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使用(共11篇)
仪器使用 篇1
如何在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并顺利地完成实验尤为关键。下面我结合自身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容量玻璃容器的使用方法
1. 吸管
吸管是生物化学实验最常用的卸量容器。移取溶液时,如果吸管不干燥,应预先用所吸取的溶液将吸管润洗2-3次,以确保所吸取的操作溶液浓度不变。吸取溶液时,一般用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拿住管颈刻度线上方,把管尖插入溶液中,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内空气压出,然后把吸耳球的尖端接在吸管口,慢慢松开左手指,使溶液吸入管内。当液面升高至刻度以上时,移开吸耳球,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大拇指和中指拿住吸管刻度线上方再使吸管离开液面,此时管的末端仍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略微放松食指,使液面平稳下降,直到溶液的弯月面与刻度标线相切时,立即用食指押紧管口,取出吸管插入接受器中,管尖仍靠在接收器内壁,此时吸管应垂直,与接收器约呈15°夹角。松开食指让管内溶液自然地沿器壁流下。
2. 滴定管
可以准确量取不同定量的溶液或用于容量分析。常用的常量滴定管有25毫升及50毫升两种,其最小刻度单位是0.1毫升,滴定后读数时可以估计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经常使用2毫升及5毫升半微量滴定管。这种滴定管内径狭窄,尖端流出的液体也小,最小刻度单位是0.01毫升至0.02毫升,读数可到小数点后三位数字。在读数前要多等一段时间,以便让溶液缓慢流下。
3. 量筒
量筒不是吸管或滴定管的代用品,在准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用来量取相对大量的液体。不需加热促进溶解的定性试剂可直接在具有玻璃塞的量筒中配制。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
首先将显微镜的工作台擦干净,然后将要观察的标本和各种器具准备好。
2. 显微镜的使用
(1)取用:
将显微镜从镜箱取出,取出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底座将其轻放在离工作台边缘8-10厘米处偏左的位置。
(2)低倍镜的使用
(1) 对光:对光前,先安上合适的目镜(一般采用10×目镜),将10×、40×、100×物镜按照顺时针安在物镜转换器上,逆时针转动转换器使10×物镜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从目镜中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或接通电源,直至视场明亮、均匀为止。
使用双目显微镜对双目镜宽度要进行调节,用推或拉的方法调节两目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在两个目镜上双眼同时观察时,两个图形的视场正好完全重合,此时镜筒刻度盘上所示的数字,就是观察者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
根据物镜的放大倍数调节聚光镜的高度,使用油镜时由于放大倍数大,镜像亮度小,需要较强的照明,需要将聚光镜升至最高处。
调节可变光阑(光圈)使聚光镜的镜口率与物镜的镜口率一致,才能充分发挥物镜的分辨率,方法为:将显微镜调整到工作状态后,从目镜筒中拔出目镜,一边观察(向拔出目镜的目镜筒里看),一边缩小光阑,这时可看到缩小的光阑被物镜成的像,然后逐渐调大光阑,当光阑像的边缘与物镜通光孔黑圈的边缘一致时停止,这时的聚光镜镜口率与物镜镜口率就一致了。如显微镜可变光阑圆框上刻有表示口径的标尺,可调至物镜镜口率的80%,即物镜镜口率为0.65,则可变光阑的标尺调至0.65×80%=0.52即可。
(2) 观察:将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使标本对准通光孔正中,下降镜筒或升高载物台,并从侧面观察,使物镜下端和标本逐渐接近,但不能碰到盖玻片。从目镜观察,用粗准焦螺旋慢慢升起镜筒和下降载物台直到看到标本为止,再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3)高倍镜的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进一步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心,再上升聚光镜、逆时针转动物镜转换器换上高倍镜。显微镜一般稍微调节一下细准焦螺旋即可看到清晰的物像。
3. 观察后的处理工作及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事项
清洁:显微镜上的污物(残物或灰尘),用擦镜纸擦干净,若擦不干净可蘸少许二甲苯进行擦拭。
显微镜各部分的放置:擦完后,把物镜转离光轴,把反光镜转到与载物台垂直的方向,以减少灰尘粘落上面,而后罩上镜套,小心地放回镜箱内,保存备用。
最后谈一下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事项。
(1)取放时动作一定要轻,切忌震动和暴力,否则会造成光轴偏斜而影响观察,而且光学玻璃也容易损坏。
(2)由于物镜的螺丝口容易损伤,安装物镜时要特别小心,即先向左方倒转一小段,凹凸双方吻合后再向右方旋转,不要转得太紧,轻轻捻到头,再稍紧即可。
(3)镜检标本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观察时要从低倍镜开始,看清标本后再转用高倍镜、油镜。
(4)使用油镜时一定要在盖玻片上滴油后才能使用。油镜使用完后,应立即将镜头、盖玻片上的油擦干净,否则干后不易擦去,以致损伤镜头和标本。但应注意二甲苯用量不可过多,否则,物镜中的树胶会溶解,导致透镜歪斜甚至脱落,盖玻片移动甚至连同标本一起融掉。
(5)使用时不可用手摸光学玻璃部分,如需擦拭应严格按照光学部件擦拭办法。
(6)使用的盖玻片和载玻片不能过厚或过薄。标准的盖玻片为0.17±0.02毫米,载玻片为1.1±0.04毫米。过厚或过薄将会影响显微镜成像及观察。
摘要:实验课是基础学科教学中一个关键环节, 它不仅与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结合, 而且是学习后继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生物实验,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1]基础生物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使用 篇2
一.目的为了加强测量仪器的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使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规范化,使其精度、准确度能满足测量要求,特制定制度。(2020年1月)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使用和保管仪器的所有人员。
三.总则
1.本制度规定了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的方法和要求。
2.本制度由测量技术人员具体实施,由办公室管理并监督检查。
四.测量仪器的保存、维护
1.测量仪器除要防火防盗以外,还应保存在通风、干燥场所。
2.仪器应摆放固定位置,不宜倒置,注意仪器上面不能堆放重物。
3.测量仪器专人保管,回来前要仔细清点,清洗保持干净整洁,避免遗失。
4.在恶劣环境中作业结束,要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油污及泥土灰尘后装箱;仪器如果受雨淋、水浸,要用软布擦拭干净,回到室内后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让水汽自然挥发,彻底凉干后再装箱内。
5.仪器主机、电池、充电器、等不宜随便组装长期链接,以防损坏内部结构、降低使用性能。
6.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定期给电池充电,开机简单试用,通风防霉、通电驱潮,以保持仪器良好的工作状态。
7.电池的使用。电池是仪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不要连续进行充电或放电,否则会损坏电池和充电器。超过规定的充电时间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应尽量避免。
