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α-2a

2024-05-11

聚乙二醇α-2a(共7篇)

聚乙二醇α-2a 篇1

丙型肝炎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疾病会使患者肝脏纤维化和慢性炎症坏死,一些患者可能还会发展成肝硬化,严重者还会发展为肝细胞癌[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治疗组患者通过采用联合药物治疗后,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分别有43例患者。对照组43例患者中,有26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8.5±6.8)岁;治疗组43例患者中,有23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7.3±6.1)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临床资料予以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具体方法:采用3~6×106IU/d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生产厂家: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20030012;商品名:凯因益生)行肌内或是皮下注射,每2天1次;同时服用利巴韦林片(生产厂家:岳阳同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43020023),每次0.3 g,1天3次。治疗组43例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具体方法:采用18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J20070043;商品名:派罗欣)行皮下注射,1次/周。

1.3评价指标:分别记录两组丙型肝炎患者治疗12周与24周后的肝功能以及HCV-RNA情况,对发生的不良反应予以记录。

1.4统计学方法:分类与汇总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后,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利用率(%)显示,组间率比较利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利用平均值±标准差(±s)显示,组间率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对比P<0.05,说明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数据的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经24周治疗后,HCV-RNA转阴率为74.42%,对照组HCV-RNA转阴率为51.16%,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977,P=0.026)。治疗组治疗12周与24周后的ALT复常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具体分析见表1。

3讨论

有研究表示[2,3]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为1b型,丙型肝炎基因型和患者性别以及HCV-RNA载量有紧密联系,而和肝功能、年龄以及中医证型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感染丙型肝炎的主要途径是输血以及血制品的应用,性别、年龄段以及地域的不同,感染方式也具有显著差异。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HCV-RNA转阴率为74.42%,对照组HCV-RNA转阴率为51.16%,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977,P=0.026);治疗组治疗12周与24周后的ALT复常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治疗丙型肝炎患者。

综上所述,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7):45-47.

[2]王善昌.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10):1041-1043.

[3]贺红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中国药师,2012,15(7):1013-1014.

聚乙二醇α-2a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慢性HCV患者12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8例, 女30例;年龄19~69岁, 中位年龄37.5岁;病程5~20年。对照组男35例, 女25例;年龄21~67岁, 中位年龄35.5岁;病程5~19年。2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按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进行诊断, 均未经过抗病毒治疗。同时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疾病患者及遗传代谢性肝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观察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静脉注射, 每周1次;利巴韦林900mg/d口服, 共治疗1年。

1.3.2 对照组:

对照组均给予普通干扰素α-2a 500万U静脉注射, 每周3次;利巴韦林900mg/d口服, 共治疗1年。

1.4 疗效判定标准

早期应答 (EVR) :经检测, 治疗3个月时患者血清HCV RNA阴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正常;完全应答 (ETVR) :治疗结束时检测患者血清HCV RNA阴性、ALT正常;持续应答 (SVR) :停止治疗后半年, 检测患者血清HCV RNA阴性、ALT正常;无应答:治疗或随访期间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毒应答

观察组EVR、ETVR、SVR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生物化学应答及复发情况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生物化学应答率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3个月、随访3个月生物化学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HCV在感染细胞内复制很快, 慢性HCV临床上主要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 干扰素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肝细胞损伤, 抑制和清除慢性HCV患者体内病毒的复制。但普通干扰素半衰期短, 用药后24h和给药间歇的血药浓度降至很低, 不能维持较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 因此不能发挥最大的抑制病毒作用。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普通干扰素分子上交联了大分子聚乙二醇, 每周皮下注射1次, 即可长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半衰期增加了大约10倍, 且很少经肾脏滤过而被清除;造成对病毒的持续抑制[3,4,5], 提高抗病毒疗效。本结果显示, 观察组EVR、ETVR、SVR率均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之,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是治疗慢性HCV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 (4) :193198.

[2]Lau GKK, Zhuang H.Tap hepatolog issue in China[J].J Gastroent Hepatai, 2003, 17 (Suppl) :49.

