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与技能

2024-05-20

职业素质与技能(共12篇)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1

近几年,电视传媒行业在我国发展之迅速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不少优秀的电视作品不断地涌现在荧屏上,比如:《对话》、《故宫》、《我的太阳》、《大国崛起》及《巴格达遭空袭纪实》等,这些优秀的电视作品都深受观众喜爱。另外,有一些电视作品不仅在收视率上创下新的记录,还影响甚至改变了许多人的观念以及人生,与此同时,推进了我国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重大问题上,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并且引导其发展方向。电视编导作为电视节目的灵魂,发挥着协调、指挥及沟通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新时期电视编辑,具备基础的职业素质及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1 电视编辑应该具备的政治意识

电视是传播党、政府和人民声音的最重要的工具,在准确地传达党及政府的方针政策同时,还较好地将人民大众的要求与愿望都反映出来。由此可见,电视作为一条重要的纽带将党、政府和人民大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作为一名称职的电视编辑,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性原则,准确地掌握舆论导向,保证正确世界观及政治观。

2 电视编辑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及业务技能

2.1 复合型知识结构

一名优秀的电视编辑,应该较好地掌握与自身工作相关的一些知识,尽量把这些知识构建成全方面的知识结构。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功底,而自身的一些能力,例如:逻辑思辨能力仍需要进一步锻炼,尽可能地深入把握我党的一些思想理论的精髓,与此同时,应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工作。除此之外,还应该掌握西方文化知识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众所周知,我国的文化范围甚广,包括艺术、文学等,它们都可以体现出我国相关的文化审美观念,甚至对现代人的风尚及审美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电视编辑在具备了丰富知识后,才能够更准确地定位观众的需求,才能制作出更吸引观众的节目。

2.2 多能型业务技能

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更加要求电视编辑对最前沿以及最新的相关科学发展动态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例如:掌握一些现代的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与新能源等知识,这样才能利用新一代的科技知识为做出完美的电视报道做准备。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为中心的时代,网络及多媒体都被广泛地使用,全球各地无论是发生政治或者是其他类型的事件,都会通过互联网即刻传播,可想而知,电视业正面临着多么激烈的竞争。而作为一名电视编辑,必须快速和高效地完成工作,与此同时,要能够独自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策划、采访、制作,到最后的播出的所有环节。这就要求电视编辑在具备多媒体电脑操作以及剪辑、摄像、写作的同时,具备一些必要的急救护理知识等一些相关的业务技能。

3 电视编辑应该具备开拓精神及创新意识

创新性的人才才是21世纪最需要的,电视编辑更不例外,除了能够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以外,还要具备优秀的创造能力。在日常的编辑活动中,电视编辑要试着将自己的眼光放长远,无论是采用的方法还是传播的内容,都要努力满足群众的要求,才能最终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创新推动着一个民族的进步,创新意识更是一个合格的电视编辑应该具备的精神,随着经济知识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所有竞争的集中点,通常电视编辑能够克服许多惰性思维或者保守思维,就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因此,对待同样一个事件,可以从新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见解,使电视节目更鲜活,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 结语

电视不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化思想阵地,其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上的特殊性。我国进入21世纪的同时,也意味着进入了一个以知识经济及信息传播为中心的新时代。电视传媒在我国发展了40多年,不仅仅面临着新的挑战,也有着走向世界及大众的大好机遇。众所周知,电视编辑在电视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电视编辑大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质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电视编辑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中国电视业的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就电视编辑自身应该具备的一些相关的技能及职业素质进行初步的探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合作能力与人格魅力、业务技能与知识结构等。

关键词:电视编辑,职业素质,技能

参考文献

[1]程琪冰,范佳煜.浅谈电视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与技能[J].黑龙江科学,2015(8).

[2]刘芊畦.试论音乐编辑的职业素质及其培养路径——以电视文艺专题片的音乐编辑为例[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7).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2

论技能大赛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作用

技能大赛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增强了学生团队成员间的.团结互助合作精神和凝聚力.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作 者:夏凡 沈建华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48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5)分类号:G42关键词:技能大赛 提高 学生职业技能素质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技术技能型人才;核心能力;核心素质

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一国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类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质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教育部起草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一、商务英语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质现状

随着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大力扶植的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有一定商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性技能人才逐渐受到青睐。

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该类人才缺乏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与核心素质。核心能力的缺失反映在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核心素质的缺失反映在人文素质、人际沟通与交流、情商修炼、压力管理、冲突管理等方面。 因此,在转型发展,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及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大好的前提下,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质培养研究势在必行。

二、商务英语技术技能型人才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质

1.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须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应用。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三个部分:

基础核心能力: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

拓展核心能力: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

延伸核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训练、五常管理、心理平衡

职业核心能力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成功就业和可持续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这类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

2.职业核心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其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

职业核心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做人方面:德商-正直、节制、尊重、和善、宽容、公正;意志品质-自制性、自觉性、坚毅性、果敢性;

(2)心智方面-做事的思路方法:创新思维模式:主动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开放性动态思维;做事行为模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才智方面-自我管理:人际沟通与交流、情商修炼、压力管理、冲突管理;

(4)才能方面-高效工作方法:目标管理、时间管理、高效会议管理、高效汇报展示管理。

三、提高商务英语技术技能型人才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质途径

商务英语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即: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平台及人才培养评价提高其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质。

