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术是关键(精选12篇)
提升技术是关键 篇1
上世纪90年代,宝马和奔驰分别陷入产量困局,为拓展市场,开始了对外的兼并行动。宝马于1 994年收购英国的罗孚。1 998年,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兼并美国“三大”之一的克莱斯勒。1 999年福特完成了对沃尔沃的收购,同一年,雷诺也在危机之中与日产达成联盟。值得一提的是.在追逐产销量的过程中,前二桩兼并均以失败告终,而福特和沃尔沃的母子关系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唯一成功的案例或许是雷诺与日产的联盟。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不难发现,前三者的合并,是追求产品上下级的互补关系。但需要说明的是,经营高档品牌和大众品牌本身就有着本质的差别。合并后,双方产品零部件的共用度不高,共用平台所开发的车型太少、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管理成本的急剧上升,不断困扰着合并的双方企业。雷诺与日产联盟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产品相近,定位级别相近,市场区域互补,形成平台共享、技术共享、销售渠道互补的优势其实最值得借鉴。笔者以为,在目前国内各家车企技术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并不适合产品上下级互补关系的企业重组.而更应该寻求类似于雷诺与日产这样的联盟模式,形成重点区域市场的互补和产品技术的共享以及零部件的共享,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的目的。此外,企业在重组时,还应该考虑以提升技术实力为原则,中等规模的车企更应该思考是独立发展还是兼并扩张。毕竟,合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自我在某一领域的技术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全球的经济危机之中,原来的"6+3"格局中,反倒是6大车企最先解体或者说是逼近破产边缘。6大汽车集团:通用、丰田、福特、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雷诺一日产中通用和福特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均面临资金告罄,被迫破产的局面。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也在2007年正式分家.丰田则迎来了71年来的首次亏损。而反观3大独立汽车商:PSA (标致一雪铁龙)、本田、宝马,各自发展还不错.至少还能盈利。这也说明车企的存活与壮大与重组与否无关。
如果不能像大众那样达到以大众品牌为技术核心.通过技术植入其他品牌,共享平台,零部件成本分摊等功效;也达不到雷诺日产的平台共享,技术分摊,区域市场互补的话。那么重组确实还需要商榷.我们必须要避免像通用、福特那样的因重组导致管理繁琐、反应变慢、成本增加,而企业效率下降的重组。
提升技术是关键 篇2
用了一天时间,围绕“风尚素描”我们仔细考察了路过的人流和周边的环境,很快就拿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并一一交代和安排好操作的细节问题,最后告诉他们照此办理,接下来一定会笑逐颜开。
果然,很快的“风尚素描”就顾客盈门了。
过后,有朋友和我聊起相关情况,反复追问到底采取了何种妙法,我没有过多透露,虽说是“小菜一碟”,但也有替客户保密的责任,只不过,我举了个类似我在企业做培训时讲述的一个例子,想必也会给他们带来些启发。
日本有一家专门生产尿布的公司,开张之初,尽管公司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宣传产品的优点,可是任你怎么宣传,这家公司的尿布总是无人问津。该公司经理多川博先生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鬼点子”。他让自己的人伪装成顾客,排成长队,一时间,公司店面门庭若市,几排长长的队伍引起了众多行人的好奇:“这里在卖什么?”“什么商品这么畅销,吸引了这么多人?”这样,也就造成了一种尿布旺销的热闹气氛,于是吸引了许多“从众型”的买主。随着产品不断销售,人们逐步认识了这种尿布的优越性之后,尿布的销路已迅速打开,买尿布的人越来越多。后来,这个公司生产的尿布竟然行销世界各地。多川博也成了闻名世界的“尿布大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类似从众的现象。
比如,百货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就会引起行人的好奇,在尚未弄清卖什么东西时,先排个队,占个位置再说。他们的心里是这样想的:“那么多人抢购,一定是紧俏货。”这样,好奇心就会转化为人们的行为动力,驱使人们采取购买的行动,
再比如,在市场上常常可以看的这样的情况:两个相距只有几步远的水果摊,同样的品种,相同的质量,同样的价格,如果甲摊有五六个人再围观、在购买,乙摊一时无人光顾,这时来了两个顾客,往往也挤到甲摊,而不去乙摊,他们心里是这样想的:“甲摊的顾客多,一定因为甲摊的货色比乙摊好。”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指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想要提升生意场上的人气,掌握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就是我们所要掌握的基本功。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 篇3
关键词:能力 方式 方法 改进教学 复习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试题越来越体现了高考改革的精神,根据今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特点和考查内容,现对高三物理教学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愿与同仁探讨。
一、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高考物理命题一贯坚持全面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近几年还针对以往教学的薄弱环节,提出获取知识的能力,另外将原来的实验能力改为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这五项能力的前三项是有着层次递进的关系,理解能力是基础、是关键,推理能力是在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分析综合能力是更高的要求。 "3+X"高考命题改革虽然强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强调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与适用条件,而不能一味搞题海战术。仔细剖析近几年的理综物理试题不难发现,虽然考试时间、题量有限,不可能像以前单科考试那样有很高的覆盖面,但试题基本包括了高中物理中各部分内容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通过对这些学科内主体内容及其综合能力的考查,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考生学习高中物理后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因此,在高三物理教学中,应不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难题、偏题和怪题,不做毫无根据的预测和猜题,不盲目追赶时髦、紧跟形势搞"热点问题",更无须刻意追求跨学科的综合训练。
二、注重渗透物理学科思想方法
理综高考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的教学。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人们从生产生活现象或需要出发,通过抽象归纳形成理论知识,而后又依据理论知识指导、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建立和发现,可能都要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这其间包含了许多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和科学精神的体现,如物理中的理想化的方法、理想实验的方法、建立模型的思想等等。
物理思维策略方面,如隔离法、整体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等等。近几年理综物理测试都加强了这些方面的考查。上述几种能力的考查,不仅对中学生,而且对中学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教和学都必须从思想观念上有所改变,因为这些能力是不可能通过题海战术获取的,而必须在教和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养成。
三、切实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建立在相应的实验基础之上。实验能力的考查在理综试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本所学内容而安排的,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即使是探究性实验,也因为理论的熟知,很容易演变成验证性实验)。因此,这些实验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基本实验技能方面确有一定作用,但对凸现实验的实际地位与作用却不够。实验复习一直是高三物理复习的薄弱环节,有的复习资料或训练套题中甚至没有实验的内容。
四、关注实际生活和科技发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密不可分,学以致用是学习物理的基本原则,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高考理综试题的明显特点之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增多,尤其是联系学生生活的试题增多了。尽管这些试题的背景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其中所应用的都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甚至是考生熟悉的问题,但考生的解答并不理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关键还是基础知识是否牢固,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前提下,让学生平时多渠道、多方面地去吸收和了解有关信息,关注社会与生存的环境,了解最新科技成就,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现代科技知识和近代物理知识的渗透,并结合一些生活、生产和科学事件中的有关问题,选编习题,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去解决,从而提高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审题训练,培养良好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方法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应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考强调要增加应用性试题,这类联系实际的试题往往阅读量较大,对审题能力的要求较高。提高审题能力主要靠学生自己,一方面要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具体审题时特别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那些叙述性语言有些就是"关键词语",能否准确地发现并理解关键词语是审题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2、对隐含条件的挖掘:有很大一部分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或图、表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对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的隐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被隐藏的条件可能是研究对象,也可能是变化方向、初始条件、变化过程中多种情况等等。
