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茶文化

2024-06-12

江南茶文化(精选12篇)

江南茶文化 篇1

江南新中式建筑与江南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一致, 在整体风格上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神韵与精髓, 在继承江南园林文化和传统建筑美学风格的同时, 注重对现代生活方式的精雕细刻, 吸收传统建筑的形体元素, 并进行抽象化, 使得新中式建筑具备了独特的韵味美。

一、序言

“空故纳万境”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理念, 意指先要看透一切, 方能吸纳一切。而传统儒家思想中提到的“中正”、“人和”的中庸之道, 使得传统居住建筑成为内与外、封与敞、遮与落、人工与自然对立而又相互转化的统一体。新中式建筑在继承、传承传统居住文化核心理念的同时, 以现代简约的语言, 创造了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生活空间。

二、江南园林“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种思维模式的价值, 成为文人士大夫造园家所恪守的设计哲学。计成《园冶》一书所指出的造园技艺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精要在于“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相地合宜”, “构园得体”、“因境而成”, “得景随形”, “景到随机”和“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些体现在造园技艺的以下方面:景点、景区总体布局与序列组织的主从关系;空间组合的处理;景物尺度、造型比例的推敲;总之, 无不承载着“和合观”整体和谐的理念[1]。“和合”观指导着园林建筑与自然景物的有机融合, 叠山、理水、花木配置、园林建筑这些被微缩的符号构成了中国传统造园的基本语汇, 用熟悉的自然景物来创造一个微缩的自然景观。

国人在长久不可逾越的封建集权压制中, 发展出一种随遇而安、顺天应人的智慧, 如江南古典园林的非对称布局方式充分体现了国人审美心理上的“道法自然”。造园家们在造园时从依附自然开始, 利用自然, 顺应自然, 创造自然, 重视建筑、人与自然三者的关系, 讲究因地制宜、掘地造山、修建园地、种植花木;注重模山范水, 象天法地, 巧夺天工, 再造自然美;崇尚宛自天成的境界, 使园林富于诗情画意。人们在园林中居住, 或穿林越涧, 或临池俯瞰, 或登山远眺, 使人深感人与自然的相融合。

三、新中式建筑风格

“新中式建筑风格”是近年来设计界提出的一个概念, 它主要包含以下四点[2]。

(一) 设计理念上:延续和创新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 体现出对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尊重。

(二) 功能上:要满足居住者对现代生活的新需求。

(三) 材料上: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使建筑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四) 环境上:使建筑形态有机融于环境之中, 实现和谐统一。

因此, 所谓新中式, 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设计观念的基础上, 以现代时尚的设计理念采集传统中式建筑的经典语汇、设计元素, 创造一种新的风格, 以符合现代人对生活空间的审美需求。

新中式建筑风格

苏州博物馆山水墙

苏州园林

院落

新中式建筑风格作为现代设计理念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种诠释, 它融合了诸多新的审美要求, 通过吸收传统建筑元素, 超越了传统建筑的陈旧的气息;而其建筑形式对传统建筑或构件进行抽离和改造, 对传统纹样元素进行简化变形, 甚至是抽象的表达, 运用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和更为灵活多样的材料类型, 如石材、青砖、玻璃并有机结合, 运用层次丰富的现代立面处理手法, 来再现中式建筑的特点, 同时释放建筑细节的现代质感。新中式建筑色彩和布局仍保留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 实现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其对传统建筑的理解也抛开了具体形式的局限, 注重对现代生活价值的精雕细刻, 所以, 这种建筑风格在尊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 注重向现代的生活方式转化, 在建筑形式上重新演绎了传统建筑的形体元素, 在整体风格上保留了中式建筑的神韵和精髓, 在建筑与空间、空间与环境上与江南园林造园理念一致, 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江南新中式建筑的特征

江南新中式建筑汲取江南园林与江南水乡民居的神韵和精髓, 着重塑造出江南古典园林的“意”, 而不仅仅是“形”。江南园林“天人合一”思想是江南新中式建筑设计理念的根本。

(一) 新中式建筑意境的创造

意境是江南古典园林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江南园林“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指导下, 江南新中式建筑与自然山水理念总是紧密联系, 在建筑庭院空间中常叠山理水, 种植花木, 引进自然景色。建筑与自然景物有机融合, 使人有触景生情之感, 践行了“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造园思想, 体现了江南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所以, 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 景中含情, 写景亦是写情。

意境的创造, 立意是关键, 即“立意在先, 协调从之”。江南园林造园的立意与江南传统文学和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历史渊源, 寻求返璞归真的氛围, 折射了江南园林的文化韵味, 是江南园林的底蕴。

新中式建筑意境创造的关键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之间, 能结合时代特征及传统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构思创作。例如苏州博物馆, 它充分借鉴了苏州园林文化、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整个博物馆建筑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城古建筑的斜坡屋, 但它以简洁明确的现代几何体形构成了传统的苏州斜坡屋顶, 以黑色的花岗石代替了传统的小青瓦, 采用轻型钢架与混凝土的墙体与玻璃天棚营造围合与通透的空间, 在庭院设计中, 一改传统园林“曲径通幽”的布局手法, 采用直线控制全局, 赋予建筑新的时代气息。主庭院北侧的山水墙, 以大面积的白墙为纸, 以石为绘, 将石片通过巧妙的排列设计创造出创意山水墙, 贯彻“中而新, 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色彩保持传统的黑白灰基调, 与周围民居建筑极为协调, 透露出苏州传统建筑的韵味与园林文化, 彰显出苏州城的历史文化蕴含。立意与环境和谐统一, 使得苏州博物馆成为新中式建筑创造的典范。

(二) 新中式建筑虚实相生的韵味

在传统空间形态中, 虚与实是中国传统艺术重要的美学范畴, 虚即是空, 实即是实在。虚与实对立存在, 因相辅相成而统一。江南园林艺术中的虚实在造园艺术中以“小中见大, 大中见小,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或藏或露, 迂回曲折”的手法体现着, 江南园林诗情画意一般的意境离不开虚实关系的艺术处理。在园林建筑中, 实体的墙和作为虚体的门洞、漏窗、透空的廊相互渗透、交织、穿插, 营造出强烈的虚实效果。其建筑体量的大小, 园林空间的组合、布局的疏密, 园林水体、植物造景艺术, 在园林中处处注重虚实相生, 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 江南园林虚实美学原理在新中式建筑中常有体现。简洁的白墙面与青灰色中式门窗构成形态与色彩上的虚实对比;不同质感的光面、毛面材质的搭配, 形成材质间的虚实对比;迂回曲折的水系、植物、庭院、廊与建筑实体的相互交织、穿插处理都体现着江南园林虚实手法的运用。

(三) 含蓄内敛的江南新中式建筑形式

1. 布局

“人家尽枕河, 楼台俯舟楫”, “粉墙黛瓦, 小桥流水”皆为典型江南水乡建筑的写照。

江南新中式建筑有意遵循了江南传统住宅的布局格式, 多为临水格局, 顺地势偏转, 形成蜿蜒曲折的小巷, 体现园林住宅“水必曲, 园必隔”的特征。

2. 院落

儒家思想讲求内敛, 这形成了我国特有的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在空间形式组合中, 喜欢用序列, 起承转合, 交错、穿插、共享、包含, 造就开敞流通、虚实变化等丰富的空间形式。

由建筑、挑廊、围墙围合而成院落空间。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私密性, 并使有限的室内空间得以延伸。对内来说, 院落为室外空间, 对外来说, 它又是内部空间, 这种既内又外的空间转化, 正是儒家、道家思想所说的“动静有常, 包容万象, 阴阳互补”等对立统一而又互相转化的体现。由庭院而引出的另一介于室内与室外的灰空间即是江南园林建筑大量采用的如檐廊、明轩、敞厅等用于小憩、交流的过渡空间。这种空间从功能上弥补了室内与室外的不足, 从意境上也是虚实转化的界质, 使传统建筑的经典符号在现代建筑中重现雅韵。在整个院落结构中, 前庭起到调节与缓冲的作用;天井成茂精聚气、通天透地的小型围合空间;后院, 围墙围绕, 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的场所。从前庭到天井再到后院, 多重院落, 划分出多层次的室内外空间, 交相呼应, 移步换景, 在享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 也感受到一份细腻与恬静, 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3. 粉墙、黛瓦与漏窗

传统江南名居均以粉墙黛瓦为主要色调, 显得淡雅、素净、朴实。江南新中式建筑以建筑为载体, 采集江南传统中式建筑的经典语汇, 以白墙、青砖、灰瓦为色彩基调。大片虚的白墙, 实的青石条基, 如同写意山水中黑与白的交融, 这种青白相间的江南地域色调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宇宙观, 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思想。凭借马头墙、镂空的窗格、悬山顶、影壁、回廊等江南传统建筑元素的精髓, 提炼出中式建筑意境。以素墙体现江南传统风韵。为了通风及打破封闭感, 在不影响私密性的前提下, 墙局部开漏窗, 把外部景色引入, 即采用框景、漏景等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营造丰富的景观空间;通过借景手法, 院内院外息息相通, 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也就是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到的“夫借景, 林园之最要者也”。

4. 意蕴丰富的装饰纹样

在江南古典园林中, 造园者“以泉石竹树养心, 借诗酒琴书怡性”, 造园的目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享受, 更在于注重赏心悦目并寄托理想、陶冶性情、熏陶情操、表现隐逸的文人趣味。因此, 在造园艺术中多选择具有传统文化寓意和吉祥意义的动物、植物、文字等图案纹样, 利用直观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 达到借形寓意, 托物寄兴, 抒发情感的目的, 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哲学观念。江南园林在铺地、窗格、门洞、家具、陈设艺术中常见青龙、白虎、朱雀、双鱼、蝙蝠等中国传统吉祥物;窗花、生肖、祥云、太极等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庭院常种植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富含寓意的园林植物。如, 石榴寓意多子多孙, 牡丹和花瓶寓意富贵平安。在新中式建筑形式中常采用江南园林中这些寓意丰富的传统符号和装饰纹样, 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将其运用于大门、景墙、地面铺装、雕塑小品等形式来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江南新中式建筑运用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运用具有地域韵味的色彩, 意蕴丰富的图案符号来营造具有江南韵味的现代居住空间。其在整体风格上充分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神韵与精髓, 又融合了现代文化, 以现代表现形式来体现江南园林的内涵, 成为传统建筑现代化的一种尝试。这种新风格的尝试既传承了传统文化, 又体现了时代与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新中式建筑所体现的传统空间美学问题[J].城市问题, 2012 (10)

[2]张先慧.新中式楼盘[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3]周媛.儒家思想对中式风格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0 (04)

江南茶文化 篇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其典型代表是齐鲁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

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星。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江南文化自古迄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

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旗息鼓。而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如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王安忆等,创作势头仍然不减。且先锋性显明。

这是一种基于对文学的信仰所带来的执着,这种信仰来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氩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多,构成了这种准宗教氛围的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古以来的江南文化漫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那些生息于此的当代先锋文学家们同样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

其次,先锋文学在实验冲动过后仍然富有活力地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这得力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这种积淀体现在构思、语言、意象、叙事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折射出了江南文化的影子,都带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然而,这种风物是以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体现出来的。

先锋文学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至今坚持先锋写作的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他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如此看来,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加夺目的未来。

1.关于“江南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

A.江南文化特性是在与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及荆楚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B.作为一种诗性文化,在感性审美、现实诉求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层面得以体现。

C.江南文化富有抗争性,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且逐渐占据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D.江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与中原体制文化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

2.对“江南文化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南文化自明清时就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对中国近代与实业作出重大贡献。

B.江南文化特有的底蕴和特色,孕育了苏浙一带灿若群星的现代文学家,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

C.江南文化培育出的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促使全国当代先锋文学由偃旗息鼓到先锋性特征明显。

