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空间与心理空间

2025-01-09

雕塑空间与心理空间(共10篇)

雕塑空间与心理空间 篇1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汇, 油画有油画的色彩语言, 国画有国画的笔墨情趣, 同样雕塑也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 其雕塑的形体与空间正是雕塑的核心语言, 雕塑艺术中形体的可触性与空间的丰富性区别于二维空间的绘画的雕塑艺术能够超越绘画中的平面幻觉效果, 以丰富的高低起伏组成雕塑艺术中的如音乐中的交响乐美感, 给人以真实的视觉与触觉以及三度空间的艺术感受。雕塑的语言能力就是型的修养, 型的表达同样建立在空间的架构上, 纵观整个雕塑史曾经有过描述功能, 有过表现, 说明, 教化, 纪念等传达社会, 历史意义的功能, 但是从雕塑的本质上讲这些东西都是可以被抽离出去的, 当它们被抽离之后, 剩下的就是雕塑最核心的东西, 就是形体与空间, 形体与空间的表达则是这些经典雕塑的本质内涵, 因此一部雕塑的历史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部形体与空间的历史。

经过雕塑本科五年与研究生两年的训练我对这两个要素有了具体体会。掌握雕塑语言的表达能力是雕塑专业学生的根本任务, 我们去创作或者研究一件雕塑作品是不能完全把形体与空间割裂开, 在雕塑作品当中形体与空间互为补充, 二者是构成一件优秀雕塑做作品的基本前提。笔者只是将形体与空间的感受与表达单独分析。雕塑语言就是形体与空间。雕塑的“形体”是说雕塑是物质性的, 实体性的, 是可以触摸的, 这有别于绘画;雕塑的“空间”是指雕塑是三维的、立体的, 是有深度的, 是可以环绕它进行多角度体验的, 这同样有别于绘画。

一、形体

形体是雕塑的基本语言, 雕塑艺术也正是籍“形体”向欣赏者表达色感, 触感, 质感以及情感。虽然“形体”人人都可以看到, 但却不是人人都能欣赏得到形体的美。很多人习惯于欣赏平面之美, 而体会不到立体的美。体积的组合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法, 是雕刻语言的根本方法。

我认为形体最基本的形式体现为凹和凸之间的关系。每个优秀的雕塑作品都有其强大的视觉张力, 形体是其贯穿始末的决定性要素.形体的强弱体现在物体本身的形体关系。通过这段时间对小的抽象雕塑的练习与探讨, 有了自己的体会。一个负有生命的雕塑支撑它的必定是强大的形体张力, 我认为在同一尺度下, 成线性或是呈面状的物体本身的形体关系相对较弱, 而成团块感的物体形体感相对较强。线性的物体形体的力量向外发散, 面状的形体相对较均匀, 而成团快感的形体有一种聚合的力量, 这种力量通过局部的形体变化以及不均匀的形态起伏会让观者感到一种强大的形体张力。朱尚熹老师曾经说过, 就好比把土豆装进麻袋里, 土豆向外突出的形, 每个小的形体都有生命, 都似乎要挣脱并向外爆发一样, 这样形体张力就能感觉到是非常强大的。

二、空间

雕塑是空间中的艺术, 我认为空间本身有其丰富的含义。我们在探索中会发现其中有无限的奥秘。通过这段时间对雕塑空间的研究以及老师的指导, 我对空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雕塑的空间性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 实空间是雕塑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虚空间是形体之外的空间形态。实空间指雕塑形体之间的距离, 是内涵的载体。虚空间指形体之外的空透部分, 体现雕塑影象的关系。虚实空间相生, 形成了雕塑, 然虚实空间仅仅只是构成了形体, 唯有意念空间才真正赋予形体以灵性与智慧。

形体之间的围合关系是增强空间的重要手段, 占领空间即形体向外的延展度, 我们可以用线和面制造出空间的强弱关系。经过与大家的讨论我认为判断空间强弱有两种概念。第一种即空间本身的张力, 形体本身围合关系的强弱, 也就是说形体与环境之间所产生的空间效果的强弱。第二种是人自身对一个空间产生的强弱感受, 就好比当人置身于一个两山的夹缝当中是且两旁都是峭壁陡坡, 这时一种强烈的压迫感会尤然而生, 给我们的空间感受会非常强烈。我认为前者更多的是形体与环境的空间关系, 后者则是人与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景观形态对人与自然的互动起了链接作用。这恰恰是我们深入研究雕塑与空间的重要意义。

从古典主义到现当代雕塑艺术对的形体与空间的探索始终不断, 每个时期我们能发现不同的空间与形体的表达方式, 米开朗基罗雕塑中结实饱满的形体成为永恒的经典, 从而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对于理想美的追求。罗丹的出现开创了雕塑艺术的新观念, 他秉承古典主义的造型语言, 同时赋予雕塑形体的另一种状态, 每一块局部的形体中似乎都有其独立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形体表面的皱褶与人体皮肉的质感充满了生命。雕塑造型已不再是传统表现形式, 舒展、活泼的动感, 体积对空间的分割及延伸, 在他手里处理起来已是驾轻就熟。罗丹雕塑中对形体生命感的表达成为后世的典范。马约尔的雕塑虽师承罗丹但又带有个人独特的表达方式, 他的雕塑作品中形体更加概括简练, 饱满的形体中从而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在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形体与空间完美的游走于其中, 对孔洞的运用增加了作品的空间表现力, 从他的一系列人像作品中看到用形体塑造空间的独特表达方式。贾科梅蒂对雕塑空间感的表达也有其独到之处, 他的超现实雕塑作品《凌晨四点的宫殿》所营造出一种神秘的空间氛围。他的人体雕塑作品中拉长的人像、模糊的形体体现出对雕塑“距离感”独特的表达。

能看出从古至今的雕塑艺术大师们正是秉承雕塑最基本的原则, 抛开那些文学性的表达之所以成为令后世敬仰的经典, 本质上就是对雕塑语言的突破, 从而在雕塑艺术的路上越走越深, 雕塑的形体与空间正是他们创作道路上最基本、最核心的的艺术语言, 对一个雕塑工作者来说对雕塑形体与空间的探索永无止境, 希望在学习、借鉴、继承和发展前辈艺术大师的基础上能开创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 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雕塑作品。

城市雕塑艺术与环境空间的融合 篇2

关键词:城市雕塑 环境空间 融合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14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雕塑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特征。相较于传统的城市雕塑艺术表现手法而言,现代城市雕塑在艺术表现手法与方式表达方面更加自由和非对称。因此,如何加强城市环境空间与城市雕塑艺术的有效融合是当前国家规范城市景观设计蓝图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 城市雕塑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一)城市雕塑相关简述

21世纪是以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加快城市生活节奏和提高城市艺术品为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城市雕塑作品的艺术审美化和功能化是当前城市景观设计师们探讨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艺术环境方面。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国家雕塑博物馆,城市文化和城市艺术文化已经逐渐与城市生活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将城市艺术文化逐渐深入至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人类情感与城市雕塑的有效融合。

作为城市空间视觉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城市雕塑,也是城市文化领域的重要载体,在城市艺术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相较于视觉艺术三维立体表现手法而言,城市雕塑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艺术语言特色。不仅加强了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社会公众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且一个城市的雕塑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空间生命力。

(二)城市雕塑对城市环境空间的作用

城市雕塑对城市环境空间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还表现在一个城市是否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城市雕塑—方面装饰了一个城市的建筑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个美化环境和艺术空间的作用。另一方面城市雕塑是人类情感和城市文化进行浓缩后的标志性作品,寄托着设计师们的情感。城市雕塑的艺术空间表现手法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三维视觉表现手法,而是在设计理念中融入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激发人们对城市雕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雕塑艺术与环境空间进行有效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调节城市空间场所的外部轮廓,注重城市雕塑与景观环境的互动与沟通。由此可见,现代城市雕塑在艺术设计理念中融合了城市环境空间文化和人文文化。一件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不仅可以凸显出一个城市的文化,还可以透过城市雕塑看到城市发展的实质情况,即所谓的环境与人文的整体融合。因此,当孤立的城市雕塑与一个城市的环境和人文文化可以做到有效衔接,不仅彰显出一个城市的文化之美,还可以凸显出雕塑本身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总而言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的和谐发展为人类生活增添了一抹情感色彩。

二 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与空间特征

现代城市雕塑艺术表现手法相较于传统雕塑表现手法而言,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雕塑艺术体系中的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推动了城市雕塑技术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为现代城市雕塑在创作方法、艺术设计和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石,丰富了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材料,进一步为现代城市雕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相较于传统的城市雕塑艺术形式而言,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形式更具文化交流特征。传统城市雕塑主要通过广场、公园等建筑物凸显建筑雕塑的公共性,因此传统城市雕塑具有浓厚的景观性特色。但是现代城市雕塑在建造与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显示着一个城市的建筑文化,而且还代表着城市与公众之间在情感与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城市建筑、雕塑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主要是指利用城市雕塑作品将人类的情感与艺术作品融为一体,不应该在城市雕塑作品中存在与公众隔离、人类不愿意接近城市雕塑等现象。由此可见,现代城市雕塑具有强烈的参与性特征,以期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娱乐玩耍、触摸体验的公共场所,将城市雕塑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形式。城市雕塑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凸显出传统雕塑的艺术特色以及艺术表现理念,使城市雕塑具有强烈的艺术形式感。而且城市雕塑为现代城市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文化基石,将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现代城市生活进行有机融合,凸显城市雕塑的主体性和层次感,进而扩大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范围。

相较于西方古典雕塑的主题范围而言,中国城市的雕塑在主题范围方面主要集中于城市人文文化和公共环境的认知等领域。西方古典雕塑在主题范围选择方面主要以山花、壁龛为主,其雕塑风格以具有浓厚的建筑风格为主。作为城市比较有代表型的广场雕塑,西方古典雕塑仍然以“歌颂君王”作为主题内容,雕塑的性质以碑柱为主。由此可见,西方古典雕塑在主题选择方面具有单一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雕塑主题范围的拓展。而城市雕塑在主题内容的确立方面带有浓厚的社会化和生活化特征,不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进行了有效衔接,还将现代人文情感元素与城市景观背景进行了有机统一,从而促使城市雕塑主题逐渐向多元化、生活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城市雕塑主题方向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公众对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文化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只有将城市雕塑与现代生活从实施方面做到有效统一,才能够帮助景观设计家们站在社会公共的角度设计城市雕塑,并在城市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中体会社会公众内心对城市雕塑的认知与了解。现代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极简主义”和“构成主义”为主,其外在表现形式以现代城市建筑的空间层次感作为灵感源头,将现代城市雕塑进而简单化和功能化。另外,城市雕塑设计师们在设计雕塑景观的过程中将抽象简练的几何知识与艺术设计表现手法的张力和美感有效整合,向社会公众传递城市之美。将几何知识与雕塑设计的机械之美进行有效整合的目的是提高城市雕塑的创新型设计手法,进一步提升雕塑对空间环境的影响。