3、干扰因素的排除: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往往并不都是解题所必须的,有些正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他们排除,题目就能迅速准确的得到解答。
提升能力是关键 篇4
笔者认为,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各级政府、安监部门和企业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够, 对其管理的政策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二是定位不明确。注册安全工程师定位为工程师, 应属工程技术类人员。而实际上, 企业的安全人员多为管理人员, 技术上不如设计、设备等专业技术人员, 现场安全知识不如基层管理人员。他们到底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 有待进一步明确。三是机制不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安全监管部门对未按照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企业, 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四是企业安全工作人员待遇不够高, 人心浮动, 即使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也很难被社会认可。
笔者认为, 解决以上问题应从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是严把考试关。2004-2009年, 全国共有47万人参加考试, 12.8万人取得了执业资格证书, 通过率为27.23%, 有的年份甚至超过了40%, 这个比例已远高于注册会计师等的通过率。因此, 应严把考试关, 增加考试难度, 适当控制通过率, 树立行业威信, 使其能够获得与注册会计师、注册建造师、执业药师一样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二是学习为目的。在实际工作中, 注册安全工程师应该具备以下6种能力:一是说得通畅、清楚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会写公文、评价报告的写作能力;三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四是善协调、能创新的执行能力;五是真诚待人、乐于助人、舍得吃亏的团队亲和能力;六是坚持原则、慎交朋友的是非明辨能力。这些能力要靠“韧”劲才能获得, 而不是以一次考试决定胜任与否。
三是培养实用人才。当前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存在不适用的问题。要学习注册会计师、律师等行业的做法, 修订考试大纲, 完善题库建设, 特别是针对行业试行分专业考试办法, 增加考试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同时要出台激励保障制度, 真正能让企业重视, 使注册安全工程师有地位、有待遇、有干劲。
四是提高动手能力。当前部分通过考试的人员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 各级安监部门、企业和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让他们增加实践经验, 提高动手能力, 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成长, 真正适应这一角色。
提升技术是关键 篇5
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后,2012年的中国车位锁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逐渐变稳。不少业内专家指出,这是中国车位锁市场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转折,也是市场环境逐渐趋向理性的象征。而日益成熟的消费观念,决定了单纯的拼技术、拼价格已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购买车位锁要求;售后服务、实际使用成本等因素正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购买车位锁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直以来,车位锁企业建设自主品牌存在着两个软肋,其一是技术研发,其二是服务。然而,在建设品牌的发展之路上,大部分车位锁企业更多地倾向于技术的研发,务求在技术方面追赶合资品牌。经过多年发展,自主品牌在技术研发上无疑有长足进步,但在售后服务方面,发展步伐却是相对缓慢。
但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极速增长,车位锁需求激增,售后服务已经日益成为车位锁企业品牌口碑提升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而服务领域的竞争,正是自主品牌长久以来有所忽略的一环。当然,在自主品牌中,也有着在服务领域先知先觉的领先者。施沃德车位锁将2012年定义为“品牌打造的一年”。为提升自主品牌,从进军市场开始,施沃德车位锁率先在行业内承诺:一年之内有任何质量问题包换全新的车位锁。该承诺旨在通过厂家诚信向消费者昭示施沃德质量的信心程度,并替客户免除后顾之忧。向车主传达施沃德进行服务提升的诚挚决心。同时为下一步全面提升售后服务积累建议。这也是自主品牌发展历史上罕见的,施沃德对提升售后服务的决心可见一斑。
中层干部素质是执行力提升的关键 篇6
关键词:中层干部 执行力 提升
一、执行力的概念和执行不力的主要表现
执行力就是在既定的战略目标前提下,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执行力可以分为个人执行力和团队执行力,对个人而言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就是战斗力。执行力是一个变量,不同的执行者在执行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执行力不但因人而异,而且还会因时而变。个人执行力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态度和能力,团队执行力不仅取决于团队中的个人执行力,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优化组合度。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一个好的执行部门可以弥补决策的不足,完美的决策必须在执行中才能体现优秀。执行力不强通常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度”上:
1.高度
组织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重视不够、要求不严,标准逐渐降低,甚至各取所需、完全走样,越到最后离既定的标准越远。
2.速度
组织计划在执行过程当中,轻重缓急不分,时间观念不强,出现推诿扯皮,直接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
3.力度
组织制定的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得虎头蛇尾,甚至不了了之,没有成效。
二、执行力提升的关键是中层干部素质
在任何一个组织中看决策能否落实、措施是否到位、突出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还是要看干部。尤其是中层干部,作为高层决策的执行者和基层工作的领导者,在组织执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决策过程的参谋者
一个科学决策的出台,都是基于对客观事物和存在问题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作为中层干部,是否了解基层情况、是否掌握真实资料,能否及时反映真实情况,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为高层决策提供充分的第一手材料,会直接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领受任务的执行者
决策一经做出,领受落实任务的首先是中层干部。此时,作为领受任务的中层干部能否深刻理解决策的真实意图和意义、是否明白决策的目标和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开始带领下属埋头苦干,力没少出、活没少干,但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直接导致决策不能够正确落实或者适得其反。
3.落实任务的领导者
中层干部在正确领受任务之后,能否及时有效地传达落实,能否把任务的目标要求、关键问题明白无误地告知下属,是否能够与下属达成共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否能够适时对下属指导、督促,纠正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加快决策的落实,这就直接决定着决策的落实效果。
由此可见,一个单位领导班子作出的决策,关键是要通过中层干部去推动、去落实、去实践。尤其是一项正确决策的实施,最终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与中层干部的态度、思路、方法和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一个组织中的中层干部素质如何、能力高低、作风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三、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强的主要因素
影响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因素有很多,但在工作实践中,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习不够,能力不强
作为一名中层干部需要具有一定的领悟能力、计划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授权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但少数中层干部由于个人学习不够、经验不足,致使个人基本能力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层岗位的需要,从而造成执行力不强。
2.晋升无望,缺乏动力
有些中层干部由于年龄等客观条件限制,感觉到没有职务进一步晋升的希望,个人前途缺乏目标,导致工作上失去激情和动力,遇到工作和困难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从而导致执行力大大减弱。
3.薪酬绩效相互脱离
如果工资奖金不能体现工作能力、工作性质、工作付出和工作绩效,干得太多反而可能招致非议和指责,就很容易造成有些中层干部不想也不敢积极承担任务、多付出、多奉献,这也会直接影响执行力。这类问题在机关事业单位存在比较普遍。
4.患得患失,怕担责任
不少中层干部不敢大胆、创新工作,担心大胆创新,出了差错,承担责任,怕影响个人前途、引发职工不满,因而不管决策是否符合实际,领导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反正是领导要求做的,即使出了错也是领导的错,从而导致执行力不强、工作创新不够。
5.相互协作不够紧密
