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特征(共7篇)
取向特征 篇1
现代体育的最原始的祖先是竞技演进和游戏演化而来的,在时间的洗礼熏陶和时空的不断的陶冶,筛选下,过渡到今天成为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的一种结合了社会的活动以及人类的创造美好的基本潜能的一种文化。在人类进行不断的繁衍和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不断的进步,协调和谐的过程中,这种现代体育所占据的重要的位置是不可替代并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的。现代体育的不断超前发展与传播也是在人类的文明社会超前不断的演变得以实现自己的长的,同时在其进行自身的传播的过程中,在人类社会里边不停流动和增值,也呈现出了负反馈的趋势。在人类社会不断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空间和舞台的同时,反过来现代体育的发展也对人类社会的超前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体育使得人与人之间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断交流,将不同的地域甚至是不同的种族之间的人联系在一起,在体验运动的快乐的同时实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促进和文化的多元的交流,文化的交流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基本的形态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人们的生存形态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现代体育传播对于推动现代体育的不断超前发展甚至是时代和社会的超前迈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这也逐渐成为现代人们在对体育的基本的传播方式和价值研究的领域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文通过对于现代体育在传播学,文化学以及社会学的领域中研究的内容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通过已经村子啊的文献以及调研的资料,采取多种方式,例如逻辑推理,文献参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等来实心最终的将体育传播的基本年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准确的定义的目标。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对体育传播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体育传播过程中,能实现传播的具体的途径是什么,并具体对其整个传播的过程进行相关的论述和阐明其呈现的外在的特点,并具体分析体育传播的意义和作用所在,甚至是其发挥出来的基本的社会价值。并就未来体育传播的走向作相关的预测和探讨。
1 现代体育传播的具体内容和含义浅论
1.1 什么是体育传播
要想对体育传播进行科学的规范的并十分准确的定义的话,可以这样来说:体育传播指的是人类在尽心体育信息传递和表达的整个的过程的实现。具体来看,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不同的人们之间,社会上不同种类的群体间以及大众传播媒体和途径在全社会中整体上呈现出来的体育文化以及体育的内在精神的整个形态,体育在物质方面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甚至是体育制度,行为以及体育在其内容方面在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流的实现。也可以换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就是,体育传播可以这样定义,是不同的群体之间,群体内部不同的人们之间进行的大众传播的媒介对于体育信息的传达和共享的整个的过程的实现。体育传播最终要想实现的是在不同的人们的意识里面建立一种同他人所共同拥有的一种那个总体意识使得即便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甚至是不同的宗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的人么也能在体育过程里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相互实现超越语言之外的理解和沟通,这样就能在本质上让体育是事业得到真正的迅速多的发展,并不断促进社会整体的进步,水平的提升。
体育传播的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是充分的体育信息的资源的利用。所谓的信息资源是指人们所共同认可的一种体育的能够被实践并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一种运动状态以及这种运动状态的表达和实现。这种传播过程能实现借助的媒介便是人,以及人们所组成的群体,还包括了大众媒体,都是能够进行体育传播体育信息的基本的形势。所谓的信息,也就是其传播进行的基本的东西。而体育传播的最终的目标以及其最深刻的内涵便是体育的内在精神的传承,其中的精髓的传承。在这种传承进行的过程中,体育文化的精神将发扬光大,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不同的多远文化的相互交流,互相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体育文化不断使其精髓积累沉淀下来,在时间长河的流域里,慢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生活中很多的微小的细节,这些对于人类生命质量以及价值的提升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这种目标最终能够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便是体育信息在进行不断的弘扬和传播的结果。
1 . 2 体育传播的内容和基本的模式、途径
在我们进行体育传播的研究的时候,主要讨论的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体育传播到底传播的是什么,以及体育传播到底是借助于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传播的。也即体育传播的内容以及方法。由于体育传播的这两项基本的因素对于体育的发展有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重要作用的,从而使得体育被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更高的层面上去。对体育运动的内涵和意义与价值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化和挖掘,也可以说是给体育运动加以更高的价值观念,让体育运动实现自己内在的平衡发展,还能够对于参与到其中的人们促进相应的身心平衡和发展,过度成为一种更为高尚的社会全体能参与其中的全民化运动。在这样的体育文化中,人么可以完全放松下来,消除所有的阶级意识,参与其中,感受体育运动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让身心平衡发展。甚至是上升到艺术熏陶的范围内,超越了宗教等一些的世界的束缚,让人们的尊严感得到提升,心灵也由此变得更为安定而又自由,精神世界得到了充盈,相应的生命的品质也实现了本质的内在的提升和优化。
2 现代体育传播的方式介绍
2 . 1 体育传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实现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人际体育传播,具体指的是在热门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例如,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人们亲自对于体育方面的信息和内容的介绍,不同人有关体育信息的交换和交流。在时代和历史不断的变迁的过程中,人们生活中的竞技体育与游戏在很长一段时间来占据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早期的竞技体育活动和游戏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流通的,在不同的人们之间,甚至是人和人所组成的团体之间,不同的团体之间进行游戏或者竞技体育的时候的交流和沟通。但是这种体育传播的实现呈现出以下特点,或者说是弊端:其传播的范围领域较小,在传播进行的过程中总体上表现出来没有规律性的特征。同时在进行先关的信息表达的时候,没有呈现出一定的规范性,也缺少相应的规则。当然也有相应的有点,例如在进行相关的信息的回应的时候,信息传播的比较快速,还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较为便捷,接收信息的两者的角色可以交替变化。
在人与人进行相关的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其中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在体育进行方面的引导者,其存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相关的体育传播的过程中,那些杜宇体育有着痴迷甚至是疯狂热爱的人,他们对于体育有着深刻的研究所以随其很多的内容比一般人有着更多的,充分的了解,也有着很深刻的研究,所以他们在不断从事相关的体育事业的时候就能够沉淀,积累下来自己丰富的经验,并形成自己的体育价值理念,也可以称其为“体育观”。他们可以是社会中的很多种类的群体,例如体育爱好者,专业或者是业余的运动员,体育教练等。
3 现代体育的传播呈现的特点浅析
