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精髓(精选12篇)
思想精髓 篇1
摘要:可以说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 新中国的建立与毛泽东的领导是紧密结合的, 而毛泽东的领导则靠的就是他的军事思想, 本论文就毛泽东独特的军事思想作了总结,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即关于人民军队, 人民战争和国防的一系列经典思想, 在严峻的历史背景下, 这些经典的军事思想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其做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又有了新的概括和表达。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 从而使我们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思想,重要性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述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结合了中国战争特有的特点, 充分发挥了军队与地势的优点, 并与马克思恩格斯普遍原理充分的结合, 为中国的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自成一派, 具有特定的含义, 而这一概念的提出和确立, 经过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是军事建设和国防建设及国家防卫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毛泽东强调建立自己的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毛泽东强调建立自己的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也称建军对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现状, 进行了辩证的历史的考察。从而得出, 建立建立自己军队重要性的结论, 其主要原因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各个方面的发展均处于十分不平衡的时期, 不论是在政治, 经济, 还是文化, 我们都不能和平的解决问题, 并且在当时具有反动情绪的阶级并不具有和平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权力, 所以我们只能以武装的斗争来反抗敌人, 并且我们的敌人来自于各个方面, 情况危急, 所以可以清晰的看出: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始终面临着复杂困难的国际环境的挑站。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面临的国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的两大主题, 当前总的国际形式是处于和平时期,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机遇, 抓紧发展我们的综合国力。客观事实告诉我们,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以后, 我军战斗队的职能不变, 目的也不能变。
三、毛泽东关于革命要讲究战术和方法的军事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闪光点, 虽然它只是其军事思想的伟大贡献之一, 但是以它为例足以让我们看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不同特别之处, 它是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上逐渐摸索出来的, 是经过多次的积累而成的重要的军事思想, 具有中国特色和特殊价值, 毛泽东以敏锐与独特的视角发现, 可以从农村最先取得胜利之后在逐步向城市进军, 在农村建立根据地, 更加的使军事力量得到保障, 不但解决了农村问题使农民得到依托和关注, 并且使得革命得到了胜利, 并且毛泽东曾说过“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1]这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 所谓的准备与把握就是, 有充分的条件, 和胜利的准备, 在该有灵活性的时候有灵活性, 该有主动性的时候有主动性, 才能制敌致胜, 应对自如, 而这种军事思想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正确的印证, 在学习中, 我们也要有准备, 有把握, 才能在学习中游刃有余, 充分的掌握知识, 在工作中, 我们也要有准备, 有把握, 这样才能把工作完成的顺利, 可以看出,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如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灿烂与璀璨。总之, 毛泽东的关于战术与方法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定会越发闪耀。
四、毛泽东关于国家的国防建设的重要性的思想
国防建设是国际的后备力量, 是不可或缺的十分重要的, 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建立强大的国防就是将“巩固国防, 保卫我国的沿海和边疆不受帝国主义以及其走卒的侵犯,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2], 作为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基本目的。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前夕, 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的强有力的号召。[3]毛泽东更加强调了做好应付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我国国土上来的各项准备。中国共产党人敢于也善于通过自卫战争来捍卫国家的各根本利益。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 人家侵略来了, 我们就一定要打, 而且要打到底。”[4]在解放战争后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构想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在如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世界背景下, 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队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的快速发展在其他国家看来已经是造成了威胁, 所以我们更加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来抵制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威胁。国防建设于我们息息相关, 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贡献的, 这又一次验证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与预见性, 不得不说,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 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精髓, 这些都来自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 在战场上创造出许许多多辉煌的胜利局面, 才有现在中国军队的由弱到强的发展,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军事史上独树一帜的, 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彭德怀军事文选[M].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8.
[3]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4]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思想精髓 篇2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读书心得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动各项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受益颇深,就直观感觉和领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该书集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特色在于阐述每个理论之后,提供了深入浅出的指导实践的原则和要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认识客观规律,并以这种规律性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而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环节,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典型形式。
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原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我们党倡导的一贯传统和作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必须善于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自觉地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实践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反思,不断自我修正,创新思维,革除陈旧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
三、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指的是事物上升的运动,是事物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不仅是现实世界中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变化的整体方向和主导趋势。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在对待量变与质变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抽象地谈论量变与质变孰优孰劣。要把握适度原则。办事情,作决策,都要“适度”。底线思维,是适度原则的体现,体现了度的两个关节点的对立统一,是“底”与“顶”的有机结合。只有“守底”,才有可能逐步达到事业的顶点;胸无大志、没有攀登高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守底”。事物的发展过程不是平直的、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过程。在人类社会,这一过程就是推陈出新、破旧立新的创新过程。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是人类社会创新的基