中层干部年龄、性格、工作方式方法各异,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和误会,这也可能致使中层干部之间相互支持配合不够,甚至是袖手旁观、故意刁难,即使配合也不出真心、动真劲,导致工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和力度。
6.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组织对中层干部的考核、监督、惩处机制不够健全,不能够使优秀的干部得到应有的褒奖与肯定,从而影响优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个别中层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能够使作风浮夸、工作不力的干部受到应有的惩戒,这也都会严重影响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虽然影响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因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中层干部的素质问题。
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提升中层干部素质,增强执行力
1.多措并举,在“育”上下功夫
学习、教育、培养是干部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决策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中层干部实施有效的教育培养,全面提升中层干部素质,增强执行力。一是集中培训和自学提高相结合。对于中层干部应该具备的共性的基本知识、领导艺术、管理方法、团队精神等,可以通过领导、专家集中讲授、作报告、开展拓展训练等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同时,也可以配发实用有效的书籍、资料,并严格检查考核,督促干部自学提高。二是外派学习和内部交流相结合。对中层干部,特别是重点岗位、重点培养、专业较强的中层干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地选派到各级党校、高校和业务培训机构、兄弟单位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同时要通过学习成果汇报、讲党课、作报告、业务讲座等形式开展内部交流,以内部交流促学习提高。三是外派锻炼和内部轮岗相结合。对于在同一岗位或同一部门任职满一定年限的中层干部,实行内部轮岗交流或外派实践锻炼,让他们经历更多的岗位,在不同工作环境中得到磨练,这样既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又能较好地激发干部新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克服人的“岗位惰性”,促进干部实践能力全面提高。endprint
2.创新办法,在“选”上做文章
任用和提拔中层干部,作为一种对干部奖励和肯定的手段,既能在干部队伍中起激励和榜样的作用,也是干部成长成熟的必然需要。首先,积极探索和创新选人用人方式。进一步完善“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三票制”(群众推荐票、素质测评票、表决任用票)等竞争性选拔制度,为优秀、成熟的中层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其次,不断开拓选人视野,扩大选人范围。按照“五重五不简单”(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年龄和文凭取人;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的要求,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注重考选和组织推荐相结合,注重民主测评和平时考察相结合,注重德才表现和群众反映相结合,注重优势特长和岗位实际相结合,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考试内容,提高考察分值权重,使实干者不吃亏,使成熟者有出路。第三,敢于重用实干型、创新型人才。要善于发掘默默奉献、踏实工作的老实人,敢于起用锐意创新、拼搏钻研的能干人,做到唯贤是举,知人善任,为组织发展构建一支能力突出、德才兼备、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中层干部队伍,为单位发展储备优质的后备力量。
3.建章立制,在“管”上谋提升
建立和完善干部管理制度,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造就优秀中层干部的治本之策。第一,建立学习考评制度。把中层干部的学习情况纳入年度考评内容,使考评内容由原来的“德能勤绩廉”扩展为“德能勤绩廉学”。同时把学习成效与工资、奖金、职务晋升等联系起来,引导干部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第二,建立激励帮扶制度。精神激励:领导要对表现优秀的中层干部,及时进行褒奖与肯定,提高中层干部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与活力。薪酬激励:根据目标管理考核标准,将中层干部的工作绩效与薪酬相联系,以适当的经济利益激发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谈心交流:要建立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定期与中层干部谈心交流制度,定期沟通思想,解惑释疑,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明努力的方向。关爱帮扶:对于家庭有困难的中层干部,要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关心,使其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增强其为单位勤奋工作、多做贡献的自觉性。第三,建立监督惩处制度。要建立健全中层干部的监督、惩处机制,加强对中层干部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掌握中层干部工作动态,尤其是对重点岗位的中层干部要予以重点监督,及时发现并指正存在的问题,使个别问题干部及时有效地受到应有的惩戒,督促中层干部扎实高效地开展工作。第四,建立优胜劣汰制度。完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提高干部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要创新选任办法,适时让那些年龄偏大、积极性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的中层干部逐步退出岗位,让更优秀、更适合的人才走上中层岗位,对于特别优秀的中层干部适时提拔到更高的领导岗位,促进中层干部合理流动、优胜劣汰,不断优化中层干部队伍结构、激发中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有效增强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运营商大数据流行提升价值是关键 篇7
中国惠普企业服务集团CTO王纪奎向记者表示:“通信服务供应商拥有大量关于用户的信息, 包括用户偏好、习惯及其所有移动活动, 但是他们必须能够利用这些数据来开发新产品并推动企业发展。全新惠普通信大数据及分析 (HP Telco Big Data and Analytics) 解决方案能帮助运营商将多种来源的数据转化为有关用户体验和偏好的洞察, 从而帮助通信运营商开发旨在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新产品, 以及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此外, 通信服务供应商还能利用这些信息创造新收入, 并与内容供应商及其他第三方进行业务合作。同时, 惠普通信大数据及分析解决方案能够实时洞察网络情况, 从而帮助通信服务供应商提高网络利用率并应对流量堵塞情况。”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服务集团首席技术官王纪奎
据记者了解, 惠普通信大数据及分析解决方案试用了惠普大数据分析软件, 以及惠普在咨询、研发、信息管理和商业智能方面的经验, 可为通信服务供应商管理并分析与业务相关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提供支持。
目前该行业解决方案涉及了多项产品和服务:惠普信息优化变革经验研讨会 (HP Information Optimization Transformation Experience Workshop) 可帮助业务和IT高管统一关于通过部署特定惠普通信大数据及分析, 从而利用信息提高业务绩效、降低风险并发展用户关系的观点。惠普智能用户资料服务器 (HP Smart Profile Server) 可以帮助通信运营商对其网络每天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评估, 并利用这些洞察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新产品, 从而创造新收入流。
除了惠普Vertica和Autonomy软件, 惠普大数据分析软件的用户信息管理和分析平台还充分利用了复杂的分析算法引擎和数据模型。惠普智能用户资料服务器为惠普可行性体验管理 (H P Actionable Experience Management) 和惠普个性化广告 (HP Ad Personalization) 提供了分析基础。惠普可行性体验管理能够实现实时、情景感知地洞察用户服务水平。通过了解用户行为和当前网络状况, 通信服务供应商以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改善用户体验。
提升技术是关键 篇8
掌握专业技能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当前, 用人单位对就业者的要求是, 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 也就是说, 无论是管理岗位、市场销售岗位, 还是在一线操作车间, 必须能干实事, 不要那些只会说不能干的人。为了适应这一转变, 国家多次下发文件提出校企结合的方略, 号召培养优秀的实践型人才。各高校也采取了相关措施, 着力朝着这一方面努力, 在校大学生更是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专业技能方面的操作能力。学校提供的平台、机会是有限的, 学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利用寒暑假期间, 有目的地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谁主动, 谁掌握的操作技能熟练, 谁就会在就业竞争中取胜。大学生参加课余的操作技能实践还可以弥补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时下, 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应聘者要有某一方面的工作经验或工作经历。如果大学生参加了这一方面的实践, 既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又增加了实践经验, 在自荐书或者简历中, 将有一个小小的亮点, 动手操作能力本身的紧迫感是增强学习动手操作能力的动力。
