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役权(精选6篇)
空间役权 篇1
最初对空间地役权理解, 以为是地役权的一种, 可是传统的地役权是以土地为基础, 而此处空间地役权的概念似乎强调空间的特性。通过相关问题的探寻, 发现理论界对“空间地役权”的探讨还处于学者各说各话的阶段, 并没有形成所谓的通说。且许多学者都是在论述空间权设立或者地役权的发展趋势时顺带着谈了一点关于空间地役权的内容, 而在法律规范层面, 更是没有对其进行规定。在本文看来, “空间地役权”是与“空间权”和“地役权”都相关的一个概念, 而其存在的基础则有以下两点:第一, 空间权能够作为一种独立存在权利;第二, 地役权能在现有立法层面进一步更新其本身内容。所以下面文章将从这两个方面对“空间地役权”进行评述。
一、空间权
(一) 空间权产生的必要性
空间权的客体是空间, 没有具体形状, 这与传统物权法上对物的认识, 即原则上应为有体物是有一定区别的, 但是此处物权法上强调的有体物是相对于知识产权客体的无体性的。有体物和有形物并非同一法律概念, 二者之间存在种属关系, 除了占据一定空间、可以通过视觉感知的有形物外, 有体物还包括可以通过物理的、技术的手段进行控制的无形物。[1]所以近现代民法理论普遍承认光、电等自然力的物权客体地位, 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 传统的有体物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比如我国《物权法》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中, 就扩大到了地表、地上或者地下的空间。所以, 虽然空间不是有形物, 它难以被实际控制或占有, 但它仍然可以作为物权的客体而存在, 这是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资源, 可以为人类所支配和控制, 并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2]
而在如今的经济开发中, 随处可见一栋栋摩天大楼直入云霄, 从写字间到公民住宅小区, 高楼大厦都成为开发商的首选。这个情形的出现伴随着两个现实因素:其一,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土地资源有限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仅仅利用土里效益不利于经济的长足发展;其二, 现代科学技术的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使得过去平面的开发模式发生了突破性的变革, 以立体方式开发土地, 有效利用空间资源, 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普遍趋势。对空间的有效利用能够弥补我们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所以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空间成为物权法中物是有其理论和法律依据的。
(二) 空间权存在的现实情况
在我国《物权法》出台之前, 就空间权的相关问题出现过激烈的讨论。从学者的角度看, 对建立空间权法律制度基本达成肯定共识, 只是就如何设计该制度形成了百家争鸣之势, 以梁慧星教授和王利明教授为代表的课题组设计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立法建议。[3]根据现在出台的《物权法》的规定, 最终采用了梁慧星教授的建议。虽然并未将空间权作为独立的用益物权进行设立, 而是纳入到现有的用益物权制度体系中。但是根据规定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以地表、地上、地下一定空间作为其权利客体的, 这在规范层面还是有了很大的积极意义, 毕竟承认了空间的财产价值属性, 和作为物的资格。
根据“一物一权原则”一块特定土地上只能设立一个建设用地使用权, 这与我国一段时期的在土地上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目的相符, 但是如今土地资源的稀缺导致这种将空间权规定在建设用地使用权范围内的规定限制了空间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比如, 私人楼房之间需要利用他人土地上空的空间建立空中走廊;比如开发商想利用公园的部分地下范围开发超市, 而公园也愿意将自己公园所占土地范围内的地下空间提供给开发商;或者在自己的土地下面建造停车场但是需要延伸至他人的土地下面;还有关于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设立相关空间的使用权, 等等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情况。这些情况下, 没必要让与整块相关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这样就使得成本过高, 但是如果不让与, 那么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 这些行为人是没法获得相关权利的, 这样就导致一个空间资源未合理利用的情况。而且根据“物权法定原则”意欲利用相关空间的主体也没法进行登记公示, 因为既有的登记为平面等级模式, 这也导致其利用相关空间的权利保护效力较低。所以从现实的发展来看, 将空间权独立规定出来, 是比较符合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现实情况的, 也有利于规范和保护相关空间权利。
二、地役权
(一) 传统地役权理论
地役权是基于罗马法土地私有发展起来的。在古罗马, 凡是对他人土地的利用都归纳到了地役权名下, 地役权成为一段时期内唯一的用益物权, 像后来的用益权、人役权、用佃权、地上权等用益物权都是从地役权演化而来的。[4]按照传统理解, 地役权即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之用的权利。所以存在以下三个要素:第一, 须有供役地和需役地的存在;第二, 两地之间有供需关系;第三, 是为了提高需役地的效益。地役权的内容由当事人自行协商, 所以相对于其他用益物权而言, 地役权的设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内容也更加不确定。
(二) 地役权的发展趋势
通常认为, 地役权的设立需要满足需役地利益的提高, 但是何为“需役地利益”、“需役地利益”与“需役地人的利益”是否完全可以分开。传统的地役权理论强调, 地役权的设立必须以所谓的土地利益为基础, 即地役权必须是为了需役地本身的利益而利用供役地, 不能为了需役地的权利人的利益而利用供役地, 这样的限制主要是为了在体系上能区分地役权与人役权, 因为如果允许为了一定的人的利益而利用他人的土地, 并且使这样的利用关系具有无权的效力, 这就成为了人役权, 而不是地役权。[5]我国的《物权法》对此也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 土地效益的实现需要依靠人的行为, 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于人, 在大部分时候, 满足需役地人的利益就是提高需役地效益的过程, 完全区分两者是不现实的。近现代各国民法虽大多有“地役权需为需役地利益而设”的规定, 但是对于“需役地利益”的理解却都是十分宽泛, 含有为需役地人利益的成分。所以就近现代各国地役权发展的趋势来看, 并不仅仅限于提高需役地效益这种理解上, 机械的理解会极大地限制地役权不确定性的优势, 所以各国在解释地役权设立的目的时都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态度, 避免限制性解释的弊端。
三、空间地役权
