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平台

2024-08-02

优化平台(共12篇)

优化平台 篇1

在体育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合作构建和谐的课堂,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小组氛围下, 针对一些体育课堂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符合现行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 针对如何构建和谐课堂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建。

一、科学搭配, 合理分组

科学划分异质小组。所谓异质小组, 即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运动基础、特长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 其关键意义在于能起到互补和促进的作用。通过异质分组既能使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 又使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 从而进一步使课堂走向和谐。这样, 对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发展, 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等各种技能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亲和型分组

在教学中, 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在自由组合时, 一般学生会选择自己比较要好的同伴, 通过这样的组合, 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 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 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如, 在排球垫球教学中, 当教学活动转入学生练习后, 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开展小组练习, 学生们纷纷找到自己要好的伙伴进行练习, 在练习中, 笔者要求学生们相互指出对方的缺点, 并改正。因为是好朋友, 大家互相纠错的效果较好, 课堂氛围也非常和谐。另外, 在进行比赛时,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配合、协作, 也可以进行亲和组合, 这样, 学生的互补性增强, 合作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

2. 互助型分组

在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和技能掌握程度, 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 使各小组都适当安排一部分能力较高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 学生们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提高学习质量,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 在技巧项目的教学中, 如果采用亲和型分组, 就起不到共同提高的作用, 对此, 笔者采用了互补型的分组手段, 找出班级动作比较好的学生, 以这些学生为核心组员组成小组, 让动作技能水平高的学生起到领头的作用, 提高练习的达成度, 因为素质较好的学生的动作有一定的说服力, 小组的气氛显得较为和谐, 这样,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3. 层次型分组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 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练习组。结合因材施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在一些技术项目中, 即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 将学生分成不同水平组, 实行分组练习, 并根据水平进行升降, 这样, 学生既能体验成功, 又能提高水平。如, 在跳高教学中, 笔者为不同能力的组设置了不同的高度, 让学生自己选择、加入不同的组,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水平再选择组别, 实行上、下升降制度, 这样, 学生为了能升入高一级组别, 练习得非常认真。又如, 在前滚翻教学中, 当学生掌握技术后, 在提高动作时, 可以分成一个组或两个组, 甚至更多组, 这样, 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 自己选择小组, 并可以上下升降, 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从而也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

二、教师参与, 师生互动

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与学生共同学习, 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角色转变, “蹲”下来看学生, 贴近学生, 真正成为“孩儿王”, 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进而在与学生共同的参与中构建和谐。

1. 师生互动, 共同进步

从理论和实践上讲, 少年儿童应是最喜欢体育活动的人群。在体育游戏中, 少年儿童总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练习。如果教师能融入到游戏的天地,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获得极大的提高, 同时, 因为学生的模仿力很强, 当教师与学生共同练习时, 学生能从教师处学到很多知识, 比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效果更好。如, 在乒乓球练习中, 一般采用点名制, 这时, 教师可以参与其中, 并在练习中, 充分发挥乒乓球运动的技术魅力,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自觉模仿, 建立正确的表象, 这样, 既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快速提高, 又可以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2. 正确示范, 优化表象

在体育教学中, 模仿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技能的重要方法。教与学的双方如果能恰当地正反模仿, 就可以达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每当教师示范完毕后, 学生们都会被教师的动作感染, 这时是练习的最佳时机。另外, 还可以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 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正误技术动作的对比, 从而得到及时的技术反馈。如, 在前滚翻的练习中, 部分学生的动作不规范, 但是, 由于学生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动作, 找不出自己的错误, 此时, 教师即可以示范学生的错误动作, 并组织学生共同讨论,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再次示范正确动作, 让学生进行比较, 通过正、误对比, 学生对动作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同时, 教师示范、组织讨论等教学组织形式也有助于使学生获得轻松的学习环境。

三、创造机会, 拓展形式

面向全体学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点, 教师应当提供多种形式, 给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的环境, 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 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促进和谐课堂氛围的生成。

1. 体育委员轮流做

在每次课堂上, 教师可根据学号或请前几次课中表现优秀的学生, 担任体育委员, 负责该次课的整队、管理,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管理的乐趣, 促进学生之间的多沟通、多协调、多合作。在以往的教学中, 体育委员固定一个人, 在整队时, 部分学生不遵守纪律, 部分学生不按照体育委员的口令行动, 但采用了“体育委员轮流做”的形式后, 学生们都体验了当体育委员的苦与乐, 这将有助于学生们在课后也能进行相互督促、沟通, 同时也有利于和谐体育课堂的构建。

2. 课中露一手

教师可充分利用目前媒体的优势, 让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关注、多了解各项运动的方法及动作, 每次课前请1名~2名学生讲课、示范, 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平时对体育的关注程度,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 在体育课中, 针对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有机会秀一秀自己, 并通过讨论等形式加深练习深度、丰富知识面, 同时, 这种“课中露一手”也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 充分感受体育课堂的和谐。

3. 一问多解的拓展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 是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途径。在合作学习中, 由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 思维由集中而发散, 由发散而集中, 因此容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如, 在体育课中, 针对一种游戏, 让学生们想一想, 还能怎样玩, 学生们往往会说出很多种方法, 以贴膏药游戏为例, 学生们会提出一人组合、侧贴、固定前贴、固定后贴等, 同一种游戏突然多了几种玩法, 效果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是增加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课堂的和谐度;二是提高了学生参与、合作的能力。

四、放手质疑, 互动释疑

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原则, 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去发现问题, 并大胆发问, 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在探索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从快乐中感受课堂的和谐。

1. 在合作中质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向思考同一问题,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大胆质疑、说明自己的观点。通过在合作中质疑, 逐步培养学生不盲从、敢于提问的探究品质。同时, 教师的鼓励, 会使学生受到鼓舞, 增强质疑的勇气。

2. 在互动中释疑

当学生发现问题时, 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能自己解决就尽量自己解决, 不能解决的向小组求助;要求学生做到多观察、找差异, 发动学生互相解疑。这种做法不仅促使学生发现了问题, 而且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互相释疑, 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了知识, 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了互相帮助的益处。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5.

