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策略

2024-06-21

遗忘策略(共10篇)

遗忘策略 篇1

证明数列不等式时首先我们想到的是比较法、数学归纳法、放缩法、均值定理法等.还有没有别的策略呢?笔者总结归纳了其他几种证明数列不等式的策略, 以供参考.

一、迭代法

例1已知数列{an}满足an+1=an2-nan+1, n=1, 2, 3…且a1≥3.证明:⑴an≥n+2;⑵1/ (1+a1) +1/ (1+a2) +…+1/ (1+a1) <1/2.

分析:⑴问的结论和an+1=an2-nan+1, 可转化为一个递推不等式, 用好这个递推不等式是解决⑵问的关键.

证明:⑴用数学归纳法 (略) ;

⑵由⑴知, 即an+1=an2-nan+1=an (an-n) +1≥an (n+2-n) +1=2an+1an+1+1≥2 (an+1) .

评注:递推不等式或出现在已知条件中, 或出现在结论中, 或出现在解题过程中,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数列递推公式的灵活应用, 还要会类比解决数列递推不等式问题。

二、中间量法

例2已知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an}的前项n和为Sn, 且满足:a3a4=117, a2+a5=22.⑴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⑵若数列{bn}是等差数列, 且bn=Sn/ (n+c) , 求非零常数C;⑶若⑵中的{bn}的前n项和为Tn, 求证:2Tn-3bn-1>64bn/ (n+9) bn+1.

分析:⑶问中bn, Tn可以求出, 两边通过化简可以看出, 一边存在最小值, 一边存在最大值, 有明显的大小差异, 可以考虑用中间量法。

解:⑴、⑵ (略) ;⑶由⑵得bn= (2n2-n) / (n-1/2) =2n.

∴2Tn-3bn-1=2 (n2+n) -3 (2n-2) =2 (n-1) 2+4n4 (当且仅当n=1时取等号) .

=64n/n2+10n+9=64/n+9/n+10≤4 (当且仅当n=3时取等号) .

上面两式中等号不可能同时取到, 所以2Tn-3bn-1>64bn/ (n+9) bn+1.

评注:虽然中间量法是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 但在证明数列不等式时, 当两边具有比较明显的大小关系时, 可适当地引入一个中间量, 作为桥梁, 达到证明的目的.

三、构造数列

例3已知数列{an}满足an=3·2n-1, bn=nan.证明:对任意不小于3的自然数n, 不等式b1+b2+…+bn> (23n2-13n) /2恒成立。

分析:根据所证不等式右边的代数式, 可构造一数列{Cn}, 满足其和c1+c2+…+cn= (23n2-13n) /2, 求得Cn, 再证bn>Cn即可。

证明:令c1+c2+…+cn= (23n2-13n) /2,

当n≥2时, c1+c2+…+cn-1=[23 (n-1) 2-13 (n-1) ]/2.两式相减得cn=23n-18.

又c1=5也适合上式, ∴cn=23n-18 (n∈N*) .

∴当n≥3时, bn-Cn=3n·2n-n-23n+18=n (3n·2n-24) +18>0, 即bn>Cn.

评注:证明形如a1+a2+…+an> (<) f (n) 或a1·a2·…·an> (<) f (n) 的数列不等式, 可令另一数列{bn}的和或积等于f (n) , 求bn, 然后比较an与bn的大小即可达到证明原不等式的目的.

四、构造函数

例4已知函数f (x) =x-sinx, 数列{an}满足:0

证明:⑴0

分析:⑵问中构造函数g (x) =sinx-x+x3/6, 再引入导数, 用导数证明该函数的单调性即可。

证明:⑴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0

⑵设函数g (x) =sinx-x+x3/6, 0

∴函数g (x) 在 (o, 1) 上是增函数。又g (x) 在[0, 1]上连续, 且g (0) =0, ∴当0g (0) =0.∴g (an) =sinan-an+a3n/6=a3n/6-an+1>0.

故an+1

评注:数列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的特殊函数, 研究数列要适时地结合函数, 再利用导数研究该函数的单调性或极值 (最值) 。所以数列问题函数化, 是用导数研究数列问题的一大亮点。

证明数列不等式虽然难度很大, 但我们只要仔细研究所要证明结论的结构特征, 采用灵活的证明策略, 总能揭开题目的“面纱”, 识别其“真面目”;我们只要抓住问题的实质, 找准切入点, 问题的解决就会变得轻车熟路。

遗忘也保健 篇2

遗忘法具有分散注意力的功效。采用聆听音乐、物品收藏、观赏花卉或艺术作品等方法,可以使心态情绪不良者,神经官能症以及机械性创伤疼痛等患者通过分散注意力来达到调节情绪和减缓病痛的目的。例如经常置身于黄色基调为主的环境中有助于肝病患者减轻疼痛、恢复健康;聆听海顿的《水上音乐》等乐曲能够有效地消除疲劳、促进食欲等等。有研究表明,适宜的悦耳音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自然镇痛的效果。受此启迪,英国剑桥大学口腔医院的医生们运用音乐代替麻醉已成功地为200余人拔除了坏牙。

遗忘法具有排除杂念的功效。根据自身特点培养诸如书法、武术、绘画、垂钓、对弈、摄影、品茗、种花、玩鸟以及赋诗、刺绣等情趣爱好,慢性病患者可以达到凝神专一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从而排除杂念,充分获得改善心态、消除不良情绪、祛病强身和保健长寿等养生功效的泽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酷爱书法并创出了独特的“板桥”字体,这种以书法怡情,以书法养生的爱好使他成了当时少见的年过七旬的长寿翁。 遗忘法具有促进豁达从容的功效。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不断与人沟通建立友谊,培养自珍、自爱的做人准则以及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等方法,可以使人们在思想素质提高的同时,建立起面对变化无常的外界刺激不愠不怒、不惊不惧、不暴不妄、不躁不乱的从容心态,通过主动遗忘的手段,使“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致病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点,进而达到舒徐、泰然、大度、超脱及恬淡的养神愉神之保健功效。康熙皇帝八岁嗣位,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长寿皇帝之一,这与他“宽怀只有数行字”的豁达乐观而又从容的气质是密不可分的。

