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2024-08-13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共12篇)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篇1

1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概述

新闻杂志节目又称为新闻杂志节目, 杂志型新闻节目, 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 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评述手法、按栏目的宗旨, 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在固定栏目和时间播出。

2 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问题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在中国的诞生从根本层面上是结合本土经验, 有选择地向西方学习的结果。经历了孕育、阵痛、成长期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发展到今天, 还远远没有步入它的成熟期, 在娱乐性节目和社教类节目日益浓厚的平民化倾向反衬下, 其在主持人、节目内容、节目经营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2.1 “明星主持人”的匮乏

美国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一般采用主持人制, 并且由主持人担当编辑部负责人。这些主持人出身于记者, 有丰富的新闻采编经验, 参与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 是节目的核心人物和灵魂。比如:拉瑟一个人就可以代表《60分钟》栏目。这意味着主持人的知识、立场、风格都会深深影响新闻报道 (或分析) 的性质。在现代社会, 人们都有这样的共识, 即新闻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含任何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的纯客观报道。因此, 板起面孔貌似客观的新闻报道不再博取观众的兴趣, 反而是那些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说新闻”或者多重视角的新闻展示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富于个性的话语方式、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灵活敏锐的头脑眼光。

2.2 节目内容深度不够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核心要素就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解析事件, 其成功的要素在于提供充分、全面的信息, 包括全面的事实信息、复杂的关系信息以及多元的意义信息。许多此类报道恰恰未能提供足够的事实信息, 或者让事实信息在同一个层面简单重复, 对于关系的把握则过于简单化, 总是停留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框架内;意义不能呈现多面性, 而是流于简单甚至片面。因此报道常常不能出人意料, 就象一个老套的故事, 缺乏新鲜感。目前, 电视台大多对深度报道节目非常重视, 不断改版、包装、撤旧换新, 这些都是必需的, 但真正能吸引收视率的还是报道本身的质量。

2.3 品牌节目太少

在美国, 电视界对栏目的品牌效应非常重视,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品牌。在中国, 各电视台的新闻杂志类节目, 类型丰富, 数量也不少, 除了央视的《东方时空》外, 能被观众记住的着实不多。这对电视台的整体形象塑造十分不利。因为新闻性节目是电视传媒的立身之本, 也是电视业竞争“出彩”的一大砝码。新闻性节目做得好不仅能够吸引收视率, 还将给电视台带来良好的声誉, 这是娱乐性节目所不能代替的。目前众多电视台的新闻性节目普遍缺乏创意, 雷同的多, 有个性的少, 有鲜明特色与风格的更少;从节目内容到包装, 到主持方式, 互相模仿, 形成千台一面。这样节目虽多, 观众的选择依然受限。在当今频道增多、节目丰富的情况下, 电视台宜取求异思维, 形成创新机制, 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格, 这才是媒体竞争的有效策略。

3 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出路

在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形态大量仿制和克隆以及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双重夹击下, 中国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如何突围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各档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都应固守受众的需求, 并竭力围绕本栏目的记者、主持人以及某一主题来构建、打造自己的新闻节目。与此同时, 充分利用新技术, 打造节目品牌也将是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大势所趋。

3.1 精办节目, 走主持人中心制

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杂志类栏目的主打, 节目主持人则是整个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灵魂, 必得大力培养权威型, 明星型的主持人, 逐步从目前的制片人主导转向主持人主导制。主持人不能再只是名义上的“主持”, 被动服从制片人和编导, 而要成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乃至频道真正的“灵魂”, 统筹自己的节目, 策划, 包装节目, 创办品牌节目, 专栏也要围绕主持人进行。

3.2 报道手法和多样化, 表现形式艺术化

动漫画。如今不少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中也用到了动漫画, 例如有一则新闻是讲述邻里之间矛盾事, 住在楼上的居民想要将一架钢琴搬进家里, 由于门小琴大, 不得不考虑从底楼邻居的阳台里把钢琴吊进屋里, 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但是底层的居民要求楼上的人家留下五百元“买路钱”, 于是产生了纠纷。传统的报道手法可能是依靠语言叙述和背景画面相结合。然而在这一段电视新闻杂志中, 记者专门制作了一段完整的动画讲述了这一过程, 使观众犹如看了一段故事片。

音效。新闻中除配音之外还有两种常用的声音———

现场录制的被采访对象的讲话和现场背景声。当然, 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配乐也是常见的, 但拟音对纪实来说是一种非常规做法。2004年3月19日的一则新闻报道了上海市一居民家中的天花板忽然坍塌的事故。由于不可能记录到坍塌实况, 于是, 记者在使用已损坏的天花板的镜头时添加了模拟坍塌的响声, 效果十分夸张。

模拟场面。通过模拟再现新闻事件的背景在纪录片中常有运用, 单纯的新闻中较为少见。该电视新闻杂志类中报道2004年2月15日的海宁特大火灾时, 现场的房屋已经灰飞烟灭, 前去采访的记者仅看到了一堆瓦砾。于是节目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制作了一个微型的火灾现场, 配合记者的采访调查, 成为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显然, 观众看到的新闻画面并不是真实的纪录。

表演镜头。2004年3月18日的一则新闻反映的是一位女士将一条从国外带回的裤子拿到一家裁缝店加工, 孰料隔天去取时发现裁缝店转眼变成了烟纸店。整条新闻报道有一段精华之处, 那就是由那位女士亲自“扮演”女主角, 在“事发当天”赶到烟纸店诧异地大叫一声:“咦, 这里不是裁缝店嘛, 怎么变成烟纸店了?”记者在处理这些镜头时已经超越了纪实的界限, 于是小心谨慎地打上“模拟”字样的阶段, 使得这些带有演艺色彩的非纪实镜头的运用“合法化”。

表意镜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一篇报道《难圆绿色梦》1995年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其中记者在一个模仿人物视角的主观镜头上添加了绿色的植物边框, 象征他怀念从前绿色林园的心理活动。

3.3 培养节目的受众意识

现在的新闻传播总把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放在第一位。从民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看, 大众的知情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受众的接收角度看,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事实, 还渴望了解更深层的东西, 把自己与媒体的接近权发挥到最大限度。电视媒介历来就有“受众为本”的意识,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应该重视对受众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通过了解受众的有关信息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节目构成、安排节目时间、制作和播出节目, 以求得节目传播的有效达到率。而对受众真正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的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的。

3.4 经营品牌节目

21世纪媒体竞争十分激烈, 作为主流新闻媒体, 电视台需以高品质的新闻节目立足, 那么经营品牌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品牌新闻杂志类节目, 即由特定电视台制作、发布的, 具有该台形象及特色的新闻节目。品牌新闻杂志类节目除了具有一般新闻节目的价值要素外, 还具有公信力、唯一性、影响力和鲜明的独家特色。唯一性和独家特色是品牌新闻杂志类节目最具价值的所在, 它决定了观众在众多频道中如何选择。例如BBC、CNN、CBS等都有代表各自风格的品牌新闻杂志类节目, 有很高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考第.威里斯顿.美国国际电视新闻报道的衰落和复苏[J].电视研究, 2002, (9) .

[2]汪文斌, 胡正荣.世界电视前沿[M].北京:华艺出版社, 2001.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篇2

新闻要素的五个“W”,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 新闻节目分类:消息类新闻,专题类新闻,言论类新闻。

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消息类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总要渠道。是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

专题类新闻节目:对新闻事实作详尽的有深度的报道

言论类新闻: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发表议论,阐述道理,鲜明地提出电视台或评论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的看法,从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新闻策划的含义:1.新闻策划特指对于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形式,程序,时机,角度等策划。2.新闻策划也包括一些由媒体主动策划,先前未曾发生的新闻事件。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要素:选题策划,采访策划,嘉宾策划,节目形式策划,编排与播出策划。

选题策划:不仅对于专题类新闻节目,而且对于一般消息类新闻节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视新闻选题标准的要求:新鲜性,时效性,典型性,独家性,可操作性。新鲜性:“新”是新闻核心的价值之一,强调的是新信息,新观念

时效性:电视新闻选题策划的一个基本要求。

典型性:针对新闻的内涵而言,也可理解为开掘性,要充分认识到这个新闻是否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是否体现着事物的某种本质特征,是否包含有价值的,能够进一步开掘的信息。独家性:对一个电视媒体新闻策划的更高要求。两层含义:1.指新闻事件的独家报道2.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解释是独家的,与众不同的。

新闻消息类节目的选题策划主要表现在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这两种节目形态 《焦点访谈》选题标准:“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如何报道分两种情况:1.可以预见的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报道2.不可预见的突发新闻事件的直播

采访策划:不仅是节目内容的主体,而且是节目的基本构成因素和基本形态。常常和采访技巧,采访经验,采访准备,采访程序等内容联系在一起的。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采访要求记者具备4种意识:

1.换位意识:电视采访最大的特点是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的。换位意识首先要求采访记者要考虑和尊重被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感受,使他们放松紧张情绪,进入自然的谈话状态,这是取得好的采访效果的一个前提。换位意识也要求采访记者要设身处地地从被采访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充分掌握对方的思想,心理,语言习惯,扫除双方交流中间的障碍,赢得采访的主动权。换位意识的另一个体现在于设计采访话题时,记者要

善于运用逆向思维,从观众的角度作换位思考。

2.无知意识:出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保持一种无知心态和求知的好奇心,有些采访即使