本形式,推进各种形式的创新,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唯物辩证法批判性和革命性本质的体现,要求依据实践发展和科学进步转变思维方式、突破思维定式,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反对各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破除迷信“经验”、“本本”、“权威”的惯性思维。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中把握事物的总体及其趋势,就必须把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是一种综合能力,既需要系统思维,又需要创新思维。一般来说,系统思维侧重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创新思维侧重于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战略思维则要求把这两个方面内在地综合起来,使之成为有机的统一。运用战略思维,必须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发展过程中挑战与机遇的关系,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党员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根本问题上,要有很强的“战略定力”。
四、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条件下,其表现形式、解决方法也是不同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的必由之路和根本方法。当代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的社会变革,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是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改革的最主要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是群众史观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贡献。党的群众观点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就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权力观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所谓政绩,即是为政之绩。习近平指出,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做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我们党的利益观同样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领导干部既不可跑得太前,成为冒进主义者;也不可落在运动后面,成为尾巴主义者。
六、科学的价值观原理: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看法和态度,回答诸如“信仰什么”、“追求什么”、“珍视什么”这样的问题,表现为人们的信仰、信念、理想,以及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公民都必须恪守的根本道德准则。
党员干部是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的奋斗者,是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引领者,是社会主义个人道德准则的践行者,同时对这
一特殊群体,也有特殊的价值追求,这就是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共产党人的天职。为民,就要情为民所系,就要权为民所用,就要利为民所谋。务实,是中国传统美德,更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务实,就要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清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清廉,就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不断增强自律能力;就要不断增强制度意识、法律意识,自觉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就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思想精髓 篇3
关键词:孔子思想;儒家;精髓;知其不可而为之
两千四百多千年,一位平凡的老师溘然长逝,在那个诸侯忙于争霸的年代没有闹起一点点风雨,走得平静而安详。命运没有给予他光华和荣耀,他的从政和游说处处碰壁,然而这位孤苦的老师却活得出乎当年寻常的长寿,在他七十三年的岁月里没有什么大的波澜,“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切随着众生皆定的命运生长。而在他的身后,恭恭敬敬侍立着一帮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子贡、颜回、有若、子夏……他们各有所长,其中一些人把老师平日里的言行以及同门间相互切磋的话语记录下来,论次编定,遂成一部《论语》,由孔门弟子代代相传,谁能料到这部语录竟在日后得以“独尊”,绵延不绝至今。
一、孔子思想的内涵
孔子是一位老师,他带领学生们在乱世宣扬一种叫做“儒”的学说。他把他的思想通过一言一行教导给当时人,他的言行取舍就成了儒家思想最初的积淀。可以说,儒学、儒家以及孔子是三位一体的概念,这个概念几千年前来不能彼此分离,亦无需分离。探讨儒家正源思想,绝大部分意义上就是探讨孔子的思想,孟子、朱熹等儒学后代的思想观念是补充完善。
关于孔子思想的内涵,历来不乏研究,注疏、义解、新解《论语》者数不胜数,而他们的中心却始终围绕着“仁”这一概念,“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其次是“礼”,“礼”是一种秩序和规范,推行和应用“礼”以达到和谐的状态,懂得“仁”和“礼”,便能够让人们“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再次是“中庸”,中庸讲究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它作为一种道德评价也成为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仁”、“礼”、“中庸”其实都是按孔子思想在道德层面上的表现而析分出来的。而使孔子遵循这种“仁”、“礼”、“中庸”的内心驱使,是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孔子思想真正的精髓。
二、“知其不可而为之”意蕴
“知其不可而为之”出自《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朱熹《集注》引胡氏曰“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故以是讥孔子。然不知圣人之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也”[1],认为这是一种通达;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引《康注》曰:“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者。孔子斯人,是与万物一体,饥溺犹己,悲悯为怀,……仁人之心,不忍若是,恝此所以为圣人也。知不可而为,晨门乃真知圣人者,不然齐景、卫灵公之昏庸,佛肸、公山之反叛,陈蔡之微弱衰乱,此庸人之所讥,圣人岂不深知?而恋恋徘徊,其愚何为若是载”,他对此评价道“儒学骨干仍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可称悲壮。此语之流传千古,岂不因是?”[2]认为这是一种悲壮的道德;钱穆认为“此门者盖一隐士,知世之不可为,而以讥孔子;不知孔子之知其不可而为,正是一种知命之学。世不可为是天意,而我之不可为则仍是天意。道之行不行属命,而人之无行而不可于道亦是命。孔子下学上达,下学,即行道;上达,斯知命矣。然晨门一言而圣心一生若揭,封人一言而天心千古不爽,斯其知皆不可及”[3],在这里钱穆将晨门、封人与孔子于乱世“为”与“不为”的思想作出比较,封人出自《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晨门和封人都认为在天下无道的社会中不应有所作为,这是顺应天命,而钱穆认为恰恰相反,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一种知命之学,因三人言论的对比才烘托出孔子可称圣人。李零读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专门著书并大胆定名为《丧家狗——我读论语》。台湾历史学家王健文撰有一部关于“寻找红气球”的小书,“寻找红气球”就是寻找梦想,小书名为《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为之”的梦想与“不可”的现实互为映照,“让他一生的故事更增添了无可排遣的悲剧意味,对孔子来说,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结局,但是幸而如此,才成就了历史上永恒的圣者图像。”[4]如此而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蕴就大抵能显现了,“知其不可”并非是时代难容的事,而是不可以在混乱的时代迷失自己的精神与生存状态,是孔子在心中追求的一种道义,虽然它不可能为当时人们所接受,他依旧不离不弃,终于踏上一条悲壮的路。这条路上,他不断宣扬自己的主张,鼓励沉沦和逃避的人们起来有所作为,同时也为自己强注底气。
三、孔子思想精髓为“知其不可而为之”
虽然“知其不可而为之”在《论语》全文只提到过一次,比不上“仁”、“礼”、“孝悌”等反反复复涉及,但“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精神,这种道德力量的运用却超越了政治观、鬼神观、学习观等诸多领域的限制,超越“私德”与“社会公德”[2]的分合,成为贯穿孔子一生并能概括孔子思想的一个概念。“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门在贫富贵贱上的取舍,“贫且乐也”的生活年代早已过去,而孔门依然守着远古的风气;“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孔门在人生使命上的坚持,任重道远可以使多少人放弃,而孔门以“士”的品格告诫自己不可以不弘毅;“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中有许多章节对君子和小人的作为进行了比较,为人们定义了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使“仁”、“义”、“和”等君子之风得到最直接的宣扬,而君子所厌恶的一切,小人固有的陋习,恰恰是社会普遍现象,君子少之又少,小人充斥人间,那么孔门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依然不厌其烦地宣扬着君子的品格,一遍又一遍,唯恐说得不够明白和详细。
当然,他也曾想过是否总有一日自己也会哀怨,会放弃,心中道义久久不能实现,也许他没有怀疑自己的坚持,却已经怀疑他的坚持能否会有好的结局。“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老师孤苦,终于在他七十三岁的时候结束了悲壮的一生,而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心念却未随着老师的撒手人寰而消散,就如他曾说过的话,“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三军如何能夺我的志,匡人如何能易我的志,孔子思想将代代相传,终于等到西汉董仲舒上书“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5]那一刻风光,成为一千三百年古代文化的典范,正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使得中华文化在面临一次次大的进攻和摧残时总有一批士人凛然坚持,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源远流长不尝间断的文明,不少西方人以为孔子就是儒家,儒家就是中国,何尝是无所依据的。因而,“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贯穿一切“仁”、“礼”、“中庸”、“孝悌”、“信”等士子美好的概念,是孔子思想最为精髓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4]王健文.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M]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思想精髓 篇4
