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取向

2024-06-16

职业素质取向(共10篇)

职业素质取向 篇1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人文社科及管理项目:高职辅导员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力研究(项目编号:JYA312-59)。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对实现其顺利就业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换句话说,职业素质越高的学生,今后在职场上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诚然,职业素质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素质。先天素质是通过家庭遗传因素而获得的。集中表现在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生理心理特点上。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培训而获得的。因此,职业素质是在人的自身生理心理基础上,受教育训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培养伴随人的一生,可以在人的职场生涯中不断得以巩固和提高。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观照维度

职业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因受教者不同的自身条件、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培训程度以及不同的实践经历,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急迫需求,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职业素质教育愈加关注。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和提升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水平。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观照维度

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观照和探究。其中,价值取向是最直接和有效的维度。学习型社会中,家庭启蒙、学校教育、企业培训、职场实践、社会影响等都会对人的职业素质教育起到直接或间接地作用,这些作用又具有传递和累积效应,不断丰富和充实着人的职业素质培养。价值取向是主体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价值遵循规律的。

与此同时,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他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需要我们关注: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特征;二是高等职业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三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时间取向(在人的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的时空意义);四是高等职业教育与外界关系(学校与学校的关系、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学校与家庭的关系等)。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特征

从价值取向的维度观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下五点特征:

一是职业性特征。不同的职业,职业素质要求不同,职业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同。诸如:建筑、医疗、机电、纺织、航海、农林、信息、电子、商贸等等,不同的职业类型对从业者的素质都有不同的要求。职业性特征是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我们在把握职业素质教育共性规律的同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忽略了职业个性。正如对建筑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培养混同与对医务工作者的培养是万万不可的。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蓬勃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家院校坚持以特色立校,坚持职业特色,差异性发展,所以得以共存。这也成就了各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独特性。

二是稳定性特征。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在长期执业时间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它一旦形成,便产生相对的稳定性。诸如,一位建筑工人,经过三年五载的实践经验,就逐渐形成一整套工程施工流程以及施工工艺的认知,并能熟练地掌握各项实操技能,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随着他继续学习、工作和环境的影响,这种职业素质不断的巩固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正是顺应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职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从对一种职业的不了解到逐步了解,从对一种技能的不会操作到生疏操作再到熟练操作,最终逐步内化成娴熟的职业技能。

三是内在性特征。突出体现在高职生的自身素质以及集中表现在高职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职业素质的提升往往是劳动者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经过自己学习、认知、感受、体验,执行、反馈和纠错。伴随心理积极的响应,实现内化、积淀和升华的心理过程,人的先天素质在这种过程中起到先导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作用。高职学生成功完成基础和初高中阶段教育,他们在高职院校中接受高等教育,是具备更优厚的自身条件和学业基础,并表现出更积极的能动性的群体。因此,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在性特征较为突出。

四是整体性特征。优秀的职业素质不是孤立的存在,是和职业者的综合素质紧密关联的。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这种整体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既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以及职业精神的协调培养,也兼顾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或许这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融合特征。

五是发展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教育,他仅仅是过程教育或阶段教育。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中一个原动力就是因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训练。因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跟踪,高等职业教育也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对职业者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满足、促进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发展性特征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中逐步得以凸显。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当我们厘清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后,梳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难题。近些年,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总结育人特色和规律,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校企合作进程,强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以及职业精神的培养。逐步明晰了与学科教育不同特色的自我定位。这些探索和实践,为进入高职院校深造的学生畅通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领跑高等教育。真是因为注重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结果。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社会性取向。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高职教育明确定性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推动已有的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由此拉开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篇章。同时把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从诞生之日起,高等职业教育就肩负起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其社会开放性、育人实用性在此后的办学实践中愈加体现。社会性取向,意味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对应社会需求,接受社会检验,不是闭门造车式培养我想培养的人,而是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当前,企业订单班在高职院校中的遍地开花,证明了这种价值取向的正确性,是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

科学性取向。教育有其独特的规律性,把未进入职场接受过任何专业技能训练的人培养成优秀的职业人,需要一个过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坚持科学性取向,就是要坚持教育规律和职业规律的兼顾融合,使培养学生真正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切实满足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坦言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没有成熟的模式和丰富的经验可学,多年来,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常常被讥讽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和中职教育的“发面馒头”是有缘由的,因为他是新鲜事物,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仅仅有二十多年,没有理论建构基础,只能边干边总结,边干边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唯有坚持科学评价的标准,才能收获真正的经验和把握客观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财富都是在坚持科学性取向的前提下获得的。与此同时,这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操作性取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诸如:学生生源素质、社会环境导向、教育理念、教育资源配给等。有学者曾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归纳为逐步解决了“五少问题”(社会少认同、法律少明细、政府少作为、办学少特色、就业少出路)而取得进步的,这种总结很有见地。也为我们形象地解读了一种现象。正是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操性原则,凸显操作性取向,理性务实地培养学生,注重帮助学生培养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当前,操作性取向集体体现在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以及学生对自身客观的自我定位。如今,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评价在逐步超越对本科生的评价。

超越性取向。教育的成效往往在主客体的相关转换中效能增强。正如,当前我们更加强调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传授知识。学生作为客体,在学习过程中是受教者,接受者。一旦转换成主体时,会激发更大的潜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主体的积极开拓进取和拼搏精神,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坚持这种超越性原则,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在特征,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转变,实现自我超越。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价值定义

当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规模已超过学科教育,但在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先进教育观念树立、管理机制创新、办学实力充实、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就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而言,我们可以尝试作出粗浅的归纳。

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基础价值取向应该以谋求学生职场贡献最大化为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成为是各行各业、各种岗位上实干家和能干家。学生个人能力虽有实际差别,但树立踏实肯干的职业态度、追求奉献的职业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通过贡献力量获取回报。这种职业素质教育既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又利于企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应该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发展为目标。职业技能是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没有专业能力,无法顺利就业或高质量就业,一切都将化为空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需要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雄厚的师资力量、充裕的实训条件,更需要启发学生职业兴趣,激发学生职业个性,严格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自信心和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的基础。

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应该以促进实现学生人人能成才为目标。当前,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狠抓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更大限度地为实现学生人人能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的教育和发挥,实现人人皆可成长并非空谈。

参考文献

[1]盖晓芬.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8期.

[2]杨迪.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13期.

[3]施孔文,蒲晓湘.技能竞赛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8期.