知道结果,也要设计采访问题时从无知开始,到获知结束。这是一种采访心态和技巧。保持谦虚心态,无知意识,就是保持一种积极的应变心理。无知意识体现在记者面对采访对象时的问题设计。问题要有逻辑性,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

3.怀疑意识:指在调查采访时,采访记者始终要保持一种警惕,不要轻易相信眼前看到的场景,耳朵听到的话语,用足够的怀疑来作出冷静的判断,尽可能采访到方方面面的事实和证据。

4.现场意识:电视的优势在于能够重现由逼真的影像和生动的话语所构成的现场场景。现

场意识是指现场记者的采访要和事件同步进行,尤其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反映事物本质的瞬间,并把它通过采访揭示出来。

浅析怎样做好电视新闻节目 篇3

【关键词】舆论引导;公信;力深度 广度;信息量

一、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在采编上存在的问题

开展新闻宣传是电视主流媒体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政府要求进行正确舆论引导的核心载体综合现在的一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还存在一些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硬、浅、窄、小。硬,就是指宣传的意味太严重了。可以从它的内容上说,更多的是报道会议,领导的活动报道的也很多,按部就班的抄袭上面的宣传精神较多。要是从写法上说,刻板硬的政治说教多,而轻快活泼的新闻较少。浅,就是太表面化了,报道的层次存在肤浅。报道较多的是简单记录,分析性较强的报道的较少,具有针对性的内容报道较少,各种会议和各类活动时报道较多的是程序性。一般性的报道的消息较多,新闻报道的重点性和深度性还有能够引起社会反响的新闻比较少窄,就是说报道内容窄。一般的都是报道较多的是领导活动,报道基层普通的较少,报道城市的较多,农村的较少,弱势群体以及社会新闻的报道较少。

小,指的是节目信息量较小。有些新闻报道的条数较少,有些新闻报道的时间过长,有些内容的条数较多,但信息量还是没有增加。有一些新闻报道的都是一件事,可以用一条综合来报道的可却把它分成几条来报道。有的报道的内容,让人思考的东西较少,更不用说是创新了。

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与制作,都涉及到了采访还有制作以及编辑等等一些环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项系统的工作,然而人却在这个繁琐复杂的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要坚持以人文为本的方针,要不断地提高新闻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还要提升责任意识,要想让电视台有一个很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就得播报一些广大市民关心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报道。

二、电视新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要不断坚持政治业务的学习,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十分重要的一点,我们这里所说的学习,不是以前的形式主义的被动学习,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有一种使命感的主动去学习。所以说新闻工作者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对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本职工自我完善的基础。

我们第一要强调的是学习,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社会浮躁之风是盛行 ,并且这个不正之风已经严重地传染到了记者的队伍中了。导致学习的风气日益减少。有的记者,不但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甚者不读书、不看报等等,严重的影响工作。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邓拓说过,记者应成为杂家。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像新闻业务以及新闻理论还有人文科学知识等等,还有就是随着当今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还有又出现了新的知识以及新的领域,再要学习的知识中,最总要的是时事政治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政治,才能不断地掌握上级精神,这样就会把握新闻的重点,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性,通过正确的新闻实践来达到正确舆论和引导的效果。

(二)要转变新闻工作者的作风

要转变工作作风,这个问题主要是要改变采编人员的心浮气躁的问题。也应该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这些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可是近几年来,在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中这种观念日益的淡薄。现在的记者都愿意赶场子以及听汇报和抄材料等等,有些人不愿意去基层,偶尔去基层也是因为有领导的才去。

记者队伍作风的漂浮问题,从一定的角度和意义上说,是整个大社会下浮躁风气在新闻工作者中的内部反应。这样长期以来,还会严重的影响新闻节目的质量,而且还会消除媒体的公信力,要想解决作风漂浮问题,就要加强教育,健全制度的规范,记者的自我约束。这几个办法中最重要的是自我约束。作为一个记者要爱岗敬业,自强等等。

(三)加强新闻节目管理

电视新闻节目也要有规章制度去规范以及管理,只要有了健全的制度,认真的去执行新闻节目就会办得越来越好。

1.要对工作认真负责。

在节目的审查过程中,只要认真负责就可以避免不少错误。

2.要保证原则性。

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些人因为面子,怕得罪人,原则性不强。像有些新闻不是很好的,分量不够没有深度,却放在了头条,要是重新调整根本不是难事,但是由于个人的面子、处事态度,就没有把错误给改过来,导致新闻节目越办越差。

3.一些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完善。

有一些电视台应该完善奖罚制度,这样就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节目的质量,但是站在实践的角度上看,这个评审制度还不够合理。

(四)重视新闻节目策划

要想做好新闻节目就的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是要把握上级的精神,确保报道的角度和方向是正確的。其次是要找到新闻存在的问题,加强社会舆论力度。

总之,要想做好电视新闻节目,就必须克服硬、浅、短、小等一系类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加强人员的政治素质的建设,业务能力的提高等等。除了这些以外,还需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完善,还要增加新闻节目收看的群体,提高节目的可看性,这样就能够保证电视新闻产业的长久健康可持续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菁.浅谈如何发挥好细节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作用[J].新闻传播.2012,01

[2] 李树君.怎样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J].采.写.编.2011.05.

[3] 岳淼.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9,01.

[4] 傅娜.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形式的艺术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04.

(作者单位:依安县广播电视中心)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篇4

当消息和通讯已在第一时间告诉人们什么时候某地发生什么后, 复述加评论显然不会有多大的受众市场, 每个人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 依托同一叙述做不同的解读即使说服力有余, 认同度也不会太高, 到头损害的还是市场。时过境迁之后要再让新闻事件站出来说话, 必须明星复出般再造亮点, 而非期望受众的怀旧情结。这就需要在一线记者镜头一闪而过、曝光亮点后, 去洞察幽微, 以侦探者的身份去捕捉那些发生过却未能被记录的关键性细节, 并以此围绕主体事件生发自己的观点。这其实是以再造的方式对事件的还原, 一方面使新闻事件再次焕发青春, 充分发掘事件的剩余价值, 另一方面也不至于因立论基础的雷同激发对立观点甚嚣尘上, 从而陷入被动。

与杂志相比, 情景再造相当于其写法上的烘托渲染, 内容上的背景介绍, 但由于依托不同的表达方式, 放在电视节目里就不是一支笔、一段话那么容易, 在合理性以外, 它的加工更接近电影的拍摄。在杂志上笔者的叙述就是真实, 但在荧屏上就不能单靠主持人的一张嘴启动观众的耐心, 因为切换一个频道太容易了。而要把不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 多数时候甚至连现场直播都会捉襟见肘, 因此情景再造决不是依恃实情实景就可以高枕无忧地掌握话语霸权, 它要真戏假做, 又能以假乱真。

通常前方记者拍摄的事件情景只是整件事的冰山一角, 还未必是矛盾的冲突点, 事件的高潮段, 它们作用于佐证真实可以, 用于支撑真理就未必可行。所以电视新闻杂志的每个栏目都应该有作成剧本的精致, 有导演、演员的自觉, 有深度释放事实的果敢。掌握了彼情彼境下的理所应当, 才能担当得起防微杜渐、引人自警的社会责任。

新闻的价值隐含于其应当性、情理性之中, 但新闻的市场份额或说受关注度却集中在事件的结局里。如果9·11恐怖分子并没能成功撞向世贸中心, 也没撞毁任何建筑, 可能连9·11恐怖袭击事件本身都不存在, 遑论各国报刊的头版头条。由此事件结果的新闻价值可见一斑, 对此《新闻周刊》的取材原则是:选取一周内发生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影响重大、引发人们关注并思考的新闻事件。②但因此否认那些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事件的新闻价值就有悖于电视新闻杂志的时代担当, 如同布鲁特市政中心撒尿的小孩于连, 罗马神庙饿得咕咕叫的鹅, 郑国郊外犒劳秦军的弦高, 很多危害事件之所以没有酿成大祸, 完全出于意外。电视新闻杂志如果缺少对此类事件的深度解读, 其社会功用难免大打折扣。因此在新闻选材中, 抓住潜在性、趋势性的素材, 以预言家的姿态划入当代生活, 无疑是电视新闻杂志的一条上进之路。

然而在缺乏重大结果背书的新闻品类里, 如何引发受众关注, 带领他们思考, 从而获得市场支撑, 成了电视新闻杂志在这一方向上冲锋的关捩。同样的问题纸媒杂志的办法是引入事件类比并假设结果。再提起9·11事件也足以让人们见识类似恐怖袭击的灾难性, 那么在航空管制、甚至其他任何领域的松懈, 都可能让悲痛再次横行人间, 虽然悲剧的情节变了。虽然是9·11之后, 尽管是在中国, 昆明火车站的恐怖袭击, 不正好能警告我们征兆性新闻题材的重要性吗, 为什么要让它在发生之后才成为新闻呢?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杂志文章会用旁征博引立论、论证, 获得读者认同, 电视新闻杂志同样需要那种在上下五千年里求索的精神和立论气度, 而不是只会让镜头簇拥在事故现场说话。在栏目编辑时将那些萌芽中的事件, 引入到以往新闻中的动人心魄的情景中, 多为未来谋篇布局, 则能成为电视新闻杂志惩前毖后的又一社会功效。

注释

11余玉.论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优化策略——以央视“东方时空”为例[J].现代视听, 2008年第2期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 篇5