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和艺术审美观点的变迁致使社会公众对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而不同社会群体对城市雕塑的艺术观点的不同导致雕塑创作手法的不同。现代城市雕塑还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以革命性为主题的雕塑仍然占据重要主导地位。以革命性和祭奠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城市雕塑以营造庄严的气氛空间作为设计目的,多以对称性和正向性分布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脚步的加快,生态型城市发展理念在城市景观布局中得以广泛运用,以生态型和人性化为主的城市雕塑不仅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和艺术表现手法,而且更凸显出一个城市的人文文化。时代的变迁促使城市雕塑的艺术变现手法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由传统的绘画和雕塑创作手法逐步向音乐和建筑为一体的雕塑创作手法方向发展。既有小巧精致的城市雕塑景观,又有简单大气的城市化气息浓厚的雕塑景观。由注重城市雕塑对称性和正向性分布特点为主逐渐向非对称性和自由式为主的雕塑转变,打破原有设计师们传统的创作手法和思维观念,以自由发挥的创作手法拓宽城市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

材料也是现代城市雕塑的表现手段之一,随着城市雕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雕塑对不同质感的材料要求亦不一致。影响城市雕塑材料质感的因素包含肌理感、色彩光泽度、光感等,设计师在设计景观雕塑是不仅需要全面向系统地了解不同质感的材质,还需要对城市景观空间和雕塑艺术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意义。

三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如何有效地将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进行融合的关键因素是全面了解雕塑功能和环境性质。就雕塑设计师而言,雕塑设计师们除了了解雕塑艺术设计基本技巧之外,还需要对艺术环境空间设计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地认识,才能够从根源上把握雕塑作品的动态美。设计师们在设计城市雕塑作品的过程中以创新性思维观念和情感理念作为理论基础,掌握城市雕塑作品的视觉艺术特点和城市环境的空间层次感,进而为设计凸显城市环境和情感的雕塑作品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石,进一步促进社会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发展。

其次,国家需要加大现代城市的服务力度,将现代城市雕塑与社会公众服务体系融为一体,提高城市雕塑的亲和力,加强城市雕塑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随着生态型社会理念在城市发展体系中的广泛运用,城市雕塑不仅具备亲近性的特点,还具备娱乐性和服务性特点,进一步拉近城市与人类之间的距离。

最后,现代城市雕塑作为拉近城市与人类距离的有效载体,国家需要转变国家职能,由主导型为主的战略决策逐渐向服务性为主转变,将国家关注的侧重点放在民生和服务社会公众方面,树立城市亲民和城市文化形象。除此之外,城市管理者应该根据城市文化和发展特色建立生态型城市,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塑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形象,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与人类的和谐健康发展。

结束语

雕塑空间与心理空间 篇3

梁思成先生在中国雕塑史研究中曾经指出一个特别值得反思的现象:雕塑,作为古老又重要的一门艺术,却一直被国人忽略。其中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考之古籍,鲜有提及;画谱画录中偶或述其事而未得其详。”[1]可见,雕塑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书写中是不被重视的。这就与西方对雕塑的文化书写形成了鲜明对比。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大量的美学文献都或多或少谈及雕塑。并且,在西方艺术美学的研究中,西方古典美被认为是集中体现在古希腊雕塑中的。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美术馆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中,有两件就是古希腊的雕塑作品。站在中国历史的时空线上,一边是几千年来文化书写对雕塑的忽视,另一边是当下城市建设大量启用雕塑作为公共文化的表征,其间的落差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雕塑文化价值的契机。

雕塑,从造型技法上分而述之,正好对应中国古代的“雕”与“塑”两个概念。其中“雕”,可泛指雕刻、雕琢。古通“琱”,有“治玉”之意。《周礼·考工记》中有“刮摩五工”的记载,分别对应玉、栉、雕、矢、磬五工,可以见出当时对玉雕、木雕、石雕、骨雕已经具备了清晰的分类观念。有学者认为[2],中国雕塑艺术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兽牙、海蚶壳、钻空石珠、小砾石、鲩鱼骨等物件,以及中石器时代各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骨雕。这与《周礼·考工记》中将“雕人”认作“骨角之工”是相吻合的。直到新石器时代,随着石雕技术的日益发达,作为石雕艺术分支的玉雕大量出现。在良渚文化出现的玉琮、玉钺、玉璧、玉牌饰、杖饰、三叉形器等物品上,大多雕有神兽面纹,寄托着图腾时代的宗教仪式观念,属于原始的礼器。将骨角之工的“雕”进一步界定为“治玉”,这无疑隐含了中国雕刻工艺系统的文化价值取向。“塑”,亦作“塐”,属于《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陶”、“旊”(制瓦器)、“抟埴二工”。《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佑三年》中有:“希广信巫觋语,塑鬼于江上。”胡三省注为:“抟埴为神鬼之形曰塑。”结合新石器时代突显原始图腾仪式的大量动物、人形陶塑来看,“塑”工艺系统中文化观念的价值取向与“雕”一致,都指向原始宗教仪式的价值。客观地说,仅就中国雕塑的人类学起源来看,与西方雕塑的人类学起源似乎并无二致,都指向原始宗教的仪式形态。但为什么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西方雕塑始终居于艺术价值系统的中心,而中国雕塑则在艺术价值系统中边缘化了呢?追踪中西雕塑的文化演进,或许我们可以在雕塑的分类演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通观中国文化史,中国雕塑的格局大体在两汉时期就基本齐备了。结合古籍文献与考古遗物来看,两汉时期的中国雕塑有陵墓表饰、俑与明器、宫苑建筑装饰、日用雕刻以及佛像。当时最重要的为陵墓表饰,如石人、石兽、神道、石柱、石阙、石碑,以及俑与明器。其中,“俑”就是古代用以殉葬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明器”也叫冥器,指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因此,后世划分的中国雕塑三大类型就是:陵墓雕刻、墓俑雕塑和佛教雕塑,它们主要寄生于墓葬和宗教两类文化形态中。而这两类文化形态与我们今天谈到的雕塑,尤其是城市雕塑时,所密切关心的现实生活无疑是相去甚远的。

西方雕塑的分类格局大体在古希腊时代就形成了。希腊雕塑根据不同用途分为建筑类雕塑、祭祀类雕像、奉献类雕像、墓葬类雕塑、荣誉类雕塑、纯粹装饰性雕塑[3]。其中,最应引起关注的是奉献类雕像与荣誉类雕塑。奉献类雕像源于古希腊人对神灵的奉献,这与作为礼器的中国雕塑有相似的文化内涵。但西方的奉献类雕像在造型上与中国雕塑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大量的神、女神,甚至人类塑像出现在希腊人对神的奉献中。这一以人像为主要雕塑造型的文化趋向在荣誉类雕塑中体现得更为显著。荣誉类雕塑就是在城邦的世俗或圣所中竖立的当代或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雕像,其中最典型的是给希腊得奖的运动员塑的雕像。西方的人像雕塑涉及到古希腊文化中特别重要的人文主义观念。这就是我们谈论古希腊神话时津津乐道的“人神同形同性”,也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反复描述的希腊人将完美的人(尤指肉体的完美)视作神明特性的普遍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希腊人对完美身体的姿态、动作孜孜不倦的研究中蕴含着一种敬神的理念。古希腊有一门叫做“奥盖斯底克”的研究姿态与动作的学问,专教人以美妙姿态进行敬神的舞蹈。以人之完善的物质形态显现出神明特性,这正是西方古典的理想之美。

与西方人像雕塑对主体性心灵的光耀追求相比,以殉葬观念为中心的石人、俑人在人的主体性心灵呈现方面显得有些黯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人就缺少追求主体性心灵。在中国艺术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人对主体性心灵的追求在中国古典的绘画、诗词、音乐的意境生成方面有着非常精彩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雕塑在中国古人的文化选择与文化书写中被边缘化,是因为它并非最适于表现中国文化古典美学精神的艺术类型。因此,雕塑在中国古人的现实生活中影响甚微,很少进入古代中国文人的研究视野。

雕塑,同时作为最适于表现西方文化古典美学精神的艺术类型与最不适于表现中国文化古典美学精神的艺术类型,其适与不适的文化落差直接反映在中西方人们的生活世界中,并由此将我们引入了对不同文化模式的反思。在中西文化宇宙模式的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宇宙是实体的、科学化的,实体与虚空、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对立是西方文化的基本构建模式。在此模式中,西方古典艺术对“最富于包孕性的顷刻”造型原则的追求,正好将这种戏剧性的冲突通过雕塑表现出来。中国的文化是虚灵的气的宇宙,有无相生、虚实相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构建模式。在此模式中,“气韵生动”成为中国文化的最高美学标准,而以书法为代表的线的艺术是最适于表现宇宙生生之气的艺术形式,“游目”、“游心”也成为最适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体悟方式。中国古人的文化选择自然将主体性心灵放游于诗、书、画、乐等较少物质约束的艺术类型中。因此,中西不同的文化模式决定了中西不同的美学追求,这就使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雕塑在中西文化价值系统中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品质。

反溯雕塑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价值判断,我们就能够以一种清醒的文化态度来回应今天的公共文化建构中“为什么是雕塑”的问题。将雕塑置于公共文化建构的中心,严格说来这是西方的文化传统。在以西方文化为蓝本的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嫁接西方传统已成为现代中国新的文化形态。而由文化建构的功利主义心态导致的粗放型的文化嫁接,给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带来了一些弊病,其中之一就是缺少审慎的文化反思精神。诚然,当中国文化卷入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世界史进程时,也就同时接受与生成了以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为主要参照的现代文化观念体系,重视与重写雕塑的文化价值就是其中一种。因此,在既成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下,对于“为什么是雕塑”这个问题,就意味着反思雕塑究竟应凭借何种态度、何种方式进入当下的公共生活中。反溯雕塑的历史可以发现,西方文化传统中的雕塑是凭借文化心灵的主体性态度,以寻找二元对立、表现经典顷刻的方式展开空间联想进入西方生活中。而这一经典顷刻的塑造与空间展开特别关注主体性心灵的自觉。当西方文化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现代、后现代思潮呼吁多元的感性解放、观念解放时,西方公共理论研究的代表人哈贝马斯在其“交往理论”中,却特别强调了在多元背景下人的理性的底线问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将与城市雕塑的相遇置于公共生活的空间话语系统时,这种空间话语系统的生效或许应更多地建立于主体间的理性交往,而不是某一主体单方面的文化书写或想象。毕竟公共文化的建构不仅是主体理想的栖居空间,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问题。当然,这就需要城市文化建构的主导方、城市雕塑的创作主体能更深入地对我们的文化进行理性的反思,在热烈的建构中多贴近文化生成的基底问题。□

注释

1[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2]史仲文主编《中国艺术史·建筑雕塑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为宅雕塑:寻找雕塑的第三空间 篇4

孙伟:我们为什么要做“为宅雕塑”?

