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管理论文

2024-08-20

留学管理论文(精选12篇)

留学管理论文 篇1

为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来华留学生管理已经从过去的封闭式管理转向开放式管理。来华留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活动范围广泛而分散, 他们从学习到生活, 与周围的群体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这些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年轻留学生, 在新的环境里, 很容易发生各类与安全稳定有关的事件, 来华留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一直是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浙江大学庞大的留学生群体学习期间顺利完成学业, 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秩序, 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留学生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摸索出了一套具有较好管理效率的立体管理模式。

一强化法规校纪教育, 从源头做好预防和防范措施

持续做好常规的留学生管理规范教育和安全措施普及。在春学期和秋学期新生入学后, 国际教育学院邀请杭州市公安局外事警官、交警用中英文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上法制课, 向留学生新生做“出入境法规”和其他相关安全的教育。按不同的学生类别让所有新生签收《外国留学生手册》, 通过各班班主任向本班学生做安全法制和校纪校规细则教育;每学期外国留学生服务中心还组织一次安全、法制宣传活动, 组织职工和留学生参加消防演习。这样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国际教育学院基本上让每一位留学生都知晓该遵循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二加强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完善学生工作机制

第一, 在国际教育学院的积极争取和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学院在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突破。目前共有5位新的工作人员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 加上之前到位的两位辅导员, 共有7位, 其中5位是辅导员, 2位是校聘的行政人员。使得在留学生心理辅导、信息咨询、环境适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这支年轻的辅导员队伍能够深入到留学生当中, 与他们做朋友,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 丰富留学生文化生活, 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与帮教效果。

第二, 为了及时了解留学生的动态, 在研究生每学期其中考核的基础上, 制定了留学生动态“月报制”, 每月各科室都要报告留学生学习生活和考勤等情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的问题。月报的覆盖面为全校所有留学生, 不留一个死角。

第三, 继续强化教师班主任制以及管理干部辅导员制的留学生管理制度, 学院每位教职员工都是兼职的信息员。学院负责教师平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对学生住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及时了解和更新外, 每逢在节假日、敏感时期, 除了解学生的去向、动态外, 还通过班主任向班上学生宣讲、学院网站进行信息发布、短信平台发送温馨提示、宿舍楼道等重要场所张贴告示等方式向留学生强调安全意识, 提醒学生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对分布在各专业学院的学生, 采取定期组织活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 同时与学生所在学院保持密切联系, 努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把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做到细致入微, 将留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融入留学生的常规管理中。

第四, 学院不断完善预警机制, 积极发动干部群众, 几乎每一名留学生管理干部和任课教师都担当了安全信息员的角色, 基本上都能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和苗头, 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学院还要求每位管理干部24小时保持联系畅通, 如有突发事件, 能够做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 配合公安和保卫部门做好调查、取证和维护稳定的工作, 做好相关留学生的帮教工作, 防止事态扩大蔓延。在这样一种管理态势下, 我们成功处置了精神异常、交通意外、醉酒滋事等多起留学生突发事件。

三安全检查常态化

采取常规检查和针对性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对消防、食品安全、卫生防疫和重点部位做定期安全大检查, 努力防止留学生违章用火、用电, 使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大大减少各类突发事件。针对出现的问题, 认真对待, 积极解决。

四加强学籍管理, 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培养机制

强化“宽进严出”政策, 对于表现不好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少数留学生做出严肃处理, 对少数学风不正、长期缺课的留学生实行勒令退学, 对考核不达标的留学生及时办理退学试读手续。通过这些举措, 有效地端正了留学生的学风, 广大学位留学生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在处理一批学生的同时, 国际教育学院还表彰了一批优秀外国留学生学位生, 为近百名遵纪守法、成绩优异的优秀自费留学生发放各类奖学金, 为广大在校留学生特别是自费留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

五密切关注和关心学生

对心理有障碍、身体有疾病、不能按计划完成学习或者经济上有困难的“重点”留学生, 及时发现并给予特殊管理。分管留学生管理干部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身体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预防此类学生引发突发事件;对于不能按计划完成学习的学生, 学院则根据他们的平时表现采取劝其退学或其他措施, 确保稳定大局;对于经济有困难的“重点”学生, 学院根据学生的个人申请及其平时表现, 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形式给予一定的帮助。

六善于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在信息化时代, 突发事件的发生, 必然要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 要学会跟媒体沟通与合作, 善于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但也要注意防止媒体的炒作而使问题复杂化。要注意加强校园网的监管, 防止有人利用校园网对事件进行不正当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钱明才.大学国际化和留学生教育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2]张健、张宪.浅析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2 (3)

[3]张继桥.刍议留学生管理工作[J].工会论坛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5 (3)

留学管理论文 篇2

加拿大留学专业的选择中,大家也可以把目光瞄准一些加拿大特色专业,比如加拿大酒店管理专业。加拿大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酒店管理业的发展。近几年,留学加拿大,申请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原来越多,那么,加拿大酒店管理专业有哪些优势呢?

教学水平

加拿大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高,这是众所周知的。留学加拿大,所有留学生将会由学校安排实习。

留学成本

加拿大留学费用低廉,酒店管理专业是留学费用最低的本科项目。在加拿大,不同大学都有自己的收费标准,如加拿大凯波布兰顿大学3年中包含12个月带薪实习,年薪约2万加元。

薪资待遇

出国留学,多数学生关心的还有就业问题。加拿大酒店业相当发达,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加拿大地广人稀,留学生在加拿大的就业机会也比较多。酒店管理专业是加拿大留学热门专业,就业率高、薪资水平也较高。

留学管理论文 篇3

一、基本情况

根据中央要求,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加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一直以来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引进国际教育资源,吸引国际学生,开展国际教育服务,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国际化工程‘十二五行动计划”中,上海市政府已作出了“扩大来华留学教育规模,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把上海建成‘亚洲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城市之一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的目标部署。

为实现这个阶段性目标,上海市政府于2006年在全国较早设立了地方政府奖学金,并采取了相应的支持推进措施,着力发挥政府奖学金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沪学习。2015年,根据中国政府奖学金新标准,再次调整了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标准,即从当年起总额从原来的3800万元提高到7700万元,且全部用于支持学历生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普通高校接受外国留学生人数保持稳步增长,年增长率稳定在6%左右;学历留学生的比例稳步提升,留学教育结构持续改善。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高校共接受来华留学生5.6万,比2010年增加了30.2%。其中,学历留学生1.76万,占留学总人数的33%。

二、主要举措

上海市来华留学工作主要举措是着力打造全市来华留学教育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其中,重点加强三大体系建设。

第一,构建入学服务体系。为扩大招收来华留学生规模,我们首先从构建入学服务体系、加强上海教育海外推广宣传入手。首先,我们先后开设了中、英、法、西、俄、阿6个语种的“留学上海”网站和中英文手机APP,全方位介绍上海教育和文化,今年已全部上线。其次,我們每年组织一次“中国上海教育展”,进行海外巡展,全市高校参与,面向目标市场,整体推广上海教育,至今已连续举办了8年。再次,为拓展生源地和提升影响力,我们连续9年实施了“上海暑期学校”项目和“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至今累计参加上海暑期学校的留学生近3000名、24个项目、17所高校;参加友城夏令营的留学生600余名,来自20多个与上海缔结友好关系的城市。2016年起新增了“一带一路”教育项目,配合教育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开展沿线国家高级研修,资助沿线国家(地区)政治精英、行业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来上海高校学习进修,接受专业和职业技术培训等。

第二,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扩大来华留学规模是一项长期任务,加强质量保障是关键因素。首先,2012年,设立首个地方性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探索建立外国留学生进入本科专业学习的标准。其次,实施面向留学生的全英语示范性课程与专业建设,推动高校建设了一批国际水准的学科专业。截至目前,市级立项建设的外国留学生英语课程355门,其中涉及12门学科门类、60个一级学科。另外,与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合作5年,培养为留学生授课的全英语授课教师220余名。最后,推动留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我委于2014年试点推动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外国留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随后逐步推开推广,促进学校之间的互相交流与互鉴,逐步探索各校外国留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制度化。