第二节电视新闻性节目

一、电视新闻的诞生、发展与成熟

(一)电视新闻沿革

1、诞生:二战前(模仿广播新闻)

1936年11月2日,BBC正式播出,世界电视业正式诞生

1936年,BBC转播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典礼

1938年9月30日,直播了英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谈判归来的实况,是世界上第一次实况转播的新闻事件

1939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成为第一个在电视上出现的总统2、二战后的发展与成熟

40-50年代:(未能完全从广播新闻的模式中走出)

1948年8月15日,CBS开办了第一个电视新闻节目

1949年,NBC新闻节目开播

60-70年代:(各种新闻模式发展起来)

深度报道,杂志性节目,调查性报道

也是纪录片的发达时期

70年代初,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开始使用,由摄、录分体向摄录一体机转变

80年代末90年代初,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系统开始应用

1980年6月1日,美国CNN(Cable News Network)建立,是世界第一家开办24小时全新新闻频道的电视公司。

(二)中国的电视新闻

初创时期(1958-1965):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播,9月2日正式开播。

开办初期,各节目比例:

电影:75%戏剧转播:15%

1959年底:

故事影片:50%戏剧转播:30%

纪录片、科教片、《新闻简报》等:20%

“电视纪录片时代”,“微型电影院”

挫折期(1966—1976):电视新闻处于低弥时期

发展期(1977-1990)

1978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78年5月1日改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创立(1976年试播)。

80年代新闻的变化:

1、题材更广泛,内容更丰富。

2、时效性增强。(导语变化)

3、报道深度增加,节目类型增加

如评论类节目《观察与思考》1980年7月开播

4、批评类报道出现

5、社会新闻进入电视

繁荣期(1991-)

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是我国电视 进入栏目化的标志

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迅速进入“舆论监督”领域

1995年4月3日,《新闻30分》开播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栏目问世,是调查性深度报道栏目

(多次整点播出,重点新闻流动播出,早、中晚的结构框架,现场直播)

90年代后新闻拍摄强调深化主题的要素:

1、抓拍有含义的细节(信息含量大)

2、典型的运动

3、典型的场景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场景

4、记录经典镜头和关键镜头

5、画面拍摄要强调“我在场”意识

6、电视新闻中强调事件化、冲突化、个人化

2000年后电视新闻节目的新发展:

1、重大事件的直播报道

2、电视新闻报道话语权的适度扩大

3、新闻频道的开播

2003年5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开播,全天24小时播出。“这是央视的一大步,也是中国的一大步”。

4、本土化民生新闻的热播

2002年,《南京零距离》开播,带动了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大发展。

二、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1、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方式,活动的画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2、改变了新闻报道的定义,经过选择的流动影像表达了一种思想与情感;

3、改变了新闻与公众的关系,鲜活的画面赋予受众参与的权利。

三、电视新闻的定义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正在:

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

电视直播,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

发现:

(1)过去发生事情现在刚刚发现;

(2)新的事实、观点、见解的发现。

四、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

特点:迅速及时、简明扼要,是新闻报道的骨干,天天见面,影响力大。如《新闻联播》 消息类新闻在报道上的特点:快、短、活。

1、快:时效性

实现时效性的手段:

1)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

2)编排手段

3)技术手段

(1)直播。

(2)口播报道

(3)飞字幕

4)报道手段

要善于变结论式报道为进程式报道。在事件还没有最终结果的情况下随时报道最新进展,可以使观众始终保持对事件的猜测和对新闻报道的期待,从而将他们吸引住。

2、短,短消息时间在1分30秒以内,含1分30秒;长消息时间在1分30秒至4分钟之间,含4分钟。

3、活,主要体现在形式上。

(二)专题类电视新闻

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人物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1、专题新闻。如网络诈骗

2、专题报道。如“动车事故”

3、电视新闻调查。如“虐猫事件”

4、电视专访。如“与神话较量的人

特点:

新闻性: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

重要性:重大题材、热门话题等。

专题性:内容详尽全面。

专题类电视新闻涉及内容包括新闻背景、新闻评论、新闻调查、舆论监督、民意调查等;有日播的专题和周播的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

如:日播的专题节目:环球视线、新闻1+1,法治在线;

周播的专题节目:新闻调查、《面对面》、《新闻周刊》《世界周刊》等

(三)评论类电视新闻

评论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意见和态度的电视新闻节目。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形式:评论员评论、电视论坛、电视述评、编后话等。

特点: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指导性。

1、《焦点访谈》模式

2、说新闻式评论

3、沙龙式新闻评论

4、家常式新闻评论

(四)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

1、板块组合式:即在一个统一的栏目名称下,把形态不

一、内容各异的多个小栏目经过精心编排,组合而成的播出节目形态。如慈利县电视台《慈利新闻》,由《今日时政》、《城乡见闻》、《要闻点击》、《百姓声音》、《互动话题》、《社会万象》、《城管聚焦》、《创卫视点》等板块构成。

2、事件组合式:即在每期节目中播出几则深度报道,通过记者或主持人的点评串联,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的杂志形态的新闻栏目。如:CBS《60分钟》

第三节广播新闻性节目

近几年广播界出现了系列台、专业台。

广播——窄播

广播指没有特定的传播指向,面向全体听众的节目播出。

窄播指有比较专门的传播指向,在一定范围内面向特定听众的节目播出。

我们要从为听众服务、提高收听率出发,精心编排综合性节目、专题性节目和对象性节目,扩大节目的兼容性,来统一“广播”与“窄播”的矛盾。

二、广播新闻的分类与特征

(一)消息类广播新闻——信息传播

例:《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国之声早间06:30-07:00直播),分国内要闻、媒体介绍、国际新闻、今日天气、简讯五大部分。国内要闻及时、充分,常常是独家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活动,宣传中央的大政方针、中央各部委的工作思路、部署,完成中宣部下达的重大典型宣传任务以及重大新闻事件。

特点:短小精悍,体现大信息量。

(二)专题性新闻节目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视线》:一档以深度报道为特色的新闻专题节目。通过记者调查,注重挖掘新闻事件与社会、与各方利益群体的关系,并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联系的深层社会意义。2007、2008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日前在哈尔滨举行盛大的颁奖会,由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新闻专题《父子农民工的DV情》喜获大奖。

(三)新闻评论性节目

《新闻纵横》(中国之声早间07:00-09:00直播)诞生于1994年,终身享有“中国新闻名专栏”荣誉。2009年12月改版为2小时综合新闻节目,聚焦昨日热点新闻,提示今日重要事件,并继续保留舆论监督功能。

广播评论:《善待民工才能够缓解民工荒》

(四)板块新闻节目

江苏全新闻调频广播《新闻早高峰》节目,共90分钟,分为三个半小时,每半小时单元均由“提要——新闻节目段——广告”组成,推动节目波浪式前进。

三、广播新闻的体裁与形式

(一)口头播讲

1、播音员播读各类新闻体裁的广播稿件(播读式)

新闻报道(消息、通讯、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新闻评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述评、编者按等)

2、记者、编辑或节目主持人等广播工作者向听众讲述事实或评价事实(谈话式)。

3、人物讲话。指新闻人物、与新闻事件有关的人物(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新闻发布人、英雄模范、专家学者、行家里手以及各类负责工作人员的讲话、演说等。㈡ 音响报道: 凡是有新闻事物实况音响并经常伴有新闻解说的,均可称为音响报道。它包括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各种体裁。

按播出手段的不同,分为现场直播、录音报道和配乐广播三种。

A 现场直播:利用无线电传输技术,将新闻现场录制的语音、音响等同时空的传递给听众。可分为:

① 实况转播 ——是一种被动式的报道。

② 现场报道 ——是一种介入式的报道。

其中直接在现场播出的属于现场直播,在现场报道时录了音,以后经过剪辑再播出的属于录音报道范畴。

什么样的题材适合于现场报道呢?

一是事实引人,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必须有较强的新闻性。

二是场面集中,新闻事实单一而有层次,展开的场面比较集中、明确,便于记者现场观察、采录和述说。

三是正在发生,新闻事实处于“现在进行时”中。

四是音响典型,新闻现场具有能说明新闻事实的典型音响。

五是可以进行公开报道,不涉及保密等问题。

B、录音报道:一般是指通过放送实况音响与广播工作者的语言叙述相结合的录音,报道新闻事实或发表新闻评论的广播形式。在运用大量现场音响时,一定要注意音响的逻辑性,也就是要把握好每个音响的前后顺序,时间顺序。目前常见的录音报道体裁有下列几种: ① 录音新闻

② 录音通讯

③ 录音访问

④ 录音特写

⑤ 录音剪辑

⑥ 录音评论

C、配乐广播

这是一种根据文字稿件(包括各种新闻体裁)的需要,在播音员播读时配以相应的音乐、音响效果(包括有人模拟、扮演文中有关人物讲话)的广播形式。

只配音乐的称为“配乐广播”;既配音乐又配音响的称为“配音广播”。

配乐广播与录音报道的区别

1、录音报道的音响素材是现场实况或相关真实音响,是完全真实的,而配乐(音)广播的音响则是借代来的;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篇6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误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作为家居必备品,它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娱乐消遣,而是更加凸显“监测环境”的功能。而电视新闻节目以声画合一的优势能使“地球村”居民足不出户便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因此,新闻节目已成为全国各级电视台的骨干和主体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偏爱。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全国县级地区纷纷建立地方电视台,为了在广电竞争中崭露头角,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资源,而县级台相继创办或创新本地新闻节目,将其视为一切自办节目的重中之重。从总体上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县级电视新闻节目虽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自身存在许多新闻误区,严重影响了新闻节目的品牌化、个性化、本土化发展,导致节目收视率往往“不堪入目”。因此,本文以《汤阴新闻》节目为例对一些新闻误区展开讨论和探析,使新闻工作者明确自办新闻节目存在的新闻误区,从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占领市场制高点。