[3]马慧, 王豪.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 10 (1) :78-79.

[4]杨玉秀.抗HBV治疗指南介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 19 (7) :469.

聚乙二醇α-2a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量

参考新药耐受性研究各剂量组样本量一般要求 (8~10 例) , 本研究拟纳入10 例健康受试者同期进行临床试验。

1.2 纳入标准

1年龄18~45 岁;2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在19~24 kg/m2;3育龄妇女尿妊娠试验阴性、近半年内无妊娠计划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者;4一般体检、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HCV) 、艾滋病毒抗体 (抗-HIV) 、血生化检查、凝血指标、胸部X线光片、12 导联心电图等检查各项指标正常或没有临床意义上的异常, 无心、 肝、肾、消化道、神经系统、精神异常及代谢异常等病史;5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哺乳期、妊娠期妇女;2重要脏器原发性疾病者或躯体残障者;3明确的过敏性病史, 包括药物过敏或药物变态反应史;4习惯性用药, 包括中草药或入院前2 周内使用过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5嗜烟酒者和药物滥用者;6在以往3 个月内参加过任何药物临床试验 (作为受试者) , 正在应用其他预防或治疗药物者;7最近3 个月献血者;8研究者认为具有其他不适宜参加本试验因素的受试者。

1.4 试验验药物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商品名:派罗欣) , 由Hoff-mann-La Roche Ltd公司生产, 规格:每瓶含180 μg/m L, 批号:SH0166。

1.5 给药方法

皮下注射, 180 μg, 注射部位为腹部皮下, 每名受试者只给药1 次。

1.6 试验周期

本研究自开始给药, 共观察14 d, 第14 天进行全面体检, 对于异常有临床意义的指标1 周后进行计划外随访。

2 试验过程及安全性评价指标

受试者试验前1 周内经全面体检, 体检合格者于给药前1 d入住Ⅰ期临床试验病房。 给药当天, 于给药前5~30 min进行生命体征检查, 所有药物在7∶00~9∶00 之间在研究中心由护士统一皮下注射。

给药后观察:1体格检查:于给药后第2、4、7、14天进行体格检查;2生命体征:给药当日于给药后6、9、12、15 h, 第2 天始每日早上测生命体征, 其中给药后3 h, 给药后第1、2 天午餐及晚餐前单独测量体温;3血常规:每天进行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包括以下内容: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4尿常规:于给药后第2、7、14 天进行尿常规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酸碱度、比重、葡萄糖、蛋白质、尿胆原、胆红素、尿白细胞计数、酮体、尿红细胞;5血生化检查:于给药后第2、7、14 天进行尿常规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 、总胆红素 (TBIL) 、直接胆红素 (DBIL) 、碱性磷酸酶 (ALP) 、乳酸脱氢酶 (LDH) 、肌酸激酶 (CK) 、谷氨酰转移酶 (GGT) 、总蛋白 (TP) 、白蛋白 (ALB) 、胆固醇 (CHOL) 、三酰甘油 (TG) 、尿素 (UREA) 、血肌酐 (Cr) 、血糖 (GLU) 、钾 (K+) 、钠 (Na+) 、氯 (Cl-) 、钙 (Ca2+) ;6凝血指标: 第14天出组时检查凝血指标。 检查内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 (PT) 、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定量 (Fbgc) ;7十二导联心电图:第14 天出组时检查十二导联心电图。 随时记录不良事件及合并用药情况。

3 不良事件的记录及判断依据

3.1 不良事件的判断依据

本研究不良事件判断依据参考《预防用疫苗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分级标准指导原则》[2]制定。

3.2 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关系的判断标准

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关系的判断标准见表1。

3.3 判断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

轻度:很容易耐受的症状和体征, 不需要特别处理;中度:症状或体征引起不适, 影响日常活动, 需要/不需特别处理;重度:需住院治疗, 或致残, 或危及生命, 需紧急处理。

所有不良事件均应随访至症状或体征及相应理化检查恢复正常。

4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所有经过随机化且至少接受1 次试验药物的受试者将进入本试验的安全性数据集。

