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开发生命周期(通用9篇)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篇1
摘要:从软件开发过程角度入手采取主动防御的策略才能更加有效地清除安全风险正逐步成为软件开发组织的共识, 本文对当前比较典型的三种软件安全开发生命周期做了较深入的对比和分析, 并总结了其共有的特点, 以给软件开发组织制定自己的开发过程模型提供帮助。
关键词:软件安全,生命周期,SDL,CLASP,安全接触点
0、引言
软件只有在满足了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不可否认性等安全属性的情况下才被认为是安全的,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软件都不足够安全, 包含一些可被有恶意企图的人利用的安全缺陷。传统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很少考虑安全属性, 导致在软件开发阶段引入安全脆弱性。
安全软件工程将安全考虑集成到软件开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来避免安全缺陷[1]。将一系列安全设计原则、安全最佳实践及专家经验组合起来, 形成了软件安全开发生命周期。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微软的SDL[2] (Security Development Lifecycle) , OWASP的CLASP[3] (Comprehensive, Lightweig ht Application Security Process) 方法和McGraw的安全接触点方法[4]。
1、软件安全开发生命周期简介
Common Criteria (国际通用的软件安全评估准则) 中的生命周期模型安全保障类ALC:Life–cycle support指出:为开发和维护一个评估目标使用一个生命周期模型并不能确保评估目标就能满足所有的安全需求, 可能选定的模型不够充分, 对评估目标的益处并不能观察到, 但使用一个已被众多专家或标准组织认可的生命周期模型将提升待评估目标满足安全需求的机会。
1.1 微软的SDL方法
微软的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DL是一个业界领先的软件安全保障过程。通过与实际的开发方法相结合, SDL将安全和隐私方面的考虑很早就集成到开发中, 并贯穿整个开发过程。
1.2 OWASP的CLASP方法
该生命周期模型是一个由一系列安全活动驱动的, 基于角色组织的安全推进实践过程模型。它通过一些正式的安全最佳实践将安全属性以一种结构化、可重复和可测量的方式整合进软件开发组织的现有或者新开动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
1.3 McGraw的安全接触点方法
McGraw强调应该使用工程化的方法来实施软件安全, 即在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都要确保将安全作为软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支持该模型的三根支柱是风险管理、软件安全的接触点和安全知识。
以上提到的各种开发模型都提供了涵盖整个开发生命周期的一系列活动, 这些模型也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2、各模型的分阶段对比
每一个开发周期模型都处于不断演化进步的过程中, 本文对比所选用的版本是能获取到的最新版。微软的SDL选用的是版本5.2, CLASP选用的是版本1.2, McGraw依据的是[4]。下面从各个开发阶段所进行活动的角度来对三种模型做对比。
2.1 项目启动阶段
三种模型都认为应该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安全培训:SDL中安全培训是基础性工作, 开发成员必须了解基本安全概念, 每年至少参加一门安全培训课程, 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入门培训套件, 其中含有14个用于安全开发过程的简要的、独立划分的指导方针;CLASP中基本的安全培训面向所有项目成员, 此外针对不同角色还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安全接触点方法提供了知识管理的框架, 通过该框架加速安全知识的传播。在该阶段三种方法也都提到建立安全团队, 分配安全任务:SDL中要求建立安全领导团队, 任命安全顾问担任开发团队和安全团队沟通的桥梁;CLASP中建议任命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 并且为其他开发人员角色也分配了相应的安全任务;安全接触点方法中要求建立软件安全组以专门负责处理安全问题;三种模型也都认为需要为软件构建过程中的安全实践活动建立安全评估标准, 以衡量活动实施的成效。但具体如何建立标准和怎样衡量, SDL和安全接触点方法都没有详细说明, 而CLASP方法阐述了可以使用哪些评估标准、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评估, 并且提出应建立评估收集和报告策略, 对评估标准也应周期性更新。此外, SDL和安全接触点方法都认为应提供贯穿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追踪工具以便能随时获取安全风险的状态。
2.2 需求分析阶段
三种方法都认为应使用文档描述安全需求, 记录业务层和功能需求对安全的考虑。CLASP方法和安全接触点方法还通过详细描述误用例来将潜在的风险和安全相关决定向利益相关者传达。SDL方法认为在把时间投入到设计和实现之前, 应该搞清处理安全和隐私数据的代价花费, 因为隐私风险增加了开发和支持成本。在识别系统的功能方面的同时, 也需要强制执行安全风险评估并进行隐私影响分级。CLASP提出应该在需求文档中详细描述对软件运行环境的安全假设和需求, 识别客户组织的全局安全策略, 保证软件产品的适应性以及与其他软件产品的相容性。
2.3 设计阶段
SDL在该阶段主张建立和遵循设计的最佳实践:在功能性规格说明书中描述产品的安全特性, 在设计规格说明书中描述怎样实现安全功能需求。实行风险分析和威胁建模来识别待构建软件中的脆弱性。微软还提供了威胁建模工具来辅助这个过程的实施。CLASP把该阶段区分为架构层面和设计层面:在架构层面上识别系统资源和信任边界理清安全需求, 识别用户角色和对资源的操控能力来表达访问控制需求;在设计层面上进行如下的一系列活动:识别攻击面来描述系统的访问入口, 应用安全设计原则来稳固系统设计, 对安全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评估, 使用安全属性来对设计类图的数据域进行安全策略注解, 描述数据库资源的默认安全配置, 对后续阶段报告的安全事件进行处理, 进行系统需求和设计的安全分析。接触点方法在该阶段认为应该使用文档记录各种前提假设, 确定可能的攻击。对系统体系结构进行风险分析, 解释系统设计的瑕疵, 对它们进行风险等级评估, 并开始进行降低风险的活动。
2.4 编码实现阶段
SDL主张建立、交流和遵循开发安全代码的有效实践, 以便在软件开发的早期发现和移除安全和隐私问题。为用户创建处理安全和隐私问题的文档和工具以便于用户合理安全的部署该程序。CLASP通过对函数的输入参数和输出进行正当性验证和错误处理来进行接口契约的实现, 以此来提供单元级的语义输入验证;详细描述资源策略和安全技术并编码实现文档中需要的安全功能需求。三种方法都主张应该对编写的代码进行安全评审:SDL主张使用最新版本的编译器和支持工具以及源代码分析工具来检测代码的安全性。CLASP通过执行代码的安全评审来发现在实现阶段引入的安全漏洞。安全接触点方法在该阶段使用静态分析工具来自动进行源代码的安全审核。
2.5 测试阶段
三种方法都认为应进行安全测试:SDL进行安全测试主要用来处理两大方面的安全关注:1确保软件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都得到了满足。2.确保那些可能导致安全漏洞的事件都得到了处理。CLASP通过进行识别、实现和执行安全测试来发现代码评审中未发现的安全问题和操作环境可能引起的安全风险, 并且将其作为一种纵深防御的机制来发现设计、规格说明文档和实现中的缺陷。通过验证资源的安全属性来确保软件遵循了先前制定的安全策略。接触点方法主张进行两种策略的安全测试:1.用标准功能测试技术来进行安全功能性测试。2.以攻击模式、风险分析结果和滥用案例为基础进行基于风险的安全测试。SDL通过进行安全推进活动来对威胁模型进行更新、执行代码评审和测试, 及对文档进行彻底的评审和编辑。安全推进活动的目的是发现漏洞而不是修正它们, 修正漏洞在执行安全推进活动之后进行。安全接触点方法认为在软件完成并且已经安装在操作环境中之后需要进行渗透测试, 但这个阶段修改缺陷的代价往往太过昂贵, 渗透测试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探测在其最终操作环境中的运行状况。
2.6 软件发布和维护阶段
SDL认为在将软件产品发布给用户之前, 需要进行最终的安全评审和隐私评审来确定软件已经达到足够安全可以发布的程度, 否则可能推迟产品的发布。CLASP认为应执行代码签名来让用户可以验证软件的出处和完整性。安全接触点方法认为应该仔细地配置和定制软件应用的部署环境来增强其安全状态, 操作人员应该认真地设置和监视实际部署的系统, 设置事件日志记录和事件监视机制。三种方法都有这样的共识:任何发布的软件都可能含有未知的安全和隐私缺陷, 即使开发人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SDL认为软件开发团队应该制定紧急状况响应计划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在软件发布之后, 产品开发团队必须在出现安全或隐私问题之后立即做出响应, 修正软件漏洞提供安全更新服务;CLASP提出在软件发布之后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要及时同两类角色做好沟通, 一是要同客户做好沟通, 消除不利影响, 二是同组织内外的安全专家研究有效的应对之道;安全接触点方法也认为应该对攻击的出现做好准备, 并及时清除攻击后出现的混乱状况。
3、各模型的对比分析
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CLASP进行的安全相关活动最多, 共有24个, 而安全接触点方法仅提供了7个最重要的安全活动, SDL提供了14个安全相关活动。但一个软件开发方法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进行的安全活动数量, 而且进行更多的安全活动必然耗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也应该进行那些耗费资源少却可以收益大的安全活动。安全接触点方法认为处理软件安全的方法不应过于庞杂且应该易于采用, 即使采用部分方法, 也依然能够对软件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 该方法对七个安全接触点进行了安全贡献排序, 如不能全部采用七个安全接触点, 也应首先采取安全贡献大的接触点。CLASP也允许软件组织对其进行活动裁剪, 它提供了12-14个高或者非常高影响力的安全活动, 如果采取这些安全活动, 将在耗费比较少的时间和人力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取得比较好的安全收益。微软为采取SDL的软件组织定义了四个成熟度等级, 分别是基本级别、标准级别、高等级别和动态级别, 软件组织可以逐步地改变自己的软件开发方式。
本文采取了瀑布模型的分阶段组织形式进行研究, 事实上三种模型都不限制其可以被整合进的开发模型。微软提供了将SDL与一般开发生命周期模型结合的方法, 在与敏捷开发结合上也提供了详细的说明。CLASP中的安全活动是按照人员在项目中的角色来组织的, 因此可以灵活地适应多种开发模型。接触点方法中的接触点是作用到软件工件上, 而大多数软件过程都描述了创建这些软件工件的方法。因此对已有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进行改编使得其包含安全接触点也不困难。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得出, 一个优秀的安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有如下的共同特点:1.重视安全培训和教育;2.建立安全团队, 明确安全责任分工;3.将安全最佳实践进行整合, 各个开发流程平稳过渡;4.重视安全工具的使用;5.在产品发布曝出安全漏洞之后及时响应。
4、结束语
在开发安全关键软件如需要处理客户敏感信息的软件、需要利用网络沟通的软件和需要运行在商业环境下的软件时, 需要考虑采用软件安全开发生命周期。本文所讨论的三种软件安全开发生命周期既有很多共性的部分, 也有很多差异性的部分, 软件组织应根据自身实际, 对现有的软件开发过程依据这些典型模型制定改进计划和衡量方法, 持续不断地提升开发和管理水平以保障软件产品具有足够高的安全性, 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1]Khan M, Zulkernine M.A Survey on Requirements andDesign Methods for Secure Software Development[R].School of Computing,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On-tario, Canada, 2009, 08.
[2]Lipner S, Howard M.Microsoft Security DevelopmentLifecycle[R].http://www.microsoft.com/security/sdl.LastAccessed April 2012.
[3]OWASP CLASP Project.Comprehensive, lightweightapplication security process[R].http://www.owasp.org/in-dex.php/Category:OWASP_CLASP_Project.Last Ac-cessed March 2012.
[4]McGraw G.软件安全——使安全成为软件开发必需的部分[M].周长发, 马颖华,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04.
[5]Lipner S, Howard M.软件安全开发生命周期[M].李兆星, 原浩, 张钺,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01.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篇2
在ERP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关键用户起到实施顾问和企业之间的关键性桥梁以及企业上下级、部门领导与企业更高层之间的桥梁,找到合适人担任这一角色,并留住他们,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在众多ERP项目的成功案例,关键用户在项目中一般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SAP系统人力资源模块的实施经验来看,关键用户流失却是亟需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的风险之一。
关键用户是ERP项目实施团队的 成员之一,是单位内部精通各自业务流程的人员。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关键用户配合实施顾问一起完成业务调研、差异分析、客户化定制、主数据准备、编写文 档等重要工作,负责协调最终用户和实施顾问之间关系,使系统功能达到最优化以满足业务需要。系统上线后,关键用户还要承担主数据维护、后续培训、辅导其他 最终用户完成相应的系统操作。
尽管关键用户既不是ERP实施技术层面的管理者,也没有扮演实施咨询顾问的角色,但他们是实施顾问和企业之间的关键性桥梁以及企业上下级、部门领导与企业更高层之间的桥梁。
关键用户的职责和功能
目前很多顾问谈到上ERP系统的 时候,都强调是“一把手”工程,认为一个ERP项目只有单位高层出面才能更好地推动和执行下去。此话甚有道理,不过,ERP项目不只是“一把手”工程,关 键用户(特别是中层管理者)对项目的参与度才是决定其最终能否顺利实施、实施效果好坏的关键。道理很简单,ERP系统的建设、使用和评估都必须通过中层管 理者才能最后实现。因此,在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抓住关键用户这个关键层面,才能保证ERP系统的成功上线。下文以中国石油集 团公司SAP项目以例,剖析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关键用户发挥的功能。
1.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关键用户会参与SAP各模块的培训,理解相关模块的基本概念、前台应用甚至后台参数配置,熟悉SAP系统相关模块的功能,同时参与项目组前期筹备会议,了解项目的组织结构及项目组成员的职能。
2.蓝图设计阶段:关键用户会协助顾问方进行本单位现状业务流程的调研,按照模板整理现状业务流程文件,参与将来组织结构讨论,参与制定将来流程设计,按模板编写将来流程文档,进行差异分析,收集权限需求,编写本单位现状流程文档,蓝图汇报。
3.需求调研阶段:关键用户负责向实施顾问传递所在单位的各种关键需求,也是实施顾问和最终用户之间的联系人,收集并负责向实施顾问解释最终用户的需求。通常由一些较为资深的人力资源主管或主任等担任关键用户。
4.系统实施推广阶段:关键用户和实施顾问会对业务流程进行规划和整理,也就是系统配置。在这过程中,关键用户会根据本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向顾问提出客户化 的配置需求。当配置结束后,关键用户需要先进行内部测试,当对基本流程测试无问题后就要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关键用户的职责之一就是针对本业务范围内 的所有现在的、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业务场景进行功能测试,涉及到劳动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薪酬管理等各个模块。测试文档由关键用户整理出来,记录测试的整 个过程以测试及结果,这个文档也是接下来最终用户培训阶段培训手册的蓝本。同时,关键用户还将参与权限配置,向顾问提交权限配置清单,顾问配置完成后关键 用户要对其结果进行检查、确认。另外,关键用户还参与和承担了报表开发、测试和确认、员工主数据收集、整理等大量工作。
5.系统上线准备阶段:在系统培训阶段,最终用户的培训由关键用户负责,关键用户组织所有最终用户进行分批次、分模块的系统操作培训。同时,关键用户还承担着指导最终用户导入海量数据、上线文档准备等各项工作。
6.上线以及上线后支持:系统上线后,关键用户发挥的作用并没有丝毫减少,他们要支持本单位系统的日常系统维护,使其正常运作,对最终用户遇到的各种疑问和故障进行判断和排除,编写便于本单位最终用户使用的系统日常操作手册,并承担继续优化系统的种种工作。
所以,关键用户在实施的各个阶段 需要扮演的不同角色:在项目开始阶段,关键用户是一个对SAP软件理念与先进管理模式的学习者;紧接着将转变为现有业务描述者;接着,在流程设计阶段则成 为业务流程设计者;随后到上线前则转变为系统测试者和对最终用户的培训教师;上线后就成了系统业务维护人员和培训支持人员。
选择合适的人作为关键用户
SAP软件的功能再强大,也无法替代运筹帷幄的工作,要实现关键用户的功能最大化,还得靠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战略和部署,可以从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四方面着手。
从项目成立一开始就应该选择最合适的人员进入项目团队作为关键用户。那么,什么人能成为关键用户?关键用户必须要对业务流程评判要有权威性,并能够保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因此,关键用户的这种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关键用户的人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般说来,关键用户应具备以下资质:
1.对本单位的业务流程、业务内容、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非常熟悉,熟悉其业务内容、运作流程和管理要求,具有丰富的相应专业背景和实际工作经验。
2.对ERP系统和理念具有较强的领会和接受能力,同时要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全局观念、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综合以上这些条件要求,一般来 说,业务骨干是关键用户的最佳人选。然而,业务骨干也是流失的主要对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关键用户团队不稳定,频繁更换关键用户会严重影响项目的正常进 展。实施顾问需要投入大量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才能协助用户方培养出一批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关键用户,特别是像ERP这样的系统本身很复杂,加之系统与业 务的紧密结合性,培养一个关键用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智力成本。结果他们却因为各种原因而纷纷离岗了,这对于项目整体实施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关键用户流 动的损失可以通过合理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管理来弥补。但是,那只是亡羊补牢,只有从一开始就想办法让关键用户队伍保持稳定,才可以大大节省用户方和顾问方的 重复劳动。因此,实施顾问在项目开始之初就应该向用户方说明这些情况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引起其重视,以便于在挑选关键用户的时候,用户方安排比较稳定的人 员来承担这项工作。
遗憾的是,很多因素不是项目实施 方可以控制的,比如说人员调动、突发意外事件等。实施顾问能做的就是,通过能力范围内的一些措施把这个损失降至到最低。笔者认为,关键用户一定要备份!实 施顾问可以向客户方提出这个建议,备份可以通过轮岗、单位内部培训、提拔最终用户等多种方式实现。这样,即使原关键用户离岗,后备关键用户也可以马上接替 工作,不至于出现一人离岗,无人能替,导致整个项目停滞甚至瘫痪的尴尬局面。
利用有利资源培养
谁也不是天生就具备关键用户的能力和素质,一个成功的关键用户,需要关键用户自身、用户方和顾问方三方共同来打造。
关键用户作为用户方的业务骨干人员,对本单位的人事业务情况非常了解,所以其对ERP系统的理解会比较容易,还能向实施顾问传递其所负责领域的关键需求,那么,加上关键用户努力熟悉ERP系统相关模块的功能与操作,加强与顾问方的沟通,其基本功能均能实现。
作为关键用户所在的用户方,既然 经过考察和论证,已经选定合理的人员来充当关键用户,作为领导,就应该予以关键用户充分信任和授权,在单位内部创造有利于关键用户开展工作的条件,培养好 这个顶梁柱。在系统实施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但凡系统建得好、用得好的单位,都一定离不开单位主管领导的支持与协调。因为这样一来,关键用户的工作得到了 上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其工作积极性提高了,项目实施的阻力减小了,关键用户调动其掌握的资源和能力,带动所有的最终用户,共同顺利实现了系统上线,目前 系统运行非常平稳。
在顾问这一层面,不光要为客户方提供尽可能完善的系统应用解决方案,还应该集合所有智慧和经验,竭力将系统建设与运维相关的知识转移给关键用户,关键用户掌握的系统知识与技能越多,越有利于开展以后的工作。