1.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模式上主要包括人才定位及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定位体现在具备专业而扎实的商务英语知识,又具备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质,同时满足企业需要,能够在毕业后随时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的合格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

培养模式下着重研究的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达成。对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大量的改革创新,针对商务英语人才缺失的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质搭建对应的课程群。基础必修课中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法及英语基础写作等课程的设置,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量、英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及交际能力。专业基础课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口译、外贸事务英语、工商导论及商务沟通等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掌握商务词汇、专业用语及相关商务知识,培养其商务英语交际技能,具备掌握并运用商务交际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在商务语境下进行有效英汉、汉英互译的口笔译,正确传达信息、顺畅开展交流,熟练掌握商务合同、商务函电、商务报告等重要商务文体的翻译工作;了解工商企业形式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等,使学生在掌握企业环境、经营管理、金融财务、法律保险等方面的专业英语词汇、以及有关业务的英语表达用语的基础上,了解市场经济及现代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专业核心课中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等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掌握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社会的多元化特点,熟悉英语国家传统、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了解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各种因素以及跨文化交际的途径等,培养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文化比较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选修课中国际商务礼仪、商务英语谈判等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掌握塑造个人形象正确的国际商务礼仪习惯,培养学生礼仪素养,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了解并掌握商务谈判技巧,熟悉各种谈判活动及操作程序,具备商务谈判中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平台。

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积极为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搭建实践教学和实验训练的培养平台,实现校内课程实训、实验室实训及校外实践的三位一体。既保证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高校与企业、高校与政府、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最实用、最新的操作技能,具备用人企业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质。

校内课程实训包括应用性较强的商务谈判、外贸实务英语等课程,利用实践课堂对学生进行商务谈判和外贸实务英语的内容及流程开展集中性、实操性训练。实验室实训利用相应的软件对学生在外贸单证缮制、电子商务操作等进行模拟实践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就业所需要的商务操作技能。校外实践的培养平台的建立,各高校应积极联系政府部门及企业,针对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搭建相应的校外实践基地,如电商企业、外贸公司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机会,掌握实用的实践技能。

3.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评价。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可以反映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应采取校内、校外,教学与实践双轨的评价机制,使评价结果更真实、更具体地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教研活动。教学评价包括两方面,分别是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其中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基础,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两个方面。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传统的教学评价因存在很大的缺陷而影响了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的改革和推进,同时也就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单一而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评价功能上,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2)在评价形式上,以单一的测试或者考试为评价形式,缺乏说服力;

(3)在评价内容上,以单维度的评价代替多维度的评价;

(4)在评价结果上,采用“标准答案”,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解释方法;

(5)在评价机制上,缺乏明确的评价目标和评价体系设置。

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要想达到其培养目标,应从评价功能、形式内容、结果及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实践。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客观的教学评价。

形成性教学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程。培养评价中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的过程加以监控式的评价。新课程标准支出,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学生不间断的学习状况反馈而调整并推进教学进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学习所需通识知识及专业知识。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门课程结束的时候开展的,主要考察是否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终结性评价,根据布鲁姆的说法,这种判断的确在师生中间引起焦虑和抵触情绪,但教学中扔需要这种教学评价,通过权威性的判断,确定学生在经过一门课程的学习后各自达到的等级和水平。

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常常通过形成性评价体现学生日常学习状态,也借助于终结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恰当与否并及时做出适当调整,以保证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在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带一路”战略逐步实施和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而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无论从数量和質量上都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其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质的研究和培养途径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商务英语技术技能性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和核心价值培养路径研究及其成果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商务英语高职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兄弟院校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及搭建实践平台具有资讯的作用,研究成果在同类院校中有推广的价值。

注:

本文受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质量工程建设-商务英语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资助。

作者简介: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4

在当前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社会环境中, 高职院校学生要想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拥有高水平的职业素质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由于岗位的重要性, 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 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是企业考虑是否录用学生的重要指标, 也是学生能够融入企业, 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 逐步获得职位提升的重要砝码。而在实际教学中,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 学生职业基础不扎实。

相较于本科院校,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 学习能力较差, 在职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中, 学习积极性不高, 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好, 导致学生对基础课程所授的职业基础类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对其进一步掌握职业技能与培养职业素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2. 职业技能培养不到位。

随着近些年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 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但是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仍然不到位。这其中有学校基础实训条件不足的原因, 也有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影响。此外, 还不能忽视有的院校教师所授技能和企业实际情况脱节的原因。这都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差, 难以适应企业需求。会计岗位对业务处理能力要求比较高, 会计职业技能不好则很难被用人单位录用。

3. 忽视职业素质培养。

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多地注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教师在很多时候只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学生成绩如何, 而对于学生的品质缺乏关注。但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欠缺非常明显, 学生大多个性突出,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明显, 这导致他们缺乏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缺乏做事的积极主动性且责任感不强, 这样的个性特征往往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对于会计岗位来讲, 人员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诚实守信、吃苦耐劳, 爱岗敬业是企业非常看重的品质。所以更需要突出培养敬业精神、创新意识与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 高职院校可以考虑从教师团队、实训基地、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职业技能竞赛等多方面入手, 加大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力度。

