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灾害

2024-06-15

生态与灾害(精选10篇)

生态与灾害 篇1

一、前言

天山天池景区面积548km2, 景区内分布有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高山冰川、冰川湖泊和湿地景观, 是天山北坡乃至中亚高山的典型代表, 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亦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但天山天池景区生态环境较脆弱, 近些年来多有地质灾害发生, 主要类型以泥石流、崩塌为主。地质灾害不仅危害景区的自然景观, 而且威胁景区游客的生命安全, 其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工作和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天池景区生态环境现状

1. 天池景区地质灾害严重, 每年威胁百万游客的安全

天山天池景区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东缘, 这里是天山北坡气候与环境变化最为敏感, 地质灾害影响最大的区域[1], 景区内地质、地貌环境条件复杂, 在暴雨、洪水或地震的激发作用下, 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2,3,4], 每年都有百万游客的安全受到威胁。

2. 泥石流淤积天池每年达7万m3以上, 若任凭其淤积, 平均状态下天池寿命仅余400多年, 极端状态下不足百年

天山天池景区的核心为2.44km2的天池, 由于天池海南泥石流的危害, 1971-2003年的32年间, 天池湖岸线向湖心推进217m, 平均每年前进6.78m。2003-2006年的4年间天池湖岸前进54m, 平均每年前进13.5m, 前进速度是前32年的2倍, 按此速度, 任凭其发展天池将逐步缩小, 平均状态下400多年后将消失;而以1996年极端的前进速度则其寿命不足百年, 防治泥石流堆积物进入湖区刻不容缓[5,6]。

3. 谷地森林近20年来死亡60%, 生态保护刻不容缓

近20年, 由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作用, 天池景区三工河100~200m宽的谷地森林, 60%已死亡, 上游的草场亦退化严重。按照这20年森林的毁坏速率, 今后10多年内残余的景区内谷地森林将进一步被洪水侵蚀殆尽, 所以应尽快采取紧急措施防治地质灾害, 拯救谷地森林。

4. 区域草场退化, 过度放牧问题严重

根据2003年8月进行的统计调查显示, 景区内夏场超载20767只羊, 冬场超载22564只羊, 草场退化严重, 过度放牧问题突出。

5. 依据天池景区及天山北坡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需要加大防治地质灾害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

天山天池旅游景区是新疆最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 由于地质灾害的发育和生态的退化使得景区乃至整个天山北坡经济带可持续性发展成为问题, 亟需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同时对生态进行恢复[7,8], 推动整个天山北坡地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 景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生态恢复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天山北坡经济带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 推动区域内生态绿色水库和山谷梯级地下水库群的建设, 推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同时以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示范区域, 有利于促进全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并有利于最终实现全区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二、研究进程与实施效果

基于天山天池景区生态环境现状, 为解决景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灾害综合防治难题,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 开展了天山景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以下简称天山项目) , 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1. 已开展并完成的主要工作

1天山天池区域地质灾害形成、分布、规模、特征与防治规划;2天山天池海南三工河泥石流综合治理;3天山天池景区飞龙涧、仙女湾崩塌综合治理;4景区道路山洪泥石流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5天山天池景区谷地森林恢复技术、保护策略与工程示范;6天山天池景区生态恢复与建设。

2. 已取得的重要成果

(1) 针对泥石流是否还会发生的问题, 揭示了地震与过度放牧和极端降水为泥石流主控因素, 预测泥石流还将暴发

通过分析地震、极端气候与泥石流发生的时空耦合关系, 天山项目组发现区域地震奠定了泥石流形成的物源基础;通过分析物源分布与放牧活动的关系, 发现放牧促进了物源的剧增, 促进了泥石流灾害的发育。基于径流量与降水、气温的关系分析, 确定了冰川占总径流的10%, 降水占90%。由于流域内有松散固体物质6760万m3, 动储量2257万m3, 泥石流还可能继续发生。

(2) 创新了“固拦排清”相结合、岩土工程与生物工程相结合的“天池模式”泥石流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1天山项目组建立了阵性泥石流一次总量、基于粘土颗粒含量的容重、弯道超高的流速、基于浆体特征的泥石流容重的计算方法, 参照物源特征与泥石流容重的判识方法, 创新了泥石流工程防治参数计算软件, 采用多方法相互校验与误差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天池泥石流50年一遇流量290m3/s, 容重1.4g/cm3, 上游来沙量99万m3, 天池淤积速度每年7.3万m3, 解决了泥石流工程防治参数确定困难的问题。

2天山项目组采用了“源区生态恢复→谷坊坝→拦沙坝→沉沙池→跌水溪流区→生态防护带→湖面扩展区”为防治体系的“固拦排清”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进行治理, 使得天池泥沙淤积由原来的7.3万m3/年递减为现在的328m3/年, 保证了天池的“长治久安”。

(3) 揭示了以飞龙涧崩塌为代表的渗透与冻融促进崩塌发育的机理, 提出基于坡度的分段式护坡与稳沟相结合的崩塌防治模式

天山项目组揭示了以飞龙涧崩塌为代表的冻融崩塌发育的机理, 阐明了天池池水与冻融风化作用导致飞龙涧崩塌的机理;综合采用坡顶截排水、顶部高陡坡锚、中下部结合生物工程措施锚固、基脚实施浆砌石护岸的分段防治方法。施工过程中, 结合变形、振动等实时监测预警。

(4) 揭示了冰川退缩、过度放牧和极端降水激发山洪泥石流并引起天山北坡谷地森林退化的系统过程;研发了基于坡降控制, 拦、固结合谷地森林保护技术;提出了保护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推动新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通过大规模实地调查与大面积遥感解译分析, 天山项目组揭示了冰川退缩、过度放牧和极端降水激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并引起天山北坡谷地森林退化的系统过程;集成创新了排导槽比降计算方法, 修正了Toganacca模型, 创新了基于2.5%~3.5%的不冲不淤排导比降的拦、固结合谷地森林保护技术, 建立了白杨沟谷地森林保护示范区。通过谷地森林退化成因的研究, 形成的国家谷地森林保护策略咨询报告, 获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批示, 并立项推动天山北坡谷地森林保护计划。完成了谷地森林保护的顶层决策、中层规划和基层示范工作。

(5) 建立了基于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 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搬、稳、富相结合的生态移民模式

基于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养老则养老方法, 以搬得出、能致富和稳得住为目标, 天山项目组建立了基于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 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搬、稳、富相结合生态移民模式, 完成景区内全部15000人的移民, 形成了基于移民搬迁和天然林保护的流域生态保护模式, 有效解决了以往移民工程稳定性不高和致富困难的突出难题。

3.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自天山项目实施以来, 不仅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其成果的应用还获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3个方面。

(1) 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 已实现总经济效益32.64亿元, 其中在工程治理促进景区收益增加方面, 4年收益0.4亿元;生态移民6年来农牧民增收1.8亿元以上, 11年来森林积蓄增加88万立方米, 林业价值增加11.14亿元, 谷地森林保护通过立项14.3亿元;灾害工程防治技术推广应用效益5亿元。此外, 潜在的经济效益以每年1.4亿元以上增加。

(2) 社会效益

天山项目的顺利实施, 极大提高了景区的安全度, 提升了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实现了15000农牧民的生态移民和安居乐业, 提高了生活质量, 实现了居住区内水、电、气、讯4通, 医疗和教育有了充分的保障, 同时也使得天池景区环境质量有了极大提升, 推动了新疆天山申遗的成功。在新疆天山申遗的过程中要求区域呈现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项目实施的生态移民和谷地森林保护使得该548km2的区域满足申遗要求, 并成为申遗的重要考察地和展示区。

(3) 生态环境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 使得进入天池的泥沙由原来的7.3万m3/年减少到约328m3/年, 天池得到“长治久安”。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8.02%, 谷地森林得到示范性保护, 整个天山北坡60km2的谷地森林可望得到保护。

4. 推广应用

天山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天池景区、阿尔泰将军沟、克州巧去里沟、G30公路新二台—果子沟段9条沟等城镇、水电、道路工程灾害防治与生态恢复工作, 并取得良好效益, 这一技术成果可望在新疆山区和中亚等地区得到推广应用。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 总面积166.49万km2, 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 其中山区面积44%。山区既是地震活动带, 也是冰川强烈退缩区, 同时是西风带影响下降水增加最为强烈的地区。全球气候影响下, 天山山脉各大冰川均呈退缩趋势, 同时地震作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结合新疆地质灾害较多, 地质灾害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大幅增加的背景, 特别是在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 天山公路、中巴公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和城镇建设过程中均会遭遇诸多地质灾害问题, 推广的区域不仅包括新疆, 还可以推广至中亚山区, 成为科技外交的使者。

通过谷地森林保护技术的研究与成功示范, 可望将成果推广到整个天山北坡9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 特别是在国家发改委立项的背景下, 可望实现谷地森林的全面保护。以改善农牧民生活为目的的生态移民模式可应用于新疆天山自然遗产保护地、旅游景区、城镇建设区。以天山天池景区为代表的冰川暴雨泥石流防治技术、崩塌防治技术和生态保护策略对新疆山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天山山脉的生态保护, 特别是世界遗产的保护也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三、天山项目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项目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难度大以及项目规模与工作量巨大两个方面:

1. 研究难度大

研究区域面积大, 区域基础资料缺乏, 研究内容领域涉及广, 工程治理需兼顾科学性、经济性、美观性, 谷地森林保护难度大, 且生态移民工程难度空前, 研究工作难度巨大。具体的工作难点包括:

(1) 研究区域面积548km2, 缺少水文手册, 基础资料少, 需建立区域径流计算模型, 且区域地质灾害成因复杂, 需理清灾害主控因素。

(2) 景区地质灾害防治需兼顾科学性、经济性、美观性, 难度大。

(3) 研究区域谷地森林毁损严重, 如何控制与恢复成为难点, 而谷地森林的保护需推动顶层决策, 中层技术创新, 基层做示范, 谷地森林保护决策的贯彻与实施成为难点。

