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意向行业

2024-10-09

求职意向行业(共3篇)

求职意向行业 篇1

随着大学毕业生日益增多, 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日益严峻, “毕业就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噩梦, 一方面是积极适应就业情况, 另一方面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开拓就业渠道, 积极寻找就业机会。可见, 当前全社会都应该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 同时也体现了大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作用。

1、问题的提出

目前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的关注, 彭晓华等人 (2010) 就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对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探讨, 为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借鉴。缪艳君等 (2012) 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 发现大学男女生在求职意向、求职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冯彩玲等 (2011) 对大学生就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机制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后, 认为当代大学生求职行为上主要受到求职自我效能感、情绪控制和人格外倾等因素的影响。郑威等 (2011) 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男女大学生在预先应对、求职行为水平上差异显著。陈仪梅等 (2007) 结合大五人格特质理论, 编制了求职行为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五个因素除神经质外, 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可有效预测大学生求职行为。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人格特征和求职意向关系进行探讨。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随机抽样加方便取样的方法, 从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毕业生班级278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300份, 得到有效问卷278份, 回收率92.67%。

2.2 研究工具

(1) 自编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共有6个项目, 收集有关年龄、性别、专业、民族、生源地等专业人口统计学信息以及求职意向等。

(2) Eysenck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采用在2000年由钱铭怡、武国城等在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版本基础上修订的版本。各12个项目, 问卷包括病理人格、内外向、情绪稳定性、效度四个量表。

2.3 数据处理方法

性别“男”=“0”, “女”=“1”;

民族“汉族”=“0”, “少数民族”=“1”;

生源地“城市”=“0”, “城镇”=“1”, “乡村”=“2”;

热点问题“国家公务员”=“0”, 事业单位=“1”, 私营企业=“2”, 自主创业=“3”, 其他=“4”。

3、结果分析

3.1 性别、民族等在求职意向上的分布情况

3.2 人格特质和关注热点的关系

4、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1) 男女大学生在求职意向上有显著的差异;

(2) 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求职意向上没有显著差异;

(3) 城市、城镇、农村在求职意向上有显著差异;

(4) 在人格特质上, 外倾性和精神质上的求职意向有显著差异, 而掩饰性和神经质在求职意向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4.2 建议

目前大学生求职意向是多样的, 应注重对求职意向加以引导, 掌握大学生求职动态, 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

(1) 掌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调动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应注意掌握大学生的求职意向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从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着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职业观。

(2) 顺应时代发展, 调整工作视角, 坚持以人为本, 完善教育方法。以改革为核心, 探索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 努力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3) 不断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队伍建设力度。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至关重要, 自身要加强对就业管理政策和现代文化知识的学习, 提高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 形成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

(4)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要围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更好地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力度。

总之, 大学生求职意向体现了大学生的基本需求, 只有不断深入了解调查大学生的需求变化, 掌握影响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因素, 不断完善教育服务体系, 才能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华, 张淑华.大学生求职行为模型的构建[J].教育经管理, 2005, 1.

[2]彭晓华, 刘志伟, 周探科.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调查分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 5.

[3]缪艳君, 巩文冰, 何腾腾.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9.

[4]冯彩玲, 时勘, 张丽华.高校毕业生求职行行为影响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 2011, 34 (1) .

[5]陈仪梅, 周红萍, 张淑华.大学生人格特质对求职行为作用机制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分析 篇2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以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专业211名毕业生中182份有效问卷数据统计:

首先,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得知, 在就业、择业的很多问题上, 学生们的选择有着普遍性及相似性, 主要表现为:

(1) 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系统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只有简单规划, 甚至没有规划。

(2) 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就业, 所占比重为75%。从数据得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很大, 也反映出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尴尬境地。

(3) 在期望月薪的问题上, 大部分学生希望自己就业后的月薪达到3000元以上, 所占比重为74%。

(4) 在首选就业方向的问题上, 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到国有企业工作, 所占比重为52%, 而首选自主创业的学生为0。

