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保系统论文

2024-06-18

农保系统论文(共8篇)

农保系统论文 篇1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作为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保网络工作环境基本成型。我院刚更换HIS系统,并成功完成医保接口联网,实际应用表明该接口运行稳定可靠。笔者阐述我院医保接口的解决方案及其实现。

关键词:HIS,医保,农保,接口

0 引言

随着全国医保工作的不断深化,医改方案的不断深入,让更多百姓看病有保障,要走出一条"和谐医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医保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之一。与此同时,医保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之间有着大量的业务数据交换。针对医保系统提供的动态链接库,把医保管理功能嵌入到HIS中,作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实体的医院[1],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全面实现网络化管理,通过高效的接口程序为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为医保患者提供最优的服务。当然,医保的实施已经成为HIS软件在医院实施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医保实施的好坏也已经直接影响了HIS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

1 我院医保、农保接口环境

1.1 网络环境

我院分别与广电及电信运营商签定租用协议,对医保和农保都实现双网络光纤冗余通讯线路,并通过思科AS5400路由器进行内网接入,形成一套以IC卡为载体,以城域网为主干,采用总线型和星型混合的拓扑结构,以现代化通讯方式为网络联通手段,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为系统结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系统在处理每一个门诊医疗保险病人时远低于35秒的标准。内网所配置的路由信息有医保、农合办备案登记,无特殊情况不许做任何调整。院方同时购买了防火墙及网络杀毒软件来保证网络的安全。

1.2 软件环境

我院采用嵌入式连接的方案,即将医保中心及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两者在下文简称中心)提供的动态链接库文件嵌入到我院的HIS管理软件中,此文件经过加密处理,用以确定单位身份,并由此DLL文件中的函数集协助医院HIS系统完成医保及农保数据的传输匹配及报销的计算结账,当有患者需要医保运算时,HIS系统将调用嵌入其中的接口文件来完成相应的操作,如读卡、患者身份确认、数据上传、医保预结算、医保结算、返回结果等,而此接口文件中的函数基本都采用被动调用的方式操作数据,完成HIS交给它们的任务,并返回相应的值给HIS数据,并最终实现患者的正常报销。在HIS系统中自动的实现财务操作员在医保中心的签到及签退工作。

2 医保农保药品、项目、疾病字典对照

医保中心及农合办建立了药品字典库、项目字典库、疾病代码库。为了统一费用结算标准,以确定医保、农保报销比例,医院将所以收费项目、药品及疾病类别都一一与中心进行匹配[2]:诊疗项目是通过《江苏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中的代码与中心进行对应,并有中心控制其报销比例及报销上限;药品则将其在医院的唯一编码传给中心,有中心维护进医保系统,并确定是否参保及报销比例;疾病编码则因政策原因只分为肿瘤与非肿瘤,医院和中心都有相应字段表示,在结算的时候会进行判别,确定报销比例。

3 我院住院医保、农保业务流程实现

病人在入院时候,操作员及时进行读卡操作,读取中心信息,并判断病人是否享受医保待遇,生成中心流水号,再录入病人疾病种类,为患者进行入院登记[4];若其中哪个部分出了问题,医保接口文件会进行判断,并返回错误日志,我们可以通过日志修改本地内容,重新上传,确保患者结算成功,真正实现医保与医院HIS的无缝连接[3]。

每晚,我院HIS中心机房有专门的程序对患者的费用明细进行上传,避免在结算时因上传数据过大,延误患者出院结算,降低工作效率。

当患者出院进行结算时,HIS系统根据入院登记时返回的中心流水号进行预结算,自动将病人的医疗费用返回,如起付段、个人现金支付、中心支付、参保费用,大病救助标志等;此时,对于医保若预结算返回结果没问题,则直接进行结算,并修改中心标志为出院状态;对于农保,先输入下级医院的转诊申请号,并读取中心的本次应筹资金额,并录入返回给中心,再进行农保结算。若预结算返回结果有差错,如与中心金额有出入、预结算与结算不一致、起付段不对、医保待遇到期等情况,如病人从下级医院转入,已经发生费用,医保起伏段已经发生变化;医保中心每5000元为一个档次,病人总费用超过某个档次后报销比例不一样;病人总费用已经超过最大报销金额4万元,必须要患者本人或家属到中心补报销,要查看日志文件,视情况进行人工干预,再进行结算,并打印指定格式的发票及费用清单给患者。另外,有些情况下患者是不享受医保待遇的,如分娩、车祸、工伤、自杀等,必须对其进行医保审核,若已经入院登记则予以撤销。

