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C社区

2024-09-25

UGC社区(通用6篇)

UGC社区 篇1

作为Web 2.0 环境下社会化媒体中一种新兴的信息创造与组织模式, 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简称UGC, 是指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进而提供给其他用户。UGC社区根据业务形式, 可以分为基于关系类UGC社区和基于内容分享类UGC社区,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内容分享类的UGC社区, 如:博客、在线问答社区、网络百科全书、文档资源共享等。UGC社区一方面为互联网创造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网络信息质量的参差不齐, 内容的碎片化, 数量的超载, 使用户在利用UGC社区平台获取信息时, 很难有效地吸收到自己需要的那部分, 从而感受到了“信息过载”。本来, 人们将“消除不确定性”作为信息的定义, 但是过载的信息却影响了信息的鉴别和有效吸收, 反而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 本文认为很有必要对UGC社区中的信息过载问题进行研究。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60 年代, 由于出版品的快速成长, 特别是科技信息的指数级增长, 信息过载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外对该问题的研究比较早。1970 年, A.Toffler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 指出需要深入研究信息重荷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并将信息过载的危机称为“未来的冲击”[1];C.Klausegger等从多学科的角度去探索信息过载问题所产生的社会和负面影响[2]。与国外相比, 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蔺丰奇等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出信息过载产生的原因、应对策略, 并提出自己的建议[3];王娜等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分析了泛在网络中信息过载的危害与原因, 并着重介绍了防控泛在网络信息过载的策略[4]。

对于UGC社区信息过载的研究, 国外主要是通过开发利用新技术手段来解决。Cheng等针对在线学习社区社区中UGC的数量和质量问题, 构建了基于用户-社区两个模块的自适应激励机制, 以提高用户的共享积极性并控制UGC的过载问题[5];Chi-Lun Liu针对博客的信息过载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本体论的订阅和拦截系统 (OSBS系统) [6]。国内的研究则是围绕个性化推荐技术的使用来防控UGC社区信息过载。黄立威等总结了解决社交媒体中的信息过载问题的个性化推荐技术和社交推荐系统中的几个关键领域, 提出信息推荐中要考虑时间的因素[7]。王娜等针对微博刷屏的现象, 采用调查分析法, 分析了微博用户在使用中的行为特点, 提出一种解决微博刷屏的方案[8]。

综上所述, 国内外对信息过载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过载, 而对UGC社区信息过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另外, 目前提出的UGC社区信息过载解决办法大都是基于某种技术手段来实现, 缺乏从宏观角度进行系统全面的防控。本文拟从UGC社区环境的视角入手, 分析UGC社区中信息过载的原因和危害, 进而给出防控信息过载的建议。

2 UGC社区信息过载的原因及其危害

2.1 UGC社区中信息过载的原因

因为UGC特殊的发展模式, 每个人都可以在UGC社区中发布信息, 用户也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 但是这些大量的、无序的、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往往超过了用户的个人接受能力, 导致信息相对于用户产生“过载”的现象。造成UGC社区中信息过载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数量庞大。UGC社区的迅猛发展, 使用户的角色开始从信息消费者到信息创作者、信息生产者转变, 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 而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会带来UGC信息数量的急速增长。另外, UGC信息重复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数量的庞大。用户面对海量的数据经常不知道该浏览哪些, 感受到信息“量”的过载。

2.1.2 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用户在UGC社区中生成内容具有低门槛、开放性等特点, 必然会对信息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用户在使用UGC社区查找信息时, 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信息噪音:伪信息、不相关信息等。UGC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导致用户的“实然知识”和“应然知识”之间出现差距, 使用户感受到信息“质”的过载。

2.1.3 信息杂乱无序。 已有学者研究发现, 导致信息过载现象产生的因素之一就是用户所处的组织设置不合理, 使得信息处于无序杂乱的状态。而UGC社区中的信息可以是一组文字、图片或一段音频/视频, 也可以是一系列共享的文件, 要想有序的组织起来就会更加困难。虽然, 当前的UGC信息组织结合了自组织和他组织方式, 但是这些组织方式过分依赖于用户生成内容和用户主动行为, 依然存在信息离散冗余和杂乱无序的问题。

2.2 UGC社区信息过载的危害分析

已有的研究表明, 信息过载现象会给用户带来各方面的负面影响, 而UGC社区与用户的日常信息获取行为息息相关, 信息的爆炸会使用户更加感受到信息过载带来的不利。具体而言, UGC社区信息过载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影响用户信息获取的效率。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普及, UGC社区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用户在UGC社区中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但是更多的信息并不必然提高决策质量, 甚至可能起到负面作用。信息过载会分散个人决策时的注意力, 进而影响用户信息获取的效率。

2.2.2 影响用户对真实信息的感知

在UGC社区中, 有些人可能会为了制造噱头而发布一些不真实信息;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 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 信息的权威性也有所下降。用户在使用UGC社区查找信息时, 常常无法辨别信息的真实性, 信息过载会影响用户对真实信息的感知。

2.2.3 影响用户的心理健康。个人在面对大量信息时, 因为无法查找信息等原因会导致“信息焦虑”, “信息焦虑”提高了个体的心理压力, 导致用户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不适。在UGC社区中, 用户面对的是庞大无序的信息, 甚至有很多是重复信息, 在浏览这些信息时, 如果用户还不能理解信息, 或者不知道去哪里查找有用信息时, 都会产生信息焦虑情绪。