误区一:宣传新闻化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两者之间有许多交叉重叠的地方,并且可以互相渗透交融。然而,新闻与宣传并不等同。新闻是对客观世界新近发生事实的客观报道,将一些新鲜真实的信息客观的告知受众来消除受众的随机不确定性,因此,为受众“答疑解惑”是新闻的基本职能。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开始,新闻媒介就确立了宣传报道的媒介思想,宣传者通过媒介运用一些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进而达到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的目的。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新闻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是其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新闻毕竟不等同于宣传,新闻可以进行宣传,但宣传不是新闻的主要职能,虽然有时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或多或少夹杂宣传的成分,总归来说,传播信息,为受众“答疑解惑”是新闻的基本职能,所以宣传任务应该在尊重新闻工作规律的前提下完成。

目前,由于信息覆盖面窄,新闻题材较少,宣传性新闻在《汤阴新闻》节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类新闻一是通过树立典型人物,报道典型事迹,来宣传政绩。但往往这些节目宣传色彩浓厚,宣传技巧老套,形式也没有新意,这种毫无技巧可言的宣传性新闻,往往会取得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老百姓从中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造成群众不想看、不愿看,导致节目收视率偏低。

误区二:旧闻新闻化

众所周知,新鲜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时效性指新闻报道要求及时地、即时地、全时地向公众传递各种新鲜信息,新闻越快才越新才越具有传播价值。在群雄角逐的媒介时代,新闻已成为易碎品,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对于“拿来主义”即将旧闻当新闻报道的方式更是厌恶至极,因此,“抢新闻”已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由于资金、设备、人员等先天不足的原因,《汤阴新闻》节目时常会播报以往播出过的新闻,把旧闻当做“新闻”重复播出,这一现象在全国其他县级电视新闻节目也尤为突出。例如,于2016年1月19日始播的《交警破案神速 市民锦旗谢恩》的新闻在1月21日重复播出,只是把播报日期更改一下,新闻内容一模一样,实现一字不差的完美克隆。众所周知,一条新闻的传播从来都是一次性的,第二次传播的“新闻”就成为无人问津的“明日黄花”,这是因为新闻是有“生命”的。试问,这种重复性“新闻”有何新闻的价值可言?这类“新闻”无法满足受众求新求异求变的信息需求心理,致使收视率本来就不高的《汤阴新闻》节目更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

误区三:广告新闻化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施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运作模式,以实现“双效”为目标,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闻与广告是所有媒体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往的广告形式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由于新闻与广告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广告主和媒体利用这一灰色地带大打擦边球,假借新闻的形式来传播广告信息,达到各取所需的双赢目的。

在《汤阴新闻》节目中,存在着很明显的广告新闻化现象。虽然广告新闻化方式以独特的魅力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巧妙地传播广告信息,为汤阴电视台增加不菲的广告收入,但借新闻之名播广告之实,又没有明显的广告标记,易使观众产生误解,因此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

误区四:非新闻常态化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客观报道,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事实”都值得去报道,而是要遵循新闻价值有选择的进行报道。新闻价值的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然而,在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由于内容匮乏、形式单一等原因,常常会出现“有闻必录”的“新闻”现象,致使许多无新闻价值的新闻大量充斥在节目之中。“有闻必录”观不仅是对新闻价值的忽视,更是对新闻事业的践踏,应坚决抵制这种采集新闻的做法。

在《汤阴新闻》节目中,无新闻价值的新闻日趋常态化,例如,在2015年12月26日播出的《小树穿上“保暖棉衣”》的新闻,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可能是一条新信息,但说是“新闻”未免有点儿牵强,将记者看到的有趣现象当作“新闻”来报道,实乃让人备感无趣。

误区五:会议新闻主体化

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新闻单位,会议新闻都是至关重要的新闻源,因此,它在电视新闻节目的构成中占有很大比例,有时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它是人民群众获取重要的时政、民生、经济等信息的主渠道,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受到众多群众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舞台上,会议新闻是重要的内容题材,是节目的生存之本,扮演“主角”,其他类新闻为“配角”,在报道方式上常常忽视按新闻规律行事。此外,会议新闻存在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程序老套等问题,时常产生“会议新闻无新闻”的怪现象,难以调动观众的视听兴趣,使观众要么选择关机,要么直接更换频道,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的收视率和传播效果。

在各类新闻节目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节目尤其是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在当前及今后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本文以《汤阴新闻》节目为例,浅析当前我国县级电视新闻节目中所存在的五大新闻误区,希望能给县级电视台带来一缕清风,时长不忘“照照境,正衣冠”,根据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我发展的有效策略,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通过此文希望能给各位友人一些启发,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案例较少等问题,恳请诸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李丹丹.试论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闻传播,2014,12

[2]许涛.创新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宣传的思维模式[J].新媒体研究,2015,8

[3]杨静.广告新闻化_成因探析[J].新闻世界,2012,5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篇7

关键词:电视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叙事题材,叙事结构,叙事视角

电视新闻杂志自20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美国诞生以来, 已经成为美国电视晚间黄金时间的一种固定的节目。在美国三大广播网中都有各自的王牌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如CBS的《60分钟》, NBC的《日期线》以及ABC的《20/20》。我国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出现的时间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 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 但一出现就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 并培养了大批喜爱收看的观众。其中最具历史性意义的要数创办于1993年的《东方时空》, 随着它的诞生, 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大量仿效开播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

虽然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数量众多, 但真正在我国有影响、收视率较高的并不多。目前众多电视台的新闻性节目普遍缺乏创意, 雷同的多, 有个性的很少, 在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形态大量仿制以及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双重夹击下, 中国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如何突围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原名《中国周刊》, 开播于2003年5月, 2006年元旦更名为《新闻周刊》, 每周六晚22:15首播。节目时长45分钟, 共有五个版块构成, 由白岩松主持, 回顾与点评过去一周所发生的重要的新闻。其中《新闻回顾》、《人物回顾》、《本周特写》三个版块的新闻节奏明快, 分别约占15分钟、8分钟、7分钟, 共占《新闻周刊》总时长的约2/3;而《本周视点》、《本周人物》则是专题性的深度报道, 节奏相对较慢, 各约4分钟, 共占节目总时长的约1/3。在编排中, 长短交错, 深浅协调, 给观众一种张弛有致的感觉, 这些无疑都与节目的叙事学策略有着密切联系。

一、叙事题材———深度和角度

选题, 是新闻报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选题准, 事半功倍。但在当下媒体时代, 一方面是大量重复性的新闻选题报道, 好选题越来越难以姓“独”, 但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亟待报道的选题无人问津, 这种矛盾性换句话说, 新闻媒体常常陷入“选题困境”。而化解“选题困境”有效的手段更主要的是靠独特的视角和对话题的深入挖掘, 而不是靠垄断。这个论断放在当下显得尤为精辟。

《新闻周刊》的栏目定位是:“眼下的中国, 变化剧烈, 选择什么样的新闻, 以什么样的眼光, 能将过去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 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我们追求的是希望做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1]应该说, 做周新闻属于“慢”新闻的处理, 必须以深度和角度来重新破题、立题。《新闻周刊》选取一周内发生在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人们生活等各个领域内最重要的新闻事件, 进行再梳理加工, 让观众可以在集中的时间内把握一周发生的大事。以下, 笔者统计2011年1月至6月的节目, 分析节目选题的具体特点。

从表一, 可以看出《新闻周刊》在“新闻回顾”和“视点”版块主要选择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领域的题材, 党政新闻和文体新闻虽然也有涉及, 但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 这样就提升了节目的收视共鸣;从表二, 可以看出在典型人物的选择上, 公众人物和普通人物的比重基本持平, 虽然公众人物中的政界人物更容易受到关注, 但普通人物也可以因为不平凡的事件而得到关注;最后表三中, 选材主要以人物为主, 特别是涉及群体的题材更容易被采纳。通过对《新闻周刊》的选题分析, 可以看出节目更倾向于选择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题材, 并且对普通人和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极大的关注。总而言之, “人”始终是《新闻周刊》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叙事结构———一个“推”镜头

作为一档深度报道的新闻杂志节目, 《新闻周刊》的结构很有特点, 主要由“视点”、“人物”、“特写”三个版块构成, 又细分为如下串联环节:

第一版块———开场白、“新闻回顾”、“视点”, 内容是对本周重要新闻的盘点和回顾;

第二版块———“人物回顾”和“人物”, 评点本周重要新闻中的新闻人物及其事件;

第三版块———“特写”, 聚焦本周中的特别事件或新闻主题。

我们可以看到节目的整体架构类似一个“推”镜头, 引领观众由点到面, 逐步深入, 因为对于深度报道来说, 对单点的着力打造, 加深观众记忆往往胜过通盘记流水账。而这个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富有故事韵味的有序排列。