不能用狭隘的意识理解专业技能, 在高职院校, 学生学习三十五门左右的课程, 其中很多课程都可以作为毕业后的职业方向, 不能死盯住所学的专业不放, 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文化背景、职业价值观等。可以跨专业学习, 也可以在某一方面自学。小赵是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 在中学时喜欢文学, 上了高职学院以后, 他在《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上狠下功夫, 成绩优异。在老师的指导下, 他的写作技能不断提高, 在校期间已有十多篇散文、诗歌、随笔、评论、新闻稿均在《咸阳日报》、《华商报》等报刊上发表。毕业后, 他以较强的专业技能被华商报社录用, 现已在记者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所以, 大学生可以以所学的本专业为专业, 也可以以某门课程为专业, 也可以跨专业、跨系, 甚至跨学校选专业, 也可以自修某一方面的专业。进入大学以后, 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专业的更多空间和时间, 问题是, 学生要有这方面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要能够把自己所懂的专业技能表达出来。在我们举办的供需洽谈会实践中, 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问学生能干什么, 学生往往无言以对。其实, 他们完全可以针对应聘岗位的需要, 说自己在这方面的技能。但是, 平时缺乏这方面的归纳、提炼、训练, 在关键时刻说不出来。有一个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笔者, 有一次, 一名厨师和一名注册会计师都去他们单位应聘, 他问这两名同志要多少钱的工资, 厨师回答最低月薪8000元, 注册会计师回答月薪3000元。他对此回答感到纳闷, 心想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技能含量这么高, 为什么不敢要高工资呢?紧接着他又问, 你们说一说, 你们能够干什么。厨师说他能做八大菜系, 什么什么菜是经过自己改制的, 效果非常好, 自己以前在什么宾馆干过, 这几种菜已经成为该宾馆的特色菜, 现在你们可以去调查, 说得头头是道, 有板有眼, 而这位注册会计师却把自己会干什么说不出来, 在他的启发引导下, 注册会计师才一步一步地把他会的逐步讲了出来, 可见, 能够讲出来自己会干什么关系到就业的自信心, 关系到对该岗位的价值判断。当然, 讲出来既不能夸大又不能缩小, 要实事求是, 给人值得信赖的感觉, 让对方认为把这个岗位交给你使人放心。如何把自己能做的事情讲出来, 这里面就有技巧了, 有时候要讲的宏观一点、概括一点, 给人以大气的感觉;有时候又要讲的具体一点, 尤其是专业里面的细节, 要用简练的语言描述清楚, 给人以专业化的感觉。
大学几年的专业学习, 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环节, 专业的学习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没有几年的积累光靠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是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
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并进一步具体化为责任心和进取精神、不断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稳重、高雅、平和的品质和气质、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等。这些要素在毕业面试、工作、跳槽、创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是用人单位考察应聘者的重要因素, 所以提升就业能力必须自觉地提高综合素质。
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在第二课堂得到培养和提升。小李是来自一个贫困县的农村孩子, 性格内向、不善言谈, 在我的印象中, 他从没有与陌生人说过话, 刚进大学上课发言都脸红, 语言表达结结巴巴。在老师的启示下他主动参加了学生会组织的青春演讲团, 为了迎接演讲比赛, 他一遍又一遍的背稿子, 晚自习后, 他又邀请几个要好的同学, 当着他们的面练习演讲, 首先使自己脸不红、心不慌, 消除紧张情绪和心理, 表达也不那么急促, 第一次演讲比赛虽然没有拿上奖, 但他仍然为自己稳定、平和的演讲而高兴, 终于能够在人面前说话了, 并且能够完整的表达思想了, 经过几年的锻炼, 小李的演讲全都是自己写稿子, 表达思想的逻辑性、层次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也注意演讲的抑扬顿挫、情绪起伏、肢体语言、仪容仪表, 这样小李由一个呆头呆脑的农村孩子变成了一个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帅小伙。在供需见面会上, 一家大公司的人事部经理被小李不卑不亢, 沉着老练的气质所折服。小李是一个个案, 代表了大学生的一般成长历程, 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在一次又一次具体实践中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都得到了提高, 同时培养了乐观、豁达、包容、进取、责任心等内在气质。
多读课外书。博览群书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 只学习课本知识满足不了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满足不了学生成长的需要, 也满足不了学生就业及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鼓励学生多读有关的名人传记, 在这些名人的成长历程中汲取智慧, 学习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人生之路, 在顺利和成功时他们又是怎样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人生目标, 不断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当然, 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不可能都成为伟人或名人, 但可以从别人的成长过程中, 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给我们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是完全必要的, 这有利于开阔学生们的视野,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长此以往, 潜移默化, 逐渐熏陶, 对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学生在校期间要走出校门, 利用节假日、实习机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通过下工厂、下社区、下农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 掌握社会, 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 既了解富人, 也了解穷人;既了解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也了解经济效益一般的企业;既了解大企业, 也了解小企业, 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了解人生的不易和艰辛。使学生结合社会实践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和人生方向, 以务实平和的态度对待职业和人生, 克服浮躁、单纯、幼稚心理, 使自己脚踏实地, 避免按自己的想象去要求社会。同时, 按照社会的要求去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更好的与社会融为一体。
通过提高综合素质, 尽快使学生转化为社会人、职业人, 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乐观豁达的心理品格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胜。
作好职业生涯规划, 掌握就业技巧
好职业生涯规划, 掌握就业技巧, 唤醒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自主意识, 提高学生增强就业能力的自觉性。各高校普遍开设职业指导课程, 通过一系列的测评, 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 准确职业定位, 确立前进的方向, 制定奋斗的策略。
职业兴趣:按照霍兰德的类型论, 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R、I、A、S、E、C, 相应的工作也被分为六种。测评的目的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究竟在哪里, 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最后达到“人职匹配”。“人职匹配”是最理想的状态, 学生选择的职业方向只要与职业兴趣中的一个项目符合即可, 不一定与职业兴趣表现程度最强的那个方向相符合。如果现在所学的专业与职业兴趣差异较大, 一个是逐步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 兴趣是可以改变的;另一方面是通过其他途径学习与职业兴趣相关的知识、技能, 以及该职业兴趣所要求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
性格:最典型的测评是MBIT, 对性格的测评不是试图改变性格, 人常说“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的, 只不过是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在选择职业方向时扬长避短, 尽可能的发挥优势, 避免劣势。
能力:对能力的测评包括基本职能、言语能力、数理能力、推理能力、人文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等等。能力是达到职业目标的途径。在校期间, 既要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能力, 又要有意识地主动寻找机会, 以提高实践能力, 利用社会实践, 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 给有正式工作的人做助理等等, 从而解决在面试时人家问是否有工作经验或工作经历的问题。
价值观:对职业价值观的测评包括经营取向、经济取向、支配取向、自尊取向、志愿取向、家庭取向、才能取向、自由取向、自我实现取向等等。有的学生过分看着经济回报、企业知名度等, 对高薪的追求是学生在做生涯规划时的一个误区。在当今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 应该先就业, 再择业, 最后创业。
学生进入高校时, 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职业奋斗方向, 这既是学习的动力, 也为走向职业人作全面准备。只有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 才能脚踏实地, 以务实的精神, 一点一滴地打造自己在职场的竞争力。
毕业生还应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经济形势、就业形势, 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这是提升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此外, 准备求职材料, 包括个人履历、求职信、成绩单、外语等级证书、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各级荣誉证书等相关资料。面试时的着装, 口语交流技巧, 面试时的肢体语言等等, 这些都是就业能力的组成部分, 千万不能忽视这些细节。人常说,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品质, 每一个细节都是平时积淀的结果, 去面试时千万不能因细节不注意而遭到淘汰。
提升技术是关键 篇9