通过与各单位关键用户的长期沟通 与合作,笔者有一点很重要的心得,就是关键用户不仅仅是系统的用户,更是一起工作的伙伴和搭档。在技术层面,关键用户向实施顾问传递其单位的各种需求,实 施顾问与其一起讨论和验证这些需求在系统中的可行性。在这反反复复的推敲过程中,合理的业务需求在系统中得到了实现,即使有部分需求系统暂时无法实现的,也作为着力解决的重要对象,定期与用户沟通与反馈;不合理的需求则被否决。在项目管理层面,关键用户是实施顾问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以及企业上下级、部门领 导与企业高层之间的桥梁。例如,实施顾问与企业高层领导很难有机会接触,却有许多信息需要与之沟通并得到反馈,这就需要关键用户从中帮助,尽管可能会遇到 各种现实情况的阻碍,但是他的工作成效很可能就直接决定了系统在其单位的建设和使用程度。因此,实施顾问应该时时换位思考,尽量理解关键用户工作的难处,力求在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键用户对系统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并将关键用户提出的对系统建设和应用有建设性的意见向上反映。
合理使用关键用户
合理地使用关键用户不是指滥用关 键用户。为了ERP系统的成功上线,几乎所有单位的关键用户都有过废寝忘食甚至通宵的加班经历。除了极少数专职人员,大多数关键用户基本上都身兼数职,还 承担着本单位其他的业务工作。事无巨细所有的项目工作都压给关键用户会导致其对项目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消极怠工,如果抓住关键用户的特长与特点,项目工作就 会顺利得多。
比如说,充分利用关键用户培训最 终用户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沟通上不存在障碍。关键用户比实施顾问更了解和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情况,对系统尤其是客户化的操作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在培训时,表达更确切。同样一个流程或者操作,最终用户一般更能接受关键用户的讲法。另外,实施顾问的语言往往带有较多的术语,技术性较强,关键用户 在培训最终用户时,培训效果要比实施顾问好得多。
另外,关键用户更善于组织和协 调。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实施顾问属于单位的外部人员,其威慑力或者面子往往不够大,对客户方高层领导和最终用户的一些建议与要求往往流于形式。相比来自于 顾问的信息,最终用户对来自于关键用户的信息,反馈更迅速更直接。而且,在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与直接询问顾问相比,最终用户在询问关键用户前,往往会 用更多时间先思考一下。
留住并激励关键用户
所谓“养人容易留人难”,关键用 户培养好了,人也走了,这是很多单位正在或将要面临这难以启齿的尴尬。关键用户是本单位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支柱力量,一旦流失,既造成了项目资源的浪费、实 施顾问的重复工作,又形成了本单位的岗位缺口。不可否认,在中石油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下,在对关键用户的保留和激励上,会有诸多限制和约束,但是这并 不意味着无计可施,放任关键用户流失,下面是笔者认为可行性较强的一些措施。
1.帮助关键用户作好职业生涯规 则。关键用户在进入项目团队后,接收了新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承担了比业务工作更多的责任与工作量。单位领导和实施顾问帮助关键用户设计一个明确的可实现的 职业生涯规划,创造更好的职位发展空间,可以避免关键用户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项目目标和实施策略能了然于心,便于其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项目 实施少走弯路。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对关键用户自身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关键用户能亲身体会到这项工作给他带来的切实利益,也就激发了其对系统建设和应 用的兴趣和动力。想让马干活,就得让马吃草,不光眼前要给草吃,还要让马看到前方有一大片草地,这样,马干活才会有奔头。
2.充分授权、充分信任。既然关 键用户的人选已定,那么,不管是关键用户所在的单位,还是项目实施顾问,都应该相信这个关键用户拥有足够的业务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来担此重任,应 该给予足够其开展工作的便利条件和各种资源,让关键用户有展现自身工作特点和能力的空间,给他提供创造个人成就感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优秀的关键用户得 到了充分展现才华的机会,也就更能真正认同系统建设的目标。所谓“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若是事无巨细关键用户都要向单位领导、项目组申请、汇报、审 批,缩手缩脚不敢作为,那么耽误的不仅是项目实施进度,还有关键用户的自信心、积极性,归根结底是其所在单位的系统建设和应用程度。在中石油国企管理体制 下,部分单位层级森严,但凡一点事情,关键用户都要向主管领导请示,主管领导再向高层领导请示。单位内部沟通层级过多,其反馈速度快则一周,慢则几个月,关键用户和顾问方都很无奈。一位关键用户说,现实的业务流程和管理风格已经执行了十几年,岂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作为关键用户,他的工作内容就是把所有 情况上报给领导,等待领导批复,再反馈给顾问和项目组,其它的他无能为力。
3.建立和执行激励体制。一说激 励,大家都容易把激励关键用户的方法集中在薪酬福利等经济手段上。诚然,物质奖励的效果最为立竿见影,然而,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问题是,在中石油薪酬体系 下,加薪是有限度且受控制的。另外,只靠加薪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以下一些非薪酬激励的方式对关键用户也有意想不到的成效。例如将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作为关 键用户的考核指标,优则赏,差则罚。为了让激励效果更好,一些负激励的作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目前多数单位都采用了这个办法,项目网站上对各单位的系统使 用情况定期进行通报,在此之列的单位的关键用户会因此受到领导的批评,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很有成效。不过,赏永远比罚更有激励性,也更能在关键用户身上 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特别非物质性的奖励能给关键用户带来精神上的认同感和满足感,其效果比物质激励更能满足关键用户的心理。
笔者还想强调的一点是,不同单位的关键用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需求,不管是其所在的单位还是实施顾问,都应该区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关键用户的不同需要,因人激励。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篇3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炼钢厂开发MES系统实施过程中通过需求分析确立明确系统开发目标、解决炼钢MES开发不同阶段需求动态变化难题,阐述软件生命周期中需求分析阶段的重要性。
【关键词】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分析;炼钢ME S
【中图分类号】F4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83-01
【Abstract】T 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MES for steelmaking plan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to establish a clear system development goals, to solve the steelmaking ME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dynamic probl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emand,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quirement analysis in the 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
【Key words】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 Requirement Analysis; Steelmaking MES
0.引言
钢铁行业产销一体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复杂信息化系统,由行业自身生产复杂性决定,钢铁产品需要经过多工厂、多工序联合制造和大规模定制生产才可达到交货目标,生产特点决定炉次、浇次、轧次要进行规模组织,同时遵守复杂工艺约束,生产准备还要兼顾物料需求和能源需求。大型信息化系统由软件平台、硬件平台、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炼钢是整条钢铁生产链承上启下的环节,炼钢MES制造执行系统更是整个信息化系统至关重要的中间层,炼钢MES作为一套软件系统它将面临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难题,软件生命周期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设计、调试与测试、系统安装与部署。本文通过详述炼钢MES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阶段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说明需求分析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作用。
1.概述
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待开发的炼钢MES即理清炼钢厂与各轧钢产线、炼铁厂、原料供应单位、能源供应单位等业务关系,炼钢MES需求分析要解决炼钢各相关单位的业务问题以及问题的来龙去脉。需求分析是一项重要工作,通常被认为是系统开发最困难的工作,因为在软件生命周期中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和集成阶段、系统运营阶段中,其他4个阶段都是面向软件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即可解决,只有需求分析阶段是面向用户,各关键用户都本着各厂利益出发,系统开发如果兼顾平衡即将损失开发效率,且各厂关键用户多数只熟悉各自业务活动和业务环境,系统开发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覆盖全部业务领域的专家,因此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面临以下几个难点:关键用户之间的协调、用户需求是动态变化的、MES系统开发不同阶段需求变更代价呈线性增长。以下将结合炼钢MES开发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来探讨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2.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中的关键就是展开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为能够将系统错误和漏洞在需求分析阶段发现并解决,使开发的成本收益比达到最大。炼钢MES需求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及软件计划。
2.1 问题定义
炼钢MES开发的第一步就是进行问题定义,问题是指用户的基本要求,问题定义实际上就是了解MES系统关键用户们到底要建立什么系统,并确定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因此,问题定义的来源是用户。系统开发初期由炼钢厂和各轧钢厂工作人员组成关键用户团队,各厂关键用户在问题定义阶段必须解决的关键是:系统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通过问题定义阶段的工作,系统分析应该提出关于问题性质、开发目标等并形成书面报告。这一阶段的分析应站在较高的角度去抽象、概括所要做的事,不拘泥于问题实现的细节。尽管各厂关键用户旨在维护各分厂利益总是纠结于某些细节,但软件需求分析在这一阶段必须居高临下鸟瞰整个系统全貌,协调各方对问题取得一致看法,最后出具一份各方都满意的文档,促使各厂负责人同意开发工作继续进行,然后炼钢MES开发工程转入软件需求分析下一个阶段:可行性研究。
2.2 可行性研究
炼钢MES开发过程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简单明显的解决办法,许多问题不能在预定的系统规模之内解决。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决办法,那么花费在此的时间、资源、人力和经费和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在此阶段予以避免。可行性分析是在问题的目标和约束之间的一种权衡,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在于用最小的代价确定关键用户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解决,系统目标和规模是否现实,权衡后决定是修改目标或放宽约束。软件设计以炼钢厂关键用户期望通过MES系统实现的目标和作用范围为依据提出一种以上设计方案,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并选出综合得分最优方案。关键用户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对用户要求的功能、性能以及限制条件进行分析,是否能够做成一个可接受的系统,并判断系统操作方式在关键用户组织内是否可行。
2.3 软件计划
关键用户同意可行后开始拟定软件计划,计划是为了将炼钢MES成功开发所需做的工作、需要的资源、需要的工作量以及开发进度进行合理安排。由于炼钢MES开发是公司产销一体系统一个子系统,因此炼钢MES开发进度要符合整个产销系统时间要求,例如:炼钢MES何时开始实施,何时结束,在与铁前MES、轧钢MES或物流系统等不同系统在时间周期上如何衔接等。进度计划是软件计划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将对软件项目的开发产生重大影响,在炼钢MES软件计划阶段使用了工程网络图、Gantt图、任务资源表等软件进度控制手段。软件计划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指定用户分工、明确责任,此时,各厂关键用户发挥重要协调作用,不仅要推动本厂软件计划进行,还要配合其他产线计划。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炼钢MES开发过程中软件需求分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具有决策性、方向性、战略性作用,尤其在炼钢MES这种业务复杂、上下衔接系统较多的软件开发项目中,理清各关键用户问题,并找到彼此平衡的解决方法,其作用要远大于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篇4
一、古镇旅游开发意义及资源条件
古镇一般处于城市和乡村交界的区域,是以经济和贸易功能为主的居民点,是在历史进程逐渐发展的产物,它的构成不仅包括古老的建筑形态、历史街区、寺庙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有婚丧嫁娶、祭祀、禁忌习俗、民间故事、神话和典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体。它与现代文明相隔离保留的传统环境恰好迎合了游客访古溯源、返璞归真的需求。正如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所提出的古镇特征,即“古镇不同于一般城镇,它拥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人类历史见证和文化结晶,主要用于生产精神产品,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古镇在历史上是区域性经济或政治、文化中心,而现在又是人类的精神生产中心。” 因而开发古镇,有利于在保护古镇人文旅游资源,营造古镇休闲旅游氛围的同时,持续地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但对于古镇实施旅游开发,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历史格局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反映历史文化风貌及印记的古建筑等硬件条件要具备;其次是历史文化内涵厚重,需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其核心文化、精髓文化的传世佳作;最后是民俗风情的传统性,需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淳朴民风且有众多的民俗活动,以及具有区域特色的典型建筑、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等重要区位条件。
二、古镇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商业化的深入以及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导致古镇原有的静谧氛围不再,当地居民大量外迁,风俗习惯、服饰、语言等改变致使古镇更加现代化。古镇保护与发展也面临这前所未有的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来城市文化的侵入,使得本地的淳朴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迁。旅游者大量进入,给原有古镇的生态、文化、习俗带来很大的冲击。由于城市化的进程,普通话的大力普及,使得一些古镇原有的民风民俗和祭祀礼仪渐渐走向消亡。可以说,外来城市文化给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是致命的。如何延续古镇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使得古镇传统优秀文化彰显时代特色,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伪民俗,伪文化以及雷同现象层出不穷。古镇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稀缺性、真实性和原生态性等特性。它同时也具备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不可以仿造和随意移动。但是旅游开发企业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拆除原有古建筑,在此基础上大量重建,人为地违背了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和规律,并且破坏生态环境,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由此可见,古镇环境原真性(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三)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商业化氛围浓厚。古镇承担了重要的商业贸易作用,街区作为物质交流商业中心,茶馆作为商人聚会场所,它们催生着繁荣的商业文化,酒坊、茶楼、染坊等等,这些都是古镇过去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以周庄为例,近年来,周庄和很多致力于发展旅游的古镇一样,也面临着一个过渡商业化的问题。商铺林立,到处“万三蹄”和“阿婆茶”招摇过市,眼中的一切与想象中的江南水乡古镇大相径庭,很难让人静心地游览自然景观,更谈不上细细品味。每到黄金周等大型节假日,游客接踵而至,每个景点都人潮涌动,更加拥挤不堪,多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根本无暇顾及欣赏“小桥、流水、人家”,往往败兴而归。在旅游商品的开发方面,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商铺都打出老字号的旗号,着实让游客真假难辨。过渡商业化使得静谧温婉的古镇的风貌已不在,价格的恶性竞争以及拉客现象也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周庄的深厚的文化氛围,打破了周庄原本和谐的人居环境。
三、延长古镇旅游开发生命周期的建议
(一)政府应健全法规政策,对古镇的开发进行规划和保护,限制古镇过度商业化。
早在1986年,周庄就在同济大学专家的指导下,以“保存古镇,建设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为主要目标,对0.47平方公里的古镇区进行规划建设。镇政府先后在1992、1994、1996三年对古镇的总体规划作了3次调整;在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等专家指导下,1997年镇政府编制了《周庄古镇区保护详细规划》,扩大了保护区范围,保护规划的内容不仅包括文物点的保护、污水处理、建筑物高度控制、挖掘与继承传统民俗文化、发展传统经济,还涉及到停车场设置、桥梁包装等方面。1998年,镇政府出台《周庄古镇保护暂行条例》。1999年,周庄成立了古镇保护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倡导下,2000年周庄古镇保护基金会成立,规定该镇每年旅游门票收入的10%划入这个基金。2006年,同济大学又配合周庄古镇多次对古镇的旅游开发规划进行了完善和修改。
古镇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政府必须重视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要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开发商对古镇的过度开发和古镇居民不合理的行为。比如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店铺收入可观,古镇居民破墙开店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镇文化、公安、市容和旅游公司往往是隔一段时间,进行联合行动突击检查,但经常是检查时好一点,过后有一切恢复原样。究其原因,大多数古镇职能部门职权分散,文化(文物)、旅游、规划部门多头管理,有的则将文化部门并入旅游部门,形成以旅游经济发展为主,文化为辅的组织架构,导致不少古镇名村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机构。因此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有效且长久的古镇日常管理机构,执法常态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造可行的环境条件,鼓励游客进行真实性体验,延长古镇旅游生命周期。