8.仪器运输。仪器长途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应切实做好防碰撞、防震及防潮工作。装车时务必使仪器箱正放,不可倒置。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坐车辆时,应将仪器放在安全以防颠簸震动损坏仪器,确实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五.测量仪器的使用
1.操作前应先熟悉仪器,仪器负责人必须精通仪器使用知识。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动作柔稳;仪器取出与装箱,要用双手握住轻拿轻放,在使用过程中,务必小心避免撞击或振动。
2.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并将仪器架在地面安置稳妥,与地面标志点大致对中,架头大致水平,然后开箱取仪器。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箱子开箱,以免开箱时仪器落地摔坏。开箱后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便在用完后按原样安放。
3.安置仪器时,应确保附件(如脚架、基座、主机、连接电缆等)正确连接,安全固定并锁定在其正确位置上,避免设备引起机械震动。千万不要不拧仪器的连接螺栓就将仪器放在脚架平面上,螺栓松了以后应立即将仪器从脚架上卸下来。
4.严禁将主机直接置于地上,不要用仪器去直接观测太阳,这样不仅有可能损坏测距仪或全站仪的内部部件,也有可能会造成眼睛受伤。
5.仪器应尽量避免日晒、雨淋,烈日下或在雨中测量时,应给仪器打伞;雷雨天进行测量工作,将冒着受雷击的危险,因此,雷雨天不要进行野外测量。
6.仪器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不勉强使用,应立即检修,否则会加剧仪器的损坏程度。
六.测量仪器使用保管不善的处罚
1.测量仪器使用人必须坚决贯彻爱护单位财产,文明使用、保养(保洁)测量仪器,不准无故损坏或丢失测量仪器及其附件。
小学科学仪器的积极有效使用 篇3
教师选择使用仪器应有引导性
科学教学中要向学生呈现一个实验,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实验仪器地选择。对于教师而言,仪器地选择往往是实验教材或教参,而对于学生而言,则容易造成一种想当然的印象,即某一个实验自然要选择这些仪器。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众所周知,科学教学强调科学探究,农村小学即使硬件跟不上,但在思维尤其是探究思维上并不比别人差,如果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在实验仪器地选择与使用上用心,可以让科学课堂收获颇多。
在“固体和液体”(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对于“认识固体”这一内容,教材提出“把这些物品按固体、液体分类”的要求。在这一要求中,“这些物品”就是该实验中的仪器,这些仪器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选择。教学研究显示学生在此过程中思维会经历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会根据教材图片中的物体结合生活经验去判断是固体还是液体;另一方面,又会基于生活经验去寻找出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固体和液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生成固体与液体的印象,从而为认识固体和液体奠定基础。在随后的“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实验中,更是涉及到一个重要仪器地使用,那就是托盘天平。笔者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师直接呈现天平并告诉学生其可以测量质量,那学生只会对天平产生一种外观上兴趣。相反,如果在选择使用仪器时,能够注重引导性,即让学生寻找一个能够测量质量的仪器,则学生会想到杆秤,而在此基础上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的思维,他们会发现杆秤的原理实际上在于杠杆原理(这一原理的名称不必告诉学生,但可以让学生生成类似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将天平呈现出来时,学生就会发现其与杆秤的不同,也会发现其特点在于支点两边等长。事实上,当学生能够说出这一认识时,笔者是非常吃惊的,因为笔者以前从来没有想到学生能够如此精确地发现两者的共同点。而由此也表明,如果教师在实验仪器的使用中注重引导性,对于培养学生地观察与比较能力有积极效果。
学生教学仪器的选择
农村小学对实验仪器地需要并不亚于城市的学生,但由于农村学校的条件所限,常没有一些仪器。这个时候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去选择实验仪器,则是一个非常好地选择。
笔者在“小车的运动”(四年级下册)的教学中,为了探究“汽车运动地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就需要一个小车(模拟汽车)。笔者所在学校配备了一些小车,但这些小车的车轮采用的尖顶结构,好处在于摩擦力稳定,不足在于容易损坏。而在教学中如果跟学生过多地强调要保护仪器,学生的积极性有可能受到影响。于是在教学中,笔者决定让不同小组的一两个学生自己带一个小车过来,而此举学生竟然非常欢迎。实验课上,他们带来的大小不同的各种各样的汽车(有些机构过于复杂,于是没有采用),在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思维完全被打开了,他们用相同的重物拉动不同的小车(定滑轮由实验室提供),发现小车运动地快慢不一样;同一辆小车用不同的重物来拉,快慢也不一样。当然也有的小组用不同的重物拉动不同的小车,到最后无法判断小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了……在这样的一个开放探究过程中,学生思考后,能够有效地判断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小车的自重等因素有关。
将这一过程与以前教学的过程相比较,笔者发现差异就在于小车,以前统一提供小车且提出了许多要求,结果学生思维打不开,实验很拘谨。而这次让学生自选仪器,自设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反而顺畅,这说明只要满足了学生在实验仪器选择与使用上的自主性,就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这可能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一个特点吧。
科学学习的兴趣培训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实验仪器的使用细节需要注意,比如在使用酒精灯时,笔者发现注意点讲得太多学生记不住,而有的学生提议:不如让我们自己来试,老师你盯着,有什么错误你就指出来。于是笔者让这个孩子到讲台上,用一个酒精灯进行摸索使用。结果这个孩子加注酒精的时候倒得满满的,将灯头放进酒精灯的时候都溢出来了,于是所有同学都意识到酒精的加注是有要求的,此时教师提出“不超过三分之二”的要求,学生立刻就理解了;又如学生会问为什么必须用外焰加热,笔者就反问学生你认为理由是什么呢?学生就会接着问是不是内焰和外焰加热的效果不一样?笔者则回答也许吧,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证明呢?一番思考之后,笔者拿出一根线横在火焰中,片刻再拿出来,学生发现外焰处黑了,而内焰处还保留着原来的颜色。
总结这些研究案例可以发现,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往往就是对实验的兴趣,而对实验的兴趣事实上又是对实验仪器使用的兴趣。如果能够紧扣小学生心理活动,在实验仪器的使用上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实验仪器的功能发现让学生认识仪器,通过仪器的使用,熟悉仪器,那教学效果就会更好。而对于农村小学来说,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仪器使用 篇4
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不够重视, 导致设备管理不到位
首先, 这种现象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有关。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 重科研、轻教学, 重专业、轻基础的观念在一些领导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致使在实验教学方面投入的经费和精力少, 管理不严。