首届“为宅雕塑”大赛组委会主任

其实,“为宅雕塑”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的雕塑教学主要是针对大型的、纪念性的、主题性的雕塑,因为这样的雕塑满足当时计划经济的需求。但是,对于艺术家来说,过去接项目的时候都会受甲方的诸多约束,创作空间很小。后来,虽然拍卖市场和画廊发展起来,但雕塑创作也并没有借助这种市场体制获得更自由的空间。现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了,文明和文化的载体发生了变化,这无疑为雕塑提供了发展空间。雕塑家除了继续做城市雕塑,依附资本创作外,有没有其他的空间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

从就业角度讲,随着艺术院校培养出大批的艺术人才,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宅雕塑”将为大批人才开辟一条出路。

同时,伴随着中产阶级群体的壮大,其对精致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现在,公共空间的权力不是个人的,而只有在家宅中,权力才是个人的,喜好、文化诉求、艺术感受也才是最真实的。但是,在今天,艺术依附于权力、资本,离大众越来越远,为宅雕塑的使命就是使文化落在中国现实的土地上,落在老百姓的心中,让艺术离人民近一点儿,让人民从家宅里感受到艺术的存在,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真正影响中国社会,艺术才能发挥作用。

孙振华:寻找雕塑的第三空间有三层含义

深圳雕塑院院长

首先,空间是雕塑的归宿,或者说放置地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潘鹤先生曾说:“雕塑的出路在室内。”今天再看这个观点,不得不感叹潘老先生的远见。当年潘先生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雕塑界的热烈响应,一方面,因为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雕塑的概念应运而生,雕塑家忙于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公共空间里。从80年代初期至今,推动中国雕塑发展的重要力量就是面向公众的城市雕塑,或者说是户外雕塑。虽然这些雕塑在今天看起来良莠不齐,但是,其力量一直在深深影响着雕塑界。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当代艺术也成为推动雕塑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当代艺术影响的对象主要是实验性的、创新性的雕塑,往往带有社会关怀和批判性,出现于展览馆、艺博会等空间。

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雕塑集中在两个空间,一个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另一个是学术的空间。其实,还有一个空间被遮蔽了,那就是家庭的私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增长,家庭需要艺术品的介入,可是雕塑进入家庭这件事情却迟迟没有展开。在这个意义上讲,雕塑的第三空间就是真正打开家庭、个人的大门,把雕塑迎进家庭,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中国社会雕塑发展的不足。

不过,雕塑进入家庭在中国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制约。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家里放置雕塑的习惯一直是缺失的。过去,比较殷实的中国家庭都会在家里悬挂一些书法字画,这是上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但是,中国人却很少在家放置雕塑,玩赏性的、纪念性的或者人物肖像式的雕塑没有进入家庭。刘开渠先生也曾讲到,中国古代有一种习惯,活人是不塑像的,这种传统观念制约了雕塑进入家庭。

其次,为宅雕塑需要创造与“为宅”的审美趣味相匹配的新的美学观、价值观。因为为宅的雕塑是进入家庭的,所以它们可能不是那种非常传统的,也不是非常激进的、先锋的、暴露的、批判性的,而是温馨的、平和的、精致的,强调雕塑的本体语言或材料。检验雕塑是不是“为宅”的最简单的方式是看中产阶级是否愿意购买并放在自己的家里。如果雕塑看着很吓人,或者是令人看了以后会引起某种不安,那就不适合放在家里。“为宅雕塑”需要在传统和先锋前卫之间寻找自身恰如其分的美学空间。

第三,改变雕塑市场的结构。目前,相当一部分人收藏雕塑是为了理财、投资、增值,还有一部分是专业收藏家或者爱好者。这些雕塑与“为宅雕塑”是不一样的,“为宅雕塑”在推动雕塑的日常消费,是出于欣赏、审美的需要,把心仪的作品请到家里,成为日常生活的景观。

中国的雕塑一直被诟病的就是市场始终没有起来,对于大多数雕塑家来说,市场前景并不那么美妙。通过怎样的营销推广机制,使“为宅雕塑”改变市场的构成,让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真正成为雕塑市场的主体,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把雕塑请到家里,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冀少峰:为宅雕塑探索、转换时代雕塑的另一种路径

湖北美术馆副馆长

雕塑与社会、城市、家庭、观众的关系在变化

时代的急剧变化、文明的转型、文化的过渡与文明的变迁不仅改变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结构,也深深影响着文化艺术的走向,包括人民对雕塑的认一知、雕塑与社会、城市、家庭、观众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构成了“为宅雕塑”的时代背景。

中西艺术观念的差异决定了“为宅雕塑”的中国文化属性。西方艺术比较提倡“大”,中国艺术比较提倡“小”,大小之别体现了中西方艺术观念的差异和文明风格。西方艺术既占体积,又占面积,同时又营造视觉冲击力,强调和凸显力量感。而中国绘画既不占体积,也不占面积,而是讲究笔下江山,千里长卷徐徐展开,比较委婉、含蓄、简洁、轻便,适合走入家庭。

nlc202309041439

20世纪西方雕塑进入中国以后,我们对雕塑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关于雕塑,孙振华先生在《中国雕塑的两个关系问题》中讲到,雕塑家创作了两个系统,一是满足老百姓的户外雕塑系统。一是架上创作,是给知识界和艺术界看的。在近三十年,这两个系统的区别越来越明显,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户外雕塑越来越差,不仅没有取悦大众,反而让他们产生了抵触情绪;架上雕塑变成了少数人的孤芳自赏,让老百姓难以理解。

在“为宅雕塑”产生以前,我们并没有解决好雕塑和家庭的关系问题,也没有真正理清雕塑和公众的关系。孙振华先生想找出解决的办法,一方面,他强调雕塑的启蒙作用、对公众的教育和提升作用;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公众的权利,强调公众的参与性,提倡雕塑必须贴近公众,进入他们的生活。显然,“为宅雕塑”给了我们一种尝试的方向。

反思现代性,找出我们失去的乡愁

“为宅雕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现代性的视角。现代性是自培根和笛卡儿时代以来思想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来讲,现代性就是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它迫使我们提出新的思想和存在方式,寻找新的答案,进而重塑我们居住的世界。从城市化、工业化一路走来,它迫使我们停下来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样走。生活在城市化的当代社会,面对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创造另一种新生活的可能性,这其实是生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场革命。在发展主义、消费主义指引下的城市发展,使我们越来越疑惑,这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吗?这是谁的城市?我们失去了什么?“为宅雕塑”就是要找出我们失去的这一部分乡愁,它需要雕塑进入家庭,去进行新的城市思想生活的重建,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为宅雕塑”在现代化工程之外创造一个属于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这是“为宅雕塑”的亮点。“为宅雕塑”是真正深入到城市生活,了解现代家庭的张力,体会普通市民的现代视角,以及对这个现代社会作出的能动改变,由此打破了传统与现代对立的观

念,令人们在经验层面上感受到“为宅雕塑”带来的丰富趣味。“为宅雕塑”肯定了处在现代化世界之外的日常家庭的价值,这是一个主动的自我保护和抵抗机制的组成部分。

注重个体感受,强调中国价值观

“为宅雕塑”是一种能动的文化实践。寻找既不同于西方的广场雕塑,又不同于孤芳自赏的架上雕塑,而是注重个体感受,强调中国价值观的第三条道路。家庭生活的富足与贫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品质和趣味,人们需要找到并拥有自己的雕塑,寻找生活的意义,获得一种审美上的存在感。

“为宅雕塑”倡导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为宅雕塑”不仅引导趣味和审美,更会提升生活品质,是通往个性化生活的开始。孙振华提到一个词,就是城市的“中产阶级”,我也认为“为宅雕塑”是中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已经越过了温饱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品质和审美的要求,所以,他们才会拥有自己真正的“为宅雕塑”。“为宅雕塑”进入生活的新阶段,呈现的是生活的主动权。当一个人从历史的广场退回到个人生活的小屋子里的时候,我们发现集体生活少了一些,个体生命显得从容了一些,轻松了一些,这其实是对高贵人性的追求。

本雅明曾讲到“由于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整—化和机械复制对人的感觉、记忆和下意识的侵占和复制,人类保持着一点自我经验,不得不日益从公众场所缩回到室内,在居室里,一花一木的装饰,无不是内在愿望的表达。人的灵魂只有在这片由自己布置起来、带着手的印记、充满了气息的回味的空间里才能得到宁静,并保持住自我形象”。进入沉思宁静的生活,也许就是最好的生活。

目的在于给人类以光明,是阳光、向善、向真的

阿诺德曾言“艺术的目的在于给人类以光明”。“为宅雕塑”如果成为一种风格的话,它应该寻找各美其美的可能性,引导人们向善,丰富我们的内心,使我们自身意义拥有一种完整性。因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人们既有追求意义的热情,也有逃避意义的激情,所以“为宅雕塑”是适合现代社会的表达方式,追求的是与他者共存、共同追求幸福。可以说“为宅雕塑”表现的是极其普通的人们共同的日常生活场景、行为状态,对日常生活有一种激励的作用,以一种安静的方式来表达个体生活的体验。每个家庭又是有性格的,个体的特征远远高于群体的特征。通过“为宅雕塑”可以感受到这个社会无数个家庭、无数个小人物的生存境遇,进而可以概括出时代的使命。

索尔仁尼琴在《红轮》中说道“历史的重大步伐往往取决于个人的细枝末节”。“为宅雕塑”实际是向内转的自我感知、自我审视,用雕塑的审美特性呈现社会现实,这既是对我们自己文化的熟悉,更是心灵的回归,是对都市生活焦虑的生存现实的逃离,是面对现代化、现代性的无力、烦燥和逃离,是一种伤感、痛苦和疲弱,但其意旨是阳光、向善、向真的。

获得和睦,和谐而自如的心理秩序

“为宅雕塑”还体现了现实和过去的关系。在雕塑身上,记载着已失去的时光,人们的目光在与雕塑对话的过程中也在与历史、过去对话。凭借对过去的回忆,“为宅雕塑”拓展了它无形的空间,和谐有序的环境和氛围会使人们获得愉悦感、满足感。“为宅雕塑”在走进生活时,使人们获得内在安稳的秩序感,并进而演化为和睦、和谐而自如的心理秩序。可见,“为宅雕塑”不仅是雕塑的一种形式,更会成为将来人们所追寻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足心态的彰显。

“为宅雕塑”告别了大社会,而进入小时代;告别了虚,而走入了实;告别宏大叙事的激情,而进入了微叙事、微体验的情境;告别了盲目追求巨型和大而无当,进入了小巧精致。

侯明轩:

中国雕塑市场潜力巨大

北京千军万马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人的消费观正在发生从基础型到品位型的变化。商品越来越需要艺术化,礼品越来越需要个性化,生活越来越需要投资化,购买越来越需要物联化。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国家的GDP能达到1000-2000美元,艺术品市场就会启动。而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就会有大规模的公众收藏艺术品。在中国,现在有107个城市的GDP超过8000美元,无锡的GDP甚至已经超过2万美元。但是,这么好的经济基础,却没有形成大量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因为对艺术品的认知基础受到教育体制和环境的限制。然而,当下买家的需求和对审美的理解都在发生变化,这些人接受的教育比以前好得多,可以自由进行艺术品的选择。所以,艺术品市场可开拓的空间非常大。

我们对消费人群进行了数据统计。中产阶级是创意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在美国,中产阶级30%的人和钱都消费在文化艺术市场。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顾客愿意接受的创意产品平均单价是2600元左右。按照现在国内的收入体系和消费习惯,2000元左右的产品非常容易形成交易,高出2600元是会犹豫的。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在市场的综合艺术品分类中,雕塑被选择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虽然潜在需求巨大,但是雕塑衍生品不宜量产,可以进入永无休止的供需关系。比如,某件衍生品的实际需求是1600件,我们只生产1000件,推广、交易后,再赎回、入库,再交易,实现无限循环。我们会定期告诉客户持有这件作品的作者信息和价格,当他们想出手的时候,告诉他们哪些人感兴趣,促成双方交易。当遇到新的买家的时候,我们不会为他生产新的产品,而是在以前购买群体中寻找愿意出手的卖家。

