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

2024-08-22

工程材料(精选12篇)

工程材料 篇1

一、 征稿范围

《材料工程》为月刊,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览》和科技引文统计源 (核心) 收录期刊, 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等机构入编期刊。美国《工程索引》 (EI Compendex) 、剑桥科学文摘 (CSA) 、美国化学文摘 (CA) 和日本科学技术数据库 (JST) 等多家国外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主要刊登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工程化过程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投稿约定

1) 本刊接受科研论文、综述性文章及快报等方式的论文。

2) 本刊网上投稿系统已建成, 网址为http://jme.biam.ac.cn

3) 本刊暂不收取审稿费, 对刊登的稿件收取发表费, 在邮寄录用通知时, 通知作者交付发表费。论文发表后, 支付相应稿酬 (包括提供给各检索机构的稿酬) , 并赠送当期杂志。

工程材料 篇2

[摘要]2018年考研成绩已经公布,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公布2018年考研调剂信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了2018年河北工程大学材料工程专硕金属材料、纳米材料方向考研调剂信息公布,帮助大家了解河北工程大学考研调剂信息,希望考生提前做准备。

2018年河北工程大学材料工程专硕金属材料、纳米材料方向考研调剂信息公布

2018年考研成绩查询接近尾声,部分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可能会考虑考研调剂,为了方便考生,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8年河北工程大学材料工程专硕金属材料、纳米材料方向考研调剂信息公布,以供考生参考。

招生人数:5

招生简介:

导师姓名:刘晓艳

研究方向:高性能铝合金制备与性能研究

联系方式:邮箱:x918y@126.com;QQ:313187091

简历:

研究工作经历

2017/10至今,河北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教授

2012/11-2017/09,河北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副教授

2011/07-2012/10,河北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讲师

受教育经历

2007/09-2011/06,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博士

2004/09-2007/06,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系,硕士

2000/09-2004/06,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物理系,学士

主要从事高性能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目前主持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均排名第二),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如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等刊物上发表21篇,第二作者(通讯作者)2篇,其中SCI二区10篇,单篇最高SCI他引次数76,联合发表论文60余篇。

欢迎致力科研的同学联系!

付出终有收获!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希望大家最后都能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小梦想!

注意:本专业为工科,必须考数一或数二。

工程建筑材料检测分析 篇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规模日益扩大,目前在建筑工程事故发生原因中,建筑材料问题已经是重要因素,为确保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必须提高建筑材料的检测准确性,以便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设效率。

关键词:工程;建筑材料;检测

建筑材料质量环节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物质保障,在此环节中,我们要加强对材料管理的监督,以确保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的有效提升,以保证日常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整体施工过程的质量效率的提升。

一、工程建筑材料检测的问题

工程建筑材料检测的现状也就说明了目前的材料检测环节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从目前情况来看,现有的检测工作因为取样数量不够、方法不科学等,通常是不具有代表性的,因为如果被检测的材料数量不足,或者检测的部分和方法不当,就会增加检测结果的误差,所以目前的检测方法并不具备代表性,无法说明所有工程建筑材料的实际情况;第二,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这个行业出现的时间不长,专门人才和工具比较少,因此实际操作的工作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再辅以专业性不够的检测工具,取样、成型、试件、养护、检测、数据处理等环节就会出现一些误差,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第三,准确数据的获得不仅依赖专业人才和检测工具,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证明,而现在的工程都在赶进度、抢时间,得到数据后马上给出检测报告,有些问题就会因证明时间不足而逐渐显露;第四,我国大部分的工程建筑材料检测地点的设备、人员、水平、方法等都不尽如人意。以上问题的出现,就大大降低了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加之一些不良检测中心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检测,或直接篡改检测报告,更是增加了建筑行业的危险系数。这些问题的出现更是使整个工程建筑材料检测系统漏洞百出,直接危害了我国的工程建筑行业。

二、工程建筑材料检测的注意要点

1、注意材料取样

工程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报告是对取样材料性能的报告,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建筑材料,因此,在检测材料的选择方面要格外注意,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取样是随机抽取全部待检测材料中的一部分,按比例选取,不仅要求数量精确,还要在部位、方法等方面注意准确和规范,因为如果数量、方法、部位有问题,那么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选取。在检测样品的交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做好记录,样品的形状、重量、材料等自然状态要记录,还要求工作人员标注目测情况,如样品是否完整、异常等,接下来就是实验室的检测步骤,首先参照委托方的意见做好准备工作;其次,实验室应使用质量文件中规定的和适当的设施,以防用于检验的样品在贮存、处置或检验开始前被损坏或变质,贮存条件必须符合要求,另外要做足安全措施,以确保检验样品的状态完好无损,进而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2、检测试样的处理

很多人用相同的试样根据相同的试验步骤却得到不同的试验结果,这主要是在做试验时没有重视试样的处理。有关资料显示,为了满足试验设备或者试样方法的要求,多数试样在取样后,都要进行试样处理。比如说大的试样需要制作成小规格的试块;而含水量较大的试样是根据相关要求是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为了保证试样的水分在规定的范围内;有些颗粒状的试样可能需要加工成粉末状;还有一些墙体材料需要在实验室中砌成试验墙体等等。如果实验员在注意这些试验问题时,就可以做出较为有效的试验。

