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进步

2025-01-21

关键技术进步(精选8篇)

关键技术进步 篇1

1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含义

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是指在创造、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 生产社会产品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在生产过程中, 这种经济效益, 是一定数量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共同发生的经济效益, 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总量的增加,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的增长。

我们这样理解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 是把技术进步视为一个系统, 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技术进步的实质是在创造和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和非生产领域应用这些新知识的过程。研究这些基本的阶段, 找出技术进步的因素, 是加速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经常性因素, 一般以进化和革命两种形式出现。以进化形式出现的技术进步是一个渐进的、量变的过程。而技术革命则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飞跃, 是急剧的、质的变化。因此, 技术革命只是技术进步的一种形式, 技术进步这一概念要比技术革命的范围更广泛。在当前, 由于新技术在若干重要领域的突破, 使得技术革命成为现代技术进步的基本内容和核心。也就是说, 现阶段技术进步主要是以技术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2 影响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因素

我们知道,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 有些因素对任何生产的具体历史形式来说都是共同的。它们是:劳动力、生产资料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和改进, 以及自然资源条件等。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生产的具体形式逐渐落后,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得不到发展就影响社会的发展, 进而会影响经济增长。而使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为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提高效率。要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和进步, 必须从评价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上入手, 必须把影响它的因素找出来并具体化。我们把影响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因素分为四类:①提高装备技术水平;②改进 (革) 工艺;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④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等。这样就剔除了增加资金和增加劳动力数量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因素。

劳动力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是劳动过程的主体。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它也是一种自然力。劳动力的量受人口增长率和年龄的制约, 劳动力的质除了技术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知识以外, 还包括经营管理能力, 它取决于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 劳动经验的积累, 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先进的设备, 只有通过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者的劳动才能发挥作用。197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提出, 社会发展应是“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我国1996—2010年的社会发展纲要明确提高:“社会的发展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这说明人的能力及劳动能力是技术进步中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随着在生产中使用设备的复杂程度的提高, 以及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对职工队伍的构成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劳动者素质好的国家和地区, 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自然资源的不足或经济条件的弱点、依靠技术进步加速经济增长的进程。

工艺的改革是采用新的劳动手段加工劳动对象的过程。工艺路线主要受劳动力手段的制约, 一般随着劳动手段的改变而变化, 但是新的加工方法的采用, 反过来又要求劳动手段的改进。例如, 化学工业中采用温度、压力和加料速度等强化工艺过程的措施, 相应地要求提高设备的功能。也就是说, 工艺的改革会使设备先进程度的提高, 尤其是工艺过程连续性的提高, 会加速机器结构向现代化的转化。同样工艺的改革也要求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反作用会使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组合逐步趋向合理, 以达到增加产量, 提高产品质量, 节约能源和原材的目的。因而工艺的改革也是技术进步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决策水平是一个组织因素, 这种组织因素主要是由现有的技术水平决定的。而且, 国民经济各环节能否迅速吸收科学技术成果, 经济运转是否灵活, 都直接与组织因素有关系。管理决策正确, 可以在不增加资源投入量的情况下, 使经济得到增长。因为, 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 工艺的改革,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生产中应用新技术, 要求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必须相应就地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说, 在增加新的生产设备、改革工艺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同时, 必须相应地加强企业、部门、地区以至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薄弱环节。不仅应搞好个别企业的生产组织, 保证协调生产、减少工时、减少材料和燃料的损失, 以达到在时间和功率上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设备, 而且应搞好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管理和决策。例如, 改革经济体制, 解决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 搞好统一计划下的分工、生产专业化和协作, 制定鼓励技术进步的各项政策等, 以保证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3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3.1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人类历史上三次重大的技术变革——技术革命, 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技术进步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已被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18世纪末期蒸汽机的广泛使用。蒸汽机能够驱动各种类型的机械, 形成了有组织的机器生产体系, 把制造业从对水力的依赖中解放出来, 进一步解决了动力供给问题。几乎所有地区都可以建立工厂, 促使了工厂制度的诞生, 结束了长期迟缓发展的手工业时期, 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了狂飙的时代。第二次技术革命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电力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广泛使用。电力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把电用于动力、照明、通信的电气化时代 (20世纪又出现了自动控制) , 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 世界上工业产值在1870—1900年三十年间增长了2.2倍。当时, 德国和美国注意应用新技术, 英国则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 从而1870—1913年的工业产值, 美国增长8.1倍, 德国增长4.6倍。英国只增长了1.3倍。20世纪上半期以来, 发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新时期, 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由于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技术革命的新阶段, 与已经发生的历史技术革命相比, 无论就其内容、形式还是后果来说, 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 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加速了技术进步的进程。据测算20世纪50~70年代, 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 由20世纪初的百分之十几提高到50%~70%。

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 这是科学发展的永恒课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的数据, 1952年, 中国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119.35元, 1976年缓慢增长到318.20元, 是1952年的2.67倍,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为381.23元, 是1952年的3.19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2009年, 中国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25575.48元, 是1952年的214.29倍, 1953—200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长10.3%。1952—1982年, 全国全民所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6%, 其中依靠资金和劳动力的增长占7.7%, 依靠技术进步仅占2.9%, 也就是说, 在总产值增长中技术进步作用所占比重只有27.8%。党的十二大以后,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及时指出, 为在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必须抓住技术进步这个重要环节, 切实把生产转到新技术基础上来, 使我国的经济增长真正依靠技术进步, 198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 只用了8年时间, 1997年实现翻两番, 用了16年的时间, 比改革开放前大大缩短。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2012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 初步测算,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7.7%。其中, 一季度增长8.1%, 二季度增长7.6%, 三季度增长7.4%。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33088亿元, 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65429亿元, 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54963亿元, 增长7.9%。从环比看, 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 (1) 。

3.2 技术进步是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是在不增加劳动力和资金的条件下使生产总量不断增加的过程。技术进步是有效利用生产潜力的因素。研究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 寻找出实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具体途径, 将有助于我国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转化。技术进步在挖掘生产潜力方面的作用。

