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仪器

2024-12-29

超声仪器(通用4篇)

超声仪器 篇1

目前,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用于医学临床诊断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中, 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包括核磁共振技术、超声影像技术在临床探测和诊断工作中的应用。而由于超声影像技术的日益成熟, 国内大中规模以上的医院都配备了超声仪器以开展黑白超声以及彩色超声的探测诊断工作。需要认识到, 由于超声仪器本身在价格上一直处于高位, 同时设备本身也较为精密。这就使得在日常的运行使用和维护工作中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视进行防止其出现各类故障。因此, 有必要对医用超声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和排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医用超声仪器的故障分析

(一) 供电单元故障

由于医用超声仪器在电源的使用上大多以直流电为主。如果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没有对电源的运行予以定期的保养会造成通风孔积聚一定数量的灰尘。长此以往会造成仪器自身触发电源保护的情况。而一旦在电源附近积聚较多的灰尘后, 在较为潮湿的季节, 还会出现短路的情况。

(二) 图像受到干扰

一般而言, 图像受到干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来自自身设备的干扰;其次还可能受到周边较强磁场或较大功率电器的干扰;另外还可能因为设备自身探头受到损害而造成成像不清晰等情况。

(三) 过热报警

出现过热报警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设备自身温度确实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散热器损坏或设备持续超负荷运转而造成的。第二种情况可能是温度传感器失灵而产生的误告警。当温度传感器的通风孔因为积聚的灰尘而堵塞时就会造成传感器灵敏度降低或失灵, 进而产生误告警的情况。

(四) 显示器和控制按键故障

目前医用超声仪器所使用的显示器大多为液晶显示器。这一类显示器的故障主要是因为信号电缆受到损坏以及背光高压板故障等情况。而对于按键故障则主要是由于按键使用频率过高导致的。一般情况下, 测量按键、确认按键以及探头切换按键因为使用频率较高而经常出现故障的情况。

(五) 探头和轨迹球故障

对于探头故障而言, 主要表现为像素出现损失。大多是由于探头外壳开裂或探头的电缆因为弯折而出现损坏的情况。而轨迹球故障则主要是因为在X轴和Y周上的光耦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清理而导致的。

二、医用超声仪器的维护

(一) 日常维护项目讨论

对于医用超声仪器的日常维护项目而言, 首先要对轨迹球的灵敏度情况进行检查。当发现轨迹球出现灵敏度下降的情况时要及时对轨迹球及其周边部位进行清理。其次, 在日常维护工作中还要注意对探头的维护。探头维护是对超声仪器日常维护的重点工作。在维护时, 要注意清洁探头透镜外壳部分以及探头的托盘部分以防止耦合剂对探头以及周边的电线电缆造成腐蚀。在对探头进行清洁的过程中, 要注意动作的强度以防止对探头造成损伤。另外, 在医用超声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中还要注意对按键、显示器以及驱动器等硬件设备的清洗和维护。虽然按键本身并不容易受到损害, 也不包含技术含量。由于在日常工作, 按键的使用频率较高、磨损程度也较大。因此, 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要注意对按键的清洗与及时替换。对于驱动器等硬件设备而言, 由于在日常的使用探测过程中会保存大量的图像信息。这一类图像信息会占据一定的存储空间。因此, 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要及时注意对图像信息的保存并及时删除一定数量的图像以释放存储空间。

(二) 月度维护项目讨论

在对医用超声仪器的维护工作中部分设备不需要每天或每周进行频繁的维护, 只需要在一个月之内进行一次维护即可。这其中包含了设备的空气滤网、供电单元等。其中, 对于空气滤网而言, 由于在做完超声检查之后, 受检人员要使用纸巾擦拭耦合剂。因此会使得科室内出现数量较大的纸屑。这会使得超声设备的空气滤网中出现大量的纸屑。因此, 在月度维护工作中可以通过拆卸空气滤网并冲洗的方法进行清洗。其次, 在月度维护中还需要对供电单元进行维护。通过检查电缆是否存在破损情况、接地端是否连接紧固以及设备漏电是否低于0.1毫安等检查供电单元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另外, 在月度维护中还需要对设备的散热风扇进行维护。超声仪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散热风扇的作用就是及时将产生的热量排出。而一旦因散热风扇老化等原因使得仪器所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 则会使得设备自身热量较高, 进而会造成设备停机等情况的出现。因此, 在月度维护中还需要观察散热风扇的工作状态并对其进行维护好清理。