4 医保、农保系统与HIS系统的接口分析

医保系统是个高平台、高效率、及时性、安全性的系统[5]。以服务病人为中心,树立人文关怀理念,结合医院实际,着重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医保病人就诊、住院、费用结算、信息审核等工作进行了优化和部分重组,在优化医院医保工作流程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工作。事实证明,优化后的工作流程,信息传递更为顺畅,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保证医疗业务数据的唯一性,患者的业务数据必须实时上传给中心,并严格与中心数据一致,任何失误都可能造成莫名的后果,所以日志文件显得十分重要,当有问题时,随时查看日志文件,及时与中心沟通,保证不因数据发生错误,而影响患者就医,同时保证业务数据正确;HIS系统与中心系统之间,要求接口文件具有高效及时的特点,病人随到随及就可以刷卡结算,并缩短病人排队和缴费时间,多一点时间就诊;随着参加医保人员的不断增多,系统网络结构易于扩充,以满足今后不断增加的用户端需求和可能出现的较大任务负载,硬件平台也要具有可升级性;同时,医保接口文件要求高安全性,因为医保中心存储着全市数十万参保人员的信息,所有的医院终端路由都在医保中心有备份,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改。在全面实现网络化管理的今天,通过对信息的全面采集和整理,拥有全面、安全的医患就诊信息,应对医保交易的每个环节都实现计算机网络监控和有效管理,在保证医保系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接口文件,医院终端可以与中心实现一体化,减少中间环节,达到比较理想的结果,实现真正的无缝接口。

参考文献

[1]胡斌.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生态性发展思考--完善"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医学信息,2007,(01):34-37.

[2]黄卫平,李军,李初民,孟建萍.我院"军字一号"工程与医保接口解决方案及实现.医疗卫生装备,2005,(08):45-46.

[3]进才,刘云生,覃飙,陈基雄.嵌入式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存储管理[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01):42-45.

[4]赖晓军.医院信息系统与医保系统的接口实现.医疗设备信息,2007,(09):23-25.

[5]刘素萍,季玮,翁海滨.网络环境下医院医疗保险工作流程优化与重建.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02):106-108.

农保系统论文 篇2

XX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XX

一转眼,一年又过去了,本我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由一个刚上班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对各项业务熟练的业务能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多次好评。回顾过去的一年,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在单位我分管农保,先就本的重点工作整理成材料上报如下: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实实在在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又一重大惠农民生工程。我镇新农保工作主要有宣传动员、参保信息采集、参保信息的审核和整理、收费管理、参保信息归档录入电脑以及对2011参保人员进行参保信息核查工作。从2012年5月到2012年12月,全镇共征收16至59岁参保人员7890人的新农保参保款,共计人民币896450元,全部存入农保局新农保参保资金收入专户。为落实好2012新农保工作,我镇新农保工作的主要工作方向有以下几点:

第一,分阶段召开新农保工作会议,明确工作思路; 第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参保氛围;

第三,组织培训,提高新农保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第四,组织协调、落实责任,确保2011年新农保参保信息 1

核对清楚。

第五,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管理程序。

五项工作全面落实,确保了2012年新农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分阶段召开新农保工作会议,明确工作思路

自2012年3月,镇委镇政府领导我X书记、我X镇长亲自抓,镇分管领导我X副镇长组织,与村委会干部多次研究制定2012新农保实施方案。

镇政府于2012年3月28日在镇政府会议室召开了由各村委会主任、新农保办公室组员、镇各包点干部参加的新农保参保动员大会。在总结2010年新农保工作的基础上,镇委书记我X再次讲解了有关新农保政策;我X镇长讲解了关于新农保工作信息采集,以及征收方式方案;我X副镇长对基础信息表的填表要求做了更加详细的讲解和说明。镇委书记我X做了动员讲话。

在新农保工作进行的的过程中,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时刻密切关注新农保各项工作的工作动态,及时召开农保工作会议,对2010年的新农保工作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重点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盲点,并对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作出了细致入微、合理有效的安排,为更广大的基层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新农保带来的实惠奠定了基础、为新农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参保氛围