基于Epidata数据库软件建立数据库, 双人双次录入, 自动核查。 借助SAS 9.1.3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自动生成报表。

4.1 人口统计学/其他基线特征

所有入组受试者的背景资料和人口统计学数据如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性别、种族等将按照剂量组和受试者列表给出。 人口统计学中的连续变量应列出例数、均数、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 分类变量列出频数和百分比。 所有的统计结果会按照剂量组分类列出。

4.2 安全性数据分析

针对安全性数据集进行分析。 所有不良事件的相关信息将被列出, 并对不良事件发生的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汇总。 对于安全性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定量指标采用平均值mean、标准差SD、最小值、最大值;定性指标采用频数和百分比) 将按照剂量组列表给出。

5 研究结果

5.1 受试者入组情况

本研究共筛选合格受试者10 例, 全部入组。

5.2 受试者完成试验情况

给药前, 有1 名受试者因家人反对参与本研究而退出临床试验, 共有9 名完成本项目, 其中包括女性受试者3 名, 男性受试者6 名。

5.3 人口学情况

所有入组的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均符合纳入标准, 并不符合排除标准。 见表2。

5.4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见表3。

本研究中, 所有受试者均报告了不良事件, 其中, 1 人 (004 号) 最多报告10 次不良事件, 1 人 (009 号) 最少报告2 次不良事件, 所有9 人共报告45 次不良事件, 包括发热7 次, 头痛8 次, 中性粒细胞降低7次, 白细胞降低4 次, 恶心2 次, 头晕2 次, 肌肉酸痛2 次, 尿蛋白异常2 次, 尿酮体异常2 次, 乏力1 次, 纳差1 次, 发冷1 次, 腹部隐痛1 次, 腰痛1 次, 双眼刺痛1 次, ALP异常1 次, 血钾异常1 次。

5.4.1 头痛本研究中, 共有8 人报告了头痛不良事件, 是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事件, 其中男性共有5 人报告了头痛, 占男性总受试者的83.33%, 所有3 名女性均报告了该不良事件 (表4) ;持续时间最长93 h, 最短9 h (表3) , 平均持续时间47.25 h (表4) , 多呈间歇钝痛样, 其中判断为轻度不良事件6 人, 包括3 名男性和所有3 名女性受试者, 判断为中度2 人, 均为男性受试者 (表4) , 无重度不良事件。 所有头痛不良事件均判断为与用药肯定有关, 均未采取措施, 自行痊愈, 无后遗症。

5.4.2 发热根据《预防用疫苗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分级标准指导原则》 发热不良事件判断标准, 体温超过37.1℃即判断为不良事件。 本研究共有7 人报告了发热不良事件, 其中男性受试者共有4 人 (66.67%) , 所有3 名女性均报告了该不良事件 (表4) ;持续时间最长66 h, 最短12 h (表3) , 平均持续时间29.14 h (表4) , 其中最高体温记录发生在第04 号受试者, 男性, 于给药后12 h记录39.3℃。 所有发热不良事件中, 判断为轻度4 人, 包括2 名 (33.33%) 男性和2 名 (66.67%) 女性受试者;判断为中度1 人, 为女性受试者 (表4) ;判断为重度2 人, 均为男性。 在发热不良事件中, 所有轻度及中度不良事件均未采取措施, 自行痊愈, 所有重度不良事件均进行了药物干预, 2 名男性受试者均服用了日夜百服宁, 均服用了2 片日片, 1 片夜片。 所有发热不良事件均判断为与用药肯定有关, 均缓解无后遗症。

所有受试者的平均基线体温为36.2℃, 于给药后6 h超过37.1℃, 达37.2℃, 于给药后12 h达到最高峰37.6℃, 给药后24 h低于37.1℃, 达36.8℃, 于给药后96 h达36.3℃ , 基本恢复到给药前基线水平 ( 图1) , 由此可以看出, 聚乙二醇干扰素对体温的影响平均长达96 h。

