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取向

2024-08-09

条件取向(精选3篇)

条件取向 篇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这一重大变革,必然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影响,撞击着方方面面,医德教育也不例外,医德教育应该怎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确定医德教育的取向?这是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

一种认为,当前医德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要着眼于使教育对象形成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种意识、品质和行为,培养出适应市场要求的人才。另一种则认为,使教育对象具备市场需要的有道德意义的种种品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使他们具备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全面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而且医德教育是指向未来,着眼于世界观的,还应包含对人们进行高于现实的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引导。这样,两种不同的认识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不同的医德教育取向,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观点的。

从当前医疗卫生战线的形势和医德医风的现状来看,笔者认为医德需要着重强化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

1.“传统美德”教育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人类文明的发展,积淀出许多优秀的道德文化,医学道德就是其中的绚丽瑰宝。它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以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等现象存在于医学实践中,又以一系列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等形式在医学实践中体现出来。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到西周的《周礼·天官》之规定,从西汉的《黄帝内经》到东汉的《伤寒杂病论》。从四国的董奉有杏林春暖之誉到唐朝的孙思邈有大医精诚之论[1]。都对仁爱救人、清廉正直、同情病人、全力救治、不分贵贱、普同一等、尊师重道、谦和谨慎、作风正派、不贪财利,作了精辟而丰富的论述,这些优良的医德是值得继承和发展的,取其精化,去其糟粕,这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正确态度,也是在开展医德教育内容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救死扶伤”教育

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进行医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家都知道,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不仅有健康人,而且还有很多是肉体上、精神上都受到痛苦折磨的病人,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涉及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把救死扶伤,实际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人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宗旨。要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尺力解除患者疾苦,抢救患者的生命,把维护病人生命,增进病人健康,积极同疾病作斗争,当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要发扬“爱医院,做主人;爱岗位,尽职责;爱病人,创优质”和无私奉献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克服对待病人“冷、硬、顶、推、拖”等现象,做到人人讲医德,讲奉献,树立起文明、热情、优质、廉洁行医的良好现象。

3.“廉洁行医”教育

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政治带来了新生机,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与此同时,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也在腐蚀着某些医务人员,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医疗技术谋取个人利益,拉关系,走后门,把医疗技术作为商品交易,索取礼物和非法报酬,巧立名目乱收费,在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中出售自费药品,滥收钱物,请客送礼等等,这些做法是社会主义医德所不允许的,它严重败坏了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形象,败坏了医疗卫生工作崇高的社会信誉,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不能等闲视之,让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腐蚀我们的队伍[2]。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进行政策法纪教育,教育医务人员遵守国家有关法令,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警惕资产阶级的香风污染,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4.“无私奉献”教育

医务工作者防病治病,救死扶伤,风里来雨里去,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应该是奉献的多,当无名英雄多,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大公无私、无私奉献、道德、理想、人生理想等都讲得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在医务人员中蔓延。尤其是拜金主义造成的精神公害更是有目共暑,“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精神精神,有钱就神”,还有“给多少钱,干多少事”,“钱要拿多,事要做少,不上班最好”这些已经不是口头禅,而是慢慢形成了一种价值观,是一些人身体力行的金科玉律。在他们眼里“有钱是英雄,无钱是狗熊”好象搞调拨经济就可以为所欲为,就不要为人民服务,不就要无私奉献,就不要医德医风了。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出现这些现象是不足为奇的。这只不过是在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之际冲突和摩擦之中冒出不适应的尖叫声,或者说是进入了某种误区。在当前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主动接受改革大潮的洗礼,在自觉的反省和扬弃过程中,勇敢地走出误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5.“文明礼貌”教育

