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电节目(精选12篇)
新闻广电节目 篇1
在区级广播电视台所有的节目中,最重要的还是新闻节目。新闻节目不仅仅是区级电视台的核心内容,更是区级广播电视台的工作重心。就拿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广播电视局来说,每年收视率调查,新闻节目依然是名列前茅,是受众最喜欢的栏目。但近年来,区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也出现了较大问题,主要原因是新闻报道模式化、思维僵化、新闻针对性不强、报道不分主次以及限制条件太多等。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新闻节目一旦出现问题,区级广播电视台就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因为没有受众的媒体是不可能生存得下去的,所以新闻节目一定要以内容为核心,立足创新、突破重围,把新闻节目办出当地特色,让老百姓爱看。这样的区级广电,才能使自己重新焕发生命力。
1 区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困境
1.1 新闻内容缺陷
内容为王既是广播电视媒体生存的根基,也是广播电视新闻核心的竞争力。而在区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往往是落后的,今天发生的事情明天才报道,当新闻事件已经被人们所熟知,新闻报道也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
1.2 节目定位不明确
作为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首先要了解受众群,根据受众调查分析广播电视栏目的受众群,即是哪些年龄段的受众在关注新闻栏目,然后针对大部分受众群做好节目定位。调查发现,区级广播电视台的主要受众群是来自本地的城镇居民和农村群众,因此,区级广播电视台的定位应该是服务于社区居民和农村群众,在精简时政报道的同时,只有镜头向下,对准老百姓,深入社区,深入农村田间地头,才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1.3 报道模式化思维僵化
在区级广播电视视台,新闻报道模式化较为严重,部分区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人员少,时政活动多,应付于一些副区级领导的调研、视察活动,一些套词、陈词经常被拿出来使用,新闻报道重视按照一种套路出现,导致新闻节目单调、缺乏新鲜感。
2 走出困境的对策
2.1 贴近群众,从需求出发
一般来说,百姓对国家大事还是比较关注的,但他们更关心柴米油盐、身边琐事。作为区级广播电视台,应该进一步了解受众群的需求,从群众角度出发去发现问题,帮助群众解决事关民生的问题,帮助民众寻找解决协调的途径,可以把他们所想、所期望的信息传递出来,引起社会、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这既是媒介的责任,也是民生新闻的核心报道内容,这样关注民生的新闻才是群众最需要的[1]。
2.2 节目要精心策划
作为新闻类节目,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如果是一味地模仿、抄袭或者毫无新意的节目,群众看完之后只会产生厌烦。如果区级广播电视台想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创建自己的特色。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好节目的策划。立足本地发展状况,不断创新报道,这样才能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新闻节目,才能增加新闻类节目的观赏性。
2.3 实现内容发布渠道的整合
电视新闻的内容价值在不断被分化,传统电视人在面对这一现实挑战的同时,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迎接挑战,去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才能让内容生产者获得合理的回报,并依托渠道获得产品价值,其中比较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多种渠道的传播获取更多渠道的收益。渠道,一方面需要自己来建设,另一方面可以与商业网站形成开放式合作。一档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如果只在广播电视台固定时段播出,其竞争力远远弱于多渠道播出的新闻节目,因此广播电视媒体更需要吩咐自身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构建“全时空”的多渠道传播体系,实现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的同步直播,只有与新媒体携手并进,才能保证竞争力。
3 结语
对区级广播电视台来说,以后将要面对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区级广播电视台求生存求发展的路还很长,任务也很艰巨。区级电视台也有自己的优势,有着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但前提是必须做好自己的核心—新闻类节目。区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只有紧贴民生,不断改进节目形式和内容,为自己的受众做出更多的服务,做到百姓爱看,才能更好地发展。新媒体一方面给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也是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的机遇。只有面临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积极适应新媒体特征,积极寻找区级广播电视发展的契合点,才能为区级广播电视找到一条重生路径。
摘要:区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着覆盖面窄、市场有限、内容短缺、受众转移等诸多困难,如何做到新闻立台,发挥区级广播电视宣传优势,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随着新兴网络媒体逐渐的发展,区级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很不乐观,可以说生存都举步维艰,有些有主见的广播电视“掌门人”积极寻求新的发展之路,但大部分区级电视台依旧是依靠政府的扶持过着听天由命的生活,发展的路子越来越窄。
关键词:区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困境
参考文献
[1]刘文英.浅析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突围之路[J].华章,2013(4).
新闻广电节目 篇2
4月份以来,常常收看央视体育新闻的体育迷一定会感到别扭―“NBA”“CBA”“F1”这类耳熟能详的英文名称通通被“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联赛”“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等中文全称所取代„„这确实不是愚人节玩笑。近日,央视等媒体已经接到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在今后的电视转播中尽量屏蔽英文缩略词,而是使用赛事的中文全称。目前,包括央视、北京电视台在内的多档体育新闻已经就此对节目进行整改。
央视体育频道开始执行
在今后的篮球节目中,球迷们将很可能不再听到、看到“NBA”这个词,取而代之的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称呼。同样,类似“F1”这样的简称,也将被代之以“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说法。
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告诉记者:“不久前,广电总局给我们下发了一份通知,要求在电视节目中进一步规范用语,不能使用外语和缩略词等等。”在该文件中,明确提到的就有上述两个体育迷耳熟能详的缩略词,其他还包括“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等等。
“不是所有观众都懂‘NBA’
江和平介绍,不仅仅是体育频道要执行这个通知,整个央视所有频道都要执行,“除了体育领域以外,例如GDP、WTO、CPI这类缩写也在禁止使用的范围内。”与此同时,有些主持人在转播中经常会不时蹦出几个英语单词,这种行为也在此次通知内予以明令禁止。
央视体育频道近日已经在NBA和CBA转播、新闻播报中进行了修正,不过仍然有播音员会念出了“NBA”,同步字幕的提示栏中也还有“NBA常规赛”的字样。对于这样的改变对电视节目产生的影响,江和平认为“目前看来,对于体育赛事转播、新闻播报等节目没有任何影响,只需要主持人、记者稍加注意就行。” 江和平还表示,“在此前央视也对观众进行过调查,调查显示,有很大一部分观众并不知道‘NBA’到底是什么,或者‘NBA’对于他们来说仅限于‘篮球’的概念,CBA、F1等同样是如此。我认为这种规范行为不仅不会对观众的收看习惯产生影响,反而会帮助更多的观众理解认识这类赛事。”
主持人:还是挺适应的
对于新规定,感受最深的要数体育频道NBA解说员于嘉。接受采访时,于嘉表示,“这个规定我还挺适应。”据他介绍,在主持人中很早就得知了这一规定,“在比赛转播时,我们也进行了落实。实际上,解说员和记者在比赛转播中规避起来也比较简单,基本上只是在节目一开始说上一句,其余时间也不会总使用NBA和CBA。这样的改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我还是挺适应的。”
而著名体育解说员孙正平则更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工作中的改变,他说,“在口播新闻中,虽然要求尽量避免英文缩略词,但对于播音员和观众来说,这样的改变一时半会可能还不能适应,因此会在说完NBA之后加上美国国家篮球协会男子职业联赛、在CBA之后要加上中国篮球协会男子职业联赛。至于滚动字幕,目前还是会出现英文缩写,毕竟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
专家观点
1.俄罗斯等国早已如此
对于央视等媒体屏蔽英文缩略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举措在国外早已不是新鲜事,例如俄罗斯媒体,早已在电视台和报纸上全面禁止出现外语单词。”
他向记者介绍,“在俄罗斯,俄语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最优雅、最纯净的语言。强烈的民族自尊也让他们拒绝在各类媒体上出现外语。这是捍卫民族语言纯洁、维护媒体用语统一的体现。”而对于国内媒体的此次改变,在他看来也会起到相同的作用。
2.约定俗成的没有必要改
如果这份文件所针对的是全部外语及其缩略词的话,将其内容延展开去,那么现在人们熟悉的大量英文缩略词都将在电视节目中换一个“本地户口”。比如CPU(中央处理单元)、GPS(全球定位系统)、MBA(工商管理学硕士)、MSN(微软网络服务)、USB(通用串行总线)、DVD(数字多功能光盘)等。
对此规定,有评论家指出:“在此次屏蔽规定下,很多外来语尚无合适的译词存在,这让大家何去何从?都用中文‘全本’翻译,岂不贻笑大方?‘有关部门’以为靠行政命令可以打遍天下,这既是对权力的滥用,也是对客观规律的践踏。把已经约定俗成的东西改回去,反而陌生。”
“禁用外语缩略词”新规引发网友热议
伤筋动骨型IT类
点评:这一大类几乎所有名称要重现写过。
最广受众面:IT从业人员以后就要改成“信息科技从业人员”,再全一点的就是“对电子处理和设备贮存和发送各类信息的研究和利用的从业人员”。最陌生:“我刚买了一部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其实是在说“我刚买了一个MP3”。
悲喜交加型体育类