5.4.3 中性粒细胞降低共有7 人报告了中性粒细胞降低不良事件, 其中男性受试者共有5 人 (83.33%) , 女性受试者2 人 (66.67%) (表4) ;持续时间最长为第三次回访 (出组后对实验室检查异常者每周进行回访) , 最短48 h (表3) 。 所有中性粒细胞降低不良事件中, 判断为轻度5 人, 包括4 名 (66.67%) 男性和1 名 (33.33%) 女性受试者;判断为中度2 人 (66.67%) , 均为女性受试者 (表4) ;无重度不良事件。 所有中性粒细胞降低不良事件均判断为与用药肯定有关, 均未采取措施, 均缓解无后遗症。

5.4.4 白细胞降低共有4 人报告了白细胞降低不良事件, 其中男性受试者有2 人 (33.33%) , 女性受试者2 人 (66.67%) (表4) ;持续时间最长为第2 次回访 (出组后对实验室检查异常者每周进行回访) , 最短48 h (表3) 。所有白细胞降低不良事件中, 判断为轻度2 人, 均为男性受试者, 判断为中度2 人, 均为女性受试者 (表4) ;无重度不良事件。 所有白细胞降低不良事件均判断为与用药肯定有关, 均未采取措施, 均缓解无后遗症。

注:*部分表示受试者出组时, 不良事件仍未缓解, 进行计划外检查, 按方案要求每周进行随访;ALP:碱性磷酸酶

5.4.5 其他不良事件其他不良事件报告率均未多于2 次, 其中, 恶心、头晕、肌肉酸痛、乏力、纳差、发冷、腰痛均判断为与用药肯定有关;尿蛋白异常判断为与用药可能有关;腹部隐痛、双眼刺痛、ALP异常血钾异常均判断为与用药可能有关;尿酮体异常判断为与用药肯定无关。 所有不良事件均缓解无后遗症。

6 讨论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免疫调节、激活自然杀伤细胞 (NK) 和诱导组织相容抗原等多种生物活性, 一般分成Ⅰ、Ⅱ、Ⅲ型。Ⅰ型干扰素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抗病毒防御与调节因子, 包括IFN-α 和IFN-β[3]。多项研究证明 α 干扰素用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 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4,5,6,7], 但其固有的不良反应仍是影响其临床应用的普遍问题。

注:本研究未提供中性粒细胞降低及白细胞降低的持续时间,主要由于部分检查在计划外回访中完成,本研究规定计划外随访为每周一次,因此,无法获得其精确的持续时间;“-”表示无数据

近期一项干扰素 α 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发现, INF-α 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6]:1心血管系统, 包括短暂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心悸、水肿和胸痛等。 2呼吸系统, 包括咳嗽及轻度呼吸困难等。 3神经系统, 包括头晕、视力障碍、抑郁、嗜睡、焦虑、失眠、震颤和神经病变等。 4泌尿系统, 包括肾病、蛋白尿和血尿等。5消化系统, 包括畏食、恶心、呕吐、味觉改变、体重减轻、腹泻和便秘等。 6血液系统, 包括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等。 7皮肤系统, 包括反复发作性口唇疱疹、皮疹、瘙痒和皮肤黏膜干燥。 8其他, 如流感样症状 (头痛、发热及寒颤等) 。这些不良反应大多程度较轻。本评价纳入的5 个RCT报告了不良反应, 主要为白血球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疲劳、脱发、抑郁及眩晕等。

本研究主要观察到了血液系统及流感样症状, 未观察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系统的不良反应, 这可能与本研究主要针对健康受试者, 且时间较短, 只给予1 次药物有关, 这一点与另一项聚乙二醇干扰素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安全性评价相当, 该研究发现,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肌肉骨骼疼痛、发烧、注射部位炎症、头痛、寒战和恶心[8]。 可见, 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发热、头痛等流感样症状短期用药即可明显观察到, 是干扰素的最常见不良反应。

关于干扰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剂量之间的相关性, 在上述系统评价发现, 在同一研究中, 较大剂量组和相对较小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相当, 所以IFN-α 导致的不良反应是否与剂量有关尚不能得出确切结论, 然而近期一项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研究中发现, 但高剂量组的头痛和发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9]。