一、贺龙民族体育情结的萌发与发展
贺龙出身了湖南桑植的少数民族聚集地, 他的民族体育情结的萌发和发展, 与他当时所处的中国社会时代背景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 他的民族体育思想也在发生相应的发展和变化。贺龙的民族体育情结的萌发和发展主要与出身环境熏陶、革命战争环境的考验和新中国成立后沉淀三个不同的时期。
1.贺龙与众不同的出身环境熏陶。
1896年, 贺龙降临在湖南桑植洪家关贺氏大家族, 但当时的中国, 正处在中日甲午战争的水深火热中。软弱无能、消极腐败的清政府, 一味地对内进行野蛮而残酷地打击和镇压, 对外却有表现出贪生怕死、屈辱求和。正好那几年, 湖南一带不是连年的旱灾就是连年的水灾, 贺龙成长的湘西大地在天灾人祸的多重击打之中, 人民食不果腹、饿殍无数、叫苦不迭、度日如年。尤其是贺龙生活的那一带由于民族众多, 不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整个社会的不安定, 让贺龙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刺激。面对豪绅地主对穷苦老百姓的残酷剥削, 在贺龙心底埋下了憎恶的种子。他发誓一定要为穷人争气, 为穷人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正好他所在的洪家关是远近有名的“武术之乡”, 在豪绅地主们的残酷压迫中, 贺龙加入了当地的群众队伍, 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习武学艺, 坚决与当地的恶势力抗争到底。当时, 贺龙虽尚年幼, 但他提出的“为穷人打天下而锻炼体魄”脍炙人口、深得民心, 使得大家深深地意识到, 各个民族的人民要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强健体魄, 这样才能真正地在与强大恶势力的抗衡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2.革命战争环境对贺龙的考验与反思。
1927年, 中国革命道路上被一层浓厚的乌云笼罩, 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 随后, 全国各地的革命武装斗争一触即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贺龙勇敢地站起来, 扛起来革命的大旗, 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无产阶坚强领导下的中共革命斗争。贺龙于次年的1月, 接到中共中央的派遣指示, 再次回到了湘鄂边区, 克服艰难险阻, 建立起革命根据地。可想而知, 在湘鄂边区敌人与我方力量悬殊巨大的形势, 能保全整个部队的生命就非常不错了。但贺龙却提出要更高的要求, 强烈呼吁“体育要为革命战争服务”。在战场上, 他鲜明地提到, 战士假如身体不好, 是肯定打不了胜仗的。所以, 他时常语重心长地教诲指战员们, 同时对每位战士都提出了强化身体锻炼、强健自身体魄的具体要求。除了行军作战, 贺龙平时还经常召集所有的战士练兵, 还直接指导一二〇师篮球队的成立, 教育战士们打篮球和平时锻炼不能当成是儿戏、当成玩乐, 而是要通过这种艰苦的训练, 用到夺取革命胜利的战场上, 要以此能更适应艰苦的作战环境。这样, 不仅加强了战士们的自身身体素质, 同时还加强了革命内部的团结, 在日后革命的胜利发挥中重大的功效。“我们开展体育运动, 是为无产阶级服务, 是为打败日本法西斯服务的。”贺龙提到的这种“体育为革命战争服务”的体育思想, 是贺龙对革命战争反思的直接体现, 同时是他民族体育情结的具体表现, 为其后来体育思想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新中国成立后贺龙民族体育情结的沉淀。
1949年, 成立后的新中国终于雄伟地屹立在世界之林。贺龙元帅在西南军区中任职司令员要职, 还同时担任了西南体育总会的名誉会长。后来, 贺龙勇挑国务院副总理重任, 同时还兼任了国家体育委员会主任。尽管当时国家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但贺龙元帅依然衷情执著于体育事业, 在加强国防和发展经济领域, 尤其是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体育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远离了革命阶级斗争的全新的历史条件下, 贺龙的民族体育情结逐渐沉淀下来, 鲜明地提出了——体育主要是为国防和经济建设而服务, 这种体育思想的提出十分贴切当时的时代背景, 深入人心。西南区首届体育运动会于1952年5月隆重开幕, 贺龙元帅亲自莅临大会现场, 不仅主持了大会, 而且饶有兴致地为大会作了“开展人民的体育运动, 为祖国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服务”的题词。在贺龙元帅看来, 要凝聚各民族的力量, 要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就要加大力度繁荣和发展体育事业。贺龙的体育思想精髓也逐渐地形成了系统, 并出现了大众体育、民族体育、人才体育等分支。贺龙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衍生的体育文化思想不断成熟, 全国人民也在他的思想的影响下, 意志坚强、身强体壮、机智型、综合性人才渐成气候。
二、民族体育情结背景下的贺龙体育思想精髓
1.十分注重筹备体育物质条件。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甚至是到了1948年, 我国的体育运动发展水平都是非常低的, 尽管参加了奥林匹克运动会, 但从来没有获得一枚奖牌。更严重的是, 在国内, 没有一支完整的健全的体育团队, 体育领域的专才十分匮乏, 缺乏专业的培养场所, 更别提专业的体育场馆了。贺龙元帅的体育思想中, 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就是要重视体育物质条件的筹备。新中国成立后, 贺龙广纳贤才, 召集张连华、蔡树藩、张之槐等出类拔萃人才筹备成立了国家体委, 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体育事业领导机构。在1953年11月, 在贺龙的直接领导下, 我国的第一所体育高校———中央体育学院在北京先农坛隆重举行落成暨开学庆典。1954年, 在张一粟 (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建参与者) 和万里 (时任北京市副市长) 等人的支持下, 贺龙提出在建设国内第一个多功能体育场馆, 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了一个涵盖了篮球馆、排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比赛馆、训练馆在内的体育馆, 总建筑总建筑面积超过3.3万平方米。在贺龙民族体育思想的影响下,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 我国先后有计划地建成了中型和小型体育场馆38所。同时, 2.5万座观众席以上规模的大型体育馆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相继建成。在北京国家体育馆中, 为重点培养国家体育运动健儿, 相继新增了摩托车赛车馆和射击场馆等场所。贺龙还大力提倡举办体育运动赛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体育运动会也于1959年9月在北京顺利举行, 在中国发展历史中第一个世界级体育运动冠军也由此诞生。在日后的体育运动比赛中, 中国的运动健儿屡屡挑战难关, 一次次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并于1965年成为了破世界纪录最多的一次。贺龙还十分关心运动员的家庭、婚姻、待遇等问题, 解决了他们退役后的安置问题, 同时还为运动员努力争取了许多合法权益, 使得运动员们在宽裕的无后顾之忧的物质条件下, 安心地参加比赛, 为夺得优异成绩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十分鼓励拓展和发展体育精神。
在贺龙民族体育情结的影响下, 贺龙体育文化精髓的另一个体现就是十分鼓励拓展和发展体育精神。在中国体育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时候, 他就经常勉励大家要“正视现实、克服困难、永远不要有低人一等的想法”, 强调运动员必须在“思想、技术、作风”上做到“三过硬”。随着国力的增强、体育事业的发展、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对外交流的加强, 中国和苏联、东欧和亚洲国家, 还有法国、西德等几十个欧美国家发展了体育往来。另外, 贺龙频繁派遣体育代表团出国访问和参加比赛, 促进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在关于鼓舞团结拼搏精神方面, 贺龙不断鼓励队员要有敢于拼搏的精神, 面对强手, 要敢打敢拼, 胜不骄, 败不馁, 他常讲“输球不输人, 赢球还要赢人”。“打出中国的风格, 打出世界的水平”的口号更是成为当时全国各运动队的行动指南, 至今还流传甚广。他明确要求运动队在参加国际比赛时应做到“加强团结, 增进友谊,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还提倡体育队伍学外语, 以利于在世界体坛扬我中华声音, 扩大了中国政治影响, 同时也加强了各国的友谊。
3.“勇攀世界体育高峰”。
因为自幼形成的民族体育情结, 贺龙元帅一直勇挑我国体育事业繁荣和发展的重任。贺龙领导开展了全民的大众化体育运动, 同时还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去引进国外专业的体育队伍、强化国内运动员的培养, 为赶超体育竞技世界顶尖水平创造了条件。通过对国内体育发展历程的把脉问诊, 结合中国人的自身特点, 贺龙元帅提出把羽毛球、登山以乒乓球等优势项目发展成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口, 以此增加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砝码。中国登山队员在党的领导下, 在贺龙同志的鼓舞下, 依靠集体的力量, 从万分险恶的条件下成功攀登了珠峰和西夏邦马蜂。中国乒乓球运动也由很低水平发展到拿世界冠军, 到如今成为我们的国球, 当时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的贺龙同志功不可没, 国家羽毛球队也是在贺龙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 屡次战胜世界冠军。
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出身环境熏陶、革命战争环境的考验和新中国成立后沉淀, 为贺龙民族体育情结的萌发和体育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其中, 注重筹备体育物质条件、鼓励拓展和发展体育精神、“勇攀世界体育高峰”等是贺龙体育思想精髓重要表现。贺龙倡导的民族体育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无限魅力, 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和思想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中既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又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 使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情感培养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尚光威.贺龙体育思想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2010 (16) .