摘要:由于医用超声仪器造价较高且对精密度的要求较高, 因此需要定期对超声仪器进行清洗和维护。首先从供电、图像、过热报警、显示器、按键、探头和轨迹球几个方面分析了超声仪器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而分别讨论了超声仪器的日常维护项目和月度维护项目。

关键词:医用超声仪器,故障,维护

参考文献

[1]张素琼, 马洪滨, 李君.浅议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 2012 (8) :60-61.

[2]田君鹏, 严潭, 胡立勇.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34) :163-165.

[3]赵坚.超声诊断仪器的预防性维护与故障解决方案[J].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 :165-168.

[4]冯罕博, 王迪, 莫兆雯.医用超声诊断仪的计量检定与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 2014 (6) :43-45.

超声仪器 篇2

根据当前的虚拟仪器的测定标准, 主要采用超声波回波反射的原理进行数据的读取、信息的采集。其中这种仪器的设定标准是根据电子仪器以及微型计算机的复合应用共同完成的, 并且在相关硬件和软件的驱动下仪器的运行才能发挥出原本的功能, 使其能够在有效时间内读取信息的有效值。在运行电路数据读取过程中主要完成A/D之间数据的转换, 其中在终端设备处完成的是模拟信息的读取然后在传输设备中完成模拟信息向数字信号转化的过程。

1 虚拟仪器系统的相关配置

1.1 软件系统的设定标准

虚拟仪器在软件程序设定标准程序中主要采用了C++的编程模式, 使得能有正确读取各种编程语言的操作程序。其中软件系统设定的原始代码如下所示, 这种代码的编辑程序, 不但能够读取数据在信息采集过程中传输的信令代码, 而且还对传输设备中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以及分析过程都可以进行细致的分化, 使得以不同子列的形式输出至交换设备。在软件运行过程中会根据编程语言代码设定的逻辑结构进行数据运算及数据分析, 并且还会根据C++语言设定的交叉性信息的读取进行对上层信息的再次进行分析, 使之完成上层信息与下层信息的一致性。其次该编程兼容性较强, 打破了传统设备制造厂商专用的循环程序, 使得对各种系统都能得到应用, 并且读取的有效值失真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小, 确保数据信息的有效性, 其次在编辑代码中还融合了检错系统查询能力, 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性故障, 该程序会自动运行其纠错代码指令, 分析其错误报告。

1.2 硬件设备的配置标准

在硬件配置过程中主要考虑数据信息的容量以及输入和输出信息的显示问题, 其中在硬件配置过程中加大了对信道传输的容量, 使之完成信息的扩增功能。其中在压缩空间上采用了频分和时分共同压缩的模式, 使其压缩速度快且信息有效性能高。分为频分压缩和时分压缩, 根据传输信息源中频率的不同进行信息代码之间的压缩;其次是时分压缩是根据传输数据信息代码中时隙间的间隔进行有效性的压缩, 使之完成有效信息的交换功能。这种双模式结合的形式, 能够有效性压缩信息量, 增大其传输信道的容量。

不会因信息数据量大造成存储空间小, 运转效率达不到预先设定的标准, 使其读取信息片面性的丢失现象减少, 其次处理器的运行速度每秒能达20万次, 传统的处理器的处理数据运算的速度只能达到几万次, 使得不能有效性的处理数据之间的运算程序, 造成数据逻辑性的差错, 使之这种处理运算的速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信息交换功能。在信息读取分辨程度上进行了改进分析, 显示器的分辨率能够显示出数据处理程度的操作过程, 使其能够分析仪器测量的标准动态。