[2]《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优化平台 篇2

为推动新一轮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优化提升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xx”国家级示范区创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打造“创新型、高产型、生态型、融合型、服务型”等五型平台为抓手,以“两底线两降低四提升”为目标,以“开展一次调查、编制一个规划和实施六大行动”为主要任务,全面提升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综合发展水平。

二、主要目标。

(一)两底线。

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平台,守住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工业用地规模两个底线。

(二)两降低。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两个指标降低。

(三)四提升。

亩产效益(含产值、税收)、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产值占全市比重、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特色产业占比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等四个指标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一次全面摸底调查。

开展一次全市工业经济全面摸底调查,对全市现状工业用地的规模、布局、实际使用功能(按工业功能使用、发展创新型产业、挪作他用及闲置等情况区分)等进行调查,分区、县(市)及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全面摸清工业用地家底。开展全市工业企业实际用地和工业产出情况摸排,对全市工业企业的分布、实际利用土地、生产经营状况等建立名录库,与现状工业用地情况进行比对、梳理,全面系统掌握我市工业企业现状,并对照《杭州市产业结构调整能效目录》,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产品质量等不达标企业,建立“一企一档”,为分年度制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打好基础。(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二)编制一个规划。

结合“两底线”要求以及“亩产效益”提升标准,测算至20xx年我市工业用地总保有量、发展创新型产业的用地数量,制定全市工业用地布局规划,统筹确定各区、县(市)及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布局,分区块明确用地功能布局,引导工业用地合理利用,重点向城东智造大走廊、城西科创大走廊倾斜。完善用地布局的动态协调机制,搭建部门间信息联动途径,探索建立工业用地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用地—产出信息实时关联。(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三)实施六大行动。

1、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全面整合提升行动。

落实省、市有关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文件精神,分类整合各类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

(1)整合托管型。

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主体,整合相邻的工业平台或以“一区多园”模式托管工业平台。

(2)转为创新型。

对主城区的工业功能区,逐步淘汰转移区内“低、小、散”工业企业,发展以设计、研发为主的创新型产业或低污染、高产出的都市型工业,将其整体转型为创新型园区。对转型为创新型园区的.工业用地容积率可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不设上限。

(3)保留提升型。

对用地具有一定规模、产业有特色、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工业功能区予以保留,围绕特色产业,推动其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对此类工业平台,以盘活存量用地为主,发展特别好的可适当新增工业用地。

(4)逐步退出型。

除前三类工业平台外,其余不再新增工业用地,工业平台内企业淘汰转型后盘活的用地作为乡镇其他功能性用地。(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2、淘汰落后产能行动。

编制下达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对照《杭州市产业结构调整能效目录》,制定淘汰改造落后产能及“低、小、散”问题突出企业名单,以造纸、化工、纺织、印染、建材等行业为重点,明确年度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落实责任主体,制定市、区联动配套政策,加强市级部门督查力度。(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3、亩均效益提升行动。

制定针对各类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的年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考核指标。明确增量准入标准,动态调整各类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准入指标。制定实施存量土地盘活方案,确定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利用土地的年度计划。建立分类管理目录,全面建立企业综合评价和分类管理制度,动态调整综合评价A、B、C、D类企业名单,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优势行业、优质企业集中集聚。(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4、特色产业培育行动。

(1)制定各类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准入负面清单,不再引入负面清单内的产业。

(2)做强主导产业。各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势,明确2—3个特色产业,设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引入龙头企业和高端要素,整合现有资源,推动特色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3)谋划未来产业。瞄准科技创新前沿,引进培育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增材制造、商用航天等引领未来发展的前瞻性产业,有条件的区域开展未来产业园谋划。(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5、创新融合提升行动。

(1)提升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创新能力。

在平台内建设一批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及“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

(2)提升特色小镇发展水平。

制定特色小镇年度发展计划,谋划一批高技术特色小镇,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3)完善公共配套。

针对不同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在产城融合、人才公寓建设、生态化改造等方面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实施项目。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理念推动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打造新型园区,吸引人才集聚。(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6、产业平台开放合作行动。

(1)推动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跨区域协作。研究工业企业市域范围内的产业承接及梯度转移机制。溢出型工业平台要制定产能转移、空间拓展企业名单,与县(市)工业平台以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模式,建设若干产业化基地。

(2)推动有条件的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开展国际产业资本合作,建设一批国际产业合作园、境外产业合作园等。

(3)打造专业化、市场化工业平台。支持引进专业园区开发公司在现有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中投资运营产业园或整体改造提升特定区域、共同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

四、重点工作安排。

(一)开展工业用地和工业企业情况全面排查(20xx年xx月中旬完成)。

(二)编制发布六大行动计划(20xx年xx月底前完成)。由责任单位牵头开展六大行动计划的编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分三年细化计划内容,明确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等,确保行动计划出实效。

(三)制定完善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考核评价办法(20xx年xx月底前完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及“六大行动计划”年度目标要求,在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修改完善工业平台(开发区、园区)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好考核导向作用。

优化平台 篇3

一、 运用信息技术,创建激趣平台,优化教学目标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将内容形象化。将收集来的资料、图片、文字等进行制作,以声音吸引学生“听”,以“文字”引导学生“视”,以“动画演示”启发学生“思”。力图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奋点”。

如教学《纸杯毛驴》一课,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一种情境——到纸杯王国去欣赏欣赏,课件出示(让学生欣赏一些纸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中还多次通过媒体,让学生了解毛驴的制作方法;在学生学会了制作纸杯毛驴后,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用纸杯做成的马、梅花鹿、猪、大象等毛驴的小伙伴,并提醒学生:毛驴和其伙伴有相似之处,请你仔细观察分析,开动脑筋,试试创造出更多更漂亮的小伙伴来!学生在媒体的作用下,整堂课兴趣盎然。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二、 运用信息技术,创建探究平台,优化学习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界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会创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艺术性地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现有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中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的职业》一课,我先让学生上网去查资料,了解各种职业,知道社会的职业分工。课中用录像展示各行各业工作的辛苦,以视觉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初步学会关心父母,体谅父母,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尊敬和热爱。最后在知识的拓展方面,我用现场让学生再次上网的方式,了解还有哪些职业?他们为社会做出哪些贡献?师生互动交流哪个职业最重要?为什么?学生通过使用探索法、发现法去探索,发现相关信息和知识;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要学习的知识相联系,并对此联系认真思考。学生通过彼此交流、讨论、协作学习,高质量、高效率地获取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过程和手段,形成了新技能。

三、 运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平台,优化教学内容

小学生兴趣和意识的培养,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学生智力的开发,就是培养学生获取各种信息,最后内化为知识的能力。这种知识的获取和内化的能力,我们理解为“信息加工”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学习者有更高的素质,在知识量不断增加、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今天,原先那种“知识积累”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出现正是顺应信息时代的产物。而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教学内容。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面包里的劳动》一课,由于学生对面包里的劳动了解甚少,故教师先谈话导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吃、穿、住、行。我们吃的食品、穿的衣服、出门坐的汽车需要许多人的劳动才能生产出来。你知道我们餐桌上的面包,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才得来的吗?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接着教师播放面包制作过程的录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做一个面包需要哪些原料,是怎样生产出来的,需要哪些人的劳动,还使学生了解了面包的制作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有关图像和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不仅加深学生对面包里的劳动的了解,优化了教学内容,而且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立体纸动物王国》这一课时,教师示范操作的可视范围很小,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学生如果没有看清楚让动物站立起来的操作点,将会大大降低操作的合格率。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把制作立体动物的过程进行分解,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制作过程,同时为突破让动物“立体”这个难点,把操作画面进行“放大”演示,学生观察清楚了,自然在制作中就少走了弯路,节约了时间,这不仅优化了教学内容,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 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评价平台,促进学生发展

