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财务工作

2024-06-08

农业财务工作(共12篇)

农业财务工作 篇1

2012年全省农业计划财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2011年农业计划财务工作, 安排部署2012年农业计划财务工作。

1 求实创新, 农业计划财务工作开局良好

(1) 农业投入再创新高。2011年, 我们把资金争取作为计划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全年共争取中央、省财政各项农业资金125.8亿元, 比2010年增加12.4亿元, 增长10.9%。中央、省农业投入的大幅增加, 带动了市县财政和各方面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农业, 2011年全省完成各类农业投资近400亿元, 比2010年增长9.5%, 超额完成年初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2) 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11年, 我们以重大项目的实施作为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抓手, 实施良种良法到田入户及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种业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 推进“米袋子”工程建设;实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基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建设等项目,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建设;实施新增农资综合补贴粮食基础能力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能力高产稳产粮田建设、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有机质提升等项目,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设;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沼气服务网点建设等项目, 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机电提灌站建设、农村机耕道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等项目, 大力推进农机化工程建设, 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3) 项目管理明显规范。一是强化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申报材料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农业部评审并得到批复的项目个数明显增加, 如植保工程建设项目农业部共批复四川省13个, 占全国的1/6。二是强化项目审批程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投资咨询公司审核初步设计及概算, 会同财政厅对中央和省安排的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审查并及时批复到项目实施单位。三是加强项目检查, 完善项目考核机制。

(4) 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扎实推进。2011年, 我们组织市县农业部门结合地方实际开展资源区划研究, 完成了多篇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资源区划研究成果。省农业厅依托省社科院、省农干院等单位, 开展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的研究, 完成“四川省新时期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战略研究”“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研究”等研究报告;依托国土资源研究所, 编写了四川省农业资源状况2010年度报告;按照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要求, 组织八个县开展了地面网点样方监测工作, 通过开展定期监测、按时报告实测数据, 为综合评价主要农作物长势、土壤墒情、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单产和总产量、农业生态环境等情况提供了可靠依据。

(5)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应明显提升。2011年四川省启动了农机购置补贴结算方式的重大改革, 把县级农机主管部门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 具体负责本县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 将补贴资金结算下放到县, 项目实施进一步规范, 取得较好效果。全年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7.6亿元, 共带动农民和农机专合组织购机投入9.22亿元, 新增45.37万台农业机械, 促进了全省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6)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自成都市、南充市、广安区被农业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 省农业厅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区政府, 在资金扶持、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协调保障等加大工作力度。2011年初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 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争取农业部现代农业示范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四川给予倾斜支持, 并为示范区每个县安排了一辆农业科技直通车;进一步加强了对示范区工作的业务指导, 组织开展了示范区建设年度考核, 协办了在成都召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专题培训班。全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受到农业部的充分肯定。2012年, 攀枝花市、眉山市东坡区、泸州市江阳区、广元市苍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命名数量在全国西部地区名列第一, 在全国排在前列。

(7) 民族地区农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2年共向民族地区安排购机补贴资金1.25亿元, 覆盖所有地区民族县, 并安排550万元省级资金用于藏区累加补贴;继续增加对民族地区增粮增收工程项目支持, 共安排资金2 000万元, 重点扶持优质粮油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落实大小凉山彝区种植业规划项目资金4 000万元, 集中用于大小凉山彝区农业产业提升;在凉山州美姑县、甘孜州甘孜县、阿坝州马尔康县、攀枝花市仁和区启动实施了民族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试点, 共安排资金1 000万元;争取农业部安排资金300万元专项资金, 用于民族地区新技术试验示范;为民族地区专门争取落实了一批科技直通车, 使本省民族地区60个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科技直通车全覆盖。2011年省农业厅计划财务处被省委省政府评比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8) 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进度。在2011年9月底前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 2011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项目41个, 完成投资7.64亿元;三年累计完成项目516个、完工率99.4%, 完成投资130.58亿元、完成规划任务的98.5%。二是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管理。督促各级农业部门严格按照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的要求, 加强资金运行过程监管, 确保了项目规范实施;对已完工项目督促建设单位搞好财务审计、资料整理、项目总结、资产管理以及建后管护措施的落实, 做好竣工验收和财务决算报批工作。此外, 圆满完成了《灾情篇》、《赈灾篇》、《灾后重建篇》农业部分的编纂工作。

(9) 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圆满完成了2011年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和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决算工作被省财政厅评为二等奖。按时申报和审批用款计划, 确保各单位开展正常工作所需经费的落实;加快专项资金下达进度, 确保专项经费及时到达项目单位;按规定报送政府采购计划, 确保各单位采购设备及时到位;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指导和检查, 及时了解、掌握预算执行情况, 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厅属单位因公出国经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费管理的指导;加强对厅属单位财务工作的指导, 强化内部监督检查, 在组织各单位开展全面自查的基础上, 对厅属单位开展了一次全面的交叉检查和审计,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组织对所有厅属各类学会、协会及经营实体等单位进行了财务检查。

2 突出重点, 认真做好2012年农业计划财务各项工作

(1) 认真组织实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1年以来, 国家和四川省相继出台了“十二五”农业发展相关规划, 包括国务院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省政府发布的《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省农业厅发布的《四川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 各市县也先后出台了本地区的农业发展促检查, 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提出新措施、新对策, 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并取得实效。

(2) 扎实抓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2012年四川省农业资源区划研究会将进行换届工作, 进一步充实完善机构和人员, 组织市州开展农业区划课题研究工作。各市县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资源区划工作, 积极组织开展研究课题, 切实把农业资源区划工作转变为农业计划财务工作的有力抓手。要加强农业资源的监测与评价工作, 重点围绕农业资源变化、农业生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变化等做出系统监测与评价, 逐步建立起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监测评价体系。地面样方网点县要按照统一要求, 精心组织实施好地面样方监测工作, 不断提高监测的及时性“十二五”规划, 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发展方向、支持政策和重点工程。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梳理规划所列政策和项目, 围绕重点任务, 对规划涉及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 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实施方案, 分类逐项明确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工作主体, 细化推进措施, 确保政策和项目尽快落地。要主动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工作联系和跟踪衔接, 做好相关政策和具体项目对接, 用好用足国家政策, 研究制订配套政策, 快速启动一批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建设项目。要加强工作督促检查,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情况的报送、评估、监督工作机制, 强化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和准确性, 按时完成地面监测各项任务。要进一步研究相关成果的转化和实施工作, 切实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和工作实际中去。

(3) 加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国家将继续安排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 支持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农村沼气建设以及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项目的同时, 要全面实施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并启动市州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近期部分项目投资计划将陆续下达, 各地要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抓紧编制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 及早启动项目建设。项目实施中, 各地要进一步规范项目实施程序, 加大对农业建设项目的监管,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加强人员培训。

(4) 加强财务管理, 提高农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益。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农作物病虫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阳光工程培训等项目, 将加大力度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粮油高产创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等项目。省级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支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乡村机耕道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 将加大力度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等项目, 将启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油料生产和产业发展等项目。各地要做好项目实施准备, 选好实施地点、制定项目年度实施方案, 确保项目资金下达后尽快组织实施;要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 强化资金监管意识, 创新资金管理手段,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中央和省已分别开展了财政资金绩效考评试点, 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将纳入了绩效考评, 各地要改变重项目争取、轻项目管理的观念, 今后四川省省农业厅各类专项资金的安排将以上年度项目资金绩效考评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5) 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十二五”期间农业部将命名300个左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 四川有7个市、县 (区) 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居西部第一, 全国第七。各示范区要按农业部的有关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意见》, 以粮油、蔬菜等大宗农产品及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为重点, 着力培育主导产业, 创新经营体制机制, 强化物质装备, 培养新型农民, 推广良种良法, 加快农机农艺融合, 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力争在“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 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建设模式, 通过产业拉动、技术辐射和人员培训等, 带动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形成各级各类示范区互为借鉴、互相补充、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6) 积极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等特殊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012年将继续实施民族地区增粮增收示范工程, 同时正式启动实施民族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按照“突出基本口粮、支持重点区域、强化基础设施、集中连片建设”的总体思路, 围绕民族地区青稞、荞麦、马铃薯等粮食主要品种, 布局一批粮食生产重点区域, 通过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 实施耕地地力培肥,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良种良法到田入户,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各有关市 (州) 县农业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发改等部门的衔接和沟通, 加强项目对接, 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 及时提出年度项目资金计划, 编制好年度工作方案, 积极争取项目, 落实好资金, 认真组织实施项目, 确保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完成建设任务。

(7) 组织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一要进一步健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机制, 层层签订责任书, 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层层抓落实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工作人员直接负责的责任机制。二要全面推行生产企业自主选择经销商、实施过程全程信息化监控、受益对象公示公告、实施结果绩效考评等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性制度, 确保有章可循, 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三要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列入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目录,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将补贴品目、补贴标准、操作程序、举报电话、资金规模、执行进度等补贴政策在各地政务网站和媒体上公布, 确保政策实施公开、公正、公平。四是要严格执行“三个严禁”、“四个禁止”、“八个不得”, 加强对各地补贴政策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 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 严查违纪违规行为。

