪奔金者,导以祖溪间路,乘高以阚饶风。诸军不支,遂溃。

玠与敌对垒且十年,常苦远饷劳民,屡汰冗员,节浮费,益治屯田,岁收至十万斛。又调戍兵,命梁、洋守将治褒城废堰,民知灌溉可恃,愿归业者数万家。九年,以病卒于仙人关,年四十七。

在你的思想里有富人,穷人和乞丐。我的思想里却只有生活,而无财富。我们全是乞丐,没有慈善者存在,只有生活本身存在。——纪伯伦

这种感觉从未在我的身上如此刻骨地发生过——我的灵魂和我之间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加缪

(节选自《宋史》)

1下列注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良家子隶(隶:隶属)泾原军

B出大庆关,略(略:越过)秦雍

C剧贼史斌寇(寇:侵犯)汉中

D及次(次:临时驻扎)富平

2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舆柴囊土

囊括四海之意

B以良家子隶泾原军

玠偿以银帛

C伏兵渭河邀杀之

移船相近邀相见

D乘高以阚饶风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下列叙述全都直接表现吴玠善于用兵的一项是()

①参议军事刘子羽诵玠兄弟才勇,浚与玠语,大悦,即授统制

②玠言宜各守要害,须其弊而乘之

③玠曰:“兵以利动,今地势不利,未见其可。”

④有谋劫玠兄弟北去者,玠知之,召诸将歃血盟,勉以忠义

⑤敌稍却,则以奇兵旁击,绝其粮道

⑥度其困且走,设伏于神坌以待

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

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吴玠年少时就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深知用兵之道,擅长骑马射箭,不到二十岁就入伍从军。

B饶风岭之战,吴玠沉着应战,用大石滚压金兵,又组织“敢死队”夹攻,战斗持续六昼夜,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C吴玠与敌对垒数年,为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员,紧缩开支,实行屯田,开发水利,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因此深得百姓拥戴,百姓冒死为宋军运送粮草。

D富平之战,吴玠主张避敌锋芒,选择有利地形凭险坚守,但遭到其他将领的反对,最终导致失败;兵败后,有人劝吴玠退入汉中以避其锋,但吴玠为粉碎敌军入蜀的阴谋,力主在和尚原牵制敌军。

5文言文翻译(9分)

(1)玠曰:“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

(2)始,金人之入也,玠与璘以散卒数千驻原上,朝问隔绝,人无固志。

(3)时玠在河池,日夜驰三百里,以黄柑遗敌曰:“大军远来,聊用止渴。”

【参考答案】

1B

2D

3D

“大传”“传记”无关联 篇7

其实, 在传统文化中, 有很多名词都有其固定的意思, 譬如内传、外传、内篇、外篇、大传等。如果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 往往会南辕北辙。

一般来说, 解释经义的文字叫“内传”, 如《韩诗内传》。有时人物传记也可称内传。“外传”的意思相当于外篇。《国语》一直就被当成“外传”来看待, 因为它作为《春秋》的外传, 补上了《左传》之不足, 而《左传》一直被称为《春秋》的“内传”。有时, 为史书所不载的人物立传, 或者于正史之外另为一个人物作传, 以记录其轶闻趣事, 也可称为“外传”, 如《汉武帝外传》《飞燕外传》等。“内篇”“外篇”的区别如下:一般来说, 表达全书宗旨的列为内篇, 有所发挥的列为外篇。唐代的成玄英在《庄子序》中这样说:“所言内篇者, 内以待外之立名, 内则言于理本。”古书如《庄子》《晏子春秋》《淮南子》等都分内外篇。与以上诸词相比, “大传”的意思则相对单一。“大传”是《礼记》第十六篇的篇名, 孔颖达对“大传”的解释是:“名曰‘大传者’, 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礼记·大传》通引《仪礼·丧服传》中的条文以推而广之, 没有对“经”进行解释而只是转录, 这样的情况就被称为“大传”。另外, 到汉朝初年, 《尚书大传》有时也被简称为“大传”。

中外传记作品教学初探 篇8

笔者认为, 传记的教学, 应该采取特殊的教学形式。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选文又是传记的截取部分, 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全传的阅读, 所以, 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一位杰出的人物, 必须先“放”, 后“收”, 也可以说是“形放”“神收”。传记的教学需要三步完成:

首先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通读文本, 整理信息, 总结特点, 做读书笔记;然后在课堂上集中交流, 总结学习体会和认识;最后是合作探究的过程。十位不同领域的人物, 都分别在哪些领域有所贡献, 其主要业绩是什么, 作者又是以什么方式为其做传的, 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传记选读共有精读六篇:《杜甫》《鲁迅》《毛泽东》《贝多芬》《达尔文》《马克思》。

依据阅读传记的课程目标:“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 能把握基本事实, 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还应重视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就是教师的准备方面。在备教材方面, 教师要对系统的传记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研究, 认真研读选修教材本身。这里就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每位教师依据各自擅长的领域为组内成员提供相应的备课参考, 解决一方面的问题, 汇总之后资源共享。在备学生方面, 还要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接受习惯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 再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只有了解了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了解了学生急需补充加工的知识与能力, 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 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百教百会。在具体设计思路的时候, 教师自身一定要有宏观的、全局的意识, 不要拘泥于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 要把握整体的方向, 给学生以有效的内容。

其次是长文短教的问题。传记之所以看似难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讲授, 主要就是因为篇幅的问题。每篇传记的内容都很长,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让学生切实有所收获呢?我觉得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与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段能够打动人心、精彩绝伦的导入语。