3 UGC社区信息过载的防控策略

UGC社区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UGC社区的运行模式, 使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信息过载现象, 信息过载是短时期内还无法逾越的鸿沟。通过分析UGC社区信息过载出现的原因, 本文认为可以从UGC社区和用户这两个角度出发来探讨信息过载的防控机制。

3.1 UGC社区的角度

在UGC社区的角度上, 可以从UGC社区建设初期阶段、UGC内容分享上传阶段、UGC内容呈现阶段这三个阶段入手, 并结合更有效的信息组织模式来防控信息过载问题。

3.1.1 UGC社区建设初期阶段。 首先, UGC社区平台应该引入优质用户, 做好网站导向, 提升UGC社区文化氛围。网络用户都非常讨厌百度贴吧、豆瓣小组里骚扰、诈骗、污蔑性质等的负面内容, 这些负面内容对于用户查找有用信息带来了噪音,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信息过载, 所以UGC社区在建设初期就应该定位自己的价值理念, 引导用户生成优质UGC内容, 减少信息噪音。其次, UGC社区平台在界面设计上应该简化, 避免一些繁杂元素带来的视觉疲劳, 以提升系统的易用性。信息过载已经使用户淹没在海量无序的信息中, 特别是现在移动设备的使用, 大部分的信息已经转移到小屏幕设备, 所以界面设计应致力于使关键信息更清晰的呈现以易于用户理解, 这对于防控信息过载是尤为重要的。

3.2.2 UGC内容分享上传阶段。在UGC内容上传过程中加强审查工作, 从UGC内容、用户、行为三个层次上反作弊反垃圾, 奖好惩坏, 这可以通过制度规范和技术控制来实现。在制度规范方面, 可以建立用户信用评价体系, 激励用户积极正确地使用UGC社区平台, 有效控制劣质UGC内容的生成;在技术控制方面, 可以加强机审工作, 必要时, 采用人审方式辅助机审。

3.3.3 UGC内容呈现阶段。 UGC社区平台为用户呈现其所需要的内容时, 通常使用搜索引擎和推荐系统这两种互补的技术手段, 特别是个性化推荐机制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或兴趣, 为用户主动推送其可能需要的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防控了信息过载的出现。但是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 人们对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已经非常急切, 个性化推荐系统也面临着改革的需要。为有效解决信息过载问题, 可以在传统的系统推荐的基础上结合使用社会推荐来增强个性化内容的呈现。

3.3.4 基于微格式的信息组织。由于UGC社区中的信息大多是碎片化的微内容, 并具有明显的用户个人特征, 传统的信息组织方法无法反映UGC内容的个性化、社会化特质。微格式是建立在已有的、被广泛采用的标准基础之上的一组简单的、开放的数据格式[9]。基于微格式的信息组织可以加上用户不同的背景信息, 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利用微格式对UGC社区中的内容进行组织时, 可以对UGC内容进行语义标记, 使非结构化内容变得结构化, 方便机器和用户理解、使用, 这对于防控信息过载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3.2 UGC用户的角度

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关键在于使信息提供与信息的吸收利用更为匹配, 所以, 除了UGC社区平台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之外, 还有必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探讨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办法。

3.2.1 用户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2001 年第四季度报告中将信息素养列为21世纪的用户能力素质之一[10]。在UGC社区中, 用户要想在大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首先, 用户要明确自己信息需求, 有的放矢地浏览所需信息, 减少上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 用户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最新的信息处理技术, 了解UGC社区平台的使用规则, 高效利用其提供的信息服务;最后, 要提高自身的知识层面, 学会辨别信息中的虚假和无用信息, 有效消化吸收信息。

3.2.2 用户有意识地提高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一词最早由A.Bandura提出, 是指当个体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时, 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一系列行为, 那么就处于高度的自我效能状态, 并且伴随着这种心态完成这些行为[11]。自我效能会影响用户的信息需求、检索策略、检索效率、信息评价和后续的信息行为。低自我效能者在面对UGC社区中的信息过载问题时, 可能会表现出低的效率, 甚至放弃信息查找行为, 而高自我效能者会不断地激励自己, 迎接挑战。用户的自我效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培养来加强的, 用户提高自身信息查询方面的自我效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过载带来的压力。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UGC社区中信息过载出现的原因以及会给用户带来的危害, 从社区平台和用户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防控信息过载的措施, 以期对UGC社区中的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本文所提出的防控信息过载的策略仅限于理论探讨, 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Toffler A.Future shock[M].New York:Bantam Books, 1970.

[2]C.Klausegger, RR.Sinkovics, H.Zou.Information overload:a cross-n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influence factors and effects[J].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 IEEE, 2010 (1) :110-134.

[3]蔺丰奇, 刘益.网络化信息环境中信息过载问题研究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 2007 (3) :36-48.

[4]王娜, 陈会敏.泛在网络中信息过载危害及原因的调查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 (11) :20-25.

[5]Cheng R, Vassileva J.User motivation and persuasion strategy for P2P communities[C].Proceedings of HICSS38, Hawaii, 2005:231-238.