[4]张萍辉,顾永成.基于实践性教育环节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5]陈新开.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路径探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基础教育价值的素质取向异化 篇2

笔者通过对我国当前课堂教学的大量调研,以及众多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打开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课改”,可见记录12898条),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包括大量的公开课和常规课)存在着一些与教育的素质取向相悖的实际问题。这体现了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与市场需要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定位,在实践中表现为教育价值取向的“二分”,这种教育价值的素质取向异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价值手段的异化

1.教学方法上讲与不讲的“二分”

赫尔巴特等认为,儿童生来就具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如果不加以约束的话,学生的非线形思维就会经常打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阻碍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比中,传统文化占人类文化总和的主要部分,而教师由于出生在先,闻道在先,因此课室文化的主宰者是教师。这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以“智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代表的单向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倡“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现知识的发现作用”。在课程改革实施最初始的时候,笔者接触的公开课几乎一律采用“发现法”,后来由于“发现法”自身的局限性,至少与“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发现法”在近几年的公开课中几乎绝迹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活动几乎就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方法也“与时俱进”,作为一种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讲授法”被彻底摒弃了(主要是公开课)。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上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夸大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和作用。

由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的关键是理解问题的本质。“讲授法”下的教学,学生也可主动学习。学生拥有的知识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明确的知识——能够用书面文字、图表和公式表述的知识;另一个方面是默会的知识——虽然知道如何运用却无法解释其中因果关系的关联知识,这种知识是不可以言传的,学生所拥有的默会知识要比明确的知识多,所以发展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也不需要强调过分。

2.教学策略上知识和情感的“二分”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的、深层次的和健全的和谐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于“什么是一节好课?”的理解存在的普遍认识是:(1)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2)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3)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这表明许多教师对课程标准提倡的“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并没有真正理解,在实践中没有贯彻到位。在教学策略上几乎没有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有效整合,因而缺乏有效引导的深层次思维训练。

由于教师对于课程标准强调的新理念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大脑中的认知结构,课堂活动是以向学生传递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活动。当前的课堂教学,教师“讲”与“不讲”缺乏“度”的把握,往往不能及时、恰当地介入教学过程,导致课堂讨论过多、活动性教学泛滥等等盲目、低效的弊端,缺乏必要的概括和反思。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形似”而“神不似”,甚至被泛化。当然,这其中也有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许多农村中学,教师的职前、职中和职后培训工作不到位,因而,许多工作多年的教师(包括许多被认为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硕果累累的老教师)的本体知识大多老化,缺乏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二、价值目标的异化

1.理性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二分”

在素质教育实施下颁布的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上强调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体验知识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注重知识的探索过程。因为知识的产生及形成是有规律的,它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在课堂上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的知识或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样,生动活泼的人类思维活动就能够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认识和体验。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揭示概念、法则、结论的发生、发展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方法思想,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易于学生接受的生活形态。但大多教师忽视了人类科学的严谨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也缺乏必要的归纳和升华。

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离不开严谨抽象的推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也需要超越具体事实的思维方式训练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转化,就自然科学而言,也正是其形式结构的特征保证了科学自身的客观性。要培养学生审慎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一,课堂教学就必须要注意使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结构具有适度形式化特征。目前,我们面临着人文精神的缺失和科学精神匮乏的双重困境。一方面,西方科学主义及其教育思想的弊端正在被逐步揭示出来,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进行了解构和批评。另一方面,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缺乏西方的数学文化底蕴,现代性的科学启蒙仍是当今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数学学科而言,从数学知识传播的角度看,过于强调学生的理性精神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不利于文化的整合。“人文底蕴”简称人文常识,即理解人类基本价值观念,它是解决进行科学思维的底盘问题。但要防止一种极端倾向,即把数学混同于一般文化,认为数学与一般文化无本质认识的差异。具体到新课程改革中,就是要防止出现西方国家的数学教材中“缺乏数学味”的情况。

2.“数学化”和“生活化”的“二分”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强调实质的做法大多停留在生活或操作的层面,这些依靠对于经验事实归纳而获得的关于真实事物或现象的量性属性的某些认识,只能说是一种经验而不能被看成是真正的科学知识,真正的科学知识应当是关于抽象的对象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甚而出现了以直观取代逻辑推理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淡化了双基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高屋建瓴的科学素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难免产生问题,一方面,没有真正的启示和互动,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另一方面,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掌握,降低了学习的实效性。如何认定学生已经较好地掌

握了相应的知识,其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能从对经验的认识中总结出相应的模式,从而能够有效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的类似问题。要正确认识知识的价值及作用,知识是人类优秀文明的结晶,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都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形成的,“无知必无能”。因此、忽视知识的价值及作用,事实上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三、价值评价的异化

1。质和量的“二分”

在传统教育中,人们习惯于强调教育过程的规制性问题。原因在于,一方面人们认为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被发现,也可以预测和控制;另一方面人们把盛行于物质世界的因果关系运用到教育中来,由此使得教育呈现出一种线形的、统一的、可以预测的、决定论的倾向。当前的量化的标准化考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是我们评价人才的唯一方式,而这确实对我国的人才选拔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标准是人对自身产物的要求,在人类的进步中,它永远只是无生命动力的产物,而承载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教育活动决非只是一种价值无涉的单纯理性和技术工作。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引起了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该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

因为质的评价是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等理论——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判断,要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教育评价改进与激励的功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质的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被广泛采用,甚至连评价人才的方式也照搬国外的方式,认为个性突出的学生就是一个好学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课改提倡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再是评价的重点。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知识降位论”、“目标虚拟化”等观点,人们对素质教育下的课程改革充满了疑虑。这种疑虑主要存在于教育实践中,这与过于强调质的评价方式不无关系,在当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还不充分的情况下是不现实的。而现行高考中的量化的评价方式更能够充分发挥其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这也是“高考是制约课改的瓶颈”说法的来由。对于率先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省份,尤其高考改革幅度较大的江苏,人们还在质疑其推出的高考方案。

从深层原因看,“二分法”的本质上是教师受传统的意识形态标准的惯性束缚,对教育从形式到内容变革引起的认识上、思想上的困惑,从而在实践中产生的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异化。人类自身与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总是在多元性中前进。但高考目前在我国的不可取代性,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把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有机整合,才是走出当前教育评价困难的唯一选择。

2.结论和过程的“二分”

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注重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一味地“烧中段”。课堂评价一味地以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标准,因而课堂教学大搞低水平的重复的“题海战术”,不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当代的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三大走向(生活、理解、未来),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影响下,注重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获取能力和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潜能和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大量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但通常都是流于形式的、缺乏效率的教学形式,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大量的公开课表现出来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但却不利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

学生的有效学习需要教师提供认知框架和知识的固着点,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绝不能排斥教师的有效引导。因而自主学习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效用,“探究活动”要能保证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的系统性。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使命关键是要改变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所以我们不但要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也要注重合理的结果。没有过程的结果是空洞而生硬的,但没有结论的过程更会是盲目而肤浅的。合理的课堂教学应遵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规律,即具体一抽象一具体这样的一个认识过程,让学生理解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又能反映客观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而,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既要有“显形”的知识和技能的结论性指标,也要有“隐性”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过程性指标。

总之,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在现代和后现代的先后冲击下,为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即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从横向(国际比较)和纵向(历史比较)两个维度对自身学科建设和理论架构的自觉反思。教育改革是社会改革的一部分,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但教育改革的借鉴不需要直接的蓝本。需要明确的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战略发展,根本动力在于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发展教育也是如此,要靠自己的文化创造力。改革追求的教育价值的素质取向是一种理念,它需要立足本国实际并创造性地借鉴和运用外国经验,不能唯“新”就好,更不能故步自封,要有与时俱进的“中庸”观,“非此即彼”的绝对的“二分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种理想的教育观念和实践也许存在于东、西两极的中间地带,“基于各自的本土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用于改进本国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8.

[2]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50.