聚乙二醇α-2a 篇4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普通干扰素α-2b,慢性丙型肝炎 (CHC)

在临床上慢性丙型肝炎一般要接受抗病毒治疗, 其中有效药物为干扰素, 本研究主要对比了在慢性丙型肝炎 (CHC) 治疗中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普通干扰素α-2b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现将研究经过和结果进行如下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0例进行分组研究, 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 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即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40例患者为1组, 其中对照组包括23例男性患者和17例女性患者, 最高年龄者为55岁, 最小年龄者为25岁, 中位年龄为 (43.15±3.18) 岁;实验组包括21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 最高年龄者为56岁, 最小年龄者为23岁, 中位年龄为 (45.05±2.78) 岁, 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研究资料中的基本信息, 结果显示P>0.05, 说明差异对比并不明显, 证明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 此研究中对比数据有较强的可比性, 可作为其他类似研究的参考。

1.2方法:将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中, 普通干扰素的剂量为500万单位, 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 每隔1日进行1次给药, 以患者的体质量情况给予利巴韦林, 即体质量在65 kg的患者每日口服800 mg, 体质量在65~85 kg的患者每日口服1000 mg, 体质量在85 kg以上的患者每日口服1200 mg[1];而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应用于实验组患者治疗中,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剂量为180μg, 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 1次/周, 以患者的体质量情况给予利巴韦林, 即体质量在65 kg的患者每日口服800 mg, 体质量在65~85 kg的患者每日口服1000 mg, 体质量在85 kg以上的患者每日口服1200 mg, 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2]。

1.3评价指标[3]:对两组患者快速病毒学应答率、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治疗完成时病毒学应答率、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而复发率、无应答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方法:本研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研究资料及结果中对比数据分析工具为统计学软件SPSS21.0, 研究结果中各项对比数据均为计数资料, 表示方式为%, 验证方式为χ2验证, 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值进行判定, 若P值<0.05, 表示差异对比显著, 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实验组患者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明显较高, 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明显较高, 治疗完成时病毒学应答率明显较高,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也明显较高, 而复发率及无应答率则明显较低, 各项差异对比P<0.05, 可见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确切, 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在治疗7 d两组患者存在肌肉关节疼痛、头痛及发热等症状, 伴随治疗的推移症状缓解, 甚至消失;很多患者有骨髓抑制存在,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均降低, 将中性粒细胞刺激因子及升白药物给予患者之后, 其水平基本恢复正常, 实验组患者脱发1例, 对照组患者中脱发2例, 药物停止之后脱发恢复正常, 同时对照组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 给予患者甲巯咪唑进行口服, 干扰素停用之后恢复正常, 因此,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P>0.05, 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

3讨论

慢性丙型肝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流行性疾病, 在我国高达3.2%的感染率, 由于其临床症状大多数并不明显, 因此, 很难被及时发现, 影响及时治疗, 因此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多患者会变为肝硬化, 严重者会导致肝癌,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 甚至是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4]。在临床上一般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 其功效为抗病毒、提升机体免疫力、抗纤维化、抗肿瘤等, 在干扰素治疗中血药浓度要保持稳定, 以此对病毒进行最大抑制, 应用普通干扰素, 有较短半衰期, 24 h用药之后, 血药浓度降到最低, 造成峰-谷效应, 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有较大的分子量, 分支结构存在, 机体很难清除, 进入到血液中在肝脏中分布, 抗病毒作用较强, 使其治疗效应发挥到最大, 与普通干扰素相比, 延长半衰期, 改善药动力, 每7d给药1次会使血清药物浓度保持在有效水平上, 将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5,6,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实验组患者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 早期病毒学应答率, 治疗完成时病毒学应答率, 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均明显较高, 而复发率及无应答率则明显较低, 各项差异对比P<0.05, 可见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确切。综上所述, 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疗效确切, 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菁, 欧亚非.干扰素α-2b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丙型肝炎快速及早期病毒学应答临床观察[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 12 (4) :209-211.