3、关于建筑材料检测的智能化引入

一直以来,国内各个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用于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单纯依靠万能试验机。而该检测方法从机器加载、数据读取到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全过程都是人工操作。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其工作量大、效率低,并且不能对材料的最终质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定。而且检测中的数据采集、计算、分析和报告过程中,夹杂着很多人为因素较多,容易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很难保证使检测试验的精度和可靠性。很明显这种落后的检测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建筑施工业的迅速发展的需要。笔者对众多的文献查阅中发现,从普通液压万能试验机到数显式液压万能试验机,再到目前最先进的材料力学性能检测仪器电子万能试验机是,迄今为止关于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过程中的数据采集环节仍然主要由人工手动来完成。试验站的检测人员每天要做大量的试验工作,这种长期的重复性劳动很容易出现测量或记录、计算上的误差。因此上述检测的落后和弊端急需得到解决,也是必须要解决的,不然很难得到进步和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正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领域。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及智能化电脑程序,取代过去近于原始的手工建筑材料检测方法,以确保为建材检测提供切实可靠的测量结果。如果可以还可使数据资料长期保存就更好了。全面提高建筑材料的检测水平、检测速度及检测质量,从根本上改善了建材检测的落后状况,为满足现代建筑业的发展需要做出贡献。

4、注意监测环境

要注意工程建筑材料的检测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因为检测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导致检测结果的报告不准确。建筑材料的性能会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且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此,在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按标准对材料进行检测,这样得出来结果才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5、注意检测仪器

检测结果对检测仪器的依赖性很强,需要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还要求专业人员对所有的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必要时需要校准及修理仪器设备,因为仪器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程度。一旦发现检测结果有问题应停止该仪器的所有检测工作,并重新检测材料来获得无误的检测数据。

6、注意检测标准

不一样的检测标准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检测结果,因此,应该规范所有检测机构的标准,以免合格材料蒙受“不白之冤”,更是可以避免出现“漏网之鱼”,只有标准统一,才能够得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结果。这就要求检测机构在工作中严格规范各个程序,无论是选取、接收、分析、估算、处置中的哪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检测方法,采取国际通用检测规范和标准,并且注意检测标准、规范的及时更新,检测单位不仅要对委托方负责,更要为整个建筑行业负责。

7、注意监督环节

工程建筑材料检测是委托方和检测机构之间的事,如果双方怀有不法之心,那么检测结果很容易作假,因此,要加强监督力度,推行重大工程复检制度。对于重大工程的材料检测更是不能掉以轻心,对于重大工程应该对工程材料多次检测,或者相关部门规定三个或三个以上机构进行材料检测,如发现问题全部重检,可以确保材料检测结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8、其它问题

材料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只检验其原始合格证明而不按规定抽样试验,或虽抽样试验但检测项目不全,都是不符合要求的。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在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的环境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同一组试件试验结果的离散性较大。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标准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有取舍的要求。

结语

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条件,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材料质量检测是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手段,实践中影响的材料質量检测的因素较多,因此,实际工作中应数量掌握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及控制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颜秀明。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货量[J].建材与装饰,2013,(32)

《材料工程》征稿简则 篇4

一、征稿范围

《材料工程》主要刊登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工程化过程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投稿约定

1)本刊只接收网上在线投稿,网址http:/jme.biam.acc.n。作者通过本刊网站“作者中心”进入投稿系统,进行投稿、查稿。

2)本刊接受科研论文、综述性文章及研究简报和快报等形式的论文。

3)本刊暂不收取审稿费,对刊登的稿件收取发表费,在邮寄录用通知时,通知作者交付发表费。论文发表后,支付相应稿酬(包括提供给各检索机构的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

三、论文书写及相关要求

1)摘要为论文精华,它独立于正文而存在,能否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将直接决定论文是否被收录、阅读和引用。中文摘要一般以200~300字为宜,英文摘要最好为200~250个实词,特殊情况字数可略多一些。摘要编写应注意以下问题:

———摘要应由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或结论三部分组成,直接写出研究问题,尽量避免介绍背景信息,过程和方法应尽量详细陈述,结果或结论应明确列出。

———摘要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洁明了。英文摘要尽量用短句且句型不单调,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摘要中不要出现类似“本研究是对过去工作改进”等词语。同时作者谈及的未来计划不纳入摘要。

2)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且在文中引用处按“[文献序号(右上角标)]”顺序标注。文中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15篇,同时,引用文献应遵循“最新、关键、必要和亲自阅读过”原则。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见本刊网站“投稿指南”中的“参考文献模板”。

3)引言(前言)部分以500~1000字为宜。应详细论述国内外研究情况,本研究工作的基础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其他约定

1)稿件审查结果在3个月内通知作者,在此期间,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作者决定改投他刊或撤回,请通知编辑部后,再自行处理。

2)来稿请勿一稿多投。若发现一稿多投的情况,本刊将在两年内不再接收此作者的稿件,并追究所造成的相关损失。

3)作者署名及署名顺序在签署《保密审查单及作者声明》后,不得擅自改动。如需改动,需经编辑部同意才可更改。

4)来稿文责自负(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

造价工程师《安装计量》工程材料 篇5

工程材料

一、考试大纲

(一)熟悉土木工程主要材料的分类;

(二)熟悉土木工程主要材料的特性;

(三)熟悉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合比计算。

二、学习方法点拨

本章内容繁多,重点及考点分布较散,钢筋、水泥、砖石、混凝土、装饰材料、防水卷材等材料都非常重要。本章的学习方法仍可以采用“语文”式的分类记忆应试法,建议考生围绕着各工程材料的分类、技术性质指标、特点及适用范围进行记忆,在紧紧把握各材料适用范围的同时,注意区分某类材料与相类似材料的不同点。本章的要点、考点已在后附的主要知识点及强化练习题中分为“直接题型”、“数字题型”和“综合题型”三种类型供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

三种题目型举例如下:

1.“直接题型”

“直接题型”是直接从教材中摘取某段话作为选择题的题干。由某句话可以直接推断而得到正确答案也算在该类型试题里面。这种题属于比较容易得分的题。

例: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引气剂,可以减少拌和物泌水离析,改善其和易性。效果较好的引气剂是(C)。