此外,经常开展体脑交替、动静交替的活动,也是帮助人们进入主动性遗忘的一种重要方法。

遗忘策略 篇3

英汉文学翻译在译介西方文学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在进行英汉文学翻译时,我们往往会遇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这一问题。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韩礼德和哈桑(1976:4)这样说道,“语篇中某一元素的解释需要借助于另一元素时,衔接就产生了。其中一个元素对于另一个具有预设作用,也就是说,如若不借助于前者,后者就无法获得正确的解码或得到正确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就建立了一种衔接关系:而这两个元素,预设者和被预设者,就有了被整合成为一个语篇的可能。”在这里,所谓对于另一元素具有预设作用其实就是语篇的衔接手段。汉英两种语言都会借助于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照应等衔接手段来实现语篇的连贯,然而,在具体每一种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又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英汉文学翻译中, 从衔接手段的角度来看,要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才能实现汉语译文的语篇连贯。

二、从衔接手段的角度看英汉文学翻译策略

译言网的古登堡计划是一个长期翻译项目,旨在向国内翻译引介西方著作,其中英美文学著作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2012年笔者成功聘为该项目《遗忘的星球》一书的译者。在翻译该作品的过程中,笔者对于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特别加以关注,根据英文原文中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和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以下翻译策略。

1.减译法。在“指称”这一衔接手段的使用方面,汉语指称词不及英语丰富,往往省略主语,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减译法,即省略主语的翻译方法。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的翻译实例加以验证。

例(1):原文:The giant creature rocketed upward with Burl clinging to his spear.He held fast with an agonized strength.His mount rose from the blackness of the ground into the many times more terrifying blackness of the air.It rose up and up.If Burl could have screamed,he would have done so,but he could not cry out.He could only hold fast,glassy-eyed.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1637/41637-h/41637-h.htm,Chapter 7,para14

译文:这个巨兽带着长矛连同伯尔像火箭一样腾空而起。伯尔痛苦地死死抓住长矛。他被那巨兽携带着从黑漆漆的地面飞入更加恐怖、黑暗的空中。那巨兽一直在上升,上升。如果伯尔能够惊声尖叫的话,也许*早就那么做了,但他却喊不出来。伯尔目光呆滞,他所能做的只能是抓紧长矛。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837163/,page152:

请看例(1)中所选英文段落和汉语译文的黑体字部分。在原文中,Burl....he,but he....主语Burl及其人称照应词he一共出现了三次,但在汉语译文只采用了“伯尔”和“他”两个词,主语省略了一次,用*代替,但是整个句子的意思并未改变。

例(2)原文:It was a tiny beetle no more than eight inches long—a sexton or burying-beetle.Drawing near Saya's body it scurried onto her flesh.It went from end to end of her figure in a sort of feverish haste.Then it dived into the ground beneath her shoulder,casting back a little shower of hastily-dug dirt as it disappeared.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1637/41637-h/41637-h.htm,Chapter 7,para14

译文:原来是一只不足八英寸长的小甲壳虫——专司挖土埋葬死尸、打理墓穴之职的甲壳虫。它爬近塞娅,急匆匆扑向她的肉体,*极度兴奋地在她的头和脚之间来回奔波,像是患上热病一般,然后*又潜入塞娅肩膀下的泥土中,将挖出的泥土快速掷出,像是撒下了一阵尘雨一般,然后自己消失在土坑中。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837163/,page162

在例 (2)的英文原文中一连用了三个分句:It scurried onto......it went from.....Then it.....,在每个句子中,都使用了一个人称照应代词“It”,It共连用了三次,而在其对应的汉语译文中,我们只用了一个主语“他”字,后面使用了一连串的谓语动作,这些动作的主语都被省略掉了,这些表动作的词汇共享一个主语“他”,几个谓语部分你连着我,我连着他,如同接竹竿一般,一气呵成,构成了一个主语清晰、意思完整的长句。

从上面两例可以看出,在进行英汉文学翻译的过程中, 采取省略主语翻译方法,即“减译法”,既可以使译文完整表达源语的意思,忠实于源语,又符合汉语语言“意合”的特点,不影响译文的连贯。

2.衔接手段对等翻译法。在替代、省略和词汇衔接方面, 汉英两种语言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对应,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衔接手段对等翻译法。请看下文分句替代的译例:

例(3):原文:If Burl could have screamed,he would have done so,but he could not cry out.He could only hold fast, glassy-eyed.(分句替代)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1637/41637-h/41637-h.htm,chapter7:para14

译文:如果伯尔能够惊声尖叫的话,他也许早就那么做了,但他却喊不出来。他只能目光呆滞,搂紧长矛。(分句替代)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837163/, page152:para3

在例(3)中,源语done so属于分句替代,译为“那么做”,可以视为汉语中分句替代的例子。在这一译例中,英汉两种语篇都是连贯的。

3.衔接手段转换翻译法。英汉两种语言的衔接方式很多情况下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下文的英语的“名词性替代”这一衔接方式在翻译成汉语时则无法找到同样的名词性替代。此时,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译文的连贯,又使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的呢?请看例(4)是如何处理的:

例(4):原文:Red puffballs did not burst at night.They would not burst anyhow,except at one certain season of their growth.But Burl and his folk had so far encountered the overhasty ones,bursting earlier than most.(名词性替代)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1637/41637-h/41637-h.htm,chapter 7:para31