(4) 生态移民搬迁量大, 如何实现农牧民“搬得出、能致富、稳得住”成为难题。

(5) 在海南景区地质灾害工程防治过程中, 因交通不便, 使得工程施工与材料运输难度大。

2. 项目规模与工作量巨大

天山项目的研究、工程治理应用以及生态策略的实施是以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548km2的范围为核心, 并拓展到天山山脉的其他区域和阿尔泰山与昆仑山区域。在长达11年的项目执行过程中, 工程总投资达到约89427万元, 其中泥石流崩塌治理工程4322万元, 谷地森林保护工程800万元, 天然林保护工程5500万元, 生态移民16000人及投资7.3亿元, 围栏990万元, 植树造林3770万元。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岩土工程、生态建设与生态移民。具体工作如下:

(1) 在地质灾害岩土工程方面, 建设我国最宽的泥石流拦沙坝235m, 仅景区内修建的矮坝和谷坊达到200座, 排导工程1500m, 工作区面积548km2, 地质勘查面积150km2, 推广应用区域面积200km2。

(2) 在生态建设方面, 遥感解译天山北坡区域植被与物源分布情况, 面积达9万多km2, 完成生态建设67.5万亩, 包括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古榆树保护、生态围栏、禁牧草场、封育荒漠草地以及开发人工饲草料基地。

(3) 在生态移民方面, 移民数量16000人, 生态移民过程中调访农牧民18000次, 调访行程18万km, 开发耕地39000亩, 开发牧场2万多亩, 修建房屋3000多套, 面积30多万m2。

四、举措和建议

目前, 天池景区的地质灾害研究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是区域缺乏小流域径流计算的水文手册, 尽管在研究中采用径流与降雨和气温的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径流计算公式, 基本能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但是这种方法缺乏系统性与理论性支持, 为了增强径流计算的系统性, 需要进一步研究径流的汇流机制, 提升参数计算的精度;其次, 针对规模小, 危害程度轻微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需要进一步实施监测预警措施, 及时做好临灾前的人员疏散工作, 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摘要:天山天池景区地处中亚山地, 地震活跃, 冰川退缩显著, 过度放牧突出, 地质灾害与生态灾害发育。据研究发现, 泥石流淤积天池每年达7.3万m3以上, 若任凭其淤积天池寿命仅余400年, 极端条件下缩短为80年。然而, 泥石流是否还会发生, 泥石流规模如何, 如何处置等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的难题。为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开展了天山天池景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通过长达11年的持续攻关, 项目组发现了泥石流由地震、过度放牧与极端气候控制并还会发生。针对泥石流属低频稀性冰川暴雨型的性质, 项目组采用“固拦排清”的方式防治泥石流, 采用生态移民和坡降调整及国家咨询决策防治区域生态灾害, 不仅解决了景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灾害综合防治难题, 实现了拦沙减沙、流域生态植被与谷地森林的示范性恢复, 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这一研究成果已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 效果显著。

关键词:天池景区,地质灾害,生态灾害,示范应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博.天山公路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06.

[2]Mayor A.G., Bautista S., Llovet, J., and Bellot, J.Post-fire hydrological and erosional responses of a Mediterranean landscape:Seven years of catchment-scale dynamics, Catena, 2007, 71:68-75.

[3]Shakesby RA.Post-wildfire soil erosion in the Mediterranean: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Earth-Science Reviews, 2011, 105:71-100.

[4]董智, 刘霞, 姚孝友, 等.不同生态退化类型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6 (5) :84-88.

[5]崔鹏, 林勇明.山区道路泥石流减灾问题与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8, 19 (4) :1-6.

[6]陈宁生, 崔鹏, 姚令侃, 何杰, 李站鲁.山区道路泥石流工程防治原则与模式[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9, 20 (1) :1-5.

[7]崔鹏, 柳素清, 唐邦兴, 等.风景区的泥石流研究与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8]Stoffel M., Bollschweiler M., Beniston M.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for periglacial debris flows in the Swiss Alps:Past incidencespotential future evolutions[J], Climatic.Change, 2011, 105:263-280.

生态与灾害 篇2

——谈地质灾害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兴山县属鄂西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发,高发区,截止2012年底全县累计发现地质灾害504处,总方量约21280.6万立方米,危及3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加强地灾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摆在县政府特别是国土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一、当前在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效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地灾危评治理意识淡漠。地灾危评是对建设用地地质环境可行性评估及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某些建设用地未按照危评方案对地质条件进行处理就修建建筑物,导致建设过程诱发地质灾害险情,破坏生态环境的地质事件时有发生。

(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采矿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日趋加剧,损坏了植被和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失去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洪水和保护水土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日趋加剧。在一些风景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以及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两侧的可视范围内可以看到采矿留下的痕迹,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三)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环境恶化。虽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建设,城镇化进程加速等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因工程活动诱发的小型地质灾害有可能增多。还有毁林开荒等大规模的土地整 治活动也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地质环境的恶化。

(四)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严重不足。库区的地灾点大多由国家出资治理,但非库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地方经济条件的限制,防治经费投入不足,地质环境隐患依然较大。搬迁避让本是地质灾害隐患消除的最好途径,但是地质灾害搬迁补偿标准低,增加了地质灾害搬迁难度。

二、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效益的有效措施

(一)从强化基础建设入手,凝聚群众防灾减灾共识。一是要强化“一把手”的责任意识,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各级地主政府的目标考核,增强考核比重,增强主要领导的责任意识。二是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尤其是要加强对基层的检查督办力度,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到点的五级防控网络,责任到人,责任到点。三是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从发现隐患到消除隐患的一整套制度,使整个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四是要加强宣传,我渠道,多形式的增强群众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从而改变一些影响地质环境的生活习性,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从强化信息共享入手,增强部门团结协作能力。一是要精心组织相关部门,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并制定相应措施,同时要以气象、水利、通信部门合作,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短信平台,将相关信息及时传输到相关人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防止地灾险情造成大面积的生态环境损坏。二是要与相关部门配合,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监管,加大对地质环境恢复备用金的征收力度,对废弃矿山和有地灾隐患矿山及时治 理。三是强化对项目的审批监管,严格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对有地质隐患的工程,要及是采取措施予以防治。

(三)从强化工程治理入手,提升地灾治理综合效益。一是要加大防治经费的争取力度,争取足够的经费,对急需治理的地灾点进行治理,从根本上消除地灾隐患。二是注重结合,切实发挥工程治理的最大效益。注重治理与监测相结合,既缓解了治理资金压力,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注重与交通、城市等配套建设相结合,将地灾治理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注重与耕地保护和拓展用地空间相结合,改善用地条件,缓解用地紧张局面;注重与地方就业环境相结合,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生态与灾害 篇3

记:汶川地震发生在山区,诱发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加重了人员伤亡并极大地阻碍了救助安置工作。而除了对人的救助安置,为什么还需要关注生态系统的受损情况呢?您能否用事实来说明这一问题?

欧阳志云(以下简称欧阳):汶川地震灾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山高谷深坡陡,滑坡、崩塌、泥石流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该地区还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

第一、地震灾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岷江、沱江、涪江的源头,更是成都平原的水源涵养区,每年为成都平原提供约250亿立方米水资源,为成都平原的水安全提供了保障。灾区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固碳、预防和减轻滑坡与崩塌的危害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地震灾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5多种,包括我国特有的动植物物种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其中70%的野生大熊猫都生活在灾区内,不仅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

第三、地震灾区景观资源独特,风景名胜分布集中,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灾区及其周边地区有自然遗产4个,文化遗产11个,其中,拥有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沟-黄龙、邛崃山系(卧龙)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3处,是国内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地区,也是国内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地区,是我国乃至国际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第四、地震灾区的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还是当地一些老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有的占到家庭收入的50%—60%。

这次地震导致近200万亩森林、草地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以及100多万亩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的丧失。地震导致的生态破坏十分严重。这绝不只是一种学术上的讨论。

记:请您谈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欧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利益,包括提供食品、木材、薪柴、中草药、水资源等产品,土壤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调节功能,营养物循环、有机物生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命支持功能,以及文化服务功能,而这些都是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的。从链条上面来看,次生灾害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变化,首先导致支持功能的丧失,进而使产品提供功能、调节功能和文化功能的丧失。如森林的破坏,自然会导致其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力的丧失,其森林景观的美学功能和旅游价值也随之丧失。

记:我们从一些航片和卫片上看到震区确实是满目疮痍,和震前一片葱郁的森林景观已大为不同,这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带来哪些破坏性影响?

欧阳:一个地区生态系统被破坏,会导致一系列不利的影响,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会导致一些生态过程丧失,如有机物生产、蒸腾作用、营养物质的循环将因此而丧失,同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固定,以及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的功能也会随之丧失。

地震还导致了严重的森林景观破碎化,景观破碎化往往会严重阻碍生态系统原有水文过程、物种迁移过程,尤其会使一些中大型动物在被隔离的栖息地中无法完成其生活史,从而可能导致局部种群的丧失和灭绝。

记:最初您是怎样注意到生态系统受损的情况,并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反应的?