职业素质取向 篇3

一、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

1. 道德素质较低

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的好坏。在实际生活中, 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却并未达到理想范畴, 表现出缺乏诚信品质, 对企业的忠诚度不足, 一人与多家用人单位签合约, 缺乏敬业精神及服务奉献意识等问题。

2. 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中职学生的发展与自身的职业素质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但是就目前我国中职学生的现状来看, 则往往存在着不切实际的问题, 职业精神与奉献精神极度缺乏。主要表现在与自已的团队协同作业时, 不能充分理解团队目标、组织结构、个人职责, 缺乏良好的沟通和配合;工作中遇到与所学专业不相符的问题时, 不知道从哪里寻求帮助, 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更新知识结构。

二、职业素质取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1. 改进阅读教学, 在阅读中促进道德培养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 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效得到充分发挥。中职语文的阅读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 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而且要让他们通过对文字的涵咏、品味、感悟、评价和思考去提高审美情趣, 陶冶情操, 锻造品格, 提升人文素养。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功效是否在阅读主体上得以实现, 是职业素质养成的关键。

2. 改革考评方式, 综合评价成效

中职的语文教育评价应与职业生活相衔接。从目标及实现的角度出发, 目前语文教育的评价处于评价覆盖的全面性和目标实现的延缓性、主体生成性的矛盾所带来的困惑之中。因此, 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为中心的倾向, 加强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 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导致自我系统完善的活动。并且通过多标准、多角度地评价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比如评价口头表达训练时, 应变单一的整体效果评价为多元评价, 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哪怕是用了一个得体的句子、一个字或一个词, 甚至是神态自然大方等都要给予充分、恰当的评价, 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口语交际训练的乐趣,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 还应采取多种评价方法。不能单纯采用考试的方法, 更要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 采取一些主动性、表现性等以自我评价为核心的评价方式, 如学习效果自评与互评、读书笔记、多媒体项目展示、学生档案或学生成长袋等。采用考试方法时, 应该实行综合化, 例如要求制造、种植类专业学生在学习有关应用文知识和专业知识后, 进行产品设计 (农作物种植) 、说明与推销的考试。

3. 开展课外活动, 提高综合素质

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外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在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时, 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 围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内容进行。在能力培养方面, 以读、说、写为主。读, 突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说, 侧重锻炼学生演说和辩驳能力;写, 着重培养学生的采编能力和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尤其是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在开展各项活动时, 既要考虑广泛性, 又要注意到独特性;既要针对群体学生的需求, 又要关照到不同专业的特点, 采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 使语文课外活动更具生命和活力。如开展办报系列活动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进行社会实践, 加快其社会化进程, 同时为学生毕业时成功实现角色转变做好准备。

三、结语

加强与改革中职语文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加强学生的语文素质, 培养其职业素质, 提高其综合素质, 相信他们能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自尊、自信、自立, 迎接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林瑞惠.人文性和实用性视角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基于课改理念与职教特色[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9 (04) :196—197.

职业素质取向 篇4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在外部因素的冲击下,其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以便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价值取向 心理素质

一、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物质贡献价值和精神贡献价值的统一,现有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统一。”但是,如今的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面对各种升学压力,使得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产生许多的不适应,同时,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剧烈变化,社会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无一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来巨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意识增强。许多大学生受其冲击,生活中到处体现着“竞争”二字,大学班级学生班干部的担任必须经过竞选,期末各种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获得要经过成绩和综合量化分的竞争,校学生会干部的担任要竞争,党员的申请要竞选,将来毕业走上社会,工作岗位要竞争等等。(2)学习观和职业观意识增强。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学会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努力提高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面向新世纪,把自己打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当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一些价值观背离现象,受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与主流价值观发生了冲突。(1)责任意识淡薄。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渐渐形成了我行我素、为我独尊的个性,在生活中,这类大学生往往不懂得珍惜所有,在学习中,这类学生往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毅力不够顽强,(2)诚信和互助精神缺乏。如今大学校园里考试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代考行为屡见不鲜,朝夕相处的同学情谊在大学里显得并不怎么重要,大家好像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着。

二、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年龄普遍存在于18到25岁之间,在个性特征方面,具有外向、开放、爱挑战、富于幻想等特点,但也存在责任心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的问题。

1. 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大学校园谈恋爱如今已经相当常见,有些学校甚至提倡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谈一场恋爱,但也不排除存在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等等问题的存在,大学生的心理年龄尚未成熟,青春期特别容易冲动,许多学生往往因为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身心疲惫,更有甚者,因为情感受挫,为了报复,走上了一条犯罪的不归路。

2. 就业压力大。新形势下就业相当严峻,不少大四的毕业生由于对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心向往大城市高档的工作,未能从自身出发做出正确的评估,导致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由此引发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暴躁、悲观和抑郁等。近期调查研究发现:47%的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感到一片茫然。

3. 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相聚在同一个大学校园里,其中来自偏远农村的大学生人数占到很大的比例,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因此来自农村的学生普遍比较贫穷,在一个大的集体中相处,这些孩子往往容易产生自卑、胆怯和嫉妒的不良心理,在各种攀比下更有甚者会有自杀的念头。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

1.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志愿者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2. 优化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加上父母与孩子往往朝夕相处,对孩子的内心世界非常了解,所以父母应该随时关注孩子的思想,言传身教,用正确的方式来培养孩子

3.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尤其是各类网站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把握好正确的导向,杜绝网络中的落后文化以及腐朽文化,宣传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倡导绿色上网、安全上网、健康上网。

四、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1. 要培养良好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是不一样的,进入大学之后首先要学会努力去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尽快找到自己的方法,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自己所学专业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涉猎一些其他领域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 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大学生应该对自己形成一个合理的分析、正确的定位,我们不能骄傲自满,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唯我独尊,同时也不可以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要学会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认识,科学地看待自我。

3. 要有坚强的品质,勇于面对挫折。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困难总是在所难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培养顽强的毅力,不能被困难所打倒,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努力做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青年。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编写. 思想道德修养[D].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国教育网.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分析. http://www.eol.cn/.

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篇5

一、职业教育中的社会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处于社会经济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交联部位,也就是在文化体系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交界处。因此它对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引起的环境变化等较之普通教育更为敏感。它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深远影响,诸如“读书不必种田,种田无须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另一方面也有力地冲击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使其内核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综观近几十年世界各国教育的改革,经济上的需求往往成为教育改革的原动力。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给职业教育不断地注入动力和活力,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促使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调整内部结构,并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运行机制。

然而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发生的摩擦也使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趋于突出和明显。例如,国有大中型企业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营状况不景气,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岗位业务技能不匹配,这些问题都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也是体制转轨中出现的新问题。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得到社会改革系统工程的支持和推动,另一方面也受到它的制约。职业教育在改革大潮中的社会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动态变化。虽然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经济建设正在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但在具体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时,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在选择正确合理的社会价值取向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和对待。

二、职业教育中的个人价值取向

个人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求职谋生;二是个体发展。“谋生”常随时代、地域和对象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需求。譬如,经济落后地区的农家子弟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学得一技之长,走上致富之路;经济发达地区的职工、干部子弟则希望能获得一个报酬丰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岗位。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繁多,为发展个人天赋才华提供了广泛选择的天地,因而能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挥个性特长等需求。但求职谋生与个体发展有时是相矛盾的。在目前人们的物质需求未得到较大满足的情况下,往往会舍弃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去谋求高报酬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家长所起的作用很大,而家长的价值取向又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目前社会上,人们通常把科学家、企业家、高干、工程师、教授、医生称为“人才”,而把普通工人、农民、营业员称为“劳动力”;用人单位也常以学历、文凭作为选拔、聘用人才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当然,个人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发生变化。尤其是高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需要大批智能与体能相结合的新型职业人才,“学历社会”将逐渐转向“职业资格社会”,用人单位将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和职业资格。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能实现求职谋生和个体发展的统一,届时职业指导将成为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广泛地开展起来。