不仅如此, 在每个版块的节目内部也同样使用了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改变了新闻以往严肃有余而亲切不足的面孔, 它不仅仅关注事件的结果, 更重视事件的过程, 注意展现新闻中的细节与情节, 加深人情味让新闻故事不同于以往枯燥直白的新闻表现形式, 更符合观众的收视喜好。在“视点”版块中善于抓住和建构事件的冲突点, 使整个事件的叙述更具故事性和悬念感。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来解析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并且注重新闻背景的报道, 全面剖析事件的整个过程。而在“人物回顾”版块中主持人会找出其中三个人共性的地方———矛盾。然后通过这个“矛盾”, 关联性地回顾一周内的几个人物, 巧妙地串联到下一版块“本周人物”。如2011年6月25日节目《钱热与钱荒》的电视新闻报道, 围绕物价大幅度上涨和民众“钱不够花”的矛盾冲突展开, 通过报道当前物价全面上涨、民众生活成本提高以及面对这种状况各方采取的措施, 对物价上涨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地深入报道,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使观众不但关心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 更关注结果, 形成对这一事件的持续兴趣。然后在“本周人物”中, 巧妙地用线索将数位新闻人物的事迹串联起来, 用发生在微观个人身上的事情来解读宏大的时代背景, 把重点仍然放在人物的命运上, 使节目呈现张力, 从而提升新闻的关注度, 同时一些典型的细节镜头, 也是体现新闻故事化的元素。这样的串联方式和结构, 使观众更容易辨识节目特色和每期内容。

三、叙事视角———限知视角的灵活运用

(一) 主述视角———精英解读

《新闻周刊》的主持人白岩松是一位富有经验的电视新闻工作者, 从2005年《岩松看台湾》到2007年《岩松看日本》、《岩松看香港》, 再到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岩松看美国》, 这四档系列节目形成了“岩松看”系列报道, 也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岩松体”。他擅长的是以一个参与者、调查者、经历者的“记者”身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民生情况进行深度观察, 将其真实、客观、思辨、深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虽然在《新闻周刊》中, 白岩松是以演播厅主持人的身份出现, 但其对新闻事件的独特思辨, 精辟且富有力度的新闻评论语言仍然是节目成功的法宝。这个主述视角既是节目的线索和串线, 更是新闻事件的解读者, 这个形式类同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的“说书”, 有一定的故事寓意, 但比起说书人白岩松更思辨也更客观, 他代表了媒体的解读视角, 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知的精英解读视角。精英角度是对节目品质的提升, 丰富了新闻解读的层次感, 但也容易与受众品读脱节, 在这一点上《新闻周刊》着力把握“真”。比如“人物”版块中, 一方面, 侧重捕捉平凡人身上的人性闪光点和个性面的塑造, 塑造平凡人的伟大形象;另一方面, 尽量以平常之心看待先进人物, 以平等角度写先进人物, 让观众感觉到自己也可以成为先进人物, 从中受益。

节目中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演播厅画面中, 主持人的姿态选择正面坐姿, 画面取景由近景改为中近景。坐姿让主持人的状态看起来更为放松, 保留了更多的主持人身体信息, 更重要的让整个节目的形式离“Talk”更近, 离“播”更远。同时, 匹配的中近景也不像近景那么咄咄逼人, 能够让观众收视状态更宽松, 感受到周新闻的愉悦轻松。

(二) 限知视角的灵活运用

限知视角又称为“内焦点叙事”, 原指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作为叙事者, 通过他的眼睛观察一切事物, 但故事中的人物只能了解部分情况, 受到视角的限制。对于视客观性为生命的新闻报道而言, 通常使用上帝一般的全知视角和隐藏身份的纯客观视角, 但过多地采用全知视角却可能破坏新闻的客观性, 千篇一律来自记者或主持人的主观解读, 还可能让观众反感新闻, 这无疑破坏了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在新闻节目中巧妙使用限知视角, 主张新闻叙事者只能叙述他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感所想, 不能叙述别人看到或听到的而他自己没有看到或听到的事情, 更不能介入别人的内心世界。虽然在再现新闻事件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方面, 限知视角不及全知视角, 但由于信息来自新闻事件主人翁, 所以在新闻真实感表现力度上, 限知型视角反而比全知或者冷峻的纯客观具有更大的优势, 只是要秉承新闻的职业道德操作。

《新闻周刊》在节目题材的选择上侧重软新闻, 一直将“关注公众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主要以反映社会、文化、生活、精神、道德等为主, 会议、经济、科技新闻等严肃类新闻比例大大降低。正是这一价值取向使它将大众普遍关心的新闻事件作为报道的选题出发点, 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系列关于公众利益的话题, 如《房子的保障》、《春运:以公平的名义》、《民生·幸福》、《身边的安全》、《公共资源的“抢”与“让”》等, 这些话题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形式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人物或具体事件的调查采访来反映问题, 以期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在《公共资源的“抢”与“让”》中, 记者亲自坐上北京的公交车, 对乘客进行采访, 并由交通拥堵的现状引申到诸如饮用水、电力等资源的稀缺问题, 并对此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评论。在表现方法上, 对应使用纪录式手法将目光聚焦普通新闻人物, 并重视同期声记录, 力求新闻事件真实感的还原和新闻的质朴气质。这样一来, 在节目中就把节目主体全知型视角 (表现手段通常是解说、旁白) 和新闻人物的限知型视角 (表现手段通常是同期声采访、纪录) 结合起来使用。

“《新闻周刊》搭起了这样一个话语平台, 让百姓说话, 让更多的声音传递出来, 让不同的利益, 不同的立场在这个平台得到释放。有专家的解读, 有百姓的感受, 有普通人的呼吁和建议, 同期声给观众以极强的影响和震撼。用独特而多样的叙述视角增加了新闻传播的亲和力, 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2]

四、一些辅助叙事技巧的使用

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 它能表达出一些用语言不能表达的东西, 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增加视觉美感, 与视觉画面一起共同推动叙事。作为时效性不是很强的周新闻节目更要重视一定的节目包装, 提升节目的可视性。好的音乐不仅可以更好地烘托新闻主题、渲染情感, 还可以凸显节目定位、塑造节目形象, 比如在《新闻周刊》的片头部分, 激越的音乐中夹杂着音效的铿锵声, 让人很容易和沉稳、大气的节目形象联系在一起。另外, 节目整体始终贯穿背景音乐, “新闻回顾”与“人物回顾”的背景音乐节奏较明快, 和解说词相辅相成;“本周视点”与“本周人物”则按照情绪的不同适时插入不同的音乐;而“本周特写”因为题材多是社会软新闻, 所以音乐也相应活泼轻松。音乐的加入呈现广播化的特点, 既解决了新闻单调性, 提升节目的趣味性, 更紧致了节目的一体感, 明快新闻节奏。

除音乐外《新闻周刊》还特别重视新闻标题、字幕等文字信息的传播和艺术效果的表达。一方面, 强调新闻信息中的重点内容, 作为特别提示和强调, 加深观众印象;另一方面, 追求文字的视觉效果, 对文字进行精心设计:楷体和宋体字为主, 有时加底线表示强调;颜色主要是纯白色, 以便从蓝色背景中区分出来;文字周围制作出发光或者阴影效果, 增加美感;入屏方式上运用划入、逐入、渐入等特技来增加画面动感。将文字图片化的思路, 不但突出新闻的重点信息, 还增加新闻画面观赏性, 弥补了视觉传播稍纵即逝的缺陷。

讲叙事就是讲故事, 显然讲故事已经不再是当今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方面的新鲜话题, 但无论何时, 对富有特色的优秀者的分析和借鉴都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参见新闻周刊官方网站[EB/OL].http://space.tv.cctv.com/podcast/xinwenzhoukan.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篇8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没有评论的报纸是哑巴报纸”, 同样, 没有评论的电视是哑巴电视。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电视新闻评论是指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 进行解释分析, 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 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

电视新闻评论是衡量电视台实力的一块试金石, 是最容易塑造媒体形象和使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据美国新闻界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 在电视新闻收视率方面一直独占鳌头的CNN, 开始落后于后起之秀FOX电视新闻网, 不仅如此, CNN流失的大部分观众都转向了FOX电视新闻网。以消息快捷、报道客观充分而著名的CNN何以被FOX超越呢?经过调查分析, FOX新闻网的取胜之道在于对需要观众关注的新闻事实加上适当的评价以引导观众, 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被CNN斥为靠“分析消息”吃饭的FOX在市场竞争中挫败了靠“纯消息”吃饭的CNN。这意味着, “纯消息”满天飞的今天, 如何“分析消息”, 那就要看媒体有没有自己的高招了。在独家信息不存在的今天,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说什么”的确不重要了, “怎么说”正越来越重要。电视新闻走向评论化, 是媒体进入观点竞争时代的一条必由之路。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电视台都将精力集中在选秀和情感类的竞争上, 电视正日渐成为娱乐工具, 但随着电视观众日益走向成熟, 一味靠单纯的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作为主菜的做法将使电视台陷入困境。虽然从技术手段上来说电视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 但从节目的生产上来说, 除央视和少数省级卫视以外, 大多数省级电视台打造精品节目、品牌栏目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而能否拥有自己的电视品牌, 是一个电视台未来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作为省级卫视, 贵州电视台应该有自己的新闻评论品牌, 在众多的声音中应该争取自己的话语权。

