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2024-08-08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精选12篇)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1

0 引言

当前, 高校教师除了需要承担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 还被分配有学校与国家组织的考试的监考任务。然而, 在执行监考任务时, 由于教师漏看考试通知或忘记监考时间等疏忽时常导致的迟到、缺勤现象的发生, 这可能会让教师本人受到学校严厉处罚, 也会使其对监考工作心生忌惮, 严重影响了学校考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工作负责的教务管理人员会提前查看监考任务安排表并给监考教师发送短信以作提醒, 甚至拨打电话通知。但是, 由于教务管理人员的这一系列操作过于繁琐, 给教务管理人员增添了很大的工作量。因此, 高校考务工作中出现的此类问题亟待解决。而当今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

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 , 是指通过装置在物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器设备, 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各种物品相连, 形成一个巨大的分布式协同网络[1,2]。物联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和应用层技术体系, 通过采用这些信息技术, 物联网将所有具备信息传感功能的设备或物体互联, 形成以“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的主要特征的智能传感器网络。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综合应用与工业、农业、环保、气象、交通、物流等各行各业[3], 在教育领域的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并不多见。本文将介绍利用VB软件设计开发的一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考任务提醒系统。

2 设计目标与设计思路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考任务提醒系统的设计目标是, 能够通过教务管理人员的简单操作, 就可对监考教师进行考勤和任务提醒。设计思路: (1) 本系统能够随时读取已有的监考安排信息, 检索到某场考试或某时间段的监考人员信息, 而不是人工查找和重复编辑信息, 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错误概率。 (2) 通过教师刷ID卡签到, 系统识别可筛查出未签到人员, 以便自动完成提醒工作并作出考勤记录。 (3) 通过GSM网络, 对监考任务教师发送提醒短信, 和对未按时签到教师进行电话提醒。

3 系统硬件

该监考任务提醒系统的硬件由以下5部分组成:ID卡、ID卡读卡器、USB分线器、上位机和GSM模块, 其中GSM模块由SIM900A电路板和SIM卡两部分组成[4,5]。

上位机USB接口通过USB分线器与ID读卡器和GSM模块相连接, GSM模块的SIM卡插入SIM900A电路板的插槽中。每一张ID卡唯一对应于上位机中数据库的每一位监考教师的姓名和手机号等信息。

当监考教师持ID卡进入读卡器的工作区域后, 由卡中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读卡器发射的载波信号, 卡中芯片的射频接口模块由此信号产生出电源电压、复位信号及系统时钟, 使芯片“激活”;芯片读取控制模块将存储器中的数据经调相编码后调制在载波上, 经卡内天线回送给读卡器;读卡器对接收到的卡回送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送至上位机;服务器计算机中的软件平台可根据刷卡信息检索到相应教师信息, 可判断教师是否已经签到并进行签到标注。如在规定时间内未能签到, 系统软件平台通过GSM模块向教师手机发送短信提醒或电话通知。

4 系统软件

监考任务提醒系统软件是基于面向对象的Visual Basic.NET 2013软件设计开发的, 如图3所示。Visual Basic是微软公司开发的编程设计软件, 它也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视化编程环境, 具有具有简单易学, 功能强大的特点[6]。

本系统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模块: (1) 串口初始化模块 (2) 考试任务安排表加载模块; (3) 监考教师信息库模块; (4) 考试时间设定模块; (5) 监考教师检索及结果显示模块; (6) 签到读卡模块; (7) 手动签到模块; (8) 短信与电话提醒模块; (9) 加密模块。如图3所示, 该图为监考任务提醒系统的软件结构拓扑图。

(1) 软件打开后, 首先需要对串口部分进行初始化

本系统中的ID读卡器读取的数据以及系统软件对GSM模块的控制都需串行通信接口来完成, 其中ID读卡器的串口调试工具将内嵌与上位机软件中。串口初始化模块中的波特率设置为9600bps, 采用自动选择串口模式, 设置位宽为8。

(2) 考试任务安排表加载模块

该模块用于从此文件中获取某场考试的监考人员名单, 采用语句为“Open File Dialog.Show Dialog () ”的程序代码实现导入xslx格式的考试安排表的功能。但是, 被导入的考试任务安排表应具有统一的格式, 以我校二级学院期末考试安排表为例, 如表1所示, 在该表中有考场号、序号、考试时间、班级、人数、监考甲、监考乙等信息。

(3) 监考教师信息库模块

该模块用于存储学校或院系教师的姓名、手机号码及对应的ID卡号编号。为使数据库的编辑过程更加便捷, 本模块可采用导入已有的信息文件, 例如已经编辑好填有监考教师信息excel表格, 导入之后, 系统自动保存该信息, 不需每次重新导入该信息库文件。该模块也可以在系统中添加、删除、修改及全部清空教师相关信息。

(4) 考试时间设定模块

考试时间设置模块可选择或写入某场考试的时间, 以作为关键词搜索该时间某场考试监考人员的名单。

(5) 教师检索及结果显示模块

该模块可以根据考试时间设定模块的设定时间对监考任务安排表的考试时间列信息进行检索。在本设计中, 可在考试时间列中检索考试时间设定模块中所设定的时间, 再将检索到的时间单元格所在行的信息显示出来。打开监考任务安排表的代码如下:

Excel_APP=Create Object ("Excel.Application") '工作簿实例

Workbook_APP=Excel_APP.Workbooks.Open (File_Lu Jing) ’打开文件

(6) 签到读卡模块

当监考教师持ID卡签到时, 读卡器识别ID卡并读取卡的信息;签到读卡模块将读卡器读取的信息与监考教师名单比对, 并对已签到教师姓名做出已签到标记。

(7) 手动签到模块

在未携带ID卡的监考教师签到时, 考务工作人员可以替其签到, 直接在系统中的签到对话框中输入监考教师姓名再点击“签到”按钮即可 (图4) 。

(8) 短信内容编辑模块

考务人员在短信内容编辑模块中对提醒的短信内容进行编辑。

(9) 短信与电话提醒模块

自动提醒模式:该模块分短信提醒时间设置模块和电话提醒时间设置模块, 时间设置均以考试前分钟或小时数设定。在选定自动提醒模块并设定好时间参数后, 系统根据时间自动向未按时签到的教师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以作提醒;

手动提醒模块:该模块分短信提醒模块和电话语音提醒模块。如在短信提醒模块中, 单击“短信提醒”按钮, 系统立即给未按时签到的教师发送短信以作提醒。如在电话提醒模块中, 单击“电话语音提醒”按钮, 系统将立即给未按时签到的教师拨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播放提醒录音以作提醒;

在以上两个模块中, 将主要由语句为“Serial Port.Write () ”的串口发送指令来实现打电话和发短信功能。

(10) 加密模块

系统服务器计算机与硬件中SIM卡绑定, 一套学校教师监考任务提醒系统对应一套上位机上的应用软件, 防止他人盗用该软件用在非我单位开发的系统硬件上。

5 结语

本监考任务提醒系统与一般的签到或考勤系统相比, 其优点主要有:

(1) 可导入考试任务安排表, 从此表中能够按考试科目或考试时间对有监考任务的教师进行检索, 形成新的签到名单, 并且能够对多文件、多工作表自动检索, 避免手动操作时对文件、对工作表逐一检索。

(2) 设计有已签到、短信提醒与电话提醒标记。

(3) 设计有考试前定时或手动给未签到教师发短信和电话语音提醒功能。

(4) 设置加密有模块, 防止他人盗用系统。

本监考任务提醒系统已经在我校开发成功并进行了小范围地应用测试, 图5为该监考任务提醒系统的实物图, 经测试后表明, 该系统能对监考教师教学事故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杨震.物联网发展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12 (2) :1-9.

[2]赵伟, 孙忠富, 杜克明.基于GPRS和WEB的温室远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 2010, 26 (11) :20-22.

[3]孙忠富, 杜克明, 尹首一.物联网发展趋势与农业应用展望[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5, (4) :9-12.

[4]王明新.基于SIM900A的GSM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 8 (15) :123-128.

[5]刘永春, 王秀碧, 陈彬.基于单片机和GSM的住宅安全监控系统设计[J].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 (C) .2008.