劳技教学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仅在于结论。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教师除了采用“多元化评定”的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外,还可利用电脑记录下学生成长的点滴,如为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集到的电子资料、制作的成果,以电子资料的形式存入档案袋,为学生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开放的评价体系。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可以包括:A. 我的目标。每学期开学初,先由学生本人主动征求相关人员意见填好“我的目标”后,再邀请爸爸(妈妈)、小伙伴填写相应栏目。老师们的希望也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提出。B. 我的成长过程。包括我们做得好的活动,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的活动;我们合作得好的活动,我们可以合作得更好的活动;我参与的活动,我积累的资料;我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我是否满意自己的表现,我与同伴的合作是否愉快,我最愿意与谁合作,我最不愿意与谁合作等。C. 我要争取更大进步。反思与评价包括:小伙伴的看法、爸爸(妈妈)的意见、老师的观点、我自己的体会等内容。小伙伴的看法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小组记录人或组长作出评价,也可由学生本人主动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老师在学生成长状况基础上(包括主要优缺点和进步状况等),作出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我自己的体会由学生本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材料后,对自己以往的表现作出反思,总结取得成长的原因,反思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目标。这样形成过程由学生和教师、家长共同完成,实现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学生家长指导与监控的有机结合。收集工作应随时进行,由学生本人自主负责收集、归档,教师定期督促学生做好收集、归档工作,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先进的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师的实力,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力度,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开创了传统课堂教学无法企及的教育新方式,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孕育和培养。我们要不断探索其使用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它,使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进行“活”的思维。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中心小学 312025)

构建创新平台,优化作文教学 篇4

一、快乐作文,享受成功乐趣

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我们可以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激趣。

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的活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是学生情动而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 学生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 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为此,可以展开创新作文竞赛,编辑手抄报,发表学生习作,优秀习作巡回展等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放过一字、一词、一句的肯定机会, 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增强自信,通过尊重、关心、激励,让学生人人都能享受、体验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张扬,人人都能快乐作文。

二、感受生活,捕捉创新元素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如布置教室,设计黑板,组织班队活动,电子班报设计, 个人才艺表演,科技航模竞赛,参观科技展,公园花展等,充分放进去学生的感官,实行陶行知的六大解放。

当学生在一起创造感受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他作写作的素材和灵感。《二十年后的我们》《水滴里的微生物》《我的小发明》《奇妙的机器人》《有趣的亲子运动会》等文章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样,家庭、社会纷繁复杂的场景也给他们内心世界荡起涟漪,他们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自主写作的欲望,那么写作的素材就会如源头活水。

三、拓展延伸,放飞想象的翅膀

创新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学生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创新作文就在自主作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学生的神思飞扬,文思泉涌, 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就与众不同,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自己的独特创意,大胆想象就是创新的翅膀。

教材拓展延伸,进行想象练笔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小语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结合阅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练笔。例如,学习《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 让学生展开想象,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学生在他人的想象中互相启发,拓展思路,编写许多不同于他人的故事结局,这样的练习, 既训练了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想象。

借助插图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是我们常用的有效措施。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性的特点。如果就图讲图,学生的想象就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使插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想象的羁绊, 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去推想插图中未曾出现的内容,把插图作为想象的发端,为学生开辟想象的广阔空间。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想象力。

小学生最喜欢听童话、读童话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选材,大胆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童话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尽情地在想象空间驰骋。成功地写出了《第五季》《地球兄弟》《仿生机器人》等有趣的文章。另外, 我们还可以“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市长”“小树苗的诉说”为题引导学生大胆假设,插上想象翅膀,写出了充满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来。

四、优化评改,激励学生创作飞跃

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在评价中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小学作文评改要从单一走向开放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小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 教师批改作文,要让学生通过所修改的情况,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 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要让学生获得作文的自信心。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作文批改中这种效应尤其明显。

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只有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比如,开展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开展群评等方式, 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为合作评价的做法,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优化平台 篇5

架构远教资源平台优化教育教学实践

随着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融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然.怎样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通过整合优化教学实践,以求教育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的效果,是当前教学研究不断推陈出新的课题.笔者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结合当前农村中小学校中的一爱情况和环境条件要求,提出应当在架构好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基础上,从教学实际出发,以汲取、优化手段,选择性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一些措施和见解.

作 者:周芳 作者单位:广西容县电教馆,广西容县,5375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4关键词:远程教育 资源优化 教学措施

优化平台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管理 平台构建 优化策略

职业教育的科研管理工作是提高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关键,所以各院校应始终将科研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对重大教育理论和职业现实问题的研究,为办好职业教育提供支持。

一、完善机构及科研制度建设,规范运作流程

高职院校首先应树立“以科研促教兴校”的理念,重视对学校科研机构及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比如设立科研处、院学术委员会、二级学院(部)等科研管理组织机构,形成一个链条式的科研管理系统,这样在领导层决策了一项科研活动任务之后,科研处就能够及时将指令下达,并组织相应的各级部门落实执行,以提高科研活动的时效性。而院学术委员会是学院科研活动的决策和评议机构,对于整个项目的走向和归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作繁琐而又需要精细对待,所以还以在其内部设立秘书处,主要负责处理院学术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如下发通知、收集材料、整理档案、反馈信息等,以及和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来为科研人员分担一些工作。各机构人员各司其职,便能保证科研工作的正常运作。

而科研制度则是对各机构工作的进行规范的行为准绳,它具体包括了对科研工作过程中的人、物、财,以及时间和成果等方面的控制。学院可以制定颁布各种条例、章程等来对科研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如《科研项目申报条件》《科研经费管理条例》、《教改课题资助办法》等等,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对科研人员的行为形成一定的约束,并配合相应的奖惩制度,为科研活动构建一个正规、健康的运行环境,保证实施效率。

二、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保证科研质量

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是科研管理工作的灵魂,一名优秀的科研管理人员其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性都是很高的,在保证了学院科研质量的同时还能对其他工作人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整个学院的科研气氛,促进学院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所以,学院的科研管理人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念,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避免因欠缺某个学科的科技研究知识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熟悉而造成的纰漏,切忌只凭自己的管理经验来办事。学院应组织科研管理人员对与教学研究工作相关的法律政策进行研习,对各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各类课题的申报指南进行学习,并要求他们掌握工作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借助信息手段了解各专业的科技研究在国内外的动态和水平,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而对于自己不擅长的学科,更应通过参与学术研讨班来提升自己,或是在网上的交流论坛中积极与同行进行沟通学习,多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而科研工作的特点又決定了其对良好工作环境的高度需求,所以科研管理者们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保持高度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设身处地地为科研人员着想,简化办事程序和工作流程,构建服务化的科研管理平台。要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尽可能减轻科研工作人员不必要的负担,为科研工作者的成长和科研成果的产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科研项目的类别和数量的增加,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纸质档案已无法满足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的科研需求。为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高职院校也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科研管理设备,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到管理工作中来,实现科研过程的信息化和专家管理的信息化。