二、打造高效教师团队, 关注学生职业素质,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教师队伍的质量对于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只有打造出一支高效的教师团队,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打造高效教师团队, 一方面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另外一方面要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对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 需要学校制定统一的标准, 例如教师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 上课期间禁止接打手机, 禁止讲授与课程无关的内容, 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按照要求使用教学平台上传课程资料, 供学生预习和自习, 供督导人员检查;按照规定文件出卷和监考, 等等。教师的教学行为越规范, 学生也会更加愿意学习, 而不是互相敷衍了事。教师这种工作时严谨认真的态度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受到到。因为严谨认真对于从事会计工作来讲是必备的素质, 所以这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有促进作用。

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例如, 对于会计的教师来讲, 定期开展会计教研室的教学问题研讨、参加会计方面的学术交流培训和下到企业从事财务工作等。定期开展会计教研室的教学问题研讨, 对于教学时遇到的各种问题, 团队共同研讨更容易找出解决的方案, 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加会计方面的学术交流培训, 这是短期内快速提升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学术交流培训, 可以很快让教师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开阔教师的眼界, 同时有机会和同行交流探讨教学方面的问题, 这对于教学能力会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下到企业从事财务工作, 使教师能直接接触企业的真实业务, 了解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到底是如何开展的。只有亲自实践了, 才能真正了解企业对于会计岗位的需求是什么, 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三、依托实训基地, 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养成, 锻炼学生职业技能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 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指的是各种类型的专业实训室, 可以进行学生的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以及跨专业技能训练。校外训基地是和学校有合作协议的一系列企业, 包括认识型实训基地和实习型实训基地, 可以进行学生现场观摩、实地考察和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相辅相成, 从而形成从职业认知到仿真训练到顶岗实践的递进式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 在其就学的第一年, 可以安排职业基本认知和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于职业基本认知, 可以联系有合作关系的企业 (校外认识型实训基地) 来安排, 通过现场观摩、实地考察的方式, 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长学生的见识, 使学生形成对未来将要从事职业有基本认识, 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等, 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职业认知的形成, 对于未来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 对于接下来教学的开展有积极作用, 他们会知道教学中安排的课程都是对未来工作有益的, 会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对于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 则离不开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养成学生良好职业素质、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校内多功能实训室, 职业氛围浓郁, 软硬件配备合理, 再加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 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学的第二年, 主要是通过仿真实训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 养成他们良好的职业素质。仿真实训的开展要依托于校内实训基地, 这就要求实训室改变过去投影配桌椅或者电脑配桌椅的模式, 在实训室职业氛围建设上加大力度, 从环境的布置上花心思, 使学生在实训室上课时就能感受到在企业工作的氛围, 这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实训室在软硬件的配备上也要跟上企业的实际需求, 企业处理实际业务用到的软硬件, 学生在学期间就能熟练使用, 这会大大缩短学习和就业之间的距离。此外, 教师要根据企业真实业务编写实训教材, 开发实训项目, 并在教学中不断加以修正和更新, 以便和企业实际情况保持同步, 使学生的职业技能根基稳固并逐步提升。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学的第三年, 一方面继续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仿真实训的开展, 强化学生综合技能, 培养学生跨专业技能;另一方面, 随着顶岗实习的开展, 学生进入企业 (校外实习型实训基地) 工作, 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实际业务操作, 规范自己的职业素质, 强化并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 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 强化职业技能, 加大学生就业砝码

近年来, 职业资格证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国家也对职业资格证书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 就学期间可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初级职称证书和ERP应用资格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能起到明确学生职业素质标准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作用, 而且也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因此, 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积极性, 顺应学生就业需求, 就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但是目前职业资格证书推行的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学生取证通过率比较低。分析发现, 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共同造成的:学校开设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不能对接, 考证需要另外进行培训;缺乏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 培训不到位;部分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认识不到位, 认为拿不拿职业资格证书对就业影响不大, 从而降低了他们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使职业资格证书真正成为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的手段,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 加大职业资格证书的宣传力度, 使学生了解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作用, 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学生增强职业技能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次,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培训队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职业技能的鉴定质量, 离不开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队伍的业务水平, 拥有较强的指导技能训练的能力。

最后, 改革教学计划, 推进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无缝对接, 一些课程的开设可以直接针对取证考试, 采用培训教材作为课程教材, 学生在学习了相关课程后可以直接参加考试, 提高证书获取率。采用以证代考的课程考核方式, 提高学生考证的积极性。

五、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竞赛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它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以竞赛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通过竞赛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职业技能竞赛对参赛队员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团队合作与表达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要在赛前对参赛队员进行充分、系统的培训, 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完备的知识网, 操作技能要反复训练, 形成职业技能群, 以此应对技能大赛, 战胜竞争对手。

受参赛人数限制, 职业技能竞赛只能影响到很小一部分学生。为了扩大职业技能竞赛的影响, 应在选拔初期多做宣传, 尽量增加培训人数, 随着竞赛临近, 逐步优胜劣汰, 最终选拔出参赛人员。这样一来, 通过技能竞赛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提高了学生参与程度, 同时通过逐级淘汰制度又可以选出最优的学生参赛, 为技能竞赛获得良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是衡量一个毕业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水平的职业素质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有力保障。笔者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为例, 从教师团队、实训基地、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职业技能竞赛四个方面, 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

关键词:教师团队,实训基地,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竞赛

参考文献

[1]王春茹,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学, 2013 (19) .