欧阳:地震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逐渐了解的过程。得知地震后我的第一反应还是关心对人和对圈养大熊猫安全,没有意识到地震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山崩地裂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两三天后我注意到一些航拍的镜头上有很多滑坡,出于专业的敏感,我看到了生态的破坏,但也只是开始有了个生态破坏的印象。

当时我们很想了解生态破坏的情况,但一直插不上手,因为那时救人还是第一位的。5月23日,科技部组织专家考察,其中包括生态破坏部分,我当晚赶回北京并准备卧龙的材料,主要是利用震后卫片及航片和灾前的片子做对比,从而分析生态破坏的情况。由于这次大地震发生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对地震导致的生态破坏还了解不多,即使我们拿出来的一些资料也只是初步的,非常有限,这也是得益于在此之前我们对当地的生态状况以及生态价值和地位等比较了解。这时对地震对生态破坏情况还完全没有现场的直接感受。

5月底我到都江堰和汉旺去考察,看到了一些严重的山体垮塌,但由于道路不通无法靠近,而且当时还是忙于救灾防疫。虽然还没有看到最真实的状况,但迫于当时决策层对这方面信息的紧急需要,回来后,我们汇集各种数据和资料主要卫星遥感数据和航片进行分析,到了6月14日,我们完成了地震生态破坏评估报告,生态评估结果表明,地震导致了非常严重的生态破坏,形成了覆盖10个县的生态破坏重灾区,而且我们明确了哪些区域生态损失最严重。评估报告出来后给了环保部、科技部、林业局和科学院,还给中央递交了报告的结论,马上“生态重灾区”这词也开始用起来了。

一直等到9月份,到汶川路通了,我们进去全面跑了一次,震区尤其是映秀周边植被损毁的状况使我们非常震撼,没想到那里的山体崩塌如此严重,地震中心区森林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这和看航片和卫片时感觉还是不一样,看片子时看到的是在一个大背景里面的损害,看不见具体的,总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还是理性的判断分析情况;可是真正在现场看到的时候,山那么高,人显得那么渺小,实在太震撼了。这次跑下来,印证了我们的前期判断,以前根据卫片和航片确定的重灾区基本上还是准确的。到这个阶段,我对震后生态破坏才有了理性和感性这两方面的认识。

记:我们听到一种说法,认为这12万公顷森林的破坏对全国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仅是局部问题。您是怎样看这一问题的?

欧阳:12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对全国来说可能不大,但是对当地来说几乎就是全部了。在10个生态破坏重灾县里,彭州就损失了25.7%;自然保护区也是这样,白水河保护区损失47.8%,龙溪虹口保护区损失32%,几乎就是一半都损毁了。此外,地震影响区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占全部大熊猫栖息地的60%,生活有70%野生大熊猫种群,如果针对大熊猫,这绝不是局部而是整体了。

记:从您的描述来看,生态系统受损一方面给该地区的人及野生动植物带来了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也会对区外产生影响。对区外会有哪些影响呢?

欧阳:这次地震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还会导致新的生态破坏。除了大量的滑坡体,由于森林破坏导致的裸露地表面积大,水土流失会加剧,被震松的表土的可蚀性会增大,这也会加剧水土流失,造成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泥沙淤积,主要是对长江中下游影响比较大,三峡水库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记:地质专家们认为此次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您能谈谈这种长期的生态影响将是什么?如何应对?

欧阳:地震造成生态破坏,实质上是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生态破坏。由于地质导致岩石和土壤环境的改变,引发山体的崩塌和滑坡,据地质专家估计,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可能要持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我们可以预计这次地震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也会随着地质灾害的发生而持续10年或更长时间。我们在用遥感数据分析地震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情况时已经发现:8月份地震导致生态破坏的面积大于地震刚发生不久的5月下旬生态破坏的面积。现场考查也发现,在地震发生后的6-7月份,有大量新发生的滑坡和泥石流,而且新的滑坡和泥石流还在发生,还在加剧生态系统的破坏。

前面谈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将对发生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进一步会导致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丧失

地震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水土保持、水涵养、栖息地的影响都是长期的,比如栖息地因为人工砍伐被破坏,需要30-50年才能恢复,而地震造成的破坏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对大熊猫来说有些栖息地可能已经永远丧失了。地震对四川盆地及长江干流的长期影响和生态效应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地震导致的水土流失加剧和水源涵养下降,将会对岷江、沱江等源于导致灾区的河流造成不利影响,对沿河建设的水库和水电站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地震可能持续的次生地质灾害及其生态破坏,我们需要进行动态应对。在对人民生命财产有威胁的地方,就需要人工干预;动物交流的廊道等也应通过人工干预加快恢复的速度;如果针对某种生态功能的恢复还是应以自然恢复为主。

记:汶川地震把地质和生态的密切关系展现出来,但人们习惯于将次生地质灾害归之为地质问题;而谈到生态系统时一般都是考虑野生动植物等比较多。这二者应该是什么关系呢?

欧阳: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组分,阳光、土壤、水等非生命系统也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非生命组分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组分赖以发展的基础。地震导致土壤非生命部分的破坏,也使整个生命系统损毁。地质过程与生态系统格局是紧密相关的,从大尺度来看,我国目前的东部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西部以草地为主和青藏高原从低海拔的森林到高海拔的草地垂直特征等生态格局就是长期的地质过程(如青藏高原隆起)所造成的。在中尺度来看,地质过程引发的造山运动,改变了地球表面形态,形成山地、平原等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生境条件,从而发育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小尺度来看,像汶川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至少在短期内造成的灾区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生态格局的改变,如将森林摧毁成为裸地。

记:从学科角度讲,汶川地震对于生态学来说提供了哪些新的认识和发展空间?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欧阳:这次地震之后,我们对生态和地质运动之间关系的有了新的认识。地震本身的生态破坏可能不是很大,但地震所引起的地质灾害,确切地说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导致的生态破坏却十分严重,。地震后,持续相当长时间的次生灾害还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应值得生态学工作者的关注。

该地区在过去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发生了三次大地震,但依然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地震对野生动植物的长期影响是什么?自然灾害跟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强烈的自然干扰与生物物种的丰富关系如何?这对生态学工作者来说可能也是很有意思问题。这就要进行大范围的长期监测,我们应该开展汶川地震后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过程的长期监测研究,为今后生态学工作者留下一些可靠的生态系统物种构成的本底数据和演变过程的数据,为揭示自然灾害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奠定基础。

另外,也进一步认识了遥感技术对生态研究的意义。遥感对表面破坏能够看得到,但我们是否能够改善遥感技术使之对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及生态过程也能进行监测?可以在生态监测的技术方面做出研究和改善。

生态与灾害 篇4

1 污染区域及污染物迁移

事故早期重要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是碘 (131I) , 后期主要发挥作用的核素是铯 (137Cs和134Cs) 。事故后核电站周围30km的范围被划为隔离区, 庄稼被全部掩埋。事故后放射性尘埃的扩散使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交界部分地区14万km2土地受到污染影响 (黄越承, 2006) 。事故周边国家也都加强了沿海河口地带沉积物的监测, 据监测Chernobyl核事故后爆炸放射尘埃的2%沉积到了黑海盆地, 放射物质直至今日还在不断流入黑海, (Polikarpov, 2009) 。现阶段土壤中的核素绝大多数位于表层, 铯 (137Cs) 和锶 (90Sr) 向深处迁移很慢, 平均速度为0.3~0.5cm/年, 大部分放射性核素处在没有开垦的土地表层5cm以内, 农耕的土地, 放射性物质处在耕种层, 沼泽中迁移最深能达到35cm, 这种向下迁移的程度随着土壤的潮湿程度增加, 事实上对地下水的威胁较小 (石雷和丁保君, 2012) 。

目前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严重的区域许多农作物中137Cs的含量已经下降, 但森林食品以及某些地区鱼中的137Cs超出了部分国家的规定容许浓度。大多数的放射物质锶 (Sr) 和钚 (Pu) 沉积在电站100km范围内, 因为放射性活度和生物利用度低, 其放射性通常被忽略 (黄越承, 2006) 。Thiry等人对Chernobyl事故垃圾填埋场上种植苏格兰松 (Pinus sylvestris L) 的林地进行了研究, 发现种植密度在3300株/hm2时, 森林地下垃圾填埋沟里的放射物质发生重新分配。事故发生15年后填埋沟上的标准木地上生物量累积的137Cs和90Sr是不在壕沟上的树木的1.7倍和5.4倍;量化分析放射物循环发现树木每年能吸取填埋沟垃圾中0.82%的90Sr和0.0038%的137Cs;树木优先从深层土壤吸收90Sr却只从浅层污染较轻的土壤吸收137Cs;被植被吸收向上转移的90Sr通量与Dewiere等2004年研究得出的通过渗漏向地下深层转移的通量结果相当;通过预测模型计算得出植被种植40年后90Sr循环通量最大, 结果是填埋沟90Sr总量的12%经生物量周转转移到表层土, 而7%存储于生物量中 (Thiry, 2009) 。

2 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Chernobyl事故区域在独特的环境因子剧烈变化后, 成为长期生态学和生物学后果变化趋势及选择强度研究的自然实验场。

研究结果表明, 反射光谱测量可用于检测放射性核素污染对植被的影响, Chernobyl事故污染造成了排放区内树种丰度和树种分布显著变化, 400hm2的欧洲赤松 (Pinus sylvestris) 因高污染致死, 这些区域已由白桦树 (Betula pendula) 自然演替而替代。通过对受污染区域树叶的光谱反射特性检测研究表明, 叶片色素含量 (叶绿素a和b, 类胡萝卜素) 和生物量的变化也可以作为水分和营养匮乏以及其他环境受到影响的指标, 通过对白桦树和欧洲赤松实验室和原位光谱辐射度的分析证明, 叶绿素红色光谱和三通道植被指数 (TCHVI) 与90Sr和137Cs在叶片中的放射性比活度相关, 并与137Cs在土壤中的存量有关, 因此反射光谱遥感方法被用于监控、评估放射性核素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Davids, 2003) 。

研究表明, 此次灾难对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对生态系统从伤害到增强变异都有发生;核辐射的影响依赖于事故初期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大多数暴露于辐射的植物和土壤动物群落都表现出了依辐射剂量而变化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变化;而另一方面, 小哺乳动物甚至在栖息地大量辐射存在情况下分类学物种多样性和数量方面都没有下降;大多数研究表明, 植物和动物群落在事故后第一年出现了高增长, 大多数案例表明剂量效果关系是非线性的, 单位剂量的变化率在低剂量时比较高, 接下来几年里, 背景辐射值下降率比突变率下降要快很多;动植物群落也在辐射环境中的长期暴露下有了一定的适应迹象, 显示出了基因表达调节的在长期辐射下的外在适应机制 (Geras′kin, 2008) 。