(5) 在选择工作是否与专业对口的问题上, 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先找份工作, 择机再转向本专业, 所占比重为33%。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比较灵活, 不拘泥于专业限制。

(6) 在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问题上, 大部分学生归咎于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及自身就业能力较差, 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增加社会实践。

(7)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践及工作经验、社会关系、沟通表达能力、学校知名度等因素对就业影响最大。大部分学生择业过程中优先考虑薪酬待遇及工作地点等因素, 希望在大、中城市等发达地区工作。在就业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对学校就业指导、社会相关服务和国家就业政策解读的诉求。大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前的准备有着充分的认识, 认为在校期间增加知识积累, 参加科技比赛增加实践经验能够建立自身就业优势, 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册、双选会等途径获得就业信息。

其次, 在其他问题上, 44%的学生对就业前景表示悲观, 77%的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属于精英分子群体, 这体现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社会定位盲目乐观, 然而在严酷的就业形势下又表现出对未来的担忧, 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鉴于以上数据, 我院结合市场前景、社会环境、专业特色、学历层次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及咨询。

首先, 邀请主管就业的资深指导教师及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开课讲授, 以专业设置实际情况为基础, 结合充分的市场调查为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及国家相关政策。

其次, 根据专业设置不同进行针对性指导: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师范专业, 在加强学生实际授课能力的前提下, 鼓励并推荐学生到其他中职院校进行授课实习, 使学生毕业前积累大量讲台经验;在课程设置上, 实际动手操作占较大比重, 在熟练掌握各工种操作的前提下, 组织学生到知名企业进行实地实践, 积累工作经验。

再次, 通过求职意向调查, 26%的毕业生有创业意向, 希望得到饮食业、教育、汽车、服务、科技、手工制品、营销等方面的相关培训。根据学生创业意向, 在今后就业工作中可以邀请杰出校友及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为毕业生作现场讲座, 结合自身创业历程, 为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除此之外, 邀请专业课老师指导学生撰写创业报告, 帮助学生申请创业基金。

最后, 对学生提供个别指导, 开展职业测评、心理测试、为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巧荣.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教育策略思考[J].职业时空, 2009 (9) :78-79.

[2]张秀琴, 等.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方案的优化与管理实践分析[J].高教论坛, 2010 (2) .

[3]张雪晖, 马海忠.大学生就业前的准备[J].职业, 2011 (16) .

求职意向行业 篇3

1 就业意向分析背景

2013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今年增加到699万人。未来5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 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 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 总量近1600万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 因此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012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3670万吨, 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万亿元, 实现利润1350亿元。有色金属工业总体上发展平稳, 预计未来用人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

2 就业意向分析

2.1 偏好的就业地区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 有34.6%的人期望在家乡及附近地区就业, 30.6%的人期望到省会或沿海开放城市就业, 16.2%的人期望在直辖市就业, 而只有6.8%的人期望在有就业优惠政策的地区 (如西部地区) 就业, 大多数学生对到西部那些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就业不感兴趣。

2.2 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单位性质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 有39.1%的人期望的就业单位类型为国有企业, 与上年保持基本一致。另有17.2%的人选择了事业单位, 14.6%的人选择了外资或合资企业, 而只有5.4%的人选择去私营或民营企业, 几乎没有人对乡镇企业感兴趣。

2.3 大学生毕业一年内的设想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 57.6的学生打算毕业后一年内即参加工作, 这一数字较去年增长了9.5%, 29.8%的人希望在国内继续深造;5%的人打算出国学习;3.4%的人希望过一段时间再说;3.2%的有创业的想法。可见, 在所调查学生中, 打算毕业后直接工作的人占了大多数。

3 影响就业意向的因素分析

3.1 选择就业地区的首要因素

进一步了解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区的首要因素结果发现, 44%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首先考虑的是未来是否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为收入水平, 占14%;考虑离家近以便照顾亲人的占13.4%;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占12.2%和10.8%。