[2]孟强, 耿玉芳.推行职业资格证书, 保障学生就业通畅——对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0 (7) ) .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5

创新职业技能培训办法提高劳动者的队伍素质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创新技能人才开发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使职工队伍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为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 者: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农垦 英文刊名:CHINA STATE FARMS 年,卷(期): “”(12) 分类号:F3 关键词: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6

1.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适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术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可以参加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可以向有关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职业能力水平的鉴定书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农机从业人员取得了农机职业资格证书就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因此,在农机从业人员中,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农机工作,推进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2.农机工作的发展急需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机事业的发展,而农机驾驶人的文化水平多数较低,因此缺乏高级农机技能型人才。农机技能鉴定工作的滞后也是导致实用型人才的匮乏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现状,开展农机从业人员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就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农机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农机新型职业技能人才缺乏,农机从业人员不愿意接受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这是农机从业人员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就上岗,导致许多农机设施运行不良,甚至处于停车或死机状态的主要原因。

3.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素质的迫切需要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培训制度,特别是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劳动者改善素质结构和提高素质水平,进而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能力的提高。通过实行就业准入控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是可以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平等竞争就业的环境;二是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并使其纳入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可以促进劳动者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務素质。实践证明,凡是经过必要的职业培训,具备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在竞争就业中就会处于优势地位,即使下岗失业也能在短期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再就业。相反,则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面对众多的就业机会而难以实现就业。因此,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

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机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和建立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机从业人员队伍,提高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就成为一项急待加强的工作。

4.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推进农机工作社会化的迫切需要

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加快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全社会的农机安全意识,促进农机安全生产,提高农机安全效益,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7

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药卫生服务模式的改革与调整, 人们对医药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 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 要求培养的医药卫生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熟练的职业操作技能。目前, 医药卫生类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也没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1,2]。因此, 要构建统一的职业技能培养标准体系, 作为医药卫生院校高职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并将其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去[3]。我院结合本地区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对卫生工作提出的要求,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立了学院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各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服务于职教学生的实习与就业,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笔者对我院进行的专业技能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举措——构建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进行了探讨, 以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类专门人才。

1 根据岗位标准制定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 实现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

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而技能训练是一项系统的、分阶段进行的、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精心组织和实施。实行严格的、科学的、标准化正规训练, 必须统一操作标准。我院在广泛调研, 听取专家建议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和我院教学实际, 参考各类职业技能考试考核要点, 制定了学院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分模块设置职业技能测试标准项目。技能是衡量一个人技术和能力的统称, 是顺利完成任务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在职业技能训练中, 不少医学院校采取技能分模块教学的方法, 均取得了一定成效[4,5]。学院根据各专业要求, 将各专业的职业技能分为多个模块, 在此基础上制定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项目与测试标准。各职业技能测试项目依据岗位实际需求分为A级和B级两类, A级为职业基本技能, 作为学生岗前实习的技能标准要求;B级技能为实践强化技能, 作为学生实习过程中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例如我院《护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 制定了护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会的专业技能共74项, 分为基础护理技能、健康评估技能、专科护理技能等多个模块。根据临床实际需要, 对其中的基本技能, 如生命体征的测量、填写体温单等, 定为职业基本技能 (A级) , 共50项, 护生在毕业实习前必须熟练掌握;实践强化技能 (B级) , 如乙醇擦浴、前臂骨折固定等, 共24项, 学生可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学习、实践, 使其职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护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技能与护理行业的工作实际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使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内容。在以培养岗位核心技能为主线的总体思路上, 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应以职业素质 (包括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 的培养为核心, 采用表格形式, 每项技能操作标准包含职业素养、操作程序、质量标准、知识问答、用物准备、评分标准等方面, 做到内容详实, 层次清晰, 条理分明, 让读者对技能操作程序一目了然, 使职业技能测试标准既可作为专业教师授课、训练和考核之依据, 又可作为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训练和考核之版本。

2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训

技能学习的速度一般较慢, 需要反复的练习才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技能培训采用教师负责制, 各系 (部) 、各教研室制定相关技能的培训计划, 由相关教师负责学生技能培训。采用日常教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对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未掌握专业技能的学生, 各教研室拟定集中培训计划, 在课余时间进行强化培训。

为了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的需要, 各系 (部) 承担技能培训任务的实验室实行开放制度, 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晚自习或节假日时间进行训练, 相关教师应给予指导, 保证提供充分的时间进行规范训练, 提高训练质量。

为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院在每学年的艺术节中举办各专业职业技能竞赛, 对竞赛优胜者颁发职业技能竞赛荣誉证书予以鼓励。通过以赛代练, 以赛促练, 达到强化技能实践教学的效果。

3 规范职业技能考核, 增加技能型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卫生需求的提高, 医药卫生机构对学生进入实习与毕业生就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关于准入实习及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尚无统一要求和标准。制定学院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考核体系, 一方面, 规范了学生准入临床实习的专业职业技能标准, 提高了临床实习的效果;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在人才选聘方面有了新的参考标准, 从而增加了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为规范职业技能考核, 学院各系 (部) 成立了职业技能考核小组, 负责本系 (部) 学生的技能考核工作。担任技能培训的相关教师在日常教学和集中培训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技能考核, 做到成熟一项, 考核一项。

