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

2024-10-30

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精选8篇)

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 篇1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 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 既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 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 也是彰显城市个性与特色的重要载体, 更是展现城市社会生活的真实舞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机动车保有量也正以出乎人们意料的速度增长, 尽管我国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 但是由于长期忽视停车问题的解决, 停车难的现象日益严重。停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秩序, 同时对城市经济发展、生活环境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 解决城市公共空间的停车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1 现状问题

1.1 停车泊位严重短缺

与城市急剧扩大的停车位需求相比, 城市公共停车位缺口大、配建停车位严重不足。对照国外公共停车泊位与车辆数为1∶7的比例, 我国的公共停车泊位严重短缺, 远不能满足需求, 加上部分建成的配建停车场被挪作他用, 进一步加剧了停车供需紧张。

1.2 利用率低, 经营效益差

抽样调查表明, 车主和司机大多数愿意将车入库停放, 但由于停车库收费相对偏高、不便于就近停放等原因, 而选择了路边停车, 极大挫伤了投资停车场主的积极性[1]。

1.3 违章占路停车现象严重

目前停车场数量明显不足且缺乏指示信息。而路边停车带的设置多视局部路段的停车需求而定, 分布较广, 具有车辆取送方便、步行距离短的特点, 加之违章占路停车的现象普遍存在, 路内、外停车的规模比例严重失调。在许多重要的路段, 占路停车形成道路瓶颈, 极大地阻碍了道路的交通畅通。

2 问题成因

2.1 建设资金短缺, 缺乏激励机制

停车场属于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 然而很多政府对公共停车场建设经营的优惠政策并不明确, 缺乏较为完善的停车场法规体系, 对停车收费、停车位建设标准等问题难以实现规范管理和严格执法。因此公共停车设施的建设、经营难以得到合理的投资回报, 从而无法吸引社会资本对停车设施的投入, 制约了停车产业的发展。

2.2 停车场所管理混乱

1) 收费标准不合理, 据对济南城市公共空间汽车停车收费标准调查显示, 济南市大部分市民认为收费标准不合理。2) 停车时间过于集中, 在城市办公区、商业区、居民区等各具特点的区域, 它们所需的停车时间各不相同, 现行这种不分地区而统一限定停车时间的做法是欠考虑的。3) 管理不善, 很多管理人员仅限于收取停车费, 较少参与停车管理。由于管理人员疏于管理造成停车人的随意停车, 停车场内反道停车、道间停车、弯道停车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常常人为造成停车矛盾。

2.3 停车场地规划不当

1) 出入口的位置不当。部分停车场的出入口就设在主干道上, 出入停车场的车辆严重干扰了主干道的交通, 并且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也有的停车场出入口设置在道路交叉口附近, 增加了车辆交织情况, 造成交叉口的堵塞[2]。2) 停车位及停车方式不合理。有的停放车辆的方式、不同车型车位的布置、停车位的宽度以及车场内的转弯半径太小等不利于车辆的出入。除正式停车场外, 一些路边的简易停车场存在的问题就更加严重。

3 发展对策

3.1 分区管制

1) 商业区。a.合理确定停车限制时间。商业区的停车情况是呈周期性变化的, 停车时间限制应根据日期及时刻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停车限制。b.加强停车场的内部停车引导设施建设。引导车辆进入停车场内停放车辆, 减少车辆找停车位的时间, 从而充分发挥停车场的作用。2) 办公区。a.提高地下停车场的利用率。提高地上停车场收费费率, 降低地下停车场收费费率, 并对地下停车场给予不限时停车, 而对地上停车场实行限时停车, 提高地下停车场的利用率, 增加地上停车场的周转率[3]。b.合理制定停车限制。首先确定停车区域和停车时间等停车限制, 加强对停放车辆的管理。同时应划清停车场的停车标志、停车位的位置以及行车道的位置, 对一些特殊的停车限制规定也要标示清楚, 以避免车辆违反规定停车。c.智能化立体停车。充分利用三维空间, 大力建设高层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尤其在用地紧张的旧城区, 建设机械化立体停车场来满足停车要求。3) 住宅区。a.加强区内的停车管理。住宅小区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将停车位进行编号, 发给小区内的有车户停车证, 凭证停放车辆, 对号入位, 坚决杜绝“外来户”的随意闯入。b.新建住宅区要科学规划停车场。在建设住宅区时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停车规划, 并应规划出部分预留地作为将来停车增长扩大停车位所需用地, 避免日后出现停车拥挤问题。为节省土地和彻底解决停车与环境问题, 一般采用地下停车场, 可避免日晒雨淋、安全性好、方便用户就近停车。

3.2 政策建议

1) 大力发展公交系统。世界大都市公交系统承载的人口出行比重平均在50%~60%之间, 东京达到80%, 而我国的公交出行比例不足30%。因此, 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方向是采用占道面积少、运量大、速度快的新型公交运送模式, 而不能倚重于人均占道面积多、停车面积大的小汽车模式[4]。2) 建立停车场建设基金a.对今后新购置的车辆费, 费率可按购置费的5%征收。对已有的车辆则每年征收一定的金额附加费。b.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违章车辆的罚款中上缴财政的部分, 纳入停车场建设基金中c.大幅度提高道路内临时停车场的收费标准, 将所收费用除去必要的开支外, 全部纳入停车场建设基金[5]。3) 改变落后的收费标准。参考国外停车场的收费方法实行计算机收费系统帮助收费首先, 在停车场内安装计算机管理系统;这套管理系统所需要的各种设备主要有:a.自动化汽车进出口栅栏;b.车辆检测线圈;c.车票发放机;d.收费计算机;e.车费显示器;f.客满显示牌;g.停车场中心计算机;h.长期停车用户检测机;i.车票停车用户检测机;j.车辆进出口数量检测机[6]。4) 实施规划管理的奖励政策和措施。将停车设施建设、经营与土地开发的利益挂钩, 是充分调动市场力量主动参与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有效手段。规划可对提供公共停车泊位的开发商进行容积率补偿, 鼓励停车设施与公共设施相结合的综合开发, 既能解决停车设施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 又可缩短停车的步行时间, 提高停车设施的便利程度, 改善停车设施的配套服务。同时有利于增加公共设施的吸引力, 提高开发效益, 形成停车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公共空间的停车问题越来越严重, 城市必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积极建设智能化立体停车系统, 合理控制车辆, 结合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就如何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解决好停车问题进行了探讨, 呼吁公众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因此解决公共空间停车难的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保障, 更需要公众的大力参与。