从2012年3月29日开始,镇新农保工作小组领导带领新农

保工作人员分片包干,经常深入到各村亲临工作现场,一边宣传政策,一边指导工作,从参保登记表的规范填写,到相关手续及资料的留存要求。一个村一个村的解决问题,手把手的培训村委会工作人员。为信息采集和录入的准确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许多镇干部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开着新农保宣传车,下到村里播放新农保宣传CD碟片,深入群众当中详细解答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遇到思想相对落后,不愿意参保新农保的群众,镇干部对他们进行了更加耐心和细致的讲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宣传政策,打开他们的心结、化解他们的疑惑,鼓励群众自觉自愿的参保新农保。有的村干部为了乡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想,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害怕日晒雨淋,挨家挨户调查、走访,询问群众家庭里是否有在外打零工、参加养老保险存在困难的家庭成员,并排除困难,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在电话里向群众耐心的讲解参保新农保所带来的实惠。遇到缴款存在困难的群众,还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挤出钱来帮助群众暂时垫付新农保参保款。

由于镇领导对2010年新农保工作各个环节的深入探讨与总结以及对新农保工作周密的安排;镇干部与村干部的紧密配合与无私奉献。2012年新农保宣传工作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效,在巩固续保的同时,又有更多的群众加入新农保的队伍。

三、组织培训,提高新农保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2012年4月4日至6日我副镇长提出2012新农保具体

工作要求及详细工作安排,并再次对新农保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有关文件和具体操作办法,掌握农保工作方案的程序和环节,明确工作职责和经办业务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学习新农保的相关政策,再次强调新农保工作人员的职责。第二、对2010新农保参保核对工作的具体工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安排。第三、对新农保续保和新参保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做了具体的安排。第四、针对镇农保组工作人员如何做好新农保参保人员的信息录入工作做了详细说明。

四、组织协调、落实责任

由于2010的新农保工作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新任务。在此项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又由于2010年新农保新参保人员众多,村干部建立档案的工作量巨大,同时又要负责参保收费,从而导致了少数个别村干部漏开规范收据的现象,进而对2010年新农保核对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镇领导成员对此现象十分关注,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必须以十二万分认真负责的态度将2010年新农保核账工作抓紧落实、保障基层百姓的切身利益。并要求新农保工作人员总结2010年各项工作的细节,总结优势、查找不足,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想尽一切办法将2012年新农保工作抓紧、抓好,落实到位。

五、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管理程序

我镇在2012年的新农保工作中,要求镇农保组工作人员与村干部紧密配合。村干部负责向群众征收参保款并及时填写花名册,第一时间将款项和花名册交给农保组工作人员进行仔细核对。核对完成后又将信息准确、及时的输入电脑,确保了参保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2012年的新农保工作在我镇领导成员的深切关注与高屋建瓴的指导下、在我镇干部与村干部的协同努力和辛劳付出中、在我镇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拥护中圆满的结束了,但是构建和谐社会、使更加普遍的基层群众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道路还很长。

除了新农保工作外,我还协助单位其他成员工作,在医保的电子档的录入和核定单的开据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企业社保的征收和企业年检方面也付出了很多。

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齐心合力下,我们单位各项任务都超额完成。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热情的态度、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即平凡又伟大的工作中。

2012年12月30日

试点县里探“农保” 篇3

低起点上推动广覆盖, 点燃农民参保积极性

大部分农民选择缴纳100元这一档次, “新农保养老金虽然不是太多, 但至少是一笔钱, 一种到月就可以拿到的基本生活保障的补充”

8月1日上午,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叶营村累计发放养老保险金6112万元。

不少人认为:新农保养老金虽然不是太多, 但至少是一笔钱, 一种到月就可以拿到的基本生活保障的补充。特别是在看到60岁以上老人拿到保险金后, 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一下子被点燃了。不过, 在采访中, 记者也发现, 大部分农民选择缴纳100元这一档次, “在肥西, 缴纳这一档次的占到参保总数的70%以上, 一方面跟收入水平有关系, 同时, 也跟老百姓对于新政策的理解与信任有关系。”肥西县人社局农保科科长叶荣祥认为:“新农保目前是在较低起点上来推动广覆盖。”

宽进宽出, “试点政策”体现地方特色

破解“联动式”缴费弊端, 只要有一个人参保, 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可领取保费, 70岁以上老人还有高龄津贴