3.1 考核成绩与评价

学院将职业技能考核成绩分为单项成绩和总成绩两项。

单项成绩。每一技能项目总分为100分, 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考核, 按照各专业职业技能标准中各技能项目评分标准评定分数, 成绩在80分以上 (含80分) 者为合格, 不合格者继续培训, 直至合格为止。让学生在做中学, 考中做, 考核不过关再练、再考, 使考核真正成为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 而非负担[6]。

总成绩 (考核等级) 。考核等级分为合格、优秀两个等级。①合格: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全部A级, B级技能项目, 考核等级定为合格。②优秀: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全部A级、B级技能项目, 且成绩优秀, 考核等级定为优秀。

学生毕业实习前未能通过全部A级技能项目, 不予进入临床毕业实习。教师将考核合格学生的成绩及时登记并将原始记录送交系 (部) 。各系 (部) 在学生毕业前将学生各项技能成绩及总成绩 (考核等级) 汇总, 并报教务处。

3.2 职业技能证书

由于医药卫生类学生在校期间还不能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无法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医药卫生院校实行“双证制”没有统一标准。为此, 学院设置了职业技能证书, 毕业生实行“双证制”, 我院高职学生在毕业时不但有毕业证书, 而且人手一册学院根据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等级发放的职业技能证书 (见表1) 。在学生的职业技能证书中, 不但标明了学生的考核等级, 而且还设计了成绩登记栏, 用于登记学生在校期间考核通过的技能项目和成绩。

注:“×”为未通过, “√”为通过

学院的职业技能证书, 尤其是职业技能能手证书的设立, 增加了优秀学生的进取心, 同时也让用人单位更方便地了解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增强了优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运行过程中, 各用人单位纷纷表示: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录用持有职业技能证书的毕业生。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我院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在运行过程中, 仍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探讨和完善。

学院各职业技能标准不同于社会上的劳动技能鉴定, 所培训的项目应以实用性, 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岗位需求为度, 学院应对各专业职业技能标准举办专家鉴定会, 获得行业认可, 每个项目培训要求应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以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 实现教育与工作岗位零距离, 保证毕业生有较高职业技能水准, 减少用人单位对被招聘者的培训时间与成本。

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必将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计划, 采用学期教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和技能考核,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学科可组织编写技能标准配套教程, 阐明各项技能的操作规范与要点, 拍摄各专业全套职业技能标准DVD挂在校园网乃至出版发行, 以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体系, 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技能。

部分专业、项目 (如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专业的一些项目) , 仪器设备更新快, 要求较高, 学院条件达不到。对于这类项目, 笔者认为技能训练不应仅是在院内举行, 也可让学生在实习阶段, 由实习单位组织训练, 学院进行考核, 实现“工学结合”。

综上所述, 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体现出系统性、规范性, 具有专业特色, 符合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医药卫生类院校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实施, 抓住了职业教育之根本, 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使实践教学有了立足点和明确目标, 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真正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

摘要:探讨如何构建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 把职业技能训练作为授业中心,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及考核, 传授学生职业技能,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对岗位要求有比较直观明确的认识,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职业技能, 从而缩短了学生在实习、工作期间的岗位适应期, 以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

关键词:医药卫生,高职,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测试标准

参考文献

[1]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R].卫人发[2000]462号.

[2]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R].卫人发[2001]164号.

[3]王宏启, 于钧, 戚文革.浅谈构建职业技能培养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J].教育与职业, 2005 (36) :106-107.

[4]章晓幸.护理专业校内实践基地技能教学模式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1) :96-97.

[5]刘成玉, 吴春梅, 阎志勇, 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践[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2 (4) :374-376.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8

1.开展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必要性

1.1形成“鲶鱼效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区别在于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大, 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比赛, 是提高学生对职业技能的学习热情,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的有效方法。学生经过技能比赛后, 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的认识, 专业兴趣更浓, 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与此同时, 技能比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技能水平、张扬个性的舞台, 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和人生态度。除此之外, 开展技能竞赛, 以赛促学, 凭借比赛检验学习成果;寓赛于乐, 通过比赛提高学习兴趣。

1.2有助于促进教师提高素质, 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倡导工学结合, 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除了能够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更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能够演示实践操作、真刀实枪地传授技艺。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应该具有双师素质, 也就是说高职教师除了教书还会做事。新参加工作的高学历新教师, 往往缺乏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 要适应高职教育的规律, 从传统的“传道、解惑释疑”转移到“授业、传授技艺”,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 更需要尽快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毫无疑问, 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也是新教师学习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的途径。通过参与比赛评判或研究技术标准, 促使教师自觉学习提高, 逐步形成教师职业技能特色、风格, 动态反思弱势科目的教学, 提高业务素质, 逐步锻炼成双师素质教师。

