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后期饲养管理

2024-10-24

蛋鸡产蛋后期饲养管理(共7篇)

蛋鸡产蛋后期饲养管理 篇1

人们一般注重蛋鸡产蛋前期和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往往疏于产蛋后期的管理, 使整个生产周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导致蛋鸡的产蛋率急剧下降, 从而影响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方式, 加强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 避免因管理不当使产蛋周期过早结束, 影响经济效益。

1 产蛋后期鸡群特点

产蛋后期 (48周淘汰) 是鸡群生产性能平稳下降的阶段, 这个阶段鸡只体重几乎没有变化, 但是蛋重增大、蛋壳质量变差, 且脂肪沉积, 易患输卵管炎、肠炎。然而整个产蛋后期占到了产蛋期接近50%的比例, 且部分养殖户在500多日龄淘汰时, 产蛋率仍维持在70%以上的水平, 所以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养殖户的收益水平。

2 产蛋后期饲养管理要点

2.1 适时调整饲料配方

高峰维持期及高峰下降期适时调整饲养程序和营养供给。蛋鸡的生长在36~38周龄基本完成, 以后体重的增加几乎是脂肪的沉积, 应适时调整饲养程序或日粮配方, 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 增加可利用钙、磷配比。这样既节省了饲料成本, 又可保持鸡只适宜的体重, 使鸡体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保证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产蛋后期产蛋率下降平缓, 提高整个产蛋期的生产水平。海兰褐壳蛋鸡每只每日蛋白质进食量18~35周龄18g, 36~52周龄17g, 53周龄以后16g。根据现在的原料成本, 每降低1g蛋白质, 每kg饲料约减少成本0.08元, 一只蛋鸡36~52周龄约耗料12.5kg, 53~70周龄耗料15kg, 这样每只鸡可节省成本3.5元。

2.2 科学的营养供给

必须根据鸡的采食量计算营养需要, 再确定饲料的规格, 也就是饲料的营养浓度。产蛋后期由于采食量的增加, 所需配制饲料的营养浓度要求更低。如50周龄后日采食量约在120g, 此时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13.5%即可, 比16%的蛋白质降低了2.5g蛋白质, 生产中每100kg饲料可用8kg麸皮替换8kg豆粕, 这样每kg饲料降低成本0.2元。50周至70周龄淘汰, 每只产蛋鸡大约需要20kg饲料, 每只鸡可节省饲料成本4元。邹城市桃园鸡场, 存养蛋鸡6万只, 他们精心管理, 适时调整营养供给, 产蛋后期所配饲料比一般养殖户每kg低0.2元, 其生产水平每只入舍鸡72周龄产蛋19.6kg, 料蛋比2.1:1, 在目前微利阶段也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2.3 实施少喂勤添勤匀料的原则

喂料时, 料线不超过料槽1/3;加强匀料环节, 保证每天至少匀料3遍, 分别在早、中、晚进行。

2.4 适宜的环境

环境的适宜与稳定是产蛋后期饲养管理的关键点。如:温度保持稳定, 鸡群适宜的温度是13~24℃, 产蛋的适宜温度在18~24℃, 保持55~65%的相对湿度和新鲜清洁的空气。注意擦拭灯泡, 确保光照强度维持在10~20勒克斯, 严禁降低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和随意改变开关灯时间。

2.5 日常管理

(1) 人员管理:要保持鸡舍人员的相对稳定, 提高对鸡群管理的重视程度;

(2) 严格执行日常管理操作规范, 特别是防止鸡只采食多, 变肥而影响产蛋;

(3) 监测鸡群体重:每周监测鸡群体重, 观测肥鸡、瘦鸡的比例, 调整饲喂计划, 及时淘汰寡产鸡;

(4) 蛋壳质量控制:及时检修鸡笼设备, 鸡笼破损处及时修补, 减少鸡蛋的破损。要注意防止惊群引起的产软壳蛋、薄壳蛋现象;

(5) 减少应激:随着鸡龄的增加, 蛋鸡对应激因素越来越敏感。要尽量避免陌生人或其它动物闯入鸡舍, 避免停电、停水、称重等应激因素的出现;

(6) 观察鸡群:经常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呼吸、精神和产蛋等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并做好生产记录, 便于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2.6 做好防疫管理工作

(1) 卫生管理:严格按照每周卫生清扫计划打扫舍内卫生。进入产蛋后期, 必须保证舍内环境卫生及饮水的清洁卫生, 避免条件性疾病的发生。引水管或者饮水槽每1~2周消毒一次 (可用过氧乙酸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 ;