很多古镇把特色的民风民俗作为经常性的表演项目,往往表演粗劣肤浅,这不仅是对当地文化的不尊重,当地居民也会感到毫无新意。长此以往,远道而来的游客仅仅体验到的是千篇一律的表演,而感受不到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导致游客的重游率偏低,对古镇开发极为不利。因此,游客要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就要让其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亲身深入其中,去感受古镇的古韵古风,从而获得更多真实的体验感受。因此,古镇应该营造一种良好旅游文化感受的氛围,并鼓励游客进行真实性体验,打造古镇旅游形象,以此来延长古镇生命周期。比如,可以组织游客用传统的渔具捕捞所得的鱼类,在专门开辟的休闲烧烤农庄进行烧烤,旨在体验江南水乡古镇的水文化、渔文化和农耕文化。既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古镇的渔业和农业经济生产活动中去,又可以让游客通过旅游项目体验古镇古老的渔业活动。通过参与到老字号点心美食的制作、民间手工艺的制作、古镇服饰的制作、传统民俗的体验等等,既可以展示古镇当地的民俗文化,又可以满足其多种多样的旅游需求。古镇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可供参与体验的内容设计的多样性,对传统民俗特色的真实性体验,自然会大大增强古镇旅游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三)充分挖掘风土人情,高品位地利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商品
当前很多质量参差不齐的旅游商品充斥着市场,不少都打着老字号和正宗旗号,这让游客很难明辨真伪。根据调查,古镇的旅游商品单一、包装缺乏地方特色,是游客购买旅游商品消费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新商品,比如像手工艺品还有旅游纪念品等,通过改进现有旅游商品的包装,借此充分展示古镇的文化,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还可以古镇传统文化主题作为切入点,不断改进和开发古镇的旅游特产。比如陈逸飞当年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使得周庄古镇的双桥,一夜之间声名鹊起,双桥由此也成为了周庄标志性的建筑物,如将印有双桥标记的旅游商品推向世界,古镇最具代表性的且有特色的品牌效应逐步会展现出来。
(四)重视推广传统工艺,多途径积极扶持民间艺人,传承古镇民俗文化
对于久居城市的游客,古镇传统商业中的传统民间工艺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比如虎头鞋、编织土布等等,都很有特色。传统民间工艺由于受古镇的主流旅游商品和景区店铺租金的限制,有的没有能集中展示,传统民间工艺的发展略显逊色。有些古镇民间传统工艺因为找不到继承人,甚至濒临失传的危险。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将旅游开发获得的收益的一部分拿出来扶持民间艺人,并将民间传统工艺绘制成富有特色的旅游宣传小画册,供来古镇旅游的游客浏览,不断提高民间传统工艺的知名度和手工艺品的包装品位,向游客集中展示古镇的传统民间工艺的精华。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在这一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把拥有特殊技能的人称为“人间国宝”,在日语中“人间”翻译为“人”,连起来可解释为“人类的瑰宝”。这是一项比较独特的认定制度,是对于拥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最高的社会肯定,是手艺人至高的荣耀。它也是在向人们展现日本所独有的民间艺人文化。获得政府认可的这些手艺人,日本政府每年提供200万日元的经济补助,同时对于为维持、发扬该“技艺”的维持团体、教育设施每年也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于那些了解日本国的艺能和工艺技术变迁具有重要意义的“重要无形文化财富”,国家在记录、整理和公开资料方面提供直接的资助,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各种优待。比如免收国定资产税、特别土地保有税、都市计划税,减少财产继承税并在接受各种捐款方面给予特殊待遇。在传统民间工艺传承面临困境之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丰富的古镇,能够把优秀的民间文化得以传承下来,政府何乐而不为呢。
(五)加强社区的参与,统筹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古镇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旅游开发中,旅游区域的当地居民利益往往直接被忽略,旅游开发商、旅游企业、游客分别体现了经济利益和自身旅游的需求,旅游环境的破坏也无人顾及。而延长生命周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当地原住民与外来游客、旅游地的游客三者之间关系,使三者可以和谐相处,利益共享。穆非提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有重大参考意义,这种模式强调向物质环境:旅游地(place)、文化环境(cultural environment)、旅游社区(host community)和游客(tourist)的一体化方向发展。他认为,在今后的旅游开发中,社区也要作为一要素融入之中。当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全过程,并通过参与来享受经济、社会等各项利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原住居民因为种种原因迁出开发区域,而巨大经济利润的驱使,又使外来人员不断涌入古镇,这导致了社区参与度不足,利益分配不均衡。长期以往,大部分居民会因感觉旅游开发给自身带来的不便而对游客产生反感和不满的情绪。只有充分调动起居民保护古镇的积极性,增加居民对于古镇社区的参与度,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保护古镇古风古貌,才能让古镇的人文古韵得以一脉一脉传承下去。
从全生命周期看综合布线系统质量 篇5
黄群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张宜: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副秘书长
朱立彤: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测试
尹岗:福禄克网络公司DCI业务发展经理
潘凯恩:上海朗坤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供应商
曾松鸣:德特威勒 (苏州) 电缆系统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房毅:康宁光通信大中华区企业网技术市场经理
李超:美国康普公司技术经理
孙慧永:罗森伯格亚太电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刘界民:莫仕企业网络布线部技术经理
曹强:耐克森综合布线系统 (亚太区) 技术应用工程师
肖建波:艾柏森通讯技术 (深圳) 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综合布线作为建筑中的重要基础设施, 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 特别是在大数据、大信息的应用中, 布线的作用更是如此。而衡量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的优劣, 除取决于设计方案是否先进, 产品选用是否适宜, 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工艺水平是否高超外, 更要取决于综合布线系统产品本身的质量, 因为它是整个工程内在质量的根本因素和物质基础。
从目前的实际应用中来看, 产品本身质量的优劣, 对整个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时常听到或看到不少的项目因为产品的问题而影响整个项目或给各方带来烦恼。因此, 在工程实施中, 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其进行检验、抽测, 从工程的源头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使用。
本期以全生命周期看综合布线系统质量为焦点, 从工程实施、网络运行、产品质量、测试验收、日常运维五个方面, 邀请业内专家、产品供应商、测试厂商对其进行探讨,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足点、不同的理解观点, 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正方观点:通了就行、能上网就行、能用就行、后期能支持千兆/万兆就行。
反方观点:提交工程检测验收报告证明达到布线系统质量要求, 确保今后网络可扩容升级, 并能保持高可靠性。
张宜——支持反方观点
布线系统工程的性能指标检测及完成检测报告是工程验收必须做到的一项工作。线缆的导通只能体现传输介质的通断状态, 但不能真实地反应布线系统达到的等级与支持的传输速率。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中明确指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工程验收前应进行自检测试、竣工验收测试工作”, “综合布线工程包括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 电缆系统测试项目应根据布线信道或链路的设计等级和布线系统的类别要求制定。各项测试结果应有详细记录, 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朱立彤——支持反方观点
“通了就行、能上网就行、能用就行”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 系统工程没有经过检测验收就无法确认建成布线系统是否满足设计的传输要求, 也就不能确定该布线系统后期能否支持千兆/万兆应用。通过检测验收报告才能证明系统的缆线、配线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连接器件的产品质量及其之间连接质量达到《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的要求, 才能确保今后系统扩容升级, 并能保持高可靠性 (实际上, 保持高可靠性与运维是分不开的) 。
黄群骥——支持反方观点
正方观点本身就是矛盾的。“通了就行、能上网就行、能用就行”很难保证后期能支持千兆/万兆的应用。综合布线看似简单, 其实要求还是很高的, 这主要决定于应用场合。对于综合布线, 如果只是满足“通了就行、能上网就行、能用就行”, 而不是精心施工, 认真测量, 不但无法保证后期能支持千兆/万兆的应用, 连“能用就行”都很难保证。
曾松鸣——支持反方观点
对于最终使用者而言, “能用就行”是基础, 但这个“能用”是随着应用的需求而变化的, 如果施工方仅考虑现在的“能用”, 就意味着整个项目将为了新的“能用”而不断地升级。对于施工方而言, 工程一次性完工、不再因系统升级而进行项目改造, 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接新的项目。所以一般的施工方都会交付检测合格、达到设计要求的项目, 一方面他们不再有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对他们的名声都会带来好处。
房毅——支持反方观点
作为基础设施和网络传输的物理平台, 对系统当前的正常运行和未来的应用扩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 合格的产品选择、良好的施工安装和严格的系统测试, 是系统最终达到用户需求并实现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系统建设有相应的依据标准, 并且相关的国际、国家标准都有着一致性和关联性, 而最终各种新技术发展和规范的建立都是基于已有标准和规范之上, 因此, 进行严格的测试并满足规范要求, 是确保系统满足各类应用和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李超——支持反方观点
必须要提供检测验收报告, 才能证明综合布线工程系统的质量、可靠性和扩展性。其一, 综合布线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因素较多, 内容包括机房、通信、IT设备、大楼建筑、防雷、防干扰等, 因此不能仅凭通了与否来简单评判;其二, 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多项性能参数表示, 仅以网络连通是无法表示的, 譬如, 较差的综合布线系统能通, 但会产生网络应用丢包和高时延等;其三, 仅能通则无法保障后期扩容升级后的系统质量。
孙慧永——支持反方观点
能用而且包括后期支持千兆甚至万兆升级的前提是只有进行系统的检测并达到标准要求才能保障后期升级, 这恰恰是支持反方的观点。
曹强——支持反方观点
今后高带宽应用会越来越多, 如今综合布线系统往往承载着未来更高带宽的应用, 而且综合布线系统作为IT基础设施, 需要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高可靠性。为了实现这些目的, 国际上提出了结构化布线的理念。在结构化布线产品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过程中, 都需要参照相关的国际和国家标准, 这样结构化布线才可以为综合布线带来高可靠、易管理、易扩容的特点。
刘界民——实际上, 正方和反方的观点都归集到要让目前的布线系统在将来有可靠稳定的表现以及能在将来充分发挥现有布线系统的潜力。
目前, 在实际网络使用过程中, 相当多的还在使用百兆网络。但是现有的布线系统足以支撑更高速的网络, 比如, 超5类能够支持1000Base-T标准, 6类能支持1000Base-TX, 增强型6类以上线缆能支持万兆10GBase-T。但是要保证现有的布线系统能在将来支持网络系统的升级, 首先要保证布线系统的性能。通断仅是最基本的要求, 甚至能够通过布线系统建立千兆或万兆的连接也不能完全保证该速率的传输, 不可靠的布线系统会导致大量的丢包和重传, 占用传输带宽, 降低了传输速率。虽然我们可通过丢包率检测来进行通道的性能测试, 但是这样的检测仅反映短时间的传输效果, 不适应长期使用, 不会因为布线系统的老化和污损导致网络性能的下降, 所以进行有针对的布线系统测试是必要的。
肖建波——支持反方观点
必须要提供检测及验收报告, 才能证明综合布线的施工质量以及运行的可靠性。
正方观点是综合布线的基本要求, 如果在综合布线过程中, 这些基本要求无法满足, 仅是一个“布线”, 是远远满足不了客户需求的。客户需要的是一个质量过硬、升级方便、并能保持高可靠性的综合布线系统。
潘凯恩——支持反方观点
综合布线是计算机网络的龙骨, 属于基础建设的一部分, 前期设计和施工上的缺陷必将影响后期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扩容性, 容不得马虎。
总结:从反馈的信息来看, 大家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
综合布线不再是以往能通就行, 能用就行, 现在的布线系统承载的功能更多、作用更大, 特别对于大数据、大信息以及某些行业的应用, 稍微的不慎, 其带来的后果将是难以想象。另外, 综合布线系统要考虑长远的设备更新换代后是否能够支持, 且能否确保升级后的可靠性、安全性, 这些都是现在布线系统工程要提前考量的。
■工程实施
用户如何确保布线工程项目验收合格 (随工检查、自测、施工方测试或委托第三方测试) , 哪种检测方式可以保证质量更高, 可操作性更好?
○张宜
布线工程验收主要以检测报告文档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为依据。一般情况下, 检测工作在随工中完成实施, 所以检测工作由工程集成商完成比较合适。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生质量问题或因用户需要, 也可以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 但需预留相关的测试费用作为凭证依据。
○朱立彤
为了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质量, 随工检查、自测、施工方测试是不可缺少的, 工程验收时也有相关要求, 符合国家验收标准要求即可通过验收。通过上述程序检测的结果是由施工方自己得出的结论, 可能有些质量问题没有反应出来。布线工程的测试对技术水平、人员、设备等要求较高, 一般的施工方很难达到这些要求。第三方认证测试单位是专业化的检测机构, 可以保证综合布线的工程质量。第三方认证测试费由业主单独立项, 不计入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单位的工程费中, 保证了测试工作的客观性。第三方认证测试单位从业主方收取测试费, 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负责, 其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站在业主方的立场上对布线工程进行全面的认证测试, 且根据相关国家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评定。所以说, 第三方认证测试方式可以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可操作性更好。
○黄群骥
为确保布线工程项目验收合格, 随工检查、自测、施工方测试和验收测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必不可少的。随工检查是为了保证工程进度, 自测是为了保证工程的初始质量, 随时返修不合格的信息点;施工方测试则是在交付验收前的最后一次检查, 杜绝在自测和验收测试期间因为整理线缆、打压标签等工作导致线缆失效的事情发生;第三方测试一般以抽测居多, 但公信力较强, 测试结果比较让人信服。这些环节都很重要, 如果非要说出具体的话,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施工方测试, 因为它是最全面、最细致的测试, 当然这要排除施工方弄虚作假、使用不适当仪器等非正常情况。
○曾松鸣
用户分工程用户 (一般是甲方的基建部门) 和最终用户 (一般是甲方的使用部门, 如IT部门等) , 他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基建部门而言, 工程顺利完成、评审合格、包括检测报告在内的文档交接清楚, 就已经达到基本的质量要求。对于最终用户而言, 外表美观、系统正常使用、发生问题能够迅速修复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而这些要求都需要在工程期间一一落实, 所以他们对质量的要求往往比基建部门更高。随工检查、自测、施工方测试或委托第三方测试等, 是综合布线工程中常见的检验手段, 其中随工检查用于工程期间对异常情况立即纠正, 并从中找出共性, 避免工程出现批量性的隐患或故障;自测是乙方在交付甲方验收前必做的一道程序, 即对自己完成的项目进行检测, 确保甲方验收时能够顺利通过;第三方测试则是甲方委托中立的第三方进行性能检测, 甲方则从第三方检测报告中判断项目的合格程度。对于综合布线项目而言, 这些检测方式缺一不可, 当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会相应增加。
○房毅
其实, 只要使用合适的仪器仪表, 采用正确的测试方法, 按照标准的测试规程等, 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上述的各类检测方式都有适用的场合, 比如随工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相对而言, 委托第三方测试是对用户最容易实现的更加客观的数据。
○李超
首先, 综合布线工程的竣工技术文档包含随工验收记录。很多用户需要施工方提供详细的检测报告, 而且使用经过校对过的专业测试仪, 而且测试报告不仅在于链路是否PASS, 还包含波长、损耗、极限值以及测试方向和参考电平, 每条链路都是一个单独的报告。目前, 越来越多的用户委托第三方抽测或通过全测来检验施工方的施工质量, 这样做的结果比施工方测试更为客观、公正。
○孙慧永
上述各种检测各有不同的功能, 对质量的保证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随工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自测与施工方测试操作较方便, 但总体来说, 第三方检测对于整体质量更具权威性。
○曹强
在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施工中, 需要对堆线、穿线、长度、捆扎、弯曲、端接、接地 (仅适用于屏蔽系统) 、理线、穿线载体等工作的施工规范性和步骤进行检查, 并对施工的安全性进行检查。通常在结构化布线的某一楼层的工作区、水平区、管理区的子系统完成后, 需要对该楼层的所有信息点进行链路或信道测试。在光缆与光配件进行熔接、冷接、磨接等端接后, 也需要测试光信道, 无论铜缆和光纤的测试都需要采用专用的测试仪器, 且该测试仪器和模块在其校准的有效期内, 另外如果是采用光时域反射测试仪 (OTDR) 测试光信道, 需要与该光产品的制造商联系以获取最佳做法。在Cat.6A的铜缆布线中, 如果采用非屏蔽6A产品, 由于其外部串扰值 (ANEXT) 的余量得不到较好的保障, 需要委托第三方对6A链路进行额外的抽查。上述这些是保证项目施工品质和提高验收合格率的常用方法。
○刘界民
要确保项目合格, 三种检测方法均有其需要解决问题的层面, 随工检查要及时发现问题, 快速改正;自测的成本低, 便于实行;第三方测试可以控制项目质量。
○肖建波
综合布线施工过程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过程, 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后期整个系统的使用。所以, 对施工质量的管控是一个持续的、多方检验的过程。在施工阶段, 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随工检查、自测, 以确保问题能及时地发现并得到有效地处理。施工完成或阶段性完成后, 需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测试, 并出具相关的结果测试报告, 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改, 直到完全测试合格为止。
○尹岗
施工材料进场时做一次抽查 (进场测试、入库测试) , 检测准备安装的电缆、跳线、插座等是否有问题。如果不是同一家厂商的产品, 最好搭上仿真链路 (三长三连) 进行检测。对于施工方而言, 随工检测、自测可以相结合, 既高效又能尽早发现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大中型业主来说, 自测是可选方案, 因为网络规模大, 自备检测工具用于验收测试, 交工后用于今后的扩容改造、日常维护和故障诊断。出于人手不足或其他原因, 最常见的做法是委托第三方进行全测或抽测。
○潘凯恩
诚然, 验收合格是工程项目的最终追求结果, 但也需要有系统性地保证综合布线的工程质量。一个合格的工程需要经过完整的流程, 各类检测应贯穿于布线项目的始终, 个人认为分类测试没有哪一项最重要之说, 其均是具有同等重要性, 区别在于施工对象, 即实施者站在何种位置, 是甲方还是乙方或者其他。
如何选择测试验收标准和测试模型?