做好雕塑市场,以下内容缺一不可,好作品、好价格、好团队、好模式、利用互联网、做好服务。雕塑的盈利点则有五个。第一是零售;第二是品牌众筹;第三是长尾业务;第四是大数据,雕塑特别适合做数据,未来价值大于艺术品本身;第五是版权,版权将来带来的收入是连续性的,一件东西不是挣一次钱,而是无数次。

雕塑空间与心理空间 篇5

对于一个建筑或者一个区域,空间与场所是其内在的本质要求。从简单的空间划分起源的,都是以作为人活动的基本场所为首要功能。因此城市雕塑空间规划的优劣就决定了城市空间或者城市区域的场所意义。

对于“场所”,我们已经不能简单的去下一个定义。通过对身边可以称之为场所的地方的观察,可以发现有一下几个特征:静态的实体设施。就是场所的实体建构。包括一个场所内的建筑,景观,通过实体对场所起到界定和划分的作用。人的活动。即上述实体设施是如何被人们利用的。主要体现在人和实体设施的互动上,给行为活动以载体。就是说人在与一个场所交互过程中在文化,行为习惯,以及习俗等方面的偏重,还有人在活动中的情感价值体验。与空间相比,场所作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有空间和特征两方面:空间即场所元素的三度布局;特征即氛围,是该空间的界面特征、意义和认同性。我们不应将整体场所简化为所谓的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和系统等各种抽象的分析范畴。这些空间关系、功能分析和组织结构均非事物本质,用这些简化方法将失去场所可见的、实在、具体的性质。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环境和场所以利用该种活动在其中发生。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初步得到结论:每个场所都是唯一的,呈现出周遭环境的特征,这种特征由具有材质、形状、肌理和色彩的实体物质和难以言说的、一种由以往人们的体验所产生的文化联想共同组成。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

“场所精神”是一个古罗马概念,原意为地方守护神。古罗马人确信,任何一个独立的实在都有守护神,守护神赋予它以生命,对于人和场所也是如此。在罗马人看来,在一个环境中生存,有赖于他与环境之间在灵与肉(心智与身体)两方面都有良好的契合关系。这个观点放到今天也是十分正确的。类比“场所”的含义,场所精神涉及人的身体和心智两个方面,与人在世间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定向和认同——相对应。定向主要是空间性的,即使人知道他身在何处,从而确立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认同则与文化有关,它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

2 场所以及场所精神下的空间形态分析

2.1 场所是充满意义的环境

对于“场所”这个概念,整个学界对其展开了各种讨论,尽管不同的学者运用自己的学术视角和学科用语,对此问题发表了个人的观点,并且尽管有些观点和专业词汇有些拗口,但是这些对于我们从历史的整个发展脉络上,梳理这一思想的流变与争论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E·拉尔夫(Edward Relph)从现象地理学的角度阐述场所的观念,他认为场所是过去的经验、事件以及未来希望的呈现,人们在空间内发生的活动、事件或存在有意义的真实经验的积累,都使其对此空间产生认同感,那么该空间单元也就转化成为了场所。他指出了场所包含的三重属性,即客观物质、功能活动以及场所意义。场所意义则又包含着象征意义、个人情感、态度与价值等。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Tuan)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认为场所是一种感觉价值的中心,一种主观的人类建构,是生活与发展的前提。人类的居住、日常活动、行为促使人们对场所产生强烈和持久的依赖。他着重强调人的主观经验和对真实世界的解释,追求表象背后的深层含义。经济地理学家玛塞(Massey)认为场所是人类活动普遍脉络过程中特殊性的呈现。普瑞德(Pred)指出场所是空间结构历程的一部分,是由空间社会实践构成的,同时场所也是这些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要素。

“场所”进入建筑领域并成为建筑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归功于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舒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他在其著作《存在·空间·建筑》、《西方建筑的意义》、《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以现象学的方法把建筑空间同人的生活及其意义密切联系起来,诺伯舒茨指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和“生活发生”的空间。他受到德国哲学家M·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定居”(dwelling)概念的启示,在其著作《存在、空间与建筑》中提出了“存在空间”的概念,他指出“存在空间”是包含“介于人与其环境间的基础关系”。诺伯舒茨认为定居不是简单的庇护所,人要定居就必须能在环境中辨认方向并对环境产生认同。也就是说能感受到此环境是充满意义的。在此意义下“定居”同“场所”的意思是相近的。而“存在空间”又总是体现为“场所”,所以说场所的本质在于人能在世界中定居,并能体验到来自自身和环境的意义。也就是说,人们在场所中的定居并不仅意味着身体寄于场所之中,而且还包含了人精神和心理上的尺度即心属于场所。

2.2 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环境是影响城市形体的因素

英国理论家D·凯特(David Canter)受到拉尔夫的研究的启发,认为场所是由“活动”、“物质属性”和“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建立了场所各要素之间的抽象关系的概念模型(见图2-1)。他进一步说明了成功的场所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物质空间、感觉经验和活动。在凯特的研究基础上,J·彭特(John Punter)和J·蒙哥马利(John Montgomery)将场所的构成放到城市设计中进行更为具体的解析(见图2-1、2-2、2-3),并且在每一特征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更为具体详细的元素,他们将物质形态理论、心理知觉以及相关的活动整合起来,这使得模型在指导场所营造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效用。

综上,场所理论是把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的研究加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的理论。通过对这些影响城市形体环境因素的分析,把握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因素。在场所理论的研究中,社会的,文化的和感知的因素被渗透到对空间的界定和围合中来,这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有机结合,于一般性的场地(site)赋予出场所(place)的意义。

3 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雕塑设计的偶合性分析

城市空间可以按照实体物质与意识精神划分为实体空间和意识空间。实体空间指的是在城市地上地下可规划布局的物质空间,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可体验空间,由建筑、城市绿地,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城市道路,小区环境等空间类型构成。城市雕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有含蓄生动,易于被人理解的艺术构思:以其和谐、奇特、新颖的造型,创造出寄予人情感和愿望的景观,满足人们欣赏、游憩、教育、启迪等精神上的需求。城市雕塑是城市空间精神形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城市精髓存在与城市空间中,城市空间给城市雕塑提供了存在的实际空间载体.城市雕塑空间在城市实体空间空中的存在,以精神形态的方式嵌套与城市意识空间,展现与作用于城市人文环境。城市雕塑空间可以称为城市空间的软环境,它是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空间中一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3-1、3-2)

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城市的实体空间和意识空间都会随时间变迁而发生不同的动态变化,由此会引发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形态的不协调。城市雕塑规划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城市雕塑是否能够适应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城市雕塑的规划应当充考虑和分结合城市的动态变化,以前瞻的规划视角来对城市空间中的城市雕塑进行规划与设计,来使城市雕塑能够紧随城市空间形态的而变化、例如雕塑早期发展出来的英雄主义和人定胜天的雕塑概念已经不适于当今这个文化、情感需求多元化的城市空间。只有那些能够满足多方受众,具有时代精神和突显文化档次的雕塑才能存在与这个城市空间中。(图3-3)

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认知一般是通过城市空间内部所包含的具有标志物的场所获得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强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和理解,一个个场所作为一种表达城市空间具体内容的方式,类似于一副副动态的画面。场所也是由城市的区位、城市的一般的空间配置等决定。

众所周知,金字塔、凯旋门、埃菲尔铁塔是具有一个城市或国家文化标识作用和凝聚向心作用的大型城市雕塑,因此城市雕塑是使得城市空间具有可识性和象征意义以及文脉的标志物,既是作为城市特定空间的标志性景观因素,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形成城市轴线,同时又称为城市景观轴线的重要节点,并使城市具有清晰的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的意义在于使得人们更易于识别城市空间,从中获得一种归属感,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例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芝加哥钢雕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城市的空间和场所是城市雕塑的承载,只有根植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的特定场所,挖掘城市特定空间的场所意义,为城市雕塑的总体布局和主题策划提供更深层次的依据特定的场所带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而特定的社会文化是空间意义的基础与渊源所在,城市的空间环境是以具有意义的场所得以体现、特定的场所所呈现出来的特定文化及由此形成的脉络情境决定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内在精神。

城市雕塑一般对于美化、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由城市雕塑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因为,城市雕塑不同于室内雕塑,它是存在于建筑物外部空间的,需要与其周围环境想适应。城市雕塑的建造地点一般是在城区内部,特别要求雕塑应跟着城市走、与城市环境一致,强调城市雕塑与城市广场、街道、绿地、建筑物等各种因素相协调,因为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它是城市的窗口,是给外来者对城市初步影像最深刻、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所以,过分强调城市雕塑的个性化设计是不太适宜的,作为城市环境有机体的一个组成环节,它应该与城市的整体系统融合并使其功能最有效化。(图3-4)

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作品完整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我们的前人就知道在创作、安排雕塑时应从特定的主题和特定的环境出发,这样才能有效地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城市雕塑必须讲究对环境艺术的衬托,如果创作者不懂得从空间角度的安排与转换,不懂得从环境角度营造雕塑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那这样的雕塑作品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任何的空间系统总是有一定的背景作为前提存在的,显现出不同物质的空间关系,这些物体形成的自由空间,便是一种参照系数。城市雕塑的设计也应当以此为依据。城市雕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城市的空间、景观的整体风貌,在创作城市雕塑时,一方面要受现状城市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要表现和创造新的城市环境。

4 小结

城市雕塑对于城市空间及景观的作用在于它是城市景观的引导与联系节点,它是时空的划分与界定的媒体,它是空间环境的认知与沟通的中介,它是空间文化的表达与深化的方式,它还是空间精神的塑造和升华的工具。城市景观要素中包含有城市雕塑,而且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当城市景观间联系较为分散时,一个出现适当的城市雕塑将能发挥连接和协调城市景观的作用。同时,城市雕塑置身于城市空间之中,它以其自身的尺度、体量、材质等来控制和划分城市空间,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把广场空间整体划分为两部分,南边为毛主席纪念堂、北边就是天安门。正由于城市雕塑对于空间的划分功能,同样让它具有空间认知性功能,一个雕塑往往是一个空间的代名词,具有宣传和推广该空间的“广告效应”。同样,当对城市雕塑的创作要求越来越高时,文化和精神性的东西也日益重视,雕塑正好能起到提升城市文化精神的作用,犹如是城市的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肖玲.北京步行街场所精神的探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

[2]成栋.重回城市的场所精神[J].建筑论坛.2004

[3]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

[4]吴秀娴.现象学与场所精神的解读[J].广东建材.2010

[5]王招林.诠释场所精神的纪念空间设计——古蔺太平四渡赤水纪念馆和纪念碑设计[J].建筑设计.2009

[6]魏莹.浅析住区环境中的场所精神[J].山西建筑2007

[7]张晓峰.浅谈景观中的场所精神[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8]龙松亮.千年兰亭的沧桑和无奈——从文献分析探析兰亭曲水变及其蕴含的场所精神[J].中国园林2010