D.江南文化浸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当代先锋文学家们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江南文化圈先锋作家对文学的信仰源于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

B.当代江南优秀作家的作品,受益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且都折射出江南文化的影子。

C.先锋作家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且习惯用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同的反讽方式加以体现。

D.厚重而精致的江南文化精神,不仅造就了江南先锋作家,也创造了中国文学更加夺目的未来。

参考答案:

1.C(“富有抗争性”错,于文无据,原文为“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

2.D(A项“自明清时就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错,应为“自宋代以来”;B项“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错,属于曲解,原文为“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C项“使其由偃旗息鼓到先锋性明显”错,原文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偃旗息鼓”,“江南文化圈作家”则“先锋性明显”)

周庄江南文化的样板间 篇3

去周庄不单单为了饱眼福,也要饱口福。在秀色可餐的周庄,人也会变馋的。不吃鱼,吃什么呢?那不等于白来一趟嘛。

在周庄吃鱼,能吃出别样的滋味。不信你就试试。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回靠得真够近的。可以坐在跨河的骑楼上吃,在湖边吃,甚至在船上吃。

鲈鱼就是很好的例子。著名的蚬江三珍,即鲈鱼、白蚬子、银鱼。鲈鱼居榜首。去周庄的任何一家餐馆点菜,老板或小二,都会抢先向你推荐新捞上来的鲈鱼,正养在屋檐下的水缸里呢。

更难得的是,他们还会像训练有素的导游一样,给你讲点典故。这个典故其实已收入成语辞典里,叫“莼鲈之思”。晋惠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在朝的大文人张翰,对黑暗政治忍无可忍,以秋风起,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为借口,从洛阳辞官返回故里,游钓于南湖,吟诗作画,不亦乐乎。表面上他是嫌弃北方的饮食粗糙,大碗酒肉,不如江南的一小盅鱼汤可口,但他真正追求的还是超然物外的逍遥:“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这简直是另一个陶渊明。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了小小县令不做,把酒西风,采菊东篱。张翰的官可能做得大点,也一样挂冠而去。遥远而温柔的莼丝鲈脍,更坚定了他放弃仕途、回归自由的决心:哼,老子就好这一口!不跟你们玩了!

人们一直以“莼鲈之思”来比喻思念家乡和故土之情。这我早就知道。来到周庄之后,才第一次听说他是本地人。原来他所思念的,是周庄的莼菜和鲈鱼呀。

张翰的书法了得,诗也写得好,有名句“黄花如散金”。李白对他评价很高:“张翰黄金句,风流五百年。”

不爱江山爱美人,已经够离谱了,但还容易理解一些。张翰更另类:不爱江山爱美食,为一碗鱼汤就抛弃了高官厚禄。值还是不值呢?要看谁来评价了。欧阳修倒是体谅甚至赞赏张翰的豪举:“清词不逊江东名,怆楚归隐言难明。思乡忽从秋风起,白蚬莼菜脍鲈羹。”

为纪念这位大隐士,当地人把南湖称为张矢鱼湖。因为它是张翰钓鱼、食鱼的地方。张翰本人跟周庄的关系,也是一种鱼水之情。周庄是张翰的桃花源。一个人的桃花源。他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只有天知地知。

说起周庄,人们首先会想到沈万三,那位慷慨解囊赞助朱元璋筑南京城墙的“大款”。周庄至今尚有一道名吃,就叫万三蹄,传说是沈万三家招待贵宾的必备菜:“家有筵席,必有酥蹄。”我在沈厅酒家品尝了,还额外买了几袋真空包装的,准备送给办公室同事。但愿能带给他们一些财气。

我这次来,还有个意外的收获:了解到周庄是“莼鲈之思”这个典故的“原产地”。原来周庄除了沈万三之外,还有个张翰。在我眼中,后者甚至比前者更有意思,更有魅力。

沈万三充其量不过是物质的富翁。张翰并不逊色呀,他绝对算得上是精神的富翁。我想,不管在哪个朝代,精神富翁永远比物质富翁要少的,也更难做。

万三蹄煨煮得再酥软,还是有几分俗气。比不上东坡肘子,更比不上张翰的鲈鱼。

张翰的鲈鱼,不像是游在水里的,而像是游在空气中。影子一样的食物。尤其跟务实的万三蹄相比,它彻底是务虚的。

在周庄的这顿酒(饮的是当地土酒“十月白”),我喝得有点高了。感觉张翰的鲈鱼,就游动在我身边,甚至指缝间。稍一松手,它就会溜走。这条鱼的名字,也许叫“自由”。 张翰回到这个有莼丝鲈脍的地方,他就自由了。那是一种类似于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自由。 我如果真能受到张翰的影响,也就自由了。游啊游,名利于我如浮云,如幻影。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去周庄肯定要吃鱼的。最好是鲈鱼。那使一千七百年前的张翰直流口水的鲈鱼,想得心里发慌的鲈鱼,归心似箭的鲈鱼,咱们也应该尝一尝啊。

莼菜鲈鱼羹,被列入江南三大名菜。张翰使莼菜和鲈鱼同时出名了。

鲈鱼有四腮、两腮之别。周庄出产的鲈鱼一般为两腮、背上没有刺戟,但有花斑,肉嫩刺少,入口绵软。据一份叫《九百岁的水镇周庄》的旅游手册介绍:“鲈鱼有很多种,蚬江中野生的塘鳢鱼,也可称为鲈鱼,三四月间,菜花盛开,其鱼最肥,故又叫菜花鱼。”清《周庄镇志》记载:“菜花鱼亦名土附,那张翰所思的鲈鱼,较之松江鲈鱼仅少两腮耳,佐以新笋煮汤,食之味最鲜。”看来做鲈鱼汤,没有莼菜时,可以新笋为替代品。滑腻的莼菜挺娇气的(被称为“娇生惯养的水生作物”,只适合在水温暖和、水质清纯又风平浪静的港汊生长),竹笋则皮实多了。新笋再嫩,也嫩不过莼菜呀。莼菜跟入口即化的鲈鱼肉一样,是一种务虚的食物。它们真是一对绝妙搭档。你能说清谁是主角或配角吗?

叶圣陶也好这一口:“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像这样地取求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在周庄,我也亲眼看见了那种捞莼菜的小舢舨。莼菜很轻,舢舨很轻,捕捞者的动作,也很轻很轻,仿佛生怕把梦一样漂浮在水面的莼菜惊动了…… 蚬江三珍,除鲈鱼外,还有白蚬子和银鱼。 白蚬子是一种贝类,煮汤,色白如牛奶,异常鲜美。若再加进几块咸肉熬煮,味道会更醇厚。也可将蚬肉挑出,切成丝跟韭菜爆炒,绝对把一般的猪肉丝炒韭菜比到地下去了。

银鱼是一种“微型鱼”,仅有7厘米长短,细小得跟火柴棍似的。无骨无刺。裹鸡蛋烹炒,是常用的手法。在周庄,也有餐馆把它做成鱼圆煮汤。北方人,见惯了大鱼大肉,到了周庄,尤其应该尝尝小不点儿的银鱼(似乎要用放大镜查看),会感到很新鲜的。还有身体呈条状、营养丰富的鳗鲡(好温柔的名字),肉质比鳝鱼还要细腻润滑。每年立秋前后是鳗鲡的汛期,当地有乡谚:“稻熟鳗鲡赛人参”。

nlc202309051207

由于在周庄逗留的时间较短,或季节不对,对于鳗鲡,我只是耳闻,没有见到。留一点点遗憾,未必是坏事。至少,这还给我找机会重游周庄———留了点理由。

在周庄吃鱼,应该喝点酒,最好是当地酿造的“十月白”。其制作方法是:“用新糯米蒸成饭,调入酒药后,置于缸中,等它成为酒酿,漉去酒糟,再加河水贮于甏中,然后将甏置于墙壁旁。过月余,则成为色清味美的‘靠壁清’。这种白酒又以农历十月所酿制的为珍品,人们便称之为‘十月白’。”(引自《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周庄水好,自然适宜酿酒。早在清代,镇志就记载:“有木渎酒家邀此间酒工往彼酿之,味终远逊,良由南湖蚬江之水使然耳。”

在周庄,吃着湖水养大的鱼,喝着湖水酿成的酒,也算“原汤化原食”吧。我不知不觉就醉了。觉得自己的胃、自己的肺、自己的心,也正在被清洌的湖水融化。

1989年清明前后,台湾女作家三毛来过周庄。据当地人介绍,其时春雨绵绵,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被清洗得像是刚调试出来的颜色,三毛隔窗而望已觉不过瘾,特意叫汽车停下,走入田地里,伸手摘下一朵金黄的油菜花,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在台湾,几乎看不见油菜花了!”眼泪夺眶而出。油菜花很少用来生吃的,可三毛不这样做,似乎无法表达对烟雨江南的一往情深。她的唇齿之间弥漫着乡土的清香。那天中午,可能是在沈厅酒家设宴招待这位远客。三毛凝视着满桌色香味俱全的鱼虾水鲜,舍不得动筷子。在主人频频劝说下,她还是先站上凳子,用照相机从空中俯拍下这幅水乡佳肴图,然后才坐下就餐。仿佛生怕记忆也不可靠似的。她一再说:“只有回到家乡,才能享受到这么丰富的河鲜!”

周庄有迷楼,地处贞丰桥畔。原名德记酒店,是一位姓李的镇江人开的。被雅称为迷楼,乃是因为窗含香雪、门泊吴船,正应验了“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宜人亦迷人”。迷楼早先曾迷倒过诗人柳亚子。1920年,柳亚子来周庄,连续数次邀集南社同仁在迷楼诗酒唱和,将一系列作品刻印为《迷楼集》。他本人步长篇叙事诗圆圆曲原韵,而作的《迷楼曲》,也脍炙人口。诗人把店主的美貌女儿阿金比喻为当垆的卓文君。我这次去周庄,慕迷楼之名而踏访,本想在楼上挑一雅座小酌,以触发诗兴,留下一二篇章。可惜物是人非,迷楼早已不卖酒了,改作那次南社活动的纪念馆(被命名为昆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迷迷楼,迷楼不迷我。虽然空跑一趟,诗还是写下了。附录如下,作为本文结尾:

“没有水,就没有周庄/就没有把我打开的这个夜晚/没有水,就没有渡我来的船/就没有驼背的桥,以及第二个月亮/正如没有雨就没有伞。没家的人/即使有伞,也是收拢的/没有水,周庄就没有倒影啊/树木成倍地增长,我在倒影里/找到了另一个家。我愿意退化成鱼/或别的什么/而你,一半游在水里/一半游在岸上。空气中布满了网/我走得很慢,很慢……/擦过眼泪的手帕,干了/可那被手帕擦过的地方/还是湿的……”

论诗僧灵一与江南茶文化 篇4

关键词:灵一,交游,江南茶文化

明代江南学者胡震亨曾言“释子以诗闻世者, 多出江南。灵一导其源。”1灵一是江南诗僧中的导其源者, 他的大部分诗歌是在江南所作, 可以说是江南孕育了这位诗僧。安史之乱后, 灵一在第二次人口大迁移的浪潮中来到了江南这块佛教文化发达之地。在江南, 他不仅与众多士人交往唱和, 更以茶会友, 与众多文人因茶结缘, 达到了更高的文化聚会。

一、以茶会友

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记录了他与元居士在青山潭共品香茗的雅趣。诗曰:

野泉烟火白云间, 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

据《听雨轩笔记》记载:“苕溪发源于天目, 至青山潭而始大, 夏间久雨, 则洪流滔滔而下, 入于太湖。”2也就是说青山潭位于苕溪、天目山附近。灵一与元居士在青山潭的泉水边煮茶品茗, 完全沉浸其中, 即便回去的船只已经驶来, 仍不忍离去。天目山下, 灵一与元居士在山水自然间品茗作诗, 饮茶论道, 共觅清净幽远之境。