[6]高春艳, 刘彬彬, 编.Visual Basic控件参考大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7]Fred Barwel Richard Blair, 等.VB.NET高级编程[M].张加荣,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8]黄志超.Visual Basic.NET项目开发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

[9]孟思宏.学生电子考勤及实时短信发送系统:中国, 200410074502.5[P].2006, 03.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2

附件

毕业设计任务书

院 专 学起设指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任务书填写要求

1.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填写,经教研室审查、教研

室主任签字后生效;

2.任务书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3.任务书内填写的.内容,必须和学生毕业设计完成的情况相一致,若有变更,应当经过所在专业及院(系)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重新填写;

4.任务书内有关“院(系)”、“专业”等名称的填写,应写中文全称。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5.在任务书内“主要参考文献”一栏中,指导教师可列出必读的参考文献,但不能给出太多的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的填写,应按照国标《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见苏科教通[2006]95号文件中的附件7

6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3

【关键词】任务驱动 士官教育 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28-0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入士官教育活动中,能有力地提高士官教学的成效,是充满希望的改革途径,值得探索。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必须紧追改革的步伐,体现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

一、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士官教材开发思路

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编写教材,教材中设置的任务必须具备以下特质:任务要聚焦专业核心知识,符合学科特征,能促进实践能力形成,培养学习方法;任务要有层次,以大任务统摄小任务,大任务是士官工作实践中面对的情境,体现过程的完整性和要素的全面性,小任务是具体完成任务的环节,注意细节的具体性和实践性;任务之间要相互关联和补充,所有任务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这些特质,开发士官教材时应:

1.以士官岗位实际明确教材内容

调研分析专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细化士官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士官教学规律和特点,重构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系统思考和构建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确定教材的广度与深度,确定各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取舍。

2.以解决问题脉络编排教材内容

以岗位活动中需解决的典型任务为主线,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解构与重构,形成具有鲜明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内容体系;以贴近专业、实用管用为目的,尽量选取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任务,以便学以致用,强化解决问题步骤的分析介绍,注重技能训练;采用统一的编排脉络,即“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解决步骤——归纳总结”顺序,便于在学习中理顺思路、抓住要点。将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实施任务的过程中,使学员在完成任务要求的同时获得专业知识,逐步建立起实践知识体系。

3.兼顾学员特点递进教材内容

遵循学员的认知发展规律,任务设计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任务情境应贴近部队,把与部队岗位直接相关的实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实现与专业的直接对接;注重发挥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侧重介绍能力运用背景、解决问题方法步骤,并及时设置实操训练项目,大幅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积极吸纳新知识新应用,采用了最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部分教材可根据课程特点融入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证内容,满足学员自身成长提高的学习需要。

4.侧重不同功能个性化教材内容

不再以一本教材统管一门学科,遵循教学对象层次不同则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的原则,针对各培训层次和培训任务的需求,区分难易程度、专业特色、教学重难点编写教材。所编教材应基于课程目标从不同角度指导教学,如教科书侧重知识和技能体系的建立,习题集侧重单个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任务书、实训指导书侧重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等,还应有专业教辅教材,即适合学员向典型工作岗位转变所需的专业技术书籍及资料,应有与系统教学相匹配衔接的考证教材等。

二、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发士官教材的对策

1.通过调研科学确定教材目标及内容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发教材是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标准和模板可照搬,在编写之初必须进行广泛的调研活动,才能编出科学、实用、特色化的教材来。首先要对现行教材进行调研,认真倾听学员、教员和专家对所用教材的反映,分析比较同类教材的优缺点,以便取长补短,关键是了解现有教材对学员能力培养的短板,搞清需编写教材的功能定位和教学目标。其次要对部队进行调研,分析岗位发展趋势和工作内容,与部队上技术能手、专家、領导座谈,共同探讨修订教材应涉及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相应的难易程度,确定教材中任务设置的实践意义。第三,反复论证,将既符合学员特点遵循教学规律又紧密联系实际的任务充实到教材中。

2.利用资源配套完善教材形式及功能

就是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教学对象层次为依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以纸质教材为基础,形成多形态、多媒体特征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功能的教材体系。以网站形式呈现的课程资源可实现充分共享,电子化教材、教材中涉及到的问题、参考资料等均可在课程教材网站上获取,网站上还可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动态、新趋势和生产实际,同时能顺利地将相关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的要求体现出来,指导学员在系统学习课内知识之余,能拿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由主教材、素材资源、辅导教材、拓展教材、教学课件、题库、学习指导等部分构成的立体化教材,能生动形象、立体全面、多角度大容量展现教材的魅力,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员设定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3.建立制度规范教材编制程序与标准

自编教材在编排形式上能更加新颖,在内容上能更加体现本校专业特色,在方法上能更适应学员特点,应大力开发,但这并不意味着可随意编写,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满足一定的标准。其编写流程包括:确定本专业教学目标和内容;准备本专业教材发展计划,确定所需教材的优先顺序;制定具体教材编写计划;论证编写计划中所设计的内容;进行广泛的文献探讨和教材文献资源搜集;撰写教材的初稿;召开论证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详细论证;修改第二次稿,形成第三次稿;实测第三次稿;准备完稿;交出版社正式出版。学校行政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教材质量监管制度,包括:严格的教材选用及评估制度,教材主编及参编资格认定制度,定期审查现有教材更新状况制度,通过评选优秀教材、精品教材等活动,形成教材建设优胜劣汰机制。

参考文献:

[1]梁代军,葛维威.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2013第32期职业技术教育.

[2]唐小燕,权小红.基于课程开发的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第5期.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4

1 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界定

综合实训课程是相对于单项 (门) 实训课程而言的。一般来讲,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实训内容和实训任务, 其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教学的相关知识, 并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操练, 但受课程理论知识点本身的限制, 实训内容和实训任务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为克服单项 (门) 课程实训内容与实训任务的不足, 从而开发建设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综合实训课程是指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完成既定的系统化的实训任务, 并能实现实训任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

2 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条件

2.1 专业设置相对成熟

学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02年。过去的十年里,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从萌芽诞生, 逐渐走向成熟、稳健发展, 积累了成熟的专业设置经验。目前, 学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已经形成相对科学、稳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设置及稳定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

2.2 师资力量雄厚

自专业设立以来, 学院一直非常重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育。第一, 聘请大批省内外旅游业界具有极高资历的旅游专家与学者积极参与学科建设、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第二, 加强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组织他们参加国内外专业相关培训、到旅游企业 (或政府部门) 进行挂职锻炼, 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实践能力、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

2.3 外部环境优越

第一, 具有“东方休闲之都”之称的杭州市, 有着独具特色的吴越文化;第二,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由国家旅游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的公办高等旅游院校, 隶属于浙江省旅游局, 有着坚强的后盾支撑;第三,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 为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实战舞台”。

2.4 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成熟

围绕学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宗旨, 先后与深圳欢乐谷景区、雷峰塔景区、乌镇景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富阳市运动休闲委员会办公室等旅游景区、旅游重点市 (县、区) 旅游局签订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协议, 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实践教学、教学研究、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此外, 为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理念, 学院还与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景区企业共建“西溪学院”企业制学院。学院还将与上海欢乐谷景区企业筹建“上海欢乐谷订单班”, 为上海欢乐谷景区培养旅游人才。

3 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建设措施

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门课程知识协调统一, 相关教师的紧密配合。在教师授课、学生实训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结合学院专业建设, 就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课程性质、实训目标、实训任务情景设计、实训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3.1 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性质

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作为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过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它是以塑造学生的景区服务与管理能力为主要目标, 通过运用和巩固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课程所学理论知识, 熟悉并初步掌握景区内训员、景区接待员、景区讲解员、景区销售员、景区人力资源专员、景区总经办文员岗位群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可以为后续的旅游规划开发、毕业设计及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实训目标

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训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表1) 。

3.3 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实训任务情景设计

“学生主体”是综合实训任务场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每一项实训任务都是在指导老师介绍实训目的、要求及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 由班级学生自己分组, 撰写综合实训实施方案, 明确任务分工、任务时序安排、考核等各项工作, 最终由各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实训任务。根据旅游景区部门岗位设置, 构建了旅游景区内训员、景区接待员、景区讲解员、景区营销员、景区人力资源专员、景区总经办文员6个目标岗位群, 设计了21个实训任务场景 (表2) 。

