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节目

2024-10-26

新闻热线节目(精选11篇)

新闻热线节目 篇1

目前, 许多广电集团一线新闻各部门大都开设了电话、短信服务热线, 有的部门甚至开通了微博、微信互动功能服务热线, 这些新闻热线的开设对记者查找新闻线索、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实际生活问题、对栏目质量和信息量的提升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各部门使用的新闻热线信息各不相同, 服务电话号码林立、各自为战、服务分散、名目繁杂, 让人无所适从。一方面是社会群众不可能记住那么多号码, 也不知道打哪个电话好, 尤其是遇到紧急问题向媒体爆料、急需咨询、投诉帮助时, 更是无法及时准确拨打相应的电话, 多数的新闻热线电话号码连一线记者都难以记住, 更不要说他们了, 以致白白错失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这对节目的独家播出是个重大损失;另一方面新闻服务热线对各部门自身新闻、专题节目有用的线索就使用一些, 而许多对本部门目前用不上的线索但对其他部门却非常有用的线索却轻轻带过, 或是应付了事, 造成新闻大量线索白白浪费;其三也造成不少服务热线功效大打折扣, 浪费人力、物力, 甚至是形同虚设, 真正难于发挥本地新闻节目对信息来源、监督、投诉、便民等的有效发挥, 社会群众对此也颇有微词。当许多新闻记者还在为新闻线索来源而发愁苦恼时, 社会上许多群众却又为找不到反映投诉的渠道而闹心。因此说, 加快整合新闻服务热线, 使社会群众和新闻记者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这对我们提高新闻节目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 我们正在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和全国新闻战线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员培训活动, 如何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桥梁媒介和社会公益的正能量作用, 这不仅是党和政府及受众的要求, 也是我们广电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需求。

因此, 如何整合新闻热线, 构筑节目播出的独特视角, 形成宽广和深度新闻节目洼地, 将为丰富今后新闻节目起到积极重要作用。

一、建议整合服务热线, 设立“便民一号通”业务

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 租用电信、移动等窗口服务团队, 设立面向社会的“便民一号通”业务, 选取易记的号码向社会发布。在“便民一号通”发展的初期, 对现有各类新闻热线电话号码可以实行双轨暂时保留, 等“便民一号通”被群众认知、认可, 深入人心后, 便可以正式取代原热线号码, 让老百姓真正享受信息时代的便捷。同时利用集团对提高机关效能建设、节约办公经费、减少人才岗位设置的有利时机, 组建部门加快整合和规范全集团范围内各类热线电话、语音留言、微博、短信业务, 减少成本, 减员增效, 实现“统一受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目标, 实行一个平台多个号码接通, 对群众的爆料信息来源进行电子分类整理, 分为轻重缓急分解到各个一线新闻部门, 使各部门节目得到第一手信息进行抢先播报, 从而有效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 以此提高社会群众对广电集团的认同度和美誉度。

二、建议整合服务热线, 寻找原发性独家新闻信息

加快整合新闻热线的目的, 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扩大社会信息量, 快速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机制, 寻找原发性独家新闻信息。充分利用厦门人手一台手机的优势, 采用赠予电信充值卡、小礼物和个人影像等奖励方式, 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 能立即想到热线、微信、微博号码, 使他们真正成为新闻热线的爆料者, 快速、全面无死角地进行新闻信息的传达, 从而使我们的新闻热线的触觉神经分布到全厦门。针对社会民众提供一切有新闻价值的现场线索, 我们平台迅速分解各部门, 组织记者快速前往现场拍摄热点、难点, 深入事发现场、求证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当事各相关方面, 展开后续深度调查、专题探讨等, 使我们节目成为第一现场, 成为第一家信息发布者。

目前在整个新闻媒介中, 新闻资源同质化非常严重, 竞争激烈无序, 不但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而且对新闻资源的一次性开发也使新闻资源浪费严重。我们知道经营媒体其实就是经营信息, 新闻信息抢先一步就抢到收视率和观众群, 能使有限的新闻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以最小的营运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宣传效应, 这也是许多城市电视台的成功之处。但要使我们集团在新闻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不断地开发挖掘服务热线资源, 多方位多角度为观众提供他们急需知道的新闻资讯, 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集团的新闻竞争力。

三、建议整合服务热线, 强化信息渠道的拓展

如何强化信息渠道的拓展是新闻热线需要主动出击和思考的战略任务。目前广电集团的新闻热线来源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制性的新闻线索源;二是采编人员都是新闻源;三是新闻同业提供的新闻资源。渠道的拓展为媒体赢得了充足的新闻源, 这是我们媒体获得竞争力的有利条件, 但是一次性的开发利用也会使这些优势丧失殆尽, 因此, 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每一条新闻线索, 通过分析不断地挖掘已有线索的新闻价值, 使新闻的效应和影响力得到延伸。

四、建议整合服务热线, 加快“旧闻”的再挖掘

“旧闻”的重新发现和再度延伸, 是对新闻节目进行深度剖析的具体表现。服务热线不单只对社会群众来电来访进行服务, 还应强化对“旧闻”再挖掘创新方式的转变。现在很多媒体只重视独家的、第一手的、最新获取的新闻线索, 殊不知旧闻中蕴含着丰富的新闻。因为新闻事件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不断地会出现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 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资源, 那也是对新闻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新闻价值极大的蔑视。许多有经验的记者就是善于抓住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不放手, 不断地深入发掘新的情况, 新的问题和新的思路。

五、建议对虚假不实的信息来源, 应认真加以甄别

在正确舆论导向下, 追寻事实的真相, 真实地报道事实, 是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也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因此, 新闻热线应对社会群众爆料的信息来源加以查证和甄别, 防止被不法之徒利用提供捕风捉影、编造传播尚未被证实的小道消息, 或无中生有、炮制引发轰动效应的“独家新闻”, 这不仅侵犯他人权利, 背弃自身良知, 而且也严重损害媒体自身公信力, 影响行业信誉, 败坏社会风气, 是新闻界的“致命毒瘤”, 我们对这种爆料虚假不实信息的社会群众要出台制度和措施加以惩治。同时也要加强对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严格把关, 防止为片面迎合公众需求追求收视率和市场份额, 放松了对新闻的把关, 给虚假新闻以可乘之机。

参考文献

[1] 徐和峰:提高城市电视台竞争力的路径探索[J];青年记者;2008年34期

[2] 胡晓红: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生存发展策略探讨[J];新闻传播;2011年06期

[3] 张晓光:“硬”新闻也要做好“软”包装[J];科技传播;2012年07期

[4] 陈伟:城市台自办栏目创新与节目资源整合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远栋:清新贴近权威发声——如何提高地方电视台时政栏目的竞争力[J];新闻天地 (下半月刊) ;2011年03 期

新闻热线节目 篇2

现场连线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委、农业、畜牧、农经中心:

根据省政风行风评议领导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行评办”)和省农业厅的安排,我市农业部门将于4月19日(星期一)参加省行评办在省广播电台举办的《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5月6日(星期四)将参加《政风行风热线》反馈节目,节目将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要求各单位负责人同步在线收听,对听众提出的涉及本地区、本单位的问题,采取电话连线的方式进行现场解答或解决,节目直播中除省厅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在直播室解答外,市、县(市、区)农委,农业、畜牧、农经局(中心)领导和相关科站负责人或专家也要在线收听并做好观场解答准备。为做好热线及反馈节目,确保直播质量和效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直播时间

热线节目 4月19日(星期一)17:05—18:00 反馈节目 5月6日(星期四)17:05一18:00

二、参加人员(一)省农业厅:

1、直播厅:省厅领导、省畜牧兽医局、种植业处、经营管理局、省农业种子总站、省果业工作总站、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局、处、站领导或专家。2.备播厅:省厅政策法规处、科技教育处、新农村建设指导处、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站、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畜禽繁育工作站等处站领导或专家。