空间地役权, 顾名思义是指在空间范围内设立地役权。这与传统的地役权存在差异, 毕竟这里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需役地和供役地, 空间地役权的产生更多的是表现在纵向的立体关系上, 空间地役权涉及到的权利人是不同层次空间利用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本文看来空间地役权的设立需要具备如下条件:第一, 空间能够作为地役权的客体, 即认可需役空间和供役空间;第二, 设立地役权的目的不能局限在提高需役地利益上。
(一) 需役空间与供役空间
根据前面关于空间权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在理论界普遍承认空间权作为物权客体的资格, 充分发挥空间的经济属性和有益性, 是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我国物权法虽然将空间权规定在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章节, 但也可以看出规范层面是认可空间的经济效益及其可利用性。而土地作为一个法律概念, 是由地表、地表上空地表下部组成的一个立体空间。所以空间作为地役权的客体是有其理论依据也在我国规范层面得到认可的。那么, 供役地和需役地中的“地”都不应局限于地表范围, 而应扩展到地上和地下空间。即地役权的客体为土地时, 不限于地表, 也可以是地下空间或地上空间, 后者即所谓区分地役权, 属于空间权的一种。
(二) 设立地役权的目的
鉴于前面关于普通地役权的论述可以看出, 地役权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 往往是依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才得以确定的, 所以相对其他用益物权而言更具灵活性。而从各国发展的趋势来看, 各国设立地役权并未局限在严格满足需役地利益的目的上。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地役权的特性, 对地役权有所扩展, 突破地役权目的性的限制, 特别是在空间利用中需役地和供役地较难确定的情况下, 如果严格限制地役权设立的目的只能是满足与需役地的利益, 则不利于空间地役权的设立, 而对空间的利用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严格来讲, 需役地利益的本质是需役地人的利益, 只不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供役地和需役地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而已, 我国物权法亦顺应此种认识, 并进而完善地役权制度。
四、总结
空间具有财产的属性,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具有了可利用性,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 城市立体空间的开发成为必然趋势, 所以空间能成为物权法上的物的客体, 这是具有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的。成为物权法上客体的物, 形成一种新型的权利, 即空间权。虽然在目前我国的《物权法》中并未单独规定, 但是可以看出在学者和立法者的取向上是认可空间权的存在的。
地役权中的“地”不应仅仅局限于地表, 那么需役地和供役地的地也不应局限于地表, 而应包括地上和地下空间, 这是法律统一性的要求。而传统地役权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过去强调地役权设立的“满足需役地利益”的目的, 是不利于发挥地役权优势的。地役权的制度优势在于权力内容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 使当事人有充分的自由设定的空间, 正是这些制度优势使地役权具有广泛的物之利用的调整功能和极强的社会适应性。而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在完善地役权制度中进一步扩大了设立地役权的目的和范围。
综上所述, 不管是从空间权的现实必要性还是从地役权的发展趋势来看, 承认空间地役权都是这两者相互推进的一个结果, 具有理论和现实基础, 所以空间地役权是一种应当得到认可, 而且现实存在的权利。
摘要:空间地役权是一个与空间权和地役权都相关的新型权利。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使空间使用成为必然, 空间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地役权目的上不再局限于增加需役地利益, 充分利用地役权相对其他用益物权的不确定性成为各国发展趋势。所以空间地役权作为与前两者都有关的新型权利, 应得到理论和立法的认可。
关键词:空间权,地役权,空间地役权
参考文献
[1]张玉敏.民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96.
[2]王利明.空间权: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N].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2) :117-128.
[3]陈耀东;罗瑞芳.我国空间权制度法制化历程与问题探究[N].南开学报, 2009 (6) :93-103.
[4]李仁玉, 吴万军.地役权与相邻关系[J].法学杂志, 2006 (, 04) :45-48.
[5]薛军.地役权与居住权问题——评<物权法草案>第十四、十五章[J].中外法学, 2006 (18) :92-100.
论空间役权之法律定位 篇2
关键词:空间权,空间役权,地役权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对于土地利用的需求同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迫使人们对土地的利用从平面利用向地面之上空及地下立体纵向发展。国家提出的高效利用空间的政策、科技的突飞猛进、建筑水平的提高对解决土地资源稀缺问题,化解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大背景下,空间役权问题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对空间役权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也将为完善中国空间立法提供丰富素材。
一、“空间役权”之称谓选择
有关“空间役权”之称谓,目前学界说法众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称其为“空间地役权”,如张义华教授在其所著的《物权法论》一书中使用的称谓便是“空间地役权”。有学者称其为“空间邻地利用权”,如梁慧星教授在其主持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264 条1中就将其称为“空间邻地利用权”,林旭霞教授在其所撰写的《土地空间权若干问题探析》一文中也使用了“空间邻地利用权”这一称谓。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应当称之为“空间役权”,如陈祥健教授在其所著《空间地上权研究》一书中将物权性质的空间利用权划分为空间地上权和空间役权两种。刘乃忠教授在其出版的《地役权法律制度研究》一书中也使用了“空间役权”这一概念。对于空间役权的不同称谓将体现出该权利的不同内涵和性质,因此,解决其称谓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空间役权”这一称谓最能体现其内涵,原因如下:
1.比较“空间役权”与“空间地役权”,本文认为,空间役权可以直观地表现出该权利的客体为特定的空间,而空间地役权容易让人误解该权利的客体范畴,认为供役的范围除了空间之外还包括土地,这将导致空间役权和地役权的混淆,难以凸显该权利有别于地役权的特色。
2.比较“空间役权”与“空间邻地利用权”,本文认为,首先,从内容上讲,空间邻地利用权中“利用”表达出的是一种积极使用的意思,强调了对供役空间积极利用的一面,却忽视了其还有消极利用的一面。而空间役权则包含了作为和不作为两个方面,既可以要求供役空间人积极地履行一些作为义务,又可以要求其履行不作为义务,更为全面地涵盖了空间役权的全部内容。其次,从字面含义上看,空间邻地利用权中的“邻地”有相邻之意,这并不符合空间役权的特点。空间役权可以发生在相互毗邻的空间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完全不相邻的空间之间。使用空间邻地利用权这一称谓容易产生歧义。