(2) 有抗体检测条件的根据抗体水平的变化实施免疫新城疫和禽流感疫苗;没有抗体检测条件的, 新城疫活苗每1个月免疫一次, 禽流感H5油苗每2个月免疫一次, 禽流感H9油苗每3个月免疫一次;

(3) 预防坏死性肠炎、脂肪肝等病的发生:夏季是肠炎的高发季节, 除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外, 可在饲料中添加5~15ppm安来霉素等预防。防止霉菌毒素、球虫感染损伤消化道粘膜而引起发病, 保护肠道粘膜, 减少预防性用药次数, 增加用药间隔时间。

总之, 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要做到“坚持精益求精”, 做好生产管理各个细节, 实现收益水平最大化。

蛋鸡产蛋后期饲养管理 篇2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场地

试验于2015年6月10日~10月10日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康牧源蛋鸡场进行。试验期153天。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

试验采用同批次分别饲养在两栋设施、环境条件一致的密闭式叠层鸡舍中的50周龄海兰灰蛋鸡52000只, 其中一号鸡舍25000只蛋鸡饲喂鸡场常规产蛋鸡饲料, 2号鸡舍27000只蛋鸡饲喂主要营养指标基本一致添加了5%松针粉的产蛋鸡饲料。试验前剔除鸡群中的停产鸡、病鸡。

1.3 试验材料

试验用松针粉购自市场色泽青绿、品质上乘的产品。其营养成分测定值见表1:

1.4 试验日粮配方

日粮的营养指标主要参考NY/T 33-2004鸡饲养标准中给出的产蛋高峰后蛋鸡营养需要量制定。利用饲料原料和营养性添加剂把基础日粮和试验日粮调整成主要营养素水平一致。基础日粮选用河北民旺饲料有限公司的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 试验日粮由课题组结合该公司同阶段日粮营养水平设计的添加5%松针粉的日粮。两种类型的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见表2。

1.5 试验动物管理

试验与对照鸡只皆饲养于两栋相同的密闭式四叠层笼养鸡舍。皆采用自由采食与饮水。人工补充光照, 光照制度为16L︰8D, 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 纵向定时通风。自动集蛋、清粪, 每天传送带两次清粪、两次集蛋。定期打扫卫生。专人管理, 每周带鸡消毒两次。其他饲养管理同该鸡场日常管理。

注:预混料主要由氯化钠、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添加剂、氯化胆碱及载体组成

1.6 测定指标和方法

每日下午17:00时, 以鸡舍为单位记录产蛋数 (包括软壳蛋、破壳蛋、沙壳蛋) 、日产蛋总重量、耗料量、死淘鸡数等指标。观测鸡群精神状况与粪便情况。

正试后第5周、10周、15周、20周, 分别从每个鸡舍随机收取20枚鸡蛋, 进行鸡蛋品质的测定。测定蛋型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等指标。

蛋形指数:试验第5周、10周、15周、20周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20枚蛋, 用千分尺 (游标卡尺) 测量蛋的纵径与最大横径, 求其商 (即蛋形指数) 。

蛋壳厚度:试验第5周、10周、15周、20周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20枚蛋, 用千分尺 (游标卡尺) 测量蛋壳的钝端、中部、锐端3个厚度, 求其平均值 (去壳膜) , 单位 (毫米) 。

哈氏单位:试验第5周、10周、15周、20周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20枚蛋, 用千分尺 (游标卡尺) 测量蛋白边缘与浓蛋白边缘的中点, 避开系带, 测3个等距离中点的平均值为浓蛋白高度。哈氏单位 (H·U) =100㏒ (H-1.7W0.37+7.57) , 式中H为浓蛋白高度 (mm) , W为蛋重 (g) 。

蛋黄色泽:试验第5周、10周、15周、20周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20枚蛋, 用罗氏蛋黄比色扇测定, 单位 (级) 。

1.7 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采用SPSS11.5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松针粉日粮组合对产蛋高峰后期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当产蛋高峰后期的蛋鸡饲料中添加松针粉后, 若调整日粮的主要营养素指标基本一致, 对蛋鸡的采食量、蛋重影响不大 (p>0.05) ;但可以降低产蛋后期蛋鸡的死淘率;提高后期鸡只产蛋率, 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产蛋率提高了4.13%, 差异显著 (p<0.05) ;饲料效率提高1.3%, 差异不显著 (p>0.05) 。

注:同一列中当肩标上的小写字母不相同的时候则表示为差异显着 (P<0.05) , 当大写字母不相同的时候则表示差异极显着 (P<0.01) , 当含有相同的字母时则表示差异不显着 (P>0.05)