就功用而言, 电视新闻评论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在强化官方意识形态宣传的有效性、疏导社会群体的不满情绪、凝聚不同利益团体的共识方面, 电视新闻评论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社会转型期, 批评报道的正面效应正日渐受到重视, 不再被简单视为对党的权威和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挑衅, 而恰恰是对这一权威强有力的维护。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收视对象是普通老百姓, 在社会转型期, 他们对自己所遭受的某些不公非常关注, 对以批评曝光社会丑恶现象、进行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新闻评论更是信赖, 让他们觉得有一个说话的地方, 有利于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同时, 在电视传媒的企业化转型过程中, 作为营利机构, 收视率被奉为第一准则, 商业因素的过分侵入, 或多或少地损害了电视传媒的权威性, 而新闻评论节目的存在, 对电视媒体的权威而言是一种重树。

贵州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的现状

贵州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端, 从《透视镜》、《今晚十点半》、《第三视线》、《旋风报道》, 直至2006年停播的《今日视点》, 这些电视新闻评论曾经都为树立贵州电视台的品牌和权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客观来看, 因为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 这些栏目在发展中, 都无一例外地遇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 星星之火始终汇不成燎原之势。因此, 新闻评论要成为本台的支柱和品牌也就无从谈起, 其应有的对媒体本身发展的贡献一次又一次地消失在起起落落之中。反观别的电视媒体, 则另有一番景象。从全国范围来看, 电视新闻评论是拉动电视整体改革的先锋。中央电视台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 直到今天的《新闻1+1》, 可以说, 从栏目发展到整个新闻频道, 无一不是电视新闻评论催生出来的, 就在这个过程中, 央视的大台形象得到了塑造和强化。

自从2006年贵州电视台唯一的一档电视评论类节目《今日视点》改版为法制类节目后, 新闻评论节目化整为零, 散见于不多的新闻节目中, 而且回归到重报道轻评论的传统上。

回顾过去《今日视点》的得失, 对贵州电视台今后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发展无疑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随着信息渠道多元化和受众群体不断被细分, 电视节目的生产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 观众需求与时俱进, 而栏目的基本模式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观众难免出现审美疲劳。栏目和节目在舆论导向、适应受众需求和市场要求三方面出现了卡壳, 主要表现在:

1.栏目运行多年来, 栏目结构和节目样式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 节目形态比较单一。而观众的结构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媒介竞争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受众需求在变、环境在变, 而节目本身缺乏相应的变化, 事实上这也是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普遍存在的硬伤。

2.节目内容和形式单一。内容的单一使选题过于集中于以揭露曝光为主, 而在现实的环境下, 许多题材无法做更深入的采访报道。观众的胃口越来越大, 其他媒体这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多, 相比之下电视新闻节目就显得技不如人, 时间长了还会使观众产生新闻评论的功能就只是揭露和批评的感觉, 节目选题不能关注更为广泛的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此为其一。再者形式的单一使节目的表现过于严肃而缺乏亲和力, 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使节目和观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节目主持人没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 结果是主持人不能形成个性, 最终导致栏目个性的缺失。

3.节目缺乏灵活性和时效性。长期以来, 《今日视点》对时效性比较强的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 这是栏目的软肋。一件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事件, 《今日视点》往往要在几天以后才出来, 制作周期过长。在新闻的发布和对背景的分析上都比报纸晚, 节目应有的冲击力和公共舆论的积聚就这样在缓慢的节奏中被消解和弱化掉了。传播学要求, 媒体要“通过对当天关系到公众事务的新闻和观点的传播, 来形成公共舆论”。从这个角度来看, 《今日视点》中的“今日”只是节目生产者认为的“今日”, 而非受众认可的“今日”, 因为很多题材对于观众来说已经是昨日、前日甚至是往日了。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出路

评论一度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专利, 而央视如今在《新闻联播》里也建立了评论员机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更是在所有的全天直播的新闻节目里随时切入新闻评论员的访谈。

新闻评论节目对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效果正日益显现, 但开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既不能单凭主观意志, 也不能完全单纯依照观众的口味和市场需求。媒体的政治属性要求它必须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了解大多数观众需求的同时, 应当努力把握不同层次的观众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 所以, 要注意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结合起来;把弘扬主旋律和群众喜闻乐见结合起来;宣传与服务并重, 从而实现对舆论的控制和引领。在这场舆论制高点的争夺战中, 评论员正日渐成为意见领袖, 因此, 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 既是媒体市场竞争的需求、观众的需求, 更是国家舆论引导能力的战略需求。

对贵州电视台而言, 要重振新闻评论的雄风, 关键就是引入新闻评论员, 解决“谁来说”的问题, 光靠传统的衣帽光鲜唇红齿白的主持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试想假如凤凰卫视没有了曹景行、央视没有了白岩松, 他们原来主持的节目又有谁会去关注呢?

新闻评论员分为媒体型评论员和专业型评论员。曹景行和白岩松都属于媒体型评论员, 为军事迷耳熟能详的张召忠则属于专业型评论员。评论员从哪里来, 来源有二:专业型评论员面向社会征集;媒体型评论员要靠自己培养, 可为资深的记者和主持人提供一个上升空间。

评论员通过自己的眼光来选择和解读当天大事、要事、贴心事、有趣事, 努力延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小新闻、大背景、细评说、有个性。以小新闻为由头, 找到专业化和大众化的平衡点,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 从而形成一定范围的舆论氛围, 成为舆论引导的中坚力量, 使评论作为一种精神渗透在电视媒介中并使之大众化。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篇9

以新闻立台为方针, 立足本国国情, 塑造核心竞争力, 电视新闻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生存、发展、壮大。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是新闻节目制作中的相当重要的工作, 新闻编排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电视新闻节目是否能通过特色的新闻编排“吸引观众”, 对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只有真正遵循新闻价值, 让新闻贴近观众, 让观众感到“画中有我”, 才能达到新闻的传播和宣传效果。可以说, 电视新闻的编辑水平和编排艺术,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与核心竞争力。

在新闻节目编排上我们提出了“编排艺术”这一概念, 通过对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手法的研究和分析, 阐释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应遵循的主要原则。随着电视新闻制作水平、传播方式以及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 编排的技术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由初期的简单式的排列方式发展成为目前的组合式、立体化编排。编排艺术是对当前编排思想的一种总结和提升, 在坚持电视新闻节目真实性的前提下, 通过采用不同的编排艺术手法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一、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艺术

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台或其它电视制作机构制作的、供播出或交流的具有特定内容、形式、品质的电视新闻信息产品。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是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前的一系列具体编排、组合工作。新闻节目的编排就是将节目编排视作一门艺术, 通过一套节目的排列组合反映出编排者的各种意图和目的, 赢得受众的关注。

第一, “水平策略”, 又称“全盘式”或“横带式”的节目编排艺术。它主要是根据特定的收视习惯, 在每天的同一个时段播出同一个节目, 播出时间通常是周一至周五。该编排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依靠长时间形成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来吸引电视观众的持续关注, 培养电视新闻的忠实观众。这种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策略在许多电视频道中被广泛应用:大多数白天的电视新闻节目以及专栏节目都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播出。这种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策略, 就会形成一种电视新闻节目与电视观众之间的特定约定, 每一个电视新闻节目的忠实观众都会在特定时间“准时赴约”。

第二, “垂直策略”又称“版块式”的节目编排艺术。就是将目标观众相同或相近、内容相似或相近的多个节目组合到一起, 在同一个时段连续进行播出, 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版块”, 起到吸引相同“视听趣味”观众的作用。这种电视新闻的节目编排艺术性策略的优点是根据观众“延伸收视”的习惯, 可以使电视观众在看完一个电视新闻节目之后, 达到连续收视的效果。

第三, “棋盘策略”。“棋盘式”节目编排与“水平式”节目编排恰恰相反, 它是在每天的同一个时段播出不同的电视新闻节目。当“水平策略”运用过多, 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感到厌烦的时候, “棋盘策略”可以带给观众一种视听上的新鲜感。

二、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中存在的问题

1. 编排艺术手法单一

新闻编排讲求新闻体裁的多样性。要根据报道要求和重点对新闻进行体裁架构的设计。报道体裁是根据报道任务需要确定的, 不同的报道内容或任务, 需要运用不同的体裁。因此, 要以艺术编排的思想提升新闻节目编排质量, 发挥新闻传媒的中间桥梁作用。

2. 消极编排缺乏创新

编排的艺术性是新闻编排的重要特点, 也是新闻报道价值的最终表现。对需要报道什么、如何报道、什么时间报道、报道到什么程度, 从哪个角度报道、对新闻节目传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编辑在整个节目制作中应处于核心地位, 主动地对新闻节目进行创新编排, 不能因循守旧。

当前我国有些电视新闻节目为了追求收视率, 一味追求编排的艺术性, 但却忽视了新闻传播的实质, 编排的节目缺乏创新, 无法满足受众收视需求。

三、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对策研究

1、要充分重视受众研究对新闻节目编排艺术的重要性

受众研究是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研究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受众群体的研究, 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编排艺术手段, 改进播出效果。及时为媒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反馈民心民意, 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文化因素是节目编排艺术的主导思想