3 做好计划财务工作的几点要求

新时期的农业计划财务工作, 对农业计划财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各级农业计划财务部门要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计划财务干部队伍, 不断提升农业计划财务部门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 全面提高农业计划财务工作水平。一是要加强系统学习。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要加强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的学习,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加强对涉农知识的学习, 提高为农服务、为民服务的能力;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提高谋划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二是要加强调查研究。计划财务工作, 涉及到政策研究、规划编制、项目包装、投入争取、资金安排等, 都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掌握详情, 了解基层和农村的实际, 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 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 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 不断增强计划财务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创造性、主动性,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工作成效。三是加强协调服务。农业计划财务工作者要加强与人大预工委、财政、发改、审计、农发等部门的协调, 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要积极为基层农业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和项目服务, 主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处理好与业务部门的关系, 不缺位、不越位, 加强沟通协商, 上下齐心, 形成合力, 在争取投入、加强监管、强化指导、推进建设、促进发展、搞好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责和作用。四是加强廉政建设。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同志, 要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讲大局、讲奉献, 坚持按法规办事, 按制度办事, 按程序办事, 按要求办事, 在项目申报、资金安排等关键环节, 坚持公正透明、民主决策、规范运作, 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大力弘扬新风正气, 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农业财务工作 篇2

一、工作措施

1、成立工作领导机构。为搞好美镇的村级财务清理工作,花明楼成立了以肖玉华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镇纪委牵头,经管站、财政所、农办联合对全镇15个村20——的村级财务进行一次大清理。工作具体分三步走:一是村级理财小组自行组织清理;二是政府清理小组对村清理的结果进行自复查;三是镇纪委组织经管站、财政所、公安派出所对清理中存在疑问的帐目进行核查。

2、召开动员大会。年5月7日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村支书记、村主任、村报帐员、镇清理小组成员参加的动员大会。会议由镇长颜志强同志主持,纪委刘永伶书记作村级财务清理工作的动员报告,党委肖玉华书记作《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的重要指示。会议将村级财务清理工作明确为近段工作的重心来抓,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

3、指导与督查。动员会议后,政府财务清理小姐根据分工,每个清理组成员负责联系2个村,驻村指导村财务清理小组对村财务进行清理。明确清理重点,明确清理目标。在清理工作中,政府清理小组不定期对各村的清理工作进行督查,对清理不彻底、不认真、走过场的及时予以批评指正,并督促清理小组及时、彻底的清理,还村民一个明白。

二、工作效果

1、初步清理。清理工作开展以来,由于村支两委的支持和村清理小组的努力,我镇15个村的财务清理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白条领取支出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工程款领取没有结算书和合同书;三是有些涉及重大金额的决策比较简单,缺少决策的记录。

农业财务工作 篇3

【关键词】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经济发展

一、前言

我国社会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农村经济进行着积极的跟进工作,与此同时,也在不断的面临着挑战,所谓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指的是对农村财务状况进行审核,对资金流向进行监督,对整体财务工作进行分析并予以评价。农村整体的管理工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环环相扣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理念相互呼应、密不可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不足

从大方向上来看,我国是坚持生产资料共有性的,在任何集体中,凡是集体的财产,就必须遵守公开且共同拥有的原则,然而,在当下农村管理组织的现状来看,玩忽职守、吃空饷、铺张浪费、做超出职权范围内的事等现象屡见不鲜,所谓廉政就是做报告时候用的,这样一来,管理机制成了摆设,政策要领成了空话,财务管理混乱亏空现象逐年增多,腐败的长手逐渐伸向了广大农民安逸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改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使其健康运行,促使集体中每个成员都知晓财务状况,与国家发展新农村的政策相呼应。

2.提升农村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呈现文化素质偏低的现象,对于财务管理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从根本上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素质上的提升,按相关法律和具体要求严格把控财务管理岗位从业人员信息的真实性,对财务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严格规范,积极促进标准化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运行,坚持严格运用财务审计相关的法律制度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3.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方便百姓对于自身劳动成果和创造的社会价值进行仔细了解,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合理利用,真正做到了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农村各项政策的正常运行,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在整体发展上缺少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在农村经济管理上,相关制度存在诸多漏洞,导致财务审计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财务审计工作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衡量,对我国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是不利的。

2.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缺乏较为完善的执行力度

我国农村对于各方面的工作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也没有储存各类档案的完整系统,在进行财务审计过程中,很多资料都不完整,经常存在部分账单缺失的现象,导致后续工作没办法有效进行,根本解决不了任何财务方面问题,在任何地区,权威机构都是用来制约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的,但是,很多农村管理组织成员没有尽到一个领导者应尽的义务,玩忽职守,甚至有人是为了一己私利才任职的管理者,他们在任期间只谋求自身利益,不向上级汇报实情,不向百姓公布实情,这样人员的存在,这样薄弱且漏洞百出的执行力度,财务审计工作要想顺利进行任重而道远。

3.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差

由于农村的特殊环境和教育条件,部分财务管理人员都不是纯粹做财务方面工作的人才,素质比较低、相关知识不精通的人也可以担任,这些人对于财务工作的流程以及相关业务的处理都不够熟悉。这样进行审计工作质量偏低,意义也不大,无法与预期目标相吻合。

四、強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策略

1.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体系,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农村,审计工作要想高效顺利进行,就必须从根源上进行制度化管理和改革,提升财务审计团队的综合能力,改掉部分人员对待工作不认真、懈怠、蒙混的态度,定期对相应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还要针对培训内容定期考核,以免培训过程流于形式,积极完善财务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做充足的准备。

2.健全法律法规,为农村财务审计提供法律保障

在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无法可依的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工作没办法顺利进行,只有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才能及时遏制不公平的行为,不文明的现象并加以惩戒。我国要加大力度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推动整个财务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注重审计工作的细节

无论什么审计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施,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实物、现金、银行存款是进行财务资金统计的关键因素,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审计时要保障高效率、高质量。谨慎编制相关数据,账目核对时要保证较高的准确性。

五、总结

农村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财务审计是财务管理不可替代的部分,财务审计的工作要想顺利实施,必须全方位完善,多方面入手,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推动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我国构建社会主意新农村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彭典范.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代竹焕. 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保障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1:31.

[3]钱利敏. 新时期农村财务审计的调查与思考——以嵊州市为例[J].当代社科视野,2013,06:36-38+60.

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篇4

1 强化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迫切性

所谓农业企业财务管理, 主要是指以农业企业为主体而开展一系列财务活动和所产生的各类经济关系。 主要包含了筹资、投资以及资金分配等活动。 同时, 农业企业还需要运用资金和收入成本等各类价值指标以处理价值运动之中的经济关系。 一旦农业企业缺少严格规范的管理以及自我约束体系, 就会导致本企业出现失控, 进而造成各种生产经营上的危机, 所以说强化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显得刻不容缓。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农业企业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之所需。 强化内部管理可以说是农业企业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 而农业企业管理又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 要想提升经济效益就一定要强化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有针对性的管理性活动, 其对象主要是农业企业进行资金运作的过程。 也就是运用资金和成本收入等各类价值指标, 通过价值的形式来综合地反映出农业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 所以, 唯有强化财务管理和实现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 才能确保农业企业在运营中获得更高的效益, 进而为农业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农业企业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要求。 如今, 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农业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 唯有持续强化财务管理, 才能更好地适应于现代市场竞争形势并提升经济效益。在如今市场竞争变得愈来愈激烈的状况下,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市场竞争形势, 必须切实规范资金的运作, 有效强化成本管理。资金已经成为现代农业企业得以维系生存之根本。 要想做到更加规范、更为合理地运用资金, 不但要有更加严格的内部管理机制, 而且还应当有极为严格的内部约束体系, 从而强化日常流动资金的管理工作, 切实防止资金出现分散倾向。 要积极调整资金的占有结构, 持续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步伐, 真正做到有缓有急, 促进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在具体工作之中, 农业企业要实现短期债务和近期收益之间的相互适应, 长期负债和长期收益之间的相互适应, 从而让我国农业企业能够有足够多的资金以保障债务的清偿, 并且切实减少农业企业在财务上所面临的风险, 提升其市场竞争实力。

2 推进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 形成合理的财务管理新观念

财务管理可以说是确保要素资金得到正常运转的重要方式, 农业企业只有做到财务管理和技术、生产、采购以及质量管理之间的彼此协调, 才能真正解决好农业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 才能更加稳妥地解决怎样平衡开发投资、近期利润与长期发展的关系问题。高质量的财务管理理应着眼于农业企业的长远运营以及与近期目标之间的平衡, 从而为各部门开展经营活动提供足够多的资金支持, 而不是简单以财务管理为工作中心。 笔者觉得, 如果不将财务管理具体落实到企业一线生产、研发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 不以具体环节的生产经营目标为要求, 必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 健全完善农业企业财务内控机制