译文:在晚上,红色的马勃菌不会散播孢子。除了在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个季节以外,无论如何它们都不会散播孢子。但到目前为止,伯尔和他的伙伴们已经遇到了那些提早成熟、散播孢子也比其大多数同类都更早一些的马勃菌。(词汇衔接)

--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837163/,page156:para1

在例(4)中,英文原文中词汇ones属于“名词性替代”这一衔接方式,翻译成了“马勃菌”一词,属于词汇衔接。像这样,在英汉文学翻译中,我们无法找到与其对应的衔接方式,将某一衔接方式翻译成另外一种衔接方式的方法,叫做衔接方式转换翻译法。

4.增译法。在英语中,有些名词属于某一组词汇的上义词,属于词汇衔接,但由于跟一系列语义丰富的不及物动词连用,这一上义词所涵盖的下义词迅速鲜活起来,在将其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若将该上义词与各个动词联系起来,逐一具体化,译文才更能体现原文的意思,也才更加连贯,如例(5)所示:

例(5):原文:All the thousand-and-one forms of insect life flew and crawled and swam and dived where the people of the rafts could see them.(词汇衔接)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1637/41637-h/41637-h.htm,chapter 8:para24

译文:凡是筏子上的族人们所能看到之处,到处都是昆虫,其类型之多,数以千计:有的在天空翩翩起舞,有的在地面爬行,有的在水里游泳,有的潜入水中.(名词替代)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837163/,page184:para 3

在例(5)中,insect life属于词汇衔接,由于该词与flew, crawled,swam,dived这样四个语义丰富的不及物动词连用,insect life所指的内容便可以具体化为“飞舞的昆虫”、 “爬行的昆虫”、“游泳的昆虫”和“潜水的昆虫”,由于译文必须出现“飞舞”、“爬行”、“游泳”和“潜水”四个词汇,为了避免语义重复,也为了形成排比句式,我们将insect life翻译为四个“有的”。这样,虽然词汇衔接的本质未变,但是译文的词汇明显增加了,所以,我们称之为“增译法”。

三、结语

被遗忘的时光 篇4

2011年12月13日下午,当《被遗忘的时光》在北京电影学院放映时,很多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6位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患者,身处一个被遗忘的疾病世界,老人们的寂寞令人动容。

导演杨力州在片场被感动无数次,即便在北京再次看这部纪录片,“仍会落泪,因为我发现这两个世界的人没有办法沟通”。

从2007年至今,杨力州的拍摄重点都围绕着老年人。《青春啦啦队》以高雄市一群啦啦队的老年人为主题,展现了一群平均年龄70岁的老年人的乐观与活力,阐述“老与病并不是老人唯一的定义”;此前的《水蜜桃阿嬷》则讲述了一名泰雅族阿嬷在高山上种植水蜜桃,艰辛地抚养负债自杀的儿子媳妇留下的7个孩子的故事。

虽然有朋友提醒杨力州,“老年人”是票房毒药,但是《被遗忘的时光》在台湾的票房却超过了很多偶像明星主演的爱情电影,出乎意料地进入了台湾2010年电影票房前10名。

这也让杨力州感到意外,事后他分析自己这个“票房毒药”之所以受欢迎时说:“恐怕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现在老年人碰到的欢乐或者困境,不出意外,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是我们的欢乐或困境。”

水妹的故事

水妹是杨力州拍摄的6位老年痴呆症患者之一。65岁的她是泰雅族原住民,患老年痴呆症是因为脑血管破裂。医生告诉其家人,做手术以后有3个结果:死亡、植物人和老年痴呆症。

手术后,水妹的语言功能基本丧失,但她的女儿还是很欣慰,因为“妈妈还在”。水妹想要表达而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露出焦急而自责的神情,家里人也尽力配合她,猜她想要说的话。

然而有两件事情让拍摄团队和观众都感到惊讶:水妹可以很清楚地表达“我要回家,回西林村”——西林村是她在花莲的老家,而不是孩子在都市的家,她甚至给工作人员看故乡的照片。此外,尽管说话有困难,但是她可以流畅地唱歌。

杨力州对一个细节印象深刻:有一天,水妹自己在唱《绿岛小夜曲》,歌词是“姑娘啊,你为什么还是默默不语”,唱到这句的时候,她突然就不再继续唱下去,周围的人意识到是因为歌词的内容。“她都知道她唱的是她自己的困境,之后她就往房间走去,我们的摄影师跟着走进去,她去换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戴上最喜欢的帽子,把衣服整理好,提着行李就走出来,然后她突然转过头来对我说:‘西林村到了。’她指着病房里她的床,‘这里就是西林村。’”

杨力州说,那一刻他好难过,因为他发现,水妹连心中最美好的故乡的想象都丢弃了。“她告诉我们,她也试图告诉自己,在这个四面墙壁的病房里,就是她最怀念的故乡。我们在现场,能够感受到非常强烈的失落感,因为她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她连说话的能力都没有了,就连这最后能让她记起的东西都消失了。”

电影最后,拍的是水妹年轻时候的照片,她穿着泰雅族服饰,笑意盈盈,散发着青春与美丽。她喜欢唱歌,曾经是5个孩子的好妈妈,是一个男人的好妻子。如今记忆散落,可是,疾病再怎么厉害,有一些非常深刻的东西是夺不走的,所以她还可以安静地歌唱——或许在梦中,她真的回到了故乡。

尹伯的故事

另外一位老人尹伯的故事则充满了传奇色彩。尹伯最初对摄制组非常提防,护工告诉他们,这和尹伯早年当特工的经历有关。

身患老年痴呆症和被害妄想症的尹伯,甚至一度对着摄影机大发雷霆,当他晚上看到对着他的摄像机的时候,他大声训斥工作人员:“白天拍一天还不够吗?现在都要睡觉了,你们还在这个地方拍,做什么?”直到护工小姐说不拍了,摄制组停下,尹伯还一直无法平静。