在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其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最为明显突出的就是具有鲜明的直观性以及对于信息接收的迅速和及时的特征。在很久之前国著名报人普利特曾把体育和绯闻、犯罪一起称为是传媒吸引受众的三大法宝。可以这样表达,体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传媒方式和途径。传媒之所以能够是吸纳大众市场并收获相应的市场的受益的时候,这是一种起决定性作用的实现方式和途径。这种状况并不是很难解释的,再人类社会不断超前迈进的过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对活跃的生命力的追寻和认可。体育无论发展在那个时代中,呈现出的状态里,给人们的印象一直是同旺盛的生命力联系在一起的。育赛场上生动直观、色彩丰富、图像逼真的画面成为人们视觉的中心。它使受众在运动员的激烈竞争中看到了人类自身超越的实现,满足受众真实感觉的心理。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和分析我们大体上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体育传播是指人们对于同体育相关的信息进行传递和表达的过程。是借助于人或是人所组成的群体得以实现的。其次,体育传播呈现出的正能量—— 即直观性以及信息的即时性特征。同时在时间和空间的作用下历久弥新,变得更加有自己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同时在内涵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其价值,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
摘要:该文通过论述现代体育传播在文化学和社会学以及传播学中内容以及其最基本的原理,详尽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内容以及传播的方式方法,论述了现代体育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最基本的特点,现代体育传播的价值以及其在未来发展中的具体的走向。
关键词:现代体育,传播,基本特征,价值,发展取向
取向特征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0.0分,共100.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看书时坐立不安;如果无法移动,思想无法集中;以跳跃或手势表现情感;难专心听讲,喜欢实地感触学习;谘商面谈时需要多次休息”属于(C)型客户。
A.听觉 B.视觉 C.触觉 D.嗅觉
2.下列不属于人生四大理财目标的是(A)。
A.结婚 B.购房 C.子女教育 D.退休
3.下列不属于家庭成长期满巢期的是(D)。
A.家庭支出固定 B.教育负担增加 C.保险需求高峰 D.追求收入成长
4.(D)适用于中长期表现稳定基金。
A.偏退休族 B.偏当前享受族 C.偏购房族 D.偏子女族
5.下列不属于保险危险计量的是(D)。
取向特征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课余体育锻炼 取向特征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15-02
体育锻炼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中职学校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加强体育锻炼不仅会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获得显著的提升,而且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提升。然而,从诸多中职学校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又因为时间紧迫等因素,所以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并不多。很显然,这种情况需改善。下面笔者以宿城中专为例来展开中职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取向特征及对策研究。
一、取向特征研究
就体育锻炼项目来看,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中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都是一些常规性的项目,比如说球类运动和田径类的运动项目等,球类运动中主要是羽毛球、篮球和兵乓球,原因是这类运动器材易获得,运动形式简单,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更好的体型,具有潮流气息,吸引了相当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
就参加锻炼的场地来看,中职学校的学生多半喜欢在田径场中参加锻炼,再有就是一些明显的校园空地中,而对于室内综合馆则很少去。由于中职阶段的学生体育社团不够规模,发展不够成熟,场地意识不够明确,因此很少组织起来让更多人参加体育锻炼。
就体育锻炼意愿来看,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堂上的体育锻炼,更不愿意参加课余时间内的体育锻炼。虽有一些学生偶然参加课余锻炼,但是时间较短,频率较低,只有很少数的学生对锻炼十分有兴趣,几乎每一天都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中参加体育锻炼,比如说晨跑和夜跑等。
二、取向原因分析
(一)缺乏锻炼兴趣
当一件事情是人们所感兴趣的时候就会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中,尤其是当人们能够从做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明显的感受到好处时。体育锻炼所具有的益处很显然没有获得中职学校学生的充分认识,于是大部分学生对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都不太感兴趣。就宿城中专的全校氛围来看,大家并不积极,这也会影响后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兴趣对于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人们参与锻炼的强度。
(二)客观因素限制
课余体育锻炼中的客观因素主要指的是场地器材等因素,影响宿城中专学校的学生参与课余时间体育锻炼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场地和器材。尽管近些年宿城中专的办学规模有了显著的扩大,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体育运动场地并未得到相应程度的扩大,尤其是体育公共设施和一些必备的运动器材,并没有在数量上显著增长,当然也就不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条件。体育场馆的面积不够,同时有很多体育锻炼设施等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体育消费不足
目前中职学校的体育锻炼之所以不受学生重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体育消费观念不合理以及体育消费不旺盛。体育消费可以分为群体和个体,就个体来说,很多学生认为即便是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仍旧需要投入一部分的费用来参加,尤其是在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大的体育开销上,学生很少愿意为之买单,这种观念会影响学生日后锻炼习惯的养成。
(四)个别身体因素
身体因素对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作用经常会被研究者忽略,然而,从笔者对宿城中专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调查研究来看,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很多学生没有在课余投入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身体素质不够理想,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多学生从最初的避免高强度的锻炼逐渐演变成了不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很显然,学生将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颠倒了过来。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这就需要获得专业的体育工作者的指导和建议了。
三、改变对策研究
(一)团体带动个体
个性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能够形成更为广泛的锻炼氛围,那么也将会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其中,尤其是学校内部从事体育工作的人员应该和学校内部的社团等积极联系,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从而引起学校团体的重视,再由这些团体影响到班级个体。此外,还可以采取兴办体育活动的方式,规模大、影响力大的体育活动不仅会让班级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对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体育活动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是在一个适合运动的时间中设置体育节日,有的则是设置可以供学生选修的体育课程,这些不但保证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渠道,而且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参加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培养兴趣