一、走向国际化是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某种意义上, 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化素质与能力, 与中国教育事业特别是作为其高端结构的高等教育关系最为密切, 因而,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国际化”, 本身就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科教文化交流密切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中,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也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因而, 能否及时地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也成为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河南而言,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 由于城市化水平低、与国际交流程度与层次有限等原因, 直接影响了整个区域的国际化水平。依存于这一大背景下的河南高等教育, 在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科学研究、师资结构、课程体系、人才培育、国际合作等方面, 也显得相对较“土”, 相关平台不足, 与国际对话存在着较多的“话语”与“语境”障碍, 这是影响河南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背景下发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 尽管河南高等教育也在发展中, 并在局部取得了进步, 但从国际与全国的视野看, “慢进等于倒退”, 其高等教育的综合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实际上不升反降。以人文研究与教育为例, 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 河南的人文教育曾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是在20世纪中前期, 以现在的河南大学为代表, 曾集聚着范文澜、冯友兰、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李嘉言、孙作云、任访秋等著名学者, 他们的文史哲研究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二是在20世纪80年代,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 以郑州大学为代表, 涌现出以鲁枢元教授为代表的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团队, 一直活跃至今。但遗憾的是, “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通病, 在人口众多同时也盛产人才的河南, 可以说表现得尤为突出。众多人才的离开, 使得中原人文学科与其往昔的辉煌已不可同日而语,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河南的国际化与开放程度低, 无法适应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大战。因为“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把各国经济都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 流向最容易发挥自身价值的地方。” (郭培章主编:《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78页。) 由此可知, 要探索河南高等教育的复兴之路, 必须以“国际化”为现实背景, 深挖影响其人才集聚与发展的根源, 以便为实现其科学与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起点。
二、“亲属结构”的存在影响和制约着河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在探讨中原优秀人才流失问题时, 其中一个主要结论是高等教育的投入有限。但与此同时, 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应该提出来讨论, 就是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中, 河南高等教育是否做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使它们取得最优化的效益。实际上, 这在中国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合理, 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比资源不足更严重的中国社会问题。在深层上讲, 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遗留下的“亲属结构”, 是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根本原因。
就当下而言, “亲属结构”主要表现在血缘、地缘与学缘三方面, 分别指以同宗、同乡、同学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与信息交换机制。具体说来, 在血缘关系方面, 长期的宗法传统使中国社会的血缘关系一直势力强大, 表现在中国社会的各种组织结构与日常运行上, 如“夫妻店”“父子兵”“七大姑八大姨”等在不少行业与单位十分普遍。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各种“小集团”, 直接干扰或扭曲了各种现代社会组织应有的生态关系与发展模式, 还会影响到现代用人制度的科学制定与实施, 导致整个环境的开放度不断下降, 使本应公共性很高的社会日益退化为少数人为所欲为的私人空间。在学缘关系方面, 则是老师与学生、师兄与师弟、同学与校友等相互荐引、循环往复, 使一些行业或单位在知识结构与专业背景上的“同质化”越来越高, 这种现象必然导致“千人一面”的发展模式。而现代文明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异质性与多样化, 这是它比乡村社会可以激发出更大创造力的根源。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趋同, 必然要制约不同单位或团队的创新水平与发展质量。在地缘关系方面, 与国际大都市以英语为主流语言媒介不同, 在中国以各地普遍存在的“方言社会圈”是地缘关系泛滥的直接表现。语言与交流上的排他性是封闭和不开放的象征。一方面, “只问乡关何处, 不论真才实学”的“地缘选拔机制”, 既难以从根本上拒绝非专业与低素质的“乡亲们”, 同时也必然将真正有才能、能干事的“外乡人”拒之门外。总之, “亲属结构”的普遍存在, 使社会沦为一个放大的家族组织或宗法社会。高校尽管是现代文明的代表, 但由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有限, “亲属结构”在其中也是相当普遍的。这不仅表现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即使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不足为奇, 如上海某高校就被戏称为“阿拉的高校”, 因而其综合排名近年来不断下降也就不难理解了。
胡锦涛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但在中国社会和高校普遍存在的“亲属结构”, 却在根本上污染或浪费了这宝贵的“第一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 “乡土中国”传统是当代“亲属结构”泛滥成灾的主要背景, 而广泛存在的“亲属关系”则是阻碍中国社会开放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对于河南而言, 一方面是由于“中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产生于传统农业文明的土壤” (刘成纪:《中原文化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光明日报》2008年2月5日) ,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城市化水平低与国际化程度不足, 因而其“亲属结构”相对而言也保留得更加完整, 并借助各种可能的条件迅速渗透到当代社会与教育系统中。“亲属结构”作为宗法社会的“坏传统”, 其主要危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资源的垄断控制与经营增加了发展的成本。在“亲属结构”中, “肥水不流外人田”是资源与权力分配的第一原则, 其结果是在资源配置和信息交换方面的低效率或赔本运营, 这是社会运营成本加大、生产效率低下和综合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二是对公共资源的非理性攫取与恶性损耗。奥尔森曾指出, 既得利益集团一旦形成, 就像是一群冲进瓷器店的劫匪, 在哄抢过程中势必打碎许多精品。这一逻辑也适用于“亲属结构”。他们一方面会因为小集团的利益“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 另一方面则往往为满足一己之利而不惜损害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三是“亲属结构”严重削弱了社会与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在资源云集、人口众多、矛盾关系格外复杂的都市化进程中, 大家一致认可的是必须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其中, 人才是创新之本。温家宝总理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伯茨专访时指出:“在对外开放中, 引进智力资源、引进科技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在当下的中国高校, 积习而成并不断蔓延、扩散的“亲属结构”, 无疑是影响其吸纳与留住人才的最大障碍。哪一所高校的“亲属关系”越严重, 就越是因循守旧、死气沉沉。与之相反, 哪一所高校在人才战略上越开放, 就越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 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当然是制约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过于发达的“亲属结构”及其对有限资源的粗放经营和配置方式, 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要破除高等教育中的“亲属结构”, 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对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而言, 尽管有多种指标与评价体系, 但核心无疑是高校空间的开放度与校园社会的公共性。这代表着一所高校的“容积”与“气度”, 既决定着一所高校可以吸收、容纳多少经济资本与人力资源, 也决定着已获得的各种资源如何合理配置并取得最大的效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由于“国际化”是开放程度和公共性的最高尺度, 是与宗法社会有质的区别的发展理念, 因而应及早将之提上议事日程, 以推动河南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三、实现河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在于制度与管理创新
目前, 河南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 高等教育自然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对于河南教育管理部门来说, 一定要认真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 以高等教育的优先与跨越式发展, 培养、引进一大批国际化人才, 带动全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从“中原”向“国际”的文明转型, 以便在全球化进程中重新获得主动性与话语权。无论是文化大省建设, 还是河南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都不可能离开国际化的大舞台, 否则只能是闭门造车、自欺欺人。