3.4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鉴于本课程为综合实训课程, 因此, 主要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1) 职业素养 (30%) :主要考核学生的团队协作、工作态度、精神面貌、工作纪律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加强动态过程的考核。

(2) 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40%) :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学生编写综合实训报告书、活动策划等方面进行考核。

(3) 操作能力 (30%) :主要考核学生对实训任务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可以对学生实训动态过程进行考核。

4 结语

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建设中的目标岗位群设计的目的在于加强专业课程与旅游景区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 整合课程相关理论与实践, 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识与理解;在实训任务的设计上, 突出实训内容的可操作性和与旅游景区任务的紧密衔接, 同时, 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旅游景区发展趋势, 进行动态的调整, 不断探索和改进, 使得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实训任务更具有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由于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 在目标岗位群、实训任务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同时, 受专业课程设置及学院课程安排影响, 以往景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进行某项实训任务的操作与训练, 效果有限,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不易形成, 因此, 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建设亟需完善和提高。

摘要:“任务引领、学生主体”是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以旅游景区目标岗位群为课程开发建设的着力点, 探讨了景区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条件、性质、实训目标、实训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构建了基于旅游景区内训员、接待员、讲解员、销售员、人力资源专员、总经办文员6个目标岗位群的21个实训任务, 并对21个实训任务综合实训情景设计。

关键词:课程开发,综合实训,任务引领,学生主体,景区开发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黄金荣等, 工作过程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探索——团队营销策划及现场服务[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11月.

[2]李巧平等, 高职院校综合实训课程设置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期.

[3]王文, 《专业综合实训指导》课程的教学探讨[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6月.

[4]邱晓岩, 《影视动画短片制作综合实训》课程的项目设计探讨[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9月.

[5]黄克华, 高职建筑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第8期.

[6]吴祝平, 综合性实训课程开发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设计任务书 篇5

任务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一、课程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要求编制一份完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住宅项目)营销策划方案,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完成,具体内容如下:

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地块情况

①项目地址(地理位置及四至范围)

②地块的现状(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土地开发程度等)

③地块的周边环境(所在城区的基本情况、地块周边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情况等)

(3)项目建设单位

(4)开发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结构类型、用途等)

(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项目合作的有关单位

(7)项目建设的自然条件

(8)市政基础设施条件

(9)项目营销策划的依据

①类似项目营销策划实例

②国家及××市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取费的规定

③房地产市场信息资料

④××市投资环境资料

⑤潜在消费者调查资料

⑥××市规划局批准的用地规划红线图及规划设计要点

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⑧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2.住宅潜在消费者调查与分析

(1)××市××区(项目地块所在)住宅潜在消费者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①学历调查与分析

②年龄调查与分析

③婚姻状况调查与分析

④收入调查与分析

⑤居住区域分布调查与分析

⑥职业调查与分析

⑦主要工作地点调查与分析

(2)××市××区(项目地块所在)住宅潜在消费者需求特征调查与分析①购房目的调查与分析

②套型需求调查与分析

③面积需求调查与分析

④总价承受能力调查与分析

⑤交房标准偏好调查与分析(毛坯房、成品住房)

⑥厨房设计偏好调查与分析(开放式(与餐厅并置与同一空间)、封闭式、无所谓)

⑦主卧室内功能室添加功能需求调查与分析(步入式更衣室、独立卫生间、独立梳妆室)

⑧房间的平面布局设计偏好调查与分析(客大卧小、客小卧大、客卧都大其他小、客卧都小其他大、各功能区都大)

⑨储藏室/杂物间需求调查与分析

⑩其他(车位需求、外立面用材偏好(高档涂料及瓷砖、马赛克))等

(3)××市××区(项目地块所在)住宅潜在消费者购房信息渠道调查与分析 ①总体调查与分析

②报纸媒体阅读率调查与分析

③房地产专题电视节目收视情况调查与分析

(4)××市××区(项目地块所在)居住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

3.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1)市场细分

①市场细分的内涵

②市场细分的因素

③细分市场的确定

(2)目标市场的选择

4.产品定位

(1)产品定位的原则

(2)住宅产品定位

①套型和面积的定位

②装修标准的定位

③厨房设计

④车位设置

⑤外立面用材的确定

5.销售计划

(1)销售方式

(2)住宅销售均价的估算

①估算采用的方法(一般采用市场法)

②交易实例

③修正系数的确定及比准价格的估算

④销售均价的估算

(3)车位使用权销售价格的估算【注:暂不作为课程设计内容】

(4)销售周期与销售比例

(5)财务评价【注:可不作为课程设计内容。如有此部分内容,在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课程设计成绩档次】

6.市场推广

(1)市场推广方式的选择

①广告推广(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户外、网络等)

②活动推广(大型有奖销售活动暨公开发售活动、在房展会上优惠销售等)③人员推广

(2)住宅市场推广计划

①预热期

②开盘期

③强销期

④持销期

⑤尾盘期

7.销售工作

(1)客户推开售楼处大门服务即开始

(2)携资料离座迎客、问好、自我介绍

(3)介绍展板内容

(4)请客户入座,讲解楼书

(5)带客户看房

(6)替客户设计购买方案

(7)做好客户登记

(8)礼貌送客至销售中心大门口

(9)如果客户表达认购意向,则可以收取预定款性质的费用并开具收据

(10)签订认购合同

(11)提醒客户预备首期房款

(12)向客户明示《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和《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预售商品房的,还必须明示《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

(13)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

(14)通知办理按揭

(15)向商品房的买受人提供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16)协助办理商品房产权过户手续

(17)协助办理入住手续

(18)随时向客户提供房地产市场信息

8.销售后服务

(1)按照《质量保证书》的约定承担保修责任

(2)物业管理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进行房地产项目营销方案设计之前应进行项目实地调查;

2.分析评价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3.设计成果要求A4打印稿,排版力求美观,有封面并装订;

4.在设计期间,同学之间可以探讨,但不允许出现雷同情况,否则按零分处理;

5.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营销策划报告书须在课程设计的当周内完成,装入课程设计档案袋后由班长收齐交至指导教师处。

6.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指导教师。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6

摘 要 《商业手绘POP》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拓展能力性质的课程,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到开拓学生设计制作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素质作用。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学院办学理念为依据,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努力创造一体化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以能力和工作任务为本位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即按工作的需要来进行授课内容的设定。

关键词 任务驱动 职业能力 学习情境

在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等,明确了高职高专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

《商业手绘POP》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拓展能力性质的课程,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到开拓学生设计制作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素质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POP海报定位、表现、具体实施、专业制作的过程。以就业为导向,学院办学理念为依据,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努力创造一体化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以能力和工作任务为本位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即按工作的需要来进行授课内容的设定。《商业手绘POP》课程首先由实际的工作任务作为出发点以及根基,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学生所做的内容来组织教学内容;根据工作过程来设计课程开发的形式,形成学生的学习领域;再根据学习领域中需要整合的工作任务来确定教学方案和学习情景。即由实际工作来引导教学,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时把对实际的市场调查作为课程的另外一个重点,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手绘POP广告的商业用途,把知识与艺术性、创新意识的注入设计当中。手绘POP广告是商场促销的最佳快捷方式,手绘POP广告因其具有速度快,变化快的特性,成为商业竞争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为适应这类市场人才的需求,着重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及训练。

一、基于“任务驱动”的职业课程开发方法

本课程开发基础是美工职业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是“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课程转换→学习情境设计”,即在艺术设计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整合美工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能力领域,并根据美工职业成长规律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最后设计学习情境,可以通过项目、任务、案例等为载体,也可以作品、产品、实物等为载体。

二、《商业手绘POP》课程开发

(一)根据岗位职业活动按照“任务驱动”确定课程内容

通过对石家庄区域各大卖场、超市进行调研,分析美工的职业成长历程,并和企业人员一起对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要提升卖场形象、增加吸引力,单一的由售货员书写的以字体为主的POP广告已经不能胜任。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美工改变以前传统的书写,能够制作出艺术性与商业性兼有的POP广告。因此美工岗位标准对手绘表现有较高要求。表1是在对其所做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详细记录。以美工工作过程和行为规范为依据,整合优化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设计学习任务。