其次, 也与广大管理工作人员的认识不到位有关。认为自己只是教学辅助人员, “低人一等”的思想使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 责任心不强。另外, 他们将自己所负责的实验室里的设备与器材认为是该实验室专有, 没有“学校投资, 资源共享”的观念。
2. 管理观念陈旧, 管理手段落后
在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中, 部分高校的做法是看好设备, 搞好卫生, 防火防盗, 对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和维护保养重视不足。在具体管理手段上, 采用较多的仍是实验室定位, 手工登记, 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方法并未能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其实, 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 需要有较全面的知识做基础;既包括仪器设备方面的基础知识, 管理学、运筹学等知识, 还要有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而许多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这些基础知识, 只是担当了一名保管员的角色, 致使管理手段落后, 管理水平低。
3. 部分设备闲置、重置, 仪器设备使用率底, 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我校的实验室大多数是以学科专业来设置, 这样一来实验室配置分散, 功能单一, 各自为政, 互不往来, 导致仪器设备重复购置, 仪器设备闲置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原本可以在全院乃至全校通用的仪器设备, 由于分散管理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其次, 缺乏长远规划和统筹安排。如为了临时应付教学科研的需要或者为了应付教学评估就匆忙购置, 盲目追求高档次、高指标, 将购置的设备闲置在实验室多年, 无人操作使用。致使有些仪器设备不是用坏的, 而是放坏的。在学校设备的定期淘汰中, 有些几万元一台的设备, 在实验室仓库放了十几年, 连包装都未曾打开过, 由于技术已经落后了, 不得不淘汰, 真是令人心痛。第三, 由于购置前缺乏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只考虑本单位使用上的便利或某个科研课题的专门需要, 没有对该设备功能情况进行分析, 一旦科研任务完成, 其设备也可能弃之不用。另外, 目前高校的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绝大部分是国家财政拨款, 使用单位不用承担任何经济责任, 学校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缺乏有效约束机制, 没有把设备使用效益与单位利益挂起钩来, 重买轻用, 因此, 出现了争经费、争设备、轻管理、轻使用的现象。
4. 日常维护保养仪器设备工作不到位, 维修技术力量薄弱
设备的寿命在于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与保养好仪器设备, 是降低仪器故障率, 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中, 轻保养现象严重, 有些部门把设备放在那里不闻不问, 不保养, 例如有些电机实验室的电机等运动机械, 好多年不加一次油, 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和安全。随着仪器设备使用年限加长, 零部件逐年老化, 出现故障越来越多, 加上实验队伍不稳定, 维修人员少, 使维修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另外, 有些院系实验技术人员少, 对于仪器设备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维护, 致使不少仪器设备“带病”工作, 经常出现故障, 直接影响教学工作。
5. 对仪器设备缺乏使用周期的全过程综合管理
目前, 许多高校对仪器设备缺乏使用周期的全过程综合管理。只重视设备的购置、使用率, 不管仪器设备的磨损程度、使用年限、维修保养情况和何时报废的全过程。这样对设备更新不利, 直接影响了教学和科研水平, 同时, 又阻碍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二、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思考与建议
1. 改革管理机制, 实行统一管理
实验管理机构的重复设置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分割, 造成了仪器重复购置和闲置, 实验室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 闲置时间比使用时间长, 这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科研投入的损失。目前, 我校和其它高校一样, 按照教育部实施的“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建立一批具有良好示范辐射作用的教学基地、启动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要求, 将原来属于各系部管理的基础实验室统一起来, 成立实验教学中心, 由学院统一管理。将实验室规模、设置、机构和布局进行调整与改革, 按照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 及“纵向延伸, 横向联合, 规模扩大, 资源共享”的原则, 由学院统一总体规划和购置, 还可以统一安排课程, 合理利用实验室, 合理调配, 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仪器可在各实验室之间流动共享, 大大提高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利用率。要提高管理水平, 主要应从实物管理、使用管理及标准化管理抓起。健全管理制度, 实行规范化管理, 尽快实施设备校园网化管理, 是我院下一步的目标。
2. 购置设备要充分论证, 科学决策
正确地确定投资方向, 避免盲目性, 要对仪器设备购置计划认真分析、充分调研, 尤其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要请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紧密把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方向, 根据办学规模、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的要求, 制定仪器设备购置计划。计划应包括长、中、短期计划, 采取分批、分期的方式购买设备。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论证, 论证的内容应包括现状分析、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方案及责任人、效益分析等。在决策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先进与实用的关系, 不盲目追求多功能、高性能。
3. 加强维修保养工作, 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日常的维护保养是仪器设备充分发挥使用性能、提高设备利用率, 延长生命周期的最有力的保障。要使其最大限度地得到及时有效利用, 必须做到精心保养和维护, 要按不同仪器设备的性能和要求, 制订仪器设备的保养计划, 定期检查技术指标, 确保其应有的性能和精密度, 并做好防尘、防潮、防腐、防震、防锈和润滑工作, 以及周期性通电等保养工作。要做好设备保养和管理工作, 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我本人作为在实验室工作多年的实验人员, 有许多体会。这件事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就如做家务事一样, 想做, 就有做不完的重复劳动。不想做, 啥事也没有, 就让它脏、乱、差下去, 其后果就是实验无法正常进行或者开出率低。如有的计算机房维护得好、病毒少, 计算机可用的台数多, 而有的计算机房, 只管用, 不管维护, 病毒太多以致整个机房都瘫痪, 无法进行实验。又如, 我校的电工基础实验室, 每组实验台上有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等设备, 不管哪台有问题, 就无法做实验, 只有减少组数, 把两人一组并成四人一组做实验。这样一来, 做的人少看的人多, 学生动手机会减少, 实验教学效果自然会降低。因此, 我们作为实验技术人员, 一方面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具备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奉献精神, 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经常性的进行维护保养, 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对自身无力排除的故障, 要及时地申报维修部门维修。