由于当年做特工时养成的习惯,尹伯会经常“做一些记号”:门关上和打开的缝隙间,都会夹一片树叶,这样有人开门他就会知道。

有一天摄像师跟随他和护工外出,护工走开一会儿,尹伯转过身告诉摄像师:“就剩我一个人了,你想怎么拍,你告诉我。”摄像师抓住机会问道:“尹伯伯,你以前在哪里工作?”“这个我忘掉啦。”“那我们聊你知道的事情。”“你知道我知道哪些?”“我不知道啊。”尹伯大笑:“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啊,我没办法给你答复啊。”

胶囊与纪录片

杨力州在拍摄初期,曾设想自己一定不能把这部片子拍成“一部讲老年痴呆症是什么的卫生教育片”,而在拍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一个个老人的故事,打消了他这方面的顾虑,因为故事本身的张力已经足以传递出自己的观念。

“当你看到一部会感动你的纪录片,不管你是哭还是笑,其实导演已经把一个信息,或他要传达的一个观念,用一个胶囊装好,趁你不注意的时候丢进你的嘴里。那一刻觉得喉头有东西进去,可是你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没过多久,可能一看完电影,那个胶囊慢慢溶解,你发现非常的苦涩,就会开始有一些思考。对我而言,这就是纪录片。”杨力州认为,《被遗忘的时光》就是他一直等待的那种类型的纪录片。

“我很高兴这部影片能够撞击到每个人的内心,即使他家里没有人患老年痴呆症,可是他好像找到了一个跟自己、或跟自己最爱的家人和解的方式。我觉得这就是做纪录片很有意义的地方。”

在杨力州的纪录片工作中,他一直乐于通过自己的作品,让观众有所思考,有所改变。有一名中年美容师在Facebook上给他留言说,在电影院看完《被遗忘的时光》,他瘫在椅子上走不出去,因为母子关系紧张,他已经有20年没有跟妈妈好好吃饭,而看完电影之后,他想在周末约妈妈出来,好好吃一顿饭。在网络上,他只是给杨力州留言:谢谢你。杨力州开玩笑说,自己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的观众,因为每次都是因为这种人让他觉得自己应该继续把纪录片拍下去。(摘自《南都周刊》)

1~2.《被遗忘的时光》记录了老年人在失智状态下对生命漫长的告別

3. 《被遗忘的时光》电影海报

被遗忘之后 篇5

然而在如此耀眼豪奢的背后, 却是另一个世界, 那是些被遗忘的角落。

连绵起伏的山峰间夹着一道道溪流, 奔腾不已的小溪年复一年地从那一片土地上流过, 带走乡民的春夏秋冬。山上的树林花草是从未断过的, 四季都是郁郁葱葱, 连接着山麓的是形如豆腐的四方田地, 里面绿油油或黄澄澄的整齐庄稼是乡民一年的心血, 它承载着乡民们对生活、对家庭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晨, 当鸡啼三遍后, 天才蒙蒙亮, 就可听见推拉门的声音。随后, 烟囱就升起淡淡的炊烟, 与山中的浓雾一起升起、纠缠、旋转, 随即, 小狗的吠声、鸡啼声、鸟鸣声, 和着树木的清香, 滋润着每个乡民的心。

早饭过后, 天边已有一圈红晕, 浓雾却依旧未散开。男人们先点上一杆烟, “吧嗒吧嗒”地吸上一杆, 女人们则去准备水以及干粮, 一切备齐过后, 他们就拿着锄头、耙急急赶去———他们一天繁忙的工作就此开始。

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 男人们就有了惬意的放松, 他们可以在清凉的溪水里洗个澡, 电视他们是不看的, 因为那是孩子的天下, 充其量也就是看看新闻, 给自己茶余饭后的闲聊增加一点儿资料, 但这种事一般不会超过三句, 因为无论讨论什么, 最后的话语, 总会归到庄稼上去。

而女人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她们要立即开始做饭、洗衣服, 还要缝补孩子们易破的衣裤, 当一切完成后, 她们就可以惬意的看一些无聊的韩剧, 这算她们放松的主要途径。当然, 她们最重要的休闲方式还是“攀经”, 就是闲聊, 因为电是要钱的。她们是流言的创造者, 东家长、西家短, 谁家的媳妇儿长得丑, 谁家的小伙子长得俊, 以及谁的老婆持家好, 谁家的男人会挣钱, 还有一个月家用是多少, 都可以立马得到分享, 国家大事她们不懂也不谈, 她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家务。

他们都住在僻静的大山之中, 然而性格却豪爽的犹如奔腾的大海, 他们没有见过的大海。在路上遇见一个人, 也许根本就不认识, 他也可以和你攀谈很久, 甚至把你拉到家里, 把自己舍不得吃的腊肉拿出来让你享用, 他不指望你能给他什么, 而且他也不会要你给他什么。他们的天性就是这样, 这样的淳朴、这样的豪爽、这样的热情。

他们就是被遗忘的一群人。因此上百货商店成了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们最高兴的事, 然而在他们流连忘返的转了一圈又一圈后, 买的也不过是少得可怜的家用品。但看他们一个个光鲜整齐的样子, 你绝对会认为这是去哪参加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

倘若在冬天, 一些垂暮老者, 吃罢饭后, 就拎着一把即将作古的藤椅, 装上一锅烟, 休闲的晒着太阳, 这是他们眼中的幸福。是啊!有阳光为何不幸福?