第三,构建社会服务体系。一方面在市级层面,由我委牵头,与市外办、市公安出入境、市公安文保、检验检疫等多部门形成了长期的、稳定的留学生工作例会、数据共享和信息互沟机制,为高校架起了政策指导、窗口服务、突发事件处置等多方位的服务保障。 另一方面,本市已初步建立了一批“上海市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和“上海市外国留学生实践基地”,同时基本构建起了市-区-校三级的“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服务中心”的格局,基本完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建设”的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下阶段工作目标与举措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总结“十二五”的基础上,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会同本市各相关委办局进一步研究制定了“‘十三五上海教育国际合作工作规划”和《上海市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实施意见》两个指导性文件,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在上海就读的国际学生总量达到12万人,其中50%以上为学历生”。

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我们将切实落实两办“若干意见”及上海实施办法的逐条任务与措施,以多渠道的人文交流形式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为抓手,不断推进上海来华留学工作的质量提高和能力提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举措。

第一,提质增效,着力改善留学生结构比例。接下来我们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组织开展目标市场的深度研究与开发,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招收来沪留学生规模,尤其是增加学历留学生数量;同时,进一步提高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留学生就读比例。全市将建立学历留学生数量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制度,尝试以学历留学生规模和教育质量评价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我们将引导高校在国外中学和高校以及在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设立生源招生基地,鼓励高校与社会力量办学学校合作接受外国留学生。另外,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支持力度,拓展来华留学生经费投入渠道,建立学校、企业、政府等多层次来华留学生奖学金体系。

第二,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基础上,借鉴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建立全市高校本专科留学生自主招生、统一考试机制,提升留学生入学考试服务。同时,试点开展来华留学教育院校和专业资格认证,进一步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同时,研究制定自费留学生勤工助学和优秀毕业生工作实习办法,允许自费留学生在沪学习期间每周20小时的勤工助学,给予优秀毕业生在沪不超过2年的工作实习机会。另外,支持高校建立留华毕业生校友组织网络,加强校友联系,建立健全来华留学校友服务体系。

第三,发挥来华留学教育综合功能,服务上海和国家战略。在全球化竞争时代,开展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未来,我们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要,妥善利用友好城市和人文交流等机制平台,努力发挥来华留学教育的综合功能;争取通过扩大来华留学教育,深化人文交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教育改革发展。

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初探 篇4

1 积极探索留学生管理新模式

新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教育是1950年开始的,直到90年代初期,全国范围内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小、数量少,主要以“计划”模式为主,涉及教学和管理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拓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来华留学环境得到了空前优化,留学管理工作由学校接受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和任务为主,过渡到各个学校自主招生、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新阶段。留学工作的迅速发展,再加上各个学校历史和传统上的差异,形成了目前各地区、各院校各式各样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和体制。鉴于这种情况,目前,暂时还不能只用一种模式或一种体制来规范所有学校的管理体制。只要能配合学校整体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本校留学生工作不断发展的体制就是最好的管理体制。

经过多年探索,我校确立了留学生工作归口管理的体制,即在学校主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将留学生的招生、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管理统一归口于国际交流处的留学生科统一管理,牵头解决留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多年的留学生工作实践证明,归口管理适合于我们这样留学生规模不大、专业比较单一的学校,符合留学生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要求。管理、教学、服务的一体化,减少了部门间推诿所带来的内耗,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优化配置并发挥出最大优势。归口管理尽管加大了留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虽加重了留学生管理部门的职责,但符合留学生管理的要求和特点,因此受到了留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也保证了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促进了我校留学工作事业的发展。事实证明,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确立是做好留学生工作的基础。

2 建立健全留学生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工作随意性大、服务和管理效率低下、对留学生不合理要求和行为过度“包容”甚至导致留学生管理职能丧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各方面意见(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留学生的意见),建立和完善留学生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并将这些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发给留学生管理人员和每个留学生,使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其次,要将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分门别类,落实到具体岗位责任人,由专人负责管理。避免出现多人相互推诿,无人负责的局面,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效率的低下。再次,要树立“重”留学生而非“宠”留学生的管理思想。一方面,留学生管理人员要尽可能地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满足其合理要求,使其尽快适应中国的环境,全心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另一方面,留学生管理人员又要严格依照留学生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处理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秩序。对留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酗酒、熬夜、晚归、吵闹、浪费水电等行为要及时加以劝解和制止。对留学生在华期间内出现的破坏学校公共设施、打架斗殴、偷盗及其他违法行为要进行严格地批评教育甚至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要上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3 以教学质量为核心,抓好教学管理

教学是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可以说是吸引留学生,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基本保证。留学生教育质量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质量,而且与大学的整体教学体系、教学质量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各类专业、学历教育在留学生教育中的比重逐年提高,教学质量业已成为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

3.1 加强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

为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一方面,学校必须制定规范的汉语教师聘任制度,严格的教师考评制度,建立快速反馈机制,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定期请专家学者来给教师讲课,组织教师开展讲课比赛,并选送表现优秀的教师去重点大学进修、读学位,帮助教师提高汉语教学水平。随着来华学习各类专业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各专业的教学质量也被纳入留学生管理体系中。传统的教学安排是:留学生一般需经过一年的汉语培训,方可与中国学生一起进入专业学习。但实践证明,即使留学生的汉语达到较高水平,直接用汉语学习专业仍然会有困难,部分学生不得不重修有关课程,甚至中途退学。为此,对一些前沿学科和留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学科,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采取双语教学。通过聘任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专业课教师或对现有教师进行专门的双语教学口语培训,实现双语教学,为留学生的专业学习扫除语言障碍。

3.2 丰富留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由于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以及心理原因,尽管在一个校园里学习和生活,留学生也常常无法和同校的中国学生融在一起,更不用说真正地体验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社会了。为此,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为留学生安排和外界接触的机会,积极开展丰富留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这其中可以包括组织汉语比赛,中国文化知识比赛,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校内活动;也可以包括组织参观博物馆,观看戏曲、武术、杂技表演,定期的外出旅游等校外活动;还可以包括组织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中国家庭交朋友的聚会、野餐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留学生业余生活,更有利于帮助他们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社会。

3.3 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是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随着国家和学校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很多学校已经为留学生设立了专用的多媒体教室,有的学校还在留学生宿舍楼开设了公用机房并提供免费的互联网服务。当前流行的留学生网上辅导教学系统在一些学校的应用,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留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服务工作

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摒弃过去那种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努力提高对留学生的服务质量,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优美、舒适、方便的食宿环境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尽可能做到随时为留学生的合理需要提供帮助, 给留学生提供更多融入学校生活的途径和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完成学业。必要时可以专门成立留学生服务中心,为留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服务中心相关服务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外语水平、沟通交流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明确与留学生加强沟通、关心帮助留学生的职责和义务,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因为服务对象涉及的国家、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千差万别,所以对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也极为重要。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外事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定,学习各国的风俗习惯,进行礼貌用语、礼仪等方面的训练,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提供优质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留学生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摘要: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于国内学生管理工作来说较复杂和特殊的系统工程。为提高留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文章从留学生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建设、教学管理及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等方面分析了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在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留学生管理,新模式,日常管理

参考文献

[1]施海龙, 张大军.浅谈高校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模式.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

[2]裴玉梅.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中医教育, 2003, (2) .

