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提升(精选12篇)
技术提升 篇1
上世纪90年代,宝马和奔驰分别陷入产量困局,为拓展市场,开始了对外的兼并行动。宝马于1 994年收购英国的罗孚。1 998年,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兼并美国“三大”之一的克莱斯勒。1 999年福特完成了对沃尔沃的收购,同一年,雷诺也在危机之中与日产达成联盟。值得一提的是.在追逐产销量的过程中,前二桩兼并均以失败告终,而福特和沃尔沃的母子关系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唯一成功的案例或许是雷诺与日产的联盟。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不难发现,前三者的合并,是追求产品上下级的互补关系。但需要说明的是,经营高档品牌和大众品牌本身就有着本质的差别。合并后,双方产品零部件的共用度不高,共用平台所开发的车型太少、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管理成本的急剧上升,不断困扰着合并的双方企业。雷诺与日产联盟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产品相近,定位级别相近,市场区域互补,形成平台共享、技术共享、销售渠道互补的优势其实最值得借鉴。笔者以为,在目前国内各家车企技术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并不适合产品上下级互补关系的企业重组.而更应该寻求类似于雷诺与日产这样的联盟模式,形成重点区域市场的互补和产品技术的共享以及零部件的共享,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的目的。此外,企业在重组时,还应该考虑以提升技术实力为原则,中等规模的车企更应该思考是独立发展还是兼并扩张。毕竟,合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自我在某一领域的技术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全球的经济危机之中,原来的"6+3"格局中,反倒是6大车企最先解体或者说是逼近破产边缘。6大汽车集团:通用、丰田、福特、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雷诺一日产中通用和福特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均面临资金告罄,被迫破产的局面。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也在2007年正式分家.丰田则迎来了71年来的首次亏损。而反观3大独立汽车商:PSA (标致一雪铁龙)、本田、宝马,各自发展还不错.至少还能盈利。这也说明车企的存活与壮大与重组与否无关。
如果不能像大众那样达到以大众品牌为技术核心.通过技术植入其他品牌,共享平台,零部件成本分摊等功效;也达不到雷诺日产的平台共享,技术分摊,区域市场互补的话。那么重组确实还需要商榷.我们必须要避免像通用、福特那样的因重组导致管理繁琐、反应变慢、成本增加,而企业效率下降的重组。
技术提升 篇2
同样,本学期,我还在3至6年级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在一年多工作的铺垫下,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但与此同时,我也感到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教学的不断探索中,我也开始发现自己越来越多的缺点。通过教学工作,我深刻认识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素材。接下来,我将总结我这学期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经验。
一、教学:
1.开学时备课,认真编写教案,提前备课,根据学校要求编写教案。在一周前准备课程。备课时,认真学习教材,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努力彻底理解教材,找出重点和难点。
2.课堂
一堂好课的前提是课前做好准备,而不是打毫无准备的仗。特别是,本学科的主要课程应在计算机上完成。因此,每次上课前,我们都应该认真准备电脑上的课程,检查机器状态以及是否有“不可用的机器&rdquo。上课认真听讲,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讲得细致入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的创作。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产生成就感。学生可以从每节课中获益。当学生完成电脑任务时,应在每台电脑前巡逻,注意对后进生的手拉手指导,课后及时发现不足。
二、个人学习: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中的教师来说,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有自来水。因此,在我的工作中,我抓住每一个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我的教育教学水平。虚心积极向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讲座的机会,不羞于提问,及时消化,吸收他人的好教学方法,不断实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改进。
三、其他方面
本学期,我还负责计算机教室、学校网站和农村远程资源的管理。计算机教师的硬件维护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课后对计算机机房的维护是必要的。学校网站是学校展示的世界窗口。为了搭建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我们应该在下班后及时更新网站的背景信息,实现学校的数字化。农远资源的应用是为其他学科的教师搭建学习教学工作的平台。教师可以随时将农远资源应用到自己的实践教学中。
四、工作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技能的训练,课堂讲课简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知识上明确课段。
2.多关心期望,多爱心,多耐心,这样他们对电脑的理解就会有更大的提高。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既能专心学习,又能在机房上电脑时严格按规定约束自己。
4.运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和集中注意力。
网架同步液压提升技术 篇3
关键词:网架;液压提升;拼裝;翻身
中图分类号:TQ33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1-0021-02
1 工程概况
太原机场改扩建工程新航站楼屋面为网架+部分管桁架结构,整体呈空间曲线造型。屋面网架结构共分七个区,一~四区的网架施工采用液压提升技术。一~四区网架水平投影面积约19 000 m2,重量约1 200 t,见图1。网架采用液压穿心千斤顶的整体提升方法进行安装。
屋面各区中间为网架结构、周边为管桁架结构。网架节点主要为螺栓球节点,周边的管桁架结构包括主桁架、悬挑桁架及连桁架。网架与管桁架之间的连接杆件一端与主桁架相贯焊接,另一端与螺栓球连接。部分钢管混凝土柱通过树状支撑与网架连接,其他网架直接与钢管混凝土柱顶的支座连接。
2 液压提升技术
2.1 钢网架提升流程
(1)在钢管混凝土立柱上焊接安装提升支架所需钢牛腿;网架的特点、吊点布置、吊点高度、支座安装要求及撑杆要求,设计不同的提升框架平台。
(2)钢网架拼装前首先进行提升支架和缆风支架施工;网架地面拼装时按照设计状态旋转至水平位置拼装,见图2。