○张宜
选择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中相关的技术条款完成测试与验收。对电缆布线系统可按照永久链路和信道的连接模型测试;光纤则以光纤信道进行测试。每一种测试模型包括的内容与指标都是不相同的。
○朱立彤
布线系统的测试验收标准可参照现行的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可选择永久链路测试模型。
○黄群骥
选择测试验收标准和测试模型不是问题。在我国境内的所有工程首先要执行国家标准, 如GB 50311-2007和GB50312-2007, 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测试验收即可, 至于采用国际标准进行测试验收, 那是锦上添花的事, 可做可不做。
○曾松鸣
测试和验收标准、测试模型应满足国家现已颁布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及智能建筑行业的相关验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等, 如果综合布线系统是为其他弱电系统 (视频监控、门禁、广播、工控、体育、交通等) 提供传输信道, 则还需满足弱电系统的验收规范。
○房毅
根据应用选择相应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及模型, 不过越来越多的用户是基于供应商的产品技术规格和自身应用选择测试标准和模型, 这样的测试模型和标准通常会更加严苛。
○李超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是目前最常用的测试标准, 另外还有一些国际标准, 如TIA 568C、ISO 11801等。在水平链路测试中, 最好选择“通道”测试模型, 这样可以全面了解跳线的整体应用性能;在干线的光纤测试中, 以一级测试 (衰减) 损耗为主, 在少数高速链路需要考虑二级测试 (OTDR) 。
○孙慧永
按照标准来看, 无论是光纤链路还是铜缆链路, 采用永久链路的测试模型作为项目测试验收界面是比较科学的。
○曹强
在综合布线的测试验收中, 须依据ANSI/TIA/EIA或ISO/IEC等常用标准对链路或信道的测试模型进行测试。这些模型包括连续性、信号导线、屏蔽导体 (仅限于屏蔽系统) 、短链路、开路、线长、回波损耗、插入损耗、近端串扰、近端串扰功率和、近端衰减串扰比 (ACR-N) 、PS ACR-N、综合衰减远端串扰比 (ACR-F) 、PS ACR-F、直流回路电阻、传播延迟、延迟偏差等。
○刘界民
采用永久链路测试, 因为信道测试无法保证用户将来会使用同样的连接跳线, 在性能上可能会有差异。测试可以参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肖建波
有些网络布线系统的施工单位使用简单的网络通断测试工具, 测试时如果网络连通灯一亮, 就认为网络没有问题, 线缆安装合格, 这样做不可取。这种测试只能说明网线连接正确且没有断路。我们知道, 计算机网络工作时要使用高速度承载很大的信息流量, 对通信线缆的要求较高, 且对衰减、损耗、速率和抗干扰都有相应的规定。
○尹岗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不是高科技, 所以应尽量选择最新的标准。至于测试模型,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设备跳线可能会在使用期间经常更换, 所以应选择永久链路模型, 并以此作为验收存档数据。为保证开通链路的质量, 可以在开通前做一次通道测试 (即信道测试) , 但由于通道测试仍不能保证链路参数一定符合要求,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是对设备跳线进行测试。
○潘凯恩
建议选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作为验收标准, 在某些特殊项目中可另选TIA 568C以及ISO 11801标准作为备选验收标准, 在测试时选择永久链路模型进行验收。
■网络运行
如何确认布线系统符合今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网络扩展与新的业务应用需求?
○张宜
根据摩尔定律, 网络的发展以18个月为1个周期。目前以太网标准IEEE 802.3已涵盖10G、40G、100G网络的内容。布线产品也是伴随网络对传输速率要求的提高而发展, 不同级别的布线系统支持不同的网络应用。我认为, 目前水平布线子系统采用6A、7、7A等级, 主干布线子系统采用OM3、OM4和单模光纤基本可以满足未来网络的发展。
○朱立彤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可以满足建筑竣工使用时的计算机网络应用需要, 并在带宽上预留一定的余量, 尤其在配线子系统的缆线、模块等选用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 基本上能保证未来5年的网络扩展与新的业务应用。如果有更高网络带宽要求, 通常是更换干线子系统的光缆、配线设备, 来满足网络扩展与新的业务应用。
○黄群骥
布线系统是物理层的基础设施建设, 即使网络发展再快, 一般保证5年网络扩展与新的业务应用需求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曾松鸣
对于综合布线系统承载的弱电系统而言, 网络系统的变化是最大的, 所以了解网络系统的短期和中期发展规划, 就能了解未来5年内应用需求的绝大多数变化情况。当然, 对于视频监控而言, 它对综合布线系统的需求变化也很快, 但由于它对传输要求的基点低, 所以目前还不产生明显的压力。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而言, 在网上可以收集到预测数据, 尽管这些数据对于10年后的前景可能不准, 但对于未来5年内的需求还是可信的。当具有规划能力的技术管理人员参考这些信息时, 就能够确认现有布线系统 (包括规划中的和纸面上的布线系统) 是否符合未来5年内的应用需求。
○房毅
系统测试的重要性也体现在这, 通常技术的发展和标准的更新也都是保持近似这样的周期, 因此, 只有使用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满足最新的标准和规范, 才可以确保系统符合今后5年网络扩展和新业务应用的需求。
○李超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一般周期在20年以上, 并且在工程完毕后尽量“少扰动”, 因为综合布线的设计思路是满足当前网络流量的要求和网络拓扑结构, 并且考虑未来的网络扩展和业务应用升级, 而水平布线应该重点考虑其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采用高等级的增强型6类铜缆来支持10G的桌面网络接入, 可保证未来几年的网络扩展和高带宽新业务的应用。
○孙慧永
按网络3~5年的更新周期来看, 布线需要采用适度超前的规划与部署, 以满足下一代网络的升级要求与新业务的应用需求。
○曹强
鉴于终端存储设备 (常见是HDD/SSD) 的结构和成本因素, 以及目前主流的终端存储设备的传输接口 (常见接口有PATA/SATA/E-SATA/SCSI/USB/1394/MSATA/PCI/mini PCI-E/NGFF等) 吞吐能力的发展相对缓慢, 相信大多数用户端的应用带宽需求在5年内会保持在千兆的水平。以太网供电的应用会更加普及使得人们对屏蔽铜缆解决方案的需求量呈增加的趋势。主干部分由于距离因素, 常用光纤作为载体, 光纤到桌面的应用会慢慢普及, 而光传输通常是由光收发器的性能来决定传输带宽, 从目前光收发器的发展来看, 相信绝大多数主干端的应用带宽需求在5年内会保持在万兆的水平。
数据中心发展的速度迅猛, 以往数据中心大约80%的流量来自于接入层 (EDA) 、汇聚层 (HDA) 、核心层 (MDA) , 大约20%的流量来自于EDA之间。但是由于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 To R布线架构的日趋完善, 无论是EDA之间、EDA到HDA交换机、HDA到MDA交换机横向和纵向的带宽, 相比之前的需求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虚拟化的普及, 未来大约80%的流量来自于EDA服务器之间, 因此, 现在常见的万兆带宽可能会在核心层出现流量瓶颈。预计5年后, 数据中心会有40G带宽甚至更高的需求。另外, 数据中心的铜缆传输成本也在不断降低, 无论是在EDA、HDA还是EDA、ZDA内, 高可靠性的40G铜缆解决方案也会成为另一种趋势。
○刘界民
在设计布线系统时, 要规划和预期业务应用的需求增长, 同时要关注当前布线市场的发展趋势, 多了解新技术、新应用, 选择合适的方案。
○肖建波
综合布线行业提出的口号是“光进铜退”, 主产品在后期将作为综合布线主流, 在设计布线系统时, 要考虑到后期的发展需要。
○尹岗
5年内的网络扩展一般体现在规模和速度上, 这主要针对机房布线, 特别是数据中心布线, 设计时应适当留有余量。
○潘凯恩
从网络层来看, 网络传输设备和应用系统大约以3~5年为一个升级或更新周期, 在设备升级和扩容时, 原有的布线系统能否胜任, 这取决于应用流量的增长趋势, 即对于不同用户来讲, 如果业务信息化规模和组织扩展以翻倍的方式递增, 也需要保证布线系统在设计上留有余量。
如何确认布线系统符合今后20年网络扩展与新的业务应用需求?
○朱立彤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很难确保何时因网络扩展与新的业务应用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或用户自身的需求, 有可能采用无线网络。
○黄群骥
现在信息化的发展非常迅速, 对带宽的要求日新月异, 3~5年的预测还算比较适用的, 10年后的情景很难预测, 所以说布线系统符合今后20年网络扩展与新的业务应用需求是不成立的, 除非是在20年后满足传统业务的需求, 则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曾松鸣
综合布线系统在20年内能否符合业务应用需求是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对于已投入使用的布线系统而言, 系统结构、产品等级、点位布置已经固定, 在此基础上如果分析现有系统能否在未来20年内符合业务应用的需求, 可根据所在企事业的发展规划、所在建筑, 结合相关应用 (如:网络、电话、视频、音频、控制等) 的发展趋势, 就能得到所需的数据, 加上前瞻性分析, 最终得到相应的结论。而对于正在规划中的布线系统而言, 系统结构、产品等级、点位布置等技术参数需要进一步展开分析, 所以它是在预测的基础上而形成。当然对于所面对应用的分析、企业规划、发展趋势的收集必不可少, 还需要考虑到实施过程中人的想法也是随时在改变, 其因素可能会导致规划工作整体失败。这就要求规划人员能够从技术、心理层面进行前瞻性分析, 从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使规划时的系统可满足各种变化, 达到在实施完毕的系统略有超前, 在5年后的系统应符合应用需求, 在20年内仍然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目标。
○李超
20年的时间, IT网络需求会成倍增长, 综合布线系统需要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较多采用兼容未来高速网络的技术和产品, 能方便地升级到未来的40G、100G等高速网络的应用。
○孙慧永
对于网络技术更新速度如此迅速的今天, 能肯定的是, 作为布线系统可以确保在今后的20年内, 在现有等级上还能继续使用, 具体会应用什么新的业务不好预测。
○曹强
在未来20年内, 综合布线发展水平应用可能会达到万兆的带宽需求。在数据中心是, 未来的带宽需求会普及40G并达到100G的水平, 并可能在HDA引用动态智能网络基础设施的概念来缓解核心层的流量瓶颈。
○刘界民
很难去简单推测网络发展20年后的样子。从目前的产品和技术来看, 单模光纤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理论上带宽是无限的, 随着设备的升级, 带宽也可随之升级。
○肖建波
综合布线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 20年是一个较长的周期, 很难准确地做出判断, 只能在设计初期尽最大努力去考虑后期新的业务需求, 延长综合布线系统的使用期限。
○尹岗
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布线一般针对水平桌面用户, Cat.5e可以稳定支持1G, 超过20年的布线可以使用Cat.6A, 其支持10G到桌面没有问题, 足以应对未来30年甚至更长的“单点”用户带宽需求。如果使用光纤, 20年内可以考虑使用OM3多模光纤, 超过20年则需要单多模光纤同时布放, 或先期布放OM3光纤, 后期再更换单模光纤。但对于数据中心布线而言, 能支持20年布线不变的只有机房布局和可重复性使用的“管槽桥架系统”, 布线系统无法满足这么长的时间, 除非全部采用单模光纤和设备, 但这不符合性价比指标。
○潘凯恩
20年的时间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谓翻天覆地, 在项目设计选择时更多是考虑投入产出比, 一般考虑10~15年的布线系统寿命为佳, 在此前提下, 要综合考虑网络后期发展和成本因素。
布线系统投产运行3~5年后, 怎样为了升级扩容或为达到高可靠性再次认证传输性能?
○张宜
布线系统产品的质量一般保质期可达到10~15年, 甚至更久。但是由于布线环境发生变化, 工程施工存在隐患, 产品本身出现质量问题等原因, 都会造成网络的传输质量下降。为判断布线系统运行的状态和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 可以对原有的信息点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抽测, 用所测指标参数值和标准值进行比对, 确定产品是否要进行升级与更换。
○朱立彤
如果是系统小范围扩容则不需要再认证传输性能;如果系统扩容范围比较大, 则需对扩容部分的布线系统进行认证传输性能。在网络传输速率升级时, 需要对原有布线系统进行再认证传输性能, 确保原系统满足网速升级的要求。对有高可靠性要求的布线系统, 应每隔几年对布线系统进行再认证传输性能, 确保缆线、配线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连接器件的性能及系统的连接仍满足网络系统运行的需要。
○黄群骥
布线系统投产运行3~5年, 正常情况下应该能满足业务需求的发展, 否则说明设计起点太低。在使用情况下对综合布线传输性能再认证的难度比较大, 除非冗余量较大。
○曾松鸣
当系统运行3~5年后, 规划、资金、施工等原因所造成的不足 (容量不足、可靠性问题等) 已经暴露, 系统有可能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在升级改造之前, 同样应进行现有系统认证、规划和前瞻性分析。这时需要确定升级目的、追加投资、工程量、施工可能带来的损失、希望达到的水平 (系统等级、满足年限) 、对未来的预测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结合上述规划方法进行论证。另外, 需要说明的是, 这时的工程有进入改造项目范畴 (除非是在预留的空间中进行扩建或升级) , 其施工难度可能远高于新建工程, 甚至是要在不影响现有工作的前提下进行施工, 所以工程量计算会成为制约项目升级能力的重要因素, 也是确定施工方能力的重要因素。
○李超
建设初期必须要考虑性能的余量, 也要考虑空间的余量。对于光缆, 一级测试已发挥不了作用, 必须引入二级测试 (OTDR) 结合一级测试, 检测是否有扩容后异质光纤、熔接点损耗超标、光纤裂纹等问题。
○孙慧永
用户如果对网络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建议在运行3~5年以后对性能进行抽测, 以确保线缆的性能与初安装时没有明显的降级, 确保后续升级与扩容的整体网络质量。
○曹强
如果因为设计时对带宽需求考虑不足或是施工的不严谨, 这些风险可能造成较大的改建成本甚至损失。因为, 通常软件在IT包里的寿命最短, 只有3~5年, 硬件在IT包里的寿命只有5~7年, 而综合布线这类基础设施的寿命需要考虑10年甚至25年之久, 在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时, 应该考虑到未来更高带宽的需求, 并给出适当的冗余。综上所述, 这些是实现高可靠性再认证传输性能的基础, 后期运维期间同样需要依据上述的基础进行。
○刘界民
在扩容前可以进行重新认证检测, 调查研究扩容的可行性。例如, 网络带宽要从千兆升级为万兆时, 可以对现有的永久链路做万兆的认证测试, 分析是否符合新的应用。
○肖建波
3~5年对于综合布线的发展应当说是一个不短的周期, 只有大量使用光纤传输, 才有可能保证网络升级扩容和传输性能。
○尹岗
投运早期的设备容量和速度都没有达到布线系统支持的最大符合能力, 此时即便存在一些问题也可以稳定支持前期应用, 3~5年系统升级或扩容对布线系统的潜力进入“考验期”:一方面系统本身存在先期未发现的质量问题, 另一方面还存在着材质老化、结构人为变更、大量“新”跳线接入系统设备的状况, 这些都有可能令系统的“潜力”受到损伤, 所以在新系统或升级系统投运之前, 须对布线系统进行再认证, 首先是针对新的高速应用进行参数认证,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100%的完好率和可靠性。
○潘凯恩
测试设备的更新使得对原有测试数据进行软件层面的再认证成为可能, 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们无需再将原有系统逐个现场重新进行认证测试, 推荐80%的链路运用软件进行再认证, 而20%的链路, 特别是重要链路进行现场实测, 以兼顾扩容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如何保证布线各个子系统始终保持高可性高品质?