而另一些顽劣的小孩则穿着破烂而单薄并且花色各异的“改装衣服”, 拿着几根粗壮的竹棍, 打来打去, 丝毫没有冷的意思。是的, 他们不看书, 不做作业。他们说:“为什么要做作业?”是的, 为什么要做呢?他们未来的路绝对不可能在读书之上, 因为他们的校舍已经即将要倒塌, 老师也不过是一身兼顾语数的“清末遗民”, 他们能够识几个字就可以了, 他们要拿起的是农具, 而不是钢笔!

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吗?知道, 但是, 他们眼中的外面世界只不过是心中的一个梦, 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他们憧憬过开着奔驰、住着有海风吹拂的洋楼、玩着电脑的日子, 但他们知道, 他们离这样的日子隔着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几座大山。他们, 已经被社会遗忘了!

然而, 在被遗忘过后, 他们活得比我们幸福!因为, 我们也未曾被他们记起过!

导师:韩波

人生要学会遗忘 篇6

人生在世,忧虑与烦恼有时也会伴随着欢笑与快乐。正如失败伴随着成功,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整天胡思乱想,把没有价值的东西也记存在头脑中,那他或她总会感到前途渺茫,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头脑中储存的东西,给予及时清理,把该保留的保留下来,把不该保留的予以抛弃。那些给人带来不利的因素,实在没有必要过了若干年还值得回味或耿耿于怀。这样,人才能过得快乐洒脱一点。

众所周知,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你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你首先必须尊重别人,多记住的优点,而学会遗忘别人的过失。其次,一个人要学会遗忘自己的成绩,有些人稍微做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起来,沾沾自喜,这显然是造成失败的一个原因。成绩只是过去,要一切从零开始,那样才能跨越人生新的境界。同时,一个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应该看作是一件微不足道小事,以至于遗忘。这样,你的处事之道方能获得他人的赞许。

人生需要反思,需要不断总结教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要学会遗忘,用理智过滤去自己思想上的杂质,保留真诚的情感,它会教你陶冶情操。只有善于遗忘,才能更好地保留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不能遗忘的技能 篇7

一、目测画场地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 许多地方都把目测画场地的能力作为一项基本的技能, 要求教师能够不用拉皮尺, 只用目测即画出均匀、挺直而清晰的线条, 尤其是经济能力较差、没有塑胶跑道的学校。一些地方甚至曾把目测画场地列为一项教师基本功大赛时的必考内容, 以笔者所在县为例, 比赛要求教师不借助任何辅助器材、目测画两条10米长的跑道线和一个铅球投掷区;要求线条均匀 (5厘米宽左右) 、挺直、图案清晰、尺寸大小接近。但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 出现了塑胶跑道、画线器, 这项技能已很少被使用, 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由于他们在大学里没有专门的课程学习目测画场地, 工作后又缺乏实际的操作练习, 所以画出的线很难满足教学、训练与比赛的需要。

此外, 如果在塑胶田径场上画出各种各样的跑道线和场地, 雪白清晰的线条、美观对称的几何图形有助于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无论学校是否拥有塑胶跑道, 目测画场地的能力依然应该是体育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二、负荷调节能力

体育课与其他课的最大区别即要求学生身体承受一定的负荷。在体育教学中, 只有保持适宜的运动负荷,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负荷过小, 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负荷过大, 则会导致学生肌体过度疲劳,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 课堂运动负荷的调节能力也是体现一个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当前的教学中, 部分体育教师在选择搭配教材时, 没有充分考虑教材的性质、教学进度及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 一些体育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放松了对练习的要求, 安排的运动负荷过小;一些体育教师把体育课上成了训练课, 整节课自始至终都是大强度的练习内容, 甚至导致学生由于运动过度影响了后面其他课程的学习。

通常情况下, 一节课的安排要包含两部分教学内容, 教师应选择负荷大小不同的教材进行搭配, 同时应根据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进行教学, 注意教材的前后顺序, 如果一节课只有一个教学内容, 就要调节好负荷的量和强度, 即练习强度大, 量就要相应减少, 练习强度小, 则量应相应加大;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此外, 运动负荷的测量方法主要是“望、闻、问、切”。“望”即观察学生练习后的脸色、表情及出汗量;“闻”即听学生的呼吸节奏;“问”即询问学生身体有无不良反应;“切”即给学生把脉, 了解学生心率的变化情况。因此,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对负荷调节的能力, 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板书能力

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 每学期除了少数几次理论课是在教室里进行外, 其余大部分课程都是在田径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进行。写板书的机会本就不多, 再加上部分体育教师的板书书写基本功较差, 粉笔字写得不够端正、美观, 因此在上理论课时也很少写板书, 即使有板书也不规范并缺乏逻辑性。因此, 板书能力一直被认为是体育教师的“软肋”, 而在多媒体技术被引入课堂后, 教师的板书能力更是逐渐弱化甚至消失。

不可否认,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启发学生思维。但是, 板书不仅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当具备的最基本技能, 同时也是教师自身能力的一种体现, 它渗透着教师的学识、智慧和教艺, 融合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审美素养, 反映着教师综合的教学能力。此外, 板书既能弥补教学语言的不足, 又能直接塑造体育教师的讲台形象。因此, 体育教师要正视自己的缺点, 多向其他学科的教师学习, 同时要认真备好每节体育课, 从板书的内容到设计都要仔细考虑, 要注意板书的目的性、有序性、规范性。

被遗忘的武林 篇8

2、2003年秋天,周亮告别故乡赴京发展,经过自己不懈努力,最终凭借出色的身手、过硬的功夫脱颖而出,为自己赢得了一片天空。

3、周亮自幼痴迷武术,闯荡江湖数十载,继承了不少传统绝技,也因此被誉为“从武侠小说里走出来的奇人”。武术修身养性,每日上香礼拜的功课,自然必不可少。

4、人们对江湖的理解,最早是从庄子的作品里看到的,认为江湖其实是美的,人与人之间尚有温存,而现在的江湖已经变了。“很多武术家相信,其实我们古朴的江湖,依然存在于民间。”在周亮的武馆,时常会来一些同道,大家一起喝茶、交流。