A.烷基苯磺酸盐

B.蛋白质盐

C.松香热聚物

D.石油磺酸盐

【答案】C

2.“数字题型”

“数字题型”是指与数字有关的题型,也是考生的易错点。

例:当施工现场最高气温超过30℃时,水泥砂浆从拌成到用完的时间不应超过()。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答案】B

3.“综合题型”

“综合题型”是把教材中的若干知识点进行整合或是用一道题考核几个知识点,属于考试中的难题,也是考生的易错点。

例:能增加混凝土和易性,同时减少施工难度的混凝土外加剂有(A.膨胀剂

B.减水剂

C.早强剂

D.引气剂

E.泵送剂

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的探讨 篇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规模日益壮大,土木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整个施工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土木工程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但是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壮大与发展,也逐渐发现了很多不足与问题,因此,必须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本文主要是对几种新型的土木工程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和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及土工工程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其在土工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土工工程材料;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材料是指在土木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其制品的总称。它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是组成建筑结构物的最基本构成元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土木工程的新型材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表现出节能、高效、环保等特点,并呈现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用途不同的特性。下文将对新型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详述。

一、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在冬天气温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HPC能够保证快速凝结且强度增长较快,不会在低温环境下凝结冰冻。而在高温环境下HPC也能够保证其塌落度符合建筑要求,对水化热程度也能较好的控制。HPC 要求具有高耐久性和高强度、优良的工作性,首先体现在较高的早期强度、高验收强度、高弹性模量;其次是高耐久性。即便是使用条件较为恶劣,也可以保证内部钢筋不被腐蚀,维持混凝土材料应有的坚固和耐久性;最后则体现在HPC的高可泵性以及和易性上,且使用HPC筑造的结构更加容易修整。

1.自密实混凝土

该种混凝土材料无需进行机械振捣,混凝土自身重量即可以完成其密实度的提高。虽然其材料的流动性较强,但是不易出现离析现象。而该种混凝土的排至方式较为特殊:首先该种混凝土中固体体积的50%为粗骨料;其次砂浆体积中40%为细骨料;再者,水灰配比在0.9至1.0之间;最后需要通过流动性实验最终确定材料中的水灰比以及塑化剂量。只有通过上述步骤,才能使材料性能达到最佳。

2.轻质混凝土

通过利用凝灰岩以及浮石等天然轻质骨料以及炉渣、煤矸石、煤粉灰陶粒等工业废料和人造轻质骨料制备成密度较小的轻质混凝土虽然在密度上较小,但是抗冻以及保温性能相对于其他材料具有很大的优势。且轻质混凝土的原材料是煤矸石、废弃的工业渣滓以及粉煤灰,成本较低,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制备的成本,同时也能够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对于厂区以及城市的环保有促进作用,有效减少废料堆积占用空间。

3.低强混凝土

这种材料可用于基础、桩基的填、垫、隔离及作路基或填充孔洞之用,也可用于地下构造。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用低强混凝土调整混凝土的相对密度、工作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性能指标,而且不易产生收缩裂缝。

二、新型节能墙体材料

2.新型砌体材料

墙体欲达到保温、降低传热量的目的需要采用保温性能以及隔热性能良好的低导热系数砌体材料,并采用先进的砌筑结构。近年来土工建设大多使用一种新型的节能墙体材料是由新型的保温材料结合传统材料符合而成。常用的建筑保温材料主要有加气混凝土、泡沫塑料、矿物棉以及玻璃棉和膨胀岩,而复合材料中的另外物质则是空心砖、粘土实心砖以及空心砌块等材料砌体。复合墙体中的保温材料具有较好的绝热性,导热系数较低,这种墙体的保温性较之于单一材料墙体更强,因此能够有效降低能耗。但是相对于一般的墙体,其建筑成本较高,且在建筑结构上有着一定的要求,一般采用墙体不承重或者是框架式结构。

2.智能材料

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的使用期都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载荷作用、疲劳效应、腐蚀效应和材料老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结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损伤积累、抗力衰减,甚至导致突发事故.为了有效地避免突发事件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对此类结构和设施的健康监测。一种称为碳纤维机敏混凝土材料的智能材料,在大型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已得到应用。

3.新型复合墙板

复合墙板是一种新型的节能保温墙体材料,主要由高效绝热内外墙板、保温材料复合而成,在工厂按照要求的模数以及尺寸标准进行工业化生产,包括门、窗等构件均可和墙板一体化制造,运送到施工现场安装在结构框架上,即形成房屋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这是近年来发达国家采取的主要建筑形式。但是该种复合墙板不需要承受外力,因此大多厚度采用了130mm左右,质量轻,且具有较高的保温性能,施工操作便捷。

三、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研究发现,当前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且随着现代陶瓷与玻璃的性能改进,其应用范围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水泥和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及其他功能均有所改善;随着现代陶瓷与玻璃的性能改进,其应用范围与使用功能已经大大拓宽。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应用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现代施工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也使得材料在工程中的性能表现比以往好为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尽管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在品种与性能上已有很大的进步,但与人们对于其性能要求的期望值还有较大差距。

从土木工程材料的来源来看,由于土木工程材料的用量巨大,尤其在应用方面,经过长期使用的不断累积,单一品种或数个品种的原材料来源已不能满足其持续不断的发展的需求。尤其当前以往大量采用的粘土砖瓦和木材等已经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从土木工程对材料技术性能要求的方面来看,技术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各种物理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表现为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具有多功能和高性能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材料向着轻质高强、多功能、良好的工艺性和优良耐久性的方向发展。