“当涂是新农保的第一批试点县, 不久前家里打电话告诉我, 许多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 为了能享受到国家的养老保险, 不得不自己想办法反过来为其子女们缴纳新农保费用。实在没钱缴纳的老人, 而子女又不交的, 老人也就没法享受到这点好处。因为政策规定儿子或媳妇有一人没缴纳的, 老人就没法享受到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了。”在合肥工作的马鞍山当涂县青年小李, 跟记者聊到了自己家乡的新农保情况。

我国新农保政策规定,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 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民, 不用缴费, 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个如今被称之为“联动式”缴费的模式, 为很多人所诟病。而记者在淮南凤台和肥西县采访时则发现, 这两个试点县的政策颇具地方特色。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宽进宽出, 政策是为了老百姓的基本保障, 只要家里有一个人参保, 我们都给予发放。”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舒生介绍。

杨舒生介绍说, 为了推动新农保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淮南市及凤台县都先后出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淮南市的新农保试行办法较国家和安徽省政策体现了“三个较高、一个扩大”等特点: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高于国家规定每月55元的标准, 地方政府每年80元的补贴高于国家规定每年30元的标准, 缴费超过15年每月就能增加基础养老金2元, 高于安徽省规定基础养老金加发1%的标准;将享受特殊政策的群体由原来的农村重度残疾人, 扩充至农村低保户、计划生育相关群体及退伍士兵等。“政策最大的亮点是在国家和省新农保政策没有规定的基础上, 为70岁、80岁、90岁老年人设置了每月10元、20元、40元的高龄津贴。”

肥西县人社局副局长张宗元告诉记者, 肥西进入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后, 通过设立服务窗口、开通咨询热线、发放明白卡等方法, 有效营造了人人知政策的良好氛围。为了提高村一级推动新农保的积极性, 肥西县规定县财政再投入近1000万元对实施较好的村子进行奖补。同时增加了基础养老金标准, 在中央财政安排的55元基础上, 由县财政增加5元, 并建立待遇调整机制, 基础养老金标准将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予以调整。

外出打工群体成参保“真空”

一些农民有顾虑:“东西价格涨这么快, 交了多年保费后, 几十块钱的基础养老金还能抵用吗?”

采访中记者发现, 农村未参保人员大部分都是举家在外打工者。这一群体由于其流动性较强, 加上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人手严重不足, 使得政策宣传、信息送达都成问题, 成为新农保参保部分的“真空”地带。

记者电话采访了丁集乡依沟村村民陈富根, 老陈和妻子丁凤一直在福建打工, 妻子打工的企业为其办理了养老保险, 老陈对于新农保一直持观望态度, “标准咋就跟城里差这么多呢?”老陈坦言现在还没下定决心, 如果将来需要办理新农保, 就把钱一下子补交齐。

“东西价格涨这么快, 交了多年保费后, 几十块钱的基础养老金还能抵用吗?”采访中, 不少农民表达了跟陈富根一样的忧虑。凤台县丁集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所长詹永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在当地农村, 85%的单独生活的老两口基本花销在350元左右, 也就是一天10元钱, 一个人一个月要150元以上, 如果没有其他收入情况下, 60元的养老金实在不多。詹永军介绍说, 现行规定对新农保调整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不够明确, 只提到“按经济社会发展及物价变动等情况, 适时调整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标准”, 可保值增值的额度却没有明确。

采访中, 记者还了解到, 作为安徽全省统一的新农保网络系统存在漏洞, 数据交换反馈慢, 同时地方政府制定的带有含金量的惠民措施由于操作系统模版问题而无法实现。例如在淮南市及凤台县新农保试点办法中都提出的“70岁、80岁、90岁老年人设置每月10元、20元、40元的高龄津贴。参保人死亡的, 农保经办机构一次性支付500元的丧葬费”等惠民政策无法通过统一模版系统上报, 银行也就无法把钱发给农户。

张宗元认为, 目前, 新农保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没有一位在编的专职工作人员, 人手不足将来对于新农保的信息认证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在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 一个人要面对上万人的信息量。如果能够实现民政、公安等等系统的信息共享, 就能有效规避冒领养老保险金的风险。”

“一项好政策, 需要在尝试中不断去完善, 唯有让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好政策才能让老百姓放心、让基层干部舒心。”杨舒生如是说。