实际上,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目前河南高校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已有很大改善, 因而完全有实力、有机遇提升自己的国际化水平, 并在一些方面引领高等教育的潮流。但其之所以做得不够好, 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亲属结构”的发达, 已成为现代性制度、措施与游戏规则不能顺利降生或被束之高阁的根源。也可以说, 对于河南高校而言, 关键不是没有人才, 而是封闭的“亲属结构”造成了教育结构与生态的封闭, 浪费了属于自己的资源与优势。因而, 实现河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关键在于能否打破在当下相当严重的“亲属结构”, 特别是如何通过制度与管理创新以扼制“亲属结构”的蔓延和扩散, 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与人力资源提供一个真正开放的公共环境, 为实现人力资源、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合理使用建构一个科学的发展模式。
当然,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打破“亲属结构”、消除其残余影响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过只要充分意识到“亲属结构”对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严重危害, 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与心理准备, 把治理以血缘、学缘、地缘为中心的“亲属结构”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通过制度与管理创新, 以法律、契约、制度等方式对其在高校的比例、数量、规模等加以限定, 逐渐压缩其生存空间, 制止其恶性蔓延的势头, 那么可以相信, 这种畸形的“亲属结构”最终将被健康的社会关系、组织关系与工作关系所取代。
提升技术是关键 篇10
然而, 由于没有现成模式可参照, 加之理论知识不足, 使新课改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程有减缓迹象。因此,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校长, 应该真正承担起课程领导的职责, 引领教师实现课程改革的科学发展。
一、课程领导是校长必须面对的课题
新课改的出发点是实施素质教育, 建构新的课程体系, 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我省率先成为新课改的第一批试验区, 整体推进课程改革, 其目的就是要全方位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不应该牺牲学生的快乐, 不能让不合理的竞争损坏学生身心健康。”时至今日, 儋州一中校长提出的这个问题, 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新课程改革主张的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每所学校的教师、学生的差异是存在的, 如果简单化地比较考试结果, 那么可能痛苦的人比幸福的人多。因此, 学校通过对课程的领导、规划、建设、实施、评价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建构起符合每所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 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是我们每一位校长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
2010年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就有这样的表述:“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一提法赋予了学校一定的权力, 改变了学校总是课程执行被动者的角色, 要求各中小学校校长要更加关注课程管理。因而有些校长就担心抓课程管理, 落实三级课程的开设可能影响考试成绩, 对课程改革有畏难甚至抵触情绪。这实际上是形而上学、机械主义的观点, 把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对立, 而没有看成是辩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本质来理解, 学校的教学活动就是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文昌中学郑副校长提到“实行新课程和高考成绩不矛盾”, 这是每个人都要有的共识。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结合, 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加以认真实施, 不会降低高考成绩, 是实践中得来的体会。要重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也要实施好国家课程。但如何行使好这种权利, 对于校长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二、当前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聚焦课堂、关注质量, 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关键。课程绝不等于课堂、科目, 也不单纯指教师讲授的学科和几节课的安排。思考问题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没有课程化的培养目标, 办学理念无法落实;没有特色的课程, 办学特色无从体现。具体说, 大到学校的总体布局, 小到教师的课堂教学, 甚至教师批评或表扬学生的用词, 都关乎课程理念的实施。教育部最新制定了高中校长的专业标准有六大职责: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发展、优化内部管理、调试外部环境。对照这六大标准, 一些问题要引起学校领导重视———
1. 校长对学校整体发展缺乏科学规划。
有些校长制定了学校三年、五年规划, 但是那个规划是不是科学的?是不是把握了学校的定位?作为一校之长, 办学中没有正确的理念、良好的思路, 在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等方面还存在糊涂的认识, 即使有规划, 也只能是复制粘贴了他人、他校的内容, 极可能不符合本校师生的共同意愿和需求, 这也是学校办不出特色的根本原因。
2. 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绝不只是植树、种花。
很多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有的学校种花、种菜, 让墙体会说话。但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光是外在的, 最核心的建设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提升、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3. 校长缺乏提升课程领导的自我发展需求。
目前, 国家尚未建立起与现在课改目的、要求相匹配的校长工作业绩评价机制, 海南有些高中课程实施中突出的问题是选修课程开设不足, 开设随意。在2014年全省课程实施抽查中, 由于一些校长的功利思想, 致使学校超量安排考试科目课时, 挤占非考试科目现象仍有存在。如果说学校能像海南侨中那样在高三还开设艺术课程, 海口一中在高三还继续开设体育艺术课程, 学生会获益匪浅, 不仅能持续提升学校美育效果, 还能使学生的应考压力在艺术鉴赏中得到释放。
4. 不能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
很多校长远离课堂, 缺少专业水准, 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差甚远。我们说课程实施的主角是教师, 但教师的专业成长要靠校长的引领和指导。现在, 还有相当数量的校长把自己定位在“行政管理”上, 形和影都不在教学上, 有些校长不上课、不听课、不会评课, 远离教学一线, 业务能力与高中校长的水准有很大差距。
5. 不注重优化内部管理。
校长自身的管理能力、管理作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旨在要求学校依照法律法规自主办学, 行政部门做行政监督。校长要处理好学校、政府、社会, 包括服务对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关系。
目前, 各地的党政部门对教育的支持都是空前的, 需要每位校长积极寻找适合学校的外部力量。同时发挥学校的内部力量, 让学校成为所在地区的窗口, 培养人才的基地。
三、校长该如何提高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是组织学校多种资源协同运作, 以实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一种团队力量。这里所指的校长课程领导力, 不仅仅是指校长本人, 还应该包括整个校领导班子。课程领导力应该体现在学校课程从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 而这一过程, 应该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赢、专业能力共同提高的过程。
1. 引领教师关注课程实施, 提高课程实施力。
课程改革只有引起学校层面的变化, 才能真正体现改革的意义。校长要把听课和分析课当做重要的工作,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专业权威离不开这一点。校长要贴近教学、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作风;要致力于引领教师的专业生涯以一种课程再造者与研究者的生命状态与课程实施共成长。
同时要加强课程与教学计划任务的落实。校长必须把精力放在课程和教学中, 要满足国家课程实施的要求, 同时还要紧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 梳理各自学校的办学理念, 创造性地实施好国家课程, 也就是逐步推动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还要结合学生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 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准确把握课程发展的脉络, 在领导课程改革中有所作为。
2. 加强对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的领导, 提高课程规划力。
校长一方面要执行好国家课程, 满足国家课程实施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在现有国家课程体制下, 围绕学生需要和学校特点, 渗透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理念, 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 开发本校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体系。前面所提部分学校不严格执行规定的课程计划、随意增减课时、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等, 都是课程领导力薄弱的表现。要消除这些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实施要求的现象, 校长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根据国家课程计划, 统筹校内外各种资源, 根据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原则, 开齐开足计划课程。同时, 结合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 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校长要引领教师:一是课程计划的校本化设计;二是课程标准的校本化实施;三是课程内容的校本化开发。确保校本化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学校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