摘要:针对城市停车泊位短缺、利用率低、“停车难, 乱停车”的问题, 选取济南市作为案例, 从问题总结、成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继而提出了解决城市公共空间停车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以期解决城市公共空间的停车问题。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停车问题,停车场

参考文献

[1]刘颖.对南京市城市停车问题的探讨[J].江苏城市规划, 2006 (11) :21-23.

[2]韩凤春, 王景升.我国城市停车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 :89-92.

[3]谷羽.国外停车与治理[J].交通与运输, 2005 (5) :15-16.

[4]全林花, 任刚.上虞市城市停车问题及管理对策探讨[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7, 5 (3) :78-84.

[5]凌浩.城市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指标及相关政策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2006.

[6]吴彤峰.城市停车状况的调研与对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12) :126-133.

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 篇2

在如今城市发展加速,城市人口剧增,城市可用闲置土地逐渐枯竭的背景下,城市对于竖向空间的开发有着必然的要求,而地下空间的发展必然是其中的重点。地下空间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将纳入主流,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必然离不开规划的前期布置。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城市规划的任务就是将城市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各个部分整合到一起,使城市在不断扩张的同时更要适宜人们居住,而地下空间的开发更要严格按照规划的指导,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的根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

脱离开前期规划的指导,大成本的投入地下空间必将造成不良的后果,毕竟地下空间并非事宜人类长期居住生活的场所,但在地面空间有限而又有刚性需求的情况下,下部空间的开发将大大的缓解交通、购物、停车等非长时间逗留场所的拥堵情况。如果离开了地表大量的人流的需求,地下设施必将脱离人们的主流选择,大额的投入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有的事物都不能脱离他所在的环境独自存在,地下空间尤其如此,只有充分融入城市的日常运作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比如说地铁车站就要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居民区或者商务区,而地下的停车场建设也是解决地表车辆拥挤的必要方法之一,而诸如地下商场,地下影院、餐饮、加工厂房等都是对下部空间开发的美好愿景。而这一切,都要有前期的城市规划来做整体的布置,虽然不能说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城市规划属于从属关系,但是地下空间的建设确实需要围绕规划的愿景来实施,而在规划的过程中也要提前做好后续地下空间的开发计划,使得地面与地下成为一体的结构,为人们的生活和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老师常说城市的发展要规划先行,确实如此,规划应当做的到位,而后续的建设工作更应按照规划所设想的合理有序的完成,真正的做到规划所设计到的合理的人机关系,达到和谐共荣的生态城市。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08孙文强

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 篇3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 大量的土地被开发商建成了高楼大厦, 与此同时, 城市的土地资源开始不断减少, 随之而来的是公共交通拥挤、城市功能不完善、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明显。在地面、空中空间已接近饱和的情况下, 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开发城市地下空间, 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 是城市立体化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空间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通过地铁、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地下商场等建设, 可以增强城市功能。

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作用和意义

1.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城市的过度拥挤, 会使得绿化面积贫乏、空气污浊、环境破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把交通、娱乐、商业设施转到地下, 一部分生产、生活在下地空间进行, 节约城市用地, 增加地面绿化面积, 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1.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有效地缓解土地资源紧张情况

城市平面辐射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但我国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市区面积的延伸, 会进一步压缩农业用地, 减少人均土地资源。而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使得城市可以立体发展, 在不影响用地的情况下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 有效地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未来的城市发展,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需要开发地下空间的, 要进行科学规划, 在严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北京的地铁, 通过对地下空间的科学开发, 合理利用, 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土地资源压力, 还可以提升城市的便利性, 降低交通压力。

1.3 地下空间的开发有助于防护战争和自然灾害

地下设施相比地上设施, 有着更强的防护能力。国际局势变化莫测, 中国仍然面对着恐怖主义和其他国家的军事威胁。开发地下空间, 可以增强城市的防护能力, 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风暴、龙卷风、霜冻等自然灾害很难影响到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发生火灾的概率和伤害都比地面要低。

1.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交通

城市建筑拥挤, 拓展地面交通需要进行成本极高的拆迁工作, 发展前景有限。通过地下铁路和地下公路的建设, 可以回避建筑物的阻碍, 并能有效地疏散地面人流和车流, 缓和地面交通。地下停车场, 可以解决地面车位有限的问题, 地下停车场容量大、用地少、布局接近服务对象, 可以有效改善地面交通拥挤状况。从城市地下交通发展的过程来看, 设计科学, 布局合理的地下交通,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1.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有效发展商业活动, 丰富人们生活

城市中心区地价十分昂贵, 但城市中心区地下店铺租金不高, 因为位置佳商业利润较高, 吸引了很多小业主进行商业活动。这些小业主与地上大商铺进行差异竞争, 丰富了城市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提高了城市的商业活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生活空间, 城市居民地下购物和停靠、使用车辆, 使城市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2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常见的问题

2.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地面开发缺乏协调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无序现象严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往往是独立进行的, 与地面空间及其他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功能互不协调。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时没有统筹考虑地下空间的相互衔接问题, 给城市居民带来的方便程度不够。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开发的功能单一, 配套设施不完善。如地下商场缺乏停车场的配套, 造成商业活动旺季交通阻塞问题严重。