留学管理论文 篇5

一、《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请从国家留学网()下载,按固定格式打印空白表后填写(或者在计算机上填好后打印)。请注意下载“2005年版”,其他年份的申请表以及未按固定格式填写打印的申请表将不予受理。

二、申请表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填写)。书写应端正、整洁。有关栏目填写不全、字迹潦草、涂改的申请表均视为不合格材料,有关受理机构可不予受理。照片请贴在申请表原件上,其余复印即可。

三、填写申请表时,请按栏目要求如实填写,内容应详尽、准确并使用规范全称。

四、填写选择项时,请在确认的“□”内打“×”。申请表中“同意”、“不同意”选项和“是”、“否”选项若不填,均视为“不同意”或“否”。

五、申请表有关栏目的填写

1.学科组编号由申请人填写部分请按“留学专业名称类码”的相应专业类码填写前四位字母和数字。例如,申请赴美研修“英语语言文学”的留学专业类码为“AC0101”,学科组编号由申请人填写部分则应填写“AC01”。

2.学号的填写

申请表第1页的“学号”由各受理机构(或留学基金委)按、地区或部门和申请人的序号组合统一编写;申请人请勿填写。

3.受理机构名称的填写

“受理机构名称”应填写“××省(自治区)教育厅”、“××省(自治区)人事厅”、“××市教委”、“××市人事局”或规范的中央部委及有关单位名称。直接由留学基金委受理的项目,此项可不填。

4.姓名、日期/时间和单位的填写

申请表第1页中“

1、申请人基本信息”和“

3、外语水平”中的日期/时间,如“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考试时间”等,应填写至“某年某月某日”。若具体日期不确定,按当月“1日”处理。姓名、出生日期应与申请人身份证一致。“现工作(学习)单位”的填写应尽量详细(如北京语言大学亚欧语系日语教研室)。

5.电话/传真/手机号码的填写

电话/传真/手机号码应填写准确,以便留学基金委在申请、评审、录取过程中及录取后与申请人本人或申请人所在单位联系。电话和传真号码前请务必填写“区号”。

6.最后学历请从“在校生、本科毕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双学士、研究生班、专科毕业、专科肄业”中选一。

7.规定名称与代(类)码的填写

①“申请留学专业名称”及类码、“重点资助学科名称”及代码、“申请留学国别名称”及代码、“申请奖学金项目名称”及代码均可在国家留学网上查询。“具体研究方向”请填写您计划出国学习或从事科研工作的课题。

② 在填写“申请留学专业名称”及类码时,凡留学专业为语言学或文学专业的申请人,在“留学专业名称”栏中均填写为“XX语言文学”(如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等);“留学专业类码”栏中则仍须根据留学基金委制订的“申请留学专业及类码”表填写相应类码。例如:留学专业为英语语言学或文学专业的申请人,如果申请留学国别1为“英国”,应在“申请留学专业名称”栏中填写“英语语言文学”,而在“类码”一栏中填写“AC0103”(各受理机构在输机时可直接输入该类码AC0103,系统将自动显示“留学专业名称”为“英语-留学国别1为英国”);如果该申请人的申请留学国别1为美国,应在“申 1

请留学专业名称”栏中均填写“英语语言文学”,同时在“类码”一栏中填写“AC0101”(各受理机构在输机时可直接输入该类码AC0101,系统将自动显示“留学专业名称”为“英语-留学国别1为美国”)。

③“项目名称1”、“项目名称2”一栏请具体填写拟申请的留学项目名称及相应代码。具体请查阅国家留学网中的“申请出国留学项目名称及代码”。

8.项目名称及留学国别的填写

①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项目和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可同时申请两个项目,并请在“项目名称1”或“项目名称2”中分别填写所申请的奖学金项目名称,即“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项目”或具体互换奖学金项目名称(如“俄罗斯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芬兰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等)。“留学国别1”、“留学国别2”应根据所申请的“项目名称1”或“项目名称2”填写。如申请的是互换奖学金项目,留学国别应根据具体项目国别填写;如申请的是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项目,留学国别可根据留学专业及实际需要任选。但如果“项目名称1”和“项目名称2”均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项目,“留学国别1”如已选择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四国之一,建议 “留学国别2”申请上述四国以外的其他国家。②申请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地方合作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出国研修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请先在相应方框内画“×”(注意:只可选择其中一个项目),然后再根据所申请具体出国留学项目填写留学国别。“项目名称1”和“项目名称2”则不必填写。需要注意的是“留学国别1”如已选择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四国之一,建议 “留学国别2”申请上述四国以外的其他国家。

③申请其他专项和与有关机构合作出国留学项目者,请在“项目名称1”栏内填写拟申请的项目名称,并根据所申请项目填写“留学国别1”。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位申请人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只填写“项目名称1”和“留学国别1”。

9.申请留学身份/资助期限的填写

“申请留学身份”应根据《简章》、有关项目要求和个人意愿选择一种,不得多选。“资助期限”请在具体“留学身份”的规定范围内,根据个人出国学习/研修计划选择。材料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和留学基金委可能会根据您的学习计划调整您申报的出国留学时间。凡正式在读硕士生/本科生,在申请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时,申请留学身份应为“硕士插班生”或“本科插班生”。若申请人“申请留学身份”填报不合理,基金委将视情况与申请人协商,做相应调整。

10.外语水平的填写

“第一外语”语种应为申请人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除汉语外选择学习的第一种外语。无论外语水平是否达标,申请人在申请时出示的外语水平证明应为有效成绩。如WSK成绩应为提交申请时2年内取得的成绩;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相关语种高级班培训结业证书为提交申请时2年内获得;如外语程度选择“其他”,请具体填写考试名称、考试成绩及考试日期。“第一外语”程度无论达标与否,均只可选择一项作为证明,不得多选。“第二外语”程度请参考“第一外语”相关内容填写。

11.关于第2页“

7、其他说明”中第“3)”、“4)”项的填写

①关于第“3)”项:在录取过程中,基金委可能会根据当年录取计划、评审专家意见和申请者本人意见,对申请人申报的留学国别进行调整。是否同意对申报国家进行调整,请您慎重做出选择。如您同意调整,被录取后将不得要求改派。

如“同意安排到其他相同语种国家”,表明申请人同意留学基金委将其留学国别调整至第1/第2志愿以外的其他相同语种国家,即申请人可以使用第一外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国家。如“同意安排到其他语种国家”,则表明申请人同意留学基金委将其留学国别调整至第1/第2志愿以外的其他不同语种国家,即申请者不能使用第一外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国家,申请者需脱产参加相关语种的培训后方能派出。

②关于第“4)”项:对于外语水平未达标的申请人,是否参加外语培训或自行参加WSK、PETS5考试,由申请人在“4)”项中标明。基金委将尊重申请人本人选择。申请人如被录取,在办理派出手续前,基金委将对其外语水平进行审核。外语培训地点,可自行选择教育部指定的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

12.出国留学计划的填写

申请人应根据规定的“主要内容”填写出国留学计划。请不要以任何方式另附页。

13.关于申请人签字

申请人在“申请人保证”一栏(第5页)签字后,全部申请材料方可生效。无申请人签字的申请材料,受理机构不予受理。

留学管理论文 篇6

【关键字】留学生管理 文化性因素 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37-02

【Abstract】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has increased quickly with the deepe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and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education. Foreign student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vital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put an emphasis on cultural factors in foreign students managements, adopting soft management,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maintaining differences, fully respecting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leading foreign students to have a correct attitude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paying attention to foreign students cultural requirements,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foreign students’ management.

【Key words】Foreign students’ management Cultural factors Soft management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出现了大幅度增长。据统计,2011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共有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292611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生源国家和地区数、我国接收留学生单位数及中国政府奖学金人数四项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

当前,虽然来华留学生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由于中外教育背景差异和文化差异,我国高等院校留学生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留学生工作实践的探讨,力求从中外文化差异等因素,注入柔性管理理念,寻求更好的留学生管理工作。

一、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留学生培养过程是中外教育与文化在教育领域中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学校培养标准和管理占主导地位以及双方共同参与培养具有跨文化背景人才的过程。目前,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韩国、日本、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国家,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由于他们英语水平普遍较好,在新生入学阶段,师生英语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难度。但总的来说,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的历史、文化、习俗、宗教、语言不同等原因,加上学生们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各异,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难度。有些留學生远离了家长管教,或当他们出现了不正确的想法时,不能和老师及时沟通并解决就会表现出自由散漫、时间观念差、上课迟到和缺课现象,个人活动无群体意识还会影响到其他人。这些现象,给留学生日常管理带来了难题。留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关系到留学生教育成败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可借鉴的管理模式,个院校也是各自为政。做好留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探索科学、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使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符合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学生管理问题复杂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交流的语言障碍