3. 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 提高课程组织力。
课程实施不是学校和教师简单执行课改方案的过程, 而是一个统一理念、理解标准、互动调适、主动创新的过程。校长提高课程领导力, 关键是在尊重教育规律、学生发展和教育思想之间寻求平衡点, 提高课程的执行力和开发力。校长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 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 分析教学动态, 抓住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 关注课堂中的疑难问题, 带领教师研究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并从实践层面 (教什么) 、技术层面 (怎么教) 、价值层面 (为什么) 做出引领, 充分引导和指导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技能。
4. 要关注基础和教学新常态, 提高课程发展力。
儋州思源学校校长指出海南思源学校的生源基础都较差, 质量提升有个过程。这的确是客观实际, 是要面对的问题, 是我们基础的基础性工作。省教育厅梳理高考成绩, 不是为了给大家排队, 是为了用这些结果反馈指导教学。校长要关注的是基础教学, 不要好高骛远, 要夯实根基。有些学校一味地赶教学进度, 把学生推着往前走。这样做可能事倍功半、适得其反。
课程领导力, 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课程领导的问题, 而从深层次思考, 是一个学校的文化问题。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 就有什么样的课程领导, 就有什么样的课程领导力。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功夫在诗外”, 需要不断提升所有成员的文化素养。
最近, 我在读一本书, 其内容介绍的是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书中提出“知识图谱”的概念:如果孩子在基础阶段学习中, 对于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 在之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再遇到此类问题时, 仍会难以自我跨越这个难点。这就给了我们启示:如果孩子基础打牢了, 即使就读高职、高专或应用型本科, 或者直接走向社会, 他也会有很好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终身学习的基础。现在学校的教学是在固定时间、地点, 让全体学生接受固定的形式完成。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时代, 我们的课堂教学需不需要变, 怎么变?“翻转课堂”中有值得思考借鉴的价值思想。就如有的学校让孩子先看视频学习, 再进行课堂小组学习、互动学习的教学形式, 可能使很多孩子对这样接受知识更感兴趣, 这些都是关注课程实施阶段要思考的问题。
四、要为高考制度改革做好课程准备
省教育厅将要制定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政策, 学校要提前做好准备, 着手考虑未来几年实施新方案的资源、条件、师资队伍的需求。根据目前高考改革的动向, 唯有开足开齐课程才能准备充分。高考改革既能推动素质教育实施, 又能让高校更好地选拔人才, 使“人人成才”不沦为一句空话。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 是不分层次的, 是金字塔型的。校长要有这种胸怀和气魄———为每个孩子的成才搭建平台。省教育厅制定的高考改革方案正在研讨中, 怎么让综合素质评价、加分政策、录取方式、招生计划等更合理, 大家要共同关注, 齐心协力使新课改朝着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方向前行。
综上所述,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在课程建设上, 提高办学水平的突破点在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提升技术是关键 篇11
关键词:新常态度;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度追求GDP增长,只强调经济增长的“量”,却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导致了一系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出现。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质量从“量”向“质”的转变,是新常态下经济稳增长的当务之急。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开始从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矛盾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因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质量提升、保持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特征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高层领导首次使用新常态一词描述中国经济,是对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内外环境和条件变化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2014年7月、2014年11月和2014年12月在党外人士座谈会、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了新常态,标志着我国经济着正式步入新发展、新常态阶段。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至少要保持10年以上。即我国经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必须由新常下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去改变、调整和替代,中国经济将进入稳增长、调结构、增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新阶段。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主要有如下特征:一是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深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二是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三是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四是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五是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身新的增长点。总体看,新常态经济增长特征即为经济发展趋势特征,是我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优化、经济质量不断提升的新时期和新过程。
二、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界定
经济增长质量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经济增长质量是单一的衡量经济质量;广义的经济增长是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和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狭义经济增长质量,是将经济质量从经济体的生产效率,是经济增长的“量变过程”。如传统的GDP增长即存在狭义的经济增长理念,虽然带来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却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均、环境破坏严重、民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等问题。而广义的经济增长质量一方面是从经济发展应该具有的某些外在特征,如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考察;另一方面是从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带来的民生变化、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等多方面内容全面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确切的讲,广义的经济增长质量就是蕴含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并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可行能力的提升,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可行能力提升的越多,经济增长质量就越高。追求经济增长高质量,就是要通过经济增长促进人们可行能力的提高,要通过经济增长扩展人们的自由。因此,经济质量提升为促进人的发展提供各种丰富的可用资源。但在相同的经济增长水平下,这种促进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制度及政府的政策干预等因素影响。我们应从发展的目标去评价经济增长质量,但不应该从存量角度去评价经济体在某一经济增长阶段发展目标的程度。
三、经济质量提升是保证当前稳增长关键
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质量提高是目前保持我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发展方式和路径。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关键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调结构之间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矛盾两方面的协调性,处理好增长不稳定性和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调整缓慢与实现经济可持續性、高质量健康增长就难以实现的矛盾。要明确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企业生产经济营才能正常维持,才能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新常态下,要把转方式和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加强基础产业基础不断改善,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稳定性。要在结构优化调整中实现经济质量的增长提升,在一定增长速度区间内实现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要充分认识到在新常态下的稳增长必须坚持宏观政策必须要保持稳、微观政策要保持活、社会政策要落地的总体思路,才能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提升技术是关键 篇12
