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检测

2024-06-05

建筑工程检测(共12篇)

建筑工程检测 篇1

水泥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必须的建筑材料,水泥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检测,尤其是材料检测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积极地加强对水泥检测工作的探究。现阶段,水泥检测涉及多个流程和评价指标,因此,水泥检测工作的效率和实际结论的有效性往往需要参考多项指标。如果相关部门能直接探究水泥检测的基本要素,进而为水泥检测工作提供相关的参考,则在建筑工程检测的过程中,水泥检测工作的效率将不断提升,其检测的结果也能得到有效评价。从这一角度看,水泥检测要素的探究有一定的必要性。

1 建筑工程施工对水泥的基本要求

本文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探究了建筑工程施工对水泥的基本要求,进而结合文章探究的主题,为进一步分析水泥检测的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1.1 水泥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的使用是有严格的标准的,一般情况下,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必须符合GB 175中的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必须符合GB 1344中的规定,复合硅酸盐水泥必须符合GB 12958中的规定。虽然特定的工程项目对水泥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和规定,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首先要保障所采购的水泥满足这些基本要求,以借助客观的评价条款来选购、检测水泥,进而保障工程材料的基本质量。而对于工程项目的特殊要求,相关工程单位可以制订更高的标准,以进一步提升对水泥的要求。

1.2 严格把控水泥的数量和有效期

水泥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对于散装的水泥,单批次验收不应超过500 t,而袋装水泥单批次验收不应超过200 t。而在建筑工程实际采购的过程中,工程方应考虑到工程的实际工期,按照工程的进度调整单批次水泥的采购数量,进而分批多次检验,保障在使用过程中的水泥都在有效期内,且得到高效利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中水泥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

1.3 加强水泥质量的复验工作

在水泥存储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差别,其质量往往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后期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工程检测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做好水泥的复验工作,即随着工程施工的不断进行,继续按照原有的标准进行严格检验,以保障水泥的基本质量。

2 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水泥质量有着明确的要求,无论是规格标准、单批次采购数量,还是水泥的复验工作,都有着明确的需求。建筑工程对水泥的要求为水泥检测工作提供了相关参考,因此,本文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梳理了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

2.1 水泥批次、保质期等基本要素的检测

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要严格把控水泥的生产批次和保质期等,进而为工程期内水泥的有效使用提供保障。因此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过程中,水泥的生产批次、来源、保质期等是水泥检测的基本要素。通过建筑工程工期的安排及实际工作中对水泥的需求,相关单位应合理制订单次采购和检验的标准,进而为建筑工程施工把好材料质量关。

2.2 水泥基本质量检测与标准审核

水泥有着自身的质量标准,比如GB 1344、GB 12958等,这些为水泥生产划定了客观的标准。而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水泥的质量标准首先要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同时,相关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对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等进行检测,必要时需借助大量的工具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水泥基本质量和建筑材料质量需求检测是水泥检测的关键环节,这些检测保障了工程施工对建筑材料质量的实际需求,也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基本保证。

2.3 工程作业检测过程中水泥质量的审核

除了应对水泥标准进行检测和采用相应方式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检测外,在建筑工程检测的过程中,相关单位还应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基于工程成果开展水泥检测工作。一方面,应结合工程材料使用过程中水泥呈现出的形状初步对其质量进行复验,从而进一步保障水泥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应根据工程施工后的实际成果反复检验水泥质量,进而为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的选择和采购提供更加准确的标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复验是水泥检测中的重要要素,通过以工程检测带动水泥检测的方式,工程部门能更加准确地判断水泥使用的实际效果,进而以复验结果为材料的使用提供参考。

3 结束语

本文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探究了水泥检测的相关要素。在分析中,梳理了建筑工程施工对水泥检测的要求。在整个工程内,应选择符合基本标准的水泥,检测要按照水泥的品种选择客观参考物;对水泥单批次的采购数量和有效期限进行把控,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验,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质量要求。

此外,本文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探究了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基本要素,比如水泥批次和保质期等是水泥检测的基本要素,关系着采购水泥的质量;水泥现场质量检测是水泥检测的关键要素,可通过相应的方式对水泥标准稠度等进行检验,从而得到客观评价;工程作业检测过程中的复验是水泥检测的重要要素,其不仅能再次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测验,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水泥存储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检测,以保障整个施工工期内的水泥保持较高的质量。

摘要:建筑工程材料对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水泥质量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与检测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水泥检测工作,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基本保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究了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以期为水泥检测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检测,硅酸盐水泥,工程材料

参考文献

[1]李慧梅.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04).

[2]张勇,齐鹏.探讨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3).

建筑工程检测 篇2

建筑材料的质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近年来,受建筑材料市场形势的影响,导致当前的建筑材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因此,为了极大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需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运用无损检测技术来判断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一种非常高效和有用的方法,并且不影响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伴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建筑工程检测方法的要求也逐渐升高。无损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准确检测,并且对于建筑工程的性能不造成破坏,因而它也在当前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无损检测技术是在应用时主要通过运用物理效应如光、电、热等,来有效检测建筑工程的内部情况,从而准确了解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且进一步掌握建筑工程的内部情况,从而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一个全面了解[1]。

建筑工程检测 篇3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检测;建筑工程质量;建筑结构;建筑行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8-005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8.031

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无损检测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领域,无损检测技术获得较大发展。可以说,无损检测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建筑检测技术获得了较大发展,各類无损检测技术日益更新,为确保工程质量、提升质量监督水平,必须实现检测无损化。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建筑从业经验,主要分析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运用。

1 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近些年来,无损检测技术不断发展,该技术已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随着检测技术规程逐渐出台,为检测硬性要求、质量标准,为检测技术规范化提供法律保障。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可检测建筑物理量值。对材料结构质量指标进行换算之后,检测其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开展无损检测,必须不影响结构使用。在钢结构建筑中,主要采取焊接方式,无损检测对象就是钢结构焊缝。焊缝质量优劣,对钢结构工程的整体性、稳定性、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使用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损害检测材料的情况下,利用物理方法获取内部信息。同时,随机检测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代表性,所检测数据便于存储,利用科学计算方法,可转换为工程质量,确保检测结构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进而防止检测结果和判定结果不准确性,提高质量监督水平。

2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2.1 射线探伤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射线穿透被测物体,反映强速衰减,可有效检测结构缺陷。因衰减程度不一,将衰减射线在胶片上投射,利用显影技术,可获得物体内部信息。按照显示缺陷,评价建筑工程质量。在实际检测中,主要运用β射线、X射线。随着电子成像技术的逐渐成熟,在钢结构检测中,射线探伤技术优势显著,可直接反映缺陷焊缝性质和钢结构材料。

2.2 雷达波检测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微波检测技术,具有电导率敏感、频带宽和频率高等优点,在通信、微波加热、无损检测和医疗中广泛运用。在建筑工程领域,利用雷达波检测,穿透能力极强,且检测内容全面,是一种非接触性检测技术。同时,该技术检测面状况要求不高,可检测复杂构件。

2.3 建筑节能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观念不断提升,建筑节能检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发展途径,如何获得建筑保温绝热性能。通过红外热像,即可获得建筑能量损失量,准确获取保温绝热效果,有利于判断检测隔热保温效果。现阶段,我国红外热像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热像图缺乏节能定量评价。

2.4 磁粉探伤检测

该技术是按照被检测磁性材料,检测磁化后内部磁感应强度,若钢结构材料形状为非连续性或存在缺陷,磁力线会出现变化,透出材料范围产生漏磁场。同时,磁力线影响磁粉,磁粉在材料表面重新堆积,进而反映材料缺陷。该技术优点在于检测速度极快,可快速检测细