[6]Chi-Lun Liu.Comparison of Ontological Subscription and Blocking and Rich Site Summary for Blog Pos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2015.

[7]黄立威, 李德毅.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推荐[J].智能系统学报, 2012 (1) :1-7.

[8]王娜, 梁艳平.微博刷屏与其对用户获取信息效果影响的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5 (17) :85-94.

[9]Microformat[EB/OL].http://microformats.org.2016-01-20.

[10]信息素养[EB/OL].http://www.baike.com/wiki/信息素养.2016-01-15.

[11]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 1977 (2) :191-215.

豆瓣阅读的UGC运营模式分析 篇2

用户产生内容 (UGC) , 指用户创作内容, 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上传到互联网网站上。在Web2.0的环境下, 用户开始对网站上的内容进行评论、回复, 甚至将自己制作的原创作品上传到网站上, 如国内的优酷、土豆网站一直提供给用户制作原创视频上传的平台, 点击率和观看率达到一定数量的用户还可以获得网站激励机制规定的奖励;起点中文网和豆瓣阅读则是许多网络写手甚至专业作家发表自己文学作品的优秀平台。

用户产生内容让用户从以往单纯的接受者成为了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身份定位的转变让用户在互联网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UGC模式也集合了集体智慧让互联网作品呈现井喷状态, 大量参差不齐的用户创作内容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并引起关注。这样的现象让互联网文化愈发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另一方面也让监管和筛选环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机遇与问题并存的用户产生内容模式为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课题。

二、豆瓣阅读的运营模式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分析研究豆瓣阅读的用户产生内容模式对豆瓣网站发展所起的作用。

首先, 我们分析豆瓣阅读的运营模式。在豆瓣阅读首页的左上角,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已有6017 位作家在此写作, 4550 部独家作品在售, 而成为豆瓣阅读的驻站作家只需要在豆瓣注册帐号后上传自己的文字作品, 待网站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自己的作品, 作品一旦达到一定数量的阅读量之后, 就有希望可以成为豆瓣的签约作家, 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开售, 作者可直接从作品销售中获得分成。豆瓣阅读对作者的版权都有比较好的保护, 作品开售前会进行版权购买或者合同签定, 并通过几大板块对优秀的电子作品进行推广宣传, 如编辑推荐、最新上架、推荐作者、读者好评等板块, 还举办了豆瓣征文大赛, 征集许多民间不同风格、题材不一的作品。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发现好作家的几率, 挖掘作家创作的潜力和激情, 还可以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

豆瓣阅读上除了收费作品之外, 还有很多免费作品, 虽然作品总数不算多, 但是可以让一部分用户在没有了解豆瓣阅读作品优次的前提下先进行试读, 建立起对豆瓣阅读的认可和好感后, 就可以吸引这部分新用户进行付费阅读。图1是豆瓣阅读免费电子书不同种类的数量, 由此图我们可以看出, 免费资源主要是作品和杂志, 而图书相对较少。这与图书写作周期长、编辑整理投入精力大等原因有关系, 所以图书免费面向用户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三、豆瓣阅读的UGC模式

由上我们可以总结出豆瓣阅读UGC模式主要是通过吸引作者注册上传作品, 或者主动签约作家进行约稿来为网站提供内容。豆瓣阅读自创站以来一直都是针对小众进行建设导向, 网站内容和风格都注重简洁清新, 投放的广告少之又少, 因此拒绝过不少广告主的投资, 所以它的UGC内容也十分小众且具有人文情怀, 比如王小波逝世后, 豆瓣从他的妻子李银河手中买下版权, 在豆瓣阅读发布了王小波文集。用户产生内容可以说是豆瓣阅读一直存在和发展的最大动力, 因为许多作家不断地创作作品进行发布, 才吸引了源源不断的用户使用豆瓣阅读, 甚至由读者转换为作者, 贡献更多的作品以促进网站内容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陈洲滨.豆瓣:发现UGC之美[J].上海信息化, 2013 (6) .

[2]冯静.豆瓣阅读的自出版模式及其文化意义[J].编辑之友, 2013, (11) :33-35.

UGC社区 篇3

酷6何以萎靡不振, 继续“喝西北风”?

其一, 酷6的发展思路有点摇摆不定。之前酷6也想定位于娱乐和原创, 后来又转战视频门户, 在战略调整的过程中, 必然造成成本的增加和实力的损耗, 而且这也不利于酷6树立自己的风格和优势。其二, 酷6烧钱过猛。之前酷6花费巨资购买版权想要打造“视频新闻媒体王”。但是高知名度、高流量并未转化为收益, 仍然是入不敷出, 烧掉了巨量现金。其三, 路线斗争激烈, 领导团队不团结, 损害竞争力。盛大老大陈天桥与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在酷6网未来是走大片模式还是视频资讯新闻模式上发生激烈争执, 目前, 酷6原团队几乎全部出局, 这将持续影响酷6现有团队的军心与斗志。

视频网站需要实现盈利生存, 必须拓展和培养新的商业模式, 对酷6尤其如此。目前, 酷6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今后, 酷6将着力构建自身的内容平台, 尤其是用户生成内容 (UGC) 的平台。笔者认为, 通过上述战略, 酷6将大幅降低内容成本, 同时生成大量的内容, 并将与用户分享生成内容的广告收入。。