[2]张英英, 武淑环, 安敬军, 等.普通干扰素α-2b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快速及早期病毒学应答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 (10) :48-50.

[3]张英英.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抗丙肝病毒治疗的疗效比较及抗病毒疗效预测因素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 2013.

[4]程继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 (18) :2514-2516.

[5]张青文, 兰静, 薛瑞霞等.普通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非1型慢性丙型肝炎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 2013, 15 (11) :1539-1541.

[6]龙云铸, 谭英征, 李丹等.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血清IL-21含量变化[J].肝脏, 2016, 21 (4) :291-293.

聚乙二醇α-2a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均为我院2008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其中男64例, 女22例, 年龄18-65岁, 平均34岁。诊断符合2005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的诊断标准, 且符合:HBeAɡ阳性, HBVDNA≥105拷贝/mL, 2ULN≤ALT≤10ULN,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 (HA) 、层粘蛋白 (LN) 、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IV型胶原 (CIV) 中至少有两项异常。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3例, 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 1次/d肌注, 疗程48周;治疗组43例, 口服扶正化瘀胶囊1.5 g 3次/d口服, 同时肌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1次/周, 疗程为48周。

1.3 观察项目

主要有肝功能, HBV标志物 (ELISA法) , HBVDN水平 (PCR仪荧光定量检测) , 用放光法检测血清PCⅢ、CIV、LN、HA。

1.4 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个别患者出现发热、乏力、周身酸痛等症状及白细胞减少、ALT升高等, 经对症治疗好转, 未影响治疗。治疗后治疗组HBVDNA阴转率, e抗原血清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见表1。两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见表2。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外间质 (ECM) 的过渡增生和异常沉积[2]。造成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体内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 导致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因此, 抗纤维化治疗中抗病毒治疗仍是关键[3]。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还通过降低体内TGF-B1mRNA而减轻肝纤维化, 是较早的抗纤维化药物。扶正化瘀胶囊主要成分有丹参、冬虫夏草、桃仁、松黄、七叶胆等, 研究表明, 它具有保护肝细胞, 抗脂质过氧化, 抑制HSC活化增殖, 促进活化HSC调亡, 抑制细胞因子, 抑制胶原合成与分泌以及促进胶原降节等环节, 多靶点来发挥抗肝纤维化的疗效[4]。本研究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e抗原血清转换率及HBVDNA阴转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药联用增强了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抗纤维化作用。

摘要:目的 对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86例患者分对照组43例, 肌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 1次/周) , 疗程为48周;治疗组43例, 口服扶正化瘀胶囊 (1.5g, 3次/d) 及肌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 1次/周) , 疗程为48周。结果 治疗组无论是抑制HBVDNA复制、e抗原阳血清转换还是改善肝纤维指标均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 13 (12) :881-891.

[2]Friedman SL.Liver fibiosis-from bench to bedside[J].Hepatoel.2003.38 (1) :38-53.

[3]刘平.肝纤维化的防治[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3) :242.

聚乙二醇α-2a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6年5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3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33~64岁,平均45.6岁,病程4~22年。患者丙型肝炎抗体均阳性,患者均经血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B型超声、CT、X线、胃镜、骨髓穿刺等检查,诊断均为肝硬化、脾肿大并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Ⅰ~Ⅲ度患者。肝功能评估采用Child-Pugh分级评分法,均为肝功能A级或B级。患者术后8周检查结果:HCV RNA定量在1.76×104拷贝/mL~5.32×107拷贝/mL范围内;ALT大于正常值上限(40 U/L)且小于正常值上限的10倍;血清总胆红素(TBil)≤25.6μmol/L;血红蛋白(Hb)男性≥120g/L,女性≥110g/L;白细胞计数(WBC)≥4.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0×109/L,血小板计数(Plt)≥80×109/L;肌酐、空腹血糖、抗核抗体及甲状腺功能均在正常。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均在正常范围;诊断符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3]。排除合并甲、乙、丁、戊型肝炎病毒患者,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及脂肪肝、中毒、酒精、遗传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脾脏大小及脾功能亢进的程度不同选用脾切除术或脾栓塞术,脾脏切除术标准:脾厚≥4.5cm,Plt<30×109/L,10例符合条件者行脾脏切除术;脾栓塞术标准:脾厚<4.5cm,Plt在(30~50)×109/L之间,21例符合条件者行脾栓塞术(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脾脏栓塞总面积约为40%~70%(根据脾脏大小及栓塞效果可分1~2次进行栓塞)。术后观察外周血象变化情况,待脾功能亢进缓解2个月后,给予Peg-IFN-2a 135μg或180μg,1次/周皮下注射,口服利巴韦林800~1200mg/d。治疗期间随访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治疗第1、2、4、8、12周,之后每4周随访1次。随访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HCV RNA,并行大便潜血试验,记录不良反应,针对不同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11等升高白细胞血小板类药物。HCV RNA检测分别在治疗的第4、12、24、36周及治疗结束后的第12、24周进行。