(3)将需提升网架在二层楼面按图纸拼装为整体。
(4)在钢管混凝土柱上安装提升支架及平台等结构。
(5)在二层平台上拼装的钢网架上安装提升用下吊点等临时构件;在吊点下方下弦球上设置下吊点,根据受力验算后对杆件进行加固,保证网架杆件不弯曲变形。
(6)在提升平台上安装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设备。
(7)安装液压提升专用钢绞线,通过钢绞线连接液压提升器和提升下吊点结构,安装专用锚具并预张紧钢绞线。
(8)在提升支架上安装配重后拉缆风、平衡缆风系统,预张紧。
(9)液压提升系统设备调试,预加载。
(10)利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设备整体提升钢网架结构,使之离开拼装胎架50 mm~100 mm,静置12 h。
(11)全面观测钢网架的结构变形和下吊点等部位;观测提升支架结构垂直度等安全情况;通过计算机监测各提升吊点的提升反力值分布,并与预先模拟计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2)在确认整个提升工况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设备整体提升钢网架,至离开拼装胎架一定高度(100 mm~200 mm),以利于钢网架空中翻转达到到位时安装所需要的姿态。
(13)各提升吊点根据预先计算所得数据,进行非同步提升,使网架结构空中翻转,调整网架达到设计形式。
2.2 提升过程控制措施
为保证结构整体提升过程中稳定性,各台液压提升器的载荷受控,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对提升过程进行调整:
(1)每个吊点处各设置一套位移同步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这4套传感器的位移检测信号及其差值,构成“传感器-计算机-泵源比例阀-液压提升器-钢网架结构”闭环系统,控制整个提升过程的行程同步性。
(2)对每个提升吊点的提升力进行压力设定控制,使吊点以恒定的载荷力向上提升,从而避免超载而引起临时构件和网架的破坏。
(3)用测量仪器测出各吊点的离地距离,计算出各吊点相对高差,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通过控制提升设备调整各吊点高度使之接近理论值。
(4)钢网架结构在提升及下降过程中,因为空中姿态调整和撑杆就位等需要进行高度微调。在微调开始前,将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由自动模式切换成手动模式。根据需要,对整个钢网架提升系统的11~20台液压提升器进行微动(上升或下降),或者对单台液压提升器进行微动调整。
(5)根据设计提供的提升工况结构吊点允许承载力,在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中,对每台液压提升器的最大提升力进行设定。通过减压阀控制,吊点力始终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防止出现提升点荷载分布严重不均,造成对结构件和提升设施的破坏。
(6)提升速度:液压同步提升系统的提升速度主要取决于液压泵源系统的流量、锚具切换和其他辅助工作所占用的时间。在本工程中,提升速度约4 m/h~6 m/h。
3 网架整体提升
3.1 提升前准备
检查泵站上个别阀或硬管的接头是否有松动,检查溢流阀的调压弹簧是否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检查泵站启动柜与液压提升器之间电缆线的连接是否正确。
检查泵站与液压提升器主油缸、锚具缸之间的油管连接是否正确。
系统送电,检查液压泵主轴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在泵站不启动的情况下,手动操作控制柜中相应按钮,检查电磁阀和截止阀的动作是否正常,截止阀编号和提升器编号是否对应。
检查传感器(行程传感器,上、下锚具缸传感器)。按动各提升器行程传感器的2L、2L-、L+、L和锚具缸的SM、XM的行程开关,使控制柜中相应的信号灯发讯。
3.2 提升过程
待检查工作无误和系统检测无误后正式提升,经计算,确定提升设备所需的伸缸压力(考虑压力损失)和缩缸压力。
开始提升时,两侧的伸缸压力逐渐上调,依次为所需压力的40%,在一切都正常的情况下,可继续加载到60%,80%,90%,100%。
网架离地后停止提升,停留12 h后对液压提升系统、结构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在确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绝无问题的情况下,才能继续提升。
钢网架翻转提升。
翻转到位后整体同步提升到设计位置。
在同步提升过程中,提升过程中钢绞线保持竖直状态。
4 测量管理
测量工作是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测量成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同时也是项目创优的必要保证。
本工程我们采用TC-302型全站仪为测量仪器,在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已通过全站仪对现场钢管混凝土柱标高和水平偏差进行了复测,并在网架图纸深化过程中考虑了柱基础偏差的影响;在网架拼装过程中我们也对网架拼装标高和水平偏差进行了全程跟踪测量,并与电脑模型进行比对,严格控制拼装尺寸,为网架整体提升顺利准确就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网架提升过程中,测量工作同样重要,测量不仅可以从过程中使网架安装精度得到控制,而且对提升支架垂直度的测量可以验证提升对支架偏心弯距的影响,保证提升安全。
在网架提升过程中,除液压提升设备人机界面可以记录各提升点提升高度外,我们在各提升点附近再各设一把钢盘尺用于测量网架各提升阶段网架垂直位移,人机界面记录与钢盘尺读数互相验证,双保险保证提升过程受控。
5 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特点
(1)通过提升设备扩展组合,提升重量、跨度、面积不受限制。
(2)采用柔性索具承重。只要有合理的承重吊点,提升高度不受限制;提升器锚具具有逆向运动自锁性,使提升过程十分安全,并且构件可以在提升过程中的任意位置长期可靠锁定。
(3)提升设备体积小、自重轻、承载能力大,特别适宜于在狭小空间或室内进行大吨位构件提升安装。
(4)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灵活,安全性好,可靠性高,使用面广,通用性强。
(5)大量安装工作在地面完成,减少高空作业。
(6)保证安装精度要求。
(7)减少施工临时措施,缩短施工工期。
液压同步提升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通过跳频扩频通讯技术传递控制指令,全自动完成同步动作、负载均衡、姿态矫正、应力控制、操作锁闭、过程显示以及故障报警等多种功能,是集机、电、液、传感器、计算机控制于一体的现代化先进设备。
Wire Frame Synchronization Hydraulic Pressure Lift Technique
Liu Cheng
Abstract: “the hydraulic pressure synchronization lift technique” uses the hydraulic pressure hoist achievement to promote the machines and tools,the flexible steel stranded wire takes the load-bearing rigging.The hydraulic pressure hoist to put on the core type structure,has safely,reliable,own weight to be light,transportation easy installation and so on a series of unique merits.