(二)市农业委员会

委领导、市畜牧兽医局、农业科、畜牧科、法制科、科教科、新农村建设科、经管站、种子站、执法队、植保站、防检站、繁育站、果业站、技术站、土肥站等单位的科站领导或专家。

(三)各县(市、区)农委、农业、畜牧、农经(局、中心)根据本单位情况确定1名熟悉农业、农村全面工作的委、局、中心领导在线收听连接。

三、会场准备

(一)各单位要准备专门收听节目的会议室;(二)确定1部节目专线电话;

(三)准备并调试好收听设备,收听频点为: 忻州 中波1269千赫 调频95.7兆赫

如果当地没有广播设备或者收听信号不好,可以采取网上在线收听的方式:

请按如下操作方式:

在“百度”里搜索“山西视听网”,可以看到“山西广播电视台网上直播点播”(页面的第二个即是),然后进入“山西广播电视台网上直播点播”页面,页面上方可以看见“广播、电视”两个小齿轮,点击“广播”,然后再点击左面手指所指的方向的“1”

2(直播: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就可以实现网络同步在线收听了。如果还不播放,说明电脑没有安装播放器,请马上下载Rerl播放器。

四、有关要求

(一)节目面向全社会直播,体现到农业部门依法行政和服务基层的质量和水平,要求“一把手”上线,各单位要精心组织,认真准备,严格按要求参加节目,借此进一步提高农业部门的社会公信力。

(二)参加人员在节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与农民群众平等对话诚恳交流,树立部门和行业的良好形象。各农业部门领导和负责人,要以诚恳负责的态度与群众平等对话,力戒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态度冷漠、表述不清等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对农民群众提出的问题,要态度热情、不推不拖、负责到底,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对群众提出的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要坚持原则,把道理说清说透,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对不属于本部门、本行业职能范围的问题,要帮助转达到相关部门办理。

2.上线解答问题的人员要认真记录听众提出的问题,解答要选用合适的语句,尽量保持语调平稳。如遇听众无休止的、反复的说话,应说一些积极的话来接过话题,适当进行控制,如“您对我们委、局这么关注,很让我们感动,向您表示感谢”或“您的时间很宝贵,我想……”

3.解答时,保持足够的冷静但又不失热情,运用相关政策尽最大可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多加入“十分理解您的心情”、“一定尽我所能替您解决这个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我把我的电话留给您,随后给您详细地解答”。杜绝出现态度不好,向群众发火等现象,避免用“你的问题向当地部门反映”、“你把有关材料寄到……”等推诿的话。

4,不上线人员要认真听取听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地给上线人员提供相关政策依据,出主意、想办法,尽量使群众满意。

(三)要真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各农业部门对群众反映的每个具体问题要认真对待。对责成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调查解决的问题,必须回访当事人;对事实不清、处理不当、当事人有意见的,要继续落实解决。省行评办和节目组将会对相关问题回访当事人,对不认真核实情况、不及时解决问题的单位会严格进行督办。

(四)各县(市、区)农委、农业、畜牧、农经局(中心)收到本通知后,要认真组织好本单位《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现场连线工作。务于4月16日(星期五)16:00时前,将本单位在线收听连线的领导和相关科站负责人或专家姓名、职务(职称)、手机号码,节目专线电话号码统一整理,以电子邮件形式上报市农委纪检监察室。如有人员调整,需提前2天电话告知市农委纪检监察室,同时以电子邮件报于市农委政风行风邮箱。

(五)要求各县(市、区)农业部门相关领导,科站负责人在《政 4 风行风热线》上线时段,所提供的电话保持开通,并做好观场解答准备。

(六)热线节目结束后,各单位要及时将有关情况和处理结果于4月22日前以电子版反馈给市农委纪检监察室。

联系人:王丽霞 白建平联系电话:3020042 电子邮箱:gybjp0806@yahoo.com.cn

新时期广播热线节目之我见 篇3

节目中听众所反映的问题,如采暖期到了,自家的暖气不热;自己是残疾人,在就业中遇到困难等等问题。在给这些逐个个体解决问题的同时,笔者逐渐发现,如果热线节目仅仅只是单纯对每一个个体问题进行单一的回复,那么,热线节目就逐渐变的面窄而单薄,只能吸引反映问题听众的关注,很有可能为此而丧失更多的听众。那么如何使这种解决逐一个体问题的节目吸引更多听众的关注呢。在工作中笔者发现,那就得将这种逐一的个体问题普遍化。比如,有听众反映采暖期自家的暖气不热,那么笔者除了要了解为什么这位听众的暖气不热,需要跟那些部门联系,这些部门的回复是什么外,还要了解更多的有关采暖的政策。这样在节目中我们不仅给这位听众回复了问题,还同时给他传递了有关采暖的政策,更重要的是给处于采暖期的更多普通受众传递了采暖政策,使他们知道一旦自家暖气出现了问题该如何解决,也同时使他们在收听节目时,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吸引他们继续听下去。

有时,热线节目仅仅依靠听众反映的问题还是不够的,因为仅仅依靠听众的反映,热线节目不能更好的与当前宣传工作同步,也不能使热线节目提升品质,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那么,如何使听众热线节目能跟当前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这就需要节目制作者随时了解当前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重心,在节目的运行中有意识地引导听众来了解。比如,近年来阿拉善盟在农牧区相继开展的退牧还林、退牧还草工程,考虑到收听热线节目的听众中农牧民占有一定数量,阿拉善盟电台就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了解到退牧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安排,在热线节目中给听众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将接听到的有关听众询问此事的热线记录下来,反馈给相关部门。这样不仅此项工作得到了宣传,还使涉及到的群众明白情况,避免了因为不了解情况而出现误会,影响工作的开展。同时,提升了热线节目的高度,实现了良性运转。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新闻类的热线节目,如果想扩大受众群,就得想办法将个体问题普遍化,而使个体问题普遍化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二是变被动为主动,寻找受众关心的重点,引导受众的关注。

在长期从事热线节目工作中,笔者还发现热线节目如果仅仅依靠热线电话来了解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一些问题由于缺乏资料,常常使热线节目做起来不能够有理有据,而节目的制作者也因为缺乏第一手资料而不敢在节目中增加自己的见解,从而使节目缺少一定的思想性。比如,曾有听众向我们反映当地的计生干部在给群众做计划生育工作时,态度恶劣。那么到底情况是否如此呢,由于节目人员有限,我们没办法到现场了解真实情况,所以只能在节目中将我们通过电话了解的情况转述一下。这样容易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长期以往,热线节目就成为一个供事情双方陈述各自立场的平台,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往往节目制作者也不清楚。听众也由于没有得到真实的情况,而使节目的可信度大大打了折扣。如何来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热线节目与外采记者实现联动。当然,对所有的问题都去实地了解,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对听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筛选,对一些题材大,意义广、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采访,将事情的真相揭示出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有通过这种联动形式,热线节目才可以避免仅仅成为一个双方的陈述台,从而增强了节目的舆论监督功能。

最后,笔者还想谈谈热线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热线节目基本都是现场直播,在给听众回复问题的同时,节目也在接听听众电话。而听众在反映问题时,有时由于情绪激动常常口不择言,这就需要主持人通过自己的言语来对听众进行情绪引导和平复,而要练就这种语言魅力,只懂得语言的技巧还是不够的,主持人还得懂一些心理学。此外,在主持热线节目时,每一个听众的问题都是独立的,如何使每个独立的问题在给听众回复时,成为一个整体呢,这就需要主持人对每一个问题了如指掌,并在节目主持中对一个问题与另一个问题的如何衔接花费心思。比如,可以通过简洁精辟的个人评述,将前后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揭示不同问题本质的相同而做好前后问题的过渡。

总之,要想将一档热线节目主持的有声有色,还需要主持人在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闻热线节目 篇4