从上面概述的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含义和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意义, 我们不难看出:发展生产力的质的动力和关键是改革劳动工具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就是——技术进步。列宁认为,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 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 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新贡献在于,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经验, 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新论点。他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 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发展, 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而技术进步是改革的具体体现, 因此, 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摘要:生产力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由许多要素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起着第一位的决定作用。因此说, 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劳动力发展,经济效益

注释

1 中国经济网北京2012年10月18日讯。

要素积累还是技术进步 篇2

关键词:增长模式;要素积累;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4-0042-02

在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大力推崇东亚经济的“神话”时,美国的克鲁格曼教授于1994 在《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东亚“奇迹”的神话》,这篇篇幅不长的文章,颠覆了当时许多人对于东亚经济的看法。他认为,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不断扩大“有形资本”,如固定资产、劳动力、自然资源的投入,而不是像西方老牌发达国家一样是靠“无形资本”—技术进步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如此一来,投入过多导致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出现边际收益递减,而不能带来人均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际上只是“纸老虎”,是不可持续的。对于这个问题,国际上一直持有不同的观点以及看法。而我们所知道的是,东亚的中国,在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经济高速的增长,那么,它的增长模式是要素积累呢,还是技术进步呢?中国的经济增长到底是不是可持续的呢?

1经济增长的源泉分析

哈罗德.多马提出:g=s/v,其中g代表产出增长率,v为资本产出比,因为这里v为常数,所以这里的资本产出比也即增量的资本产出比。这个方程式表示:厂房和设备投资所创造的资本,是增长的决定因素,而个人与公司的储蓄,则使投资成为可能,这代表的是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早期增长理论;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家索洛在哈罗德-多马的基础上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认为资本收益存在递减,技术进步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后来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提出了技术的内生性。索洛还率先提出一个建立在实际数据基础上的会计分析框架,企图解决经济增长有多大部分可以归因于资本存量、劳动力的增长以及总体效率的变化,这种做法也即增长的源泉分析,推导后的方程为:

gY=a+WK*gk+WL*gL

上式中,gY,gk, gL分别为Y、K、L的增长率,WK, WL用于衡量资本,劳动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这样可以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a相对应的值。这个公式可以推算要素积累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如果一国强调增加投入,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那么这种靠投入驱动的增长类似于一种“粗放型”增长。这种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来实现经济的增长,片面追求产值和产量,不注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不注意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不注意保护环境, 因而也被称为数量型、速度型、外延型的增长方式;而可持续的增长方式类似于一种“集约型”的增长,即强调改善投入产出关系,主要通过提高效率和效益来实现经济增长,它的增长动力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劳动力素质的改善, 通过内涵扩大再生产,提高综合生产率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被称为质量型、效益型、内涵型的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比,伴随着比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2要素积累是主要贡献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经济上的高速增长,其增长率几乎达10%,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同期的增长水平。而Young 在对我国的官方统计数字做了详尽的调整和修正后,在测算了我国1978~1998 年间的经济增长率和要素生产率后,他的主要结论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实物投资的增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Chow和Lin的研究也认为,在1978-1998年间我国GDP增长中,物质资本、劳动力和TFP的贡献率分别为62%,10%,和28%左右。世界银行得出的结果也是资本与劳动力的贡献达到将近2/3。这说明,虽然教育普及程度的改善,劳动力从农业向外的转移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所贡献,但是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增长并不快。从一系列数据的统计中可以看出,要素积累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这种增长方式势必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①无效的资本积累。我国改革后,虽然在消除先行工业化国家早期增长模式和社会主义传统工业化道路影响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

由于要素价格严重扭曲的情况依然存在,基础产业供应不足,能源、原材料、运输服务的供给缺乏市场价格这种筛选机制,有没有竞争力并不是企业能否取得这些资源与服务的条件,由此形成了基础条件与运行不佳的高速度,造成了投资过热,这种粗放型的靠投资驱动的高速增长往往并没有伴随着效益的提高,实际上是以对效率的损害为代价的。

②“流汗而非灵感”的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并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实现技术升级与产品升级,例如,在制造业中尽量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上下游延伸。但是,正如上文所说,许多地方政府看重的还是短期效益,由于高技术产业很难在短期内有回报,投入不能立即收回,所以他们宁愿依靠投入廉价的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以数量扩张取胜,而不愿在人力资本积累和自主技术开发上做出更大的努力并取得较大进展。

所以,由于出口企业产品附加值和盈利率过低,我国许多出口加工企业只能以量取胜,靠增加出口数量来维持。这种出口战略导致贸易摩擦、倾销诉讼的增多,据江苏省外贸厅统计,单江苏省今年1月至九月的贸易摩擦案件就

达31起。

3技术进步的作用不容忽视

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集约程度还是不高,但是快速增长的中国,资本积累在GNP的比例减小,劳动力人数也开始减少,而GNP的增长率从1979年以前的4.5%增至9%,由此数据可知相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还是存有较快的全要素增长率。实际上,在1973-1994年间,非洲、拉美和中东的平均要素生产率增长全部为负值。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中国大陆地位明显。因此,即使全要素生产率不是中国增长的主要推动者,但它确实为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率提高最显著的一个部门是农业。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比例虽然不高(通常低于10%),但从1978到1984,农业部门年增长率达到7.3%。这一期间地方农产品市场开放,实行自由贸易,以比国家收购价格更高的市场价格直接向消费者出售。同时集体化生产体制解体,到1983年新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体制就建立起来了,也就是农民从市场得到了生产动机,能自由地采取相应的措施。由集体耕作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以及一些农产品价格的上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释放了大量生产潜能,导致了农业生产率和产出在数年内的快速上升。②非国有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国家通过对微观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放松了管理机制,为非国有企业,包括城镇集体经济、农村乡镇企业和城乡私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虽然这些企业得不到政府提供的优惠,职工得不到政府发放的各种补贴,必须在市场的竞争中维持生存与发展,然而,也正是因为市场竞争的压力,使这些企业产生优化资源配置的动力,而职工报酬与他做出的实际贡献相对应的分配制度,也极大地激励着每一个劳动者的积极性。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按付出的有效劳动进行分配的激励机制,使非国有企业迅速地发展起来了。③FDI对技术进步的贡献。FDI不仅为我国带来先进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还具有技术扩散与外溢效应。由于FDI的进入,导致我国企业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以间接的方式获得技术。技术外溢是通过示范和竞争及人才流动过程实现的。外企会为潜在的供应商提供生产设备,向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以提高供应产品的质量,在质量管理和组织方面给予培训帮助,在供应商购买原材料和零部件时给予技术和信息支持等,随着外企与本地企业建立起越来越多的联系,技术扩散会越来越普遍。技术转移、技术外溢和技术扩散促进了我国产业的技术进步。