技术提升教育智慧 篇4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社会变革的发展趋势。从关注教育手段和环境的改变,到关注教育的系统变革,重构教育模式以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以技术提升教育智慧正逐步成为未来教育的常态。
深圳市南山区提出“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的教育理想和追求,以国际化和信息化为两大抓手,打造教育的“南山质量”。在对未来学校教育、学习和技术发展变革趋势的预测与判断的基础上,探索新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机制和策略,并创造性地将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应用到教育实践。
什么是教育智慧
教育是科学,是艺术,也是技术。教育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需要天赋,需要创造性地反复实践,需要尊重基本规律。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艺术、技术高度融合的一种境界,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具体表现,是优质教育的一种品质,是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
教育智慧主要通过以下形式体现。
教育环境的智慧。表现为支撑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进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系统等软硬件环境的智能化程度。
教育过程的智慧。表现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管理机制策略、课程资源建设、教学与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个体、社会关系(包括与计算机的互动)的交互系统的完善程度。
教师的智慧。表现为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对教育教学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等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
技术如何提升教育智慧
1. 通过新技术的引入和重新设计学习环境,助推面向未来的学校教育变革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迅猛发展,进入教育领域并催生了人们对学习环境智能化的深度思考和应用。
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教育资源大规模开放共享。教育资源云平台和教育管理云平台等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教育云服务。学生在学校可用数字化学习终端在智能教学平台上与老师、同学互动学习;在家里则可在智能教学平台上完成作业、复习与预习。教师可在网上研究学习并获取资源,在云端教学平台上放入教学素材、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汇总学生学习情况,辅导学生学习和进行家校沟通。教育管理者可以凭一个账号进入多个管理系统,进行便捷的管理,获得基于有效数据的决策支持服务。社会公众可在网上参与网络教育,每人均有自己的学习空间,记录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实现终身学习。
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提升了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教育大数据分析系统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自主学习和社会交互模型,按照学习环节组织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将学习活动的相关群体有机整合到学习管理系统中,实现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家庭辅导和自主学习管理环境,“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因此成为现实。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开展学习,通过数字化平台也可以实现对每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智能化引导。教师随时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情分析报告,快速准确地掌握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家长能够对孩子的学习进展和掌握程度一目了然。学校等管理机构可以便捷开展教学管理,清晰地管理学生学习档案和教师教学进度,辅助教育决策和预测发展趋势。
物联网将多种功能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RFID标签和校园智能卡系统的结合是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典型应用。教师利用分布在多个物理场景用以监控实验过程的物联网系统,可以自动统计实验结果和学生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和主动的教学管理体系。与物联网关联的增强现实、3D打印技术正逐步进入学校教育应用。基于3D打印的教与学,能够帮助教师制作个性化教学模型,创新学生课程学习设计,推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教育发展。
2. 通过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和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所需的关键能力
“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在内的学习科学研究的主题。面对技术给未来学校教育带来的变革,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确定21世纪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如何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和清晰可靠的评估方法,以评估学生对关键能力的掌握程度?如何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习效果进行诊断,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
新技术有利于重构课程体系,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更具有开放和创新的特征,学习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在提升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同时,促进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如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远程协作学习、翻转学习等。在技术环境支持下的学习交互模式中,学习者在每次知识建构、剖析、探究和问题解决中进行反思、总结并提炼有价值的内容,并在互联网上与其他学习者分享,在互动中激发了学习者的深层思考。海量数据与多视角处理特征,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知识融合的愿望,发挥整合和协调多学科的能力。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的常规学习、课后学习和其他学习形式提供了支撑,拓展了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协同互助,满足了他们的多元学习需求。
新技术提供了相对真实的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技术虚拟的情境下,学生在获得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同时,在学习共同体中一起学习与互动,并将新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获得某一特定领域知识和能力的专长,逐步建立起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习惯。问题解决、沟通协作和社会适应力等关键能力的养成,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3. 通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推动教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叶澜教授提出:“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它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教育智慧是教育认识、教育情感和教育实践的统一,是教育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统一,具有知识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等特点。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需要加强培养规划,提升中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推动信息时代的教与学变革,推动教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201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的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随后制定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以加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相应地,在课程标准中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深圳市南山区的创新行动
深圳市南山区的每个校园都在开展着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和创新行动,新的教育技术正被广泛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正深入课堂,新的教育实验聚焦课程创新。技术正提升教育智慧,推动学校教育变革,引领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
1. 建设“泛在学习”环境