○张宜
从项目规划到工程验收始终掌控每一个建设环节的质量。在系统运行阶段, 规范和有效地维护, 并提升管理与维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
○朱立彤
布线系统施工应按设计图纸进行信息插座、配线设备、机柜、管槽的布置, 按照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的要求进行信息插座、配线设备、机柜安装、缆线敷设和保护, 并做好配线设备、缆线、信息点等设施的标识和记录, 保证各子系统及整个系统的工程验收, 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在布线系统的运维期, 管理维护人员应对布线系统进行动态管理, 当配线子系统信息点的用途、配线架的跳线连接、干线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配线架的跳线连接发生了变化, 应及时对原标识和记录进行相应修改, 对这部分原竣工资料也需进行相应修改, 为日后维护和管理带来方便。通过控制好施工、验收、运维管理工作, 可以保证布线各个子系统始终保持高可性与高品质。
○黄群骥
先进的设计, 优质的产品, 合格的施工, 认真的检测, 良好的运维。
○曾松鸣
最简单的方法是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整个项目的全程 (从规划、产品选型到维护、消亡) 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行的做法是设定多个质量控制节点, 确定每个节点的质量控制要求, 借助于节点控制使“推理”中的工程质量得以保证。同时伴之首件负责制、随工检查、自检、第三方检查、定期维护等手段, 使潜在的隐患浮出水面, 调整质量管理措施使系统中的各个部分都能长期保持高可靠性和高品质。
○房毅
首先要选择高性能的产品, 同时要有好的安装商, 安装完成后要按照严格的测试流程进行系统测试, 并且要求用户有良好的使用和维护习惯, 这样才可以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稳定的运行。
○李超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遵循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尽量减少后期综合布线的扰动, 并且保证后期系统的平滑升级和扩展。在综合布线设计建造完成后, 子系统运行是保持高可靠性与高品质的前提保证, 也是运维过程中需要切记的。
○孙慧永
严格按标准管理流程对布线系统进行管理与标识, 定期抽测产品性能, 促使系统在生命周期内保证良好的品质与可靠性。
○刘界民
首先, 要选择可靠的产品品牌, 保证产品质量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团队;其次, 施工安装的过程要规范专业;再次, 系统在日常运营管理时要有规范的MACs (移动、添加和变更) 流程。
○肖建波
减少变更, 这是在综合布线设计建造完成后, 子系统运行保持高可靠性的前提保证。当然要减少这样的变更还要看综合布线前期规划设计的余量和兼容性。
○尹岗
除了把好选型测试、入库测试、随工测试/监理测试、验收测试、开通测试、诊断恢复测试、再认证测试等“流程品控”关口外, 定期维护是确保系统高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需不懈地坚持。
○潘凯恩
对于布线系统而言, 通常, 后期使用维护中的永久链路部分问题相对较少, 而在管理人员和用户可能接触到的子系统容易出现管理和质量问题, 这需要大力加强管理维护中的标准化概念, 强调维护流程并对用户进行培训, 不轻易自行处理问题, 不按原标准管理各类子系统。
电子配线架是否能够辅助运维期的质量控制?
○张宜
电子配线架是为了提升网络与布线的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效益, 降低运营成本, 对布线系统本身的质量控制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智能布线系统的采用反而会给布线系统的运行带来新的质量控制点, 其中包括了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
○朱立彤
综合布线系统运维工作负责系统的安全运行、设备连接的变更、定期的检测与维护、故障的消除等。电子配线架是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管理工具, 它可实现对系统进行实时的智能管理, 包括实时监测链路的通断、端口的变更、识别终端的非法接入。电子配线架满足综合布线系统运维工作中重要的安全运行、设备连接的变更等方面管理的需要, 能够很好地辅助运维期的质量控制。
○黄群骥
电子配线架是为辅助运维而研发, 但是, 所有运维都离不开负责任的运维管理人员。
○曾松鸣
电子配线架对于运维期的质量控制会有一定帮助。例如, 运维期最常见的现象是跳线混乱, 甚至到了不敢插拔跳线的地步。这就意味着许多运维人员在插拔跳线时不留记录或记录不全, 如果采用电子配线架, 能够在跳线两端被插拔的瞬间就记录新的跳线状态, 而运维人员则可以对电子配线架中的记录进行人工确认。对于运维人员来说, 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管理方法。
○房毅
电子配线架对于运行维护的管理会有些帮助, 对于质量控制没有更多的价值, 质量应该还是以好的产品、好的安装工艺等作为基础元素。
○李超
电子配线架对于物理层的中继设备和连接线缆的管理, 通过流程化电子工单、跳线记录自动化、物理资产信息化, 辅助运维期的质量控制, 减少人为误操作、记录紊乱等现象。
○孙慧永
智能布线系统采用实时监测与扫描, 如果产品本身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如接触点的断开导致系统报警, 从某一方面来说, 对本身质量控制有一定的作用, 但个人认为, 智能布线系统最大的价值在于基础设施的监测与完善管理。
○曹强
TIA 942对四级机房的标准要求是有4个9的可用性 (99.995%) , 在国家标准GB 50174-2008对A级和B级机房分别提出了“宜”和“可”采用实时智能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 在数据中心里, 电子配线架既是实现辅助运维的工具, 也是提高机房可用性、降低宕机时间的有效工具。在楼宇布线中, 电子配线架同样是辅助运维的有效工具。据统计, 在IT没有采用电子配线架的环境下, 运维成本可能占到总成本的70%, 甚至会更高。究其原因, 电子配线架的功能主要是物理链路侦测, 同时辅助管理人员管理规划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点数量、拓扑结构及线路走向。电子配线架具有管理软件的资源统计分析功能, 可实时统计配线架端口占用、交换机端口占用、机架空间资源占用等信息, 以协助管理人员进行设备装机规划, 还可以记录综合布线系统的各种工作状态, 以便管理人员查询, 并提供查询定位功能, 包括信息点平面定位、机架端口定位等, 以协助管理人员进行快速端口定位。管理软件会提供实时日志, 并通过SMTP服务器实时向管理人员发送事件邮件。所有这些使得运维的质量得到提高, 并很好地控制运维成本。
○刘界民
电子配线架的特性可以配合系统在日常运维管理时对MACs (移动、添加和变更) 进行记录。它具有实时记录、主动记录的特性, 这是传统人工记录无法做到的。
○肖建波
电子配线架具有实时性、逻辑性、集中性、安全性等优点, 对运维期的质量控制有相当好的辅助作用。
○尹岗
电子配线架对于及时发现变更、失效、错误等问题很有效。
○潘凯恩
电子配线架改善了维护的难度, 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 是辅助运维期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
■产品质量
进场测试能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吗?
○张宜
布线产品质量与制造工艺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布线系统的性能指标。当然, 施工的操作规程与规范化也会影响测试的结果。所以布线系统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全面质量控制的过程。
○朱立彤
线缆与连接器件所附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且附有本批量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 进场测试能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黄群骥
施工材料质量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十分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进场测试, 才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材料质量。
○曾松鸣
进场测试是区分工程质量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一环。对于许多工程而言, 进场不做产品测试, 到工程自测、验收时测试不合格, 再来判断是产品问题还是施工问题十分困难, 因为综合布线的缆线是敷设在天花上、地板下和墙壁上的, 基本无法在工程后期再将缆线拆除检查。而施工中的问题如果与材料的问题混合在一起, 将导致工程无法竣工。如果能在材料进场时进行测试, 使具有质量保证的产品进入工程, 可排除因产品而导致的工程不合格, 一方面使工程合格率明显上升, 另一方面加快故障排除速度。进场测试在理论上能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但现实中还是有难度的。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最理想的方式是全部进行测试, 但缆线、模块目前没有合适的无损测试方法, 所以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中提出的是抽检方式, 通过推理确定施工材料质量是否合格。对于质量管控严格且能够保证产品长期稳定可靠的产品供应商而言, 这无疑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质量保证方案。
○房毅
进场测试, 可以保证施工材料质量, 确保到货产品与定购产品一致, 并且了解产品在安装之前的基本性能, 也可以用来验证实际的安装效果。
○李超
进场测试是综合布线工程在施工前不可缺少的步骤,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一些产品在运输或者保管过程中受到的损失, 但是材料质量不能完全靠进场测试来控制, 还是要从品牌和采购的角度去保证材料的质量, 如找知名品牌或信誉较好的代理商。
○孙慧永
进场测试需要掌握科学的抽样测试方式, 可以在项目施工前期发现潜在的风险, 对材料质量的检测有一定作用。
○曹强
首先还是需要从品牌和采购的角度去保证材料的质量。通过进场测试来保证材料质量的方法有些滞后且不太实际, 除非像跳线这种可以在进场的同时进行的产品检测。
○刘界民
首先要选用品牌产品, 质量高度一致;其次在产品进场时, 要进行进场测试, 这样也可反映出产品的质量。
○尹岗
进场测试需要按照元件级测试和兼容性测试要求才能保证选材的质量。元件级测试是针对电缆、跳线、模块单独进行的“分立”质检, 确保与出厂质量指标相吻合, 兼容性测试是将电缆、模块、跳线等搭接成仿真链路进行的兼容性测试 (Cat.6/Cat.6A各厂商产品存在不兼容的问题) , 确保自选产品的兼容性、一致性、可互换性。避免因后期安装高速设备时出现误码率偏高甚至无法连接等问题。对于Cat.6A支持10GBase-T应用, 则可以考虑进行“六包一”测试。
○潘凯恩
进场测试可以有效避免因后期验收由于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不必要返工, 强烈建议执行进场测试。
如何根据进场测试结果对质量进行评价?
○张宜
按照国家标准要求, 原则上, 系统工程安装质量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结果为合格;被检项的合格率为100%, 则工程安装质量合格。对绞电缆布线全部检测时, 无法修复的链路、信道或不合格线对数量有一项超过被测总数的1%, 则判为不合格。在光缆布线检测时, 如果系统中有一条光纤信道无法修复, 则判为不合格。对管理系统还应该按照专项进行验收。
○黄群骥
测试若都合格, 一般可以认为是合格产品。如果有不合格产品, 则加倍抽测, 在加倍抽测批次中还有不合格产品, 则认定该批不合格。
○曾松鸣
建议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划》GB 50312-2007的要求对产品进行进场抽检, 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 这样的评价方法基本上能够符合现场的实际需求。
○李超
知名综合布线品牌的包装箱上都有防伪编号, 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进行质量的控制。
○孙慧永
可以设定CPK门限值,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正态分布分析, 了解本批次产品的总体质量状况。
○曹强
首先根据品牌的防伪手段保证产品为正品;其次如果有进场测试, 应根据测试结果来判定链路是否合格, 安装质量是否过关。
○刘界民
如果被测试的产品通过测试, 但是余量低, 可以重新测试核对。遇到不通过测试的产品, 要求返回厂家更换。
○尹岗
元件级测试和仿真测试如果指标都通过, 且NEXT近端串扰、RL回波损耗、插入损耗IL三个参数均有1.5d B以上余量, 则可放心使用。
如果实施进场测试, 如何确定抽测比例?采用何种测试模型较好?
○张宜
布线系统工程质量的测试不存在抽测情况, 为了保证布线系统的可靠运行, 必须对每一个信息点构成的永久链路都进行测试。当测试的结果达不到100%通过时, 可根据测试报告结果, 在工程验收时, 由工程验收小组提出抽测, 抽测的比例不超过信息点总量的10%, 最好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抽测。工程测试原则采用永久链路的连接模型。
○朱立彤
从批量中任意抽取三箱电缆各截出90m的长度, 加上工程中所选用的连接器件按永久链路测试模型进行抽样测试。跳线按5%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 采用永久链路模型进行测试。
○黄群骥
抽测比例不用太大, 按1%~3%即可, 但要增加随机抽测次数, 随机抽测的数量越小, 则效果越好。
○曾松鸣
对于乙方自测试而言, 建议进行全检性能测试, 以确保抽测合格。对于验收测试而言, 建议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的规定确定抽测比例。至于测试模型, 信道测试无疑是价格便宜、性能指标比较宽松的, 但它的缺点是一旦更换跳线或将跳线两端对换都不能保证再现原有测试数据, 许多单位在使用后还需检查系统的参数时将失去对比的依据。为此, 建议采用永久链路测试, 而跳线则单独进行产品级性能检测。
○房毅
不确定,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约定即可, 单纯测试产品即可, 可以使用基本链路模型。
○李超
目前, 常见的进场测试有线缆测试、跳线测试和外部串扰测试, 测试一般按照2%~20%的比例进行抽测。
○孙慧永
关于抽测比例控制, 可以参考设备厂家的推荐比例, 也可以按统计学原理来确定比例。测试模型采用永久链路比较合适。
○曹强
综合布线每个链路都需要单独的检测报告, 100%进行检测最好。
○刘界民
测试可遵循《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312-2007的要求进行。
○肖建波
合格率就是通过率, 监理可以监督测试过程, 并且可以按照3%~5%进行抽测, 若发现问题, 可适当提高抽检比例, 目标是100%的合格。
○尹岗
进场测试可以使用测试元件级参数的适配器进行测试即可, 以电缆为例, 剪下100m电缆, 两端剥去胶皮, 仪器选择100m电缆测试标准, 然后直接将电缆插入适配器上面的8个电缆孔进行测试即可。对于兼容性测试, 建议选择永久链路模型, 采用三长三连方式, 辅之以跳线的元件级测试, 可保证100%达标;也可选择通道模式, 采用三长四连方式, 不保证100%达标。
○潘凯恩
由于施工所需材料器件数量巨大, 可采用抽测的方式, 一般建议抽测比例在5%左右。测试模型宜采用三长三连, 或三长四连的方式进行。
铜缆与光纤测试需要使用那些测试工具?有什么要求?