[2]贺龙传[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1.
[3]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现实和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4]尚光威.贺龙体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2010.
[5]谢香道.简论贺龙的体育思想[J].江西大学学报, 1988 (2) .
[6]黄文辉.湘西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 2009 (4) .
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篇5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含义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实践表明,只有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才能做到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引出客观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有效地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必须掌握理论,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二是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毛泽东把理论联系实际形象地比喻为“有的放矢”,强调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去射中国革命之的,并对那种只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停留在口头上并不准备真正实行的倾向作了尖锐的批评。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施保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立场。毛泽东认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他强调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他还认为,除了实践,“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际斗争中不断地进行检验,丰富并且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长期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证明了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极端重要性。
总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三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汇,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回顾我们党 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论述。他说:“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呢?因为实际事物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所以,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理论与实际必须联系而不能互相脱离呢?因为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理论家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只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家,而不可能成为党和人民所要求的实际的理论家。党和人民希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能够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予科学的理论说明,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真正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要坚持学习和运用,但决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抄照搬。在这方面,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过沉痛教训的。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但决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
现在,在我们党内,贯彻执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状况总体是好的。各级党组织自觉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工作,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广大党员和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展示了共产党人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形象。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和干部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还存在一些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比如,有的常年坐在办公室,很少下基层,很少接触群众,对下情若明若暗,接“地气”不够;有的一切从本本出发,唯上、唯书、不唯实;有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思想和工作落后于客观形势的要求;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以至蛮干、瞎干;有的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需要,说假话、大话、空话,甚至弄虚造假;有的怕担风险,明哲保身,明知是错的,却听之任之,不批评制止;有的不喜欢听真话、实话,不愿意修正错误、择善而从。凡此种种,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要求,虽然不是主流,但如果不重视、不警惕、不纠正,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加清醒地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自觉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
真正把握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毛泽东同志曾对“实事求是”作过精辟的概括,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去年11月16日,我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曾专门讲了调查研究问题。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搞清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搞清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客观实际中的“实事”,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而这始终是我们进行一切科学决策所必需的也是唯一可靠的前提和基础。
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点,就是我们了解实际、掌握实情,最重要的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现在的基本国情,主要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经过新中国 60多年的发展,现在人口总量已达到 13亿多。要解决这么多人口的小康和富裕问题,是非常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底子薄”,就是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基础非常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底子薄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要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奋斗历程。始终牢记和准确把握这个基本国情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在考虑和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时候,对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应该研究和借鉴,但必须看到我国有 13亿多人口,而且半数人口在农村,因而就不能拿外国的城镇化经验来简单对比和套用。又比如,我们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社会制度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两方面,既要借鉴和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又要鉴别和摒弃那些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东西。总之,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不能忘记、忽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特点。
我们还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变化。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人力资源丰富,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但工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依然不少;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社会创造活力普遍增强,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还不少,等等。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要全面地看,辩证地分析。既要充分看到这些年来我国发展成绩巨大,有利条件不断增多,这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坚实基础;又要清醒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继续前进还面临不少制约和障碍。列宁说过,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这种全面性的要求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要求。因而,它也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最基本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充分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不是消极泄气,而是要避免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真正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发展问题要始终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完成。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我们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