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参与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并不是很热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了我国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很少上过正规的体育课,因此改善这种状况的一个关键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对参加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感兴趣。体育教师在这一领域中的专业程度较高,因此对每一个学生大致适合什么样的体育锻炼形式会有一定的了解,不妨为学生提出一定的建议,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锻炼形式,在锻炼的时间中从无到有,逐渐延长,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参与课余时间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三)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体育场地的扩大和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不是凭空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经费投入,由于宿城中等学校每一年的办学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因此也对体育场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应该对此充分重视,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场地的扩大上,尤其是专门性的场馆的建设以及器材的添加,这是保证学生参加课余时间体育锻炼的基本条件。场地的扩大和体育器材的增加实质上就是在改善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环境,环境变好了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将时间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从而让学生在思想中更加重视锻炼,在行动上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其中。
(四)定期举办各种运动项目活动
这里就体育锻炼活动来举例,每一年的篮球赛和其他的比赛只有少数感兴趣或者是擅长的人参加到其中,这种小范围内的体育比赛由于参加的人数比较少,于是就变成了少部分学生表现个人才能的舞台,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一个理想的体育比赛应该能够影响更多人参与到其中,甚至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因此,宿城中等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丰富体育比赛的活动,其中涉及的体育运动项目应该有差异,为更多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从而通过体育活动项目举办来带动更多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
总之,影响中职学校学生参与课余时间体育锻炼取向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了客观因素,也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影响中。若想要改变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不够积极的现象,就需要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地改善场地设施等客观因素,同时也要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活动来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锻炼的大潮中,从而让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有所增长、强度有所加强、效果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泉平.福建省属中职学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建构主义教学观对素质和创新教育的启示[J].体育世界,2011(3)
[2]李兰.连云港市区职业学校学生体育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教育,2013(4)
[3]王乐昌.对赣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研究[J].民营科技,2014(7)
取向特征 篇4
一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
1. 健身需要取向
在有关调查中显示, 健身需求是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取向中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 体育活动与人的机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 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机体的生理健康。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大学生对身体健康概念的认识也逐渐加深, 也愿意为健康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这说明体育运动对自身健康的保障作用这一意识已经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 大多数体育运动产生的经济代价大学生也愿意承担, 这也是乒乓球馆、网球场、羽毛球馆、溜冰场、游泳池等为大学生所青睐的原因, 对于体育运动的赞赏程度较高, 也愿意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这是其体育消费价值取向中的首要因素。
2. 心理健康取向
通过体育锻炼, 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 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为一种休闲活动, 体育锻炼不仅能够使人们在活动时感受到运动本身的刺激, 而且还能够实现精神的满足, 缓解机体精神压力, 改善或消除机体不良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机体心理状态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由于其自身学习负担以及竞争压力较大, 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其心理状态, 有效维持心理健康, 预防心理疾病的出现。目前, 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改善或调适心理状态的方法转向了体育运动, 这说明心理健康取向成为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取向的重要部分。
具体来说, 通过体育活动主要可以满足大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需求: (1) 获得精神满足感。大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较高, 精神上的满足享受是其人生重要追求之一, 而其中体育消费既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又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化, 作为一种新型消费观念在学校中得到了广泛推崇。但也容易出现盲目攀比或炫富的不良风气, 应引起学校的重视。 (2) 获得信息需求感。随着体育消费的不断发展, 体育信息消费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理念, 这与其自身年龄和所具有的创新思维是分不开的。
二行为特征分析
1. 在消费意识方面较为缺乏
虽然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的理念产生较高认同, 并以此开始产生体育消费行为, 但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实物体育消费不完全情愿, 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无偿提供体育锻炼设施和体育锻炼场所, 而不愿自己花钱买体育设施或租用体育场所, 而学校本身能够无偿提供给学生的体育设施和场所较少, 这影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 不利于体育消费行为的激发, 使大学生整体的消费意识较淡薄, 体育消费行为也较少。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校园文化的发展, 学校在体育消费市场开发方面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偿体育服务, 以刺激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
2. 在消费群体和消费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
在消费水平上, 大学生目前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次上, 而高档次消费较少。其中中低档次消费人群主要是家庭收入较低, 在体育投入能力上较弱的大学生, 这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体现在篮球、足球等操场锻炼和阅读体育报刊上。中档次的消费行为主要体现在阅读体育报刊、观看比赛上。而高档次消费的大学生群体, 本身对体育抱有浓厚兴趣, 能够购买喜欢的体育设施、体育用品和租用体育场地等, 但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非常少, 且容易产生攀比等不良现象, 需要进行规范和引导。