1.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 提升就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积极推行“订单”培养, 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强调了加强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要求。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采用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学生在学校接收两年的专业学习, 到企业进行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从接受职业教育到上岗实践、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实习员工的角色转变仅为两年时间, 且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一般为各行各业的基层单位, 往往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高职学生能否尽快在实习或就业单位中站稳脚跟、尽快上手, 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取胜, 取决于自身职业技能素质是否过硬。高职生在校时通过参加技能竞赛, 增强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术, 争做社会最需要的技能人才的信心, 提高了技能、职业素质, 同时提升了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2.统筹安排, 分工协作, 组织开展好高职生职业技能竞赛

2.1 领导重视, 落实经费是关键

作为培养生产一线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 要通过开展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 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 专业建设与改革紧扣实践教学这一主旋律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竞赛组织上, 学校领导要重视, 协调有关部门大力支持, 根据院系或者专业特点, 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在竞赛经费支持上, 学校或基层教学单位应当从学生活动经费或教学实习实践经费中安排经费;在竞赛形式上, 活动要体现新意, 不仅要延续传统竞赛项目, 还要探索和形成新的活动方式, 把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作为实施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技能竞赛还应形成传统, 打造具有院校或者系部特色的品牌项目, 凝结沉淀成为校园文化。

2.2专业教研室和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实施是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专业教研室是高职院校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研究组织, 是学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单位, 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其他环节的教学任务, 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组织学术活动。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拓展了实践教学的形式, 以赛促学, 是教学成果的测试剂。因此, 专业教研室和专业教师必然在高职生职业技能竞赛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专业教研室可以结合专业教学的进度或特点, 科学设置竞赛项目和内容, 促使竞赛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 专业教师在竞赛中担任指导老师或评委, 更直观的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学习成效, 便于日后及时调整或改进教学内容、方式方法, 查漏补缺。

2.3学生管理队伍负责组织策划是职业技能竞赛的重要保障

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既是一项专业教学活动, 也是一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可以让学生从中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学生管理队伍可以从中大显身手, 从活动策划、宣传发动、选拔选手、制定赛程、场地安排和维持秩序等各个方面组织开展好竞赛。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负责宣传组织, 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 选拔落实参赛选手, 与教研室和专业教师互相配合策划比赛;院系团总支学生会工作人员, 负责协助老师布置竞赛场地, 整理比赛仪器, 记录比赛成绩等, 这样既能协助老师组织好竞赛, 从中也锻炼了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

2.4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是职业技能竞赛的必由之路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 既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高职生职业技能竞赛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天地, 有利于校企互助, 实现双赢:其一, 高校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为竞赛冠名的方式, 发挥宣传效应, 提高企业知名度;其二, 企业可以为竞赛提供活动经费、仪器设备或场地等便利条件, 提升竞赛的水平和层次;其三, 竞赛吸引企业参与, 便于企业从中发现或选拔表现优异的学生, 为企业储备人才, 也为学生推荐就业提供机会;其四, 引企入校, 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互相融合, 有助于提升竞赛的美誉度, 沉淀打造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

3.高职生职业技能竞赛的成效分析

3.1 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将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 推进教学改革, 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重视实践教学比例, 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加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展示职业教育成果、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

3.2有利于因材施教, 术有专攻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航标灯和风向标。大众化教育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理论和实践教学由于受到教学计划的限制, 难以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 而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可以让一些实践操作等方面具有专长的学生因为自己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强而进一步得到强化锻炼, 鼓励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 从而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3.3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办学要求, 是高职教育永恒的课题, 也是其蓬勃生命力之所在。在职业技能竞赛的推动作业下, 职业院校认真审视育人目标, 加快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师资建设水平, 推动实训基地建设步伐和水平, 更加重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总之, 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高职院校全体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协调, 以及师生的踊跃参与, 才能使职业技能竞赛蓬勃发展, 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社会服务各方面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绍章.论职业技能竞赛的作用.成人教育, 2011, (07) .

[2]李士丹, 尧有平.新形势下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4) .

[3]付玉辉, 王晓峰.校企合作搭建高职学生技能培养的平台.中国成人教育, 2008, (04) .

[4]陈本炎.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04) .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9

关键词:高职,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学生呈现出“不高不职”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识不够高,难以胜任企业的关键岗位;职业品格缺乏,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职业综合能力不够,阻碍个人升迁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对作为高职教育目标载体的课程进行仔细审视和深刻反思。以我校路管专业为例,课程体系仍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1)课程结构存在失衡。专业课程多是单项技能训练,缺乏对真实工作环境中复合型岗位技能的训练,学生“懂一点技术但不懂工作”。(2)课程内容存在失衡。专业课程只注重强调技术技能,忽略了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有一定能力但缺少精神”。通过构建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互渗的课程体系,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满足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终身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互渗的专业课程体系

引入“一种机制”(学分制课程管理机制)、“两类空间”(校内和企业),确定课程的“三大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人格目标),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四大模块”(人文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岗位实践),涉及“五个情境”(岗位、部门、企业、行业和产业),从而发生“四大转变”(一是课程结构向专业核心课程与人文基础性课程并重转变,二是专业课程体系向复合型课程转变,三是向综合化目标转变,四是向校内校外相结合并侧重学生实践体验的多空间教学转变)。

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一体化的评价模式。在教学实训环节的考核标准,施行基本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双重考核,注重学生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职业素质等过程考核内容,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主动思考问题、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应予以加分,鼓励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这使得学生成绩的评定更加全面和客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通过考评,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表现及其发展水平,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达标程度,知识水平和技能状况,促进学生职业思想品质和职业知识技能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将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训练相互渗透、融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以综合考评为导向的学分评价体系,将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融合于一体,注重岗位核心技能的训练,又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理念,能培养兼具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Kai-wen Cheng.Does Cooperative Learning Enhancethe Residual Effects of Student Interspersion Relationship Skills.A case Study at a Taiwan Technical College[J].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2012(9).