点评:是仅次于信息科技的又一个“重灾区”。最典型:FIFA要变身为“国际足联”,WBC是“拳击理事会”,F1要变成“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
最费舌:孙正平老师本来只用播报:“今天带来的比赛是由CCTV5转播的NBA总决赛……火箭队由CBA培养的姚明领衔”会变成“今天带来的比赛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五频道转播的美国国家篮球联盟总决赛……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火箭队由中国国家篮球联盟培养的姚明领衔。”
脱胎换骨型生活类
点评:牵涉到众多和民生息息相关的名称。
最宏大:CPI(ConsumerPriceIndex)变成“消费者物价指数”,GDP(GrossDomes-ticProduct)是“国内生产总值”,PPI(ProducerPriceIndex)是“生产者物价指数”。最正经:“我刚看了场IMAX版《爱丽丝漫游仙境》,还不如看普通3D”要说成“我刚看了场图像最大化技术的《爱丽丝漫游仙境》,还不如去看普通三维技术播放的。”
最崩溃:爱美的女生请不要崩溃,“××牌对剥皮或美白(增白)后,受损和损伤的皮肤保护和修护使用的再生霜很好用”,其实只是说“××牌BB霜很好用。”
其实关于使用外语和缩略词应该从两方面看待,在一些专业领域的专业术语如GDP,GNP之类的词语是可以加以中文注释的,毕竟这些词语不是人人都了解。但是一些简单易懂,又约定俗成使用的是不是可以不必这么麻烦的全部用中文标示,可以用灵活的方式处理。就好像网友评议的一样,如果所有的词汇都这样改变,确实是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大学生四年花80多万捐款仅10元引热议
近日,吉林通化一位大学生李雷(化名)晒出了大学4年的消费账单――84万元一时间网络上、大学校园里充斥着对这位“富二代”的议论。这位吉林籍男生成了大学生茶余饭后的闲谈新主角,“8
4万哥”成了他的新称呼,“价值观缺
失”是大家对他最多的评价。
李雷的大学账单,交女友:15万路费:8.768万学费、住宿费:6.28万爱好:4万旅游:12万服饰:6万电话费:4.56万电脑:2万应酬:14.4万摆事:1万吸烟:3.358万手机:6.9万捐款:10元学习用品:0元总计:84万
惊人的账单
在他给出的账单上可以看到,李雷每次往返学校均选择乘坐飞机,加上客车和出租车费,李雷回家一次单程费用为2000多元。包括寒暑假在内,他每年至少回家4次。4年间,往返路费总计8万余元。
李雷所在学校的学费每年是1.45万元,住宿费每年1200元。李雷念了4年大学,学费、住宿费总计:6.28万元。
这几年,他每年至少出去旅游4次,国内走过上海、香港、澳门等地,国外去过日本、瑞典等。4年下来,他旅游共花费12万元。
其他花费分别为电话费4.56万、购置电脑花费2万元、打台球花费4万元、应酬14.4万、服饰6万、吸烟3.358万、手机6.9万元。
李雷大学期间最大的一块支出是交女友,共花费了15万。
“这一项算是我花的‘大头儿’。”李雷介绍,大学期间,一共交往3位女朋友,不管与其中哪一位相处,他都“不差钱”。“大三时,‘五一’黄金周,我跟女友去香港旅游。恰巧她过生日,就给她买了个一万多元钱的包。”李雷说,他找的女友都可称为美女。不过,他现在还是单身一人。
此外,李雷在大学期间,犯过一点小错误,为了顺利毕业,家人特来珠海摆平事端,共花了1万多。
汶川大地震时,李雷正在韩国旅游。他回去后,学校学生会到他们寝室募捐。李雷说,当时兜里的零钱只有10元,捐了。
李雷坦言,他最省钱的一块是购买学习用品,没花钱。大学4年里,他甚至没买过一支笔。考试时,为了涂卡,就把同学的铅笔掰开用。
父母做生意年收入上百万
据了解,李雷父母都是生意人,年收入上百万元。他有3个姐姐,均已成家。李雷上学期间,父母每月分两次给他汇钱,一次至少6000元(在特殊情况下,父母每月会增加汇钱的次数)。每个姐姐,每月穿插给他汇1000元至2000元不等。
争论焦点:1.社会责任大小全凭好恶?
网名们争辩的焦点之一,就是针对李雷(化名)捐款10元背后的“富人”社会责任感。广东汕尾网友:人比人比死人。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生活的权利,可是生活该怎么过,值得大家思量。我的提议是有钱的同样要多关注弱势群体,做到不是施舍的帮助,这才是最
重要的吧。毕竟帮人一手,道路好走。
人民网网友:在美国,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在中国,富
人的社会责任全凭个人好恶。
2.成功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浙江温州网友:毕业以后,即便穷学生的成绩好,也未必能成人才受重用,富学生学无所成,却仍可以做生活的主宰者。当穷学生真正努力而无力应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绝望。但身边所见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就是生活。香港网友:品学兼优有用吗?我觉得那个大学生花那么多钱其实相当的值,现在的社会重的是能力、胆量和头脑,门门考试一百分未必管用,到头来还不是给人打工的份儿。
火星网友:也许有个富爸爸会在后面支持一把,但是他们也有限度,主要还是看自己;如果你努力,也可以与富人缩短距离,但是你的精神终究流在你家族的血液中。
各方看法
中国政法大学的大四生赵同学表示,如果这84万拿出一半捐给西南旱灾区,不知能给多少旱区人民解渴。大学生原本是一个有思想、知识,价值观、人生观明确的代名词。他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学生正在迷失自己的价值观,他自己有责任,老师有责任,父母也有责任,价值观培养应受到重视。
网友对此事件关注并发表评论:“84万不算啥,最大的花销是你的青春和未来”,“这80多万能供多少农村孩子上大学啊”,“他行为让我们老辈们感到心酸,如果当今大学生们都像他一样,我们的国家会怎样?这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有网友强调,教育界人士需重视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应该成为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栋梁。
专家:主流价值观还需完善
对于网友们的讨论,吉林省社科院院长邴正认为,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尚处在调整过程中,这种讨论本身就是一些意识形态紊乱带来的后果,“由于现在重商、重金钱观念的普遍影响,我们的主流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前是按照革命时期旧的观念落位的,还
期待与市场更好对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张霁雪举例说,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大学生们毕业之后,无论就业或创业,都直奔物质而去,在大学学术方面也是如此,以前,人们强调一项学术成果会为国家、社会带来多少利好,往往凭借品德来评价一个人,而现在则强调,学术成果能带
来多少财富,谁赚的钱多谁就是英雄。
“这种现象太可怕了,从‘五四’运动至今,大学生们的激情越来越少,浮躁和拜金的思想正腐害着他们,社会转型期的代价太过沉重了。”张霁雪说。
广电节目被连连叫停背后 篇3
◎8月15日:《第一次心动》停播,柯以敏公开向观众道歉;
◎8月22日:广电总局叫停深圳电视台娱乐节目《超级感情对对碰》;
◎8月23日:广电总局禁止播出群众参与的整容、变性节目;
◎9月13日:广电总局叫停5家电台低俗节目并公布举报电话;
◎9月18日:广电总局发布通知要求立即停播电视剧《红问号》;
◎9月20日:省级卫视所有群众参与选拔类活动19:30至22:30禁播;
◎9月25日:广电总局整顿不良广告再次禁播“八类涉性广告”;
◎9月30日:广电总局要求彻底清理全国广播电视涉性下流节目。
“将娱乐进行到底”, 似乎已成为这两年广播电视圈里最为流行的口号。电视是娱乐大众的,这是很多人的共识,但娱乐是什么?大众媒体应该提供怎样的娱乐?娱乐该长成什么模样?广电总局的这次舞剑叫停,在清洁荧屏、纠正导向的同时,更让人开始琢磨“娱乐”这个命题:娱乐应有界。
现象篇
晚间的电视荧屏上,选秀、谈话类节目,格调低下,嬉闹无度。夜间的广播节目,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羞答答地将“性”当作夜宵。当电台“坐台”卖药,电视选择“出台”的现象此起彼伏时,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禁令停播《红问号》,其用意是毋庸置疑的。
《红问号》·问号标本
2007年9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立即停止播出电视剧《红问号》。在此之前,《红问号》已经在全国许多电视台播出,时间长达3年之久。
这部被叫停的电视剧,却有过辉煌的昨天,曾被冠以“央视热播剧”,在央视三套和八套先后播出4次,一度掀起收视热潮。此外,《红问号》还先后在江苏、浙江、湖南等各地电视台热播了3年,迄今势头依然不减。2006年,剧组还在全国6个省举行了大规模的演员招募活动。
为啥要禁播《红问号》?这样的“?”,一时间成为一个公众性的集体符号。官方的说法是:该剧“格调低级庸俗、制作粗劣”。然而,仅靠这10个字,似乎并不能解惑释疑。
《红问号》的剧情大致如下:《法制报》的编辑肖红在犯罪心理学家郑教授的帮助下创办了一个“以案说法”的栏目,以分析犯罪人心理形成或发展,以警示人们避免犯罪。这样的立意,可谓高远,按说不该在大红大紫之时,遭遇广电总局的“腰斩”。
然而,红唇、迷仇、歌女、白粉、秘楼、商海、姐妹发廊、歧路、连环记以及苦果,《红问号》中的这些关键词,从一个侧面预示着某种不祥的征兆。总局认为它“集中展示和渲染女性犯罪过程,格调低级庸俗,制作粗劣,播出后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果”,责令所有电视台立即停止播出此剧,并要求各地电视台发现类似内容的剧目应不予备案,不予审查通过。
《红问号》遭遇监管红灯,被誉为是广电总局整顿电视剧打响的“第一炮”。其实不然。
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2006年在拍摄期间,就曾遭到阻力。顶着压力拍摄完并最终通过审查,中央电视台拿掉了“成都”二字,预告剧名为《今夜请将我遗忘》。然而,原定2007年8月27日在央视8套播出的这部电视剧,被临时撤换。缘何被紧急撤播?是否因为忠实原著因为性场景过多,还是别的原因?虽众说纷纭,却没有定论。
两部电视剧的命运,成了当下中国的一个“问号标本”,有待解开。
嬉闹荧屏·黄色夜空
“你谈恋爱了没有?”一个电视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曾这样问一个4岁的孩子。如今的荧屏,岂止语无伦次,乱哄哄已经司空见惯,乱套的事儿,也时有发生。
2007年8月10日,重庆电视台《第一次心动》直播现场:男选手代闯向评委柯以敏下跪乞求礼物,然后单腿下跪,将柯的戒指戴在了另一位评委杨二车娜姆的手上。很快,柯、杨开始“争风吃醋”,最终以柯以敏的突然哭泣结束,节目变成了纯粹的闹剧……
8月22日,深圳电视台的《超级情感对对碰》遭遇了类似的命运。停播的导火线在于该栏目于7月22日播出的由芙蓉姐姐担任嘉宾的第136期《超级情感对对碰》。该期节目中,两个主持人一个劲儿虚情假意地捧芙蓉姐姐,让她出丑。这还不算,其中一个主持人还问道:“娱乐圈有很多潜规则,芙蓉姐姐你怎么看?”芙蓉姐姐做害羞状:“其实我遇见很多啦。”
晚间的电视荧屏上,选秀、谈话类节目,格调低下,嬉闹无度。夜间的广播节目,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羞答答地将“性”当作夜宵。
武汉的夜空是黄色的。从晚上10点开始,电台里都是卖春药的和吹嘘疗效的……
然而,相对于成都的夜空而言,武汉的夜空,不过是有点“泛黄”罢了。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经济节目、交通广播和成都市人民广播电台交通文艺频道、经济频道近期在每天21点以后,用2-3个小时公然谈论、肆意渲染描述性生活、性经验、性体会和性器官,大肆吹嘘性药功能,内容淫秽不堪,色情下流……”这可不是某个网友信马由缰式的栽赃陷害,而是国家广电总局对这两家广播电台所做的官方版的“X光”透视结论!