4怎样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改革三十年来的高速增长依靠的主要是要素的积累,但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因此,要实现我国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对旧式增长方式中潜在的问题予以改进,同时努力提高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份额,逐渐地使我国走上依靠“灵感”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增长道路。

①确保国民经济适度稳定的增长。适度增长是可持续的,是动态有效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对速度要求过高,往往导致经济不稳定。在改革中的急于求成,会使得高速增长没有伴随着效率的提高,形成“活—乱”循环,经济出现过热,进而速度与“瓶颈”相互制约。②健全适合新增长模式的制度环境。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技术创新基础性的条件,要使得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产业都力争技术进步,这些不能依靠政府的指令,也不是靠政府的政策,而需要市场竞争环境和盈利的激励,让每个企业根据价格信号来选取最适当的技术,改革后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国有企业因为负有一定的政策性任务,改革还未完全奏效,其生存尤其是发展要靠制度的改进,此时,政府要灵活地进行调控。③加大教育投入,推动学校改革。仅仅增加资金投入是不够的,目前我国的教育机制存在问题,学生无法好好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所以,要对现有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三联书店,2008.

[2] 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3]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8).

[4] Krugman.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J].Foreign Affairs,1994,(11).

[5] 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美)德布拉吉·瑞.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技术进步 篇3

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每个声乐学习者都希望能较快地掌握声乐技巧, 以便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然而, 不是每个声乐学习者都能如愿地达到自己目标的!很多声乐学习者由于自己的声乐学习进步不大或者没有长进, 因此在声乐学习道路上半途而废, 很多人也因为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而自暴自弃, 最终在声乐演唱道路上毫无建树。其实, 每个声乐学习者的嗓子条件、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声乐老师的训练方法也不尽相同的, 应该说,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我认为, 声乐学习者应该在学习和演唱实践中善于总结进步缓慢的原因, 然后再找出学习最有效的方法, 这样才能使自己较快地引入正确的声乐学习之路。经过多年的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 我觉得, 要使你的声乐演唱技巧取得长足的进步, 特别声乐初学者, 解决喉头稳定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因为喉头不稳定, 总是往上提, 不管你气息有多足、声音位置再高, 你发出来的声音一定是逼紧的和挤卡的。我们都知道, 喉头位置和气息控制是直接关联的, 喉头位置高低对演唱者的发声、艺术表现都造成重要影响。声乐演唱过程是人全身有机协调的过程, 它包括歌唱的呼吸、喉头位置、共鸣调节等等。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只有当它们之间配合得当, 协调一致时, 才能发出高质量的声音。如果某个发声器官运动不正确, 声音就会受到影响。歌唱时喉头位置的高低会影响到歌唱者的音色、音质和声音的位置等, 进而影响到歌曲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如果你演唱时喉头往上提, 你发出的声音不仅发白、发直, 而且高音也唱不上去的。所以, 只有当你解决了喉头位置稳定问题之后, 再去追求更高的声乐技巧训, 练起来才得心应手, 学习起来就轻松、容易得多, 同时也增强了你的学习信心!所以说, 解决喉头稳定成为声乐学习的关键所在, 对今后的声乐学习, 具有重要意义。

二、演唱中喉头稳定的运动状态

从生理上讲, 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 位于颈部正中间, 由软骨和声带构成。1人类的喉头结构复杂, 作为歌唱时的发声器官, 在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它的了解还不能说是十分深入。声带位于喉头中间, 是两片白色人带, 非常坚实。根据医学数据显示, 喉头中声带的长度约为20毫米, 振动时由60条肌肉在控制。在没有发声时候, 声带是放松并张开的。歌唱开始前, 由于演唱者的呼吸, 会使两片声带分离, 声门被打开, 气息顺利通过。之后, 声带闭合振动从而开始发声。因此, 喉头的状态在对发出的声音起到很大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喉头状态分为自然和歌唱中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一) 自然状态的喉头位置

在自然状态下, 人的喉头位置因人而异。有些人声音天生较低, 在自然状态下, 这一类人的喉头位置都较低, 反之则都略高, 但大体都保持在了颈部中间的位置上, 也就是最自然的位置。自然状态下的喉头是出于放松稳定的状态的, 但随着呼吸和说话时咬字动作会出现一些变化。

(二) 歌唱状态下的喉头位置

在歌唱中, 我们应该让喉部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呢?与自然状态相比较而言, 歌唱中的喉头是处于高速振动状态的, 不发声或自然发声状态下的喉头, 虽然稳定, 但振动得频率不够, 所发出声音穿透力是有限的。因此, 在声乐演唱中, 我们正确的喉头位置应该摆放在哪里呢?我觉得, 应该放在喉头上下活动范围的最下端,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低喉位来歌唱。但是, 不是故意压迫到最下端的, 应该是在歌唱腔体完全打开的情况下, 有下丹田气息支持、整个身体积极放松, 特别是下巴放松的情况下, 喉头摆放在活动的最下端才是正确的歌唱喉头位置。这个需要在科学训练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得到。

