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一中

2024-09-08

沧州一中(精选3篇)

沧州一中 篇1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课堂教学是教改的突破口、切入点。其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 为学生的一生奠基。为此, 沧州一中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深化改革,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问题为主轴, 训练为主线, 评价为主要措施;启发诱导, 学法指导, 情感渗透, 思想创新, 尊重差异, 教学相长;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变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变知识性评价为过程评价;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二、高效课堂所遵循的原则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遵循十项原则。

1. 民主性原则。

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 让师生都学会对话、商讨、请教、道歉。高举尊重大旗, 实施感动教育, 创设民主、宽松、自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 全员性原则。

对每一名学生负责, 尤其对学困生要倍加关爱, 尽最大可能提供方便、机会, 让其展示自我, 树立自信, 培养其勇敢精神和竞争意识。分层次教学,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

3.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课堂主人。因此, 应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教师是引领者、组织者、调控者, 不是主讲者、解答者、操作者, 而学生是竞争者、表达者、展示者。

4. 合作性原则。

加强“生生”、“组生”、“组组”、“优弱”、“师生”等多向合作学习, 通过相互点评、指正、借鉴、补充等, 达成心灵碰撞、人格感染、智慧启迪、互补共赢的教育教学目标。

5. 问题性原则。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

6. 创新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尊重他们的奇特思维, 引发他们的求变、求新、求奇的内驱力, 营造标新立异、创新超凡的竞争氛围。激励学生追寻异曲同工、独具匠心、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举一反三、勇于探索解决问题途径、方法的创新学风。

7. 拓展性原则。

注重知识的产生、发展、联系、综合, 以本节知识为核心做好辐射与延伸, 引发学生浮想联翩、左顾右盼、上钩下连, 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8. 尝试性原则。

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放手, 让学生亲身经历尝试、感受、体验、分析、总结的过程, 提升学习能力。

9. 实践性原则。

注重联系实际, 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剖析、归纳、总结, 并把握事物的本质。听来的容易忘, 看到的记得牢, 做过的学得好, 因此, 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实践。

10. 技巧性原则。

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引领学生发现、总结知识内在联系的技巧, 分清层次, 记住要点, 开展好相应总结, 纲举目张。

三、高效课堂的基本结构

1. 结构:课前、课中、课后。

(1) 课前。教师工作: (1)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导学案; (2) 设计出课堂教学的互动方案。

学生工作:通过预习解决A、B两级问题, 对C级、D级问题形成初步困惑, 以便带入课堂 (A:识记级内容、B:理解级内容、C:应用级内容、D:拓展级内容) 。困惑的内容用红笔钩出。

(2) 课中。生生互动、组生互动、组组互动、优弱互动、师生互动, 让每个人都成为交流者。

主要环节: (1) 合作探究, 突破难点; (2) 小组学习, 展示成果; (3) 点拨与总结; (4) 过关训练, 布置作业。

(3) 课后。教师工作:加强教学反思, 备好课后课, 设计出学生的“未清”问题解决方案。

学生工作:完成作业, 并向学习委员反馈“未清”问题, 未清问题列入下节课内容。将问题和错题记在错题本上。预习下一节导学案内容。

2. 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学生自学的“线路图”、“指向标”、“方向盘”, 因此, 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做到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具体明了。要把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编制成一个个问题, 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获得新知。不要照搬课本内容, 要体现教师的再创造。导学案要经过备课组反复讨论后定稿。导学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 数量适宜, 3~4个即可, 不能太多; (2) 内容应明确, 学生应学会什么 (知识目标) 、怎样才能学会 (能力目标) 、所学知识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及影响等 (情感目标) ; (3) 标注学生自学中可能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 以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 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 且可操作、能达成, 要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要严格区分“了解、理解、掌握”的层次界限, 不可含糊使用, 必要时要将掌握层次的要求使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来表述。

(2) 重点难点: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难点以及主要研究方向。这里强调的重点、难点一定是本节课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最能实现学生知识升华的知识点;另外, 文字宜简练, 突出专业性术语和概念。

(3)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采取什么方法学习本节内容, 以及提醒学生在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如需要阅读教材内容时, 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 用多长时间, 达到什么要求;阅读分析各种图表信息内容时, 要明确读图的顺序和注意事项, 以利于提取正确、有效的信息。