(二)学习情境的设计

在校内的模拟工作环境和校外市场,以项目为载体,按照学习的规律和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项目由模仿型项目→创意型项目→实战型项目递进,设计了六个学习情境,见表2,而每一个项目中又包括若干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7

关键词:任务导向,项目课程,课程标准,项目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必须打破学科体系束缚, 以工作任务为课程的教学载体, 以工作现场为教学平台, 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确定课程内容, 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设计课程结构与教学过程, 开发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的理念是: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发展职业能力。

一、项目课程开发的课程标准

项目课程开发主要有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和教材等的编制。课程标准是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及教材编写与实施等要素的规定, 是项目教学方案编制和教材编制的重要依据, 是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

1.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编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确定课程的设计思路, 研究课程的设置依据、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择、学时和学分等内容。设计思路是否形成了该门课程独有的思想, 能否在同类课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是判断课程标准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2. 课程目标编制

课程目标应清楚地界定要达到的教学要求, 根据课程目标编写教材或授课。目标描述可分两段进行:第一段为总体描述, 即描述课程在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方面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二段具体说明学生在具备上述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基础上, 最终能做什么, 会做什么。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标准规定的要素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是依据工作任务, 要求学生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 并达到什么能力要求。首先确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和内容, 即先确定要求学生会做什么;确定技能要求后, 针对每条技能确定知识内容及其要求。

二、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项目课程标准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 内容包括: 前言部分 ( 课程性质、课程的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与价值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与教学方法) ;内容标准 ( 课程主题、具体内容、知识点、技能点及预期学习效果) ;评价标准 ( 评价手段、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等) ; 实施建议或教学载体 ( 教材使用和建设、参考书目、教学场所) 等。

商务英语口译是一门集英汉语言应用能力、商务知识和口译技能于一体的综合能力课程。商务活动通常具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工作场景和工作任务, 针对这些商务活动的现场口译工作非常适合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经过DACUM专家组对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充分论证, 确定将《商务英语口译》进行项目化改革, 并在教学过程中付诸实践。

三、课程项目设计

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应以培养学生职业工作能力为目标, 既强调工作过程经验、知识的积累, 也强调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建立。

1. 项目设计的关键问题

(1) 项目类型和内容的确定

项目类型设计上尽量覆盖较宽广的工作领域, 在项目内容设计上力图使项目课程能够负载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

(2) 项目结构的确定

单一项目难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需进行调查和工作分析, 将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模块。分解方式按复杂程度划分有并列式、分解式、递进式、网络式等。

(3) 项目目标的确定

要完成的目标应尽可能是真实的, 在教学条件限制下难以保证任务的真实性时, 要求任务至少是模拟现实的工作流程。

(4) 项目学习领域的确定

项目的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计划, 是案例性的的行动领域, 是一个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能力目标等描述的学习单元。

(5) 项目评价方式的确定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2. 项目课程教案的编制

目前国内有关项目课程的教材较少, 编写合适的项目课程教案是一项非常急迫而重要的任务。在编制和实施教案时, 应注意项目教学的特点。

(1) 教学主体的转变

项目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仅对关键点或难点加以提示或讲解, 项目任务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讨论、实际操作等独立完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 教材组织方式的变化

完成任务是项目课程的主线索, 重点强调在“做”中“学” ( 从实践到理论) , 而不是在“学”中“做” ( 从理论到实践) 。

(3) 教学方式的变化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讲授, 但主要还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允许出现错误, 注重完成项目的过程。

3. 项目设计范例

《商务英语口译》课程项目设计学时:114学分:6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任务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理论的学习, 重点研究了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项目化开发, 力图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发展职业能力。

由于时间和经费限制, 本文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市场调研仍不够充分, 得到企业的帮助非常有限, 因此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设置还有待完善;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因此本文只是抛砖引玉,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 2006, (4) .

[2]石伟平,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王兴孙.商务英语教学探索.上海交通出版社, 1997.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8

关键词:任务引领,校本教材,开发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职会计专业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加以调整, 由原来传统的重理论、重体系的学科教学模式向重实践、重技能的模块教学模式转变。校本教材是由学校自行设计的个性化教材, 是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会计行业发展, 对原有陈旧的教材内容进行的选择、改编、整合和拓展。在新的课程改革体系中, 校本教材开发建设既是改革的目标, 也是促进教改的手段;既是课程改革的结果, 也是教改深化实施过程。

一、中职会计专业校本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全国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存在是必要的, 但是, 校本教材在编写中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在编写和使用中, 不注意消除这些问题, 很可能影响会计专业中职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 中职会计专业师资针对岗位需求研发校本教材的能力不足

近年来, 中职专任教师中, 大学毕业生占较大比例。现有会计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均有所欠缺, 其中年长教师理论基础不足, 年轻教师行业经验馈乏, 传统的教材和教学不足以培养适应社会的会计岗位人才。要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校本教材, 单纯依靠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研发显得远远不够, 各校师资队伍也确实不能完全满足开发优质校本教材的需求。

(二) 中职会计专业校本教材的创新力度不够

近年来, 国家财政部针对会计准则在执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陆续出台了多项修订及解释, 不断补充和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因此原来的教材在实际运用操作中, 有部分已不适用于现今新准则下的规定。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大多数在一线教学岗位, 每年仅仅依靠会计专业继续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机会等, 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跟不上会计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 因此中职会计校本教材开发难以跟上行业实际的更新步伐。

(三) 中职会计专业校本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不强

现有的大多数会计专业校本教材是按原有知识体系构建编排的教材, 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没兴趣, 但深层次的原因是会计专业的教学始终没有摆脱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学科型”课程体系, 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既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 更应考虑企业的需求,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想要解决好校本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这更是中职会计校本教材开发的难点。

要想有效地解决以上种种问题, 就必须彻底地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改革, 构建“任务引领型”校本教材, 让学生在“乐”中“做”, 在“做”中“学”。

二、校企合作开发中职会计专业“任务引领型”校本教材的途径与策略

“任务引领型”校本教材是指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教材设置, 并以工作任务引领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内容的教材。“任务引领型”校本教材以企业岗位训练设计为牵引, 以就业岗位需求为目标, 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学习到应该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

(一) 明确“任务引领、做学一体”的校本教材开发理念

“任务引领型”校本教材就是通过对具体的会计岗位工作进行系统分析, 开发分解出一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务, 按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来进行排列组合知识, 并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的课程模式。它比学科系统化课程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职业实操能力。

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最重要的原则是以“任务引领、做学一体”为根本。教材编写过程中, 以培养应用技能和相关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 重视中职会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持续发展, 从中职会计学生的角度考虑, 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 根据中职会计学生的特点量身打造。让会计学生不仅成为掌握符合岗位职业要求的社会人, 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二) 确立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双主体的开发地位

会计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应以本校教师、来自企业一线的会计专家以及技术人员为双主体研发。由于中职教师掌握教学规律, 具备丰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 熟悉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素质基础和实际状况, 了解何种方式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新知识, 而企业专家工作在行业第一线, 掌握最新行业动态和职业需求, 更为了解现实职场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 双方互相合作, 既反映会计行业岗位的要求, 也为顺利构建“任务引领型”校本教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提取会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开发内容

为了实现与行业对接, 会计校本教材研发组聘请企业专家, 与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编委会。专任教师深入企业调研, 采用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 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归纳会计专业各岗位的具体需求, 科学合理地进行教材内容的设计, 确定教材的定位。同时, 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深入了解企业内部会计专业岗位的应用情况, 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提升路径进行调研, 现场收集企业实际工作案例, 以增加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出纳实务》校本教材完全按照“以岗位实践为主线, 以项目任务为主体”的模块化体系, 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对出纳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有力分析, 围绕出纳岗位具体要求所需的实践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开发编写 (见表) 。

首先, 《出纳实务》校本教材突破了原来以文字叙述经济业务为主的传统模式, 构建了体现出纳职业岗位能力的模块训练操作体系。紧紧围绕出纳岗位的工作职责, 以出纳工作具体任务为主线, 划分具体的训练操作任务, 先由知识点的训练任务 (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 , 再到知识群的训练任务 (处理现金收支业务、处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填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填写账簿启用及交接表和出纳交接表) , 最后形成知识体的训练任务 (处理出纳岗位综合业务) , 这样使“教、学、做”有机结合, 便于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出纳知识体系逐步形成, 出纳岗位职业能力逐步增强。