灵一与元居士结缘于天目山, 在灵一的诗作中多有呈现。灵一《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记录了他在雨后欲寻天目山上池 (龙池) 问元居士路的情景:“昨夜云生天井东, 春山一雨一回风。林花并逐溪流下, 欲上龙池通不通。”而《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则表达了两人艰深的友谊 :“苕水滩行浅, 潜州路渐深。参差远岫色, 迢递野人心。冻涧冰难释, 秋山日易阴。不知天目下, 何处是云林。”

灵一对元晟的不同称呼值得关注。“处士”, 在唐代指授官而不就的人;“居士”, 此处指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可见, 元晟是一个崇尚隐逸之人。追求隐逸的实质是有一颗隐逸之心, 所谓“大隐隐于市”, 无论在山间还是集市, 自清净如水, 岿然不动。元晟, 当是一个爱茶、嗜茶的隐士。灵一本为天目山而来, 在寻山访茶的过程中结识了元晟, 因为两颗菩提之心, 两人因茶结缘, 成为莫逆之交。

灵一与“茶圣”陆羽的交游也源于天目山一带——苕溪。据诸祖煜先生《灵一丛考》考证, 陆羽的足迹曾至苕溪, 灵一与陆羽的交游应在此地。3

痴茶、嗜茶的陆羽更是一个隐士。安史之乱后, 陆羽隐居苕溪, 著《茶经》一书, 拜官不受。据《新唐书》载: (陆羽) “上元初, 更隐苕溪, 自称桑苎翁, 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 诵诗击木, 裴回不得意, 或恸哭而归, 故时谓今接舆也。久之, 诏拜羽太子文学, 徙太常寺太祝, 不就职。”4陆羽的茶友皎然称其为“陆处士”。 (见皎然诗《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等) 灵一与“茶圣”陆羽共怀隐逸之心, 出于对茶的共同追求, 两人在天目山一带相结识, 成为茶友。

灵一在天目山一带与诸多茶友的结识并非偶然。天目山, 一名浮玉山, 是古老茶区之一。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记:“杭州, 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 与舒州同。”5明屠隆《茶笺》云:“天目:为天池、龙井次之。亦佳品也”6“天目”便是灵一诗中所寻之地, 天目山的名茶名品吸引着灵一前来寻茶。

寻茶其实为了寻人, 一道茶就是一种人生。正是灵一与友人对茶共同的热爱, 崇尚隐逸的共同情怀使他们一见如故, 在品茶中共论人生之真谛、佛家之禅理。

二、江南茶文化

灵一于天目山一带以茶会友与江南茶文化密不可分。出于对江南名茶的共同追求以及对江南茶文化精神的认同, 灵一与众多同处江南的士人相交游。

首先, 江南, 是我国的产茶胜地, 江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促成了灵一与士人因茶结缘。

江南茶区分布广阔, 产茶丰富。据程启坤、姚国坤先生考证, 这里有天目茶 (天目山茶) 、庐山云雾 (庐山茶) 、剡溪茶 (剡茶、剡山茶) 等。7灵一所寻的杭州“天目山茶”便是其中之一。《天目山名胜志》载:“天目多云雾, 山势高, 茶为云雾笼罩, 色、香、味三者俱胜, 因而云雾茶驰名中外。”8

在唐代, 人们更崇尚到野外松林下、岩石上、或是泉水边、溪涧旁煮茶品茗, 如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表现了天目山良好的品茗环境:“野泉烟火白云间, 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

同时, 灵一高蹈脱俗的品行也与江南茶文化精神相契合。《茶经》开篇便提到:“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9“精行俭德”便是对饮茶之人品行的要求。灵一在与士人的交游中坚守着白莲社传说中“慧远不过虎溪”的原则。灵一高蹈脱俗的品行正符合“精行俭德”的要求。

与灵一因茶结缘的茶友元晟、陆羽等不仅痴茶、爱茶也是不屈权贵的隐士。灵一与他们共同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志向使得他们因茶成友。

其次, “茶禅一味”的文化精神与唐代江南饮茶之风推动了灵一与士人的交游。

灵一与陆羽、皎然的饮茶集团交往密切。《灵一传》载: (灵一) “与……吴郡陆迅……为尘外之友”。10陆迅, 据《新唐书》为“德宗时监察御史里行。”11皎然有诗《对陆迅饮天目山茶, 因寄元居士晟》, 可见灵一、皎然曾与陆迅、元晟在天目山共饮“天目山茶”, 品其中禅味。正是茶可以修心、悟道的功用成为灵一与陆羽、皎然的饮茶集团交游的内在机制。

灵一作为唐代僧人, 饮茶当为常习。唐人饮茶之风, 最早始于僧家。安史之乱后, 灵一与众多僧人一样纷纷南下, 将寺院饮茶习俗带至江南。在饮茶过程中僧人体悟着佛家禅理、失意文人安放着他们不得志的心, 饮茶之习蔚然成风。灵一与士人因茶结缘, 在喝茶品茗中体悟着佛家禅理, 体现了江南茶文化中“茶禅一味”的文化精神。

再者, 灵一与士人“以茶会友”的交游形式反映了唐代“诗文茶会”的发展, 灵一和与其交游的士人促进了茶与文人精神的结合。

灵一与元晟等人“以茶会友”体现了唐代“诗文茶会”的交游形式。此后, 在产茶胜地江南, 浙西湖州诗会等纷纷以茶为媒介举办诗会, 灵一的友人皇甫冉、皇甫曾、刘长卿等人也积极参与其中, 并在诗中记录了茶会的情况, 将“茶禅一味”的意境加以渲染。刘长卿《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得西字) 》记录了他在惠福寺与茶友们品茶论道的情景, 表达了对“茶禅一味”境界的追求。

灵一的友人多为爱茶、崇尚隐逸之人, 如皇甫冉、皇甫曾、刘长卿、朱放等, 他们在江南各种诗文茶会上表达了对茶独特看法, 促进了茶文化在文学中的地位。如今, 茶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所谓“无茶不文人”, 茶在文化舆论上早已与中国的文人精神相结合。在文化的交流中, “以物载道”的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和朝鲜等国, 构成了以“亲和”、“礼敬”、“平朴”为特征的东方茶文化圈。

茶, 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灵一在盛唐、中唐的转换之际, 在江南与士人因茶结缘, 以茶会友, 共品香茗, 共谈佛理, 在江南茶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抹灭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132-135.

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城市文化 篇5

(内容提要)

[南京大学] 范 金 民

社会各个阶层共同谱写了灿烂的江南城市文化,构筑了江南城市文化的宏伟大厦,也为江南城市文化的建设作出了相应的贡献。本文从商人活动的角度,考察明清时期客籍地域商人在江南城市的文化活动,探讨其与江南城市文化的关系,希望有助于丰富和深化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和城市文化的研究。

一、经营文化商品

明清时期的江南,苏州、南京、杭州、常熟、无锡、湖州等地是著名的刻书印书中心,刻印书籍数量之多,类别之众,校勘之精,堪为全国翘楚。而南京、苏州等刻书中心汗牛充栋的书籍,不少就是由外地商人刻印的。商人自己编写商业书,绝不仅是简单的文献流布之事,而更是有意识的商业文化经营活动。上述刻书中心耗用的不计其数的纸张,以及江南市场上的部分书籍,更是由江西商人、福建商人、安徽商人和浙南商人等地域商人直接贩运到江南的。

外地商人特别是徽商喜欢凭借雄厚的财力收购积蓄书画册籍。以往论者多将商人的这种行为认定为附庸风雅,装装门面。这未免小看了商人特有的眼力,低估了商人的商品意识和经营能力。商人购买书画文物,自有假充风雅者,但保值增值,作为文化投资者恐不乏其人。经营书画文物,具眼力者,利润极为丰厚。徽商之法眼看来不能以等闲视之。

明后期起,各地域商人兔驰鸟鹜,十分活跃,书画市场也极为红火。艺术品价格飚升,推原其故,由吴人滥觞而徽人导引。徽人导引,看好的是赏鉴之风兴起后的潜在市场。赏鉴工艺品,本是雅事,江南缙绅群相效仿,附弄风雅,新安大估看准市场,开辟投资新途径,在收购贩卖工艺品过程中,与生产者特别是鼓吹者江南缙绅一起,哄抬价格,多方炒作,操纵控制着艺术品市场。江南工艺品市场的形成,工艺品行情的不断看涨,江南缙绅与新安大贾都是有力的推动者。在工艺品行市中,最为活跃的是徽州商人,获利最丰的可能也正是徽州商人。

二、推进戏曲文化

明清时期的江南是极为著名的戏曲中心。先是海盐腔、昆山腔、弋阳腔三曲流行,后是昆曲一枝独秀,清中期后各种地方戏更争奇斗艳,各地的戏曲班子在江南十分活跃。嘉靖年间南京两大戏班的前后两次竞争性演出,都是由徽商策划和赞助的。毫无疑问,商人的策划和赞助是戏班提高著名度的重要条件,也促使着演员不断提高表演水平。清代,商人资请戏班演出更为常事。商人在著名戏班的组成、存在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至于江南各地迎神赛会活动时商人出资演戏更为活跃在江南城乡的大小戏班提供了谋生和发展的机会。江南戏曲班子还应商人之聘到外地演出。昆曲自明后期改革一新后,流行全国各地,形成南昆、北昆两大支派,而又出现“四方歌者必宗吴门”的局面,这与各地商人的种种活动大有关系。可见,江南昆曲在全国各地演出,商人是出了大力的。

据说苏州的戏园,也是因为商家会馆利用来宴客才产生的。清代苏州戏曲演出由摇摆晃荡的水上卷梢船转移到岸上固定宏敞的戏园,正是因了商人的需要。戏园平常演戏的出资者是商人。金、阊一带是苏州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各地商人云集在那里,戏馆也集中在那里,清楚地表明戏馆是因商人的需要开设的,利用者也主要是商人,戏馆因为商人的需要而产生,而增加,而兴盛。江南戏曲表演,明末清初限于家班,清前期演变扩充为戏馆戏园,商人是这一转移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

商人不但聘请、资助剧团演出,而且各地商人大多在会馆内筑有戏台,上演各种地方戏。外地商人在会馆中演家乡戏,江南市人千百聚观,撇开对于江南市民的生活文化影响,单是各地戏剧文化对江南戏曲的冲击影响就值得探究。

自昆曲流行到清乾隆中期,整整二百年间,江南文化市场上的上演戏曲,几乎清一色是昆曲,而且影响及于全国。清中期起,原来广泛流行演唱于华北、华中、江淮大地的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弦索这些称为乱弹的花部,抢占了传统昆曲戏的江南市场。外地戏曲能够在交流范围并不广的吴语区内站稳脚跟,并日益兴盛,与传统的昆曲争夺演出市场,得力于各地商人的赞助推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江南城市戏班林立,各种剧本精彩纷陈,各地戏曲交流汇演,争奇斗艳,戏曲文化光彩夺目,正是由外地商人在会馆内外大力赞助持久演出推动的。

三、营造地域文化

明清时期,各地商人在江南纷纷建立会馆,前代所无。这些会馆,结构考究,形式精美,本身就是有形的文化,也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地域建筑文化。有清一代江南各地外地商人建筑的大大小小220余所会馆,镶嵌在江南建筑群中,极为醒目,又融为一体。清代江南的建筑文化,已受到了全国各地的影响,又吸收包容了林林总总的各地建筑特色,徽派造形、浙东风格、闽粤式样,在江南城市中都有所展示。