同时, 笔者还建议酷6构建基于用户点击进行收费的广告系统, 如此这般, 预计很多中小企业广告主将会进入, 酷6的广告业务模式将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品牌广告模式, 为酷6摆脱目前窘境贡献真金白银。

此外, 酷6是盛大的子公司, 因此酷6未来的战略方向应是与盛大文学、游戏、影视等资源合作, 加强自制版权内容, 成为盛大旗下一个重要平台。目前带宽成本大概占酷6总成本的25%, 版权成本是总成本的30%,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带宽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而内容价格会继续提高, 因此借力盛大内容资源, 有望极大解决酷6的版权成本问题。

UGC社区 篇4

UGC内容在视频分享网站中的地位

据最新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年度监测报告》, 2012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近90亿元之巨, 同比增长近43%, 增长放缓, 在探讨市场规模增长减缓的原因时, 视频网站收入中来自版权分销的份额的下降和网页游戏联运业务收入增速放缓被认为是两个重要原因。与视频网站市场规模增速减缓形成对比, UGC视频贴片广告营同期收为达到5.5亿元增长130%, 同时UGC内容覆盖人群远超长视频覆盖人群规模, UGC内容的总浏览页面增长率也达到了91.2%。鉴于UGC内容在视频分享网站中的日益增加, 尤其是UGC贴片广告收入增速之快, 我们有必要对如何更好的对UGC内容进行保护进行思考。

UGC内容的作品属性认定与著作权

著作权是对UGC内容进行保护的原因。参照《著作权法》的规定, 作品享有著作权, 因此首先要对UGC内容进行作品属性的认定方可展开下一步的讨论。一般情况下, 被认定为作品要满足三个条件:原创性、艺术性与可复制性。依据以上标准, 我们对视频网站中的UGC内容进行判断, 首先要排除那些明显属于抄袭、雷同的内容。尽管部分内容是在已有视频进行再次加工而成, UGC内容的制作者依旧付出了劳动和智慧, 在已有基础上的新发展也可以视为一种创新;UGC内容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与此同时, UGC内容由于其数字存储形式也兼具了可复制性。由此判断, UGC内容属于作品, 并进而因此享有著作权。一般情况下, 著作权分为三个层次:著作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其他邻近权利。与此同时, UGC内容因其新媒体特征而具有与传统介质承载的内容不同的传播特征, 因此, 在充分考察UGC传播特征的前提下, 我们应当对其传播、复制以及其他权利如何实现进行重新考量。

同时, 在实践层面, 根据以往的观察, UGC内容与著作权被侵犯的例子较为常见。尤其是2009年至今, 这种争端有日趋严重的趋势。

现有法律中与视频分享网站中UCG内容保护相关的文本

通过法律手段对视频分享网站中UGC内容进行保护的基础是法律文本, 总览与之相关的法律文本, 尽管缺少特别确定、明晰对UGC内容进行保护的条款, 但一些文本可以为我们对之进行保护有所咨建,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下称《宪法》) 中的相关条款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中有关公民权利的阐述可以视为对视频网站UGC内容进行保护的根本原则。

2.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

与UGC内容的著作权相关的法律较为丰富, 我国现有比较完备的《民法通则》《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等配套法律规范。司法解释则有最高院出台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诸多的法律规范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UGC内容直接适用的法律规范;另一种则是虽未言及UGC或相关内容, 但是可以延引至新媒体UGC内容的部分法律文本。从某种意义上说, 第二种的法律规范在法律体系中占据更大的比例。

3.行政规章

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比如, 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2005年出台的《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2006年制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鉴于立法成本和一些其他因素的考虑, 在我国, 通过行政规章来完善立法上的暂时性缺失是可以理解和应当鼓励的。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关涉网络新媒体中著作权的行政规章积累较多, 这种渐进性的积累最终会为立法和法律体系上的完备做好铺垫。

视频网站中UGC内容著作权保护路径设想

对视频分享网站中的UGC内容保护的路径进行设想和展望是很困难的, 这无疑是一件与实践联系异常紧密的事情。因为对UGC内容著作权保护路径进行设计, 首先要充分考察对UGC内容侵权的各种现象, 还意味着要在诸方利益的对弈中找寻平衡点。而在这之前, 我们还需将之纳入我们考察视野的是:出于娱乐、分享的那部分UGC内容的制作者还没有意识到其作品所具有的法律属性, 并因此而忽视了自己本应拥有的权利。尽管有种种的困难, 但我们依旧应尽力争取为该部分权利的保护和实现进行制度设计。

1.UGC制作、上传阶段, 普及著作权的知识和权利观念

这是极为重要的, 也是UGC内容著作权实现的第一个环节。视频分享网站应在制作者上传页面的显著位置标识《著作权法》等相关内容, 哪怕只是相关法律规范的链接也是可以允许的。这种考量的原因在于, 平台的提供方应尽其所能的明示制作者:作品拥有版权。这也是在UGC内容在制作、上传阶段, 平台提供者的需尽的一个责任和义务。