其次, 《出纳实务》校本教材引进企业最新版本的案例、原始票据等材料, 比如, 情境案例来自于企业出纳岗位上时常发生的典型经济业务, 所使用的原始凭证、会计账簿等均与企业一致, 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熟悉、使用真实的会计资料,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同时与企业专家商定在货币资金业务处理中经济业务处理的操作步骤, 让学生能按照步骤完整处理经济业务。校本教材资料仿真、步骤清晰,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遵循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更为学生上岗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者, 《出纳实务》校本教材的开发, 充分考虑工作任务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完善相关电子教案、课件、学件、实训题、学习平台、微课资源、考核任务和考核方式等资源库。

(四) 拓展学生为主体的校本教材适用度

“任务引领型”会计校本教材是为学生开发的, 如何能使教材更适应会计专业各就业岗位的需求?这就要做到内容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 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因此在编写时要根据内容的深浅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在会计教学运用中可有不同的选择来进行组合。学生也进行分层学习, 根据自身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不同的选择, 大大提高校本教材的适用度。

如《收银实务》校本教材,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培养的不同方向, 选取不同的任务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 会计专业学生选取技能性强的任务 (点钞、验钞、小键盘录入等) 进行训练, 客服专业学生则选取综合素质强的任务 (服务规范、趣味学习等) 进行训练, 以有效提升校本教材的利用率和适用率。

(五) 创新校本教材呈现方式

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时应反映社会和企业用人的现状和趋势, 尽可能地引入行业最新会计准则, 结合会计专业最新发展动向, 使校本教材富有时代感。同时, 引入企业第一手原始资料, 力求教材科学、规范、实用。

学校与畅捷通公司联合开发的《出纳实务》, 就是先与技术专家确定教材内容的难度和适用范围, 商讨编写思路、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紧接着考虑编排体系, 做到教材内容篇幅适当简洁, 安排适量的插图 (将学生放在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下, 配备行业上真实的票据、印章与业务流程) , 帮助学生形象感知, 每一业务流程后附有实训题, 以便教学后巩固相关知识, 最后编上本部分知识的目录, 以便整合。同时, 开发时还要考虑中职学生的理论基础普遍较差、动手能力较好的实际情况, 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多一些动手操作, 少一些理论研究;多一些行业真实情境作业, 少一些课堂教学。

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收银实务》, 通过研发校本教材的过程, 同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网上学习平台, 让学生在模拟仿真的收银场景下工作, 更加具有适用性。运用校本教材的同时, 可以探讨与企业的合作, 采用教师自制微课、企业开发练习平台等形式, 将教学资源放到各学习平台上, 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练习与测试。

学校与厦门网中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的《企业会计综合实训》, 是基于工作任务系统化, 建立的“任务引领型”校本教材。它打破传统实训课体系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收基础等学科的界限, 以“适度、够用”的原则分解和重构这几门课的理论和技能知识, 以会计核算基本流程和完成企业具体会计岗位任务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来组织设计教学内容, 按照“讯息→决策→计划→实施→监督→考核”六个工作任务过程步骤实施教学, 做到“教、学、做”合一, 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操作技能。

考虑到会计学生的就业, “任务引领型”校本教材的开发更应满足企业的需求。为此开发团队深入企业, 了解企业相关情况, 使教材内容尽量具体化、岗位化、实用化。使教材编排更符合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学生现在所学的就是他们将来就业所用的, 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

三、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的保障措施

从校企合作开发中职会计校本教材的开发实践中可以看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 将学生放在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下,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强化学生职业工作任务能力, 缩短了学习教材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与此同时, 学校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也碰到了不少问题, 值得去思考更好的解决办法。

(一) 建立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的长效机制

要建立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的长效机制, 学校应尽快制定相关的规定和保障措施, 主动适应行业岗位需求, 探索合作共赢的切入点;应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利用各级各类平台, 主动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资源集成和利益共享架构, 努力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 为学校办学发展和教学改革搭建平台。

(二) 提升伴随校本教材使用的教学和考核评价改革

在校本教材使用的同时, 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关注、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 以促进实现学生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在实践中, 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任务评价三种评价方式, 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发言、作业、问卷调查及活动记录给予相应的评价, 提升教学与考核评价质量。

(三) 提升仿真工作场景中的软硬件条件

仿真工作场景的软硬件建设是为了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将实践教学和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 加大仿真工作环境的软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 重视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建立健全各仿真工作场景的规章制度, 努力实现工作场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以学生能力为本位,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校本教材研发设计理念。中职学校会计校本教材开发应以“任务引领”为指导, 努力创设出体现学校特色及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教材, 为培养会计人才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邓志革.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教材开发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7) .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丰建兰.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研究, 2012 (5) .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9

关键词:任务定时调度,Timer,ScheduledExecuter,Quartz

在企业级应用开发中,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需要进行基于给定时间点,给定时间间隔或者给定执行次数的任务。随着业务流程复杂性的提升,自动化流程的益处显现更加明显,如企业网站非法用户解锁功能, 需要实现每30 min对非法IP解锁的需求,这些任务无需人机交互,只需在系统后台运行。任务调度能较好满足企业应用的需求,更好地实现自动化。在Java的应用开发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提供定时任务调度。

本文从实现原理和程序设计的角度分析3种任务调度的方式,包括使用JDK Timer,使用基于Scheduled Executer接口的实现和使用Quartz调度器,满足复杂多样的任务定时调度。JDK Timer适用于特定时间点执行或以固定周期运行的任务,Scheduled Executer可并发的完成定时任务,而Quartz可根据调度策略执行复杂的调度需求[1]。

1使用JDKTimer调度任务

1.1JDKTimer的原理

实现Timer的核心是Tasklist和Task Thread,Timer将接收到的任务存放在Timer List中,Timer List按照Task的最初执行时间进行排序。Timer Thread在创建Timer时会启动成为一个守护线程。这个线程会轮询所有任务,找到一个最近要执行的任务,然后休眠,当到达最近要执行任务的开始时间点,Timer Thread被唤醒并执行该任务,之后Timer Thread循环更新最近一个要执行的任务,继续休眠。

1.2使用JDKTimer实现任务调度

创建一个Timer Task的继承类,实现自身的run方法,然后将其交给Timer去执行。

public class My Task extends Timer Task {

Public void run( ) { …} }

Timer time = new Timer( ) ;

My Task task = new My Task( ) ;

time. schedule( task,0,2000) / / 每隔2 s执行一次

Timer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但Timer对任务的调度基于绝对时间且是单线程执行,因此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个任务。由于JDK Timer线程并不捕获异常, 所以当Timer Task抛出未检查的异常,就会终止timer线程,已被安排尚未执行的任务和新的任务均无法继续执行下去。

2实现类调度任务

2.1ScheduledExecuter接口的原理

鉴于Timer的上述缺点,Scheduled Executer是基于线程池实现的,每一个被调度的任务均会由线程池中一个线程去执行,任务是并发进行,相互之间不会受到干扰。

Scheduled Executer的设计思想是提供一个统一的任务执行接口,通过execute方法可将任务放到调度队列中。Scheduled Executer在任务来临前处于轮询任务状态,只有当任务被执行时,才会启动一个线程。

Scheduled Executer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Exector接口定义 了用于接受用户 提交任务 的execute方法。Exector Service继承Exector接口,用于定义线程的生命周期,包括线程的运行、关闭和终止状态。Scheduled Exector Service在Exector Service基础上提供了按时间安排执行任务的功能并能延时一段时间触发。Thread Pool Executor提供线程池的核心实现,支持定时和周期性执行任务。文中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来使用不同的接口。

由于spring对Thread Pool Executor提供了较好的支持,在企业应用中,一般使用spring提供的Scheduling Task Exector子接口来实现 任务调度。该接口实现 了Simple Sync Task Executor、Timer Task Executor、ThreadPool Task Executor等类[2,3]。使用时可通过配置注入的方式实现。