[9]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2003

[10]郭戈理.论纪念性建筑的”场所精神[J].湖南大学学报,1998

[11]丛林.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体现[J].东华大学学报.2003

雕塑空间与心理空间 篇6

假如没有公共空间,那公共雕塑艺术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公共空间就是与他人共同进行非私密性活动的一切空间。有了公共空间,才能使公共雕塑作品有地方安置,呈现出其艺术价值。雕塑作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具有可以测量的长度、高度、宽度,并且占据着一定空间的有体积的物品。我们要从广义上来进行思考雕塑的概念,它必须要与所处的时间、空间融合起来才能演绎其在历史文化中的价值。外围空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是形体外围的受到形体控制和影响的空间。我们从空间结构上来分析,毋庸置疑,雕塑空间是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改变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和思维,雕塑不仅包括客观实体本身,还是实体和它相对应的时间和空间的总和。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的构成呈现多元化,需要我们设计的雕塑与不同的空间环境相匹配,适合人们的需求,这也必然会使雕塑的面貌和形式多种多样。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的材料,雕塑的材料上显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制作方式和传统手法上也有了一些变化,比如3D打印的使用等。形式和材料上的选择要求我们感性和理性相结合,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设计出符合环境要求的艺术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二、举例古今中外的雕塑家或雕塑来说明、论证雕塑与环境相协调的重要性

(一) 以南朝齐景帝修安陵为例说明当时的石刻与环境的互融关系

要谈城市雕塑就离不开环境了。“生态学”这一概念,1866 年由海克尔首次提出,作为一门学科,生态学的研究逐渐得到广泛的延伸及前所未有的发展,仅与雕塑艺术发生关联的就有:园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雕塑等。不妨先从历史中借鉴一下,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古代的雕塑在规划、设计、制作上,都遵循着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前提,和环境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古代石刻中,南朝的陵墓神道石刻在总体设计规划时,很好地遵循了与环境契合的规律。南朝宋、齐、梁、陈各朝中,帝陵墓与环境和谐度来说,尤以齐、陈较为合理,与山水周边环境的关系密切。我们再举个石刻与环境融合的例子,丹阳市胡桥乡仙塘齐景帝修安陵的石刻,在设计安排上选择了与墓葬较为合适的距离——510米,石刻根据地形排列蜿蜒曲折,但站在远处观看又与墓葬保持一条直线,石刻与后面的山体一高一矮、一前一后,不但与墓葬融合为一个整体,而且做到了统一中有变化,视觉效果非常理想,达到了“天物”合一的境界。它的设计理论对我们当代城市雕塑规划、设计、制作应该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二) 简述在规划城市雕塑时要树立“人·雕塑·环境”的观念

城市雕塑,一般是指在城市道路、广场、车站、码头、机场、体育馆、公共绿地、公园等公共场所以及居住区、开发区等城市功能区内塑造的独立形象的雕塑艺术品。城市雕塑是我们生活中周围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文化氛围与所处城市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立体空间、建筑、道路、植物、水体、路边设施,包括路灯、公交牌、红绿灯等构成要素在空间环境中都有着各自特定的职能,而作为城市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则也具有它本身的功能。雕塑作品是雕塑家根据自己的思维积累来创造的一个造型实物,它通过自身同其周围的空间环境发生关联而存在,和环境没有交流的雕塑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它是和空间相辅相成的,而城市环境也依靠雕塑作品来点缀,它有着相互对话、与空间发生联系的作用。也就是说,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如同饰品与室内环境的关系,它们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当你要领略整个城市的环境时,好的雕塑作品起到一个凝聚精神的作用。雕塑作品在整个环境中则烘托着其中的氛围,因此,在思考如何设计一个雕塑作品之前,就必须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环境因素,特别是要把文中提到的空间构成要素等考虑到雕塑的设计当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设计出对城市有意义的雕塑作品,才能与其所处的空间、文化、历史等环境相和谐、相一致,使人们在感受城市时体会到雕塑与城市的契合与舒适,这样才能与人们产生精神上的交流。城市雕塑的生命力来源于对城市历史文化环境脉络的忠实反映和对环境景观的再造与升华。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对话、共生、创新是城市雕塑获得生命和实现价值的基础。

(三) 举例广西首府南宁市火车东站北广场主雕塑《壮韵洞天》来强调雕塑要与环境相结合

南宁市火车东站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铁路客运站,也是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是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总面积267471 平方米,中国南方最大的火车站之一。火车东站的北广场主雕塑《壮韵洞天》气势恢宏,充分体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深厚文化,与现代化建筑相映成彰。在设计此雕塑时,假设了多个雕塑高度尺寸,假如雕塑高15米,观者沿着广场中轴线在百米外道路上整体观看雕塑尺度与广场中轴道路宽幅及背景火车站立面呈相对适宜的比例结构关系,中正大气,与火车站整体环境和建筑剪影的相互关系也相对匹配。假如雕塑高10米的话,观者沿着广场中轴线在百米外广场道路上整体观看雕塑尺度与广场中轴道路宽幅及背景火车站立面呈现比例略显失衡,雕塑整体气势有所减弱,与北广场整体空间尺度不够协调。其他雕塑尺寸也小的话更不匹配宽广的广场,所以雕塑高度设计在10 米以上为宜。考虑到与空间的协调性,雕塑以15米高落成,非常有气势。

三、阐述对城市环境的全面解构往往是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基本前提

优秀的雕塑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是某座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骄傲,甚至是城市的灵魂,是对某座城市美好的回忆,在人们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北京天安门广场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四运动》、珠海的《珠海渔女》、南宁火车东站的《壮韵洞天》等。这些优秀城雕之所以独具特色,至少在三方面有明确到位的把握:一是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紧紧地扣住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城市密不可分,它们就是属于这座城市的,这座城市也因此发光;二是造型具有原创性,形式表现新颖,具有非常高的欣赏价值,符合人们的心理需要;三是设计规划要与环境相协调,融合在它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形成一种必然的归属感。城市雕塑本来是社会性、公益性项目,但是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也许会略显得浮躁,这样就对我们的艺术创作会有不好的影响,特别是在金钱的驱动下,雕塑作品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也许只采用了少数人的意见,失去了给城市设计雕塑的本来初衷,也造成了公共财产的浪费。

真人雕塑队的创意空间 篇7

一路上,陈杜勋不停地琢磨:利用女模特促销不稀奇,如果使用“真人雕塑表演秀”,肯定更能吸引眼球提高人气!去做一个“真人雕塑模特”,说不定真能混碗饭吃!

小试牛刀:“思想者”秀美食

陈杜勋每天一大早便躲到雕塑公园“练功”去了。他天天在公园里学着那些雕塑或者自创一些姿势不断地练,他这种奇异行为很快引起了别人的注意,“敬业”的他一概不理。

练了三四个月后,陈杜勋决定去正式“卖艺”。2005年7月底,他打听到红岭路一家湘菜馆将于8月1日正式开张,他便直接找到老板说:“您看能否让我表演几场‘真人雕塑秀’,为您的菜馆开业带来更多的人气,价钱您随意……”说罢,陈杜勋还当场摆了几个姿势,老板看了很高兴地笑着说:“行!这玩意还挺新鲜的!”

8月1日一大早,湘菜馆正式开业业。在五颜六色的礼花营造的喜庆氛围中,“黑人”陈杜勋准时出场,他的第一个姿势是扮演罗丹的经典雕像《思想者》,只见他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向下默视着……为了迎合菜馆开业的喜庆氛围,他还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即在他目光凝视的前方,放了一盘菜,旁边还立着一块招牌:“这‘剁椒鱼头’为什么会这样香呢?”顿时,原本是悲剧色彩的“思想者”变得活起来了!

一个小姑娘开心地拍着手问:“妈妈,他蹲在这里干什么呀?”母亲看了也笑着说:“他在想那盘剁椒鱼头为什么会那样香……”小姑娘说:“那也不用思考那么久呀!”围观的人顿时发出阵阵笑声,气氛非常活跃。事后,老板不仅爽快地给了陈杜勋200元报酬,而且要他继续“表演”5天!就这样,6天下来他赚了1200元!

随后的两三个月里,陈杜勋都能断断续续地接到一些活,但由于这行当不仅是个“力气活”,而且动作、神态等都要求长时间保持不变,所以很快他就感觉腰酸背痛。他决定找一些帮手来占领这块市场!2005年12月初,他组建了一支民间6人“真人雕塑队”。陈杜勋一开始就很有号召力地鼓励队友们说:“各位兄弟,这是我老陈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才摸索出来的新行当,咱学它主要用于帮别人捧场子、烘托气氛,我只要求大家狠狠地跟我学,学到老板满意、观众鼓掌了,咱能赚钱就行!”

盆满钵满!

“张娜拉”、“维纳斯”打动“上帝”

2006年的消费节,陈杜勋接到了一个“大单”—深圳市塞格电脑城某著名板卡厂商为宣传其新产品,特意邀请他们去表演。下午,为了配合厂商的“银色”产品主题,陈杜勋和队友们打扮成通体银色的“雕塑”,以各种各样的造型站在电脑城里。不少年轻人观察了10多分钟后,忍不住跑上前去握握“雕塑”的手和胳膊,以便判断是否是真人;还有的主动与“雕塑”合影留念;更有人好奇地问现场的工作人员:“这些是不是新型的机器人?”晚上活动快结束时,“雕塑”们还向到场的情侣赠送玫瑰,为这项新奇的活动增添了一些浪漫色彩……当天,陈杜勋的“真人雕塑队”竟然吸引了将近1万人前来围观,相当平时的5倍!这天,他们也获得了3000元的报酬!

之后的半年里,陈杜勋的“真人雕塑队”在深圳迅速蹿红。2006年11月,他在深圳正式注册了“天忆真人雕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接着,他又招聘了近10名员工。为了让大家“干活不累”,他还特意招了3名“女演员”,其中一名竟是他的女儿陈荷—大学文化的她被父亲的创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

成立公司后,陈杜勋的业务扩大了好几倍。2007年4月中旬,他带着自己的女儿及几名得力手下,来到广东佛山市为第九届中国陶瓷博览交易会表演。第一天,他们是为某著名品牌瓷砖厂家表演,他让自己的女儿穿着一套古铜色长裙,戴着一顶遮阳大圆帽,装扮成韩国女明星张娜拉,站在厂家的瓷砖上装“雕塑”,周围还布置了很多“美女模特”迷惑顾客。有位妇女也许走累了,以为“张娜拉”是尊假雕塑,便把手搭在其肩上靠着歇一歇,但立即感觉有些不对劲,“雕塑”怎会软乎乎而且带有体温呢?她凑近定睛一看,竟然发现“雕塑”的嘴角动了,而且朝自己微笑了一下,这妇女顿时惊呼起来:“哇,你是真人啊!”顿时,周围热闹非凡,大家都赶到该瓷砖厂家的展区看稀奇……

第二天,陈杜勋又为一家卫浴用品公司设计了几场精彩的表演:他让一名手下扮成全身白色、当街如厕的“绅士”,手中还拿着一份报纸聚精会神地看。只有当人们按一下马桶的抽水阀,“绅士”才会动一动,并做出一副从“痛苦”到“轻松”的表情,然后又恢复为石雕像模样,一动不动地继续看报,样子十分搞笑……这既给观众带来了快乐,又告诉了顾客“如何使用”马桶。在这次陶瓷博览会上,陈杜勋仅花3天时间就挣了6000多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杜勋的“真人雕塑队”越来越出名了。2007年8月,他领着4位手下到北京王府井大街,为一品牌钻石饰品经销商促销,5天时间获得2万元的高报酬!