2 虚拟仪器在医学界中的应用

虚拟仪器在实际原理分析应用中主要采用了脉冲回波扫描的动态测试分析以及多普勒相干波的检测。其中在脉冲回波扫描中主要适用于当前的B超的使用, 对人体的肝脏结构以及其他器官扫描其空间断面图形。在脉冲回波扫描过程中主要是超声波回波检测的动态分析, 其中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了C++设定的编辑程序, 使得能够有效的读取人体各个部位相关信息的分析情况。以此检测人体部位是否有病变可能的发生, 假设仪器在动态分析过程中分析某部位可能有病变的可能, 这种分析的扫描程序会经过软件设备的处理程序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再根据编辑代码中的操作命令进行环回综合评定, 最后将读取的信息结果显示在显示屏幕上。

其次便是在血液测量中的分析检测, 利用多普勒超声波的测试分析原理。其中仪器的感应探头便是发出超声波的感应光源, 在人体血液检测过程中, 感应探头发出的超声波根据反馈的动态信息进行标准测定, 主要是利用不同反馈的波长进行血液中各成分的测量。然后将这种动态分析的标准结果显示出来, 最终完成其动态信息评定的标准, 在超声检测回波过程中, 仪器根据标准人体血液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设定光波的波长, 然后进行人体内部有效信息的扫描, 最终完成数据读取的过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3 结束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虚拟仪器在技术改进中有了较大的改进, 其中在软件和硬件设备中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划调整。使之能够满足信息评定标准的结果, 这种动态测试分析程序的设定, 使之确保数据信息的有效性。

摘要:超声诊断虚拟仪器在设计原理中不断应用了多普勒相干波的测试原理, 而且在标配程序中还采用了C++语言的编程代码以及较高配置的硬件设备, 使其能够实现远端控制技术以及动态测试分析数据读取的过程。这种技术的发开以及应用在今后医学界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病人的数据信息的读取更加准确。

关键词:超声诊断,多普勒,血液测试,C++语言,远端控制

参考文献

[1]陈光禹.VXI总线测试平台技术[M].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10.

[2]周泓, 汪乐宇.虚拟仪器系统I/O接口软件--VISA[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1998, (5) .

[3]赵茂泰.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9.

[4]袁光华.超声诊断仪技术进展与操作作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0.

超声仪器 篇3

1 预防性维护及超声诊断仪器常见故障

1.1 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的定义是为防止设备功能失效, 出现计划外的因故障停机而制定的维护保养措施, 对设备的异状进行早期发现和早期维修。在故障发生之前通过实施保养工作, 使设备仪器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 从而避免重大破坏性故障发生。预防性维护又可以分为日常维护和计划维护两种, 日常维护主要用于解决简单的故障, 计划维护是由于维护技术难度大, 投入高而开展的阶段性维护[1]。预防性维修的作用就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设备长期运行, 导致细微问题严重化, 对设备本身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1.2 超声诊断仪器常见故障

通过对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09~2014年黑白B超 (2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20台) , 超声诊断设备发生的故障进行统计, 共发生68次故障, 具体情况见表1。

1.3 故障原因分析

1.3.1 供电单元故障

超声诊断仪的供电单元为设备各部分提供直流电源支持, 一般位下部或背侧, 如果在日常不注重电源部分的保养维护, 就比较容易造成通风孔灰尘沉积过多的现象, 从而经常发生电源保护;夏季环境空气潮湿, 甚至可能造成短路的严重后果。

1.3.2 图像干扰

出现图像干扰, 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来自设备内部的干扰;二是来周围环境的干扰, 如周边有大功率用电器或接地线不良;三是来自探头的干扰, 如探头表面损坏或接口板故障等。

1.3.3 系统启动错误

一般是由于系统故障或软件启动故障。

1.3.4 发射接收电路

因为电路需要有140 V的高压来激励脉冲, 确保探头压电振子工作产生超声。因此在发射和接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