(一)科研过程的信息化

传统的科研管理工作主要通过是人力操作来完成的,它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在繁杂的资料中进行查找、筛选、统计等动作,不仅耗费的时间长,而且材料信息的准确性也无法得到保证,工作效率低下。科研管理者的工作是为学院领导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为学员科研活动的参与人员提供服务,而科研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力资源、资料数据、资产经费等都是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为了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方便查找和传输,我们可在各部门中构建一个信息化的科研管理平台,如协同办公平台等,从各个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入库存档,并将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各部门的科研活动人员手中。各人员都有自己的独立账户,只要在平台开通的时间内即可使用浏览器登陆进行相关操作,如申报书填写、立项合同书签订、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不仅实现了管理地点和时间的灵活性,还同时降低了人工传递过程中的失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专家管理的信息化

科研专家是科研工作的执行者和完成者,他们不仅在各项目研究中担任活动主体,同时也是承担了科研项目申报的立项审查、科研成果的评价等任务,所以对科研活动的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科研专家的管理。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借助科技管理推广平台建立了专家信息库,可以准确、详细地了解各专家的工作经历、工作态度、学术水平、科技活动的记录及内容、现在所承担的项目的进展情况等,实现了专家选取和评审的即时性,大大提高了专家管理的效率。另外,该平台还兼顾对专家的资质、信用等的测评功能,对促进科研专家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高职院校应加强整合研究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信息化的科研管理平台,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结语

高职院校应将职业教育科研作为推动学院发展的重要动力,将科研管理摆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位置,不断优化科研服务管理平台,以创新的管理理念促进科研质量的提升,带动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毛丁初,蒋永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理念与机制创新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 2009(06).

医疗设备资源优化调配平台 篇7

1 网络结构

我院已有完善的计算机局域网, 并且建立了网站, 网址为http://www.fsyyy.com。医疗设备资源优化调配平台的网络结构包括:医疗设备科终端、临床终端、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 通过医院局域网相连。

2 信息服务功能

2.1 为临床科室提供医疗设备闲置信息实时发布、查询功能。

临床科室发现闲置设备时, 可以在临床终端登陆医疗设备资源优化调配平台, 设置闲置设备信息, 系统自动将闲置设备的使用科室、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置日期等相关信息公布在平台上, 全院临床科室可以随时登陆医疗设备资源优化调配平台, 查询闲置设备信息, 看到合适的闲置设备可以联系相关科室办理借用、调配手续。

2.2 为医疗设备科进行设备资源优化调配提供实时信息。

医疗设备科安排专人负责对医疗设备资源优化调配平台的闲置设备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跟进调配处理。设备科收到临床科室的《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后, 首先登陆平台仔细查询相关闲置设备信息, 如果医院其它科室有同类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则立即与双方科室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 尽可能对闲置设备进行调配优先使用, 及时解决临床的设备需求同时为医院节约大量设备购置资金。

2.3 为闲置医疗设备提供全程监控功能。

通过医疗设备资源优化调配平台, 设备科对全院闲置医疗设备进行实时全程监控, 针对每台闲置设备, 设备科必须进行具体原因分析, 与临床科室沟通并提出解决方案, 帮助临床提高设备使用率, 大大加强了医疗设备使用效益监管力度。

水资源监控平台优化设计 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的形势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加强水资源监控已成为当今环境治理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2 研究现状及问题

美国、日本、荷兰、英国等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水质监测。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才开始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技术方面的研究。从我国提出水资源监控系统的概念以来,自动监控系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各级环保部门中,资金的投入和技术的革新上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国内关于水资源监控方面的研究在三峡地区比较多,文献[1]中重庆大学黄欢设计了基于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大范围水域水质的监测方案,运用Web技术实现三峡库区水环境检测系统的开放性设计。李宇航在文献[2]中阐述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系统组成和总体结构,完成了系统控制电路的设计。这些研究主要采用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等对水质的物理化学指标进行可视化监控。针对水面环境,应用遥感飞机、地球卫星、GPS定位技术对河流、航天实验室、湖泊、海洋和水库进行遥感监测。

视频监控由于其本身特性的限制,与数据直接关联性低,一直在传统的水资源监控项目中处于辅助地位,仅作为现场情况全景查看、录像回放等辅助手段。目前各省市地方基本上都建有自己的水资源管理平台,尽管采取的技术手段各有不同,从传统角度来讲研究已比较成熟,已投入使用的小型监控系统如紫阳县汉江水质视频监控系统、安吉县水库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全方位、实时在线监控水面状况,发现多起漂浮物并及时处理,提高了水资源监控效率。但是这种监控需要人工24小时值守查看大屏幕发现问题,费时费力,并没有发挥视频监控应该发挥的作用和优点,薄弱点在于智能分析这一环节,利用率还比较低,效率还能搞提高。随着视频技术和监控算法的发展,清晰度大幅提升,3G/4G无线视频和图片传输的应用,使得视频监控在水资源监控尤其是水面智能监控找到了新的切入点。

石为人在文献[3]中提出一种自动检测三峡库区水域水华现象的图像处理算法,建立水华预警模型进而对水华预警。文献[4]中提出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背景差分法和帧差法提取出水面的漂浮物体。吴有富、左建军、杨鹏等人在文献[5][6][7][8][9]提出了对水面漂浮物进行分类和识别,并给出了相关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国家从战略层面正在建设统一的水资源管理平台,贵州依托大数据业正建设水资源的云平台。研究水面漂浮物智能监控,将其融入水资源管理平台,能够优化平台,提高效率。

3 对策及总结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近几年逐渐从理论阶段走向实用并成为未来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视频监控已经在很多行业中获得了应用,在水资源管理应用中要推进智能视频监控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某个行业的应用进行特别设计,现有的通用视频处理算法往往只能对某些特定场景有较好的效果,因而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针对行业应用和现场环境进行优化设计,选择适应行业环境条件的应用。一般地,视频图像中运动对象是需要检测的感兴趣目标,因此智能视频检测常以检测图像内容的变化为主,对于水利监控而言,由于画面同时包含水面,而水面在动态变化,因此提高了视频检测的难度。但是,水面波纹具有形状不固定、相邻帧运动方向连续、纹理特殊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水面波纹的干扰可被排除。

(2)智能视频检测技术在现有条件下已经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大部分工作,不过要完全代替人工还需时日,在应用前对场景进行充分的学习和适应,视频处理算法往往需要预设某些阈值灵敏度和参数,一些自适应算法可以对此过程进行自动学习,但是也存在学习时间过长,有时甚至出现无法收敛的情况。因而在应用中最好的模式是在智能视频检测的基础上适当辅以人工,确保针对现场环境设置合适参数。

随着系统应用的逐渐深化和扩展,水面视频监控系统将逐渐朝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大规模联网的流域监控成为发展趋势,利用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扩展监控范围和预案提高快速决策和应急指挥能力,利用智能视频检测技术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将成为未来水面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特征。特别是智能化技术使大规模视频监控更具实用意义,可大幅节省人力和监视设备,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并推进水利视频监控系统向智能化的综合管理系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欢.基于Web的三峡库区水质监测及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重庆:重庆大学,2009.