“难道除了闹剧和性,夜晚没有别的生活吗?”
“什么节目要在黑暗中播出?”
“媒体应有社会责任感,考虑对社会的影响,我们的社会需要积极向上的东西。”
“我觉得含蓄好!”
许多想保持眼睛和耳朵卫生、洁净的人士,不约而同发出了类似的质问和呼唤。
广播坐台·电视出台
赵本山的小品《卖拐》,讽刺的是社会上的一些人,能把健康人“忽悠”成病人,达到他坑蒙拐骗的目的。广播电台的谈性节目,堪称典型的“卖拐人”。
据权威部门调查,相当一批电台80%的广告收入来自坐台卖药,80%的播出时间用于坐台卖药。广播的播音室变成了“坐台”场所,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然而,一个电台主持人的一篇名为《电台卖药节目真相》——堪称当代版的“忏悔录”,看过之后不由得你不信了。
在电台中做的医药类节目大多数为治疗男性病、妇科病、性病等难以启齿的疾病为主。形式嘛大家也听到过,就是一个医生在电台喋喋不休地讲述这类病的危害、他们生产的药效果如何如何好……可是你们是否知道那些坐在直播室中大肆讲解医学原理并为那些得病的人进行诊断的都是些什么人吗?这点作为节目主持人是最清楚不过了。
他们要求主持人在节目中帮他们撒谎:今天我们为您请来的专家是XX教授,他毕业于北京第四军医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发表的XXXX论文在2000年亚洲性学会上获得各国专家的一致认同……(其实这个所谓的教授今年才23岁,高中毕业学历,至于什么亚洲性学会纯属无稽之谈)
再来说说那些打进热线的听众吧。在这些节目中总是有些听众打来电话说:XX教授,我吃了你们的药以后,我的病好多了……你们的药效果很好……真的有那么多人吃了他们的药日见好转吗?错!那些都是“托”!简称“药托”。这些人都是那些假药的生产厂家花钱雇来的,打一个电话从10--20元劳务费不等,其实就那么几个人在电台里换着口气做托……
这类节目在我们台的收费是15分钟3000块,一个月就十万,一年100多万。
我很喜欢我从事的职业,从小这个行业在心目中就是神圣的,纯洁的……但是看到这个行业被糟蹋成这样我很心痛。
电台“坐台”卖药,个别电视节目则选择了“出台”。
今年5月11日,山东齐鲁电视台推出了一档新节目真人秀《交换主妇》,把城乡间的真夫妻拆开重组成假夫妻,让假夫妻去体验真夫妻的感受。该节目于每周五晚21点30分播出。
据悉,《交换主妇》的蓝本是美国ABC(美国广播公司)的《换妻俱乐部》(Wife Swap)。
《交换主妇》自推出以来,立即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档节目,在相当一部分观众看来,属于一种“龌龊的换妻游戏”。有的观众认为这一节目很荒唐,让一位女士去一个陌生的家庭中当主妇,每天面对陌生男主人,这有悖于我们的传统道德;但也有人认为节目挺好,真假夫妻因接触到不同的家庭,从而产生换位思考。
部分广播和电视节目,扭曲了媒体的定位,颠覆了传统,不断受到舆论的质疑。上面提及的广播“坐台”和电视“出台”,不过是其中两个较典型的例子而已。尤其是《交换主妇》,其隐忧在于:主妇能否交换,交换会不会带来伦理麻烦?■
亮剑篇
电视荧屏和广播电台制造的已经不是几粒“尘土”,而是俗不可耐与低级下流的“沙尘暴”。谁家的孩子谁来管。“该打不打,上房揭瓦。”作为全国广电媒体监护人的国家广电总局,终于开始履行监护人的职责了。
总局舞剑·意在净身
利益和不洁的杂音拷问着电波的良知,渲染犯罪细节和娱乐至上的节目追问着荧屏的责任。作为广播电视媒体最高行政主管机构的国家广电总局,终于剑出鞘了:
从2007年8月15日起,短短的45天里,广电总局几乎是5天一道禁令。
自广电总局对《第一次心动》、《超级情感对对碰》、《美丽新约》等国内多档违规综艺节目相继发出禁令后,各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的违规行为日益受到观众注意。随后,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山西卫视《超级少年》、江西卫视《红歌会》、湖南卫视《舞动奇迹》、齐鲁卫视《交换主妇》等再次触及“高压线”,均被指违反了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
8月底,齐鲁电视台的热门真人秀节目《交换主妇》宣布停播。据该节目制片人房书华透露,《交换主妇》是他们主动停播的,跟《第一次心动》被叫停事件无关。
然而,舆论并不这么认为。“龌龊换妻!《交换主妇》也被停播了!”网民的说法,和《交换主妇》制片人的说法,相差甚远。不管如何,《交换主妇》选择在风口浪尖上“急流勇退”,与其说是明智,不如说是心虚的表现。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家喻户晓。国家广电总局的频频“舞剑”,意在为下属的广播影视机构净身,显而易见。10月份,广电总局会不会继续将剑舞下去,答案是肯定的,前提是只要还有令其恼火的媒体顶风播出不得体的节目。
不同声音·如何兼听
广电总局大开“杀戒”,赢得了舆论的广泛支持。人心的向背,可见一斑。毋庸讳言,不同的声音同样存在。
9月24日,中国法院网发表了徐迅雷的文章《“只禁城”里的权力暗爽》。其观点是:
广电总局一次次咒念“紧箍咒”,一次次努力“赶尽杀绝”,也赢来一些“叫好”声。所有的禁止都不难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担心你“堕落”。
……我国《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广电总局捧牢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就不去想根本大 法里的根本规定了。如今,只换水龙头是没有用的,应该根治水源——必须对《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提起违宪审查。
这篇评论从法律的角度,对我国缺乏专门的广播电视法律表示遗憾,对广电总局只会禁止表示不满,有其道理。不过,整体而言,观点失于偏激。至于“建议对《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提起违宪审查”,更是有些荒唐。客观地说,禁令对遏制广电媒体的不良节目,积极意义远远超过了消极意义。一味指责《条例》违宪,既不符合宪法精神,更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红问号》遭禁后,其制片人同样“不服气”。中国的涉案剧很多,为什么广电总局偏偏揪住了一个《红问号》而不是别的片子,他有些想不通。据说,《红问号Ⅲ》正在积极寻找别的途径拍摄(改名)……
广电禁令·能撑多久
“夜深人静时段,正是他们发财的好机会!应好好管管他们……”
广播电台的整治,紧跟电视节目之后。
9月5日,四川省和成都市人民广播电台的涉性节目,首先倒在广电总局的“利剑”下。
9月14日,湖北、湖南、广东、贵州、海南5家电台的11套广播的一些节目,在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四川电台和成都市电台违规播出低俗下流节目的通报》后,继续顶风为性事“引吭高歌”,再次当了广电总局亮剑之后的“刀下鬼”。
5天后,宁夏、江西、山西三家省级电台的四个频道,因为我行我素,继续用“性语”给听众“按摩”而夭折。
玩火者必自焚。一系列的叫停,赢得一片喝彩。
一言蔽之,“支持向低俗开刀!”绝大多数受众拥护广电总局的一连串的禁令。舆论的这种“一边倒”,从某种意义上预示着,进取和含蓄,依然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她背道而驰的东西,因为没有善始而失去了民意基础,焉能“善终”?如今的被“腰斩”,也就有了某些必然的成分。
至此,乱哄哄的电视画面和不堪入耳的广播节目隐遁了,深秋的夜晚变得有序多了。
广电界人士大多认为,广电总局这次要动真格了。这样的预感,很快得以验证。
2007年9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进一步规范群众参与的选拔类广播电视活动和节目。规定从10月1日起,凡是有群众参与的选拔类活动不得在19:30至22:30时段播出,不得采用手机投票、网络投票等场外投票方式。
与业界的敏感和主管部门大刀阔斧的“格杀勿论”相反,民间对电视的低俗之风和广播性节目泛滥暂时的“低潮”,心存怀疑,担心它们卷土重来。
“这些年电视媒体沸沸扬扬,别说小孩子有些节目不能看,就是成人有些节目也看不下去,早该整治了,早该进入角色了。”“停了《第一次心动》,会不会再来第二次第三次心动?”“很多地方电视台仍然视广电总局的通告为耳边风,我们这里的电视台还不止一个频道天天(尤其在晚上)组织一些所谓的专家,反复宣传什么回春药,吃了会什么增大多少,延长多少时间,可以增加几次等,希望国家广电总局暗访和叫停一下。”
自2004年以来,广电总局几乎每年都在规范电视台和电台的节目,仅去年以来,就召开了不下10次相关的会议。遗憾的是,一些省级媒体,对主管部门的禁令尚且置若罔闻。暗访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监视、监听也未必能从根本上奏效,难怪人们怀疑广电总局的禁令,究竟能撑多久了。一旦风头过去,选秀烽火会不会继续燃起,黄色电波会不会再度泛滥?■
镜鉴篇
作为电子媒体的“卫道士”和“清洁工”,广电总局似乎从未偷过懒。清扫荧屏,净化电波,这样的工作,年复一年地在做着。2007年下半年,该局刮起的“清理门户”旋风,不过是其中一个高潮而已。广电节目的低俗之风为何屡禁不止呢?