今后土木工程材料必将需要在原材料方面最大限度的节约有限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技工农业废料;在生产工艺上要大力引进现代技术,改造或淘汰陈旧设备,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在性能方面要力求轻质高强耐久多功能及结构功能智能一体化;在产品形式方面积极发展预制技术,逐步提高构件化、单元化的水平;加紧具有自感知、自调节、自修复功能的土木材料的开发研制;展开各种机敏或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正好应用的研究。总而言之,我们测绘工作者用测绘仪器丈量世界,我们选材料时通过对环境的影响对后来人的影响来决定土木工程材料的好坏,在未来,基于材料原有的性质的基础上,必须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中的使用材料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技术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我们作为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学会使用这些新兴材料,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科技的发展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基础,在技术的支持下效率质量提高都会得到一定的推进,使用的工程材料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技成分越来越高,而作为土建工程的操作人员,应当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材料变化,掌握新型材料的使用技术,使得土建工程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粟彬,李松,丁世宁.浅谈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0(23).

[2] 张晓明.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门窗.2015(3).

[3] 和广水.探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对策[J].门窗.2015(4).

《材料工程》投稿须知 篇7

《材料工程》为月刊,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览》和科技引文统计源 (核心) 收录期刊, 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等机构入编期刊。美国《工程索引》 (EI Compendex) 、剑桥科学文摘 (CSA) 、美国化学文摘 (CA) 和日本科学技术数据库 (JST) 等多家国外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主要刊登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工程化过程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投稿约定

1) 本刊接受科研论文、综述性文章及研究简报和快报等方式的论文。

2) 本刊网上投稿系统建设中, 目前需打印一份纸质稿件邮寄到编辑部, 邮寄地址:北京市81信箱62分箱 (100095) , 收件人:《材料工程》编辑部 (务必写明收件人) 。

3) 本刊暂不收取审稿费, 对刊登的稿件收取发表费, 在邮寄录用通知时, 通知作者交付发表费。论文发表后, 支付相应稿酬 (包括提供给各检索机构的稿酬) , 并赠送当期杂志。

三、论文书写及相关要求

1) 摘要为论文精华, 它独立于正文而存在, 能否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 将直接决定论文是否被收录、阅读和引用。中文摘要一般200字左右, 英文摘要在150~200个实词为宜。特殊情况字数可略多一些。摘要编写应注意以下问题:

——摘要应由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或结论三部分组成, 直接写出研究问题, 尽量避免介绍背景信息, 过程和方法应尽量详细陈述, 结果或结论应明确列出。

——摘要叙述要完整, 清楚, 简洁明了。英文摘要尽量用短句且句型不单调,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 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摘要中不要出现类似“本研究是对过去工作改进”等词语。同时作者谈及的未来计划不纳入文摘。

2)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 且在文中引用处应按“[文献序号 (右上角标) ]”顺序标注。文中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10篇, 同时参考文献应以近几年出版的文献为主, 同时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在稿件录用后再作要求。

3) 引言 (前言) 部分以500~1000字为宜, 这部分应详细论述国内外研究情况, 本研究工作的基础及要解决的问题。本部分一定要有国外研究情况, 引用国外参考文献不应少于5篇, 国内文献不应少于3篇。

四、其他约定

1) 作者请自留底稿。正常情况审稿周期为3个月, 如逾期请致电 (010) 62496276查询。未录用稿件, 本刊不退原稿, 只通知退稿, 不反馈审稿意见。如需审稿意见, 请与编辑部联系, 在支付审稿费后, 可以提供。

2) 稿件在投本刊前请在原单位完成保密审查等手续。

3)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若发现一稿多投的情况, 本刊将在两年内不再接收此作者的稿件, 并追究所造成的相关损失。

4) 作者署名及署名顺序在签署《保密审查单及作者声明》后, 不得擅自改动。如需改动, 需经编辑部同意才可更改。

5) 来稿文责自负 (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 。

《材料工程》投稿须知 篇8

《材料工程》为月刊,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览》和科技引文统计源 (核心) 收录期刊, 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等机构入编期刊。美国《工程索引》 (EI Compendex) 、剑桥科学文摘 (CSA) 、美国化学文摘 (CA) 和日本科学技术数据库 (JST) 等多家国外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主要刊登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工程化过程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投稿约定

1) 本刊接受科研论文、综述性文章及研究简报和快报等方式的论文。

2) 本刊网上投稿系统建设中, 目前需打印一份纸质稿件邮寄到编辑部, 邮寄地址:北京市81信箱62分箱 (100095) , 收件人:《材料工程》编辑部 (务必写明收件人) 。

3) 本刊暂不收取审稿费, 对刊登的稿件收取发表费, 在邮寄录用通知时, 通知作者交付发表费。论文发表后, 支付相应稿酬 (包括提供给各检索机构的稿酬) , 并赠送当期杂志。

三、论文书写及相关要求

1) 摘要为论文精华, 它独立于正文而存在, 能否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 将直接决定论文是否被收录、阅读和引用。中文摘要一般200字左右, 英文摘要在150~200个实词为宜。特殊情况字数可略多一些。摘要编写应注意以下问题:

——摘要应由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或结论三部分组成, 直接写出研究问题, 尽量避免介绍背景信息, 过程和方法应尽量详细陈述, 结果或结论应明确列出。

——摘要叙述要完整, 清楚, 简洁明了。英文摘要尽量用短句且句型不单调,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 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摘要中不要出现类似“本研究是对过去工作改进”等词语。同时作者谈及的未来计划不纳入文摘。

2)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 且在文中引用处应按“[文献序号 (右上角标) ]”顺序标注。文中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10篇, 同时参考文献应以近几年出版的文献为主, 同时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在稿件录用后再作要求。

