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气肿疽的治疗

2024-11-29

奶牛气肿疽的治疗(共3篇)

奶牛气肿疽的治疗 篇1

肿疽俗称黑腿病, 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一般呈散发。黄牛最易感, 其他牛种感染性较低, 我地区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 2013年7月中旬发生一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陈某, 自家养奶牛16头, 半个月前得过感冒, 都打过退热消炎、抗病毒的针。与2013年7月13日起相继出现跛行、食欲不振, 精神差, 臀部和后腿膝关节上下方、颈部、肩部肿胀、疼痛的症状, 体温不高。3d内16头全部感染, 陈某自己给予初病奶牛肌注磺胺类药物, 1天后死亡1头。切开肿胀处, 有的流出淡红色血水, 有的流腥臭粘液。

2 病理变化

7月14日, 解剖死亡奶牛一头, 左臀部一处高度肿胀, 左后腿膝关节上下肿胀, 充血, 肌肉肿胀, 触摸有捻发声。切开肌肉可见红色胶样浸润物并有小气泡。全身败血症, 肝肾肿大充血。肺充血, 气管内是血色泡沫。

3 防治措施

3.1 病死牛处理

病死牛按国家规定要求做无害化处理, 焚烧后深埋, 受污染的垫草和饲料、粪便焚烧后消毒。

3.2 病死牛消毒

严格消毒, 牛舍内外及通道、器具, 用3%的福尔马林消毒。

3.3 病牛治疗

青霉素800万U, 卡那霉素4支, 黄芪多糖5支, 清热解毒注射液5支, 地塞米松10mg, 10%500m L葡萄糖3瓶, 盐水1瓶, 颈部静脉点滴, 1次/d, 连用5~7d。全部治愈。

个人认为, 此例气肿疽的发生和其他黄牛的病例症状不太一致, 主要症状不是很明显, 死亡率也不高, 治愈率很高。但造成的损失很大, 半年后随访, 奶牛产奶量急剧下滑, 无奈全部淘汰。以前认为奶牛感染率低, 其实不然, 只不过是症状表现稍轻, 更容易治愈而已。

黄牛气肿疽的诊断与治疗 篇2

1 本病病原及流行病学

1.1 病原

气肿疽梭菌为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长2~8μm,宽0.5~0.6μm,能运动,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芽胞,位于苗体中央或稍偏于一侧;在病料中一般为直形,单在或成对排列。能产生不耐热的外毒素。芽胞抵抗力较强,能在泥土中保持5年以上,在腐尸中可存活3个月。煮沸20 min,3%福尔马林15 min才能杀死。

1.2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一般多发于黄牛,水牛、乳牛、牦牛易感性较小。发病年龄为0.5~5岁,尤以1~2岁多发,死亡居多。羊、猪少见,骆驼偶有感染,马、骡、驴、狗和猫一般不感染。实验动物以豚鼠最易感染。牛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尸体处理不当,污染饲料、水源及土壤;特别是在土壤中,芽胞能长期生存,成为持久的传染源。传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深部创伤感染也有可能。呈地方流行。

2 发病情况

2015年10月中旬起,我县永和乡部分村寨1~3岁的数头黄牛陆续发病,据村民和村干部反映已有2头黄牛死亡,目前还有新增病例,其中一头3岁左右的公牛出现下痢,诊断见患牛不食不反刍,下痢严重,粪便带有少量血丝,被毛不顺。体温40.5℃,轻度跛行,食欲和反刍停止。不久,在肌肉丰满处发生炎性水肿,初热而痛,后变冷,触诊肿胀部分呈捻发音。肿胀部皮肤干硬而呈暗色或黑色,穿刺或切开有黑红色液体流出,内含气泡,有特殊臭味,肌肉黑红而松脆,周围组织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病重者呼吸增速,脉搏细弱而快。有的病牛伴有鼓胀,有的伴有下痢等。部份病牛在发病前食欲与反刍不停止,只见精神萎靡,被毛粗乱。病程1~2 d。初步诊断为气肿疽。

3 病理剖检

我们对病死黄牛进行了剖检,发现尸体迅速腐败和膨胀,天然孔内常有带泡沫血样的液体流出,患部肌肉黑红色;肌间充满气体,呈疏松多孔海绵状,有酸败气味。局部淋巴结充血、水肿或出血。肝、肾呈暗黑色,常充血稍肿大,有豆粒大至核桃大的坏死灶,切开有大量血液和气泡流出,切面呈多孔海绵状。有时心肌可能受损害,其他器官常呈败血症的一般变化。

4 诊断

4.1 常规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及病理剖检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分离病原进行实验室确诊。

4.2 动物接种

将病料制成5~10倍乳剂,以0.5~1 m L注入豚鼠股部肌肉,于24~48 h死亡。剖检肌肉呈黑红色、且干燥,腹股沟部通常可见少量气泡。

5 预防与治疗

黄牛气肿疽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篇3

1 本病病原及流行病学

1.1 病原

气肿疽梭菌为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 长2~8μm, 宽0.5~0.6μm, 能运动, 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芽胞, 位于苗体中央或稍偏于一侧;在病料中一般为直形, 单在或成对排列。能产生不耐热的外毒素。芽胞抵抗力较强, 能在泥土中保持5年以上, 在腐尸中可存活3个月。煮沸20 min, 3%福尔马林15 min才能杀死。