我国农业企业的财务内控机制主要是指企业内为更加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而制订出来的各种彼此联系、互为制约与监督的一种制度、措施或者方法之总称。 健全完善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内控机制, 能够让本企业更加规范地进行生产与销售, 并且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具体财务状况, 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确保各类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降低企业资产上的损失风险。具体来说, 农业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要抓好以下内容:一是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工作机制, 并且致力于提升各类资金的使用率。抓好资金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因为资金之使用、周转直接牵涉到该企业的各个方面的大事。 提升资金使用率, 一定要确保的资金与应用能够得到很好的配合, 同时应当要能够准确地预测出资金收回以及支付等时间, 当然还应合理地实施资金的分配, 让流动资金与固定资金能够进行合理的配合。 二是健全完善财产物资管理控制工作机制, 做到合理地区分出各家企业的成本。要在各类的物资采购、领取、销售和研发等方面形成完善而规范的操作办法, 堵塞各种漏洞, 进而维护农业企业财产的安全。 企业财产管理和记录一定要相互分离, 从而进行内部牵制, 并且定期地检查与盘点本企业财产。 农业企业经营成本一般都是依据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的, 对于企业和被投资单位间在员工工资、资产占用等方面的成本, 应当妥善区分或者进行分摊, 让收入和成本能够做到合理配比。 三是强化存货与应收账款管理。 要推进农业企业各种存货的管理, 合理处置已经减值毁损的各类库存物资, 依据农产品之特性, 采用科学方法以保障存货资金具有最为理想的结构。要落实农业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方式, 对于赊销施行合理的控制, 并且定期来核对相应的应收账款, 落实更加健全的收款机制。 对于死账和呆账, 应当在获得准确证据之后施行合理的财务处理。

(三) 切实改进农业企业的财务结构

为提升农业企业的资金使用率, 让资金应用形成最为理想的成效, 让资金来源与应用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配合, 从而做到切实而合理地实施资金的分配, 流动资金与固定资金之间的占用尽可能地做到均衡合理。 要强化对财产的控制, 健全完善财产物资管理的内控机制。要强化对存货以及应收账款所进行的管理, 有效改进原有的资本结构。 对于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普遍较弱的农业企业来说, 必须在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间明确合理的比例, 从而让负债能够始终保持在较为恰当的水平之上而不会超出自身所能承受之能力。农业企业负债经营的临界点就是所有资金的息税前利润应当等于负债所要承担的利息。在此临界点以前, 一旦提升负债, 就能够让股东们得到更加多的财务杠杆上的利益。 在超越了这一临界点之后, 如果提升了负债比率, 就会变成财务危机之前兆。 因为目前所预期的现金流量往往难以和债务到期之后的现金流量保持完全一致, 所以就需要企业在许可现金流量波动的基础上明确负债到期结构所应当予以保持的安全边际。农业企业要对长期和短期负债盈利能力及其风险加以权衡, 从而明确风险最小化和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所应当承担的长期与短期负债比。要切实优化农业企业的资产结构, 明确既能保持农业企业正常经营, 又不提高风险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增加流动资金率。

(四) 有效防范农业企业经营风险

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是指在农业产业化以及现代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的农业经营成果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要科学辩证地分析判断风险有可能带来超过预期的那部分收益以及一旦超过预期有可能造成的损失。农业企业经营风险主要包含了市场风险、自然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比如, 一旦市场价格产生波动之后, 农业企业一定要依靠社会网络、敏捷的市场信息来应对市场所出现的各种波动, 有效化解各类市场风险。 在进行农业成果推广之时, 要安排专业人士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各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求控制技术风险。 鉴于农业自然风险主要来自于各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 因此, 在农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 应当针对以上风险因素实施系统化分析, 从而应用各种综合预防举措以防范风险的产生, 并且形成较为合理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五) 形成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激励与委任机制

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要持续更新自己的观念, 农业企业管理者也要注重财务管理人员在维护农业企业运转中的突出作用。 要实事求是地抛弃传统意义上的家族经营方式, 采取更加灵活高效的财务管理人才招聘吸纳机制, 从而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现代人才竞争之中占得有利位置, 从而吸引与稳定住高素质财务专业人员。 财务管理人员则应当忠于职守, 坚持财务管理的各项原则。对于在工作中玩忽职守不适应于继续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 企业应当快速加以撤免。 在一些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中, 还可探索实施财务经理委任制, 从而进一步激发财务工作人员的激情和活力。

(六) 注重农业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在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 农业企业在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之中, 要逐步健全完善计价制度, 从而强化对财务工作的控制。 一是要明确固定资产的标准, 并且编制相应的固定资产名录。 要更加严格地依据国家所确定的固定资产标准, 对应当划分为固定资产管理还是作为低价易耗品加以管理, 要依据本企业自身情况加以决定。 这就需要依据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管理标准, 更加严格地编制出企业固定资产的目录, 对于没有列入到目录之中的则不应视为固定资产加以管理。 二是要确定计价办法。 对于农业企业固定资产原价, 应当依据其所取得固定资产来源之差异, 划分成购入、自行建设、投资者投入以及融资进入等, 并以原来的固定资产为基础, 分为改建、盘赢等各类不同情况加以管理。三是要形成各种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办法。农业企业要依据财务制度之规定, 更加合理地确定如何进行折旧分类, 并且依据本企业的技术进步情况、自身承受能力和生产经营特点等进行折旧。在国家所规定的折旧区间之中来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各自折旧年限。 在制定本企业的财务管理规定过程中, 一般是应用平均年限法以及工作量法等方法, 依据相关规定来实施折旧。 四是要健全农业企业固定资产财务内控机制。 主要包含了农业企业固定资产实物保存、出租以及产畜淘汰等各项具体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在此基础上, 还应当明确农业各部门以及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财务管理人员的权限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完善, 我国农业企业必将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 所以, 健全完善农业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显得极为重要。 农业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应当划分而且确定相关方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责、权、利, 明确财务管理中的集权以及分权关系, 并且依据不同的管理要求以及运行状况, 真正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财务管理机制。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也导致农业企业内部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变得愈加突出, 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就此分析了强化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迫切性, 并提出了推进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农业财务工作 篇5

班委及团委委员构成:

班委:班长一名(左宇)学习委员一名(陈越)生活委员两名(唐勇 何谨怡)体育委员两名(方雨 刘柯利)

团委: 团支书(吴永春)组织委员(张宣建)宣传委员(龚玥

橦)

另外,根据需要,将各寝室室长纳入班委辅助委员,以便更好配合班级工作。

班委及团委委员职责:

各班委成员的工作需透明公正,受全体团员的监督,指正。认真开展批评,勇于改正错误,自身要求如下:

1. 在其位谋其政。积极参加学校,班级活动,关心帮助

同学。

2.平时表现良好,自觉遵守班级纪律,不旷课,不早退。

3. 积极配合团委工作,执行团的决议,按期交纳团费,自觉遵守团的纪律。

A. 班长:

“团结班委,凝聚同学,搞好班级建设,同大家一起创造一个

良好的学习环境。”

1.总体负责班级工作,安排与协调各班委的具体工作,带领全班同学遵守学校各项守则。

2.协调班级外部关系,为同学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

3.发挥联系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传达学校、学院、班级信息并努力完成他们交给的各项任务。

4.审查批准数额较大的班费支出。

5.认真主持班委会,积极协助团支书处理班级日常事务。

B. 团支书:

1.搞好班级团支部建设,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团组织的决议、指示精神,随时向上级团组织请示和汇报工作。

2.搞好团员的管理,做好同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班级政治学习活动。

3.负责检查支部决议的执行情况,总结支部工作,主持支委会和支部团员大会。

4.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支部工作计划,监督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对班级、班委工作资料进行汇总,做好留档工作。

5.积极配合班长工作,协助班长召开班会,并及时做好大班会会议记录。

C. 学习委员

1.统一负责班级日常学习事务,安排课代表、考试、教务等报名工作。

2.配合学院工作,协助班长抓好学习纪律,重点负责学习风气整治。了解同学在学习上的困难和要求,计划并组织班级内的学习活动(如学习兴趣辅导小组)。

3.负责选拔各科课代表,要求课代表经常与任课老师交流,上报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向他们反映同学的意见和要求。

4.各科课代表及时获得各学科的教师笔记和课件以及积极收集考试复习资料,复印和分发笔记,资料等;学习委员负责班级同学成绩查询,做好重修、补考等事项的通知工作。

5.带头搞好学习,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D. 生活委员

1.管理班级财务;收取班费,发票留档,建立班级财务报

表,定期(每月一次)向同学公布。

2.3.4.5.负责安排采购班级活动中所需物品,节日礼物等。负责管理班级飞信、QQ群等班级政务公开平台。负责与有心理困扰的同学进行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配合班长,团支书做好班级上的其他工作。

E. 组织委员

“对团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团的组织建设”

1.团结各班委和团员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收缴团费,并在大小各次会议中进行会议记录工作。

2.3.协助其他班委组织各项活动。制订详尽的活动计划。

4.协助其他班委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做好宣传工作,根据

需要,向学院、学校做推广,扩大班级知名度

5.积极协助团支书及班委其他成员工作。

F. 宣传委员

1.搞好班级的各项宣传活动,注意班级好人好事等动态,组织同学向校刊、广播站、网站等投稿。

2.做好宣传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及保管工作。

3.收集同学们在生活上的一些要求及意见即对班级的建议等,积极反映班长或团支书,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

4.管理好本班的信件、邮件;定时发放。

5.积极协助团支书及班委其他成员工作。

G. 体育委员

1.组织开展班级体育活动,丰富同学业余文化生活。

2.负责组织带领本班同学参加校系的各项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

3.负责租借,管理学校班级的体育器材。

4.做好班上的其他工作。

H. 寝室室长

1.统一管理寝室日常事务,关心同学生活状况。

2.关于同学对寝室的意见,做好两者之间的桥梁,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3.对于同学在生活上的困难,上报班长或团支书或生活委员,尽量提供帮助。