综上,本文认为,使用“空间役权”之称谓较合目的性。
二、“空间役权”之内涵界定
役权概念起源于罗马法,它是指以一定目的而役使他人之物的权利。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空间役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种观点认为空间役权应当界定为“在空间所有权与空间基地使用权的标的物之间,或者空间所有权与空间所有权的标的物之间,或者空间基地使用权与空间基地使用权之间,可以存在需役地与供役地关系时,为需役地的便利而设立的地役权”。有学者简化表达为“以他人土地之特定空间供自己土地之空间便宜之用的权利”。第二种观点将空间役权界定为“以他人特定的空间为自己土地或空间的使用提供方便与利益的权利”。有学者将其简化表达为“以他人的特定空间供自己的土地或空间便宜之用的权利”。从第二种观点论述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该界定较之第一种观点在需役范围上增加了需役地,即需役的客体范围包括了需役地与需役空间,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当定义为:“以他人或他人土地上的一定空间供自己或自己土地便宜之用的权利。”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三种观点较之第二种观点,增加了空间人役权的内涵,即供役空间可以直接满足特定主体的需要,无需存在需役地或者需役空间,使用供役空间的目的可以是为了特定人的利益。
本文认同第三种观点。从形式上说,空间役权包括空间地役权与空间人役权两种权利,前者指以他人的空间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而使用他人空间的权利;后者则是指为特定人的利益而使用他人空间的权利。如建筑物的下层空间权利人具有限制或禁止他人在其上方建造超重建筑物的役权,又如上层空间的权利人具有利用下层空间架设上层空间所需要的排水管道、煤气管道的权利。从内容上说,空间役权人既对供役空间享有不作为义务的权利,又有对供役空间科以作为义务的权利。
综上分析,本文认为,空间役权具有如下特征:
1.立体性与相对永恒性。立体性是空间役权最显著的特点。由于空间利用权是对他人地上权范围之外的国有空间部分取得的空间利用权,因此首先会涉及到的就是该空间利用权与该空间上下相邻地上权之间的关系。这在国外已经出现,如美国“在几个大城市,有的铁路(所有者)已把一小部分土地伴随他们的空间权一起出售,买受者继而在铁轨上空建筑了多层的商业和办公大楼。大楼附着和依托在嵌入路轨两侧的小块土地的地基上。机场也经常获取相邻不动产上空的空间权以便为飞机着陆和起飞开辟路径。”空间役权的立体性,决定了相邻空间相互提供便利的必然性。就土地使用权与处于其上位的空间利用权的相邻关系来说,大多表现在为前者为后者提供支点的义务。就土地使用权与处于其下位的空间利用权的相邻关系来说,大多表现为进出口处的提供义务,否则地下空间无从作业。这些特点又决定了空间役权的相对永恒性。因为无论支点的提供还是进出口的使用,都不可能是一时的,有时甚至和空间役权相始终。
2.基础性。与一般相邻权多为从属性权利不同,空间役权在空间权体系中是一种基础性权利,或者说空间役权多是空间所有权和利用权得以实现的基础性条件。因为空间役权往往能够决定空间所有权和利用权能否得以顺利实现。如欲建一座人行天桥,此处空间所有权和利用权的实现,必须借助其下地上权人的土地以求支点,否则天桥无从建立。地下商场也同理,如果没有其上地上权人的土地和空间为其提供进出口和通行的便利,该商场亦无法建立。
3.事先适用性。一般的地役权仅在已经存在的不动产之间产生的,而空间役权则在其空间还未实际利用以前就产生了,并且持续到具体建筑物或工作物建成之后。如地上权人基于不得妨害地面建筑的安全或生活宁静等合理请求,可以主张拟在其地下空间建立商场、停车场、铁路或在其地上空间建设高架铁路、高压电线、空中走廊的空间利用权人对其所设计的空间进行适当调整或采取其他合理措施预先排除妨害。
三、“空间役权”之法律定位
空间役权与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同属空间权制度中的空间利用权,这已是学界通说,亦为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判例所承认。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倡中国应当建立空间权制度,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最终体现在《物权法》第136 条,而空间役权是否应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来设立,目前学界仍有不同的意见。以梁慧星教授为代表的学者持肯定意见。梁教授在其主持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中将空间役权以“空间邻地利用权”的名义规定在第五章“邻地利用权”,其与陈华彬教授合著的2007 年版《物权法》更是在第十八章第四节专门论述空间役权。刘乃忠教授也在其2007 年所著的《地役权法律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立体的相邻关系无法通过民法中有关相邻关系的法理以调整彼此间诸多利用关系,因而有通过设定空间役权以最大限度地调整相邻不动产利用关系的必要。而以王利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反对设立空间役权,主要理由包括:其一,由于空间役权的立法较为复杂,从欧陆各国立法的情况看,专门就其作出规定的立法例并不多;其二,空间与空间之间不可能产生提供便利的问题,空间役权的实质是解决地上或地下空间的建筑物之间的提供便利的问题;其三,空间役权缺乏独立存在的价值,其所解决的问题完全可由地役权和相邻关系来调整。
本文认为,空间役权有其设立的必要,理由如下:
(一)空间役权与地役权之区别
第一,从性质上看,空间役权除具有地役权的性质外,还具有人役权的性质。人役权与地役权之不同,在于前者是为了特定人的利益而设定,无须需役地的存在。因而,地役权性质的空间役权表现为以他人空间供自己土地或空间便宜之用,人役权性质的空间役权则表现为特定人的利益而使用他人空间的权利。地下输水管道占用他人土地地下空间,即是为自来水公司的利益设定的人役权。
第二,从权利关系上看,空间役权不仅成立于“横”的平面关系之上,而且在“纵”的立体关系上也可以产生。如地下输水管道通过的地下空间,若在地表修建超重建筑物,则管道势必被压坏,因此,必须设定一项以限制或禁止地表的土地权利人建造超过一定程度以上重量的建筑物为内容的空间役权,当然,该权利也意味着对地表土地权利人强加了一定的不作为义务。
第三,从涉及的对象上看,地役权涉及的是两块土地所有人之间的关系,空间役权涉及的则是不同层次空间的利用人之间及其与土地所有人之间的关系。
第四,空间役权的适用具有事先性。一般地役权是在既存的不动产之间产生的,而空间役权在其特定空间有时还未使用之前就开始发生作用了。如土地使用权人基于不得妨害地面建筑的安全或生活宁静等合理请求,可以主张取得在地下建商场、铁路等空间利用权人对其空间的深度进行合理变动或采取其他措施等。