小裂缝、缺陷,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且检测成本不高。

2.5 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技术具有极强穿透力,可较好集中声能。针对建筑构件检测,超声波频率均大于15000Hz。使用该技术检测构件,利用声波分析反射数据,进而获得建筑构件尺寸和大小,反映内部结构质量。该技术的测量范围较广、检测速度较快、检测灵敏度极高,且检测成本极低,所以其在建筑构件检测中广泛运用。如选择超声波探测路面和岩石,可获得承受能力、抗压性能。同时,对于新开发复合金属材料,通过超声波,可开展综合探测和全面评价。

2.6 后装拔出发

该技术是通过埋设锚杆,拔出锚杆后,拉坏某些混凝土。通过试验证明,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拉出力呈正相关关系,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着抗压强度。通过此推理,即可获得混凝土抗压强度。

2.7 渗透探伤检测

将荧光材料、染色材料渗透液体,涂抹在零部件表面,等待一段时间后,进而渗透至表面开口缺陷中,直至渗透所有缺陷。当材料表面渗透液去除之后,根据涂抹显像剂吸引作用,可缺陷渗透液回吸到显像剂中。利用白光、紫外线等光源照射,显示缺陷大小、尺寸和形状。同时,该技术检测设备简单,易于携带。即使处于无电源状况,也可实施探索检测,在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均适用,材料作用十分广泛,可直观显示材料缺陷。然而,针对微小缺陷,很难渗入、吸出渗透液,难以检测缺陷深度,因此,该技术仅适用于表面缺陷检测。待检测完成后,需进行清洁工作,但某些检测人员忽略了清洁步骤。

2.8 红外线成像

该技术是新型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检测建筑内部结构是否出现变化。利用红外摄像电子,获取混凝土连续性辐射信号,处理信号之后,形成混凝土温度场图像,按照温度场分布图,可直观判断混凝土内部损失、缺陷,进而评定混凝土质量。不用接触建筑物,即可使用该技术,且不损失内部结果,对于不同温度场均可快速扫描,可进行遥感检测。现阶段,在建筑工程质量方面,该技术正处于检测应用阶段,可用于检测混凝土损失、屋面防水、装饰面、建筑工程等质量。

2.9 冲击反射检测

该技术主要是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厚度,该技术可克服其他检测技术的所有缺陷,既可测试混凝土缺陷,又可测试混凝土厚度,且信号直观、快速和准确。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墙体、底板和混凝土检测。近些年来,冲击反射技术经过长期研究获得一定成果,已发展了现场检测系统,在混凝土质量检测中被广泛

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工作质量检测、鉴定技术正在不断完善,无损检测技术属于射线、电光和声磁的检测技术,可直接检测工程构建内部缺陷和外部缺陷,是对检测工程质量、建筑材料产品的有效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对于各类建筑开发、建设,使用无损检测技术,有利于提升质量检测水平,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子立,高辉.建筑工程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9).

[2] 申民玉,吴建勋.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7).

[3] 陈士明,王彦红,高凡军,等.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

作者简介:邓秋华(1986-),女,广西南宁人,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检测,身份证号码:45012219860923408X。

建筑工程检测 篇4

某建筑工程地上40层, 地下2层, 总建设高度为187 m, 采用全钢结构进行施工。工程主体结构采用钢支撑、箱形钢柱和H型钢梁构成, 钢板厚度为12~55 mm。受焊接工艺、焊接方法和施焊位置的影响, 很容易出现根部未焊透、坡口未熔合以及条状、点状缺陷的情况。

2 焊缝无损探测工艺

2.1 检测设备和辅材

在建筑工程检测中主要采取的是无损检测技术, 该技术使用的仪器是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 应根据工程所需选取恰当型号的仪器进行针对性地检测。要注意的是, 探头晶片的面积应小于500 mm2, 而且长度应小于25 mm[1]。为了确保焊缝接触面保持水平而且焊接彻底, 可采取直射波法进行探伤, 为建筑工程施工检测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2.2 试块

1) 标准试块。标准试块指的是借助相关仪器所检测校准的试块, 在进行该环节检测中, 选择常用的焊接接头即可实现, 标准试块有两种型号可供选择, 即CSK-IA和CBⅡ-2。

2) 对比试块。对比试块是用于检测校准试块的试块。为了提高检验的精确性, 施工中可根据需要选择等效试用进行比对。

2.3 耦合剂

在耦合剂的选择上, 应注意选取液体状或者糊状物, 而且所选取的耦合剂应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与较好的透声性, 选择的材料在满足相关需求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对人体无伤害[2]。此外, 试用阶段以及产品检验阶段所选用的耦合剂应相同, 以确保检测的精确性。

2.4 检测表面的制备阶段

在进行超声检测前, 应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比如焊缝表面质量应满足相关要求, 彻底清理超声探头部位使其保持干净状态, 确保其具有较好的声学特性。

2.5 检测的最佳时间

如无特殊情况, 超声检测的最佳时间应在焊接完成后材料冷却到室温内后。若材料出现裂纹现象或者钢板厚度在许可范围以下时, 焊接完成一天后才可进行超声检测, 以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2.6 检测工艺和检测技术

采用超声检测的宽度主要是根据焊缝自身再加上焊缝两侧母材厚度的30%左右。若采取一次反射法, 检测时探头, 移动区应不小于1.25 P, 而如果选择直射法检测, 探头移动区的实际距离应不小于0.75 P。

3 检测所采取的主要方式

(1) 斜探头探伤的灵敏度要高于所给出的标准评定灵敏度值; (2) 通过对工程的分析, 决定采取直接接触法作为耦合方式的最佳选择; (3) 探头的移动速度应适当, 而且2次探头移动的距离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免重复检测; (4) 在检测中, 若由于表面粗糙造成耦合损失, 应及时进行补偿处理, 提高检测的精确性; (5) 对于接焊缝部位, 考虑到位置的特殊性, 主要是对斜探头垂直焊缝中心线位置进行检查, 探头在移动时应确保使焊接接头截面的所有部位都能被全部检测到, 根据需要, 检测时探头要左右偏转一定的角度[3]。

4 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等级分类

4.1 焊缝检测技术

在进行等级B级检测中一般采取直射法或反射法。

4.2 缺陷定量检测

若反射波超过定量线的相关要求, 施工人员需对缺陷部位的具体位置以及影响幅度大小进行明确, 以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实施。

4.3 缺陷评定

若在检测中发现所获取的信号与标准评定信号不相吻合时, 施工人员应注意看其是否有裂纹等不良现象。若检测出此现象, 应立即对超声探头进行调整, 找出波形存在异常的区域, 如不能准确判断波形, 可通过其他检测技术综合诊断。

4.3.1 箱形柱内隔板直探头检测

箱形柱内隔板直探头检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检测中选择型号为2.5 MHz、Φ20的直探头, 在检测中出现2个异形波 (见图2) : (1) 异形波F1:此波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电渣焊接靠近箱形壁板部位没有完全融化, 而且此波的埋藏深度为25 mm; (2) 异形波F2:此波出现的原因是电渣靠近内隔板一侧没有完全融化, 此波的埋藏深度达到40 mm。