思想精髓 篇6
[关键词]全面发展高职教育改革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意义。在人才的培养方法上,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孔子教育思想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融合二者的精髓,对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对现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1高职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意味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指人的各种需要、个性获得最充分地发展,同时完善个人生理和心理,促进思想道德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尊重人的个性解放,丰富人的各种能力,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虽然长期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大都停留在宣传上,还是处于过分强调学历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阶段。目前,适应新形势、适应高科技生产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2高职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意味着要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它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特别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本来就是对人的教育。但是,我国的高职教育更多地表现出的却是一种功利性教育的倾向。过去两年中,高职教育形成了多渠道、多模式的发展态势,积极开发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结构,招生规模也快速扩大。然而,在培养方法上却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忽视学生的技能培养、道德培养、素质教育、个性发展、不能因材施教,等等。如果高职教育不从学生的本位出发,很容易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失去应有的特色。许多学校以多招生、快就业、高学费为目标,不注重通过培养学生的素质来打造教育品牌,功利色彩较为浓厚,甚至偏离了教育的本质目标。
二、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1高职教育要注重德才兼备,践行全人教育。孔子是中国的教育大师,他一直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方法。孔子围绕既定的育人目标,确定了被称为“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涵盖了道德修炼、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等教学内容,并把道德培养放在首位,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培养胸怀弘道与行道志向的君子或志士。孔子的这一教育理想,强调品德是学生生存之本,高职教育可以充分借鉴。只有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才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如果一味强调技能的培养,是难以达到现代化教育的真正目标的。
2高职教育要尊崇“仁、爱”思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只有建立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业绩。“仁、爱”思想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仁、爱”可谓是孔子教育思想之“本”,他强调对学生要有发自内心的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个性需求,对高职院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谓画龙点睛。高职生具有成绩差、厌学、叛逆的特点,不易管理。如果教师尊崇“仁、爱”思想,用善良的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水到渠成。
3高职教育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心理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有智、愚之分,人的性格有鲁、雅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潜质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根据孔子的这一论断,分析并对待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教学途径就会豁然开朗。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招收的学生大多分数较低,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较弱,必须充分了解这些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和促进。针对高职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思考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和凸显,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认识现代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促进高职教育改革
1现代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只注重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培养,包括学生知识、品德、心理、社会适应性等各个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但许多高职院校片面强调技能培养,不注意对人的塑造,教学中仍沿用本科课程体系和授课形式,只注意传授理论知识和课本知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缺乏实训基地建设,并不能真正达到高职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以至于成为本科教学模式的缩影。在课程设置上,单纯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性,忽视学生的未来发展,忽视对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
(2)大班教学,满堂灌,不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不能因材施教。高职生个体差异大,爱好也不同,大多数存在厌学倾向。有的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差,但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则正好相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的差别也很大。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师资或教育设施,为节约资源,采取大班级教学模式,有的课堂人数多达100多人,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类教学,无法了解大多数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甚至连学生都认识不全。课堂授课仍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注意学生的听课感受、知识需求及理解能力。
(3)不能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不能做到良性的共同进步。教育活动是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整体性活动,必须各方协调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许多高职学校不注意对教师的在职培养,偏重于加大工作量,仅依赖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采取“涸泽而渔”的做法,没有可行的教师培养规划。许多民办学校把学校和教师的合同关系导入僵化,没有构建促使教师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和学校的教育事业真心地融为一体的机制。有些年轻教师仅把教师工作作为考公务员或去其它单位的跳板,并不热爱教育事业。从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来看,一些高职院校还没能达到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协调一致、良性发展,对教育的效率产生了直接的消极影响。有的高职院校师生关系还很紧张,许多教师不能真正地做到真心关心和爱护学生,一些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甚至故意和教师作对。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互动关系亟待完善。
2正视主要问题,促进高职教育改革。
(1)转变教育理念。教育是育人的活动,高职教育不只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孔子教育思想,承先启后,调整理念,践行全人教育。对待高职教育,学生、家长乃至社会还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将其看成是“低层次”高等教育,认为高中毕业生选择高职教育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分数较低的学生才会选择就读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择业时,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要改变这种片面地把高职教育看作是培养低层次人才的观念,强调对人的综合培养,把高职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不可或缺的位置。
(2)坚持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产业的升级换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高职教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校企联合,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实用型人才。要践行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把突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
“铁三角”精髓 篇7
在拉里·博西迪的“执行”概念被引进后, 中国迅速掀起了一股“执行风”, 甚至有好事者提出了“执行决定成败”的口号。重视执行当然是件好事情, 但不能把它的作用绝对化。如果“执行决定成败”, 那“细节决定成败”、“战略决定成败”又该放到哪儿?其实, 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 有很多因素。博西迪本人也在几年之后完善他的观点, 认为正确的商业模式才是做好企业的关键所在。