4. 开辟维修设备的新路, 抓好维修工作, 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维修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保持原有设备的效能, 延长使用寿命, 更主要的是通过维修和改造, 不断增添新的先进技术, 不断改进老设备, 从而提高原有设备的效能。目前, 我校仪器设备台套数逐年增加, 种类繁多, 涉及面广, 而且同类产品由于添置时间不同, 型号也较杂, 有的已“超龄服役”, 因而维修任务十分繁重。生产厂家有时只是象征性地过来看看, 并未认真修复不能使用的设备。学校也没有维修的专门机构, 维修经费又少, 送校外修周期长、费用高、质量差、不及时、不能保证需要。面对这些问题若不进行改革, 不开辟维修新路, 就难以保证教学科研的顺利完成。因此我们的基点应该是放在学校, 一方面挖掘内部人员潜力, 制定相应维修政策, 完善维修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 组建一支政治思想水平高, 服务意识强, 而且又具备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 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的设备维修队伍。以投入较小的维修经费, 让这部分技术能人去及时地修复设备。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和科研水平, 又为学校节约了维修经费。另一方面, 还可以发动学生来维修, 把维修工作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增加了实践机会, 又为教育改革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样才能解除实验教学的后顾之忧, 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提高设备利用率, 为实验教学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三、结束语
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的重要保障, 购置设备重要, 管理设备更加重要。仪器设备的管理不仅仅是账、物、卡的管理, 还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管理, 是一项具体、细致而复杂的工作, 这就不仅需要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来有效地实施各项管理制度, 还要采用良好的运行机制, 坚持服务为本的原则, 把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 使管理真正走上科学化、正规化、系统化、网络化的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为满足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各高校均扩建了实验室, 更新了仪器设备, 这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吉贞.加强基础实验室设备与器材管理提高使用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8
[2]刘建平.加强实验室设备管理, 提高使用效益[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汇报 篇5
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汇报
我校一贯重视实验教学,把它视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常抓不懈。实验教学是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把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仪器设备开展实验教学的情况向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多方筹资,完善设施。
我校实验室建于2000年,实验室面积60平方米,其中仪器室1间,面积20平方米;准备室1间,面积20平方米。为了高质量完成实验教学工作,我校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条件。专为增设实验维护费,专门用于补充更新仪器设备及实验消耗品等。今年5月份,对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登记造册,对缺乏的实验仪器根据上级配备标准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添制计划。学校还多方面筹措资金,添制了不少实验器材。不断完善硬件、软件设施。
二、遵守制度,上好实验课,管理好实验档案。我们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实验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实验规则》、《仪器室管理制度》等。仪器保管建立有分类帐、明细帐,做到了帐物相符。仪器药品按要求分类存放整齐,各类仪器贴上统一标签,标签全部做了防腐处理。经常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尘、防潮、防腐、防虫、防锈工作,并在每学期结束前进行一次财产盘点,对损坏的仪器及时处理。实验仪器药品的领用严格执行登记制度,仪器室设有仪器借用登记表,损坏仪器报损登记表等。由于制度的健全,管理的严格,近几年没有发生过因保管不当造成的仪器药品的遗失,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每年的实验教学按课标、教材的要求基本完成任务。抓好每一堂实验课。每个学期开学前制订实验教学计划,安排实验进度。演示实验课,前3天填写实验通知单,预先做准备实验。每一次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原始记录表,和实验进度表。学生分组实验,提前7天填写实验通知单,做实验时,教育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规则,先做好预习,熟悉实验器材,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实验时谨慎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对学生因操作不当造成损坏的仪器,及时登记。由于重视了实验教学,近几年我实验操作考试的成绩比较理想。实验开设率和实验室使用率都较高,按教材完成了实验任务。
三、加强科研,开展活动。
在按教学大纲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教学设备,经常开展实验教学课外活动。在学生中成立了实验科技活动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实验活动,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物理、化学、生物教师经常开展实验教学的研究,开展教具制作、论文撰写等活动。
我们的实验教学进行顺利是与上级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分不开的。教体局领导和教研室的老师经常光临我校,指导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工作。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普及实验教学,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的实验教学领导小组,把普及实验教学工作视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有力手段。学校实验教学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
仪器使用 篇6
关键词: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