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医务人员注意端庄文雅的服务姿态,不仅出自对病人的文明礼貌,而且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一个仪表整洁大方,举止文雅持重,态度和蔼可亲,有道德修养的医务人员的形象,常常能使病人对医务人员产生一种依赖和崇敬的心理,使他自己对自己的健康有一种安全感。与此相反,一个衣冠不整、举止不端,态度轻率鲁莽的医务人员形象,就会使病人对医务人员产生一种不信任的心理,往往给病人的精神和心理带来不良刺激,甚至加重患者病情。由此可见,注重端庄文雅的服务姿态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因素。文明服务还要注意语言美,医务人员多用同情体贴的语言使病人心情舒畅,感到温暖亲切,这样能使病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如对病人言语粗鲁或动辄训斥,就会给病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带不良刺激,增加病的思想负担,甚至使病情恶化。因此,医务人员以美好的语言对待病人,是具有特殊医疗价值和道德意义的。

6.“遵纪守法”教育

指的是医务人员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扶正压邪,赏罚分明,坚决克服各自为政,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既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和全体职工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又可强化廉政廉医的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形成风气。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中。在开展医德教育的同时,认真组织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特别是要结合医院实际,进行市场、时间、效益、竞争、信息、知识和人才等方面的教育。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都需要有点精神。医德教育如何去建构这种精神,这也许是我们当前思考医德教育的根本取向时必须严肃回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大石璞著.医学中的伦理纷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2]陈立新.针对医德医风现状进行教育的做法与成效.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6)

条件取向 篇2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动力

动力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来自于事物的内在矛盾性。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动力,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随改革开放变化产生的新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适应性之间构成的内在矛盾张力,具有很强的自我适应和改进的动力。

(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发展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教育目的任务规定。当代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总任务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新目标:首先,培养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道德自觉性和创造积极性的合格公民;其次保证我国当代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安全,并使其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变为人们的内心信念;最后保证社会稳定,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改革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性质,促进人们精神健康全面的发展。

探索能完成以上复杂任务和目标的新观念、新途径、新方式,增强方法对新的目的任务实现的有效力,是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方法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当代教育对象接受心理变化构成的新期待

为教育对象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挥转化功能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增强了教育对象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要求个人利益和人格得到教育者的尊重和关心;要求教育内容新颖、益智、生动、有趣、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达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沟通交流;对所有枯燥乏味和空洞说教持排斥和逆反的态度等等,已成为当代教育对象接受心理的普遍期待。

教育对象接受心理的这些新变化,对以往传统的行政化、简单化思想政治方法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由此成为方法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

(三)已有方法适应性滞后构成的内在张力

对熟悉方法的路径依赖,容易使教育者习惯于用老方法应对新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已紧随时代和社会发生了变化,而教育方法却跟不上这种变化,出现适应性严重滞后的情况。

教育方法的适应性滞后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容易遭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在在思想政治教育内部构成一种张力,形成推动思想教育方法改进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条件

条件是制约和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因素。改革开放确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及其创造出的前所未有的社会现实,为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现实条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思想教育学科研究的深化

人类方法体系出现质的飞跃往往有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性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诞生带来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方法的突破性发展就是例证之一。当代社会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提供了两个层次的理论条件: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当代思想政治方法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确立及其理论研究成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提供了合规律性的学科知识。

(二)开放社会提供的国外思想教育的理论与经验。

方法体系的发展需要以开放为条件,以便通过借鉴其他系统的有益成分,突破自身的缺陷。改革开放则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借鉴发展创造最好的开放条件。

可以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学习、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观念和经验,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更是为教育者大胆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支持条件。

(三)信息传播媒介与信息网络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在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潮流的带动下,我国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信息传播技术的数字化、现代化、网络化、多媒体化。信息传播媒介与信息网络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有力的条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动研究并适应其中的技术要求,积极占领新媒体阵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收集、制作和传播方式出现与之相应的飞跃。

(四)持续推进的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改革开放环境下,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持续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强力推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提供优越的环境氛围,形成广阔的实践领域,积淀丰富的实践经验,提供源源不断的实践资源,推动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获得长足的发展。

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基本取向

(一)适应性发展指向

适应性发展指向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自主破除对原有方法体系的路径依赖,根据社会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变化的新情况和新要求,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宜的新途径、新

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环境适应、要素协调与整体功能不断增强的发展指向。

由于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以及教育对象的接受心理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适应性发展是没有终点的,是指向无限的,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

(二)科学化发展指向

科学化发展指向是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成果运用于实践之中,大力吸收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有益理论与方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遵循科学规律大胆探索和创新,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科学品质和实践功效。