三、职业教育中的企业价值取向

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随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计划经济下,企业依附于政府,重在完成计划下达的生产任务,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侧重于完成眼前的生产任务和职工子弟的入学和就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由依赖型转为自我发展型,成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利益主体。企业要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就会自觉地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不断地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企业也会越来越重视职工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将转到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和经济效益方面来。

四、职业教育中的培训学校价值取向

培训学校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一方面随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培训学校作为以育人为核心的办学实体,无论在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下,都基本上服从于社会价值取向。这是由职业学校教育属社会准公益性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经济体制转轨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确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劳动力市场、生源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使职业教育逐渐转入市场和计划双重调节的运行机制。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导致生源市场(各类专业劳动者需求)的涨落,迫使职业学校频频更换专业。但是,职业学校不是生产物质商品的企业,培养职业人才不能商品化、市场化,更换专业也不像企业更新产品那样简捷,故职业学校教育偏转到纯经济功利的价值取向不仅有碍于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五、优化调节职业培训教育的价值取向

优化调节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目的是为了较大程度地满足多元价值主体各种合理的需求,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提升个人素质技能。

(一)职业教育导向性价值目标的确定

确定导向性价值目标必须要有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是判断改革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当然也适用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在教育界,人们曾对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服务教育)进行过长时间的争论。实际上社会主义的“功利”和“人本”是辩证统一的。从“功利”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各种职业人才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从“人本”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人的解放。表面上两者的目的不同,然而辩证地思考,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发展生产力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又是为了提高人民(社会的主人)的生活水平。因此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我们确定职业教育的导向性价值目标,既要满足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造就一支数以亿计的各行各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大军;又要满足个人求职谋生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劳动者的特长、潜能和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科学、合理地投入、配置、使用职教资源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调节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必须科学、合理地投入、配置、使用职教资源,因为职业教育资源是整个教育资源的一部分,教育资源又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教育经费的投入要与国民经济的总收入保持恰当的比例,职教资源的投入也要与整个教育资源的投入保持恰当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以及培养造就的劳动力的层次和结构要与经济建设所需的劳动力以及生产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相一致,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为此,投入配置职教资源须注意如下几点。

1.投入渠道多元化职业教育属非义务教育范畴。大多数专业教育和培训是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计入生产成本。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因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可增加劳动收入,故职业教育的经费应由国家、企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职业教育除了培养造就各类职业人才外,还在实践教学中生产物质商品,故“以教养教”也是职教的一条投入渠道。

2.市场和计划双重调节,合理配置资源用市场调节配置职教资源有利于培养造就的劳动力在层次、结构方面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然而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繁多,某些专业培养的是企业所需的劳动者,某些专业培养的是社会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事业的劳动者。故前者要靠市场调节,双向选择;后者仍须计划调配。

3.构建符合国情的职教体系构建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教体系是合理配置、使用职教资源的关键。所谓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就是职业教育培养造就的人才要与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相同、层次相当、专业对口、质量规格相符,在劳动力市场上适销对路。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按地区构建职教体系,以适应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域经济各具特色的实际;二是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适时调整职教体系的结构;三是正确选择符合城乡不同经济、社会特点的职教基本模式。在农村宜采用农科教结合的模式,在城市宜采用企校合作的模式;四是一手抓重点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建设,一个抓社会办学,努力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

(三)把培训目标定位于培养创业型职业人才

面对21 世纪,职业教育将迎接高新科技生产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挑战。原先偏重于培养一技之长和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故就业与创业复合,一技之长与综合能力复合是跨世纪职业教育的导向性价值取向。

就业和创业都有一个“业”字。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创新能力。把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实施二种新的职业教育方式是努力的方向。要实现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必须调整现行的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首先要不断扩大职业技能的内涵。在注重培养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智力技能的培养。其次还要重视综合能力的养成。除了专门化的职业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自立、自主、自信、自强、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不断进取、不畏挫折的能力;组织决策、经营管理、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最后要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理论的教学。这不仅是提高智力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需要,而且也是劳动者更换职业、终生学习的需要。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职业培训教育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时期,不仅各级教育机构大力举办各类成人职业(学历)教育,就是各行各业、大型国有企业也兴办自己的职业培训教育。由于职业培训教育的形成是由多元的价值主体共同参与的,那么,由于其各自的教育培训目标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其价值取向比普通教育多层化,这其中包括了职业培训教育中的社会价值取向、个人价值取向、企业价值取向、学校价值取向。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转变 篇6

一、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转变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变化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置身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之中,加之其社会地位不稳定性的特点,在职业选择尺度上的变化也在预料之中。1979年后,我国的人事制度、就业制度等变化巨大。大学生的就业经历了统一分配到自主择业的转变,其职业选择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体制还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大学生的工作大多是服从国家分配。农村和城市的情况总体上相差不大,都没有自主择业的权利。在农村,大多数的青年仍然只能在家耕田种地;在城市,许多青年也只能接父母的班,从事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在农村和城市都只有少数青年人通过刚恢复不久的高考进入大学学习,从而获得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但即使是大学毕业,也不能自主选择职业,因为当时的就业制度主张统一分配。当然,那时多数的大学生希望把人民的需要同个人才干的发挥结合起来。他们心中最理想的职业应是政治和社会地位二者兼有的,个人的报酬倒是其次。这一时期因为受经济和政治的影响,青年人的择业方向是重工、政,轻农、商。从政是当时青年的梦想之一。那一时期知识界宣传最多的楷模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所以当时的大学生普遍向往政府工作人员和从事工科工作。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大学生择业逐渐开放。从中央发布《关作的通知》开端,开始允许农民在自己解决生计和资金问题的条件下,到城镇务工经商。我国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粮油供给制度有所松动。加上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劳动效率大为提高,劳动力因此出现了过剩。相反的,城镇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岗位增多,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促使农村青年开始向城镇流动。从1989年开始,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逐步实行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制度。这一制度的出台使得经济因素逐渐成为大学生在选择未来职业时考虑的重要条件之一。工资收入较高的外资、合资企业成为大学生择业的新宠。在1988年和1990年对青年职业评价的调查中,企业家都获得了高达81%的认同率。在1988年和1990年进行的青年职业活动报酬期望的调查中,“增加收入”都位列第一,说明经济因素越来越成为青年择业所看重的方面。 (1) 从80年代后期直至90年代中期,由于高学历人才的收入提高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不多,甚至出现下降的情况。大学生不仅希望得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而且不再视一份工作为终身职业,工作的流动性开始增长,“跳槽”一词成为当时年轻人中的常用词。第三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更为自主。农村青年在经历了进城打工的高潮之后,希望成为其服务城市的主人,行业范围也逐渐多样化。城市青年也在这一时期实现了自主择业。1993年,毕业大学生少数由国家安排,多数自主就业。改革措施的出台,使青年大学生的就业更为自由,竞争更为激烈,就业的方向更加多元化。从国企、私营到外资企业,从热衷出国到自主创业,当代中国大学生走出了自己多样的就业道路。