可见大学生选择工作地区最注重的仍然是个人的职业发展机会, “90后”的高校毕业生可能更加看重自身的发展与个性的展现。

3.2 选择工作行业的首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选择工作行业的因素中, 有34.2%的人选择了行业发展前景, 23.4%的人选择了专业对口, 21.2%的人选择了收入水平。可见, 大学生选择工作领域时, 多数人优先考虑的是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情况, 因为行业的发展前景通常会影响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3.3 选择工作优先考虑的因素

在选择工作时, “薪酬与福利”、“工作所在地域”、“晋升空间”是大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 被选择比例分别达到了21.1%、17.2%和11.4%, 数据与去年持平。

3.4 对待专业对口问题的态度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 有67%的人希望尽量寻找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但不要求完全对口;21%的人认为专业对口不重要或是根本不考虑专业对口问题;另有8%的人对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不予考虑。

3.5 参加调查的大学生样本家庭经济情况

参加调查的大学生中, 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 分别占44.6%和36%;另有10.2%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为很困难, 只有1.8%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为富裕。

3.6 参加调查的大学生样本家庭所在地情况

在参加调查的大学生样本中, 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所占比例最大, 高达37.8%, 其次为地级市、县级市或县, 分别占了20.6%和16.0%。

4 针对有色行业就业意向分析

4.1 选择有色金属行业的情况

对大学生样本进入有色金属行业的就业意愿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有36%的人表示愿意将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就业首选, 33%的人希望加深对有色金属行业的了解后, 再考虑进入这个行业。26%的人觉得有色金属行业不是首选, 但可以作为备选;只有5%的人表示基本不会考虑进入有色金属行业工作。可见, 大学生在毕业后更多的还是想能够学有所用。

4.2 对有色金属行业的了解情况

进一步考察大学生样本对有色金属行业的了解程度, 结果表明, 有6.2%的大学生对有色金属行业完全不了解;38.6%的大学生对有色金属行业基本不了解;仅有2.4%的大学生对有色金属行业非常了解。虽然绝大多数所调查专业的大学生都是有色金属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即便是这些学生对有色金属行业仍然所知甚少。

5 工作预期与职业发展分析

5.1 期望月薪

在大学生样本中, 有39.2%的人期望首次入职的月薪在3001-4000元之间, 可见, 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发生了变化, 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压力有所增大;27.0%的人期望月薪范围为2001-3000元;13.6%的人期望月薪范围为4001-5000元;5%的人期望月薪在7000元以上, 较去年有所上升。不难发现, 薪酬预期的上涨一方面与经济形势有关———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有所上调, 通胀预期强烈, 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薪酬预期。整体看来, 大学生首次入职的期望月薪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

5.2 择业价值观分析

在对未来工作的预期中, 排在前三位的是“获得较高收入”、“有较多的时间与家人团聚”和“获得较高的成就”, 分别占了29.2%、15.8%和11.0%, 大体与去年持平。

5.3 大学生未来五年职业发展预期

对大学生未来五年的职业发展规划调查表明, “建立一定的经济基础”、“平衡工作和生活”和“成为主管或经理”排在前三位。

6 求职心理与就业渠道分析

6.1 就业压力来源

对大学生样本的求职压力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缺乏工作和实践经验”、“求职竞争激烈, 工作难找”和“缺乏清晰的职业定位”排在前三位。

6.2 感兴趣的就业服务内容

对大学生样本感兴趣的就业服务内容的调查结果表明, 排在前五位的服务内容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获得更多的实习信息和机会”、“简历制作、面试等技巧的传授”、“就业相关政策及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上图可以看出, 大学生最期待的是能够直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以及进入单位进行实践的机会。此外, “简历制作、面试等技巧的传授”也提升到了较高的位置, 这说明毕业生对如何推介自身非常关心, 都希望通过简历能给用人单位留下好的印象。相关就业部门应该注意大学生这种新的就业服务内容需求转变趋势, 更好的帮助毕业生就业。