深圳市南山区是教育部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单位”、广东省“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目前,南山区高标准实现了全区公民办学校和幼儿园有线、无线双网全覆盖,正优化升级“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南山教育云平台实现了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等综合服务一体化。以“南山教育城域网”为例,建有“网上办事大厅”,提供及时在线的“问答咨询、资料下载、审批办理”等工作端口。每位南山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开展虚拟教研,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继续教育选课及学习、网络课程申请、教学随堂满意度测评和诊断反馈等。资源平台提供微课等优质课例共享,支持网络课堂直播、在线远程协同学习等;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反馈报告,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育管理者教育决策等提供支撑。
2. 推动教育教学模式深度变革
推动MOOC体系开发。聚焦未来教育对MOOC的推动,依托在线学习平台,构建“学生精品课程、教师生涯提升、家长幸福力培养”三级MOOC课程体系。
推动教学模式变革。向南小学等学校参与“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项目,开展了网络环境下“超市化四环节”课堂教学实验,从核心学科延伸至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和社团。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开展“八岁能读会写”学科教学实验,加入C20慕课联盟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后海小学等学校将i Pad引入课堂教学,开展创客式教学与游戏化学习探索,引发了音乐教学、美术绘画、科学探究等课程教与学行为的重大改变。同乐学校等学校利用“课堂诊断仪”“课堂互动仪”等辅助仪器,课上同步投票、讨论、小测验,生成了“游戏化”导学模式。全区现有150多个自带终端(BYOD)班级开展“泛在学习”实验研究。
推动未来课程建设。一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南油小学以“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统筹”为带动,与国内外项目试验联盟校共同开展以“桥”为主题的研究活动。二是STEM课程。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等一批实验校以国际化的STEM课程理念统整学校课程,用技术变革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模式,提升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校园NO.1”网络竞技,真正实现了“人人可以参与、人人都可以创造吉尼斯”的理念。
信息化推动教育国际化。南山区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网络无边界的优势,引进国际项目,推动校际、国际远程合作。全区20多所学校参与ISC国际学校联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微软携手助学项目、甲骨文教育基金会Think Quest和“视像中国”等国际项目。与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多个国家的学校开展合作交流,与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共同开展“学生潜能预测”等信息技术前沿应用研究,借鉴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经验开展“未来学校”“未来教室”等研究与实践。
3. 开发教师培训MOOC平台
在原有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南山区启动教师培训MOOC平台的开发工作,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仅共建共享教师培训网络资源,还开发了一系列南山师资培训网络精品课程,包括特色培训课程、师德培训课程、学科整合课程、专题探究课程、校本研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人文社科课程、通识技术课程等,实现教师的移动学习。
科学规划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开展行政导向的“先锋计划”、学术导向的“引领者计划”,培养了一批南山区教育技术名师和学科技术导师。在教师培训中引进“美国伟大原著培训”“思维导图”“世界咖啡”三大模型,激发教师集体创新的智慧。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规划 篇5
本次学习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团队信息技术指导能力,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和创新。此次培训可谓收货满满,既有思想和思维上的影响,同时又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能。技术的支持性。技术的应用不是教学首先考虑的问题,而是要先明确教学的目标,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依据课程标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然后再考虑应用技术去支持学与教的问题。信息技术永远是工具,他是用来支持和辅助教学的,如果一味的追求技术的复杂性和动画的炫目,必将偏离学习的目标。
我作为一名中职老师,应大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我对个人专业作出如下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第一阶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认真阅读有关书籍,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第二阶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所写论文、案例至少有一篇在县级或以上获奖,力争成为 数学教学能手。第三阶段:通过探索、研究,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
二、研修目标1、进一步研读《体育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2、学习新教材,走进新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3、结合学情,探索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4、探索适合学生运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愿学、乐学。5、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以核心技术提升品牌价值 篇6
TCL的品牌发展之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5年到90年代初期,1980年至1985年间是企业的创业阶段,那时TCL的前身ITK是一个生产录音磁带的小公司,1985年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诞生,正式启用TCL品牌;
第二阶段进入90年代之后,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捕捉机会,TCL开始在树立品牌上发力。1992年前后,TCL聘请专业咨询公司率先引入了CI系统,是第一家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的国内公司。TCL靠此把品牌规范了起来,同时品牌也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第三个阶段从1998年至今,TCL开始踏上国际化之路,进入了—个新的发展阶段。TCL经历了国际化的历炼后,最深刻的体会之一就是,打造自主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获取长远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与三星、索尼等企业相比,我们的品牌仍有较大差距。为此,TCL集团在2007年6月TCL发布了“创意感动生活”的新品牌战略,致力于未来十年成为中国最具有创造力的品牌!在新品牌战略的指引下,TCL将继续企业文化的变革创新,把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作为最终目标。
TCL集团刚刚发布2009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306.79亿元.其中销售收入298.46亿元,同比增长5.35%。从TCL前三季度经营情况来看,公司业务在市场的动荡中保持稳健增长,海内外市场均呈快速增长势头。欧洲市场持续取得良好的业绩增长,中北欧市场的增长最为迅速,其第三季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31.5%;法国的市场也保持理想增长,其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9.9%。公司在北美市场增加了对大型连锁客户的销售比重,使LCD电视的销量保持稳定增长。新兴市场业务表现也还不错。我们产品开发在第三季度也取得了突破,—个是LED背光技术应用推广,另外环保节能LCD电视也在做。
中国政府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使国内家电企业受益匪浅,帮助行业应对金融危机,不仅给企业创造了机遇,推动产业由大变强。也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更加速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给家电行业也带来一场行业“洗牌”变革。
在“家电下乡”计划、“以旧换新”及“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利民政策带动下,国内市场对LCD电视机的需求不断增加,TCL第三季度LCD电视销量同比增长323.4%,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67.8%达139.3万台,LCD电视已成为公司整体彩电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1~9月,TCL“家电下乡”累计彩电销量同比增长112%,冰箱销量同比增长35%,洗衣机销量同比增长26%。随着“家电下乡”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相关将会有—个比较大的增长。