2.2 城市新区忽视地下空间的开发

一些新兴的城区, 在建设发展前期, 缺少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远景规划, 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大量的高层建筑使得城市新区建筑密度大, 生活环境差, 城市立体空间发展不良。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新区可利用土地十分局促, 开发城市新区地下空间潜力巨大, 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2.3 城市商业中心缺乏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我国城市商业中心地面上的建筑一般都趋于饱和, 但我国城市商业区普遍缺乏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即使进行开发, 也大多是商场的附属地下室、停车场。城市商业地下街建筑严重不足。在我国城市经济实力迅速发展的情况下, 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已经没有资金和技术上的难度, 城市地下停车场、餐饮、娱乐、商业等空间建设急需发展。

2.4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形式单一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以地下室、商户和地下停车场等形式为主, 旅游、娱乐、交通、餐饮、市政、体育、教育、文化等有待开发。

3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的路径

3.1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

城市的发展使得我国城市生产生活空间普遍比较局促, 一些公共设施可以转入地下。如轨道交通、游泳池、商业城、地下水库、停车场、企业生产车间、仓库等。另外可以建设地下水道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甚至可以建立地下垃圾处理厂。

3.2 开发地下运输线

城市的发展, 使得上下班高峰期的公共系统已经很难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地铁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地铁不仅能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 还能有效减少地面交通的噪声污染和尾气污染。另外, 地铁的建设可以与人防工程结合进行, 使得地铁有防轰炸、核武器、防生化攻击能力等。

3.3 开发地下步行街

地下不行街可以供公众地下步行, 步行通道两侧有丰富的商店, 以及其它娱乐设施, 如电影院、餐馆、健身房等。地下步行街可以促进城市功能下移, 作为城市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的结合带, 改善繁华街道车流与行人冲突问题。另外可以建设行车专用地下街道, 使车辆可以从市中心拥挤地区的地下通过, 进一步提高城市功能。

3.4 建设地下共同沟

将通讯、煤气、自来水等多种管线共同收容在地下同一隧道内, 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城市的发展使得各种供给设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改造和增设新的供给管线工程难度越来越大。各种地下管道分散铺设, 给管线的改建、扩建带来了麻烦, 通常是一方施工, 多处停电、停水, 对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通过构筑地下共同沟, 可以减少因管线增加和变化所带来地面反复开挖, 有助于进行地下设施的维修与护养。

3.5 建设和利用地下人防工程

城市地下人防工程, 需要协调考虑人防工程的和平与战争需要, 同时实现社会效益、战备效益、经济效益。我国城市已经有了很多人防工程, 利用这些大量的人防工程资源, 进行改建, 可以合理实现国防、经济、社会多重目标。

3.6 建设多功能的地下设施综合体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技术的日益成熟, 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模式上, 应该逐渐丰富, 工程规模巨大的地下设施, 也应该提高其功能的丰富性, 在这方面, 可以学习国外城市地下开发模式, 建设多功能的地下设施综合体, 提高对公共设施的利用率, 一些占用空间少, 并且可以丰富人们生活的项目, 可以适当提高密度, 共享便利的地下空间设施。

4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的条件与注意事项

4.1 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有足够的经济和技术能力

一般来说,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左右, 城市既有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要, 也有了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济实力。所以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一般多在大城市进行, 特别是在大城市的中心地段进行, 否则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作用是有限的。

4.2 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考虑项目的长期性

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要明晰地下空间有一定的缺点, 如缺少自然采光、通风, 另外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具有不可逆性, 一旦开发建成, 则改变了地层结构, 很难拆除和改建。所以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需要对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效用进行远期评估。

4.3 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有一定的限度

如果在部分阶段, 对地下开发的程度, 规模较大, 或者规划布局不合理, 不可避免地会改变表层的地质结构, 可能造成地下水短缺、地表水径流改变等问题。城市过度进行地下空间开发, 不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限, 同时还会对城市的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这个角度看, 地下空间的开发, 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 较少对地面的影响, 降低对交通情况、经济状况的制约, 只有地上、地下协调发展才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

4.4 注意调节机制适用性问题

现阶段, 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中, 涉及到的利益主体较多, 政府在管理方面, 要切实注意, 提高相关协调机制的适用性, 总体上看, 要逐渐提高市场机制需求的导向型, 在决定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之前, 要进行多方位的调查分析,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制定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方案, 并听取多方认识的意见, 深入了解城市居民的意向, 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在投资开发阶段, 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既要保证开发商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 收回投资成本, 并实现一定的利润, 还要考虑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社会价值。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生活质量有了较高的要求, 开发城市地下空间, 合理完善城市的功能, 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社会公共价值。因此, 在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时, 作为管理者的政府, 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人群的利益诉求, 平衡协调其中的关系, 提升作为社会公共物品的城市地下空间设施的公共价值属性。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成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功能, 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用地紧张状况, 并可以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但是, 近些年来, 我国一些城市, 在地下空间的开发方面, 出现了一些问题, 基于这种情况, 本文对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做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城市功能,空间开发,土地资源,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葛光涛, 贾广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 2013 (08) .

[2]刘蕊.浅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当代经济, 2014 (01) .

[3]柳孝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上海企业, 2014 (04) .

[4]魏秀玲, 杨承志.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房地产, 2010 (07) .