镜头说性·《面罩》流产
让我们将时针倒转回2004年11月29日。看看当天《新京报》的一则报道:
从2005年1月1日开始,一个名为《面罩》的电视栏目将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50多个城市热播。据了解,这个于深夜11时到次日凌晨1时播出的节目是我国首个以谈性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据推出该栏目的北京世熙传媒董事长刘熙成介绍,《面罩》播出的每个性故事的当事人,都将戴着一个面罩出现在电视中。
据说,专家对《面罩》满怀希望,中国性学会的负责人,更是将《面罩》当作性知识普及的阵地。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许多公众并不买这个尚在“娘胎”中的电视性节目的账。
“要警惕业内人士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普及性教育的旗帜,干着贩黄勾当的新招。”
专家叫好,民众骂娘。孰是孰非,莫衷一是。2004年12月中旬,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管理的通知》,以“北京世熙传媒”未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没有制作经营广播电视节目的资格为由,宣告《面罩》的“流产”。
有人说,“《面罩》一开始就遮遮掩掩的,注定了被封杀!名字的定位不准确,应该取名为《摘下你的面罩》。”
炒作者本想靠舆论造势,推销电视性节目。未曾想,弄巧成拙,“面罩”还没来得及戴上,却已经被打进了地狱。其后的性节目“吃一堑长一智”,变成了只出声音不露形的“隐身人”借助广播“复活”,和广电总局玩起“捉迷藏”游戏,最终还是不到三年,纷纷落马……
净化工程·直指影视
2004年4月18日,新华社发表了国家广电总局赵实副局长有关“电视台黄金时间将禁播凶杀暴力剧”的讲话内容。
据悉,“黄金时间禁播凶杀暴力剧”是广电总局“净化工程”的一部分。广电总局总编室负责人称,“净化工程”旨在坚决消除包括广告和节目中的思想、行为、语言、形象等在内的不健康内容,让银幕、屏幕和声频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绿色的”广播影视文化空间。
当时,随着这项工程的实施,不少省级电视台纷纷响应:原定于当年4月16日在北京电视台4套19:46分播出的全国第一部由真尸拍摄的电视剧《梅花档案》,由于题材涉及恐怖剧,被临时撤下,由《李卫当官2》临时补上;原定于4月17日在沪播出的警匪剧《紧急追捕》,被广电总局叫停播出;湖南卫视金鹰剧场推出的《危险旅程》,被要求暂停在黄金时段播出,由《王中王》替补。
以史为镜,史以明鉴。遗憾的是,一些广电媒体并未汲取教训,最近两年,在制作涉性、低俗等不良节目的力度上,反而愈演愈烈。
学者煽风·媒体点火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广播电视媒体的低俗之风,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间,尽管国家广电总局不止一次下过禁令,怎奈,低俗这个“阑尾”,始终未能清除干净。人们想知道的是,广播和电视的个别节目,究竟是怎样一步步滑向低俗深渊的?
应该说,这种尴尬局面的形成,和少数专家学者的“煽风”有关。
举个例子吧。2006年,在谈及广播的性节目该不该搞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银河的观点是,性节目带点娱乐性质也无可厚非,“性也是一种快乐,一种游戏嘛。”
尽管李银河接着补充说:“作为这种节目的主持人,要懂些专业知识,观点比较正确,不能传播谬误。”但是,“听者”(媒体)似乎找到了开办性节目的“理论依据”。
广电总局频频向电台的涉性节目亮剑,得到舆论的广泛支持。究其原因,恐怕和大肆吹嘘性知识普及的做法不得人心有关。奇怪的是,就在性节目限于四面楚歌的困境之时,个别逆流而上的声音,仍未绝迹。并且,这样的“杂音”,继续以专家身份出现。
2007年9月28日下午,著名性文化学家董玉整在广东性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上指出,性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在研讨中,还有女性学者提出,中国男性和女性还需要培训“性技巧”,良家妇女也要学习性技巧,夫妻要沟通,这样才会愉悦。
中国人的“性技巧”需要培训,“良家妇女”也不例外。广播电视媒体,是不是从事这种培训的最好平台?专家的如此“煽风”,其言可畏。
新闻学界的学者,变相为广播电视“正名”的声音,也不在少数。有学者认为,电视媒体的“娱乐潮”的出现是电视台走向市场、争夺受众的必然选择,甚至有人认为“电视的最高境界就是娱乐”,因为娱乐能有效地缓解现代人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人身心愉悦。9月底,某高校的一次讲座上,有学者断言,电视是天然的娱乐媒体。所有这些,无疑给媒体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谈性有理,娱乐无罪。
既然允许学者“煽风”,就莫怪媒体“点火”了。早在2005年,《半月谈》第17期上的《把脉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现象 荧屏七种低俗病》,列举了包括“星气象”在内的一批低俗电视节目,批评一些娱乐访谈、综艺类节目经常用荤段子、暧昧字眼和暴露镜头来吸引观众。
新闻广电节目 篇4
一、新闻广电节目制作特点
随计算机技术在新闻广电节目中的广泛应用, 线性及非线性编辑技术日趋成熟, 广电节目声音、画面处理工作模式更为简洁快速, 能按相关要求对操作控制器及编放机等重要设备进行采集调用, 对镜头及技巧进行组接, 并完成出入点设置、音乐音响效果配加等制作, 但是线性编辑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说, 系统结构复杂, 可操作性差, 设备种类多, 性能参差不齐, 不同指标对操作人员要求不同。因此整体性连接对视频信号造成了严重影响[1]。
所以, 新闻广电节目制作编辑多应用非线性编辑形式, 非线性编辑顺序上采取多元时间顺序, 工作效率高, 方便查找, 不占用存储空间, 使新闻广电节目的整体质量获得了较大提升。
二、计算机技术在新闻广电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2.1网络技术
借助高处理芯片、中央处理器 (长位数) 等高端设备, 新闻广电节目制作中音频、视频在压缩、解压、数字化等过程中能保持高度还原, 计算机可正常运行。而光纤技术下, 数字网络比特率已经达到了2MBPs以上。异步传送为现代宽带数字网络提供了支持, 公共网络操作者可方便操作, 且用户也能下长距离技术下进行使用, 在一定程度上用户组织能够在网络技术下建立一种新网络对局域网进行替代。
2.2压缩算法技术
压缩技术为新闻广电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技术, 能最大限度减少多媒体传输量。有效压缩算法则是压缩质量得以确保的关键。但对压缩算法的改进需要以确保画面传输质量为前提, 不仅要使网络传输质量全面提高, 还要提高压缩算法技术。当前, 新闻广电节目制作中主要有JPEG及MPEG两种压缩技术。JPEG技术主要针对静态图片的压缩, MPEG技术主要针对视频的压缩。
JPEG能在满足人生理、心理需求基础上对静态图片进行压缩, 压缩方式有两种, 有损压缩及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指的是按20:1或者25:1这样比例压缩后, 在人眼生理局限下, 不能对压缩前后区别有所发现, 满足新闻广电节目静态图像制作要求[2]。
无损压缩指的是按照2:1比例对图像进行压缩。MPEG主要对动态图像传播进行压缩, 有MPEG-1、MPEG-2、MPEG-4三个国际标准。MPEG-1、MPEG-2兼顾ATM信元适配, 对多路节目进行复分接。MPEG-4则是要在保持原有画面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数据量, 让多媒体系统实现灵活性及交互性, 网上运用特性强。
2.3非线性编辑技术
计算机非线性编辑技术指的是将新闻广电节目信息在计算机磁盘上通过数字文件这种形式进行存储, 并通过特技编辑软件对所采集到的素材文件进行控制, 从而完成音频、视频剪接、叠加, 完成声音的合成, 字幕的叠加, 完成各种特技编辑的一个制作过程。在此系统中, 多媒体素材的存储单元是非线性编辑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 此单元对多类型动画、图像素材都支持, 且能对多种类音频、视频信号进行编辑, 能对音频调音台进行控制, 能对编辑控制进行编辑。
非线性编辑系统由硬件、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硬盘、非线编板卡及外围设备, 其中非线编板卡能够对传统线性编辑器内的编辑机、字幕机、录像机、特技机等的功能进行替代, 能成功实现图像、声音的合成及动画字幕, 并且编辑过程中支持多通道快速处理, 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分辨率的完美小压缩比下的高清晰视频图像, 视频影片制作容易, 性能良好[3]。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非线性编辑软件, 二维、三维动画软件, 音视频处理软件等。非线性编辑软件能对所采集到的图像、音频、视频文件进行编辑, 在编辑过程中还可对特技进行多类型变换。而二维、三维动画软件等辅助软件则能让新闻广电节目获得良好视听效果, 让画面更丰富, 使节目视频质量获得整体性提高。
总之, 对于新闻广电节目制作来讲, 非线性编辑技术为主要核心技术, 此种技术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密切相关的。将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新闻广电节目制作过程中, 广电节目面貌及治疗获得了广泛提升。
参考文献
[1]褚秀春.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 2015 (26) :253-253.