1.3.5 过热报警

报警失灵时常会造成对设备使用状况判断失误, 超声诊断仪器在工作中图像处理电路的温度是靠温度传感器控制的, 一旦温度传感器的通风口被灰尘堵塞, 就会引起仪器效果很差, 传感器报警直接影响到使用[2]。

1.3.6 机械部分故障

机械部分故障发生的情况极少, 相对集中在轮子和一些使用部件, 如探头电缆支臂等。

1.3.7 显示器故障

现在用显示器多为液晶显示器, 故障多出现于信号电缆的损坏, 显示器背光高压板故障等, CRT显示器故障多出现亮度、对比度调节、高压故障。

1.3.8 控制按键失效

按键损坏主要是使用频率高导致的, 并不存在人为恶性损坏, 常出现故障的按键多为:主要表现为探头切换键、冻结换键、测量按键、确认按键等, 表现多为按键失效。

1.3.9 探头损坏

主要表现图像界面可出现象素的缺失, 图像噪声等。检查探头外观可见到外壳的损坏开裂等, 因耦合剂的渗入, 造成了探头内的晶振的损坏;还可能有电缆因经常性弯折, 造成的电缆损坏。

1.3.1 0 频繁重启或死机

超声诊断仪频繁重启或死机, 主要是由于CPU过热、电路元件接触不良、软件故障等原因导致的, 如果严格实行定期维护, 会缓解硬件接触不良导致的问题[3]。

1.3.1 1 轨迹球失效

从表1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轨迹球失效故障的发生率最高, 这主要是由于轨迹球X、Y轴上光耦长期得不到清理或老化。

通过对超声诊断仪故障的统计及原因分析了解到, 大部分故障问题发生频率比较稳定, 可以通过简单的维护和修复方法排除, 但是对于发射、接收电路及探头故障而言, 故障发生规律性不明显, 难以掌握。此外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超过80%的设备故障都是安装、维护、操作导致的, 因此这些看似工作中的小问题、小事故如果加强重视程度, 是完全可以排除故障的[4]。超声诊断仪器预防性维护工作理应成为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到与抓业务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方面可以保障设备的使用率, 减少设备故障, 同时医院用于维修设备的成本也将大为减少, 为医院节省开支。

2 加强制度建设是开展预防性维护工作的基础

2.1 医疗设备使用科室使用制度的建设

医院的各临床医技科室是医疗设备的直接使用者, 由各科室的医护人员来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维护更为便捷, 相对效率也会更高一些。但是如此一来, 科室的工作量必然会增多, 需要科室领导合理安排工作、制订严格的工作计划, 首先端正各科室的使用者对日常维护工作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具体来说, 可以编制包括仪器外观、按键、车轮以及外部电源线路等部件的日常性清理维护的清单, 并由各科室的负责人定点定时监督检查、记录, 在阶段性考核中加入仪器日常维护表现这一项, 逐渐加重其权重, 从而激发医护人员维护工作的自主性。落实责任制, 真正将维护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而绝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文字形式的规章制度上。

2.2 医院工程维修部门预防性维护工作管理

医院临床医学工程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 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工作内容偏重于技术层面, 主要负责制订超声诊断仪器的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计划, 并严格按计划周期进行实施。医学工程部门的工作计划需要体现出预防性, 在仪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中定期、按时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防止或减少因设备故障发生设备停机的概率[5]。同时应在一旦设备出现较大故障, 需要停止使用进行维修时, 能够及时制订维修方案, 并予以实施, 尽早修复投入临床使用, 对设备故障的维修及更换配件情况进行记录。杜绝医学工程部门拖延现象发生, 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6]。

3 预防性维护具体工作方案

根据仪器设备使用频率的不同, 制订每日、每月和年度维护计划, 一方面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 延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又能够节省人力、物力避免资源浪费[7]。而国家计量法对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规定, 则是为仪器设备正常使用和诊疗安全了一份“双保险”。