3) 引言 (前言) 部分以500~1000字为宜, 这部分应详细论述国内外研究情况, 本研究工作的基础及要解决的问题。本部分一定要有国外研究情况, 引用国外参考文献不应少于5篇, 国内文献不应少于3篇。

四、其他约定

1) 作者请自留底稿。正常情况审稿周期为3个月, 如逾期请致电 (010) 62496276查询。未录用稿件, 本刊不退原稿, 只通知退稿, 不反馈审稿意见。如需审稿意见, 请与编辑部联系, 在支付审稿费后, 可以提供。

2) 稿件在投本刊前请在原单位完成保密审查等手续。

3)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若发现一稿多投的情况, 本刊将在两年内不再接收此作者的稿件, 并追究所造成的相关损失。

4) 作者署名及署名顺序在签署《保密审查单及作者声明》后, 不得擅自改动。如需改动, 需经编辑部同意才可更改。

5) 来稿文责自负 (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 。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 (上) 篇9

1 绪论部分

这部分主要是对这门课程做宏观的介绍, 让大家对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个了解。

(1) 材料科学的四要素: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性能, 这四个要素贯穿了整过材料科学。

(2) 工程材料的分类 (按照成分) :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四大类。

(3) 课程的目的及要求:熟悉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性能特点, 合理选材, 正确选择加工方法及加工工艺路线。

(4) 本课程的内容 (四大块) :复习的时候可以顺着这四大块慢慢回忆。

(1) 材料的性能指标:第1章;

(2)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第2~6章+第13章;

(3) 具体各种工程材料:第7~12章;

(4) 学习的目的及要求:学会选材, 第14章。

2 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意义

这一章是本书的第一大部分, 主要讲述了材料的性能 (主要是力学性能) , 包括弹性、刚度、塑性、强度、韧性、硬度、疲劳强度、耐磨性等。通过低碳钢的拉伸试验曲线可以把这几个指标很好的理解:

(1) op阶段:涉及到两个指标:弹性和刚度, 这两个指标相反, 弹性好, 刚度差。同时应注意刚度的影响因素。

(2) sk阶段:这一阶段是塑性指标, s、k两点对应的横坐标越长, 塑性越好。

(3) ok阶段:就是整个曲线阶段可以说是对强度的一个诠释 (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 具体的强度有σs (σ0.2) 和σb, 强度在曲线上对应的是纵坐标, 即应力值。

(4) 韧性:该指标比较综合, 是整个曲线 (o到k) 与原点及横坐标的面积, 它是变形和断裂前吸收的功:力和位移的乘积 (即强度和塑性的乘积) 。所以, 只有强度和塑性都好, 韧性才好。比如拉面, 塑性很好啊, 但是强度不够, 所以韧性也不好的。

这一章要注意透彻理解各个指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等, 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上面提到的韧性和强度、塑性, 还有硬度和强度, 硬度好强度一定就好?答案是不一定, 比如第五章学到的过共析钢, 当含碳量在1.0%左右时候, 继续增加含碳量, 硬度继续增加, 但是强度却下降, 原因是有网状渗碳体的存在。所以, 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链接, 也要注意对于实际问题要实际分析。

3 材料的结构

从这一章开始就主要讲述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 而且理论知识这几章没有绝对的联系, 就是相对比较孤立 (除了第五章和第六章, 这两章有一定的联系) , 实际上这几章是金属材料几个不同方面的理论知识:结构+结晶+变形与强化+Fe-C相图及热处理+表面技术。

这一章主要有两部分:晶体结构理论+晶体缺陷。

(1) 晶体结构这部分, 先从科学研究的思维来理解晶格、晶胞、晶格常数这几个概念, 就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一步一步的简化, 如同高中物理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支点一样。另外, 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要知道, 比如Al是面心立方结构, 所以其塑性比较好, 第四章就讲到材料的变形, 哪些材料塑性好和其结构有关。

(2) 晶体缺陷这部分, 好比人的性格, 没有理想晶体, 没有完美的性格。根据几何特征的不同, 把晶体缺陷分了类:点、线、面。大家要知道常见的这几个缺陷实例, 如空位是点缺陷, 位错是线缺陷, 晶界是面缺陷。同时, 从科学的角度看, 更要注意这些缺陷的工程应用, 如点缺陷有利于材料的扩散, 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的固溶强化;晶界越多, 晶体越细小, 这样会引起细晶强化, 这是目前为止大家知道的唯一一种可以同时提高强度及塑韧性的方法。所以第六章热处理加到部分形成的奥氏体晶粒要细小均匀, 不能太粗大。

位错带来的影响应重点注意, 有个图, 在第四章图4-17, 完美晶体强度很高, 但是实际晶体强度却低多了, 原来材料中存在位错 (有个托地毯的flash很好解释了这个问题) , 事实上这个问题当时困扰了材料界很长时间, 同时位错如果继续增加, 强度又会升高, 这是因为位错太多反而阻止位错的移动。这些实际上涉及到很多科学的思想, 电工学里面半导体导电原理也是如此, 当时日本有个学生按照老师说的金属提纯 (纯度越高导电越好) 做了很久都没做出来, 后来干脆掺杂一些元素, 结果导电性能急剧升高[2]。本章非晶材料的出现也是受这个思维的影响, 从后面第三章知道, 材料的冷却越快, 过度冷就越大, 所以结晶的晶粒就越小。有人就思考:冷却速度如果更快的话, 晶粒就越来越小。后来发现, 只要冷速够快, 材料的晶粒小到来不及行核和长大, 这样就没有晶体了, 就形成了非晶[3]。