第二, 要能用金字塔的形式将传记分层概括。第一层, 用一句话概括本传记的内容;第二层, 从结构上帮助学生进行梳理, 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找到层次感;第三层, 将本传记想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设置成有梯度的问题呈现出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能力水平进行有选择的定位, 将选择相同问题的学生分到一个学习小组, 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这种金字塔结构, 不但从时间上来说是由短到长的, 从难度上来说也是逐级深入的。这样, 就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筑了一个整体的学习框架, 更好地进入自己的学习角色当中。运用一些表格, 将信息进行量化, 直观具体地展现给学生, 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第三, 就是要把握好必须落实的教学点跟学生的兴趣点。对传记纪实类作品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四点是需要注意和落实的:

(1) 把握作品的基本事实, 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2) 在人物传记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3) 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 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 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在增强学生兴趣方面, 教师应调动起所有的神经, 搜集归纳多种方法, 并尝试着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比如, 课型可以多样化。

另外, 还应注意避免一些问题。如避免过于追求系统和深度。高中选修课不同于高等学校专业理论课的一个突出标志, 就是不以传授系统完整的学科专门知识和理论为重点, 而主要立足于语文活动, 致力于实际的应用, 尤其是拓展时要注意适度。

胡适与名人传记 篇9

胡适传记笔下的人物多是名人, 包括现代的、古代的, 还有他自己, 胡适自己当然也是名人, 其中《丁文江的传记》、《追悼志摩》和《四十自述》等都是较为出色的。

《丁文江的传记》是胡适50年代卜居美国时的作品, 差不多是他写出的唯一一部完整的传记, 同时也是最能代表胡适传记文学作品风格的著作。丁文江是胡适的挚友、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胡适以丰富的材料, 从不同的角度和视点, 把丁文江从幼年生活到故去的历程描绘得须眉毕露、惟妙惟肖, 为我们写出了一个最有光彩又最有能力的好人, 一个天生的能办事、能领导人、能训练人、能建立学术的大人物;而《追悼志摩》则以胡适自己对新月派主脑徐志摩的友谊和了解, 以徐志摩的优秀诗篇切入, 写出了徐志摩单纯的理想主义和他所追求的“三位一体”的人生———“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 必须有自由, 必须有美”, 可以说, 胡适是真正深切地理解和同情徐志摩的朋友, 而这篇悼文也可以看作是徐志摩的一部传记, 真正写出了诗人的灵魂;平心而论, 胡适的《四十自述》整个来说不失为一篇生动传神的自传, 胡适在书中真实、坦率地叙述了他少年时代的生活, 因而有很高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又因为他描写的是“琐碎生活”, 因此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那个时代的人情世态, 另外, 胡适还以精彩的细节写了自己童年生活和顽皮的性格, 如写他小时候想把神像抛到茅厕里, 吃了酒装疯以躲避母亲的责罚等, 都十分生动有趣, 也表现了作者不隐瞒自己缺点的坦率作风。

应该说, 名人传记是英雄传记的世俗化, 在很长时间里, 英雄传记是传记的主流。在现代社会里, 古典式的英雄已经很少, 甚至不可能再出现了, 但是英雄精神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生活的内容愈益丰富多彩, 英雄的概念也在逐步扩大, 超出了战争英雄的范围, 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种领域都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 这样, 名人就渐渐取代了英雄, 占据了现代传记的舞台, 也日益为读者所接受, 于是, 英雄传记就衍化成名人传记。既然名人具有英雄的血统、英雄的气质, 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十全十美、光彩照人的古典式英雄, 那么有的传记作家就出于职业上的道义, 把知名人物不可告人的一面予以曝光, 还历史以真实面目。还有一些传记作家以揭秘为能事, 哗众取宠, 在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同时, 也满足了自己的商业动机。曝光与揭秘都是掀开大人物的神秘面纱, 让读者一睹庐山真面目。这两类名人传记的共同点是容易制造轰动效应, 但要避免昙花一现的命运, 传记作家就应该有意识地做到保持一种倾向性平衡, 即瑕瑜互见, 但瑕不掩瑜, 或瑜不盖瑕。