2007年10月1日,他们又奔赴到杭州西湖,为一家著名大型婚纱摄影公司主办的百对新人婚礼活动捧场,当时他让手下的一男一女装扮成“维纳斯雕塑”,在众人的好奇注目下,长着翅膀的天使雕塑突然“飞”了起来,男女天使用双手娴熟地做了一套降福人间、关爱芸芸众生的舞蹈动作,他们的模样十分优美和深情……这成为那场新人活动最夺人眼球的一幕!

雕塑空间与心理空间 篇8

购物空间是商业空间中面积较大, 人流最集中, 对城市环境设施配套要求较高的建筑空间分类, 其环境与室内外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也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情感, 趣味和生活方式。商业空间地位的改变必然会带来对商业空间品质的更高要求。现在我们想象的商店不应该再是一间昏暗的小屋, 一个玻璃柜台, 里面站一人的那种小便民店。而应该是一间开敞、明亮、商品丰富、有着背景音乐的、多元化有创意的舒适空间。这种改变, 无论对逛商店的客人, 还是对面对着激烈竞争的商家都是很重要的。

1 明亮的购物空间

说到开阔是很自然的事, 逛商店的人数增多了, 自然就需要较大的, 更灵活的空间。只有在给人们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的前提下, 才能进一步提及舒适这一概念。

空间开阔是减少人的密集程度的最直接的办法。人口密度的下降, 会相应的提高个人对空间和空气提及的占有量, 增加舒适感。同时, 开阔的空间也可以直接改善空间内的温度、气压和空气的质量。而这些恰恰是构成人体周围物理环境的重要要素。

我们都知道人体对周围的物理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对环境条件的变化, 身心要进行种种的调整和适应。以便使身心的机能, 包括大脑在内的体内各级能保持平衡。事实上, 尽管外部环境在变化, 但体内的机能却惊人的稳定。如果温度、气压和空气中气体成分不合适, 就会引起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乃至情绪上的变化。例如当室内的温度过低, 人体的皮肤血管就会收缩, 血流会减少, 皮肤温度也会随之下降, 使人产生困顿感。反之, 当室内的温度过高, 皮肤血管就会扩张, 血流增加, 皮肤温度上升。在气压低的情况下, 人们还会觉得闷, 易疲劳, 且烦躁情绪也随之而来。不清洁的空气, 会给人不适感, 还可能带来气味和病菌, 这些都直接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做出评价。

开敞的空间形式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 从而影响温度、气压和空气成分, 相对于封闭的小空间来说, 对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场所, 运用开敞的空间更具优势。

关于“明亮”, 是相对而言的。因为人们对空间的感知主要来自于视觉, 所以光线对商业空间气氛的营造有很大的影响。实验证明, 照度的适当提高可加强空间的开阔感。人们的眼睛也可不必过于疲劳, 对明亮的空间, 人们在心理上也觉得更安全。

2 有音乐伴奏的购物空间

除了视觉是人们感觉空间的主要途径外。听觉也是人们感觉外部空间的手段。因此嗓音是环境品质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以前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比喻:“闹得跟市场似的”。可见购物环境的嘈杂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很不利的。因为嗓音不仅对人听力有损害, 另一方面, 从手开始通过网状体, 或者从听觉中枢开始扩散搏击, 达到对大脑皮质的其他领域的刺激, 会引起妨碍精神性作业 (工作、学习、休息、睡眠等) 和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这种影响是由声音的感觉通路间接刺激而产生的间接影响。它可以诱发其他的感觉 (如寒暑、振动、疼痛) 或精神上的苦恼。给人如此的感受空间无疑是难以让人喜爱的。但根据低频声掩盖高频声, 高频声声压级大于低频声声压级的原理。我们可以尽可能减小这种伤害。在商业空间播放背景音乐, 是减低噪声的一个较好的措施。让人们在舒缓的音乐的伴奏下购物, 使得人们心情愉悦, 无形之间更提高了空间品质, 这种做法现已在各大商场广泛应用了。

3 通流线顺畅

在建筑设计中, 交通常常决定于空间的组织方式, 有时难免会忽略人们的行为特性。因此, 我们就常常会看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违规行为。比如横穿马路、翻越栏杆等等。其实, 只就表明在设计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人们都喜欢抄近路, 如果在设计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几百米才设一个人行横道, 人们就很可能做出一些违规的事情。相反, 如果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的行为特性, 就可降低这些行为的发生次数, 从而避免潜在的危险。

人的行为习惯主要有:a.左侧通行;b.左转弯;c.抄近路;d.识途性;e.非常时的行为特性。在商业空间内, 照顾到这些行为特性是必要的, 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人们在商场里的活动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漫无目的闲逛, 另一种是具有明确目的的购买物品。第一种由于没有明确路线, 随意性很强, 所以只要尽量满足人们的左侧通行, 左转弯的习惯就可以了。第二种由于其目的性很强, 所以人们常常会表现出抄近路的愿望。这时, 就应该在设计中提供这样的路径。以“远大”为例, 远大的五楼是大型超市, 是远大开业以来最吸引人的买点。很多人会慕名而来专程到超市中购买物品, 这其中一个原因是超市内的商品价廉物美, 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远大电梯可以让顾客顺畅的到达五楼。也可使顾客顺畅的到达一层。我曾经问过几位我的朋友, 他们都表示他们选择去远大购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远大顺畅的电梯有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 对人们行为习惯的尊重, 是提高空间品质重要的一方面。

4 创意的空间

商业文化以及空间多元趋势商业建筑的中庭是商业建筑关注公共性、舒适性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人们追求“安全、舒适、愉快的购物”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开放空间创造中关注历史性、民族性、地方特色以及个性表现已经成为空间创意的重要内容。

地方建筑材料有助于突出地方特色和色彩的统一, 比如圣地亚哥郊外的乡村广场以木构创造出质朴的商业空间, 这显示了商业设施构成形态的一条基本原则, 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定位。又如日本的一些商店, 为了创造吸引人的交往环境, 内装修变化很快, 同时用园艺设计等简便的方法更高频率变换面貌, 给人出其不意的新鲜感。

随着商业环境的发展成熟, 单一的购物空间也在发生着变化, 越便宜越好的时代过去了, 商业设施的魅力在于娱乐性, 多种选择, 空间舒适。包括吃喝玩乐的所有内容。因此, 商业广告、餐饮娱乐展示, 演艺等多种商业形式也加入进来, 愈来愈密切地与购物融合在一起, 形成老少皆宜的城市文化。

商业环境的内部开放空间是商业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焦点, 是空间乐章中的华彩高潮, 它是整个城市休闲生活的重要背景。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是工业文明, 城市商业, 文化特色和空间序列多个领域的综合, 空间设计被并入商业和文明这两大复杂系统使设计师的工作成为创造空间感受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富于社会责任感的高尚职业。

以上是我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角度, 阐述了我对商业空间的一点想法。也是我对建筑环境心理学应用的一次小小的尝试。

摘要:逛商店, 在当今这个经济发达的时代已经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了。在闲暇时间, 到商场里去逛一逛是人们较方便较直接的选择, 人们大可不必花心思花时间去准备什么, 只需提上鞋子出门就好了。逛商店不再只是为了买卖东西, 而是成为了一种人们消遣的方式。

雕塑空间与心理空间 篇9

关键词:城市雕塑;招标制度;评审制度;公众参与制度

城市雕塑的问题不绝于耳,公众对某些城市雕塑不悦甚至反感。人们不禁要问:城市雕塑到底怎么了?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关于城市雕塑的问题,元芳,你怎么看?”

目前国内的城市雕塑基本都具有招标这一过程,但是没有专家评审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而導致城市雕塑放置后,业内专家不满意,当地公众不满意,网友更不满意。更有好事者把城市雕塑照片放到网上供网友品头论足,说三到四,难怪艺术圈内很多人说,城市雕塑和艺术无关。

坦白而言,中国并不缺少雕塑家,而缺少公正透明的招标制度和评审制度及公众参与制度,才使得“低俗雕塑”,“劣质雕塑”,“情色雕塑”进入公共空间,其特征是造价低廉,创意低俗,虚报高价,回扣丰厚。不知道城市雕塑喂肥了多少贪官污吏,有交易必有腐败。如何避免,唯有合理的制度来约束和监管,笔者以为,招标制度公开化,评审制度透明化,公众参与制度完善化缺一不可。

1招标制度是否公开化

何为招标,招标是指招标人(买方)发出招标通知,说明采购的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及其他条件,邀请投标人(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行为。城市雕塑的招标,简单说就是买家花最少的钱买到最满意的城市雕塑。目前国内招标主要有三种方式:

1.1普遍招标

招标人通过公共媒体发布招标公告,公共媒体包括电视,广播,网站,报纸等,其优点是招标面范围广,影响力大,可能吸引更多的投标者。但是也有缺点,缺点之一是,由于海选准入门槛低,作品良窳不齐,使招标方费时费力而无满意结果。缺点之二是,普遍招标很可能招来几十家单位一起竞标,竞争激烈,成功率小,往往是费九牛二虎之力,最后石沉大海。也容易导致恶性竞争,打价格战,报价虚低而在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降低质量。缺点之三是外地优秀雕塑家较少参与,他们迫于在招标地点没有关系,没有人情,即使自己的作品再优秀也无法投标成功,所以放弃投标。

1.2重点邀标

是指邀请业内具有良好资质和口碑的单位或者个人前来参加投标。这是目前常见的招标方式,双方的买卖意向源于多次合作和相互信任。招标方邀请五家以上(包括五家)单位参与,优点之一是提高了准入门槛,整体水平较高。优点之二是竞争对手少,成功几率大。优点三是受邀企业中有招标方满意的单位,合作多次相互信任,更容易达成二次合作。缺点是外地的优秀企业无法参与,失去了竞争机会,投标方很可能与优秀作品擦肩而过。

1.3指定创作

是指指定某雕塑家专门为招标方而进行创作,优点是,受邀雕塑家知名度高,一出手即是大作品,社会认可度高,公众认可度高。缺点是招标方无法通过比较来选择作品,缺乏公开竞争而使报价虚高。

公开的招标制度是征集优秀作品的前提和保障,投标人须具有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此证书是一种质量保证。以避免“杂牌雕塑游击队”混入招标队伍。实际上,招标准入门槛的设定高低,也就决定了未来作品水平的高低。举例来说:2011年4月被网友揭秘的,广西省桂林市中隐路广源国际社区《扶老》裸体雕塑,创意本是尊老爱老题材,但老人全身裸体,暴露私处,受到公众的指责和不解。此雕塑设计不雅,造型拙略,比例不协。笔者大胆猜测,此雕塑并未公开招标,系“杂牌雕塑游击队”所为。

2评审制度是否透明化

2.1招标前

如何选到艺术水平较高,价格较合适,公众反映良好的最佳性价比的雕塑,笔者建议成立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评审委员会须有本地专家和外地专家共同组成,外地专家须占多数,人数总数应为单数,基本数为五人或者五人以上。并且是由副高以上的雕塑专家组成,并且占多数席位,少数席位亦可由文化学家,民俗学家,美术家,设计家等相关专家组成。他们以专业的眼光,负责的态度来评审,拒绝地方官员政客做评委。监督委员会由当地纪检人员和外地纪检人员共同组成,他们互不熟悉可以减少腐败几率。