[2]李宇航.三峡库区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结构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3]石为人,贾承晖,王楷.基于图像处理的三峡库区水域水华检测算法及预警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0(12):2641-2647.

[4]江杰,李刚.河流漂浮物的自动监测方法研究[J].人民黄河,2010,32(11):47-48.

[5]吴有富,左建军,吴晶.一种基于SOM的水面污染物智能监控系统[J].环保科技,2012(18).

[6]左建军,吴有富.水面漂浮物智能监控技术[J].软件导刊,2013,12(04):150-152.

[7]Wu Y,Zhuo J,Wu J.An Intelligence Monitoring System for Abnormal Water Surface Based on ART[C]//Digit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ICDMA),2013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3:171-174.

[8]左建军.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3.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平台研究与优化 篇9

我国应急指挥建设多年后, 特别是经历了近年来多个重大事件后, 各个应急系统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一直以来对于数据的共享是困扰应急指挥的一个大问题。很多专业业务系统, 如GIS、气象云图、车辆/人员GPS跟踪, 有些是结构化数据, 有些是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在数据整合方面缺乏统一标准, 实施难度大, 难以基于数据层面在应急指挥中心做呈现;非结构化数据质量高, 传统视频接入不能满足要求。此外, 数据采集和指挥通讯终端位于整个应急支撑平台的最外围, 而接入网络单一, 无法做到全面、有效、实时接入系统。

2 应急指挥系统平台架构

电力应急指挥平台通过建立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 高度智能化的应急系统, 以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提高电力公司在处置重、特大电力突发事件方面的能力, 在电网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电以及发生重大危急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的情况下, 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对灾害区域网络快速组网, 有效整合通各个信息系统数据资源, 实现全域范围内的电网监测、监控以及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 在应急处理时提供决策支持和应急指挥的手段, 实现对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处置、恢复等各环节的有效的管理。

2.1 承载网络集成

针对应急抢修业务缺乏有效通信手段的问题, 研究利用电力光纤骨干网+无线专网+卫星通信网+互联网实现应急指挥中心与抢修现场之间视频、语音、数据多媒体通信, 光纤骨干网实现应急指挥中心到变电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无线专网实现变电站到抢修现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卫星通信平台:采用静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该系统是专门针对应急移动卫星通信而设计的。系统由一个中心站 (3.7m固定站) 和一个车载站 (1.2m静中通) 组成。可实现两站之间双向的语音、图像及数据业务。

无线专网平台:基于4G LTE思想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本系统利用LTE核心技术, 将国家电网使用的223-235MHz频段之间的40个离散25KHz载波进行载波聚合, 提高系统传输速率, 可以满足应急传输对数据带宽的要求;采用干扰协调技术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 提高边缘的接入质量。

电力专用通信网:数据通信平台现在已建成基于以SDH 10G骨干环网为核心的综合数据网, 网络交换涵盖整个供电区域, 66KV变电站覆盖率达100%。通过电力光纤延伸实现数据通信全业务支撑。

互联网接口:通过单向隔离装置, 实现与气象局、政府等相关部门实现网络互联, 数据信息资源实时共享。

该接入主要依靠有效的通信手段, 实现应急状态下的定点和区域网络快速搭建, 保证应急指挥的需要。采用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和TD-LTE230无线专网技术建设电力应急指挥网。采用PTN (分组化承载网络) 与IP/MPLS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应急通信网络。此外, 该网络模型充分利用电力专用通信网及数据网已有网络通道, 根据带宽需求和现有网络情况合理组织, 优化配置。重要业务应设置迂回通道进行备份, 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同时根据需要, 可采用公用网作为补充。

2.2 应急系统数据信息订制型显示及扩展性

应急指挥系统与各信息决策系统进行了紧密结合。同时, 在机动应急通信系统方面, 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技术得到了充分应用, 支持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的混合接入, 集成GPS监控管理系统、PMS系统、GIS系统、调度D5000实时监控系统、电缆线路实时在线三维监测等11个系统。是汇聚事故判断、指挥决策、故障抢修、灾后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应急抢修平台, 并为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提供故障研判依据, 提高应急处置电力事故效率。

2.3 高清视频业务接入方案

视频图像信息采集将各类厂家各种平台的视频监控图像做整合, 统一接入做资源调度。目前基于IP技术的视频监控方案已经比较成熟, 对于应急视频接入这种跨域、跨系统、跨物理距离的需求而言, 是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前端通过IP编码采集, 后端通过IP解码呈现, 中间通过IP网络承载, IP存储实现数据存放。整个系统控制管理是基于NGN架构的。

采用高清系统传输实时画面, 对高清显示技术与电力应急系统充分融合, 采用高清视频系统相比于传统视频系统 (标清系统) , 采用高清系统在压缩比例、图像控制、传输质量、画面效果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真正达到了高清的标准。系统采用高性能嵌入式一体化企业级多点控制系统, 该系统由集中控制主机、操作终端、接口单元等组成, 实现对数据采集及显示系统、拾音及扩声系统、应急图像及应急电话系统等多个系统的集中控制。

该系统提供基于IP的视频会议网络服务支撑。可将音频、视频、数据等综合互动通讯服务融为一体, 实现了一个设备完成多项互动多媒体通讯功能应用。配合高清视频终端, 为应急指挥平台提供强大的语音、视频、数据融合一体的多媒体通讯, 提供应急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可视化通讯保障。

3 总结

随着国家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全国各地市公司对覆盖区域广、智能化、信息化高的应急指挥平台的需求也日趋加强, 从而能够确保能快速准确的应对所辖区域内的电网突发事件。随着电力应急指挥体系日趋成熟完善, 国家也将出台相关标准、规程以指导工作。覆盖范围广、信息高度集成化的电力应急指挥平台作为电力公司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集成化平台, 在应急指挥决策上能够体现出巨大优势, 是国家电网安全供电的可靠保证。随着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智能化移动变电站将得到广泛运用, 其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摘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本文通过电力应急系统的接入、数据集成及安全模型的研究与优化, 提升了电力应急系统对所属供电区域全实时、全覆盖的接入能力, 实现应急状态下的定点和区域网络快速组网, 同时配合高清视频技术, 有效解决了实时信息传输质量不高,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与各信息决策系统结合不强的问题。

关键词:接入网,接口中间件,安全模型,高清视频

参考文献

[1]刘雪洁, 刘衍珩, 李奇.一种移动环境下基于策略的信道资源管理方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 2008.