科学性发展将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注入科学理性的新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由经验积累的被动性发展,转向科学理论引导的前瞻性发展,推动方法体系向着更高层次稳定发展。

(三)现代性发展指向

现代性发展指向是指关注和学习社会在现代化发展中生成的现代性理念和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各个层面植入现代性元素。

自觉地将现代社会构建起来的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等现代观念纳入顶层的方法观念理念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观念的生成和扩展。在基本方法层面,主动注入以现代科学知识为依据的、以教育对象为主体的一整套实施方法系统。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积极转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方式和载体,提高方法的现代化程度。

条件取向 篇3

土地一级开发是城市政府实施土地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保障城市建设、促进城市规划实施、显示政府土地收益、规范土地二级市场、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在如何实施土地一级开发问题上,政府、企业、学界等各方都有共同的认知,即要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在土地一级开发中,政府关注公平和效率,而企业仅关注效率,政府与企业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如何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对于完善中国土地一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土地一级开发的价值取向

土地一级开发一般经过开发计划编制、审批、实施、验收四个主要阶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兼顾公平与效率,才能实施有效的市场化运作,达到预期开发效果。具体(见图1)。

从土地一级开发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计划编制、审批是政府利用公权力对土地一级开发所做的安排,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土地获取和市政设施建设。这两项内容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土地一级开发的公平和效率。

土地一级开发的土地取得方式主要有国有土地的收购、收回及集体土地征收,由于目前中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一级开发涉及的土地基本以集体土地为主。根据《土地管理法》(1)规定,征收集体土地属于公权力。同样依据法律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并不完整,其价值的市场呈现受到约束。现阶段,土地对于农民而言,不仅是生产资料,还具有保障意义。因此土地获取需要公平优先,以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保证农民不被城市化进程所抛弃。

市政设施建设则是在土地获取后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土地实施改良,使其具备建设条件,它要求对于给定的地块,在规划既定的条件下,以最小的投入完成各项市政设施的建设,即投入要有效率。

所以,土地一级开发既要保证公平,又要体现效率。而这有赖于一级开发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合作。

二、不同主体在土地一级开发中的职责

根据土地一级开发中不同主体的职能和作用,可将土地一级开发的主体分为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和专业机构,其关系和职责。

由于城市政府既是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者,也是土地管理者,还是城市土地经营者,其多重角色决定了其行为的多样性,如在追求社会效益时,易于追求经济效益,动辄几十亿的一级开发投资也为政府官员寻租提供了良好机会。所以,如果不使政府部门回归保证公平这一最基本目标,政府失灵便不可避免。一级开发中,公平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保证农民土地财产权,使其得到公平的补偿,二是给所有希望参加土地一级开发的土地一级开发企业和相关专业机构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政府需要保证这种公平的存在。而企业在土地一级开发中追逐利润。因此政府应区分不同性质的开发内容进行市场化运作,即需要对公平为先的土地征收和效率为先的市政设施建设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三、土地一级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关键———成本管理

完整的土地一级开发成本应包括从计划编制到验收整个过程所发生的费用,为便于成本管理,将土地一级开发的成本界定在审批到验收阶段,其中对于开发计划和详细规划审批所发生的费用不计入在内。这样土地一级开发的成本主要由土地取得费用、前期费用、市政设施建设费用、管理费、财务费构成。

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土地取得费用中“相关税费”属于法律规定,不可能由市场定价,“征地补偿及安置费”、“房屋及地上物补偿费”由政府规定最低价、而没有最高限价,也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土地取得不仅关系到土地开发成本,还涉及社会问题,决定着开发进度。因此,土地取得应由土地储备机构直接实施,或者在土地储备机构的全程监控下进行,在成本核定时,按实际发生费用计取。