乌克兰Schmalhausen动物研究所对事故以来核工厂周围隔离区的野生动物进行的长期生态学调查研究, 基于乌克兰以往鸟类迁移的观察资料, 评估了137Cs和90Sr在隔离区候鸟体内的含量, 而且还选择一些动物物种作为环境状况的标准指示生物, 他们的结果表明相对放射性核累积、迁移和累积因素在不同物种呈一定季节性和长期性变化规律, 99%的隔离区并不直接受辐射的影响, 人员撤离、农业和森林管理停止以及大规模排除污染是这些区域生态变化的主要因素。直接辐射毁坏森林后, 营养链的崩溃和病死树昆虫害虫的爆发导致了其次级生态变化。在初始变化之后, 由于自然资源、捕食者和偷猎者等的系列变化, 隔离区的动物密度和分布达到一个稳定的极限值。

3 污染事故后的生态评估和恢复研究

评估首先应以污染物浓度等值线来确定受污染区域及其分级, 然后按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制定农业、森林和水等系统的严格抽样方法和连续监测检测系统, 提出农业、林业和水体系统保护和补救的系统措施并对其进行了放射学和成本效益评估, 但是由许多相关保护、恢复等的评估被列为保密数据, 报导多为灾害补救措施经验 (Aleksakhin, 2006) 。

由于污染物排放是在春末夏初的动植物活动旺盛的季节, 在生物链中的积累提供了条件, 所以放射性核素在不同环境中的迁移和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积累的规律性研究的积累对减轻此类事故后果非常有价值。事故后乌克兰Schmalhausen动物研究所成功地在隔离区引入的一群蒙古野马群体保持了稳定增长, 通过对比不同物种的长期观测研究重新评估了若干自然保护区的状况, 并提出了建议扩大这些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等保护措施 (Frantsevich, 2006) 。

4 结语

国内外在核污染灾害对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影响的长期科学观测和研究, 对今后在灾后生态监测方法学的建立及灾后垃圾填埋场和生态系统经营管理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科学研究和社会管理是提高应对灾害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加强科学研究储备方面, 要重点解决监测仪器设备、分析方法的储备以及监测技术研究和人员培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方面政府要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制度的建立, 才能有效避免因恐慌和没有科学证据的谣言的传播干扰社会公共秩序, 提高全社会对生态灾难的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能力。

摘要:综述了切尔诺贝利 (Chernobyl) 核事故后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以及事故发生后三十年来针对其核污染的一些生态学研究结果, 以供公众了解普及此类生态灾害方面的知识, 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在生态环境安全监测、管理方面作为参考。

关键词:切尔诺贝利,核污染,生态系统,监测

参考文献

[1]Aleksakhin, R.M., Sanzharova, N.I., Fesenko, S.V.Radioecology and the accident at the chernobyl nuclear power plant[J].Atomic Energy, 2006, 100 (4) :257~263.

[2]Davids, C., Tyler, A.N.Detectingcontamination-inducedtrees tress with in the Chernobyl exclusion zone[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3, 85 (1) :30~38.

[3]Frantsevich, L.Chernobyl核事故以来隔离区动物生态的研究概况.动物学研究, 2006, 27 (6) :647~655.

[4]Geras'kin, S.A., Fesenko, S.V., Alexakhin, R.M.Effects of non-human species irradiation after the Chernobyl NPP accident[J].Environment Int ernational, 2008, 34 (6) :880~897.

[5]Polikarpov, G.G., Egorov, V.N.Response of the Black Sea ecosystem to the Chernobyl nuclear accident[J].Marine Ecology-Progress Series, 2009, 376:307~308.

[6]Thiry, Y., Colle, C., Yoschenko, V., et al.Impact of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plantings on long term Cs-137 and Sr-90 recycling from a waste burial site in the Chernobyl Red Fores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2009, 100 (12) :1062~1068.

[7]黄越承, 周平坤.切尔诺贝利事故对健康、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6, 26 (3) :309~312.

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篇5

班级:资勘1011姓名:姜定学学号:2010118512145

【摘要】地质环境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同时, 地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尤其是近年来,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度加大, 地质环境的改变与变化更是超乎想象。如果地质环境的改变超出了本身的适应能力, 就产生了灾害现象, 地质灾害就是其中之一。地质灾害的产生, 离不开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总是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在这个环境中, 一系列的条件控制着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严重程度、危险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地质环境控制着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字: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研究成果

一、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及形成机制研究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 包括人类与生物活动的诱发作用所引起的自然变异在内, 无时无刻不在地球表层这一人类活动场所表现出来, 当自然变异的强度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时, 便构成了自然灾害。在各种自然灾害中, 地质灾害是常见的一类。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泛、频繁而多发,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环境与灾害的形成主要受两大因素控制: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类社会活动。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其环境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并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表面上看,地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地质环境的变迁和地震及地质灾害的产生;水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水环境的变化和水灾害(包括海洋灾害)的发生;气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气候环境的变化和气象灾害的发生;地球表层系统和生物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物灾害的发生。然而,从深层次看,由于地球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各个圈层自身运动变化的同时彼此也在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各个圈层的运动和变化又受控于全球运动与全球变化,并受着太阳及其他天体运动和变化的影响。由此看来,地球各个圈层的环境与灾害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彼此相关形成环境灾害系统,作为地球系统的一个分支,属于全球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基于这一认识,环境灾害形成机制的研究需要以现今地壳运动理论研究为基础,尽管目前对现今地壳运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尚有分歧,但针对环境灾害这一特定的研究对象,天地生相结合的系统论整体观应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二、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

地质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和杜绝地质灾害的发生,遏制生态恶化,已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因为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两者是相互依存的,那么解决好灾害地质的防治工作也为环境地质的稳定做出一定的贡献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下面以边坡为例。

1、地质灾害体防治工程技术方案

1.1防治目标

如:滑坡治理的总体目标是:采用积极有效的防护工程措施,防止风化和雨水冲刷及下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避免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确保居民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保障周围居民区的正常生活秩序。

1.2、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边坡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突出对重点地段和部位的治理;

(3)边坡防护的各项工程措施,应尽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且施工方便,可操作性强。

2、工程监测设计方案

在边坡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在边坡顶设置简易监测措施,实时监控削方工程和防护后的边坡动态,检验放坡及防护效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置简易监测措施,主要以坡体表部地表变形观测为主。简易地表位移监测派专人进行,定期巡查,超前预报,主要以肉眼观察为主,必要时设置简易观测桩、点。特别是在降雨过后应巡视坡体及防护工程措施是否有明显变形或位移。若发现坡体出现宏观变形或防护工程有明显位移变形,应迅速上报主管机构,以便及时妥善处理和决策,确保边坡区生命财产设施的安全。

3、边坡环境现状

(1)社会环境:封开县塔山二路边坡位于封开县城内,坡体有民居10余户,共居住30余名群众,居民房屋多为简易两~三层混凝土砖房结构,室内生活设施简陋。居民日常生活沿山体年久踩出的小道及踏步出行,居民总体生活环境较差。

(2)水环境:坡体表面无明显截、排水沟设施,雨季坡体排水不畅,靠居民自行修建的保护房屋的简易排水沟,将雨水引致无民居建筑物的坡面排放。雨水自坡顶沿坡面无序排放,携带大量坡积物、残积枯草、生活污水和泥沙,汇入坡脚江口镇中学教学楼地面排水沟,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对城市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3)生态环境:坡面植被覆盖率较低,尤其是坡体下部分坡面几乎完全裸露,零星分布几株灌木拦截部分雨水冲刷下来的坡体残积枯草和生活固体垃圾,生态景观较差。坡面的水土流失严重,雨水冲刷痕迹明显。坡面房屋结构形式不一,零星分布,生活生产物资堆积坡面,对坡面生态景观也有一定的影响。

4、治理前环境影响预测

封开县塔山二路边坡排水设施不良,坡面植被覆盖率较低,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

在本项目施工期间,拆迁、工程占用土地、施工扬尘、施工噪声等都会给城市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质量和环境噪声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本工程施工期较短,对该地区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同时,只要施工期间制定严格的环境评价体系,合理优化施工工艺,精心组织施工,严格管理,采取各种相应的环境污染预防和缓解措施,可将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不会对坡体周围环境带来不可恢复的永久性影响。

6、治理后环境影响预测

通过对边坡进行加固防护处理,可明显改善坡面的环境状况。工

程完工后,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坡面排水设施良好,可防治滑坡和

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发生。

一、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

从地质环境保护角度来说, 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 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地质灾害越严重, 发展速度越快, 危险性越大, 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就越大。

1、地质灾害的形成及类型

灾害地质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 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按其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 常见的地质灾害共有 11 类、48 种, 它们是: 地壳活动灾害, 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面变形灾害, 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 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水库灾害, 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海岸带灾害, 如海平面升降、海风暴潮等;海洋地质灾害, 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特殊岩土灾害, 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土地退化灾害, 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 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壤污染、地方病等;水源枯竭灾害, 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等。

2,环境地质

环境地质指由岩石、水和大气物质组成的体系。或仅指岩石团及其风化产物。环境地质是地球演化的产物。地质环境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 而且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 而且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环境地质变化常表现为一定的周期性,一定地域在一定时间段完成一个渐变到突变过程, 从而破坏地质环境, 产生地质灾害, 这就是地质灾害的地带性、突发性与准周期性。

二.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成果

环境保护是研究和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等使自然环境恶化,而寻求控制、治理从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地质环境破坏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生产,预防地质环境恶化,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1、地质灾害防治也须遵循防止致灾作用发生和防止其与受灾对象遭遇这两种途径。防止致灾地质作用发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灾害险情出现之前, 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杜绝或减少致灾作用发生的条件和机会, 这是“防”;二是当有险情出现后, 根据保护受灾对象的需要, 采取工程治理措施, 制止其发展成灾, 这是“治”。

2、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对于矿山企业来讲,除了政府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外,还要从科学技术上加大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从源头上杜绝对地质环境产生破坏的因素,严把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门槛,要将国家政府职能部门深入到环境治理当中,泛泛而论的治理方案编制,要从技术上体现谁编制谁负责的原则,空洞无效的方案要追究法律责任。总之,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因此积极推进《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建议将《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列入国务院法制办公立法计划,使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早日纳入法制轨道。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据《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为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使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 1] 陈静生.环境地学[ 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6.[ 2] 游东泉.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问题分析及治理方案.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

局九三三队。

[ 3]段秀铭,郑庭明.山东省地质灾害分区与防治对策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07,23(4):1-6.张进德,张作辰,刘建伟,张德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S].