3. 在消费结构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体育消费可以分为运动消费、实物消费、信息消费、观赏消费等, 其结构分布能够反映出大学生体育消费方面的行为特征, 目前来看, 实物消费在体育消费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说明体育消费中实物消费占据大部分, 而运动消费则相对较少, 而信息消费和观赏消费的比例最少, 这与当地体育事业发展情况分不开, 由此可以看出, 在体育消费结构上存在一定的欠缺, 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进行调整, 以便刺激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 大学生已树立起相应的体育意识, 从其体育消费价值取向可看出, 为了促进体育消费, 学校和社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 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合理的体育经济, 以促进学生的体育消费合理化, 推动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这对于推广体育运动和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莉华、郭敏、彭宗平.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4 (2)
取向特征 篇5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湖南女子学院、湖南理工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湖南城市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吉首大学、长沙师范学院阳光体育俱乐部的女大学生共450人。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休闲体育方式取向特征
一般意义上的休闲一是指缓解体力上的疲劳,二是指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休闲宪章》指出休闲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休闲体育是现代人对体育运动的一种新认识、新态度,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有自由时间、身体活动、体验快乐、最佳心态、非功利性、主动参与、多样化自我实现等特征。
在“你认为女大学生理想的休闲活动方式”的调查中,按照选择频数排序依次为:课外学习>体育运动>校、系、班级活动>阅读>上网>兼职工作>逛街>社交>睡觉>看电影、电视、录像>棋牌活动。从表1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里,湖南省高校女大学生认为理想的休闲活动是希望参与高层次、发展性的、高雅的、与社会互动性的休闲活动,选择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达59.1%,排在第二位。因此高校体育工作必须积极的关注到休闲体育方式这一领域,帮助女大学生以体育运动方式进行休闲,还可以让她们从中获得新知识,了解新世界,发现新事物,认识新变化,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挖掘和拓展,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愉悦。关注女大学生身心成长、积极引导女大学生进行高层次、高雅的休闲体育活动、以快乐的心态选择喜爱的项目,强健筋骨,慰藉精神,从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而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等等,是高校体育课程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
2.2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频率的取向特征
所谓运动的频度,即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它与锻炼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1次合理的运动后,对肌糖元的储备、肌肉甚至全身各器官的健身效果可以持续很久,达到数小时或者几天。比如,一次适量的运动后,肌糖元的浓度持续渐进的增高,在第24h达到最高点,接下来又持续逐渐的减少。因此,最有效的运动频度应该是在前一次锻炼的效果还未完全消退之前,再进行第二次锻炼,这样,每次锻炼的健身效果就可以持续积累,从而达到提高体能、增进健康的目的。反之,若每次运动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破坏了运动锻炼的连续性,就很难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而且容易在每次运动后产生肌肉酸痛、身体疲劳等某些运动损伤。
从图1可以看出,在“你认为理想的体育锻炼频率是多少”的调查中,选择“每周3~4次”的占43.6%,选择“每天坚持锻炼”的占31.9%,选择“每周1次”的占14.5%,选择“每月2~3次”的占4.9%,选择“不定期”的占2.8%,选择“每月1次”的占2.4%。而最高选择是“每周锻炼3次以上”竟然达到了75.5%。由此可以看出湖南省高校女大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频率对锻炼效果的影响,同时也具有非常高的体育锻炼热情,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她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锻炼次数。
2 . 3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每次的续时间取向特征
众所周知,为了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需有合理的运动强度、恰当的锻炼频度和适宜的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其中锻炼持续时间直接影响体育锻炼效果,想要达到较好的体育锻炼效果,除恰当的锻炼频度外,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也应该非常合理。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理学相关研究表明,短时间、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对机体的刺激非常小,锻炼效果非常不显著,很难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因此了解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是对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图2可以看出,湖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如果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选择30min以下的仅占4.4%,有14%的同学选择90min以上的锻炼时间,28.6%的同学选择60~90min的锻炼时间,有53%的同学选择30~60min的体育锻炼时间。表明湖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如果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了,有95.6%的可以达到我国体育人口“每次锻炼时间在30min以上”这一标准,对体育锻炼有合理的认识。
2.4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项目取向特征
由表2可以看出,在“如果客观条件允许,你最希望参与的体育项目”的调查中,大球类课、田径、武术、体操等,在高校体育课广泛开设的体育项目并不是大多数学生真正喜欢的项目,而健美操(啦啦操)、户外运动、交谊舞、游泳、羽毛球、网球等更多具有时尚性元素的体育项目则排再前列。这里的健美操、啦啦操泛指操舞类课程。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体育形式和内容已经不再是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而更适应女性性别特征的操舞类项目,充满激情的系班球类比赛、具有挑战性和神秘感的户外运动、时尚新潮的体育服饰等越来越受女大学生的青睐,只要客观条件允许,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投入到自己心底所真正喜爱的体育项目当中去。