4 材料的凝固和结晶组织

这一章主要是为第五章铁碳相图做准备, 主要介绍材料的结晶。工程材料主要是合金, 所以主要讲述合金的结晶, 但是合金结晶的过程比较复杂, 所以先讲述纯金属的结晶。纯金属由于成分是固定的, 所以其结晶过程用冷却曲线来表示 (时间-温度曲线) , 而合金, 是由许多固定成分的点组成的, 所以其结晶过程就是用相图来表示 (成分-温度曲线) , 对于某一个具体成分的合金其结晶过程, 同样是纯金属的冷却曲线表示。所以以后考试的时候, 让大家分析某一个具体成分的合金 (如含碳量是0.45%的共析钢) 的结晶过程, 就是要画出它的冷却曲线。

对于纯金属结晶过程, 要理解结晶条件、过程及晶粒控制。

对于合金结晶, 先要知道合金的相结构有两种形式 (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 这个是不同的概念, 如后面学到的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都是固溶体, 而渗碳体就是金属间化合物。分析相图的时候, 要确定是那个成分的合金, 然后从高温到低温一步一步分析, 降温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和反应, 又会有哪些组织的变化。

5 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

这一章比较独立, 主要讲述的是材料的冷热变形和材料的强化机制。

材料的冷热变形, 首先要理解冷热变形的区别 (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 , 其实理解了冷变形, 热变形也就理解了。冷变形过程中, 组织和性能都发生变化, 发生哪些变化?这里有个重要概念“加工硬化”, 而材料产生这些变化后要改变这些变化可以用什么办法, 答案就是温度, 那么冷变形后的金属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 组织和性能依次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大家都要理解清楚。对于热变形, 存在不存在加工硬化现象, 为什么?如果假设存在又会怎么样?这样才会真正理解冷热加工。

对于强化机制, 书上写出了四种。这四种大家要理解, 比如第六章的调质处理, 就是在铁素体的机体上得到细小弥散状的渗碳体, 这样就得到弥散强化, 所以调质处理得到的回火索氏体组织的性能比正火得到的索氏体性能要好, 其实它们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只不过组织形态不一样, 所以性能不一样, 从这点大家也就理解了组织在性能中作用。但是实际上工程材料的强化机制很多时候不是单一的强化机制。如后面第六章热处理淬火得到的马氏体, 马氏体为什么硬度强度高, 这是因为首先马氏体是过饱和固溶体, 所以产生固溶强化, 同时马氏体转变过程中由于冷速较快产生大量位错等缺陷, 所以又存在位错强化。用工程实例来理解机制, 一般理解起来比较深入, 也就觉得不太抽象。

6 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这一章是本书的重点章之一。刚开始学的时候, 大家肯定感觉比较难以理解。主要是相图这个思维没有进入到大家的脑中。大家等大家学完了第六、七两章之后, 再回过头看第五章就觉得其实一点都不难。这里, 首先要理解这几章的逻辑关系, 理解好了, 第五、六、七这三章的宏观关系就理顺了。第五章是铁碳相图, 从成分上说只有Fe和C, 从结晶冷却的过程来说, 是平衡冷却 (冷速慢, 理想冷却) , 第六章, 成分也是Fe和C, 但是冷却过程不仅仅是平衡冷却, 更多的是非平衡冷却, 如淬火是水或油冷, 正火是空冷等, 事实上非平衡冷却是热处理的精髓所在, 只有非平衡冷却, 才会得到不同的组织, 从而得到不同的性能。而第七章, 从成分看, 不仅是Fe和C, 而有各种各样的合金化元素, 从结晶冷却的过程说, 也和第六章一样, 各种各样的冷却速度, 即得到的是非平衡组织。所以, 第五章是基础, 第六章热处理不改变成分, 但是改变冷却方式, 而第七章成分和冷却方式都改变。实际上工程上用的钢铁材料, 大部分像第七章那样, 即成分不再是只有Fe和C, 冷却方式不再是缓慢的平衡冷却, 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的性能来决定成分和冷却方式。

分析铁碳相图的关键是共晶、共析相图 (这两个实际上差不多) , 而共晶相图实际上是由两个匀晶相图用一条温度线截断组合得到的, 所以最终的落脚点是要理解匀晶相图。从第三章知道, 关于匀晶相图的理解主要就两点: (1) 匀晶相图的液固两相区内, 某一具体温度时刻, 液固两相的成分可用液相线、固相线在横坐标来表示, 随着温度的变化, 液固两相的成分分别随液相线、固相线变化; (2) 匀晶相图的液固两相区内, 某一具体温度时刻, 液固两相的相对含量可用杠杆定律来计算。匀晶相图的实质就是这两点, 一个是液固两相的成分怎么确定, 一个液固两相的相对含量怎么确定。理解了这两点就理解了匀晶相图, 也理解了整个铁碳相图。

从考试的角度说这一章也是重点内容之一。铁碳相图大家一定要默记下来, 同时要会分析各种成分的合金的冷却结晶过程 (即从高温到低温一步一步怎么变化) , 还要会计算某些特定温度 (如727℃、常温等) 的组织或相的相对含量, 这些计算的原理都是杠杆定律, 找一个例题计算下, 其它的都会了。

参考文献

[1]王章忠.机械工程材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涂铭旌.材料创造发明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 篇10

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合同管理

由于工程材料的质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并难以弥补和修复的, 因此, 工程中必须尽力避免发生此类问题, 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质量监理中,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使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 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 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在我们的监理委托合同中有关材料监理的内容是相似的, 即:监理方有权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抽检, 施工单位要在监理方的监督下, 同时取样和试 (化) 验工作, 监理方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当监理方的检验结果如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 以监理方所提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严格按合同办事, 加强合同管理, 以合同为依据, 始终坚持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方独立抽、复检相结合, 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 以监理方的复检作为评定自检结果的标准, 同时还坚持目测和检测相结合, 抽检和监测相结合, 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改变过去只有施工单位自检为准, 而没有第三方监督管理的状况。这样可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 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2 明确材料监理程序, 制定材料监理细则