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 篇4

——以武汉市地铁文化建设为例

一.选题背景周胥

(一)国内背景我国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现状

(二)国际背景

二.文献综述金康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肖景涛

(一)目的(二)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课题可行性性分析

(一)理论可行性

(二)现实可行性

1.细分研究对象和问题明确,可实施性强

2.团队基础

3.外部支持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学科交叉与创新李贺雷

(一)学科交叉

(二)学科创新

七.研究思路图表形式 官智慧

八.调查计划

(一)前期准备

(二)实践调研阶段

(三)后期总结工作 加上计划表形式

九.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一)调查报告

(二)学术论文谶纬

(三)图片影像等资料

(四)调查实录

十.经费预算 十一.附录

(一)参考文献

(二)调查问卷

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 篇5

一、中国传统养老理念下适老空间设计存在的主要缺陷

1、 传统养老理念中的“去社会化”定位

传统养老理念存在显著弊病在于惯性地强调老人的依赖性和“去社会化”, 扼杀了老年人作为“人”尤其是“社会人”固有的自我价值实现与继续成长的愿望。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执行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老龄人口如果仅仅按照年龄的某个分水岭即迅速转变为被赡养的角色, 一方面坐等赡养的状态会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部分老人将丧失作为广义上的“人”、尤其是作为健康情况较为良好同时有能力亦有热情继续服务社会的 “人”去自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同时, 相当比例的文化层次较高、技术行业的老人在60岁以后往往正值职业经验与技能臻于成熟的阶段, 作为具备相当潜力的人力资源与社会财富需要社会提供更为广泛的空间给予实现和认可。

2、 传统养老理念下城市老年空间设计问题

(1) 集中式养老建筑设计现存的主要问题

养老院与老年公寓一直是城市中比较常见的老年建筑, 此类社会化养老模式下老人集中居住地的优势在于以集约化的手段完成对老人的照顾和护理, 但其核心设计思想仍然以老人的弱势特征为主要设计出发点, 未能全面照顾到老人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 一个团体中年龄与特征相近的人长期居住生活在一起, 由于缺乏社会多样性与生理多样性的良性刺激, 其基本主观想法与常用社会概念会渐渐趋同。对于老年人来讲, 在缺乏其他社会“物种”的干预和影响下此种趋同更多的是 “趋于老化”, 从而在心理层面的日常强化暗示加速心理与生理的衰老。而且一般集中式养老建筑不会根据所服务的老人进行细分 (失能老人专用养老建筑除外) , 易于引发老人悲观情绪的老人去世的情景会作为养老院内的发生频率较高的“新闻”被大范围分享, 这将必然导致集中性的养老建筑成为名符其实的“越养越老”的建筑了, 养老建筑的空间设计与形式选择亟待优化。

(2) 城市公共空间与“泛老龄化”的矛盾

很多国家已经在力行“积极养老”的生活模式, 例如美国已经不再对退休年龄设限, 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台湾设有机构专门为老人就业提供培训等相关支撑条件。在我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水平较高的退休老人近年来继续就业的比例亦在逐年提高, 未来在“积极养老”新型老年生活模式的普及化情况下, 参与社会活动的活跃度提高使老人的活动空间将从以往的居家延续到社区然后进一步更高频率地延展到整个城市。

由此, 城市公共空间使用者的设计定位将从以往一般性的社会属性增加“老龄”这一特殊性的特征, 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需要对这种“泛老龄化” 时代的到来作出相应的调整。而现今诸多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仍然囿于“为老年人的交往提供场所”“无障碍设计”的浅层次的思维框架, 未能从 “积极养老”的角度, 从城市功能空间整体有机布局、公共建筑针对性的优化配置等方面来适应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的行为模式给城市公共空间带来的新要求, 城市公共空间与“泛老龄化”社会之间欠缺相互呼应的和谐互动。

(3) 社区及家庭养老与住区设计互不匹配

近年来社会在多方面提倡并为“社区养老”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措施, 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作为更为人性化的养老方式, 使老人更易于产生归属感和价值感、改善边缘化与异化心理。目前, 我国住区设计尚待进一步的细化以适应此种逐渐普及的养老方式, 住区需在功能设定、有机布局、人性化关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1-a丨总平面 1-b丨教育学院 1-c丨居住单元

对于社区公共空间来说, 其设计对老年人与其他年龄段的人共享缺乏适应性。住区公共空间罕有设立可满足老人近距离接受继续教育与学习的理想场所, 公共性活动内容集中于体能锻炼与娱乐项目, 内容过于单一简陋, 未能够满足老人除去“健康”以外的更为丰富的社会活动需求。对于住宅户型来说, 其设计需要深入分析老龄人口与家庭其他成员诸多限制性条件, 简单的“三室两厅两卫”来容纳一家三代的设计显然过于粗糙。如何为老人提供复合化的家庭空间是老龄化社会对住宅户型组合方法、以及住区的城市布局提出的新要求。

二、城市适老空间创新性设计调整策略

早在上个世纪末, 欧盟即以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框架, 主张老年人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工作更长时间, 退休后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活力并参与社会创造。相对于我国惯常的养老理念, 它倡导老年生活方式与行为上的截然不同的新构思与新理念。旨在强调老人独立自主、降低依赖心理、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型晚年生活方式, 包括鼓励老年再教育与继续学习、力所能及的普及性再就业、以深度社会参与促进身心全面健康与继续成长等。核心原则体现于从更为人性化和科学的角度来对待老年个体, 充分尊重个体的价值与独立性、承认个体的自主选择的尊严与能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与建筑设计策略的创新性调整能够实质性地引导老年人建立更为积极的生活理念, 并为老年人实践高质量的“真正的生活”提供功能完善、设计宜人环境支撑。

1、提升城市既有老龄空间的品质

首先, 对现有的集中性老年建筑 (如养老院) 进行合理化改良以使其空间更富于人性化特征, 根据其中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社会参与程度的老人进行服务空间的类型学分析与针对性设计, 通过既有建筑的改造分门别类地满足不同老人身心健康生活的要求。其次, 对城市中专门为老龄人口服务的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进行布局优化与功能提升, 使之适应“积极养老”的更高层次要求。丰富此类设施的功能构成并合理增加此类服务设施的数量, 同时使之更为多样化并向着“学习型”娱乐转化, 同时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与知识性服务, 并以规划手段使之与城市中其余设施产生有机联系。另外, 针对对城市中老龄人口普遍参与社会的泛老龄化趋势提升城市其余现有场所的空间品质, 使之在心理与实质的使用上便捷宜人、舒适友好, 达成不同年龄段 “共享”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目标。通过以人为本的关切来确定空间的各类属性, 使空间设计的服务对象容纳老龄人口的特殊性, 并以设计的创新手段来展示空间的心理与行为的高接纳度, 由此免除老龄人口边缘化的不良感受。