[2]杨帆.对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用于广播发射的研究[J].通讯世界, 2016 (5) :71-71.
广电新闻2010年1月 篇5
重大政策或将出台
经中广互联多方了解,国务院将于今天(1月13日)讨论“三网融合”相关议题,并有可能在今天晚些时候发布相关消息。据业内人士分析,此会议或将出台重大政策,对产业未来将带来深远影响。
由于此话题甚为敏感,各方专家在向中广互联表述相关看法与观点时均用了不确定性的词汇,故在此仅以“传言”的形式与业界分享、讨论,相关信息以官方正式发布的消息为准。
传言一:双向进入不久将施行
据工信部下属某机构的专家介绍,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可能几个月后就会开始施行。至于各自进入哪些领域,该专家表示电信可能拿到IPTV的牌照,广电将进入互联网接入,甚至语音业务也不是没有可能。
“电信的固话业务基本不挣钱”,他分析说,“电信可能拿到IPTV的牌照,但在内容监管方面肯定还是由更有经验的广电来负责。但我认为IPTV其实只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业务,关键是太贵,在互联网视频的冲击下很难发展,光纤到户之后带宽瓶颈将被打破。”据他介绍,电信、联通分别在武汉、天津等地已大规模实施光纤到户的网络建设与改造,“这个根本不用做可研分析,这属于战略性投资,尤其现在光纤这么便宜,ONU光纤到户接入设备的价格已经从三、四千元下降到几百块钱了。”
“三网融合,广电电信其实是两兄弟,在怎么融合方面各执一词的时候,现在是家长出来说话了。”他对今天即将召开的会议做了这样的形象解读。
传言二:国家出资扶持组建全国性有线网络公司
据说有这样一个方案,国家将出资200亿扶持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以确立所谓的“3+1”模式,即形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中国广电四家运营主体竞争的局面。
这个方案与当年为打破老中国电信的垄断而组建中国联通有一些相似之处。如果要实施双向进入,如果广电方面不进行全盘的整合,甚至连承接相关政策的主体都没有。“三网融合”的主要目的之一应该是加强竞争,从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GDP及对老百姓的服务水平。竞争的前提是实力大致相当,否则就像轻量级的拳手去参加重量级比赛一样,基本属于找死。据2008年的官方数据,电信几家企业的收入总额是广电整个系统收入的5.6倍,是有线电视网络收入的23.4倍,差距悬殊。因此,对广电进行一定扶持是必要和可能的,扶持的政策如果不是“非对称进入”的话,就可能是出资及其他一些相关扶持政策。
对于全国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业界人士猜测将以“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为基础进行重组。该公司于2005年1月由原来的“中广影视传输网络公司”更名而来,拥有全国有线电视国家级干线网络及海南全省的有线电视网络资产。
对于下一步的整合,中广互联分析认为,如果上述传言均属实的话,去年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可视为关联性很强的阶段性战略,即2010年基本完成各省网络整合,为全国形成几家进而成为一家有线电视运营商做好准备。
中广互联去年在《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26号)文件出台后不久的分析文章中指出,“三网融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这里加上了财政部也值得关注,或意味着三网融合过程中将获得国家财政的支持。”
传言三:广电、国资、工信、文化将进行职能调整
还有更猛的说法,在未来几年将进行相关部委的职能调整,广电总局主要负责内容的监管,有线网络将与其他三张电信网络一样纳入到国资委、工信部体系,而制播分离之后的内容制作等产业则由“大文化部”负责。
关于监管机构的调整一直是媒体所热衷的话题,在2008年初业界盛传广电、信产合并组建类似FCC的大部制时,中广互联CEO曾会明(时任《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社长)在其博客文章中指出“近期关于大部委的调整,广电总局的机构及职能基本维持原态而不会有大的调整”,“电信重组的锅盖还没有完全揭开,这道菜闷好才有可能(而非一定)开始炒大部委及三网融合的大菜”,“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框架没有敲定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调整的可能性。”对于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认为“绝非统一监管机构、屁股决定脑袋那么简单就可以解决的,希望业界多些冷静的思考与理性的探讨。”
那么,如今机构调整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了呢?中广互联对此依然持审慎的观点,同时我们也在关注行业的变化,比如广电的制播分离最近在上海、湖南等地开始实施,比如在沈阳、广州、山西等地开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的“三局合一”试点。应该说,广电方面强调的内容与渠道的一体性也有其充分的理由,安全播出是一个原因,从商业的角度而言,“内容+网络”的捆绑模式也是一个趋势,这也是美国最大有线运营商Comcast收购NBC的51%股份的原因吧。
分析:“三网融合决定权在国家和公民”
前几天,广电网络、歌华有线等广电股票大涨,据说与“三网融合”相关政策的出台有一定的关联。那么,是什么样的政策能够带来这样的蝴蝶效应?如果上述传言属实的话,对广电、有线电视网络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呢?
工信部下属某机构的专家分析说,“广电拿到相关业务的资质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起来的,但这个政策至少将给有线行业带来更多的资本投入,可能电信部门也会对有线网络进行投资。”中广互联分析认为,该专家所说的电信部门进行投资,可能指的是联通在南方、电信在北京进行投资,以弥补各自在南北的劣势。
此前,歌华有线副总经理兼运营总监罗小布先生曾指出,“三网融合决定在两个领导手里,一个叫国家、一个叫公民。国家会担心两个问题,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也就是说在做三网融合的过程中,能够开放,能够带动产业链发展;第二个是稳定社会为第一责任,也就是说能够为老百姓提供更方便的东西、更实用的东西,你如果能体现这两点,国家就支持你。”
对此,中广互联CEO曾会明去年8月发表的《八问“三网融合”》一文中指出,“国家、公民、生产力、信息化”这四个关键词是“三网融合”的目标。其中“国家、公民”的观点来自于罗小布,“生产力”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所强调的“网络融合不意味着电信网和广播网生产关系的调整,网络融合主要是生产力的突破。”至于“信息化”,该文章认为,“三网融合”的目的是推动国家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才能推动工业化,推动生产力的突破,进而满足国家和公民的要求,而广电的数字化方向其实也是信息化,把电视机变成多媒体信息终端,让用户从“看电视”转向“用电视”。
站在这样的角度来分析,中广互联认为,上述的传言不管真实程度如何,“三网融合”根本性的出发点应该是站在国家和公民的利益之上,而非部门甚至是某个企业的立场上。同样的道理,不论今后出台什么样的政策,衡量决策有效性的尺子也是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相关政策也将重新调整。
背景资料:“三网融合”相关事件钩沉 1994年,当时的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以及广电部成立了中国联通,被赋予打破“老中国电信”垄断地位的重任,但主要还是经营寻呼业务。
1998年3月,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完成合并,信息产业部正式成立;同时,广电部改为目前的广电总局。在《印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8)92号)中有这样一段并未执行的文字:“将原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广播电视传送网(包括无线和有线电视网)的统筹规划与行业管理、组织制订广播电视传送网络的技术体制与标准的职能,交给信息产业部。”
1998年3月,以原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时任粤海企业集团经济顾问王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提出《中国电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随后展开了“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大辩论。当时,广电部门正在启动有线电视省级、国家级干线网建设。
1999年2月14日,国务院批准中国电信改革方案。把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离出去,原中国电信拆分成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等3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同时,网通公司、吉通公司和铁通公司获得了电信运营许可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通、吉通、铁通、中国卫星通信7雄初立,形成了电信市场分层竞争的基本格局。
1999年9月17日,国办发[1999]82号文件的出台,“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电业务,广电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双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文件还指出:“广播电视及其传输网络,已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10月,中国电信南北拆分的方案出台。2001年11月,国务院批准《电信体制改革方案》,对固定电信企业进行重组整合,组建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拆分重组后形成新的5+1格局,这5大电信巨头包括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以及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挂牌成立。
2008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税务总局、广电总局六部委《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8]1号),提出“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传输与接入、用户服务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2008年5月23日,运营商重组方案正式公布。中国联通的CDMA网与GSM网被拆分,前者并入中国电信,组建为新电信,后者吸纳中国网通成立新联通,铁通则并入中国移动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将并入中国电信。2009年1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获得TD-SCDMA、CDMA2000和WCDMA的3张3G牌照,三家新运营商进入电信全业务竞争时代。
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26号),文件指出:“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009年7月29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发展若干意见》,提出“确保2010年底前各省基本完成整合,为今后全国广播电视有线网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省级有线网络公司跨省联合重组。”
后记
有意思的是,这两天正在召开每年年初例行的广电厅局长会议,或许相关问题在会上也会有激烈的讨论。
广电总局严查新闻转播等 篇6
广电总局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互联网传播新闻类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对各互联网企业尤其是视频网站擅自设立“资讯”、“新闻频道”等新闻栏目版块进行严查。
《通知》要求,各局对辖区内的持证网站进行检查,发现存在超出《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载明业务范围,擅自播放新闻类视听节目的网站,要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停止超范围业务,若不能停止,总局将注销其《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奚国华指出行业监管要紧握技术主旋律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日前在陕西省通信管理局调研时强调,通信监管要立足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他提出,要把握新技术、新业务演进,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促进通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积极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奚国华指出,互联网发展势头尤为迅猛,在智能終端和云计算、物联网、宽带网、移动互联网、TD-SCDMA、三网融合等方面涌现出众多的新技术与新业务。行业监管要紧紧把握技术的主旋律,准确判断技术发展的走向,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思考、定位,把握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机遇,为通信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网络电视台红色旅游网上线
由中国网络电视台与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共同创建的“中国网络电视台红色旅游网络传播平台”于6月28日正式上线运营。据了解,该平台将全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数据库”,数据库将由红色资讯数据库、红色经典数据库等三个数据库和红色旅游业务交流平台及红色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两个互动平台构成。该平台的上线,拉开了中国网络电视台用新媒体手段传播红色历史文化,塑造中国红色旅游网络品牌的序幕。
中国首款军事网游《光荣使命》发布
新闻广电节目 篇7
微信微博作为新型传播媒体,具有很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特别是县级广播电视自办节目,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赢得更多的受众,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就必须不断尝试运用其他新型媒体来创新自身节目的传播。特别是自从微博微信推出之后备受各类人群的喜爱并迅速流行之后,镇坪广电人借助微博微信,实现了广电节目传播的新突破。现就镇坪广电节目“走”进微信微博情况谈几点个人看法。
1 现状
2014年2月,镇坪广电人审时度势,大胆尝试,决定搭车前卫的社交应用,申请注册了名为“镇坪广电”的微信、微博,利用“两微”新型媒体传播镇坪广电节目。运行一年多来,广电节目迅速传播,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反映效果良好。