2.2 产蛋高峰后期蛋鸡饲料中添加松针粉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产蛋高峰后期蛋鸡饲料中添加松针粉后, 与对照组料蛋比降低了0.08, 差异不显著 (p>0.05) ;饲料效率增幅达3.54%, 差异显著 (p<0.05) 。

2.3 添加松针粉日粮组合对产蛋高峰后期鸡蛋品质的影响 (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当产蛋高峰后期的蛋鸡饲料中添加松针粉一段时间后, 蛋形指数、哈氏单位、蛋黄的颜色等一些相关指标明显改善, 差异显著 (p<0.05) , 蛋壳厚度和蛋壳的色泽也有改善,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

2.4 添加松针粉日粮组合对产蛋高峰后期鸡只经济效益的影响 (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添加松针粉且调整日粮的主要营养素指标基本一致的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 可明显提高后期蛋鸡的产蛋量, 试验期每只蛋鸡能增加效益2.201元/只。产蛋后期效益提高达7.79%。若加上死淘率和破、软、沙壳蛋率的降低及蛋品质的提高, 其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3 小结与讨论

3.1 松针粉不但营养价值丰富, 还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作用。

含有的微量元素多达40余种, 铜、铁、锰、锌的含量都高于玉米籽实和大豆籽实。松针粉中所含维生素A源—胡萝卜素, 是所有可食性植物中 (包括蔬菜、果类、饲草和树叶) 胡萝卜素含量的10倍以上, 是玉米、豆粕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近100倍, 同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长期饲用能预防和抑制生物体细胞膜过氧化的功能, 能起到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和抗应激抗衰老的综合作用。此外, 松针粉中含有挥发油、树脂、叶绿素, 还含有植物激素、植物杀菌素、未知生长因子 (UGF) 等生物活性物质, 可解毒杀虫, 抑制机体内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消除食积气滞, 促进畜禽生长。用作产蛋鸡后期饲料, 能起到促进饲料转化、增强抗病力、提高产蛋功能和提高蛋品质及经济效益的综合功效。

3.2 试验证明:

在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添加5%的优质松针粉, 能明显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率, 延长蛋鸡利用年限。可能与松针粉中所含的丰富抗氧化物质、植物激素和植物杀菌素等改善蛋鸡健康状况促进生殖等因素有关。

3.3 蛋黄颜色的深浅取决于蛋鸡从饲粮中摄取的类胡萝卜素的数量和种类, 此类物质不能由蛋鸡自行合成, 只能来自于饲料。而饲料中的重金属离子及不饱和脂肪酸会使饲料容易被氧化, 容易氧化叶黄素而使其失去着色能力, 从而使蛋黄颜色变浅。哈氏单位是衡量鸡蛋蛋白品质的重要指标。哈氏单位值越大说明蛋白越黏稠, 品质越好。试验证实, 在产蛋高峰后期蛋鸡日粮添加5%的优质松针粉, 能较好地解决产蛋后期体质衰退、蛋壳质量与蛋品质变差的难题, 明显提高蛋黄色泽和鸡蛋品质。此分子学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篇3

1 饲养密度

在我国现有的生产条件下, 商品蛋鸡多采用3层全阶梯或半阶梯饲养, 白壳蛋鸡多采用9LJTI396型蛋鸡笼, 每架鸡笼由6条鸡笼组成, 每条笼长187.2cm×深32.5cm, 等分为4个小笼, 每小笼4只鸡, 每架鸡笼96只鸡 (4×4×6) , 每只鸡占笼底面积380cm2, 褐壳蛋鸡多采用390型中型蛋鸡笼, 每架鸡笼也是由6条鸡笼组成, 每条鸡笼长195cm×深38cm, 分为5个小笼, 可养15只鸡 (每小笼3只) , 共养鸡90只 (5×3×6) , 每只鸡占笼底面积451cm2。

2 环境控制

2.1 温度

产蛋鸡适宜的温度是13~24℃,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产蛋水平最高, 一般鸡舍在春秋季节都可以达到适宜温度的范围, 冬季要封团好门窗, 适当控制排风量.夏季鸡舍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 主要通过加大通风量, 密团鸡舍。

2.2 湿度

产蛋鸡适宜相对湿度为55%~65%, 冬春季节降雨量少, 湿度容易偏低, 可以用喷雾装置定期喷雾增加鸡舍湿度。夏秋季节的湿度容易偏高, 需要加大通风量降低湿度。

2.3 通风

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方式, 补充氧气、排出水分和有害气体, 并保持适宜温度, 使鸡舍的空气流通。

3 过渡期的管理

在产蛋鸡即将开产时, 在管理和饲料方面有以下变化。

3.1 增加光照

增加光照时间的标准主要有三方面: (1) 体重达到性成熟体重标准; (2) 胫长达到性成熟时的标准; (3) 产蛋率达到5%, 光照程序:每天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一定小时数后保持恒定, 切勿减少;每天光照一般以15~16h为宜, 最多不超过17h。