虽然来华留学生英语程度普遍较高,但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讲的英语都带有各自的语音特点,很有可能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与理解。还有些来自母语不是英语国家的学生,如他们说的是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或是其他语言,他们不懂英语,这对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新入学的留学生来讲,他们对中国的教学模式、管理方法和生活习惯等都感觉比较陌生,遇到问题又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师生之间的交流难免会缺少一定的默契。然而这个时期往往是学生最需要引导和帮助的。这样,语言问题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尴尬。 2.各国的文化差异

在其他国家学习会不同程度地承受异国文化的压力,留学生选择在异国学习和生活就必须理解并接受第二文化。然而第二文化的接受和习得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都需要一个较大幅度的转变。入学之初,留学生会觉得一切都很新鲜美好,怀着兴奋的心情准备迎接异国环境下的生活。然而一般在入学3~4个月后,学生会因为对留学生活的逐渐了解而不断发现在异国求学中的一些问题。这个阶段学生还存在一些语言隔阂和生活上的不习惯,而且这个时期也是教学中对学生开始增大功课压力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会感到压抑、孤独、思乡甚至厌烦、气恼,对老师的安排和管理会产生下意识的不配合。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问题是我们在留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问题。

3.教学管理的弊端

目前,很多高校都是按照培养中国大学生的方式来管理要求不同国籍的留学生。这显然会出现不同观念的碰撞。在留学生管理实践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让我们觉得无所适从的问题。我们也会发现,有些问题的解决方式会引起学生的不解甚至不满。这些问题都是由我们的管理模式、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与目前国际化形势不相适应而造成的。

二、留学生的管理策略及方法研究

1.探索文化性因素在高校留学生管理中的意义

“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留学生文化差异是指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域的留学生在信仰、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重要文化要素方面的不同。事实上,虽然世界文化纷繁差异,但所有文化都具有历史、宗教、语言、价值观等主要的核心要素,这些文化要素使不同的文化有了区别,而它们也正是留学生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方面。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注重群体间的相处关系,大家相处时互以对方为重。但西方的文化传统基本上是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这些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冲突和磨擦。如欧美学生非常注重个人隐私,所以尊重他们的隐私是与他们交往的前提;日本学生不喜欢突出自己,处理问题时总是采取一种审慎的态度;而韩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学生群体意识非常强烈,他们往往为了群体的利益或帮助某个群体成员而不顾及行为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而这种种的文化差异不是简单地尊重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就可以避免的,高校留学生的管理者必须注意在尊重各自文化的前提下实行人性化管理。

另外,我国是一个历史文明悠久的国家,语言词汇丰富,在表达方式上比较含蓄委婉。相比之下,留学生的语言就比较直接、简捷。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上必须充分考虑并积极应对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

由于上述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留学生管理就在细节和微观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即必须加强留学生文化性因素的管理。进一步来看,留学生到我国来学习,深层学习的是我们的文化,对语言的学习也是更好地为学习文化做铺垫。这就让我们明确了,进一步加深理解文化性因素在留学生管理中的意义和价值。

2.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贯彻文化性因素

(1)贯彻文化性因素必须寻找文化的永恒主题。首先,在理念上必须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存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的教育思想,这个思想很快被世界各国所认可。由此可见,道德素质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对中西方来说都是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们要抓住不同社会制度下共同的或近似的内容对留学生加以积极引导,从而对留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

(2)贯彻文化性因素重在做好引导工作。在留学生管理中,必须善于采取循循善诱的引导方式,管理者要善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挖掘他们内在潜力和创造力。引导的方式内在重于外在,直接重于间接,个体重于群体,肯定重于否定。因此,以人为本、以情为主的引导管理符合留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教育规律,有助于人才培养。

(3)贯彻文化性因素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可以反映学校的精神面貌,是协调和联系学校成员间行为的纽带,是对留学生进行深层管理的支撑和保障。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丰富留学生的业余生活,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习得。积极鼓励留学生参与各种校园活动,如歌手大赛、运动会等,为留学生发挥潜能创造条件,提供舞台,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

3.把柔性管理引入留学生管理中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的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柔性管理的本质就是根据人们自身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规律,对管理对象施加软控制。柔性无形的管理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有边有界,且力量强大。在研究留学生心理意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柔性管理,采用非强制性方式,让组织意志变为自觉行动,以实现留学生教育管理目标。

4.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的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凸显人文关怀。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更好的发展。高校留学生管理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注重对情感标准、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柔性因素的长期培育,使留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2)充分发挥柔性管理的精神激励功能。在管理中应注意:①遵循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原则。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管教的目的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让别人来管理的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努力发掘留学生自身管理的积极性,重视和发挥留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大力引导和扶持留学生组织的建立,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事实证明,积极大胆地发挥留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能力,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运用精神激励法,包括目标激励、奖励激励、情感激励等。其中目标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手段之一。每个人都有对成功的渴望,针对留学生的学习,老师可适时地帮助他们制定不同阶段的汉语学习目标,在留学生达到某个目标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不管是对留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非常有利的。

(3)实施柔性管理需要刚柔并济。柔性管理并不是完全排斥制度管理的刚性。古人云:“过刚易折,过柔易卷。”学校若没有刚性制度作为支撑,约束就会显得无所适从;若是没有柔性文化作为指引,那将抑制留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柔性管理實质上是刚性管理的完善和补充,是刚性管理的升华。因此,留学生管理在制度上要体现刚性,实行规范化管理;在管理的文化和服务上要体现柔性,刚柔并济,相得益彰。

三、结束语

在日渐形成的国际教育市场中,留学生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文化性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努力建设能够支持跨文化和国际化理念体系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善于运用柔性管理,在留学生管理中体现出人情味。我们的决策和管理要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探索高效、完善、适应性强的教学管理模式,是管理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EB/OL].http://www.cafsa.org.cn/index.php?

Mid=6

2 司江伟.20世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发展对比[J].科学管理研究,2003(1):80~82

3 郑其绪.柔性管理[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

4 陆德阳.加强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5 裴玉梅.对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3(6)

6 郭伟、曹亚军.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微观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高校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对策研究 篇7

一、来华学历留学生现状

自2009年以来, 学校开始接收学历留学生, 留学生数量迅速增加, 留学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来源国由原来以非洲为主, 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以亚非为主, 包括来自南非、赞比亚、加纳、蒙古国、韩国等国家。目前留学生以学历生为主, 研究生占90%, 奖学金人数占总数90%。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动物科学、农业经济管理、生命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等专业。动物科学专业人数最多, 占留学生总数40%。经过几年的发展, 2013年3月11日, 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此次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校是学校长期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取得的重要成果, 标志着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迈上了历史新台阶。

二、学华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主要包括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 其中招生管理和教学管理, 是来华留学生工作非常重要的工作, 直接影响了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对外声誉。本文将主要以学校在招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研究。

(一) 招生管理中的问题。

1. 招生宣传力度不足, 方式单一。

学校招生宣传途径主要以政府奖学金网站宣传、印发给友好院校招生简章为主, 导致学校留学生类别单一, 主要以奖学金生为主。目前学校90%的留学生为政府奖学金生, 自费生比例只占10%。而一个学校的来华留学生应该是自费生为主, 奖学金生为辅的科学学生组成结构。所以目前学校来华留学生的比例极不合理。

2. 招生渠道单一。

目前学校招生渠道主要包括两方面:友好院校及单位派遣、相关上级政府部门派遣, 招生渠道比较固定且单一, 导致目前学校留学生生源单一, 国别比较固定, 主要以南非、赞比亚等非洲国家为主。很少有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来学校留学, 未能真正达到学校国际教育化的目的。

3. 招生层次结构不合理。

学校政府奖学金学生中研究生占到80%, 本科占20%, 学校缺少大量的留学本科生, 学历层次为倒三角的模式, 极不合理。同时研究生相对数量过多, 同时也难以找出更多培养留学生责任心、外语水平好、专业水平高的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从而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的质量。

(二) 学历留学生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来华留学生来华学习目的很明确, 希望学习在本国学习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留学生教学管理应是留学生管理之本。随着留学生规模扩大, 学校越来越多学科开始招收留学生, 教育管理体系的不完善逐渐显露出问题。