2.2使用ScheduledExecuter实现任务调度

以下任务1 s后开始执行,每隔1 s执行任务1,从第2 s开始,每隔1 s执行任务2,从第3 s开始,每隔1 s执行任务3,从第4 s开始,每隔1 s执行任务4。

public void run( ) {

Date now = new Date( ) ;

Simple Date Format date Format = new Simple DateFormat( " yyyy / MM / dd HH: mm: ss" ) ;

String nowtime = date Format. format( now)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Scheduled Executor Serviceservice=Executors. new Scheduled Thread Pool(10) ;service. schedule At FixedRate ( new sample ( " job1 " ) ,1,1, Time Unit. SECONDS) ;

由执行结果来看,1 s后输出job1,2 s后同时输出job1,job2,3 s后同时输出job1,job2,job3,4 s后同时输出job1,job2,job3,job4。结果分析如图2所示。

Timer可实现简单的 单线程定时任 务,Scheduled Executor可线程池的方式并发的执行任务调度,来弥补timer的不足,然而当遇到更复杂的任务,这种任务需要结构时间工具类,Scheduled Executor就无法满足需求。而Quartz将定时程序做了较好的封装,来方便企业实现定时任务的调度需求。

3使用Quartz调度器调度任务

3.1Quartz调度器的原理

Quartz是个开源的作业调度框架,为在Java应用程序中进行作业调度提供了简单却强大的机制[4,5]。 其实现了作业和触发器的多对多关系,还能将多个作业与不同的触发器关联。整合了Quartz的应用程序, 可重用来自不同事件的任务,还可为一个事件组合多个任务[6]。

Quartz任务调度 的核心元素 是Scheduler,Trigger触发器和Job作业[7],其中trigger和job是任务调度的元数据,scheduler是实际执行调度的控制器。关系如图3所示。

( 1) trigger,用于定义调度时间的元素,即按照时间规则去执行任务。Quartz中主要提供了4种类型的trigger: Simple Trigger、Cron Tirgger、Date Interval Trigger和th Included Day Trigger。

( 2) job Detail,表示被调度的任务内容。这个接口只有一个方法exector( ) . job和trigger如上图所示为一对多的关系。

( 3) Scheduler是一个计划调度器容器( 总部) ,容器内可容纳较多的Job Detail和Trigger,当容器启动后,里面的每个Job Detail均会根据trigger按部就班自动去执行。调度线程主要有两个,常规调度的线程和misfired trigger的线程。常规调度线程从任 务执行线 程池获取一个空闲线程,执行与该trigger关联的任务。 Misfire线程是扫描所有的trigger,若有misfired trigger, 则根据misfire的策略分别处理。scheduler是个容器, 容器中有一个线程池,用来并行调度执行每个作业。

当任务调度执行时,Scheduler初始化启动,配置Quartz Scheduler Thread,然后取出Job Store里要触发 的Trigger,进入线程等待状态,直到其出发点来临[8]。之后执行trigger对应的Job Detail。任务调度执行完成。 Scheduler初始化、start和trigger执行的时序图4所示。

3.2使用Quartz实现任务调度

在企业级任务调度中,Quartz通常与Spring整合来实现定时任务的调度。例如,在某单位会议管理系统中,需定时发送邮件,该功能为会议创建人创建会议后系统会在会议举行前半小时邮件告知与会人员参加会议[9,10]。具体实现如下:

( 1) 编写发送邮件任务的代码部分

public void excute( ) {

evoa Chkmet Manager. send Message Timing( ) ; }

( 2) 通过quartz. properties设置Quartz

( 3) 设置要调度的对象

( 4) 设置定义Trigger触发器

( 5) 设置定义Scheduler工厂

4结束语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10

汽修专业自课程改革以来, 确定了“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 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 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的思路, 构建了“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课程模式, 非常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汽修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项目课程, 目前, 大部分汽修专业学校采用项目教学法, 对课程进行分析, 设计教学项目, 围绕项目进行信息收集、计划制订、计划决策、计划实施、成果检查、评价反馈六个环节, 体验模拟工作流程。调整课内、课外时间, 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提问、讨论、决策、实施。整个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前、课后的学习情况, 务求达到做足课前、做实课中和做优课后。教学的目的已经不局限于专业能力的培养, 更着眼于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

二、任务开发的原则

汽修专业教学基本上是从引出问题, 确定任务, 再进行资料收集, 制订、实施计划, 到最后的完成任务。可以说任务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投入程度,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任务的开发上应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一) 任务的现实性

汽修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面向汽车维修企业, 所以在设计任务时要从实际的车辆维护维修出发, 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体会到学有所用。

以汽修专业《轿车维护》为例, 为了能让学习的内容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在对此课程进行任务教学前, 首先, 走访大量汽修企业, 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轿车的常见维护项目;其次, 了解毕业学生的工作情况, 让他们谈谈在企业维护作业和学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知识技能脱节问题;再次, 邀请汽修专家进行会谈, 论证任务设定的合理性;最后, 确定如下的教学任务。

在任务教学的过程中, 对每个工作任务都以现实的情景引入, 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能用于实际。以“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任务为例, 引入情景: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开锅”故障现象, 怀疑是冷却系统未及时维护所致, 请根据所学对车辆的冷却系统进行检查, 并进行合理的维护或维修。再配合实际视频, 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

(二) 任务的整体性

在任务教学中, 用任务的完成达到知识和技能的落实。考虑到实际的教学需要, 细化教学任务, 以子任务为载体, 用任务链的形式开展教学, 让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 达到知识的系统学习, 并在任务完成的同时, 体会到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以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为例, 在讲解“二极管”的知识模块时, 如果以单纯的知识结构讲解, 十分枯燥, 学生也无法体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成就感。所以在任务开发的时候, 笔者将此模块取名为“试灯的制作”, 并围绕知识和技能点设计了以下的子任务:

1. 认识二极管结构任务。

在讲解二极管结构的内容时, 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个普通二极管, 让学生对二极管进行拆卸, 查看其内部结构, 直观了解其内部结构。

2. 验证二极管单方向导电性的任务。

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学生搭接好一种电路, 再拆卸电路, 将二极管反方向搭接电路, 得出两种结果;另一种是搭接好电路, 先正方向搭在蓄电池上, 再反方向直接搭在蓄电池上, 得出两种结果。通过这个任务的实施, 一是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知识点, 二是认识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可以有多种, 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验证二极管反向击穿特性的任务。

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极管在多大的电压下会被反向击穿。然而在做实验验证的时候出现了两种结果:一是正负极接反, 直接短路击穿, 属于错误操作;二是一个蓄电池无法反向击穿, 然后学生突发奇想, 将各组的蓄电池串联, 形成48V的直流电压, 但是结果还是无法击穿, 实验以失败告终。后来经查阅资料, 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在30V~60V之间, 真相大白。此任务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不断探索, 才能更深层次地挖掘真相。

4. 运用二极管的特性, 设计一个电路让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任务。

学生运用前面的知识点设计电路图, 将发电机发出来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学好此知识点对学生学习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和电路图意义重大。在设计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路层出不穷, 让人大开眼界, 有半波整流电路图、没有起到转化的电路图、网络查找的全波整流电路图等。不管是成功的设计还是失败的设计, 或是对电路图的分析, 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极为剧烈, 再加上教师的肯定评价,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

5. 运用光敏二极管的特点, 设计一个简易路灯电路图的任务。

要求设计的电路在加载了直流电压后达到路灯白天不亮晚上亮的特点。同样, 学生之间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还出现了多种思路。

6. 设计试灯电路, 并进行制作的任务。

运用发光二极管的特点, 制作试灯。学生会尝试着去制作试灯, 接着会出现大量二极管被击穿的现象, 之后学生会相互探讨, 最终产生成功的作品。过程中对失败的设计进行分析时, 学生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当将真实的试灯进行分解查看时, 发现自己设计的和试灯工具的内部结构原理一样时, 学生“震惊了”, 他们的自信心再次得到了提升。

用任务链的形式, 让知识融入其中,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实现知识的积累, 以前面的知识点去完成后面的任务, 体会“破案式”的学习, 让学习环环相扣, 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境界。

(三) 任务的可探究性

任何任务, 不是说几句话就能完成的, 而是需要结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并且要有一定的深度, 有思考的意义。只有让学生去推敲、去思考, 任务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以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为例, 在讲解灯光开关时, 笔者设计了以下任务:

1. 用若干单刀双掷开关, 设计二控灯电路图的任务。

要求设计一个电路图, 实现一盏灯一楼能控制, 二楼也能控制。此任务不仅有现实的意义, 而且学生必须去思考、探究。

2. 分解桑塔纳车窗玻璃升降开关, 绘制工作原理图的任务。

要求每个学生拆卸开关, 并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绘制原理图, 最后搭接一个电路, 不管是车窗玻璃上升还是下降操作, 都实现灯亮。通过拆卸开关, 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内部构造, 通过检测和绘制原理图, 更理性地认识其工作原理, 最后的搭接电路实现最终的应用。

(四) 任务解决途径的可操作性

对汽修专业而言, 很多的任务最终都要归结到操作的验证和强化, 所以在设计任务时, 要尽可能配以操作, 以此来强化和巩固。

以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为例, 在讲解继电器时, 设计以下任务:

1. 检测继电器好坏的任务。

对继电器设计故障, 包括触电绝缘、线圈短路, 通过故障的检测实现知识点的强化和实践能力的落实。

2. 设计并搭接一个含有一个继电器的电路。

运用继电器的特点, 设计一个包含一个继电器的电路, 并用实物进行搭接。

3. 设计并搭接一个含有两个继电器的电路。

运用继电器的特点, 设计一个包含两个继电器的电路, 要求第二个继电器受第一个继电器的控制, 只有第一个继电器工作了, 第二个继电器才可以工作, 并用实物进行搭接。

4. 观看电路图, 搭接汽车启动电路。

利用起动机、继电器、点火开关、若干电线、电瓶线等, 依据启动电路图搭接启动电路, 以起动机顺利运转为成功标志。在起动机转动的那一刻, 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什么是“成就感”。

任务的完成, 除了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落实, 关键是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 实现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 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任务设计的反思

在任务的开发中, 也出现些许的不足, 经归类,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任务的设计目的性要明确

任务本身作为载体, 要有知识点和技能点在内, 再通过学生间的互助, 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而不是为了让课堂“热闹”起来去设计没有任何意义的任务。

(二) 任务实施, 教师要有指导

在任务实施中, 学生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 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 同时,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途径, 让学生有力可使。

(三) 允许失败

任务实施过程中, 会出现失败甚至是部件损坏的情况。此时, 教师无须指责学生, 相反可以通过失败的例子让学生去思考原因, 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的知识和技能, 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四) 任务要有兴趣点

任何事情离开兴趣, 学习的激情就会下降。要在任务中加入兴趣点, 要让学生通过任务的实施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 形成良性的竞争。

(五) 任务要有“留白”

需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任务太满或太挤容易使人失去想象的空间, 许多时候魅力不在于完美, 而在于对缺憾的回味。通过任务的完成, 形成新的问题, 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

摘要:本文通过对汽修专业课堂教学的剖析, 总结规律, 以任务开发为切入点, 探寻怎样有利于开展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以问题链或任务链的形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分析问题、决策计划, 最终解决问题。不仅让学生学得技能,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形成了职业行动能力。

关键词:汽修课堂,课堂本源,任务开发,职业行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锋, 叶盛.轿车维护工作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11

【关键词】工作任务导向 项目课程 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91-03

课程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而在目前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项目課程构建已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课程模式,它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课程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花卉方向,以下简称花卉专业)的一门岗位核心课,是毕业生从事花卉园艺师岗位所必需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项目课程的开发设计进行探讨,把植物造景设计相关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置于工作过程的真实环境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整合课程内容,实施项目化教学,完成由学科知识系统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转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项目课程开发设计

(一)花卉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对花卉08级、09级、10级、11级和12级毕业生的调查得知,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花木生产企业、花木营销企业、插花花艺、园林工程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企业、城乡政府园林部门、城市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观光区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园林绿化部门。对应的岗位群主要有花卉生产与管理、花艺设计与制作、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园林绿地养护与管理、花卉营销。毕业生主要从事以盆花、鲜切花、种苗和苗木生产为主的花卉生产工作,以花艺设计与制作及小环境绿化设计为主的花卉应用设计工作,以绿地施工为主的施工与养护管理工作,以花卉作品销售为主的花卉营销工作四大典型工作任务。从图1可看出,08-12级毕业生从事花卉设计与制作的占33.71%,花卉生产与管理的占26.40%,花卉营销的占16.29%,绿地施工与管理的占11.8%,其他占11.8%。

(二)核心职业岗位分析

在花卉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中,花卉园艺师是其核心岗位。按照花卉园艺师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并通过企业行业调研,对花卉园艺师的职业能力、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进行分析。

职业能力。具有花卉生产设施及设备使用能力;具有花卉分类能力;具有花卉种子、种苗生产能力;具有花卉栽培与管理能力;具有花卉应用与绿化施工能力。

工作内容。生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苗圃建设与管理;花卉识别与分类;容器育苗;组培育苗;花卉引种驯化和花期控制;大树移植;花卉栽培和肥水管理;花卉病虫害防治;花坛设计与布置;中小型绿地植物配置与施工。

技能要求。能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使用与维护,能排除常用绿化性养护设备的一般性故障;能按规划方案实施苗圃建设,并能主持苗圃常规工作;能识别200种花卉,并能按花卉原产地气候型进行分类;能执行容器育苗的技术方案,并指导容器育苗生产;能进行组织培养育苗,包括组织培养室的消毒灭菌、培养基的选择配置和花卉材料的接种与培养;能制定3种常见花卉的花期控制方案并能指导实施;能进行大树移植,包括制定大树移植计划和移植后的养护;能对花卉常见缺素症进行诊断,并能按花卉生育需要进行肥水管理;能进行主要花卉常见病虫害的诊断和综合防治;能进行一般花坛设计,并能按设计图纸进行花坛施工;能进行中、小型绿地植物配置和施工。

可见,花卉布局设计及中小型绿地植物造景设计是花卉园艺师岗位任职技能之一,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课程正是对应这项核心技能而开设的。

(三)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项目课程开发

1.学习领域分析

通过对植物造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整合,结合专业方向要求,确定了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课程设置花卉植物造景和小型环境空间植物造景两个学习领域。

2.项目的筛选及工作任务的确定

基于毕业生就业岗位,在深入分析核心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工程项目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构建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项目的筛选要求。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指的是相对独立、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作任务模块中,要求制定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或作品,这一产品或作品能发挥特定的功能,满足规定好的质量标准。选定的项目应具备可展示、能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具有引导性问题、与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具有直接关系,充分体现企业实际需要等特点。

项目及工作任务的确定。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工程项目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紧贴花卉园艺师职业岗位需求,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课程的项目设计应以花卉及小型绿地植物造景为主线,突出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这一核心技能。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重组,将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课程开发为2个学习领域,5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若干任务,其中校园节点环境植物造景项目学时数为30节,集中在一周内完成。详见表1。

3.项目课程教学的实施

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课程的项目化设计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明确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采取“做中学”的方式开展教学。以“节日花坛设计”项目为例,介绍项目课程教学的实施。该项目以劳动节或国庆节为设计主题,设计场所是校园中熟悉的台阶、道路两侧、大门、林下等,围绕现场调查与实测、方案设计、方案汇报与评价、方案施工、后期养护管理5个典型工作任务展开教学(如表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先布置任务,讲解各环节任务要求,由学生以分组方式具体完成各工作任务。教师在执行过程中对花坛设计的相关核心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重点进行的是引导、答疑、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引导、答疑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关核心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问题的能动性。

4.项目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按照项目课程的要求,植物造景設计与施工项目课程采取教学环节的过程性评价和项目成果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体现在平时表现考核中,占比20%,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终结性评价体现在实践技能考核和期末应知理论考试中,此环节的评价更侧重于实践技能考核,主要考察4个学习项目所完成的现场调查报告和设计图纸等,占比达到50%,而期末应知理论考试只占30%(如表3)。校园节点环境植物造景项目的评价放在一周教学实习中完成,评价方法也由平时表现考核(20%)+实践技能考核(50%)+期末应知理论考试(30%)三部分组成。