3.2 更换产蛋鸡料

更换高钙日粮最佳时间一般在产蛋鸡产蛋率达到5%时更换。

4 产蛋期的营养需要

4.1 能量需要

能量的摄入量是蛋鸡生长和产蛋的限制因素, 下表列出不同体重的产蛋鸡不同产蛋率时每天的代谢能需要量, 条件是20℃的环境温度和体重无变化。

由上表可以看出, 体重2kg的蛋鸡在20℃的环境温度和体重无变化的情况下要达到90%产蛋率, 每天需要1.38MJ的代谢能。如果饲料的代谢能含量为11.30MJ/kg, 则每天需要采食122g饲料;如果饲料代谢能为11.72MJ/kg, 则需要采食118g饲料;如果饲料代谢能为10.46MJ/kg, 则需要每天采食132g饲料。

4.2 蛋白质和矿物质需要量

能量摄入量主要影响蛋鸡的产蛋率, 而蛋白质摄入量影响鸡的蛋重。一般体重大的鸡采食量大, 因此摄入的蛋白质也较大, 组成蛋白质的成分是氨基酸, 因此蛋白质的营养其中含硫氨基酸最为重要。

5 产蛋期的饲养技术

5.1 产蛋鸡限制饲养

对产蛋高峰之前一直采用自由采食, 高峰之后2周开始限制饲喂。采用试探性方法, 每100只鸡每天减少给料量200g, 连续3~4d, 如果饲料减少未使产蛋量出现异常下降, 则继续2周使用这一料量, 产蛋量出现异常下降, 则恢复这次减料前的水平。

5.2 产蛋鸡的限制饮水

为减少粪便中水分, 限制饮水量。方法是让鸡饮水15min, 饮后2h不给水, 在整个光照期重复这一过程。

5.3 维持一定大小的体重

要达到较高的产蛋水平, 产蛋母鸡必须有合适的成年体重, 寒冷季节鸡采食量过大而使体重太大, 要进行限饲或降低饲料营养。炎热季节, 鸡的采食量减少, 体重很容易不够。一方面通过增加采食量, 另一方面提高饲料的营养。

5.4 减少饲料浪费

饲料浪费量占饲料的10%左右,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手工加料过程中撒落的饲料; (2) 饲槽不稳或破损, 鸡啄出或漏掉的饲料; (3) 鸡舍环境温度不合适, 额外增加鸡的采食量; (4) 其他形式的浪费, 包括老鼠吃, 发霉变质等。

5.5 达到高峰产蛋率的措施

(1) 生长阶段,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做好各种疫苗的接种工作;使用足够的营养平衡日粮。 (2) 产蛋阶段, 合适的时候增加光照;增加产蛋期饲料配方的营养水平;给予良好的通风和保持环境舒适;提高良好清洁饮水;经常观察鸡群, 淘汰不合格个体;饲养密度适宜。

5.6 防止啄癖

啄癖是鸡的一种“恶习”, 严重影响鸡生长发育, 产蛋鸡产蛋下降。诱发啄癖的因素很多,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5.6.1 营养方面

蛋白质不足或日粮氨基酸不平衡;矿物质缺乏;粗纤维缺乏, 维生素缺乏等。

5.6.2 饲养管理方面

温度过高或鸡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湿度过大过小;光照强度过大、饲喂时间不适合等;利用饥饿法强制换羽、垫料不合适、料槽、水槽位不够等;环境突变。

5.6.3 疾病方面

白痢、球虫病或其他疾病;体表寄生虫病;母鸡病源性或生理性肛脱, 皮肤外伤等因素。

5.6.4 遗传因素

成熟时由于体内性激素分泌增多而引起。

5.6.5 防治措施

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 篇4

1 控制给料量

产蛋高峰阶段一直采用自由采食, 高峰之后鸡的产蛋率下降, 蛋重增加, 对营养的需要量减少, 但是鸡自已并不能控制进食量。因此, 高峰过后2周开始应控制饲喂量。控制鸡饲料摄取量的好处是降低饲料成本。限制饲喂采用的方法是试探性方法, 每100只鸡每天减少给料量200g, 连续3~4d。如果饲料减少未使产蛋量出现异常下降, 则继续2周使用这一饲料量, 然后再尝试类似的减量。如果产蛋量出现异常下降, 则要恢复到这次减料前的水平。