综上,空间役权和地役权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与地役权相比,空间役权的立体性是最大的不同点,因为空间役权的权利限制和享有不仅发生在水平方向,而且还发生在垂直方向。此外,地役权是一种从属性权利,它是在所有权或地上权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而空间役权却是空间地上权的基础,它往往决定了空间地上权能否顺利发生。比如,建高架桥需要以土地为基点,没有使用相邻土地这个先决条件,空间利用权就无从发生,而且其对该相邻土地的利用具有永久性,因此,空间地役权与普通地役权存在一定区别,不能只是简单地参照地役权,而应由立法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空间役权与相邻关系之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相邻关系规定在《物权法》“所有权”一章中,属于所有权的范畴。而空间役权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空间增加的一种负担,属于用益物权的范畴,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第二,产生的方式不同。相邻关系是不动产所有权内容的限制或者扩张,法律对相邻关系的规定是一种强制性规定,相邻一方对另一方所提供的便利是另一方维持基本正常生活所必需的,所以相邻关系权是一种法定权利;而空间役权主要是空间权人之间基于合同关系而产生的,是通过当事人的约定,具有较浓的私法色彩,所以空间役权是一种意定权利。
第三,前提条件不同,不动产之间必须相互毗邻才能够适用相邻关系的相关规定,即相邻关系以不动产的相邻为前提条件。但空间役权不要求空间之间要相互邻近,相互不邻近的空间之间也可以成立空间役权关系。
第四,对所有权的限制程度不同。“相邻权是对不动产所有权内容的最低程度限制”,而空间役权作为当事人双方超越了相邻关系限度而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其对空间权限制的程度则较大。
综上,相邻关系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不能由当事人自由约定,而空间役权却是空间所有权人或者地上权人基于法律行为而形成的,体现了意思自治的原则。空间役权和相邻关系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是两种有着明确界域的法律制度。因此,空间役权产生的复杂法律问题不能简单地通过相邻关系制度进行处理和解决。
四、结语
空间役权 篇3
次日甲某和乙某持双方产权证、地役权合同等证件到房产管理局申请地役权登记。在房产局审查过程中, 甲得知, 该市消防部门以甲堵塞B楼消防通道为由责令其停止装修, 限期改正。现甲和乙坚持要办理地役权登记, 以上情况房产局是否应该给予办理地役权登记?
第一种观点认为, 此案件应该给予办理地役权登记。理由是乙为了提高自己不动产的效益, 使用甲的不动产, 并签订地役权合同, 符合《物权法》第156条关于地役权的规定:“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规定, 利用他人的不动产, 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所以应该给予其办理地役权登记。
第二种观点认为, 此案件不应该给予办理地役权登记。理由是虽然乙某为了提高自己不动产的效益, 使用甲某的不动产, 并签订地役权合同, 但是根据《物权法》第84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 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甲某和乙某属于不动产相邻关系, 不是地役权, 所以不应该给予其办理地役权登记。
该案件中甲和乙申请地役权登记, 涉及了房产管理部门在办理地役权登记过程中, 区分相邻关系和地役权这一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地役权登记的合法性。本文先就所涉及的相邻关系与地役权之区别作一简要论述。
我国《物权法》第7章和第14章分别就相邻关系和地役权作了规定。《民法通则》对相邻关系也有原则性规定。从《物权法》规定看, 相邻关系和地役权的关系都是不动产关系, 都是对不动产物权的一种限制, 都是使用他人的不动产, 二者关系非常密切, 很容易混淆。
所谓地役权, 是指为自己的不动产的便利而使用他人的不动产的权利, 是一种为增加自己不动产的利用价值而支配他人不动产的他物权。在地役权法律关系中, 因使用他人不动产而获便利的不动产为需役地, 为他人不动产的便利而被使用的不动产为供役地。地役权具有五个鲜明的法律特征, 即从属性;不可分割性;为了自己不动产的便利而使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可以是有偿也可以是无偿;不以对土地的占有为要件。
相邻关系是指相互毗邻的两个以上不动产所有人、用益物权人或占有人, 在用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一方的权利称为“相邻权”。其中一方有权请求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 而相邻他方亦应接受请求向对方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它也具有5个特征:相邻关系的主体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动产所有人、用益物权或占有人;相邻关系的客体主要是行使不动产权利所体现的利益;相邻关系依附于不动产, 但不因不动产所有人或者占有人的变更而变更;相邻关系因种类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容;相邻权的行使必须以相邻权利人取得必要的便利为限度, 不得借口行使相邻权去损害相邻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从概念和特征上看, 地役权和相邻关系都是为了充分发挥相互毗邻或临近的不动产之经济效益, 因不动产的利用而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两者是两种不同的物权制度, 不能相互替代或包含。二者存在以下区别:
1.两者法律性质不同。相邻关系不是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 亦不是一种独立的物权类型, 而是所有权本身的限制或扩张, 是所有权制度的一部分, 并不构成新的、独立的物权。地役权为独立的民事权利, 是一种用益物权, 是一种典型的物权类型。
2.两者的设定原因不同。相邻关系是所有权内容的延伸或限制, 这种延伸或限制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而地役权是不动产所有人或利用人之间基于合同关系而对所有权的扩张或限制, 是由当事人之间设定约定所规定的。
3.两者对抗第三人要件要求不同。因相邻关系系由法定, 所以其成立与对抗第三人, 无需登记便可当然发生;而地役权作为物权的一种, 以登记为对抗第三人的要件。
4.两者在法律制度中的作用不同。相邻关系是法定的对不动产间利用关系的一种最小限度的调节, 它并没有超越所有权的范围, 至多是所有权的扩张;地役权是超越相邻关系的限度, 限制与扩展程度较大。
5.两者在行使权利有偿或无偿上不同。相邻关系由法律直接规定, 除权利人给邻人造成损失除外, 相邻权人行使权利一般都是无偿的;而地役权的有偿或无偿双方可在契约中自由约定。
6.两者的不同还在于两块权属不同的不动产是否应当“相互毗邻”。一般情况下, 在相互毗邻的两块权属不同的不动产上才会发生相邻关系, 这一点在相邻关系定义中已经有所体现;而地役权的发生则不仅在相互毗邻的两块权属不同的土地上可能发生, 可设立地役权的两块不动产甚至可能相隔了一段距离。
综上所述, 本案中涉及是否给予甲、乙办理地役权登记的问题, 先不要考虑该商场的过错和拍卖中的瑕疵及甲的违法问题。甲将A商业楼北门堵死, 将南门至北门通道改变用途的行为, 市消防部门已认定为堵塞B商业楼消防通道。根据《消防法》第21条的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 不得占用防火间距, 不得赌塞消防通道。”甲乙双方争议的A商业楼北门和通道属于法律规定的消防通道, 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权利属于相邻关系, 不属于地役权。因此, 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