物流车辆调度平台的设计与优化 篇10

1.1 GPS系统结构

GPS系统结构复杂, 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空间区段 (GPS的卫星星座) 。由24颗GPS工作卫星所组成, 这些GPS工作卫星共同组成了GPS卫星星座。

2) 地面区段。控制区段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几个监测站和上行注入站以及通信网络构成。即包括主控站、监测站、信息注入站。

3) 车载部分。GPS接收机首先通过天线前置放大器接收GPS卫星发送的信号, 然后利用信号处理器及振动器对信号进行初处理。再利用微处理器导航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终处理。同时用户的运输也输送到微处理器导航计算机。

1.2 GPS数据处理

首先对运输路程中会途经的地点进行编码, 将地点的名称, 类型, 所在经纬度等信息录入数据库系统。此功能可实现对数据的查找、编辑、删除和修改等功能。

车载终端会实时采集GPS数据, 并根据预先定义好的协议按照一定格式, 通过GPRS发送给后台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按照协议对数据进行解码, 通过查找表, 获知车辆的实时位置。

2 平台数据库

2.1 数据库设计步骤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一般包括六个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系统实施与运行维护。具体过程如下。

1) 需求分析:对系统的应用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 了解用户的数据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及完整性要求, 并最终形成用户与设计者都能接受的数据库需求分析报告。

2) 概念设计:将第一步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 设计系统概念模型, 一般为E-R模型。

3)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全局E-R模式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设计系统的模式和外模式, 对于关系模型主要是基本表和视图, 并对其进行优化。

4) 物理结构设计:即对给定的基本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 设计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如索引的设计。

5) 系统实施:根据逻辑设计与物理结构设计建立数据库, 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 并把原始数据装入数据库, 进行试运行。

6) 运行维护:数据库系统在正式投入运行后, 进入长期的维护工作阶段, 不断地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2.2 E-R关系图设计

1) 车辆信息对于管理者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使管理者能够从整体把握所管理车辆的使用情况和车况等问题, 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储存信息包括车辆编号, 车辆品牌, 出产单位, 购买厂商, 购买日期, 车辆类型, 年审时间, 行驶里程。

2) 车况是查看司机是否正常驾驶车辆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通过GPS定位技术, 查看车辆是否在规定的线路行驶, 是否超速, 是评定司机工种的依据之一。储存信息包括:车辆当前位置、当前位置描述、归属地、车载终端端口、车载终端IP、最大承载能力等。

3) 运输订单是车辆调度平台工作的前提, 当系统接收到订单信息, 处理之后对车辆调度平台发出指令, 并根据订单详情生成合适的运输决策方式。运输订单储存信息包括:目的地、运输订单编号、始发地、完成时间、运输总量、RFID条码号、完成情况。

3 RFID货物监管的设计优化

3.1 入库过程

当货物入库的时候, 货物会被贴上RFID电子标签, 所以当货物离开配送中心的时候, 货物中的RFID条形码信息会被天线捕获并通过网络将信息发送给车辆调度中心。

RFID技术运用于货物的入库与出库过程中, 主要目的是减少整个商品入库过程中所带来的时间消耗和人工劳动损失, 以便增加货物信息的准确性。对于货物入库我们设计的流程如下。

1) 接收指令, 预先准备。在货物真正从供应商一方发货之前, 管理员会接收到来自车辆调度平台系统发出的指令。在收到指令后, 会基于数据库记录的货物信息核查具体入库时间、供应商信息、入库商品明细表、送货车牌号等相关数据。

2) 货物检测。当车辆到达仓库门口时, 由于货物表面粘贴有RFID电子标签, 在仓库大门上安装RFID阅读器, 会自动读取货物上的电子标签信息。

3) 商品入库。在货物运输的叉车上安装一个无线数据终端, 司机根据所提示的信息将货物运送至指定货物处, 然后通过无线终端将货物的状态由预入库改为已入库, 并同时将货物电子标签中的数据信息更改相应的入库时间。

3.2 出库过程

当货物出库的时候, 我们将流程划分为三部分:一是拣选, 二是装载。三是获取信息。货物出库监管流程如下。

1) 货物拣选。当有订单需求时, 系统借助车载终端提示人员拣货, 这时拣选人员需要对货物的RFID电子标签执行扫描操作, 操作结束后通过车载终端改变货物储存状态并发送至系统平台。

2) 货物装载。将选好的货物送至自动分拣系统中执行自动识别, 通过对货物上RFID电子标签的自动识别在车辆调度系统平台数据库系统中确定所属用户的名称及信息。

3) 获取货物信息。当货物被运送至出口通道时, 由RFID阅读器对货物进行读取, 并将货物信息传至系统平台, 系统会自动再次确定货物信息是否与客户信息对应, 并更改货物存储状态。

参考文献

[1]刘芹, 史忠科.基于信息平台的车辆调度研究与仿真[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6.

[2]冯希.基于GPS物流车辆调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物流技术, 2015 (1) .

[3]王树良.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 2007.

优化平台 篇11

关键词:仿真试验平台;动车组;枕梁优化;疲劳试验

中图分类号:U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026-03

1 概述

高速舒适的动车组给旅客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向各零部件提出了更高强度和寿命要求。枕梁是车体底架与转向架连接的重要部件,受力较大,承担全车的重量,并通过心盘将重量传给走行部,若在列车运行中出现裂纹以至断裂,将出现严重的后果。

为了保证枕梁的设计及制造质量,相关标准明确提出了在满足静强度试验要求的同时,要满足疲劳试验1000万次的要求。为适合城际和干线铁路低成本、制造简单的要求,某动车组采用了焊接结构的转向架枕梁。但在疲劳试验进行到711万次时,对枕梁进行磁粉探伤,在枕梁上盖板折弯区域距外边缘约110mm处出现了10mm长度左右的

裂纹。

2 裂纹原因分析

2.1 枕梁材料原因分析

枕梁采用铸件与钢板组合焊接而成,枕梁两侧端部的适配器为铸件,所用材料为G20Mn5;枕梁中部采用钢板焊接箱型结构,钢板材料为Q345E。抗蛇形减振器座为铸件,所用材料为G20Mn5。牵引销为铸件,所用材料为C级钢。各零部件的力学性能如表1。

枕梁试验结束后,切割了裂纹区域部分材料进行了材料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测和化学成分检测,发现铸钢件中S、P含量比标准中略高,对材料的焊接性能造成一定影响,另外由于未提前对枕梁进行射线探伤,不能确定深层材料中是否存在微裂纹。