由此反观胡适所写的名人传记, 不论是他传还是自传并没有做到一种倾向性平衡, 这种不平衡不是说走向了曝光与揭秘, 而是多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在他的自传写作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也就是说, 胡适虽然具有现代自传意识, 把自传看作个性的表达, 但是启蒙者、学界名流的显赫身份和社会把位又使他难以摆脱传统思想的约束, 他的自传难以避免他所指出的中国传统传记的缺陷, 即忌讳太多, 表现在他相当明显地回避个人私生活, 尤其是掩饰情爱经历, 纵观胡适的自传作品, 甚至包括在日记中的内容大多写的是日常事务、时事、学术札记等, 私人情感较少表露。现代研究者一致认为他在留美期间和美国女士韦莲司有过情感关系, 1923—1924年间与曹诚英也曾有过婚外恋情, 他试图与江冬秀离婚, 却因为江冬秀的大闹而没有成功, 只好让曹诚英堕胎, 并留学美国, 但这些在胡适的自传中都难觅踪影。他和妻子江冬秀乃奉母命完婚, 在才情和性格上并不般配, 婚姻也未必和谐。但他是一个“爱惜羽毛”的人, 因此非常谨慎, 不会把情事公开, 造成自己的尴尬局面, 胡适实际上是喜欢隐藏自己的。而这种隐藏自我的根源是人的羞愧感。因为人本身有虚荣的一面, 总是希望自己卓尔不群, 完美无缺地出现于别人面前, 而不是相反, 因此他所追求的是, 让他的那些丑恶的秘密、他的缺陷以及他的浅薄狭隘, 都随他一起走向坟墓, 与此同时他还想让他的可人形象活在人间,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茨威格曾精辟地论述到:“羞惭是一切真实自传的永久敌手, 因为羞惭谄媚地诱使我们不照我们本来的面目进行描述, 而是照我们希望被看到的样子进行描述, 羞惭会施展种种狡猾伎俩和欺诈手段引诱准备以诚实对待自己的艺术家隐藏内心深处的事情, 遮蔽他的要害之处, 掩饰他讳莫如深的问题, 羞惭无意识地教导塑造的手舍弃或者欺骗性地美化有损于形象的琐碎事情 (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这些却是最本质的东西!) , 以便巧妙地分配光线与阴影, 从而把性格特征修饰成理想的形象。但是谁要是软弱地屈从于羞惭的谄媚催促, 那么, 他所做到的准定是自封为神或者为自己辩护, 而不是自我描述。”[2]德国大文豪歌德应该是深知这一点的, 所以他把他的自传的书名题为《诗与真》, 这个书名也适于绝大多数名人自传, 其中也包括胡适的自传作品, 胡适没有做到他所标榜的赤裸裸地叙述自己, 没有战胜羞愧这个永久敌手。

有人根据胡适1930年对自己人生志愿的评语来评价他的传记文学事业, 即“提倡有心, 实行无力”, 大致是恰当的, 但即便如此, 胡适对中国传记文学特别是名人传记的贡献几乎无人能及, 称其为奠基者毫不为过。

摘要:胡适始终不遗余力地倡导中国传记文学的写作, 他认为传记具有强大的感化教育功能, 相信传记作品对人格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启蒙者、学界名流的显赫身份和社会把位又使他难以摆脱传统思想的约束, 他的自传难以避免他所指出的中国传统传记的缺陷, 即忌讳太多, 即便如此, 胡适对中国传记文学特别是名人传记的贡献几乎无人能及, 称其为奠基者毫不为过。

关键词:胡适,名人传记,羞惭

参考文献

[1]章清:《胡适评传》,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2年。

[2]杨正润主编:《众生自画像——中国现代自传与国民性研究 (1840——2000)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

[3]杨正润:《现代传记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发展轨迹 篇10

关键词:传记文学,文学史,发展轨迹

一、传记文学的概念

叙事文学的一种, 它以文学的形象化手法记叙人物的事迹、品德及经历, 既属文学范畴, 但同时又是历史著作。 (《新编文史地辞典》) 。关于中国传记文学史, 可以分为这几个阶段, 先秦是传记文学的萌芽时期;两汉是传记学的辉煌时期;魏晋南北朝是各种体裁各种样式的史籍杂传、蜂出并见的时代;唐宋是各体传记文学的普遍发展时期;元明是旧式散传的继进与文学传记的新扬的时期;清代是文学传记的兴盛时期。从这些不同时期的传记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传承演变历史, 还能作了全面的研究, 并且读者能清晰地看到古代传记文学的发展轨迹。

在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班固的《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 陈寿的《三国志》, 欧阳修的《新唐书》、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沈约的《宋书》等优秀作品以及韩愈、柳宗元、苏轼、宋派、李开先、归有光等一大批优秀的著名作家在传记文学史上有较大的突破。

司马迁是一位杰出的史传作家其著作《史记》中包含“本纪”、“世家”、“列传”, 不仅仅都包含了传记文学作品, 而且一些历史人物传记给读者带来了强大的艺术魅力和熏陶。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 并且成为了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自《史记》后, 还出现了《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等一大批传记的发展。《史记》中的许多纪传, 极富文学色彩, 是优秀的史传文学。从传记文学的角度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 有李少雍的著作《司马迁传记文学论稿》。

古代传记文学发展的历程上, 西汉和东汉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巅峰繁荣时期。从魏晋开始, 不同种类的传记作品如雨后春笋渐渐发展兴盛传承起来了。

二、古代传记文学的发展

1、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出现了传记文学的萌芽。

《孟子》、《庄子》中也有人物事迹的记叙, 《左传》、《战国策》已出现传记雏形。

2、两汉史传的辉煌和魏晋南北朝杂传的兴起, 西汉司马迁的

《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人物传记标志着汉代史传的辉煌。

3、唐代史传、碑志的繁荣和宋代传记的演变, 而《陈书》、

《北齐书》、《晋书》、《梁书》等八部作品被称为唐初八史, 占了中国古代所谓正史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 其比例是相当大的, 可以推想在历史上的地位。

4、明代市民传记的兴起和清代传记的停滞, 明代一些著名的

散文家都写过不少颂扬节妇、烈女、孝子的传记作品, 李梦阳、李开先, 晚明公安派袁氏三兄弟, 以及张岱, 他们写出了一批包括商人在内的以市民阶层为传主的作品, 其内容和形式出现了世俗化倾向。清代出现了顾炎武的《书吴、潘二子事》, 黄宗羲《刘宗周传》, 桐城派作家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三、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分类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突出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种:第一是文字凝炼, 语言精美;第二是篇幅短小, 易于诵读;第三是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生动的故事情节;第四是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第五是有明确的功利性。

根据传记文体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把它们分四类:分别为“史传”、“杂传”、“散传”和“专传”。