[2]刘明星.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2).

[3]周大农.高职课程改革基本观念问题的理论探讨:基于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3(3).

[4]李国艳,吴宝.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6).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10

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与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对话活动8月23日-24日在内蒙古赤峰市举办。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鲁昕出席并发表讲话。鲁昕指出,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 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关键之年。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一年来的新进展和近期中央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来看,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离不开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支撑。教育战线必须紧紧抓住职业教育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鲁昕强调, 今年要着重抓好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和教育评价改革等10个衔接, 本届政府任期内初步形成架构, 10年建成完整体系。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11

关键词:酒店 英语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93-01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通过职业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等方面提高职业能力。作为酒店英语的老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英语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围绕以上问题。

一、积累词汇,分类记忆

词汇是构成酒店英语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石,酒店英语的词汇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普通词汇,二为行话。普通词汇通用于日常英语和各学科、各领域、各行业中,这是通用英语词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行话刚是通用于行业内部的语言,这也应是通用英语词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职业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常用于酒店的分类词汇大多属于前者,特别是许多法语外来词汇,如aperitif(开胃酒),chef(厨师)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行业词汇。后一部分在酒店英语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如travel agency(旅行社),reservation(预订),deposit(订金),bellboy(行李员),operator(接线员),rate(房价),bill(账单),lack season(淡季)等词汇,在其它语境下也经常使用,但在酒店行业中却具有特殊的含义,是酒店职业英语词汇的重要部分。

二、归纳句型,活学套用

在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后,可根据服务的范围。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句型或用语,在实践中练习。作者认为采用“三句巩固练习法”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即要求学生对同一句中文能掌握三句以上的英语表述方法,例如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帮助,除了用Can I help you?还可以说: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do anything for you?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说法,举一反三。学生能够一次说三句以上的英语,也更有自信,从而增加说英语的乐趣。

当然对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即使是表达同一层意思,也要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细微的差别,做到活学活用。如酒店员工因事向客人致歉,I’m sorry,这是一般的说法,而针对具体情况,又可以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I’m sorry to trouble you,这是在打扫房间或其他打扰客人的场合使用;I’m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这在餐厅安排客人等候座位或其他须让客人等候的场合使用;I want to apologize,Is ther erveything I could do?这在做错事情,设法弥补的场合使用。

三、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创造性思维

酒店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组织学生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课外自学,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例如在讲授“点菜”(taking orders)时,给学生适时介绍我国的八大菜系(eight big cuisines)及特色菜(specialty),并可指导学生课外查找关于某一菜系的介绍及特色菜的英文释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淮扬菜:crab and minced pork ball incasserole(蟹粉狮子头);fried eel back with garlic and pepper(炒软兜);fried rice in Huai Yang style(扬州炒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了解了菜品的原料和制作工艺,拓展了知识面,也尝试着主动搜集资料,提高了自学能力。

教学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综合实践、应用,检验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场景在前厅问讯处(at theinformation desk),讲授关于指路的对话(showing the way)。在学习相关的方位词和基本句型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问路对话。这样的活动不仅具有实践性,还具有趣味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全体同学的听说方面的能力。

四、拓宽教学手段,创造实战机会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模拟交流现场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化、交际化。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使学生在生动自然的环境中学会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利用外籍教师到校任教的良机,鼓励学生与nativespeakers面对面交谈,让外籍教师把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告诉学生。

在酒店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要求学生夯实英语语言基础,力求语音纯正,语法规范,用词准确,而且要了解语言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认识到由于对英汉两种文化背景的不全面了解而导致的语言上的差异。这样才能在外宾交流中避免出现由文化思维差异而导致的不良影响,减少语言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五、模拟空间,加强练习

模拟空间指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练习英语提供的有关酒店,酒店的直接情景空间。因特网上各式各样的酒店用文字、图片、漫游动画等方式宣传自己的服务项目,这些丰富的素材给学生学习酒店英语提供了一个极大的模拟空间,学生虽不能亲临实地,但却可以通过酒店所提供的图文虚拟自己在现场用英语进行不同项目的练习。如有关酒店大堂的各式图片可为学生提供练习“预约客房”(room reservation),“接待处”(front desk),“接送行李”(baggage),“询问处”(information desk)。“收银台”(cashier)等内容的英语情景会话练习。根据教师展示的直观对话情景,学生不难判断自己需扮演的角色。

《酒店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课程,与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活动紧密相关。课堂教学在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应将“职业”与“技能应用”做为主线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将职业兴趣、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培养与《酒店英语》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成为和谐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外语教学的认知基础[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职业素质与技能 篇12