文化因素是贯穿节目编排艺术的主导思想, 作为以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工作者需要处理好文化传播与收视率之间的关系, 不能为了实现较高的收视率而放弃文化传播的主导思想, 也不能单单为了实现文化传播而不顾及收视率, 两者是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当两者发生冲突时, 我们应坚持文化因素第一的原则, 满足受众群体对文化消费的需求。

3、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全方位编排

电视新闻节目不能仅注视某一类型的群体, 更不能以领导满不满意作为办好新闻节目的唯一标准。应尽最大的包容性, 在有限的时段内扩大受众热切关注的有效信息量。从新闻播报内容来看, 节目内容可以是正面的, 也可以是反面的。从新闻播报形式来说, 可以现场采访, 也可用过往的新闻资料。通过全方位的编排艺术手法对新闻节目进行有效组合, 往往会产生“1+1>2”的宣传效果, 发挥新闻价值更大的作用。

4、创新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手法

一成不变的新闻节目的编排艺术手法, 受众会感到厌倦。电视新闻的编排艺术形式不仅包括对每一条新闻、每一种形式的处理, 更加强调整档新闻节目的和谐与协调, 以期达到播出上的优化组合。如在同一档次的新闻节目中, 长消息堆积在一起, 会使受众感到疲倦, 变换编排方法, 在其中插入几则短消息, 效果将会好些。

浅论电视新闻节目的电视化 篇10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系统越来越先进, 尤其是非线性设备的出现, 使电视画面的特技处理与普通的剪接相差无几。另一方面, 电子特技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效果越来越奇妙, 其效果超出我们的想象, 几乎到了想做什么效果就能做成什么效果的地步。电子特技为我们制作特殊的效果提供了方便, 为我们修正前期拍摄的不足提供了可能, 也为差别较大的镜头之间的连接提供了多种过渡方式。

一般情况下, 电视新闻节目对复杂的电视特技手段是排斥的, 是因为特技会使纪实性的新闻画面失去其真实朴素的面目。但是, 一些简单的特技, 电视新闻节目还是能接受的, 并且是很必要的。如美国9.11事件新闻报道中就运用了慢动作镜头播放了飞机撞向世贸大厦时的瞬间情景, 广大观众十分清晰地看到当时事件发生的过程, 对事件表达得更清晰更切。叠划也会使镜头之间的连接变得柔和顺畅, 加强镜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介绍黄山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新闻节目中, 编辑的有关黄山的画面就采用了连续叠划的特技效果, 使云雾缠绕的黄山看起来风光无限, 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再如, 新闻短片《俯瞰浦东新变化》中, 编导运用了屏幕分割特技, 将大都市现代化的壮观景色与过去陈旧落后的面貌对照在同一个画面中,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突出了巨变的主题。

可以说, 特技是电视新闻画面的锦囊, 运用诸多画面语言元素来加以处理, 会起到增强新闻画面典型性、新颖性、审美性的作用, 会使新闻画面更为流畅, 更为生动活泼。这些艺术化的处理更应是我们电视新闻节目可以移植的。

二、插入丰富的图像资料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

在我们的新闻节目中, 画面资料的运用并不十分普遍。在行业新闻里, 如工农业生产、经济统计周期、历史总结回顾、市场情况调查等, 许多内容是可以借助于图像资料完成的。尤其是已过去的新闻背景, 或者是抽象的新闻内容, 在利用解说进行说明的同时, 可以编辑上事先准备的图像资料, 以增加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丰富新闻节目的画面语言。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有关国外经济形势或经济动态的报道多是借助于国外的图像资料完成。为了使资料和当前采访的画面有所区别, 往往采用适当的特技形式进行简单的处理, 例如划像出入、加边框、影色调反差处理等。无论是综合报道还是某一行业的专门的报道或者是人物新闻和社会新闻, 资料的收集都很重要。要做出深刻的报道, 只靠短暂的采访一般难以做到, 大量占有和收集资料对成功的报道会有很大的帮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们一些会议新闻报道, 其场面毫无新意。如果在这类冗长的新闻节目中插入与会议有关的资料, 将会使报道看起来更加生动直观。

我国许多电视机构已经电脑化、网络化, 非线性编辑大量采用, 资料的收集、保存和查询已十分方便, 各个电视台都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资料库。记者制作新闻报道时, 就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新闻资料, 使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更具准确性、权威性

三、采用动画手段以配合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表述

动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也可以使用以补充画面的不足, 增加视觉效果, 丰富画面语言。有时一些关键的电视画面不能拍摄到, 制作一段动画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编导及动画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新闻信息, 设计出切合内容的、新颖的动画表现形式, 更好地加以表述。

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并随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央台在当天的新闻节目中滚动播出了这条消息。我们看到的一组画面中, 依次有飞船随火箭升空、飞船在太空遨游、飞船穿破云层进入低空、飞船着陆、返回舱回收等, 清晰完整。其中火箭升空, 飞船穿破云层低空, 返回舱回收是摄象机实拍的画面;飞船在太空遨游、飞船着陆则是由动画制作代替的。由于这两段动画制作的相当精彩, 使我们对飞船的整个飞行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某市台在新闻节目中曾报道该市政府决心创办“森林城市”, 要下大力气拆违建绿的消息。观众看到的画面是城管部门拆除违规建筑的第一天各区的执行情况, 呈现在屏幕上的是被推倒的违建房的残余和零乱的现场。相对的解说词却是“……拆违建绿使我们的环境更宽敞了”, 这显然是声画相悖的。编导的本意是正面宣传政府的政策, 为创办“森林城市”在市民中引导舆论。如果这组画面运用三维动画技术把“未来”插入片中, 就会更好地表达编导的初衷, 升华主题。

再如, 有关煤矿生产事故、飞机空难等灾难性新闻的报道也都可以运用动画手段来帮助观众弄清事件的原委、分析事故原因。这些也给新闻类节目的制作带来新的研究课题。

四、有声语言包含了大量的听觉信息是新闻现场重要的素材

在动态感强烈的新闻事实中, 声音的作用十分明显。在电视新闻节目里, 声音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新闻现场音响, 一类是对当事人的采访, 它们都是新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新闻作品时, 编导对这两类声音都要尽量采用。现场音响的效果是任何文字描述所达不到的, 给现场音响留出一段时间会使新闻效果增色不少。好的现场效果音响可以直接采用, 也可以与解说词混用。

曾获得中国电视新闻奖的消息《巴格达遭空袭纪实》就很好地运用了现场声音, 炮弹的火光划破夜空, 炮弹的呼啸声和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记者站在新闻中心的平台上, 现场的爆炸声之大甚至淹没了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的声音。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对现场音响无法记录和报道, 只好采用语言描述的办法。我们在报上欣赏过生花妙笔流淌出来的飞扬文采, 或许会在收音机里听到近在耳旁的自然之声, 但是我们若在电视上看到声画一体的新闻现场, 心中就会荡起绝对不同的真实感。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 同期声采访也是很重要的。被确定为访谈对象的有关人员或者与新闻事实有着直接的关系, 或者能够做出客观权威的评判, 总之, 访谈的内容提供了新闻事实有关的重要信息。记者与访谈对象面对面进行交流的形式直接提供了更丰富的新闻信息, 它胜过记者或播音员的转述, 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它与新闻事实现场画面同样重要, 有些地方台往往忽视了新闻画面的有声语言。在国外, 如果采访不到直接的当事人, 只有记者的转述, 这样的动态新闻往往被认为有可能是虚假的。

丰富听觉信息, 再现真实现场, 使电视新闻可听可看, 是给观众提供纯粹的电视化新闻节目的重要语言元素之一。

五、音乐语言能增加画面的视觉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电视音乐起源于电影音乐。我国的电视台刚成立时, 播出的电视新闻节目全部配有音乐。那时, 由于人们对电视新闻的认识尚在原始阶段, 同步录音还做不到, 音乐的使用为新闻增加了效果。现在的消息类电视新闻中很少能够听到音乐, 但这并不说明音乐完全就不适合于电视新闻节目。

美国的火星探测器发回火星表面照片的新闻就曾很好地运用了音乐的手段。图像经过电脑处理, 一个巨大的、快速旋转的、火红的星球美丽无比。这段持续20秒的录象片配上了雄壮的音乐, 画面与音乐浑然一体, 震撼人心。

在一些软新闻里, 适当地配上一段效果音乐更能增加新闻的综合效果。比如当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一件工艺品、一处风景、一个人物、一段往事时, 我们就可以配上适当的音乐加以烘托。音乐在表现情绪时, 与画面的视觉艺术效果是相同的。画面的色彩、构图、光效、影调、拍摄及剪接技巧、画面中的人或物, 以及一段画面所表现的内容都可以承载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内容, 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一段音乐, 能够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作为传播媒介, 报道新闻仍然是电视媒体的主要功能。新闻节目历来就是电视节目的主体, 而且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整个电视台的实力。随着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发展, 新闻已逐步渗透于各类节目中。手段单一、制作简单的电视新闻节目已很难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电视媒体是社会思想和社会潮流的推动者, 是当前最有效的大众传播媒体, 有义务把具有深刻社会价值的新闻事件告知社会大众, 以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 推动社会的进步。在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基础上, 电视新闻工作者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创新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样式, 完善报道功能, 改变以往“简、浅、表”的现象, 追求电视新闻节目电视化的完美表达。

摘要:电视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 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 记者或编导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 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 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编导应充分考虑特技、图像资料、动画、现场声、音乐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 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阐述和再现, 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电视新闻节目剪辑中的交流 篇11