2、优化老龄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

倡导新型晚年生活方式与老龄化社会中老龄人口与日俱增的参与社会的趋势意味着设计决策者首先需要对城市空间的整体布局进行大尺度的宏观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在相关条件相对成熟的发达地区, 传统的住宅用地和公共空间用地的规划手法需要进行革新, 在考虑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共享性使用的情况下、基于鼓励老龄人口深度参与社会生活的理念得到倡导并以获得一定的政策支持之后,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体能状况, 使用公共交通的可能性更大、频率更高, 再就业地点与居住地适于更为集约化的布局以减少出行中对体力的耗费, 住宅与公共空间的用地将不宜按照旧有的规划模式继续以严格的功能分区方式来进行划分, 混合规划的模式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另外, 以GIS技术以及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对老年人集中使用的公共设施与老年公寓在城市中的散点式布局予以重新优化和定位, 使其在区域数量、层级结构、服务半径等方面与城市中的其他功能单位 (例如生态景观带、交通站点等) 有机整合, 改变过去消极型养老建筑布局构思中老人集中居住地单纯注重“景色优美”“空气好”等因素, 导致此类地点远离城市社会、几近隔绝繁华的做法。同时, 在总体规划中宜导入“老龄化宜居城市规划”的概念, 并以独立的规划成果来体现相关方面的规划考虑。

3、重构创新概念下的老龄化生活

在经济发达地区试点性地倡导新型老年生活模式并以老龄人口的集中式与共享式空间的精细化设计方法予以保障, 是当前老龄化城市空间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新型理念下老龄化社会中城市公共空间和老人集中居住空间及公共建筑空间设计需要从微观角度对老龄使用者的行为与心理的需求诉求和导引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定位, 在此基础上以人性化创新设计优化和重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以老龄人口居家养老为例, 体能状态尚可、有能力深度参与社会的老人相对独立性更强, 但在特殊状况下仍然需要儿女的照顾, 而单纯的适应三代同堂的多居室住宅往往由于代沟的存在更易于引发家庭矛盾。若能够改变设计构思、以创新性的地产产品来辅助性地解决此类问题则会获得双赢的效果, 例如在同一楼层内同时设置大小不一的户型组合、分别居住成年儿女与老人, 既可以相互照顾, 老年人与成年儿女的家庭又能够分别获得独立。

2-a丨居住单元 2-b丨室外露台 2-c丨公共大厅

三、 相关设计案例分析

国外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育较为充分, 城市老年建筑与空间设计更为细致成熟, 多元化的养老理念下的设计方法更具人性化特征, 对创新型养老理念的空间设计手法的积累与提高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1、国内设计案例:浙江乌镇绿城学院式养老社区

绿城建造的“学院式养老”模式, 以学校教育为主导, 以综合性功能为一体的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为我国的养老产业化探索了一条有益的途径。园区以实现老人的“健康、快乐、价值、完美”为设计目标, 占地1500亩, 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在规划中园区充分利用基地原有的湖泊, 湿地, 荷塘等天自然景观资源, 以养生养老、健康医疗、休闲度假为三大主题, 建立了集养生居住区、教育学院区、养生中心区、公园景观区、特色商业区和度假酒店区六大区域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功能园区。在这里, 并没有明显的、一般意义上护理机构的医院气息, 将老年人当成普通居民的设计理念定位富于创意和温情, 使老人不必全天候地接受“老人”身份的暗示, 生活本身将高于一切。多层次的居住功能同时考虑到轻龄老人从完全独立过渡到需要适当的辅助照料后短距离的方便搬迁。空间的居家化特征也贯穿于规划到建筑的诸多细节, 各个空间所传达给人们的信息和情感更为丰富, 更具吸引力, 使老年人一方面增强了居家的生活感和安逸感, 更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其社会参与度, 实现了固有的自我价值, 给予老龄人口多元化选择生活模式的机会 (图1) 。

2、国外设计案例:美国Crest View老年中心

美国的Crest View老年中心通过设计形式的选择以及材料细节的考虑满足了老年人的交往与心理需求。建筑设置了开敞的走廊并将居室外侧的空间设计成一个露台, 由此既加强了室内室外之间的联系, 又为老年人饭后的的闲暇时段提供了一个便捷舒适的公共交往空间。红色面砖给老人温暖亲切的感觉并消除老年人害怕冷漠的心理, 潜移默化地避免了建筑可能给老年人带来的沉重感。在居住单元采用了居家式单元平面形式, 使老年人在享有特殊护理的前提下, 可以回到家庭式的温馨感受。会堂等公共空间亦向社区开放, 也满足了老人参与社会的意愿和增加了老人与社会人群交往互动的机会。 此类细致的设计构思在改良既有老龄建筑与空间时具备很强的借鉴意义 (图2) 。

四、小结

新的生活理念将导致新的设计方法与设计原则的变更、调整与革新, 由此, 更新固有养老观念, 并对相应的城市空间设计理论与设计手段加以提升和创新, 通过“场所”的创新型设计引发、支持社会新型养老理念的实现与兴旺, 不仅从城市生活的物质载体及城市空间设计角度来说具备重要的专业性指导意义, 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亦具备重大的实践意义。

摘要:文以老龄化社会广泛普及的严峻现实和老人日益强烈的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意愿为现实背景, 以鼓励、引导老年人改变以往消极、单一的养老方式、探索并实现更有建设性与创新性意义的晚年生活为前提, 将城市中与老人新型养老观念引导与实现密切相关的城市空间创新性设计策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讨养老理念更新的情况下新型老年建筑在城市空间合理化布局、功能空间多样化设计、室外空间交往型导引等设计手段上的相应的设计策略调整和优化方法。