2.UGC内容传播阶段, 明晰权利实现机制

(1) 应明晰UGC内容的传播权利

有研究者认为, 有关机构和个人应为公民、非传播从业人员合法并有效的参与传播活动、传播决策提供条件、创造机会。受众不是单单接受, 没有反馈, 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受众, 受众是积极的、主动去反馈, 主动去传播的受众。上面引述有力的陈述了制作者在制作、传播UGC内容的合法性。对现有的法律文本进行考察, 《著作权法》等法律规范中也都有类似的表达。从视频网站的角度出发, 无论是其作为从企业, 应担负一定社会责任, 还是视频网站作为媒介平台, 属于社会公器之一, 明晰UGC制作者的权利, 都是其应当注意的地方。

(2) 应阐明UGC内容的著作权

涵盖著作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邻近权利。在三个层面的权利归属区分中, 尤以财产权的实现最为关键和重要。尽管著作人身权在三层面权利中居于基础地位, 但财产权的实现是对著作权最为明确的实现和报偿。实现UGC内容的财产权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其一, 财产权的实现是视频网站平台和观众对UGC内容的认可和鼓励, 是对制作者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其二, 实现对制作者的财产权, 有助于帮助制作者积累资金, 一定程度上增强制作者对内容的责任感, 因此, 在以后的制作过程中保证内容的质量, 也有助于视频网站平台的持续发展;其三, 财产权的实现还有助于视频网站摆脱一些潜在的侵权威胁, 将一些未来可能存在的诉讼提前消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笔者关注到一些视频网站正在或者已经有了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制作者的财产权。其中主要的措施就是一句视频贴片广告的收入, 依据内容的点击量、浏览时常等指标对制作者进行奖励。这固然是好的, 但是一个行业内认可, 稳定的资金分配方案依旧有待于探索。

3.侵犯UGC内容著作权究责体系的完善

在以往UGC内容著作权被侵犯的案例中, 绝大多数是以“通知+移除”的方式来停止侵权, 更有甚者, 视频分享网站以“避风港”规则来逃脱责任。上述一些措施难逃处理草率之嫌。探析UGC内容著作权保护的难点在于几个原因。视频网站存在过错与否有时难以判断;《著作权法》有关侵权赔偿的一些条款缺乏效果, 可被归纳为立法过松之类, 导致侵权成本低, 条款需进一步改进。在目前的形势下, 完善侵犯UGC内容著作权的究责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这样一个体系的建立有诸多益处: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诉讼, 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实现对UGC内容制作者的保护和鼓励。

小结

UGC内容在视频分享网站中占据一定的份额, 对视频分享网站的收益贡献也愈来愈突出, 成为视频网站不能忽视, 必须重视的部分。与众人较为关注的UGC内容侵权相对应, UGC内容著作权被侵犯往往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视频分享网站中UGC内容在带给我们视听愉悦的同时, 也面临着著作权被侵犯却无计可施的尴尬境地。这不仅打击了UGC内容的制作者, 也不利于视频分享网站的运营, 必须引起公众的注意。

以法律手段来保障UGC内容的著作权无疑是必要的, 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从内容制作、传播的伊始就有法可依是实现对其著作权保护的前提;普及版权知识和权利意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传播的过程中, 其权利实现的形式和方式已有了一定的积累, 相信会有更为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来保障传播过程中权利的实现;而针对UGC内容著作权被侵犯的究责体系, 则有待于后续研究的继续探讨。

UGC社区 篇5

关键词:旅游攻略,生产模式,UGC质量

一、UGC旅游网站及旅游攻略

1.1UGC旅游网站

早期的旅游网站主要有在线旅游代理商 (Online Trav⁃el Agent) 模式以及旅游信息垂直搜索模式。①前者是指用户通过旅游网站预订机票、酒店、门票等旅游产品;后者则是指旅游网站使用专业搜索引擎技术, 提高人们搜索旅游信息的效率。通常, 旅游网站同时采用以上两种模式, 较为典型的旅游网站包括:1999年成立的携程旅行网, 以及1999年5月在美国德拉华州成立的艺龙旅游网, 这类网站同时提供旅游票务在线预定、以及旅游目的地的信息搜索等服务。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 旅游网站开始注意到用户生产内容 (UGC) 的魅力, UGC的全称是User-generated content, 即用户生产内容, 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②在Web2.0的概念下, 内容生产者不再局限于专家、权威人士, 普通用户在网络媒体平台上也将拥有平等的话语权。③用户可在UGC视频网站上传自行拍摄的视频短片, 在UGC文学网站中上传自己的文学作品, 这些内容通过互联网传播给海量的网络用户。UGC旅游网站则是采用UGC作为网站内容主要来源的旅游网站, 被认为是继在线旅游代理商 (OTA-Online Travel Agent) 、旅游信息垂直搜索后的全新模式。2004年成立的穷游网, 2005年成立的去哪儿网, 2006年成立的蚂蜂窝, 以及2008年成立的背包兔网都是典型的UGC旅游网站。这些网站中随处可见UGC的内容, 包括对目的地、景点、交通、美食、住宿的点评, 用户发表的游记、攻略等等, 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用户所上传的内容可用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极大了丰富了旅游网站的内容。