我们在此次CES展上将首次以TCL品牌为主导来参展,产品主要有X10、C10、3DTV、Blue-Ray DVD和CBHD等。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响,数字化、网络化将成为影响彩电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TCL是较早使互联网走入电视的企业,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TCL的互联网电视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0月20日,TCL联手英特尔召开一场主题为“告别旧电視时代,进入MiTV我的互联网电视世界”的新品发布会。TCL互联网电视MITV模式的出现,让消费者彻底告别了旧电视时代,彩电行业逐渐进入了平板化、技术化、网络化,产品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互联网电视的出现,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也是推进3C融合和三网融合的重要体现。互联网电视已被视作是提升中国平板彩电制造业竞争力的利器。
提升光纤到户技术研究 篇7
目前, 广电网络双向改造过程一般采用FTTB+EPON+EOC设计方案。采用EPON+EOC技术虽然可以满足与家庭网关、机顶盒以及计算机等用户设备相连, 节约了网络建设成本, 满足双向网络需求, 但是广电网络拥有大量的用户, 宽带网络资源需求高。广电网络的主要缺点体现在综合业务相对单一, 双向网在城市中覆盖率较低。广电的双向网络缺点具体表现在:第一, 广电网络发生故障频率较高, 这是因为用户居民楼内仍为同轴电缆, 无论是光节点设备还是电缆接头以及用户终端都有可能对用户最终体验产生影响。尤其是双向业务开通后, 宽带及交互电视的故障更加多样, 产生故障的机理更加复杂, 出现故障后排查较困难[2]。第二, 维护相对复杂, 维护人员要求较高, 需要掌握PON、EOC及宽带等多种技术, 需要增招高素质的维护人员, 并且无法制定统一标准。第三, 双向网络能量损耗较高, 网络端到端之间的无源化是我们建设的方向。由于楼头有一级有源设备, 不仅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对能源的消耗也是十分惊人的, 数据统计表明, 网络仅光节点耗电一年的支出达到千万元级别。第四, 可提供带宽低, 网络运营商提供的主流用户家庭上网带宽均达10M以上[3], 有的甚至达到30、50 M。作为广电网络要参与市场竞争, 下一步主流宽带接入带宽也应至少提至10M以上;除此之外, 如果交互电视业务也通过IP网络来承载, 高清所需带宽也需要8~10M, 且随着3D、4K点播片源的逐步引入, 带宽需求还会增至15~20M以上。这样的带宽需求, 对于PON+EOC的光纤到楼技术体制来说是难以承载的。
2 提升网络稳定性的方法
2.1 FTTH+EPON+EOC网络设计
为了更好地承载智慧城市全业务、高带宽, 具有广电特色的有线光纤到户技术方案设计基本原则包括: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平滑升级、开放兼容、可控可管。
有线光纤到户技术方案采用双平台双通道、双纤三波的技术架构, 有线广播电视通道采用1550nm技术传输广播电视信号[4], 开展高清电视直播业务。
如图1所示, 选择EPON技术, 每个PON所带户数最大设计为64户, 光分比为64分, 每户最低保证带宽为15M;选择GPON技术, 每个PON所带用户数最大设计为128户, 每户最低保证带宽为20M;EPON技术方案中每512户需要10芯主干光缆, GPON技术方案中每512户需要6芯主干光缆。
2.2 网络建设实例
按照有线FTTH技术方案, 广电网络公司在本市的新建高层进行了工程双向网络改造, FTTH技术关键点如下:广播电视通道为2×8×32, 双向数据通道根据覆盖率不同选择不同的分光比, 25%:4×2×8;50%:2×2×16;100%:2×32, 具有平滑升级的特点。采用广电专用光节点箱, 每32户一个光节点箱, 支线光缆与光分路器的入纤在熔纤盘内熔接[5];光分路器的出纤与入户型皮线光缆采用跳接方式。图2所示, 高层居住楼FTTH改造接入网结构。
3 结语
为了提升广电网络的稳定性, 进而实现一体化的运营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 在建设光缆网络过程中, 首先要设计出网络结构, 其次要确定光缆网络的容量。在接入网中采用FTTH技术方案以满足基本数据业务的需求, 其目的是节约了网络建设成本, 满足双向网络需求, 提升网络的稳定性。
摘要:当今, 通信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 社会对网络带宽有了巨大需求。自90年代初开始, 网络业务由简单的窄带话音业务, 发展到宽带的数据业务、视频业务;宽带接入网技术纷纷涌现。为了提升广电网络的稳定性, 本文针对广电网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FTTH设计方案, 并与实际网络改造案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该设计方案对提升广电网络的稳定性具有深远意义。[1]
关键词:光纤入户,广电网络,网络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杉, 杜树广, 李凤祥.光纤到户助力智慧城市建设[J].有线电视技术, 2015 (2) .
[2]宋磊.广电建设FTTH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有线电视技术, 2014 (3) .
技术提升 篇8
1)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日趋增多;
2)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速度加快;
3)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内部化倾向更加明显;
4) 由单纯的技术转让向研究开发经营战略转变。因此, 新的背景下和形势下, 如何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成为研究的主要问题。
1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1.1 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的概念于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被首次提出, 会议把国家之间的技术输入与输出统称为技术转移。美国哈佛大学的布鲁克斯 (H.Brooks) 1968年曾给技术转移下过一个定义:技术转移是在一个团体或机构中发展起来的、合理体现在其他团体或机构所做的事情中的知识。
学术界对于技术转移一直有不同的理解, Gee (1981)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 认为技术转移的目的是给新的使用者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技术新应用。Kodama (1986) 认为技术转移是对理解和开发所引进的技术的能力的一种转移。金麟洙 (1998) 通过对韩国200多家公司进行研究表明, 有效促进并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 并有选择地进行技术学习, 是企业实现从模仿到创新转化的关键。
1.2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企业技术能力的关系
国外学者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东道国企业技术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Wang&Blomstrom认为, 跨国公司能意识到技术扩散的成本, 东道国企业也能意识到技术溢出的存在, 两者都可能通过其投资决策影响技术溢出水平, 从而产生技术溢出正反馈。Kapup、Ziss等人都利用博弈分析模型对厂商间的技术转移、技术扩散以及合作进行了深入研究。Mattooa、Olarreagaa与Sagzic建立了一个古诺竞争模型研究了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市场不同的投资方式对技术转移的影响。他们认为, 在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 跨国公司不同的进入模式决定了跨国公司对子公司的最优技术转移, 东道国政府可以通过改变本地企业在合资公司的占股比例从而诱使跨国公司选择对东道国有利的投资模式和更高的技术转移。Kokko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一项实证研究认为, 技术溢出是影响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内学者也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也给予了特别关注。彭纪生、刘春林认为, 时至今日, 跨国公司仍然在先进技术领域执行着严格对华封锁政策,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溢出效应及其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举措, 对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提升作用非常有限。冼国明、葛顺奇通过对跨国公司的R&D投资动机进行深入分析得出, 东道国企业应利用跨国公司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谢富纪、郑绍濂构造了FDI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转移系统模型, 并以此分析技术转移机制以及对东道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王子君、张伟利用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的扩展模型研究发现, 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讲, 技术许可比FDI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东道国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影响上, 并未就如何提高东道国 (以我国为例)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给出具体对策;同时,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背景和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 本文主要在这方面作出一定补充。
2 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2.1 加大R&D投入
近年来, 我国不断加大R&D投入。1999-2010年, 我国的R&D支出稳步增加, 从1995年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上升到2010年的1.76%。2011年,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 近3年来在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R&D支出百分比也在逐年提升见表1。R&D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较快地实现技术进步, 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
(%)
注:资料来源于巴特尔研究所 (Battelle) , R&D杂志。
2.2 跨国技术转移