1、史传, “史传”最早出现于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

当初主要指纪传体正史中的人物传记, 它最初没有确定的书名, 有人称其“太史公书”、也有人称“太史公传”, 更有人称“太史公”。“史记”一开始是古代史书的通称, 从三国时期开始, 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前四史”的说法, 它们就是《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2、杂传, 起于汉代, 兴于魏晋南朝杂传因作者率尔而作, 不在正史, 离史独立, 其传主形象反较真实。

它对传记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独立地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例如, 刘向的《列女传》, 南朝梁代慧皎的《高僧传》, 是纪传体正史中列传的一小类, 还有史部起居注和杂传类。

3、散传, 古代传记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 以单篇流传, 或散见于各家文集中的个人传记, 特点是一人一传, 不单独成书。

关于这类传记, 自唐宋后历代文人都有大批的创作。明朝中期李开先的《亡妻张宜人散传》中最早出现“散传”二字, 单篇个人传记的名称因此流传下来。散传, 不仅有自序 (自传) 、行状、也有墓志铭等。归有光的《先妣事略》就是古代散传。

4、专传, 专传一词是梁启超在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最先提出的, 指一人一传, 单独成书的中篇以上单人传记。

专传作品目前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全书共十卷。唐慧立原本, 彦悰撰定。记载了玄奘西行前情况和西行十九年的经历, 以及回到长安后到逝世在佛学上所作的贡献。也有资料说是最早最详细的记录玄奘一生事迹的作品。

四、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 不允许虚构, 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是其描写对象。传记文学必须是真实的, 这是传记作者、传记学者和传记读者的基本共识。一方面, 要有历史的真实。另一方面, 体现在真实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 运用想象或夸张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 然后作一定的艺术加工, 当然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生活的特定逻辑和人物性格。

第三, 它区别于普通的人物传, 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因为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 运用恰当的语言。

第四, 传记文学有的和小说接近, 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传记文学作家创作时, 不是被动的受传主材料的限制, 而是重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渐进入传主的角色之中, 深入到传主的丰富复杂情感世界中去。传记文学是历史的科学性和文学的形象性的结合, 也是历史的真和文学的美的结合。《史记》体现了从传记文学的角度看, 即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性。

托马斯·卡莱尔说:“历史是无数传记的结晶。”诗人叶芝给了更高的评论:“一切知识皆传记”。由此可见, 传记文学在文学和历史上的非凡意义。梁启超提倡读传记, 曾表示:“读名人传记, 最能激发人志气, 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 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这是他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中谈到“二十四史”读法时提到的。传记文学是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体裁, 是一种精神上和艺术的遗产, 记载了许许多多历史上优秀人物, 让后人知道他们的业绩, 向他们学习, 以便发扬他们的光荣精神。鲁迅曾称这些人为“中国的脊梁”。重重困难始终没有打倒他们, 因为他们有一股韧劲, 他们坚强不屈, 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些本质特征, 仔细研究传记给我们带来的益处。通过对传主身上所体现的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崇高气节、美好品德, 坚忍不拔等精神来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郭双成.史记人物传记论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5.

[2]韩兆琦.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略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4) .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182.

高考视野下传记的阅读方法 篇11

实用文阅读中的传记包括人物传记、自传、评传、小传、回忆录、长篇或中篇传记文学。比较强的故事性,情节完整,手法多样,情感真挚,使其成为一种很有魅力的阅读。

首先,要关注文章叙述了传主哪些事迹,边读边标记;这些事迹是否可以分成几类,这些事件的内部是否有某种联系。这些事迹体现了传主哪些品格(性格特征),传主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等等,都是在阅读中要注意捕捉的信息。除了常问“事迹”“形象”“性格”外,传记的设题还包括:传主在某个问题上有哪些观点(主张)?传主有哪些贡献?传主取得了哪些成就?传主在某个阶段针对某件事有哪些做法?这些问题的答题区间乃至要点都是在第一遍阅读中就要心中有数的。

其次,要分析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叙述事件,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一般地说,高考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是必须了如指掌,并能在作品中熟练辨认的。如比喻、对比、排比、夸张、反语、引用、衬托、烘托环境、渲染气氛、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欲扬先抑、欲擒故纵、伏笔、铺垫、照应、点题、设置线索、设置小标题、合理选材等。在实际的检测中还经常涉及这些手法的作用,学生在回答时,就要紧扣文章结构、文章主旨、情节发展、性格刻画、形象塑造、社会意义等方面,然后组织语言表述。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将平时备考中训练的手法、作用题进行总结、积累,同类的方法,作用大同小异。

第三,要关注文章中的因果联系。传主的某一行为、事迹,常常是某些原因促使的。考查因果关系的捕捉,是常设的题型。显性的因果和隐性的因果往往交织在文章之中,有时候是覆盖全篇的,这就要求有较强的筛选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常设的问题有:传主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传主做出某一选择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对传主如此评价的原因是什么?形成传主的性格特征的原因如何?方法有可能是局部筛选、概括,也可能是全文筛选、概括。

第四,要思考文章对人生的启迪意义。读名人传记不是为了消磨时光,也不是为了收集茶余饭后的谈资。其意义在于学生跟名人“对话”后,心灵受到的震撼,身心受到的洗礼,人生受到启迪。新课标强调探究能力,这种能力着眼于学生在阅读某篇文章之后形成的知识、能力、观念的积极质变。传主的人生选择,传主的生命态度,传主的精神意志,传主的伟大成就,都会使学生获益良多,学生读后必会醍醐灌顶。能够读有所得,就是阅读的目的。常见的设题有:传主的成功经历给我们哪些启迪?传主的事迹对我们的人生有哪些意义?传主的选择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有人说……有人说……你认为……?这类题主要检测学生对原文的吸收消化能力。鉴于语文阅读是筛选性阅读,故而大部分答案要点都可以从原文的信息中整合而成。

最后,在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带着属于“分析综合”(筛选概括)的第一题去读传记,而且读一遍就能了解全文精髓。这也是传记阅读的魅力所在。

下面以夏明亮的《大气人生》为例,来分享传记阅读的快乐。(文章略,全文参见《党史文汇》2000年12期)

1. 马寅初一生作出了多次重要抉择,结合本文,简要概括。

2. 第⑤段的作用是什么?