三、喉头位置上提的原因

在声乐演唱中, 我们常把喉头位置偏高叫做“高喉位”歌唱, 这是很不可取的歌唱状态, 这种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生理结构是一方面, 而演唱者本身心理紧张也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从生理构造上看, 声带肌肉运动与气息控制之间的失衡是形成喉头位置偏高的真正原因, 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 歌唱者在演唱到自己音域的最低音时, 喉头在发声的瞬间上升到了最高位置上, 在随后的延长音演唱时, 喉头始终保持在这个位置上振动, 最后随着发声的结束又回到中间的自然位置上。这种现象在男女高音演唱低音的时候会经常出现。第二种现象在声乐演唱中比较普遍, 即演唱者在自然音区中演唱时, 喉头位置处在较为稳定和理想的位置, 随着旋律音乐的不断上升, 演唱者的喉头也随之向上移动, 在接近或者进入高音区时, 喉头自然的移动到了吞咽状态时的高位置上, 之后保持在这一位置持续振动。不管是哪一种错误引起的后头位置偏高, 都会对声乐演唱造成严重影响, 特别是唱唱到高音, 声音越来越紧, 越紧越唱不上去, 下巴越来越往前伸张, 喉头位置就越唱越高。

四、解决歌唱时喉头位置上提的方法

声音训练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 在声乐教学和研究中, 喉头上提是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声乐初学者, 他们对正确的歌唱声音概念还不明确或者理解错误, 他们歌唱时喉部肌肉过于用力造成紧张, 还有就是心理紧张等等, 这是许多声乐学习者和老师期待解决的难题。而每个声乐专家和声乐教育家都有不同的手段和方法, 只要符合其客观规律, 科学的解决, 就会建立一个良好的歌唱状态, 喉头就会稳定。我经过多年的演唱经验和教学他会, 我认为这样做可以做到喉头稳定。

(一) 保持吸气状态

其实, 要做到歌唱时喉头稳定, 说起来也很简单, 就是在歌唱时保持吸气的状态。我们经常讲的“闻着唱”、“吸着唱”就是这个意思。因为, 人在吸气时, 喉头就自然下降了。此时喉咙是打开的。保持这个状态, 喉头就是稳定了。另外, 要多体会一下子大吃一惊的感觉, 当你大吃一惊时喉咙自然打开, 而且是是放松的, 这是喉头的位置是在最下方的, 我们一定要并保持这个状态, 这样你就能作到“喉头稳定”了。但是, 许多人在唱歌的时候, 喉头先有一个上提、挤卡的动作。他们歌唱时用力的着立点就在喉头上。尤其是唱上行旋律时, 由于喉头不能保持吸气状态, 所以, 音越高, 喉头就越往上跑。从心理上分析, 他们唱从低到高的上行旋律时, 思想上是往上想, 喉头好象是在上台阶。因此, 我们要求声乐训练者, 开始学习声乐时, 一定要养成保持吸气状态的好习惯。

(二) 用“半打哈欠”可以较轻松地稳定喉头

半打哈欠是打开咽腔的好办法, 同时, 半打哈欠可以一举多得的动作, 在半打哈欠时, 口腔张开了, 软颚上提了, 舌头放平了, 颌关节打开了, 后咽壁张开了, 喉头也放下来了, 这时状态都是歌唱时的良好状态。歌唱中的发声, 是气流冲击声带时声音随之产生。我一般选用“o”“u”母音进行发声练习。因这两个母音最容易使喉头在低位置发出, 为避免喉头上提, 开始时先选用下行音阶练习。如:54 32|1—||。发声时, 要半打哈欠时的状态, 口腔做发“o”母音的状态, 将横膈膜往上拉, 向外呼气, 使声带振动, 发出音色较暗、柔和而又富有弹性的“o”音来。这样练习, 可锻炼喉头本身, 逐渐使喉头下放, 逐渐找到声音的振动位置, 咬字与共鸣的位置, 也是使喉头相对稳定的重要手段。

(三) 多做“U"母音的练习

歌唱时, 我们可以把手放在甲状骨与舌骨之间的缝隙处, 你就会发现, 人们说或唱不同的母音, 喉头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喉位高, 甲状骨与舌骨之间的缝隙变小, 喉位低, 则缝隙变大。以“a、o、u”这三个母音为例, 唱“a”时喉位最高, 唱“u”时候喉位最底, 随着喉位的降低, 自己会感到喉咙是逐渐打开的。只要我们在一个音上反复练唱:“a—o—u—a”, 头三个母音, 喉头是会逐渐下移的, 然后试一试用“u”的喉位唱“a”, 这样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 你一定会找到低喉位的感觉和方法。既然唱“u”的时侯, 喉位最低, 那么, 我们就多唱“u”母音的练。练的方法是:把手放在锁骨上喉头下两侧的肌肉处, 以检查喉头的状态。我们可以这样练:

1、用较低的声音说“u”母音。说的时侯会感到锁骨上喉头下两侧的肌肉在胀, 这两块肌肉胀的力量就是把喉头拉下来的力量。然后, 我们要很好的体会一下人们在咳嗽的时候, 或者用力吹气的时候, 这两块肌肉也都要膨胀, 并记住它。

2、练习一个阶段之后, 试试在说“u”的时候不要说出声, 只出气, 那两快肌肉还是不是也可以膨胀, 如果也可以膨胀, 那么, 以后练习的时候, 就用这个办法来练习使那两块肌肉膨胀就可以了。

3、只在思想上说“u, 如果一想“u”那两块肌肉也能膨胀, 这个练习就算圆满的完成了。以后, 练唱的时候就想“u”母音, 那两块肌肉就膨胀, 那么歌唱时喉头就不会上提了, 就能稳定了。

我们通过以上方法多次反复的练习, 当喉头基本稳定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用发“u”音的感觉去练习发其他音了。这样触类旁通, 你不管唱什么母音, 喉头就很自然地稳定在正确的低喉位的位置上。