作为国际惯例的建设监理制度引入我国, 要在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过程中使参建各方明确监理工作的性质、方法以及监理工作程序。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个工程实际情况, 制定详细的材料监理规划和细则, 明确材料监理程序。在材料监理细则中, 明确材料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手段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等。在材料监理过程中, 监理工程师则严格按材料监理规划、细则开展工作, 使材料监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的轨道。

3 审核施工单位材料计划

材料监理工程师进场后, 首先了解施工单位的材料总体计划, 并审核其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 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使材料总体计划与施工进度相干致。在此基础上, 每月25日前, 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方提交下月的材料进场计划, 包括进货品种、数量、生产厂家等, 材料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月进度计划予以审核, 使材料进场计划符合工程进度要求。

4 材料采购的质量监理

凡是对计划进场的材料, 监理方都要会同施工单位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 并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保书, 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 不能订购其产品。

5 进场材料的质量监理

在材料监理实施细则中, 明确提出要加强现场原材料的试 (化) 验工作。例如:对工程中使用的钢筋、水泥要求有出厂质保书, 砂石、砖等要具有材质试验单, 施工用水要有水质化验报告等, 以掌握其技术参数资料。监理方应与施工单位同步进行材料的取样和试 (化) 验工作, 监理方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当监理方提供的检验结果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 以监理方所提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监理方在对现场材料的质量监理中, 应严格按照材料质量监控流程, 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合同及材料监理细则办事。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材料的质量监理:

5.1 钢筋、水泥

有些施工单位由于资金问题难以做到大批量进货, 针对来料的多源头、多渠道, 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 要求施工单位分批、分品种堆放、贮存, 并及时提供出厂合格证。在此基础上, 对每批钢筋均要求做机械性能试验, 特殊部位所用钢筋或进口钢筋要另做化学成分分析试验。水泥要求做强度、安定性等试验, 并进行现场监督取样。未经检验的材料, 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 及时清退场外。

5.2 钢筋焊接制品

绝大多数进场钢筋均要进行现场加工后方可用于工程。如钢筋焊接、成型、张拉等。下面仅以钢筋对焊为例谈谈焊接制品的质量监理。钢筋验收合格后, 监理方可通知施工单位进行加工。在施工之前, 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措施交底、质量监控程序等, 监理方进行审核, 并要求施焊人员必须具有焊工上岗证, 杜绝无证人员上岗施焊。对待有焊接操作上岗证的人员, 要求对不同品种、不同焊接工艺的钢筋接头, 先做焊接试件, 试件经检验合格, 方可施焊。

对焊接成品的质量检查是监理工作的重点, 除施焊前对试件进行合格试验之外, 对成品的质量监理要按监理方确认的监控程序进行。具体做法是:目测和检测相结合, 首先从外观上, 对如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烧伤等进行检查, 随后作随机油样, 坚持每200根接头取一组样品进行试验, 并且始终坚持抽测时间与材料加工进度基本吻合, 发现不合格焊接头, 退回施工单位, 并分析原因, 改进技术措施, 然后重新焊接, 使之全部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 并严格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

5.3 混凝土

混凝土是工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加工材料, 它的质量不仅涉及到各种原材料的质量, 而且影响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影响混凝土的因素很多, 诸如, 各种组成材料的计量、配合比、搅拌、运输、振捣、养护等一系列环节, 均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 材料监理的一大内容便是对混凝土的质量监理。在混凝土的质量监理中, 必须要在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 首先审核混凝士的配合比是否正确, 用于计量的各种表具、量具等是否俱全, 搅拌时间是否适中, 运输中是否发生离析, 振捣、养护、试块留置等各环节均有施工人员专管,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重要结构必须采用自动计量设备或采用商品混凝土。并严格按照监理方提出的质量监控图进行。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 加强管理。如杭州大厦二期工程的浇筑底板混凝土项目, 监理人员在连续浇筑132小时的过程中跟班蹲点, 对后台上料、搅拌、出料质量、振捣以及混凝土试块留置等均有专人管理, 实行旁站监理, 层层把关。根据现场配合比和砂、石的含水率, 随时调整搅拌用水量, 并随时检测计量设备的计量准确度, 发现偏差, 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加以整改。

6 试验室资质检查

以上曾提到, 材料的试 (化) 验可在监理方监督下由施工单位在现场 (若现场有试验室) 进行, 也可以在监理方监督下现场取样, 由乙方和监理方同时进行试验。监理方所进行的检验, 一方面用于平时的随机抽检, 另一方面也可以验证施工单位试数据的准确可靠。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 重要的是保证实验室的资质水平和实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监理方审核通过的检验单位要具有省一级试验资质的检测单位, 对其试验资质要检查, 对乙方现场试验室同样要审核其临时资质和所用器具的准确可靠度, 只有在符合要求后, 方可开展工作。

7 结论

工程材料 篇11

关键词:沥青;矿粉;交互作用;路用性能

沥青-矿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有重要影响,影响着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疲劳性等路用性能[1]。在《道路工程材料》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沥青与矿粉交互作用理解存在难度。本文通过从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和组成结构、交互作用影响因素、交互作用机理等几方面来重点阐述沥青与矿粉的交互作用重要性。