仅仅靠加大在R&D方面的自主投资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国还可以依靠外部技术资源, 通过技术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近些年, 中国不断加大R&D的投入,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成效显著。但是, 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 我国用于自主研发的资源还十分有限, 仅仅依靠这条道路想要赶超发达国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在现阶段, 依靠技术转移来实现技术进步仍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2.3 技术学习
跨国公司技术知识转移能够给本土企业带来技术与知识的存量, 但是这些技术知识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技术能力, 关键在于技术知识的特性使得静态的知识不能变成动态的能力, 我国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技术学习对转移的技术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进而形成自己的能力。
3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所面临的困境
3.1 我国R&D投入总量大, 但强度不够
虽然我国已于2011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的数据显示, “十一五”期间中国R&D投入强度未达到原定的到2010年提升到2%的目标, 实际上只达到1.76%;这与发达国家R&D经费占GDP比重2.5%的比值仍有较大差距。
3.2 技术引进道路曲折
技术引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直接技术购买, 如重大装备、先进技术等;二是通过FDI或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
3.2.1 直接技术购买
在直接技术购买方面, 中国逐渐形成了技术进步的“三段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 即把重点放在技术引进上, 同时希望通过引进来提高中国工业的技术水平, 最后达到自主创新的目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需要并仍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着大量学习外国技术的需要。但是由于存在盲目引进、轻视消化吸收等原因, 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后, 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技术能力, 有的甚至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中国工业技术升级的严重技术依赖。随着越来越开放的市场条件, 技术引进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 技术革新速度的加快, 技术复杂程度、集成程度、模块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跨国公司利用专利、标准、品牌、知识产权等手段进行技术保护和技术封锁, 使单纯依赖技术引进的道路越走越窄, 技术引进的成本也越来越大。
3.2.2 FDI技术溢出和跨国技术转移
在利用FDI或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方面, 中国提出和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 并使得FDI成为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以市场换技术”的宗旨是通过开放国内市场,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引导外资企业的技术知识转移, 实现学习、掌握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 最终提高技术能力, 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国家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大量吸引外资,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大幅提升。近年来, 中国吸收了全球FDI总量的近10%, 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但现实的发展却不乐观, 30年的实践证明, 中国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推动本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的策略成效并不显著。因此, 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资本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却没有得到先进的技术。
3.3 知识产权保护不够
我国已实施了“商标法” (1983.3.1) 、“专利法” (1985.4.1) 和“著作权法” (1991.6.1) , 它们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法律体系。纵观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历程, 不难看出,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几次修改完善都是在受迫的国际环境下完成的, 而且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所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主要为外国人、外国企业。我国只是知识产权的使用大国, 而非知识产权的创造和拥有大国, 本土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无论从制度建设, 还是从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4 跨国技术转移背景下提升我国企业技术能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4.1 增强R&D投入强度
在增强R&D投入强度方面:
1) 调整R&D经费来源与支出结构, 主要在于增大国家对R&D经费投入和增大基础性研究经费在整个R&D投入中所占比重;
2) 鼓励企业增大R&D投入, 从目前来看, 我国企业R&D投入强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3) 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学习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 协调各类科技活动主体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2 加强产学研合作
当前, 产学研合作由过去的“产、学、研”三方发展为“政、产、学、研、用”五方, 它是在过去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参与面更广、联系更紧密、效果更好的一种新形式。通过产学研合作, 可以有效整合企业、大学、政府和科研院所的各类创新要素, 引导创新人才、经费、项目和优惠政策向企业集聚;可以极大地扭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人才、科研经费不足和技术落后的局面, 加快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步伐, 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产学研结合是企业科技创新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先进的技术只有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 渗透到企业具体发展的需求中去, 转化成有市场需求价值的有形产品和服务, 才能体现科学技术的真正价值, 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4.3 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加强研发机构建设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企业研发机构可以为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应用高新技术对企业的传统工艺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可以对企业引进的科技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可以开展人才交流和合作, 为企业培训急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开展产学研合作, 提供研发、设计、试验、测试等服务。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重点, 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能够带动相关行业技术提升和科技进步, 抢占产业制高点。
4.4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本土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可以提高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积极性, 从而带来为技术能力提升提供更多和更好的技术知识。我国企业应从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具体措施的实施运用等方面着手,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的组织实施、制度建设和运用实施, 保障技术转移顺利实施。
摘要:跨国技术转移环境下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当前阶段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知识产权保护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保障条件。在总结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跨国技术转移背景下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跨国技术转移,企业创新,技术能力,知识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1]王琳, 穆光远.2012年全球R&D投资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18 (5) :99-100.
[2]许春明, 单晓光.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发展之关系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17 (12) :4-8.