(4) 知识链接:明确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点明本节内容在章节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5) 新知探究:按教材知识结构设置问题, 并标明A、B、C、D, 体现难易层次 (问题层级见前) 。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问题设计的注意点: (1) 能启发学生思维; (2) 不宜太多、太碎; (3) 呈现知识点要少用填空方式, 避免学生照抄课本而抑制积极思维; (4) 叙述语应有启发性、激励性, 能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积极思考, 积极参与。例如:你认为是怎样的,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你的理由是什么, 你有什么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 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 看书不细心、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 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看书, 学会自学。

(6) 典型例题:以本节学习内容为依托, 选取典型例题进行剖析, 培养学科思维。

要求: (1) 选题与重难点内容相对应; (2) 明确命题思路, 强调知识点的组合及内在联系; (3) 以提取、分析题干提供的有效信息为突破口, 逐层解析, 寻找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7) 即时练习:标明每题的A、B、C、D层次, 引导学生尝试解决, 以检验自学效果。 (1) 练习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 题量要适中, 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紧扣考点, 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 即面向全体, 又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 促进优生成长;规定完成时间, 要求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2) 练习题编写的注意事项:训练性题目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越典型越好;让学生做题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手段;重视训练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并及时反馈, 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成功学习的体验。

(8) 反思整理:课后要求学生就每堂课的学习进行认真反思总结。例如: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是什么, 通过学习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学习中还有哪些问题 (是知识掌握方面的问题, 还是学习方法、策略、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 在课下及今后的学习中怎样弥补、矫正与提高等等。

3. 合作小组的划分。

每小组以八人左右为宜, 采取两两相对而座的方式, 两两之间学科水平相当, 能够相互合作。每小组选两名学科水平最高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为小组长, 坐在小组最前面, 负责组织引领、“上传下达”等工作, 其他同学按学科水平依次降低的原则排列, 相临两层次之间为“师生”关系。学习方式包括“独学”、“对学”、“群学”等。

4. 课堂流程。

其中, 第1、2环节不少于20分钟, 第3环节不多于20分钟, 第4环节限5分钟, 即“4.4.1”教学模式。

四、课堂评价标准

沧州一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见上表) 。

新的教学模式活跃了学校课堂, 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新的标准、新的机制, 使学生充满活力, 教师充满激情, 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场所, 展示的舞台, 享受的时空。这样的学习, 学生愿学、会学;这样的课堂, 教师愿进、乐教;这样的模式, 轻松高效、师生共赢;这样的课堂教学, 无疑会变得更加精彩。

摘要:《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基本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其目的是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那么如何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 以什么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沧州市第一中学对此进行了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沧州一中,高效课堂,有效性,高效性

沧州一中 篇2

2012年11月9日

为了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广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转变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抓大事、干实事、出亮点,根据石油分局党委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为主题,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强化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握机遇,凝神聚力,焕发全体教职员工爱我沧州、岗位创优的激情和干劲,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抓重点,破难点,树亮点,人争先进,事创一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为油田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二、目标任务

1、增强爱沧州的意识。努力增强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爱沧州、爱教育事业的意识,特别是增强沧州作为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自豪感、责任感。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各支部组织职工学习讨论、开展活动、专题研讨,让爱沧州的意识进心、进脑、进课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机遇,凝神聚力,深谋发展。发挥广大教师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构建和谐沧州和构建和谐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2、营造做贡献的氛围。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在全体教职工中深入开展“岗位建功”系列活动,促进广大职工立足本职,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勤奋学习,甘于奉献,周到服务,争创一流;在教职工队伍中重点以“强素质,铸师魂,争创‘三育人’优秀团队,争当‘三育人’师德标兵”为载体,开展“岗位奉献”活动,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创一流业绩。

3、强化干成事的压力。密切结合教育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并对照上级下达的教育工作任务和自定目标,层层分解责任,细化落实到人。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落实学校安全责任、服务学生、服务矿区职工等各个方面,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计划,落实岗位职责,把每一个工作目标明确为沉甸甸的工作责任,进而使之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力争多干大事、实事和好事。开展“每日省身”活动,看这一天内自己干了些什么事,解决了什么问题,工作有哪些进展成效,有哪些该办而未办的事项,有多少无效的工作时间。