4.做好班级的其他工作。

备注: 1.所有职能若有疑问,由班长做最终解释。

2.本职能明细由各班委向同学宣讲,做到透明公正公开。

3.寝室室长作为辅助班委,不列席班委会小会。

农业财务工作 篇6

尽管上述评价是否全面尚待商榷,但中国证券市场历来经典的造假案例或问题案例多出自农业股却是不争的事实。银广夏、蓝田股份、绿大地、草原兴发……到最近的万福生科(农业加工企业)。这些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都有着太多的故事。

农业股为何容易造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对“财务专项检查”有借鉴意义,也有助于投资者辨析上市公司的信息真实性。

现金收付隐藏诸多问题

据悉,证监会创业板部二处人士是在谈及“存货盘点”及“现金收付”的问题时,表示应关注以农业企业为代表的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农业企业本就有其自身的特点。农业公司中某些生产农产品的上市公司,其经营过程中注定存在零散的、频繁的现金交易行为。而正是因为有大量发生的现金交易行为,对其进行过程监管也缺乏完善的手段,同时,现金交易也使得假账更容易做,且隐蔽性高。这也是农业股造假之初能够顺利“闯关”的原因之一。

而现金收付难以进行过程监管,以致使存在较多现金收付的公司,在问题出现后,“窟窿”巨大。

以草原兴发为例,在2006年7月公司诸多问题爆发后,草原兴发以往的种种财务操作才被外界知悉,除了伪造银行凭证虚构禽流感赔付问题外,还存在对没有实际发生的交易行为编造虚假的入库单、销货单、银行单据、凭证、账簿记录等财务单据和会计报表,虚构采购和销售业务以编造业绩,虚列巨额银行存款,虚构购买巨额草地使用权资产业务等涉嫌违法违规行为。

蓝田股份亦是“现金收付”问题的典型,在公司问题暴露之初,即有专业人士质疑,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18.4亿元,而应收账款仅857.2万元。2001年中期这一状况也未改变,销售收入8.2亿元,应收账款3159万元。在现代信用经济条件下,无法想象一家企业数额如此巨大的销售,都是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完成的。其水产品销售,更不可能是直接与每一个消费者进行交易,必然需要代理商进行代理,因此水产品销售全部“以现金交易结算”的说法难以成立的。公司销售收入达5亿元之巨的野藕汁、野莲汁等饮料,不可能也是以现金交易结算。

对于现金收付存在的种种症结,上述证监会创业板部二处人士在会议上表示,“(对这类企业)一般会给发审委提请关注现金收付对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影响。同时会仔细核查现金交易成因、终极状况、会计核算、改进情况等。现金收付大的项目,首先会考虑其固有风险,并评估发行人是否建立了适合上市的内控体系。此次证监会的抽查,现金收付大的项目一定是重点,如果发行人的信息不可验证,则说明存在问题。”

该人士进而表示,对于类似风险高的项目,“(保荐机构)首先要审慎推荐,风险大就别做了。如果一定要推荐,就多耗费精力,仔细核查。”

存货盘点:如何堵住造假源头?

与农业股造假高度关联的又一个因素则是“存货盘点”。

“面对一座山,你很难有确切的方法去验证究竟有多少棵树?面对一个池塘,你也很难数清究竟有多少尾鱼。面对一个花圃,究竟按照多大的间距去种花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对于农业公司的存货盘点问题,深圳某投行人士向记者直述操作之难。而业内通常只得采用平均数法或业内认可的其它方法去取得一个约数。

对于以“靠天吃饭“为特征的农业企业来说,产出变数也很大,因此即使采用静态平均数法进行统计,其结果也是具有不确定性。应对这些问题,仅仅从会计的角度出发很难做出正确的结论。

此番证监会的财务专项检查会议上,对存货盘点问题则是提出“保荐机构依赖会计师监盘,(保荐机构)可以不监盘,但应该跟踪会计师的工作,自查报告要说明存货盘点的具体情况、时间、地点,甚至包括具体人员。如深海养殖的企业,可以说明是雇佣哪位潜水员进行盘点。”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样应对存货盘点的难题尽管比之前要更为细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造假的风险,但仍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发生。

以绿大地(现为*ST大地)为例,在公司问题初步呈现在公众面前时,即试图以存货减值掩饰其造假本质。2010年1月,绿大地方面表示其“思茅基地苗木死亡造成存货减值计提超预期”,原因是公司在进行年末存货盘点时,发现旗下思茅基地因为受到旱灾的影响部分苗木出现了死苗现象,而且,由于旱灾而导致的虫灾病害蔓延,最终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许远超往年一般性质的旱灾。绿大地进而紧急发布业绩预告修正,从盈利增长突变为盈利下降。

而在绿大地作出上述关于存货盘点的说明后,不少券商研究员也将公司业绩变化完全归咎于天气因素。

在绿大地案发后,甚至有投资者发现,公司上市时的招股书中,篱笆和普通水井的造价甚至高过深水井10倍,但从会计师到保荐机构都未察觉其中的问题。而如果说会计师和保荐机构是因为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判别,那么在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下,未寻求专家意见,则难以说得过去。

绿大地虚增资产的操作手法之一是虚增了存货的价值,其2007年上市时的招股书显示,截止2007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合计约4.5亿,其中流动资产中的“存货”一项达到1.8亿。资料显示,绿大地的主要货物为各类苗木,但公司报表上显示的苗木价格与市场上的价格完全不一致,例如某种苗木市场上报价60元,但到了绿大地则变成了300元。

在此番严厉的“财务专项检查”中,监管层或将对存货盘点问题细致到具体的盘点人员,其效果如何则只能拭目以待。

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 篇7

(一) 国内外一元判定模型研究

国外学者对财务预警的研究主要从Fitzpatrick (1932) 开展的一元判定研究开始的, 他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之后, Beaver (1966) 发现最好的判别变量是现金流量/负债和净利润/总资产。国内采用一元判定模型进行财务预警研究的不多。其中, 陈静 (1999) 的研究影响比较大。她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在宣布ST前一年的误判率最低, 而在宣布前两年、前三年时, 总资产收益率的误判率较低。

(二) 国内外多元线性判定模型研究具体如下:

Altman (1968) 首先使用了多元线性判定模型来研究公司财务预警问题, 得出了著名的Z Score模型, 他还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后来, Haldeman和Narayanan (1977) , Collins (1980) , Platt and Platt (1991) 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之后有些学者对Z分数模式加以改造, 并建立其财务危机预测的新模式———F分数模式。

国内的多元线性判定的研究相对较多, 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张玲 (2000) 和高培业、张道奎 (2000) , 他们分别选取深沪交易所120家上市公司和深圳市国有企业作为样本, 使用多元判定技术得出最终判定规则和判定模型。杨淑娥、徐伟刚 (2003) 认为运用主成份分析法, 研究发现Y分数模型在预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方面具备了较强的可信度。吕峻 (2006) 认为国内外对财务预警的研究在变量类型和统计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 预测变量的基础仍然是财务比率, 而有效的财务比率则是以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基础的。

综合上述国内外关于财务预警的研究, 学者们提出的各种财务预测模型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 并不是万能的, 不能用于所有企业。本文选取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 结合农业类企业的特点, 对其进行财务预警研究。

二、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建立

(一) 样本选取

截止2009年底,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共有48家, 剔除财务资料不全的16家,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32家农业类上市公司, 其中5家为ST公司, 27家为正常公司。

(二) 模型自变量选取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结合农业类企业的特点, 初步选取了10个财务比率作为模型自变量:

(1) 反映公司财务结构的指标:资产负债率X1。

(2) 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X2、营运资本/总资产X3。

(3) 反映公司经营能力的指标:营业收入/总资产X4、存货周转率X5。

(4) 反映公司经营效率的指标:净利润/总资产X6、每股收益X7。

(5) 反映公司成长基础和能力的指标:每股未分配利润X8、留存收益/总资产X9、总资产增长率X10。

(三) 原始变量相关性分析

在多元判别分析时, 如果指标之间高度相关, 那么就会使某些特征重复计算, 引起夸大的危害, 不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由表1知, X1和X8、X9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故本文剔除X8和X9两个指标, 并对余下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四) 剩余指标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 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 将相关性较高, 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 而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 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 即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

表2为8个原始变量的变量共同度。变量共同度反映每个变量对提取出的所有公共因子的依赖度。从表2中可以得出, 几乎所有的变量共同度都在85%以上, 其中X2、X3、X4、X5、X10达到了90%以上, 说明提取的因子已经包含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

表3为因子分析各个阶段的特征根与方差贡献表, 百分率栏为提取出的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自上而下按降序排列。由表3可知, 前五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34497%, 已经包含了大部分的原始指标信息, 因此选取前五个因子作为本文的公共因子。

表4给出了旋转前的因子载荷阵, 从表中可看出各个因子在不同原始变量上的载荷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即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不满足“简单结构准则”, 各因子的典型变量的代表性也不很突出, 因而容易使因子含义模糊不清, 不便于对因子进行解释。因此本文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

表5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 由表5可知因子1为反映负债/总资产、营运资本/总资产和存货周转率的财务结构指标, 因子2为反映营业收入/总资产的经营能力指标, 因子3为反映净利润/总资产和每股收益的经营效率指标, 因子4为反映流动比例的偿债能力指标, 因子5为反映总资产增长率的成长基础和能力的指标。由回归法中的最小二乘估计求出各单因子的得分函数:

由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率得出综合因子得分公式:

Y值的判别标准为:Y>0为财务状况正常区域, Y<0为财务状况失败区域。

三、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检验及结论

(一) 模型检验

将选取的32家农业类上市公司 (5家ST公司、27家正常公司) 作为检验样本, 利用本文构建的企业发生财务失败前两年的财务预警模型对他们进行财务预警检验, 得到错判矩阵如表6所示。通过对模型的检验, 在ST公司的前两年, 其判别正确率达到80%, 而非ST公司的判别正确率达到了81.4815%, 说明模型误判率很小, 可以作为对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进行预警分析的模型。投资者利用此模型可以较容易的判断出某农业类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处于健康区域, 从而为其选择投资企业提供参考。

(二) 研究结论本文以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采用

因子分析方法, 从基础指标中选取了10个财务比率自变量, 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8个财务比率自变量, 将剩余的8个财务比率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 基于DPS分析平台导出财务失败预测模型, 最后对抽取的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样本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为ST企业正确预测率为80%, 财务正常企业正确预测率为81.4815%。本文建立的财务预警模型无论对农业类上市公司本身还是潜在投资者都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

对于企业本身而言, 可利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若预测结果为财务失败, 则应该立即分析导致其两年后发生财务失败的潜在因素, 从现在开始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及改善经营管理, 从而避免两年后被ST情况的发生。

对投资者及金融机构而言, 本文建立的模型有助于潜在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财务风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预测, 从而帮助潜在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并降低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探究 篇8

(1)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知识老化, 专业技能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 很难参加到整个单位的经营决策中来。更有甚者, 少数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相关人员都是半路出家, 并不了解财务工作, 提升的空间不大, 自我要求不高, 学习的意愿也不强烈, 进一步影响和制约了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2)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对财务管理的忽视与弱化。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财务部门的领导一般是单位负责人, 是农业科研专家, 但不是财务管理专家, 本身就不重视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单位往往有意无意地将财务管理职能弱化为部门收支的大出纳, 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这一岗位的职能, 更严重的情况是将财务人员同决策隔离开。财务部门在科研单位中的尴尬地位使其面临着一种被动的局面, 无法有效对项目经费进行管理, 这些情况可以体现在预算编制、项目申报、合同签订等工作上面。另一方面, 财务人员自身的意识也比较淡薄, 其工作重心一般在项目立项、科研成果、项目进展等方面, 却对项目经费管理不够重视, 容易造成资金滥用局面, 没有真正有效地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3)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内外部审计方面的问题。目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接受的检查类型多为事后检查, 包括内部检查、外部检查和审计, 具体的有单位领导的任期审计、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检查等方面, 而缺乏事前、事中检查, 不能做到事前、事中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而且这种检查方式也存在着不少缺点, 它不能避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只能表现为对结果的检查, 一旦中途发生了差错就不可避免。如果重视事前和事中的监控, 就可以有效地规避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保证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

(4)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首先,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大部分对货币资产的重视程度较实物资产要高, 具体表现为轻视物质资源、重视资金;轻视小件设备、重视大件设备;轻视管理、重视购买;轻视无形资产、重视有形资产。而且在科研单位的资产与财务管理体系中, 并没有纳入无形资产, 一些重要的无形科技资产如:种子培育技术、种植栽培技术、植物新品种、新技术配方等都因为没有收到重视而被排除账目之外。也由于我国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不健全, 使得这些科研课题中的无形资产不能在财务账表上表现出来, 因此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其次, 缺乏专人对资产进行管理, 分工不明确, 科研设备、办公设备等资产分散管理, 各部门工作缺乏有效协调, 台账上的固定资产不连续、不完整, 存在数额很大的账外资产, 管理人员职责混乱, 不能够细化资产管理工作, 没做到科学管理。

二、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

1. 提高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如何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及时有效, 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普及法律知识, 做到遵纪守法, 实事求是, 能够运用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对新形势下的财务进行管理, 使财务管理人员从核算型人才转变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加强业务学习, 推进会计电算化。目前我国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财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逐步向全电脑处理时代发展推进, 特别是现在网上管理系统成熟, 各项财政拨款和支付管理都可以在网上完成, 全电脑处理财也能够优化财务管理方式, 使得信息的处理更便捷, 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也能够从网上及时获得第一手的财务信息, 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 规范财务管理, 加强财务分析, 强化控制和监督

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角度来看, 通过分析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管理要求、经营理念、人员配置状况及资金运转速度等, 制定出一套符合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的, 可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同的部门也要有不同的核算方法, 确立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开发、科研、管理等各个部门也要以提高经济效为目标, 不断优化运行机制, 使得内部经济责任制得到真正的推行和落实, 在开展经济活动的时候能够做到全面的监控和督查。

为了使单位做到可持续发展, 需要加强财务分析工作。财务分析是一个总结性的工作, 它反映在一段时间内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总结性成果, 通过财务分析, 可以使单位内部、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等相关人员了解此阶段单位的发展状况和相关财务信息资料, 并以此为基础来做出未来阶段的发展目标。所以, 建立财务分析管理制度对科研单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财务分析工作合理分配科研经费, 使科研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3. 防患于未然, 认真做好事前事中审计工作

事前事中审计可以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 向单位领导提供有价值的相关信息, 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应及时组织力量对所属各单位进行事前事中审计。通过审计使被审单位的核算错误得以及时纠正, 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得以及时调整、加强和完善, 及时制止和纠正个人贪占方面的严重违纪事件, 有效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通过事前事中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交办工作任务的有机结合, 使各项审计工作与农业生产过程环环相扣, 浑然一体。事前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可以及时得以纠正处理, 避免造成大的损失, 其结果的落实情况又可以在下年初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得到检查证实。经济资任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又可以在事前事中审计中得到督促落实。通过开展事前事中审计, 维护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利益, 减轻了职工负担, 把违纪现象消灭在萌芽之中。

4. 强化管理, 提高物资利用率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放眼我国各农业科研单位, 大部分都有着几十年的发展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 科研单位也积累下数目可观的国有资产, 再加上国家近几年大力提倡新型农业, 为很多老的科研单位更新了一批科研设备, 这些固定资产的数目也变得更加庞大。为了使这些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科研单位也应该及时更新改进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从采购、登记、验收到使用、保管、损坏赔偿和盘点, 各个方面都要有严格的程序, 将每个环节都细化起来。而是对闲置资产进行合理调剂, 确保闲置资产得到有效的利用, 使其能够继续为科研单位创造价值和效益。

注重无形资产管理。要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 需要首先明确无形资产包括哪些方面, 无形资产主要是指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专有技术、专利权、版权和商誉。或许有关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但是无形资产构成了科研单位的主体, 也影响着单位的经济增长, 因此必须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重视起来, 要建立起对无形资产的激励、保护和制约机制。单位也要正确统计出自身的无形资产数量, 保证核算材料的完整准确, 包括对可投资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来入账, 将外购资产以实际支付价款入账, 对自主研发产品以其研发成本或未来收益入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的是, 因为在信息时代, 无形资产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 需要及时对无形资产做出折旧计算, 并计入当期收益中, 这样才能避免科技成果的流失, 减少亏损, 使得科研单位能够真正创造出效益, 获得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考虑到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 要提高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必须引入合理、有效的科研科研经费监管, 做到流程规范,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 尤其是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的沟通, 确保财务人员能够真正参与到经费预算等活动中, 促进科研经费规章制度的履行, 使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摘要: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公共部门的机构之一, 农业科研单位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对现代农业越来越重视, 对于农业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增长, 如何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提高, 确保其运作过程的规范显得更为重要。结合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现状,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运作和管理中确实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马伟彬.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 (03) .

[2] .杨进.推进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研讨.中国总会计师, 2016 (03) .

[3] .谢秀真.现代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09) .

[4] .李玮娜.浅谈如何加强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国集体经济, 2016 (22) .

[5] .吴志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中国集体经济, 2016 (21) .

基层农业科技项目财务管理探讨 篇9

各地、各有关部门统筹所有基层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验收、评估、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建立项目会审制度, 决定项目申报、实施等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并且积极推进了项目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 加强了项目资金管理, 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 基层农业科技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分散重复现象仍较突出, 影响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 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 以至于经费不足导致后期无法执行, 或者经费有剩余造成资金管理不完善

基层农业科技项目的任务下达者, 并非是项目真正的实施者, 在制定预算时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费用并没有一个完全的了解, 有时光实施地点的区域性差距就造成费用相差很大, 而且经常会出现会计报表失真等情况, 这些都不利于农业科技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其一, 负责项目申报者并不是专业财务人员, 每个项目的预算工作必须面面俱到, 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员很难考虑到方方面面的费用支出, 尤其是管理费用及其他细项支出。另外, 为了项目申报成功, 在进行预算项目所需经费时, 出于人为的因素, 几十万元的农业财政经费, 有时需要上百万的自筹配套经费, 实际实施时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导致无力支付, 造成项目无法顺利完成验收。其二, 科技项目完成后, 剩余经费未按规定结转使用, 甚至用于其他开支, 变相地挪作他用。经费乱用, 财务管理能力薄弱, 这不仅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还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 资金的不合理利用, 更容易为不法分子以权谋私, 存小金库, 埋下贪污腐败的风险。