当然, 关于解决喉头的稳定问题, 每个专家和声乐老师都有各自的训练方法。但是, 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是离不开喉咙的打开和气息的支持。特别是进行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声乐学习者, 喉头位置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解决好它, 必须在演唱实践和技巧训练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 不要急于求成, 也不要生搬硬套, 找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和路子, 再经过刻苦的训练, 一定能解决好喉头位置上提的问题的。“美声唱法”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 现在达到了一个科学的歌唱体系, 他们的声乐专家、声乐教育家和声乐学者的实践证明喉头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所以, 我们要从思想上辨证地认识喉头的位置, 不能极端的把喉头看成单一的环节, 它与气息的运用, 声带的运用, 共鸣腔的调节、作品的处理等都是相互配合, 相互带动, 缺一不可的整体。

总而言之, 喉头位置的稳定在声乐学习中十分重要, 是声乐学习取得进步的重要一环, 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刚学习声乐的朋友, 必须注意你的喉头稳定问题。如果在演唱中喉头不稳定, 总是往上提, 那么, 再讲别的声乐技巧, 都是无从谈起。因为不管你的嗓子条件有多好, 演唱时喉头往上提, 你发出来的声音一定是不正确和不科学的, 也说明你的气息是没有叹下来, 没有丹田气的支持, 你的声音一定是挤卡的。因此, 要使你的声乐技巧获得长足地进步, 要使你的歌声美妙动听, 必须保持喉头位置稳定, 这是学习声乐最重要的第一步, 是声乐学习进步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冯葆荣.艺术嗓音医学论文集[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编, 1997.

[2]赵梅伯著.唱歌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11.

[3]孔白基.喉头位置与美声唱法[J].人民音乐, 1998, 6.

[4]董文华.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J].中国音乐, 1999, 2.

氯碱:技术进步成就斐然 篇4

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文雷介绍, 10年间, 氯碱工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了产业升级, 促进了行业结构调整。目前, 不少规模以上氯碱企业产品、质量、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以及技术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国外发达国家水平, 并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和“三废”的综合利用。氯碱主要产品烧碱产量从2002年的的882233万万吨吨, 增增长长到到22001111年年的的22446666万万吨吨, 聚聚氯氯乙乙烯产量从2002年的338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1295万吨。

而最为重要的是, 10年来我国氯碱行业技术进步成就卓著。

首先是生产工艺不断优化。我国烧碱生产工艺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先进的离子膜烧碱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据行业统计, 与2002年国内离子膜法烧碱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为31%相比, 2011年占比达到了88%。与此同时, 能耗较高、污染较大的水银法、石墨阳极工艺基本被淘汰, 普通金属阳极法工艺所占比例逐步减少, 已从2002年的69%下降到目前的11%。

在聚氯乙烯生产中, 与2002年相比, 目前电石法、乙烯氧氯化法和进口原料法在我国均有生产装置。

其次, 技术装备走向大型化、系列化。离子膜烧碱生产技术已成为氯碱行业调整产品结构、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目前国内所有新建和扩建烧碱装置全部采用离子膜法生产工艺。截至2011年底, 蓝星 (北京) 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共制造承揽约1200万吨/年离子膜电解槽工程项目, 占据国内离子膜烧碱产能的半壁江山。

特别是山东东岳集团经过8年自主研发, 幅宽1.35米的氯碱用离子交换膜于2009年9月正式下线, 并于2010年5月在沧州大化黄骅氯碱厂正式开始工业化应用, 打破了美、日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局面。

行业还自主开发出了20万吨/年国产化聚氯乙烯成套技术装备, 实现了大型聚氯乙烯生产从工艺到设备的全套国产化, 极大地提高了聚氯乙烯生产的自动化以及安全环保和节能降耗水平。大型聚氯乙烯聚合釜也实现了国产化。锦西化工机械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自主研发出135立方米聚合釜工艺技术, 标志着我国大型聚氯乙烯聚合釜研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此外, 10年来, 国内烧碱生产装置平均规模已经从2002年的约6.5万吨/年提高到目前的18.9万吨/年, 规模在20万吨/年以上企业的产能占全行业总产能的72.2%, 5万吨/年规模以上企业的产能占全行业总产能的97.7%。

张文雷同时表示, 10年间, 我国氯碱行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重视技术创新, 不仅节能降耗水平不断提高, 原材料、能源消耗也显著降低。行业平均吨碱综合能耗从2002年的1340千克标准煤下降到2011年的389千克标准煤 (注:2006年以前电力折标准煤系数以0.404千克标准煤/千瓦时计) , 30%烧碱吨碱耗蒸汽也从2002年的2.72吨下降到2011年的0.62吨, 使得我国氯碱行业整体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

另外, 循环经济也推动了氯碱行业的环保升级。目前, 采用膜法脱硫酸根技术大大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 干法乙炔生产工艺的开发与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结合成为综合节能、降低污染的重要途径, 聚氯乙烯离心母液回收利用技术、电石渣综合利用技术及VCM精馏尾气变压吸附工艺等都有力促进了氯碱行业环保水平的提升。

技术进步正在这样影响就业 篇5

虽然创新消灭了一些工作,但同时也创造了更多更好的工作。100年前,1/3的美国工人在农场工作,而今天不到2%的工人可以生产更多的食物。今天秘书的队伍大大缩水了,但是却出现了更多的电脑程序员和网页设计师。

技术正在破坏就业

但就算出现新的工作和不可思议的产品,短期内收入差距仍将扩大,并会造成社会动荡甚至是政权更迭。然而各国政府对此都没有做好准备。

过去30年,全球范围内劳动力在总产出中的份额从64%下降到59%,而与此同时美国最富有1%的人口获取总收入的份额从70年代的9%上升到了今天的22%。在很多发达国家,失业率处于警戒线水平并不全是周期性因素。2000年,65%的美国工作年龄人口有工作,而此后不管年景是好是坏,这个数据一直下降,现在只有59%。

更糟的是,技术进步对就业市场的破坏才刚刚开始。从无人驾驶汽车到各种智能的家用产品,现有的创新能够摧毁那些过去从未被影响过的工作。

目前为止受机器影响是那些日常的重复性的劳动,计算机可以比人类更加廉价高效的执行复杂任务。电脑可以通过闭路摄像机画面辨认入侵者,比人类更加可靠。通过对比大量金融和生物数据,计算机可以分析金融欺诈和疾病,比任何会计和医生做得都好。一项牛津大学的研究显示,今天47%的工作可以在以后20年里实现自动化。