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假设消防部门没有认定A商业楼北门和过道为消防通道, 甲和乙之间是相邻关系还是地役权?笔者认为, 他们之间还应该是相邻关系。首先, A楼和B楼毗邻;其次, 根据《物权法》第87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 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另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101条规定:“对于一方所有的或使用的建筑物范围内历史形成的通道, 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不得堵塞……”甲某和乙某都是在2008年通过拍卖取得的该不动产, 在拍卖之前A商业楼北门和通道一直存在, 根据上述规定A商业楼北门和通道应该属于历史形成的通道, 不能设立地役权。所以甲和乙之间是相邻关系, 不是地役权, 不能为其办理地役权登记。
公共地役权与电力设施保护 篇4
1 电力线路走廊因权属不明引发纠纷
电力网络特别是农村电网, 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 管理起来难免繁复, 与“围墙之内”的变电、配电设施不同, 输电走廊的保护问题不可能凭借“一把锁”“一堵墙”来解决。虽然《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确定了电力线路保护区制度, 规定“电力建设项目使用土地, 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依法重用土地的, 应当依法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 做好迁移居民的安置工作……”, 但由于债权的相对性和时效性使得补偿保护的范围和力度十分有限, 当侵权事件发生时, 电力企业维权总会因为权利性质不明产生困惑, 纠纷解决效率低、成本高。现在电网线路建设出于简化程序的考虑, 大多不采用土地征用的方式, 而是通过给予土地权利人一定的经济补偿获得土地建设权。在这种情况下, 电力企业实际并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 也没有与相关权利人签订租赁合同或地役权协议, 只通过补偿协议这种债的方式要在他人土地上建设相对永久性的电力设施, 这在当前的法律环境下是存在隐患的。总的来说,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线路走廊权属不明, 线路保护区制度没有牢固的法理支撑, 使得条法保护流于形式。囿于此, 在物权法中设立“公共地役权”制度, 有利于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协商解决问题, 明确权利义务关系, 避免因权责不清而引发的纠纷。
2 公共地役权在中国的立法现状
2007年新《物权法》颁布实施, 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地役权制度, 地役权是指为自己特定土地的便利而利用他人特定土地的权利。法律上与之相类似的一个概念是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也称相邻权,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 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时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相邻权的目的是调节行使相邻不动产物权时的冲突, 让权利人互为便利, 当相邻权不能满足人们行使不动产权能的需要时, 可以通过约定方式设定地役权。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最低程度的限制, 而地役权对不动产的限制依约而定, 且一般为有偿。虽然“地役权”在新《物权法》中有所规定, 但这里的“地役权”实际只包含了“私人地役权”的内容。所谓“公共地役权”是相对于“私人”而言, 指为公共利益需要而使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容忍某种非利益或负担, 使国家、公众或公共事业部门取得一种要求属地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承担某种负担的权利, 实际上是介于“地役权”和“相邻关系”之间的一种权利, 有些国家将这种情况视为相邻关系的特例, 称之为“公共地役权”。电力企业铺设电力线缆或架设输电线路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如果通过普通地役权协议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之便利, 谈判成本过高, 虽然当前《物权法》对公共地役权没有明确规定, 但实际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关于“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架空线路保护区内不得堆放谷物、草料、垃圾、矿渣、易燃物、易爆物及其他影响安全供电的物品……”的规定体现的就是公共地役权的内容。
3 对公共地役权制度的分析和立法建议
在市场主体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土地价值愈来愈举足轻重的情况下, 设立公共地役权能够有效化解电力、石油、天然气、通信等行业工程建设中的土地使用矛盾。特别在电力企业中, 土地建设所引发的问题已十分明显, 除了会增加线路巡维成本, 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变电、输电设施的工程进度。在学界和实务界集体发声的情况下, 新《物权法》中仍没有看到公共地役权的相关规定,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囿于此, 当下要解决线路走廊与地表权利人的关系首先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扩大地役权概念的外延, 在立法时机成熟后通过修改《物权法》将公共地役权制度正式纳入法律范畴, 为电力企业解决土地使用问题创设新的权源。
(1) 公共地役权是为公共利益需要而在他人不动产上设定的权利, 为区别于“私人地役权”, 在公共地役权中把握好“公共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利益”是在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都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但囿于利益内容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 “公共利益”也成为一个很难具象的哲学范畴。从实践角度来看, 公共地役权立法建议主要针对的是电力这样具有公益性质的企业, 这种企业的特征是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 还必须考虑社会效益, 因其所处的产业和地位对国计民生具有保障作用。鉴于此, 立法时不妨在地役权项下, 采用概括罗列的方式对公共地役权加以规定, 如“对电力、石油、天然气、通信等公共工程建设用地, 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负有通行便利的义务, 具体要求参照相关部门规定”。
(2) 公共地役权是独立的用益物权, 采登记生效主义。地役权对土地价值会产生重大影响, 特别是为公共建设而设立的地役权, 土地服役时间长、服役要求严格, 因此, 如果受让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负担了该项义务, 不仅会给受让人带来重大损失, 还会给企业今后利用土地带来隐患。当前的《物权法》之所以对地役权采取登记对抗主义, 主要是考虑到在地区差异下我国的登记制度尚不完善, 尤其在中国农村这样典型的熟人社会, 实际上有80%~90%的地役权都未进行登记。而公共地役权一般是与大型企业签署, 流程相对规范、文书详细, 不存在上述问题。同时, 由于公共地役权是站在公利的角度要求土地权利人负担地役义务, 谈判过程中企业往往是相对强势的一方, 通过登记生效主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权利人的利益, 也降低了企业在日后工程建设和维护中的法律风险。