通过超声波检测, 对图2中所呈现出的波形进行分析, 发现缺陷深度以及缺陷所处的位置保持不变, 可推断出此处没有发生融化现象。

4.3.2 箱形柱隔板角对接组合焊缝的斜探头检测

1) 由于壁板厚度为22 mm, 隔板厚度达到25 mm, 经过综合评定后, 选取一定尺寸大小与频率恰当的斜探头进行检测, 检测缺陷位置应以最大反射波的位置为基准进行全面检测。缺陷的实际深度及水平距离施工人员均可借助仪器直接读出, 方便施工人员检测。

2) 在所获取的波形图进行分析可知最大反射波幅位于Ⅱ区的缺陷, 而且长度小于10 mm。

3) 通过观察可知相邻两缺陷处于同一水平上, 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在较小缺陷长度范围内。

4.4 超声检测质量分级的划分

1) 按照缺陷指示长度以B级规定予以评定, 可知最大反射波幅处于Ⅱ区。

2) 最大反射波幅应位于评定标准缺陷以下, 而且应归为等级Ⅰ级。

3) 若最大反射波在评定标准缺陷以上, 则可初步判断缺陷部位主要为裂纹现象, 可将其归为等级Ⅳ级。

4) 反射波幅若处于Ⅰ区的非裂纹性缺陷, 可被评定为等级Ⅰ级。

5) 若反射波处于Ⅲ区的缺陷, 但不管指示长度是多少, 都可将其评定为Ⅳ级。

6) 对检测不合格的异常部位, 施工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 调整完成后应使用超声探测仪进行再次检查, 以确保万无一失。如表1所示。

注:δ指的是城口加工侧母材板弧, 当母材板厚度不一致时, 以薄板的厚度为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安全环境不好, 焊接位置差, 很容易出现缺陷, 因此, 在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对组合焊缝进行探伤时, 要注意坡口未熔合和焊缝未焊透的缺陷。实际检测过程中, 很难掌握电渣焊, 此工程中一部分翼缘板和腹板之间角的对接组合存在根部没有焊透、支撑和部分箱形柱壁板和内横隔板未熔合等情况, 检测过程中要分析缺陷波形, 当屏幕上出现比较尖锐的回波时, 基本上可以断定未熔合或未焊透。对于这些问题, 应提出整改措施, 并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返修, 确保钢结构焊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如何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无损检测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检测技术, 可以在不影响建筑结构性能的基础上检测建筑的质量,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 对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李晓娜.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超声波探伤[J].现代焊接, 2008, 9 (11) :56-57.

[2]任森智, 张新胜.我国钢结构焊缝无损检测探析[J].山西建筑, 2007, 33 (5) :78-80.

建筑工程检测合同 篇5

承包方: 以下简称:(乙方)

为保证“三亚国际康体养生中心二期”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加强质量控制,甲方委托乙方承担该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任务,为使检测工作顺利完成,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合同条款,以便共同遵守。

建筑工程名称:海南万科康体养生二期A总包工程

一、建设地点:三亚荔枝沟

二、检测内容:

工程涉及的建筑材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检验项目;(见证取样)

三、检测依据:

按所承担检测项目相应的国家标、行业规范、本工程设计的检测要求以及甲乙双方商定的检测细则执行。

五、检测工作量:

检测项目及数量由甲方按国家行业相关的要求,为创备所需的各项检测标准以及海南省、三亚市质检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乙方仅提供建议性意见。 乙方无资质承担的检测项目,经甲方同意,乙方可外包进行检验或由甲方自行委托检测,乙方可以介绍。

六、检测期限及提交成果:

乙方按所检项目所用的标准、规范规定的时间如期完成相应的检测任务。并在完成检测后两天内提供正式检测报告一式叁份;可以根据甲方需要出具速报依据。

七、检测取费及付款办法:

1、检测取费优先顺序:

a、海南省建筑业协会规定的检测项目收费标准;

b、国家相关检测收费标准

2、检测费结算方法:结算检测费用=按本合同第七条第一款确定的检测费总和×60%;

3、付款方式:

本合同签订时,甲方先支付乙方预付款壹万元整(¥:10000元),当检测费用超出预付款后,每满壹万元即结算付款(如有急需检测报告,乙方应配合甲方工作,先领取报告),工程结束全部付清。甲方应及时支付检测费款,乙方才提交检测报告,否则乙方对检测报告享有留置权或拒绝检测甲方所送样品。乙方应向甲方开具正式税务发票。若非甲方另行书面委托,检验委托人即为甲方检测费用全权结算代表。

八、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

1、所有检测项目均应填写检验委托单,除现场检测项目外,甲方应送样品至乙方试验室进行检验,样品应满足试验要求;在乙方有资质承担检验项目的情况下未经与乙方协商同意,甲方不得将该工程的检测项目委托其他检测单位检验。

2、按要求应进行见证取样、送检的检测项目,应符合“见证取样的规章制度”要求,并按海南省建设厅琼建质【2001】194号文件执行;同时向检测单位出示见证员有效证件。

3、甲方要求乙方来现场检测的项目,甲方提前二天通知乙方,乙方接到通知确定后及时回复甲方。

4、甲方对所送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负责,对检测报告有异议应在收到检测报告后15日内提出,争议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二)乙方权利和义务:

1、收样过程应符合“见证取样的规章制度”要求,并按海南省建设厅琼建质【2001】194号文件执行。

2、乙方的检测严格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不受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干预;非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泄漏检测资料。

3、乙方按规范规定的有关质量要求按时检测,按时提交成果报告。

4、乙方要来甲方现场检测的项目,乙方提前二天通知甲方,甲方接到通知确定后回复乙方。

九、违约责任

1、甲方应按时付款,若逾期支付,甲方自逾期之日起每日向乙方偿付逾期报告费用3‰的违约金。

2、在乙方有资质承担检验项目的情况下未经乙方同意,甲方将该工程的检测项目委托其他检测单位检验的,本合同结算按第七条第1款执行。

3、若非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乙方逾期提交成果报告,乙方自逾期之日起每日向甲方偿付逾期报告费用3‰的违约金。

4、因乙方原因造成甲方所送样品失效或检测结果无效,甲方重新送样检测后,该项检测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并应赔偿甲方样品及交通费用。

十、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在协商补充合同,补充合同与本合同具同等法律效力。

十一、经双方确认的检验委托单、设计图纸、结算单等来往文件均视为本合同条款。

十二、本合同一式伍份,甲方执叁份乙方执贰份,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该工程完工,且甲方结清检测费用后合同终止。

十三、纠纷解决方式: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解决,若协调解决无效,则通过工程所在地法院诉讼程序的方式解决。

十四、本合同书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 篇6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问题;对策

Analysis on Quality Inspection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 Jin-hu

(Jingyuan Count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Jingyuan Ningxia756400)

【Abstract】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is a branch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odays society has been gradually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degre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y inspection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ointed out some related problems in quality inspec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 words】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Problem

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质量意识显著增强,建筑业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近年来建筑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日益凸显。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一方面会影响相关机构对建筑工程的评价,另一方面会涉及到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及时的、积极的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的监督以及管理,以推进质检行业的逐步完善。

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历程

1.1过程阐述。

迄今为止,建筑领域质检行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将1985年以前看做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质检行业的主要特点是它以另种不同性质的实验室的形式存在,一种属于建筑企业内部实验室,其设立宗旨是为本企业服务;一种是科研院校内部试验室,具有教学科研的性质。改革开放以后工程质检行业步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建筑业多元化的格局逐渐形成。新的格局促使国家加强了对建筑工程及其所用物质、基建设备的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力度。1985年10月21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定》的通知,此后各地纷纷建立起从属于各级质监部门的检测机构,无一例外,这些检测机构皆带有政府色彩。2005年10月18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质量检测业迈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办法》中明确指出,检测机构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其性质为中介机构, 它的运行不能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1.2建筑施工质量检测行业的特点。