新闻背景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2011年6月20日, 温家宝总理郑重表示, 将在本届政府任期内, 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新农保的基本原则为“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不同于以往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的模式, 新农保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不同于老农保主要建立农民个人账户的模式, 新农保借鉴了目前城镇职工统账结合的模式。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 这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2011农保总结 篇4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实实在在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大惠农民生工程。自7月1日启动新农保工作以来,新农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在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局统一思想,重点抓管落实到位,新农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新农保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农保工作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全市共参保 人,参保率,其中16至59岁人员参保 人,累计征收养老保险费 万元,为 名农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 万元。

中成全球第二大农保市场 篇5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项俊波近日表示,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

项俊波说,2013年,我国农业保险的承包农作物达到了11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45%,提供的风险保障是1.4万亿元,支付赔款209亿元,受益农户达到3367万户。同时表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社会有呼声,群众有期盼。在国际上,巨灾保险赔款一般占到灾害损失的30%~40%,我国还不到1%。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目前要稳步推进云南和深圳的试点。下一步,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两个作用,以商业保险为平台,构建多层次的风险分摊机制。(中国财经报)

农保系统论文 篇6

一、基金筹集及管理模式

一是推行目标。根据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与安排下, 该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收试点工作于2010年元月8日启动, 11镇 (区) 财经所协同工作队有序展开、分工合作、强力推进, 遵循“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 按照“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目标, 个人缴费越多, 缴费年限越长, 将来领取的养老金越高。如果按最低标准缴费, 达到15年以上, 将来每年最低可领取790元以上的养老金。

二是基金筹集。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 个人缴费。以农户家庭为参保单位, 缴费标准现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 参保人自主选择参保档次缴费, 多缴多得, 一年一次性缴纳。 (2) 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要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 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 (3) 政府补贴。政府对参保人缴费每人每年给予30元补贴 (省政府补贴20元, 县政府补贴10元) , 但不作为个人应缴保险费标准计算;县政府对农村重度残疾人且缴费困难的群体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三是管理及征缴。由县劳动保障部门主管, 镇 (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具体经办, 农村财政局及镇 (区) 财经所负责征缴归集。

二、主要做法及试点成果

南漳县被纳入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县, 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实好, 首先, 坚持在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通过发放新农保政策问答手册、《致全县农民朋友一封信》、制作政策问答展板、电视台开办专题节目、刷写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及措施, 认真细致地工作, 苦口婆心地宣传, 确保镇不漏村, 村不漏户, 户不漏人, 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其次, 严格按照《试点实施方案》的规定执行操作。每个工作组做到“四包四不”, 即包政策宣传, 不漏户漏人;包登记参保, 不缺表缺项;包收缴保费, 不少收少交;包按时完成, 不降低质量。参保的方法上实行“三先三后”, 即:先60周岁以上的家庭, 后其他家庭;先认识好的家庭, 后有顾虑的家庭;先富裕的家庭, 后困难的家庭。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推行, 工作方法得当, 效果显著:一是密切了党群关系。农民能和城里人一样拿养老金了, 这和农民不交税一样, 是开天辟地的事情, 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无疑又得到一次提升。二是拉动了经济。虽然这部分养老金不多, 但从一个家庭来考虑, 多了一份收入, 就会对市场消费和经济的回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三是实现了农民增收。南漳县不仅是一个山区县, 又是农业大县, 农民增收困难, 新型农保惠及全县60岁以上老人达5万多人, 年基础养老金达3 300万元, 并且每年还有人届满60岁而进入“养老保险”管理。如果把这3 300万元平摊到4万个家庭中, 每户均5人, 计20万人来算, 每户人年均增加纯收入165元。四是促进了社会稳定。实施开展了新农保后, 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不再为“生活无着落、养老无保障”而忧心忡忡。

三、基金征管机制的规范管理

由于新农保工作刚刚实施不久, 各项政策、制度与管理等还处于试点摸索与探讨之中, 并没有形成正式的条例与政策。目前, 初步看来, 在政策操作, 人员业务水平, 规章程序的执行等方面, 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需要进一步做好规范与管理工作, 确保基金征管有“量”也有“质”, “质”“量”同步。

一是着力“自我规范”。“打铁还需自身硬”, 要从自我抓起, 对县、镇 (区) 各级部门、财经所经办人员及新成立的农保中心财经人员, 加强新农保知识普及和软件运用与操作等学习培训工作, 确保做到人人懂政策、懂程序、懂方法。