4、争创出亮点的佳绩。每一位中层以上领导和教职员工,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过得去”的消极心理和“一般化”的工作状态,立足本职岗位,解放思想,主动变革,大胆创新,焕发新风貌,树立新理念,谋划新思路,实施新举措,打造新亮点,争创新业绩。实施“萤光工程”,每个部门、年级、每名领导和教职员工,从每天、每周、每月抓起,结合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责,争取年内创新打造一个小亮点,工作水平有新提升,积小成大,积少成多,由点成面,建构教育工作的大亮点,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争在课堂教学、德育教育、师德教育、校园安全、教育法制等方面打造油田中小学教育的新亮点。

三、组织领导

根据石油分局党委的要求,结合校区实际,成立学校 “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孟宪周副组长:高国亮

成员:孟新江李计明胡建岭范继红黄忠业李忠颖

张家信叶崴茆金赖葵祥

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主任:孟宪周(兼任)

副主任:范继红茆金

成员:黄忠业李忠颖张家信叶崴 赖葵祥

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一是负责活动的动员组织、综合协调、指导调度、考核评估、档案资料整理收集等工作;二是负责活动的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学习讨论、理论研讨、信息简报编发、上报信息等工作;三是负责活动的督导检

查及情况汇总,并根据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推进各工作环节、部署事项的有效落实。

四、工作步骤

“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从2011年12月起实施,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2012年1月6日到2012年1月10日)

学校1月8日制定活动方案,确定组织机构,1月9日召开各党支部书记会议,对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利用全校职工大会进行宣传动员。

第二阶段:学习讨论(2012年1月9日-1月11日)

1月9日下午到11日上午学校领导集中学习讨论,各支部根据期末安排组织职工学习讨论。重点学习张庆黎同志在省委八届党代会上的讲话,郭华同志在市委八届党代会上的讲话和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焦彦龙同志在全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开展“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赵亮同志在机关全体干部和直属学校书记校长见面会上的讲话;《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沧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沧州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沧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笔记。各支部要组织职工开展“爱教育,我能做什么;教育大发展,我们怎么干;岗位是阵地,如何做贡献;如何干成事,怎样出亮点”大讨论活动。讨论中,要把上级要求与查摆自身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八查八树”活动(见附件1)。

第三阶段:确定工作目标及着重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2012年1月11日-年1月16日)

根据分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学校2012年重点做好10项工作,破解6个难题,实现9项目标(见附件2)。

对全年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工作要求细化到人头,明确各项工作进展时间表,并进行过程动态跟踪督查。各部门要认真梳理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深入调研,谋划解决举措,制定破解方案。活动办公室把学校工作谋划情况、目标任务、责任分解、大事要事、工作进度、难点问题梳理及解决方案等情况,及时上报分局活动办公室。

第四阶段:组织实施(2012年1月30日-12月底)

各部门要精心组织,严密实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学校的工作任务目标要在学校公示栏公示,并设为年内固定栏目。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根据形势发展要求,总结经验,改进工作,逐步实现系统化、制度化、长效化。要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和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作用,通过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定期向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征询其意见建议,保障其对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五阶段:督导、检查、评比(2012年1月-12月底)

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活动办公室定期定期通报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年底,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工作考核、查验资料、民意问卷等方式,查验活动效果。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将予以表彰奖励;对思想不重视、态度不积极、完不成规定动作、工作走过场、流于形式的部门和个人,将予以严肃批评,进行必要处理。

五、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学校要成立“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安排部署、具体实施。

2、加强督导检查。学校活动办公室要对学校的宣传发动情况、征求意见情况、问题查摆情况、方案落实情况、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作风建设、效能建设、校务公开、履行职责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时向活动领导小组汇报,对于没有按期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督促其限期完成。

3、学校班子成员的工作任务目标要在学校公示栏公示。

4、注重实效。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以转作风、解难题、干成事、出亮点、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规定动作,积极主动创新自选动作,彰显学校活动特色,务求活动取得实效。要把组织开展此项活动同推进当前各项工作一并谋划、统筹考虑,做到开展活动与推进工作“两促进”、“两提高”。

附件:

1、“八查八树”活动内容

2、做好“十项工作”,破解“六个难题”,实现“九项目标”

二〇一二年一月六日

附件1:

“八查八树”活动内容

一查思想观念,看有哪些已陈旧落伍、保守僵化应该摒弃更新,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二查职业操守,看是否仅仅把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而没有建功立业的职业激情和荣誉感,树立事业至上、提升生命价值的职业理想;