2 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

产蛋后期鸡蛋变大, 钙的利用率降低, 蛋壳质量变差, 破损率上升, 饲料中钙的含量需要适当增加, 一般40周龄以后的鸡饲料中钙的含量需要增加到4%。

3 控制蛋重增加

蛋重太大不仅破损率高, 而且不利于包装和运输, 成本增加。产蛋率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饲料中粗蛋白质浓度。控制蛋重增加的方法首先是控制给料量, 也可以降低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的1个百分点, 还可以减少蛋氨酸的添加量0.05%, 或者减少亚油酸含量。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前提是产蛋率不能受影响。

4 免疫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篇5

产蛋母鸡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产蛋规律。在第一个产蛋周期体重、蛋重和产蛋量均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依据这些变化特点, 可分为三个时期: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

一、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1. 转群

在转群前3~5天, 将产蛋鸡舍准备好, 消毒完毕, 并在转群前做好后备母鸡的免疫和修喙工作。关于转群时机, 由于近年来鸡的开产日龄提前, 转群最好能在16周龄进行, 但注意此时体重必须达到标准。

2. 换料

当鸡群在17~18周龄, 体重达到标准, 马上更换产蛋料, 能增加体内钙的贮备和让小母鸡在产前体内贮备充足营养和体力。实践证明, 根据体重和性发育, 较早些时间更换产蛋料对将来产蛋有利, 过晚使用钙料会出现瘫痪, 产软壳蛋的现象。保证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3. 环境

开产是小母鸡一生中的重大转折, 是一个很大的应激, 在这段时间内小母鸡的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 青春期的体重仍需不断增长, 要增重400~500克, 蛋重逐渐增大, 产蛋率迅速上升, 消耗母鸡的大部分体力。因此, 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外界对鸡的进一步干扰, 减轻各种应激, 为鸡群提供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

4. 体重

凡是体重能保持品种所需要的增长趋势的鸡群, 就可能维持长久高产, 为此在转入产蛋鸡舍后, 仍应掌握鸡群体重的动态, 一般固定30~50只做上记号, 1~2周称测1次体重。

5. 光照管理

产蛋期的光照管理应与育成阶段光照具有连贯性。开放式鸡舍如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增长的季节, 且鸡群在育成期完全采用自然光照, 转群时光照时数已达10小时或10小时以上, 转入蛋鸡舍时不必补以人工照明, 待到自然光照开始变短的时候, 再加入人工照明予以补充。人工光照补助的进度是每周增加半小时, 最多1小时, 亦有每周只增加15分钟的, 当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助光照共计16小时, 则不必再增加人工光照。若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缩短的季节, 转入蛋鸡舍时自然光照时数有10小时, 甚至更长一些, 但在逐渐变短, 则应立即加补人工照明, 补光的进度是每周增加半小时, 最多1小时, 当光照总数达16小时, 维持恒定即可。

产蛋阶段需要的光照强度比育成阶段强约1倍, 应达20勒克斯。鸡获得光照强度和灯间距、悬挂高度、灯泡瓦数、有无灯罩、灯泡清洁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人工照明的设置, 灯间距2.5~3米, 灯高 (距地面) 1.8~2米, 灯泡功率为40瓦, 行与行间的灯应错开排列, 这样能获得较均匀的照明效果, 每周至少要擦1次灯泡。

二、产蛋高峰期管理

1. 减少应激

尽可能维持鸡舍环境的稳定, 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干扰。

2. 适时投药

根据鸡群情况, 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投药, 或每隔1月投3~5天的广谱抗菌药。

3. 满足营养需要

注意在营养上满足鸡的需要, 给予优质的蛋鸡高峰料, 根据季节变化和鸡群采食量、蛋重、体重以及产蛋率的变化, 调整好饲料的营养水平。从产蛋开始到42周龄, 产蛋高峰料的饲喂必须无限制地让鸡自由采食。要使高峰期维持时间长就要满足高峰期的营养需要。能量摄入量是影响产蛋量的最重要营养因素, 对蛋白质的摄入量反应只有在能量摄入受到限制时才表现显著。对蛋重来说, 蛋白质中蛋氨酸摄入量是关键, 日粮中的含硫氨基酸对产蛋率极有影响。

三、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

当鸡群产蛋率由高峰降至80%以下时, 就转入产蛋后期的管理阶段。

1. 产蛋后期的管理特点

(1) 鸡群产蛋性能逐渐下降, 蛋壳逐渐变薄, 破损率逐渐增加。 (2) 鸡群产蛋所需的营养逐渐减少, 多余的营养有可能变成脂肪使鸡变肥。 (3) 由于在开产后一般不再进行免疫, 到产蛋后期抗体水平逐渐下降, 对疾病抵抗也逐渐下降, 并且对各种免疫比较敏感。 (4) 部分鸡开始换羽。