1.2.1该行业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

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之一就是对检测机构的资格进行认可以及对该行业进行资质管理,政府质量管理的政策也直接决定着该行业检测市场的范围。因此,检测市场并非完全开放的市场,政策导向性是该行业的显著特点。

1.2.2工作体制单一性。

上述我们已经提到检测行业具备浓厚的政府色彩,这一行业特点决定了这一行业一般局限于特定的行业或机构,在我国从事这一行业的主要是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民营和外资企业无权涉及该行业。这一现状导致目前我国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

1.2.3地域性强。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本身所具有的政策导向性这一特点,导致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定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这就意味着外地机构难以进入本地市场。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现状分析

2.1质量检测单位难以承担明确责任。

2.1.1试样代表性的问题。

样本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是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现行标准明确规定了砖砂、钢筋、石、水泥等材料的取样方法。钢筋只送检一根,水泥送样原装一袋,砖、砂、石先挑选、后送样时工程中的常见情况。这种试样的最大缺点就是样本代表总体存在很大的误差。这种误差来自于质检机构与施工现场的脱节,最终导致质检机构只能对送检样本的质量负责,无法确保施工现场的物质是否合格。

2.1.2试件制作的规范性问题。

检测机构在实施检测时仅对样本进行检测,不考察样本的制作、来源等问题。这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所选的样本是否能代表总体的水平,样本是否真正来自于施工现场,送检程序是否合规合法。这些问题都无法给予保障。因此即使质检单位对送检材料出具了合格的证明,也无法保证施工现场所用的材料全部质量合格。

2.1.3试样取样频率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就是对于所需的物资并非一次购入而是分批采购入场,这些所需物资不仅进场时间不同而且有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厂商。如果抽样次数不够,会造成漏检,致使某些质量较差的工程物质用于工程,给工程安全带来隐患。

2.2部分检测机构管理缺失,对软、硬件投入不足。

(1)虽然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或标准对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有些单位并不遵守这些规定,在检测过程中未按规定程序、规范实施检测,严重影响了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2)另外,有些检测单位缺乏良好的办公环境,并且检测设备已经落伍,面临淘汰,应该进行更新换代,可检测部门由于资金短缺缺少对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导致无法承担大型的检测试验,"大马拉小车"的情况屡见不鲜。

2.3检测市场不规范。

当前质检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恶性竞争,在利益驱动下屡次出具不实报告。当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来自由检测市场缺乏相应法律的约束,不够规范导致有些检测单位在选择检测样本时没有保存应有的职业谨慎,对数据的处理缺乏严谨性,更有甚者对签名都冒名顶替;主观原因在于检测单位对资质的非法利用。比如将资质高价出让给他人,严重者直接将盖章后的空白检测报告有偿供给无资质方使用。一些地区出于保护当地检测行业的目的,垄断经营, 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检测质量,不利于检测行业的技术进步。

3. 规范和完善建筑施工质量检测行业的对策

3.1明确质量检测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法律责任。

改善目前监测市场的现状是一项长期工程,首当其冲的就是让质检单位担负起施工物资的质量风险责任,将工程检测单位和工程监理作为并列的行为责任主体,检测单位在建设工程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应由政府主管部门给予明确。其次,在收费标准问题上,需要明确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充分认识到建设单位是委托者,质检部门是受托者。另外在收费方式选择上要合理要通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质检单位对建设单位负责,对工程质量负责。

3.2强化检测机构对施工现场的监管。

工程检测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工程进场的各种物资首先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抽样,然后按照专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另外对于特殊材料物资,检测机构还负有向有关质检部门报送检验的义务。总之,保证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是工程检测部门应承担的重大责任。

3.3发挥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检测中的作用。

力求设计一套系统软件,该系统检测与监管职能于一身,一方面,利用监管平台提供的加工信息,延伸对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及检测机构等相关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管,及时了解、掌握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质量信息和现场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利用建筑工程检测监管平台,实现包括对各检测机构、检测人员、检测设备,以及企业、个人诚信记录等人、物、事的动态监管。

3.4提升检测人员的政治素质,增强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主要应对措施如下:

(1)在企业内部聘请专家进行讲座,注重对检测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2)吸取工程建设中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根据所处地区的环境地质条件,有正对性的开展学术研讨。

(3)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开展科技攻关活动。

(4)培养全体检测人员善于总结、实践、探讨的习惯,促进检测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5)树立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理念,坚强对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3.5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管理。

通过对事实进行调查取证,对一些存在严重问题比如说检测技术水平较低或扰乱市场秩序的检测单位,必须给予严肃处理。另外对一些通过非法手段进行不良竞争的个人或单位必须给予严惩。由于目前我国质检行业存在不合理的收费因素,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与物价局的协商,对目前的收费标准进行合理调整。最佳的收费标准应实现检测单位责任与利益相吻合。

4. 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处于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只有树立起全面质量控制的理念,充分意识到竞争的压力,以人为本,同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改变服务理念,创新管理制度,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莉.工程检测行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2007,(26).

[2]马心俐.山东改造工程旧房质量检测[J].山西建筑,2007,33(22):89~90.

建筑工程节能检测探讨 篇7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对于建筑节能质量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准及规范, 建筑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发展, 就必须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 增加建筑节能材料的使用数量, 改进建筑节能检测技术, 从根本上降低建筑节能损耗。通常情况下,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建筑节能:原材料的使用及其购买;合理设计建筑施工, 完善施工技术流程;改善施工工艺水平, 正确使用建筑施工设备等, 从而有效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1 建筑节能检测的目的与意义

建筑节能检测,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何为建筑节能。所谓建筑节能主要指建筑物在进行设计规划、改造扩建以及施工中所使用建筑材料时都要采用节能技术等方式进行建筑节能优化。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率,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建筑施工设计, 在质量环境规定范围内, 减少供热, 以及空气制冷等能源的消耗。总而言之, 就是在保证建筑节能的同时提高建筑材料利用率。建筑设计过程中, 要采用符合建筑施工质量的节能材料进行建筑设计。但是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 由于受多方面影响因素的限制, 延长了建筑施工周期, 这就导致建筑节能施工等环节不能按照预期设计的那样进行合理建筑施工;或是因利益驱动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 以次充好, 难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 在建筑节能检测时, 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工程质量的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2.1 国家建筑节能标准

主要是《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 (JGJ132-201) 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规范》 (GB50411-2007) 以及JGJ132的修订版JGJ132-200X《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2.2 专业标准

主要是建筑工程上使用的节能设备, 其检测依据各个行业的专业技术标准, 如采暖锅炉的效率检测标准《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实验方法》 (GB/T10820-2002) 、建筑外窗三性检测方法 (JG/T21l-2007) 、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标准《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4-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等。

2.3 地方标准

在建筑节能工作进展较好的地方都编制发布了地方性的建筑节能检测验收标准或规范, 如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 (DB11/T555-2008) 、《公共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11/510-2007) ,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 (DG/TJ08-801-2004) 等。