各地商帮在江南的会馆,也充分利用了江南的自然条件,吸取了江南人的选址构筑理念。清代江南建筑,较之明代,园林化的趋势更为突出。各地商人的会馆,本身就是一处处景致宜人、造型独特、可资游览的园林佳构。会馆这些佳构胜境,使得江南的园林更加精巧别致,令人流连忘返,江南园林的数量更加繁夥,指不胜屈,也使得江南园林文化更加大放异彩,意蕴无穷。商人会馆在江南园林史中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各地地域商帮的会馆,大多座落在江南城市的繁华市肆区,其分布空间就富有特色。江南城市的这些外地商人会馆,地处繁华市口或交通要道,在便利各地商人活动的同时,烘托出了江南城市浓重喧闹的商业文化气息。

明清地域商帮的神灵崇拜经历了由单一神到众神兼祀的发展演变,关圣天妃,财神土神,乡贤名宦,释祖先达,都作为了崇祀对象,反映出各地域商帮的多方面企求。各地商帮崇祀的主神和附神各种神灵,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代表了各地的民俗文化,也使得江南地方神形象更为众多,或对某些神灵的崇拜更为普遍。各地的地方神,形象不同,寓意不一,但在江南社会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示,江南的神祗崇拜,兼容并蓄,全国各地的地方神均有相应的位置,商人的活动无疑是重要因素。

各地商帮在江南还直接从事各种民俗活动,弘扬民俗文化。在南京,每年正月有举办灯会的习俗,徽商特别是徽州木商承办的灯会最有气派。江南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有不少就是有赖各地商帮的活动得以传承发扬的。

江南各地,凡节令时序,神灵诞辰,民间庆典,迎神赛会不断,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迎神赛会之风到清中期尤盛。江南迎神赛会演戏活动之所以如此兴盛,与商贾丛集,资

金易措大有关系。迎神赛会,本是社区居民春秋祈报的祷神禳灾活动,商人热衷于此,又最盛于商品经济发达之区,就使得功利色彩更为浓厚。商人是迎神赛会的积极策划者和大力支持者。商人迎合了江南迎神赛会的大众习俗,日甚一日的迎神赛会又为商人创造出日益众多的商业机会和可观的商业利润。诚然,迎神赛会由于商人的参与,次数更频,形式更多,声势规模更为宏大,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地域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影响也更为深远。商人以儒家的仁义为标榜,企图树立良贾义贾的形象,因此凡是地方庙宇寺观等宗教文化设施,每多外地商人的身影,不少寺观的建造、修葺乃至香火维持,就是由商人出资或赞助的。江南的地方慈善公益设施,很多是由外地商人捐款或赞助而建立的。这些慈善公益设施的维持也要靠商人的资助。

各地地域商人建造会馆、祀神祈福、推动迎神赛会、襄助地方公益善举等种种营造地域文化的活动,既使得江南城市的地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江南城市的文化内涵更加意韵深刻,也使得各地的地域文化在互相交融互相砥砺中不断增强着再生机制,在江南城市中流布繁荣。地域商人的活动,是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途经。

四、交结文化名士

繁华的明清江南城市,是当时极为重要的文化中心,更是江南文士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这些文化中心,商人与江南名士,各展其长各有所好。文士是舆论的重要制造者和传播媒介,毁誉之间,较一般民众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商人因其地位,风雅之外,也多攀附,有些商人本身雅有儒风,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更易与文士诗文酬唱;文人因商人多金,利之所在,故趋之若鹜。

商人遍交四方大夫、江南名士,动机复杂。附弄风雅者自不待言,一旦得贵人名士片言只语,珍若拱璧,以抬身价。不少人则企图借名士这些人望之口广播舆论,博取美好声誉,造成良贾廉贾义贾形象。最为普遍的也许旨在培养子弟。商人与大夫名士诗酒往还,也有的是为了获得奥援靠山,无论竞争商务还是涉讼公庭,都能获胜。徽商雅有儒风者多,培养子弟科举入仕最为成功,与人诉讼常操胜券,与其擅长交结当道结纳广大名士不无关系。与大夫名士的关系客观上也影响到商帮的实力。

文士因商人多金,利之所在,视商人为衣食父母、居停主人、赞助对象。士人主动交好商人的现象极为普遍。在商人看来,商人凭才智经营谋利,文士凭文化文字谋生,其途虽异,其旨相同。商人出资,从文人处获得应景诗作、谀墓文字,夸耀闾里,见重同行;文人以应酬篇什,涂鸦画作,或以为结纳资本,或直接收取润笔费,卖得越多,名声越大,价格越高,收入越丰。文人交好商人,有着具体实在的利益。各地商人在江南长袖善舞,江南城市集中了大批知识精英,浸淫于金钱世界,以货利为急的江南名流,很容易形成对商人较为客观的看法,视与商人往来为平常事,从而与商人频繁往来,收取润笔,置酒高会,文思泉涌而钱财日进。

费新我艺术的江南文化气质 篇6

费新我出生成长于浙江湖州双林,在上海开创事业,长期居住在江苏苏州。这三地都属于太湖流域的江南金三角。在费新我的艺术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其中浓郁的江南文化意味。无论是他的绘画,还是他的书法,都具有一种江南的气质。

江南这一别具魅力的地理空间,由于它的人文环境所孕育的艺术趣味,千余年来始终不断地吐纳着巨大的艺术能量,演绎着中国书画艺术的动人篇章。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三中说:“江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三吴之迹,八绝之名,逸少右军,长康散骑,书画之所,其来尚矣。”“三吴”即东吴苏州,西吴湖州,中吴常州,“八绝”之一即是吴兴曹不兴的绘画。几度文明南迁,晋室迁到建康,宋廷迁至临安,迁去的不仅仅是一座王朝和一些才绝之士,而是被整个民族认同,传承已久的斯文。宋以后的江南已成了中国文化的重心,并在书画艺术上造成后人崇尚江左风流的一种奥妙心理。赵孟頫(吴兴)、文徵明(苏州)、董其昌(松江)等人无疑是江南文化的精英。他们的江左流美的艺术风韵是为费新我所深深契合的。

费新我的人物画中,就有顾恺之的高古、精劲、流美的线条,如《陆羽茗茶图》。他的代表作《刺绣图卷》,被叶浅予赞誉为“一首优美别致的江南小曲”。创作此画时,费新我吸取了湖州费氏先公费晓楼的仕女画的技巧内涵。费晓楼的仕女画多取材于江南市民女子,形象娟秀有神,用笔灵动洒脱,线条高古,介于游丝描和铁线描之间,有东晋顾恺之的遗意。费新我一直心仪费晓楼,对他的绘画艺术作了传承性的扬弃,取得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成就,其中绣女们静谧的专注神态和吴地女性的清秀气质更是传神。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江南文脉的润泽所绽放的花朵。费新我画鹅,有他独有的情结,因为是曾任吴兴太守王羲之的遗爱,文人雅事,具有江南文人清雅高洁的气质,也有文人画寄意遣兴的味道,自由自在,随意挥洒。他画鹅既用作自己的消遣,又结合对现实生活场景的体验。如《群鹅早发图》《归欤》《翼翼凌飞烟、柳浪时盘旋》等,将江南岸柳有机结合,透出了时代的新气息,表现了地域的新风貌。

病臂之前费新我的书法娟秀流美,赵孟頫是他心追手摹的对象,这可以看作费新我对传统主流文化的皈依,其中有一种对江南先贤才艺的崇仰和先天性的地域书风的承传关系。病臂以后取法广泛,融古而化,增加了碑的凝重。其中嘉兴的沈寐叟和安吉的吴昌硕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他独创一体的费氏左书中,凝重和流动是统一在一起的。在他笔下随意流走的流动感和节奏感是二王、赵孟頫一路的用笔特征,而苍涩的凝重之势则吴昌硕、沈寐叟一路碑派用笔的典型特征。

王学仲先生诗题费新我书法中有这样一句:“无限暮云春树意。”写出了费新我书法中那种作书如画、追求意境的感觉。这种意境在我看来就是莺飞草长、鲜活浩荡的江南意境。1984年夏,费新我应邀在湖州德清莫干山书写了陈毅元帅的《莫干山纪游诗》。书写时,他用湖笔长锋羊毫饱蘸清水,然后舔焦墨,参与画意,捷笔书写,一气呵成。整幅作品浓淡滋润,自然晕化,淡墨出神,给人以一种“山色有无中”“空翠湿人衣”的诗意联想。其中“雨”字中竖两侧变四点为十点,既有“零雨其潆”的视觉感受,又淅淅沥沥,如闻其声,有“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江南情味。莫干山素有“江南第一名山”的美誉,不仅有“清、静、凉、绿”自然秀美的景色使人神往,而且有古代干将莫邪夫妇在剑池铸剑的悲壮故事而令人感慨。上个世纪30年代,他与嘉定南翔陆俨少在莫干山麓的上柏山购地建房。六七十年代每次回乡,只要有机会就上莫干山,流连忘返。故乡风物、江南美景,无限生机,既是激发创作热情的源泉,又是取象自然,熔铸心灵的土壤。

苏州与湖州都属于吴文化,是稻作和蚕桑文化的发祥地。这类文化类型的形成与栽培农作物和养殖蚕桑有关,稻、桑、蚕之物生长缓慢,变化常在细微之处,其生产、操作技艺精巧细致,灵敏柔和。在这种生产方式的长期熏陶下,比较容易形成精、细、雅、洁的风格。柔婉软懦的吴语,婉约轻扬的评弹、吴歌,清丽空灵的书画,正是他们在生产方式上长期追求精细化、优雅化、艺术化的结果。其中苏绣和湖笔就是两项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果。它们都是将千万根细小毫丝整理成器的工艺制作,人的主体因素显得十分突出。操作技艺需要精巧细致、慧敏柔和,凭感觉、靠悟性。吴钩越剑、吴人具有尚武的历史性格。经过长期的文化通融、苏州、湖州逐步成为书香门弟,文化氏族密集的地区,历代考中状元,登榜进士的人才也最多,他们吟诗作赋,藏书鉴宝,挥毫弄墨,舞剑学拳,形成了一种艺术化、诤性化的闲情逸致,成就了中国文化领域中的江南诗性精神。

江南的传统、文化圈、文脉援引对费新我的艺术成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青少年时期的费新我在双林就与书画同道结社“石湖画会”,其中不乏有汪仰真、费石友、黄敦良等书画才俊,中年以后与后来的书画名家丰子恺、陆俨少、钱君甸等人相友善。生活苏州时期,与各个门类的杰出人才,如周瘦鹃、范烟桥、程小青、蒋吟秋、钱仲联、朱季海、张辛稼、吴养木、凌虚、陆文夫等,费新我都与他们有过很深的交往和切磋。吴式太极拳、江南丝竹、评弹昆曲,这些为江南人迷恋的文化技艺,也使费新我爱不释手,学得很精。

所以.我们说高标的品格、深湛的学养、好学的精神、扎实的技艺功夫、大胆的创新意识,这些在费新我艺术中体现出来的品质,实际上是熔铸了江南文化的精髓而表现出来的。这种在江南文化生态中滋生出来的风姿绰约的品格,为中华文化及书法艺术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江南人有一种独特的敏锐思维和历史感触。赵孟頫在异族入主的动荡历史时期,负起了继承传统精华的使命,借传统的复古精神来与南宋幽暗、靡弱的院体画风背道而驰,走上了绘画艺术上一条不蹈虚揖影、踏踏实实的具有民族文明传统精神和自身智慧素质的道路,成就了绘画艺术的“民族之最”。吴昌硕崭新的艺术风貌和强健浑厚的精神内涵,也是传统文化在那个时代融通、求变、超越而产生的强大能量所导致的结果。而费新我书法创作所处的时代,已开始逐渐解脱旧模式的束缚和惯性发展,在观念、形式、技法上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于他个人的思想观念、智慧素质和独特境遇,在书法创作中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古也不同于今的特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即使我们今天以书法的展厅效应去衡量他的作品,也是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源的,他的这种在艺术上师古出古,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与江南古贤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费新我的人生轨迹是从湖州双林到上海到苏州,他的艺术生命是如此密切地与江南中心的历史变迁相关联,他不仅得古浙西之地的文化底蕴之助,还得到更阔大深厚的江南人文艺术氛围大背景的滋养。而他顺应时代潮流,善于把握命运的趋向,以在大时代中得到的人生经验,将地域文化带给他的丰厚底蕴和自身的素质与勤奋努力相结合,终于在新时代中脱颖而出。