3 结语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湖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取向呈现多元化、高端化、时尚性等特征。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多选择没有对抗性或者参与隔网对抗的运动;多以个人或两个人参与的项目为主;能展现女性肢体美、曲线美的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这种运动量较小、无身体接触的项目特点呈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在“你认为女大学生理想的休闲方式”的调查中,表现出女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完善自我的积极性休闲方式特征。休闲体育方式已然成为大多数女大学生所期待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他们的休闲生活品质能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如果具备客观条件,有95.6%的女大学生可以达到我国体育人口“每次锻炼时间在30min以上”这一标准,具有合理的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这就敦促我们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要及时进行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改革变迁的步伐,吻合新时代女大学生身心需求,真正让高校体育课程成为他们终生体育意识,终身体育理念,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的坚实的基奠。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9所高校的女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取向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呈高端化、多元化、性别化、时尚性等特征,为高校女生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提供依据,促进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取向特征 篇6
1 关于学生课堂手机成瘾的影响和成因
手机软瘾是学术界的一个新的名词。以往研究喜欢用手机依赖或者倾向来意指个体对手机的痴迷状态
自手机应用移动网络技术以来,青少年对手机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逐渐成为教师头疼的问题。为什么学生在课堂如此着迷手机呢?首先,软瘾的发生与手机特点有关,即手机的即时性、智能性以及便捷性。学生使用手机能够快速地获取信息、新闻资讯,能够使用手机完成很多任务,非常方便。其次,与学生的性格关系密切。手机软瘾与学生孤独特质、自尊水平以及自我认同的特点密切相关。低自尊的大学生更容易成为手机依赖者
2 手机软瘾干预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课堂手机软瘾既是一个课堂教学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心理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手机软瘾的泥潭,让课堂回归平静和纯洁。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遵从不同的价值取向。以学生课堂玩手机游戏为例,一部分教师认为不管何种理由,上课使用手机就是不对,教师只要实行惩戒,学生就不敢再玩了;另外一部分教师认为人是向善的,做任何事都有他合理的部分,学生上课玩手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寻求人际交流的方式,只是学生没有把内心向学的心理能量发挥到正确的方向。从例子中看出,两种不同的人性思考逐渐演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以人性为善的扬善干预和以人性为恶的抑恶干预。以人性为善的哲学理念思想而演化出来的扬善教育,它主张人本质是善良的,也是在不断追求善良,教育就是要不断显扬个体行为中善的部分,通过不断扬善举动,促进个体的不断发展,具体的实现方法,教育中要不断发现学生向善的举动,通常采用表扬、赞赏、希望、鼓励、谅解,等等教育方式。以人性为恶的哲学理念而形成的抑恶干预,就是教育者通过惩戒教育对象的恶行来引导个体积极发展,主要通过惩罚、疏远、冷漠、抛弃,等等教育手段。在两种不同人性的哲学背景下,干预的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两种不同价值取向上的教师在课堂上会采取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以抑恶为主张的教育者他们秉承个体存在欲望,应该及时予以压制。例如,无锡商院将把“走进教室要关掉手机”列入对师生的考核内容,把“上课打手机等同于教学事故来处理”;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制定《关于上课期间手机管理的规定》,学生上课玩手机,将被没收一个月;武昌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手机,发现一次扣除1分平时成绩,直至扣完平时成绩为止;河南洛阳理工学院工程管理系在教室第一排设置手机收纳袋,课前将手机或静音或关机后放入收纳袋,课后取回。中国家长虽然在手机使用上较为和善,但大部分家长非常恐惧手机对孩子的危害,为此他们有意控制孩子看手机的时间,例如只能周五晚上至周六才能使用手机,其他时间是不允许的。大部分家长内心深处还是坚持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如不采取较为强制的手段,恐难以收场。课题组曾经接待一个案例: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孩子因为寒假通过手机观看韩剧,最终产生手机依赖,结果导致无法上学,产生厌学症状。而另外一部分人认为手机软瘾产生的根源不在于学生对手机的欲望,而是他们缺乏人文的关怀,或者说是家庭功能不良的结果。例如,一个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关注或者父母离异,他们感觉无爱了,就会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别人的认同感。扬善价值观取向的个体主张应满足学生关于生理、安全、爱与归属的需要,积极鼓励让个体自己表达愿望、要求、做出选择,同时教育者也要学会创造一种允许、接受、满足性的气氛来让儿童告诉我们,他们什么时候需要爱、保护、尊重或者控制。
3 手机软瘾干预的策略取向
近年来,手机软瘾干预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人们研究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干预策略,同时取得积极的效果,但是不同的干预策略取向隐含着各自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取向,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认知策略、行为策略、社会影响策略以及医学策略。
行为策略取向。行为主义认为,任何行为都是个体学习的结果,当然也包括手机软瘾。行为主义关于学习的机制是这样表述的: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后行为主义却把学习的机制改成了:反应-刺激。他们认为学习反应的生成在于后面的刺激强化的结果。个体对手机游戏成瘾,其成瘾形成的机制在于个体完成游戏后,由于紧随的强化物(例如积分、虚拟货币等)都有可能强化个体的行为。为此,行为主义学者开发了一套以行为为导向的心理干预策略。行为策略取向是根据学习者目前已有的行为,通过采用新的学习,生成新的行为从而代替已有的行为。例如,针对班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相当广泛,严重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为此,教师要求以自愿的原则请学生在上课前把手机交到讲台上,每次主动上交手机的学生在期末考试的平时考核分至少为80分,当有学生上交后,老师表扬了她的行为,同时课后表扬和奖励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明显改善。这种策略以好的上课行为的形成代替了上课看手机的行为。行为主义的干预的策略主要有:厌恶干预法、代币制法等。行为主义干预在短时间内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当学生对分数的渴望相当强烈的情况下,效果尤为明显。
认知策略取向。认知策略就是以认知为基础,坚信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行为是认知的结果。手机软瘾的机制主要表述为:当事人的心理成瘾是由错误的观念引起的。软瘾的心理就是个体坚信网络能够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例如“游戏好玩”、“网络世界能够认同我”,等等。个体对网络以及相关信息认知偏爱,这种偏爱影响到他们对网络的信息加工。因此,有效的认知策略就是如何改变个体对手机的信息加工过程,从个体的认知模式出发,通过行之有效的各种策略实施干预,其根本在于如何帮助个体重建其对手机的认知。认知策略干预在实践当中的主要策略有:ABC合理情绪疗法。张晓旭和朱海雪通过正念认知疗法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进行干预,结果发现接受4周8次认知疗法干预的实验组在手机依赖总分、失控性、戒断性和逃避性因子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社会影响取向。社会影响策略理论基础在于个体从事某种行为不在于自己的认知,而在于别人影响。例如,某位学生经常迟到,可是今天开始不迟到了,原因在于他担忧同学对他有什么看法,这是在社会压力之下选择准时上课。这就是社会影响力。对于手机软瘾的认识方面,该干预取向坚持认为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在于网络世界和交友的平等性,原因是网络具有的匿名性、平等性、隐蔽性、安全性、有限的感官接触等特点使得他们在网上社交很容易获得成功,不用担心他人的消极评价,不必害怕被人拒绝,这种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不断遭遇挫折和在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社会影响取向是以社会团体动力学为基础,以社会影响行为改变的干预方式。因此有效的干预途径就是围绕如何构建良好的团体动力,从强大的团体动力磁场出发,通过人际的影响,改变个体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因为在一个良性互动的团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将其他人看作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因此便有了可以比较、对照的对象,而别人给你的反馈性意见,也能使自己对平时没有察觉的个人特质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这样便使自我概念的结构趋于更加客观与合理,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着更加明确的认识。例如,孔明等人通过组织网络依赖者参加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和8次分散式团体心理辅导,实验组成员网络成瘾分数显著下降,并且在情绪调节、社交、幸福感、感情与社会孤独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改善