河南南阳人民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是由南阳市委宣传部、市纪委主办, 市纠风办和电台承办的行风监督类节目, 节目开办9年来, 始终着眼于市民的衣食住行、生活冷暖, 节目内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成为电台开展舆论监督和为民服务的一种独特的方式。通过精心运作, 《行风热线》节目中反映的问题92%以上都得到了解决和答复, 成为一条政府紧密联系群众的“绿色通道”。

作为一档听众和职能部门领导能直接对话的节目, 《行风热线》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无障碍、零距离。听众通过热线电话和短信平台, 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无论家居城市还是边远农村, 只要有电话都能参与, 不受地域之限, 没有距离之感。

二是双向性。主持人、嘉宾和听众通过热线电话双向交流, 互通互动, 简单的问题咨询和政策疑惑当场即可做出答复。

三是感情交流。听众通过电话参与到节目中, 诉说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一定程度上疏导了情绪, 缓和了矛盾, 使节目具有特殊的亲和力。

从《行风热线》运行近9年的情况来看, 广播热线投诉节目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一、广播热线投诉节目有助于群众反映和解决问题

广播热线投诉节目采用热线直播方式, 能极大地发挥出电子传媒的优势, 可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通道畅通无阻, 使受众的参与感得到最直接的满足。正因为投诉类热线节目采取了便于听众参与的形式, 为听众广泛而持久地参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所以才赢得了愈来愈多听众的关注、支持。

《行风热线》一直秉承“替百姓说话, 为政府分忧”的宗旨, 处理的问题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欠缴“三金”、一次性房屋补偿、拆迁问题以及停电、停水、道路不平、甚至邻里纠纷、厕所堵塞等等。对于听众反映的问题, 无论大事小事, 我们都从听众角度出发, 想听众所想, 急听众所急, 尽我们的力量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力争问题早日解决, 给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二、广播热线投诉节目有助于职能部门解答问题和宣传政策

投诉类热线节目为政府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开辟了新渠道, 成为政府和群众沟通联系的平台, 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通过节目, 政府各部门及时宣传了党和国家以及部门的政策、法规, 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而广大群众通过《行风热线》这个平台和载体, 行使与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平等交流的话语权, “面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一条热线打破了干群之间的等级观念, 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 架起了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行风热线》栏目非常重视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节目的日常上线部门达到49个, 而且根据群众需要每年就上线单位进行调整, 可以说这些部门几乎涵盖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而为问题解决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具体投诉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给予职能部门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对职能部门的客观困难体谅、理解。由于与有关职能部门保持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南阳市的计生、公安、环保、民政、教育以及供电部门对《行风热线》中接到的投诉都很重视, 对每一个问题都记录在案, 在一周内把调查落实情况向节目组进行反馈, 一些群众因为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而再次打通电话向职能部门表示感谢, 所以绝大多数部门参与节目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三、广播热线投诉节目有助于媒体有效发挥舆论监督职能

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是舆论监督, 投诉类热线节目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行政机关的监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监督形式。群众直接把电话打给电台, 政府职能部门现场解决群众难题, 接受社会监督。电台通过电波把直播室中群众和部门负责人的对话传播出去, 对部门的处理结果在节目中予以公布, 让广大群众去倾听和点评。这种节目的运行机制和问题的反馈处理机制, 把电台的舆论监督和纠风办的行政监督以及群众的日常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拓宽了民主监督的渠道, 加大了监督力度, 强化了监督效果, 对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透明度, 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行风热线》栏目把为听众排忧解难作为节目的宗旨, 对于那些具有明确的法律、政策规定、操作性强的投诉, 尽可能通过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给予彻底解决。但对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某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的投诉, 栏目就坚持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服务功能和监督作用, 围绕听众反映的问题, 尽可能详细地介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提出可行的建议。另一方面, 做好记录, 关注事态的发展动向, 积极进行追踪报道, 及时把最新的情况报道出来。

四、广播热线投诉节目有助于媒体进行正面宣传

《行风热线》节目围绕的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有些甚至是社会矛盾集中的焦点问题, 在节目中尽管也要曝光职能部门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但节目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地、积极地认识社会的本质和主流, 而不能误导听众对社会的本质和主流产生怀疑。因此热线投诉节目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正面报道, 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美好、生活的多姿多彩, 从而更加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行风热线》栏目曾多次接到出租车司机打来热线, 反映自己捡到金钱和物品, 希望通过热线找到失主, 我们在节目中对这种拾金不昧的高尚行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 并呼吁广大听众向他们学习, 人人参与, 创造文明的社会环境;也有听众打进热线批评某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 对此, 我们首先对听众关注社会公益的积极性给予肯定, 同时在节目中进行呼吁, 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 必要时补充介绍相关法规制度和知识, 比如:要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卫生, 夜晚建筑施工应到几点、养狗需办理哪些证件等。

我是“新闻热线观察员” 篇5

2008年奥运前夕,我在天坛公园北门外发现一个过时的巨型广告,其内容与当时举国迎奥运的氛围极不协调,我常收听广播,便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栏目作了反映,希望引起重视,谁料次日早晨竟被播出了。这一“偶遇”让我异常兴奋,从此我便与电台的这个栏目结下了不解之缘。

提供新闻线索,首先是真实和时效。一次,我发现安外大街某个大型工地正在施工,巨型塔吊的吊臂吊着几十顿钢材在人行便道上方摆来摆去,过往路人无不提心吊胆。我觉得这可是关乎群众安全的大事,便立刻向电台作了反映,记者闻讯及时赶到现场调查。施工单位承认安全存在重大隐患,很快就在人行便道上方搭建了安全走廊,并表示遇到大风天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确保行人安全。

很多新闻线索,源于身边琐事,必须注意观察。一家医院对外公布了服务咨询电话,恰好亲友有病咨询,连续拨打三天都无人接听,让人既着急又无奈。我经过调查后,发现这种形同虚设的服务咨询电话带有普遍性,很误人误事。于是,我向热线作了反映,电台播出以后,该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次日便回复表示马上整改,不但向公众致歉,还新增设一部电话,保证24小时畅通。

类似这种百姓生活中的“小”事,我反映的还有老年人买电难,医保单据让人看不懂,街头导向牌失实,宠物尸体随意处理缺少法规,超市卫生间让人堪忧等等。虽然事情都不大,但都是百姓生活的难点、城市管理的弱点,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愁与忧。2009年初,我被北京电台正式聘请为“新闻热线观察员”。五年来,“新闻热线”栏目选用并播出我提供的各种新闻线索有180余条,对这些问题责任单位大都比较重视,大部分及时整改,有些正在研究解决。

自打有了这份“挂牌”差事,我的退休生活就开始忙活起来,经常穿大街,进小巷,寻找料源,了解真相。为了工作需要,我学会了用手机发短信、发微信,学会了操作电脑,上网查资料,发电子邮件,我还把这些年每次播出的热线都一一录音,起了个名字叫“收藏广播”,打开电脑随时都能收听。生活虽然辛苦,却变得更加充实,更有生气。

同事和亲友从电波中听到我的声音,常夸奖我说:“你反映的问题很好,社会上和生活中需要你这样的人”,我听了非常高兴,觉得我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我的晚年时光没有虚度。当然,也有人质疑说,七十多岁了,还整天东跑西颠儿,关心这个呼吁那个,为区区点小事不辞辛苦,图什么?我的回答很简单,这样的生活虽身体劳累,却心灵富有,“黄昏”时光,还能帮助群众分忧解难办一点实事,那种内心的幸福感、成就感真是一言难尽。

新闻热线节目 篇6

一、关注市民情绪, 关心弱势群体

2011年3月17日, 受日本地震的影响, 常熟城乡出现“抢盐风波”, 《午间风》立即调整节目内容, 积极冷静地应对这一现象, 及时平息市民的恐慌情绪。中午1小时的板块热线直播节目, 与当地盐务局、物价部门、流通领域一一连线, 对出现的个别哄抬盐价格的情况予以曝光。节目发挥了稳定民心的积极作用, 当天下午这方面的咨询投诉量锐减。