江南丝竹音乐之文化背景探究 篇7

江南丝竹属于丝竹乐的一种, “丝竹”这个名词, 已有上千年历史。最早记载有关“丝竹”的著作, 可追溯至《晋书·石崇传》, 那上面有“丝竹尽当时之选”的句子。《晋书·乐志》也同样描述到:“相和, 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 执节者歌”。由此可见, 在古代, 丝竹是泛指用管弦乐器伴奏的音乐。到南北朝之后, 丝竹不仅可以用于伴奏歌曲, 而且渐渐演变成既可以合奏, 又可以独奏的乐器了。进入元代之后, 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得到很大发展, 丝竹乐被吸收到戏曲说唱音乐中。由于地区不同, 丝竹乐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如江南丝竹、广东小曲、福建南音、潮州弦诗乐、北方弦诗乐、河南板头曲、四川牌子曲等。

江南丝竹作为中国丝竹音乐的一个地域化乐种分支, 虽然与中国各地其它各种丝竹音乐品种有着类似的发展过程和由共同的母体衍生出来的历史相似性, 但作为一个地方性传统器乐类型, 有着它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独具鲜明特色的江南地区民间音乐曲调、文人化“清雅”“自娱”生命型态、富足安逸的生活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以及时代精神的引领孕育出了江南丝竹音乐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个乐种所表现出来的演奏风格、表现手法等也同样都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下面就从这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江南“水性”文化的滋养

江南丝竹起源于太仓、生存于江苏南部环太湖流域, 其中心地域是“素号繁华”的吴中地区, 即今无锡、苏州一带。这是一个民歌、器乐、说唱、戏曲等民间音乐丰富和私家蓄乐盛行、乐师聚会的钟灵毓秀之地。

在唐宋之前, 与南京、扬州、苏州等地有一段距离的太仓成为隐居者仰慕的“世外桃源”, 很多官场失意的之人、与世无争的文人, 喜欢在太仓建造房、修筑园林, 过清静日子。这种恬静、从容、富于诗性的气质和享乐追求以及闲适、精致生活情调在江南丝竹中就有体现。江南丝竹音乐的小、细、雅、轻、旋律温婉、音色柔和;则充分显示出一片祥和的水乡泽国所特有的气氛。

到了明中叶以来, 形成了“四方歌、曲, 皆宗吴门”的音乐环境, 缙绅、士大夫、富商阶层“私家乐”成为时尚, 盛极一时。江南的辉煌与“繁荣”对等, 不论在学术、艺术、工艺美术等方面都形成了江南特色的各大流派, 成为引领当时中国流派的先锋。江南丝竹的轻快、活泼的一面也展示在世人面前, 更好的诠释着富庶之地的江南, 还把江南人较为开放的性格挖掘得更加淋漓尽致。

入清之后, 缙绅、富商的家乐趋于衰亡, 家乐班大多不复存在, 但是这一地区众多丝竹乐器技艺高超的演奏者、歌舞、剧曲表演者寻求到了新的生存环境——“堂名”乐班、文人乐社等新兴艺术群体相继出现。形成了正如当地旧志所述的“自明万历中, 邑大姓以梨园之技擅称于时。其人散之四方, 各为教师, 孳乳既多, 流风弥盛”的音乐文化环境。

在聆听江南丝竹乐曲中也可以发现,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 乐器的音量小, 音色大多是柔和, 悠扬;二, 绝大部分调式运用小调色彩;三, 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和乐曲结构大多是小型的, 乐队一般有2, 3人即可, 乐曲的曲式结构简炼, 节奏较平稳, 音符大多使用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附点音符也是适中的, 没有强烈的对比, 听起来稳定自如, 静中有动, 让人不知不觉进入无拘无束的境界。这种自由, 灵动, 永不停歇, 没有限制, 没有束缚的思想理念, 体现出来的正是“水乡泽国”的恬静、诗性等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取向。

正是这样一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 才可能有这样一批社会影响力大、艺术功底深厚、引领当时全国其它地区音乐走向的音乐演奏家群体。江南丝竹节奏形态的“平稳”和音响型态上的“细腻, 雅致”是它至今都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

二、时代精神的引领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内因和外因合力而成的, 江南丝竹文化的滋养是江南丝竹音乐的内因, 到了近代, 中国社会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 签订不平等条约, 强行开辟殖民地, 推行各种经济文化政策;引起了军事、政治、文化、心理等领域的巨变, 引起了江南甚至中国社会变化的因素成为江南丝竹兴盛的内因。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技术传播到中国后, 冲击着旧有的制度和思想, 在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化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 中国人进行了励志图强的道路——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革新。江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中国社会以及音乐文化变革转型的枢纽地。

二十世纪的上海崇洋风盛行, 坐洋车、穿洋服、欣赏西洋乐风靡一时;传统音乐却被冷落, 江南丝竹既在民间占一席之地, 又是由弦乐器和管乐器组成, 所以与西洋乐足以相媲美, 一心为振兴国乐进行探索的中国音乐人, 以此为契机, 以其明朗、欢快、婉转的特点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从而打开了建立国乐社团的大门。1 9 1 1年上海福州路

摘要:合理地选择指法能帮助演奏者克服技术困难, 并能准确地表现音乐内容。本文讨论了指法与琴面的高低, 生理条件, 心理条件, 音乐内涵和两手之间的声部分配这五个方面的关系, 帮助学习者能根据自身的条件, 找到最适合自己身体条件和最合乎音乐表现的指法。

关键词:指法技巧音乐表现力键盘

文谢若莲

浅谈钢琴学习中指法的使用

几乎所有的钢琴学习者都认为好的指法至关重要:好的指法可以造就一首乐曲, 不合理的指法则会毁掉一首曲子的演奏。如果没有合理的指法, 乐曲很难有好的音乐效果和正确的风格。可以说, 乐曲的处理是建筑在合理的指法之上的。

指法的使用因人而异, 如同不同的演奏家在运用踏板上都会有所不同。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指法, 取决于学习者对曲目的理解以及他们手的自身条件。我们对指法的关注往往小于对曲目中其它符号的关注, 比如断奏记号、连奏记号等等。运用合理的指法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琴面的高低, 生理条件, 心理条件, 音乐内涵和两手之间声部的分配。这五个方面在以下的讨论中将逐一进行分析, 帮助我们了解它们与指法的关系, 为曲目筛选出最合理的指法来。

(一) 钢琴键面的高低 (Topography)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第一个指出以下这个5指练习重要性的钢琴教师。

谱例:五指练习

当我们的手放在钢琴键盘上面时, 这个五指练习是最自然的:2指、3指、4指这三个相对长的手指放在黑键上, 大拇指、小拇指这些相对短的手指放在了白键上。基于这个道理, 在初次学习音阶的时候, B大调音阶是相对最容易的音阶。在许多钢琴曲目中, 指法就是根据手指有长有短的自然构造来标注指法的。

谱例:肖邦B小调第四乐章, 第6 4-6 6小节

让大拇指和小拇指远离黑键的指法, 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前尤为盛行。之后, 越来越多的小拇指和大拇指被用在于黑键上, 来满足乐曲技术上的需要。

谱例: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第3 1 3-3 1 4小节

在这个片断中, 大拇指和小指无可避免地用来弹奏黑键, 使用其它的指法, 会大大限制乐段应有的速度。

到十九世纪中叶, 钢琴音乐创作风格趋于华丽, 在钢琴演奏中推崇辉煌的技术, 避免大拇指和小指弹黑键的指法几乎被人们遗忘。

谱例:李斯特降E大调协奏曲第三乐章, 第6 1-6 2小节

(二) 心理条件

合乎钢琴键面高底的指法有时未必让我们手指舒服, 而且不容易背奏。易于头脑背奏的指法在乐曲中尤为重要。

谱例:门德尔松G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第2 1 8小节

江南文化寓于小学语文教学探析 篇8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江南,自古就享有人间天堂之美誉,也曾是无数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江南如诗如画”这是江南在人们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其独具特色的风景为古今中外人所赞誉,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与北方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江南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古建筑、古董、古文、书法字画等;精神文化是指古人的思想以及各种民风民俗。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3]江南文化的诗性之美主要体现在人的感性审美,沉稳豁达的现实诉求与清新秀丽的自然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境界,江南文化的诗性和审美特性两大特点决定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重大。

一、江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教育意义

1.回归自然,寻找真实生活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内容注重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自身和谐发展和精神成长,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此美好的教育理念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否则一切都是空洞的口号。传承江南文化需要以语文课程为载体,将江南文化之精华融入小学语文教材中,借助语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领悟江南之美,形成对江南自然美景的感性认识。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与江南自然优美的风光密不可分,江南文化形成于唐代,通过文人墨客的诗集和山水画体现出来,如诗人李白、苏轼、辛弃疾等文人的诗词已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描写江南独特的秀丽山水之美,这些创作的出现标志着江南文化的形成。寓江南文化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诸如参观古镇、博物馆、园林建筑、风景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地体验到江南一带的特色文化,江南的水乡文化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江南的秀丽山水,江南的物质文化可以让学生想象到江南的悠久历史,江南的精神文化可以让学生形成独特的民族品格。学生在感受、领悟江南之美的过程中受到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清旷灵秀的江南山水可以拂去一切浮躁,净化心灵,因此语文教育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回归到江南自然环境之中,追寻真实的生活,获得完整的生命体验。

2.摒弃丑恶,走向至善至美

江南多水,出门见桥,处处有水,江南的水性柔和、灵动,生活在清新秀丽的江南人们性情如水一般柔和、温润、细腻,勤劳善良的江南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江南文化,江南水乡的清秀之美,江南古镇的恬静之美,江南雨巷的幽深之美,江南文杰的灵韵之美,四美构成了一幅亮丽的风景画,水墨江南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美不胜收,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中,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分不清,辨不明,需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走向正道,否则就会偏离正轨而走向罪恶的深渊,尤其是语文教学,更要注重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将江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结合语文学习,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亲身体验江南之美,之后用口头语言或者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所得,并正确地区分何谓美,何谓丑;另一方面,通过讲述江南历代文人豪杰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区分何谓善,何谓恶。让语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美善,这种美善是过程美善和目的美善的统一,就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美善的思想、言行、环境和事物启发、唤醒和诱导小学生内心的诚实、正直、友善、进取等美善的心灵。将懒惰、自私、刻薄、阴险、狡诈、卑鄙等罪恶德性彻底地扼杀在摇篮之中,让这些罪恶的因素不再左右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使小学生在认知上,情感上和价值观上都能向美好的方向发展,实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真正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品性良好的人。

3.拒绝平庸,追求智慧人生

江南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蕴含的智慧和精神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认真学习的内容,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这是当代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江南文化起源于马家浜文化,后经过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的演变发展成为现在的江南文化,其中马家浜素陶是研究江南文化最典型的物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素”的诗性智慧便体现在其中,“素”在汉语词典之意为纯朴简约无彩饰之意,其文化内涵象征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勤恳朴实、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精神。先民能根据自然的物象色彩在陶器上进行挖、切、雕、刻,以素色装饰和描绘陶器,给人一种不同于彩陶的视觉效果,也许在马家浜先民们看来,唯有这素色才能与色彩斑斓的自然环境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视觉体验的效果便会不同,人的创造物才会具有独特的魅力,才能从自然环境中脱颖而出;从这一方面来看,先民已经具有了朴素的辩证思维意识和先天的智慧。江南的园林艺术也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江南园林甲天下”,在中国所有的古典园林中,当属江南园林最为独特,无论是在造园手法还是在艺术构思形式上都表现出不同于北方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总体上表现为小巧玲珑、素洁淡雅,与自然合为一体,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出古人的大智慧。同样江南的文学艺术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古人的诗词到现代的诗歌、散文、小说,都表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以“清”“柔”为主要美学特征,如今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江南文人的作品,阅读这些作品总是能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扣人心弦。总之,江南文化在陶器制作、园林建筑、文学作品、绘画艺术等方面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将这些融入语文教学中,是当代小学生汲取民族智慧的重要途径。