创新过程本身也被数字革命改变。很多数字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必然会创造出新的可以雇佣数百万人的产品或服务,但是现在它们并不要太多劳动力。2012年图片分享软件Instagram以1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Facebook时,它拥有3 000万用户却只雇佣了13名员工,而刚刚脱离破产保护的柯达公司在其最鼎盛时曾雇佣了145 000名员工。

新行业成长起来需要数年,而在此期间最先感受到的是创业企业对原有企业的冲击。Airbnb(旅行房屋租赁社区)可能把有空余房间的业主变为企业家,但是却给低端旅店业带来了致命的威胁,这个行业雇佣了大量的员工。

如果这个分析部分正确,那么社会影响将非常巨大。大部分最受威胁的工作地位会更低(物流、运输),而受自动化影响较小的技术岗位的地位将提升(创造力和管理经验),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工资中位数保持不变但是收入差距却可能扩大。

随着不公平的加剧,人们的愤怒会不断增加,但是政治家很难找到应对的办法。如果躲避科技进步,任何停止发展的国家会很快被掌握新技术的竞争对手落在后边。对富人惩罚性的增税也会因资本和高技术工人的流动性而所有收敛。

如何应对技术进步?投入教育

政府帮助人们应对这种影响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教育系统。 技术本身也有帮助,例如通过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甚至是电子游戏来模拟工作所需技能。

国家教育的定义也需要改变。应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学龄前教育。成年人也仍然需要学习,参加再教育。

然而不管如何教育,人们的能力都是不均衡的。帮助他们最好的办法不是提高最低工资,是利用公共资金提高最低收入, 例如美国和英国使用的大规模税收减免,这样每名工作者都能获得合理报酬。

创新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然而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分配并不均匀,尤其是在初期,然而如何传播新技术取决于政府。19世纪,为了取得进步性的改革,各国顶住了爆发革命的威胁。今天各国政府应该在人们愤怒之前妥善开启变革的进程。

关键技术进步 篇6

在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而就业问题则是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头等民生问题, 因此, 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近年来, 学术界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以及促进就业发展的技术政策选择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王晓和崔友平 (2013) , Marco Vivarelli (2014) 等人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评述。由于技术进步影响就业增长的作用机理非常复杂, 加之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的差异, 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的研究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但不管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 抑或是技术进步对就业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这些结论背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目前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显然比较薄弱, 而且它几乎只停留在理论分析的层面, 甚至无法对此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比较普遍的看法是,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既具有基于过程创新的“就业破坏”作用, 又具有基于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 或者叫“就业补偿”作用, 如果“就业创造”的作用力度大于“就业破坏”, 那么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则体现为正效应, 反之亦然。但却无法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分析说明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的具体情况, 比如说技术进步的“就业破坏”作用摧毁了多少旧的工作岗位, “就业创造”作用又增加了多少新的工作岗位。这是这一领域研究中的令人遗憾的地方。在国外, 通过利用微观数据分析说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对就业的影响, 从而得到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净效应,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解决了上述对“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的实证分析问题, 但在国内, 由于微观数据的不可得, 这仍然还是一片空白。

有别于以往研究, 本文利用最近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 在重新检视我国技术进步的就业增长效应的基础上, 结合有偏技术进步概念, 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其原因, 说明为什么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增长的影响为负效应,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技术进步路径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来说明技术进步和就业增长之间和谐发展的可行性, 从而为制定有助于我国就业持续增长的技术政策提供依据。有偏技术进步, 即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性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希克斯在1932年的论述, 他把技术进步分为资本节约型、劳动节约型和中性技术进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在Acemoglu, D (2002, 2003, 2007) 等人的推动下, 技术进步的偏向性概念再次受到重视, 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问题分析。有偏技术进步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技术进步的宏观经济意义, 帮助我们理解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 从而对相关技术政策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估。从就业的角度讲, 有偏技术进步由于对某些生产要素有利, 但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其他另外的要素报酬, 因此, 有偏技术进步的方向决定生产要素中谁是技术进步的受益者, 谁是受损者, 以及决定不同群体接受新技术的意愿, 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1 有偏技术进步与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1.1 对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重新估计

技术进步对过去我国就业增长究竟是起了推动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多数实证研究结论是倾向于负效应的。本文利用我国目前最近的宏观统计数据, 即199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结合回归分析的稳健性检验对此重新进行估计, 估计模型采用最普通的就业需求方程, 它可以从生产函数很容易推导出来。

其中, L、Y、AW和Tech分别表示就业人数、实际GDP (1990年价) 、用CPI缩减的实际平均工资 (1990年价) 和技术进步因素。至于技术进步指标的度量, 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1) 基于索罗余值的全要素生产率; (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 (DEA) 方法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为了方便对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本文分别测算了这两种结果 (表1的回归结果中用DEA表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TFP表示全要素生产率) 。其中, 各地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计算, 使用的投入变量包括就业人数、实际资本存量和人均受教育年限表示的人力资本, 产出变量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而基于索罗余值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标, 一般情况下是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而非增长率指标, 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计算, 借鉴了Cristiano Antonelli&Francesco Quatraro (2008) 的方法, 即

假定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则要素的产出弹性等于总收入中该要素所占份额。例如劳动的产出弹性为:

W为工资率, 在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

不管用那种方法测算技术进步指标, 均要用到就业人数、实际GDP、实际资本存量, 其中全国及各省资本存量的估计采用张军 (2004) 的方法。模型估计中使用的我国199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 包含的地区数为29个 (重庆和四川合并, 西藏因数据不全略去) 。所有初始数据除就业人数外均来源于1991年以来的中国统计年鉴, 就业人数取自地方年鉴。