三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心浮气躁、低标高调、不作为乱作为、形式主义等问题,树立严谨求实、勤政高效、勇于克难、善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四查团结作风,看是否存在个人本位、我行我素、拉帮结伙、搞小动作等问题,树立弘扬正气、顾全大局、襟怀坦白、和谐相处、精诚合作的团结作风;

五查廉政作风,看是否存在徇私舞弊、假公济私、吃拿卡要、见利忘义等问题,树立清正廉洁、自律自警、慎独善身的廉洁作风;

六查纪律作风,看是否存在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迟到早退、空岗串岗、口无遮拦等问题,树立时时处处讲纪律、大事小情讲规矩的纪律作风;

七查服务作风,看是否存在衙门习气、生冷横硬、唯我独尊、个人中心、官本位等问题,树立服务无上限、民主平等、上位服务下位的公仆式服务作风;

八查学习作风,看是否存在疏于学习、不读书不看报、不钻研问题、满足现状、吃老本等问题,树立热爱学习、勤学善思、广闻博览、厚积薄发的学习作风。

附件2:

做好“十项工作”,破解“六个难题”,实现“九项目标”

一、做好“十项工作”

1.以党建工作为灵魂,强化职工思想教育,打造“严爱勤实”的一中精神,提高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规范管理,强化落实,外树形象,內练硬功,不断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示范性高考综合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3、以四好班子建设为重点,加强班子建设,形成团结、务实、勤政的班子作风,营造民主、宽松、合作的工作环境,让全校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和学习。

4、以名师工程建设为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军人物”。

5、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核心,做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习惯,打造学生的 “五品六力”。五种品质:自信、健康、爱心、诚信、责任,前两种品质主要体现为学

生的健全人格,后三种品质主要体现为学生的对待社会和他人的品格。六种能力为自制力、学习力、参与力、沟通力、行动力和领导力。

6、以高考备考为着力点,强化高考备考工作,加强教学研究,努力在提高本二以上升学率上下功夫。

7、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8、以“三风”建设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管理软实力。

9、以校园安全稳定为辅助点,为教育教学创造平安和谐的环境。

10.以谋划学校长远发展为战略点,客观地分析学校现状,探索适合学校实际发展新模式。

二、破解“六个难题”

1、学校人员富余,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

2、教育家学质量还难以满足家长需要。

3、保持职工队伍稳定、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4、经费紧张,难以满足学校建设发展。

5、受外地户口影响,油田生源外流,生源严重不足。

6、教师改革意识不强,个别教师内功不足。

三、实现“九项目标”

1.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沧州市联考中综合成绩保持前五名。

2.加强高考备考,本科上线率比2011年提升10个百分点。

3.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力争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科学。

4.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领导、教师参训率达到100%。

5.加强师德建设,内强师魂,外树师表,使“三风”建设有新起色。

6.加强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高一以“习惯培养”为支点,以“规范行为”为目标,致力培养合格的高中生。高二以“成长教育”为支点,以“诚信负责”为目标,致力培养成熟的高中生。高三以“理想教育”为支点,以“健全人格”为重点,致力培养优秀的毕业生。

7.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8.以“安全综合等级达标创建”为载体,做好安全工作,力争达到A级标准,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9、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不稳定事件。

沧州一中 篇3

一、加强课程组织管理,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沧州一中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管理策略,构建课程组织管理网络,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一)建立完善制度,明确相关职责

学校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关学生管理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关教师教学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习评价与学分认定标准”等制度。相关部门分工、职责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程的开发与论证,活动办公室负责正面引导与宣传,教学处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学生处和年级部负责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程的实施,教学处和培训处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信息技术中心负责课程辅助管理软件的设计与编写,总务处负责后勤保障。

(二)组建导师团队,落实实践活动

为了使课程实施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学校组建了由任课教师和各行各业专业人士组成的课程导师团。在落实任课教师时,实行“一人负责,团体协同”的原则。各班班主任为综合实践课的辅导教师,班主任根据课程领导小组确定的课程方案,负责整体协调、管理本班各小组的活动,尽力为小组活动提供条件,督促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个专题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可根据活动需要,聘请课程导师团的有关人员共同参与,协同指导。

二、广泛开发课程资源,形成完整课程体系

综合实践课程对课程资源的依赖性很强。三年来,学校注重学生个人、自然、社会的整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建立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结合学生实际,开发课程资源