5、武林中,卧虎藏龙,中华各地都有名家风流,也有闭门隐踪的传授。这是周亮在与有“布衣刀客”之称的李文涛切磋兵器,分享心得。

6、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冷兵器时代早已过去。那镖车辚辚、古道西风,也早已成了记忆中的一道风景。古老的技艺、斑驳的武器,武术在时代列车快速飞奔的当下,似乎显得无所适从。

7.练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才能有所成就,而所能带来的回报似乎极为有限。这样的思维方式下,练武似乎不划算。而如今,武术的价值更多成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活动,女孩子学来防身自然也是妙用。

8、暗器,古称“铁血寸金”,是自卫制敌的毒辣技术,其炼造与使用,向来密不示人。周亮登堂入室,精通多达一百零八种,练眼法、练手法、练指法、练心法,法法具备。他还收藏了不少暗器模型,就连镖盘都同古制的图案一样。

被遗忘的明珠 篇9

关键词:晚期良渚文化 漆器 实用性 装饰性 价值

一、晚期良渚文化手工业生产概况

被喻为世界东方文明璀璨明珠的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瓶窑两个镇地域内。它在1936年被施昕更先生首先发掘,1959年以发现地“良渚”命名,是我国长江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

一些学者经过对前人关于良渚文化分期成果的整合,将良渚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是磨合期,中期是高峰期,晚期是动荡期,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晚期良渚漆器的相关情况。这个时期虽被称为“晚期”,却并非一个衰落的时期,而是一段伴随着战争与动荡的历史记忆。反山遗址、瑶山遗址、卞家山遗址等都是晚期良渚文化的代表。

以犁耕为代表的农业技术革新为良渚当时的社会提供了较为充盈的粮食和其他生活资料,这使得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越发彻底,与同时期的其他文化相比,也越发迅速。在良渚晚期,一大批劳动力开始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这大幅度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加剧了由于社会分工而导致的社会分化,这恰是文明社会产生的必要前提。

良渚文化中,许多手工业门类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玉器、黑陶器、丝织品、漆木器等等,每一门类都可说是举世无双。这些作品是拥有者非凡身份的标签,也可能承载着通天礼神的重要功能,它们共同向世人展示了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工艺高度。

而良渚文化晚期的漆器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

二、新石器时期漆器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生漆的特性并能将之调成各种颜色,用作器物表面装饰、作美化之用的国家。我国历代考古出土的漆器,起胎质有木、麻布、陶、铜、铁、角、皮、竹等多种,其中尤以木胎为大宗。远古时代,木头容易采集、便于塑造,因此比石头的应用范围更广。

在新时期时代的墓葬遗址中,发现有髹漆的器物主要有木碗、陶罐、陶壶、陶觚及高足杯等,多是生活器皿。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发现以漆木胎碗为代表的多件木胎漆器,揭开了我国漆器制造史上光辉的第一页。而良渚文化时期的漆器贵在将漆器与玉雕相结合,在体现实用意义的同时更十分具备审美价值。

(一)河姆渡

漆树起源于我国,是一个古老的树种。在河姆渡居民生活的村庄南面的四明山中就曾有大片的漆树生长,这表明,在河姆渡文化的时代,人们就已经具备了用漆的基本条件。同时,河姆渡遗址附近气候温暖潮湿,漆器干燥较快,不易出现裂纹,且光泽、硬度较好,这也为河姆渡居民制作漆器带来了良好的外在条件。正是因为上述两个原因,河姆渡遗址中才出土了木筒、木碗等漆器实物。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三文化层的考古发现为漆艺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的一件漆碗[图1]将漆器的起源推到了近7000年前。该碗木质胎、敛口、腹部为瓜棱形,底部是圈足,漆碗的内壁和外壁都涂有朱红色的涂料,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最早的漆器实物。

(二)良渚——以卞家山遗址为例

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髹漆工艺的颠峰代表,漆器是良渚文化为我国物质文化作出的一大贡献。在多处良渚文化的遗址中,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髹漆器物,包括陶胎与木胎两种不同材质的漆器,木胎漆器较诸陶胎漆器更为发达。庙前、绰墩、卞家山等遗址中都出土了不少精美的木胎漆器。比如庙前遗址出土了一件木胎漆盘,绰墩遗址中则出现了木胎漆杯,而这几者之中,要数卞家山遗址出土的漆器最为繁多精美,因此就以卞家山为例来谈一谈良渚漆器的状况。

漆器虽然也是公认的良渚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成就,但因材质不易保存,一直不为人们所熟知。考古发掘时虽然经常会在墓葬中见到鲜红的朱漆痕迹,却总是无法提取出成形的漆器。即使是在规模极大的反山、瑶山遗址,鲜艳而华丽的嵌玉漆器也只能依稀看见朱漆大体的形状,漆所附着的胎体早已无迹可寻。

而卞家山遗址出土的漆器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保存之完好是十分罕见的。有浆、插、锤、觚、筒形器、豆、盘、勺、屐、球、器盖、柄、陀螺等许多类别,其中,漆觚数量最多,经过比对拼接,确认至少有8件,造型风格与商周时的青铜觚十分相似。所有漆器均以整木挖凿,外表涂饰着朱漆。有些漆器有黑漆作底,用红线勾勒出图案,依稀可以分辨出它承载着的遥远时代的记忆。

卞家山遗址出土的大量遗物中有不少是精美的人工制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色彩艳丽的木胎彩绘漆器[图2]。该漆器为椭圆形器盖残件,长约20厘米,宽10厘米。鼓突面以黑底朱线描绘有两组抽象鸟纹,风格颇似商代夔纹。