注:***代表显著性水平为1%, **为5%, 括号内为标准差。

对面板数据模型 (1) 的估计, 豪斯曼检验 (Hausman Test) 结果表明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方法。从估计结果看, 1990~2012年间, 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增长的影响表现为负效应, 换句话说, 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会产生就业的挤出作用。为了检验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本文分别用上述两种不同方法测算的技术进步指标来对模型 (1) 进行估计, 比较表1中模型1-1和模型1-2的估计结果, 可以发现变量Y和AW的系数估计值和显著性水平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而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弹性值虽然大小有差别, 但均为负数, 并且都是显著的。这说明模型 (1) 得到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可信的,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表现为负效应。这一结果不仅和近年来对此问题研究的大多数结论相符合, 也和作者所在课题组在2008年得出的结果一致 (参见叶仁荪、王光栋、王雷 (2008) ) 。

进一步要探讨的问题是, 技术进步影响我国就业增长的净效应为负, 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 为什么却对就业增长产生负作用?诚然,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净效应和“就业破坏”与“就业创造”的关系有关, 但我们认为, 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本身的要素偏向性, 在于过去我国技术进步的方向偏向了不利于就业增长的一边, 从而导致“就业破坏”的方面大于“就业创造”。

1.2 有偏技术进步与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关系

本文认为, 过去20多年间, 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增长之所以产生负面效应,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去我国的技术进步是有偏的, 技术进步的方向偏向于资本使用, 也就是说偏向于劳动节约的。为了验证这个观点, 本节首先对1990~2012年间我国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性进行测算。

近年来, 国内有不少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偏向性进行了测算, 比如戴天仕和徐现祥 (2010) , 雷钦礼 (2013) , 王班班和齐绍洲 (2014) 等。本文采用雷钦礼 (2013) 的方法来测算全国及各省份1990~2012年技术进步的偏向性。按照雷钦礼 (2013) 的方法, 技术进步偏向于何种投入要素, 取决于技术进步偏向指数D。技术进步偏向指数D大于零则意味着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 或者说偏向于劳动节约的, 反之, 若D小于零, 技术进步则偏向于劳动, 也可以说是偏向于资本节约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由下式给出:

式中σ、γK和γL分别代表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增长率以及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增长率。

通过对下面 (6) 和 (7) 式的联合估计, 可以得到上面3个参数, 从而计算出D值。

其中Q、K、L分别表示总产出、资本和劳动, r和w表示资本报酬和劳动报酬, τ为税率, t为时间项, σ为替代弹性, δ是常数项, ε为随机误差。这些变量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除了资本存量, 其他均采用和雷钦礼 (2013) 相同的做法, 本文使用的资本存量指标采用的是张军 (2004) 的计算方法。然后分别利用各地199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使用带约束的似不相关回归的估计方法对对 (6) 和 (7) 式进行系统估计, 得到替代弹性σ和时间变量t的系数, 再计算出γK和γL的值, 最后利用 (5) 式计算技术进步偏向指数D的值。表2为测算结果。

注:对 (6) (7) 式的联合估计结果, 除江西省之外, 其他省份拟合效果均很理想。

从表2的测算结果看, 本文得到的我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结论和雷钦礼 (2013) 一致, 都是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 且要素替代弹性也几乎没有差别, 都在0.38左右, 替代弹性小于1, 说明要素之间是互补关系。此外, 本文还测算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 (重庆和四川合并, 西藏因数据不全略去) 各自的技术进步偏向, 虽然各地估计值大小有所差异, 但他们代表的含义本质上一致, 1990~2012年间各地区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性均为偏向资本使用的, 也就是说是偏向劳动节约的技术进步。

上述结论验证了本文先前的看法, 即有偏技术进步是我国过去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 技术进步产生的“就业破坏”效应大于“就业创造”效应, 导致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总效应为负, 是和过去我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使用, 或者说偏向劳动节约的技术进步方向相联系的。

2 技术进步路径与就业增长

过去20多年间, 我国技术进步总体偏向于资本使用, 不利于劳动力就业规模的扩大,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也体现为负的净效应, 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政府鼓励科技创新, 促进技术进步就必须以牺牲就业为代价。实际上, 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多方因素的一个合力作用的结果, 在导致技术进步的多方因素中, 有的因素不利于就业增长, 但有的因素又有助于促进就业, 因此, 选择和发展那些既可以提升技术进步水平, 又有利于就业增长的方面, 无疑是当前就业形势下技术政策的合理选择。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从技术进步路径的角度来讲, 促进技术进步可以选择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也可以选择技术引进, 通过技术模仿来实现。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和就业增长的关系存在差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 本文在模型 (1) 的基础上构建以下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变量IN、F和B分别表示自主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购买, 后两个变量用来作为技术引进这一路径的代理变量。比较模型 (1) 和 (5) , 实际上是假定技术进步可以表示成不同技术进步路径的一个函数, 即

并设定f (IN, F, B) =φln ZL+γln F+ln B

这一设定借鉴了吴延兵 (2008) 的做法。在模型 (8) 相关变量的数据来源中, 就业人数 (L) 、实际GDP (Y) 、实际平均工资 (AW) 和上文相同, 自主创新 (IN) 的衡量一般采用产出指标专利申请 (或授权) 数, 或者采用投入指标R&D存量, 由于1990年以来各省专利数的统计数据比较完整, 故采用专利申请数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 (F) 采用人民币汇率 (年平均价) 转化成本币计量, 技术购买 (B) 采用技术市场成交额来衡量, 两者最后均简单使用GDP缩减指数进行平减。所有数据均来源于1991年以来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地方年鉴。

对于面板数据模型 (8) 的估计, 豪斯曼检验的结果表明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方法, 估计结果如表3的第二列模型 (8) 所示。从估计结果看, 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差别很大, 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路径对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以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购买代表的技术引进这一技术进步路径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均呈现出负效应。这表明, 基于就业发展的角度, 走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道路对促进我国就业增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而选择技术引进, 通过技术模仿来提升我国技术水平的路径, 必须要注意克服其对就业的不利影响。