二、江南文化寓于小学语文教学之路径

1.汲取江南文化之精华,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渠道,选取江南文化之精华自然贴切地引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之中,通过语文教师课堂教授,激发小学生学习江南文化的兴趣,从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汲取智慧,是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今古诗词已经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古诗词纳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感悟古诗词语言的优美流畅,获得情感上的陶冶,提高其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和品味;另一方面在学生欣赏古诗词过程中,坚持“以读为本”的课程理念,在阅读中入情入境,感悟和思考江南文化独特的诗性和审美特性。诗注重感情的融入和想象的展开,没有感情的诗就如嚼蜡,品味起来无香无味,没有丰富的想象就无审美,感受不到诗词的优美。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尤其要关注小学生的课下练笔,作文周记,日记的写作。作文的功能在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作文的主题与江南文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写景作文中把江南文化中美学品格和诗性精神凸显出来,让江南文化独特的美丰富自己的作文,凸显文章之意蕴。

2.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领略江南文化之意蕴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阵地,但也不能忽视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学习江南文化的另一条渠道,实践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定期举办“古诗词讨论会”,这里的古诗词是未选入语文教材之内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地了解古诗词。另外参观游览著名的风景区和古建筑也是对小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江南文化也许只有亲身体验才能领略到江南独特的美,春游秋游是如今学校开展的一项旨在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参观江南一带的名胜古迹,领略江南文化的意蕴。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思乡古诗,诗中涉及京口、瓜洲、钟山和江南四个地点,京口就是今日的江苏镇江市,靠长江边,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古渡风景区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千年瓜洲古渡,胜境犹存;南京城内有钟山,钟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不愧有“金陵毓秀”的称谓;江南,从人文地理上特指长江以南,狭义的江南现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濒临长江沿线组成的江南地区,广义的江南涵盖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岭、武夷山脉以北,即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教师课堂上讲解完古诗之后,要求学生课下搜集关于瓜洲、钟山等风景区的图片,了解这些风景区的历史演变过程,并组织一场讨论课,让学生在这种浓厚的文化讨论氛围中受到感染、熏陶,提高文化品位。

3.借助教师的文学素养,树立学生学习之榜样

语文教材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量,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解读语文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文本世界,与作者对话,领悟文本的内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才能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教材。“我们无法设想一个缺乏语文气质,人文底蕴浅薄贫瘠的教师,能唤起学生热爱人类文化的激情。”[4]由此可见,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播撒者,其本身的文学素养就决定了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语文教师必然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师要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努力拓宽自身的文化知识,以自身的文学素养感染学生的心灵,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入到学习优秀文化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使江南文化的种子植入小学生的心灵土壤之中。如果一位语文教师不了解江南文化,甚至没有丝毫的概念,那么这样的教师就无法担当起传承文化的大任,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一个国家、民族的前景就会让人堪忧。相反,如果有一批热爱民族文化、功底扎实的语文教师,教育出来的学生就可以接受文化的熏陶,语文课堂也会变成学生徜徉文学艺术的海洋,传承文化的目标也会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3]陈望衡.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J].江海学刊,2006(1):47.

意象油画与江南地域的文化情结 篇9

一、早期的意象油画

江南沿海地区商贸的发达促成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和进入, 油画本身是一种西方艺术, 在上海和浙江地区, 它有着早期的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考虑文化问题的时候, 深入对待一个大的历史和近现代历史之间的差异, 从而造成了现在的现象, 不妨引入这么一个坐标, 它对于油画的发展, 对于美术教育产生的影响, 以及对文化、对油画在江南地区有什么样更加合情合理的发展方向, 会有一些更加深入一点的认识。

处于中西碰撞与冲突中的第一代油画家, 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直觉性, 使他们在第一时间较为直接地提出了一些重大理论命题, 但他们的意象油画实践并不因第一时间而显得简单和仓促。事实正相反, 他们的探索充满了创造的生机。他们的意象性更多的是偏重于写意性, 即通过酣畅淋漓的笔性和笔意夸张色彩, 简括造型。这种突出的现象, 大概是和第一代油画家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分不开的。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 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 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他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 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波澜, 倡导新艺术运动, 积极担负起以美育代提高和完善民众道德, 进而促成社会改造与进步的重任, 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 (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 的首任院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 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 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 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 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 全国艺坛为之欢呼。他提倡兼收并蓄, 调和中西艺术, 并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 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 也是20世纪实践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开拓精神的先驱, 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意象油画

继刘海粟、吴大羽等中国第一代油画老前辈之后, 在中国大地上继续着具表油画艺术的就是吴冠中先生和赵无及先生, 吴冠中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 画面充满诗意, 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吴冠中说, 我的画是将西画的优点表现在中国画之中。画的点和线, 每一笔都包括了体面的结构关系, 不管是大点小点、长线短线, 在运用上是严格的, 都不是随便乱摆上去的, 有时一点不能多也不能少, 点子多了对画面无补, 他都想办法将他遮掉。对线的长短也是如此, 都不是随便画上去的, 要恰到好处。

学生时代他临摹过不少中国画, 从宋元到明清, 从人物、山水到兰竹, 从勾勒到泼墨, 特别喜爱老莲、石涛和八大。传统的形式是多样的, 形式本身也是永远在发展的, 油画民族化当然不是向传统形式看齐。他先不考虑形式问题, 只追求意境, 东方的情调, 江南地域的文化情结, 与父老叔伯兄弟姐妹们相通的感受。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母亲, 人们永远恋念故乡, “喜闻乐见”的基本核心是乡情, 是民族的欣赏习惯。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诞生了, 受尽歧视的海外学生格外感到兴奋, 同学们大都在考虑响应号召回国参加建设的问题。他几番下决心回国, 又几番否定了, 思想斗争曾是剧烈的:一面仍恋念着西方的学习条件;另一面又感到脱离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 感情犹如飘荡的幽灵, 艺术凭什么诞生呢!他终于回到了新中国, 脚踏实地地开始摸索油画民族化的道路。

从第一天学画开始, 本来一直是画人物的, 但“丑化工农兵”像紧箍咒在紧勒我的脑袋, 又坚决不肯向庸俗的艺术观点低头, 迫不得已, 他只得将重点转移搞风景画了。

受苏联现实主义油画的影响, 学院派油画占了上风, 霸占了整个油画界。林风眠、吴大羽等先辈几乎被主流美术界冷淡和遗望, 他们的艺术观念和实践在美术界没有明显的影响。后来吴冠中先生被请出了中央美术学院, 陈天龙先生从浙江美术学院出走。从此之后, 中国的意象油画走向了低谷。

三、当代的意象油画

上世纪九十年代, 许江先生执掌中国美术学院开始, 一场新的油画具表艺术革命已经展开, 许江、杨参军、章晓明、崔小冬等一批青年油画家具象表现绘画把“追求真实”的终极关怀全面引入绘画, 从而实现画家生命意义的重建。同时, 法籍华裔著名画家、法兰西文化骑士勋章获得着司徒立先生将具象表现绘画介绍到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象绘画以现象学认识论为基础, 建立起观念上的或方法论层面的艺术原则, 从而把历史与未来连接起来, 并赋予个人以突出的地位。十多年来, 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的研究与发展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无疑也是中国油画发展的新的艺术思潮。

2005年5月17日, 中国首届意象油画邀请展在上海举行, 来自江苏、浙江, 上海二省一市的著名画家和国内知名艺评家及我国主要美术专业杂志编辑等。聚集一起研讨中国意象油画。会上大家各抒已见, 观点纷呈, 至会终还是论不出一个名堂来。陈天龙作为参展画家说了一个观点:我以我心作画, 不立论而画, 任它天意, 顺其自然, 画到哪里算到哪里, 无有独诣, 亦不图时髦。画毕终生, 让后人评头论足, 引起众人的关注。

四、结语

江南山清水秀, 景色宜人, 历来为文人墨客汇集之地, 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塑造了江南文化清新、雅丽、淡泊的格调和特有江南风韵。意象油画近一个世纪在江南大地的沉浮说明了江南人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紧密相关。在社会审美趣味变化的情况下, 油画语言自身的探索也会给艺术家以新的启示, 走向近似中国传统绘画写意的境界。应该说是油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并不意味着写实油画新的表现可能已经穷尽, 而是表明为适应人们新的审美需求, 油画艺术必然会探求多种表现途径, 丰富自己的表现力。意象油画必将在江南地域重放光芒!

参考文献

[1]意象油画百年 (一) ——意象油画的逻辑起点.

[2]林风眠生平.

[3]邵大箴.背负艺术十字架的人——纪念吴大羽先生.

[4]吴冠中:土土洋洋·洋洋土土.

[5]“文化江南——长三角江南风情油画邀请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江南茶文化 篇10

音乐会在江苏民歌《茉莉花》中拉开帷幕。接下来, 展现方言特色的无锡民歌《无锡景》、《绣荷包》, 扬州道情《老渔翁》, 苏州民歌《小九连环》, 高邮民歌《数鸭蛋》……演唱曲目覆盖江苏多个地区, 风格多变, 极具地方特色。

本场艺术课堂以“艺术展示+ 专题讲解”的形式开展, 由该校人文学院副教授王芳携手民歌演唱者以及钢琴艺术指导陶红、张璇老师作为授课主角。

在每首民歌演唱结束后, 王芳通过艺术比较手法, 对民歌风格的形成与其历史背景、方言传统等方面问题进行讲解。此外, 王芳老师还和江苏省优秀青年戏剧表演艺术家姜雪峰一起, 通过渔鼓、简板等实物道具演示, 现场教学生学习花舌等声乐演唱技巧, 点燃了在场师生的学习热情。

“将方言与音乐相联系, 才能体现出民歌的魅力。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我们有责任向他们介绍本地文化, 同时希望他们能把民间文化传播。只有抓住大学生群体, 民歌传承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王芳说。

艺术课堂是江南大学为进一步提高师生艺术修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由该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多部门联手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活动。该校党委书记武贵龙说“:艺术课堂将不拘形式与内容, 陆续邀请艺术家和专业教师带领师生开启传统文化之美的历程。尤其要引导师生在艺术作品中, 深刻认识作品中所赋予的时代意义, 增强历史责任感,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书院文化与江南水乡建筑的融合 篇11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书院是古代儒家士人聚集、讲学、藏书、习艺、游息之所。历代各地书院,无论地处城镇郊外,还是乡野山村,大都选择山清水秀、风景绮丽的地方营建,庄重典雅的铭记碑刻、寓意深远的亭阁楼池、挺拔透骨的书法艺术,处处透露出浓浓斯文气息,体现了建筑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江南水乡的建筑依水势而建,错落有致,白墙、黑瓦,优雅别致,数不清的各式小桥,把水和人家连为一体。江南园林可谓“一园,尽揽天下之美”。

南菁高中新校选在江阴城东郊有山有水的敔山湾新城,这里山环水绕,绿树浓荫,利于形成围合与屏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隔绝闹市喧嚣、远离功名利欲的“世外桃源”,与潜心学习、埋头研究、追求真理、清高脱俗的校园人文环境十分吻合。学校的一草一木自然都成为地理教学和美学鉴赏的宝贵资源。让学生通过对书院文化的品读和江南水乡建筑的观赏,感悟出江南文化的丰富多彩、灵秀清新。进而设计出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南菁中学,用地理知识为学校规划“走内涵之路”的发展蓝图。