1.2旅游攻略

“攻略”一词最初广泛用于游戏中, 指攻关指南 (Walkthrough) , ④如今“攻略”广泛出现在各个行业, 包括时尚攻略, 美食攻略等。

旅游攻略指的是为旅行者提供在“出游前、出游中”所需的“食、住、行、游、购、娱”各方面信息的读物。旅游攻略的早期形式可追溯到游记, 在中国有清代地理家徐霞客撰写的《徐霞客游记》 (1642年) , 国外则有著名《便宜走亚洲》 (Across Asia on the Cheap) (1973年, 孤独星球所出版的第一本旅游指南书籍) 。这类书籍都是记载了作者个人的旅游经历, 内容囊括旅行途中的方方面面, 常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 旅游攻略的信息载体不再局限于纸媒, 电视、广播、网站等都成为“旅游攻略”的传播载体。

据美国旅游行业协会的调查, 超过75%的旅行者在出游前和出游中通过互联网来搜索旅行信息。⑤并且旅行者对互联网中UGC内容的关注尤为突出, 根据Catherine的研究发现, 旅行者在互联网上搜索旅游信息时, 更倾向于相信由“同行” (即同为旅行者) 所提供的内容。⑥根据曹宇宁的研究发现, 用户在浏览旅游网站的UGC内容时, 95%的用户会关注旅游攻略板块, 其次是住宿 (90%) , 交通信息 (80%) , 可见旅游攻略俨然成为UGC旅游网站中最受用户关注的板块。⑦

1.3旅游网站官方攻略

根据旅游攻略的不同发布者, UGC旅游网站的旅游攻略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用户个人上传的旅游攻略;第二种则是旅游网站发布的官方攻略。官方攻略的内容并非由网站工作人员所撰写, 而是来自用户生产内容 (UGC) 。UGC旅游网站通过筛选、整合UGC内容从而形成了官方攻略, 即本文的研究对象。两种类型的旅游攻略在以下两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首先是旅游攻略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在UGC旅游网站中, 当以某一目的地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攻略时, 用户上传的旅游攻略数量可达成千上万篇, 而旅游网站的官方攻略仅为一本。

其次是旅游攻略所涵盖的信息量具有较大差异。不同用户在兴趣、爱好、价值观、教育程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 导致了用户所上传的旅游攻略内容千差万别。而UGC旅游网站的官方攻略因有固定撰写框架, 即使是不同的目的地, 其攻略的信息也具备统一性。以“穷游网”为例, 该网站发布的每本官方攻略都涵盖目的的城市速写、目的地语言介绍、地图信息、景点的地址、交通信息开放时间等一系列固定的信息。

通过上述比较可发现, 相较于用户上传的攻略, 官方攻略在内容质量方面更具有权威性、稳定性。根据劲旅咨询-劲旅智库对UGC旅游网站的监测结果显示, 蚂蜂窝网站是2014年5月份中UGC旅游网站用户覆盖数排名第一位的网站。截止至2014年6月, 蚂蜂窝网站中累积下载次数最多的官方攻略为《厦门》, 其下载次数超过400万, 而用户上传的厦门旅游攻略的最高浏览量为30万次, 可见用户对官方攻略的认可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UGC旅游网站所发布的官方旅游攻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UGC内容质量不高、参差不齐的问题, 因此本文尝试研究UGC旅游网的官方旅游的生产模式, 为网站如何有效利用用户生产内容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UGC旅游网站的官方旅游攻略生产模式

UGC旅游网站的运营理念、技术水平、用户数量都将影响其官方攻略生产模式, 本文从旅游网站对UGC内容的筛选、整合方式出发, 将旅游攻略的内容生产模式划分为单用户撰写模式和UGC内容聚合模式。以下对两种生产模式的流程、控制质量环节进行详细阐述。

2.1单用户撰写模式

单用户撰写模式是指单本官方攻略的内容生产者主要为一位用户, 网站负责对用户撰写的内容进行审核、排版、发布的生产模式。

2.1.1生产流程介绍

该模式中, 首先是网站确定最新的旅游攻略主题, 然后发布征集旅游攻略作者的消息。通常消息会在网站首页、攻略栏目的页面等渠道公布, 有意愿成为该主题旅游攻略签约作者的用户可以填写报名表。网站的编辑部门通过报名表中的信息来了解用户对该主题的了解程度, 筛选攻略候作者。确定签约作者后, 网站对用户将要撰写旅游攻略的内容、格式提出要求。等签约作者完成撰写后, 网站将对旅游攻略进行审核, 只有通过网站审核的攻略才有机会发布在网站攻略栏目。已发布的旅游攻略可供网站的注册用户搜索、下载、查看, 作为旅游中的指南读物。当发现旅游攻略存在错误信息时, 全体网站用户都可以进行纠错, 网站工作人员将对纠错的信息进行核实, 然后更新当前的旅游攻略。采用单用户撰写官方旅游攻略模式的UGC旅游网站的典型代表有“穷游网”。

2.1.2质量控制环节

严格筛选内容生产者是该模式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由于单本官方攻略是以某一个用户为主要作者, 因此该用户生产内容的质量决定了该本攻略的质量。以“穷游网”为例, 网站通过让用户填写在线报名表的方式, 考核用户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目的地的熟悉程度。用户需要用文字回答自己对该城市的熟悉程度、对当地语言的掌握程度、推荐当地的特色经典、特色美食、特色节日等内容, 这些考核内容与“穷游网”官方攻略中的信息框架紧密相关。网站工作人通过审阅用户填写的在线问卷, 筛选出最具实力的用户, 在与用户取得联系达成协议后, 进而帮助用户撰写整本官方旅游攻略。