一是有效传播《镇坪新闻》。《镇坪新闻》作为本县自办节目的“主打曲”,一直是了解县域工作动态的主要“窗口”,其传播的范围和速度,直接影响着其社会效应。然而,随着网络、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传统电视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导致《镇坪新闻》的受众面呈现下滑势态。为了改变这种窘迫现状,2014年2月申请注册了“镇坪广电”微信和微博,安排专业人员,专门负责《镇坪新闻.》的编排和上传工作,做到及时准确。截止目前,已上传《镇坪新闻》138期,第一时间上传,填补了传播的空白地带,实现了轻动手指就能“打开微信看电视”的梦想,这也标志着《镇坪新闻》走进了“微信”时代,进一步拓展了《镇坪新闻》的传播主渠道,让远在他乡的镇坪游子通过“两微”都能收看到《镇坪新闻》。
二是提前预告广电节目。镇坪现有新闻综合和民生文化两个电视频道,并且全部进入安康广电网络公司数字化向全县用户传输,这为广电节目传播提供了更宽的平台。对众多的“手机族”来说,选择性观看正成为一种需求,镇坪广电人充分发掘电视频道资源,每天编排大量实用性节目,利用“两微”及时发布节目信息,为用户选择性观看提供“菜单”,让他们提前知晓两个频道的广电节目。运行一年来,编辑部认真编排,及时发布,传播效果明显,两套节目尤其是一些自办节目的点击率大幅提高。
三是搭建内部交流平台。镇坪广电“两微”成立以来,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申请加入了微信和微博,这为内部业务交流搭建了平台,也成为干部职工学习的“第二课堂”。运行以来,编排并上传《广电资讯》、《文广传真》、《广电前沿》等栏目,传播一批广电内部工作动态、最新资讯、最新技术等内容,初步搭建起了内部的交流平台,并进一步传播了广电信息。
2 问题
目前建立起的广电节目与微信微博传播平台,对于一个县级广播电视台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对于节目的传播和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不容置疑的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运行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探索和引导。
一是管理不规范。利用“两微”传播节目和信息,是一个新的尝试,要在不断的总结中摸索经验和方法。因对微信和微博传播节目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其管理还不规范,除了传播每期《镇坪新闻》外,传播县上的重要通告或工作信息,有时还传播广告信息,这样过多的广告信息传播,造成信息接受者的反感情绪,会退出关注,造成终端接受者减少,长期以往,不利于两微传播节目和信息。
二是传播不及时。目前“镇坪广电”微信和微博由技术人员兼职管理,平时有自办节目的制作,任务量大,对于两微的管理,存在着“有空上传、无空不传”的现象,导致节目上传不及时,节目更新滞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三是应用单一。受公众账号每天只能推送1—3条信息的限制,“镇坪广电”微信和微博帐户,每天最多也就上传3条信息,这就要求负责上传信息的人,既要具备一定的编辑知识,还要掌握微信和微博传播的规律和基本应用知识,但是,目前还只能停留在单一的基本应用上,无法与用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
3 措施
一是建队伍。在“两微”应用的过程中,要使其向良性互动方向发展,要有一支技术硬的队伍,就要解决人的问题,要有人去管理。在不可能增加编制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指定部门指定人员兼任管理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培养微信微博经营人才,搭建起懂经营会操作的管理队伍,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二是给政策。要使“两微”在广电节目的应用和发展上有活力,就要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要制定学习补助政策,鼓励兼职人员加强学习,及时“充电”,提升本领;要制定微信平台建设规划,争取资金投入,投入必备的设施建设,提升运行性能:要制定奖励政策,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管理者,以奖代补,鼓励先进。可以将晋级晋职、福利待遇、岗位设置、目标考核,与“两微”传播挂起钩来,鼓励把精力向“两微”传播上倾斜。
三是立机制。广电节目传播向“两微”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体制机制。要建设面向微信微博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打破以广播电视常规播出为中心的现有采编播生产流程,围绕全介质、立体化传播理念构造全新的采编播流程:建立“两微”运营业务,整合分散的微博微信资源,统一平台运行,建立起灵活的运营机制。
四是搞融合。要积极探索广播电视节目与“两微”融合的方法、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传播广、信息量大的特点,从注册的“镇坪广电”微信微博中梳理信息,发现线索,深入采访,融入到新闻类、民生类、娱乐类和服务类等不同栏目中,可以将除音频和文字外的图表、动漫、视频、二维码等融人到广电节目中。相反,把部分广电节目,如重大和突发性事件新闻、柴米油盐物价等民生类信息等,制作若干条微信和微博,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形式传播出去,扩大广电节目传播的蝴蝶效应。二者之间只有相互融合才能促进双方的良性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微信等新型媒体的兴起,大部分人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导致镇坪广电节目的传播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镇坪自办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面呈现下滑的势态。镇坪县广播电视主管部门顺势而为,开辟“两微”,传输新途径,填补传播空白地带,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速度,提升自办节目的影响力。
新闻广电节目 篇8
1 监测平台的现状
一直以来, 监评办担负着对局 (中心) 所属广播电台、电视台、郴州新报等新闻媒体宣传质量和播出质量的监督、管理职能。但作为一个职能部门, 我们在监测方式和手段上还相当落后。首先在监测方式上, 依然采用模拟信号对本地三套自办节目进行监测。在目前郴州市数字电视整转基本完成情况下, 全市十一万多用户还在收看模拟信号的寥寥无几。显然, 这种监测方式并不能真实反应播出质量的好坏。另外在监测手段上, 这么多年, 一直还在用最原始的录像机和录像带对本地节目进行着收录和监测。60多本录像带对三套本地节目循环录制, 最多也只能保留半个月的节目内容, 而且录像带即不便于保存也不便于查询。有时要调看录制的节目, 经常是由于录像机或录像带的原因导致播出来的内容不是图像看不清就是声音听不清, 严重影响监测效果。因此, 在我局节目制、编、播等环节上全面数字化的形势下, 建立一个数字化的综合监测平台势在必行。
2 建设数字化监管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 广电数字化监测平台的技术和设备已比较成熟, 价格相比前几年也大幅下降。时下, 国内几个主流厂商 (如蓝拓扑、博汇、博威康等) 的产品虽然在技术上各有特点, 但在功能的实现上大致相同。省内很多地市如长沙、株洲、衡阳等都建起了这样的平台, 且运行效果良好。
由于现在的设备都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 不同地市的数字化监测平台完全可以根据所需监测的节目数量和范围来确定购买设备的数量。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把数字化监测平台的监测功能有所区分, 对本地的三套电视节目和两套音频广播节目采用实时监测, 对另外60套基本电视节目采用轮询的监测方式, 收录系统也主要对本地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转码收录, 对其他节目可根据需要收录。今后根据事业的发展如需扩大监测的节目范围, 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应的监测模块即可。这样既满足了我们的实际需求, 也节省了投资。因此, 建立一个功能较完善, 性能稳定可靠, 扩展性良好的数字化综合监测平台切实可行。
3 数字化综合监测平台的建设思路
郴州广电数字化监测平台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分别是:信号采集和监测子系统;画面显示和故障报警子系统;节目存储和查询子系统。其中, 信号采集和监测子系统主要是对本地4套电视节目和2套音频广播节目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 对本地网络中传输的其他60套基本电视节目进行实时轮巡监测。目前郴州市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因此还新增了2个频点DTMB信号监测。画面显示和故障报警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监测的电视节目和音频广播进行多画面显示和故障的声光报警。所有的监测内容分4块大屏显示, 其中1块专门用于本地节目和广播的监视, 2块用于60套基本节目的轮巡监视, 1块用于郴州1台或2台的主监视。节目存储和查询子系统要求对本地3套电视和2套广播节目的播出内容进行转码录像存储, 时间三个月以上同时能够对存储内容进行快捷的调用和查询。
郴州数字化监测平台结构图:
4 结束语
新闻广电节目 篇9
关键词:地方广电媒体,专题节目,吸引力
电视专题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种类之一,一直得到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媒体的普遍重视,节目运行状况良好,节目总体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现今的环境下,各种影视节目和综艺节目占据了电视荧屏的主要市场,人们更为重视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遇到了发展瓶颈。如何找出制约广播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因素,制定适合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规划,对于现今的地方广播电视媒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 地方广播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瓶颈
以金昌电视专题节目为例,其发展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就主观因素来看,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金昌市隶属于甘肃省,东连河西走廊,北连祁连山麓,海拔较高,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其次,从金昌辖区和人口来看,金昌市境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辖1县1区,总人口43.77万人。金昌市辖区内的居民是金昌市电视节目的主要收看来源,而金昌市的人口总数不多,造成电视台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再次,自然条件差和待遇低造成人才流失严重、专业人员严重不足。金昌市位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再加上气候冬冷夏热,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金昌市乃至整个甘肃省内的收入仅为东部发达地区同档次的1/3左右。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和对文化娱乐事业的大力开展,西部地区的很多电视编导、专业制作人员也纷纷加入了东迁的大军,以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虽然金昌市里每年都在坚持引进人才和人才外训,然而从一线派出去学习的记者却很少,没有机会学到最新的节目制作编播方法。此外,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决定着包括媒介市场以及与媒介发展相关的消费市场、广告市场在内的市场整体发育及成熟的程度,也决定着媒介经营、管理机制的水平与活力,媒介产生和发展必定同样受到市场化程度相当大的制约。金昌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化、市场化程度低,制约传媒产业的发展,也就不利于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最后,由于受地域的限制,节目题材的选择范围相对狭窄,受众的定位空间小。
除去诸多主观因素的制约以外,还不能忽视来自外部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就行业竞争来看,金昌电视台还面临中央台、甘肃省台等主流电视台的压力,以及东部媒体的“西进运动”所导致的大量受众群的分流;此外,受现今群众文化消费观念转变的影响,人们更加青睐于具有娱乐性的影视节目和综艺节目,而对一些专题类节目的关注度不高。通过调查发现,现在收看金昌电视台专题节目的观众占有较低的比例,而不收看的主要理由是“政府腔调太浓”“节目制作不精美”等。
2 提高广播电视专题节目吸引力的建议
2.1 贴近人们生活实际办节目
要想办好专题节目,提高此类节目的收视率,首先要把握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度,明确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以制作有新意的专题节目。因此,专题节目的内容必须做到有的放矢,不能脱离客观实际,既要考虑政治需要,又要考虑群众的需求。由于金昌电视台的主要受众是城镇居民,宣传反映居民生活的专题当然也就成为其主要任务之一。在解决贴近居民生活的问题上,可以借鉴它山之石,以实现节目内容的转变。例如,某省电视台清楚认识到受众群体的重要性,积极为城镇居民打造收视平台,以贴近百姓生活,切合广大人民实际生活需求,该电视台制作了反映百姓生活的故事类专题节目,并辅以著名评论家来主持,节目幽默诙谐,专题性突出,实用功能强。节目一经播放,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不但解决了许多家庭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专题节目收视难的问题,提高了电视台的收视率。
2.2 掌握拍摄技巧,做好专题节目拍摄细节
电视专题片有着较明显的纪实风格特征。然而,只注重真实性,“再现”生活已经远远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好的电视专题片必须纪实与艺术并重,客观与主观结合,使画面不失真实而又具有魅力。因此,在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要根据专题片体现出来的不同思想感情把握拍摄节奏,可以借助镜头运动和后期剪辑,将事物变化和人的内心世界的波动丰富的表现出来。目前,备受追捧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巧妙地运用了长镜头和后期剪辑准确再现事物的原貌,将人物内心朴素而复杂的情感真实表现出来,更好地体现了纪实的美感。