学校坚持结合学生的心身特点和知识能力发展水平的原则来开发、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开发了《探究时间》、《探究声音》、《学生身体质量与膳食关系》、《走进手机的世界课题研究》、《绿色远足》、《学生军训》、《拓展训练》、《环保卫生》、《帮贫助困》等200多个课题资源,具有鲜明特色,活动主题范围不断拓宽,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逐渐加深。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立志成才的热情。

(二)贯彻课改精神,形成特色体系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严格按照教育部课程改革精神进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社会实践包括军事训练、社团活动和绿色远足等,其中以绿色远足为主要内容;社区服务包括家庭、班级、学校、社区、社会五个方面,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包括科技制作、课题研究等方面,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社会实践突出实践参与,社区服务体现爱的奉献,研究性学习强调合作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个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构成了具有沧州一中特色、科学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三、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三年来,学校把打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适应的新型教师队伍作为不断提升课改实施水平的关键性工作来抓,形成了教育观念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一)转变课程观念,强化实践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切实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为此,学校引导广大教师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确立生成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发展活动主题;切实确立资源意识,注重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

(二)更新知识积累,创造提升条件

对于教师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需要在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以及相关知识上进行更新,只有学好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实施原则,并领会其实质,才能上好这门课程。为此,学校订购了大量的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指导书籍和报刊,鼓励教师有效积累知识、收集资料与处理信息。

(三)开展教研交流,促进相互提高

学校鼓励教师在行动中做质性研究,具体地说,就是专门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效果以及评价等。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每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每月进行一次经验交流,以利于互相交流、不断提高。

(四)注重专家引领,强化专业指导

学校多次邀请课改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对活动进行指导,加快了教师专业化进程,提升了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实施水平,涌现出一批实施课程和开发课程资源的优秀教师,取得了突出成绩。如,三年来共有4人获河北省评优课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学校共申报成功了有关课改的科研课题国家级5项,省级17项,市级3项。其中,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国家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组织与管理”,和“高中新课程方案在学校的实施研究”,省级课题“团队精神与潜能开发”共计3项。以上课题正在研究之中,并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对课程实施起到引领、促进作用。

四、科学制定评价标准,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特色发展等方面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一)明确评价原则,开展科学评价

1. 注重整体评价。

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在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作品等)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依据;另一方面,强调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

2. 突出多元评价。

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对学生发展的评价不仅由指导教师来完成,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评价、相互评价,有效利用学生家长的评价、社会有关人员的评价等;第二,评价标准灵活。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结果或成果的呈现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要标准,充分肯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及时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三,评价方式多样。用通俗详尽、不拘形式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了评价结果仅为分数或等级情况的发生。

(二)制定评价程序,激发实践热情

学校制定了严密的评价程序。对于那些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强,有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精神,且收获丰硕的学生个人或小组,修习等级为A,学校给予表彰;对于三项活动课程修习等级均为A的学生,学校给予专项奖励;如果实践活动成果经专家认定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科学价值或实用价值,学校还给予特殊奖励。

五、扎实开展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力,活跃校园氛围,全面落实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一)建立活动基地,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马本斋纪念馆,义务担任讲解员和做好广场的环境保洁工作;与学校所在社区密切合作,开展助残帮扶结对活动,定期为社区福利院孤寡老人送温暖、打扫卫生、举办文艺演出等;组织学生到军营参观、慰问。通过走进社会实践基地,不但使他们受到了教育,培养了能力,激发了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热情,培养了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及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使他们开阔了眼界,了解到家乡的风貌,认识了国情、社情,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增强了责任感。

(二)丰富活动课程,构建和谐校园

通过开展“科普周”活动,结合沧州沿海海水资源和风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服务,使学生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结合学雷锋活动,开展“和谐校园,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通过点点滴滴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诠释自己心中的雷锋精神,构建和谐、铸就伟大;开展“争当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让学生走上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为学校、为社区、为父母长辈、为老师做一件好事;利用植树节开展义务为社区植树,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开展“献爱心捐赠”活动,帮助困难同学完成学业,培养学生的爱心。

(三)开展评星活动,促进个性成长

学校以“校园之星评比”活动为载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展不同类型的“星级评比”活动,为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让更多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催生出近二百名的“创新之星”、“学习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卫生之星”、“文明之星”、“学雷锋之星”等,校园变成了“明星”的摇篮。

上一篇:模糊景观下一篇: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