医学取向。医学取向的研究认为,手机软瘾与药物成瘾的原理是一样的,也是一种心理病症。其产生的生理基础:在网络特殊使用阶段,挑战性的网络刺激使脑内的“奖赏系统”———多巴胺、乙酞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增加,令使用者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其主要的干预路径是通过药物作用降低体内多巴胺等递质的兴奋程度,从而降低机体的兴奋程度,最终减缓对手机的依赖。其主要使用的药物为蓑若类药物。
4 干预取向的整合创新
以往研究的干预从纯心理学的角度对手机依赖进行干预,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手机软瘾的干预缺乏生态效应,同时也缺乏持久性。究其原因在于手机软瘾的产生不仅与个体的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与学校课堂的教学风格、社会环境、教学质量等因素有关。脱离这个课堂环境、社会等因素往往缺乏效果。近年来,在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的思潮推动下,手机干预的未来发展方向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手机软瘾的干预逐步从学生被动干预到主动干预。不管是行为主义,还是认知治疗,学生的角色总是被动的。角色被动往往带来的是个体总是缺乏改变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是被动接受心理老师的行动指挥,无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干预。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心理学家重新认识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干预效果才是最好的。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就是其中最为优秀的成果之一
第二,课堂手机干预从单一的心理学干预转变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整体生态干预。引发学生课堂手机软瘾不仅有学生的心理因素,也有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大部分研究在通过心理学干预措施试图帮助学生解除手机软瘾,结果由于生态效果欠佳,很多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在社会和课堂中就很难推广。教育者越来越意识到,课堂手机的问题不单单是课堂问题,还是我们整个教育、家庭的问题。例如,一个孩子为什么总是喜欢玩手机游戏,其根本原因在于感觉社会人际的冷漠,选择逃避的方法,而网络世界就是自己的藏身之处。面对这个孩子,教师的干预就是重新理顺孩子的家庭支持系统,通过家庭访谈和咨询,重新建构家庭成员的关系,最终帮助孩子解除软瘾。现在越来越多的干预方式改为追寻外部的干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室的干预往往存在失真的可能。因此,试图干预学生的手机软瘾不能指望单一的心理学干预,为此需要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甚至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手机的干预方向不仅通过认知和行为取向,还应该从通过完善个体的支持系统,解决个体的家庭和社会的功能缺失出发。首先,教育者在课堂对学生进行使用手机的正确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手机习惯;其次,教育者应该建立丰富多彩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比如校园体育赛事,校园文化节等;最后,学校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建立良好网络制度。例如,对于部分区域实施网络屏蔽,至少需要做到校园无线网络关闭。有些学校校园各个角落都有网校网络,学生在学校都能享受到无线网络的好处,这会加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
第三,从单一的抑恶干预,逐步发展的扬善与抑恶并行的干预发展。从实验来看,人们采取了扬善与抑恶等不同的干预取向,实际效果方面也取得积极的成果。可是手机软瘾却由多个因素引发,采取一种干预方式既显得简单,效果也不能持久,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弹。据媒体报道,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没收了学生上课手机,并且口头警告该学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学生竟用凳子砸向老师,结果老师受到伤害。从这起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干预措施是否恰当,时机是否合适?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自由意识越发强烈,从以前一味服从教师到现在要求师生平等。面对现在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是否需要改变那种过去的惩罚、冷落、忽视等抑恶干预方式?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一方面要强调制度的正当性、强制性、约束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恩威并施,即通过教育者造一种允许、接受、满足性的气氛来让儿童告诉我们他们什么时候需要爱、保护、尊重或者控制,从而扬善与抑恶并行的干预措施。
第四,心理学新的哲学思潮深远影响了课堂手机软瘾的认知和干预。在以往的干预取向中,教育者把手机软瘾看成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问题。研究者认为手机软瘾与孤独感、自尊缺失等心理问题关系密切。干预的方式与方法往往也是非常简单和粗暴的,例如没收手机、扣分等。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我们对于手机软瘾认识与干预取向逐渐改变。积极心理学并不再把手机软瘾看成一种心理症状,而是个体的基本天性受到阻扰、否定、挫折、扭曲的结果。全面有效的干预措施在于实现人类的基本天性,在于充分发挥人的内在的心理潜能。积极心理学干预的哲学基础:人的内心具有潜在的、具有积极向上的内在潜能,而这种潜能是非常强大的,对于个体追求幸福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udith Wright.The Soft Addiction Solution[M].Tarcher,2006,10.
[2]Koob,G.F.&Le Moal,M.Plasticity of reward neurocircuitry and the‘dark side’of drug addiction[J].Nature Neuroscience,2005(8):1442-1444.
[3]新京报.手机与教师,谁能抓住大学生注意力?[EB/OL]http://news.ifeng.com/a/20140609/40642624_0.shtml.2014-06-09.
[4]Jenaro C,Flores N,Gómez-Vela M,et al.Problematic internet and cellphone use:Psychological,behavioral,and health correlates[J].Addic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7,15(3):309-320.
[5]THOMéE S,HARENSTAM A,HAGBERG M.Mobile phone use and stress,sleep disturbances,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young adul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 Public Health,2011(6):66.
[6]Sulkily SN,Bahrain R.Mobile phone use amongst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in Malaysia:Its correlates and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health[J].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2009,27(2):206-218.
[7]Walsh SP,White KM,Young RM.Over-connected?A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s-tralian youth and their mobile phone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8,31(1):77-92.
[8]张晓旭,朱海雪.正念认知疗法对手机依赖大学生的干预效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2(3):391-394.
[9]孔明,傅文青,等.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1):137-140.
[10]戴艳,高翔,郑日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的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4,27(6):1442-1445.