[ 5 ] 马宗晋,方蔚青,高文学,等1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M]1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1132-1381

[ 6 ] 马宗晋,高庆华,张业成,等1灾害学导论[M]1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63-951

[ 7 ] 科学技术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灾害综合研究组1灾害#社会#减灾#发展

[M]1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134-50,166-1781

[8] 侯恩科,郝珠成,王向阳,等1凤县铅锌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1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1,(05): 12-141

[9] 徐友宁,何芳,袁汉春,等.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研究120021

[10] 李长洪,任涛,蔡美峰,等1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与方法1中国矿业, 2005, 14(1): 29-331

[11] 唐春,李波1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复垦1中国水土保持, 2007,(2): 25-271

[12] 梁凯,兰井志,郑伟1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7,(11): 19-211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等.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1.[14] 张维宸,刘建芬,张春花.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问题及对策[J].[15] 张维宸,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河北省遥感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21

生态与灾害 篇6

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社会福利效应

生态公益林是以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国土保持以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类型, 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能为人类社会提供初级生产等支持功能, 燃料等供给功能, 水源净化等调节功能, 旅游、美学等文化功能, 其生态绩效极为显著。如浙江省自2001年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以来, 经过多年的努力, 3000万亩重点公益林在涵养水源、改良土壤、改善小气候等生态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仅2005年就发挥生态效益722.66亿元, 其中, 涵养水源223.79亿元, 固土保肥、改良土壤92.02亿元, 固碳释氧295.38亿元, 森林储能16.98亿元, 森林减灾25.35亿元, 森林生态旅游69.14亿元。2006年共发挥生态效益816.57亿元, 其中, 涵养水源241.36亿元, 固土保肥、改良土壤97.91亿元, 固碳释氧340.65亿元, 森林储能19.58亿元, 森林减灾32.32亿元, 森林生态旅游84.75亿元, 同2005年的生态效益相比, 增加了93.91亿元, 增幅为13.00%。

2.自然灾害风险诱导生态系统退化

由于生态公益林大多位于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及水土流失地等区域, 生态区位非常重要, 但生态状况却极为脆弱, 暴风暴雨、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常对其生态效益的发挥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2008年初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就造成福建、安徽、广西等我国南方部分省区的生态公益林区大面积受灾, 导致林木遭受倒伏、劈裂, 林分结构大面积破损。以浙江省为例, 全省公益林受灾面积1172.30万亩, 占公益林总面积的39.64%, 受灾程度中度以上的面积为702.61万亩, 需恢复重建, 占公益林受灾总面积的59.93%, 其中重度、强度受灾面积为350.00万亩, 占受灾总面积的29.86%。平均郁闭度从原有的0.57下降到0.52, 降幅为8.77%;建成面积下降到1776.00万亩, 降幅为18.38%;生物总量减少到12235.37万吨, 降幅为8.75%。生态功能显著退化。因受灾公益林绝大部分位于海拔较高的地区, 故自然恢复能力不强, 而人工恢复和重建的难度也较大。

然而, 目前关于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建立林业风险基金及政策性保险制度的构建等外部因素的分析上。这些对策建议虽然富有较强的建设性,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然灾害对生态公益林造成的损害, 但却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把生态公益林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忽视了生态公益林建设主体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生态公益林抗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未能触及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核心与根本;二是由于这些外部因素需要通过生态公益林建设主体而起作用, 因而也不利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 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出发, 探讨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

二、组织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链接

1.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内部控制的需求

生态公益林主要是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其经营目的, 建设生态公益林, 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战略方向指明了一个组织如何去实现其目的, 而目标则将目的转换为一个可衡量的、可操作的且可实现的创造生态效益的措施。许多因素影响到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其自然灾害风险的防范, 进而决定了组织能否合理地追求并完成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战略。一个严格的创造生态价值的方法要求组织能有效地管理所有重大的和可能发生的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 既包括生态公益林的林地及林分结构等的风险管理, 也包括宏观层次上的整个组织的风险管理, 还包括各个部门或小班层次上的微观的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和恰当分析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的成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脆弱性及灾害恢复力等因素, 进而设置具有预警作用的各种控制措施, 用于衡量具体的指标, 提出必要的修正, 并以汇总和整合的方式进行反馈, 以便做出恰当的决策。有效的管理需要借助内部控制来监督和防范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 以实现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战略目标。

2.组织治理和风险控制

组织治理是有效的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控制不可或缺的过程, 监控风险、确认控制措施能够适当减缓这些风险, 有助于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的实现。组织治理始于对组织提供各种资源的广泛受益主体, 这些相关主体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组织治理的直接或间接的受益者。一些相关主体对组织治理的参与, 导致在各权力主体间形成不同的权力边界。针对不同的权力主体, 需要确立相应的控制权, 建立分权与制衡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组织治理可以置于组织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及组织与其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背景下来理解。较早的治理研究Cadbury (1992) 报告中, 将治理定义为指导和控制公司的系统。[1]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DC) 认为, 组织治理提供了一个结构, 通过该结构制定组织的目标, 确定实现这些目标以及监督业绩的手段。[2]理性的治理主体追求的是治理效率, 而理性的经营者则追求经营效率。良好的组织治理能有效地化解分歧, 凝聚力量, 降低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成本, 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获得相应的回报。

不同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以及不同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信息和治理可能有着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差异较大的需求, 而且, 组织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也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潜在利益冲突。有效的治理需要足够的资源来监督和控制风险, 实现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治理目标, 这需要借助内部控制。如果一个组织遭遇重大的内部控制失败, 则实现其目标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近年来, 组织治理的质量一直受到质疑, 众多学者对这类失败的研究表明, 治理不善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源。2008年初南方的大雪灾, 更加凸现了在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独特模式下, 加强对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进行风险控制的紧迫性。

3.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

内部控制产生于实际管理的需要, 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内在需求, 从最初的内部牵制发展而来。在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先后经历了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等几个阶段。

按照代理理论的观点, 组织是契约的综合, 是以契约形式组成的具有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的集合体。内部控制实质上就是组织内部契约的体现, Fama (1980) 依据契约理论, 认为组织内部的谈判、监督、执行和约束等, 必须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维持契约的有效性, 从而保证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3]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组织的契约关系特征是决定其治理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而组织治理的有效性则取决于信息的沟通与协调及组织控制风险的能力。现实中, 组织的文化差异以及环境因素都对内部控制的运行产生显著影响, 因而激励、监督及控制权市场等经济学措施在解决组织利益冲突这一问题上, 并不都是十分有效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如果没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组织治理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或者从另一个层次上, 组织治理的核心问题, 是以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为前提。COSO (1992) 的内部控制模型正是提供了组织能够评估其控制系统、并决定如何加以改善的标准, 实现了管理和控制的有机结合, 把组织治理包含在内部控制的环境要素之中, 强调控制要以提高效率、降低资源损失风险和对法律法规的遵循为目标。[4]

管理学视角下的内部控制, 在实践上源远流长。但是, 最初的管理控制主要是靠经验进行, 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标准, 过度依赖对过程或事件的忠实记录。组织内部控制的概念是法约尔 (2007) 在1908年提出的, 他认为控制是一种证实各项工作是否与原定计划相符的管理功能, 其目的是为了各部门工作及组织运营的顺利进行。[5]Mia (2000) 的研究表明, 运用广泛的管理控制系统措施, 可以提高组织的业绩。[6]Ittner和Larcker (1995)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 如果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非财务绩效评价和激励手段, 全面质量管理并不能对绩效产生明显的效应, 尽管其已被组织广泛采用。[7]内部控制尽管贯穿于组织的所有管理活动, 并渗透到组织各部门的工作之中, 但Ruefli和Sarrazin (1981) 注意到, 环境的不可预见性和模糊性使得长期计划往往成为短期控制的难题。[8]Lorange和Murphy (1984) 通过研究发现, 组织内部抑制战略控制有效实施的障碍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系统障碍及其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二是由管理者的认知能力限制和既得利益约束而产生的行为障碍。[9]Sage和Rouse (1999) 认为, 面对混沌环境的影响, 即使是确定性的系统也有其内在的随机性, 组织只能在远离平衡的状态下稳定, 因而组织需要采取具有自我引导性质且能进行实时调整的计划、管理和控制方法。[10]虽然管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引入了不少新的控制手段和方法, 以此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但是与丰富多样的管理实践相比, 管理控制理论的发展还是相当缓慢的, 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化。

4.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发布以后,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 组织面临的风险因素日益复杂, 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原有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存在的一个最主要缺陷就是缺乏对组织风险管理的重视。因而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都一致认为内部控制应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于是, 在原有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 结合萨班斯法案和SEC规则的相关规定, COSO于2004年9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构成, 而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则由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八个要素组成。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 增加了目标制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反应三个风险管理要素, 并扩大了相关要素的范围。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强调风险管理不是一个事件或环境, 而是一系列渗透到组织各项活动的行为, 因而需要从组织层次、经营单元层次以及经营过程等所有层次上进行管理。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建立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 并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纳入其中, 使内部控制成为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组织不仅可以借助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来满足其内部控制的需要, 还可以转向一个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因此,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范围要比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更为宽泛, 是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扩展。