一、沥青混合料强度构成和组成结构

沥青混合料属于作为一种多相分散体系材料,其强度构成主要由矿质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嵌挤力、沥青本身粘结力以及沥青与矿粉之间作用的粘结力所构成[2]。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和劲度模量等性质都与沥青性质以及沥青-矿粉作用交互程度有关,适当的交互作用能够避免沥青路面结构产生破坏,提高路面耐久性[3]。可见沥青与矿粉的交互作用对沥青混合料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沥青与矿粉交互机理

为了探究沥青与矿粉的相互作用机理,H . M .鲍尔雷曾采用紫外线分析法对石灰石和石英石两种典型的矿粉与同种沥青交互作用进行研究[4],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距矿粉表面不同厚度处(胶质+沥青质)的组分比例与(饱和分+芳香分)的组分比例不同,发现沥青膜距矿粉表面越近,胶质+沥青质的组分比例越高,饱和分+芳香分的组分比例越低,且沥青分子量、碘值、皂化值也在变化,呈距离矿粉表面越近其值越小规律。

由图1可见,在不同岩性的矿粉表面形成的吸附溶化膜厚度不同[5],在石灰石矿粉表面形成较为发育的吸附溶化膜,在石英石矿粉表面形成较为致密的吸附溶化膜,当沥青同石灰石相互作用时,由于在石灰石表面有未补偿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分子引力对沥青的最大活性组分产生吸附,沥青中的表面活性分子以其极性端定向于石灰石,而非极性端(碳氢化合物)定向于沥青,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吸附,被吸附的沥青分子以化学键的形式固着在石灰石表面。

沥青与矿粉交互作用的实质是沥青能够吸附在矿粉表面,并且沥青的不同组分得到了重新排列,形成的吸附溶化膜,随着石灰石表面为补偿钙离子和沥青中表面活性组分的增加,在吸附时的化学相互作用的能力就会增长,石灰石的水稳定性就会相应的增加[6]。

三、交互作用程度的影响因素

(1)沥青性质

沥青的粘度、含腊量、酸值等物理指标以及化学组分对沥青与矿粉的交互作用能力的强弱具有一定影响。在科尔贝特四组分分析法中,四种组分对沥青与矿粉反应贡献率不同,沥青中胶质与沥青质组分因含有大部分的沥青酸、沥青酸酐等极性组分,他们与矿粉吸附属于极性吸附和化学吸附,吸附能力强;而芳香分和饱和酚属于非极性低分子,以范德华力与矿粉表面发生吸附,故吸附作用力较弱。

(2)矿粉比表面积和沥青用量

在沥青与矿粉固定的条件下,沥青与矿粉的比例是影响沥青混合料强度重要因素。当沥青用量很少时,不足以形成结构沥青薄膜来黏结矿料颗粒,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结构沥青膜逐渐形成,沥青与矿料间的黏结力随沥青用量逐渐增大,当沥青足够粘附在矿粉表面时,若沥青用量继续增加,自由沥青逐渐增多,沥青胶浆的黏结力随自由沥青的增加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路用性能也随之降低[7]。

(3)矿粉的碱性和粒度

在不同矿粉粒度相同的情况下,矿粉的碱性越强,与沥青的交互作用能力越大;而矿粉的粒度越小,表面积越大,与沥青的交互作用能力越强[8]。

四、结束语

通过从沥青混合料强度构成和组成结构、交互作用机理、交互作用程度影响因素等三方面对沥青与矿粉的相互作用的解析,化解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理解沥青与矿粉的相互作用,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沥青与矿粉的相互作用程度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秉纲,李 平,张争奇,等.矿粉对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學版,2007,27(4) :6-9

[2]申爱琴.道路建筑材料[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李立寒.道路工程材料[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4]严家伋.道路建筑材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6]肖庆一,郝培文,徐鸥明,等.沥青与矿粉粘附性的测定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1) :19-22

[7]伍必庆.道路建筑材料[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8]谭忆秋,王大庆,边鑫,等.沥青与矿料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J] .公路交通科技,2012,29 (11):7-12

作者简介:

2015年《材料工程》征订启事 篇12

2015年《材料工程》征订启事《材料工程》创刊于1956年, 是综合性和应用性的材料科学与技术刊物, 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办, 材料工程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 国内外公开发行。《材料工程》为中文核心期刊, 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D)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 万方数据、维普资讯收录《材料工程》被El Compendex《工程索引》、Scopus《文摘与引文数据库》、CA《化学文摘》、CSA《剑桥科学文摘》、Ulnchs《乌利希期刊指南》、JST《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材料工程》以刊登学术研究性论文为主, 同时刊登综述类文章, 报导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信息, 反映我国材料科学新成就和新进展。《材料工程》涉及的专业范围包括航空航天用及军民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 、陶瓷材料、功能材料、材料应用、特种工艺 (铸、锻、焊、热处理、粉末冶金、表面处理、非金属成形工艺等) 、性能评定、试验方法、无损检测、失效分析等。读者对象:航空、航天、冶金、石化、机电、建材、轻工、舰船等行业及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的学者、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设计人员等。定价:国内每期25元 (含邮费) , 全年300元;国外每期15美元, 全年180美元。通信地址:北京市81信箱44分箱 (100095) 开户银行:农行北京市西北旺支行电话: (010) 62496290/6274;13691190922传真: (010) 62496289E-mail�matereng@biam.ac.cn帐号:050201040000278网址:http://jme.biam.ac.cn户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欢迎订阅欢迎投稿2015年《材料工程》征订单发行凭证名称全年定价 (元) 数量金额2015年《材料工程》300.00合计金额 (大写) 订刊单位收件人电话详细通信处由|3编请将此表填写清楚, 寄回本杂志社作为发行凭证:汇款时请注明订刊费,

上一篇: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论文下一篇: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