二是着力“政策规范”。重点在资金征收、资金管理、票据管理、业务经办、政策调整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上抓规范, 严禁以农民缴纳的社保金抵扣干部往欠款;严禁出现票款不符现象;严禁超标准收取证卡手册费;严禁资金不入国库, 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严禁搭车收费;加强票据管理, 坚持一人一票, 严禁一人多票;加强基金报解, 实行票款同步, 按时报解制度等。同时, 和民政部门合作, 及时掌握人员生存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防止死亡后冒领待遇情况的发生。

三是着力“督办检查”。新型农保工作是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改革。在鼓励农村户口多交、积极参与的基本要求上, 实现“全员参保、人人享受”的目标, 不仅60岁以上的老人100%享受到养老待遇, 而且还要使所有农民“参保率”达到100%, 基金的“征收率”也达到100%。为了达到上述目标, 对县、镇 (区) 财经部门、经办人员和资金的征收与管理上, 实施按季度或月份定期或不定期地督办检查工作, 明确职责任务、规范操作规程, 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将新农保基金征缴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实行包片包村的奖惩制度, 年底按征收率及参保率来考核兑现, 确保财经部门以一流的工作状态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农保系统论文 篇7

以德服人。道德和品行是立身之本, 以德为本、以品为先是新农保干部的圭臬与准绳。在业务经办中, 要坚持“德”字当头, 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铭记新农保干部既代表新农保事业的形象, 更代表党和政府服务百姓的形象;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力量与魅力, 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周围的群众, 用自己扎扎实实的工作、踏踏实实的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早参保、多缴费、长缴费”;要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参保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抓在手上、挂在心上, 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传递给参保群众, 无论在参保审批、待遇稽核, 还是在养老金发放中, 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服务亲民, 凸显“搞好新农保为人民”的理念。

以理服人。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群众工作切忌蛮横无理、霸王硬上弓, 面对群众决不能敷衍塞责、虚与委蛇, 对待群众决不能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新农保参保工作只能说服、不能压服, 只能引导、不能教导, 才能真正让群众心服口服诚服;业务咨询只能讲道理、摆事实、说政策, 才能真正让群众听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新农保宣传只能通透、通俗地讲解政策、讲清程序、讲出名堂, 才能真正让群众入耳入脑入心, 进而转化为“早参保, 早缴费, 长缴费”的实际行动。总之, 要坚持讲“理”、立足于“理”、着眼于“理”, 才能最终赢得参保群众理解、尊重与支持;反之, 缺乏说理的功力、缺失说理的意识、缺失说理的技能, 不会、不懂、不擅长讲道理, 则很可能会激化矛盾, 造成与群众的心理隔阂、冷漠甚至敌视, 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恰得其反, 反而令群众对新农保敬而远之。

以法服人。“方法对头, 事半功倍;办法跑偏, 事倍功半。”新农保工作要积极探索新农保科学可行的方式方法, 简化办事流程、优化实际操作, 从而为参保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具体工作中讲究策略, 与参保群众交谈中注重心理, 做到“面对面, 手牵手, 心连心”———即“面对面”认真倾听参保群众的呼声, “手拉手”共同解决参保群众亟需解决的问题, “心连心”视参保群众为自己的亲人。宣传过程中, 要尽量采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听得进话题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业务经办中, 要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 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实、做透。群众工作是一面镜子, 照出干部实际工作能力, “一切从为群众办事开始, 把事情办好了, 群众才信得过你, 才会与你打成一片, 进而认同你说的道理。”

以情感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 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做亲人, 群众才会把我们当做亲人。”群众心中有本帐, 投入一片真心一定会换来群众的一片赤诚;“他活着为了人民更好地活着的人, 人民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群众心中有杆秤, 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办成事的干部群众信得过;“感人心者, 莫乎其情”, 心系群众、倾情服务的干部, 群众也愿意敞开心扉与他交朋友。咨询投诉时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办事情要设身处地为参保群众着想, 与群众打交道, 贵在一个“诚”字, 精髓在于真正读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新农保干部要和参保群众打成一片, 要积极主动和参保群众真诚相处、坦诚相对,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群众的信任;要倾听群众呼声、关系群众疾苦, 对群众付出真情、捧出真心, 多谋群众之利、多分群众之忧、解群众之难、办群众之急。