COSO (2004) 认为, 风险管理是否有效, 是在对内部控制基本构成要素是否存在和有效运行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判断, 构成要素同时也成为有效内部控制的判断标准。不同规模、行业的组织在实施这些构成要素时可能存在差异, 但是, 这些基本的概念都应该存在。[11]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不仅使内部控制的内容更加全面, 还能使其更充分地反映、揭示和应对风险, 从而促使内部控制更为健康地运行。这就为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三、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一个分析框架

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各内部要素的集合, 是内部控制所有其他要素的基础, 为其他要素提供约束和结构。内部环境影响生态公益林经营活动的开展及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反应。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生态公益林大都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 基础设施薄弱, 至今还有不少生态公益林区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 有的林区还不在移动通讯的覆盖范围之内。在网络信息日益普及的今天, 这些林区逐渐被边缘化, 与外界的沟通渠道少且相对不畅, 同林区附近村民的交往也比较少, 并且常常因山林权归属等问题而发生纠纷。这都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者的道德价值观、护林员的胜任能力以及管理层的风险理念产生较大影响。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必须首先考虑这些因素。

2.目标制定

目标制定是生态公益林风险管理的起点和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的前提。确定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战略超出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单位风险管理的范畴。然而, 战略和经营过程中对内在的各种潜在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 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评价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其背景也是必不可少的。灾害性的自然事件是生态公益林建设者无法控制的, 但是生态公益林建设者可以通过技术研发、林区规划、树种和种植的选择等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然灾害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风险管理为生态公益林建设者提供了一个将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组织的任务和风险偏好有机结合起来的过程。

3.事项识别

由于目标的实现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生态公益林建设者需要对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潜在事件进行识别。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自然特性与其所占用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地形地貌密不可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公益林的福利效应。此外, 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需要考虑的事项还包括:生态公益林区常见的或偶发的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特征, 干旱、台风、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种类以及灾害发生的频率等;林木树种选择、林分结构特征以及地形地势对森林的影响;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绩效评价以及林权制度改革等。

4.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对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生态公益林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 尤其是在特定的区域尺度上描述和评估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人类活动对生态公益林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这些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生态服务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因而在评估时需要考虑参与评估的风险源、危害的结果、以及评估受体的空间异质性。一些风险是离散的, 而另一些风险则是连续的, 有的还会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因而还需要考虑两个或更多事件联合发生的风险。

5.风险反应

对于经过识别和评估的每一种潜在的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而言, 都经过了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在此基础上, 根据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风险发生的诱因、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和风险的重要性水平, 结合各林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实际, 做出接受、规避或缓解的风险应对策略。缓解的措施包括分摊、转移和减少风险, 这取决于风险和收益的比较及组织对风险的偏好。有效的风险管理, 是能够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都包含在一定的风险容忍度之内的风险反应方案。

6.控制活动

许多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都可以通过建设和经营过程中的合理规划进行适当控制, 这些规划能够限制或减少生态公益林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量值。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生态公益林建设者的风险管理意识, 使相关的风险控制活动成为其自觉的选择;针对各林区的不同情况, 通过造林方式及树种的选择、幼苗林分管理和施肥等, 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危害程度;采取发行相关证券、使用衍生工具等金融创新, 分散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从而将一些不可接受的系统性风险转化为剩余风险。

7.信息与沟通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和控制活动能够提供生态公益林建设单位各个层面的必要风险管理信息, 这些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 需要以一定的格式和时间间隔等形式进行确认、捕捉和传递, 从而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各个层面都能各司其职。为使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给相关人员, 有效的沟通通常包括向下的信息流动、平行的信息流动和向上的信息流动。但是, 特定的风险信息在生态公益林建设单位内部,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进行沟通, 而受生态公益林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现实通讯条件的制约, 风险评估信息应采取何种方式传递给外部利益相关者, 值得关注。

8.监督

在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系统建立起来之后, 为了确保其能够切实有效地执行并适应情况的变化, 还需对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和执行质量进行评估。对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监督, 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持续监督和个别评估。持续监督存在于日常的经营过程中, 并对情况的变化做出动态的反应;而个别评估则关注例外事项的观测和检查。通过对已识别风险的变化进行监督, 还能够发现生态公益林经营环境中新的风险和动态,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摘要:现有的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 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出发, 借鉴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理论, 从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八个方面, 探讨了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Cadbury Committee.The Committee on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Report of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R].London, 1992.

[2]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R].Paris, 1999.

[3]Fama E.Agency Problem and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 1980, (88) .

[4]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COSO)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R].New York, 1992.

[5]法约尔著, 迟力耕, 张璇译.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6]Mia.Just-in-time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s and Profitability[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2002, (02) .

[7]Ittner, C.D., D.L.L arcker.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Choice of Information and Reward System[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upplement1995, (33) .

[8]Rufil T., J.Sarrazin.Strategic Control of Corporate Development Under Ambiguous Circumstances[J].Management Science, 1981.

[9]Lorange P., D.Murphy.Considerations in Implementing Strategic Control[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984, (04) .

[10]Sage A.P., W.B.Rouse.Handbook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M].New York, 1999.

地震与灾害医学 篇7

1灾害与灾害医学的定义

灾害是指人为或自然灾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国际减灾委员会对灾害的定义是“一种超过受影响地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世界卫生组织将“灾害”定义为“任何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人的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 当其破坏力超过了发生地区所能承受的程度而不得不向该地区以外的地区求援时, 则认为灾害发生了”。

灾害医学是指灾害学和医学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兴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 旨在阐明各种灾害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 寻求有效的医学救援和卫生防护对策与措施, 为受灾者提供预防、救治、康复等卫生服务。地震中的灾害医学研究主要关注地震对人体损害的规律, 并以此制定合理的卫生保障方案;动员必要的卫生力量和将其组成严密的救援网络;充分发挥医学科学技术能力;控制灾害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保护灾区居民健康。其研究范畴包括预警、防范、检测、诊断、组织救灾医疗队、现场救治与转运、送往医院内进一步救治、卫生防疫、心理、康复等方面。

2灾害医学的发展

全世界由于灾害而死亡的人数居第4位, 对36岁以下青年而言, 灾害造成死亡已是第1位。据统计, 全世界平均每两秒有1人死于灾害, 每50秒就有1人因灾害受伤。灾后生态环境破坏、灾民迁移、城市基础设施遭破坏、食品供应困难、居住环境恶劣等都会导致不同类型疾病的发生。所以, 灾害的发生往往会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起因。灾害医学的目的是对灾害引起的健康问题进行预防、快速反应和康复。基于其特点, 灾害医学正在成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而崛起, 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

灾害医学的发展是人类主动应对灾害的反映,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1963年, 世界首个灾害医学救援组织由瑞典国家医学防护咨询委员会成立, 成员包括瑞典武装力量总司令、红十字会、国家健康福利会、国家民众保卫会、瑞典医学委员会、军队防护医学咨询委员会等的代表, 该组织在摩洛哥阿加迪尔和马其顿斯科普里大地震的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73年, 德国美因茨举行的国际会议讨论了特殊情况下的医疗救护问题, 并提出在灾害及事故发生时对遇难的危重伤病员如何做到及时救护的问题。1976年, 来自7个国家的10多名麻醉科、内、外科医生在日内瓦, 进一步探讨完善日常急救复苏方法和制定灾害救援体制的可能性, 并组织成立“美因茨俱乐部” , 专门探讨和发展急救医学与灾害医学问题, 该俱乐部现已更名为国际急救和灾害医学联合会 (world association for emergency and disaster medicine) 。1977年以来, 联合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急救和灾害医学会议, 有力推动了灾害医学的发展。

3灾害医学与生殖健康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和完善, 灾害医学由医学紧急救援向灾害综合预防和灾后中长期医疗干预发展。目前, 灾害医学已从单纯的学术研究演变成为一些国家的政府行为, 灾害医学出现了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合作的发展趋势。

灾后生殖健康是近十余年来才得以广泛重视的问题。妇女是灾难发生后最易受伤的人群之一, 身体和精神上都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和痛苦。压力、营养不良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儿都非常不利;妇女在怀孕或哺乳期间所能得到的家庭支持和温暖可能会因为灾难而减少或失去;已经遭受身体或心理创伤的妇女难以获得足够的医疗和情感支持;年轻、单身、寡居或残障的妇女可能遭受性暴力;家庭破碎、社会失去秩序, 妇女可能为了生活、食品、庇护所或寻求某种保护而从事性交易;由于卫生保健条件和避孕措施水平下降, 性传播疾病和生殖道感染增加;由于内分泌系统的紊乱而引起月经紊乱;由于灾害造成大量人口损失, 妇女不得不承担起生育后代的重任, 身体和心理压力增加。此外, 医疗卫生系统的瘫痪、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的缺乏, 妇女无法便利地进行有关生殖健康的咨询和就诊, 生殖道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1994年, 世界灾后妇女与儿童联合大会后出版了有关灾后妇女生殖健康防治手册, 提出妇女在灾后所面临的健康危机和相应干预措施。例如, 提供计划生育信息和服务、艾滋病的教育与预防、性传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 并号召全世界行动起来, 以帮助灾后妇女的合法权益和生殖健康得到应有的服务和保护。1995年, 开罗大会是联合国第一次针对灾后妇女生殖健康问题而举办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会, 大会通过了系列决议和法案, 并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系列指南, 其目的是要保障灾后妇女生殖健康需要, 并保护其合法权益。大会同时重新定义了生殖健康的意义, 它不仅是指个体的生殖系统在生理上没有疾病的状态, 而且更全面地包括了个体生殖系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层次上均能达到一种完美状态。认识到灾后妇女生殖健康的需要、影响因素、疾病分布、防治措施等对于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以及相关临床实践等将有重要启示。