3.1 预防性维护工作的开展

超声诊断仪器的日常维护, 需要由各使用科室医护人员负责, 他们是设备的直接使用者, 接触最多, 维护起来也最为便捷。此外还要积极配合医学工程部门的维修保养工作的开展[8]。

3.1.1 日常维护保养项目

3.1.1. 1 轨迹球X、Y轴方向的灵敏情况

如果灵敏度下降甚至有受阻的感觉时应及时清理。

3.1.1. 2 探头

其是日常维护的重点之一, 在使用前后清洁探头透镜外壳等部分及探头托盘, 防止耦合剂对超声探头及电缆的腐蚀。使用中操作轻柔, 防止发生对探头的磕碰, 发现探头表面出现裂纹损坏时, 应及时保修, 避免发生进一步的损坏。

3.1.2 每周维护保养项目

3.1.2. 1 按键

各种常用按键磨损是比较大的, 每周都应当使用软布、吸尘器等清洁工具进行清理。

3.1.2. 2 显示器

清洁显示器屏幕时, 应使用中性洗涤液, 禁止使用腐蚀性液体, 如84消毒液等;应使用柔软的布类进行擦拭。

3.1.2. 3 磁盘驱动器

设备的硬盘、MO盘等用于设备图像的存储, 应定期检查磁盘空间, 进行磁盘整理, 如已经与院内PACS网络进行实时联网, 应每周对已经上传图像进行本地删除, 释放存储空间;如未进行网络联接, 则应定期对具有保存意义的图像进行光盘记录导出, 其他图像删除;保证磁盘存储能力。如有条件应对磁盘系统进行备份, 当发生意外系统损坏时, 用备份文件进行恢复。

3.1.3 月度维护保养计划

3.1.3. 1 空气过滤网的维护

超声科在进行检查时, 一般为患者提供纸巾擦拭检查部位的残留耦合剂, 因此会在诊室中出现较多的纸屑;同时患者衣物脱落的织物纤维也较多, 极易造成空气过滤网的阻塞。维护时应卸下空气过滤网, 推荐使用吸尘器进行清理, 如不具备此条件, 则采用清水冲洗的方法。冲洗时选择没有灰尘的一侧进行清水洗涤, 这种方式容易达到灰尘的清理效果, 但是清理结束后必须保证过滤网完全干燥, 才能装回设备, 避免使仪器处于潮湿的工作环境, 发生其他故障。

3.1.3. 2 供电单元的维护

在进行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时, 应检查电缆有无破损, 接地端子连接是否紧固, 测试其漏电流应小于0.1 m A, 测试交流输入及直流输出电压是否与维修手册一致, 在正常工作范围内;检查连接电缆接口连接良好。

3.1.3. 3 机械部件的检查

有部分超声诊断仪会移动到病区患者床边进行检查, 因此在移动过程中会造缆线支臂、部分机械部件的松动, 通过预防性维修, 应及时排除机械部分的故障, 如若发现仪器的机械部分功能异常, 应当在第一时间采取维修措施, 此外还应当注意对轮子、刹车等元件的清洁养护。