3. 马寅初的经历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全文,谈谈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要想有所成就,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第一道题“马寅初一生作出了多次重要抉择,结合本文,简要概括”,可以说成“马寅初一生作出了哪几次重要的抉择?”属于“分析综合”。其中关键词是“抉择”——有并列出现的情形才能说得上“抉择”:(1)少年时代,放弃家业,走上了求学之路(干扰:父亲要求他继承家业);(2)解放前,不屈服于蒋介石的利诱与淫威,坚持抨击国民党统治者(干扰:统治者引诱他出国考察,去任驻美大使);(3)解放后,不屈服于国内公开的批判,坚持自己的“新人口论”(干扰:放弃学术主张)。

文章总共写了四件事,我们经过分析,综合为三点,而“去北大任教”不存在并列出现的情况,不存在“干扰”,就不属于“抉择”的筛选范围。

第二道题“第⑤段的作用是什么?”属于“鉴赏”层面,这是关于文章的结构、谋篇、布局的赏析,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着手。形式是指与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相关的要素;内容是与主旨相关的要素。有了这些辅助元素,我们可以表述为:(1)领起有关“人口论”事件的叙述,与⑥⑦构成一个整体,将有关传主马寅初在解放后所做的这件大事的片断呈现于读者面前。(2)马寅初是学经济的,但当他敏锐地发现人口问题以后立即着手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了他的责任感、使命感、作为学者的赤诚和对国家的爱。(3)马寅初发现问题后进行了5年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表现了他治学的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4)有助于塑造马寅初的光辉形象,展示他的优秀品格,讴歌他的伟大精神,突出主旨。

第三道题“马寅初的经历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全文,谈谈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要想有所成就,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这是“探究”题,要求学生从名人的成长经历中吸取教益,规划人生,这是阅读的最高层次——指导人生。值得指出的,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属于筛选性阅读,即便是探究题,答案的主体应该来自原文,否则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筛选性阅读也是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阅读考试的精髓,也是其命题遵循的原则。回到原文,我们由上往下提炼概括便得出:(1)抱定理想,百折不挠(对他少年时期经历的提炼)。(2)淡薄名利(对他去做无权无职的北大经济学教授一事的概括)。(3)为国家前途尽匹夫之责,勇敢面对强权、利诱、威胁、批判,而不改变自己的政治操守和学术品格(对他解放前后不屈服于强权、利诱、威胁、批判的事件的浓缩)。

中国古典传记发展过程浅探 篇12

一、先秦战国———传记的孕育期

先秦战国是文体发展的起步期, 也是孕育传记的萌芽期。专门写人的传记在这一时期虽然还未正式出现, 但是已经出现的文体、文类中都或多或少包含写人记事的传记因素。神话传说、诗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志墓文字都可以看做早期传记萌芽。它们在写人叙事上的技巧锻炼和经验积累不仅促使传记正式形成, 而且使其一登上历史舞台就达到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1. 神话传说

在文字未产生和广泛应用之前, 人们就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历史。“传记”最早可以追溯到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早期流传的《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黄帝战蚩尤》等故事虽然记述的都是虚幻的神话人物, 但是它们开启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先河。经过战国百家争鸣, 思想解放, 人的价值被凸显, 于是人们由自然崇拜转向祖先崇拜, 故事描述的对象相应地由神仙转向了具有杰出贡献的首领、祖先, 如《神农传说》、《大禹治水》。神农和大禹仍然有被神化的痕迹, 属于半神人, 真正以人为记述对象的是战国后期出现的《穆天子传》。《穆天子传》记载的是周穆王西巡的史事, 中间夹杂穆天子“宾于西王母”一段显系神话, 可总体而言, 《穆天子传》以真实人物为记述对象, 记载事件大部分属实, 可以看做是神话传说向纪实传记的过渡, 而且它对魏晋时期出现的道教神仙传记具有直接的启发作用。

2. 诗歌

诗歌中最早出现的传记萌芽跟英雄传说一样都是祖先崇拜的产物。《大雅·生民》记述了周族始祖后謖的事迹, 突出描述了他在农业上的功绩。《公刘》一诗主要写公刘带领周人由邵迁幽的壮举, 《绵》、《皇矣》、《大明》三篇写古公宜父迁岐、文王伐崇伐密、武王伐封的故事。陆侃如、冯沉君在《中国诗史》中称之为“后樱传”、“公刘传”、“公宜兄传”、“文王传、粉筱王传”。《诗经》以后, 战国出现的楚辞《离骚》可以看做是一首自传式长篇政治抒情诗。诗中先介绍自己的世系、出生年月, 接着用比兴象征手段描绘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为之做出的努力, 直到理想破灭自投汨罗而亡的整个人生历程。而且诗中有大量的内心独白和心理剖析, 人物性格比《诗经》时代更显鲜明。“从《离骚》的内容及其对以后的影响来看, 也可认为它是自传的萌芽”[2]。