1. 留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现行的留学生管理制度还非常不完善, 很多制度尚未建立, 包括留学生学籍管理、毕业及学位授予、奖学金制度等。有些制度虽已建立, 却不够细致、准确, 缺乏可操作性, 如留学生入学手册、留学生保险制度等。

2. 留学生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

目前学校留学生管理主要采取集中型管理, 即有关留学生的招生、教学、生活及服务实行一个部门归口管理的模式。之所以采用这种模式主要是因为学校留学生招生规模不大, 在校留学生人数不多, 因此采取集中性的管理模式, 比较经济、集约和灵活。然而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是若各部门没有很好地沟通协调, 便会导致职责分工不明确, 包括留学生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成绩管理, 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工作都没有明确的分工。职责分工的不明确直接导致教学计划的执行中出现各种问题, 也会影响留学生教学计划、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工作的正常完成。

3. 缺乏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培养体系。

目前学校留学生课程开设基本依据本国学生课程计划, 没有单独的、切实可行的留学生培养方案。留学生的培养基本由其导师和留学生根据中国学生培养方案商讨制定, 没有统一的留学生培养方案, 从而导致不同导师所定课程不同, 无法安排留学生集中授课, 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统一管理学分成绩上也存在操作上的困难。目前制定完善课操作的留学生的专业培养成为紧迫任务。

4. 留学生教学方式及方法缺乏灵活性。

学校留学生人数不多, 除动物科学和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外, 其他专业分布零散, 学校只能安排来华留学生插班听课, 无法单独授课。其结果造成授课效果差、考试通过难等一系列问题。留学生的各种问题, 也带来了导师指导学生的困难, 从而影响了指导教师指导来华留学生的积极性。

三、解决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 加大留学生招生宣传强度, 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

一是注重与各国来华留学中介机构联系, 扩大来华留学生的留学渠道;二是与海外教育机构开展关于学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项目;三是参加各类海外教育展览会、洽谈会, 组织招生宣讲团直接到国外招生, 对优势学科重点推广, 大力发展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留学生教育;四是大力开展短期培训项目及各类非学历教育培养工作,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培育长期生源市场;五是充分调动学校资源, 包括有出国访问经历的老师、在校留学生和外籍教师, 共同参与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宣传工作。

(二) 完善留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自学校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来, 完整健全的留学生管理制度成为重中之重。在现有体制下, 各部门职能职责不清, 互相推诿。要改善这种状况, 唯有从建立制度出发, 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留学生管理。健全留学生管理制度, 应包括留学生学籍管理、学习培养、生活管理、各项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奖惩制度等, 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 制定适合留学生管理的规范条例, 以更科学有效地管理留学生。

(三) 健全留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明晰各职能部门权责。

留学生管理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作, 若没有清晰的工作体制, 则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所以为清晰明了地了解各部门工作, 首先应将留学生管理系统化, 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设置完整的工作流程, 包括留学生入学申请、注册报到、课程设置、考试要求、毕业及学位授予直至离校。同时清楚地划分出每个环节的责任部门, 各部门之间依据学校制度行使相应的管理职责, 形成管理主体之间各司其职, 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的管理局面, 按各自的责任行使相应的管理职责。

(四) 建立和完善学历留学生的培养体系。

制定完善且可操作的留学生培养方案。留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中国学生是基本相同的。但考虑到留学生的特殊情况, 各学科应对留学生专业培养方案作适当的调整, 以进一步拓宽留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对中国文化, 历史以及学科交叉知识的了解, 提高留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 统分结合灵活的教学方式, 采取独立开班的形式。

留学生基础水平与中国学生相比差异较大, 且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基础也不同, 非洲国家留学生由于语言系统不同, 学习汉语能力较差, 大部分留学生无法适应汉语授课, 而亚洲学生学习汉语能力较强。所以安排所有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同堂上课很难保证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采取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统一安排、单独开班授课、加强课外辅导、集中答疑等方式, 同时留学生所在学院安排中国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留学生。这样, 统分结合的教学方式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又灵活地解决了留学生的学习困难, 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工作, 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面临新形势, 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深入研究和勇于实践, 建立和完善适应实际的外国留学生管理体制, 来华留学生教育将会更上一层楼。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留学生开始来华学习。在这种情况下, 留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 已成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项重要议题。而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加强和改善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留学生招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两方面探讨了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招生管理,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2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2012:3

[2] .徐宽乐.农林高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3] .徐枚.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探析——以JN大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刘小军.研究生层次外国留学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5] .宫兴林.加强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校管理与改革, 2006

[6] .刘爱军.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J].教育教学研究, 2007

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研究 篇8

一、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现状

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 2013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 与2010年相比, 增长27 521人, 同比增长10.38%。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生源国家和地区数、我国接收留学生单位数及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人数四项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 争取在2020年全国当年来华留学生数量达到50万, 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

随着国际间学生交流项目的不断推进, 有效地推动了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但由于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时间相对较短, 留学生数量有限, 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 制约着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定义及类型

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是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 同时危机事件的处理对于高职院校乃至国家留学生教育事业都有重要影响。因此, 做好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 首先要对常见危机事件进行分类, 院校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才能使管理工作效果显著。

“危机事件”又称“紧急事件”或“突发事件”, 通常具有突发性、危害性、不确定性、时间紧迫性、公共性及社会性等特点。早在1989年U.Rosenthal在《应对危机:管理灾难、暴乱与恐怖主义》中将危机事件定义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构成严重威胁, 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 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本文研究的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是指在高职校园环境下, 留学生个人或群体中发生的, 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 包括偶然、突发、意外、紧急等情况。这些事件的结果往往会对师生身心产生不安、压力、伤害甚至死亡等。校方需要在公众压力、时间压力及不确定性因素压力等情况下做出决策, 给学校正常运作造成一定影响。

按照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 我们将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 灾难型危机事件: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如地震、水灾等, 这类危机事件发生具有突发性、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不仅对留学生人身财产受到巨大损害, 同时对留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 灾害型危机事件: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 如实习操作事故、交通事故、火灾等。这类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为的操作错误和违规操作导致事件的发生。第三, 疾病型危机事件:是由疾病引起的危机事件, 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食物中毒、动物咬伤、乙型肝炎、霍乱、艾滋病等。这类事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 实际工作中总结出“四早原则”, 即早预防、早发现、早送诊、早治疗是处理此类事件的关键;第四, 校园型危机事件:主要是由校园文化差异引发的危机事件。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 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 这很容易诱发留学生之间或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之间发生冲突。如暴力伤害、打架斗殴等。解决这类危机事件留学生管理人员是关键,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化解矛盾。

三、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存在问题

(一) 管理理念相对陈旧

我国留学生培养工作已经开展60多年, 但由于起步较晚, 经历时间较短, 管理理念更新较慢, 所以不能很好适应国际教育新形势和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实际。尤其是面对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局限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处理等善后工作, 不能对危机事件提前预防, 未将危机事件的管理做到“防”与“治”有机结合。

(二) 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

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人员在不断探索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这些经验的积累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和时效性, 经验没有被总结和升华成系统的、具有长效性的理论。本科院校留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较早, 有一定值得借鉴的经验, 但由于高职院校留学生特点和自身环境的不同, 并非完全适用于高职院校。此外, 随着高职院校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更多的问题显现出来, 为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带来隐患。

(三)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 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个性, 喜欢独立、多样的生活方式, 行为较为随意,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切合留学生实际的管理机制和体系, 确保他们能安全、稳定的在华学习、生活。

(四) 管理人员专业程度不高

由于留学生自身的特点, 便决定了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处理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 对相关的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知识有一定了解, 而当前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人员主要是院校的普通教师, 大多未接受相关的培训, 致使工作开展没有针对性, 随意性较强, 有时甚至在危机事件管理工作中出现盲点现象。

四、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建议

(一) 转变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理念

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留学生, 生源地分布广泛, 教育层次参差不齐, 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 有时对学校制定的相关制度不理解。这就需要留学生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转变观念, 工作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将管理学生转变为引导、疏导学生, 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要从单纯的应对、解决事件转变为预防事件的发生。