如果换一个角度, 应该可以看到, 传统纸媒在多年的发展中, 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如客户 (广告) 资源、用户 (受众) 资源、专业采编资源, 甚至还有品牌和口碑资源等。而这些资源在当下的媒体发展中, 依然具有突出的优势。因此, 在笔者看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更应被看做是纸媒又一次发展的新机遇。
当然, 纸媒想要更好地拥抱“互联网+”, 实现华丽转身, 必须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对传统的发展和经营模式进行创新, 融入互联网思维的新理念。其中, 以用户为中心, 重视用户体验被视为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精髓, 这也应是纸媒触网转型的关键点。
1 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启示
如今, 新媒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是“第五媒体”, 这是将其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这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的。严格意义上来说, 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你我身边的诸如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桌面视窗、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都被人们笼统称为是新媒体。首先, 新媒体的传播效率之快和传播范围之广使其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其次, 新媒体以其便利、快捷的特性正冲击着传统的阅读方式, 从视觉设计、形象包装的资讯本身, 到是否方便携带的额外因素, 阅读舒适性已经被充分重视。再次, 随着微博、微信以及公众号的出现以及发展, 让更多的人成为传播者, 并且拥有了相应的粉丝, 这些都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对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来说, 媒体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人民日报此前曾撰文指出, 要推动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2014年8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 整合新闻媒体资源,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融合发展, 主流媒体可以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 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为媒体融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不仅可增强纸媒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还可以更加牢固地锁定其自身原有的客户资源以及用户资源, 真正成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传媒服务商。
2 坚守“内容为王”, 抢占价值高点
作为媒体, 所提供的产品就是“新闻”, 即各种信息。因此, 在纸媒转型中, “内容为王”与以“用户为中心”并不相悖。
而具体来说, 应该看到, 网络时代, 每个人都是传者, 每个人都能做新闻, “人人即媒体”, 使得信息渠道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也更加迅捷, 但其后果则也使得“得知新闻”变得越来越廉价乃至完全免费。这样的情况下, 纸媒继续纠结于与新媒体竞争“做新闻”, 极可能就会陷入同质化的“海洋”中, 显然得不偿失。
不过, 也应看到, 人们依旧有深度阅读的需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人们希望能够了解得更加全面与深刻, 甚至愿意为此付费。举例来说, 以新闻分析和新闻调查擅长的《纽约时报》, 早在3年前就通过推广在线发行的模式来进行创新, 结果自然是在线发行的用户付费订阅收入大大超出了其在广告方面的收入。这说明, 原创性和独创性的内容, 始终是纸媒竞争力所在, 也是其向用户提供产品的真正价值高地。而纸媒所拥有的雄厚的采编力量, 则是其深入“挖”新闻的保障。
说到“内容为王”, 值得一提的是, “王”就应体现“王”的价值。但目前国内的纸媒却普遍忽视对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反而以自家的新闻作品被网络媒体转载为荣。这其实无疑于将自身生存发展的“利器”交于他人。对此,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范洪涛曾感慨地表示, “目前纸媒正扮演着自己的‘掘墓人’角色。”他曾呼吁, 纸媒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加以及时解决。比如, 按照国家版权法的相关规定, 纸媒可尝试建立一种新闻信息网络传播收费模式, 以此来抢占价值高点, 让受众有“付费才能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3 打造“互动”平台, 增强纸媒与受众的黏度
当前, 新媒体平台的社交化和移动化趋势十分明显。这种情况下, 用户不仅接受信息, 而且在创造信息, 而由此带来的参与式体验显然要比传统纸媒带来的那种“高高在上, 用户只是信息接受者”的感觉要好的多, 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事实上, 传统纸媒以往也一直很重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像最初的“读者来信”、“编来读往”, 到后来众多都市类报纸兴起时提出的新闻、活动、服务“三驾马车”的发展模式等。但是, 当时的技术水平成为影响纸媒与受众开展互动与交流的主要障碍。而如今, 互联网的发展则打破了技术瓶颈, 带来了突破的可能。纸媒需要做的, 就是转变旧有的理念和模式, 学习利用新的互联网技术, 做好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增强受众群体的参与度, 形成互动型的报道关系。
在这方面, 国内的一些纸媒已经做出了一些颇为成功的尝试。例如, 成都商报就试水了两个新媒体项目, 其中“谈资”客户端两个月之内吸引了15万的下载量, 而“四川名医”微信号一周就有上万粉丝。对此成绩, 成都商报社总编辑陈海泉表示, “‘谈资’客户端线上线下活动的小试牛刀, 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将受众转化为用户的能力;而‘四川名医’的用户活跃度则让我们坚信‘做有刚需的生活平台’的方向是对的。”又如, 安徽商报曾经创办的“好赞社区”就是一个读者互动平台, 该平台通过活动营销, 吸引了数十万次网友参与, 成为当地纸媒网站发展中一个良好的营销案例。
在笔者看来, 纸媒与受众之间的这种互动还有助于形成一种信用评价机制, 可以提升产品的美誉度。在这种互动的关系中, 受众可通过平台对阅读消费体验做出评价, 碎片化的评价信息是对新闻产品的一种有效评价, 能够让纸媒更好地了解到新闻产品的市场反馈程度以及受众的真正需求, 从而进一步改进自己的产品。对受众来说, 通过分析这种市场评价信息, 能够帮助自己锁定相关的阅读目标, 进而做出购买产品的决策。
应该看到, 互联网为传统纸媒自身的功能提升带来了机遇, 使得传统纸媒品牌的受众忠诚度和公信力得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和服务的延伸。如何借助新媒体及创意提升用户黏度, 将用户牢牢锁定在自身品牌上进行用户价值的多元开发, 是传统纸媒在数字时代值得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4 链接“大数据”, “私人订制”或将成为可能
以往, 受众到底需要什么, 纸媒无法给出精准的答案, 只能是跟着感觉走, 这是历史形成的短板。而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大数据的出现使得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和营销成为可能。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 在大数据时代, 需要用大数据思维来予以应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就指出, 大数据可以分层次地去切割和定义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特征和他的生存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大数据分析会成为未来做传播的最基础性认识手段和最重要的工具的原因。借助于大数据强大的数据搜集和分析能力, 纸媒能够得以从纷繁复杂的实时数据中获取受众所关心的新闻源, 从而抵达许多“无法到达”的新闻现场, 进而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正确分析和解读新闻事件背后的发展规律以及相关逻辑性, 从而给受众提供一个全面、立体化的新闻报道场景, 保证了受众的及时阅读。
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此前曾经指出, 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新闻的终结。某种意义上, 通过一定的创新与科技, 新闻业是可以寻找到新的盈利能力和活力, 能够经受得住这种冲击。对于媒体来说, 撬动大数据已经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纸媒来说, 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公信力、影响力以及传播号召力, 使其拥有一定的受众群体, 而深度挖掘这个受众群会带来极大的商业价值。借助大数据, 纸媒能够打造自己的受众群服务平台, 通过对已掌握的受者群的细分来推断出受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推广活动, 这是当前提升纸媒经营效益的有效路径。
目前, 国内部分纸媒已经开始了行动。如上海文广集团 (SMG) 与阿里巴巴集团就在沪宣布合作, 阿里巴巴投资12亿元人民币参股SMG旗下的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对此, 上海文广集团总裁王建军着重指出, “第一财经将在阿里巴巴商业大数据及其他商业数据的基础上, 依据自身的专业分析和整合能力, 以大数据的媒体化、资讯化和定制化应用为契机, 拓展财经媒体业务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努力实现DT数据技术时代的新媒体变革。”
参考文献
[1]推动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N].人民日报, 2014-8-21.
[2]蒋颖.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与发展之势[J].新闻界, 2011.
[3]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提升技术是关键】推荐阅读:
提升关键核心技术10-04
强化责任是提升银行管理水平的关键06-06
提升医护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08-27
技术提升10-28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08-14
技术引领是关键12-04
教育技术能力提升11-01
小学信息技术质量提升05-14
信息技术提升研修总结06-16
从技术走向管理--技术经理管理能力提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