1.2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一般多发于黄牛, 水牛、乳牛、牦牛易感性较小。发病年龄为0.5~5岁, 特别是2岁左右的牛最易感, 羊、猪少见, 骆驼偶有感染, 马、骡、驴、狗和猫一般不感染。实验动物以豚鼠最易感染。牛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尸体处理不当, 污染饲料、水源及土壤;特别是在土壤中, 芽胞能长期生存, 成为持久的传染源。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侵入, 也可通过皮肤创口入侵。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区域性, 其多发于温暖多雨的季节和山谷地区, 呈地方流行。

2 发病情况

2013年10—11月上旬, 九寨沟县白河乡新华村、永丰乡双龙村的数头黄牛相继发病。据两乡防疫人员报告称, 已经有几头黄牛死亡, 并不断有新病例发生。有的患牛出现下痢, 畜主用土霉素、痢特灵等治下痢的药灌服, 不能止泻。有的患牛不食不反刍, 下痢严重, 粪便带有少量血丝, 被毛不顺, 体温40.5℃, 轻度跛行, 食欲和反刍停止;不久在肌肉丰满处发生炎性水肿, 初热而痛, 后变冷, 触诊肿胀部分呈捻发音;肿胀部皮肤干硬而呈暗色或黑色, 穿刺或切开有黑红色液体流出, 内含气泡, 有特殊臭味;肌肉黑红而松脆, 周围组织水肿, 局部淋巴结肿大。病重者呼吸增速, 脉搏细弱而快。有的病牛伴有鼓胀, 有的伴有下痢, 有的狂燥不安, 乱撞乱跑等。部份病牛在发病前食欲与反刍不停止, 只见精神萎靡, 被毛不顺。病程1~3 d。

3 病理剖检

我们对病死黄牛进行了剖检, 发现尸体迅速腐败和膨胀, 天然孔内常有带泡沫血样的液体流出, 患部肌肉黑红色, 肌间充满气体, 呈疏松多孔海绵状, 有酸败气味;局部淋巴结充血、水肿或出血;肝、肾呈暗黑色, 常充血稍肿大, 有豆粒大至核桃大的坏死灶, 切开有大量血液和气泡流出, 切面呈多孔海绵状;有时心肌可能受损害, 其他器官常呈败血症的一般变化。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典型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牛气肿疽病。

4.1 实验室诊断

取病变部位的肌肉、水肿液或死畜肝脏表面涂片、染色, 镜检, 若发现单在或两个连在一起的无荚膜、有芽胞的气肿疽梭菌即可确诊。

4.2 鉴别诊断

本病易与恶性水肿、炭疽和巴氏杆菌病相混淆, 对此应注意鉴别。

4.2.1 恶性水肿:

主要通过创口感染, 患畜无年龄界限, 病变部位不定, 切开肿胀部会流出污秽、黑色的腐败渗出物, 其味恶臭 (气肿疽的渗出液无恶臭) 。触片染色, 镜检, 易检查到长链腐败梭菌。

4.2.2 炭疽:

各种动物均能感染, 病变部位无气, 按压无捻发音。病牛死后天然孔流黑红色血液, 血液不凝固, 尸僵不全。触片染色, 镜检, 易发现有荚膜的炭疽杆菌。

4.2.3 巴氏杆菌病:

肿胀主要发生于咽喉部和颈部, 病变呈炎性水肿, 按压无捻发音, 病牛伴有咳嗽、喘气、流浆液性鼻液等症状。触片染色, 镜检, 可发现两端染色的巴氏杆菌。

5 防制

5.1 早发现、早诊治

放牧人员应跟群放牧, 以随时掌握牛群情况, 发现病牛应立即报告。

5.2 隔离接种

病牛与疑似病牛进行隔离, 并用气肿疽甲醛苗对健康牛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皮下注射5 m L。对疑似病牛用抗菌素药物肌注, 每次300万U, 3次/d, 同群的健康牛也可用抗菌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5.3 转移放牧地点

发生本病后应将健康牛转移到其他安全的放牧地点。

5.4 严禁解剖

气肿疽菌易形成芽胞, 解剖后易造成病原散播。

5.5 禁止剥皮食用

因本病致死的牛一律严禁剥皮食用。

5.6 病死牛尸深埋或焚烧

病死尸体应进行深埋或焚烧, 流程为远离水源挖坑2 m左右→坑底撒石灰→尸表喷洒1∶1 000的瘟毒克消毒液→将尸体移于坑内→撒石灰→压石→回填土壤→夯实→撒消毒液及石灰。

5.7 消毒棚圈及污染场地

用1∶2 000的瘟毒克消毒液喷洒棚圈及被污染的场地。

5.8 预防接种

本病常发区每年初春对健康牛进行气肿疽甲醛苗预防注射。

6 治疗措施

上一篇:基本原则下一篇:烹饪专业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