运用定位技术提升维护效率 篇9
经过多年的改造, 各运营商已实现了“两级管理、三级维护”的体系, 总部、省网公司为职能管理单位, 总部、省公司、地市三级设置相应具有网络维护职责的生产单位。随着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多, 网络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为解决人员问题, 在维护方面实行了业务外包, 对核心层的设备由自有人员来完成维护, 对基站、传输线路、直连客户侧终端等边缘层、接入层的设备由专门的网络技术公司来完成, 随着代维规模的不断扩大, 基站代维也逐步形成了产业化。
由于基站数量增长较快, 且基站的分布更为广泛, 电网较为脆弱, 在出现大面积停电后维护人员因发电而疲于奔命, 为解决此问题, 某公司将基站发电外包给专门的发电公司来进行发电工作, 市县分公司通过网管对发电代维进行调度, 通过一年的运行, 发现代维公司能够较好的完成维护任务, 比基站自维时指标有了大幅提升, 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后将基站维护、传输维护交付专门的代维公司来进行维护。
基站代维工作需要做好基站的巡检和应急故障处理, 而当前对于基站巡检的手段检查很难到位, 在基站代维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利用LBS来实现代维单位的定位巡检工作, 代维单位通过智能终端同后台的信息交互实现维护信息的采集工作, 通过LBS使代维单位在巡检时能够定期定点到场确认, 在代维单位进行检查时智能终端时能够将经度、维度、高度及时反馈给服务器, 并将相应的标准化的作业计划执行通过GPRS的方式给服务器进行交互, 从而使信息可以尽快的传递到后台。在出现紧急故障时可利用代维单位人员在电子地图上的呈现可以使离故障地点最近的代维队伍尽快赶到现场进行故障处理, 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和规范的标准流程对代维单位的巡检的真实性进行检查。
基站代维巡检系统采用GPS定位技术, 根据预先制定好的巡检计划, 巡检人员手持PDA巡检终端 (终端内置GPS定位模块, 代维巡检终端选用为天时达智能手机) , 根据制定好的作业计划进行巡检, 巡检终端实时接收并进行GPS卫星定位, 巡检终端可以按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通过GPRS发送定位信息 (时间、经纬度坐标) 到系统服务器。系统服务器收到定位信息后将数据传输到系统平台数据库内, 系统软件通过电子地图实时观察到巡检终端的运动轨迹。由于巡检终端由巡检人员随身携带, 从而实现了对巡检人员的定位、跟踪和监督。通过系统软件编程, 对各代维包片公司、各个代维巡检人员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智能化处理, 由此实现对巡检工作的科学管理。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基站代维巡检系统由监控中心、系统服务器、客户终端三部分构成, 如图所示。
监控中心、系统服务器
是巡检系统的核心, 负责数据传输及存储, 负责对定位测试仪的定位管理, 完成信息收集、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
客户终端
根据权限对所属的巡检人员进行管理, 可查询或定时跟踪巡检人员的位置, 同时进行定位测试仪和巡检人员的管理, 完成信息收集、统计、分析、报表等工作内容和各项功能。
监控中心可通过网络随时查看各代维单位、各代维巡检队伍的巡检到位情况, 结合电子地图查看巡检轨迹、异常点分布等, 从而实现对巡检工作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 为巡检制度的落实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上颌窦提升外科技术与技巧》 篇10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
第一章上颌窦的解剖和生理机能
第二章传统影像成像技术的应用和局限性
第三章先进的三维影像成像技术的应用和局限性
第四章侧壁开窗技术常规工具的准备和临床培训
第五章侧壁开窗技术的临床步骤
第六章侧壁开窗技术并发症的避免和处理
第七章侧壁开窗技术的进阶
第八章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的基本简介和材料:骨凿技术
第九章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的临床程序
第十章牙槽嵴上颌窦提升术的术后护理
第十一章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中的先进技术
第十二章上颌窦提升术的决策树
第十三章植骨材料的选择
第十四章口腔种植体成功率和生存率概述
定价:120.0元
需购者,1、请直接汇款至: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收,邮编:710032
2、登陆《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网站主页,扫描杂志微信二维码,加微信好友后,可通过微信钱包支付。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措施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已凭借其强大的优势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越发深刻的影响,同时更是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动力,其同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既是时代发展的切实要求,同时也是迎合新时代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举措。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有其特定的年龄特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全新的情景环境的创设调动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课堂主体参与热情,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着莫大的帮助。然而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因此,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探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1、还原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地位处于被动,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所交代的各项任务。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充实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均一成不变,教师对于课文内容的讲解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课件的制作,从而节省出更多的板书时间以及讲解时间,用于对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有利于以此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3、强化师生互动以活跃课堂氛围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并更新教学方式,有利于广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课堂中同教师之间构建起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现状
1、信息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结合实践与当前诸多相关研究成果能够看出,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均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本文认为最主要原因莫过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惯性影响所致,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予应有的重视。由此,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以一种“唯我独尊”的姿态对学生进行着“填鸭式”教学,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2、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过强
现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存在对信息技术应用依赖性过强的问题。对于课文文本内容的授课研究与教学方案制定过于片面,过度应用图像、视频和动画等信息资料,导致大部分的语文课堂学习 时间都是在观看幻灯片中度过的,虽然大部分学生较为喜欢这种轻松的教学方法,但是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所学重点把握不到位,一带而过没有重点的讲解模式也容易导致学生没有学习方向,整体的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与提升。所以需要关注和重视通过有计划和恰当的信息技术应用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避免盲目依赖信息技术出现问题。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举措
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依赖。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亦为大势所趋,对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均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实践经验认为,小学语文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依据教学内容落实科学化教学方案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不仅内容庞杂,同时也较为繁琐且对记忆力较高的一门课程,所以,依据教学内容落实科学化教学方案至关重要。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安排虽然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但是教学内容落实科学化较为欠缺,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内容。小学生因为年龄和理解能力的有限,自身整体生活阅历以及生活只是积累有限,所以对语文内容的学习和感知水平普遍不高,所以,语文课教师无法将不同方面的学习内容在同一时间灌输给学生,整体的授课质量无法保证。所以,在新媒体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尝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件设计和制作,应该通过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来突出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重点和难度,带动整体的多媒体教学交互性与直观性不断提升,实现各类型的文本内容、影像视频资料以及动画等教学元素的统一和融合,进而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收集相关网络视频和图像资料进行备课,让学生了解事件的地震发生背景,地震破坏性,为学生理解课文核心表达的父亲与儿子之间灾难面前的亲情的坚定与父爱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借多媒体技术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模式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需要借多媒体技术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模式,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更深入的体会和理解所学内容,加深印象,更加愿意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互动当中。正是因为从实际分析小学生的学习以及个人理解能力、知识范围有限,所以通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可以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个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才愿意投入精力思考和深入了解。所以,传统的刻板语文教学方式必然需要进行改进,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更多贴近小学生个人生活实际的教学学习情境,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多媒体教学的生动和直观性也可以带给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在情景教学过程中调动积极性。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夜莺的歌声》文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依据课文相关内容查找男同学比较感兴趣的二战时期武器、坦克、飞机等,帮助学生了解二战中的中重要人物和相关知识,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3、从学生兴趣出发活跃课堂氛围以发挥信息化作用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学习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应该以学生的个人兴趣为出发点,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教学作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沟通距离感,教师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状态。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教学相长的良好课程氛围,相互之间的学习不应该以年龄和阅历为局限,部分小学生因为从小就生活在信息化巨大丰富的环境中,所以很可能某些知识广度要超越老师,小学生也可以自主上网查阅资料,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应该多媒体信息资源和技术,通过视频动画、影音资料在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语文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学习需要预先安排学生课前收集和整理西沙群岛海洋中的各类珍奇水下生物和鱼类,陆栖生物的图片等等,让学生在课文阅读和资料分享讨论中加深学习印象。
四、总结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是现如今也是未来小学语文教学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该技术的运用可以还原学生主体作用、充实教学内容、强化师生互动以活跃课堂氛围。应该在改变信息技术目前应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落实科学化教学方案、借多媒体技术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模式、从学生兴趣出发活跃课堂氛围以发挥信息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伟民,李婷.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9,09:106-111.