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日益流行的今天,观众已经不满足解说加图像这种证明式的新闻,而要求新闻节目能够更客观生动地展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矛盾性、丰富性。新闻事件的过程、环境状态、情感特质必须通过声画形象的交流来实现,因此,剪辑中的“交流意识”,应值得我们重视和研讨。

1.电视新闻节目的剪辑,首先要根据编导构思,选择合理的剪辑结构,体现主题交流。

编导意图决定节目的结构和表达,电视节目的编导意识常见有三种主要结构形式,有开门见山地按照时间的顺序平铺直叙;也有以新闻事件的结果和影响倒叙开头,然后从头说起,留下悬念引起观众兴趣;或从新闻事件的某一点入手,依据逻辑顺序层层深入,用事实揭示问题及原因。这三种编导结构形式需要通过不同的剪辑顺序予以体现,根据内容选择素材、安排结构、排列顺序进行剪辑。不同的结构排序有不同的效果,适用于不同的新闻题材。

2.抓住故事情节进行剪辑,体现与观众的情感互动和思想交流。

电视画面主体通常由人来充当,人是表现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主题,而这一主题的表现往往要有赖于人物的曲折故事,观众对人物的关注需要以故事的情节作为载体,它能直接与观众形成思想情感的互动,引起共鸣。剪辑时除了尽量表现人物之间的形体交流的连贯和流畅之外,更应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反映或者记录人物情感的典型情节或细节,从而使节目更有生命力。

电视是以具体的形象传情达意的,通过镜头所记录的细节,可以直观传达被摄主体的情感。新闻事实的细节蕴含着潜在丰富的情感信息,运用得当能有力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主题。细节是新闻环境中具体特定的事实,有见微知著的魅力。在电视新闻节目剪辑中,那些具有表现力,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反映事实真相的

典型情节、细节,往往成为节目引人注目的兴趣点。

3.运用空镜头和蒙太奇等剪辑手法,实现关联画面意义上的内容交流。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运用现场的空镜头配以解说词、音乐的渲染,是叙述事实,表达情感时常用的剪辑手法。空镜头画面只要与表现的主体密切相关,就可以赋予情感内涵,使主体形象得到升华,给观众带来更多的遐想和回味。

蒙太奇的视听觉语言,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的。在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中,被采访者对事实的叙述及抽象事物的介绍,常常是新闻的重要内容。为丰富画面,增强节目的可看性,我们经常会在人物介绍过程中插入与讲解内容相关的画面来代替被采访者的叙述表达,将具体的画面事实呈现给观众,用影像描述被采访者的说话内容。这样的蒙太奇符合人们思想活动中联想的习惯。我们还可以利用想象、幻觉和人的意识活动的种种习惯来进行镜头的蒙太奇组接,增强画面内容的交流,让观众清晰流畅地看懂电视。

4.将画面主体语言和动作的反应呈现给观众。

画面主体的语言动作和它所引起的反应是画面内容交流的重要形式。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我们经常会在一个动作镜头后接这个动作的反应镜头,这样的剪辑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可以加强动作感、现场感。

5.新闻节目的剪辑,要在画面形式上体现交流。

画面形式是电视节目的基础,把握画面的形式特征,合理安排画面也是实现屏幕交流的重要方面。电视画面的形式因素包括景别、角度、镜头运动方式、线型、色彩、影调等等,剪辑要把这些因素处理得自然和谐,达到整体效果的最优。

a.景别的安排

景别的存在形式、变化方式和排列规律,表面上是一种视觉方式,而实际上则构成了电视片独特的叙事、表达方式。在一个叙述段落中如何来安排不同的景别,没有固定的规则,巧妙运用景别却能达到不同的叙事和审美效果,从而与观众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一般来说,在剪辑时考虑景别变化的依据主要是叙述清晰、视觉流畅与情绪气氛吻合。如:由全景到特写的递进式景别组接,符合人们由远及近的视觉习惯,给观众平稳流畅的视觉感受。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营造特定的情绪气氛和某种表现目的,也可采用非常规的景别组接,如相同景别的镜头反复组接、远景组接近景甚至特写等,这样造成强烈的对比和视觉上的震惊效果,营造非凡的视觉氛围,引起观众的心理震撼。

b.角度方向的选择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对话,或者被采访者之间的对话,常常是两个人说话近景的相接。两个同向角度的镜头,或者两个画面主体的方向一致,必然不顺畅,必须使用画面主体方向相对的镜头,才能造成交流感,使整个段落流畅。

c.运动镜头的对接

节目的节奏不仅体现在镜头长短这一时间因素上,还体现在镜头本身的运动和镜头内主体的运动这些空间形态上。画面主体的不同运动形态和动作幅度,会产生不同的节奏感,如奔驰的小汽车与路旁的等车者所形成的节奏是截然不同的。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通过剪辑把运动镜头组合到一起,往往能非常到位地表现画面主体的情绪、情感节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总之,在电视新闻的剪辑中树立交流意识,把握电视新闻内容和镜头形式的交流方式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剪辑在电视新闻工作中的作用,也应该有助于电视新闻剪辑的实践。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探析 篇12

1.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李长春同志在2003年的《求是》杂志上, 曾对“三贴近”原则进行了细致分析和内容阐述, 即新闻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民生新闻节目, 宣传口号是“老百姓自己的新闻”,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随后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栏目提出“忧百姓之忧、急百姓之急”的宣传口号, 也贯彻了“三贴近”的原则, 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民生新闻之所以火爆, 正是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百姓的视角出发, 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平民百姓, 从而受到老百姓青睐。

2. 符合本土化的地域优势

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丹·拉瑟有一条后院篱笆原则 (Back-fence principle) , 意思是说人们在一天工作结束后, 两个家庭妇女在他们家后院的篱笆旁聊天时谈到的内容, 往往是她们一天中最感兴趣的事。因此我们的电视栏目, 抓取新闻点时, 也必须抓取最能引起广大民众关注的话题, 而最能让受众感兴趣的莫过于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也就是本地发生的新闻。

3. 采用口语式的播报方式

著名学者哈贝马斯著名的“公共领域”和媒介关系的论述, 指出媒介在传播方法上要讲究“家常化”、“口语化”, 要架起媒介和公众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因此电视新闻栏目所强调的“口语化”, 目的就是搭建电视和观众的桥梁, 尽可能地拉近电视与广大受众之间的距离, 使得老百姓感觉民生电视新闻就是咱们自己的节目, 真的是关心咱们自己的日常生活, 有种平易近人的亲切感。比如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 主持人用地道的济南话说新闻, 一开始从语言上就抓住了济南市民尤其是老济南市民的心, 风格也比较轻松活泼, 得到了本地观众的喜爱。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走向

1. 提升品质

如今, 受众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 如何在全国众多民生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 成为电视人的第一选择?“内容为王”是永不过时的一条真理, 一档节目能够生存且长期发展下去, 必须从内容入手, 用精品内容抓住观众的遥控器。

(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 正面宣传的方针,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民生电视新闻也是如此,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充分认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以客观公正的精神, 确保思想不偏离方向, 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 挖掘报道深度

内容上不仅要注重舆论导向的问题, 更要解决好节目内容对社会甚至各阶层的深层意义等问题。民生新闻相对于其他新闻, 价值点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事一报、就事论事的肤浅表面上, 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搞笑取乐, 愉悦受众的感官层面上, 而是应该眼光再高一些, 问题再看深一层, 注重挖掘新闻背后所体现出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 树立品牌

未来媒体间的竞争, 将是品牌的竞争。各民生栏目应在稳固品牌影响力的同时, 进一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进而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是品牌栏目未来的发展方向。

(1) 打造品牌主持人

主持人是一个栏目的代言人, 他受观众的关注度和喜爱度直接影响着此栏目被观众认可喜爱度的高低。因此主持人一定要有吸引观众的本领, 必须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标志, 使自己和栏目成为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品。

中国传媒大学应天常教授在《节目主持语言学》中指出:“语言个性是在长期实践中磨练出来的, 语言的学习、积累、比较、检验、运用、创造, 伴随‘有心人’的所有语言活动, 主持人要在思维、感受和语言上下工夫。观察得更细一些, 思考得更深一些, 联想得更丰富一些, 在‘换一种说法’上动动脑筋”。因此, 作为一档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更应该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从而形成栏目收视率的推动力。一方面要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 加深文化底蕴的修养, 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要充实自己的电视语言, 以朴实的风格、鲜活的语言, 对栏目精心构思, 从而完成节目的再加工。

(2) 打造品牌

对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来说, 把节目从包装到内容做好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要想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全国众多电视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 成为收视率的王牌, 那就要树立节目品牌, 加大推广宣传力度。首先, 要根据节目定位和风格, 有针对性地在频道, 甚至可以考虑在同省不同频道不同时段多频次地插播节目形象片和宣传片, 利用各种途径宣传栏目。其次, 要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等受关注度高的日子策划一些节日特别节目, 或是组织一些现场活动, 增强和改善电视与公众的关系, 拉近二者的距离, 为提高新闻传播影响力创造条件。最后, 有条件的话, 可以考虑建立自己的形象识别系统, 通过标志、栏目风格包装等外化的东西, 来强化节目的整体形象。通过以上的措施和宣传推广, 节目特色会更加明显、理念更加突出, 从而在观众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3. 增强创新

上一篇:北方国际有风险下一篇:外语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