关键词:老龄空间,养老方式

参考文献

[1]周燕岷, 张憬, 林文洁, 我国城市居家及社区养老居住模式探讨[J], 住区, 2009

[2]姚栋, 当代国际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5)

[3]刘美霞, 娄乃琳, 李俊峰, 老年住宅开发和经营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 篇6

城市空间环境有人、建筑、绿化、道路、水系等几个要素。城市空间环境构成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物质材料的构成形式, 即构成元素——人、建筑、水体、绿化和小品的构成表现形式。二是精神或文化的构成形式, 即空间主题与文脉, 这是环境潜在的内涵。一个优美的空间环境应是二者的统一体。

(一) 城市环境构成的主体——人

人是环境的主体,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的衣食住行的需要, 对这种物质需求不断追求的结果, 改变了入周围的物质环境, 同时又为新的追求奠定了基础。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有交往、沟通情感、交流信息、自我实现等需要, 对这种需求不断追求的结果, 使社会更加文明、富有理性, 更大程度地刺激物质需求, 这种过程不断循环的结果便是社会的进步。人的主观意识给予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中, 在人与环境不断协调中既作用于环境又改变了自己。城市的发展, 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心是为了人, 如果背离了这一宗旨则会被人所遗弃。

(二) 城市的载体——建筑

这里所指的建筑是包括空间的一次到多次限定的总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由于强调室内外空间的互相渗透, 所以空间的限定方法很多, 但不论怎样限定, 都属于建筑空间构成的范畴。欧洲习惯于以街道和广场作为一定的交往和生活空间, 中国人则采用比较内向的“合院”式,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 缩短了东西方的差距, 街道和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这就需要更新街道观念, 在其单一的交通功能之外注入新的意义。一个有秩序的现代城市空间, 应当是街道、广场、建筑空间互相交叉形成多层次的中心和网络, 使城市空间抑、扬、顿、挫, 构成一幅和谐的都市画面。

(三) 城市的血脉——水

有人把水比作城市的血脉, 也有人把水比作都市的生命, 显而易见水在城市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上许多有水面的城市正是由于这种“都市倒影”的作用而美不胜收。水是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 不论在西方还是我国古典园林中, 必有水的主题。水不仅具有生活所必须的物质功能, 其艺术功能也与我们的城市建设息息相关。

(四) 城市之肺——绿化

作为软质景观, 绿化是城市空间的柔化剂。现代高楼林立, 街道越发显得狭窄, 由于绿化的屏障作用减弱了高层建筑给人的压迫感, 并且还可以适当地掩蔽建筑与地面及建筑与建筑之间不容易处理好的部位;从远处看, 建筑矗立于绿色怀抱之中, 建筑下方被虚化, 越发显得建筑宏伟高大, 且树的自然柔和的曲线与建筑理性刚硬的直线形成对比, 越发显得建筑本身的阳刚在空间处理上:绿化可以使空间具有尺度感和空间感, 反衬出建筑的体量及其在空间的位置;树木本身还具有表示方位和引导的作用。

(五) 城市的骨架——道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 在大部分的城市中, 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 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 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 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 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 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 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 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

二、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

(一) 建筑的“尺度、体量、色彩、风格”

在视觉艺术中, 直接影响效果的因素有三方面:形、色、质。“形”是处理好建筑物整体与周围建筑的协调, 对于建筑的整体比例尺度关系及各体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很重要的, 因为其关系到整体协调的问题。色彩和质感也会给视觉带来较大影响, 建筑的色彩、质感最好能够根据其功能性质性格特征分别选用不同色调和材料, 但强调与周边建筑的对比统一原则强调通过色彩和不同质地的材料的交织穿插以产生调和, 这样可以使建筑能够融入环境。如南宁的南湖聚宝苑其色彩柔和, 配以浅灰色坡屋顶, 高低错落, 形体大小搭配均衡建筑风格与周围建筑相协调。

(二)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自然景观非人意创作, 非人力所为, 破坏就难以修复, 所以我们应该很好的保护、利用和管理自然景观。建筑大师赖特主张“建筑应该是自然的, 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强调建筑应当与自然环境, 自然景观的共存, 相互联系。如古典园林拙政园, 它强调了自然环境, 又以人工“造景”的方法效法自然, 在建筑物配置上顺应自然, 随高就低, 蜿蜒曲折, 从而使建筑与周围的山水、石木等自然物统一和谐.融为一体。

(三) 建筑与地域人文景观的结合

盲目的建设和拆除只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损失, 城市环境和城市规划被极大的破坏, 使城市失去原来的风貌, 变成钢筋水泥的丛林, 出现“千城一面”的普遍现象。其实, 地域差异带来了文化差异, 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 符合当地民族特性的。然而, 建筑审美也需要深厚的地域人文景观底蕴精神。因此, 新建筑应该与该城市的地域人文景观环境相协调。南宁市国际会展中心, 朱槿是南宁市花, 其国际会议厅的屋顶做成朱槿花的形状, 充分体现了南宁的地域特色, 又丰富了造型特点。

(四) 建筑在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中

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 旧城不改造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对于旧城来说, “改造”, 并不意味着拆旧建新、拆低建高、拆小建大, 尤其是对于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来讲更是这样。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城市的主要特点, 在旧城改造中以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中心, 以保护和开发为前提, 进行规划建设, 这样的规划建设才能起到保护和开发的双重目的。

(五) 建筑在环境空间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现在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接踵而来, 如采光不好, 空气质量差, 噪音, “热岛效应”等, 所以一项通过较少的能源与资源消耗创造最舒服和最具环保性生活方式的战略需要长远眼光。可持续发展建筑不仅要考虑建成状况下建筑体与自然环境发生的关系, 能耗与污染等情况, 而且还要考虑在建造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考虑在建筑废弃后材料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它不再局限于技术问题范围内, 而涉及到了社会文化问题。

三、结语

总之, 城市环境空间的各种要素, 在城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如果我们能够重视与作为设计首要考虑因素, 使建筑与环境能够和谐统一起来, 我们生活的城市一定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 共同将建筑设计推向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城市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城市环境空间去吧。