农保系统论文 篇8

破题出思路,产业扶贫融资不再难

虽然在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中,大家都想过大力发展产业,希望以此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但实事求是地说,过去十余年,为尽快解决贫困村基础条件“五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用电难)问题,扶贫资金用于支持贫困产业发展的额度偏少,金融部门一直为群众信用意识差、成本与收益反差太大以及金融债务维权难等问题所困扰,对发放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贷款不积极,贫困农户产业经营融资渠道日益变窄,融资困难。为此,必须用好和用活财政扶贫资金,解决贫困农户借贷担保信用等问题,最大限度规避信贷资金风险,以吸引和撬动更多的金融资金支持贫困农户产业开发。

资金从哪里来?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多项政策叠加效应,中央和省市级财政安排到于都的扶贫专项资金,近三年实现了翻番,去年近6千万元。然而按资金投向政策,用于产业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1000万元,加上50万贷款贴息资金所撬动的扶贫贷款1000万元,拿来搞产业扶贫的资金也只有2000万元。按目前于都县有劳力能发展产业的扶贫对象22390户算,平均每户不到1000元。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资金投入,帮助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增收显然杯水车薪。据金融部门现行政策,假设能直接用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向银行抵押担保,贷款规模则放大到5 - 10倍,每年可以获取5千万到一个亿的投放量,落实到贫困户户均则可达5千至1万元以上,绝大多数农户的产业增收项目便有了资金保障。

基于以上考虑,于都县找出了一条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的出路,2014年决定用省级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产业化专项资金1000万元,在县农村信用联社开立“扶贫到户产业发展贷款担保基金”帐户,县农信社按1:10的比例放大贷款规模到1亿元,为全县贫困农户发展产业提供“助农保”担保贷款服务。

精细定规程,贷款运作机制有章法

于都在认真参照吸纳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于都特色的产业扶贫到户“助农保”信贷运作模式,制定出台了《于都县产业扶贫“助农保”信贷业务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在坚持扶贫宗旨的前提下,《实施办法》重点明确贷款对象、期限、用途、运作机制、管理模式等,引导贫困农户积极借贷和金融机构积极开办业务,主动工作。

——扶持政策坚持扶贫宗旨。瞄准贫困农户是产业开发扶贫必须坚持的方针,是扶贫产业和其他农业产业的主要区别,也是实施产业开发扶贫的意义所在。所以于都县规定,“助农保”放贷对象必须是经县乡扶贫和移民部门审查推荐的建档贫困户及深山区移民对象,从而保证资金不偏离。贷款规模、周期和利率充分实行扶贫“特惠”政策。为鼓励贫困农户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农户申请“助农保”额度上限可达5万元、农户互助合作经营项目可达50万元,贷款期限充分考虑种养业周期,可连续三年续贷,“助农保”利率执行国家公布的同期基准利率,贫困农户可享受《江西省深化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规定的扶贫贷款贴息政策。

——扶持项目只用于发展产业。“助农保”信贷只支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及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深山区移民户搬迁安置后自主创业项目。产业支持项目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由贫困农户自主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优先支持在全县发展势头较好的脐橙、油茶、蔬菜、肉兔、生猪等主导产业和移民对象自主创业项目。该项贷款不得用于商住建房、治病就学、购买家电等非生产性项目支出或转借给他人使用。对经审核确定的“助农保”对象、贷款金额、贷款投向等内容在当地进行公示公告,接受群众监督。

——放贷操作程序规范明晰。《实施办法》对贷款审批发放程序作了制度安排,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分“对象申请、乡村初审、县级审查、公示公告、贷款发放”五个步骤。贫困户向行政村提出申请,深山区移民直接向安置区所在乡镇扶贫办提出申请。行政村、乡(镇)扶贫办在收到对象担保贷款申请后,依次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其申请担保贷款的对象条件、产业项目等信息审查,然后将符合担保贷款条件的对象申请审批表和汇总表报县扶贫部门。县级审查时,扶贫部门重点对乡镇上报的对象的对象条件、贷款用途、贷款金额等进行审核。农信社则按照属地原则及权限管理规定,由相关信用社网点开展实地贷前调查。重点对申请人借款用途、还款资金来源,盈利能力等进行调查核实。核实后,根据对象经营与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抵(质)押或保证等辅助担保等措施,确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县级审核确定的担保贷款对象名单,在行政村进行公示公告,接受群众监督。经公示公告无异议的最终对象,在当地信用社办理担保贷款手续,签订“助农保”贷款协议,获得贷款。