2011年春节过后, 本应熙熙攘攘的劳动力市场却门庭冷落。不少企业因为招不到工人, 或压缩生产线, 或干脆停工停产。一时间, “民工荒”成了媒体和人们热议的话题。

媒体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了“从往年的‘民工潮’到如今的‘民工荒’, 说明劳动力的增长跟不上企业迅速发展”等问题上。根据大量来信来访, 《午间风》栏目组深入调查研究, 从当前农民工的工作、生活、诉求等方面着手, 探求农民工的现实处境跟“民工荒”的内在联系, 从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 表明自己的鲜明态度——善待农民工, 才能缓解“民工荒”。

常熟市东张一家服装加工企业颇具规模, 企业管理也比较规范, 但由于部分职工轻信他人花言巧语, 在职工群中煽动集体离职。《午间风》在接到该企业职工咨询电话后, 敏锐地觉察到该企业的问题所在, 立即联合当地劳动部门直接与职工交流, 根据相关法律以及企业与职工相应的权利义务来疏导想离职员工的情绪。该企业也深深体会到善待农民工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更要深入到细致实处, 深入到农民工的心头上。由于《午间风》的呼吁, 多方努力成功劝阻了近百名农民工的无序流动。

二、捕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素材

《午间风》每天要接待、受理平均50起来访、来电、投诉咨询, 与众多市民、农民工、企业老板面对面了解情况、畅怀谈心、讨论问题。因为采访深入, 交流及时细致, 节目部获取了大量的访谈录音素材, 为节目述评中事实部分的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年的积累, 节目部每位主持人都有各行业各部门从主管领导到基层办事员的联系方式, 节目电话编辑导播也成了常熟市的各行业各部门的活地图、活电脑。

《午间风》节目点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事实或现象的阐述, 市民热线反映;二是就事实或现象加以分析、比较, 联系有关部门沟通三方通话, 最后实事求是形成结论。节目的点评都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节目中事实或现象的阐述, 必须是紧密围绕主题的, 因此, 准确反映主题的典型事实至关重要。《午间风》虽然不能确保每期挑选的话题都一针见血, 但是节目部成员能够沉下心来, 融入其中, 和市民百姓、弱势群体成为朋友, 从思想上进行交流和探讨, 而非流于表面, 应付了事。

2011年4月, 根据梅李镇塘桥村村民的反映, 那里的农民去老年活动室往返需要1小时, 途中还要经过一座大桥, 路况十分复杂。节目实地采访、了解事情真相后如实报道, 并积极呼吁。最终村里同意, 年内增设一老年活动中心, 满足该区域老人的文化需要。

暑假是学生安全事故高发的阶段。《午间风》多次在节目中敲响警钟, 提醒家长和社会应尽到监护责任。一对外来夫妻找到《午间风》节目部, 反映11岁的儿子在超市玩耍不慎受伤, 医疗费用用去了6000多元, 沉重的经济负担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午间风》实地调查了解情况, 并通过调阅视频监控等方式, 弄清了责任。家长负主要责任, 超市方面承担一部分的安全提醒不到位、防护设施尚存隐患等责任。经现场调解, 节目组为受伤一方争取到4000多元的经济补偿。节目通过这一事例提醒家长, 尤其是外来人员, 在暑期要更加关注孩子的人身安全。

三、给“说法”, 不越权, 不越位

为保持节目常办常新, 《午间风》开通网络版、短信平台, 开创了全方位、多媒体互动的新格局。面对听众的诉求, 节目坚持给“说法”, 不越权, 不越位, 努力达到百姓和政府满意的效果, 使节目在受众心目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从2011年开始, 节目部每个季度进行一次信息汇编, 向常熟市领导提供本季度的《舆情分析报告》, 供领导决策参考。

针对社会热点、难点, 《午间风》不是事后跟踪报道、表面呼吁一下, 而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主动出击,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2011年夏收夏种遇到了恶劣天气, 早在6月上旬, 一批种粮大户就纷纷反映:没有经验和能力去应对这一严峻形势, 抢收销售困难重重。《午间风》了解到了农民的实际困难, 先后联系了常熟市农委、市粮食局和一些重点乡镇, 但一时无法形成统一意见。当天下午, 节目组人员赶到正在召开的夏收夏种农业现场会上, 将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与分管农业的市长直接交流, 下情上达。会议后, 粮食部门紧急出台预售方案, 常熟市农委对农机供应紧张的情况也进行了调整, 在随后的十多天时间里, 各部门紧密配合, 农业保险政策也随之作了进一步的跟踪, 及时维护了农民利益, 保住了丰收的成果。《午间风》在节目中对农户善意提醒, 指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必须适度。

《午间风》的善意提醒, 有时可以帮助有关部门及时纠正错误。《午间风》接到市民投诉, 新上的一个旅游项目水上飞机噪音扰民、惊扰鸟类, 影响到景区的整体形象。在实际了解后, 根据各方汇总的情况, 《午间风》敏锐地察觉到, 项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相关的批准文件不完备, 安全设施不到位, 飞行器驾驶人员的驾驶证都无法提供;乘客乘坐的票据也有问题, 没有相关部门的监制, 一旦出现事故, 连保险都没有。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 《午间风》及时与项目的上级主管部门虞山尚湖度假区联系。《午间风》的建议引起了度假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该项目已经停下。

民生类广播热线节目创新与发展 篇7

关键词:民生类广播节目,广播热线,节目创新,广播节目的发展

民生类广播节目就是以贴近百姓生活为根本, 同时依靠广播收听方便、可以双向交流的特点, 与听众进行交流, 为听众解答疑惑提供便民服务的节目。常见的民生类广播热线节目有美食类、情感类、生活服务类等等, 但是这几种节目模式已经在听众眼里存在的太久了, 即使有些节目做出了改革或者是一些新节目采取了新的模式, 但是都是走不出这一个传统的框架, 导致民生类广播热线节目的发展和创新陷入了瓶颈之中, 如果不早日克服这一瓶颈那么民生广播热线类节目的生存地位也会岌岌可危。下面我将对民生广播类热线节目如何进行创新和发展提出个人建议。

一、民生类广播热线节目工作人员注意事项

1. 记者

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应多用进行时, 这样播报出来的内容在听众耳中才会有画面性, 因为广播节目毕竟是只有声音的, 如果记者在现场报道的时候应用的进行时较少, 那么在听众脑海里的便是一幅幅静态的画面, 而不是连贯的、生动的现场体验。所以多用进行时才能给听众身临其境的良好听觉享受[1]。

记者在现场报道时应注意口述和现场音响的统一跟和谐, 无论是环境音响还是现场音响都应该与记者口述的内容一致, 如果记者说“我现在正在医院急救部门前, 现在我们看到搭载着伤员的救护车已经开进医院大门。”在急救部的记者怎么可能看到救护车开进大门呢?这就是一种不协调, 会给观众的听觉上带来一定的矛盾感。

报道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 不能采用前期就已经准备好, 或者是后期才补录的模拟音响来代替现场音响, 从而做出了一种“假现场”, 这种欺骗听众的行为是绝对不可以出现的[2]。

2. 电台主持人

电台主持人一定要语言风格贴近大众, 坚决避免“作报告”的语气来广播节目, 在播音时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心情。新闻节目的播音员要有简洁干练的气质, 说话言简意赅, 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的阐述出新闻事实。

作为民生类节目的主持人, 一定具有良好地、清晰地分辨是非的能力。并且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 要多将法律作为做出判断的根本出发点, 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并且多参与到节目新闻的采编和制作当中去, 从根本上了解新闻事实, 这样才更有利于在节目中与百姓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二、扩大交流平台, 使听众可以更好参与