浅析地役权登记中存在的问题 篇5
关键词:地役权,登记,问题,对策
2007年3月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将地役权明确定位为用益物权, 地役权被当作一种他项权利对待, 并对登记做了要求。随后2007年12月公布的《土地登记办法》对地役权登记做了更加完善的要求。2015年3月颁布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再次规定地役权应依法办理登记。现实情况是地役权不为大众所知, 本文旨在通过一个平常的案例剖析让大家认识到地役权就在人们身边, 地役权是大众的一项合法权益, 地役权登记同其他登记一样重要, 也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1 地役权的概念、特征及登记的意义
1.1 地役权的概念
地役权源于罗马法, 大陆法系很多国家 (地区) 都把地役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利来加以规定。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台湾地区民法典等都用专门的章节对地役权做了规定。地役权的传统概念是指为自己特定土地的便利而利用他人特定土地的权利, 承担地役权的土地称为供役地, 利用地役权的土地称为需役地[1]。
我国《物权法》第156条规定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 利用他人的不动产, 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他人的不动产为供役地, 自己的不动产为需役地。地役权的主体多为不同的土地使用权人。在我国“房随地走, 地随房走”的前提下, 土地及其上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都成为地役权的客体[1]。
地役权既可以调节集体土地所有权之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之间、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之间、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土地承包经营权之间、海域使用权之间的利益, 也可以调节上述不同权力之间的关系。同时, 地役权的设立突破了物权法定的原则, 根据当事人合意约定, 使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是一种种类繁多可以广泛使用的不动产权力。地役权具有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人得其需的功效。
1.2 地役权登记的意义
《物权法》第158条规定, 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 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地役权大多数时候存在于签订合同双方的当事人之间, 外人无从知晓。根据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地役权登记采用登记对抗主义, 登记的主要目的是对抗善意第三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不动产的变更日益增多, 善意第三人也不断增加。未经登记的地役权,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通过有偿方式取得的地役权, 在不动产发生变更时, 直接影响到受让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地役权只有经过登记才能对需役地权利人产生完整的保护, 对供役地人产生有效的约束[2]。
因此, 地役权登记才是减少不必要损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高效有效途径。
2 地役权登记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如今, 地役权登记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以安州区为例没有人申请地役权登记, 地役权成了一项被人们遗忘的权利。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对地役权认识不足
在我国的土地利用实践中, 注重建筑法规和城市规划, 这些建筑法规和城市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役权的使用。当可以利用地役权来调节不动产关系时, 人们往往通过规划的手段解决问题, 避免使用地役权。
《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对地役权做了相应的规定。但地役权作为舶来品, 在我国实施的时间太短, 加之国民素质等因素, 在我国老百姓意识中根本没有地役权的概念。不知何时何地该如何使用这项权利, 以及该项权利被侵害后该如何寻求法律救济。
国土部门从事登记的工作人员也极少了解地役权, 当地役权可以调节各方利益时不知该如何向权利人解释。
2.2 对地役权合同认识不足
根据《物权法》关于地役权的规定, 签订地役权合同是地役权设立的唯一途径。同时, 《物权法》第157条对地役权合同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然而, 这种标准制式的合同不同于《商品房买卖合同》、《存量房买卖合同》, 在登记部门找不到。权利人自己拟定的合同不能详尽的保护各方利益。这无疑减弱了申请登记的意愿。
2.3 对地役权登记认识不足
《物权法》第158条的规定地役权采用登记对抗主义, 而不是登记生效主义。地役权通过签订合同产生效力, 登记只是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手段。当物权发生变动的时候登记才发挥效力, 如果物权不变动登记的效力得不到体现。通常情况下, 人们因对潜在善意第三人带来的利益变化缺乏预见性而忽视登记带来的利益。
2.4 地役权与相邻关系混淆
地役权和相邻关系很容易混淆。多数人认为相邻关系即可调节地役权才能调节的利益关系。然而, 相邻关系属于所有权范畴, 是法定权利具有强制性, 不存在有偿问题;地役权属于用益物权范畴, 根据合同设立具有自治自主性, 可以是有偿的, 也可以是无偿的。相邻关系的适用范围以相毗邻的不动产为存在必要, 地役权涉及到的不动产可以是相邻的也可以是不相邻的, 只要是事实上的利用关系, 都可以设定。相邻关系仅能满足相邻不动产最低限度的需求, 而地役权可满足相邻不动产和远隔千里的不动产更高程度的利用需求。可以说相邻关系解决的是吃的饱的问题, 地役权是解决吃的好的问题[1]。
3 案例剖析
在安州区花荄镇某街有A、B、C、D、E、F六宗国有土地 (位置如图1, 均已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 。其中A-E等5宗土地毗邻, 中间有一个空坝及一个通道, 空坝位于5宗土地的中间位置, 通道位于A宗地与C宗地之间。E宗地和F宗地有自己的空坝及通道。经4宗土地的使用权人协商, 该空坝和通道由4个土地使用权人共同分摊。这时, 这4宗土地的使用权人各自享有空坝和通道的土地使用权。
2013年, 为了提高房价, 6个人协商自愿将各自的土地统一规划, 统一修建形成了一个风格统一稍具规模的商品房小区, 建筑物后的空坝形成了车位及一条车辆可以通行的通道 (如图2) 。重新规划后由原来的6宗独用宗地, 变更成为了现在的3宗独用宗地和1宗共用宗地 (B、C、D合并为G宗地) 。为了方便车辆进出, G、E、F宗地各退让了10cm形成了更宽的通道。F宗地只留有一个楼梯间, 人可以通行, 车辆必须从A宗地与G宗地之间的通道及G宗地上通过。
在该案例中, 规划的作用充分展现。建筑物的位置、外观、进出大门的位置、车辆通行的道路及车位都依据规划而建。规划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地役权的使用。