注:***代表显著性水平为1%, **为5%, 括号内为标准差。

进一步, 我们继续探讨促进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和就业的关系。自主创新不能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 必须要有各级政府的政策措施来加以推动。自主创新的基础离不开教育发展, 而最终推动自主创新不断发展还必需要有资金的支持, 包括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从这一意义上讲, 相关的政策对推动自主创新的发展肩负重要使命, 这些政策包括促进和加快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 以及采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研究和发展活动方面的投入等。为了说明这些方面的政策和就业增长的关系, 本文构建下面 (10) 式用来分析上述政府促进自主创新的三方面相关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和前面模型 (8) 式的构建相类似, 我们假定自主创新产出是关于教育投入、科技投入和企业R&D经费支出的函数, 则可以由 (8) 式推导出上面 (10) 式。式中变量ST代表地方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 E代表地方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 QY代表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因为统计口径的变化, 2009年以后这一统计指标改为分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支出, 本文做了适当的调整。最后使用GDP缩减指数对这3个变量进行平减。其他变量的数据处理和上文一样, 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部分年份的地方统计年鉴。

基于豪斯曼检验, 面板数据模型 (10) 的估计同样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方法, 估计结果见表3的最后一列。结果表明地方财政用于科技和教育的支出对就业增长的影响为正效应, 且显著性水平高, 同时, 企业用于研发的经费支出也有利于就业的增加, 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从3个变量对就业的影响程度看,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最大, 其估计的弹性系数为0.046, 意味着科技支出提高1%, 则能够增加就业人数0.046%。值得一提的是, 在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中, 自主创新路径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得到了不少研究的印证, Pluvia Zuniga&Gustavo Crespi (2013) 还认为自主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在不同的创新方式中是第一位的。

所以, 促进自主创新, 扩大就业, 政府增加教育方面支出, 特别是加大科技支出极为重要。同时, 政府对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突出的企业减免税收和给予其他奖励, 并大力宣传, 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氛围, 激励企业提高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增加研发经费支出也是必要的。

3 结论和政策建议

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以及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算结果表明, 1990~2012年间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增长的影响表现为负效应, 同时, 这一时期我国技术进步是有偏的, 偏向于资本使用, 或者说是偏向劳动节约的技术进步。这种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有利于资本使用却不利于全社会均衡就业量的增长, 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产生抑制作用。

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虽然会加剧“就业破坏”效应, 但促进技术进步并不意味着必须以牺牲就业为代价。选择合理的技术进步路径, 可以实现技术进步和就业的和谐发展。本文的实证分析说明, 基于就业发展的角度, 走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道路对促进我国就业增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贯彻标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篇7

上午好!

今天, 我公司荣幸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住宅远传抄表系统》首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和本次发布会的承办企业, 我代表宁波东海集团, 热烈祝贺新闻发布会成功召开, 并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东海企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 国家建设部开始酝酿水、气、热三表智能化技术装置科研课题、编制相关标准的构想, 针对计量仪表管线安装规范与整体住房设备布置设计上发生的冲突, 从建筑设计上考虑三表工作环境、工程施工、安装、计量仪表日常运行维护标准规范要求等困惑的问题。我们东海集团相随建设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的规划构想《住宅通用成套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满足智能化住宅的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主要功能要求的智能住宅自动抄表技术的系统产品, 从计量到户、节能降耗自动化技术工程应用的研究开发, 结合智能自动抄表技术标准与工程规范化展开工作。

在这二十年智能住宅抄表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中, 社会和科学技术已经日新月异。为实现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标志的一代更新目标, 我们东海集团工程技术中心坚持不懈的努力, 不断推进技术进步, 在自身产业特点的基础上, 加强与科研院校以及国际技术合作, 实施智能住宅抄表系统技术标准战略, 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系统产品不断优化升级, 并在工程项目实例中应用实践, 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数字化建设而努力, 同时为行业用户计量控制整体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开发和创新。

当今, 住宅建设已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 更是信息技术和各种电子技术的应用平台, 在未来创建智能化住宅社区建设, 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城镇化建设规划, 关注资源和能源计量管理, 实施节能减排基本国策。为此, 智能住宅自动抄表技术, 对行业经营企业, 实现信息化管理需求, 更加具有紧迫感和责任感, 将面临一场新技术的革命,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今天, 《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建筑工业行业标准的发布实施目的, 无疑是对智能化住宅建设, 使企业成为市场驱动型的组织, 实施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 将制造型企业其技术创新的动力应用于市场驱动。智能化住宅系统产品执行统一标准和建筑工程规范化要求, 这一个重大的标准创新解决方案, 使我们制造企业明确了发展方向, 走市场驱动型研究开发创新之道路。

作为首批标准化示范基地的东海企业, 热衷于技术市场共同发展, 针对不确定的需求给出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在新的领域中, 将系统产品应用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相结合, 在严格执行《住宅远传抄表系统》产品技术标准基础上, 与建筑工程相联接的关键问题进行“二次技术开发”, 把系统产品技术标准广泛应用智能住宅建设, 在全新的领域、不同行业、技术之间转移, 为智能化住宅、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数字化建设作出自己的努力。

易腾迈:技术左右冷链物流进步 篇8

近日全球多个城市和地区饱受高温煎熬, 大众对冷冻消暑食品的需求飙升, 超市及零售商店对冷链物流、冷库及相关配送服务的效率要求也骤然提高, 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商美国易腾迈科技公司指出, 冷链物流需要过硬的识别、跟踪及供应链管理技术, 才能全面提升其效率。

易腾迈针对冷链物流及冷库环境的特殊性, 开放出一系列能在恶劣环境下正常运作的自动识别方案, 例如易腾迈的固定式和车载计算机就是适合工业使用的坚固扎实、功能卓越产品, 它们采用了最新的射频技术, 包括行业标准802.11x、Cisco®CCX兼容性认证, 而且支持Bluetooth®扫描和外围设备, 因此既可执行有线操作也可执行无线操作。对于希望材料处理设备和工业车辆 (如叉车) 以及车辆维修人员能共用移动仓库和库存控制应用的用户而言, 这些计算机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它们外观简洁、牢固耐用, 因此也是固定式应用 (如越库、生产工作站、车间和其他仓库及配送环境) 的最佳选择。

上一篇:混凝土桥面下一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