1 转变观念, 提高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认识

1.1 局领导班子率先形成共识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政府赋予农机部门的一项新的职能, 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 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 对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不解决认识问题, 很难开展起来。3年前, 我们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认识不够, 工作落实不到位, 只是被动应付, 经济上非但无效益还要贴钱办证, 因而当作一项负担。我们局领导班子统一思想, 对相关文件反复研读, 吃透精神, 转变了工作思路。认识到这是上级农机部门从劳动部门分离出来的一项职能, 是为农民办的一件好事。我们要千方百计加大这项工作的力度, 借此工作来提高农机系统的知名度;也可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

1.2 全县农机管理人员形成全力

班子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我们随即召开乡镇农机人员会议进行发动, 向他们宣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 要求大家珍惜和充分发挥上级赋予我们的此项职能, 依据上级文件, 充分用活用足文件精神, 力争把这项工作做好。为了切实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对于基层农机人员一方面从精神上给他们以压力, 由压力转化为动力。年初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然后加强督促落实。另一方面从经济上给他们以激励。规定收取的费用除上缴省、市外, 剩余部分由县农机推广站和各乡镇对半分成, 各乡镇部分直接返还给参与此项工作的农机人员。让他们工作有业绩, 经济有收入, 一举两得, 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1.3 对全县农机从业人员宣传发动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重要性和作用的社会认知度还较低, 影响力还很小。为了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流于形式, 特别是扭转老百姓“交钱买证”的思想, 我们利用电视、报纸、会议、“3.15”科普宣传、送教下乡等活动等各种途径广泛宣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目的、意义及做法, 灌输“有技能必须通过鉴定, 取得资格证书才能得到社会承认”, “有证出去好打工”等理念。全面营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氛围。加强向社会宣传, 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营造氛围方面的工作,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广大农机从业人员由抵制到逐渐接受。

2 措施得力, 重点突破后稳步发展

2.1 选择重点, 强力突破

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项目较多, 开始时我们将重点定位在联合收割机驾驶员的鉴定上, 结合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时对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者, 优先发放跨区作业证、优先安排作业、优先提供跟踪服务”, 没通过鉴定的不能保证其领到跨区作业证, 要求各乡镇加大宣传, 让所有收割机手都知晓。工作中我们掌握一不能强迫, 二又不能太软, 要体现出有证无证的不一样。在运作上与跨区作业拉开时间, 避免一次收费数额较大, 解决收割机手短期内连续交费的困难。当年一举突破, 鉴定人数超过千人。

2.2 拓展业务, 稳步发展

按照江苏省农机局加强“五个结合”的精神, 即“加强与农机维修网点审定结合;加强与农机跨区作业结合;加强与农机安全生产结合;加强与高性能机械示范推广结合;加强与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结合”。近年来我们把重点转移到变形拖拉机上, 结合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 并向其它行业扩展, 鉴定的职业工种由三年前的3个, 发展到拖拉机驾驶员、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农用运输车驾驶员、农机维修工、水稻插秧机驾驶员、跨区作业经纪人等10几个职业工种。为了防止“有证无证一个样”的负面现象, 我们联合农机监理所、质检、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加强路查, 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保证了鉴定工作工作的稳步开展。防止“有证人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促进了办证率的提高。

2.3 严格把关, 保证质量

在实际鉴定中, 对每名被鉴定学员公正、公道和实事求是地严格把好理论考试关、技能考评关。以提高技能水平为目的, 加强对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一是积极做好考前辅导。二是举办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班。三是严把鉴定考核关。严格按照标准设置理论考场和技能操作考场, 理论考试实行单人单桌, 技能操作考试按考生人数设置一定数量的考场。严肃考场纪律, 考生持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或进入指定工位, 理论考试按座位上的准考证号对号入座, 操作考试由专门人员引导考生进入指定工位。严格评卷规则, 对考试、鉴定不及格的, 一律进行补考。

3 精心组织, 协调运作

3.1 加强协调配合

为了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从开始就步入规范有序的轨道, 我们采取了县农机局统筹协调, 推广站具体实施, 监理所密切配合的工作方法。为了使此项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县局集中举办了一期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 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应知应会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培训, 把该项工作纳入正轨。在各乡镇设立技能鉴定报名点, 保持与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联系。对办证乡镇人数多的就地办班, 对人数少的采取几个乡镇合办。办证人员先到乡镇报名点报名, 各乡镇把报名情况及时反馈到县推广站, 县推广站根据实际情况, 安排鉴定时间。

3.2 加强队伍建设

为了确保鉴定的质量, 我们狠抓鉴定队伍建设, 提高人员素质, 组建考评小组, 配备考评员四名, 其中高级考评员一名, 另督导员一名, 在督导员的主持下, 对考评员、监考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文件、法律法规和鉴定操作材料等。邀请市鉴定站携带试卷, 组织监考、巡考人员进行考试, 挂牌上岗。考完后由考评员统一阅卷, 整理材料, 报送市站。整个过程按程序要求操作, 确保了此项工作的规范、有序的开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鉴定工作中, 按照农业部、省鉴定站制定的《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程序》和“考试评分办法”认真展开工作, 确保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健康、规范开展。

3.3 加强档案管理

在上报材料时, 严格按照市站要求进行整理、汇总, 上报材料整齐、规范。实行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微机管理, 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 还建立健全了鉴定人员档案, 按鉴定工种、级别分类归档, 并录入微机。

上一篇:新时期中国改革重点下一篇:PPP项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