○张宜
性能指标测试采用电缆测试仪和光纤测试仪, 但是要注意仪表的使用精度。仪表的精度分为II、III、IV三个等级, 分别对应于D、E、F级别的布线系统。
○朱立彤
铜缆测试仪表可测试FA级及以下各级别铜缆布线工程的各种电气性能。光纤测试仪表可测试OM1、OM2、OM3、OM4及OS1、OS2光纤布线工程的光纤传输性能。
○曾松鸣
铜缆测试用的测试仪器建议分两级:通断测试和性能测试。通断测试采用通断测试仪对所有的双绞线进行测试, 确定所有缆线没有出现线序错误、断线等低级错误, 在此基础上使用性能测试仪进行标准所规定的各种参数测试。光纤测试所需的测试仪器比较多, 如测光纤通断的光纤测试笔、测光纤接口表面是否有灰尘或划痕的光纤端面测试仪、测光纤信道衰减总量的光纤衰减测试仪/光纤衰减测试组件、测光纤信道各部分损耗曲线的OTDR测试仪等。
○房毅
光源/光功率计和一些辅助活动连接工具, 如果有单模或长距离需要, 也可以使用OTDR。
○李超
需要线缆性能认证测试仪表, 较为常见的是Fluke系列的测试仪DTX1800等, 可存储千条链路测试报告。常用的光纤测试工具有光功率计、光时域反射仪。
○孙慧永
铜缆采用手持式线材测试仪比较方便快捷。光缆采用光源与光功率计或OTDR测试比较方便。
○曹强
采用Fluke测试仪器, 可以检测性能及导通性及断面等。
○刘界民
铜缆可采用通断测试仪、寻线仪、认证测试仪来检测。光纤可采用红光源、光纤显微镜、光源光功率计、OTDR回波测试仪来测试。
○肖建波
较为常见的是Fluke系列的测试仪, 可以检测铜缆、光缆, 可存储千条链路测试报告。
○尹岗
铜缆质量认证因为涉及参数指标, 必须使用认证级别的电缆测试仪, 精度要求IV级 (Cat.7及其以下级别) 或V级 (Cat.7A) 。由于Cat.8还没有正式发布, 精度标准还没有规定, 此处暂不给出建议。光纤测试传统的要求是损耗测试, 又称为一级测试 (Tier1, T1) , 但传统测试不能保证高速光纤开通误码率达标, 故TIA 568C/ISO 11801均升级了测试要求, 也就是二级测试 (Tier2, T2) , T2测试是在一级测试的基础上扩展进行OTDR测试, 并进行质量判断, 也就是:T2=T1+ (HD) OTDR+Event Judgment。其中, OTDR就是光时域反射测试, (HD) OTDR是指高解析度的OTDR, 原因是数据中心高速光纤长度补偿, 但可能存在多跳接和短链路, 甚至要求评估短于1m的跳接线两端的连接质量。故事件死区和衰减死区的要求较高, 动态范围要求不高;Event Judgment (事件判断) 则要求对链路中的连接事件进行判断, 一般要求是:机械连接器损耗不超过0.75d B, 光纤熔接点不超过0.3d B, 光回波损耗 (ORL) 不超过-20d B/-35d B (MM/SM, ISO要求) , 行业建议是ORL最低-35d B。
○潘凯恩
铜缆建议采用福禄克DSX-5000线缆认证分析仪。光纤建议采用福禄克Certi Fiber Pro光缆测试仪进行光纤一级测试或Opti Fiber Pro光缆测试仪进行光纤二级测试。
■测试验收
根据工程概算和预算定额确定测试工时与费用?
○张宜
是的, 布线工程测试的概算、预算定额在土建与通信行业中都有相关的规定, 且可以套用。
○朱立彤
测试费用按照各地方政府规定的取费标准计算出来。
○黄群骥
工程概算和预算定额确定测试工时与费用往往偏低, 需要补偿不少, 一般按每点多少元计算, 量大单价低, 量小单价高。
○曾松鸣
如果能够配备专门培训和考证的概预算人员, 根据工程概预算软件确定工时和费用, 实施工料分离的计算模式, 对于综合布线工程而言是最理想的, 但是综合布线工程至今还不是一个作业方式稳定的工种, 许多新的施工技术仍然在不断引入和翻新, 如圆型理线工艺、方型理线工艺、一步法双绞线敷设工艺、两步法双绞线敷设工艺、各种模块的不同端接工艺等, 它们给工程定额的制定带来了许多麻烦。所以, 使用工程概预算将是综合布线工程走向正轨的重要一步, 而前提是综合布线工程定额已经完善。
○李超
根据工程概预算确定出测试工时和费用很有必要, 一般在工程报价时, 可以将综合布线系统使用材料单价与人工费组合而成, 其中人工费中包含施工费和测试费用, 测试费用确定测试的工作量与工时。
○孙慧永
对于布线类测试, 预算时可根据测试总量及单位测试费用进行计算。
○刘界民
自测费约为材料费的1%, 第三方检测费约为材料费的3%~5%。
○肖建波
在工程报价时, 可以将综合布线使用材料单价与人工费组合成综合单价, 其中人工费中包含施工费和测试费用, 实际工程报价中, 这个测试费用的人工量较大, 但是很有必要。
○尹岗
测试工时一般可以按照电缆500条/天, 光纤T1-250条/天, 光纤T2-200条/天进行计算, 测试成本电缆5~15元/条, 光纤10~20元/条计算。
如何保障全程施工的质量?监理部门如何参与检测工作?
○张宜
施工企业对工程从产品选用、施工组织、施工计划、施工流程、人员培训等环节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监理部门对检测工作及检查测试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朱立彤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全过程应遵循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做好随工检查、自测、系统测试工作, 以保证全程的施工质量。监理部门负责组织检测工作, 确定测试项目, 监督测试过程。布线工程的总体是否合格应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的竣工检测综合合格判定规则来确定。
○黄群骥
保障施工质量是基本要求, 但考虑实际情况又是复杂的问题, 比如设计方案、产品质量、施工队伍、工程造价等。只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实施, 质量应该能够保证。监理部门在这个过程中仅起到监督检查作用, 真正施工质量的好坏还是由施工方决定。布线工程的总体合格率是整个项目的综合反映, 一般应该在99%以上。
○曾松鸣
监理是接受甲方聘请、专门监管工程质量的机构。对于综合布线工程而言, 如果甲方打算完成一个质量较好的项目, 就需要配备具有丰富的综合布线监理经验的专业监理队伍。他们从施工伊始加入, 直到工程竣工为止, 对综合布线工程进行全程监理。可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12-2007) 及相关的各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并据此评判综合布线工程是否合格。
○李超
综合布线工程中的每条链路都需要单独的测试报告, 通过率就是合格率。监理可以监督测试过程, 并且按照3%~5%进行抽检, 如果不是100%合格, 就应当适当提高检测比例, 保证100%合格。
○孙慧永
可以要求施工方做随工检测, 若发现问题, 可以及时处理。监理可参与过程抽测, 验收前由监理作整体测试, 以保障最后完工的性能要求。通常情况下合格率不能低于95%。
○曹强
综合布线每个链路都需要单独的检测报告, 通过测试以保障施工的质量, 监理可以监督测试过程, 并且按照3%进行抽测, 若发现问题, 可适当提高抽检比例。
○尹岗
只要坚持选型测试、进场测试、随工测试/监理测试、验收测试、开通测试即可保证全程施工质量。
检测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或测试不合格比例较高时, 如何制定问题解决流程?
○张宜
建设方或工程验收小组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集成商、监理单位查找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进行整改, 整改完成再进行测试, 直到性能指标达到合格。
○黄群骥
布线不达标的可能性很少, 除非是特殊情况或工程质量确实很差, 比如说在机房中经常遇到的短跳线就很难测试通过。其他情况应该分析原因, 找出问题。
○曾松鸣
现场检测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或测试不合格比例较高, 意味着一次性施工的质量没有达到要求, 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整改使之合格。首先, 需要确定是否存在批量性的不合格现象, 如果存在需立即解决。其次, 在测试时应尽量做到批量测试, 对不合格的测试记录进行集中处理。再次, 所有故障排除的记录应长期保存, 并随时可以调取, 这将有助于排除疑难杂症。
○李超
施工方要有链路检测报告, 用户可以委托第三方再次全部检测或部分抽检, 如果检测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 (常见的问题是铜缆双绞线模块卡接、施工链路的弯曲半径问题、线缆捆扎过紧) , 需要逐个进行排查, 且需要一定的工作量, 没有捷径可走。
○孙慧永
如果不合格比例超过5%, 要求系统集成商提出解决方案, 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 可通过重新打线或更换材料等方式处理。
○刘界民
首先, 检查测试方法是否规范;其次是校准核对测试仪, 排除测试仪问题或更换测试仪对问题点重新测试;再次, 检查安装是否符合厂家产品安装规范;最后, 检查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肖建波
在实际工程案例中,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尤其是大规模的综合布线项目中, 施工方首先要对每个链路做检测报告, 用户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全部检测或部分抽检, 现实中, 我们会发现个别链路问题, 常见的是铜缆模块卡接不好或线路施工弯曲半径问题等, 需要逐个排除。
○尹岗
GB 50312-2007要求进行诊断、定位和修复, 常见问题是打线、拉线不合格;其次是模块质量本身不合格, 严重时甚至需要更换布线电缆, 这可能会影响系统开通时间。对发现问题的链路必须进行全面复检而不是抽检, 直至100%合格为止。
■日常运维
日常维护阶段, 高可靠性布线系统宜多长时间按照一定的信息点比例进行一次抽测, 为什么?
○张宜
没有这个要求。
○黄群骥
合格布线系统的可靠性是很高的, 如果不是在使用维护中损坏, 3~5年应该没有问题, 但在验收初期可能会有一些施工稍差的信息点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 所以在运行半年后一般很少再进行抽测, 即使抽测也很少会发现问题, 但在系统升级时, 最好进行一次性能抽测, 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曾松鸣
早在十多年前, 使用单位就已经开始在运维期间定期对综合布线工程进行抽测, 以确定性能、可靠性、故障概率的变化趋势。对于使用单位而言, 所希望的是综合布线工程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持高速信息传输功能。为此, 综合布线系统的当前性能将会是他们关心的重点。在运维期间, 双绞线及光缆大多处于传输状态, 这意味着不适合将所有的缆线全部进行抽测, 而定期抽测对应用不会带来明显影响, 所以综合布线工程有必要进行运维期间的抽测。
○李超
综合布线系统在工程完毕后尽量“少扰动”, 系统本身就处在不间断工作状态中, 质量保证主要是施工前的进场测试和施工后的工程项目验收测试。但由于布线系统经常存在增减、扩容、速度升级等活动, 定期检测是防止信息化问题发生的方法, 一般建议2年左右进行一次抽测。
○孙慧永
建议每年定期检测一次, 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稳定性, 比例可以根据自己对网络要求的大小或抽样统计分析级别制定。
○刘界民
建议每年抽测比例为1%~2%。通过抽测, 可以判断产品在长期使用中是否存在结构缺陷, 是否被污染、被氧化等问题的发生。
○肖建波
高可靠性布线系统, 正常情况下都是在不间断的工作, 为什么要进行抽测, 这些工作都应当是在交付使用前完成, 后期应当坚持“少扰动的原则”。
○尹岗
在日常维护阶段, 最常用的检测是对拟用/备用跳线进行进货测试, 保证100%链路合格率。
对整个布线系统, 一般建议是1.5~2年进行抽检或轮检, 抽检比例不小于30%, 轮检则是全检, 考虑到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可采用轮检的方法。
○潘凯恩
关键链路建议1年左右进行一次抽测, 2年左右对用户链路选择性测试, 主要针对业务重要性较高的部门信息节点。综合布线性能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过程, 这与人为因素、机房环境、器件质量均有关系, 需要定期抽测。
需要检测哪些项目?
○张宜
不同等级的铜缆和光纤布线系统, 在不同的通信业务应用时, 有不同的测试项目。屏蔽布线系统有关于屏蔽特性的一些指标要求;铜缆布线系统除了接线图、长度要求外, 还包括衰减、近端串音、近端串音功率和、衰减串音比、衰减串音比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音、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和、回波损耗、传播时延、传播时延偏差、插入损耗、直流环路电阻、耦合衰减、不平衡阻抗等指标;光纤布线系统主要考虑长度、光纤衰耗、极性等传输性能。
○黄群骥
系统升级所涉及的指标都应该测试。
○曾松鸣
从理论上说, 所有的检查和测试项目均应进行, 但运维期间是以应用为主, 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到检测中去, 所以建议进行关键项目的检测, 如桥架平整度、标签标识、跳线性能、双绞线的永久链路、未使用光纤纤芯的端面清洁度、未使用光纤的传输性能、电子配线架的异常报警、布线管理软件中数据正确与否等。另外, 运维期内还有一项需要检查 (不是检测) , 即应对故障的应急解决方案及其可操作性。
○李超
需要定期检测综合布线系统变动、新开通、升级扩容点的性能指标。
○孙慧永
主要检测传输性能。
○刘界民
参考GB 50311-2007、GB 50312-2007做常规认证测试即可。
○肖建波
日常维护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在正常运行期间, 定期进行保养和检查。一般每隔一月或数月就进行一次。检测项目包括:清除机柜内外综合布线系统上的灰尘;检查弱电间网络交换设备、信息点、模拟电话线路运行情况;检查综合布线桥架的平整度, 如果发生形变、支架螺丝脱落等与安装图纸不符合的情况应立即修复, 以免桥架断裂或脱落致使信息业务中断;使用性能测试仪对铜缆信道和未使用的光纤信道进行抽检, 测试方法为永久链路测试和所用跳线的性能测试, 并与原始记录进行核对;检查双绞线、面板、配线架、跳线上的标签, 将脱落的标签补全, 将粘连不牢的标签重新粘贴, 更换有损伤的标签。
○尹岗
抽检/轮检采用永久链路模型进行测试即可。光纤则是复检T1/T2, 对测试结果可以与前期测试结果进行比对, 了解参数变化的趋势。目前, 对数测试仪软件都具备参数比对功能。
○潘凯恩
双绞线主要检测性能的相关参数, 如近端串扰、回波损耗、衰减等。光缆主要检测总损耗和事件损耗以及反射。
文档如何备案和更新?
○张宜
布线系统文档采用文本与电子文档或其他的手段进行归档, 主要考虑便于保存与查找。
○黄群骥
综合布线最难的就是管理, 而管理中最容易疏忽的就是文档的更新和备案, 因人为因素较多, 如果能减少人为因素, 文档的备案和更新就会好很多, 比如电子配线架系统。
○曾松鸣
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文档在进场时就应该启动, 直到退场为止, 每天甚至每时都应完善施工文档。即使竣工后, 如果有需要补充的文档内容, 也应对文档进行更新。对于竣工文档, 作为施工方应备有两种版本, 第一种是根据标准或工程规定所需的文档;另一种内部文档, 将施工过程中与该项目相关且与今后可能产生的维护相关的内容全部包含进去, 当然也包含各个版本的配置清单、报价单、成本/利润分析和解决方案, 确保今后能够查阅到与该项目相关的所有信息, 而不是靠人的记忆恢复当时的场景。
○李超
综合布线系统文档管理内容包括布线设计施工图纸、验收测试报告、综合布线端口对应表和后期维护变更。这些文档是必须备案和及时更新的, 一般管理方法有智能管理和物理管理两种。物理管理涉及大量工作, 会有人为误差, 难于查找。目前, 智能管理方式越来越普及, 主要是结合电子配线架硬件和布线管理软件, 基于软件数据库和CAD图形软件, 以智能化和图形化记录布线设计施工图纸、综合布线端口对应表, 并自动化记录维护变更情况。
○孙慧永
文档的备案与更新需要制订统一的管理流程并严格实施。
○刘界民
施工方要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系统图;所有的日常运营维护MACs都要有准确的文档记录;可以采用电子配线架辅助管理。
○肖建波
所有的综合布线设计施工图纸、每个链路测试报告、综合布线端口对应表以及后期变更情况都应当归档, 同时纸质和电子文档也需要归档, 尤其在庞大的系统内, 应包括智能大厦以及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
○尹岗
在变更、升级、扩容、诊断、调整拓扑结构等活动后, 必须及时更新标识和文档, 这是硬性要求, 以免给系统标识造成混乱。文档的更新, 现在都可以实现电子版本的更新, 需要关注标识的完全一致性。
○潘凯恩
现有测试工具已经集成了强大的文档备案功能, 并且在文档归类时引入项目配置, 可以很好地做到前期的自动归类, 大大简化了备案和更新的工作量, 可充分利用工具的此类功能实现无纸化的文档备案。
如何保证测试仪表的精度?