听众是广播节目所服务的对象, 同时也是监督广播节目的监督者。广播电台作为媒体, 是一个向听众传播信息的机构, 如果传播的信息有误, 或者在思想倾向上有误差, 那就会受到民众的制约和舆论的谴责[3]。所以为了避免节目中出现过多的不符合听众意愿的内容, 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交流平台, 以使市民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节目中来, 听取民众的意见, 多播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 这样既可以减少失误, 又可以使广播节目拥有良好而稳定的受众群体。交流平台的扩大, 并不仅仅是对广播节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如果交流平台足够大, 那么面对听众的疑惑和问题节目没有办法帮助解决的话, 或许别的听众可以给予他们想要的帮助, 这就是平台的力量[4]。

三、注重双向的交流性, 形成良好的循环

广播类民生热线节目的交流大部分都是双向的, 所谓的双向交流, 就是节目在向听众传播一定的信息的同时, 听众也可以主动跟节目进行交流, 这种方式就叫做双向交流。但是如何能把这种双向变成一种循环的交流呢?我们的节目中总是听众如果想跟节目交流就会拨打热线电话, 将问题在节目中进行解决。这种“一来一往”的方式, 只能说是双向不能称之为循环。我们可以在听众打进电话的时候进行解答, 后期再派人进行一次回访, 然后可以在节目中主动打给这位听众, 让其他听众都了解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是怎么样, 这样进行一个循环, 就可以保证热线类节目解决问题的有效率可以大幅度提升。

结论

以上的建议都说明民生类广播热线节目如果想要进行发展和创新, 绝对不是在一朝一夕内可以完成的, 而是需要从思想到态度以及工作内容全都贯彻创新精神和发展精神。从工作人员的工作细节到节目的制作过程以及节目的内容, 都可以不断的进行改良, 这种改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一种发展。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 不断的想出措施来防范这些问题, 这就是一种创新。

注释

1[1]孙惠强.打开广播热线节目新天地[J].视听纵横, 2013, 04:11-12+1

2[2]陶甚健.广播热线节目的创新与发展[J].视听纵横, 2013, 04:15-16

3[3]史林杰, 白彦诚.三条广播热线的监督力和影响力[J].新闻战线, 201, 11:19-21

再造广播热线理政类节目品牌 篇8

进入21世纪, 由政府、广播电台和听众共同参与的热线节目样式逐渐发展, “政风行风热线”等节目在全国各省级电台相继创办并迅速形成影响力。2005年~2007年连续三年,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的《政府在线》、河北电台的《阳光热线》、新疆电台的《新广行风热线》相继获得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

但是, 在热线理政类节目红红火火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 势必影响节目今后的生存和发展:1.从效果上看, 由于节目时间有限, 接听电话较少, 投诉的问题普遍“小”、“散”, 难以从整体上反映社会对某项工作的真正评价。同时, 因影响力有限, 听众参与的热情也相对有限。2.相当多的政府官员认可这类节目, 但在节目中还是愿意更多地宣传自己的工作, 真正接受监督的意愿不高。3.节目形式各台大同小异, 除了嘉宾访谈外, 再加一些热线反馈、热线追踪等环节。广播节目最大的弱点就是稍纵即逝, 而我们的节目缺乏报台联动、台网联动等开放办节目的形式, 使节目收听群体难以持续扩大, 影响力难以提升。

网络问政时代开启, 网站栏目崛起

2009年底, 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蓝皮书》指出, 过去一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有30%是由网络率先公开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业内专家认为, 网络率先发表的信息, 反映了最前沿的基层舆情, 一方面意味着网络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补充,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们整个社会群众社会意识、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与此同时, 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方面, 互联网渠道也受到党政高层的高度重视。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工作平台, 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 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与网民在线交流。

网络媒体异军突起, 开启了网络问政时代。2009年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揭晓, 引人注目的是, 网络作品《胡锦涛总书记同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在线交流》获得一等奖;同时, 网络新闻专栏———人民网的《地方领导留言板》和烟台胶东在线《网上民声》也双双获得一等奖。《地方领导留言板》和《网上民声》这两个网络专栏, 其实早已超出了传统媒体专栏的概念、规模和功能, 成为多方互动的网上信息交流共享平台。中国新闻奖的评委们发出了清晰而明确的信息:高度重视网络传播, 努力提高执政理政能力。

与网络问政有效结合, 广播热线节目努力实现品牌再造

网络新媒体前景无限广阔, 传统媒体则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对广播尤其如此。广播电台的热线理政类节目必须借助网络扩大影响力, 进而带动广播媒体在社会沟通中的作用得以保持与提升。借助网络, 并不是简单地在网上开个论坛、发个预告等, 而是以广播节目为主导或主要参与方, 构建一个多方互动的网上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广播与网络联动的问政平台, 从而为广播热线理政节目打开广阔的提升空间, 进而实现品牌再造。

搜集民意, 策划选题, 让话题更能体现百姓需要。广播热线理政类节目往往是节目主创人员根据当前舆情和宣传重点, 策划一个时期内的节目选题。选题策划更多地依赖编辑的主观判断, 不少选题远离百姓需求, 与百姓就有了距离, 不可避免地受到听众的冷遇。通过网络互动平台, 可以搜集到更多的信息。根据网友投诉、咨询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 或是提出节目策划让网友投票等方法, 都可以找出最受大家关注的话题。据此来邀请嘉宾、安排节目, 更能体现百姓需要, 贴近性不言自明。

聚合民智, 积累素材, 让节目更能展现深度厚度。通过网络互动平台, 可以围绕节目话题搜集到新闻线索, 提前采访形成有效的节目素材。对于相似的、同类的线索, 可选择其中的典型进行采访, 在节目直播中请嘉宾进行详细解答;对于有关联的、在较大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 可提前告知嘉宾, 请其做好准备作以重点解答;对于群众呼声高、迫切需要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 可以提前采访或联系相关人士参与节目, 与嘉宾进行探讨。总之, 通过前期准备, 可让节目更充分地展现深度和厚度。

协同力量, 促进问题解决, 让舆论监督落到实处。无论是“刚性”监督还是“柔性”监督, 监督效果如何, 取决于媒体的影响力和相关部门所感受的压力。广播热线理政类节目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能够把行政、民众、媒体以及多种社会力量有机地调动起来, 通过协调解决问题, 以‘柔性’监督的方式有效化解了‘刚性’监督下政府官员对新闻媒体的对立情绪, 使广播媒体的舆论监督具有了可操作性的优势”。但也正是如此, 政府官员通过节目感受到的压力是有限的, 使他们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紧迫感不足。这也影响了节目追踪、反馈报道的质量, 最终影响了听众参与的积极性。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一点, 我们可以借鉴胶东在线的《网上民生》, 作为一个网络平台, 它把各部门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回复、热点问题排行、各部门回复率、群众满意率排行等都一一公布, 并及时更新。千百双眼睛都在盯着这些回复排行, 给相关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如果我们的广播理政类节目也能构建一个类似的网络交流平台, 就可以有效弥补声音稍纵即逝的弱势, 通过台网联动, 吸引公众关注, 让“柔性”监督增加一些刚性, 真正把行政、民众、媒体等社会力量有机地调动起来, 促进问题的解决, 进一步推动政府工作的透明化, 加强公众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和管理。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热线节目中应体现负面礼貌 篇9

1 目前热线节目主持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目前热线节目主持人与听众的关系经常出现两种极端:一方面是主持人与听众建立起多分热络的“友谊”, 与听众的距离过近, 使整个节目过程流于调侃和拉家常, 几乎没有给听众带去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这不符合听众打进电话的初衷, 也降低了节目的水准, 给人庸俗化的印象。虽然热线节目的设置更加贴近了公众的生活空间, 使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但这种距离感应该始终是存在的;另一方面是主持人态度居高临下, 对听众进行说教或者是直接批评讽刺。经常会出现主持人一口气把自己的态度立场表达完之后, 立即挂断听众电话的不礼貌现象。如果这种思想的“强加”出现并不是时间不允许, 主持人在心里就没有建立与听众的平等关系, 只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听众, 缺少应有的服务态度, 是对主持人自身责任的漠视。现在听众的价值审美判断越来越独立, 主持人不能对听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进行武断钳制。主持人除了应口齿伶俐和语言流畅外, 更应具有礼貌意识。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特殊的关系决定了主持人应该采取适当的礼貌策略来有效调整与听众的距离, 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下面是某鞋热线节目片段:

之一:你真是太卑鄙无耻了, 自己家里有老婆孩子, 还打电话问我那个女人对我不够专一该怎么办。

可以说该节目主持人是非常富于正义感的, 她觉得这个听众的做法很不正确。但这样对听众的直接批评和指责, 几乎成了对听众的一种谩骂。这是任何一个热线参与听众都不愿听到的。而且, 因为没有全面倾听对方的想法, 没有能够用事实和道理来说服对方, 也就没有达到主持人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之二:你习惯了在家里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丈夫吵, 你打来电话不听我说, 又想和主持人吵架是不是?咱们这个节目有多少人在听, 你知道吗?