我国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受当时社会具体情况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当今青年大学生择业呈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务实性和多元化。

二、大学生职业活动价值观的转变

职业活动的收入、地位、个人价值及兴趣意义等都体现了价值尺度的一般特征。以前,职业活动的意义被其纯粹的劳动意义所取代。大学生职业活动价值的意义没有被多元化理解,仅看单一的社会取向意义。改革开放之后,大学生在职业价值取向方面更是表现出了多样的特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职业收入、社会声望、个人择业兴趣等的变化,他们对职业活动价值的理解不再只注重社会影响,更多地从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看待职业活动的价值。大学生择业通常考虑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职业的经济收入;第二是职业的社会声望;第三是职业对个人社会价值、兴趣等的满足。大多数的学生愿意从事收入比较高、有较高社会声望、能够体现个人价值的职业。但是很多学生往往不能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面,有时出于个人原因和现实环境只能有所取舍。另外,他们在职业选择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单纯从个人兴趣出发、过多考虑眼前经济利益和对职业期望过高等。

首先,从职业收入这一方面来分析当代大学生职业活动价值观的转变。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关于“干活就是为了挣钱”这一说法在青年人中的态度的测量,发现1988年时有超过半数的城镇青年表示赞同,农村青年持赞成态度的更加明显。这说明青年人在职业活动中对收入这一因素比较看重,这与改革开放之前只谈劳动意义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1990年再对此说法进行调查时,持赞成的青年又不足50%了。 (2) 这说明当今青年的职业活动价值观还不成熟,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冲突在他们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近些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表明,那些工资高、待遇好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有许多大学生选择到外资或者合资企业工作。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公司的员工享受较高的薪水和奖金。据此,我们还不能简单地说大学生看重职业收入就是不利的职业活动价值观,二者之间未必存在对立的关系,因为大学生价值度量对象本身就是多元化的。

其次,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的社会地位比较看重。我们一直提倡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过去服从分配的年代,这一原则贯彻得比较好。在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学生有了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越来越希望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能被同龄人羡慕。但是这一偏向不能笼统地说明他们只是喜欢做社会声望高的工作,鄙视平凡的工作岗位。多数大学生都在生活中从事较为平凡普通的工作。

最后,大学生普遍认为其所从事的职业应该能满足个人兴趣,体现个人价值。大学生在择业上通常抱有强烈的理想色彩,他们认为自己的职业要能符合个人的兴趣爱好、体现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否则干起来就没劲。这与现在社会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年轻人择业自主性增强及社会物质、精神财富日益丰富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说明大学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但在择业时大学生需要对所选择的职业有全面的了解。兴趣确实可以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但青年人有时会过于看重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忽视客观条件。另外,过多强调自我有时也会使学生的才能得不到施展、自身的价值无法实现。也有一些大学生对职业抱有过高的期望,最终发现与原来的想象相去甚远,从而失去工作兴趣。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逐渐开放,大学生对职业活动意义的看法在价值取向上有所改变也是环境变化的结果。从总体上来说,他们对职业意义的看法相比起以前更加世俗化,但仍保留着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青年的择业观念。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特别是经济生活的改变深刻地影响着改革开放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变化。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转变

参考文献

[1]杨雄等.社会转型与青年发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2]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3]陆建华.来自青年的报告——当代青年价值观及其取向的演变[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

[4]陈清华.论当代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3) .

高职护生职业认知和就业取向调查 篇7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2009级专科护生248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根据相关文献[2,3,4]及护理专家的意见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包括4部分:护生基本信息 (3条) , 职业认知态度 (9条) , 就业取向 (3条) , 就业相关知识 (4条) 。

1.2.2 调查方法

在护生实习前3周进行调查, 由研究者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 不记名, 学生独立回答, 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248份, 有效回收237份, 有效回收率95.6%。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被调查的护生城市生源73人, 占30.8%;农村生源164人, 占69.2%。表明充当护理行业主力军的为可以吃苦耐劳的农村学生。

2.2 职业认知态度

学生选择该专业的原因:有47.7%的护生是因为喜欢, 17.7%的护生因为家长要求, 21.1%的护生因为容易找工作, 13.5%的护生是随便报考。58.6%的护生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 27.0%的护生表示若有机会会选择其他职业, 14.4%的护生表示毕业后不会从事护理工作。对护理职业教育目的30.4%的护生认为其主要为地市医院培养护理人员, 43.9%的护生认为其主要为县级医院培养护理人员, 25.7%的护生认为其为乡镇、社区等基层培养护理人员, 其他情况见表1。

2.3 就业取向

护生就业取向见表2。

2.4 就业培训

对就业培训和指导方面, 42.6%的护生认为非常需要, 47.7%的护生认为需要, 仅有9.7%的护生认为不需要。曾接受过就业培训的护生仅占13.1%。就业信息来源方面, 多数护生是通过家长或亲戚朋友获得的。在有关就业培训知识的选择方面, 更多护生 (34.2%) 希望得到面试技巧方面的指导。

3 讨论

3.1 职业认知及态度

调查发现, 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度一般, 虽毕业后选择从事护理专业的达半数以上, 但有14.4%的护生表示不愿从事护理工作, 27.0%的护生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态度不坚定, 这部分学生持一种观望态度, 随着实习中对护理工作的深入了解, 他们的态度有可能转变为喜欢, 也可能转变为不喜欢, 因此, 促使他们的态度向积极方向转变应成为临床实习前教育和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提示学校在进行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 应着力培养护生对专业的热爱与认同感。调查显示, 护生对护理职业的学科性质、作用、人员素质要求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认为护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从事护理工作, 这与李斌等[5]的研究结果接近。但护生在合格护士的要求和护理职业教育为哪些级别医疗机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认知上还存在一定偏差。多数护生认为只要有良好的护理技能即为合格的护士, 同时也认为护理职业教育主要为地 (市) 级医院培养、输送人才。因此, 在职业中应加强职业认知教育。

3.2 就业取向

83.5%的护生表示会先就业, 主要是现在就业压力较大, 家长和学生都希望多年求学能尽快得到回报。选择自主创业的护生较少,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学生的创业意识还比较薄弱, 另一方面也源于专业的限制。就业医院方面, 仅有4.2%的护生愿意去乡镇卫生院工作, 低于愿意去城市私立医院的比例, 说明护生在选择工作时会更多地考虑工作地点, 不愿去基层工作。这与张聪等[6]的调查结果一致。但我国的现状是农村缺少专业的医护人员, 且职业教育目的主要是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合格的医护人员。这种选择也与护生在这方面的认知不足有密切关系。另外, 城市的繁华、现代化、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好的资源等也是吸引护生的重要原因。65.8%的护生希望月薪在1 000~2 000元, 提示护生对薪酬的期望较为理性, 对自身能正确地评价。

3.3 就业指导

90.3%的护生表示需要就业指导, 仅有13.1%的护生表示曾接受过就业指导, 说明我院就业指导工作还需加强。除多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外, 还应注意就业指导内容要贴近护生的需求, 同时结合护生不愿去基层医疗单位的现象, 指导护生将自己的专长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这既有利于个人的就业和发展, 也有利于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雅文, 姜安丽, 李树贞.护士职业态度和测量意义的理论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3) :168-169.