G宗地与E宗地相邻, 构成相邻关系, E宗地从G宗地上通行是法定权利, 具有强制性;F宗地与E宗地相邻, 构成相邻关系, F宗地从E宗地上通行是法定权利, 具有强制性。
3.1 地役权的确认
F宗地与G宗地不相邻, 不能构成相邻关系, F宗地的不动产权利人从G宗地上通行不属于法定权利。这时就要运用到地役权。
笔者认为F宗地的不动产权利人从G宗地上通行符合地役权的定义。F宗地的不动产权利人为了提高房价, 与G宗地统一规划, 统一修建形成了一个风格统一稍具规模的商品房小区。F宗地与G宗地的不动产权利人, 达到了双赢。F宗地的不动产权利人实现了利用他人不动产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目的。F宗地为需役地, G宗地为供役地。
地役权的原始取得方式之依长期持续利用的事实, 即根据事实上存在的土地利用关系, 通过默示同意之推断, 或依据公平原则, 而确认地役权之成立[1]。
根据规划及建成的事实, F宗地必须从G宗地上通行, 存在了事实上的土地利用关系, 且在6宗地的不动产权利人协商建设时已默示同意了F宗地对G宗地的利用。或者依据公平原则, F也退让了10cm作为通道, 本应享有在G宗地上的通行权。由此可以确认地役权的成立。
如果, E宗地的不动产权利人对于从G宗地上通行有更高程度的要求, F宗地的不动产权利人对于从E宗地上通行有更高程度的要求, 双方也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签订地役权合同, 办理地役权登记。
3.2 地役权登记
G宗地和F宗地均修建的商品房, 当不动产转移后, 面对几十个不同的不动产权利人, F宗地的不动产权利人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地役权登记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抗善意第三人。
根据《物权法》第158条的规定, G宗地受让人可能不知道G宗地上存在地役权, 基于公示公信原则, G宗地受让人所取得的不动产上视为不存在地役权负担。如果G宗地受让人不允许F宗地受让人通行, F宗地的受让人不得主张地役权。因此,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F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和G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应共同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地役权登记。
根据《物权法》第166条规定, 购买F宗地的不动产权利人依然对G宗地享有地役权。根据第167条规定, 购买G宗地的不动产权利人依然对F宗地负有地役权。
根据《物权法》第169条规定,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 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2015年6月公布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4章第8节对地役权的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都做介绍。2016年5月30日, 国土资源部印发《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 (试行) 》对地役权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的适用范围、申请资料、审查要点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具有操作性。
本文所举案例发生在人们身边且司空见惯, 是简单的关于通行地役权的设立及登记, 但因从事土地登记的工作人员对地役权知之甚少避免引起行政官司和权利人对地役权不了解, 未提出登记申请而未做登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 改革后的“公产房”, 房子按照建筑面积分给了职工, 空坝、通道等公共设施还留在原单位, 当原单位想对这些资产进行处置时, 势必会使享受了“公产房”的业户在空坝、通道等公共设施的使用上受到限制。如果, 进行了地役权登记, 业主和原单位之间的矛盾可以很轻松的化解。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信号发射塔的建设、广告牌的安放、空调外挂的安放、通过协商进行的排水排污、农村中取水通行等都会运用到地役权。
4 对策措施
地役权可以广泛地调节人们日常生活中不相邻不动产或是相邻不动产为提高自己的效益而在通风、通行、采光、用水、管道铺设、电力电信设施安放等方面的利益。在登记情况下的地役权, 可以使不动产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笔者认为改善地役权登记状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完善法律法规条款
《物权法》中对地役权和相邻关系分别在不同的章节做了介绍, 规划的作用进一步减少了地役权的使用。地役权与相邻关系调节的内容有交叉重叠的之处, 重新整合地役权和相邻关系的适用范围[3]。可以学习国外的做法将地役权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哪种方式使用何种地役权。
鉴于地役权今后可能在例如铁路用地和铁路保护、文物用地和文物保护、地铁项目建设、水利项目建设[4,5]、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城市风貌提升、电力事业、电信事业、开放式小区[6]等公共事业方面的诸多应用;以及满足需役地人经济利益要求的营业地役权[7], 例如乡村旅游[8];政府出于保护生态环境而设立的环境保护地役权[7]。由此, 对地役权的适用范围进行拓展是极有必要的。
鉴于地役权使用的广泛性, 种类纷繁复杂, 《物权法》规定地役权实行登记对抗主义, 不利于地役权登记工作的开展, 也不利于保护地役权双方的利益, 借鉴同为用益物权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原则, 采用登记生效主义。
4.2 加强地役权相关宣传
《物权法》中关于地役权的规定是地役权登记的法律依据。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却不知道何时何地该如何使用地役权。
借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实施加强对地役权的宣传, 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役权。在进行不动产登记培训中加强地役权的介绍, 让从事登记的工作人员可以清楚的辨别出何时何地怎样使用地役权。在工作过程中, 不断地向社会大众宣传地役权以及地役权登记。
4.3 重视启动登记工作
以绵阳市安州区为例, 同为他项权利的抵押权, 每年都有70宗左右进行登记, 而地役权却一宗也没有。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和“六五”普法工作的开展, 在不动产登记过程中, 鼓励有地役权使用需要的不动产权利人签订地役权合同, 申请地役权登记。并向社会公布, 引起社会的关注, 做到家喻户晓, 提高地役权登记在社会大众中的认识度。
参考文献
[1]高延利主编.土地权利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肖宇.土地地役权还是登记为宜[J].中国土地, 2009 (4) .
[3]池悦.论相邻关系和地役权之间的整合问题[J].法制与社会, 2015 (10) .
[4]李世平, 丁华, 施风翔, 赵荣军.简析地役权—基于南京地铁用地物权权属调查土地登记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 (5) .
[5]陈华彬.从地役权到不动产役权─以我国不动产役权的构建为视角[J].法学评论, 2016 (3) .