3 建筑节能检测项目

3.1 建筑节能实验室检测项目

(1) 主要针对建筑节能材料中的保温材料进行检测。对其保温隔热浆体、黏结层、玻纤网、腹丝、锚固件等建筑保温材料进行全方面的技术检测, 按照施工规范标准要求进行现场抽样检查, 同时还要针对材料规格, 使用范围进行检测, 看是否符合建筑施工规范要求。此外, 针对建筑保温材料还要进行外保温系统功能测试, 保证其抗寒、抗风、抗冲击等能力符合外保温墙的规范标准要求。 (2) 建筑门窗测试。这里主要指外门窗的检测标准要通过水密封度、抗风压力以及密封等作业的测试, 完全符合标准要求的才可进行建筑施工作业, 否则将重新进行施工。

3.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

包括保温板系统中板材粘贴面积及粘贴强度;保温浆料系统中保温砂浆厚度及粘贴强度;硬质泡沫聚氨酯保温系统中保温层的厚度;固定锚栓件的抗拔强度;外墙面砖粘贴的粘贴强度。

3.3 特殊情况下需进行建筑工程节能性现场检测

在建筑施工现场, 随时可以针对保温建筑材料、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抽检验证。将不符合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登记上报, 交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处理解决。在完成检验后, 方可进行再次使用。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一律被退回不得继续使用, 从而保证整个建筑施工质量。

4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

4.1 建筑能耗监测

建筑节能检测作为建筑施工竣工一项重要的施工项目, 对其整个建筑施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通常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对其实行检测:直接法与间接法。直接法是针对采暖建设中所消耗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检测与测量, 然后针对其所消耗的热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能源消耗, 这种直接方法也被称作冷源法。间接法就是指在能源建筑消耗处, 针对建筑自身所消耗的热能采取计量方法, 综合其他因素来降低采暖耗煤量, 最终达到节能检测能源的要求。

4.2 节能材料、产品测试

节能材料和产品主要包括保温材料、涂料和玻璃等, 其性能测试方法可以参照产品的国家标准。

4.3 建筑构件检测。

建筑节能构件产品主要包括门窗、幕墙和外墙保温系统。

4.4 节能装置与设备测试。

建筑节能装置与设备主要是为某项节能措施或系统的某项功能而安装在建筑上、需要单独测试的装置与设备, 包括遮阳、通风装置和风机盘管等。

5 检测合格判定

5.1 耗热量指标法

耗热量指标法主要是指依据直接法的检测原理进行建筑物整体散热消耗热量的计算。计算其消耗热量数值是否符合常规下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通常情况下, 建筑节能数值在可控范围内就说明该热量消耗符合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 反之也不符合。针对建筑室内结构热量消耗的计算可以采用间接法进行计算, 通过室内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差异进行对比建筑热能消耗的比例, 进而得出建筑设计节能标准是否符合其建筑设计要求。

5.2 节能材料和构件指标法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和窗墙面积比符合设计要求时, 围护结构各构件的传热系数等指标达到设计标准, 则该建筑为节能建筑。主要的部位有:屋顶、外墙、不采暖楼梯间、窗户 (含阳台门上部)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楼梯间外门、地板、地面、变形缝等。

6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建筑节能减排在我国的大量推广与使用, 建筑节能材料层出不穷, 大大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发展与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在检测仪器使用上仍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建筑节能检测技术也很难符合实际的建筑施工标准要求。同时受地域气候影响现象比较严重, 随着建筑周期的不断延长, 施工技术难以得到保障, 节能检测与实际节能效果差异比较大。对此, 针对其现阶段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进行合理化的解决, 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检测水平, 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机制, 提高节能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比例, 以便更好的推动建筑施工的发展, 真正意义上做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从而有效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摘要:近年来, 由于能源紧张, 随着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 各种新型, 节能先进建筑工程日趋完善, 且采用节能优质保温材料, 降低能源消耗, 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检测技术, 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更好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的数据分析和技术保障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节能检测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 并提出了相应地解决措施, 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住宅,节能检测,能耗

参考文献

[1]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6.

[3]高伊琳.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J].辽宁建材, 2008 (2) .

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检测技术,静载检测

0 引言

本工程为住宅项目2期, 共分为6种户型:A1、A2、B1、B2、B3、C2;其中A类为地上二层, B、C类为地上三层。本项目所采取的桩基础为预制桩基础和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基础, 单栋桩数量A、B类小于50根, C类大于50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桩基础安全等级为二级。

对设计等级高、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质量变异性大的桩基, 或低应变完整性判定可能有技术困难时, 提倡采用静载试验、钻芯或开挖等直接法进行验证。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 3.1.1条强制性规定, 本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

1 桩的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 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最直观、最可靠的试验方法;也是宏观评价桩的变形和破坏性状的依据。静载试验所得荷载-沉降 (Q-s) 曲线的型态随桩侧和桩端土层的分布与性质、成桩工艺、桩的形状和尺寸、应力历史等诸多因素而变化。虽然试验中也能得到与承载力相对应的沉降, 但必须指出, 静载试验中的沉降量s与建筑 (构) 物的后期沉降量s'是不一样的。

Q-s曲线是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侧阻和端阻的发挥性状的综合反应。由于桩侧阻力一般先于桩端阻力发挥, 因此Q-s曲线的前段主要受侧阻力制约, 而后段则主要受端阻力制约。但是对于下列情况则例外:1) 超长桩 (L/D>100) , Q-s全程受侧阻性状制约;2) 短桩 (L/D<10) 和支承于较硬持力层上的短至中长 (L/D≤25) 扩底桩, Q-s前段同时受侧阻和端阻性状的制约;3) 支承于岩层上的短桩, Q-s全程受端阻及嵌岩阻力制约。

采用荷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时, 一般要求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对于机械式大量程 (50mm) 百分表, 全程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分别不超过40μm和8μm, 相当于满量程测量误差不大于0.1%。因此《规范》要求沉降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 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常用的百分表量程有50mm、30mm、10mm, 量程越大、周期检定合格率越低, 但沉降测量使用的百分表量程过小, 可能造成频繁调表, 影响测量精度。

在基桩静载试验过程中, 为了有效地确保不会因桩头破坏而终止试验, 但桩头部位往往承受较高的垂直荷载和偏心荷载, 因此, 一般应对桩头进行处理。

2 低应变动力检测

2.1 检测原理

在桩身顶部进行垂向激振, 弹性波沿着桩体向下传播。桩身内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或桩身截面积变化部位, 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滤波和资料处理, 即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 据此计算桩身波速, 判断桩身完整性。本次检测设备为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生产的RSM-PRT基桩仪及配套速度、加速度传感器, 检测设备经过国家相关计量单位认证, 并标定合格。在测试前应先将桩头浮浆清除整平, 然后用耦合剂将传感器与桩头紧密接触。正确全面检测基桩质量, 在桩顶中心 (2/3) R处位置上安置换能器, 并在桩中心位置进行垂向激振, 多方位、多频段激发。低应变动力检测见图1所示。根据桩反射波的到时、幅值和波形特征等来判据并对桩身的完整性进行综合分类。

2.2 现场检测准备

1) 动测宜在基槽开挖至设计底标高凿去桩头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 露出新鲜密实混凝土面, 并使桩头保持平整, 现浇桩离桩边10cm~20cm成等腰三角形磨三个直径为10cm的特平点;

2) 一般情况下, 检测桩检测时混凝土龄期需14天以上, 工期进度紧迫时, 可适当缩短龄期, 但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 且不小于15MPa;

3) 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4) 桩顶面应平整干净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且无积水, 妨碍正常测试的桩顶外露主筋应割掉;

5) 清除桩头碎石、杂物、泥浆和积水, 使桩头保持清洁、干燥;在检测之前, 桩顶承台不得绑扎钢筋;