○张宜
在每一次工程测试之前需要对测试仪表的精度记录进行检查, 或到仪表的维修部门进行精度校准, 并出具相关证书。
○朱立彤
测试仪表必须在仪器精度校准期内方可使用, 超过校准期或测试永久链路适配器的测试点数超过厂商规定的精度范围的测试仪表, 需生产厂商重新进行精度校准并取得精度校准证书。
○黄群骥
购买合格的测试仪表并按时送检, 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曾松鸣
首先, 测试仪器应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选用, 这一点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已经明确;其次, 根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要求, 所有的测试仪器均应在仪器有效期内用于测试, 以免因仪器仪表的时飘 (时间漂移) 导致测试结果偏差。此外, 对于特殊项目, 测试应在指定温度的条件下进行, 以免因温飘 (温度漂移) 导致测试值不准。
○房毅
定期校验, 保持适当的存储环境, 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等。
○李超
使用知名品牌测试仪器, 另外, 使用前需按照仪器使用说明对仪器进行校准。
○孙慧永
仪表根据标准要求每年校准一次, 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刘界民
遵循测试仪厂家的说明手册, 按要求做返厂校准。
○肖建波
使用知名品牌测试仪器, 如福禄克、理想等, 同时, 使用前需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校正, 固定时间内送第三方进行校正 (建议一年校正一次) 。
○尹岗
如果温差较大, 一般建议开机预热10分钟后进行测试。Fluke仪器本身的精度可以支持较长恒定时间, 但依据国家计量法, 建议每年校准一次。另外, 仪器的用户自校可以每月进行一次, 或在更换其他适配器时进行一次。虽然永久链路适配器不需要每次测试前都进行校验, 但还是应按照产品规定每半年自校一次, 以保持永久链路的测试精度, 确保链路的居中性和跳线可互换性。对于光纤测试, 必须使用质量合格的测试跳线, 并对跳线进行预先挑选。为了消除测试跳线带来的误差, 均需要对跳线设置基准值 (即归零) , 但切记设置基准后的光纤测试跳线不能从光源口拔下, 否则还需重新设置基准。如果是光纤T2测试, 则在实施OTDR测试时为了保证测试精度需要使用补偿光纤, 补偿光纤在测试前也需要设置基准。
○潘凯恩
任何一种测试类仪表都存在精度问题, 随着使用时间和次数的增加, 仪器的精度会有所偏离, 比较好的维护方式是定期进行仪器精度校准, 以布线测试仪为例期限一般为一年, 但同时需要兼顾测试次数和操作习惯, 一般建议测试5000次后校准一次, 同类比对, 以判定是否精度偏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编后语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篇6
一、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概况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的提出源自于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经济学家葛丁(Golding)和弗里曼(C. Freeman)分别在1972年和1982年提出了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life cycle of industrial cluster)是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反映,Tichy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formative)、成长(growth)、成熟(maturity)和衰退或僵化(petrify)四个阶段[2],Ahokangas、Hyry和Räsänen将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分为发生和显现阶段(origination and emergence)、成长和趋同阶段(growth and convergence)、成熟和调整阶段(maturity and reorientation)[3]。
魏守华根据产业集群的主导动力的差异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为发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并用定性的方法归纳出各阶段的一般特征[4]。刘斌将产业集群的演变过程分为形成、快速集聚、稳定发展和衰退四个阶段,并总结出各阶段的影响因素和特点[5]。刘恒江、陈继祥认为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会经历从诞生到衰退的发展过程,并就如何延长生命周期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6]。刘孟达将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分为初级集聚、中级聚集和高级聚集三个阶段[7]。
波特将产业集群周期分为诞生(birth)、演进(evolution)、衰落(decline)三个阶段,并从历史起源、集群形成后的自我强化循环和集群衰落的种种可能原因三方面进行了解释说明[8]。波特非常强调产业集群竞争力衰退的加速度惯性,但并不否认产业集群的活力的复苏和持续发展,这个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国家竞争力发展四个阶段的划分和描述上。他认为国家一旦进入富裕导向的阶段经济就会走下坡路,但还是有无限的可能让陷入富裕导向阶段泥潭的国家重新回到生产导向阶段或其他阶段,从而重新获得竞争力。因此,处在成熟阶段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有两条道路:复兴和衰退。当然,按波特对产业集群的研究结论,产业集群最终走向衰落的概率要大的多,但同时也预示着步入复兴的产业集群可能进入新一轮生命周期,再经历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或部分阶段。
二、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对比讨论
事实上,对地方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和应用得最多,又比较成功的正是旅游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旅游集群的生命周期主要集中在旅游学界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和规划应用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the life cycle model)。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是由W. Christaller(1963)在研究欧洲的旅游发展时提出的,而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R. W. Butler提出的[9]。Butler认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循环进化的过程,经过6个阶段,即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10]。
Cooper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作了系统的综合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1)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2)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3)作为预测工具[9]。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当前一般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1.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地方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但会走向衰落,还可以有不同的路径走向复苏。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相对应,我国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者还较少关注集群的衰落发展阶段,更缺乏考虑集群复苏的可能和途径。
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了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人为加以调整和控制的“有人系统”的思想,而重视并如何发挥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行为主体的作用,并根据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进行“有人调控”的研究还很缺乏。
3.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具有预测功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描述性工具,已经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实践。但是,目前研究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学者还普遍处在对其重要性的“意识”阶段,还在努力探讨、定性归纳和总结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还没有形成判定集群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一致性意见,在区域(城市)产业规划中则更是缺乏应用,还没有成为一个规划和实践应用的解释性工具。
波特尽管提出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发展的三个阶段,但他并没有结合钻石系统深入分析这三个阶段的演进规律,Tichy、Ahokangas等学者则没有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钻石系统的视角来分析生命周期的动力和特点。因此,补充基于钻石系统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并将其作为集群竞争力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完善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微观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三、基于钻石系统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构建了包括“生产要素”、“相关和支持性产业”、“需求条件”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四大关键要素和“政府”和“机会”两大非直接要素所组成的钻石系统模型[1]。基于波特的钻石系统理论,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的批判与讨论,紧密联系我国国情和地方产业集群实际,本文将“区域文化”和“外来投资”两大要素纳入钻石系统模型,假设与“政府”和“机会”一起作为外生间接要素,由此提出了需要验证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钻石系统假设模型,并结合八要素假设钻石模型来分析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钻石系统特征、主导动力因素的组合及变迁、竞争力水平的演进等规律。
1.发生阶段(formative stage):
这是地方产业集群的初始、萌芽阶段,特点是一定数量的同类和相关企业集中地出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地方专业化指数较高,初级生产要素(或一般性生产要素)、地方文化(企业家精神)和政府作用往往成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机会则很可能是引发产业集群的一种重要因素。但该阶段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不大,注重价格敏感性的市场,支持性产业、相关产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很不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联系均较弱。集群在该阶段的竞争力最弱,要素间有一定的“拉拔”作用力,有形成系统动力的趋势。
2.发展阶段(development stage):
初级生产要素和政府仍是该阶段竞争优势的主导因素,但集群更倾向于高级和专业型生产要素的拥有,政府在招商引资、促进外贸、营造环境和提供服务中地位突出,该阶段的市场需求、相关和支持产业、同业竞争、外来投资上升为竞争优势的主导动力。市场需求的不断上升并带动了上下游的辅助行业的发展,外来投资(含Inward FDI和内资)和出口的不断增强、扩大使企业的数量飞速增加及产业规模逐渐扩大,集群的协作机构(institutions for collaboration,简称IFC)也逐渐成为了集群发展一支重要力量,本地企业的竞争和合作不断增强和加深,逐步形成了地方生产系统。区域文化则营造了社会网络并逐渐发展为创新型文化,加强了企业的根植性,企业和个人则具有高度的工作意识和动力。该阶段集群的竞争力在迅速增强,钻石系统要素逐步完整,要素间的“拉拔”升级作用显著,系统的动力非常强劲,并形成自我强化的竞争力系统。
3.成熟阶段(maturity stage):
集群内的企业的数量比较恒定,部分企业发展为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上不断攀升。依赖低成本的初级生产要素的地位迅速下降,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创新型生产要素。集群产品的国内需求会达到最大,国内市场逐渐饱和,需求的国际化成为主流。相关和支持行业非常发达,尤其是有高度发展的专业性服务行业支撑产业集群。区域创新型文化促进了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形成。同时,该阶段的国内竞争受到忽视和弱化,政府的作用力减弱,外来投资迅速减少,需求的精致性和复杂性也导致企业的风险性增加。总体上看,该阶段的钻石系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之中,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和依存,系统动力强健而稳定,可能会有小幅波动,集群的竞争力达到最大。
4.衰落或复兴阶段(decline or rejuvenation stage):
在衰落阶段,集群产品的国内外市场萎缩和衰退,高级和专业型生产要素的培育和创造能力缺乏,外资撤资、所属集群内的相关产业会纷纷脱离、解散,员工的竞争、创新意识缺乏,工作意识下降,最终导致集群的解体。钻石系统部分要素的竞争优势丧失、退化,并影响其他要素,系统功能消退,系统反向运作和紊乱,并产生惯性,造成钻石系统的崩溃和瓦解,竞争力因此逐渐减弱和消失,产业集群也可能进入复兴阶段。但要进入复兴阶段,这可能来自于新的机遇,也可能是要素的更新升级,产品变换后适应了市场新需求,企业战略的调整,加之政府的正确干预和创新文化的推波助澜,使系统要素间重新强化,钻石系统的功能、动力又可能得到恢复和持续增强,集群的竞争力由此进入复兴阶段或进入新一轮生命周期。
但也有一种特例,复兴后的产业集群可能已经不是原来意义和性质上的集群,完全可能在原集群基础上或与其它集群(产业)交叉而产生另一种新类型的集群,新集群的生命周期已经不是原集群生命周期的简单延续,而是新类型集群的生命周期的开端。这正如城市化对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作用一样,在城市化的作用下,一般会加快近郊的乡村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进入停滞和衰落阶段,而且会最终会停止,是不可逆转的,若原来的乡村旅游地变迁为主题公园、游乐园、城市绿地公园等,看似原乡村旅游地开始复苏,其实质是乡村旅游地变为城市旅游的一个目的地,是属于另一类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表征。
四、结语
为了进一步丰富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的钻石理论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解释力,本文在辨析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借鉴比较成熟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将地方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发生、发展、成熟、衰落或复苏等四个阶段,并结合钻石系统总结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钻石系统特征、钻石系统的主导动力因素的组合及变迁规律。这不但丰富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方法,而且有利于在实践中把握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进退”机制与规律,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人为调控,推动地方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摘要:为了进一步丰富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钻石理论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解释力,在借鉴比较成熟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之上,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分为发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落或复兴阶段,结合八要素假设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钻石系统特征、主导动力因素的组合及变迁、竞争力水平的演进等规律。
关键词:钻石模型,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Dunning,J.H.,Bannerman,E.and Lundan,S.M.Competitiveness and industrial policy in North-ern Ireland,Northern Ireland Research Council,Research Monograph 5,March,1998.
[2]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10):2-9.
[3]Ahokangas,P.,Hyry,M.and Rasanen,P.Small techology-based firms in fast-growing re-gional cluster.New England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1999(2):19-26.
[4]魏守华.产业群的动态研究及实证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2(3):16-24.
[5]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J].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6]刘恒江,陈继祥.基于动力机制的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5(5):607-611
[7]刘孟达.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8]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77-90.
[9]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J].建筑师,1998(85):41-50.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篇7
刀具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广义上来说,是对刀具计划、采购、设计制造、库存、现场使用以及修磨、报废等过程中信息的管理。本系统的设计,是在满足生产制造需要的前提下,对刀具寿命周期内的刀具需求计划、刀具寿命、刀具修磨、报废等情况进行管理和监控,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不断记录刀具的加工信息,跟踪刀具的使用状态,对刀具寿命进行在线监控,对生命周期内刀具出入库、加工使用、回收、刃磨、报废等进行集成化管理。并且通过Web平台,利用Internet将刀具管理系统与CAPP、Master CAM等集成,实现信息的共享。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的刀具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对刀具寿命的有效预测,为实际加工中换刀决策和离线状态下的刀具寿命预警提供了依据,同时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用最低的刀具成本加工出最多的合格产品。
1 系统功能分析
本系统由两部分构成,终端为客户端,即用户操作界面,接受用户请求,并向数据库服务提出请求。后台为服务器,负责数据管理,并将数据交给客户端,由客户端对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呈现给用户,获得所需的刀具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使生产过程更加协调,实现刀具管理的电子化、自动化、精确化和流程化。
1.1 系统功能
(1)刀具基本信息管理:刀具尺寸,规格管理;刀具几何参数管理;
(2)刀具管理员可以统计刀具的数量,使用次数,刀具磨损情况等,实现刀具寿命控制。
(3)统计机床加工信息并利用已有大量加工经验数据,实现刀具寿命的预测。
(4)与Master CAM系统集成。
(5)实现用户的权限管理,要求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
(6)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安全。
1.2 系统主要模块
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以及数据库的设计范式,可以建立相关模块的数据表。可供选择的数据库模型很多,选择关系数据库模型以二维表的形式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刀具基本信息表如表1。
2.2 功能模块设计
刀具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在制造执行单元实现刀具信息的共享,满足工作地人员、CAPP工艺设计人员、计划调度人员等对刀具信息的需求。系统的主要模块如下:
(1)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主要是对系统及其权限进行管理。只要是将与本系统有关人员的信息全部存储在数据库中,在通过身份验证后,系统管理员可以更新个人信息以及员工信息。权限管理为系统的不同角色分配不同的使用权限。
(2)基本数据管理模块:该模块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浏览、查询、添加、删除、编辑等操作,以实现对数据的采集、管理与优化,数据库用PB建立。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设计刀具查询功能,刀具信息查询根据输入的刀具信息的多少进行单一或组合查询。
(3)刀具寿命管理模块:包括加工信息和寿命预测两部分。加工信息统计主要是对机床的加工信息进行管理,可对相关刀具的加工信息进行统计,跟踪其寿命状态。寿命预测是通过输入的加工信息,查询样本数据库获得相关样本后,预测该条件下的寿命值。
(4)库存管理模块:对刀具库中的每把刀具的使用情况、磨损情况以及库存刀具种类、数量等进行全程控制管理。同时实现刀具库存信息的实时更新,让刀具使用者可以得到最新的、最真实的刀具信息。
3 系统实现
3.1 系统实现结构
通过对刀具实现功能的分析得到系统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3.2 刀具生命周期信息的采集、处理、更新与维护
目前对刀具磨损寿命管理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采用简单的切削时间累加的方法进行刀具磨损寿命管理,此种方法简单方便,但是不足以全面衡量刀具的磨损。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在线监测的办法来掌握刀具磨损与破损状况。但是不能预测刀具的破损时间,容易造成工件和机床损坏,也会出现停机待件现象。
本文采用计算刀具剩余磨损寿命来预测刀具状态。我们将刀具磨损寿命计算的有关指数及修正系数建成数据表的形式,存放于刀具库中,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刀具的切削用量数值,由网络传递给PC机数据库,经过软件处理得到刀具剩余磨损寿命。这样就可以利用数据库的查询功能,编制相应的处理程序,智能化地确定刀具的剩余磨损寿命,实时掌握刀具的磨损情况,并提前预测刀具破损时间,即可以在刀具磨损到一定程度时,提示重新磨刃,在刀具破损前,强制刀具报废,避免潜在的巨大损失的出现,同时又可以优化刀具寿命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3.3 刀具编码
刀具编码要求每把刀具必须而且只能拥有唯一的一个代码,用于计算机的识别和处理。采用最常用的编码方案,柔性分类编码,基本结构模型为:柔性编码=固定码+柔性码。固定码反映对象的类别信息,柔性码反映对象的详细信息,根据编码原则,刀具的分类码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例如D2511001002
(1)分类码:数控加工中的刀具主要包括通用刀具及专用刀具,故刀具切削类型先进行一级分类,再对每一类进行详细分类,并分别编写分类码。
(2)刀具的特征系列码:由三位数字码组成,表示每一类刀具特定的规格参数,如直径、长度、材料等。
(3)刀具的姐妹码,即流水号。考虑到每把刀具的使用信息不同,应为每类刀具设置流水号,用于当同类刀具特征系列码相同时区分每一把刀具。
3.4 图形化用户界面
刀具管理系统中,数据种类繁多,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出发,可以把刀具的所有数据信息存放到数据表的一个字段中,利用PB强大的图形化的开发环境,开发图形化的用户界面。系统管理模块界面如图3所示。
3.5 用户与权限管理
本软件设置分级管理权限,当用户使用该软件时,必须进行注册,成为注册用户的才能登录功能页面,实现各项功能。当用户注册时,首先填写浏览器中的注册表格,服务器通过自检来验证是否为合法用户,如果验证成功,系统将分配给用户唯一的ID和密码,同时将用户信息存入到用户信息数据库。
3.6 组合式模糊查询
刀具查询功能是刀具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的实现,是计算机管理刀具信息的重要体现。如果不输入任何查询条件,程序会列出所有的刀具信息。组合式的模糊查询,用户可根据所知信息的多少决定查询方式,例如:可只输入刀具长度进行查询,也可根据刀具直径进行查询,还可同时输入直径、长度进行查询。
4 结语
随着数控加工设备的广泛使用和数字化生产线,生产车间的建立,对刀具管理系统提出迫切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刀具全生命周期的分析和设计,实现了刀具从投入生产到报废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余晓燕.计算机辅助刀具管理的探讨[J].航空制造技术,2001(增刊):25-27.
[2]范牧昌,李玲.柔性制造系统中刀具管理系统的研究[J].现代机械,2001(3):40-42.
[3]赵葛霄.FMS环境下的刀具管理系统[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0(9):45-47.
[4]徐国栋.自动车间刀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5.
[5]周占峰.面向ERP的刀具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5.