3. 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中也出现了传记萌芽。《尚书·尧典》中主要记载尧舜事迹, 《世本》记载黄帝至春秋列国诸大夫的姓氏、世系。这些简略的记载都与人物生平有关。春秋战国出现的《左传》是叙事文学的鼻祖和典范, 书中成功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如晋文公、秦穆公、楚灵王、郑子产。美中不足的是《左传》为编年体的著作, 以年系事, 以事系人, 人物事迹较为分散。其后出现的《国语》、《战国策》借鉴了《左传》的成功实践并加以完善。它们在写人叙事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对司马迁开创纪传体人物传记产生了直接影响:首先, 国别体的叙述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物事迹分散的缺点, 为编年体写人向纪传体写人发展构建了桥梁;其次, 记载的人物类型更加丰富, 黄发垂髫、政客侠士、佞臣宠姬、商贩盗贼无所不包;在人物形象刻画上更加完整生动, 尤其是《战国策》“荆轲刺秦皇”一篇, 不仅人物生平交代清楚, 而且运用了各种文学手法描绘人物所处的环境与人物的性格。后来司马迁在作《刺客列传·荆轲传》时几乎全篇采用了《战国策》中的这段记载。正如杨公骥先生所说:“《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正是在历史的真人真事之中做出故事的选择, 做形象的加工, 从而为我国的传记文学开辟了道路。”[3]

《国语》、《战国策》中很多故事摘出来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人物传记, 但是它们主观写作的目的是记史而非写人, 写人仍处于不自觉状态, 所以只能看做是传记萌芽。

4. 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多以门派创始人或代表人物活动、言行为线索论述哲学政治思想, 因此具有一定的记人叙事的传记因素。《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或再传学生共同编写的一部语录散文, 它主要记述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 书中所写的人物、事件都以孔子为中心。“在我国文学史上, 以表现一个人物为中心的著作, 这是第一次出现”[4]。《晏子春秋》通过记载了有关晏子的215则故事说明其治国思想, 与侧重说理的《论语》、《孟子》相比故事性更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晏子》一书, 由后人摭其轶事为之。虽无传记之名, 实传记之祖也”[5]。后世出现注重论说的一类传记文和清初出现的学术评传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诸子散文的影响。

5. 志墓文字

早期的志墓文字内容简单, 载体不一。例如先秦的铭旌、木碑、木质墓表, 秦代的刑徒瓦志。铭旌是上书“某氏之枢”的旗蟠, 在丧礼中树于枢前, 埋葬时覆于枢上。木碑最初的作用是立于坟穴四周, 辅助引棺下葬, 后来又在上面书写死者姓名、爵里和简单事迹。木质墓表是专门立于坟前的标志物, 书写内容与木碑基本相同。木碑和墓表是东汉碑传最重要的起源。

二、两汉

两汉是传记正式形成期, 史传和杂传在这一时期先后产生。

《史记》的诞生在传记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司马迁作《史记》坚持“不虚美, 不隐恶”[6], 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采用多种艺术手法烘托塑造人物, 又融入了自己强烈的爱憎情感, 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感, 又有鲜明生动的个性, 真正做到了文史结合。《史记》不仅明确标志着传记文的正式形成, 而且将传记的发展直接由起点带入高峰, 成为后世史传文的写作典范, 直接诱导杂传文的产生。东汉班固编撰的《汉书》是第一本由官方下令编撰的史书。它延续了《史记》的纪传体体例, 在材料选择上更严谨翔实, 但是在人物刻画上不像司马迁那样注入强烈的个人情感, 注重细节和个性, 而是客观冷静的描述, 所以它的文学性稍弱, 在传记上的成就不如《史记》。

杂传 (1) 是在《史记》的影响和诱导下产生的, “其体上承史公列传之法, 下启唐人小说之风, 乃传记之重要发展也”[7]。西汉时出现的杂传种类和数量比较少, 西汉刘向编订的《列女传》《列士传》是最早的类传, 出现在《汉书》之前的《东方朔别传》是已知最早的散传, 到了东汉时期, 碑传才开始出现。碑传与其他杂传的形成过程稍有不同, 虽然它受《史记》的影响, 但其直接起源是先秦出现的记录死者身份家世和简单事迹的木碑和木质墓表。东汉兴起的厚葬之风是促使志墓文字转变成碑传文的直接动因。厚葬之风起源于儒家对孝文化的提倡, 在崇丧重孝思想的引导下, 孝子孝孙纷纷为逝世的先辈立碑留名, 在刊刻的内容上接受了纪功石刻、铭文“书善不书恶”的倾向, 将逝世先辈的生平、德行、功业详细地记录到碑文中, 于是简单的志墓文字演变成叙述死者生平兼歌颂功德的碑传文, 并且迅速发展成熟。东汉蔡邕就是一位碑传大家。

明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行状》中指出:行状“具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之祥, 或碟考功太常使议谥, 或碟史馆请编录, 或上作者乞墓志碑表之类皆用之也”[8]。根据徐师曾对行状的定义, 行状也应该划入广义的碑传文。但是汉末开始出现的早期行状与记录死者生平并无关系, 而是地方推举人才时所附的文字说明, 例如《裴瑜行状》:

瑜字锥磺, 聪明敏达, 观物无滞, 清论所加, 必为成器, 丑议所指, 没齿无怨[9]。

这类记录推举对象品行的行状描述简略片面, 毫无人物形象可言, 因此还不能划入人物传记之中。徐师曾所说详细记录死者生平以求谥求传的行状在魏晋时代才开始出现, 唐代时人物形象逐渐丰满, 正式步入传记队伍之中。

三、魏晋———杂传异军突起

由于官方控制严格, 魏晋史传开始趋于没落, 杂传异军突起, 大放异彩, 逐渐代替正史史传占领这一时期传记发展的主力军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传作品主要集中在《三国志》、《后汉书》、《宋书》、《南齐书》和《魏书》五部正史中, 其中前两部的传记成就较高。《三国志》是由三国鼎立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有重要影响的六十五位人物的传记构成的。陈寿善于选取传主的代表事迹和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 文学性和史学性都很高。南朝范晔所作的《后汉书》传主多达500人, 新增了《文苑列传》、《方术列传》等七个类传, 更加广泛地展示了东汉各类人物的精神风貌。而且《后汉书》是一部私家著述, 写人叙事较为自由, 褒贬颇有见地,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汉书》、《三国志》刻画人物缺乏感情色彩的不足。在范晔之后, 统治阶级对史书撰作要求与控制的日益严厉, 使得史传作者只能在编写中努力实现统治者的政治表达需要, 为显者隐, 为尊者讳不可避免地成为史传的创作原则之一, 史传作者个人意志难以实现, 所以《宋书》、《南齐书》、《魏书》都越来倾向于纯历史著作, 文学色彩无法与前四史相比。史传开始走上逐渐僵化的道路, 传记创作的主力军地位被异军突起的杂传取代。

魏晋时期杂传迅速发展, 墓志、家传、自传等几种重要的杂传小类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杂传的整体创作量也比汉代有很大提高, 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方面:首先, 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 一般不为生人立传, 而且为了避嫌, 传文往往由他人执笔品论。所以魏晋以前的传记多是在传主死后由政府下旨或作者主动为之撰写。魏晋时期出现了继战国之后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 追求个人价值和个性解放的倾向进一步凸显, 不仅生人立传、求人作传的现象明显增多, 还出现打破世俗、大胆为自己扬名的自传文。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再次, 思想解放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佛道兴盛, 反映在传记领域里表现为出现大量僧尼传记和道教神仙传记, 如《高僧传》、《紫虚元君魏夫人内传》等。最后,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为杂传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规定吏部选用官吏必“征其人居, 及父祖官名”[10], 也就是说政府选举官员主要考察个人品行和家世背景, 正所谓“有名者入青云, 无闻者委沟壑”[11]。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使自己的才华德行被更多人知晓, 请名士作传无疑是最好的一条捷径。除了为自己作传外, 他们还请名士为逝世的先辈作传, 通过追溯祖先功德抬高自己的门第家世, 最终目的是在人才选拔中脱颖而出。某些高门世族开始为自己的家族修史作家传, 他们别渊源, 定贵贱, 并以此为依据相标榜, 巩固自己的门户地位。大量的别传、碑传、家传应运而生。最后, 《左传》、《史记》在叙事写人方面的成功实践和示范, 吸引大批文人转向传记创作是杂传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唐宋———传记的文学性变革

唐宋是古典传记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繁荣, 统治者对修史比较重视, 二十四部正史中有一半都是在这一时期编纂完成的。加上采用纪传体的非正史类史学著作和宋代开始定型的地方志中的传记文, 史传文的撰写十分发达。令人遗憾的是, 唐宋史传文依然表现出强烈的钦定色彩, 缺乏个性和独立性, 内容和形式凝固僵化。比较值得瞩目的是在“古文运动”背景下, 杂传文的变革和发展。

唐宋杂传中成就显著的是碑传和别传。碑传文是一种记叙死者事迹、表彰死者功德的社会应酬文体, 魏晋以来一直颇受人们重视。骈体文注重形式、辞藻华丽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其歌功颂德的写作要求, 所以自碑传产生定型的东汉时代起就多用骈体所作。但是骈文讲究对偶用典, 拙于细致生动地描写叙述, 魏晋六朝文人一味追求竞骋文华、争奇斗巧, 使碑传文几乎完全丧失了写人叙事的传记功能。“古文运动”的目的是变革魏晋以来不断走向“假、大、空”的骈体文风, 于是韩柳欧苏等古文学家们选择碑传文作为“古文运动”的主要阵地, 创作大量新型碑传文, 如《柳子厚墓志铭》、《段太尉逸事状》。革新后的碑传文在语言上由骈至散, 写作重心从排比夸饰、彰显功业转移到以细节描写为主, 运用虚实结合, 烘托, 对比, 渲染等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刻画生动个性的人物形象, 在传主选择上, 由帝王将相、权门高士扩大到社会底层的各种小人物。借着“古文运动”的东风, 汉代记录推举对象品行的行状文正式迈入碑传的行列, 别传文在写人叙事方面也有很大改进。总而言之, 韩柳的“古文运动”为唐宋的杂传文注入了更多的文学色彩, 将传记由历史文、应用文向文学方向拉近了一大步。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唐宋杂传文的繁荣发展促进了一些相似文体的衍生, 比如拟人物传和唐传奇。拟人物传是将物体比拟成人, 并按人物传记体例为其作传, 像韩愈、陆龟蒙为毛笔作的《毛颖传》、《管城侯传》, 司空图为镜而作的《容成侯传》, 王禹偁为桑树作的《乌先生传》, 秦观为酒作的《清和先生传》。唐传奇是根据前代文献记载或当代传闻中的奇人奇事, 扩其波澜, 施之文采, 加以虚构形成的人物小说, 其描述对象不一定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 像《莺莺传》《李娃传》《汤保衡传》。这两类文章虽然都以传命名, 行文特点也与传记十分相似, 但它们不具备传记文写人纪实的基本特点, 因此不能划入传记之内。