6) 本工程的抽检数量为工程桩总数100%的基桩进行检测。

2.3 检测技术

采取小应变进行基桩的检测, 其测试参数设置的合理是很关键, 笔者总结了一些关于基桩检测参数设定的要点如下:

1)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 000Hz;

2) 设定桩长应为桩顶至桩底的施工桩长, 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

3) 桩身波速按本地同类型的测试值初步设定;

4) 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对于测量传感安装和激振操作应采取以下要点:

1) 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 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

2) 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 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在壁厚1/2处, 并与桩中心连线成90°夹角;

3) 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4) 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

5) 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 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 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 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不缺陷反射信号。

信号采集和筛选应采取以下要点:

1) 每个检测点的纪录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个;

2) 检查判断实测信号是否反映桩身完整性特征;

3) 不同检测点及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较差, 应分析原因, 增加检测点数量;

4) 信号不应失真和产生零漂, 信号幅值不应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

3 结论

本文结合桩基检测实例, 探讨了本工程所采用的桩基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施工技术, 结合该基础检测, 提出桩基检测技术的方法以及桩基检测要点, 旨在能为类似工程的桩基检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鼎辉.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6) .

浅析建筑节能工程检测方法 篇9

在建筑物节能工程中, 墙体等围护结构质量缺陷是影响节能工程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 红外热像仪在建筑节能工程广泛用于检测热工缺陷、保温材料缺失、气密性领域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探讨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建筑节能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1 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热像仪是综合了光电子技术、红外探测器技术和红外图像处理技术三者长处的一项高科技产品。其主要优点在于:可进行远距离遥感检测建筑物, 属于无损检测方法;使用方便、安全、快捷;检测范围不受限, 可全面扫描建筑物的每一个角度;检测实时成像, 结果直观、快速。由于红外热像仪图像表现了被测物每点的温度场, 还可以用于鉴别缺陷区域大小, 直接显示隔热缺陷。

红外热像仪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突出的优点, 主要是利用了红外物理原理。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 它的波长范围为0.76μm~1000μm, 不为肉眼所见。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 (-273.15℃) 的物体, 都会不断地发射红外辐射。根据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物体所辐射的各种波长红外线能量的总和与物体的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 也与黑体辐射系数成正比。红外热像仪便是以此为理论根据进行温度测量。它利用物体红外光所产生的热效应, 通过仪器接收和分析物体发射出的红外光波, 然后由光波信号处理系统分析出物体的温度图像。这种温度图像即称为热像图。在热像图中, 红外光的温度与被测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简单的说, 红外热像仪就是用可见的热成像图直观反应的物体发射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能量。热图像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用亮表示温度高, 暗表示温度低, 或用暖色和冷色表示温度高低。

在建筑节能工程检测使用红外热像仪重点检测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问题。当围护结构存在质量缺陷时, 被检测部分产生非连续性缺陷进而对热传导性能产生影响, 体现在红外热像仪上则有明暗差异, 反映出了物体表面温度的差异。也就说, 物体表面的质量缺陷区域产生温度梯度, 导致在物体表面原本持续的红外辐射能力出现改变。当红外热像仪在检测出这种差异后, 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推断出物体内部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范围大小。

2 红外热像仪检测方法

红外热像仪检测方法分为无源红外检测和有源红外检测。无源红外检测法可称为被动红外检测法, 它是利用了被测物体本身所发出的热辐射的一种测量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外部源。有源红外检测法可称为主动红外检测法, 它是将外部热源施加于被测物体, 为物体注入额外的热量, 然后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物体表面的热辐射分布状况, 以确定物体是否缺陷的方法。

无源红外检测法的使用前提是物体本身能够产生热量。因此,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电力、汽车、冶金等领域。对设备操作或电路运行过程中间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红外热像仪很容易就能得到物体的表面温度场, 并实施检测或监控。然而, 建筑物本身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能产生热量。如果要想使用红外成像仪对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质量检测就不能采用无源红外检测法。而在采用有源红外检测法进行检测时, 最佳外部热源是太阳辐射, 其次则考虑使用室内采暖、空调设备等制造温差。如果以上条件均不具备时, 就只有采用大功率加热设备对被测目标加热, 或者对被测目标泼水, 利用水分蒸发速度差异获得温差, 从而能够对其缺陷进行检测。

3 红外热像仪在建筑节能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1) 热桥。

在建筑物能量损耗中, 有一部分是通过热桥所引起的。建筑围护结构中的一些部位, 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形成了热流相对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这些部位成为传热较多的桥梁, 故称为热桥。由于热桥附加能耗占整体建筑能耗的比例不断上升,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 节能型建筑中比非新型节能建筑的各种热桥的附加能耗占建筑能耗的比例下降50%。

(2) 保温材料。

实践经验表明, 隔热材料缺失、隔热材料不正确安装、气密层和气密性不良都会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整体热性能, 从而大幅提升能耗。使用红外热像仪可以非常直观的检测出工程质量缺陷。在红外热像的检测下, 可以快速对整体建筑围护结构因隔热材料的缺失而引起的热损失的进行普查, 只要有任何缺陷都会一览无余。

(3) 气密性测试。

气密性测试可以反映出建筑物在特定时间中泄漏了多少空气。泄漏了的空气量等于浪费了的暖气或冷气, 从而加大了制冷制热设备的运转需求, 保密性不好的建筑等同于浪费能源的建筑。利用红外热像仪可以清晰对因为气密性不良而造成的温度异常区成像。

(4) 加热系统。

利用红外热像仪还可以检测出建筑加热系统。无论是地板加热系统, 还是空调系统, 如果设备存在一些异常或者安装不正常的状况, 通过红外热像仪可以及时查找出故障的位置。

4 红外热像仪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使用红外热像仪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仪器尽可能轻便, 测试镜头尽可能能够大角度调整, 以便于测试角度较大的场合。由于热工缺陷的温差在3℃以内, 因此温度灵敏度宜在0.06℃以内。在进行数据处理时, 需要建筑领域的专业软件, 把某一立面的多幅红外热图生成一幅红外图像。这样可以有助于全面了解整个建筑工程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聚文, 黄国扬, 谭广, 等.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近况[EB/OL].[2006-11-13].http://www.e p c c n.c o m:8080/n e w s_f i l e/2006111655113765.pdf.

刍议工程建筑材料检测 篇10

1重视建筑材料检测的必要性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到快速运行轨道,大量的人口涌入到城市中,导致有限的城市空间变得局促而拥挤,随之,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大。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对整个工程的顺利展开以及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检测建筑材料的工作涉及的内容多而检测程序复杂,而且各种影响因素也会干扰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如果在检测中稍有疏忽,就会导致检测问题存在。

为了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要对检测系统不断地健全,以促进检测工作顺利展开,同时在检测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各项影响因素,通过严格检测保证质量合格的材料才能够进入到施工现场。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的逐渐展开,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工程施工以及工程质量的影响就变得显性化。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性质不同,所呈现的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导致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存在着检测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加之没有建立良好的检测环境,检验工作难以顺利展开,对建筑材料就难以作出准确的评价。在这样的检测建筑材料的环境下,就很难对建筑材料的成分、所具备的性能以及建筑材料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检测结果,非常不利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2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内容