中国企业在强调执行几年后, 猛然发现他们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效果。虽然执行的观念已经进入到每个企业的文化里, 员工的执行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但整体效果并不一定理想。许多企业本希望用执行力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结果却发现, 公司所制订的各种经营指标虽然都实现了, 但公司的竞争力却并没有提升, 甚至还不如从前。这让他们不得不反思。
原因有很多,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只关注执行的效果, 却忽视了建立一个支持执行的管理体系。当执行力没有制度约束与支持的时候, 它就会变质, 甚至走向反面。
制度对一个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制度, 任何一个组织都无法把执行力转化为战斗力, 更无法获得持久的竞争力。明清史学大家孟森在阐述元朝为何崩溃时, 特别强调了制度的作用。他说:“元之武力, 自古所无, 大地之上, 由亚而欧, 皆其兵力所到, 至今为泰西所震惊。乃入中国不过数十年, 遂为极散漫、极脆弱之废物。其故维何?所谓‘马上得之, 马上治之’, 不知礼法刑政为何事。凡历朝享国稍久者, 必有一朝之制度。制度渐坏, 国祚渐衰。有经久难坏之制度, 即有历久始衰之国祚。”
制度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实际上, 从执行的角度看, 元朝的军队并非没有战斗力, 否则它也不能由亚洲打到欧洲。只不过, 就像本书第四部分所讲, 元朝军队的战斗力是游击队式的, 而非正规军, 所以不能持久。
孟森说:“元以兵力显, 试观《元史·兵志》, 止有佥军、补军、调军、遣军之法, 别无养军、练军之法, 是仍裹胁趋利之故技, 其他非所问也。”这段话是说, 元军只有调兵遣将之法, 而毫无练兵的制度。在本书“做正规军不做游击队”一节有一句话:游击队认为战斗力是靠枪打出来的, 而正规军却认为战斗力是靠纪律与使命感练出来的。这足以阐释正规军与游击队的区别, 也很好地阐释了为什么很多企业里面的团队虽然完成了任务, 却仍不能给公司带来竞争力的原因。
团队需要执行力, 更需要战斗力, 尤其是有效战斗力。任何一个团队领导都要认识到, 执行力不等于战斗力, 战斗力也不等于有效战斗力。要想获得有效战斗力, 就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流程去执行, 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显然, 团队的执行力之所以不能转化为有效战斗力, 与团队的执行过程有很大关系。
有效战斗力的核心在于“有效”二字。它强调, 仅仅完成任务是不够的, 公司需要团队的业绩, 也需要团队和公司一起成长。否则, 公司在不断长大, 而团队却原地踏步, 最后势必不能适应公司的新战略。因此, 所谓“有效”, 实际上就是既要有胜利的结果, 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果团队采取的是投机取巧, 甚至是饮鸩止渴的工作方式, 即使完成了任务, 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最终还是没有有效战斗力。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团队是公司发展的支柱。如果没有优秀团队的支撑, 公司即使有完美的战略和战术, 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取胜。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打造一支具备有效战斗力的团队成为了众多公司的紧迫任务。
和谐,企业文化的精髓 篇8
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寻找一个着力点。为此,企业应把“共创五感”作为建设“和谐企业”的主要内容,着力培育员工的“归属感、成长感、成就感、自豪感、责任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团队的“三力”,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
“归属感”源于企业“家”的环境氛围。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将对企业高度的信任和深深的眷恋,表现为团队意识、个人能动性体现,从而达到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自觉把企业这个平台作为个人事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成长感”表现在自身努力和团队协作下,实现个人与团队不断进步的过程。要坚持打造学习型企业,提高员工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鼓励全体员工在企业平台上、在和谐的工作氛围中,通过组织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奋斗得到持续成长,实现个人与团队的不断进步,让成长感看得见、摸得着。
“成就感”体现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应十分注重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双向激励。通过即时激励,充分发挥员工潜能,鼓励员工追求个人价值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使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业绩、体现价值、赢得尊重。
“自豪感”表现为一种强大的精神源泉。企业要让全体员工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辉煌成就而自豪,要让全体员工为济川“培育百亿规模、争先百强企业、铸就百年品牌”的宏伟愿景而自豪。
“责任感”体现为企业和员工履行各自义务的一种价值取向。责任感要求企业和每个员工真正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对社会负责,表里如一。责任感使员工对待工作任务,能够主动、自觉承担更多责任,体现的是企业员工的使命感,反应的是工作激情、动力、压力和价值。
“意会”当先,“言传”诗词精髓 篇9
一、类文对比,深化体验
古典诗词类文对比鉴赏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体现,也是中学生备考的需求。类文对比是引领中学生诗词鉴赏入门的法宝。笔者在诗词教学中遵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经典作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对比鉴赏,使其学会触类旁通,在感悟诗词的过程中,激发鉴赏的趣味,不断深化体验。
《破阵子》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书写的一曲军中战歌。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类文对比的鉴赏策略。学生对比阅读诗歌后交流展示,“结合注释,可知本词创作于作者被免官闲居农村时,而《示儿》的诗歌创作于去世前,为绝笔之作。”“我认为辛词借赠诗朋友书写个人壮志,而陆诗以遗嘱的形式告诫儿子,爱国深情至死不渝。”“我认为他们有共同之处,就是收复失地,达成祖国统一的愿望。”“读陆诗给我的感受是诗人虽遗憾而终,但坚信抗金大业终成;而辛诗抒发的是有志报国,但壮志难酬之情。”“我认为陆诗给我的感觉悲,而辛词是壮。”……学生在类文对比中意会诗词,于体验深化处,为诗人那份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与至死不渝的报国之情所打动,纷纷坚定了报国之情怀。
类文对比既是中学生重新认识诗歌的有效途径,又可以借此的重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学教师要从诗海苑采撷适合学情的诗词,引导学生反复吟诵,领会大意;鼓励学生于类文对比中精研诗词,会使学生不断内化情感体验,学会举一反三。
二、想象联想,感受意境
想象联想,感受意境是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的内容界定。古典诗词妙在含蓄隽永,有时不着一字,却字字渗透着情思。笔者在诗词教学中依据诗词本身的特点,在学生反复诵读诗词的过程中,着重引导他们立足诗词,合理展开想象联想,感受并体验诗词意境,挖掘深层意蕴,进行个性解读。
笔者在教学《钱塘湖春行》一诗时,以诗歌意象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意会诗中景象,再进入诗境品读浓郁的诗情。“请思考该诗描绘了何时的景色?”学生大声朗读,“是春天”“从何处得到的答案?”“题目中的‘春行’”“那诗中描绘了哪些初春的画面?”“有早莺争着休憩在有阳光的树枝上”“还有刚飞回的燕子在啄春泥筑巢”“小草破土而出,刚好到马蹄的地方”“地上还有星星点点的小野花”……“请再读诗歌,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意境?”“清新”“优美”“恬静”……“与诗人一同春游,你心情如何?”“喜悦”“悠闲”“轻松”……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各抒己见,他们以丰富的想象联想,尽情领略该诗歌的意境之美,解读含蓄的诗语时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想象联想是中学生意会古典诗词的便捷之路,感受意境是中学生解读诗词的钥匙。中学教师要积极创设适合学情的鉴赏氛围,让学生自主走进诗词营造的意境,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赏诗情画意,品深层意蕴,摘取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之果。
三、推敲炼字,升华情感
炼字是一门执着作诗的艺术。推敲炼字,引领中学生斟酌文字,可快速感受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笔者在诗词教学中精选典型的素材,来炼就学生一双慧眼锁定文字,意会诗人营造的意境特点,从而准确捕捉诗词旨意,于反复推敲处塑造其严谨的治学品格,使其情感得以升华。
一首《春望》以沉郁顿挫的格调传达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笔者在教学该诗时,在学生意会诗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以推敲炼字的形式深度开掘该诗深意。学生带问题自主朗读后组织语言,“我认为‘溅’和‘惊’字传神”“我同意,花鸟本为物,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在哪里?”“感时恨别之时,花在落泪,鸟在惊骇,诗人的情感胜此千万倍”“通过‘溅’和‘惊’,我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悲痛与惊恐”……“我认为尾联‘搔’字最精炼”“我好像看到诗人因感时恨别而白发稀疏”“词人想借助抓头发来派遣忧愁,但白发越来越少,却不能”……反复推敲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深入解读了该诗的内涵,也使个人的情感在杜甫‘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影响下得到升华。
推敲炼字,升华情感是引领中学生由‘意会’通向‘言传’的最佳桥梁。中学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推敲炼字的技巧,引导学生在严谨的炼字实践中,学会立足诗境享受推敲的韵味与魅力,升华情感体验,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成效。
示范:教师主导的精髓 篇10
一、注意细节, 示范精准
在音乐课上, 教师就仿佛是学生心中的一面镜子, 是学生心中最为生动、直接的榜样。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是学生观察和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言行是否亲切、得体, 举止是否透露出艺术的气息, 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表现。特别在细节处, 教师的示范绝不能马虎。例如, 在领读节奏或歌词时附点有点“拖”, 在跟伴奏范唱时第一拍没有很准确地开始, 在休止符的地方没能“刹住车”, 在不该换气的地方换了气, 在唱某一个音时偏低了, 等等。这些细节上的失误、错误往往会影响学生对歌曲的正确把握。对于这些细节, 有时候, 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做不好, 而是我们太忽视这些细小的地方了。