[6]Jiang Bin,et al.Study of Optimization of the Multi-goal Cutting Parameters in NC Turning[J].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2):43-46.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篇8
关键词:生命周期,非技术,阶段
一、企业运用信息系统的意义及必然性
当今社会的生产力正在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发展着,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的企业, 都是不断的扩大规模, 管理的落后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发展中的企业的硬伤。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求企业的管理高效化, 信息系统化。一方面, 是企业能够发挥自动化的高效率, 高质量。从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计划、订货、加工制造、销售、到最后的售后服务所有的环节可以统一管理起来, 使自动化高效, 流畅起来。另一方面, 企业的管理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 灵活、及时地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在快速地扩大规模, 但是在管理上却是远远滞后的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同时, 由于领导人主要关心的领域仍然局限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产品结构等这种较为传统的问题上。导致企业在运用信息系统上的脚步进一步的放缓, 可以说企业想要在适应新的形势政策上做到不落后于他人, 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企业的进一步建设是必由之路。
二、用生命周期法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优势
运用生命周期法进行信息系统建设, 能够将信息系统的功能最大限度运用在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当中, 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壮大和保持自身的竞争实力, 根据不同时期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发展阶段, 选择不同的营销战略。根据企业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 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使自身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一) 在企业的发育期的优势
在企业的发育阶段也可以说是企业的创业阶段, 在这一阶段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就会出现一个高灵活水平的优势。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属于初步的, 我们强调的是创业初期的企业变型为高度集中化、高度专业化的组织。这样的企业, 结构灵活, 沟通便捷, 信息处理高效。对于一个开始创业的公司来说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成长初期能够提出恰当的市场定位战略, 指导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寻找和确定适合自己的特定市场。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生产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 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二) 在企业的成长期的优势
企业在百般挣扎的创业阶段生存下来, 就会步入企业快速成长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 企业的灵活性还是较大的, 可控性也较创业阶段有所提高。在这一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优势就主要体现在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 通过降低经营管理费用, 来降低产品的价格, 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同时, 在这一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优势还体现在能帮助企业对产品进行市场细分, 为企业的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周到的服务, 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 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 在企业成熟期的优势
在这一阶段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的的调整上。随着企业的成熟, 企业的管理也会随之进入规范化的阶段, 组织的复杂性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 市场却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 此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就能充分的反馈市场的最新信息, 提高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 迅速解决分歧, 进而促进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的调整。改变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 制定科学的, 合理的生产经营计划使企业的变化与市场同步。然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提升产品的质量, 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率、综合竞争力, 保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四) 在企业衰退期的优势
随着企业发展到顶峰, 伴之而来的便是企业的逐步衰退。在这一时期MIS与企业的高度协调和信息的充分交流, 就能成为高层领导进行内部改革的动力。
三、基于生命周期法对信息系统建设中非技术问题进行阶段划分
(一) 企业的发育期的问题
在企业的发育期, MIS建设中非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 首先, 此时企业市场营销、技术、财务和人的因素都交织在一起, 这个阶段他们几乎是企业的同一个问题, 随便在这些方面中的一个方面做出一样决策, 都会对其他方面造成巨大影响。其次, 此阶段企业也缺少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组织和人员。
(二) 企业的成长期的问题
在企业的成长期, MIS建设中非技术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企业缺乏明确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当企业渡过创业的初期, 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开始被大部分的消费者接受, 市场占有率提高, 利润空间提升。在这种情况下, 很容易出现整个创业团队的热情高涨, 自满情绪出现, 所作出的决策缺乏战略眼光。很容易在企业扩张的时候做出错误的MIS决策, 进入企业不擅长的领域, 造成公司的经营危机。
其次, 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于企业的发展速度, 经营管理落后。随着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 企业很容易陷入以短期绩效为导向的局面, 成员都忙于各种的短期的目标, 缺乏精力和时间去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强化, 为此企业常常因为管理和制度的缺失而陷入危机。
最后, 企业的集权与分权难以平衡。相较于企业创业初期强调的是创业初期的企业变型为高度集中化、高度专业化的组织。随着公司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这时企业不仅需要量的发展还需要质的发展, 所以此时的企业是急需提升自身的行政能力的。然而, 这靠着创业初期的权力的高度集中显然是行不通的, 企业的高度集权面临着改变, 需要集权者授权和分权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企业的创业者往往会觉得授权和分权会使得自己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 从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抵制分权或授权, 这常常会产生一系列的现实矛盾。
(三) 企业的成熟期的问题
企业的成熟阶段是企业生命周期中为所有企业所追求的阶段, 但是步入成熟期, 也意味着企业进入一个发展的瓶颈的阶段,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企业可能会产生自负的情绪, 开始安于现状, 而对于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失去了兴趣, 企业的领导层缺乏危机感, 对于现状感觉非常良好, 一切墨守陈规, 这使得企业开始丧失灵活性、创新精神。
其次, 随着企业灵活性的下降, 企业创新精神开始减少, 对变革产生了疑虑, 一切以短期成果为导向, 不再像过去那样花时间在顾客的需求身上, 投资回报成为衡量业绩的最重要的标准, 投入在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的人力物力减少了, 企业内部财务类似的行政人员地位开始超越市场营销、工程和研发人员的地位, 对人际关系的兴趣超过了对冒险创新的兴趣。
(四) 企业的衰退期的问题
与成熟阶段的企业进入一个发展的瓶颈的阶段不同, 在这一阶段的企业正规化达到了一个峰值。MIS建设停滞不前, 企业内部官僚习气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是导致企业创新精神丧失和企业死亡的主要原因, 按其进程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发展, 企业将依次面临种种危机。
四、基于生命周期法对信息系统建设中非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 针对企业发育期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 由于创业阶段, 企业还没有把真正的制度建立起来, 所以会不断地面临麻烦, 而且此时的企业资源紧张, 创业者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创业者的创新精神, 给予创业者情感上的支持, 从而帮助企业渡过危机。在企业发育期遇到的MIS问题要求企业的创业者有着强大的个人影响力, 同时个人的决策必须经过百般论证再做出正确决策。个人的拍脑袋决策是必须避免的。
其次, 在此阶段企业也缺少MIS建设的组织和人员条件这一问题, 组织面临生存的挑战, 组织资源和人员短缺, 此时就要求组织有更高水平的执行力, 而MIS对营销、财务、技术等部门雏形的初步建设将对此起到支持的作用。
(二) 针对企业成长期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此阶段需要采取的解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首先, 要培养高层领导的现代管理意识, 使领导了解先进的管理制度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受益人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层。这要求高层领导学习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 了解相关项目的管理。
其次, 当企业的高速发展对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 就需要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拓展开发。于此同时应该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培训计划。使公司的软硬件发展能够得到协调。整体素质提升的员工能够更有效的运用MIS, 从而发现MIS存在不足, 还能够对MIS的改进起到促进作用。
最后, 要有针对性的对原有的高度集中化、高度专业化的组织进行改革。利用MIS的建设, 进一步的完善MIS对营销、财务、技术等部门的功能的细分。促使原本高度的集权模式逐渐地改变。使权利的拥有者主动地授权与分权, 让更多的精英团体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 从而促建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 针对企业成熟期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 对MIS的建设要进一步的精细化, 加强MIS对外部和内部形势的处理能力。在企业内部设立创新部门, 精细化MIS。通过一个新成立的部门, 利用其灵活性和新鲜性, 以点带面, 防止企业的老化。同时, 对领导者的领导风格进行丰富, 这一点可以通过授权产生更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来延缓企业的衰老。
其次, 企业鼓励创新, 小心的求证, 大胆的进行内部的革新。MIS过程中注意强调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的重要性, 加强对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建立科学公平的奖惩选拔制度, 使公司的成员的才能和精力运用到产品和市场当中, 让企业的发展朝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
(四) 针对企业衰退期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企业步入衰退期的问题, 我们主要提出以下的一些对策:
首先利用MIS重新对企业的经营使命、战略目标进行规划, 要重新分析企业的市场、产品范围和价值, 让企业的成员由内部导向转化为市场需求导向, 并使企业员工正确的认识到企业所面临的威胁和机会。
其次, 要求MIS的建设能对企业内部具有创新性的人才进行保护, 鼓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进行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创新。在企业外部可以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内部进行一定的改革。
最后, 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或重组企业来获得企业变革的驱动力, 通过新的结构, 企业可以把所有创业期和集体化阶段的企业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中拉出来。
参考文献
[1].王炳成.企业生命周期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4) .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李东红.营销战略[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篇9
航空航天系统、高速列车、大型船只、大型武器装备、大型通讯系统、电力网络控制系统等复杂度高、规模大、技术含量丰富, 需要单件或小批量定制化生产的工业系统被称为复杂产品。复杂产品是现代工业的产物, 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Hobday等[1,2]提出复杂产品的概念。目前, 我国在复杂产品及其相关产业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但其在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复杂产品是指结构复杂、技术密集、制造要求和成本高、过程管理复杂、客户需求多变的一类产品 (如飞机、舰船、工业汽轮机等) 。它具有涉及多学科[4,5]、时间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6]、空间强调异地协同[7,8]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复杂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虚拟样机、协同设计和仿真技术[9,10,11]。
知名咨询机构CIMdata把PLM定义为:通过应用一整套统一的业务解决方案, 来支持协同创建、协同管理、传播和使用产品定义信息, 以支持包括客户、设计伙伴、供应商伙伴等等的企业的扩展, 跨越产品或设备从概念阶段到报废的全部生命期, 将人员、流程、企业系统和信息整合在一起的一种战略性商业途径。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对产品的需求开始, 到产品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历程, 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思想。PLM的定义涵盖产品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定义信息及流程, 包含三个核心要素:通用、安全、可管理和使用。
复杂产品需要高效的、多层次化的协同管理解决方案来解决复杂产品的众多产业链间的多层次的协同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协调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针对复杂产品的特殊性, 定制化产品需求, 实现需求协同;在不同企业间进行数据无缝连接和业务流程重组, 实现企业协同;根据项目分解, 协调子项目组间的关系, 实现项目协同。最终达到提高系统集成度, 得出一个完整的、一致的、定制化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的解决方案。为了有效地管理复杂产品的服役质量, 我们引入PLM, 全面整合复杂产品涉及的相关资源, 建立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系统, 并通过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企业的产品标准化。为了使该系统更有效地服务于复杂产品服役质量管理, 特从数据管理、协同设计、服役质量监控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
1 数据管理需求分析
根据不同的标准, 复杂产品具有不同属性的生命周期, 从而产生海量的多生命周期产品数据。例如, 根据业务流程, 会生成产品需求信息、设计文档、工艺图纸、制造工艺文档、售后支持信息等相关的业务数据;根据文档的属性分类, 会产生产品制造期间文档、产品审批文档、归档文档等文档信息。这些数据都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复杂产品在某个阶段的质量信息, 是产品服役质量的某类投影。只用将这些多周期的海量产品数据统一管理, 综合分析, 才能全面地反映复杂产品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因此, 多周期的数据管理是PLM系统发展应用的趋势。但是, 目前主流PLM厂商所提出的产品解决方案没有涉及多周期产品数据管理。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复杂产品的高速生产, 必须建立全球复杂产品零部件商务平台。复杂产品是由分布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厂商提供零部件, 协同合作, 共同制造的。统一数据源, 研究制定复杂产品PLM+ERP的整体解决方案, 实现研发、生产、仓储、供应链以及财务等业务的无缝集成, 建立全球复杂产品零部件商务平台可以使得复杂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实现全球协同生产, 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核心共享:通过信息共享来提高整体运作能力;通过知识共享和重用做到快速复制。知识的共享和复指包括生产复制, 模式复制等。
在考虑到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涉及信息安全, 企业间信息融合, 标准化生产等一系列问题。复杂产品在整个产品服役期间产生的隔离数据大都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储在网络上, 对于数据的安全性有迫切的需求。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权限分级, 对于不同级别的企业员工, 根据其所承担的职责, 必须赋予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 从而实现企业员工权限管理。
复杂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涉及如何建立复杂系统的数据模型, 如何确定模型间关系, 如何建立数据仓库, 数据挖掘机制, 整合包括产品数据管理 (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 , 协作, 可视化, 企业应用集成 (Enterprise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 , 模块供应管理 (Component Supplier Management--CSM) 以及供应链管理在内的管理信息系统, 统一在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监控管理平台之中。
2 协同设计需求分析
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准确传递产品需求信息, 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协调众多生产企业间的关系, 防止产生设计偏差, 导致生产出的产品无法满足要求。设计文档的保管方法, 文档的版本管理方法, 设计经验与设计数据的整理和继承, 各种不同文件格式, 不同信息模型的数据的融合, 保证数据和数据更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生产决策和产品变更决策的管理。
一个复杂度比较高的产品按照传统的生产流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开发研制, 同时在产品形成和测试过程中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验证。而且产品测试往往不是一次性成功, 从而耗费了大量的企业成本。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等大型制造行业已经反复验证了这个规律。而通过在计算机上对复杂产品进行大量的测试和验证工作, 可以大大节省了成本和时间。
因此, 全生命周期的虚拟样机制造逐渐成为为复杂产品设计的主要方式。有就可以通过, 对于拥有多厂商, 需要全球化生产及装配的复杂产品, 如工业汽轮机、飞机、传播等, 有了虚拟样机技术, 可以实现异地协同生产监控, 实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信息一致性问题。对复杂产品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实行监控, 保存相关产品信息, 从而保证复杂产品的产品质量。
3 服役质量监控需求分析
复杂产品售后的服务跟踪问题。复杂产品是由多家厂商共同生产的, 因此如何确定复杂产品的使用状态, 故障定位及溯源, 责任定位, 以及如何维护维修问题都需要解决。为此, 必须建立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针软件。为了避免传统的做法中因管理正调整业务规则, 重构业务流程所需要的相关人员间的适应和磨合期, 降低企业成本, 我们引入了PLM数字化仿真技术。通过对对业务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进行仿真, 管理者发现问题, 改进流程, 并进行成果验证, 从而节省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并减少了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 从而实现管理过程的可控制性, 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改善企业产品创新体系, 进一步提高利润, 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因此, 从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研究如何建立一个管理产品生命周期中各种数据、过程和应用的协同平台, 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创新效能, 最大化产品价值。
4 系统总体架构
对于复杂产品而言, 企业在付出合理代价的前提下, 响应产品需求的速度越快, 则系统成功实施并且不断改进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 复杂产品生命全周期管理定制化解决方案是复杂产品生命全周期管理, 其关键取决于企业对复杂产品的的需求响应速度和代价。
产品数据复杂产品生命全周期管理需要提供一个使企业可以快速、安全、稳定并且低成本的部署, 让用户来最终决定符合具体需求的可定制的解决方案。应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对复杂产品服役质量管理的需求分析, 可以得到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系统架构如下图1所示。
5 结语
复杂产品 (如工业汽轮机、飞机、舰船等) 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涵盖客户需求多变、制造要求和成本高、技术密集、结构复杂、过程管理复杂的一类产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理论对产品整个服役周期的可管理性、可使用性、安全性以及通用性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地定义, 可以实现产品数据在多个企业和系统间无缝的传播、交流和使用, 并为数据提供了统一的管理平台。因此, 利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论针对不同的复杂产品量身打造其对应的管理平台, 可以实现复杂产品在整个服役期的信息完整性, 从而提高复杂产品的服役质量, 并为产品的维护维修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HANSEN K, RUSH H.Hotspots in complex product systems:emerging issues in innovation management[J].Technovation, 1998, 18 (9) :555-561.
[2]HOBDAY M, RUSH H.Technology management incomplex product systems (Co PS) :ten questions answere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9, 17:618-638.
[3]李伯虎, 柴旭东, 朱文海.复杂产品集成制造系统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 2002 (12) 17-20;40.
[4]陈劲, 桂彬旺, 陈钰芬.基于模块化开发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 2006, 27 (6) :1-8.
[5]柴旭东, 李伯虎, 熊光楞, 等.复杂产品协同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02, 8 (7) :580-584.
[6]吴正刚, 韩玉启, 宋华明, 等.复杂产品的模块化制造战略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5, 16 (20) :1 826-1 830.
[7]陈曦, 王执铨, 吴慧中.网格环境下复杂产品概念设计技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 12 (2) :198-203.
[8]汪克夷, 陈占夺.装备制造业复杂产品研发的关键因素分析[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10) :35-40.
[9]陈曦, 吴慧中.复杂产品虚拟样机概念设计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2005, 19 (7) :2150-2158.
[10]王鹏, 李伯虎, 柴旭东, 等.复杂产品多学科虚拟样机顶层建模语言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 12 (10) :1 605-1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