2.2 仿真计算原因分析

2.2.1 计算方法。完成转向架枕梁三维设计之后,为了验证结构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法,应用大型通用工程仿真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进行仿真分析。计算中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离散时采用三维实体单元solid 92。该枕梁及与其配合的减振器座、牵引中心销、抗侧滚扭杆和连接紧固件的总体有限元结构离散图如图1所示,整个模型共离散成185510个实体单元,341972个节点。螺栓与枕梁、减振器座、中心销之间采用接触单元,以模拟其之间的装配关系。

2.2.2 边界条件。为尽量模拟真实的情况,在仿真计算时对枕梁相应位置施加一定的位移约束,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在仿真计算中,在空气弹簧座部位施加垂向载荷,横向载荷分别施加在横向止挡座和空气弹簧座上,对中心销施加纵向冲击或牵引载荷,抗蛇形减振器在螺栓孔处施加纵向载荷。

2.2.3 载荷计算及工况。计算载荷及工况依据标准TB/T2637-2008《铁路客车转向架构架、摇枕及摇动台》(以下简称TB/T2637-2008)和UIC615-4《动力车-转向架和走行装置-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以下简称UIC615-4)。

2.2.4 计算结果。枕梁的刚度用其在刚度工况下枕梁的垂向变形值来校核,计算得到枕梁的变形最大值约为0.31mm,位置为枕梁端部,见图2。

由表3和图2、3、4可看出,在各载荷工况作用下,枕梁上的最大当量应力值均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虽满足强度标准要求,但最大应力仍较高,且上盖板与下盖板组成比较刚度不协调,造成上盖板折弯处变形较大,适配座与中间箱型结构比较刚度不协调,造成上盖板拉应力较大。

2.3 工艺因素

北美铁路协会AAR的统计资料表明,铸造缺陷是摇枕在运用中发生疲劳裂纹的主要原因。枕梁的制造工艺与其出现疲劳裂纹现象密切相关,对材料进行了化学成分检测之后,对焊缝也进行了检测,焊缝存在微裂纹,也存有少量未熔合、气孔等缺陷。

2.4 试验因素

枕梁静强度及疲劳试验在电液伺服疲劳时试验台上进行,枕梁的静强度试验包括超常载荷试验和运营载荷试验,超常载荷试验载荷包括模拟直线运行试验载荷、模拟曲线运行载荷试验、调车冲击(5g加速度)载荷、抗蛇形减振器载荷。运营载荷试验载荷包括模拟直线运行试验载荷、模拟曲线运行试验载荷、抗蛇形减振器载荷。枕梁的疲劳试验包括模拟曲线运行载荷试验、驱动载荷试验。

由于试验期间未对枕梁疲劳试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枕梁出现裂纹后对疲劳试验工装进行了检测,发现某螺栓有松动现象,在试验时易导致枕梁发生较大振动,增加了枕梁出现裂纹的概率。

3 枕梁优化方案

3.1 对枕梁料进行严格控制

首先对新枕梁原材料进行了多项材料性能检测及射线探伤,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均无问题后,开始进行加工。每项加工工艺完成后按标准进行超声波探伤或磁粉探伤检查。

3.2 设计方案优化

改变原枕梁为上盖板与筋板相连的结构,改为下盖板与筋板相连的结构,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刚度计算:优化后的枕梁刚度比原枕梁刚度更为协调。

完成静强度计算后,采用疲劳应力因数对枕梁结构的疲劳强度进行校核,参照ORE B12/RP17(82)提供的钢材疲劳极限图,利用模拟运营的各个载荷工况分别对枕梁关键的22条焊缝的应力因数进行分析,只有一条焊缝的应力因数为0.791,应力等级为中级。其余各关键部位应力因数均小于0.75,应力等级较低。

3.3 工艺优化

考虑到在加工枕梁上盖板的折弯时,枕梁材料内部容易出现微裂纹等多重因素,取消了枕梁上盖板的折弯,降低了工艺难度,同时对所有的焊接接头按EN15085标准设计。在对新枕梁进行焊接之前,对作业环境进行了清洁,彻底防护有害灰尘、金属粉、油脂类以及湿气,并采用专用检测模具对物料进行了严格的检查,以保证装配尺寸,避免未焊满、余高过高、焊缝有效厚度不足等问题,另外用不锈钢丝刷打磨待焊部位,清除了氧化膜。在严格按照图纸规定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焊接质量:如在用砂轮机清根和清除焊接缺陷时,保证焊接部分不被油脂等污染;使用等离子进行表面切割,充分去除表面氧化物;注意弧坑部的填补,若出现弧烧必须进行重新焊接。

焊接完毕后,对焊缝区域进行了高速打磨,并进行了RT探伤(射线探伤)检查,若有缺陷再进行焊接修补,然后重新进行RT检查,直至合格为止。

3.4 试验优化

在对新枕梁试件进行静强度与疲劳试验期间,多次检查试验状况,保证试验期间试验台及其工装无问题,无螺丝松动,保证了测试数据的正确性。

4 结语

从材料、设计、生产工艺、试验各个方面对枕梁出现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枕梁进行了优化设计。经ANSYS软件验证,新枕梁强度比原枕梁大幅降低,满足相关强度及疲劳标准要求后进入采购生产制造周期,在关键阶段对物料和焊缝进行探伤检测,保证了新枕梁的生产质量。经过上述优化方案,在静强度试验中新枕梁的应力值远小于许用应力,且在1000万次的疲劳试验未出现裂纹,顺利地通过了型式试验。

参考文献

[1] 萱士鸿.25T型客车车底架枕梁结构的改进[J].机械

工程师,2007,(5).

[2] 动力车-转向架和走行装置-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

验(UIC615-4)[S].

[3] 铁路客车转向架构架、摇枕及摇动台(TB/T2637-

2008)[S].

[4] 动力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方法(TB/T2368-2005)

[S].

[5] 王丹丹.转K6转向架摇枕载荷谱测试与疲劳寿命评估

[D].北京交通大学,2007.

[6] 任良军,韩志卫,胡寻新.300km/h动车组枕梁、牵

引梁三角补强焊接工艺[J].机车车辆工艺,2011,

(3)30-31.