参考文献

[1]建筑学报.建筑学会出版, 2006, (9) .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

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 篇7

关键词:居住空间,城市规划,特征,社会

1 问题的产生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成果,城市化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与城市发展相伴随,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居住空间分异就是城市社会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在城市中,人们聚居,却又相互隔离;空间紧凑,交往却并不自由。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中,人们感受到“喧嚣的孤独”,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交往行为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存在许多障碍。在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由于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等社会差异,选择在城市不同的空间范围内聚居,形成相对封闭的不同社区。社区之间缺乏交往,久而久之,就会逐渐产生一定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形成相互疏远、隔阂、离散、排斥甚至敌对的状态。它反映的是不同人群在社会分层网中的位置,居住的分异加剧社会隔离,成为城市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2 居住空间分异的表现及危害

居住空间分异与“代沟”概念相类似,是不同人群之间的隔阂产生社会隔离现象。群体之间不一定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缓解,就会加剧城市社会矛盾,发展为社会冲突。

2.1 形成社会不稳定隐患

我国现阶段的政策是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毋庸讳言,当前在我国一些城市,贫富差距较大,基尼系数已经临界,贫富阶层的“隔离”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缺乏交往、沟通和理解,在贫困阶层中有仇富心理蔓延,因为对富人的仇恨,引发了一些诸如绑架、抢劫甚至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而在富裕社区,奢侈浪费,消费攀比的现象也很严重,为富不仁、缺乏爱心、金钱万能、惟利是图、鄙视穷人、等级观念等许多腐朽落后的恶劣现象也在抬头。长此发展,必然扩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2.2 贫困阶层同质聚居构成聚众集合行为的诱因

在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社会变革会对不同人群的生活产生影响,有时需要特定社会阶层付出代价。特别是在改革过程中,有些社会群体从以前的强势转变为弱势,这部分人群的付出与社会全局的进步相比,是必要的,有很多也是暂时的。但是,如果此类人群同质聚居并与其他社会阶层因缺乏沟通而隔离,就会使这种局部、暂时的社会问题被放大,造成对政策和政府的不满,影响城市居民对改革的信心。贫困阶层同质聚居,下岗失业有空余时间,可能造成同质人群过多交往,由此构成的情境压力,往往成为聚众集合行为的诱因。

2.3 贫困群体同质聚居有违社会伦理,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当代城市社会隔离的客观现象之一是:贫困人群由于没有购买新居的经济能力,被遗留在一些陈旧社区同质聚居。在他们聚居的区域,住房面积狭小,人口过密,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公共卫生条件差,一些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贫困人口同质聚居的现象。从社会发展的最终伦理来看,社会进步的成果应该是全人类共享的,社会群体有强有弱,强势群体应该对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带动弱势人群达到生活质量的共同提高。贫困人口同质聚居,低质量生存的状况如果长期存在,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就很难实现。

3 居住空间分异加剧了社会隔离

从经济上看,贫富差别会导致城市居民空间分布上的不同选择和客观结果,从而形成富裕阶层居住区、中等收入居住区和贫民居住区。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几乎是和城市的诞生同时出现的。古代统治者规定不同身份的人被强迫居住在城市的不同区域,空间分异现象非常突出。近代西方,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也日益分明并带有经济特征。现代城市社会空间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这种分异现象,反而使之强化。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经济因素逐渐成为居住空间分异的首要因素,同时分异人群逐渐转变为贫富差异,并由此导致了城市贫困人口的区域化分布现象。人口区域化分布状况不仅已经形成,而且有明显强化的趋势。基于这种前提,大规模的同质聚居将加剧社会隔离这一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在较发达的沿海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城市中已经出现了许多所谓高档次、高品位的富人居住小区,有的甚至连片形成富人居住区,它们力图表现这一阶层的某种潜在心理,展示其“贵族品格,王者风范”。该类住区多处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城市地段,装修豪华,布置奢侈,占地铺张,并备有大量的保安,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封闭阶层。而那些逐渐衰败的旧城住区以及搬迁户居住的城郊平民住区里的人们却在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尤其是一些环境极其恶劣的棚户区、危房区、旧房区里的人们。城市被划分成不同阶层的大的住区领域,相互间的对立不断升级并趋向于产生明确的穷人区与富人区,使一个城市的不同部分成为不同利益集团的领地,社会歧视与不平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4 城市规划在缓解空间分异问题中的作用

一个聚居社群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社群内部阶层分化明确、职业分工有序,聚居群体内部是异质的。目前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角度提出的克服交往空间障碍,缓解隔离的方法是采取适度混合居住模式。设计师充分考虑各类社会阶层的差别,在同一居住区或相近居住区内设计出不同面积、不同套型、不同质量的住宅,以不同价格出售给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民,使他们相邻而居,增加交往机会,希望相互有更多的沟通和理解。尤其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使之不至于被排除在城市主流社会生活之外。虽然混合居住模式从城市经济学、社区建设管理和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也有很多局限性。混合性的居住应当是一个大前提,这与城市发展所需的社会背景相吻合——无论是特权阶层、富裕阶层、工薪阶层、打工族还是三无人员(无户口、无住房、无固定工作),都不能将自己封闭在城市生活的整体之外。另外,这种混合亦非全盘打散、毫无章法地夹杂起来,而是一种同质聚居的背景下的混合:对于小型住区或组团内部来说是同质聚居,左右邻居、上下住户都是收入与社会背景接近的人们,在较亲密的交往范围内,保证居住生活的稳定;对于大范围的城市居住区(尤其是某个城市片区)则应当推行异质的居住集团的混合,这种混合所暗示的生活行为在亲密交往的范围之外,却在日常共同居住生活领域之内。同时,它也能使城市公共设施区的发展保持多样性特征,以免富人区旁边全是高档消费区,穷人区旁边全是破旧的低档娱乐消费区,从而保证城市整体空间领域不被划分成对立而抵触的不同部分。

城市是人类为满足交往需求而创造的文明成果。著名的城市规划纲领文件《马丘比丘宪章》确认:“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如果说城市居住分异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通过扩大交往,通过力所能及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城市社会隔离是可以缓解的。一个和谐、统一、平等、互助的城市才是人类的理想家园。毕竟,对于占地较大的城市住区来说,其内不可能全是私人空间与群体空间,而没有城市空间。即使住区构筑了它的地缘性,也并不表示别人不可以进入其间。因为没有陌生人的城市永远不会有活力,没有陌路人的城市也永远不会有活力。

参考文献

[1]黄怡.大都市核心区的社会空间隔离[J].城市规划学刊,2006(3):63-64.