留学生管理人员要深入到留学生中, 通过谈心等形式的开展, 加强与留学生沟通联系, 掌握留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发现, 解决留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疏导留学生抑郁的情绪。

通过活动的开展, 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与联系, 将留学生融入到院校的教育管理中, 使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有归属感, 这样不仅可以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同时可以促进对其他留学生或本校普通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对于学校的发展也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 加强危机事件管理的机制建设

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工作具有涉外的特性, 是高职院校、地方甚至国家外交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 加强危机事件管理的机制建设做好危机事件的管理工作重中之重。

1. 完善组织机构

建立完备的组织机构, 是做好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前提和保证。组织机构应施行“一把手”负责制。由院校“一把手”做危机事件管理小组组长。危机事件管理小组中, 不仅要有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学生处、保卫处、宣传部等相关职能部门, 还要有律师、心理医生、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

2. 建立危机预警与评价机制

良好的危机事件管理工作, 是做好危机事件发生的防范工作, 而危机预警与评价机制正是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方法之一。危机预警机制的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 将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而危机事件评价机制是对危机事件发生后对事件处理进行总结, 加强危机事件管理工作。

建立危机预警与评价机制时, 首先, 要加强危机事件防控意识, 要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培养留学生和相关教职员工危机意识。其次, 通过宣传手段, 加强对学生危机事件的自救能力的培养。对常见的危机事件处理, 如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懂得急救相关知识等。培养学生的危机事件的判断和简单处理能力, 通过制度建设, 建立危机事件处理的奖惩机制。此外, 危机事件的教育还要结合相关的训练和演习, 增强留学生和教职员工面对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

3. 加强沟通机制

良好的沟通才能使很多问题及时被发现。沟通的手段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话等现代手段。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深入到留学生中, 通过谈心、朋辈聊天室等形式与留学生进行沟通, 及时掌握真实信息, 对留学生思想进行正面影响。

4. 建立心理干预机制

在留学生进入学校后要进行心理普查, 为每名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心理档案, 可以对留学生心理状况有整体的把握, 提高危机事件的干预速度, 危机事件前可以有效的防范, 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中, 可以迅速找到准确的心理干预措施, 危机事件后根据每名留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有效辅导。心理档案的建立不仅要依靠现代的测试手段和仪器, 还要有传统的手段如访谈、心理咨询等形式。危机事件管理还要发挥辅导员、同学的作用, 使留学生能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感受到周围的真诚、友爱, 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三) 加强管理人员的从业水平

高职院校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加之很多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 在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这便使得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有很多问题。对于留学生管理人员, 首先要热爱留学生教育事业, 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政治觉悟。了解留学生的思想动态, 增强危机意识;其次, 管理人员要具备业务素质和知识能力。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知识能力, 才能确保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留学生管理人员的从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 加强管理人员危机事件管理能力的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留学生和协助高职院校开展危机事件管理工作, 将管理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五、结语

国际化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做好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效率, 推进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进程。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要根据不同类型区别对待, 重在预防性教育, 提高学生自身防范意识, 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危机事件的发生。高职院校要抓住留学生教育的机遇, 及时应对, 实现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与世界文化交往的日益深入, 中国留学生数量增长较快, 高职院校留学生实现从无到有, 由少到多的转变。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教育经验不够丰富、成熟, 制约着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当前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现状出发, 阐述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定义及类型, 结合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留学生管理工作实践,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建议, 为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留学生,危机事件

参考文献

[1]刘延东.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J].人民教育, 2009 (2) .

[2]范若云.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D].南昌:南昌大学, 2010.

[3]关秋红.浅谈留学生教育对我国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12) .

[4]陈永庆.来华留学生教育行政管理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9.

[5]严丹虹.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外事工作[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6) .

[6]徐兴丽, 陈华桂.从辅导员工作的角度谈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预防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6) .

[7]Lawrence Freedman.Ukraine and the Art of Crisis Management[J].Survival:Global Politics and Strategy, 2014 (3) .

[8]张成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管理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 2012 (7) .

[9]曹锋.浅谈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9 (6) .

留学管理论文 篇9

一、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各不相同, 会因着各校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异, 但大致一般会笼统地分为三个重要管理系统, 包括教学管理、行政管理以及后勤管理系统。对于留学生的具体管理, 有些高校会选择由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来负责, 有些高校会选择由承接国际汉语教学的二级学院来直接管理, 有些学院会专门成立学校的留学生管理机构负责相关事宜。尽管这些机构的设立, 在一定程度上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 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还是存在着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例如, 由于管理人员的外语水平不高, 出现与留学生沟通上的某些交流障碍, 导致一些问题不能够妥善地得到解决。甚至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足, 造成对留学生管理工作上一些不尽人意问题的出现等, 整个留学生的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一) 管理理念的创新

科学的管理理念是促进留学生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也是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基于留学生自身的特殊性, 必须创新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

1. 宽严并举, 张弛有度的理念

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一定要把握好适当的尺度, 采取宽严结合、软硬兼施的方式进行管理, 避免出现管的过严或者管的太松现象。应该在对留学生实施严格的硬性手段的基础上, 对其采取宽容、礼遇的态度, 采取说服教育为主, 惩罚篇批评为辅的策略。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 既要从学校的平等管理出发, 表明自身的立场和原则, 彰显威严的一面, 更要与学生之间进行柔和的人性化沟通, 表明学校对留学生别有的关心和爱护。一刚一柔、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才能进行有序管理。

2. 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理念

由于留学生的管理事务繁杂, 牵涉面广, 因而对于留学生的有效管理, 单单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 不但会造成大量教师人力资源的浪费, 还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或者抵触的情绪。因此必须采用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鼓励学生更好地约束自身的行为, 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积极配合学校的管理。

3.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为学生考虑的工作理念。将留学生不仅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来管理, 更应该像朋友一样的相处, 多进行换位思考, 多为学生考虑和解决他们的问题, 多给予理解和关心。例如在宿舍的安排和食堂的菜系上, 都可以充分考虑到留学生自身的需要, 充分彰显人性化的管理。

(二) 管理机制的创新

要从留学生的内部管理结构层面出发, 重视管理机制上的创新和完善。

1.重置留学生管理机构

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不应该单单体现在某个实体机构上, 应该采取多层次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办法。可以在大的学校层面设置专门的留学生办公室, 并安排综合素质强的教师专门负责协调留学生相关事务, 统筹招生与常规的学生生活管理。还应该在具体的学院层面上设立留学生的教务管理工作, 主要协调解决学生课堂学习方面的问题。并且在全校的公共教学和生活区域, 应该安设少量外语水平好的兼职人员参与到留学生的服务管理工作之中。

2. 增强管理职能, 加强疏导和关心

在整个管理机制上, 应该加强对留学生自身的疏导和关心。要结合不同国家的确的留学生的具体特点, 努力完善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最大程度地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基本的心理状态等。可以成立一些针对文化背景差异下的人员心理沟通和相互交流的工作室, 安排相应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参与, 为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活动中心。甚至可以在拥有留学生的系部上对留学生实习导师分配制度和一些心理辅导制度, 甚至在班上可以安设外语水平较好的留学生辅导员, 便于及时解决留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 丰富中外跨文化交流活动

对留学生的管理还应该多开展一些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鼓励学生多参与其中, 丰富留学生的校园文化, 加强对留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可以由学校留学生管理处牵头, 学生社团承办各类留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 从而扩大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辐射范围, 让留学生通过多与中国学生的交流, 最短时间内融入到整个校园文化的氛围之中, 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自我的归属感, 从而更加方便管理。

结语

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体现了高校对外开放的程度, 而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直接影响着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结合留学生教学的实际情况, 才能更好地促进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 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也越来越明显。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对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的意义变得越发重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目前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着重体现留学生管理的工作理念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管理,理念,机制

参考文献

[1]冒大卫.浅析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与机制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01:92-94.

[2]周毅, 章亚南, 栾雪莲.人本主义理念在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10, 04:87-88.