(二) 部分科技项目经费不能按项目实施进程比例拨付, 影响项目进程, 造成项目无法竣工验收

近年来, 国家对农业科技经费不断加大投入, 促进了农业发展, 但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矛盾。一方面为了取得科技项目的申报成功, 先期做了大量工作, 支付了一部分人工及费用, 项目承担单位先期垫付很大的成本, 在项目审批成功后, 承担单位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投入成本费用, 而项目资金此时还落实不到位, 等项目实施过半, 资金才“姗姗来迟”一部分, 现行的科技项目资金都要求“专款专用”, 不能“越雷池一步”, 这块垫付的资金在财务上很难处理好。有的项目经费甚至到项目实施快结束时资金还有大半未到账, 造成实施单位在支付相关费用时也跟着拖欠, 严重时影响项目进程, 或者影响项目质量, 项目的验收也很难如期完成, 工期延长浪费人力物力,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 同一类型科技项目多头申报, 资金投入重复

农业科技项目本身特点与其他行业项目不同, 在很广阔的地域实施, 本身包括多行业 (种、养、林、水等) 和多种生产, 呈现出量多、分散、规模小的状况。项目实施地一般在农村, 某一科题确立后, 一方面向农口部门申报要求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再以此科题向科委等主管科研的机构申请经费。此时申报部门不同, 相应的项目经费来源不同, 但是实际上项目的承担单位相同, 资金不可避免造成浪费。这次在某个区农业项目督查时就有类似情况:一方面, 业主承包了养殖池塘, 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发展改进养殖业, 取得了新品种养殖成功的经验, 并以此项目向科技部门申请项目经费。另一方面镇农业服务中心也以此项目向上级农业局申请科技经费。两个项目因为申报的单位和部门不同, 只要不在同时验收, 根本就不会发现是同一个池塘同一类项目。

二、几点建议

(一) 加强农业科技项目预算管理, 考虑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经费的预算

科技项目的申报人员不一定懂财务, 让财务人员参与科技项目的经费预算, 把关每一个细节的费用支出, 这样更能清晰地反映出实施整个科技项目所需的经费。同时, 有财务人员参与项目资金的预算, 更能“量入为出”, 知道自己的家底, 配合项目负责人筹备好配套资金, 确保项目实施顺利完成。如有经费节余, 剩余资金按照规定应返还下达经费的部门, 或者通过批准后, 用于补助相关科研单位或者奖励在实施项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

(二) 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保障项目实施所需经费

项目申报成功后, 以自有资金垫付的前期相关费用在进行财务处理时应先挂往来账, 待项目确立后再转入相关科目, 同时也可作为项目的一部分自有配套资金。可行性科技项目申报成功后, 与科技经费下达部门沟通, 确保项目资金及时下达, 同时自有配套资金也要筹备到位。

相关省、市、区 (县) 主管部门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全省项目实施方案, 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利用自有资金或地方配套资金先行实施, 根据实施进程项目经费按相应比例下达, 项目实施完毕后, 由区 (县) 级主管部门根据农业部确定的验收标准组织初验, 合格后由省级主管部门进行终验, 验收结束后项目经费按文件下达完毕。

(三) 建立完整的农业科技项目内部信息交流系统, 同时加强财政经费监管力度

农业科技项目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而信息的交流是农业部门与时俱进保持不落伍的重要保证。无论是外部的信息还是内部的信息, 都对农业科技项目的财务管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影响着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外部先进财务管理的吸收, 尤其是信息化财务管理的越发普及, 农业科技项目的财务管理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农业部门要建立健全的信息交流系统, 在科技项目实施中保持信息交流的畅通, 为财务管理提供正确的信息保障, 保证管理的高效运行。

同时, 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经费监督, 做好业务分类管理, 会同农业主管部门监督项目的实施。走外部监督路线, 通过民间力量等规范实施项目的财务行为。要提高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力度和监督水平, 加强会计部门的监督作用, 审计部门也要做好审计核算的工作, 有违法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惩处。农业主管部门要做到农业项目的透明化公开化, 明确每个项目资金的去向, 让群众了解放心, 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要树立监督意识, 打造一支强有力业务监督队伍, 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队伍培训, 才能适应越来越重的业务管理任务;要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强化领导的监督职责, 让项目资金的监督要落实到每项明细当中去。

三、结语

农业科技项目想要做好财务管理, 首先要更新财务管理的观念, 其次要建立基层农业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做好合理的财务规划, 有规划地利用资金, 合理配置农业科技项目资源, 节约农业科技项目的资金, 提高生产效率。农业科技项目要提高财务管理素质和水平, 加强会计核算, 制定一套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来保障项目资金的合理利用, 优化产业配置, 提高生产效益。

摘要:近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但长期以来农业资金使用和管理分散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资金的整体合力和使用效果。尤其是基层农业科技项目的资金管理, 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 将基层农业科技项目资金使用在刀口上, 让有限的农业经费发挥更大的效益, 应当从经费管理上着手, 依照财务法规、财务规章制度和一系列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对科技项目进行全面的反映和监督, 确保科技项目按照项目指南和项目合同的要求开展, 发挥财政资金支农作用, 提高项目绩效, 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农业科技,财务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唐晓贞.浅谈如何加强农业项目的财务管理[J].山西财税, 2011, (11) .

[2]肖婉萍.农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之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 2013, (4) .

[3]许贞姬.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实践浅谈[J].新财经 (理论版) , 2014, (1) .

浅谈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 篇10

1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注重项目争取, 忽视项目建设

一些单位在申报项目时, 受“跑步 (部) 前 (钱) 进”潜规则的影响, 抱着“不要白不要”的态度, 只注重项目资金的争取, 对项目立项调查研究不够。项目论证搞形式主义, 勘察、设计做表面文章, 设计内容粗制滥造, 实际情况与计划脱离, 不适应项目实际建设需要, 项目在执行时也难以按正常的程序做出合理的调整或变更。

1.2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建设单位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不熟悉新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不重视项目资金管理, 部分资金不能专款专用, 套取和挪用建设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 财务人员履职不主动, 仅限于会计核算, 既不参与项目前期工作, 又不主动参与项目实施过程监督, 造成项目建设资金不能在有效的模式下进行使用和管理。

1.3 竣工验收不及时, 加重基建投资支出

基本建设项目从开工建设至竣工验收时间跨度较大, 竣工验收与交付使用伸缩性也很大。按照相关规定,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后应立即申请并组织验收, 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有的项目竣工后, 人为不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继续吃着基本建设投资的“大锅饭”, 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都在基建投资中列支;有的项目虽然办理了竣工验收手续并交付使用, 但未得到审计部门出具的相关审核报告, 期间所发生的维修费及其他费用也在基建投资中列支。这些势必造成虚列基本建设支出, 影响项目投资效益, 加重基建投资支出。

1.4 配套与自筹资金落实不到位

有些项目单位不熟悉项目资金管理要求, 不结合本地区财政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编制概算时随意列报或虚报配套或自筹资金, 一旦当地财政资金出现困难, 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 或项目单位自有资金紧张, 自筹资金也成一张空头支票, 从而影响项目建设任务的完成和项目建设的质量。

2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建议

2.1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规定和会计制度, 还要熟悉基本建设的程序及相关的工程知识, 熟悉“招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为提高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奠定基础。

2.2 细化建设项目投资概算

科学、准确、真实、细化的投资概算是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基础, 严格执行项目概算是完成项目设计目标的关键。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支出因具体建设内容和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别, 其概算是否科学、真实、准确, 是否符合特定建设项目的需要, 直接影响到项目能否有效执行。因此, 在编制项目细化投资概算时, 一定要结合项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 保证项目的各项实际支出都能体现在概算中, 为项目的概算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 (农计发[2004]10号) 中规定:变更建设地点等重大的项目变更, 必须重新报批可行性报告;非重大变更项目的一般项目变更, 应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保证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落实, 保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整体规划的实现。

2.3 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及农业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关法规和财经纪律,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多种渠道筹集的建设资金要实行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核算, 严格按农业部下达的投资计划和批复, 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基本建设资金。对因重大设计变更、不可预见等因素增减分项工程经费和动用预备费, 应及时办理审批手续, 严格控制超概算。同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 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设批复文件组织实施项目。

2.4 做好配套及自筹资金的筹措和核算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多由中央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单位自筹资金三块构成。配套和自筹资金是基建项目建设中会计核算最难、财务管理最薄弱的环节。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 整个建设项目将无法完成设计内容。为了保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及时到位, 国家在项目申报前就要求地方财政和建设单位出具配套资金或自筹资金承诺函, 同时要求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各种资金都应纳入概算, 实行项目预算管理, 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与建设单位自筹资金一并进入专户, 实行专账核算。审计部门也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建设单位自筹资金作为验收的重点审计内容。对于地方财政单列配套建设资金有困难的, 用允许动用的专项进行资金整合、配套, 既能发挥资金的集中优势, 也能实现项目建设配套的目的;对于建设单位自筹资金, 可以通过广开资金渠道、打紧开支, 以增收节支的方式加以解决, 保证自筹资金及时到位。

2.5 做好项目财务决算及资产交付工作

项目建设单位对已竣工项目要按规定及时组织验收, 并在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前应对各项资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进行认真、全面、彻底的清理。对清理出来的资产、财产、物资, 该上交的及时上交, 该留用的如实入账, 不得转移和隐匿。编制的竣工财务决算必须实事求是、真实准确。建设单位应组织专门人员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在竣工财务决算未经批准前, 原机构不得撤销, 项目负责人和财务主管人员不得调离。根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 项目建设单位应及时调整有关账务, 办理资产移交手续, 进行资产产权登记, 保证项目投资形成的资产完整地反映在使用单位的资产账户上, 防止项目建设与资产管理脱节, 形成账外资产。对于像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等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项目, 在发生费用时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要求, 直接计入待核销基本建设支出。