4我国的灾害医学

灾害对人类生命与健康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与伤害, 关系着个人、家庭、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从历史上数次大的灾害爆发来看, 及时的医学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 可有效缓解或降低受灾人群的生命危险。我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2002年4月正式成立。目前, 已具备了参加国内外地震紧急救援的能力。

随着全球性各种灾害的发生, 以及给人类健康、生活造成越来越多的破坏和威胁, 以研究和实施灾害医学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挽救人的生命安全为基本目的的灾害医学在我国越来越令人瞩目。我国灾害医学研究刚刚起步,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断探索灾害医学理论与方法, 建立灾害医学模式, 促进灾害医学的发展。在重大灾害发生时, 首先应依据预案迅速启动灾害医疗救援系统, 对伤病员与社会公众心理应激障碍进行评估和处置, 调查和评估传染性疾病的疫情, 灾后医学研究则包括基层医疗、检疫和卫生体系的重建、伤病员灾害后期疾病诊治与心理健康咨询等。

山区滑坡灾害与防治对策 篇8

1 滑坡的机理与产生的必要条件

1.1 滑坡的机理

从滑坡的运动形态看, 一般包括以下过程:岩土体由于地表及地下水活动、河流冲刷、人工切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坡体内产生蠕动变形, 并不断扩大形成主滑段, 然后牵引后部形成拉张裂缝, 由于滑动面的贯通, 主滑段和牵引段的推力造成前部的挤压, 进而产生整体向前滑动, 寻找新的平衡, 并在下方逐渐稳定和固结。可进一步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蠕动阶段:指主滑带发生蠕动变形, 后缘有微裂缝。整个阶段的稳定系数在1.5以上;挤压阶段:滑坡前部抗滑体明显受到挤压, 牵引段有小量移动, 后缘有不连续张开裂缝。整个阶段的稳定系数在1.1~1.15左右;微动阶段:主滑段已在明显移动, 后缘的张性裂缝继续下错, 边坡两侧出现羽毛状压扭性裂缝, 前部显露隆起现象。整个阶段的稳定系数在1.0~1.0 5左右;滑动阶段:滑坡时滑时停, 后缘的张性裂缝全面贯通, 边坡两侧出现连续性压扭性裂缝, 前部出现压扭性裂缝, 随后形成滑坡的大滑动。整个阶段的稳定系数在1.0以下;滑带固结阶段:滑坡体在新的位置分散弃置, 滑体随着岩土的推挤, 裂缝逐渐闭合、充填, 滑带重新固结, 并慢慢稳定下来。整个阶段的稳定系数又恢复到1.0 5~1.1 5以上。

1.2 滑坡产生的必要条件

滑坡产生的必要条件有:地层岩性构造:即边坡岩土体构成滑坡物源, 其内必须存在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及软弱层。对岩层滑坡来说还有层状、碎裂、散体等地质构造控制;地形地貌:即边坡岩土体分布的地形地势不利于该岩土体的长期稳定;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暴雨多发区或异常降雨地区中, 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尤其是对滑坡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作用最为突出;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切断顺向坡岩层竖向支撑脚、挖去碎石土被动区土体, 斜坡顶加荷、破坏原有坡体的水理性质、爆破震动为诱发因素。

2 山区滑坡产生的影响因素

2.1 物理因素的影响

影响滑坡形成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气象因素、水文因素等, 气象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大气降水和融雪水渗入, 造成坡体加载和滑移面抗滑力降低, 特别是每年4~7月份, 恰值山区融雪季节和雨季, 融雪、暴雨及持续时间较长的降雨渗入地下, 使斜坡土层饱水程度明显增高, 导致坡体重力加大和抗滑力减小, 当其拉张分力大于抗拉分力时, 就导致了滑坡的发生, 气象因素在滑坡形成中虽属外部影响因素, 但它对于受力条件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斜坡明显起着诱发滑坡形成的作用, 因为降水渗入地下后除明显增加斜坡的重量外, 还可以在滑移面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降水渗入地下后沿黄土垂直节理和裂隙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当其长期作用和润滑于一个结构面时, 斜坡体内这一位置就会形成软弱结构面, 进而发展成滑移面, 导致滑坡的发生。

2.2 水的影响

从地层岩性分析, 碎石类土不易产生滑坡, 粘性土在受水作用后易产生滑坡, 基岩中页岩、泥岩、千枚岩、泥灰岩、云母片岩易风化及遇水软化, 易产生滑坡。滑坡的产生与水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水的作用包括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三个方面的作用。实践证明, 滑坡多集中在降雨量多的年份发生, 而且很多滑坡是在雨季发生的。地表水下渗增加了斜坡土体的含水量, 使土达到塑性状态, 降低了土体的稳定性。当水渗入隔水层时使层面问摩擦力和内聚力降低, 造成斜面坡失稳而下滑。地下水浸湿斜坡, 使土石体的容重增加, 浸湿范围加大, 浸湿程度加剧, 显著地降低了土石体的抗剪强度, 地下水位的升降, 还会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与静水压力, 地下水还能溶解土石体中的易溶物质, 使组成斜坡的土石体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 导致滑坡的产生。

2.3 人为活动的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放牧、滥伐森林、在山坡上挖沟围草库轮、挖中草药等人类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 以及局部地段的坡脚开挖、人工切坡削坡过陡、矿山开采、坡后加载及爆破振动等。填筑路堤加载也可能引起斜坡基底滑动形成工程滑坡。此外, 工程地质勘察深度不够、采取工程措施不力、施工方法不当、支挡不及时、地表排水不畅或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等。这些因素不仅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而且导致坡体受力的失衡和斜坡稳定性破坏, 引发或加速加剧滑坡的形成。

3 山区滑坡的防治对策

3.1 山区施工注重讲究施工工序与方法

对可能发生工程滑坡地段的高边坡的建筑施工, 应尽量选择旱季施工。因建设工期所限, 必须进行雨季施工时, 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加强施工技术监督管理。对建筑工程, 应严格控制采取“自上而下、分层 (分段) 开挖、及时支护”及“先锚后挖、快速筑挡”的有效施工工序及方法。在排水方面, 截水沟是经常采用一个方式, 具体做法是应设在滑坡可能发展的边界5m以外, 收集滑坡体以外或路基以外的地表水, 应予拦截引离, 采用浆砌片石铺砌。其二是采用坡面平台沟, 采用浆砌片石加固, 收集每层的坡面水, 通过纵向排水, 把水尽快汇集、引入到截水沟中, 其作用是分层拦截地表水, 避免由于汇水面积过大而引起的边坡冲刷破坏。

3.2 采用抗滑挡土墙和抗滑桩

抗滑挡土墙是目前中小型滑坡中应用最为广泛而且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采用抗滑挡土墙时, 应根据滑坡的性质、类型、自然地质条件、当地的材料供应情况等条件, 综合分析, 以期达到整治滑坡的同时降低整治工程的费用。采用抗滑挡土墙整治滑坡, 对于小型滑坡, 可直接在滑坡下部或前缘修建设抗滑挡土墙, 对于中、大型滑, 抗滑挡土墙常与排水工程、刷土减重工程等整治措施联合使用。抗滑桩是穿过滑体深入滑床以下稳定部分以固定滑体的一种桩柱。

3.3 降低人为影响

山区滑坡灾害近年频繁发生, 并有日趋加强之势, 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 其中人为不合理地利用地质环境, 导致斜坡受力条件的改变, 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此建议:在山区要根据草场的载畜量合理发展畜牧业, 切忌盲目发展和过度放牧, 禁止在山坡上挖沟围草, 严禁开挖中草药破坏草场植被, 严禁滥伐森林、矿山开采、修建山区公路和山区其它人类工程活动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经过充分论证, 在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不发生明显改变的措施和前提下, 合理开挖和施工, 防止由人为原因诱发或加剧滑坡灾害的发生。

总之, 我们就应以科学的态度, 严肃认真地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查明产生滑坡的诸多因素及其主导因素, 只有在详实可靠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安全、可靠的滑坡治理方案。

摘要:工程滑坡是建设山区等工程活动中诱发的一种常见地质灾害, 其工程整治耗资较大。介绍了滑坡的机理与产生的必要条件, 分析了造成山区高速滑坡的原因, 总结了滑坡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工程滑坡,形成机理,防治对策,灾害

参考文献

[1]赵明阶, 何光春, 王多垠.边坡工程处治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矿山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 篇9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抗滑桩

引言

矿山地质灾害是近年来频发重大地质灾害的一种, 地质灾害防御刻不容缓。海州露天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利用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涉及地质灾害问题, 还涉及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社会问题。通过对其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期实行综合治理的实践, 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修复生态环境, 控制利用已有的矿产资源、环境资源,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1 区域地质条件

海州露天矿位于阜新市区南部太平区境内。全矿区占地面积约为26.82km2, 其中露天采场占地约为6.0km2, 工业广场占地约为3.84km2, 排土场及排矸场占地面积约为14.8km2, 住宅及生活设施占地约为2.18km2。海州矿区东西长约3.9km, 南北宽约1.8km, 南帮坡度为38°, 北帮坡度为18°~20°。海州矿矿部、多数基层单位及其生活区位于采场北部, 采场东南部为高德煤矿, 北部为太平街道及高德街道。

1.1 地层岩性

海州露天煤矿是阜新含煤盆地主要含煤地层, 共有六个煤层群, 其埋藏顺序 (由上而下) 如下:水泉层群、孙家湾群层、中间层群、太平上下群层及高德层群。

1.2 岩性

阜新含煤地层为陆相盆地沉积, 岩性由颗粒不等的砂砾岩、砂质页岩、砂岩及煤层构成, 岩相及厚度变化较大, 可采煤层顶板以上岩层是由砂砾岩、粗颗粒砂岩和砂质页岩构成。煤层底板以下是由泥质砂页、砂岩夹薄煤层构成。岩层基本上为单斜构造, 岩层走向一般为N50°~80°E或东西向, 倾向为SE, 倾角为18°~22°。