关于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基本操作的高考考纲要求是:了解化学实验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关于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主要包括:1.基本化学仪器及其使用,第一部分是可加热的仪器,包括试管、烧杯、锥形瓶、坩埚等,需要注意的是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需用试管夹,并使其受热均匀,加热前试管外壁要擦干,先将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定点加热。其他可加热的仪器应该注意的地方也应按此重点复习。第二部分是计量仪器,包括天平、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使用这部分仪器需注意,比如使用滴定管,在使用前,要首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酸式滴定管不能盛碱性液体等。第三部分是热源,包括酒精灯,它使用时要注意酒精不要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少于1/4,加热是用它的外焰,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第四部分是用于分离除杂的仪器,包括漏斗、分液漏斗、洗气瓶和球形干燥管等,比如使用洗气瓶时注意一般选择与杂质气体反应的试剂作为吸收液,装入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2/3等,还要注意气体的流向。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第一是药品取用,首先明白和掌握药品取用的原则是粉末不沾壁,块状防掉底,液体防污染,标签防腐蚀。第二是仪器的洗涤,包括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洗涤的原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难溶于水的物质变成易溶于水的物质。第三是试纸的使用,要分清试纸的类型包括石蕊试纸、pH试纸、品红试纸和KI—淀粉试纸等,还要注意这些试纸的使用方法。第四是药品的存放,要分别掌握化学药品存放的基本原则和特殊化学试剂的存放方法,总原则是安全无险,性质不变和存贮方便;具体原则是药品状态决定口径,瓶塞取决于酸碱性,受热见光容易分解的要存放于低温棕色瓶,特殊试剂要特殊保存。
在这一考点中还要掌握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包括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安全标志以及化学实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比如浓酸(或碱)洒在实验台上处理方法就是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用水,最后用抹布擦干。
关于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基本操作这一考点的复习备考内容基本是这些。
(作者单位 河北省迁西县第一中学)
浅析中学化学常见计量仪器的使用 篇7
1 托盘天平 (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称量, 能准确到0.1g)
1.1 使用注意事项
1) 称量前天平要放平稳, 游码放在刻度尺的零处, 调节天平左、右的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
2) 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 砝码放在右盘。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先加质量大的砝码, 再加质量小的砝码。
3) 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
4) 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 (如氢氧化钠) , 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5) 称量完毕后, 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把游码移回零处。
1.2 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及称量一些物质的质量常用到托盘天平。下面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为例分析, 其误差主要有这几方面:
2 量筒 (用来量度液体体积, 精确度不高)
2.1 使用注意事项
1) 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 不能作反应容器, 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
2) 液时, 量简必须放平, 视线要跟量简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再读出液体体积。
3) 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 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 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如量取15m L的液体, 应选用容量为20m L的量筒, 不能选用容量为50m L或100m L的量筒。
4) 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时行。
2.2 误差分析
量筒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用的比较多的化学仪器之一, 主要在量取溶液的体积, 如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在量气装置中气体的量取中均用到到量筒。如下例:实验室用98.0%密度为1.840g/cm3的浓H2SO4溶液配制500ml 0.500mol/L H2SO溶液。其主要误差是读数引起的:
1) 定量读数时, 就是我们在量取规定体积的溶液。如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中。正确操作时眼睛应与刻度平视, 眼睛的视线注视刻度的同时, 边滴加溶液, 当量筒中的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眼睛和刻度在一条直线上时, 就停止滴加溶液, 此时三点在一直线上。而如果仰视刻度, 就会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处处于正确位置之上, 导致滴加液体过多, 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中, 溶质的量就偏大,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会偏高。如果俯视, 结果就会偏低。
2) 未定量读数时, 就是说我们在量取未知体积的液体, 而要求读出未知液体的体积。正确读数是眼睛平视, 读出眼睛与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处成一直线时与量筒相交点的量筒上的刻度。如果仰视, 同样读出眼睛与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处成一直线时与量筒相交点的量筒上的刻度, 这样读出的刻度是比正确读数是偏小了。如果俯视, 结果就会偏大了。
3 容量瓶
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1) 使用注意事项:
a.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b.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 转移到瓶中的溶液的温度应在20℃左右。
2) 误差分析:
原理: (M-溶质的摩尔质量, 配制某种溶液时是定值)