二、学情分析

生活在江南,水乡建筑随处可见,学生对家乡建筑既充满感情又非常熟悉,收集资料比较方便。学校开设的“建筑景观赏析”美育课程也为学生对校园建筑赏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难点之一:对书院文化的内涵理解不透和对“南菁”文化的感悟不深,赏析时可能发现不了校园的古典美。

难点之二:建筑这门凝固的艺术,审美视角要求较高,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教学思路

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上,采用先感性认知,再深入理性欣赏,最后由学生自己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观看视频、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小组合作设计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收集书院文化和书院建筑的资料和图片,组织学生到敔山湾新城开发有限公司观看规划建设的沙盘模型和开发建成后的效果视频,布置学生自选视角拍摄校园美景,并在南菁高中校园平面空白图上设计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规划图,熟读南菁高中导游团解说词,教师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敔山湾新城》的视频,在播放到“南方之学,得其菁华”的石刻时穿插过渡语:古朴、大气是江南徽派建筑群的缩影和现代名片,展现着百年南菁独特的风姿和宽广的胸怀。院落成为新南菁的灵魂,依山穿水、白墙黑瓦、亭阁楼池、钟楼碑刻这些传统符号折射出现代思想。今天,我们就沿着历史和现代这两条轴线一起来品味新南菁建筑的内涵。

二、欣赏建筑之美,归纳建筑特点

1.用PPT投影中国著名书院的建筑景观图片及以“长江水师协镇署衙”为基础建立的南菁书院珍品图像。边播放边深情朗诵:“晨雾中,走进层层套叠的院落,推开厚重的木门,迎着若隐若现的钟楼来到走廊围绕的水池边,伸手触摸屋檐,廊边的石碑提醒着你历史的荣耀,自由的气息在空气中蔓延。这才是学习的场所!”通过图文声像引导学生感受书院文化,既体现了学术的严谨性,又顾及了文化的普及性,从中体味到书院建筑的文化氛围、书院教育的精神实质。

2.让学生结合自家建筑和江阴城乡建筑景观描述江南水乡建筑特点并分析原因。①江南水乡建筑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②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二层楼房居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便于通风换气和防潮。③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

通过学生导游的形式分别沿历史轴和现代轴介绍新南菁主要的建筑群体和设计思想。

历史轴:穿过书院碑廊,一路品读百年南菁的历史文化长卷。清水荡漾的“漱兰池”,南北两侧的书院碑廊,再现了南菁书院创建的历史和先贤形象。在碑廊中徜徉,品味“饮水思源”之真谛,体验“爱国荣校”之深义。走下台阶,左右两边便是为纪念创建南菁书院的江苏学政而取名的多功能的阶梯教室;由青砖铺设的书院大道东入口便是仿民国当年南菁学校箭炬校门而建的中大门,青砖罩面,饰以牡丹图案,尽显雅致。复制移植古老校门,就代表着南菁人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继往开来、做强名校的美好心愿。

现代轴:以双子星造型的9层建筑“文德楼”为中心,左边主要是教学区建筑群,依次为北大楼、中大楼、南大楼、菁华楼和菁英楼等教学楼,以及集音乐、美术和现代技术于一体,装备有数字化微格教室的科学楼,右边依次为功能齐备的体育馆和图书馆。值得一说的是,这些主体建筑通过天桥让开现代轴线,天桥和主体建筑形成的框景,让山体成为了校园自然的对景,充分表现了在自然面前,建筑以“谦虚”的方式退在后面,留下的是空间的愉悦。

教师归纳新南菁建筑特点:

①面对异常不规范的地形,通过两条45°夹角的轴线,以一套规矩的网格分布,使得个体之间获得一种高度的整体性,两条轴线交汇处特意设计的钟楼既刻意强调了轴线的转折关系,又彰显了两条路径上的对景,使得建筑群获得了更强的整体性。

②与很多中学不同,南菁中学的中心不是一个实体建筑,而是一个虚的空间中心,显得更有脱俗高洁的情趣。整体建筑比一般的校园建筑多了一道墙基,墙基是一圈剥离于主体建筑的双层墙,在剥离后的墙体上自由开洞,在主体建筑之间的狭窄过渡地带密植翠竹,使建筑表现出浓浓的园林式的人文气息。

三、合作交流,创作愿景规划

1.投影出学生自选角度拍摄的“菁园佳景”的照片和简约的点评交流展示。

2.由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规划“菁园愿景规划图”。通过同伴合作,生生互动,学生的思维火花剧烈碰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审美鉴赏能力。

四、总结与作业

结语:新南菁厚重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建筑特色,要全面解读其精髓,需要各学科协同参与,美丽的菁园需要传承百年名校文化,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实施高品质素质教育的典范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标杆,打造最具中国文化情怀的学校。

作业:①结合交流展示的“菁园佳景”照片编制“新南菁十景”作品展。

②结合城乡规划知识设计“敔山湾新城开发愿景规划图”。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书院是古代儒家士人聚集、讲学、藏书、习艺、游息之所。历代各地书院,无论地处城镇郊外,还是乡野山村,大都选择山清水秀、风景绮丽的地方营建,庄重典雅的铭记碑刻、寓意深远的亭阁楼池、挺拔透骨的书法艺术,处处透露出浓浓斯文气息,体现了建筑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江南水乡的建筑依水势而建,错落有致,白墙、黑瓦,优雅别致,数不清的各式小桥,把水和人家连为一体。江南园林可谓“一园,尽揽天下之美”。

南菁高中新校选在江阴城东郊有山有水的敔山湾新城,这里山环水绕,绿树浓荫,利于形成围合与屏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隔绝闹市喧嚣、远离功名利欲的“世外桃源”,与潜心学习、埋头研究、追求真理、清高脱俗的校园人文环境十分吻合。学校的一草一木自然都成为地理教学和美学鉴赏的宝贵资源。让学生通过对书院文化的品读和江南水乡建筑的观赏,感悟出江南文化的丰富多彩、灵秀清新。进而设计出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南菁中学,用地理知识为学校规划“走内涵之路”的发展蓝图。

二、学情分析

生活在江南,水乡建筑随处可见,学生对家乡建筑既充满感情又非常熟悉,收集资料比较方便。学校开设的“建筑景观赏析”美育课程也为学生对校园建筑赏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难点之一:对书院文化的内涵理解不透和对“南菁”文化的感悟不深,赏析时可能发现不了校园的古典美。

难点之二:建筑这门凝固的艺术,审美视角要求较高,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教学思路

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上,采用先感性认知,再深入理性欣赏,最后由学生自己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观看视频、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小组合作设计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收集书院文化和书院建筑的资料和图片,组织学生到敔山湾新城开发有限公司观看规划建设的沙盘模型和开发建成后的效果视频,布置学生自选视角拍摄校园美景,并在南菁高中校园平面空白图上设计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规划图,熟读南菁高中导游团解说词,教师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敔山湾新城》的视频,在播放到“南方之学,得其菁华”的石刻时穿插过渡语:古朴、大气是江南徽派建筑群的缩影和现代名片,展现着百年南菁独特的风姿和宽广的胸怀。院落成为新南菁的灵魂,依山穿水、白墙黑瓦、亭阁楼池、钟楼碑刻这些传统符号折射出现代思想。今天,我们就沿着历史和现代这两条轴线一起来品味新南菁建筑的内涵。

二、欣赏建筑之美,归纳建筑特点

1.用PPT投影中国著名书院的建筑景观图片及以“长江水师协镇署衙”为基础建立的南菁书院珍品图像。边播放边深情朗诵:“晨雾中,走进层层套叠的院落,推开厚重的木门,迎着若隐若现的钟楼来到走廊围绕的水池边,伸手触摸屋檐,廊边的石碑提醒着你历史的荣耀,自由的气息在空气中蔓延。这才是学习的场所!”通过图文声像引导学生感受书院文化,既体现了学术的严谨性,又顾及了文化的普及性,从中体味到书院建筑的文化氛围、书院教育的精神实质。

2.让学生结合自家建筑和江阴城乡建筑景观描述江南水乡建筑特点并分析原因。①江南水乡建筑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②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二层楼房居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便于通风换气和防潮。③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

通过学生导游的形式分别沿历史轴和现代轴介绍新南菁主要的建筑群体和设计思想。

历史轴:穿过书院碑廊,一路品读百年南菁的历史文化长卷。清水荡漾的“漱兰池”,南北两侧的书院碑廊,再现了南菁书院创建的历史和先贤形象。在碑廊中徜徉,品味“饮水思源”之真谛,体验“爱国荣校”之深义。走下台阶,左右两边便是为纪念创建南菁书院的江苏学政而取名的多功能的阶梯教室;由青砖铺设的书院大道东入口便是仿民国当年南菁学校箭炬校门而建的中大门,青砖罩面,饰以牡丹图案,尽显雅致。复制移植古老校门,就代表着南菁人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继往开来、做强名校的美好心愿。

现代轴:以双子星造型的9层建筑“文德楼”为中心,左边主要是教学区建筑群,依次为北大楼、中大楼、南大楼、菁华楼和菁英楼等教学楼,以及集音乐、美术和现代技术于一体,装备有数字化微格教室的科学楼,右边依次为功能齐备的体育馆和图书馆。值得一说的是,这些主体建筑通过天桥让开现代轴线,天桥和主体建筑形成的框景,让山体成为了校园自然的对景,充分表现了在自然面前,建筑以“谦虚”的方式退在后面,留下的是空间的愉悦。

教师归纳新南菁建筑特点:

①面对异常不规范的地形,通过两条45°夹角的轴线,以一套规矩的网格分布,使得个体之间获得一种高度的整体性,两条轴线交汇处特意设计的钟楼既刻意强调了轴线的转折关系,又彰显了两条路径上的对景,使得建筑群获得了更强的整体性。

②与很多中学不同,南菁中学的中心不是一个实体建筑,而是一个虚的空间中心,显得更有脱俗高洁的情趣。整体建筑比一般的校园建筑多了一道墙基,墙基是一圈剥离于主体建筑的双层墙,在剥离后的墙体上自由开洞,在主体建筑之间的狭窄过渡地带密植翠竹,使建筑表现出浓浓的园林式的人文气息。

三、合作交流,创作愿景规划

1.投影出学生自选角度拍摄的“菁园佳景”的照片和简约的点评交流展示。

2.由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规划“菁园愿景规划图”。通过同伴合作,生生互动,学生的思维火花剧烈碰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审美鉴赏能力。

四、总结与作业

结语:新南菁厚重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建筑特色,要全面解读其精髓,需要各学科协同参与,美丽的菁园需要传承百年名校文化,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实施高品质素质教育的典范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标杆,打造最具中国文化情怀的学校。

作业:①结合交流展示的“菁园佳景”照片编制“新南菁十景”作品展。

②结合城乡规划知识设计“敔山湾新城开发愿景规划图”。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书院是古代儒家士人聚集、讲学、藏书、习艺、游息之所。历代各地书院,无论地处城镇郊外,还是乡野山村,大都选择山清水秀、风景绮丽的地方营建,庄重典雅的铭记碑刻、寓意深远的亭阁楼池、挺拔透骨的书法艺术,处处透露出浓浓斯文气息,体现了建筑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江南水乡的建筑依水势而建,错落有致,白墙、黑瓦,优雅别致,数不清的各式小桥,把水和人家连为一体。江南园林可谓“一园,尽揽天下之美”。

南菁高中新校选在江阴城东郊有山有水的敔山湾新城,这里山环水绕,绿树浓荫,利于形成围合与屏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隔绝闹市喧嚣、远离功名利欲的“世外桃源”,与潜心学习、埋头研究、追求真理、清高脱俗的校园人文环境十分吻合。学校的一草一木自然都成为地理教学和美学鉴赏的宝贵资源。让学生通过对书院文化的品读和江南水乡建筑的观赏,感悟出江南文化的丰富多彩、灵秀清新。进而设计出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南菁中学,用地理知识为学校规划“走内涵之路”的发展蓝图。