1.3 断层构造

断层主要发育在矿区东区, 尤其在可采煤层顶板以上更为发育, 现已查明露天境内大小断层共9条, 其中中部一号 (F中1) 和东部一号 (F东1) 两条断层为最大, 横切各煤 (岩) 层将露天分割成三个自然采区, 本区域为中部一号 (F中1) 以西区域。主要受中部一号 (F中1) 断层影响。煤层由于受断层切割影响不仅给采矿工程带来困难, 同时也给北侧边坡稳定带来极大威胁。

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1 第四系冲积层松散孔隙潜水

第四系冲积层分布于露天北帮至细河及东南帮古河床一带, 含水层由粗砂、砾砂、卵石组成, 埋深在5.0~12.0m, , 厚度在2.0~8.0m, 由南向北逐渐变厚。该含水层底板由风化的透水性很弱的砂岩及砂质页岩构成。北侧潜水流向与细河流向一致, 潜水位标高在161.0~170.0m。

2.2 基岩裂隙水

深部基岩含水层主要由砂岩、砂质页岩构成, 隔水层为碳质页岩和结构致密的泥质页岩、。基岩裂隙水主要贮存在这些岩层裂隙中。因岩体节理发育程度差异, 所以含水层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裂隙发育的岩层地下水贮存丰富, 不发育的岩层地下水贫乏。

2.3 断层破碎带水

因为断层破碎带及其附近岩层节理裂隙发育, 所以该破碎带为岩层中主要含水层, 其赋水性受断层的产状、规模、性质所制约。

3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阜新海州露天矿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岩土体变形, 即矿山地面及采空区塌陷, 矿区边失稳、滑坡以及因采空区诱发的矿震等。结合海州露天矿矿山环境综合因素, 对矿坑北帮区域进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与环境恢复, 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恢复矿区生态环境, 将矿山建设成为集科普教育与景观于一体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区。

3.1 进行治理区剖面地质灾害勘查、地形测绘, 查明地质灾害隐患, 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为治理工程布置提供依据;

3.2 采用削坡、平整、修筑挡土墙、锚索 (杆) 、格构、抗滑桩、截水沟和排水沟等工程对北帮西部边坡进行治理及植被恢复;

3.3 附近景观工程及坑内治理区进行景观、植被恢复治理;

3.4 环坑道路两侧及及局部拆迁区绿化;

3.5 附近矿山公园主入口处步行道改线工程, 完善下坑步行道路景观;

3.6 建立北帮边坡治理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边坡稳定情况;

3.7 完善露天矿排水系统建设;

3.8 对主要断层及易滑坡带采用抗滑桩+坡脚的形式治理。

在E17-E20区段中由于N600附近煤层开采导致4#下弱层以上边坡滑动, 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因此在本区段采用两排抗滑桩进行治理。

抗滑桩设计参数如下:

抗滑桩桩径2m*3m;

N800附近第一排抗滑桩桩长20m, N700附近第二排抗滑桩桩长19m;

滑桩水平间距:10m;

抗滑桩加固深度:5.5m;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保护层厚度50毫米。抗滑桩配筋:主筋采用Ф32三级钢筋, 在迎土侧采用22根Ф32三级钢筋, 在背土侧采用11根Ф32三级钢筋。箍筋采用Ф12@150的双肢箍筋, 箍筋采用一级钢筋。

抗滑桩共设计48根, 其中第一排抗滑桩24根, 第二排抗滑桩24根。挖掘时应采取全长钢护筒护壁措施, 防止坍塌造成安全事故。

结束语

地质灾害不仅给人们带来灾难, 而且给地表环境造成破坏和难以恢复的痕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环境治理工程,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而采取的主动行为。通过对海州露天矿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期实行综合治理的实践, 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修复生态环境, 控制利用已有的矿产资源、环境资源,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为其他矿山环境治理提供了借鉴与示范意义, 为阜新的城市转型, 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保证与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DZ/T0222-2006.[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DZ/T0222-2006.

[2]关于下达2009年度第二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任务书的通知 (辽国土资发[2010]46号) .[2]关于下达2009年度第二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任务书的通知 (辽国土资发[2010]46号) .

[3]阜新矿物局海州露天煤矿.北帮边坡重点部位岩体强度试验研究报告[R], 1994.[3]阜新矿物局海州露天煤矿.北帮边坡重点部位岩体强度试验研究报告[R], 1994.

自然灾害与防治类试题 篇10

一、解答技巧

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的高考试题, 一般会选择具体的事件作为案例, 以分析某一突发事件的成因设计问题, 命题特色明显。解题中考生首先要把握住考查的目标, 是什么自然灾害?然后回忆所学知识, 分析其原因或危害, 推测防御措施。突破方法在于对试题所给信息的准确分析, 找出试题中灾害的分布特征、推测其产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 说明其可能产生的危害与相应的治理措施。

遇到“自然灾害与防治”类试题, 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要把具体的灾害放到中国或世界自然地理背景之中分析, 孤立地分析会导致答题不全面。如地面沉降的问题, 需要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相联系;城市内涝问题, 需要与我国目前的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容量相对降低联系;地面塌陷, 需要与工程建设不当相联系;煤矿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既需要联系自然特征, 又需要联系目前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加。

二、分类解答

近几年“自然灾害与防治”类的高考地理题常见的设问主要有三种类型:成因 (自然、人为) 、影响 (正面、负面) 、措施 (生物、工程、技术) , 其中关于自然灾害成因的考查方式最多。自然灾害就高频考点而言, 以下两种题型和考法最多。

(一) 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以某地的地质灾害事件为切入点, 考查“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这类考题要从题目给出的材料中挖掘信息, 结合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 由问题找对策, 如采用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以下是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1.地震的成因及防御

(1) 形成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动剧烈。

(2)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1震级大, 破坏性大;2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 人口集中;3浅源地震;4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5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6震区交通不便;7诱发其他灾害等。

(3) 减轻灾害的措施:1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2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3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4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5加强国际合作等。

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

(1) 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 如千枚岩、片麻岩等, 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 破碎严重, 容易发生滑坡。

(2) 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 往往会造成顺岩层滑坡的现象。

(3) 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湿坡面物质, 使其软化, 降低了黏聚力, 所以在大雨后的地区和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容易发生滑坡。

此外, 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

3.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

(1) 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风化物质覆盖, 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

(2) 陡峻的地形, 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 下游窄小, 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

(3) 在中、上游地区有暴雨或冰雪大量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补给水源。

此外, 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能引起泥石流的暴发。

例1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 图1 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 月20 日, 这里发生了7.0 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 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 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图示区域 (地处断裂带) 岩石破碎, 山高、坡陡、谷深, 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 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 引发泥石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 图示地区发生地震, 导致岩层破碎, 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 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 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 主要水文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有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 其中洪涝灾害是造成我国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答题要牢牢把握洪涝灾害的答题思路, 即从“天、地、人”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 降水变率大, 而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又决定了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水文特点, 因此东部季风区降水多, 且暴雨集中, 加上地势低平, 河流排水不畅, 洪涝灾害严重, 而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 乱砍滥伐, 植被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干流的调蓄能力下降, 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同时还受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影响, 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 又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以下是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的分析思路:

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

(1) 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 降水变率大, 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 支流多, 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 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 不易排出;河道弯曲, 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3) 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洪涝治理措施的分析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 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 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的洪涝治理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 对长江的洪涝治理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例2 (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 图2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 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 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 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参考答案】 (1) 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 进入梅雨季节, 降水量大, 多暴雨。

(2) 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 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解题思路】第 (1) 题, 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 属于长江流域, 再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判断其气候成因。第 (2) 题, 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 以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 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 可总结得出措施。

三、能力测试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 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2灾害强度的差异3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4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

2.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 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 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 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读“自然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示意图” (图3) 。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 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B.草原雪灾、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

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 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4.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1过度放牧, 使奶牛数量增多, 促进奶牛业的发展2乱采、乱挖, 导致鼠害猖獗, 制约奶牛业的发展3奶牛业的过度发展, 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的破坏4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

A.12 B.23 C.34 D.24

读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 (图4) 。据此回答5~6题。

5.从图中看, 长江流域1950-1990年间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 )

A.1954年、1990年B.1989年、1990年

C.1954年、1983年D.1967年、1971年

6.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地区的人为原因是 ()

1滥伐森林2围湖造田3位于我国经济核心地带4位于季风气候区5东部临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GIS中, 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7~8题。

7.洪水前的某湖泊图层与洪灾期的图层相叠加, 可以 ( )

A.分析洪水灾害的成因

B.预测洪灾期结束时间

C.了解洪水淹没范围

D.计算洪灾损失

8.在发生地震灾害时, 利用GIS可以进行 ( )

A.预测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

B.了解灾情状况

C.分析地震危害

D.计算灾害损失

9.图5为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示区域中, 水土流失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 分别说明A、B两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10.图6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 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2.C

第1题, 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 导致的灾情越大。第2题, 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则损失绝对数大, 对减灾防灾投入大则抗灾能力强, 从而大大降低灾害影响程度。

3.C 4.C

第3题, 草场自然灾害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均有影响。第4题, 过度放牧会损毁草场资源, 从而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乱采乱挖破坏草场, 制约奶牛业的发展。

5.C 6.A

第5题, 结合图示可知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1954年、1983年。第6题, 结合选项可知属于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123。

7.C 8.B

第7题, 洪灾期湖泊面积大于洪水前湖泊面积, 因此可了解洪水的淹没范围。第8 题, GIS的主要功能是空间数据分析, 分析地震危害、计算灾害损失并非是GIS空间数据分析的范畴。

9. (1) 多分布于第二级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 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 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活动强烈, 岩石破碎;暴雨集中。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 在春初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 河道淤积。

10. (1) 农业减产 (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 ;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 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 气温低。

上一篇: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监督下一篇:宽带城域以太网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