3.1.3. 4 散热风扇

主要功能就是散热, 所以需要实时关注风扇的工作状态, 注意观察转速, 听运行的声音, 防止因散热风扇故障引起设备过热保护[9]。

3.1.4 每年度保养计划

3.1.4. 1 整机除尘

使用超过一年, 从仪器的外壳到内部部件都应该进行清洗, 对过滤网、散热风扇以及电路进行除尘工作, 应采用含水量低的瓶装压缩氮气, 经减压后吹除内部灰尘。

3.1.4. 2 检测各连接件

最主要的就是检测电路板与母版的连接效果, 以及各电路间的联通性效果。

3.1.4. 3 轨迹球部分的清洁

超声诊断仪的轨迹球多为一总成, 将其由面板拆下后, 逐步分解、拆卸, 用棉签蘸无水酒精, 分别对光耦、轴杆、光栅等进行清洁。

3.2 国家强制检定项目的检测

超声波诊断仪被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 这进一步说明了超声诊断仪器对临床诊断结果的重要作用, 因为超声诊断仪器的性能与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息息相关。特别是孕妇, 还涉及到超声源的强度对胎儿健康的影响。提高了超声诊断仪器作为计量器具的管理级别, 提高法律的监管力度[10]。医疗机械作为使用单位应严格执行计量检定周期, 按时请具备检定资格的检定机构对设备进行检定。检定机构对超声波设备的检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输出声强检测

输出声强即超声探头的输出功率的检测, 这项指标是超声设备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超声波是一种波动, 是机械波动, 检查中与受检者机体组织会相互发生作用, 当输出功率达一定的强度时, 其转化出的能量会对组织产生损害, 尤其是可能会对孕妇腹中的胎儿产生影响, 因此检定规程要求声强输出必须小于10 m W/cm2[11], 一旦超出阈值, 会在检定报告中警示“严禁用于胎儿”。

3.2.2 探测深度检定

探测深度的检定是对超声诊断设备所能探测到的最大深度值进行检测, 这一参数体现了该设备在临床应用中所能检查到的患者体内的最大深度, 探头的灵敏度越高, 探测深度越大。检测时应将聚焦状态调整为远场, 调高亮度、对比度、总增益等, 所能看到的最深度靶线是该设备的最大探测深度值。

3.2.3 空间分辨率的检测

空间分辨率的检测, 包括侧向分辨率和轴向分辨率的测试, 空间分辨率体现了一台设备对人体器官细微组织的检测能力, 是否能够准确的在屏幕上反映出受检者体内器官的微细结构、状态和变化。轴向即纵向分辨率越高, 纵向图像的层理越清晰;侧向即横向分辨率越高, 横向图像的层理越清晰。

3.2.4 盲区检定

盲区是超声诊断仪所能识别到的最近的回波的深度, 盲区越小, 那么该设备检查出接近体表病灶的能力越强。在操作过程中, 采用低增益, 抑制背景图像, 当机械扇形凸阵和相控阵扫描时, 图像起始部分很窄, 所有靶点不可能同时展现在同一图像当中, 为了收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可以采取缓慢移动探头, 逐步找出最小能见靶线[12]。

超声诊断设备在当今临床诊疗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实证案例, 分析各种超声诊断仪器故障的成因及维护方法, 一般性的故障可以采取简单措施排除。但是, 由于仪器的技术含量又比较高, 内部结构相对复杂, 因此一旦出现特殊或复杂的故障, 就难以依靠科室的医护人员或医院工程部门工作人员独立修复, 只要是借助第三方代理维修公司, 通常情况下就是采用更换仪器部件的维修方案, 如果单次维修费用过高, 可能影响医院对使用超声诊断仪器的选择, 阻碍医院引进先进诊断设备的步伐[13]。完善医院对超声诊断仪器的设备管理工作, 关键在于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和重视程度, 事实证明, 只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预防性维护, 就能够确保超声诊断仪器故障率得到控制, 保障仪器设备的工作效果和完好率。

摘要:与传统手段相比, 超声诊断仪器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清晰和准确的诊断结果 , 这也得益于科技的进步, 但是由于超声诊断仪器结构比较复杂, 所以在出现故障后单次维修费用也比较昂贵, 而对于一些简单故障是完全可以依靠预防性维护排除的。本文通过分析68次超声仪器的故障原因, 发现故障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轨迹球失效 (22.06%) 、频繁重启或死机 (16.18%) 、探头损坏 (14.71%) 、控制按键失效 (13.24%) 、机械部分故障 (7.35%) 、显示器故障 (7.35%) 、系统启动错误 (4.41%) 、发射接收电路故障 (4.41%) 、过热报警 (4.41%) 、供电单元故障 (2.94%) 、图像干扰 (2.94%) 。建议根据仪器设备使用频率的不同, 制订每日、每月和年度维护计划, 科学、合理地进行预防性维护, 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 保障仪器设备的工作效果和完好率。