二、学情分析

生活在江南,水乡建筑随处可见,学生对家乡建筑既充满感情又非常熟悉,收集资料比较方便。学校开设的“建筑景观赏析”美育课程也为学生对校园建筑赏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难点之一:对书院文化的内涵理解不透和对“南菁”文化的感悟不深,赏析时可能发现不了校园的古典美。

难点之二:建筑这门凝固的艺术,审美视角要求较高,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教学思路

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上,采用先感性认知,再深入理性欣赏,最后由学生自己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观看视频、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小组合作设计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收集书院文化和书院建筑的资料和图片,组织学生到敔山湾新城开发有限公司观看规划建设的沙盘模型和开发建成后的效果视频,布置学生自选视角拍摄校园美景,并在南菁高中校园平面空白图上设计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规划图,熟读南菁高中导游团解说词,教师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敔山湾新城》的视频,在播放到“南方之学,得其菁华”的石刻时穿插过渡语:古朴、大气是江南徽派建筑群的缩影和现代名片,展现着百年南菁独特的风姿和宽广的胸怀。院落成为新南菁的灵魂,依山穿水、白墙黑瓦、亭阁楼池、钟楼碑刻这些传统符号折射出现代思想。今天,我们就沿着历史和现代这两条轴线一起来品味新南菁建筑的内涵。

二、欣赏建筑之美,归纳建筑特点

1.用PPT投影中国著名书院的建筑景观图片及以“长江水师协镇署衙”为基础建立的南菁书院珍品图像。边播放边深情朗诵:“晨雾中,走进层层套叠的院落,推开厚重的木门,迎着若隐若现的钟楼来到走廊围绕的水池边,伸手触摸屋檐,廊边的石碑提醒着你历史的荣耀,自由的气息在空气中蔓延。这才是学习的场所!”通过图文声像引导学生感受书院文化,既体现了学术的严谨性,又顾及了文化的普及性,从中体味到书院建筑的文化氛围、书院教育的精神实质。

2.让学生结合自家建筑和江阴城乡建筑景观描述江南水乡建筑特点并分析原因。①江南水乡建筑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②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二层楼房居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便于通风换气和防潮。③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

通过学生导游的形式分别沿历史轴和现代轴介绍新南菁主要的建筑群体和设计思想。

历史轴:穿过书院碑廊,一路品读百年南菁的历史文化长卷。清水荡漾的“漱兰池”,南北两侧的书院碑廊,再现了南菁书院创建的历史和先贤形象。在碑廊中徜徉,品味“饮水思源”之真谛,体验“爱国荣校”之深义。走下台阶,左右两边便是为纪念创建南菁书院的江苏学政而取名的多功能的阶梯教室;由青砖铺设的书院大道东入口便是仿民国当年南菁学校箭炬校门而建的中大门,青砖罩面,饰以牡丹图案,尽显雅致。复制移植古老校门,就代表着南菁人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继往开来、做强名校的美好心愿。

现代轴:以双子星造型的9层建筑“文德楼”为中心,左边主要是教学区建筑群,依次为北大楼、中大楼、南大楼、菁华楼和菁英楼等教学楼,以及集音乐、美术和现代技术于一体,装备有数字化微格教室的科学楼,右边依次为功能齐备的体育馆和图书馆。值得一说的是,这些主体建筑通过天桥让开现代轴线,天桥和主体建筑形成的框景,让山体成为了校园自然的对景,充分表现了在自然面前,建筑以“谦虚”的方式退在后面,留下的是空间的愉悦。

教师归纳新南菁建筑特点:

①面对异常不规范的地形,通过两条45°夹角的轴线,以一套规矩的网格分布,使得个体之间获得一种高度的整体性,两条轴线交汇处特意设计的钟楼既刻意强调了轴线的转折关系,又彰显了两条路径上的对景,使得建筑群获得了更强的整体性。

②与很多中学不同,南菁中学的中心不是一个实体建筑,而是一个虚的空间中心,显得更有脱俗高洁的情趣。整体建筑比一般的校园建筑多了一道墙基,墙基是一圈剥离于主体建筑的双层墙,在剥离后的墙体上自由开洞,在主体建筑之间的狭窄过渡地带密植翠竹,使建筑表现出浓浓的园林式的人文气息。

三、合作交流,创作愿景规划

1.投影出学生自选角度拍摄的“菁园佳景”的照片和简约的点评交流展示。

2.由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规划“菁园愿景规划图”。通过同伴合作,生生互动,学生的思维火花剧烈碰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审美鉴赏能力。

四、总结与作业

结语:新南菁厚重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建筑特色,要全面解读其精髓,需要各学科协同参与,美丽的菁园需要传承百年名校文化,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实施高品质素质教育的典范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标杆,打造最具中国文化情怀的学校。

作业:①结合交流展示的“菁园佳景”照片编制“新南菁十景”作品展。

②结合城乡规划知识设计“敔山湾新城开发愿景规划图”。

明代文化背景下的江南私家园林 篇12

明代江南私家园林的兴起, 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在经济方面, 中国经济中心南移之后, 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 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 开发了江南。江南地区已然是一片富庶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方面发展完备的地区。在文化艺术方面, 与北方深沉严肃的艺术风格不同, 江南地区以其精巧细致的艺术风格自成一家。

明代中后期各主要思想体系相互融会贯通。大儒王王阳明亦受到禅宗的影响, 道家与禅宗交流甚密, 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逐渐在禅学中体现。这样的交流促使人们以自然为本, 注重内省的人文精神逐步形成。人们的价值观, 审美体验也在不断发展地变化, 造园者亦是如此, 当量变逐渐累积形成质变, 便使得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也发生改变。

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后, 造园活动便有了物质基础, 然而为何仅在江南等地形成了特有的私家园林的风格, 笔者认为时代的文化背景是形成园林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2 研究目的

明代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形成的成熟期, 且江南私家园林亦是明代的园林的主要标志, 故常被后人所研究。私家园林是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 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 能诗会画, 清高风雅, 淡素脱俗。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 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以化人, 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

研究明代文化背景下的私家园林, 可以了解江南私家园林的形成原因, 对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思想有深远意义。

3 研究方法

分析明代文化背景给江南私家园林所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成思维方式、宗教文化以及文学艺术三大方面, 分别针对王阳明心学、道教佛教对造园思想的影响, 以及书画创、戏曲对园林造景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3.1 思维方式———心学

明末清初, 士流园林 (也称文人园林) 在两宋的基础上传承并发展, 特别是在经济发达、文化绚烂的发达地区遍地开花。因为文人园林所追求的雅逸和书卷气, 为当代人们所青睐, 文人园林的风格成为了当时造园的最高标准。此在探讨士流园林时, 我们便没有道理对于当时士人所推崇的这种学术思想背景置之不理, 理解了他们观察和思考视角, 对其造园的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心学是汉族儒家学说的一门学派, 虽由北宋的程颢开其端, 但直到明朝由王守仁提出“心学”两字, 确定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后, 心学才有了明确的学术脉络。

王守仁, 字伯安, 别号阳明。明朝著名的思想家, 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继承陆九渊了所说的“心即是理”的思想, 反对程颐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 人为事理无穷无尽, 格之则未免烦累, 因此提出应该“致良知”, 即致吾心内在的良知, 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 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悌, 见孺子入井, 自然知恻隐。此便良知, 不假外求。”这里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 也指最高本体, 是心学的核心内容。

心学在晚明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既影响了当时士人的问题意识, 也影响了当时士人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视角, 以及表述问题的方式。

由于晚明士风堕落, 士人的政治理想幻灭, 许多官僚、文士, 在强权之下随波逐流, 许多士人遵循心学的准则“致良知”而不愿再入仕途, 未能兼济天下, 那就独善其身, 以隐居林泉来表达其不满现状、不愿与流俗以及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通过造园来寄托人生志向。如拙政园、东园等。

并且通过造园这一方式, 来追求“依泉石, 追追濂洛之遗风, 求孔颜之真趣;洒然而乐, 超然而游, 忽焉而忘吾之老也”的境界, 以求达到心学中的“天人合一”。

心学为当时的士人提供了一种可以不流于世俗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士人用造园这样的方式实践出来。如果没有心学“致良知”的推广, 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的士人能坚持本心, 也许如今就没有那些为了寄托士人心志的园林呈现。

3.2 宗教文化———道教

江南私家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 既是其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 即我们所说的意境。这种意境的产生和道教的思想是不可分割的。

老子提出,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他认为万物回归到其实起始状态才能实现万物和谐的境界。在造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中亦有记载“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审美境界, 可见道家的思想, 对明代造园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学说不仅在造园思想上被运用, 主题园的名称上也呈现了与道家相关的道境。如拙政园中的得真亭、瑶圃、听松风处、钓矶, 寄畅园的知鱼槛、七星桥等。

由于道教超然的处世哲学, 以及对于自然的美理解, 不仅是对于明代的士人阶层的造园风格产生影响, 也一直被世人所沿袭。也正因为此, 使得江南的私家园林越显自然, 形成了有别于皇家园林的独特风格。

3.3 文学艺术

3.3.1 戏曲。

明清时期是士阶层参与戏曲艺术创作与实践的重要时期。由于政治上, 明代维持了200年以上的和平, 期间没有起义或外敌入侵。国家的太平, 促使国家经济文化稳定发展。文化上。戏曲小说空前繁荣, 中国四大名著有三部出自明朝。人们的生活追求也不断提高, 许多的士人参与到戏曲的创作之中。明代士人所用的造园手法也十分精湛、巧妙。于是, 追求雅逸的明代士人开始将私家园林作为其创作戏曲艺术的诗意场所, 从此戏曲也便走进了私家园林之中。[3]园中为了戏曲演剧或创作, 常在园林之中布置场所以供使用。常见的有厅堂、庭院戏场、露台、亭榭馆阁这四种建筑形式。

厅堂空间有限, 平时多用于款待并可, 节日庆典等活动, 若用于顾曲演剧则一般只适合进行家乐的徒歌清曲。如:申时行乐圃中的“赐闲堂”以及冒襄水绘园中的“寒碧堂”。一般在厅堂的正前方有水作为近景, 远山小桥作为远景, 那么即便在园林之中, 也能观山水之乐。

庭院戏场即利用厅堂台阶下四合院的院落结构特点来扩大表演空间, 以此满足较大规模的演剧需要。

露台戏场, 其最大特色是处处有景可借, 如拙政园“远香堂”前的露台, , 坐于堂中观剧, 亭榭及四周景致可尽收眼底。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 士人往往随处作场, 利用水畔的亭榭来顾曲演剧。亭榭利于水中, 则四周皆是景。置身亭中, 即有天人合一的感觉。

由于戏曲融入士人的园林之中, 为园主提供了在园中互动的新的活动, 也使得园林里多了许多建筑形式。而园主为了营造适合演剧的场所, 满足观剧者的审美要求, 园主在造园时势必会为了这个场所的周边设置可供观赏的景致, 从而使得影响到整个园林的布局。

3.3.2 书画。园与画的关系可以认为是两种文人艺术观念的相互再现为。

以园入画:即是指根据已建成的园林景观来绘制画作。如明代文征明的《辋川别业图》和仇英的《辋川十景图》是其代表。

以画入园:据研究表明, 在明代中后期, 造园与绘画的关系开始十分密切。许多文人画家也开始由画意这种形式进入造园活动之中。计成在《园冶》一书中说道, “宛若画意”“楼台入画”“境仿瀛壶, 天然图画”“顿开尘外想, 拟入画中行”“深意画图, 余情丘壑”

可见园与画是两者是能互为转换再现的。“以画入园”的造园观念在明代中后期的盛行, 极大程度地改变了造园技法, 并且影响了苏州园林的设计。

4 结语

上一篇:箱涵施工市政工程下一篇:雷电灾害的发生与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