1.3 疗效评价指标

患者术后分别于术后2、4周、8周观察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外周血变化。抗病毒治疗后根据病毒学和血液生物化学指标作疗效评价,其主要指标是早期应答率,治疗12周时血清HCV RNA定量检测值小于最低检测限(1×103拷贝/mL)或降低2 log10以上的百分比;治疗终点应答率,即治疗结束时血清ALT水平正常且HCV RNA为阴性的百分比;持续治疗应答率,即治疗结束后24周,HCV RNA阴性且血清ALT正常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资料采用t检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常规变化

31例患者于脾切或部分脾栓塞术前、术后2、8周分别进行外周血常规检查,其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计数结果见表1。

注:与术前比较△P<0.001

2.2 治疗过程中及结束后的疗效评估

早期应答率为58.06%(18/31),抗病毒治疗结束时,血液ALT复常率为87.09%(27/31),治疗终点应答率为83.87%(26/31),持续治疗应答率为64.51%(20/31)。

2.3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48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主要为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2~4h后出现流感症状,表现为头痛、发热、寒战、肌痛、乏力、关节痛等;48周内4例患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24例患者白细胞总数下降,其中6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10例患者出现血小板下降,5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患者出现脱发;1例患者因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口服优甲乐坚持完疗程。

3 讨论

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HCV感染后,50%~85%感染者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感染20年后,10%~15%发展为肝硬化,一旦进展为肝硬化,10年生存率约为80%,如出现失代偿,10年的生存率仅为25%左右。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易合并肝衰竭和HCV相关的肝细胞癌[4]。因此有文献指出,为了使患者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并发症的发生,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严密观察下也可坚持抗病毒治疗[5,6]。我们对3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通过脾切除或部分脾栓术消除了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及血小板于术后第2周即明显升高,术后8周基本恢复正常,通过t检验,术后的白细胞及血小板与术前相比△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脾功能亢进消除8周后,再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因白细胞和(或)血小板下降而终止干扰素治疗,治疗过程中早期病毒学应答率为58.06%(18/31),治疗结束后血液ALT复常率达87.09%(27/31),治疗终点应答率为88.87%(26/31),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中,持续治疗应答率为64.51%,接近于多项大型临床注册试验报道结果(65%),说明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或部分脾栓塞术后不影响抗病毒的疗效,与文献[7]的报道一致。

通过本组观察我们体会到,干扰素使用前应告知患者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认真做好各种不良反应出现前后的解释,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出现流感症状可给予解热镇痛等治疗,对于那些白细胞较低的患者,每周复查血常规,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时可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并给予生白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1等方法治疗以保证干扰素的正常使用,1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在密切观察甲功的情况下,口服优甲乐坚持完疗程。无1例患者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退出。本组病例每周1次注射Peg-IFNα-2a 135μg或180μg联合利巴韦林进行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其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持久应答率及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脾切除或部分脾栓塞术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3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基因Ⅰ型HCV感染)合并脾功能亢进而未作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在行脾切除术或部分脾栓塞术,脾功能亢进改善2个月后,给予Peg-IFNα-2a 135μg或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联合利巴韦林8001200mg/d治疗,疗程48周。治疗期间,第1、2、4、6、8、12周随访,之后每4周随访1次,停药后继续观察24周。治疗及随访期间观察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HCV RNA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脾切除或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缓解后,给予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64.51%。结论 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在脾切除或部分脾栓塞术后给予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有较好的SVR,延缓了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进展,减少了肝衰竭及肝癌的发生。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肝炎,丙型,肝硬化,持续治疗应答率