根据配制原理, 要分析该实验中的误差, 必正确认识到错误的操作是影响了溶质的量还是溶液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量 (n B) 成正比, 与溶液体积V (aq) 成反比。分析定容时仰视和俯视, 其分析如下:正确操作时眼睛应与刻度线平视, 眼睛的视线应注视刻度线的同时, 边用胶头滴管滴加溶液, 当容量瓶细颈中的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眼睛和刻度线在一条直线上时, 就停止滴加溶液, 此时三点在一直线上。而如果仰视刻度, 就会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处处于正确位置之上, 导致滴加液体过多, 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中, 溶液的体积的量就偏大, 其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就偏低;如果俯视, 结果就会偏高。
4 滴定管
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带玻璃活塞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 带有内装玻璃球的橡皮管的滴定管为碱式滴定管。
4.1 使用注意事项
1) 酸式、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
2) 25m L、50m L滴定管的估计读数为±0.01m L。
3) 装液前要用洗液、水依次冲洗干净, 并要用待装的溶液润洗滴定管。
4) 调整液面时, 应使滴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使液面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定刻度。读数时视线与管内液面的最凹点保持水平。
4.2 误差分析
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 而大刻度在下面, 还有一段体积没有刻度显示。在中和滴定的实验中, 错误的操作对实验结果会有不同的影响, 学生分析误差时可能不知从何着手。分析误差时应注意思维的有序性, 首先依题意列出相关计算式, 再区别不变量和变化量, 然后抓住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实际分析。
在实际计算时, 标准液浓度和待测液体积是已知数据, 是不变量。滴定管中所消耗的标准体积V标随不同操作而发生变化。从上式可知V标与c待成正比。V标增大的操作会使所计算出待测液浓度都偏大, 反之偏小。
参考文献
仪器使用 篇8
一、工业测量系统的定向解算
工业测量系统的定向解算, 即是通过对定向观测值进行平差计算, 解算出各测站的空间位置及其姿态角 (称为测站参数) 。上述测站参数需要在一个统一的坐标系下来表述, 在工业测量系统中称该统一坐标系为“测量坐标系”, 其定义由软件设计人员自由定义或依据实际情况定义, 其X O Y平面一般为第一台仪器的度盘平面, 将其称为“水平面”, 它是否真正水平取决于第一台仪器是否严格水平。测站参数包括位置参数Xi, Yi, Zi和姿态参数Rxi, Ryi, Rzi, 实际上每一个测站形成了一个坐标系, 称“测站坐标系”, 一般定义为:原点为该台仪器的三轴中心, X轴正向为该仪器的零度盘方向在其度盘平面上的投影, Z轴为该仪器的竖轴方向, 向上为正向, 按右手规则确定Y轴。因此, 定向解算的目的实际上是求解各测站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关系, 包括平移参数 (仪器位置参数) 和旋转参数 (姿态参数) 。旋转参数R xi, R yi反映了每台仪器度盘平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状况。
二、补偿功能开或关与测站参数解算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通过脚螺旋整平仪器的办法不可能使仪器严格水平。由于仪器都带有电子补偿功能, 因此当仪器倾斜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小于3′) 且打开了仪器的电子补偿功能时, 可以通过电子补偿得到仪器在水平状态下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此时相当于仪器是严格水平时测得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因此, 当打开各台仪器的电子补偿功能时, 认为仪器是严格水平的, 在定向解算过程中应固定旋转参数Rxi, Ryi为零, 也即强制仪器水平, 用带有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解算。相反关闭各台仪器的电子补偿功能时, 定向解算中则不应强制仪器水平。
当多台仪器中有部分仪器打开或关闭补偿功能时, 由前面测量坐标系X O Y平面的定义, 其他仪器是否“水平”实际上是相对于第一台仪器而言的, 因此第一台仪器补偿功能是否打开很重要。如果第一台仪器补偿功能打开, 也即第一台仪器严格水平, 则其他某台仪器补偿功能打开时, 解算中应强制该台仪器水平, 相反某台仪器补偿功能关闭时, 解算中应不强制该台仪器水平。如果第一台仪器补偿功能关闭, 也即第一台仪器未严格水平, 则无论其他某台仪器补偿功能是否打开, 解算中都不应强制该台仪器水平。
综上所述, 从定向解算是否要求强制仪器水平的角度来看, 如果要强制仪器水平, 则必须打开第一台仪器和所强制仪器的补偿功能。如果不要求强制仪器水平, 则建议关闭仪器的补偿功能, 仪器的倾斜参数可以通过定向观测和解算来准确求得。
三、不同测量条件下补偿功能的开或关
当仪器的补偿功能打开时, 经补偿改正后的角度
因此当补偿功能打开时, 角度测量误差除电子度盘传感器测量误差外, 还包含垂直轴倾斜测量误差, 尤其在俯仰角很大的情况下 (在工业测量中常常遇到) , 该项误差影响更明显;而补偿功能关闭时, 则不包含垂直轴倾斜测量误差。所以关闭补偿功能有利于提高角度测量精度 (当然此时的水平角和天顶距是以度盘平面为基准的, 不以水平面为基准) , 而仪器倾斜参数通过定向观测和解算求得。
在进行实际测量中, 如果测量环境较好, 如没有振动、没有较大环境条件变化, 在较长的测量时间内仪器处于稳定状态 (仪器倾斜姿态不发生变化) , 建议关闭仪器的补偿功能。但当测量条件较差, 如有振动或仪器不均匀受热等因素, 经过较长测量时间, 仪器的倾斜状态将会发生变化, 此时建议打开仪器的补偿功能, 可以通过电子补偿, 始终保持仪器的水平状态。
四、实验数据
我们在实验室内测量环境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了三组数据测试实验 (实验中采用三台仪器构成系统) 。第一组实验, 仪器未整平 (倾斜量约30秒) , 补偿功能关闭;第二组实验, 仪器未整平 (倾斜状态与第一组同) , 补偿功能打开;第三组实验, 仪器精确整平 (倾斜量小于2秒) , 补偿功能打开;三组实验中, 仪器未搬动位置。每组实验定向完成后, 分别测量了五个点 (三组实验中该五点完全相同) 和四个基准尺位置 (三组实验中该四个位置基本相同) , 表1、2为误差统计结果。表1分别对三组实验中所测量的五个点的点位误差进行统计。
从表1误差比较可以看出, 当补偿功能打开时, 无论仪器是否精确整平, 测量的点位误差相当, 而补偿功能关闭时, 点位误差略小于补偿功能打开的情况。因此, 在稳定的测量环境下, 关闭补偿功能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
对于测量的四个基准尺位置, 每一个位置测量了基准尺的两个端点, 可以计算该两端点的空间距离, 同时基准尺长度是已知的, 表2列出了各组实验中, 计算的空间距离与已知基准尺长度的差值 (绝对值) , 该差值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点测量误差。
上表2数据也表明, 补偿功能关闭时, 点测量精度较高。
综上所述, 当测量环境稳定的情况下, 关闭补偿功能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 建议关闭仪器的补偿功能。而在不很稳定的测量条件下, 建议打开仪器的补偿功能, 可以始终保持仪器输出水平状态下的角度观测值。而在定向解算中, 需要正确处理好强制仪器水平与补偿功能开或关的关系, 从而保证高精度地获取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仪器使用 篇9
1.1 耽误生产
仪器损坏的直接后果就是耽误生产。如果测井队没有备份的仪器, 正在使用的仪器又不能用了, 测井工作就要暂停;不能及时拿出完整可靠的油层数据, 油井就无法交付使用;连带的就要影响石油生产。
1.2 浪费人力物力
有些测井队在边远地区施工, 交通不方便, 队里又没有仪器维修人员。如果把需要修理的仪器运输到生产厂家, 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而且往返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请修理人员到现场维修, 也会因路途遥远, 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有的测井队条件好, 有备份的仪器, 测井工作可以不受太大影响, 可是损坏的仪器就可能被放在一边, 弃置不用了, 时间一长, 随着更新换代的新仪器的出现, 没有达到正常使用寿命的仪器就因过时而报废了, 结果损失更大, 令人痛心。
2 仪器过早损坏的具体表现