[6]张珵.公共地役权在封闭小区开放中的适用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 2016 (4) .
[7]付琳.我国地役权制度的立法完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8]王维艳, 李强.地役权在中国乡村旅游开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旅游论坛, 2015 (9) .
[9]杨子.地役权若干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空间役权 篇6
物权法定是一定历史、人文环境下的产物。在现代法学不断发展的今天, 物权法定原则的原始优势已经退化:从历史政治角度来说, 即便现在设立了带有人身支配的封建性物权, 也会因为违反公序良俗而被禁止, 并不只依靠物权法定;再来看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区分, 不能由于物权法和债权法的相互对立就把规范一方的原则的反面认为必定适用于另一方, 支配债权法的契约自由原则的反劝命题适用于物权法, 即使在理论上也是难以成立的。[1]
美国学者Thomas W.Merrill 和Henry E.Smith提出的信息搜集成本 (估量成本) 理论影响力最大。[2]在假定允许任意创设物权的情况下, 当允许的数量到达一定水平后, 其所新增的信息搜集成本将大于其所削减的财产利用的未实现价值 (挫折成本) 。简单的说, 从微观来看, 允许任意创设物权, 必将提高个体对于物进行交易时的信息搜集成本, 从而整个社会都要为新设物权牺牲大量的成本, 如此演变, 便直接影响了整个市场的积极性。此学说有其合理之处, 但细究之下, 难免还是会发现其不周之处。在认可“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 笔者认为其理论忽视了物权法对于第三人的保护机制, 并且当需要设立非常大量的物权种类之时, 比如需要设立1000个物权种类, 暂且不讨论立法机关的成本, 但就民众的信息搜集成本就已经非常巨大了, 何谈效率呢?
虽然, 美国两位学者的理论有些缺陷,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他们的逻辑演绎来窥探物权法定原则在当下社会环境的适应程度。除此之外, 苏永钦先生也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物权法定的效率问题。苏永钦先生认为:物权自由主义下, 除了标示成本较高外, 其它成本均低于物权法定主义。但由于物权的标示实际上兼有保护物权及便利交易两层意义, 因此, 可以将其纳入“防护成本”和“认识成本”计算。从而整体上看, 物权法定主义的效率低于物权自治应可确定。从经济观点来分析, 物权法定主义显然是一个违反效率的法律政策。[3]
苏永钦认为, 中国大陆一直坚持物权法定, 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美国等国家却采取物权自治的原因是不同的公示登记制度。固然这是一个方面, 但是细细品味苏先生的论述, 不难发现“美国等国家”前的定语是“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这就是我国现行物权法定原则发展的瓶颈所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速度与社会人文素质发展的不匹配决定了:虽然, 现在已经发现物权法定原则在我国存在不适合的情况, 但仍必须坚持物权法定这一原则不能改变。
二、地役权对于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及其不足的解决方法
(一) 地役权对于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
笔者认为, 地役权对于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就是基于“物权法定原则的区分适用缓和说”而来的。此种学说的特点在于缩小了物权法定原则的范围, 在原则上坚持肯定物权法定原则, 但同时在某些方面, 给予一定的自治性, 与地役权的规定十分形似。梁上上认为, 如要满足此种学说下的物权自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 创设功能性物权是建立在基础性权利之上的;其次, 在实现权利时, 该物权的内容可以确定;最后, 具有适当的公示方法, 社会可以对此产生公信力。[4]地役权是物权体系下法定的物权, 其意定性为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要求, 可以将那些无法归入传统用益物权种类的新型的权利类型纳入其名下, 并予以登记, 即除去其债权形式, 还其本来的物权面目, 从而获得物权法的保护。这样可以改变了法定权利类型单一与社会现实需要的脱节的现象, 使社会的利益多样性在物权法定原则的背景下仍然得以实现。
(二) 我国现行地役权制度的不足及解决思路
通过比较德国法和我国法律关于地役权的规定, 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物权法定原则在德国主要是类型固定, 而内容强制并非那么坚持, 正因强调物权类型强制原则, 因此, 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欧陆国家多对地役权作了相对抽象的类型化, 而地役权之具体内容完全交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因此, 在德国等欧陆国家, 物权法定原则与地役权之内容的自由约定性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反观我国, 不仅强调物权类型法定, 而且强调内容法定, 法律对各种物权之具体内容都做了相当硬性的规定;而对地役权却未做出任何或抽象或具体的类型化, 对地役权之内容更未做出任何指导性的立法, 全凭当事人的自由约定。[5]
博登海默认为:“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须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 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没有概念, 我们便无法将我们对法律的思考转变为语言, 也无法以一种可理解的方式把这些思考传达给别人。”[6]借助类型化的思考方式, 各种地役权的不同特征就如“雨后春笋”般凸现出来, 这对我们观察地役权、认识地役权与研究地役权, 乃至地役权法律制度的适用都起到指导作用。因此, 借助类型化的思考方式, 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地役权。
摘要:物权法定可以说是大陆法系国家物权法的核心理论与原则, 是因“物”而产生的权利纠葛可有效规制的基石。在当下环境之中, 物权法定原则的刚性使得它不能很好满足支配利益多样性的需要, 地役权在调和社会需求与法律规制的矛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之作用。
关键词:物权法定,物权法定原则缓和,地役权,地役权类型化
参考文献
[1]段匡.德国、法国以及日本法中的物权法定主义[A], 民商法论丛, 7:260.
[2][美]Thomas W.Merrill&Henry E.Smith.Optimal Standardization in the Law of Property:The Numerous Clauses Principle[J].The Yale Law Journal, 2000 (110) .
[3]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经济理性[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06-113.
[4]梁上上.物权法定主义:自由与强制之间[J].法学研究, 2003 (3) .
[5]李遐桢.物权法定下地役权的困惑[D],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03.
【空间役权】推荐阅读:
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10-19
浅谈线性空间与欧式空间09-20
住宅空间07-15
空间符号07-15
屋顶空间07-18
空间个性07-21
空间性能10-13
空间控制10-15
空间地图10-15
乡村空间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