在这里主持人采取了居高临下的姿态, 缺少耐心和应有的礼貌态度。听众对主持人的信赖程度由此也会大打折扣。一个和听众吵架的主持人缺少对听众起码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节目整体上也因此缺少了亲近愉快的氛围。

之三:人家打不进来怎么不伤心呢?没文化!

主持人与每位听众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不该厚彼薄此。因为听众素质水平不一, 主持人应该随时调整对待不同听众的态度, 尽量使得每一位热线参与者都能够得到礼貌热情的服务, 而不应该采取鄙视或批驳的语言。高素质的主持人总是会赢得越来越多的听众群, 因为听众心里是有判断标尺的。“在广播节目中, 有声语言的交流功能体现为双主体之间进行的理解、对话、沟通等相互作用, 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通过广播有声语言进行的交流是一种能量交换和精神交往。在这种精神交往中, 人们享有的共通的价值体系得到流传和推广” (柴璠2004, P167) 。虽然在交流过程中主持人与听众的关系并不是始终绝对地均衡, 但对听众主体的认同意识会使主持人在谈话中注意尊重听众。

2 布朗和莱文森的负面礼貌策略

礼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礼貌语言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和谐, 提高了交际的有效性。布朗 (P.Brown) 和莱文森 (S.Levinson) 于一九八七年合写了《语言使用中的某些普遍性:礼貌现象》一书, 比较详尽地论述了礼貌语言问题。他们, 礼貌是社会中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人, 即“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 为满足其面子需求而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他们的礼貌原则通常被称为“面子保全论”。“面子”主要分为两类:正面的面子和负面的面子。正面的面子, 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喜爱。负面的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 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和阻碍。在当今社会负面面子的满足与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利相连, 即人作为社会的一员, 要受到最起码的尊重。

同负面面子和正面面子相适应, 也就有负面礼貌和正面礼貌策略。负面礼貌体现了对个人自主行为的尊重, 给对方以选择的空间, 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更加圆融的人际关系。

他们提出一个行为对面子的威胁程度取决于三个因素:

Wx表示面子威胁行为的大小, D (S, H) 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 P (H, S) 表示听话人相对于说话人所拥有的权势, Rx表示一种文化中面子威胁行为的强加级别。他们认为将上面公式中的这三个因素相加就能得到一个Wx的值, 因此也决定了运用面子威胁行为进行交际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的礼貌程度。

布朗和莱文森认为负面礼貌策略可以采用以下语言表达方式: (1) 给与对方行动自由, 可以采用间接迂回方式、运用模糊语、提问、预置悲观等。 (2) 尽量减少强加行为, 尊重对方, 适当表示道歉。 (3) 拉开目的行为与言语发出者/接受者的距离, 可以使用非人称用法、阐述规则、运用名词化词语、承认欠情等。

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社会距离是存在的, 二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二者之间的相对权势当然不大, 不存在上下级中间必然的制约关系。唯一的变量就是这种行为在该文化中的普遍认为的强加级别。有的主持人会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后, 给对方留下选择的余地。而有的主持人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听众, 对听众的做法直接批评指责。两种做法相比较, 自然后者的强加程度高, 置听众于被动接受的处境。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采取礼貌语言, 减少强加级别, 才有使听众接受的可能。不然互动过程只会是一次失败的交际行为, 无论给节目还是给听众自身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主持人并不能依凭自身的身份对听众采取随便应对的态度, 应讲究交际原则和交际艺术。

布朗和莱文森认为负面礼貌策略可以采用以下语言表达方式: (1) 给与对方行动自由, 可以采用间接迂回方式、运用模糊语、提问、预置悲观等。 (2) 尽量减少强加行为, 尊重对方, 适当表示道歉。 (3) 拉开目的行为与言语发出者/接受者的距离, 可以使用非人称用法、阐述规则、运用名词化词语、承认欠情等。

3 负面礼貌策略在热线节目中的体现

负面礼貌策略强调交际个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听众与主持人声音的相遇应具有人文关照的性质, 改变主体间的疏离状态, 使交往语言更具商讨性。

之一:这位先生请您把收音机的关掉好么?

这里主持人没有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听众关掉收音机, 而是采用协商的间接方式, 使用敬语“先生”、“您”和这种提问的方式增加了语气的柔和度。

之二:你自己觉得怎么样?

主持人让听众自己开口说出不足, 避免自己有可能的主观批评。听众说:“我觉得唱得很砸, 歌词都忘了”, 主持人才接着提出意见:“以后在下面自己多练练吧”。这样就避免了听众的尴尬, 维护了听众的面子。

之三:我觉得唱歌时情感投入很重要, 那样才有味道, 你说呢?

主持人的语言沉着质朴, 不张扬, 但态度明确, 性格突出, 用“我觉得“表明仅仅是个人意见, 仅供听众参考。广播在与听众的感受相融合之后才有了传播的力量和美感, 才是具有生命同质的对话。

之四:下次有没有空参与我们的节目啊?

因为参与节目需要时间金钱上的支出、适合参与节目的心情与空间, 所以主持人对于听众的期待变成一种隐性期待, 通过对预期的提问以达到对听众的鼓励。营造出宽松的节目氛围, 使听众觉得参与节目的值得, 能够得到放松的心情。主持人真诚地感激听众的参与, 表现出对听众的尊重, 为节目与听众的沟通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之五:很抱歉, 这新设备不行。我心里比你还急呢, 要不你给大家清唱吧?

抱歉的话语引发了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认同感, 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令人尴尬的局面, 使节目有可能顺利进行下去。

之六:男人就应该像个男人的样嘛!

主持人没有说“你应该像个男人的样子”, 或是“你真不像个男人的样子”, 而是采用了名词“男人”来避免直接指代对方, 这样就相对减轻了听众对于主持人的建议的接受难度。

之七:常言说, 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说过多少遍了, 女生不要反串男生的歌。哎, 听人劝, 吃饱饭。

主持人放弃私人的感受, 用引用常言的方式来劝告听众, 避免了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说教的强加方式, 增加了语言的可接受性。

之八:我觉得你这是个不成熟的想法。难道谁都得听你的么?