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12J003-C)

优化平台 篇12

数据中心是各种IT应用服务的提供中心, 是数据计算、网络、存储的中心。人民银行的数据中心在经过基础设施平台、应用平台、存储备份平台以及管理下发平台等多个工程的建设后, 已成为区域性技术服务的枢纽,提高了人行的整体科技服务水平。各应用系统集中于门户展现,促进了科技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下发平台通过及时的文件传送,实现了各信息节点间的数据共享; 存储备份平台通过统一的备份管理软件、集中的备份平台及并发写入等技术解放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备份效率。

数据中心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所有的应用及安全都是围绕着数据来部署的, 要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存储中心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存储备份平台采用NBU (Symantec VeritaNetbackup)系统作为建设载体 ,它能够自动对各类应用系统进行集中备份, 为重要业务系统数据安全提供有效保障。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存在故障恢复时间长、备份占用带宽多、自动备份操作失败及无法定期验证数据有效性等问题。本文探讨的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践和摸索后的基于Veritas Netbackup备份平台的优化措施。

2 优化背景及措施

存储备份平台由针对每个系统进行备份转变为由统一的备份管理软件及集中的备份平台进行备份,通过将手工操作转变为无人值守的自动操作大大提高了备份效率,也保障了数据的安全。但运行至今,发现系统中存在某些问题:一是没有对存储管理平台的日志索引文件(Catalog)进行备份,导致恢复时间过长甚至恢复失败; 二是没有有效地规划备份使用的存储单元(StorageUnit), 导致跨网段备份占用几乎整个局域网交换机的带宽资源,影响其它系统的运行;三是数据库系统初始连接参数不够,导致部分应用系统备份失败;四是没有定期检查备份数据库的有效性,可能存在无法恢复有效数据的后果。经过长时间摸索实践,通过对备份范围、备份策略和数据库参数等进行调整优化, 提出了优化措施,大大提升了数据中心备份系统运行效能。

2.1 异地备份 Catalog 文件缩短恢复时间

省级数据中心存储管理平台使用的NBU软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数据, 是它的日志数据库, 通常称为Catalog,它是备份主服务器 (Master Server)的心脏 ,它记录了关于所有备份数据的数据;在进行存储备份平台中数据文件的恢复时, 首先需要读取Catalog文件以便在磁带库中定位指定时段备份文件的位置。如果没有它,无法进行备份内容的定位,任何一个文件和备份磁带的索引关系将无法得知,数据的恢复工作也无法进行。目前Catalog文件只在专用磁带上备份,一旦NBU服务器发生灾难故障需要恢复时,若Catalog文件丢失,需要通过对所有磁带的全扫描重构Catalog后进行备份系统的灾难恢复, 或通过读取专用磁带上Catalog文件进行平台恢复,所花的时间很长,往往超过数小时,甚至可能恢复失败,容易引发更大负面影响。

经过探索 , 将存储备 份平台中 主服务器 (MasterServer)安装目录下的Catalog文件 ,通过GTP异地数据备份系统进行异地备份, 既大大增加了Catalog文件的安全性, 又因从异地备份中可以快速读取Catalog文件进行平台恢复, 通过直接读取最近日期的索引文件,再现备份数据存储情况,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恢复的难度,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为第一时间恢复业务系统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2.2 调整备份策略有效降低网络负担

数据中心存储备份平台在对数据量较大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时,出现了核心交换机与服务器所在的生产区交换机流量高达88Mbps、占整个网络近90%的带宽的情况,较大的通信流量对其他系统运行、备份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研究NBU的备份机制我们发现通过调整备份策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省级数据中心使用了NBU三级备份机制 ,即同时安装了备份管理服务器、介质服务 器 (Media Server)、备份客户 端 (业务系统 服务器)。其中安装了光纤HBA阵列卡的备份管理服务器、介质服务器均可实施备份策略,但介质服务器的作用往往被忽略了。以往新增备份策略时,备份客户端的数据备份默认选择备份管理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由于备份管理服务器与备份客户端不属于同一网段,备份数据传输必须经过核心路由器设备, 形成较大跨网段通信压力。通过备份策略的调整,将与备份管理服务器不同网段的备份需求,改用与备份客户端同一网段的介质服务器进行备份, 备份数据不经过核心路由器进行传输,避免对跨网带宽的占用。

同时, 也大幅减轻了备份管理服务器运行压力,介质服务器也起到备份数据分流作用, 分担了备份任务,多个业务系统数据可并行备份,减轻了备份管理服务器运行压力,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备份效率。如图1所示蓝色的数据流路线为原备份策略的数据流向,由于备份客户端与备份服务器不在同一网段,使得生产区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间需要传送数据,形成了网络拥堵;通过调整备份策略,令备份客户端选择同一网段的数据库服务器作为介质服务器,解决了网络拥堵的问题,数据流向见红色路线。

2.3 优化数据库参数提升备份成功率

省级数据中心DB2数据库系统同时在用活动数据库“NUMDB”配置数值偏低,值为8。在创建门户系统时,其中一个用户建设的数据库就有7个,之后又陆续增加了多个应用及自建系统数据库。造成在省级数据中心进行新增数据库操作时,经常提示数据库连接不上的错误 : “maximum number of concurrent databases havealready been started SQLSTATE=57032”, 并且在使 用NBU进行数据库备份时 , 新增数据库备份策略实施时提示失败 : “The backup failed to back up the requestedfiles”。这些都是因为活动数据库参数配置不当造成的。由于修改数据库连接参数需要停止整个数据库,对应用系统的不间断运行是有影响的。因此通过修改此数据库连接参 数 , 且在使用 “update dbm cfg using NUMDBMax DB”命令调整参数配置时充分考虑最大数据库连接数NUMDB的可选值,解决问题的同时,避免了在新增应用时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2.4 定期检查备份文件保障数据库安全

省级数据中心存储备份平台对数据库服务器上的DB2数据库及LOG日志都设置了完善的备份机制 ,每天的全备份策略确保了数据库备份的安全,但是数据库备份文件的有效性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万一磁带库上存储的备份文件都是“脏数据”,将导致灾难事故发生时,无法完成有效数据库的恢复操作,数据库内容丢失引发的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通过定期使用nbdb2.sl64程序对数 据库文件 进行恢复 及使用备 份平台对archivelog进行文件系统恢复 , 对磁带库上的数据库备份文件进行恢复,检查备份数据的有效性,有效保障数据库备份的安全可靠。

3 结束语

在对省级数据中心存储备份平台实施上述优化措施后, 备份的可靠性及恢复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行应急演练操作时, 有效的Catalog备份文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恢复的难度,平台的恢复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数分钟, 切实加快了省级数据中心灾难恢复的速度日常应用的备份操作均能正常进行,数十个应用的上百G数据能通过不同的介质服务器有条不紊地进行备份且网络流量带宽无明显增长,业务系统的运行不受任何影响;数据库备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都能得到检验。通过反复跟踪和观察,在实施上述改进措施后,所有系统运行稳定,备份平台工作正常,网络流量也未现异常,优化取得了较好成效,有效保障了省级数据中心区域性技术服务枢纽功能的实现。

摘要:NBU备份平台能自动进行系统的集中备份,为数据安全提供有效保障,但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给出了针对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四个优化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切实解决了备份平台恢复时间长及流量带宽占用大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备份平台的可靠性。

上一篇:交通建筑的空间设计论文下一篇:优化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