[2]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M].北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3]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张京渤.浅谈城市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06,32(14):11-12.

[5]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 篇8

1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合理化整合可以有效为城市发展建设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为城市的长久可持续发展铺设了基础。对于当下而言,更合理地利用空间资源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住房紧张问题,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然而想要合适整合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却面临着很多难题,科学技术方面的不足、整合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现有的城市建筑的对规划的限制和交通空间的不合理利用等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1.1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推动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想要更好的建设城市文明,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就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做保障。同时,为了迎合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新的建筑形式必然不同于老式,会采用很多新式的建筑结构,这就需要有先进的设备、高强度的材料以及高精的的操作相互结合来完成。再加上在整合过程中还会有其它的问题产生,这就要求有相当先进的技术与操作人员才能完成对城市建筑结构与交通结构的整合。

1.2整合建筑之间的连续性差,无法完成交通运输

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很多建筑的联系部分不可能做的和公路一样,所以大都用来供城市居民散步观赏。而这对交通运输方面的帮助几乎是微乎其微的,空间利用率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却并没有很好的整合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联系。同时,如果这些建筑不能为居民提供足够多的便利,那么反而会成为空间和材料资源的浪费。比如很多城市都会在公路的交叉口修建公园,但是这些地方很多都远离居民区,而且周围车流量大,这就会导致很少有人进去观赏,不仅达不到承担交通功能的目的,还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1.3整合形态与原有建筑不协调

对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是在原有的城市建筑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会导致原有建筑对整合方案的限制,新的整合空间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原有空间结合反而会破坏城市的建设,比如现在很多城市都会修建天桥等来方便人们的出行,这虽然在实际作用上给予居民很大的便利,然而在城市美观上它们却显得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破坏城市面貌。同时,想要完成整合需要长时间的进行和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制定长久地计划,坚持并不断改进才能完成,这就对政策的执行力度有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小城市中某些建筑修建一半然后转而修建其它建筑的现象并不少见。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将使建筑建设更规范化、合理化,为城市的长久发展带来巨大好处。

2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策略

结合以上对当下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现状及面临的难题,并考虑人性化设计理念,可以得出一系列的关于整合的设想。应积极应对社会中的问题并敢于创新,坚持整合方案,为城市的交通问题、住房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有效的贡献。

2.1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原则

首先,城市建筑空间和城市交通空间相互影响,共同存在。想要完成对他们的整合应该坚持互动兼容性的原则,保证在同一空间中建筑和交通都可以进行,并且相互之间不会影响。同时要保证功能运作时间的互补性,比如上下班时间的车辆高峰期保证它的交通空间特征,而在居民活动热闹的时候,比如傍晚,又可以用来供城市居民娱乐。两种功能的互补和独立进行是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的必要条件。

其次,对城市空间的整合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居民更好的生活换件,创造更便利的生活环境,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保证人性化原则。放弃那些不切实际、不合人性的想法,从人们的需要出发设计方案,进行人性化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

最后,在保证合理化的前提下还要保证整合的安全性以及生态型原则。安全作为日常行为的一大准则在哪里都是不容忽视的,所有的建筑设施都必须在保证周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完成建设;保证了人的安全以后就不得不考虑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也为了城市长久的发展,坚持生态性原则保证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2.2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的方法及设想

2.2.1充分考虑交通空间应用,对地面建筑进行整合

在地面部分,城市的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完全混合到了一起,对此常用的整合方法包括商业步行街、城市的公交路线穿过建筑内部,或穿过建筑底层如地铁等。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的,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空间整合方式,比如说轨道交通站与房屋整合到一起、商业区与城市交通步行系统的整合、城市汽车穿过居民建筑的整合等。

2.2.2充分挖掘空间的利用潜力,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整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地面上的生活,向高空中的空间发展就成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而且在城市人地矛盾日益激化的今天,城市的建筑将越来越高层化和地下深层化,主要体现在高层建筑的办公化应用和地下建筑的娱乐、停车等的应用以及地铁的运行。在将来可能出现空中步道、空中轨道等设施来整合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同时为了缓解城市压力,可以在社区在周围建设服务设施齐全的高密度结构建筑群,是市民在住宿区附近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减少市民对公路的利用率,以此来完成对交通空间和建筑空间的整合。

2.2.3建设高密集型建筑群,小范围内规划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

这种建筑群具有开放性、简约化的特征,会有大量市民生活在小范围中,要求人人都能享受范围内的所有服务项目并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不仅是市民之间的和谐相处,还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生活模式对周边的生活环境及其中的居民都有很高的要求,不过另一方面来看,从小范围内更容易完成对建筑环境和交通环境的整合,将城市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建筑群,从零到整地进行空间整合,完成整体的整合,保证城市的长久发展。

3总结

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城市的空间利用率,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它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是非常广阔的,所以要研究的东西也还有很多,针对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生活方面都有其独立的研究内容。为解决城市的人地矛盾和交通拥挤问题,保证城市的长久发展,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毛大鹏.城市建筑空间与城市交通空间的相互整合分析[J].中华民居,2013,(30):338-339.

[2]何培志,郭才军.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关系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2014,(2):19-19.

上一篇:工作精度下一篇:绝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