除土地取得费用外,其他各项费用由于市政设施建设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以及行业高度竞争,已具备了市场竞价的基础,具体实施中可以建立健全成本测算机制、成本市场形成机制、成本自我约束机制和成本审核机制。成本测算机制指有评估机构评估土地取得费用,由造价咨询机构测算市政设施费用。成本市场形成机制指对于设计、评估费、工程监理费等专业机构服务费在政府定价的基础上及对于市政设施建设费在造价咨询机构测算基础上,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合理低价中标;对于管理费及财务费通过招标方式,市场竞价。成本自我约束机制指在通过市场竞价形成价格的前提下,以合同管理为基础,对于成本节约与超支进行相应的奖惩。成本审核机制包括以下层面:一是土地储备机构对于合同未定开支进行审核;二是土地储备机构对于整个开发成本进行审核;三是政府财政、审计、监察部门按各自职责对于开发工程中的成本事项进行审核。

不同的一级开发主体在成本管理中职责也各不相同。土地一级开发中,组织者行使成本的监督、检查、审核职能;实施者为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行使成本管理的职责;评估机构、造价咨询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既是成本测算的责任人,又是专业服务费的竞价者;施工企业是建安费用的竞价主体;集体土地所有权人或国有土地使用权人既是价格的接受者,又是价格谈判者。因此,土地一级开发成本管理的重点在实施者即土地一级开发机构。对于土地一级开发机构既要通过严格的合同管理,又要建立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

在明确了土地一级开发成本构成项目的不同性质后,本文就可确定一级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具体形式。

四、土地一级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形式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土地一级开发企业是一级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具体体现,根据政府对一级开发企业付款时间划分,又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按进度付款———发包式开发

这种模式中,一级开发的组织者就一级开发中的征地、拆迁和市政设施建设进行发包,可选择总承包方式或者与承包征地、拆迁和市政设施施工的企业直接签订相关合同,并按各项开发内容的进度拨付开发款。承包一级开发的企业其外部风险只来自于政府按进度付款的支付能力,与开发地块的增值与否无关。政府与一级开发企业是发包方与承包方的关系,企业的利润来自于项目管理本身,不应参与增值收益分配。

在发包式开发中,除土地取得费用外,其他各项费用以中标价为基础签订固定总价合同。

(二)开发完成后付款———委托式开发

这种模式中,组织者就一级开发中的征地、拆迁和市政设施建设通过一定方式委托一级开发企业实施,在一级开发验收合格后再向一级开发企业支付费用。承包一级开发的企业其外部风险只来自于政府的支付能力,与开发地块的增值与否无关。政府与一级开发企业除是发包方与承包方的关系外,还存在资金的借贷关系,即政府借用企业自有资金及企业为开发项目的对外借款。企业的利润来自于项目管理及政府支付的资金使用费,不参与增值收益分配。

(三)土地出让完成后付款———联合开发

这种模式中,组织者就一级开发中的征地、拆迁和市政设施建设通过一定方式委托一级开发企业实施,在一级开发验收合格、土地出让后再向一级开发企业支付费用。政府与一级开发企业除存在发承包关系、资金借贷关系外,还存在合作关系。如果政府对于一级开发企业没有出具一级开发费用支付保证,承包一级开发的企业其外部风险除来自政府的支付能力外,还有市场风险即土地出让能否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参与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具体收益分配比例,可以作为企业投标的条件,通过市场竞价方式确定。

除土地取得费用外,以一级开发企业中标价为基础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市政设施建设费、管理费、财务费用单独列项,财务费应分列开发企业自有资金成本和融资成本。

五、结论

土地一级开发的市场化运作应兼顾公平与效率,在招标选择一级开发企业时,应将土地取得与市政设施建设两项不同性质的内容区别开来,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模式,即土地取得由政府负责实施或组织实施,其成本应以公平为先;市政设施建设由市场化完成,市政设施建设费、前期费、一级开发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土地增值的分成比例等通过市场机制形成,以实现一级开发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和一级开发的效率。

摘要:土地一级开发的市场化运作应兼顾公平与效率。在招标选择一级开发企业时,应将土地取得与市政设施建设两项不同性质的内容区别开来,采取不同评价标准和管理模式,进而使一级开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关键词:土地一级开发,公平,效率,市场化

参考文献

[1]周国文.土地一级开发若干问题探讨[J].开发研究,2005,(1).

[2]纪丽娟.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上一篇:电力市场体系下一篇:水利水电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