2.1建筑材料检测中的材料取样

建筑材料检测中,材料的取样要具有科学性。多数的检测人员都会错误地认为按照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报告进行取样就会做到准确无误。事实上,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报告主要体现的是建筑材料的性能,并不能够代表建筑材料本身。所以,在选择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针对需要检测的材料要随机抽取,按照规定的比例,不仅选取的材料数量要精确,而且所选择材料的方法、选取材料的部位都要做到准确而规范,否则,就会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样品的交接中,检测人员要对交接的过程详细记录,主要是样品的自然状态,包括检测样品的构造、重量、形状等等;检测人员的目测结果都要记录下来,包括检测样品的完整性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等等都要做好记录。建筑材料检测样品送入到实验室检测,要注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监测仪器,要准备好各种材料检测仪器,还要对检测仪器做好校准工作。所有的检测仪器都要符合规定,以避免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检测样品造成损坏。建筑材料检测样品的贮存环境要符合规定,为了避免样品的变质或者损坏,还要对样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建筑材料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2.2建筑材料检测的方法

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检测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关乎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建筑材料的检测,不同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材料的性能不同,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而且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要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检测标准。目前,建筑材料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两种,即标准检测方法和代用检测方法。按照规定,如果材料检测的过程中,采用标准检测方法和代用检测方法会获得不同的检测结果,要以标准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做准,但是在具体的检测工作中,往往会存在标准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比如,在对水泥的粘稠度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重视水用量的问题,往往采用代用检测法会获得标准稠度。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就要具有针对性地采用代用法检测法,经过反复地实验中查找出相对合理的对应关系,最终获得准确的判定结果。

2.3建筑材料检测的仪器

建筑材料检测的仪器与材料检测质量存在正相关性。如果检测仪器本身就在校准上存在问题,就必然导致检测结果不够准确。要提高检测仪器的检测质量,就要保证仪器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且在检测之前要做好校准工作。由于不同的建筑材料检测在检测的时候选择相应的检测仪器,因此,要根据材料确定检测仪器的同时,还要做好检测仪器的调试工作,以使得检测结果符合规定的检测要求。

2.4建筑材料检测的操作过程

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操作是否准确直接关乎到检测结果。因此,要求检测人员在对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执行,且要提高操作水平。比如,在对水泥胶砂试样进行强度检测的时候,刮模操作中,就要使用金属材质的直尺沿着试模长度方向向另一端移动进行割据动作,将试模超出的部分割去,之后将试模的表面磨平。检测人员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操作细致入微,以避免操作的过程中,胶砂拌合物刮走而影响到试样的规格,最终导致检测数据的结果不够准确。

2.5建筑材料检测的环境

建筑材料检测的检测普遍是在检测室完成的,如果检测室的检测环境不符合要求,就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存在误差,就要确保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建筑材料中,包括沥青、水泥、混凝土以及防水卷材等等建筑材料,都会由于环境温湿度等各项因素而影响大材料的使用性能。所以,在建筑材料检测的时候,要按照国家规定保证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符合要求,已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2.6建筑材料检测的结果

如果建筑材料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就必然导致材料质量问题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处理建筑材料检测中所获得的结果,对执行检测中所获得的不同的检测结果,也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另外,建筑材料检测的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关乎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因此,要对建筑材料检测的结果认真对待,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7建筑材料检测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

建筑材料检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检测人员完成的。如果检测人员不具备所要求的职业素质,就必然会影响到检测结果。所以,要提高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就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完善检测单位的用人管理制度,要求所有的检测人员都要持有职业资格证才可以上岗。还要对建筑材料检测人员定期培训,培训结束后要对接受培训的检测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检测人员,要继续接受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检测人员不可进入到岗位中工作。建筑材料检测是技术要求高而且检测程序相对复杂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检测单位所使用的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不够,加之检测人员技术操作水平和职业素质不高,不仅会影响检测结果,而且还会存在检测报告记录不详细的问题,从而导致建筑工程中安全隐患存在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3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点环节。由于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存在着针对性,特别要求不同的检测材料需要选用合适的检测仪器,还要在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综合性地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够获得相对准确的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1]张莉娅.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研究,2014(14):215.

[2]李惠忠.工程建筑材料检测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07):176.

建筑工程建筑材料检测的作用分析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材料;检测;作用;对策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材料不但品种多样,而且性能非常优异。像近年来出现的保温隔热材料、吸声材料、轻质高强材料等,为人们的居住及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保障。所以,为了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材料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材料检测概述

目前,我国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主要针对一些基本材料如水泥、粗细骨料、建筑钢材、瓷砖、防水材料等。建筑材料的性能检测包括多项内容,如水泥需要检测细度、凝结时间、强度等;骨料需检测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等;钢材需检测屈服和抗拉强度、冷弯、伸长率等。要想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取样的多少和部位、环境温湿度、强度检测时的加荷速度、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建筑材料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外观质量检测和成分检测两种,外观质量检测主要是查看材料品种、尺寸、规格及标志,检查材料是否出现质量问题和缺陷。对建筑材料的成分检测主要包括无损检测和有损检测两种方法。

二、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作用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因此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也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这是一个急需得到行业认可的影响建材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安全方面。建筑是建筑材料与人工综合而成的结果,选择合适、绿色的建筑材料对建筑的整体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具体而言,最重要的影响是对安全方面的影响。检测建筑材料的目的是除去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以防质量不过关的材料流入建筑行业。如果建筑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则一定会影响建筑的质量。因此,在检测建筑材料时,不仅应要求材料的强度、韧性、性能、环保等方面都符合相关标准,还应在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考虑其科学荷载程度,以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材料的性能不符合建筑要求等问题。

(二)经济效益方面。材料的检测在建筑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的整体效益,不可为了降低材料成本,而人为选择质量不过关的材料,或在检测时忽视材料的质量问题。虽然暂时选择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可降低采购成本,但这样的行为很可能降低建筑的耐久性,进而影响建筑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

(三)适用度方面。选择检测合格的建筑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并确保建筑项目准时、高效完成。此外,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还可以使建筑符合项目设计,使其整体性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建筑外观方面。在绿色经济时代,建筑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自然化,因此,建筑材料也应具有这两个性质。然而,越是吸引人们眼球的建筑设计,在材料选择方面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建筑材料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使用检测合格的建筑材料才可能将建筑的设计特点体现出来,才能促使建筑的设计向着更加美观、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三、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对策

(一)规范材料取样。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建筑材料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相关负责人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调查,使其代表建筑材料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同时,相关负责人要规范建筑材料取样工作,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样品进行检测,从而确保建筑材料整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仪器设备要配备正确。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的长期不使用或者不注重对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会导致检测设备的精确度和灵敏度下降。部分检测人员在检测设备使用完毕后,不注重对其进行调试和维护,使其对后期建筑材料的检测产生相应的影响,使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从而影响试验结果。检测人员在试验完成后,要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避免影响后续使用。

(三)严格管理检验数据。在检验中严格实行责任制度,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防止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对检测出的数据结果进行严格的档案存放,建立实验结果和检测报告的文档,这些档案必须要有相关负责人的签字确认,才能在问题出现后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在提高建筑施工和检测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相关责任人和当事人的责任意识。

(四)控制温度与湿度。确保环境湿度和温度的稳定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系统误差,从而确保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水泥、混凝土、沥青等建筑材料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很大。比如,检测人员在混凝土强度检测过程中,要采用标准的养护试件,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1或2昼夜,然后对其进行编号和拆模,并放入温度为20℃±2℃,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

(五)提高检测人员职业素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检测单位要注重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确保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避免其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操作不当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造成相应的影响。同时,检测单位也要注重检测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避免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不文明检测行为的发生,从而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的精确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是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不仅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也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的重要作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裴星.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3.