评审委员会专家需提前一日由专车接送到指定地点入住,做到封闭管理,统一行动。具体细节还需做到:①投标方提前告知专家来做评委,但不告知具体项目名称。②投标方暂时保管专家手机及其他通讯工具,避免与外界联系。③住宿楼层须有武警轮换值班,避免闲杂人员上门接触。另外监督委员会也参照此法进行。

2.2招标中

投标作品数量需在五个以上,如数量大于五个以上,建议分初审,复审,终审三步,如数量是五个,建议分初审,终审两步。所有过程当天结束,以免夜长梦多。具体细节还需做到:①专家匿名投票为作品打分,分值设置为百分制,制定好详细的评分规则和评选标准。②招标需当场公布结果,评选出入围作品一件以及优秀作品若干件,入围作品是最终招标成功作品,优秀作品也付出了投标方设计师的心血和智慧,值得嘉奖和赞扬,应给予信心和鼓励,可以少量资金奖励,期待下次再合作。③全程须公证处参与,媒体录像记录,以保证做到公正透明。

2.3招标后

入围的雕塑放置安装后,应有作品说明牌,写明作者名、作品名、材质、尺寸、时间、创意来源等,还需要写上评委的名字,让公众知道哪些是评委,同时也接受大众的检验,是否是好作品,人民会检验,历史也会检验。

3公众参与制度是否完善化

何为公众参与,公众参与较难界定,由于专家评审委员中没有公众的参与,所以公众是没有投票权和表决权的,所谓的公众参与,更多的是在招标完成后,公众对于入围作品的建议权。入围的作品在政治层面,科学层面,艺术层面,文明层面,民族层面,种族层面是否符合当地的文化特点,是否被当地公众所接受。实际上,只有公众的参与,才最终完成了这个作品,因为城市雕塑在城市内的公共空间放置,如果没有公众的理解和认可,那就是不成功的作品,没有完成的作品。举例来说:2008年10月在网上引起争议的,北京大学管理学院门前的“蒙古裸男雕塑”;2011年6月陕西省西安市某公园“热吻雕塑”;2011年12月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天马栈桥的“原生态裸体雕塑”;2012年10月湖北省郧西县“裸女雕塑”;2012年12月辽宁省抚顺市“凯旋门裸男雕塑”等等。由于安装之前没有公示作品,没有听到公众的想法和建议,事后遭到当地公众的不悦和反感,事倍功半,后悔莫及。

最终方案确定后,主办方应该在当地新闻媒体上公布,包括入围作品、投标公司、评委名单、评审过程等事宜,公示时间为十五天,以往的公示期为七日,时间较短,并没有起到公示的所要达到的效果,延长时间可以使更多的公众参与,能够得到更多的反馈建议。也可以在欲放置的公共空间内,散发问卷调查单让公众投票,是否满意。以避免公众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渠道诋毁城市雕塑而对招标方造成不良的影响。若公众没有建议和意见,即可进入实施阶段。

4结语

只有招标方本着为人民服务,对公众负责的态度,选出艺术水平较高,性价比较高,公众较满意的作品才是人间正道,但笔者深知,政策制定的再完善也有漏洞,有政策也将有对策,所以今后低俗雕塑仍会出现,唯有以良心而论之。

雕塑空间与心理空间 篇10

装饰性雕塑, 泛指具有装饰性功能的雕塑,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 装饰性雕塑都与环境、空间、建筑成为一个牢不可分、紧密联系的整体;从内涵上来说, 它既是一种艺术的风格, 也是一种审美的趣味, 更是一种美学的属性。装饰性雕塑不仅仅只有装饰的作用, 它还得要与周边环境相呼应, 符合大众审美的标准规范。

在商业空间雕塑中, 装饰性雕塑的题材内容极为广泛没有定性, 情调是可以轻松活泼的, 风格是可以自由多样的。它们的尺度可大可小, 大部分都从属于周边环境和建筑, 成为整个环境空间中的点缀和亮点, 也可被称之为雕塑小品。在这里, 之所以把装饰性雕塑专门作为一类提出来, 是因为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它创造出了一种美丽而且舒适的环境, 它既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又培养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装饰性雕塑以优美的姿态, 多变的造型, 流畅的构图, 形成舒适的画面在精神上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出色的装饰性雕塑就仿佛是一首抒发情怀的诗歌, 一幅独具匠心的画作, 美化着商业空间周边环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它会逐渐地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渐渐地成为城市的一种标志, 比如一提起“美人鱼雕像”, 人们就会想到它的故乡波兰沙化。 (图1)

装饰性雕塑大多是独立存在的, 它们可以设置在广场、街道中心、人行道旁以及公园中等等任何地方。一个好的装饰性雕塑是商业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艺术形式上必须与周围环境相统一、协调, 而它自身亦是能够满足大众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品, 以此来吸引人们的目光。同时, 也有一些装饰性雕塑是依附在建筑上为了装饰建筑物而设置的, 它可以用来配合主体建筑起到共同美化周边环境的作用。

同时, 装饰性雕塑有别于其他雕塑, 一般在造型方面都会运用较为夸张的艺术手段, 以其独特的手法诠释来点缀和衬托主体。

研究合理的应用装饰性雕塑无疑是提升商业空间的品质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装饰性雕塑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1.装饰性雕塑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现状

近代是一个中西方雕塑在形式造型和审美方面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的融合阶段。在商业空间中, 装饰性雕塑逐渐朝两个方向发展, 一个是往保留传统写实并具有强烈个人风貌的方向推进, 另一个则打破了以往传统的造型式样将具体的形象特征淡化转为单纯形式结构追求的方向, 这使得很多新的流派出现, 比如超现实主义、解构主义、未来主义等等。

自九十年代以来,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现代装饰性雕塑艺术与世界接轨, 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中国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将近两百年的雕塑历程, 是中西方的雕塑艺术文化趋向于一体化。在这种融合的过程中, 装饰性雕塑发展开始突飞猛进, 往往在城市商业空间的亮眼处, 都会有几处标志性的雕塑矗立, 这不但促进了大规模的商业空间快速建设与改造, 也为装饰性雕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装饰性雕塑的发展空间是具有极大潜力的, 是营造和谐文明城市必不可少的点缀艺术品, 是商业空间中鲜明直观的艺术展示。

不过, 在吸收融合大量外来文化的同时, 装饰性雕塑的创作也要结合中国当代大众的审美习惯, 而不是一味的借鉴与模仿。因此, 对于在商业空间中的装饰性雕塑的创作必须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既不要盲目模仿崇拜, 也不要轻易地诋毁藐视, 始终秉承自强不息, 开拓进取, 开放包容的精神, 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研究学习, 完善自己的民族文化。

2.装饰性雕塑在商业空间中的问题

除了雕塑自身发展方面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雕塑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正发生着很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推进, 市场境界和人们品位不断的提升, 这一方面为雕塑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推动了雕塑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城市雕塑的国家, 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但与此同时,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审美趣味迎合西方或市场、作品质量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

(1) 缺少本土文化植入

几乎所有事物的发展一定会面临思维惯性的问题, 随着中西方雕塑的文化交融的深入, 中国的装饰性雕塑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迎合外来人的品味而一味的遵循和模仿西方雕塑的模式, 中国文化的植入少之又少。

比如中国抽象水墨, 它是在借鉴了西方抽象艺术“抛弃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与内容, 主张无意识、非理性热抽象”的同时, 又借鉴了西方抽象艺术中“抛弃客观形象的理性意识的构成性冷抽象”的一面。这使得当代抽象水墨画要发展, 就面临着较大的难度与挑战, 至今仍处于边缘化状态也属正常。正因为如此, 也激励了少数有志于此的艺术家探索的热情与兴趣。在创作过程中, 尤其是结构性冷抽象, 除了写与画之外, 其某些体现作者个性, 或弥补笔墨与纸质材料缺陷的制作, 如谷文达注重表现的、变形的、象征的、夸张的水墨作品;如泼淌滴洒、拓印、拼贴等, 这些都是画家很难用任何“法则”来界定与指导的, 从画面整体运作出发, 有的作品极端理性, 有的极端感性, 有时又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由于综合吸取与感受多种艺术营养, 才不断提升、鉴赏、品位等, 才会将水墨作品逐步趋向完善。 (图2)

“的确, 如果说一尊雕像纯粹为了个人表达, 雕成之后放置于相对私人的空间内作为艺术探讨之用, 那么其尺度可以宽松肆意得多。可一旦把雕塑放置于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 供所有人观瞻, 这时就要考虑其社会效应和创新尺度。”温籍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成钢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这样说道。

同样, 如何将这种思想模式加以改变运用到装饰性雕塑上, 让其在迎合外来人口味的同时又体现出中国式独特的一面也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方向。

(2) 粗造滥制跟风之作太多

就像是中国一说到大宅门就会联想到门口千篇一律的石狮子一样, 五角场中心地带地下广场的装饰性雕塑作品虽然时常变化, 但都是曲线与圆球的不同组合与摆放, 显得既俗气又不好看, 关键这样“曲线圆球”组合的装饰性雕塑在商业空间中比比皆是。更让人担忧的是, 由于这样的装饰性雕塑更换的频率快, 往往所用的材料色彩的搭配等都过于随意, 在商业空间中显得多余而且毫无价值。

装饰性雕塑在商业空间中合理应用的原则

1.依托装饰性雕塑的表现机能, 增加商业空间的层次感、立体感和动感

装饰性雕塑在商业空间中的表现机能不同, 这主要在装饰性雕塑的空间感、轻重感和方向感等方面。

空间感:装饰性雕塑的空间感是指装饰性雕塑给人比实际距离和大小或后退、或膨胀、或缩小的感觉。暖色调的装饰性雕塑给人以膨胀前进的感觉;冷色调的装饰性雕塑给人以收缩后退的感觉。明度高的给人以膨胀前进的感觉, 明度低的给人以收缩后退的感觉。在商业空间中, 如果当空间深度的感染力不足时, 为了加强深远的效果, 做装饰性雕塑设计时宜选用暗色为基调。 (图3)

轻重感:决定装饰性雕塑轻重感的主要因素是明度。明度高的感觉轻, 明度低的感觉重。从材质方面讲, 越是透明的材质, 如玻璃、塑料薄膜给人的感觉轻, 而金属材质等给人的感觉中。在实际应用中, 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配置不同材质的装饰性雕塑。

方向感:可以利用设计装饰性雕塑造形的偏向, 让其偏重于某一个指向, 来引导人们的视线, 使人们往设计者想要引导的方向前进。

利用装饰性雕塑的这些特性, 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材质, 不同的色彩搭配, 和不同的外形, 增加商业空间的层次感, 立体感和动感。

2.遵循装饰性雕塑的表现形式, 丰富商业空间的整体感

商业空间中装饰性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以雕塑外形的对比和互补来体现。

装饰性雕塑的对比:装饰性雕塑的对比, 就是装饰性雕塑之间存在的矛盾。各种雕塑在构图中的面积、形状、位置和色彩、材质以及心理刺激的差别构成了装饰性雕塑之间的对比。这种差别越大, 对比的效果就越明显。