取向特征 篇7
一、美国人均GDP3000美元~10000美元阶段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特征
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逐步确立。1959年至1968年10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84%的速度增长,其人均GDP也在1962年超过3000美元,并在1978年突破了10000美元。消费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 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1959年~1978年20年间,在美国支出法GDP中,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为79.29%,投资率平均为20.45%,净出口比率平均为0.27%。其中,1962年美国最终消费率、投资率、净出口比率分别为78.59%、20.71%、0.70%,最终消费与总投资的比例为3.79;最终消费与进出口总额比例为8.52。可见,在美国人均3000美元到10000美元这一时期,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投资和外贸发展还比较薄弱,消费支撑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 个人消费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主体
在最终消费内部(以最终消费为100%),美国的政府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左右,而个人消费支出比重超过75%,二者比例低于1:3,个人消费是国内市场的消费主体。由于美国是典型的消费型国家,而且消费已经达到较高水平,1959年-1970年间,美国个人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变化幅度不大,个人消费率平均为62.17%,而政府消费率平均为17.12%;个人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平均达到78.41%。其中,1962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3633美元,是政府消费支出的3.75倍,个人消费率为62.0%,而政府消费率仅16.5%。在20世纪60年代末,100户美国家庭中99%都有收音机、80%的家庭拥有一辆或多辆小汽车、每个家庭至少拥有一台彩电和冰箱、99%的住宅装有空调设备、92%的家庭使用电话、86%的家庭配备了微波炉。
3. 服务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是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作为发展型、享受型的服务性消费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居民服务性消费将获得快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70年代,随着美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个人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62年的48%上升到1978年的53.52%,住房服务、金融服务、娱乐服务以及零售业等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4. 消费与外贸进出口协调互动发展
从外贸进出口来看,1959年~1978年,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美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45%,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12.04%,进口额年均增长13%。这一时期,美国消费规模的扩大与外贸的高速发展直接相关,因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消费结构向以住房、汽车为主的产品加速升级,尤其人均3000美元~6000美元期间和6000美元~10000美元期间是汽车拥有率上升最快的两个时期。由于住房、汽车等产业链长,需要上游原材料,因此美国居民对住房、汽车消费需求的增长拉动了上游原材料的进口。例如,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1960年美国每天进口石油180万桶,占石油总消费量的19%;到1976年美国每天进口已达730万桶,占日消费量的43%。因此,这一时期,美国国内消费的增长,带动了进口商品的大幅增加,形成了消费与外贸互动发展的格局。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在人均3000美元到10000美元时期,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个人消费是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推动美国20世纪60年代经济飞速发展和70年代抑制滞胀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美国在人均GDP3000美元~10000美元时期刺激消费需求的主要措施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美国经济的特点是“有效需求不足”。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美国把刺激消费需求作为消费调控的重要目标,运用凯恩斯主义理论,采取赤字财政和放松货币的政策,并引入工资政策、收入政策、消费信贷、经济计划、产业政策等重要调控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消费需求。
1. 实施大幅度减税计划
肯尼迪执政后,为了使美国经济走出高失业、低增长的困境,接受了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依据的“增长性财政政策”主张,实行以刺激经济连续增长为目标的长期预算赤字财政政策。在这一政策目标的驱动下,美国把财政政策作为消费的主要调控手段。其中,为促进居民消费,1948年~1970年美国实行了大幅度减税计划。美国政府于1961年、1962年、1964年和1965年频频减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削减了个人所得税率,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由91%降低到70%。同时还削减了公司的利润税,并且放宽了对资本折旧的限制。美国的大幅度减税,对国内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实施工资、价格路标制度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尽管采取了严厉的经济政策,但没有抑制价格上涨,通货膨胀持续不下。肯尼迪上台后,认识到在某些关键部门过度的工资和价格增长可能使经济不利于复苏,因而在实施财政政策的同时,实施了工资、价格路标制度。路标制度要求工资增加大体与劳动生产率保持一致,劳动生产率用人均小时作为参考。按照路标制度,低于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行业,其价格会上升,而高于平均劳动生产率的行业,其价格则会下降。同时,对劳工或资本短缺或过剩的特殊行业给予津贴,物价上涨幅度不超过工资增长幅度。路标政策在1961年和1962年的汽车和基础炼钢行业谈判合同中实施,其结果使这两个行业工资增长为2.5%。虽然路标制度在当时遭到美国先锋劳工组织、美国劳工联合会和产业联合总会的批评,到1967年已经名存实亡,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劳动收入分配。此外,1938年美国第一个公平劳动标准法生效,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1966年9月,美国国会再次修订了《公平劳工标准法》,在把最低工资从1.25美元提高到1.40美元后,又提高到1.60美元,并对750万非农场工人和40万农场工人规定了最低标准。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根据当时的通货膨胀率以及经济增长率又对《公平劳工标准法》修订了两次,最低工资标准又有所提高。
3. 实施大规模扩大社会福利计划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获得了更大程度的拓展和深化。在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和约翰逊的“伟大的社会”政策的推动下,美国实施了大规模扩大社会福利计划。主要措施包括:一是1965年美国国会以1935年社会保障法修正案的形式,通过了《老年医疗照顾计划》和《穷人医疗援助计划》。医疗照顾和医疗援助的基本目标是老年人、残疾人和穷人。其中,《老年医疗照顾计划》规定,参加保险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资格享有90天的住院服务和100天的院外护理,其费用由国家总收入及社会保险金支付,要求为此增加7%的保险金。二是通过1964年的《食品券法》,对于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给予食品券补贴,这种廉价食品供应使受益家庭到1969年达320万户,实行补助小学食堂供应廉价午餐计划也使社会受益。三是通过1965年8月的住房和城市发展法和1966年示范城市发展法,以改善住房条件。在约翰逊任期成立了住房城市发展部,扩大援建低租金公共住宅24万套,由政府补贴使低收入家庭得以住到体面的住房。对于六、七十个城市贫民窟进行彻底清理,建立符合标准的社区。四是1961年5月国会通过了地区重新发展开发法,援助经济停滞和严重失业的贫困地区。1963年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又着手拟定“向贫困宣战纲领”,提出新的联邦政府反贫困计划。1965年又制定了《阿巴拉契亚发展法》,开发12个落后州所在的阿巴拉契亚贫困地区。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使贫困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使失业者在一定的时期得到补偿,使老幼病残、鳏寡孤独等得到照顾,相对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对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4. 实施人力开发和职业培训计划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剧,结构性失业严重。为了促进就业,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培训、促进就业的政策。196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简称MDTA),强调职业训练的重要性,授权劳工部、卫生部、教育和福利部在财政上支持并促进职业培训计划,以提高失业人员和就业不足劳动力的技术培训。根据这一法案,在3年内有40万至100万人接受培训,投入了近3.7亿美元的经费。1963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培训方面需要提高水平的失业者应该接受职业教育,进一步扩大了就业培训的对象。1964年7月又通过了《经济机会法》,专门成立经济机会局,对社会上的穷人、失业者、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再培训,以满足由于结构调整失业变化的需求。上述几部法案不仅促进了美国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就业,而且其对美国人力资源培训政策的成熟与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十二五”时期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选择