[2]黄白桦, 肖春秀.护理大专本科学生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9) :662-663.

[3]杨爱芳, 王红, 李萌, 等.护理本科生实习前临床护理职业态度调查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 (6) :31-32.

[4]陈再蓉, 向艳梅.护理专业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3) :19.

[5]李斌, 刘革新.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 43 (8) :350-352.

职业素质取向 篇8

一、一叶障目:职业教育功利性的认识误区

1. 误区之一:凡是功利主义的,必是错误的

在我国,尤其在学术界,认为职业教育步入了功利主义的歧途,对于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人们多持批判的态度。“高职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功利主义的做法。这些做法片面强调市场导向作用,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构成潜在威胁”。[1]“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功利主义倾向,直接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科学发展和教育公平”。[2]诸如此类的批判话语成为主流声音,这些批判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对于教育,尤其职业教育,是否要完全拒绝功利主义呢?功利主义就一无是处吗?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提到“功利主义”,人们首先就会把这个概念与资产阶级联系起来,认为功利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与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个人至上的思想同根同源,属于资产阶级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的土壤上是不应该滋生功利主义的,也不能提倡。一提教育的功利性,便认为损坏了教育的唯美、唯真、唯善的本质,侵蚀了完美人格的养成,缺乏人性的超越,对之大加鞭笞。“功利色彩太重,教育便不成其为教育”。[3]“今天的教育把功利作为根本尺度,在相当程度上扭曲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成为一部分人追求个人目标和欲望、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和手段”。[4]教育的非功利性则成了卑微的侍女。可以说,我们对功利主义的认识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凡是功利的都是扭曲人性的,凡是功利主义的都是与人文主义根本对立的,似乎功利主义是百害而无一利。

2. 误区之二:凡是职业教育,必是功利主义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功利主义的,把职业教育看做是“功利主义教育的典型”,职业教育被引向了单一的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这种观点往往也和对功利主义的错误认识相关,认为对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不仅不能提倡,而且应该摈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认为“职业技术教育陷入了狭隘的‘功利主义’怪圈”。[5]这种看法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毋需谈或不敢谈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但深入思考一下的话,不同的利益群体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功利观,国家会把职业教育当作国家繁荣的工具,学生会把职业教育当作谋取职业的跳板,某些小利益集团可能会把职业教育当作创收的机器。所以,首先要考虑这种功利是谁的功利?它真正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了吗?它是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功利呢?还是满足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功利?是满足了国家发展的功利?还是仅仅满足了一小部分利益集团的功利?

二、正本清源:功利主义的实质阐释

现代功利主义是在近代功利主义传统的基础上,用现代哲学研究的方法对其重新阐释而形成的新功利主义规范伦理学。它一方面秉承了古典功利主义流派思想的内核;另一方面又做了适当发展,切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现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工具。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认为“功利”是指人们本能地追求幸福,避免痛苦的趋向性。“所谓功利,是指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由于这种特性,该外物就趋于产生福泽、利益、快乐、善或幸福,或者防止对利益攸关之当事者的祸患:痛苦、恶或不幸。假如这里的当事者是泛指整个社会,那么幸福就是社会的幸福;假如是具体指某一个人,那么幸福就是那个人的幸福”。[6]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人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功利主义主张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最大的善即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

20世纪中后期,功利主义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复活,首先求利仍然是现代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这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西方社会面临诸多问题,人们不能不面临着道德的抉择。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原则,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而确立的,而调节人们的行为实质上就是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7]“功利作为一种价值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人们必须得问:‘为了何种目的的功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功利开始被视为一种独立的价值,而且事实上它将其他所有价值都囊括在内”。[8]对于功利主义,提倡功利主义要看提倡谁的功利,反对功利主义要看反对谁的功利,应该反对唯功利主义,急功近利,而不是对功利主义全盘抹杀。

在经济学上,边际效用分析学派,如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则是从边沁那里吸取了许多思想,所谓“福利经济学”是以“比较爱好”代替“比较效用”,也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在经济政策上,早期的功利主义者倾向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预。后期的功利主义者由于对私人企业的社会效率失去信心,则希望政府权力干预来纠正私人企业的滥用。[9]后期功利主义对政府的期望是和国家竞争力理论中对政府的期待不谋而合。对于社会或政府来说,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基本职能。[10]对于国家而言,追求国家的整体繁荣,为全社会谋取福祉,这是一个国家的职责所在。换言之,从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一个国家追求其功利主义的做法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三、功利主义: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

1. 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应然逻辑

教育本身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分为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尽管这两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人文教育更多地注重人格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型塑;专业教育更多地强调其专业性、职业性、实用性等。职业教育应属于一种专业教育,实用性应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

“在19世纪,文科教育和实用教育之间出现了对立,这种对立就好比两种学习之间的对立,一种是绅士应该为了自己而学习,而另一种是为了获得应用能力和实际能力而学习”。[11]就其起源和发展来说,学问体系大体上完全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中两个冲动性特征所导致的主动性和偏爱。这两个冲动性特征就是自由的好奇心与改进技艺的本能。[12]自由的好奇心发展为高等教育中对高深学问的追求,致力于此的人全然不懂什么是私利权宜,而且也不懂得考虑什么有实际价值或什么无实际价值,只是像“白痴”一样全身心地热衷于对学术的探求;而改进技艺的本能,则发展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他们更全身心地热衷于物质利益的考虑,其关注和努力的范围严格限定在直接导致实用效果的考虑中。“从最纯粹的意义上,从目标和宗旨上看,职业技术院校都是‘务实的’”,[13]但即便以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为主要职能,“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14]的大学也普遍发端于职业养成所。基督教大学从它们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专业训练和实用知识。中世纪和现代社会早期的大学也就是未开化的、不文明的原始大学,必然遵循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实用与实利原则。这类思想在今后的文明生活中依然存在,尤其体现在现代文明生活中的竞争体制中。在现代文明的早期,睿智者所获得的任何知识都具有的实用性和功利性都与个人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相关。那个时期的大学不可避免地被视为职业学院或专业院系的广泛的联盟组织,这些职业学院或专业院系致力于那个时代所要求的作为功利主义主流思想的实用性学科。[15]

时至今日,功利主义已渗透到大学中,学术与市场已经结合,大学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大学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场所,既要(通过科研)制造就业机会,又要(通过教学)提供就业培训。[16]边沁从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原则出发,把教育作为实现个人幸福的工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有用的知识,而有用的知识是实现幸福的工具。但边沁强调的有用的知识不是指希腊语、拉丁语等装饰性的古典知识,而是要求儿童“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法律或科学的学习”,[17]只有实用知识才有助于青少年掌握适合自身性向的谋生手段。边沁重视实用知识的比较价值,他对古典知识和实用知识价值作了比较,认为古典知识的比较价值不如实用知识,因为古典知识对实际生活的作用不大,而实用知识则有益于儿童谋生。[18]另一位功利主义思想家穆勒(Mill)认为,以实用为准则本身并没有过错。他认定他所接受教育的错误更多地是在于对这一准则如何定位的问题。将幸福视为个人野心和社会工程的直接目标是自拆台脚的事儿。[19]