装饰性雕塑的互补: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装饰性雕塑有秩序、协调和谐地组织在一起, 形成具有整体统一连贯感的视觉效果的搭配时成为装饰性雕塑的互补。装饰性雕塑的互补和对比在表面上看其目的方法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但实际上是装饰性雕塑配合中辩证的两个方面, 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的解析。

3.正确处理中西方装饰性雕塑创作应用的关系, 增加商业空间的创新性

(1) 雕塑运用的延展

西方从古希腊开创了以人为主题的雕塑形式之后, 一直到现代雕塑兴起的几千年中, 在欧洲, 人像始终占据着雕塑题材的主导地位, 并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人像雕塑作品, 有单人的, 也有组合的, 动作姿态各异, 这与古希腊“人, 乃万物之尺度”的观念有着文化上的必然联系。相较于中国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不同, 西方的大量人像雕塑都放置于广场和街道, 从而显示出雕塑艺术功能的公共性特征。

近年来, 中国商业空间中也开始大量涌现出一批批的雕塑作品, 中国在意识到了雕塑的公共性之后进一步的深思, 逐渐将雕塑融入周边环境, 考虑到了雕塑与空间的整体性。近期评选的“中国十大最差雕塑”更是中国开始关注广大人民对于审美需求的体现。

(2) 雕塑形式的改变

西方艺术把“形”的概念融入到“几何学”之中, 在哲学和科学双重精神作用下, 从对物象模仿达到了在比例解剖等方面近乎完美的状态, 即黄金比例的分割。同时, 它为传统的人体雕塑和现代的抽象雕塑提供了可依据的途径, 以此来归纳形体运动中的各种变化。

中国则把“形”的概念转向对“神”的深化, 注重“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着重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以及性格特征的塑造。

现如今, 中国不断吸取西方比例形式的运用, 在注重雕塑形态神貌的同时更是将比例分割的手法一一深入其中。

(3) 雕塑意境的升华

在西方, 任何一件雕塑作品中都充分的体现出人对自然的征服, 材料在艺术家的精雕细琢中, 变成了一件又一件气势恢弘的雕塑作品。人们可以在这些雕刻作品之中体会到当时艺术家在漫长的制作过程中孜孜不倦的坚韧气质, 在征服过程中百折不挠的毅力以及完成后巨大的成就感。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作品, 但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根深蒂固, 这使得中国的雕塑家选择了循石造型的塑造方式。

很显然, 中国在雕塑作品过程中更多的是遵循自然而西方则更多的在于改造征服自然。黑格尔曾在《美学》一书中写到, “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 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 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们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现代的雕塑既不需要征服自然也不需要完全遵循自然, 而是应该通过借景等手法引起周围观赏者对于雕塑和环境的心理上的共鸣, 利用商业空间中的自身价值和意义, 使得雕塑内容与周边浑然融合, 气韵相连, 使观众触景生情, 流连忘返。

装饰性雕塑商业空间中合理应用的手法

装饰性雕塑不需要特定的主题, 能给人们较为直观的视觉印象, 是商业空间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滥用装饰性雕塑会给人们造成风马牛不相及, 狗尾续貂的感觉, 降低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好感。相关部门应该对这种现象引起重视, 合理选择使用摆放装饰性雕塑, 只有合理地选择以及应用装饰性雕塑, 使得它与周边空间氛围相契合, 才能够提高人们对于商业空间的整体印象。

好的装饰性雕塑能够加深人们对于周边环境的印象, 但并不能成为周边环境的代表, 就好比提到五角场, 一般联想到的是巴黎春天、百联又一城、东方商厦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 而对于五角场中心下沉式广场的植物雕塑评价多为好看, 猎奇, 有创意。而如何引导人们的视线从五角场的建筑到五角场的附近有很多特色的雕塑, 使人们的视线不仅仅局限在几幢房子中, 便要在装饰性雕塑的合理应用上下功夫了。

装饰性雕塑的应用要良好的结合周边环境,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讲, 可以从小的局部着手而放眼于广阔的整体, 即装饰性雕塑不用完全地与整体周边商业空间相呼应, 而是与一个局部, 然后将所有的局部联系起来结合成一个呼应的整体。

从构思上讲, 如果是为某个特定商业空间设计装饰雕塑, 首先应该仔细地去阅读图纸, 去现场观察, 尽可能熟悉未来雕塑放置的周边环境, 仔细研究环境的条件, 分析环境的现状, 感受周围环境对未来雕塑的影响, 充分考虑欣赏雕塑的视觉空间。环境条件会制约构思时的想像, 同时也会启发想像。雕塑进入环境将成为新的环境因素, 能够使环境得到改善甚至重新安排。现代环境艺术是自然环境与人工艺术创造的有机结合, 如何使二者的结合十分自然而不生硬, 是环境艺术创作成败的关键。

因此需要思考许多问题, 比如环境的性质、环境的状况 (地形、建筑、植被、水体等) , 根据环境确定雕塑的位置、尺度、造型风格、形式、材料、色彩, 还要考虑到自然条件, 如日照时间、日照角度、风压、地震等可能对雕塑造成的影响。许多问题可找规划师、建筑师以及雕塑委托方等共同研究, 尽可能把涉及的因素考虑周全。必要时可在电脑上作模拟或做成整体的环境模型, 以确保雕塑作品的完美和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1.艺术和形式美相协调

商业空间中的形式美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商业空间的形式美有别于其审美观念, 其审美观念是随着文化、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发展的, 变化需要具体的标准和尺度。商业空间的形式美是绝对的, 而其审美观念是相对的。其形式美包含在审美观念之中, 其形式美体现在艺术之中, 而艺术则随商业空间的审美观念的改变而千差万别。

装饰性雕塑主要是研究商业空间的形式美, 从其形式美中寻求精神内涵。与写实具象的雕塑相比较, 它既不是惟妙惟肖的, 也没有细微的变化, 最忌烦琐的细节。所以, 在创作装饰性雕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雕塑和商业空间周边环境的主次关系, 构建搭配的均衡, 节奏韵律的强度和比例尺度的大小。

(1) 主次关系

在一个完整的商业空间中, 各个组成部分都要加以区分对待。每一个组成要素如植被、建筑、小品、路面、水体等, 都要根据周边环境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形式, 并且摆放在适当的位置, 从而构成一个整体和美的商业空间。正因如此, 这些要素之间既要有主体与从属的差, 也要有重要和一般的差别, 核心和周边的差别;即要明确装饰性雕塑要放置在这里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是仅供观赏, 还是吸引焦点, 或者是引导等等, 通过各个要素的安排, 达到对于需求的统一完善。这样就可以对雕塑在商业空间中占有的分量有一个整体的考虑, 避免主次不分。

(2) 均衡关系

均衡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基本形式。

所谓静态的就是在商业空间中以构图、色彩搭配、空间体量、材质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平衡是来自于商业空间的审美上的均衡与稳定的需要, 这些都要从人们的经验积累中获得。

动态的均衡强调的是时间和运动两方面的因素。在商业空间中, 视点不是固定不动的, 而是在联系运动的过程中来完成的很多个点组合而成, 随着光线强弱、风速快慢、温度高低、天气晴朗或灰暗的变化, 景观也是在不定变化的。运动的均衡主要强调的是商业空间和时间的平衡关系。

(3) 节奏韵律

亚里士多德认为“爱好节奏和谐之类的美德形式是人类生来就具有的自然倾向”。人们从很久以前开始, 就有意识地模仿和运用自然界中富有韵律节奏变化的自然现象, 从而创造出各式各样具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特征的韵律美形式。

韵律美体现的几种基本表现形式重复的、连续不断的保持着稳定的一定距离和关系, 并且逐渐地按照一定的秩序穿插交织, 进行有组织的改变, 形成起伏连绵的韵律。这些韵律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联系, 但其中都有些片段找出它们的同源。这些形式都具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的共同特征。商业空间和装饰性雕塑可以根据这一要点既加强整体的统一性, 又可以达到丰富多彩的变化。

(4) 比例尺度

比例是指整体与局部间存在着的、合乎逻辑的、必要的关系, 同时比例还具有满足理智、审美和视觉要求的特征, 比例是研究物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度量之间的关系。人们经过反复推敲比例来确定这三者之间最理想的关系, 从而达到雕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

无论是商业空间中或者是装饰性雕塑中都存在着比例关系是否和谐的问题, 只有和谐的比例才能够满足人的审美要求。比例受到文化、审美、材料、功能、结构等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通常所说的黄金分割是通过几何分析法来解释比例问题的, 几何分析法有相对的片面性, 并不能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所有比例问题。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标准、不同的应用题材而分别对待比例问题。

尺度是物体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尺度感是人在商业空间环境中寻找自身地位的一种特征, 装饰性雕塑的正确尺度感对观众来说是满足了判断性和归属感, 能在适当的尺度对象中寻找关系的沟通是人感受环境美的一个前提, 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正常的尺度观念来源于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物品的尺度印象。这种观念给人们在环境中对物体进行尺度判断的经验。尺度感决定了在环境中的亲近感或距离感, 尺度的运用应该是具有统一完整性的。

2.风格和艺术表现相协调

风格与艺术表现是在艺术创造中的一种形式体现, 它反映了创作者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及审美取向, 风格与艺术表现受到时代、社会、文化和地域的影响。风格与艺术表现更多的作用于商业空间的审美感受和精神传达。

装饰性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是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艺术表现的。装饰性雕塑进入到商业空间中, 是要进行风格和艺术表现上的协调的, 这种协调是把握一种表现精神, 这种精神是同环境空间的风格与艺术表现相呼应的。

以上所阐述的商业空间中的各个基本要素之间的潜在规律, 不仅是整个空间环境的规律性, 也是空间内容要素所具备的规律因素。规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没有一种规律是可以单独作用于一个商业空间整体的。规律之间的形成也是相辅相成的, 是一种共生的存在关系。这些规律在商业空间中不仅可以完成装饰性雕塑单体的建立, 也可以联系起整个空间环境。

3.动和静相协调

在商业空间中, 动静的协调不单单是指表面上的雕塑与水流结合, 还可以是灯光与雕塑的结合, 是一种似动非动的形式上的上扬, 是物体上的静 (雕塑) 和心灵上动感的完美融洽。

如图中具有照明功能的雕塑, 它的制作材料是具有吸光特性的, 设计一倾泻的纸片为灵感, 以高楼一扇窗户为源头, 将材料做成轻盈的纸片状排列而下, 虽然是静止的景观, 但从视觉角度出发却给人一种纸片飞扬的错觉。 (图6)

右上名为《穿引》的雕塑作品是以“穿针引线”为设计灵感, 三个柱体代表针, 圆圈和飘带代表线, 跳跃的红色不但为设计增加了时代感, 使之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并且象征了企业的蒸蒸日上。此设计不但具有观赏价值, 柱体同时还加上了照明的功能, 可谓一举两得。 (图7)

作品《浣纱》还只是个概念图, 红色的丝带雕塑仿佛正在随风飘扬, 像舞动的浣纱女, 翩翩起舞, 浪漫的情感融入其中, 给人欢快和愉悦感, 使人赏心悦且而上面若隐若现的跳动音符悠然在耳, 在鲜活的红色前让路过的行人有一种真的可以听到的错觉。 (图8)

正确协调装饰性雕塑的动静关系, 可以使整个商业空间鲜活灵动, 吸引更多的人来往。

总结

上一篇:写作历程下一篇:免疫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