超声仪器 篇4

医用超声诊断仪器分析与维护, 在医学影像设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贯穿于产品研发、仪器维护管理、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 是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与维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辅助医学诊断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职业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应重视实践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 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传统的超声仪器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医用超声诊断仪器分析与维护这门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 如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是我们所面对的重要问题。

2.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医用超声诊断仪器分析与维护》是工科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且与实际联系紧密, 其陈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已不适应中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同时 《医用超声诊断仪器分析与维护》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每个工科类专业中都有广泛的渗透, 传统教材 “平铺式”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讲授, 理论与实践也是分开进行的, 在实践过程中购买医用超声诊断仪器费用昂贵, 一般的高职院校无法开设实践课程, 这样导致学生只能学习理论知识, 同时即使有设备, 反复的拆装仪器容易导致仪器损坏, 会大大提升实验的成本, 因此使用经济有效的措施进行教学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事情。Multisim软件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3. 课程改革内容与安排

为了适应超声仪器的快速发展和21 世纪高职教育特点, 我们从优化课程结构的总体要求出发, 整合教学内容, 进行模块化设计, 较好地解决了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目前与发展、点线面之间的矛盾, 使课程内容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性、实用性。根据以往教学经验, 我们计划将原5 个模块的课程体系重新划分为: 理论课程、实训课程、理论与实训综合课程三部分, 其中理论课程是基础, 实训课程是使用Multisim仿真实验, 理论与实训综合课程是医用超声诊断仪故障分析等教学环节。通过有效的组织教学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基本知识; 通过实训课进行实验、平时作业和综合理论实训训练, 使学生初步掌握医用超声诊断仪器的组成、电路分析及故障分析。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1) 夸院校合作编写了特色的教材。在教材建设上, 与省内外多所院校合作, 共同编写了工学结合的专用实用教材。实训教材切合学院和专业实际, 以CX - 1000 超声示教仪器为载体, 通过Multisim软件对各个模块进行仿真, 模拟示教仪器的电路, 和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注重发挥学生在技能训练中的学习主体作用, 注意强化学生岗位工作意识, 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严格规范学生的专业操作和职业操守。

2) 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为了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组教师广泛搜集素材、资料, 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并计划制作项目教学视频录像。

3) 编写完整的课程教学资料。为了规范教学, 按学院规定要求编制完整的课程资料: 包括授课计划、课程标准、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库等。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都进行了规范, 指引教师在教学中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向转变。

4) 丰富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兴趣。通过建设课程网站上传丰富课程资源, 增加了课外行业情况、典型设备安装手册、专业英文词汇、典型设备电路等, 并把专业竞赛引入到综合实训项目,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5) Multisim仿真模拟教学。通过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的仪器对电路结构和原理进行仿真, 了解电路工作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现象, 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方式, 仿真和分析特定仪器的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为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4. 结论

课程创新的教学改革设计, 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多种的教学方法特别是Multisim软件的引入使每位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 主动性大大加强; 课程教学还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使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文件和动画, 使教学内容丰富形象, 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所学设备结构和原理的理解, 是学习效果大大改善。

摘要:本文介绍了医用超声诊断仪器分析与维护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医学影像设备相关专业中的作用, 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结合实际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改革, 充分发挥其仿真软件直观、方便、灵活、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操作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超声诊断仪,Multisim,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楠, 高凤梅.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教学的实践和探索[J].新乡医院学报, 2010, 6 (27) :645-646.

[2]张秉义, 张耀杰.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18 (1) :114-116.

[3]田心, 郑旭媛, 刘婷, 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5) :899-893.

[4]周丽芹, 葛安亮, 宋大雷.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J].科技信息, 2009, 5 (21) :221-223.

上一篇:整体安全下一篇:高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