其实, 音乐课上老师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 对于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示范。精彩、准确的示范就如同点睛之笔, 能解开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迷茫, 克服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不足, 夯实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功, 引领学生领略音乐特有的魅力!
二、注重范唱, 声情并茂
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不少音乐老师用播放录音来代替自己的范唱。但实践证明, 录音远不及你老师跟学生面对面的、有感情的、声情并茂的范唱效果来得好。因为在此过程中, 老师所呈现给学生的不仅是声音, 还包括歌唱姿势、口型、肢体动作、情感等。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范唱中初步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歌词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等。事实也证明, 我们的学生更喜欢亲切的、生动的、活生生的歌声, 而并非是那些所谓的制作精美的音轨。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是创设情境、发挥音乐感染力、陶冶学生情感最直接的手段。“只有用心来演奏的东西才是最美好的。”教师用心的范唱一定是有感染力的, 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情绪。教师在范唱时还应注意身、形、神、情的巧妙结合, 用自己的情感、优雅的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 熏陶学生。
听过一位教师在课上精彩的范唱。她教三年级的歌曲《牧童之歌》。老师面带微笑的愉悦神情, 悠扬动听的声音, 再配以执鞭驾马的动作, 一下子将歌词中“骑上骏马扬起鞭, 赶上牛羊下河滩”的场景活生生地展现在了同学们的面前。不仅是在座的学生, 连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有了一种和她一同骑马驰骋的欲望!通过这位教师的精彩范唱, 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范唱使学生理解了歌曲内容, 感受和体验到了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同时, 也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去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
三、根据需要, 适时示范
音乐课应该主要是学生动口的实践。教师的示范应该出现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在歌曲演唱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在歌曲特点最突出的地方, 在歌曲的情感最饱满的地方。这样的示范, 完全是学生学习最需要的, 应该贯穿于整堂课的全过程。所以, 老师的示范不只是学生学唱前的那个范唱。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老师示范的地方是很多的。如简单的师生问好是一堂课学习情绪的准备, 在读节奏、读歌词时感情和语气的控制, 在每一句歌唱时音准的把握, 把整首歌连贯起来学唱时情感的抒发, 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老师通过示范, 让学生模仿, 进而理解而掌握的。教师适时且及时的示范, 对学生的听辨力、演唱能力, 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和想象力的提高, 是必不可少的。
把握学养的精髓 篇11
穆青讲:“常有年轻人来问成功的秘诀,该读什么书。其实,哪有什么秘诀,哪能限定读什么书呀。”成功不会如此容易、如此廉价、如此肤浅。大师们那些锦心绣口、一唱三叹的传世精品,仅仅是冰山浮出海面的一角。商学院的高材生不全是成功的企业家,中文系毕业不一定能成为作家,新闻专业出来的也不都是名记者,教科书中讲的那些条条都对,但仅仅是一些原则,好比下象棋,这些不过是“马走日,象走田”的基本规定,至于能不能赢,还得靠自己千盘万局厮杀出来的棋力,靠自己对棋艺的领悟,靠自己随机应变的发挥。范敬宜先生认为:学养是古今中外理论实践各种营养在一个人身上的综合反映。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梦想和精神,也无论主旋律、正能量,抑或是启蒙、带路,都是以言论的方式和社会大众沟通互动,也就需要学会“说话”。现谨从以下几方面浅谈言说者如何加强学养的锻炼。
涵养超越个人名利的使命感、责任感
对年轻人来说,这是个听起来很虚,其实很实的要求。现在年轻人学养状况不佳,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正确的职业观,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纵览古今中外,对人类社会作出贡献者,无不洋溢着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古代,为了尽言官的责任,有“死谏”的传统;中外新闻史上,为尽责而献身的记者不胜枚举。历史是公正的,人民心中是有杆称的。热衷个人名利者往往出不了名,忘我尽职者却常常千古流芳。马志尼实践了自己“人生是一种使命,因此责任就是它的最高守则”的诺言,结果,意大利革命是同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马克思语)。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言说者都要有责任感。社会责任理论是西方新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制约新闻从业者言行的重要价值标准。马克斯 · 韦伯认为,“同学者相比,新闻记者所承担的责任要大得多”,所以,记者“要比普通人更加谨言慎行”。大众传播学理论从把关人、人和社会的塑造者、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等角度强调传者的责任。
中国台上台下的言说者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话语权力,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受众,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影响力。不过,我们在自豪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认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拥有的话语权力、受众数量、影响范围与责任和义务是成正比的。
丰富跨社会群体的生命体验
生命体验是获得间接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了解国情民意的必由之路。罗素讲,知识从来源上分:一是个人直接体验得到的知识;二是通过他人间接体验得到的知识;三是内省得到的知识。从性质上分,有科学的知识、神学的知识、哲学的知识。黑格尔说:同一种“意义”,可能以宗教信仰的想象出现,也可能以哲学概念的形式出现,还可能以街巷俚语的形式出现。马克斯 · 舍勒说,一个词的意义可以转换,同一意义可以由不同的词来表达。深切的生命体验,不仅能得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感悟,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国情民意有真实的了解。现在一些调查的工具很先进,方法也很科学,但由于缺乏对底层现实的真切体验,在“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糊弄下,玩劳民伤财的“假数真算”游戏,严重者甚至误导了各级领导的决策,而决策的失误又是最大的失误。
生命体验是记者学养永不枯竭的营养之源。生命体验,没有刻骨铭心的爱与恨是体味不出来的。艾青写诗时为什么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对脚下热土爱得深沉;穆青的作品为什么充满感人的力量,因为他对人民情深义重;歌德说:“谁要想理解诗人,真正领会诗人的作品,那么就应该去拜谒那曾经养育了诗人的故乡。”就像安泰不能离开大地母亲,生命体验给你无穷的素材,天启的灵感,无尽的力量,永远的激情。
生命体验是涵养判断力的基础,是避免随波逐流的罗盘。敏锐准确的判断力是学养的一种重要素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风、各种潮流、各种热,不少言说者在迷失了自己的同时,还误导了受众。一位老前辈用自己一生的教训告诫:“做人,不要做风派的人。”他翻箱倒柜找出几十年发表的作品,码起来有半人高。面对这些当年风光一时的作品,老人黯然地说:“现在想出本集子都挑不出来。”没有自己的根,浮萍永远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北斗,什么风都是逆风。万丈红尘中难免困惑,但生命体验会支撑判断力,判断力会矫正人生路标。孔子讲,“礼失,求诸野”,“学在民间,道在山林”;林毅夫说:当理论和经验事实不一致时,应该修正或摈弃的是理论模型。一位鸟类学家说:当书本与鸟类发生矛盾时,请永远相信鸟类!
蕴积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案头有几套西方思想家访谈录的丛书,其中部分是专家之间的对话,大部分是记者的访谈。我在钦佩这些思想家的精辟见解之余,更惊叹这些记者的学术造诣和采访艺术。他们能深刻理解专家的思想,并把枯燥的学理用深入浅出的大众语言表述,而且,理解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能动的,如巴赫金所说:带有创造的性质,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闪出新的智慧的火花。读这样的访谈录实在是一种心智的美餐。
马克斯 · 韦伯说:“在新闻工作中,一项真正出色的成就所需要的才干,同任何学术成就所必须的才能绝对不相上下。”专家是在渊博的基础上对少数领域有独特的创见,言说者是在渊博的基础上对很多领域有出色的表述,也就是说,言说者学养知识结构的定位应该围绕如何锻炼和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范敬宜在《新民晚报》上专门写了一篇谈学说话的文章,讲他一生都在学说话,到现在还没学会、没学好。文章写得很随意,但蕴涵的道理很深刻。从职责方面说,记者是干什么的?是学说话的,干什么吆喝什么,没有理由不把说话学好;从学理方面分析,现代哲学已发生语言学转向,说人在本质上是一个语言的存在物,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说:语言也是行动。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写道:直到生命结束,“说话人始终不断地做着同一件事,即像幼儿那样学语言”。而且,不同社会群体的语言是不同的,这就需要重新编码,需要翻译和转换。从现实需要方面来说,很多问题的原因在于各群体间的不理解甚至误解,讲明白了,说开了,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了。
nlc202309050423
如何为提高说话水平而拓展知识结构呢?这不像盖大楼,用多少块砖,多少吨水泥,可以量化;倒像中国古代寓言中道士的竹笼,放俩鹅也行,放两百鹅,笼不加大,鹅不加挤。不能规定读几本哲学、几本历史、几本经济,只能从总的原则和努力方向上说说。大凡说话有水平者,一般都能处理好渊博与专长、犀利与委婉、深奥与浅显、典雅与通俗的关系。谨围绕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浅谈加强言说者学养的锻炼。
⑴渊博与专长。读译著时,我最爱看前面的小传和简介,曾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作者的学科构成列表,发现他们大多跨多个学科。如:康德既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又是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帕斯卡尔既是卓越的理论、实验科学家,又是卓越的思想家,等等。最有说服力的是“复杂理论”的诞生,一群一流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对话、争论,激荡出全新的理论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古今中外各科大家无不是博约相济,以博驭约。朱熹综罗百代,才能集理学大成;钱钟书学贯中西,方能另辟天地;物艺相通,书法要“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郑板桥语),绘画要“收尽奇峰打草稿”,扭群山粉碎而后重塑;而且,“道欲通方,而业须专一”,“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忽人之所谨”。这些对我们加强言说者学养锻炼都有启示意义。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像章太炎那样说天下已无书可读的人是没有了,必须有所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某些方面加强学习。