对于职业教育,我们当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功利是其唯一的价值诉求,从而导致杜威(Dewey)所认为的“哲学上的二元论和整个职业教育问题深深地纠缠在一起……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不是仅仅属于金钱性质,就是具有狭隘的实用性质”[20]的印象。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因其学科属性被赋予了更为浓重的实用主义色彩。按照洪堡的观点,如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普通教育使人学会理性思考,使人之能够为人的话,那么职业教育“授人一技之长的定位”本身就划定了它的实用主义倾向。[21]职业教育思想是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化,抑或说实用主义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本质、思想灵魂,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的内在本质。黄炎培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表述为:(1)谋个性之发展;(2)为个人谋生之准备;(3)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4)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22]这一职业教育的目的表述清楚地把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表现出来。当然,职业教育不仅以培养实用技术为目的,也包含文化修养的熏陶,尤其随着“职业教育普通化”的世界趋势,职业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起来。但无论如何,职业性、实用性是其最主要的特性,功利主义是其最主要的价值基础。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功利应该是国家的功利,或者是职业教育事业的功利,至少是能为学生谋求“最大多数的最大利益”的,而不是一小部分利益集团的功利。

2. 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实然践行

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也在实践层面为各个国家所采用,许多国家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力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比如“二战”后,德国和日本把职业教育作为提升其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迅速崛起为经济大国,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经验。美国自近现代以来综合国力几乎一直占据世界第一,这与其根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适时而变,遵循功利主义原则,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高度相关。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首先在美国兴起,这与美国社会独立与创新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美国工业化的时代精神相吻合。杜威重视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张以职业为轴心进行作业训练,客观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他认为“职业教育是有助于建立一个民主社会,并推动它向前发展的最好的工具”。[23]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职业教育运动得以形成。职业教育运动中的主要因素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化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有关。美国全国制造协会在1905年报告称,“青年的技术和贸易教育是国家的需要,国家必须培养出具备生产和销售技巧的青年”。[24]工人们关心通过教育获得更有益的工作,商业或工业界渴望获得训练有素的工人。美国联邦政府在教育上的作用不断增长,但联邦教育部从未远离其正式使命:通过培育优质教育,确保入学机会均等,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参与全球竞争做好准备。[25]

美国联邦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了不同的职业教育法案,以促进经济实力的提升。1917年,美国制定了《史密斯—休斯职业教育法》(Smith-Hughes Act of 1917),推动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26]在这一法案中,联邦政府第一次承诺要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并第一次在公立学校中推行职业教育。

“二战”结束后,为解决退役军人的就学与就业问题,194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Serviceman’s Readjustment Act),尔后又颁布了《退伍军人就业法》(Veterans Employmen Act),规定由政府贷款,使退伍军人藉以安家立业,并得到必要的在职训练。冷战期间,为应对苏联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冲击,联邦政府把教育提升到国防的高度,其中职业教育成为1958年《国防安全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的重要内容。政府还扩展了《史密斯—休斯职业教育法》和《乔治—巴登法》(the George Barden Act)资助的优秀职业教育计划,为服务欠缺的地区居民提供职业教育,并满足国防安全的需要。同时,联邦政府还为各州提供援助,通过州职业教育委员会的区域职业教育计划进一步为青年、壮年、老人提供职业或技术培训,使他们成为科技领域的技师或技术工人。[27]1962年颁发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法》(Manpower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Act)为失业者和未充分就业者提供了新技能和更新技能培训。[28]超过20万人受益,产生了较大影响。[29]时任总统肯尼迪(Kennedy)认为,自具有历史意义的1946年《就业法》(Employment Act of1946)立法以来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法》也许是在就业领域最为重要的一项法案。新的培训计划使这一法案获得了真正的意义。[30]

美国的88届国会有“教育国会”之称,对职业教育的立法成为这届国会的重要内容之一。《1963年职业教育法》(Vocational Education Act of 1963)中,联邦政府增加了对职业教育学校、职业的工学项目、研究、培训和职业教育示范基地的支持,该法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成熟期的标志。1984年《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Carl D.Perkins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取代了《1963年职业教育法》。它给州政府提供援助,使所有人都能享受职业教育计划,包括残疾人、贫困人员、单亲家庭、家庭主妇以及监禁人员。[31]19世纪70年代初,“终身教育”观的形成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终身教育的理论之上,并由此引发了声势浩大的“生计教育运动”。1990年《卡尔·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The Carl D.Perkins Vocational and Applied Technology Education Act Amendments of 1990)提出的技术准备计划,旨在使原本隔裂的中学和中学后职业教育活动形成一个连续的课程体系。在项目上,该计划保留了为特殊群体成员提供高品质职业教育的安排。[32]

职业素质取向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能力本位 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赵惠莲(1963- ),女,河北赤城人,张家口教育学院教务长,中文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和中国现当代文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055-02

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的高等职业教育,历经近三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已成为中国现代变革时代凸现出的一种文化景观。“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大胆反叛了“知识本位”的大学教育传统理念,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完成了高等教育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及时对接与呼应,以不可阻挡的强大生命力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但是,由于传统教育“功利性”意识的潜在作用,为迎合社会、学生家长对高职教育实用主义性质的迫切期待,高职教育兴起之初,就带上了浓重的功利色彩。 “能力本位”一度被简单化地理解成了“职业能力”,模糊了 “能力”的内涵,缩小了“能力”的外延,造成高职院校程度不同地出现了重职业技术教育、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纯“工具意识”倾向。学生人文素质偏低、人文精神匮乏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培养质量。因此,探究能力本位的时代内涵,还高职教育最根本的育人功能,并进一步探究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立足“能力本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对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的反思与叛逆无疑是一种进步。面对现代经济生活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倡导发展学生能力,只是这种能力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某种职业技能。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生活的开放性、综合性发展,随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渗透的诸多边缘职业与边缘学科的出现,同时顺应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日渐呈现出对人文能力的依附,“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注入了丰富的现代人文内涵。

职业能力体现的是一个人创造物质的技术和技能,人文能力体现的是一个人所以为人的精神境界与文明程度。与普通大学教育一样,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培养。所以,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人才的高技能,更要培养人的人文能力与高尚品格。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于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① 处在高职教育“本位”上的能力绝不是某种职业技能或就业能力的拓展与架构,就其内涵与外延讲,至少应该体现为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按照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追求高技能与高素质的职业培养目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要达到四个方面的标准: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三是岗位变动中的应变能力与意志品格;四是创新开拓能力与理性思维。换句话说,支撑在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背后的是人文能力与人文素质。

2.追求人得以全面发展的高尚人格。即人的体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提出的“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其解释为学会学习(1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1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 (1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发展(1earning to be),既具有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又具有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人文品质,学会共处、善于合作等。季羡林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人文和技术好比是人的两条腿,离开了哪一条,人都是不均衡的。人文和技术并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型应用人才”,但这一目标结构中凸现的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正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明确指出的:“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个专家。”②人文能力与职业能力并重,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突出能力要素,依托考评体系构筑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平台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它由知识、能力、情感、观念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是人文知识与人文能力的内化。人文能力是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教艺为主、导之以理”是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应当抓住这一特征,从“教艺”入手,重视实用的、显在的人文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切入点实施渗透式的人文素质教育,“塑造健全完善的人”。