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课程的评价更注重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内容上,更注重实践技能的考核,但也不忽视理论知识的检查,实践技能的考核检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理论知识的考核减少死记硬背的题型,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在考核主体上,原先都是老师一人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所分担的任务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课程的评价改变以往传统的评价方式,引入“教师+小组长+学生自己+小组互评”的评价方式,以便能更加客观、公正地给予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性和潜能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二、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项目课程实施成效及建议

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课程按项目课程开发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整合,共开发设计了花丛与花带设计、节日花坛设计、花境设计、小游园植物配置、校园节点环境植物造景5个项目,其中节日花坛设计、校园节点环境植物造景2个项目按照现场调查与实测、方案设计、方案汇报与评价、方案施工、后期养护管理5个典型工作任务展开教学,并在花卉12级、13级进行了实施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使学生进入一个真实的工作过程,有机会充分展示自我、表达自我、认知职场,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其次,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了合理分工、合作,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花卉12级、13级花卉园艺师理论通过率分别为93.9%、96%,技能通过率分别为97.6%、97%,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诸如施工环节材料来源不足、教师职业经验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与校办企业的深度合作。节日花坛设计、校园节点环境植物造景两个项目开设了施工环节任务,所使用的盆花、盆栽植物如果都是通过购买的话,则成本太高。在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建议结合校办企业的真实项目展开施工环节的教学。如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中心(简称生物技术中心)是学院的校办企业,拥有花卉生产基地250亩,主要业务之一是阴生植物和草花的研发和生产。基于此,学院每年的劳动节、国庆节等主要节日都由该企业提供花苗,并进行花坛景观设计。教学中,本课程的节日花坛设计项目就可以与生物技术中心合作。根据生物技术中心提供的花苗,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节日花坛方案设计,并进行花坛施工。实施下来,学生既可与企业对接,又可以参与真实项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加强工作任务驱动下的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工作任务驱动下的教学,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行业实践和企业锻炼的经历和经验,熟悉对应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在实施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工作任务设计典型、合理,知识点有效、全面。建议应建立健全教师到企业开展生产实践锻炼的制度,并配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总之,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非常适合采用项目课程的模式。项目课程的实质是“做中学”,其表现形式是“典型的产品或服务”。在依托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是由老师自己设计的,所以项目课程的确是操作难度比较大的一种课程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诸如教师经验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周文根.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技术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5)

[2]徐国庆.如何理解项目课程的本质[J].职教论坛,2014(27)

[3]宋兴蕾.《园林植物造景》课程的“工程任务课程化”探索[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1(1)

[4]李淑云,骆永锋.基于项目课程的高职《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4(11)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362)

【作者简介】肖万娟(1979—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植物景观设计教学。

任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篇12

1 开发《中药调剂技术》教材的必要性

1.1 高职高专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中药调剂就是中药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 按照调剂规范和原则, 及时、准确地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者的一项操作技术。中药调剂人员要具备中药饮片调剂能力、中药临方炮制能力、汤剂制备能力、中成药配方能力、中药贮藏保管能力, 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等。

但目前中药行业存在以下问题:柴胡药材中掺有大量其他植物的根;劣质的药品仍未彻底杜绝;从业人员不依法炮制, 不按处方要求配药;计量不准, 疗效与安全用药难以保证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 但最根本的是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尤其是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目前, 一部分中药调剂技术培训教材把调剂技术的内容融入到了《中药药剂学》教材中, 内容简单, 不能覆盖国家中、高级中药调剂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内容;一部分出版的相关教材内容基本上为: (1) 绪论; (2) 中药材的鉴别; (3) 中药炮制; (4) 中药调剂; (5) 临方炮制与鉴别; (6) 中成药销售; (7) 中药的贮存保管与养护等, 在结构上分为必备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实际操作内容较少, 必备知识所占比重较大, 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中药调剂技术的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中医药行业发展需要和市场变化要求, 着重培养实践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在继承中药传统理论的基础上, 以中药调剂知识为主体, 融合社会科学、市场营销理论, 不断丰富中药调剂技术的内容。

1.2 现代高职教育和中药行业的发展要求对中药调剂技术课程进行教学及教材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但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中药专业的中药调剂学内容过于简单, 无法适应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2]。因此, 必须对中药调剂技术进行课程改革, 对教材进行开发。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发展职业能力[3]。课程及教材内容应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将必备知识融入实际操作中。通过课程改革及教材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2 教材开发思路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在药学、中药学相关专业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建设工作中, 与凤凰职业教育出版中心合作, 依托专家团队, 整体优化了《中药调剂技术》教材的设计。

《中药调剂技术》教材通过调研行业、市场, 分析工作任务, 编制课程标准, 设计项目方案等, 确定了教材的编写原则, 即理论知识“必需、够用”, 实践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和社会技能。

2.1 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开发机制

教材是由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与宁夏中医研究院、宁夏协力厚大药房、沈阳药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京卫生职业学院、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共同合作开发的。聘请合作企业专家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药工进教研室, 同时派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 充分利用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企业专家、老药工的实践经验, 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 由企业专家、老药工和专业教师共同制订教材大纲和实施计划, 共同完成教材编写。

2.2 教材编写体现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教材的编写应突出案例分析、实操练习, 使教学任务与职业岗位相对应, 实现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时, 结合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将中药调剂的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教材中, 如KSOA中药调剂管理信息平台、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应用、免煎颗粒的应用等, 使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相适应[4]。

2.3 在教材中融入中药调剂员的道德责任

近年来, 由于“中草药肾损害”的提出, 有关中药毒副作用的报道不断增多, 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剂量密切相关。中医大师李振华曾指出, 医师处方中每味药的定量是有关键作用的, 只能准确, 不能随意改变, 否则不仅影响疗效, 甚至耽误病情, 危害生命。因此, 可在教材中将行业中出现的一些事故以案例解析的形式融入其中, 树立学生正确的药德观念, 培养学生的药德行为, 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责任心, 对业务有钻研精神, 对患者体贴关怀。

2.4 按照中药调剂的实际工作任务及中、高级中药调剂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内容设计教材内容

教材完全按照当前中药店或医院中药房的实际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 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职业特征, 将学习领域分解为主题学习单元, 并合理地嵌入中药调剂员职业能力标准[5], 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中药调剂是一项具有多学科理论知识和综合性应用技术的工作, 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配方得当, 可提高治疗效果, 配方不当或有差错, 可能误伤人命。中药调剂任务通常有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配方、中药贮藏保管、中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5个任务, 具体见图1。

《中药调剂技术》教材作为药学、中药学相关专业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于2012年7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为药学类、中药类、医药营销等专业教学及中药零售企业和医院中药房相关岗位的岗前培训提供了教材。

2.5 项目实施、任务驱动的教材结构模式 (见表1)

教材按照中药调剂员的工作任务, 以项目实施为主线进行编写, 每个项目通过实施过程化解为若干个任务来完成, 共分6个项目, 22个任务。每个项目设置学习目标、知识拓展、知识链接、案例解析、目标检测、实训操作等多个任务, 尽可能使用图片、实物照片或表格将各个知识点展示出来, 加强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使学生能够在“学中做、做中学”,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6,7]。同时, 为适应岗位需求, 教材中还增加了中药调剂所必需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2.6 符合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要求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撑, 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贡献。”《中药调剂技术》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中药行业中药调剂岗位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7 教材的呈现形式力求新颖多样, 教材配套资源力求数字化、立体化

教材的呈现形式力求新颖多样, 图文并茂, 配合得当, 形象生动, 趣味性强, 直观鲜明。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 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和形象化。

为配合教学的需要, 教材配套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 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实训录像、动画以及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题库等。

参考文献

[1]翟华强, 王燕平, 金世元.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体系构建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 (16) :2487-2489.

[2]马春, 蒋爱品, 附凤荣, 等.传统中药调剂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 2010, 29 (10) :802-804.

[3]李秀英.探讨中药调剂学的教学方法[J].中国中医药, 2011, 14 (9) :67-68.

[4]刘文凤.中药调剂人员怎样提高配方技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5) :218.

[5]劳动和社会保障办公室, 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中药调剂员[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

[6]方芳.项目教学法在中药调剂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7) :46-47.

上一篇:图形图像课程下一篇:基建项目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