[2]李海平.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J].江西建材,2012.

[3]周小明.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J].商品与质量,2015.

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 篇12

一、常见建筑工程材料质量影响因素

1. 建筑材料存放不当

很多建筑材料供应商在存放材料的时候, 安全意识不够高, 整体储存意识也不够完善, 虽然有些材料箱上写明轻拿轻放、勿重压、忌潮湿等, 但是很少有商户会重视这些储存标准。很多材料在存放的时候都是无序状的堆放, 甚至商户本人有时也难以分辨材料的真实材质。当然, 这也使得很多材料在供应的时候, 有可能错拿、错卖。恶劣的储存环境更是加剧了材料的损伤程度, 降低了材料原有的质量水准。

2. 材料检测不达标

建筑材料在使用之前, 尤其是存放的时候也是需要定期检测的, 那些不达标的商品应该及时撤出商户的储存仓库。而在材料使用之前, 更要对那些长期存放的商品进行严格的检查, 一旦发现有材料不达标或者超出保质期的情况, 需要质量检测部门和施工团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材料替换, 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3. 材料使用不当

有些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 由于施工者不够重视或者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 他们会采用一些较为简易的材料使用方法, 从而降低材料本身的使用性能。比如说我国的钢筋焊接技术是我国目前的建筑过程中应该攻克的一大难关。有些施工团队在进行钢筋的焊接时, 由于焊接本身质量不够高, 而且在工作进行后也没有完全地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 因此材料本身的使用性能会大大降低, 为建筑的使用埋下深深的安全隐患。

4. 材料本身性能未满

有些材料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正常使用的条件, 但其本身并不是完整的零部件, 不能够满足建筑的需求。但是有些施工单位会根据自身利益, 将这些材料蒙混在所有的产品当中, 由此也会造成一些建筑安全事故。

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时的主要问题

1. 质量检测员素质不达标

很多建筑材料之所以不达标却能够投入使用, 和质量检测员本身素质不达标有着很大的联系。就实际的检测过程来说,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通常都需要使用一些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这不仅需要质量检测员对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感, 同时也要求他们具备高度强化的专业水准和实践经验。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 虽然近些年来检测员水准在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某些人自身实践经验不足、责任感较差、专业水平不够高等等, 还是会有一些检测问题出现, 进而给整个工程的良好实施和建筑的使用造成了更多的不安定因素。

2. 建筑材料参差不齐

我国正处于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建筑业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由此也使得建材业竞争日趋激烈化。但是, 伴随着这些进步, 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建材产品的参差不齐就是影响我国建筑材料的一大因素。这当然给建材的质量检测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3. 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不一

就我国现行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来说, 由于我国地形复杂, 气候多样, 各地的建筑标准有着很大的区别, 因此造成各地方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不一。因此, 可能这一领域适用的材料在另一领域却没有使用的空间。当然, 这也就使得一些地方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 在检测时出现一些纰漏, 使一些不符合当地使用标准的材料进入建筑市场。

4.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当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的建筑材料也在不断增多, 建筑材料市场鱼目混珠的现象更是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困难。大多数的消费者在选用建筑材料时, 一般都会以外观优美或者店家推荐作为选择标准, 因此很多时候选用的材料不一定会符合自身的住宅需求。最为重要的是, 当消费者意识到受到商家的蒙骗, 选择退换材料时, 很多商家还会强硬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要求, 而消费者自身又找不到合适的诉求途径, 因此很多情况下, 他们往往不得不忍气吞声, 选择继续使用这些不符合自身需求或者不达标的材料。

5. 检测手段的过分简化

我国的信息化发展为很多行业都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条件,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也是如此。但是, 通观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业, 很多地方部门的技术不够发达, 采用的仍然是老旧的人工检测或者人工制作报表的方式, 这些无疑都增加了检测中的错误率。而且, 检测工作本身就很复杂, 设备的不先进给数据的保存和整理造成很大的困难。虽然某些地区, 因为质检部门领导者的重视和良好的带头示范, 即使工作条件比较简陋, 技术和设备都不够先进, 当地的建材质检工作也还是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过, 为了给我国的建筑施工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保障, 检测手段和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在全国势在必行。

6. 施工单位的材料保护意识较差

由于建筑这一行业大部分需要的是体力劳动, 因此很多施工团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材料使用和储存的训练, 因此他们在这方面意识比较薄弱。在进行材料的选购和存放时, 他们往往都会选择无计划堆放的方式, 很多材料并没有按照真正的使用标准进行储存。另外, 在使用之前, 很多团队不会及时地进行产品的检测, 有些产品可能已经过了保质期限, 但是仍然被使用在建筑之中, 降低了建筑本身的使用效率。

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具体实施举措

1. 材料检测监控系统的完善

材料检测监控系统的完善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工作的完善:一是指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在投入使用之前进行的严格的检查, 这一内容主要包括, 整个建筑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工具、设施等等都需要严格符合国家的标准。因此, 在投入使用之前, 这些设施都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并抽测, 那些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会被及时清除出建筑场地。同时, 那些具备生产证明的产品, 质检部门也会要求其应该有国家提供的标准生产编号。当按照这些使用标准和生产证明进行材料的选取时, 检测部门对这些生产证明也会进行再次检验, 确保不会有不合规章制度的产品进入材料使用场地。另外, 在选取的材料进入建筑场地之后, 检测部门还会对所有产品的性能、规格、使用标准、数量、存放位置等等进行详细的整理登记, 以确保选购的商品与本身的建筑需求一致。而那些比较重要的产品, 尤其是那些关乎建筑总体质量的产品, 质检部门则会派遣专人前往建筑场地进行实时的检测监督, 保证每一个材料在使用之前都经过严格的把关。二是指在进入建筑场地之后, 很多材料会根据建筑本身的需要进行再一次的检测。这一检测过程主要指的是, 质检部门会对已经登记在册的材料进行复查。复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已经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的实际标准和之前检测的材料在报告中所提供的数据是否相符, 材料现存的标准是否和使用要求相符, 是否有未通过检验就出现在使用记录中的材料等等。当检测过程中发现材料存在问题时, 质检员会及时提供质检报告, 这些内容对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建设问题的分析也有很大的帮助。

2. 强制检测的施行

为了保证国家法律和建筑标准真正发挥其效用, 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质量较差的材料进入生产线, 很多检测部门会根据国家的纲要、地方的建筑实行准则和各级部门的建筑实施要求, 对正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一些强制性的检测, 比如对于房屋的空气质量的监测、对于地板材质性能的监测、对于起支撑作用的混凝土的某段抽样检测等等。这些强制实施的检测将会有效促进我国建筑业整体水准的提高和建筑本身安全性能的提高等。

3. 质检软件的应用

很多部门已经在不断结合现代时代的需求, 迎合潮流的步伐, 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质检软件。这些软件一般具备以下的优点:第一, 软件系统完善, 能够有效并及时分析各级质检部门所提供的数据, 尤其对于那些需要严格盘查的与安全隐患有着直接关系的数据, 软件系统能够及时将现有数据和国家标准进行比照, 为我国的质检提供有效保障。第二, 软件系统中存有市面上各类产品的编号、生产规格、生产单位、检测部门等等信息, 一旦材料出现质量问题, 质检部门可以责任到人, 尽可能减少损失。第三, 系统中样品的初次收集检测和复查之间的比照能够准确、清晰地呈现在质检员面前, 方便其对两次检测进行总结和审核, 为他们减轻工作负担, 降低工作难度。

四、结语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建构下一篇:中国网民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