人为因素导致仪器过早损坏的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元器件的质量问题
有的元器件 (如电容、电阻、二级管) 根本没达到使用时限, 在正常的测井工作环境下, 用了不长时间就被击穿或烧毁, 结果由于一个或几个元器件质量不合格, 造成整个仪器不能使用了。这个问题看来似乎不是人为因素, 其实不然。如果元器件生产厂的质检人员认真检测, 仪器制作人员使用前再严格进行性能复检, 就能够把不合格元器件拒之门外, 从而避免因个别元器件的提前毁坏而使整个仪器不能使用的情况。
2.2 仪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仪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元器件焊接不牢, 有的开焊, 有的脱落, 由于接触不良, 造成测量信号不稳定或数据不准确, 甚至无法显示。还有一种情况是选用元器件不认真, 使用了与设计要求功率、型号不一致的元器件, 致使整体不匹配, 造成一些元器件超负荷工作, 过早老化损坏。
2.3 使用当中的问题
仪器使用当中出现的人为问题, 突出表现在操作人员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比如, 运输过程中装卸车不能轻拿轻放, 组装时不能准确对接, 仪器下井、升井速度过快, 接通电源不按先后顺序, 等等。总之, 随意性较强, 对精密仪器不能精心呵护, 造成人为损坏。
3 问题的原因
3.1 责任意识不强
产生人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有关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缺乏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没有充分认识仪器生产各个环节的密切关联性,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会给其他环节和整体工作带来的严重危害。如果仪器制作者有高度的责任感, 决心不在自己手上出现质量问题, 能够认真处理每个焊接点, 也就不会因为一个元器件的松动而影响整个仪器的使用。
3.2 技术不过硬
仪器出现问题, 除了因为有些人责任心不强外, 另一个很突出的原因就是有的人技术不过硬。特别是制作仪器的人。他们也想把自己经手的工作做好, 但技术水平不高, 不能得心应手。比如, 元器件的焊接, 不能恰当把握温度, 致使焊点连接不牢, 在仪器使用中开焊断线。测井现场的操作工人也有的是由于缺少技术知识, 不能正确掌握仪器的操作规范, 凭“经验”干, 结果导致仪器损坏。还有的不能预先发现仪器出现的异常征兆, 带病使用, 最终使仪器毁坏严重。
3.3 工作不细致
仪器制作的质量问题和测井过程中的使用不当问题也有一些是由于相关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 作风不细致, 马虎大意造成的。比如, 仪器生产时, 选用元器件不仔细, 不能按设计要求选择恰当型号的元器件, 随手拿一个相近的元件就用, 造成互相不匹配, 使得某些元件过早损坏。再比如, 测井工人对仪器的管理粗心大意, 运输过程中互相碰撞, 井场组装毛毛糙糙, 造成元件损坏或仪器落入井中。当然, 这种工作不细致的表现, 也是责任心不强的反映。
4 增强责任感, 严把仪器制作质量关和正确使用关
无论是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 还是工作不细致, 哪种原因造成的仪器过早损坏, 都会给国家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都会影响石油生产的正常进行, 这种现象必须坚决杜绝。因此, 与仪器制作和使用有关的人都应该增强责任意识, 从元器件的生产、选购, 一直到仪器制作完成投入生产中使用, 都要严把制作的质量关和正确使用关, 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避免造成浪费。
4.1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责任意识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责任意识, 培育大局观念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前面已经探讨过, 如果仪器生产和使用所涉及的人员都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时刻想到自己的工作好坏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就能自觉把好质量关, 不至于因自己工作的失误而影响整体。因此, 所有与仪器生产和使用有关的人都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责任意识, 以对社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干好自己的工作。
4.2 严把元器件质量关
元器件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仪器的质量, 合格的元器件是保证仪器寿命的首要条件, 生产厂家必须严把产品生产和质量检验关, 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仪器制作厂采购工作也要货比三家, 把质量合格的元器件采购进来, 为生产精良的仪器提供可靠保证。
4.3 严把仪器生产关
测井仪器是一种精密器材。制作过程一定要严谨细致, 精益求精, 不允许存在一丝一毫的马虎。首先, 选件要精, 并且逐件进行性能检测。同时, 元器件和线路焊接应该实行“互检”制度, 除了有专门的质检人员严格检查外, 还可以由制作同一型号仪器的人随时互相检查质量情况。组装过程也要细致入微, 出厂前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
4.4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职业技能
提高工人的职业技能同样是保证仪器生产质量和正确使用、延长仪器寿命的重要举措。前面分析过, 仪器焊接组装不合格, 许多时候是制作者技术不过硬造成的, 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不少是测井工人缺少仪器使用知识, 技能欠缺发生的。所以要经常组织仪器制作人员和测井工人学习技术知识, 进行技能培训。
4.5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在教育引导仪器制作者和使用者树立起对企业和社会负责意识的同时, 还要通过责任追究制度, 让大家具有承担责任的风险意识。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就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不能一推了之。有了制度约束, 人们就会自觉要求自己, 从主观方面筑起质量防护墙。
仪器使用 篇10
2016年1月14日, 新疆兵团2师27团农业科邀请“上海联适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季刚, 对GPS自动驾驶导航仪器使用技术进行现场授课。会议采取以培代学的模式, 主要从“GPS导航基础知识、导航仪的调试技术”两方面对干部职工进行专业讲解, 大家通过互问互答、有问必答的模式, 使此次培训会取得了实效。
近两年, 该团从优化农机装备入手, 以科技创新发展为动力, 不断加大农业新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应运力度, 2015年安装GPS自动驾驶导航仪22台, 引进小麦新式播种机8台和147k W (200hp) 以上的拖拉机12台, 推广番茄、甜菜机械采收率达到了80%以上, 土地深松深耕达到100%。
仪器使用 篇11
1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
1.1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现状
医疗设备档案属于专业档案。由于该项工作起步较晚, 现仍处于自我摸索、建设和积累经验阶段。事实上各大医院均不同程度存在医疗仪器档案资料信息面广、涉及的人员与部门多, 种种客观因素导致医疗仪器设备档案资料散乱、不统一、不真实、不完善甚至缺损丢失, 造成档案质量欠佳不齐或内容不全, 给医疗设备维修使用造成障碍, 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甚至可能造成医疗仪器设备帐目不清、资产流失、设备管理混乱等现状。主要体现:一、有的医院医疗设备工程技术编制不足, 人员新老交替严重缺乏;二、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人员也多为兼职经培训;三、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滞后, 制度不完善, 不健全。
1.2 建立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的必要性