三、晚期良渚文化中漆器的实用性与装饰性

良渚时代工匠们的髹漆技艺十分高超,这从良渚文化中产生的丰富的器形就可以看得出来,有杯、盘、盆、豆、盖等容器,还有玉钺柄、圆形盾牌状嵌玉漆器等其他器具,可见工匠们对于生漆的性能已然有了充分的认识。

说到一类器物的特点,自然不外乎实用性与装饰性两个方面,良渚文化晚期的漆器也不例外。良渚文化的漆器虽已具备轻便、坚固、耐酸、耐热、防腐,外形可根据用途灵活变化

等多种实用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到晚期时,漆器的装饰性与象征价值已大于了实用性,良渚晚期木胎漆器与良渚的代表——玉镶嵌成精美的艺术品,富丽堂皇、典雅美观,因而也成为了贵族的象征。

(一)晚期良渚文化中漆器的实用性

对于原始时代的人们来说,物体的美善与否大多取决于它的实用性。早期的漆器实际上就是髹漆的木器,是由木器工艺分化出来的手工门类,也是当时的人们因追求美而创造出来的器物。经过髹漆的器物具有较强的耐酸、抗腐蚀性能,因而变得更加坚固耐用;经过推光和打磨,漆面还能产生动人的光泽,外表十分美观;加之木头本身的特点,良渚文化漆器体质也是很轻的。这些都是漆器本身就具有的很大的实用性优点。

nlc202309040917

从上文中例举的在卞家山遗址发现的漆器种类来看,我们也不难发现,良渚文化中漆器的功能是非常繁多的。在良渚人的墓葬中,棺椁均施以漆绘,甚至在农具犁的木质部件上以及箭簇的木杆上也有漆绘,可见漆器在当时不但不是奢侈品,说不定还是相当常见的日常用品。

在卞家山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很多漆器都是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连专家都无法一下子说出它们的作用。比如出土数量较多的木觚[图3],形状类似现代的高脚杯,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礼器。又如一件大型“木墩”,长2米多,直径约80厘米,有上千斤重,是由整个圆木做成的,下部有一对牛鼻孔,很像现在所用的夯土工具,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个木墩是用来拴船的墩子。

无论是作为礼器、酒器、食器还是犁把、箭柄等生活工具,都可以看得出漆器在良渚时代的使用程度之深、使用范围之广,而作为漆器本身的优势也是可圈可点,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漆器在良渚文化中流行的原因了。

(二)晚期良渚文化中漆器的装饰性

在器物上上漆最初可能是产生于人们的涂绘、标记符号的需求以及对实用器物美感的追求,源于生产工具、木器制造业的发展。

良渚文化的漆器一般为黑色,上绘朱红色的花纹。这些生动多样的花纹和符号表明,那时的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器物的实用功能,更在保留实用性价值的基础上对器物的外形、颜色进行了适度的改变和美化,开始将纹饰技法用在漆器装饰上,在注重物质财富创造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

随着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需求的不断增加,良渚时期的人们对于制造漆器已然十分在行。而那时的人们似乎并不满足于一般性的对美的追求,他们不但能够制造出多彩的普通漆器,还具备了制造复杂的镶玉漆器的能力。虽然当时的漆器镶嵌工艺尚处于初创阶段,镶嵌的材料主要为各类小玉粒、小玉片以及以绿松石为代表的“美石”片,但艳丽的朱红色漆器表面镶嵌上晶莹剔透的玉石,实在令人啧啧称奇

浙江考古学者王明达曾在他的文章《良渚文化嵌玉漆杯出土记》中介绍了1986年良渚遗址反山墓地出土嵌玉漆杯[图4]的发现、提取和修复的细节情况。他在文中介绍嵌玉漆杯道:“嵌玉漆杯高约20厘米、直径约6~8厘米,腐朽后已成扁平体,胎骨应是木质,带把手及流,与良渚文化陶质的宽把带翘流杯非常一致,全器表面涂成朱红色的漆……凡是亲眼目睹此器的朋友都发出过“啧啧”的赞叹声。从杯口沿开始,包括断残的把手上,全器共镶嵌玉粒141颗,朝上面70颗,朝下面71颗,估计仍在土中的杯两侧还会隐没若干玉粒。玉粒小如芝麻状,大者似黄豆。漆面和玉粒并非随意涂抹和乱嵌,而呈现重圈、螺旋、直线、卷曲等纹样,玉粒嵌在布列有序的点上……因为此杯已在弱酸性的土中埋有近五千年的岁月,木质胎骨早已朽尽,幸漆和玉未被扰动,保持了整体形态不变形,现在看到的只是杯的外壳,内里是朽木和泥土的混杂物……”

足见这嵌玉漆杯的华美与精致,亦足见良渚时代人民的物质之丰富、审美之高雅、技艺之精湛,使得人们不得不为彼时漆器的装饰性而叹服。

另外,瑶山九号墓出土的朱漆嵌玉高柄杯,虽然出土时胎体已朽无法提取,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嵌玉漆器。

良渚时期的嵌玉漆器是十分珍贵的,因此它们往往只出土在少数显贵者阶层墓葬之中,成为这一特权阶层垄断精美艺术品的又一例证。

四、漆器在晚期良渚文化考古发掘中的价值与意义

纵观中国考古史,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出土的漆器分布来看,漆艺是与中国古代文明同步发展起来的,无疑它也是整个早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余杭卞家山遗址考古发掘之前,考古界一直认为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代表器物,但卞家山遗址的出土文物让人们大胆推测,除了玉器之外,漆器也是良渚文化的代表器物。