“十二五”时期,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深远影响依然存在,外需萎缩的情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夯实国内消费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内需尤其是国内消费“启而不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居民消费能力有限。“十二五”时期,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一是探索实施工资路标制度。积极吸取美国工资、价格路标制度的经验教训,按照行业划分探索实施工资路标制度。如对于石油、金融等垄断性行业对经济的贡献,可确定不同岗位工资标准的上限;而对于其他行业,要逐步提高工资收入,并对低收入群体给予相应的补贴。以此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从整体上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加快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税收政策。近年来,我国已连续几次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但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并没有跟上物价、房价的上涨,致使“用工荒”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更加突出。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物价水平、行业发展阶段等加快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税收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财产税等。其中,就个人所得税而言,目前我国个税起征点实行全国“一刀切”,既没有充分考虑物价的上涨因素,也没有考“虑地区的差异,致使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两次提高均低于工薪阶层的劳动报酬增长,实质上降低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要加快调整个人所得税率起征点,并根据各地区的物价水平差异制定相应的浮动税率。三是保障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收入。“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时期,城市化不仅是农村人口生产方式的城市化,更主要的是农村人口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消费文化的城市化。农民工群体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消费群体,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拆除分隔地区和城乡的“户籍篱笆”,完善政策环境,降低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疏通农民“造城”和“进城”渠道,实现农民工的消费在城市“落地”。
2. 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资,减轻居民预期支出的压力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比较发达,涵盖了医疗、保险、教育、住房等多个领域。美国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对于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个人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相比而言,尽管近年来我国在扩大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社会保障水平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目前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仍然偏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心仍在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07年才全面启动,而且农民工被纳入基本社会保障的比例仍然偏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大约70%左右的农民工未参加任何保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的预期支出,迫使居民压缩即期消费,以应对不测。因此,“十二五”时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加大社会保障方面的投资,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释放居民的即期消费。一是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形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二是加快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把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范围,形成统一的城镇职工社保制度。三是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3. 实施“出口转内销”和扩大进口战略,丰富国内商品品种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不仅带动了商品进口,而且促进了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十二五”时期,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由以出口为主转变为进出口平衡发展,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从国内市场看,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高收入人群扩大的形势下,中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大,消费越来越呈现多样性,仅靠国内生产来满足是不够的。而我国进口渠道和经销网络局限很大,一些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非常高,除征收关税外,大部分的利润都掌握在进口商手中。这也是当前大量国民到国外采购商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适应国家贸易战略调整的要求,要加快建设进口商品展示和销售平台,建立新的进口渠道,扩大商品进口,增加国内商品供给,丰富国内商品品种,使国民不需要出国就能购买到国外丰富的商品,更好地满足和拓展居民消费需求。
同时,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转内销”成为众多外贸企业发展的一条新出路。“十二五”时期,要紧紧抓住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机遇,加快构建新的流通渠道,解决外贸企业“无品牌、无渠道”的困惑。一是要大力培育大型批发商和代理商。鼓励有实力的外贸进出口公司向大型批发商、代理商转型。外贸进出口公司既与众多的外贸生产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国外的进口商有着长期的业务关系,通过加强物流能力、融资能力、销售网络建设和当地人脉关系,向大型国际化的批发商、代理商转型,不失为推动外贸生产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的一个有效途径。二是探索建立外贸产品展贸商城或展贸中心,通过设立“工厂店”的模式,将一些有特色的外贸产品集中起来展卖。这样,既为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开辟了途径,又可以通过选择有特色、与国内流通渠道商品差异化竞争,弥补当前国内市场商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现状。
4.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服务性消费需求
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变化看,1991年到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从159元增加到2919元,增长了18倍,而且尽管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但服务性消费在居民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仍然偏低。2008年服务性消费在我国城镇居民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为26.0%,而目前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一般在三分之一以上,高的甚至在二分之一以上。这说明我国发展居民服务消费潜力巨大,因此,当前我国扩大消费突破口应放在居民服务性消费上。“十二五”时期,应以发展服务业为抓手,通过加强对住宿、餐饮、家庭服务业、休闲娱乐、教育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服务性消费需求。
5. 以立法形式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居民消费增长潜力
充分就业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美国通过立法实施就业培训计划,不仅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了个人消费的增长,而且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目前,我国“用工荒”与“就业难”问题并存,不仅制造业“用工荒”严重,而且一些服务行业,如餐饮、沐浴、家庭服务业等行业也出现了招工难的情况。这既与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有关,也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有关。“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制造业的不断转型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对技能性人才和服务人才产生更大的需求。因此,针对一些吸纳就业潜力大、增长空间大的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应加快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培训计划。一方面,要通过摸清不同行业的就业需求,分行业对待毕业的大学生、农民工、城市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满足不同行业人才需求。另一方面,要对不同行业进行职业细分,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培养一批专业化技能人才,满足产业结构性调整对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