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研究 篇10

(一) 留学生安全管理的定义。

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是指高校为了保障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的安全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也是指高校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 分析和研究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 防范和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 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留学生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 留学生安全管理的研究背景。

留学生教育是国家整体外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拓展, 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国家十分重视在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部“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指导下, 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高校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层次逐步提高。

留学生安全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点建设方面。随着对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文化被众多国家认可和接受, 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迅速增多, 这对高校外国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需要大力提倡和开展对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究和实践, 实际调查分析高校留学生的安全隐患, 努力从机械防护和人员防护两个方面入手, 及时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通过实践、调查本国高校现行的留学生安全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对比分析国外高校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 总结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论, 用理论指导实践, 完善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的理论指导, 推行新的留学生安全管理模式。

二、留学生安全管理的意义

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理论探索和研究, 以及实践, 促进高校加强和完善对留学生的安全管理, 不断增强安全管理工作效果, 对高校自身建设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探索有其具体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一) 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当前形势下, 我国的经济运行继续向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是衡量一所高校开放程度和国际知名度的标志之一。留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的一个数量众多的群体,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发展完善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对发展和促进高校留学教育起到指导作用。一方面, 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 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留学生层次的日益提高, 对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 做好高校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 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是维护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的必要内容。

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 可以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保障留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是高校全面开展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有着不同的种族背景、政治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面对这样一支复杂的留学生队伍, 如何管理就成了留学生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要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 还要关注文化差异, 做好留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管理。防止留学生突发事件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 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 将留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三) 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是促进高校间国际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

留学生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重要使者, 留学生的多寡和层次高低是交流水平的重要标志。来华留学生工作是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加强我国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扩大我国的政治、经济影响的重要渠道, 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桥梁。留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播, 其中保障留学生的安全是基础。因此, 健全和完善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三、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策略

留学生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必要环节。高校对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究和开展, 既要基于我国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现行法规的具体特点和具体高校的行政法规和高校特色, 又应该考虑到留学生的文化背景, 考虑到国际教育和管理的形式,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 学习外国高校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 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 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模式。

(一) 高校对本国学生和留学生趋同管理。

来华留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语言环境等的不同, 成为高校管理的一个特殊群体, 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不同, 留学生群体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留学生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都具有相应的特殊性, 高校不能笼统地遵循同一套管理模式和流程。目前许多高校把留学生集中起来和本国学生实行分开管理, 留学生学习、生活区域都划分开来, 专门安排留学生教师, 建设留学生公寓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更好地为留学生提供服务和安全管理, 从而维护留学生在校秩序和各方面的安全。

但是, 这样集中管理留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把留学生和本国学生隔离开来的管理模式不利于留学生融入中国的社会和学校生活, 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也不利于本国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同时容易在本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造成人为的界限和隔阂。因此, 让留学生和本国学生融合成为一个集体, 实行趋同管理是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在趋同管理的同时根据实际做到同中求异, 既能有效地管理留学生, 保障他们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 以及人身安全, 又能消除本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的隔阂, 使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互帮互助, 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 融入中国社会。

(二) 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

留学生管理的国际化重点是管理规范化。实现规范化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备、合理的留学生管理规则、章程、制度, “有法可依”才能维护良好的教育环境, 保证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1]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发展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直接面对国际评价和国际竞争, 我们应以管理国际化为基本方向, 学习先进国家留学生安全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 改革和优化留学生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 使之与国际接轨, 更好地促进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事业正快速地发展, 但就现状而言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和地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由于整体实力不强、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较弱、办学国际化思路不宽等诸多问题, 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的留学生教育。因此我国各高校应学习吸收外国高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使高校教育与国际接轨, 走国际化道路, 增强高校的竞争力。

(三) 实施一体化和协作化一体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大约有两种:一体化管理和协作化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把招生、教学和后勤服务工作都归口于留学生中心, 实行统一管理, 统一指挥。协作化管理是把招生、教学和后勤服务工作按职能分给各个负责部门, 各部门协调配合。实践证明, 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 体现管理与服务的一致性, 管理部门能集中掌握学生的动态, 及时调整管理方法, 加强了管理者、教师、留学生三者之间密切联系,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从发展高层次学历生的角度来看, 这种体制又存在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人为的分离隔阂, 不利于学习和交流, 不能真正融入学校和社会。

高校应该实施综合安全管理模式。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即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综合一体化管理和协作式管理, 既具备一体化管理统一管理指挥中能充分利用资源和人力、节约时间等优点, 能克服其职责混乱不分的缺点, 又具备协作化管理职责清晰、协调合作的优点,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管理模式。各高校应该基于自身的特色, 不断探究留学生安全管理的可行模式, 努力使学校、学生和社会三方面都参与管理, 营造一个安全的管理环境。特别要加强对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与服务, 保持与他们的联系畅通, 对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并与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 最大限度地保障校外住宿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防范和减少相关治安案件的发生, 将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实处。[2]还比如, 有的学校为每一位外国留学生配备了一位中国学生, 建立了互帮互助小组, 不仅帮助外国留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使其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而且有利于建立管理人员与外国留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3]

此外, 留学生安全管理作为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不仅是高校的任务, 而且是全社会应该关注和重视的任务。政府和社会应该为高校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可以借鉴外国高校的管理模式, 完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 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 政府和社会要为高校提供人员、财政、物质、后勤等方面的支持。

四、结语

为了使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理念更加进步, 安全管理工作更上一层, 社会和高校都致力于管理层面的研究探索, 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 结合我国高校和社会的特点, 提出更多可实行的新型管理模式, 我国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理念和制度一定会更加完善, 管理工作会更有效, 高校教育发展会越来越好。

摘要:留学生安全管理是高校留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一些实行留学生教育的高校的调查研究, 探究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新理念、新策略, 为高校对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定义,意义,工作策略

参考文献

[1]北京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8 (103) .

[2]于淼等.试论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7) :131-133.

留学生教务管理之信息化 篇11

关键词:留学生 教务管理 学籍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39-02

随着高校办学的开放化,高校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和人数迅速增加,办学模式多元化,出现了短期与长期汉语言培训班、中文、双语及全英文授课班及其他短期培训班等。留学生招生门槛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汉语水平普遍较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文化差异,规模发展速度与学校重视程度不一致,与教学资源不匹配,等等,这些原因导致留学生教务管理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也不符合当今信息化社会的特点。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高等学校网络化、信息化的重要性和优点越来越突现出来。为了加强留学生的教务管理,提高教务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笔者认为,将留学生的教务管理纳入学校正常教学管理活动中,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信息化、网络化教务管理,是解决当前留学生教务管理中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留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

信息化教务管理是指运用计算机与互联网,通过教务管理软件,系统管理人员使用专用客户端实现管理控制和数据批处理,教学管理人员、学生、教师、教辅人员使用浏览器通过WEB端完成数据采集与信息发布[1]。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模式从传统的重藏轻用、坐等教师的被动式信息服务模式向以网络为工具,面向教师的主动式信息服务的模式方向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2]。教务管理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学分、成绩、毕业和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只有对留学生教务实行信息化管理,才能是留学生的教务管理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教务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学籍管理信息化、课程管理信息化、考核管理信息化。

一、留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

学籍管理工作是教务管理的基础,学籍管理是从学生取得学籍开始到毕业或离校而进行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学籍注册和学籍异动处理。

1、學籍注册

学籍注册包括新生注册和学期注册。对于刚入学的留学生新生,首先要对学生个人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包括给学生安排班级、学号,采集学生的中文名和英文名、护照号、国籍、性别、个人照片、出生日期、入学日期等基本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录入到教务管理系统。对于中国学生,学生的个人信息已存到招生档案里,获取较为方便。对于留学生,其变动较大,之前的招生仅仅靠学生的申请资料来进行,学生来校后,要对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再采集、核实、备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信。完备的电子信息存储便于查找、统计、调用等工作的进行。只有做完新生注册的学生才能取得学籍。