[2]苏春景,高亚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部分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03:43-49.
[3]高书贤.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学周刊,2013,02:165.
[4]韦芳,覃贤.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基于课堂观察的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12-117.
[5]王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258-259.
[6]陈爱霞.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260-261.
信息通信助力营销业务技术提升 篇12
1 现状分析项目实施
根据试点先行再推广的原则, 将10千伏永庄线作为试点, 采用采集终端+RS485电表的方案。10千伏永庄线月供电量在100万千瓦时以上, 共有46个台区。2011年9月, 开始对主站的实施部署。10月底完成了永庄线的安装和调试, 开始对永庄线进行情况监测跟踪。12月, 技术人员对永庄线的情况进行分析:投资约15万元 (不含主站) , 采集系统建成后, 线损率由原来的2.89%将为现在的1.9%, 下降近1%, 永庄线平均月供电100万千瓦, 每年节省12万千瓦时, 三年则合18万元, 可以收回成本。通过试点运行, 效果良好, 具备在全县推广的条件。
2012年3月, 编制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系统实施方案》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施工方案》。5月在获嘉县8个供电所推广电采系统, 6月初在全部供电台区上安装并调试结束。
2 电能采集系统功能
(1) 远程抄表功能:考虑到数据安全和数据容量, 经测试确定为每1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 每天采集并主动上传服务器。
(2) 预付费控制功能:根据用户的交费金额计算电量, 在主站对该台区进行电量告警设置, 当剩余电量达到设置值时, 主站会自动报警, 并发出催费短信。
(3) 有序用电管理:在电力紧张时, 实施企业季节性避峰用电工作, 可以利用主站的有序用电管理功能对专变用户进行用电控制, 保证有序用电的正常实施。
(4) 电压监测:主要是对台区变压出口电压进行全天口监测, 并且每15分钟记录一次, 统计分析电能质量。
(5) 电流监测:利用电能表二次电流值, 实时跟踪变压器负荷情况, 为重负荷变压器的调整和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6) 异常用电告警:对台区现场电压异常, 电能表二次电流异常、功率异常, 生成告警信息报于主站, 提示及时解决异常问题。
3 实际效果和项目效益
(1) 有效降低了全县10千伏综合线损0.5%左右, 大大提高了公司营销管理水平。
(2) 改变了运作多年的抄、核、收模式, 实现了无人抄表, 为预付电费、阶梯电价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提高了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
(3) 实现了对10千伏台区用电情况的监控, 为用电异常分析、迎峰度夏、线路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4) 项目建成后, 10千伏线损明显下降, 下面通过2013年1-5月与2011年1-5月份数据对比:
2 0 1 3年1-5月份, 累计线损2.54%, 较2011年同期的3.18%降低0.64%。
通过对比, 电采系统正常运行后, 保守估计, 全县10千伏公用线路线损率每年可以有效下降0.6%, 全年可以减少损失360万千瓦时, 全年可以节约资金210余万元, 效益可观。
(5) 提高了抄表效率、质量。通过营销MIS系统与电采系统接口, 省去了人工录入, 杜绝了人为修改表字、误抄、估抄现象, 实现了变电站与配电台区抄表同步, 提高了线损核算准确性。
(6) 根据电采系统提供的数据, 不定期开展三相负荷调整工作。对三相负荷不平衡台区进行整改, 截止2012年12月份我公司共整改55台公用变, 提供了供电的科学性。
4 具体案例
(1) 2011年10月12日监测到10k V永庄线兴顺二厂电压异常, 立即通知太山所, 发现计量表计零线断线, 随即进行处理, 恢复正常。
(2) 2012年2月2日监测到帅庄农3电压异常, 立即通知太山所, 发现计量表计A相、C相电压线腐蚀, 接触不好, 随即处理恢复正常。
(3) 2012年2月3日, 监测到朝阳加油站电压异常, 立即通知太山所, 发现高压跌落保险B相接触不好, 处理恢复正常。
【技术提升】推荐阅读:
提升技术是关键09-13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08-14
提升关键核心技术10-04
小学信息技术质量提升05-14
信息技术提升研修总结06-16
从技术走向管理--技术经理管理能力提升05-15
副井提升系统技术改造06-05
工程技术部管理提升办法09-2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07-31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交流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