2. 主要措施

(1) 营养调整。母鸡产蛋率与饲料营养采食量有直接关系, 可根据母鸡产蛋率的高低, 调整饲料能量的营养水平, 降低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但在调整日粮营养时要注意, 当产蛋率刚下降时不要急于降低日粮营养水平, 而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排除非正常因素引起的产蛋率下降。鸡群异常时不调整日粮, 在正常情况下, 产蛋后期鸡群产蛋率每周应下降0.5%~0.6%, 降低日粮营养水平应在鸡群产蛋率持续低于80%的3~4周以后开始, 而且要注意逐渐过渡换料, 增加日粮中的钙。 (2) 注意日粮中钙源供给形式, 每日供应的钙源至少应有50%以3~5毫米的颗粒状形式供给, 这样能增加鸡对钙的吸收率。 (3) 及时剔除病鸡、寡产鸡, 以减少饲料浪费, 降低饲料费用。

四、产蛋期日常管理

1. 饲喂次数

每天饲喂3次, 为保持旺盛的食欲, 每天12~14点必须有一定的空槽时间, 以防止饲料长期在料槽存放, 使鸡产生厌食和挑食的恶习。

每次投料时应边投边匀, 使投入的料均匀分布于料槽里。投入后30分钟左右要匀一次料, 这是因为鸡在投料后的前10多分钟内采食很快, 以后就会挑食勾料, 这时候槽里的料还比较多, 鸡会很快把槽里的料勾成小堆, 使槽里的饲料分布极不均匀, 并常常将料勾到槽外, 既造成饲料的浪费, 又影响其他鸡的采食。所以要进行匀料, 并经常检查, 见到料不均匀的地方就要随手匀开。每次喂料时添加量不要超过槽深的1/3。

2. 饮水

产蛋期蛋鸡的饮水量与体重、环境温度有关, 饮水量随舍温和产蛋率的升高而增多。产蛋期蛋鸡不能断水, 鸡群断水24小时, 产蛋率减少30%, 须25~30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各种原因引起的饮水不足都会使饲料采食量显著降低, 从而影响产蛋性能, 甚至影响健康状况。因此, 必须重视饮水的管理, 用深层地下水供做饮用水最为理想, 一是无污染, 二是相对冬暖夏凉。笼养鸡的饮水设备有两种, 即水槽与乳头饮水器。用水槽供水要特别注意水槽的清洁卫生, 必须定期刷拭清洗水槽。水槽要保持平直、不漏水, 长流水的水槽水深应达1厘米, 太浅会影响鸡的饮水。使用乳头饮水器供给要定期清洗水箱, 每天早晨开灯后, 须把水管里的隔夜水放掉。

3. 拣蛋

为减少蛋的破损及污染, 要及时拣蛋, 每天拣蛋3~4次, 拣蛋次数越多越好。

4. 注意观察鸡群

喂料时和喂完料后是观察鸡只精神健康状况的最好时机, 有病的往往不上前吃料, 或采食速度不快, 甚至啄几下就不吃了;健康的鸡在刚要喂料时就要出现骚动不安的急切状态, 喂上料后埋头快速采食。

发现采食不好的鸡时, 要进一步仔细观察它的神态, 冠髯颜色和被毛状况等, 挑出来隔离饲养治疗或淘汰下笼。

饲养人员每天还应注意观察鸡只排粪情况, 从中了解鸡的健康情况。例如黄曲霉毒素、食盐过量、副伤寒等疾病排水样粪便;急性新城疫、禽霍乱等疾病排绿色或黄绿色粪便;粪便带血可能是混合型球虫感染, 黑色粪便可能是肌胃或十二指肠出血或溃疡;粪便中带有大量尿酸盐, 可能是肾脏有炎症或钙磷比例失调、痛风等。

初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篇6

关键词:初产蛋鸡,饲养,管理

初产蛋鸡开产前数周是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此阶段要进行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 给鸡造成极大应激, 因此蛋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 如果饲养管理不当, 极易影响产蛋性能。为此, 现将初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以供养殖户参考。

1 做好上笼前准备

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转群上笼前应检修鸡舍及设备, 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 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其步骤是清扫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 再用高压水冲洗鸡舍和设备, 待干后喷洒消毒液, 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另外, 要准备好所需的用具、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 安排好饲喂人员。

2 及时转群上笼

2.1 选留淘汰

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体型过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 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2.2 入笼日龄

在16~17周龄前上笼, 使蛋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 形成和睦的群体, 并保证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如果上笼过晚, 会推迟开产时间, 影响产蛋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可能停产, 有的鸡甚至会发生卵黄性腹膜炎, 增加死淘数。