相比较于“我觉得你想得不成熟”, 主持人的话语显得更为庄重。人无完人, 有了错误需要的是认真改正的态度和行动。

从主持人自觉或不自觉采用的任何语言和流露的语气, 听众都可能感受主持人言语行为背后的品味和态度。言语承载着精神, 音色承载着性情, 气息承载着品格。主持人如沐春风的话语在不经意中表现了将语言符号变为审美对象的努力探索, 深刻体现了主持人的审美追求。漂浮在语言之中的真情、真知、真善会使听众感到一种同质的呼吸, 心灵的认同, 美学的关照。

4 广播热线节目中的负面礼貌策略的意义

负面礼貌的主旨是尊重对方, 不干预对方的行动自由, 减少不得已的强加, 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交往规范, 其效果是敬而不远。它是人际交往的一般准则, 因此也应在热线广播节目中有所体现。“广播有声语言创新活动本质上是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 (柴璠2004, P169) 。电台通过热线节目“有来有往”的双向互动更加灵活直接地为大众服务, 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沟通渠道。由于热线节目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节目, 便有了深厚的人际传播色彩, 但同时因为其又教育性、引导性, 又与一般的人际交往有所不同。主持人与听众的适当关系建立和调整就成为影响节目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应注意与听众的互为主体性, 采用适当的负面礼貌策略, 从心理层面上尊重每一位听众, 尽可能在节目中体现包容的态度, 关注人的生存困境, 实现真正的对话性和信息共享、愉悦共鸣的传播功能, 追求语言的人文性、深厚性、艺术性和美学意蕴。

参考文献

[1]柴璠.让经验活起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

同质化竞争下的党报热线新闻 篇10

但与都市类报纸相比,当前党报热线新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

首先,线索来源明显不及都市类报纸充沛,新闻时效性不强。党政机关干部读者一般在80%以上,而社会底层读者则相对偏少,热线新闻的线索来源明显不及都市类报纸充沛;党报版面较少,内容空间很有限,热线新闻报道的频次难以与都市类报纸相比,时效性强的热线新闻也往往由于版面原因而无法及时见报;党报管理上计划色彩比较浓,加之身为正统、不屑与市场类报纸并立的身份意识比较强,致使许多热线新闻上不了党报。

其次,新闻深度和高度不够,缺少深层次文化价值,引导力不足。如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热线每天的热线有200多条,主要集中在投诉类和突发事件的报料上。其中投诉类热线占60%以上,大部分反映的是生活中遇到的麻烦事,例如停水、停电、没有有线电视信号等,有新闻价值的并不多。突发事件的报料中也以车祸、火灾等事件居多。许多热线新闻叫座不叫好,鲜能出精品。

再次,热线利用率不高,与都市类报纸报道题材重复,同质化严重。以海口为例,《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和《海南特区报》均开设了热线新闻版面。媒体之间的这种同质化竞争,既造成资源浪费,也导致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版面挤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内争夺受众市场,热线新闻报道题材狭窄且重复多,内容多为天灾人祸、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家庭矛盾、管理部门乱收费等。

结合《海南日报》的实践,笔者认为,做好具有党报特色的热线新闻可以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努力:

破解党报热线反应迟钝问题,就要优化新闻处理流程,建立对热线报料的快速反应机制。党报由于受新闻运行机制的限制,在新闻传与受过程中存在滞后性和延时性,“反应迟钝”是许多读者对党报热线最不满意的地方。做好党报热线新闻,就要把建立有效的新闻快速反应机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来抓。

建立党报对热线报料的快速反应机制,关键是要破除党报管理中的计划经济色彩,改造新闻处理流程,使报社上下之间能在第一时间完成相关信息的沟通,并在全过程中保持畅通,这包括多种要素,如建立一支高速机动队伍;打破报社部门局限整合热线新闻资源;建立策划机制;加强新闻监测等。这些措施使《海南日报》对热线新闻的快速反应能力大大加强,受到读者的欢迎。

破解热线报道同质化问题,就要向上提升报道的高度,以主流、厚重的个性取胜。对同城媒体热线新闻题材内容大量雷同的现象,笔者认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主流、高度和权威,党报的热线报道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切不可放弃这一核心竞争力。要向上提升报道的高度,不能流于片面、肤浅和粗俗。

去年11月的一天,海南省临高县多文镇农民王永申家门前有一棵枯死的老榕树断裂砸塌他的房子,并砸伤他的老母亲。情况反映到林业部门,林业部门答复说枯树不是树,不归他们管。《海南日报》与另一家媒体同时接到报料,这家媒体以《八旬老太屋中被砸伤受害居民曾多次申请砍树无人理睬》为题,仅对此事进行了简单的报道。海南日报记者采访后认为,林业部门“枯树不是树”的逻辑很荒唐,与“为民、清廉、务实”的政府形象要求不符。《海南日报》以《农民欲砍枯树申请四年无结果——枯树砸塌农舍伤老妪/县林业局:枯树不是树,不归我们管》为题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并发表评论《别让一棵枯树坏了政府形象》,充分体现了党报报道的高度、主流和权威性,对有关部门是一次有力的舆论监督,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

破解热线新闻琐碎杂乱问题,就要通过梳理线索进行主题策划,把新闻做深做透。新闻内容琐碎、杂乱,缺少内涵和深度,是当前许多媒体在做热线新闻时遇到的一个共性的问题。党报的热线新闻在版面少、受限多的条件下要做出特色,就不能与都市类报纸拼抢热线新闻的数量,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而应深度开发热线资源,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根据一段时期的热线来电线索,总结读者的关注热点,进行主题策划,通过组合式报道,由点到面把热线新闻做深、做细、做透,来提炼新闻的普遍价值。

破解热线新闻题材狭窄问题,就要强化市县热线报道,使报道面实现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市县和广大农村的突破。当前,大量城市媒体纷纷开设热线新闻栏目或版面,挤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内争夺受众市场,热线新闻报道题材狭窄和重复成为令不少媒体十分困惑的问题。与都市类报纸相比,省级党报在市县设有较多的记者站,对市县新闻反应灵敏,对市县基层读者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这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省级党报放弃这一优势,将自己的报道面局限于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报抢市场,势必因题材狭窄重复而失去个性。在市县报道方面开拓自己独特的市场范围和发展空间,实现报道面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及广大农村的突破,是党报扬长避短的好举措。

破解党报热线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就要创新载体与读者互动,提升热线品牌效应。长期以来,热线来源比都市类报纸少一直困扰着党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报在操作热线新闻时未能像都市类报纸那样,通过策划活动、设置载体来调动读者参与的积极性,与读者互动,致使党报热线的影响力不足,缺少品牌效应。

破解党报热线作风“高高在上”的问题,就要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热线服务水平。党报由于长期以来处于旧有的国有机关运行机制下,缺乏服务意识是读者抱怨最多的问题。反映在热线建设中,就是身份意识过浓、服务意识和读者意识淡薄、作风拖沓等,使读者产生了党报热线“高高在上”的感觉,不利于来电人群的培育和稳定,因此,提高热线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是党报热线建设的关键所在。

比如建立热线报网联动机制,拓宽读者与党报交流的渠道。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如《南国都市报》推出“热线网上聊”栏目,读者可以在自己的QQ或者电子信箱里轻松地跟报社专门的网络接线员进行即时聊天,反映情况,提供报料,寻求帮助。在接线员不在的时候,还可以留言。这一交流方式推出后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很值得党报借鉴。

(作者单位:海南日报社)

新闻热线节目 篇11

热线直播节目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会话形式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之一, 其会话场合的虚拟性和内容随机性等特点, 决定了主持人在节目播出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采取与节目特点相适应的表达方式, 从而对会话参与者、听众的宣传起到引导作用。因此, 笔者从热线直播节目的话语特点出发, 结合工作实际对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中的会话加以分析, 寻求在复杂情境下主持人应采取的语言策略, 从而有效提高节目质量。

2. 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中的话语特点

第一, 会话场合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在热线直播节目中, 会话进行的场所是电台的播音室, 但主持人通过电话热线与参与者交流, 场合具有虚拟性, 并且会话经过电台播放出去,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第二, 会话参与者地位的依次递减性。在热线直播节目中, 主持人、拨打热线的听众和收听广播节目的听众, 其参与者的地位是依次递减的。主此人对对话起控制和引导作用, 与拨打热线的听众进行交流, 而收听节目的听众作为听话者, 不能直接参与到对话当中, 但听众的存在直接影响主持人和拨打热线的听众的说话方式、采用的态度。

第三, 会话内容的计划性与随机性。在会话栏目设定之初, 栏目性质就已决定会话内容的大致范围, 但在电话接入之后会因拨打热线的听众不同而使得会话内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3. 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会话策略