专题片制作在把握节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细节的捕捉和处理。著名纪录片学者陈汉元曾说:“谁能拥有足以反映、表现人物个性的众多细节,谁就有可能把故事讲得好听好看。”因此,在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不仅不能忽视微小的细节,还要将如人物的面部表情、植物生长等细节展示出来,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以人为本,不断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坚持精益求精,才能提高专题片的视觉效果,才能制作出广大观众认可的地方广播电视专题节目,最终达到提高地方电视台收视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闫晓.论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创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1).
新闻广电节目 篇10
目前,大多数县级广播电视媒体已采用高清像机、编辑机和播出系统,天祝县广播电视台尚无这些设备,记者深入农牧区采访,缺乏资金保障和采访车辆,加之广播电视台覆盖面狭窄、平台小,难以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层次偏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壮大。天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广播电视依然是农牧民群众最为青睐的媒体,也是广大农牧民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新型媒体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要想在日益激烈竞争的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转变立台观念,夯实基础设施,加大经费投入,在引进专业人才上狠下功夫,着力提高节目质量,在凸显地方民族特色上狠下功夫。
2解决民族地区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瓶颈
2.1转变思想观念,夯实基础设施,争取更多的宣传经费
无论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局台分离,还是网络移交,都应顺应时代潮流,不能安于现状。随着天祝藏族自治县经济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对新闻舆论工作越来越重视,只要我们努力争取,就会给予大力支持,办台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基础设施、硬件设备和资金不足、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2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天祝藏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下设文秘财务室、新闻部、藏语部、技术制播部、广告部、专题文艺部等机构,机构设立比较灵活、高效和专业,这就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做好现有人员的再培养和合理使用,造就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3凸显地方民族特色,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节目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门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要想提高广播电视收视率,就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准确及时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表达人民群众的意愿。还要从本土入手,深入挖掘华锐民歌、华锐藏族婚俗、土族格萨尔弹唱、土族婚俗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文化韵味的题材,采写出符合民族特色、有血有肉、充满生机和活力、贴近农牧民群众、符合老百姓需求和口味的好作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就要以少数民族语言、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凸显地方民族特色,弘扬地方民族文化,做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广播电视节目,提高节目收视率。天祝藏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分别以汉语和藏语两种语言播出,节目主要由《天祝新闻》《雪域文化大观》《和谐之声》《多彩天祝》《小康路上》《跟我学藏语》《雪域风》《华锐风情》等组成,每周一、三、五、日播出汉语节目,二、四、六播出藏语节目,特别是采编播制的《华锐民歌》《华锐藏族婚俗》《土族绝唱格萨尔》《丝路名堡——岔口驿》等节目,真实再现了本土浓厚的民族文化,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2.4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品牌栏目,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
结合“走转改”“三贴近”等形式,精心包装广播电视新闻及各类新闻、社教、文艺等栏目,努力在形式、内容、手段上有所创新,不断提高节目的整体水平,全面提升采编播译能力,不断丰富藏语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努力推出品味高、特色浓、受欢迎的广播电视栏目,创作富有品牌个性的广播电视节目,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眼球,才能与其他媒体区别开来。天祝藏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百姓生活》栏目,通过反映群众身边的真人真事,表现了普通人物的喜怒哀乐,深受当地农牧民群众喜爱,满足了当地农牧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树立品牌意识,创造出了富有个性的品牌,拉近了与农牧民群众的心理距离,从而推动了天祝藏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的知名度。
2.5搭建网络平台,扩充节目传播的收视群体
县级广播电视台可通过微信、QQ、微搏等网络平台,将自己采编播制的精品节目上传到网上播出,并鼓励网民朋友对节目质量提出宝贵的建议。这不仅能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还可以提高节目收视率,及时了解和掌握听众和观众从网上反馈回来的各种信息,随时掌握听众和观众的需求。
3结语
总之,县级广播电视台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从人才队伍、节目质量、资金保障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民族地区基层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瓶颈,才能确保民族地区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县级广播电视面临着严峻考验,尤其是民族地区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县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着硬件设备老化、基础设施薄弱、经费保障不足、采编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技术人员稀少、节目源缺少、节目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原因,严重制约着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本文以天祝藏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的发展为实例,浅谈一下笔者个人的意见。
新闻广电节目 篇11
原新闻出版总署领导邬书林、阎晓宏、孙寿山、宋明昌,原国家广电总局领导聂辰席、王莉莉、李秋芳、张丕民、李伟、童刚、胡占凡、王庚年、王求等出席会议。
潘立刚指出,这次新组建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要负责同志的调整配备,是中央根据总局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通盘考虑、慎重研究作出的决定。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是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稳步推进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总局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定精神上来,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团结一致,恪尽职守,全力支持赴朝和建国两位同志的工作,尽快建立工作机制,制定措施,排出时间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定,实现组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各项工作的平稳过渡。
雒树刚指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组建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是国务院主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的直属机构,承担着重要职责,肩负着重要使命。希望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要求上来,正确对待机构改革,积极支持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地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要着力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管理工作,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切实把好关,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确保文化安全、宣传安全、传播安全。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从严治局,从严管干部,严格按制度办事,严格按程序办事,确保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努力开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新局面,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
柳斌杰指出,中央决定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挂国家版权局牌子,不再保留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这个决定从全局看、长远看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有利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加快新闻出版广电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对意识形态的管理,有利于调动广大新闻出版广电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他说,这次转到全国人大工作,按照法律规定不能在政府任职,但仍会一如既往地心系新闻出版广电事业,积极主动地做好团结稳定工作和各项工作的交接,为新机构尽快运行创造好的条件。在全国人大工作中,会积极推动新闻出版广电法律制度的建立完善工作,为大家更好地做好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制条件,支持新闻出版广电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同时,他希望能充分利用国家版权局的职能,进一步推动文化内容和传播手段的创新,促进新闻出版广电事业大发展。
蔡赴朝表示,感谢中央的信任,拥护中央的决定,坚决落实和执行好中央的决策部署。他指出,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新机构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清醒认识,牢牢把握新组建机构的政治责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宣部的部署,坚持抓好导向,管好媒体,把好关口,守好阵地。要坚定不移以改革为动力,以转变职能为核心,努力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做大做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着力建设风清气正、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他强调,当前,既要抓好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又要抓好日常工作,做好两手抓、两不误,确保改革中人心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和同志们一起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实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新的发展。
2009年广电十大新闻 篇12
1 国务院推动“三网融合”实现广电和电信双向进入
5月25日, 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发[2009]26号) 。其中, 第三部分指出:“落实国家相关规定, 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 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点评:
《通知》的发布, 必将引起广电和电信行业的一场大变革, 这场变革可能比3G对行业的影响还要大。而广电和电信双向进入、三网融合给广电带来的机会可能远大于给电信带来的机会, 当然风险也更大。但不管怎样, 都将给有线电视运营商迎来了新机遇。
“三网融合”提出由来已久, 但如何双向进入, 用哪种方式进入, 一直被行业内关注。有专家指出以互联网为核心, 也有专家建议用融合需立法为先, 广电与电信的博弈之争依然在延续着。
2 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9年7月22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于广电行业《规划》明确指出:“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 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 进行广电网络的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要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 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 为各种便携显示终端提供内容服务。加快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 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 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 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推进三网融合。”
点评:
《规划》特别强调要加快新媒体产业的发展, 将切实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是对我国软实力经济的提升加速, 更是对我国文化产业的一次重拳出击。使广电行业不管在数字技术产业上的发展还是文化内容及形式上的发展都是利好的政策扶持。从数字内容、动漫等产业到跨区域和地区的网络整合及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三网融合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规划》中涉及到广电网络的整合和三网融合的发展, 其内容昭示了要加快全国广电网络的跨区整合和“三网融合”的发展, 从而形成具备一定实力和创造力的龙头文化企业。
3 总局发布《关于加快有线网络发展若干意见》
7月29日, 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通知中提出推动有线网络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加大有线网络整合和数字化、双向化改造的力度, 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要求。《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10年底前完成各省的网络整合, 各地的有线网络整合要坚持“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的整合推进原则、遵循“存量保值、增量分成”的利益分配原则、构建平等高效的协商沟通机制, 确保在短时间内要完成整合目标。
点评:
《若干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广电有线行业将会有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 触及到广电发展的体制上的根本问题。《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2010年底前完成各省的网络整合, 但能否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这一目标?相信广电系统整合中在技术方面问题不大, 最主要的还是体制问题。能否真正意义上的铲除阻碍广电发展的这一弊病, 还要看体制改革方案在实践中能否完全实行。
4 NGB实质推进上海示范50万户
7月31日, 科技部、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在上海举行了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 启动暨上海示范网部局市合作协议签字仪式。这一系列动作, 标志着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上海计划2010年前完成50万户的示范网建设。
点评:
NGB的建设目标是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示范网, 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 , 使之成为以“三网融合”为基本特征的新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不难看出, NGB不仅肩负着广电发展“三网融合”的重要战略意义, 更肩负着“三网融合”实质推进的颠覆意义。NGB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广播电视网络运营业务结构, 更将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商从单一的节目传输运营商转变为综合信息服务运营商, 对广播电视网络的功能进行了极大地扩展。
5 高标清同播促进高清产业蓬勃发展
9月28日, 央视一套、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黑龙江卫视、深圳卫视、广东卫视和浙江卫视共9个卫视频道启动了高、标清同播, 再加上中央电视台原有的高清综合频道, 目前可同时向观众提供10个高清电视频道。2009年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 中央电视台全程采用了高清现场直播。同时, 总局还要求各电视台抓住内容生产这一核心, 大力提升高清频道节目质量, 打造一批内容形式俱佳的精品高清电视节目。
点评:
高清电视被广电总局列入了2009年广播影视工作重点, 高清是广电的优势所在, 想要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 与电信企业竞争, 势必要发展高清产业。9月28日的高标清同播可以说是我国高清电视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也意味着我国已真正进入高清时代。由于目前的高清频道均是免费播出, 不得向用户额外收费, 高清想要带来收益, 就要向双向互动的方向发展, 给用户呈现丰富多彩的高清节目内容, 吸引用户消费的目光, 从而带来广告和互动的收益。同时, 双向互动业务的对双向互动网络的需求势必对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也有一个不小的推动作用。大力推动高清发展将会促进整条高清产业链的发展, 随着高清的推进, 高清机顶盒厂商、家电厂商将大大获益, 但是短期内电视台、有线网络运营商收回成本还比较困难, 所以有线运营商可以与机顶盒、家电厂商加大合作力度, 实现共赢, 共同发展。
6 广电60年的光辉历程
新中国60年, 是我国广播电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改革创新、繁荣发展的60年, 是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60年。回顾60年来的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科技事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初创、全面建设、快速发展和协调发展四个阶段。广播电视不仅记录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顺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从中短波调幅广播到调频广播、数字广播、网络广播, 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数字电视、高清电视、手持电视, 形成了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的广播电视体系。目前,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 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相结合, 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网。全国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2000多家、播出机构2000多家, 每年生产的电影片超过400部、电视剧超过1.4万集、动画片超过13万分钟;有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3万多座, 卫星上行站30多座, 有线电视网络400多万公里, 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6亿, 去年底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5.96%、96.95%。
点评: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各行各业都在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回顾广电发展历程, 各基层广电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从无到有, 创造了广电辉煌的成就。目前, 广播电视已成为人民群众获取资讯信息、享受文化娱乐的主要渠道, 是我国最为普及、最为便捷的宣传工具、信息工具和娱乐工具, 广播电视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一切都是与广电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接下来广电的任务也还很艰巨, 如何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发展自己, 如何对抗电信的入侵, 高清产业如何持续合理地发展, 网络整合等等问题, 都是值得我们深思考虑的。
7 上海文广制播分离改革
10月21日, 上海市“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推进大会”在上海市广电大厦举行, 并举行了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 (集团) 有限公司揭牌仪式, 上海文广由此拆分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 (集团) 有限公司两部分。上海广播电视台继续实行上海文广现有的事业体制,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 上海市文广局实行行政管理。上海文广的播出资源和涉及“新闻制作”的部门, 包括节目编审委员会、台总编室、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播出总控、电视新闻中心、广播新闻中心等, 都将置入电视台。新成立的东方传媒, 将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控股, 实行“台属、台控、台管”, 并承继上海文广现有的英文名缩写——SMG。东方传媒将囊括上海文广除“新闻”以外的全部制作资源, 包括第一财经频道及周边产品、管理上海时尚频道的星尚传媒集团等。
点评:
“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推进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上海在全国率先整体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 上海广播电视改革发展从此迈入了新的历史征程。制播分离的推进, 既保证了广播电视的公益性, 又强化了其商业性, 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对繁荣广播电视内容制作市场、拓展现代媒体产业空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播分离改革, 可以使民营资本发挥更大作用,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推动节目产业发展。制播分离的目标是为了克服以往存在的一些弊病和问题, 解决广电行业困顿已久的体制问题, 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 更好地把中国广播影视业做大做强。制播分离不应只是简单的把经营性节目分离出去, 广电应该通过制播分离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式, 创造出更好更多的节目内容。
8 中星9号启动升级步骤二期加密频道即将测试
12月27日, 中星9号启动了第一期招标“村村通”机顶盒的空中升级工作。软件升级的同时, 中星9号同时增加了20套广播节目。而对于几千万地下“黑盒子”来讲, 由于没有正版序列号, 无法完成自动升级工作。虽然目前盗版机还能正常收看46套电视节目。但在2010年1月4日中星9号开始调整播出前端的技术参数后, “黑盒子”将只能看到12套专为农牧民提供的节目, 频道数量也会视情况逐渐减少直至完全黑屏。随着本次中星9号启动软件升级工作, 中星9号卫星也在稍前启用了6个新的转发器, 用于二期招标机顶盒加密频道的节目转发及测试。中星9号“村村通”二期共计招标865万套机顶盒, 预计2010年底将完成全国71.6万个20户以上通电“盲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
点评:
由于目前大约有3000~4000万套“黑盒子”充斥市场, 造成了卫星接收和机顶盒市场的混乱, 对有线电视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给各地有线运营商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这次中星9号的升级工作, 目的是在保证一期366万正版机顶盒用户能正常收看原电视节目的前提下, 打击所有“黑盒子”, 使之无法正常收看节目。2010年1月4日起, 中星9号开始发送加密信号, 非法的“黑盒子”不能正常看到40余套的免费电视节目, 这无疑是对非法卫星接收和机顶盒市场的沉重打击, 为整顿非法市场, 创建良好的产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村村通”工程的本意是让偏远的广大老百姓能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是一项惠民工程, 要杜绝“黑盒子”, 在政策打击的同时, 有线电视运营商也应该深思, 如何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如何把用户吸引过来, 以寻求与直播星共同发展的道路。
9 CMMB信号覆盖253个城市
自2007年10月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首次启动设备招标以来, 在众多厂家的支持下, 手持电视事业和产业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截至2009年12月30日, CMMB已经在全国253个城市开通, 其中100余城市已经实现了优质覆盖, 按照工作计划的安排中广传播有限公司将在2010年5月前, 完成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信号覆盖和160个重点城市的单频网建设工程。
点评:
CMMB的信号覆盖工作在2009年可以说是发展迅速, 同时, 各省的BOSS系统基本搭建完成, 已有28省的子公司挂牌营业, CMMB的经营构架已经基本形成。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 CMMB开始与TD合作, 这对CMMB的发展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CMMB未来要如何发展, 是值得深思的事情。相信2010年将会是CMMB的发展的又一契机, 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以及世界杯, 都是CMMB抓住用户、大力发展用户的绝佳时机。
1 0 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启动开播
12月28日, 中国网络电视台 (www.cntv.cn) 正式启动开播, 作为国家网络电视播出机构, 中国网络电视台是以视听互动为核心, 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网络视频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网络电视台不久将启动上市计划, 并逐渐实现央视网向中国网络电视台的过渡。
点评:
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正式启动开播, 预示国内网络视频领域“北央视、南凤凰、东上文广、西湘广电”的版图悄然成型。此次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正式启动, 符合传媒向三网融合演进的趋势, 是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TV和电视台互联网站视听新媒体发展的必然方向。
中国网络电视台对制定行业统一的“游戏规则”非常有利, 更便于对目前侵权、内容监控不到位、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机制, 从而寻找到更适宜行业发展的出路, 有利于做大市场。从受众的成长速度来看, 电视媒体用了几十年, 而网络媒体只用了几年。受众成长的背后就是效益, 网络广告未来的产业价值不可估量。传统电视媒体也充分感受到了正在发生的变化, 纷纷布局新媒体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