学期注册是每个学期对学生所进行的电子注册。只有注册过的学生才能登陆教务系统,进行课表查询、成绩查询、考试安排查询,选课,重修申请等。未回校、无个人照片或未交清费用的学生不能注册,从而无法登陆教务系统,即无学习资格。应用信息化电子注册,便于统计和整理学生的学籍动态,督促学生及时回校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交清费用,补拍照片等。

2、学籍异动处理

学籍异动处理是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争对学生的本人申请、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的休学、停学、复学、转学、转专业、回原年级、退学试读、开除学籍、延长学习时间、保留入学资格等学籍异动行为。由于招生方式多样化和各高校对于留学生入学门槛普遍较低等原因,留学生的异动行为相对较多,常见的有转学、回国休学或停学、复学、退学及退学后重新入学、转专业、延长学习时间等异动行为,需要及时做好学籍异动处理并上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公安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时管理。所有学籍异动处理都可在网上进行申请和审核,按照学籍异动的性质,分为随机处理和统筹安排两大类。随机处理的学籍异动多为突发事件,便捷的网络为快速反应和处理提供了方便。对于统筹安排的学籍异动,应遵循学校或相关单位的统筹安排,定时在网上发布通知,接受申请,保证学籍异动有序、和谐、高效进行。

二、 留学生课程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网络化使高校各教学部门、教学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学校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节省了人力、物力与时间,用更小的成本,培养出高质量留学人才。如将留学生教学计划与课表安排纳入学校教务系统统筹安排,留学生按照系统统筹安排与中国学生一起上网选课、选题,既便于提高教学使用率,提高教务管理的利用率,也使留学生对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有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方向,做好整体安排。

信息化教务管理中,任课教师可以方面快捷地在系统中找到课程学生名单,了解学生情况,争对留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好考勤、平时成绩、作业情况及最终成绩记录与登录工作。留学生的面孔和英文姓名较难记住,对于大班上课的任课教师来说,要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课程留学生,是一件难事。而网络系统里学生的详细信息、个人照片、国籍等,有效的帮助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所教的学生。留学生也可在系统里方便地查到学期修读课程、课程表、考试安排,并进行重修申请、异动课程申请等,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效率。如果学生依赖教辅人员通知或告知他们,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由于事情繁杂琐碎,难免有遗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教务管理人员主要在系统里对课程情况和学生修读情况进行实时协调与管理,安排与协调各项教学活动的通知和执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见,课程管理的信息化对于教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之间信息的传达与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留学生考核管理信息化

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工作是每学期的重要工作。传统教务管理模式中,由老师定下时间、通知教务管理人员去校教务科借用教室、然后再由教务管理人员告知老师、主副监考、辅导员相应的考试地点,最后将考试的详细信息一一通知学生。这种方式不仅低效,而且工作量大,容易发生遗漏。信息化教务管理有专门的考试申请系统,由任课教师上网申请时间地点,系统会自动给出相匹配的教室供老师挑选,同时如果申请的考试时间与课程内某些学生的课程时间有冲突,系统会有提示并不允许申请。一旦申请完毕,教务管理人员即可看到并安排主副监考,相应课程的学生也可在系统里看到考试时间地点。由于信息化考试管理的信息发布是多向的,直观的,快捷的,不仅解放了教师与教务管理人员,也利于存档。

毕业审核是另外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业成绩、修读学分都在系统里分类存储,教务管理人员根据各专业设置的毕业要求模板进行筛选,重点审核不符合条件的中国学生,确保毕业审核的准确性,保证了学位和毕业授予的严肃性,保证了对学生的公正、公平、公开。

四、留学生信息化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语言差异

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而大部分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只有中文,这严重阻碍了作为重要客户端之一——学生对于所发布信息的接收。高校应研发一套中英文兼容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

2、信息采集问题

留学生信息复杂,变化多,采集量大,极易出错,常见出错方式有英文名字母输入错误,姓名顺序错误,出生日期错误及护照号更改等。留学生新生到校时间不一致,加重了信息采集的工作量。建议对学生适当开放某些个人信息,由学生本人提交或修改,由教辅工作人员审核。

3、学籍数据接口性差

留学生学籍数据及学籍异动情况要实时报送给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公安部门,而现有教务管理系统导出的数据,在内容和格式上与相关部门要求的标准有差异,导致数据无法上报。建议高校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数据格式与内容。

4、适应信息化过程难

在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留学生养成主动使用教务系统进行信息查询的习惯。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学校、领导、教师、教辅人员与学生一起配合,向学生传输信息化管理理念,指导学生使用对应端口的教务管理系统,监督学生的选课情况,由面到点逐步深入,确保全体学生有效接受信息化管理。

综上所述,对留学生实行信息化教务管理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它不仅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培养高质量留学人才的需要,对于加强教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之前信息的传达、互动,对于教务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于其存在的不足仍需在教学管理运行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欧阳波.浅议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 高校招生(理论研究)?.2010(2)

[2]赵霞.网络环境下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23)

基于高职留学生教学管理的思考 篇12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四川省乐山市。2002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含医药卫生、财经旅游、机械电子类学科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专业数量多, 覆盖面广, 这些是东南亚留学生来此学习交流的优势条件, 吸引了越来越多留学生的目光。但是随着留学生数量增多, 加强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1. 留学生教学现状分析

1.1 留学生来源与学习形式

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老挝和泰国, 其中老挝留学生以学历教育为主, 泰国留学生进行的是短期语言培训。所分布专业为财经、护理、电信。其中护理、财经专业为我院特色专业, 具有很强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表中可以看出学历教育的学生人数及所选择专业数量逐年增加、所学专业增多、学生学习环境分散, 给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1.2 留学生跨文化适应

留学生来华后, 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有诸多不适应。首先, 从留学生来院后的调查情况来看, 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语言问题阻碍了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交流, 同时也影响了留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其次, 由于生活理念、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等不同, 留学生大多数自己形成一个小团体, 只在自己熟悉的群体中进行交流。很难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 对参加和学习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等课程的积极性不高。

1.3 教学硬件设施相对滞后

随着招收留学生数量逐渐增多, 对学院的硬件实施建设提出高要求, 校舍问题、教学设备的建设速度相对滞后。目前留学生来华后除了学习汉语与专业课程外, 对中国舞蹈、绘画、书法等中国文化类的课程同样有极大的热情。而现在上课的教室只拥有最基本的多媒体设备, 还需要开辟能够舞蹈训练、书法训练、绘画训练的多功能教室。此外留学生居住环境分散、没有固定上课教室, 给留学生教学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1.4 留学生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院从2011年开始招收留学生, 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 对留学生教学管理采用的是边做边学。但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 留学生的学习形式、学习目的都发生重大转变, 基于这样的形式下, 健全完善的留学生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 高职留学生教学管理的思考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促进教育改革, 加速教育发展、增加国家综合力, 具有重要的作用。我院留学生不断增加, 办学规模不断壮大, 说明我院留学生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国际化的进程的发展对我院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2.1 明确教学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要求, 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 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因此当代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参与并促进中国与其所在国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高素质人才。曾经大多数留学生来华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汉语, 这只是了解中国的第一步。但是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 对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变成能够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交流的应用型人才。

2.2 细化教学内容

就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而言, 教学部门缺乏针对留学生的学习课程, 这是比较突出的一方面。我国现有的课程体系不完全适合留学生的培养, 具体体现在以理论为主、技能操作为辅, 这样培养出来的留学生, 理论知识不牢固、专业技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此外, 现在大多数留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跟随中国学生一起学习的方式。虽然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流, 但是由于汉语基础薄弱, 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授课教师均使用汉语授课, 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内容无法正确理解, 容易产生自卑, 最后放弃学习。因此留学生教育与管理要充分考虑留学生的语言基础, 并针对留学生的学习动机、需求、兴趣。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创办特色专业、特色课,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结语

针对留学生教学管理上面的诸多问题, 笔者认为从学院方面应该做到顶层设计, 本着对留学生趋同管理的原则下, 将留学生管理工作融入到整体的教学管理系统里。使留学生教学工作常态化, 并且在留学生的教学及课程建设工作上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理顺长久以来留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难以协调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ttp://www.jsj.edu.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 .

上一篇:常规冠状血管造影术下一篇:工程承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