五、元明清———稳中有新, 数量剧增

元明清时代的正史史传作品主要集中在《宋史》《元史》《明史》《清史列传》中, 它们依旧延续前代官修史书的路子平稳发展。杂传方面, 元代创作稍显暗淡, 明清则继承了唐宋人的改革成果, 虽然总体上缺乏具有代表性的佳作, 但是在创作数量上急剧增多, 传记种类上也有新发展。

首先, 明清文人杂传的创作量是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汉代碑传大家蔡邕写过的传记作品不到20篇, 唐代韩愈在杂传创作上投入极大热情, 终极一生也不过81篇。明代王世贞单是《兖州四部稿》中附载的散传就不下200篇, 此外他还著有《嘉靖首辅传》、《皇明名臣琬琰録》两部专门的人物类传。清人传记更是汗牛充栋, 屈指难数。“现存的清人传记汇编如《清史稿》、《清史列传》、《国朝耆献类征》、《碑传集》正、续、补编, 《八旗通志》、《清儒学案》、《满汉名臣传》等都卷帙浩繁, 有传记可寻的清代人物有四万多人, 这还是很不完全的统计, 地方志、文集中的尚未包括在内, 实际数目还要大大超过”[12]。明清文人的大力创作使传记真正普及开来, 成为最重要的文类之一。

其次, 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 明清传记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明代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商品经济发达, 商人数量增多, 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明代商人普遍表现出崇儒的倾向, 很多世代行商的家族在发迹之后鼓励子孙读书改走仕途, 还有一部分商人本身就是读书出身, 被称作“贾名而儒行”的儒商。终明一朝, 文商交往十分密切, 文人文集中的商人传记也随之增多,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汪道昆和王世贞。汪道昆的《太函集》有传记235篇, 其中为商人而作的112篇, 《兗州四部稿》、《兗州续稿》共有传记316篇, 其中商人传记占64篇。明人文集中的女性传记规模比较庞大。据《论〈四库〉明人文集中女性碑传文》一文的统计, 四库集部中的女性碑传文有1100多篇, 别传至少有150篇。从类型上来看, 主要以记述死者生平的碑传为主, 从传主的选择上来说, 主要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官妇贵妇和妇德尤为突出的中下层的普通妇女, 如《一品夫人常氏圹志铭》、《封太淑人李母王氏墓志铭》、《赠中宪大夫邵武府知府吴公暨配李恭人墓表》、《周贤母传》、《张义妇传》、《陈孝妇传》和《跋徐烈妇传后》等。女性传记数量的增多从侧面反映出社会思想的变化和女性价值地位的提升。

除了商人传记和女性传记增多外, 明末清初杂传文中又新出现了一批反映满汉斗争的人物传记, 如顾炎武的《吴同初行状》, 黄宗羲的《仓水张公墓志铭》、《路周明墓志铭》, 魏僖的《许秀才传》、《江天一传》、《高士汪沨传》, 邵长蘅的《阎典史传》等都是歌颂抗清殉国的节义之士。顾炎武的《书吴潘二子事》是吴炎、潘柽章二人的和传, 其中详细记载了庄廷龙《明史》案的始末, 谴责了清朝统治者为了消灭反清意识对江南文士的血腥镇压。这类传记文感情强烈, 极富感染力。此外, 黄宗羲的传记作品中有几篇是专门记述学术界人物的, 如为古文家李文胤作的《李杲堂先生墓志铭》, 为名医高斗魁所作的《高旦中墓志铭》, 为史学家谈迁作的《谈儒木墓表》, 这些传记文着重介绍了传主在学术方面的特色和成就, 开学术评传的创作的先河。

综上所述, 先秦两汉是古典传记的萌芽期, 在这一时期, 写人叙事的技巧得到锻炼。两汉是传记的形成期, 《史记》的诞生既是中国的古典传记正式形成的标志, 又是古典传记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还刺激引导了杂传的产生, 自此, 古典传记分为史传和杂传两个系统, 各自相对独立发展。魏晋史传由于受到官方控制, 开始趋于没落, 杂传得到发展, 种类明显增多。唐宋史传数量可观, 杂传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写人叙事的特点得以凸显, 技巧更成熟, 文学性不断增强, 成为古典传记发展的第二次高峰。明清在继承前代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行, 文人杂传数量尤为庞大, 促使传记真正普及开来, 成为最重要的散文文类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一个发展着的文类[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6) :51.

[2]陈兰村.中国古典传记论稿[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40.

[3]杨公骥.中国文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57:424.

[4]胡念贻.先秦文学论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208.

[5]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Z].北京:中华书局, 1983:卷57史部十三.

[6]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75:2707.

[7]程千帆.先唐文学源流论略 (四) [J].武汉师院学报, 1981 (4) :49.

[8]明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行状王水照编.历代文话[Z].复旦大学出版, 2007:1116.

[9]宋真德秀.文章正宗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湾:台湾商务印书, 1983.

[10]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11]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七海古籍出版社, 2001:10.

上一篇:工艺调控论文下一篇:跨学科理论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