——贷款管理注重风险控制。“助农保”扶贫贷款发放后,县扶贫办和农信联社共同对贷款项目进行贷后检查和跟踪服务,全面掌握贷款合同执行情况及项目经营状况,研究化解风险对策,促进贷款项目良性发展。贷款到期前一个月,当地信用社将贷款到期对象名单和还款催收通知书送至借款对象所在地乡镇、行政村,由乡镇和行政村督促对象按时归还借款。如未按期归还的,县农信社和县扶贫办两家协同当地乡(镇)村干部对逾期借款项目经营情况和贷款申请人经济状况进行实地调查评估。调查确认经批准后,按一定比例从担保基金中代为偿还借款。逾期借款用担保基金归还后,县乡扶贫部门将配合县农信社依法催收。对项目经营状况良好、具备偿还能力的、且无正当理由拒不归还的,由县农信社依法进行收缴,借款收回后及时归还担保基金账户。对项目经营失败或不可抗拒原因导致项目无法继续实施、又无经济偿还能力的,作延期处理。经法院确认无法追偿并认定为损失的贷款,由“于都县产业扶贫项目贷款担保基金”账户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承担50% 责任。当不良贷款比例超过2%、存在较大信贷风险隐患或遇上级重大政策调整时,经县扶贫办和农信社共同对 "助农保 " 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后,可暂停或终止运行,并进行清查核算。

资源细整合,组合式帮扶措施更精准

扶贫开发在攻坚阶段事事俱难,而产业扶贫又恰恰是最难的。实施产业开发扶贫,不仅需要资金、技术支持,还必须搞好产业定位、产业规划,选准、选好项目,建立起有效的产业组织体系,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等。贫困农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步低、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如仅仅是提供资金项目和技术,还不足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的风险,甚至在收益低或经营受挫时,反而还会埋怨政府,从而将影响产业扶贫整体形象的提升和产业扶贫的持续发展。为此,于都县在为贫困群众产业经营项目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的同时,量身定做了一些针对性强、组合式的帮扶措施,以求增强贫困农户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等风险的能力。

一是实施产业连片开发建设。将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产业基础相近的贫困乡村进行集中连片布局,实现特色优势产业的连片规划开发,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重点打造以桥头乡为轴心的马安、银坑、仙下区域的肉兔养殖基地和以贡江、梓山、段屋、岭背等乡(镇)为核心的蔬菜、油茶、脐橙、花卉、优质稻、瓜果等现代农业产业带及其他养殖业。具体经营方式可选择“联户合作经营、产业大户托管、单户独自经营”三种模式。发展什么产业、建设多大的规模、选用什么品种,由农户民主决策。

二是创新项目资金扶持机制。除对贫困农户产业开发项目提供“助农保”信贷支持并给予扶贫项目贷款贴息政策外,同时安排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一定的前期投入扶持。对贫困农户在以奖代补方面实行“特惠制”,如参与主导产业油茶种植,一般农户的奖补标准是300元 / 亩,而贫困农户则是600元 / 亩。补贴标准虽不高,但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提高他们参与产业经营积极性。“ 以奖代补”采用“竞争入围、先建后补”的办法,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防止个别贫困户将奖补资金用于它途。

三是落实干部结对帮扶责任。于都结合“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落实干部产业帮扶措施。全县单位除教师医生外的5158名公职人员按“8531”(即:县级领导每人重点帮扶8户,单位、乡镇科级正职领导每人重点帮扶5户,单位、乡镇科级副职领导每人重点帮扶3户,其他干部每人重点帮扶1户)模式安排帮扶对象,安排今年重点帮扶的贫困对象为9891户。帮扶侧重点是帮助所联系村建立产业发展平台,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当好信息指导员、信贷服务员、手续代办员,使扶贫对象产业发展得到更多的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帮扶。

四是强化农户产业合作经营。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劳务合作、投资合作等新型合作经营主体,推进产业开发项目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共同发展。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参与家庭农场、合作农场、联户经营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贫困乡村畜禽、种子种苗基地建设,为帮扶对象种养业项目无偿提供优质可靠的种子、种苗。

五是健全产业社会服务机制。依托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市场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高产业项目经营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 + 农户”模式或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增加贫困农民劳务、租金、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对乡村与产业相关的农资供应、农产品运销组织,每年也给一定的扶持,增强其产业服务能力。组织专家队伍和技术人才进村入户推广实用技术、组织实施产业标准化生产。广泛开展扶贫对象产业项目技能培训,提升扶贫对象的产业参与能力。

上一篇:会计实务导向下一篇:胎盘滋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