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通过构建人文课程体系,传授人文知识,达到德育、智育、美育等内涵丰富的教育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但这样做在高职院校是不现实的,因为通过系统的人文课程进行潜移默化式的教学方法对人文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其作用是不确定的。而且较短的三年学制与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高职教育目标,也不允许它开设系统而全面的人文素质课程。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另辟蹊径,寻求符合自身特点的有效措施。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设置能够显在地作用于学生人文能力的培训课程,突出诸多人文能力中的通用与核心能力,以人文能力考评体系为依托,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通过人文能力的培养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十分重视汉语普通话水平测试、英语应用能力测试、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等国家级、省级考试,通过开设“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基础与训练”“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等“人文能力养成性课程”,既强调了人文能力的训练,又重视训练与考评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如自信心、进取精神、坚强意志、集体荣誉感、纪律观念、规范意识、文明意识、诚信意识等等,将能力考评作为一种外在动力,引导学生逐渐规范自身行为,强化学生的习惯养成,最终影响其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不仅强化了与应用型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语言表达、合作、交际、信息处理等通用性人文能力,又让学生在主动自愿、不知不觉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育部2003年开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学生素质测试项目,即由临时组成的学生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专家的题目,主要测评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通过上述人文能力的测试,评估该校的人才培养实际水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过:“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应该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中去做事。”③ 应该说,通过能力培养、能力考评实现高职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提高应该是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

三、强化“渗透”“内化”环节,构建切合高职实际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它通过知识传授、引导教育、亲身感受、环境熏陶等多种途径,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格、气质修养。“引导教育”“亲身感受”“熏陶”“内化”等词语都是对人文素质教育过程性特征的阐述,其中“渗透”是方式,“内化”是关键。

人文教育是一个耳濡目染、长期内化的过程。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形成自己的特有体系。除开设必要的“人文能力养成课程”,适当开设一些内容广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人文选修课程外,必须将人文教育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1.在专业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这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课教师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同时应当改变人文教育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在专业教学和技能培养中,认真挖掘并充分展示科技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接受科技知识的同时得到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如可以通过对科学中美的因素的挖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可以通过提炼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凝聚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如求真精神、勇敢和献身的精神、审美的追求、人文关怀等,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进取精神。更应该提倡专业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以教师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传递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民主宽容的教学气氛,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师生关系等,都是一种春雨润物般的渗透式教育。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陶冶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校园文化建设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如:开设人文知识讲座、开展各种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广播等宣传形式弘扬良好的人文精神、组织各种学生社团等。二是营建人文环境,创建文化校园。比如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通过文化名人的塑像、人文主题的雕塑、人性化的提示标牌、彰显人文精神的楼宇、道路名称等,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审美情操的陶冶,让学生置身于感性、生动、浓郁的人文气氛中,在校园人、物、景的和谐环境中,领略生命的意义,感悟人生的价值,做到言行文明,气质儒雅,构建心灵世界中美好的精神家园。

3.躬行与实践是人文知识与人文能力“内化”为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通过专业技术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内化的平台,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空间。目前,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证书制已在高职院校全面实施,这一活动的意义就在于激励学生自主发展、挖掘学生发展潜能、实现制度管人和效果监控,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的舞台。学生素质的拓展过程即是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个性的躬行过程,而学生的躬行与实践必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限度的挖掘,从而形成生机勃勃的人文教育景象。

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在知行关系上,又体现为“知易”“行难”的特点。因此,任何方式的人文素质教育都须经过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化而产生实效。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把握自身的规律与特点,构建切合实际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重渗透、重实践、重养成,以达到培养人文素质、提升人文精神的最终教育目的。

[注释]

①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录 [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60.

②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录[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58.

职业素质取向 篇10

我国开展旅游地理教学已经20多年了,但是在很多方面还不是很成熟,究其原因是因为高校教育一直以来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同时,也因为高校旅游是职业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老师对其专业性的探讨也不是很多,还有就是生源本身的基础知识底子较为薄弱,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比较差,所以,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不是很扎实,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就不能进行灵活的应用了。除此之外,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存在问题,通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分知识点讲解,缺少系统的学习过程,没有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讲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在进行一个旅游路线设计的时候,我们不但要考虑到风景的欣赏,还要考虑到这一时期的天气变化以及行车路线和旅游人数的饱和度等诸多因素,有时候因为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就会忽略到某一个因素,这样会整个旅游路线的设计造成很大的影响。还有就是高校的旅游地理大多数是为了培养导游人才而进行设计的,但是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依赖课堂,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1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高职旅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已经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的充实和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认同不断提高,但是旅游地理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1课程设置不统一很多高等学校对所开设的课程设置分为课、必修课等,课程设置不同,要求的教学目的和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就不一样。旅游地理课程在设置上没有固定的标准,很可能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最终向社会输入的人才有很大的差别。

1.2教材难易程度有差别目前,很多学校虽全开设了旅游地理课程,但对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却没有深入分析研究,有些教材不能适应现状的教学体系,如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等。

1.3教学方法改进慢。我国旅游教育兴起比较晚,旅游地理课程的开设的时间相对来说更晚。以往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大多以课程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基本以教材为中心。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

2高校学校旅游地理改革的措施

2.1开展模块化教学

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分解的知识点学习,变成模块化教学(1),通过一个区域的学习,可以引申为一个模块的系统学习。这样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但了解到这一区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背景,还要了解到旅游地理对旅游管理工作、路线的设计,还有满足游客须知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旅游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比如,我们在进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旅游客流这部分的内容教学时,通过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控客源市场的特点,了解公众的旅游消费心理,让学生可以根据季节和区域来设定相应的旅游路线,这样能够帮助游客很好的来寻找旅游客源。还有就是在进行旅游交通以及旅游景点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为旅游路线提供必要的依据。学生掌握了这些技能,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就能够得心应手了。

2.2与当前的旅游热点向结合

旅游业的发展是和当前的形式有很大的关联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走出课堂,不要只是把书本的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更多的要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形式,了解当前的旅游热点。这样能够让学生知道现在的消费爆点在哪,应该怎么设计行程,怎么进行酒店安排。前一时期我们更多的是提倡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是和我国当前形式有密切联系,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把握时机来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就能够及时的把握客源。最近的一档亲子栏目《爸爸去哪儿》是很热门,很多旅行社团都推出了亲子旅游路线,提倡父母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在繁忙的工作中多陪孩子走走,在自然风景中更多的去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体验到家庭温暖的同时更多的接触自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让学生时时刻刻关注这些和旅游相关的新闻,这对于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很重要的帮助。

2.3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都是老师教学生学,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找出一个课题,让学生自己来进行讨论式学习,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进行旅游路线设计的能力。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旅游路线图,让学生根据爸爸去哪了,这个栏目来设定一个相关的旅游路线,学生自主的选择旅游路线,还要进行各个环节的设置,设计好在旅游当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行车路线,学生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就能够了解到自己在进行设计方面有哪些不足,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能够进行取长补短,让整个旅游路线的设日更力口完善。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也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也是他们今后步人工作岗位上所要用到的。

我们在进行高校旅游地理的教学的时候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运用模块化教学,还要与当前旅游热点形式相互进行结合,通过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杨娟.基于旅游职业能力培养的《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0=6)3一52

上一篇:Web登录下一篇:小支气管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