⑵深奥与浅显。如何将深刻的政策话语、深奥的专家话语翻译、转换为通俗话语,最能体现言说者功底和灵气。这种转换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的原理,不能展开论述,仅从基本原则上举几个例子。
复杂变简单。如:《读者》转载《20年最具影响的10句口号》一文,10句口号通俗而又深刻,是基本国策、治国方略、国情民意的通俗表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最通俗表达;”“理解万岁”反映了对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渴望,社会对多种选择的宽容;“只生一个好”是基本国策的最民间表达;等等。这10句口号的沟通动员力量,是任何宏篇巨著也无法比拟的。
枯燥变形象。如:《经济日报》庹震把论规模效益的枯燥文章改编为“一个饺子和一锅饺子”的浅白比喻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我们现在一些文章不能打动人,就在于自己未彻底弄懂,而彻底弄懂的一个标志就在于能够用浅显的语言、最形象的例子进行阐述。尤其在人们喜欢用眼睛学习和思维的今天,更应该注意形象化。
科学变常识。科学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们可以被还原为常识,科学借助于常识是可以被普通人理解的。徐迟《谈夸克》文把物理学的尖端理论问题写得深入浅出、活灵活现;钱学森给老帅们讲导弹,老帅们说:听懂了!钱学森认为许多人讲得听不懂,不是口才问题,而是不会用非本行人的思维逻辑和通俗的比喻,不会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科技问题。深刻与通俗并不矛盾,法布尔的《昆虫记》像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但又有谁怀疑它的科学性呢?巴赫金曾说:“特别的通俗性”丝毫不会使大作降格和影响读者看它的严肃性。只有通俗易懂才能有人听,才能有效果。王阳明的弟子在街上讲学,人不听。王说:你们拿一个圣人面孔去与人讲学,人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⑶犀利与委婉。同一句话,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效果,关键要分清对象和场合。两位女士吵架,用语都是最简捷、最噎人、最扎人的,不会有“因为”、“所以”之类的词儿;有的话可以疗疾,有的话可以置人死地;有的话可以把大事化小,有的话可以把小事弄大。在沟通、理解问题上,有时候需要直接犀利,有时候亦如在政治中,直线反而是两点间最长的距离。书籍和生活中例子不胜枚举: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描之以景,将犀利与委婉融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骆宾王的《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其语言的犀利,可谓千古绝唱,难怪武则天挨了骂还对其赞不绝口;中国古代语言的委婉、含蓄是非常有水平的,关于“死”就有各种委婉的说法;明明是厚着脸皮去跑官,却充满了诗情:“画眉深浅入时无?”明明是拒绝当官,却含情脉脉地说:“只恨相逢未嫁时。”因为直接拒绝,有掉脑袋的危险;中国人是非常看重面子的,委婉是保全面子的方式,保全了面子就捍卫了尊严,然后,什么话都好说。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不充分认识这一点,不加强委婉的说话艺术的锻炼,也就很难实现与社会各群体的良好沟通。有一次,我请教范敬宜先生某某问题可不可以报道,他说了两句令我终身受益的话:“没有什么不可以报道的,关键在于你怎么报道;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关键在于你怎么说。”闻此言,顿觉海阔天空!关于“犀利”和“委婉”,祖先给后人留下丰富宝藏,遗憾的是,有些人把这些遗产用在勾心斗角的名利之争上,有关著作还大多停留在抖机灵的诡辩术层次上,缺乏学理的研究,缺乏将其运用到利国利民的沟通实践上。令国人汗颜的是,法国人的《迂回与进入》倒是从学理上对中国的“委婉”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⑷典雅与通俗。多年来,一直有雅俗之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分。其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雅与俗并不是泾渭分明、一成不变的。想当年,《诗经》、《圣经》、《荷马史诗》全是俗的,是朴实的口语化的作品,今天却都成了雅的;当镜子和铝制品只有宫廷才用得起时,它们是雅的,民间普及了,又成了俗的;秦砖汉瓦用来盖房时,它们是俗的,现在用来收藏又成了雅的;手机少数人拥有时是雅的,现在连歌厅小姐都人手一部时又成了俗的;人人都明白的道理是俗的,少数人明白的理论是雅的;有用的东西是俗的,没用的东西是雅的;在贵族沙龙里,说法语、英语是俗的,说拉丁语是雅的。《红楼梦》里妙玉对贾宝玉说:“喝茶一杯是品,两杯就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驴了。”似乎越少的、越难懂的、越没有用的、越古老的、越没有生命力的越是雅的。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雅俗之分的标准?根本原因在于拥有政治、经济、文化优势的阶级或群体,有能力垄断、霸占一切稀缺资源,并以此作为标志其优势地位的外在符号,以此支撑其内在优越感,以此将自己与大众区别开来。
言说者应该理解雅与俗的历史演变,理解雅与俗的形成原因、划分标准以及各自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要让自己从文化优越感中跳出来,从大众的视角看雅和俗,通过寓雅于俗,雅俗互补达到沟通的目的。随着泛大众文化消费群体的形成,受经济规律的牵引,大众对娱乐、轻松的需求,拉动了媒体文化的大众化转型,削弱了精英的文化支配权,缩小了雅与俗的鸿沟,“雅与俗、高与低、精英与大众的界限已经模糊”。主旋律也常常借助大众文化逻辑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新时期的言说者,既受制于政府意识形态,又受制于商品生产规律,受制于写作艺术美的规律,“政治、商业、艺术”三重话语交叠的语境,既是把握雅与俗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言说策略的生存定位。雅,不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不是引用几句古诗词;俗,也不能理解为模仿一些俚语土话、流行新词,应该在对雅与俗宏观的、历史的、现实的洞察中,发掘出活的酵母和营养,融入生命体验中,融入灵魂的塑造升华中,融入自己的作品里,才能在提高自己学养的同时,发挥言说者在各社会群体之间的沟通作用。
学养因人、因时而异,不能划一规定,不好量化衡量,不能一蹴而至,只能在把握学养精髓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素质基础和工作生活环境,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现实的需要,日积月累地学习和努力。这就像往杯里加水,总会有一滴溢出来;就像友谊的形成,总会有一次关怀令人感动;待到“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余秋雨语),自然“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精品就会喷薄而出了。
把握文化精髓建立文化机制 篇12
把握文化精髓
我们一贯坚持“人才立行”的管理理念, 对银行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1.“孝心、责任、尊重”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根本
我们经常教育员工要在家庭中尽孝, 在企业中尽职, 在社会中尽责, 一个有“孝心”的人, 才会懂得尊重, 才会承担责任, 才会知道感恩, 才会做出回报。构建和谐企业, 最重要的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尊重。
2、“诚信、学习、共赢”是我们企业文化的内涵
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服务业, 因此, 诚信是中信集团和总行营业部的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条。诚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我们强调以信交天下, 以信取信, 受之以信, 付之以信, 得之以信。
为了建设学习型的人才组织, 加强团队的职能化和专业化, 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超越传统员工培训的观念, 有了一些新举措, 主要体现在战略转型与人才培养的紧密联系、人才培养与员工职业生涯的合理关联、人才培养与绩效的科学挂钩等方面。
我们提倡的共赢, 既是企业与市场及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更是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3、“进取、超越、奉献”是我们的企业精神
我们提出了“善于思考, 勤于研究, 勇于探索, 永争第一”的创新理念。“十二五”期间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转折期, 要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引导员工思考、研究、探索, 鼓励在合规范围内的创新、进取和超越。
未来竞争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竞争综合实力, 我们需要在人才、渠道、产品创新与服务、风险管控、定价能力、管控模式及管理机制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观念需要得到加强。在产品同质化时代, 服务质量提升关键在于产品创新和人才发展上, 这是提升竞争实力, 体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所在。
建立文化机制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总行营业部服务品牌, 树立和传播优秀企业形象, 把总行营业部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和持续成长力的优秀银行服务品牌企业。
1、制定规划和管理目标
我们制定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管理目标是以文化理念为先导, 持续促进总行营业部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提升管理效率。
2、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的关系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协调。我们十分注意发掘适合总行营业部的企业文化理念, 使之密切结合总行营业部的发展战略。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和企业制度、企业管理相配套。三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和员工的个人成长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目的, 是通过文化建设变革管理、变革组织氛围, 建设一种群体认同、齐心协力、团队合作、昂扬向上的组织文化, 让员工随着事业发展, 自己有进步、有收获、有提高, 事业发展顺畅, 家庭生活幸福。
3、持之以恒地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思想精髓】推荐阅读:
东西方管理思想精髓06-20
谈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0-25
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精髓?07-29
文化精髓11-08
认识精髓12-02
英语精髓12-19
西方文化的精髓10-03
管理创新的精髓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