由于用户撰写的旅游攻略内容多为回忆式文本, 旅游信息更新较快, ⑧官方旅游攻略中难免存在错误、过时信息。网站的“纠错”功能是该模式中控制质量的另一环节。以穷游网为例, 其网站中的“纠错”功能对全体用户开放, 当用户在发现旅游攻略中的信息错误时, 可以及时进行反馈, 指出错误地方并给出正确信息, 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核实, 及时更新当前的旅游攻略, 保障了旅游攻略在信息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2UGC内容聚合模式

UGC内容聚合模式是指网站通过筛选用户在网站中已上传的内容, 进而聚合、排版成为针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的官方旅游攻略生产模式。

2.2.1生产流程

该模式中, 首先是网站确定官方攻略目的地。尽管旅游攻略的内容全部源自网站中用户已生产的内容, 但依旧需要确定搜索的主题, 才能对内容进行搜索。采用人工方式筛选海量信息不仅效率低, 同时正确性难以保障。在该模式中, 通常采用站内攻略引擎系统, 利用数据挖掘、语意分析等技术手段, ⑨筛选UGC内容。攻略引擎系统将判断用户贡献的内容真实性、价值度, ⑩结合鼓励用户发表自己游记的原则进行筛选, 筛选出的UGC内容包括用户对具体景点、目的地的评论, 以及游记中的相关文字、图片。通过上述步骤, 旅游攻略中所涉及的素材都已确定, 网站编辑工作人员只需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编排, 成为完整官方旅游攻略, 然后发布至网站。网站用户可对攻略的内容进行纠错。此外, 网站对用户贡献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控, 当针对某个目的地或者景点的相关信息数量达到一个临界点时, 系统将提醒网站及时更新信息, 例如数位网友相继提到某地方有新景点时, 系统将提醒网站该目的地信息需要更新⑩采用UGC内容聚合模式的UGC旅游网站的典型代表有“蚂蜂窝”。

2.2.2质量控制环节

该模式对质量的控制分别在内容筛选环节、信息更新环节以及用户“纠错”环节。

在UGC内容筛选环节, 攻略引擎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实质是一系列计算机算法。依靠攻略引擎系统可以完成手工无法做到的分析、统计工作, 以及判断信息的准确性、价值度。可以极大提高网站的工作效率, 从海量UGC内容中快速挑选目标内容。在信息更新环节, 攻略引擎系统自动统计某关键词的新信息条目数, 提醒网站更新该条目的攻略信息。此外, 该模式与单用户撰写模式相同的是均采用用户“纠错”作为控制质量的一个环节。

三、两种生产模式的比较研究

3.1共同基础-庞大的用户基数

上述两种旅游攻略生产模式的共同基础在于庞大的用户基础。在单用户撰写模式中, 每本攻略的主要生产者仅为一名用户, 但因旅游目的地遍布全国、乃至全球, 必然需要庞大的用户数量作为支撑, 并且该模式对“精英”用户的需求尤为明显。如同akob Linaa Jensen (2008) 对旅游网站中的分享帖研究中发现, 帖子受欢迎程度与其撰写者的旅游体验经历密切相关, 并且撰写的审美观和情感有关。可见用户的质量是决定攻略是否受欢迎的关键所在。在UGC内容聚合模式中, 对海量用户的需求更加明显, 其单本攻略的内容就需要10~50个不等数量的用户来提供, 对于众多的目的地, 无疑需要海量的UGC内容。综上所述, 对采用UGC内容的旅游网站而言, 亟待解决如何鼓励用户积极主动的贡献内容, 并且贡献高质量内容。

3.2各自优劣所在

在单用户撰写模式中, 最大的优势在于统一框架下充分发挥用户的写作风格。当确定某一用户为主要作者后, 他/她可依照个人的行文风格撰写攻略, 作者的文笔魅力更容易凸显。该模式的劣势在于筛选作者的标准存在主观化的问题, 因为网站主要通过网站编辑筛选作者, 而不同编辑喜好不同的行文风格、偏爱不同的旅行风格, 即使建立统一的衡量标准, 依旧难以避免在挑选过程中个人主观因素的局限性。

对于UGC内容聚合模式, 最大的优势在于高效的工作效率。官方攻略是建立一定的标准让计算机算法进行筛选, 其效率远高于手工操作。同时, 筛选UGC内容的衡量标准相对客观, 评判时不以用户的背景、经验为标准, 只评判UGC内容的质量, 更能激发用户参与生产内容的积极性, 为高质量的旅游攻略内容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其劣势则是过分依赖于计算机算法, 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网站编缉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 以及敏锐的洞悉力、预测力, 可策划出受用户欢迎的攻略选题。

3.3对质量控制的启发

UGC社区 篇6

用户产生信息 (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 的概念产生于Web2.0环境中, 使网站逐渐采取开放、参与的模式, 吸引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参与进来, 发布他们的观点与看法, 将自己拥有或创造的内容发布到因特网平台供其它用户共享。国内互联网旅游产品中其中UGC旅游产品已有较大发展, 尽管UGC模式很难用直接的经济效益来衡量, 主要体现在丰富互联网旅游产品, 对旅游观念的大众传播、建立旅游品牌忠诚度、提高网站的用户量上。所以除了各类旅游电子商务产品中运用的越来越多的UGC模块之外, UGC型的旅游产品如最早的各类旅游论坛, 到现在发展的内容更丰富多样, 甚至把UGC的内涵延伸至更深入的UGM (User Generated Marketing, 用户创建市场) 形式中。