(责任编辑:敬廷桃)

摘要:分析当前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细化建设项目投资概算, 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做好配套及自筹资金的筹措和核算, 做好项目财务决算及资产交付工作”等建议。

农业财务工作 篇11

关键词:新三板;农业企业;上市前;财务规范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为止新三板上市企业已经多达千余家,由此可见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新三板上市前作为企业自身应该解决企业财务规范问题。以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小见大,映射整个正在为新三板上市前做准备的企业,为更好解决财务规范问题提出看法,展现出本次研究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一、企业在新三板上市的现状及必要性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政策支持下,“新三板”已经成为2015年度创投界年度十大关键词,创投热度空前高涨。2006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新三板,成为资本市场的第三级机构,属于一个场外市场。2013年12月“新三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1]。“新三板”的上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弥补了传统资本市场无法提供与涵盖到的方面,上市综合成本较低,业务体系十分灵活。从长远的发展视角看,“新三板”上市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平台,满足快速融资需求。根据调查,2015年末“新三板”总市值已经达到1300亿元,挂牌企业3000余家,总股本2051亿股,内部融资额达到800亿元[2]。从上述数据上来看,“新三板”市场已经逐渐升温,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新三板上市对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作用显著。一方面,中小企业一旦在新三板上市,在业务处理以及企业形象提升方面具有较高便捷性,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上市之后中小企业可以打破传统融资方面的限制,以直接融资为依托为企业发展所需提供保障。但值得关注的一点则是,新三板上市需要由券商出具挂牌推荐报告,其中的内容超过80%的比例是财务数据,上市之前做好财务规范显得十分必要。

二、农业企业新三板上市前的财务规范问题及对策

新三板市场的情况以及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的状况已经做出具体阐述,下面以农业企业为例分析新三板上市之前所需要关注的财务规范性问题。笔者总结与分析财务规范问题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政策适用性问题及对策

会计政策适应性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政策一贯性没能够彻底贯彻,包括随意变更会计估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坏账计提等。二是会计处理缺乏规范。不适用的会计政策在农业企业当中的应用,势必对农业企业新三板上市产生阻碍。因此,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之前,需要运用一个新的标准,即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完成核算过程,依据相关标准执行内部财务工作,在统一的标准下增强会计政策在农业企业内部的适用性。

(二)会计基础规范问题及对策

会计基础规范是农业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之前的基础要求之一,准备在新三板上市的农业企业,从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在会计基础规范方面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有“规”不依,在记录、凭证、报表等处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规范性,甚至出现错误,内容上的衔接出现问题;其二,内外不一。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农业企业融资以及税务方面存在差异,致使企业的运行质量与企业形象大打折扣,严重甚至会影响企业挂牌。因此,农业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之前应该做好会计基础规范,严格执行会计准则[3]。从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会计准则及规范,会计规范并非成本而是一种收益,将农业企业内部涉及到的经济业务事项纳入到统一的报账体系当中。

(三)盈利规划问题及对策

农业企业盈利规划方面的问题,可以总结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盈利规划相对模糊。盈利规划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掌握不够准确,对企业盈利能力的预期可能会大打折扣。同时,盈利能力问题也会导致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农业企业自身竞争力降低;第二,受到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盈利规划长期性价值丧失。针对上述问题,在新三板上市之前农业企业应该做好充分的规划,找到上述问题产生的成因。农业企业自身应该做好盈利规划方案,从政策适用以及市场配套等方面入手,以便于发挥出系统性的价值。

(四)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

关联交易在新三板上市之前作为农业企业财务规范考量的内容,存在正面与负面两个方面的影响。正面影响是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使得交易成本降低;负面影响则是容易导致内幕交易以及垄断市场等。新三板上市之前主办券商以及证券协会对于农业企业审查十分严格,因此作为农业企业自身在准备新三板上市的前提下应该尽量规避关联交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但也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避免过度干预对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产生影响,竞争力下降。辩证的看待关联交易,方为上策。其一,清楚意识到关联交易的性质与范围;其二,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关联交易;其三,从决策程序与财务处理作为出发点,做到合法、规范、严谨。

(五)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在新三板上市之前是重点关注与审核内容,同样是证券业主管备案审查机构审核的核心因素。从内部控制的本质入手,其中涉及到的融资控制、费用控制、盈利控制以及投资控制等多方面内容。如果将内部控制按照等级进行划分,通常可以分为约束型控制与激励型控制。通常状况下,中小企业多数是采用约束型控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采用的是激励型控制。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内部控制在新三板上市之前应该进一步完善,不单单有制度约束,还应该发挥出执行与监督作用,做好执行过程的反馈并做好记录,避免内部控制流于形势,无法发挥自身实效性[4]。

(六)产权及历史遗留问题及对策

产权与历史遗留问题,在新三板上市之前依旧需要做好备份与确认。包括土地和厂房、设备与车辆、专利与特许权持有人与控制的关系,还包括产权是否合法、合规,明确入账年限。历史方面的遗留问题,则主要倾向于财务方面以及财务数据是否真实、有效。这其中包括两项内容,收入方面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避免与减少涉嫌虚假交易的收益以及虚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层面确定成本核算的基础方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保持成本政策的一致性。产权与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能够为农业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奠定基础。

(七)税收成本筹划问题及对策

税收对于准备新三板上市的农业企业而言,成为一项最大的困扰问题。传统的中小企业财务内外账方式,利润信息并不能够全部呈现。如果为新三板上市做准备,传统的内外帐方式需要调账并面对税务方面的处罚,主要涉及固定资产购置税、营业收入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等。显然,这种处理方式并未遇到实质上的障碍,存在的更多情况一方面由于调账导致税收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调价幅度导致内控机制失衡,基本盈利条件无法达到上市标准。因此,税收成本筹划的问题,农业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之前应该充分考量,与盈利规划指标结合。当然,地方的税收政策以及政府补贴同样需要考虑到,做到全面考量,事先筹划[5]。

三、结论

总而言之,新三板上市前企业所需要处理的财务规范问题较多,本次研究从七个方面的大问题入手,并提出应对建议。从视角应用角度来看,虽然是以农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但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辐射意义,针对新三板上市前的企业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娜.企业挂牌新三板的主要财务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1:152-153.

[2]彭丽芸.论企业新三板上市关注的财务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270-274.

[3]向延飞.新三板上市公司加强财务制度规范化建设、防范财务风险的思考[J].当代会计,2016,02:141-142.

[4]孟笑燕.新三板上市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31:129-130.

[5]毛一.准备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应关注七个财务问题[J].注册税务师,2015,10:54-55.

农业财务工作 篇12

一、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

(一)固有缺陷导致难以迎合资本市场需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农业的产业竞争地位就逐渐走下坡路,在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政府对种植业和养殖业一般都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农业公司大多要靠补贴才能维持其生产运营,从没有听说过有哪个从事农业的企业能存在暴利。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了农业公司的扩张必然面对土地资源的约束;另一方面,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周期长决定了农业公司无法像工业企业一样快速大规模生产。行业的局限性导致企业增长速度、毛利率难以达到投资者的期望。在资本市场,无法快速扩张、没有题材和想象空间的公司就不受市场欢迎,股价的估值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证券市场上的一场饕餮盛宴,公司股东、券商、风险投资公司、当地政府都齐心协力来“赶鸭子上架”,出谋划策推动农业公司上市,这就要迎合资本市场的需求,于是各种概念和题材就编出来了,美好的想象空间也描摹出来了,于是就有了银广夏的“超临界萃取技术”、蓝田的“立体超密集养殖技术”、万福生科的“附加值超茅台高科技大米”……市场的轻信与偏好、资本的贪婪与狂热、农业公司的无知与大胆无缝对接在了一起,黑天鹅自然就一飞冲天了。

(二)得天独厚的造假条件

1.农业公司造假的第一个优势是造假成本低。国家为了鼓励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实施了很多的税收优惠政策,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适用税率很低甚至个别领域完全免税,这会极大降低造假的成本。众所周知,税金是造假者难以蒙混过去的硬杠杠,因为需要造假者拿出真金白银。一个农业公司想上市,企业年净利润一般至少需要1 千万。为了做这1 千万的净利润,造假者必须缴纳至少500 万的税,三年就是1 500 万。再加上中介机构的费用、上市费用,没有3 千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农业公司造假的第二个优势是交易零散且现金支付比重大。农业公司的上下游一般是广大农户或小企业,不仅经营规模小而且十分分散,习惯于现金交易,很少需要开具销售发票也很难取得采购发票。大量使用现金的结算方式难以形成证明力强的交易记录或痕迹,难以证明交易的真实性。另外,农业公司日常的业务往来很可能相当随便,不签订合同或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或者口头改变合同约定,随意给予折扣、存货管理混乱等问题都是家常便饭,即使无意造假,财务账、业务合同和原始凭证对不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3.农业公司造假的第三个优势是生物资产难以清点和估值。与工业企业相比,农业公司有一项比较特殊的资产就是生物资产,它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如猪马牛羊、鲍鱼海参、蔬菜树木等。生物资产有两点比较难以确定,一个是数量,一个是价值。陆地上跑的猪、牛、羊、兔也许还可以大致清点一下有多少,如果是水里的鲤鱼、甲鱼、鲍鱼、海参,就难以盘点数量,也没办法测量大小,甚至连是否存在也不好确定,只能根据相关票据及经验判断,因而成为造假的高发地带。远的如2001 年的蓝田股份造假案,近的如獐子岛的扇贝失踪案。生物资产做了假账,要想查出也很不容易。比如獐子岛的扇贝,养殖在大海深处;绿大地的苗木,种在偏远的山上;蓝田的莲藕,藏在湖底的淤泥。再说农产品的价值,同样是一公斤鲍鱼,有的可以卖1 000 元,有的只能卖100 元,所以如何合理确定其价值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4.自然灾害频仍可以提供造假的借口。2004 年前后的禽流感成为草原兴发造假的良机,公司虚构养殖户赔款3.39亿元;2009 年云南的持续干旱天气则为绿大地造假提供了依据。獐子岛因为一个“冷水团事件”导致8 亿元扇贝不知所踪。