在热线直播节目中, 主持人会根据会话情景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策略, 在会话之初, 会采用关联策略, 对会话者表示关注, 采用较为亲切的称呼, 引导会话者阐述、参与话题。在会话进行中, 鉴于主持人的身份、地位以及话题的特点, 还会采用独立的会话策略。

3.1 关联策略

3.1.1 引入话题:引导听众参与会话

用温馨的音乐营造良好的会话氛围, 引导听众的参与是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在节目开端, 主持人一般会采用贴近心灵的语句, 引起听众注意, 继而在热线接入后, 采用关联策略, 对听众 (隐性的热线参与者) 和参与者表示密切关注。

例1:《蓝色月光》开头语:“ (女声) 让心灵失去色彩的, 不是伤痛, 而是内心世界的困惑。 (男声) 让脸上失去笑容的, 不是磨难, 而是禁闭心灵的寂寞。 (女声) 没有谁的心理, (男声) 没有谁的心理, 永远一尘不染, (女声) 沟通, 消除隔膜; (男声) 交流, 敞开心扉; (女声) 真诚, 融化壁垒。 (男声) 蓝色月光, 心灵的港湾;蓝色月光, (合声) 温馨的家园。”

例2:主持人:一年之计在于春, 今天在蓝色月光这个平台呢, 主持人依然希望大家拿出新的精神面貌, 把自己的情感晾晒给大家, 得到大家的帮助, 也可以帮助大家, ……几部热线已经开通了, 抓紧时间走进今天的节目, 主持人就可以抛砖引玉的把更多的成果人士, 引荐给大家, 彼此来帮助……

在这里, 主持人多次重复热线号码, 引导听众关注节目, 为听众拨打热线节目提供便利, 本着关注听众情感的精神来引入对话。

3.1.2 关注会话者, 引导会话者讲清来龙去脉, 对会话者表示兴趣、同情、赞赏等情感

在热线接入以后, 主持人首先要与会话者打招呼, 并引导会话者表达情感, 本着关注事件和关心参与者的精神, 对听众的陈述有所回应。

例3:在新年伊始, 多次参与热线的一位双腿残疾的姑娘打进来的热线, 主持人:二路朋友, 你好。

参与者:梦姐姐, 你好, 我向你问好, 祝你节日快乐!

主持人:你最近还好吧?

参与者:还好, 我今天四点钟就起来, 为了迎接新年第一次羞答答的雪花, 看到了雪的舞蹈, 真的开心, 我把窗户开开, 结果在家里把手指头都冻了, 这才想起来要把窗户关上。

主持人:对, 在你眼里啊, 你那个小窗户外面的那个世界, 是多么的精彩啊, 是吧?

参与者:是啊, 尤其是雪那么的宁静, 那么的洁白……

在这个例子中, 主持人与参与热线的小姑娘就新春的第一场雪展开了会话, 对会话者对雪景的描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 在情感上与参与者达到了共鸣。

3.1.3 表明与说话者属同一圈内的人

在会话进行中, 主持人还常常采用第一人称复数的形式来称呼自己, 显然是将听众与自己放在了同一个范围之内, 如:在参与者提到空气污染的情况时, 主持人会说:“这是冬天, (灰尘满布) 是咱们兰州, 兰州市吧, 特有的, 一种冬天的景象。”进而提到兰州绿化近些年的发展, 最后呼吁听众, 爱护环境, 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在节目中, 主持人用“咱们”来指称自己和参与节目的听众, 就拉近了会话双方的距离, 表明自己与对方处于同一个圈子之内。

3.1.4 对听话者表示移情, 与其在观点、态度、意见、知识或情感上取得共识。

例如4:在一位父亲打入热线讲述女儿参加工作三年, 不仅未对家里有所回报而且还伸手向父母要钱的经历时, 有着这样对白:

参与者:我有一个女儿, 在外面打工已经三年了, 不听她妈的话, 也不听我的话, 三年了一分钱也没给过我, 不好好做, 给她说好话, 她也不听……

主持人:那你们有没有给她倒贴?

参与者:她要钱我就给她嘛!

主持人:我就说啊, 这工作了三年, 家里不但没有收到她一分钱的工资, 反而你们两口子还倒贴着呢, 是吧?

参与者:就是了, 她要着了, 我就少给她一点。

主持人:嗯, 那从现在开始, 停止给她经济上的援助, 而且适当的可以要求她, 女儿, 你现在能把自己照顾好, 我们两个人也就放心了, 希望, 你在外面也能够在感情方面, 工作方面, 经济方面, 生活方面都把自己照顾好……你只要把父母该说的说到, 女儿长这么大了, 一点不变化, 那也挺可怕的。因为她逐渐的认识了这个世界, 对吧, 她要用她的能力去适应这个世界, 适应这个社会, 自己要独当一面。

在这段对话中, 主持人站在父母的立场上, 询问父亲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 将重心放在教育子女要遵循传统美德、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上, 尽量替父母的生活和孩子的成长着想, 对会话者表示了移情。

3.2 独立策略

在热线直播节目中, 主持人不是单一的采用关联策略, 传媒节目的舆论导向功能和节目风格上的正式性还要求主持人采取一种较为平衡的主持策略——独立策略。

3.2.1 给听话者留有充分选择 (或拒绝) 的余地

一般来说参与者拨打热线, 总是因为生活中遇到问题或困惑希望在热线中得到指导和帮助, 而主持人也总是乐于提供一定的帮助, 但是, 主持人给出的往往只是建议, 在建议过程中为听众留有一定的余地, 让听众在结合自己的实际后得出结论, 而并不以指导者的身份自居。

例5:一位女士在打入热线咨询户口究竟该留在城里妈妈的地方还是迁到婚后丈夫生活的乡村的时候有这样的对话:

主持人:“主要还是要看你要什么?那就今天晚上再冷静的考虑一下, 我要孩子上学方便, 还是要离娘家妈妈近, 还是要婆家的那块地?我究竟要什么, 我搞清楚?然后我就马上有结果了, 户口我要落在哪儿?对吧?你要考虑自己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生活下去, 是吧?”

在这段对话中, 主持人给节目参与者提供的意见和建议, 但是都是用很有分寸的商量的口吻做出的, 都用“对吧、是吧”等征求当事人意见的方式做出, 给对方留有选择的余地。

另外, 在热线电话接近尾声时, 主持人在结束前通常都会用“行, 我们就到这儿, 好吗?”之类的话来询问参与者是否可以结束谈话, 如果参与者继续说下去, 主持人为了节目需要可能依然会结束谈话, 即这种选择权只是一个形式, 但这种形式恰恰是主持人独立策略的体现。

3.2.2 讲究分寸, 少有主观意见, 注意礼貌关系

为了活跃气氛, 主持人也会在节目进行中和参与者开个小玩笑, 但是都本着适可而止的原则进行。

4. 结束语

广播热线节目作为以电话为媒介的广播节目无论是在语言特点上还是会话策略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恰当的运用会话策略能够帮助主持人在节目中取得更高的交际价值, 提高沟通的效果。

摘要:笔者从热线直播节目的话语特点出发, 结合工作实际对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中的会话加以分析, 寻求在复杂情境下主持人所采取的语言策略, 从而有效提高节目质量。

关键词:广播,热线,会话,特点,策略

参考文献

[1]程云、肖树山.广播热线节目中的听众热线电话参与, 声色世界, 1995.04, 44页[1]程云、肖树山.广播热线节目中的听众热线电话参与, 声色世界, 1995.04, 44页

[2]李卫中.2009.节目主持人语言对语境关系的顺应[J].社科纵横, 3.20-22[2]李卫中.2009.节目主持人语言对语境关系的顺应[J].社科纵横, 3.20-22

[3]金重建.2009.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浅探媒体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3]金重建.2009.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浅探媒体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4]陈翰武.2011.演讲与口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4]陈翰武.2011.演讲与口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公平理论下一篇:价值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