医疗仪器设备是开展医、教、护、科研等工作的重要手段, 而设备档案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利用, 可发挥一定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如通过查看设备档案资料, 可处理设备商务纠纷, 可做仪器购置更新计划, 可帮助维修及预防性维修, 减少其突发故障和开机率低的状况, 可追踪产品质量, 可避免资料丢失等, 减少修理、事故隐患的发生率。但如何科学的、有序的、规范的管理好医疗设备, 为医院的科研、教学、医护工作提供准确、到位的服务, 则必须考虑和完善本单位医疗设备科技档案, 并从专业化角度科学划分、有序编目, 切实建立、健全良好有效的管理机制。
1.3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是医疗仪器设备的全部历史记录, 其管理工作应随着设备的变化跟踪收集相关资料, 认真归档。包括该设备申请、论证、安装、验收、维修及报废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全部记录, 以客观、完整、连续地反映医疗仪器设备运行状况。应详细收集记录的内容有:
(1) 设备论证期间的资料:包括使用科室的申请报告、医疗需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论证报告、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供应商资质、报价单等。
(2) 设备购置期间的资料:包括招标书、协议书、合同书 (价格、产品性能、技术参数、售后服务、付款方式) 备忘录等。
(3) 设备安装验收期间的资料:包括发票复印件、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 (进口注册证) 、海关免税证明、报关单、商检证明、检验检疫证明、随机全部资料 (装箱单、运输单、说明书、操作维修手册、图纸、产品合格证、保修卡等) 、仪器登记表 (使用科室、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仪器编号、产品金额、科室责任人) 安装、验收报告等。
(4) 设备启用后的资料:包括登记账、卡、使用保养维修记录、检修、报废处理情况、经济效益分析、使用率、完好率的统计分析等。
2 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
2.1 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制度的建立
完整的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可为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检修提供依据, 我院制定有《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档案借阅制度》, 制定了医疗设备档案归档范围、立卷原则, 建立并完善了设备档案的保密、保管、借阅、统计、销毁等制度, 规范了建档程序及有关表格。并实行严格考核, 保证设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移交顺利进行。
2.2 确定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的组卷原则
医疗设备验收完成后, 设备管理档案员应及时将形成的设备文件材料整理组卷。
(1) 根据设备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内容和载体形式等情况, 为了便于利用和查找, 将每项设备文件材料进行系统整理, 组成档案卷。
(2) 将设备购置文件材料, 如申购报告、论证、合同、出入库单.付款通知单和验收报告等整理组卷, 排放在各卷之首, 其余材料按设备的工作秩序依次排列。
(3) 设备文件材料中的非纸质载体材料, 除密不可分者外, 应放入特殊载体档案的专柜保管, 并按要求标明参见号。
(4) 卷内文件排列文字材料在前, 图表在后。
(5) 装订文件并修补破损文件材料, 对引进设备中的专用文件夹, 保持原状。
(6) 对全部设备文件编页号, 页号位置在非装订线一侧的上角, 对不装订的文件应加盖上有单位名称、档号、件号的戳章并依次编写件号。
(7) 认真填写卷内目录和备考表, 案卷标题要简明、准确。
(8) 确定卷内文件的保存期。设备购置和技术性能的文件材料, 如申购报告、论证、合同、出入库单。付款通知单和验收报告等为长期保管, 随机技术文件和维修、改造等文件与设备共存。
2.3 医疗设备档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医疗设备档案目前多存在着资料管理的不完整性、任意性以及资料查找的不方便等缺点。显然其收集、整理、完善、保存是一项任务重、工作量大的工作, 既要改变运行模式, 又要面对信息激增的挑战, 最行之有效的对策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要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简便、实用的仪器档案管理程序, 可按科室、时间、金额、类别检索等设置, 在编制过程中应考虑检索及统计的全面性、方便性和实用性。
3 医疗设备档案的使用
(1) 收集内容广泛性:设备档案要收集设备全部过程的所有资料, 内容繁多。
(2) 档案形成连续性:设备档案的形成贯穿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各种资料收集不同步。设备使用状况、附件增减、维修、报废等情况要随时更改记录, 使同台设备档案的形成具有连续性。随时掌握科室设备动态, 发现问题及时补正, 实行跟踪等管理。
(3) 保存期限定性:设备档案为定期保存, 一般设备报废1年后可销毁。大型设备使用年限一般在10年左右, 故设备档案保存时间最长不超过20年。
(4) 栏目填写准确性:设备档案涉及到品名、型号等近20个栏目, 要求填写准确规范。档案人员除具有档案管理知识外, 还要有一定的设备专业和管理常识, 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 正确归类、规范品名、准确填写栏目。
(5) 具有统计分析功能:设备档案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统计分析, 可提供现有设备的各类信息和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4小结
改革与创新付以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新的标准和要求, 将从过去的手工记账向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模式的转变。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的优势, 开发医疗设备档案智能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将收藏档案及时理顺, 分门别类将相关信息资料输入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过局域网络为各有关部门及时、完整、方便地查询医疗设备的原始档案和资料, 随时掌握全院医疗设备的运行动态。加强医院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从而使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正规化、科学化、智能化、网络化, 更好的为现代化医院发展提供服务。
摘要:本文将以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为主题, 结合其有效维护和使用等具体工作, 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管理档案对医院综合治理, 提高服务质量承上启下的关系和作用。
关键词: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史晋闽.努力提高医院设备档案管理水平[J].机电兵船档案JIDIAN BINCHUAN DANGAN 2008年第05期
[2]方朝凤, 房财福.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思考[J].医疗装备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 2007年第12期
【仪器使用】推荐阅读:
大型仪器使用09-09
仪器借还使用制度05-21
精密仪器使用管理办法05-27
仪器、图书使用工作总结11-17
仁和小学教学仪器管理使用制度12-06
机电系实训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05-20
海洋仪器07-21
仪器因素05-08
仪器质量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