二、农业公司取信于民的措施

(一)直面自身的弱点,如实披露各种风险

首先,要承认农业公司的盈利水平一般。根据深交所2009 年的研究结果,A股农业公司的净利润和年度增长率均低于A股的平均水平,超过60%的农业上市公司出现过亏损,2002 年前上市的农业公司超过1/3 脱离了农业主业实施了重组和转型[2]。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公司的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市盈率等指标均小于或低于其他行业。2013 年《财富》世界500 强中,以农业为主业的企业不过5 家,在不少发达国家,农业仍然是享受国家保护、补贴的重点领域。

其次,要承认经营业绩波动性强。农产品都存在一定的生长周期,且由于参与者众多,使得农业公司的经营业绩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弱周期来临时,很少有企业能维持正常的业绩水平,比如这两年的生猪养殖企业。此外,天灾、疫病一旦发生,农业公司很难避免负面影响,比如今年暴发的禽流感疫情,导致上半年禽类上市公司几乎全线亏损,农业公司自身很难防范此类事项。在此状况下,非上市的农业公司若要保持三年持续盈利、业绩不出现大的起伏,除了自身的经营能力,运气也很重要。

最后,要承认农业公司容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近年来,食品质量和安全等问题越来越为大众所关注,农业公司一旦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往往意味着破产倒闭。而食品安全并不都是农业公司可以控制的,很多问题发生在企业之外,多数是上游环节。

(二)切实解决没有发票和现金交易比例过大的问题

1.努力获得合法票据。农业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量交易缺少发票。发票作为一种外部证据,对于证明企业业务经营的真实性有重要作用。由于农业公司享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所免税优惠,销售产品均为初级农产品,销售时不缴纳增值税,赚取的利润也不缴纳所得税,因此不涉及相关税项缴纳。在交易中,大部分中小客户都不要求公司开具发票。从证监会历次财务核查对企业规范运作的要求看,财务不规范是农业公司撤单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农业公司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1)所有的营业收入都开具发票。由于不怎么涉及税的问题,这一点比较容易做到。很多公司之所以没有做到,理由就是怕麻烦。但为了企业有更好的未来这点麻烦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2)采购时尽量与法人进行交易。采购成本往往决定着农业公司的成本,但农业公司的采购很多是直接和农民发生交易,而农民往往无法提供合法票据。为此,建议农业公司尽量从法人组织那里进行采购。与法人交易的好处是有规模优势,一般都能取得发票并能提高业务的稳定性。当然,由于我国农业经营总体比较落后,像城市里面的公司组织还比较少。但在农村有很多农业合作社。有的农业合作社可以自行开具发票,即便不能也可以拿着合同、营业执照等到当地税务部门代开发票。在没有法人的情况下,可以与自然人经纪人进行交易。农村的自然人经纪人种类很多,有“猪”经纪、“果”经纪、“鱼”经纪等。与农业经纪人交易可以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比较容易地获得发票。公司可以与经纪人签订经纪合同,经纪人凭正式合同、附电话号码的交易清单、加盖手印的情况说明、身份证复印件等去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如果实在不能获得发票的,能证明业务发生的其他资料一定要齐备,如加盖农民所在村的村委会公章的收据、过秤的记录、验收证明等。

2.解决现金交易占比过高的问题。农业公司要想解决现金交易占比过高的问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逐渐提高法人采购比例,减少现金结算比例。以邹鹰农牧为例,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生猪养殖和饲料加工,因此每年的玉米采购量非常大。2009 年以前,邹鹰农牧收购的玉米大都是农户自行将玉米运送至公司设立的供应处,由供应处按当天挂牌价收购。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及农民的交易习惯,收购的付款方式都是现金结算。2009 年以来邹鹰农牧根据不同的采购内容,分别采取了以下相应采购和结算政策:

一是玉米采购。2009 年,邹鹰农牧与东北地区的法人供应商签订长年供货合同,降低向当地农民采购的比例和现金结算比例。东北地区的玉米供应量大,适合大规模采购,并且可以利用邹鹰农牧拥有的与京广铁路线相连接的铁路专用线。这部分客户邹鹰农牧统一要求采用银行转账或银行汇票结算。二是其他原料和药品采购。这部分采购对象基本都是法人供应商,但之前大多是中小供应商。邹鹰农牧逐渐确定部分经营规模大的法人供应商长期合作,并要求给予一定账期,并通过银行转账或银行汇票结算。对于不愿改变现金交易和提供发票的供货商,公司逐渐取消对其采购。

施行上述措施后,邹鹰农牧2009 年玉米采购的现金结算比例由2007 年和2008 年的98.53%、99.88%下降至54.53%,其中2009 年8—12 月,现金采购比例下降为48.44%。2009年除玉米采购外,其他采购的现金结算比例由2007 年和2008年的84.17%、77.96%下降至34.08%,其中2009 年8—12 月,现金结算比例大幅降至18.4%[3]。

(2)尽量采用刷卡支付和第三方平台支付。随着金融业的发展,绝大部分农民也都放弃了存折开始使用银行卡。只要有银行卡,无论是采购还是销售都可以很方便地用银行卡支付,不仅更安全,而且更便捷。目前,我国城镇化差距不断缩小,农村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新时代的农民对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越来越熟悉,这为推广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互联网+”时代,第三方支付平台燃起了农村的星星之火,让农村金融也日益焕发勃勃生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支付宝、拉卡拉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涌向农村这块还没有完全被蚕食的巨大蛋糕。慢慢地,农民能够通过互联网直接进行支付以及各类理财服务。农业公司要趁着这股东风,引领农村金融的发展,积极通过第三方平台来降低现金支付比例。

(三)解决生物资产的清查问题

1.为中介机构进行资产清查监盘提供条件。首先,要请中介机构提前介入。我们都知道,资产清查是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中介结构的现场工作时间是很紧张的,人手也比较有限,为保证清查效果最好让中介机构提前介入。以獐子岛为例,獐子岛的虾夷扇贝,其养殖周期是三年,每年至少有三个关键时点可以请中介机构参加。第一个时点是春季的存量抽测,通过对上百个计划调查点位的抽测工作对扇贝的存量和产量进行预测。第二个时点是秋季的底播生产。獐子岛每年的底播生产(即投放种苗)一般从10 月初便已启动,底播量往往决定着扇贝的存量和产量。第三个时点是年底的资产大盘点。如果这三个时点中介机构都到场进行监督并做出必要记录,会计报表中的存货与实际便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其次,要舍得投入资产清查经费。资产清查不仅费时费力,还很费钱。如某养殖业IPO企业,是养海虾的。养殖方式是在大海中圈了一个区域散养,由第三方机构负责保管。怎么清查呢?企业和中介机构们想了一个办法,先通过喂食把海域中的海虾尽可能平均分散在整个区域,然后请专业的水下测量机构下海去测量一个立方米的水域中的虾的数量,然后再进行合理估算。就是这种不算很精确的盘点方法,一次盘点就要花上近50 万元。

2.资产清查向社会开放一切造假和不信任都源于企业暗箱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农业公司的产品虽然离社会大众很近,但其生产地和过程却离社会大众很远。由于生产区域大都处于山高路远的地方,都市人一般无从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出现了很多认知偏差,这也是导致投资者远离农业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除了聘请的中介机构外,企业可以请知名人士、财经评论员、媒体记者、普通群众等参与到企业的资产清查工作中去。除了资产清查,其生产基地、加工车间也可供热心人士参观。在互联网比较发达的今天,企业甚至可以在种养场、车间开通视频监控,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公司的生产经营场景。

三、结语

当前,农业公司已经陷入激烈的市场舆论旋涡,面对质疑与误解,农业公司如何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诚恳展示自己的真实情况,如何把行业知识、积极的风貌展现给公众已经显得极为重要。总之,农业是我国的根本大业,农业公司是中国振兴农业的中流砥柱,社会公众不能因为其存在问题就抛弃他们。对于农业公司来说,第一重要的就是以诚信为本,千万不要再透支投资者和大众的信任,毕竟现在是全球一体化市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钱并不一定要花在国内。

参考文献

[1]李慧敏.旺民长富公司被举报业绩造假十亿元投资全打水漂[N].中国经营报,2016-01-30.

[2]周雪峰.农业IPO为何陷入困境[EB/OL].畜牧大集网,2014-01-27.

上一篇:职工持股计划下一篇:打破现状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