2.3 分类入笼

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 鸡群中仍会有一些较小鸡和较大鸡, 如果都淘汰掉, 势必增加成本, 且蛋鸡舍内笼位不能充分利用, 因此上笼时把较小和较大的鸡留下来, 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 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管理, 促使其均匀整齐。如小笼装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的南侧中层笼内, 适当增加营养, 促进其生长发育;过大鸡则应适当限饲。按鸡笼容纳的鸡数, 每个单笼一次性入够数量, 避免先入笼的欺负后入笼的鸡。

3 注重免疫接种

开产前要进行免疫接种, 以防止产蛋期疫病发生。免疫程序合理, 符合本场实际情况;疫苗来源可靠, 保存良好;接种途径适当, 操作正确, 必要时进行抗体监测, 确保免疫接种效果, 使鸡群有足够的抗体水平来防止疾病的发生。

4 加强驱虫工作

开产前要做好驱虫工作。110~130日龄的鸡, 用盐酸左旋咪唑25mg/kg体重, 或用阿维菌素0.3mg/kg体重, 拌料喂饲, 隔7d再服用1次, 以驱除体外寄生虫;球虫卵囊污染严重时, 上笼后要连用抗球虫药5~6d。

5 创造适宜环境

产蛋鸡舍的最佳温度为15~25℃, 相对湿度为60%~65%。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秋季温差较大, 白天要注意调节温度、湿度。鸡舍内外每天都要打扫, 清除粪便, 减少氨味;做好通风换气, 保持空气新鲜。拣蛋3~4次/d, 以减少破损。

6 重视光照控制

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极大, 通过对产蛋鸡进行光照控制, 可刺激并维持产蛋平衡。此外, 光照可调节后备鸡的性成熟, 使母鸡开产整齐, 因此开产前后的光照控制非常关键。现代高产配套杂交品系已具备了提前开产能力, 适当提前光照刺激, 有利于降低饲养成本。体重符合要求或稍大于标准体重的鸡群, 可在16~17周龄时将光照时数增至13h, 以后每周增加20min直到光照射数达到16h, 而体重偏小的鸡群则应在18~20周龄时开始光照刺激。光照时数应渐增, 如果突然过长增加光照时间, 易引起脱肛;光照强度要适当, 不宜过强或过弱, 过强易产生啄癖, 过弱则起不到刺激作用。密封舍育成鸡, 前后光照强度以10~15Lx为宜, 开放舍育成鸡受自然光照影响, 开产前后光强度一般保持在15~20Lx范围内, 否则光照效果差。

7 强化饲养管理

开产前的饲养不仅影响产蛋率上升和产蛋高峰持续时间, 还会影响死淘率。

7.1 适时更换饲料

开产前2周骨骼中钙的沉积能力最强, 为使母鸡高产, 降低蛋的破损率, 减少产蛋鸡疲劳症的发生, 应从17周龄起把日粮中钙的含量由0.9%提高到2.5%;产蛋率达20%~30%时换上含钙量为3.5%的产蛋鸡日粮。

7.2 保证采食量

开产前应恢复自由采食, 让鸡吃饱, 保证营养均衡, 促进产蛋率上升。每100只鸡每周补喂砂粒500~1 000g。

7.3 保证饮水

开产时, 鸡体代谢旺盛, 需水量大, 要保证充足饮水。若饮水不足, 会影响产蛋率的上升, 并会出现较多脱肛。早晨应先饮水后喂料, 秋初饮凉水, 秋末饮温水。

7.4 密度适度

不论笼养或平养, 密度都不宜过高, 每只鸡应占有10cm左右的槽位。

8 减少应激

转群上笼和免疫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 捉鸡、运鸡和入笼动作要轻。入笼前在蛋鸡舍料槽中加料, 水槽中注入水, 并保持适宜光照强度, 使鸡入笼后能立即饮到水、吃到料, 尽快熟悉环境。保持工作程序稳定, 更换饲料时要有过渡期。开产前应激因素多,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以缓解应激, 常用的有VC、速溶多维、黄芪多糖等。

9 加强卫生防疫

上笼后, 鸡对环境不熟悉, 加之进行一系列管理程序, 对鸡造成较大应激。随着产蛋率上升, 鸡体代谢旺盛, 抵抗力差, 极易受到病原侵袭, 因此要严禁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 饲养人员进入前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和鸡场内外的消毒, 减少疾病发生。此外, 注意使用一些抗菌药和中草药防止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病的发生。根据疫病的发生规律, 在鸡开产前3~4周, 即120日龄前后, 做好有关疫苗的防疫接种和驱除寄生虫工作。开产后不宜再进行防疫接种和驱虫工作;否则, 会影响产蛋。