二、UGC模式在互联网旅游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1. UGC模式主要类型

结合《2007百度风云榜旅游行业报告》把互联网旅游产品分为三类旅游产品, 和中国互联网现在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以及移动端数量巨大的旅游产品, 本文作者把互联网旅游产品大致按照用途分为四种:

(1) 预订类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综合性的旅游预订类产品, 如去哪儿、携程、艺龙、同程网、驴妈妈、途牛等, 包括小众的主题类预订产品和由用户提供的预订产品, 由于预订类旅游产品的本质仍然是旅游电子商务, 所以预订类旅游产品主要功能以电子商务为主;

(2) 服务类旅游产品:包括各项旅行中的服务, 如交通管理 (包括航班、火车、大巴的信息和服务管理) 、语言服务、汇率帮助、各类地图等;

(3) 资讯类旅游产品:网站本身提供较为准确而综合的资讯, 这些资讯参考大多数旅游者, 尤其在当地的旅游者的信息, 给大众游客一个准确的指南, 并且在资讯提供的功能中没有交互的功能, 而网友交互的功能体现在其他版块。如百度旅行、蚂蜂窝、穷游网、小红书;

(4) UGC类旅游产品:以旅游论坛、SNS社区、攻略游记的分享、口碑点评以及在线即时资讯互动等为主。如一起游 (同城旅游交友网站) 、面包旅行、在路上。

2. 互联网旅游产品中UGC的表现类型

(1) 旅游博客和视频分享 (BLOGS&VSS)

旅游博客主要是记录游记、分享照片、为主要内容, 也有用户想要分享旅途中的感悟和思想的交流。旅游视频分享, 主要是指用户在互联网上自由发布旅游方面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一种互联网应用, 如视频分享网络 (youtube、优酷、土豆) , 论坛、微博和微信都提供大量视频分享的平台, 能更直观的感受到出行的点滴。

(2) 旅游点评和口碑排行 (REVIEWS&RATING)

旅游景点、酒店等供应商的点评是游客在决策时非常重要的旅游影响因素, 在各大旅行网站中都有对景点、酒店的点评和排行, 如口碑旅行、到到网等。

(3) 旅游社交网络 (LBS&SNS)

旅游SNS是为网络用户提供彼此交流平台的旅游站点, 帮助网络用户结识朋友的朋友, 建立起自己的朋友旅游关系圈。旅游社交网站有较早的一起游和咕噜鱼, 一起游是同城旅游社交网站, 能够发布同城结伴出游的信息, 也能在将要去的目的地城市进行询问和找人陪游。除了旅游社交网站本身之外, 大多综合性的旅游预订网站, 如携程、去哪儿、途牛网等, 基本都涉及了SNS的概念。

(4) 旅游游记分享和在线旅游问答 (WIKI&IM)

UGC模式应用较广泛且深入, 基本上大多数产品如百度旅行、蚂蜂窝、穷游网、小红书除了专门的旅行指南之外, 都有专门的UGC模块, 例如游记的分享, 照片、视频分享等, 还有专门提供给用户交流的社区以及RSS订阅, 百度旅行更有行程建立和分享功能, 蚂蜂窝和穷游网更是以专注于建设用户发布的内容作为网站的特色。

三、互联网旅游产品中UGC模式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UGC模式本身具有个性化程度高、非商业驱动、发布内容形式丰富和弱连接人际关系的特点, 所以UGC模式被广泛运用到各类互联网旅游产品中。但是UGC模式在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 UGC模块虽然被认可但依赖程度不高, 用户在选择过程中也需要UGC模块的用户点评来帮助判断, 或者搜索相关的旅游信息, 但并不作为依赖。第二, 对UGC模块中内容的信任度不高, 网站活动参与度一般。对于网上攻略、游记、图片及网友点评论, 不少用户依然还是持保守的态度。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热衷于写游记、分享照片, 众多用户对旅途前的预订和信息的获取更感兴趣也更为实用。第三, 明确其盈利模式。由于UGC市场的不成熟, 现阶段UGC应用在互联网旅游产品中还未进入盈利阶段, 只是表现在PV量的增加上。非UGC类的旅游产品应该寻找成功的UGC应用者合作, 跟一些知名的UGC型旅游网站学习, 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经验。

摘要:UGC近来成为互联网旅游业发展新产品的持续热点。本文通过探讨UGC的特性和UGC对互联网旅游的影响;着重研究UGC在国内互联网旅游产品中的表现形式和类型, 同时也提出UGC模式应用在国内互联网旅游产品中的仍然出现的问题以及UGC互联网旅游产品未来趋势。

关键词:UGC,互联网旅游产品,在线旅游

参考文献

[1]Becky Hesilrige, The Importance of User Generated Content in Travel, July 01, 2011.

[2]曹宇宁.中国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中UGC应用研究.中国商贸, 2013 (6) .

上一篇:云南永善下一篇: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