6.3 大学生就业的求职渠道

调查结果表明, “校园招聘会”仍是大学生样本求职的最主要渠道, 有43.5%的大学生首选其作为自己求职的主要渠道。其次为“家庭、老师、朋友的关系网络”和“现场招聘会”, 分别有20.7%和13.1%的人选择其为求职的主要渠道。通过上图可以看出, 有色金属相关专业大学生最主要采取校园招聘会的渠道进行求职, 其它渠道采用较少, 求职渠道相对比较单一。

7 对于就业违约态度的分析

7.1 对于违约的倾向性

在面对违约态度倾向的调查时, 倾向于违约和倾向于不违约的大学生分别占了33%和29%, 然而仅有15%的人选择了“不会违约”, 另有23%的人选择了“很有可能违约”。

7.2 造成违约的潜在因素

对可能影响大学生违约的原因进行进一步调查后发现, 与去年略有区别的是, “工作地理位置上的方便程度”和“个人或家庭的原因”占据了前两位, 而去年统计的结果最高的三项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福利”、“争取更多的晋升机会”、“为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8 意见和建议

当前有色金属行业仍然面临研发能力弱、产能过剩等问题, 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高, 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的关键还在人才, 大学生作为企业重要的人才储备, 其招聘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做好大学生招聘就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本分析反馈的数据, 结合有色金属行业2013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来看, 对于企业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我们有以下三点建议:

(1) 选择正确的招聘方式

从报告看, 大学生的求职渠道仍然以校园招聘会为主, 其他如熟人推荐、社会招聘、网络招聘等几种渠道较为平均。此外大学生对于企业地理位置也比较敏感。我们建议企业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上, 以采取以校园招聘为主, 其他几种渠道相结合的方式。

各高校学生的特点不同, 目标高校的选择一定要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 不宜一味地追求重点院校毕业生。鉴于大学生对于就业区域较为敏感, 因此地理位置不占优势的企业, 建议多关注本地生源。

(2) 科学合理地组织招聘

大学生招聘的黄金时间为每年的10月-11月, 在企业的目标高校较多时, 如何进行各目标高校之间的衔接, 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招聘成本, 更重要的是还会直接影响到招聘成功率。目前主要的参与方式有校园大型综合性招聘会、行业组团招聘会、企业单场宣讲会等形式, 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招聘, 是企业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

(3) 软硬兼施, 加强宣传

从本报告反映的数据来看, 薪酬福利、晋升空间、所在区域仍然是大学生就业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有色金属行业2013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中, 一些企业通过解决户口、给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学习和培训机会、一次性给予安家费补助等方式, 对招聘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也有一些企业通过对企业战略、发展空间、企业文化、晋升通道等方面的宣传, 部分企业采取了往届已经走向重要岗位的校友谈工作体会和感受的方式, 也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此外, 从感兴趣的就业服务内容上看, 大学生迫切希望能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 也希望走进企业了解并获得实习、实践的信息或机会, 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接收部分大三学生, 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人才。

因此, 企业在大学生招聘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实力和特点, 扬长避短, 有针对性展开宣传攻势, 吸引优秀大学生到企业工作。

9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正在逐渐成熟, 这其中有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带来的影响, 也是多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累积的效果逐渐显现的结果。

我们也要看到高校与企业之间, 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之间在就业选人标准上存在着巨大的认识偏差, 相对于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是专业能力, 企业认为最重要的是工作态度, 是操守, 是职业品德。但是, 这种认识上的缺失和错位, 并不能将责任简单的归于毕业生和高校, 企业在大学毕业生培养过程中, 介入太少, 前期没有投入和指引, 后期对这些毕业生简单的依照自己的标准进行选聘人才, 本身在流程上就存着缺失和错位, 因此, 我们认为企业在高校前期人才培养阶段就尽早介入, 这既是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同时也是对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的发展趋势。

摘要:本调查分析则是针对现阶段有色金属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的调查研究成果, 力求真实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愿望, 更好的为“促学子就业, 助企业纳才”这一宗旨服务。就业意向是指人们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 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职业的期待。

上一篇:武广客运专线下一篇:邮件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