实际上,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陶寺遗址也有较多的漆器出土,器形有鼓、豆、案、俎、匣、盘、觚、杯等。但从它的木觚体形较粗矮,内腔留有很深的器底等许多方面来看,陶寺的漆器制作水准似乎是略逊于良渚文化的。因此,良渚时期的漆器很可能代表了中国制漆技术的一个高峰,同时也展现了新石器时代制漆业的最高水准。卞家山遗址的主体年代在良渚文化中晚期,漆觚、着纹器盖等漆器的出现,也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良渚文化盛世之后玉器有所衰落,漆器及一些精致的陶器开始承担起了部分礼器的功能。

我们常常理所当然的认为,良渚文化的代表器物就是玉器,实际上,漆器也在良渚文化中也是占据着一席之地的。虽说纵观整个良渚时代,玉器还是“一手遮天”,但漆器作为良渚文化晚期的代表器物,在对良渚文化器物的研究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笔,这是不容忽视的。

艳丽、典雅而奢华的良渚文化漆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漆器工艺的最杰出代表,也是后世我国瑰丽多彩、技法繁多的漆器工艺的先声。

参考文献:

[1] 刘军:《河姆渡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 乔十光 主编:《漆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3] 朱金坤 主编:《文明的实证——良渚文化概述》[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

[4] 杨泓 李力:《美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 华觉明 李劲松:《中国百工》[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

[6]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良渚文化研究中心:《良渚文化探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王明达:《良渚文化嵌玉漆杯出土记》[J].《古美术》,2009,第199期.

1 朱金坤 主编:《文明的实证——良渚文化概述》[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第31-35页.

2 朱金坤 主编:《文明的实证——良渚文化概述》[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第134-135页.

3 刘军:《河姆渡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第102-104页.

4 乔十光 主编:《漆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第8页.

5 朱金坤 主编:《文明的实证——良渚文化概述》[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第136页.

6 朱金坤 主编:《文明的实证——良渚文化概述》[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第136页.

7 王明达:《良渚文化嵌玉漆杯出土记》[J].《古美术》,2009,第199期.

8 朱金坤 主编:《文明的实证——良渚文化概述》[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第137页。

(胡沁心,女,1991年1月生,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2009级本科生。曾获苏州大学人民综合奖学金、苏州大学牛尾英才奖学金、苏州大学王嘉廉艺术奖学金、苏州大学“三好学生”、苏州大学“优秀学生社联干部”、苏州大学青马工程“优秀学员”等。)

记忆与遗忘的妙处 篇10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远不止是用来指导小学生如何记忆英文单词那么简单。

记忆和遗忘一直是我们头脑中最奇妙的功能之一, 这一对矛盾双生子的存在客观上造就了我们所从事的传播产业。传播产业一直以来存在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创造性地塑造品牌内涵并高效率、持续地提醒人们记住我们希望他们记住的品牌信息。在品牌建立的认知战役中, 对记忆和遗忘规律的理解和善用将使我们在建立品牌认知的过程中愈发地如虎添翼。

如果有一天, 人们的记忆力能做到只看一眼、听一句就能够永远记住一个品牌, 那我们这个产业就会像水蒸气那样迅速地消失在空气中。让我们像相声界奇才郭德纲先生感谢“衣食父母”的观众那样来感谢“记忆和遗忘”吧, 是它们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 (且慢, 看, 我的记忆被重写了, 事实上“衣食父母”的概念是另一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提出的, 记忆和遗忘是多么的奇妙啊。)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在传播界, 记忆与遗忘帮助了谁?又困扰了谁?

首先是我。就个人经验而言, 遗忘曾经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2008年9月, 全球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 股票市场“跌跌不休”, 而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 伊利股份的股票在双重压力下更是雪上加霜。而我反而跑去买了很多伊利股份的股票, 因为我坚信, 遗忘会帮助我。

10个月后, 我发财了。原因很简单:谁还记得三聚氰胺?

我曾经很荣幸地为伊利乳业提供过几次公关服务, 但几个项目加起来赚到的钱还没有这次股票投机赚得多。我一直都不是个投机者, 但我认为这是一次专业判断的胜利。

这仅仅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有趣经历, 而在我们这个行业, 记忆和遗忘的妙处更是俯仰皆是。老品牌被新记忆赋予了新内容, 新品牌则不断地在和遗忘做斗争, 而绝大多数危机管理中的品牌最终往往会被遗忘所拯救。

和伊利乳业一样, 可口可乐的“二恶英”事件之10年后的今天, 我们却记住了“畅爽”。因为二恶英不再被报道, 而你昨天还在电视上看到王力宏和一群年轻人在可乐的气泡中纵情歌唱。你遗忘了曾经的记忆伤害, 却记住了年轻的畅爽感受。

健力宝, 这个曾经在我少年时期就以运动功能诉求而风靡全国的橙味碳酸饮料, 却被人们的记忆牢牢地困住了, 在当今市场中, 定位在碳酸概念、橙味概念、运动概念方面的饮料强手如林, 健力宝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利用遗忘, 有效地重写人们对它的记忆?

20世纪70年代, 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以便宜、省油而被消费者认知, 很多年以后的今天, 丰田汽车不遗余力地重写了人们的记忆。现在, 我们每个人都会认同拥有油电混合动力的雷克萨斯RX450H代表的是豪华与尊贵、时尚与环保。

我现在服务的一家客户, 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领导者, 多年来一直以微型车纵横汽车江湖, 而在走向全球竞争的过程中, 它旧有的品牌印记将如何被遗忘?新的印记将如何重写?相信很多年以后, 在产品力不断提升完善的同时, 对旧有品牌形象的遗忘和对新品牌形象的记忆重写会帮助他们成为令全球人们羡慕的品牌。

所以, 快去了解记忆与遗忘吧!一个轻松午后、一杯清茶、一本关于记忆心理学的书。领悟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将对你的工作大有裨益。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下一篇:快速装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