1 0 注意细致观察

如何加强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篇7

1 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仅为鸡生长发育所必需, 而且也是维持繁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必须要满足鸡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要才能使鸡保持最佳的繁殖性能, 提高其产蛋量。

2 加强饲养管理

产蛋鸡最佳室温为15~22℃, 在这一温度范围内, 能保持最高产蛋率。如果室温低于13℃或高于27℃, 产蛋率会明显下降。

湿度要合适, 以60%~70%为宜。若湿度过大, 尤其在炎热的夏天, 鸡体热散发受阻, 严重影响产蛋量。

通过大量饲养实践证明, 产蛋期光照时间以16~18h/d为最好, 无论其产蛋量、蛋的品质、蛋重、受精率、孵化率都, 能达到最佳状态。人工补充光照, 以每天早晨天亮前进行补充, 效果最好。

保持环境安静, 加强通风透气, 防潮防霉。防止猫、犬、鼠等动物进入鸡舍。

在满足鸡对粗蛋白 (18%) 、代谢能 (11.51MJ/kg饲料) 、钙 (3.5%) 、磷 (0.8%) 需要的同时, 要特别注意蛋氨酸 (0.3%) 、赖氨酸 (0.7%) 、缬氨酸 (0.58%) 的含量。

3 选留产蛋性能好的鸡

鸡的产蛋性能除了与品种有密切关系外, 还与个体的外部形态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头部清秀、喙短细、脖子细长、背腰长而平直、腿较细长、两腿间距宽、泄殖腔外侧丰满、内侧湿润、尾较长的鸡产蛋性能好, 产蛋率高。

4 炎热季节应采取的措施

在炎热季节, 鸡采食量下降, 摄人能量不足, 从而影响产蛋率。因此, 在夏季高温期间, 日粮中增添2%左右的脂肪, 可明显地提高产蛋率。

剪羽。鸡是无汗腺的动物, 耐寒而不耐热, 再加上羽毛保温性能好, 体热不易散失。在高温条件下, 容易造成热应激, 使产蛋量下降。因此, 在高温季节, 将产蛋鸡的胸、腹、大腿内侧、翅膀下面的羽毛全部剪短, 只留1.5cm长, 背、翼、尾羽则不剪, 以保护机体, 产蛋量可提高12%左右。

高温季节, 鸡通过热喘息呼出大量的CO2, 体内碱贮减少, 不利于蛋壳的形成。在日粮中添加0.5%的碳酸氢钠, 产蛋率可明显提高。阿斯匹林有助于热平衡, 日粮中添加0.05%的阿斯匹林, 有助于散热和增加产蛋量。杆菌肽锌是较好的热应激缓解剂, 日粮中添加0.002%, 鸡的采食量增加, 产蛋率和饲料报酬率明显提高。

5 加喂饲料添加剂

艾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必需氨基酸、叶绿素和生长素等。饲料中添加2%艾叶, 产蛋率可提高5%。

松针粉是生物活性物质, 含有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植物激素和杀菌素、微量元素 (铁、铜、锌、锰、钴) 等, 能促进生长发育。鸡料中添加5%松针粉, 仔鸡成活率可提高5%, 蛋鸡可提高产蛋率12%。

大蒜中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大蒜辣素, 能增加食欲, 提高消化能力。在日粮中添加2g次蒜, 雏鸡成活率可提高8%, 蛋鸡产蛋率可提高5%。

麦饭石含有多种对鸡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参与体内多种酶促反应, 能调节机体新陈代谢, 具有促进生长, 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蛋鸡料中添加5%麦饭石, 产蛋率可提高10%左右。

沸石是包括一系列含水的钙、钠、钡、钾的铅硅酸盐矿物, 含有镁、锰、铁、铜、硒等30多种元素, 其中氟化硅占60%。在体内可能具有多种生物酶的催化作用, 提高了饲料的利用价值。还可延缓饲料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饲料中添加2%的沸石, 产蛋率可提高10%左右。

海带含有丰富的碘化物、矿物质、维生素和促进动物生长的活性物质。饲料中添加3%的海带, 产蛋率可提高7%, 同时受精率、孵化率均有提高。

在蛋鸡基础日粮中加500mg/kg的色氨酸, 产蛋率可提高9%, 日产蛋量增加5.5g, 并且在53周龄后的产蛋量仍有提高。

在饲料中补充维生素C可明显缓解蛋鸡的热应激和增加采食量, 使产蛋量提高10%, 破壳率降低1.5%。

胆碱是维生素制剂, 属维生素B族, 饲料中添加0.05%的胆碱, 产蛋量可明显增加。

上一篇:中国发展新模式下一篇:桔梗GAP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