参考文献

[1]Veldt BJ,Heathcote EJ,Wedemeyer H,et al.Sustained virologicreponse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and advanced fibrosis[J].Ann Intern Med,2007,147(10):677-684.

[2]Gupta R,Ramakrishna CH,Lakhtakia S,et al.Efficacy of low dosePeginterferon alfa-2b with ribavirin on chronic hepatitis C[J].Word J Gastro enterol,2006,12(34):5554-5556.

[3]Chines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arasitology and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The programm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for hepatitis C virus(HCV)[J].Chin J Hepatol,2004,12(4):194-198.

[4]Chines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arasitology and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The programm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for viral hepatitis[J].ChinJ Hepatol,2000,8(6):324-329.

[5]DI Marco V,Almasio PL,Ferraro D,et al.Peg-interferon alone orcombined with ribavilin in HCV cirrhosi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Hepatol,2007,47(4):484-491.

[6]Liang M,Li JY,Zhao YH,et a1.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safetyof antiviral therapy in hepatitis C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ftersplenectomy[J].Chin J Hepatol,2008,16(10):789-790.

聚乙二醇α-2a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56例病例均为本院2006-2010年门诊患者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关于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 且ALT<80 U/L, 抗病毒治疗前均行肝活检, 肝组织炎症G2或以上[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7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男50例, 女28例;平均年龄 (41.2±13.5) 岁;56例肝组织炎症G2, 22例肝组织炎症G3;治疗组分为e抗原阳性治疗组 (A组) 42例, e抗原阴性治疗组 (C组) 36例。对照组男48例, 女30例;平均年龄 (39.8±14.1) 岁;53例肝组织炎症G2, 25例肝组织炎症G3;对照组分为e抗原阳性对照组 (B组) 40例, e抗原阴性对照组 (D组) 38例。两组患者均除外甲肝、丙肝、丁肝、戊肝等嗜肝病毒感染、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均无糖尿病、甲状腺亢进或低下、神经精神异常及严重心、脑、肾疾病等, 并且所有患者半年内均未接受过抗乙肝病毒治疗。两组的性别、年龄、转氨酶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 (A组及C组) 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派罗欣) 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 6个月后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 1次/d, 12个月后停用派罗欣单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 (B组及D组) 仅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 1次/d。两组均按乙肝治疗指南标准停药[2]。

1.2.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治疗组第1个月每周检查血常规, 以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定期于每月检查血尿常规, 每4~12周检查肝肾功能、血清病毒学指标, 停药后定期在4、12、24、4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 每3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 治疗组定期评估患者精神状态。肝、肾功能采用美国Beckman全自动生化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 乙肝两对半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第二代试剂微粒子酶联免疫法 (MEIA) 检测, HBV DNA定量采用核酸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 试剂由广州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 敏感度为500 copies/m L。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完全应答) :血清ALT恢复正常, 发生HBe Ag血清转换, HBV-DNA阴转;有效 (部分应答) :血清ALT恢复正常, 并有HBV-DNA阴转或HBe Ag阴转或产生抗-HBe抗体;无效 (无应答) :未达上述显效或有效标准者。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的HBV-DNA阴转率、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停药24周复发率比较

A、B组治疗24周时HBV-DNA阴转率、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48、72周时的HBV-DNA阴转率、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及停药24周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C、D组在治疗24、48、72周时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停药24周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A组与C组24、48、72周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88、8.57、4.11, P<0.05) ;B组与D组24、48、72周HBV-DNA阴转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17、0.36、0.03, P>0.05) 。

%

%

2.2 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

(1) 流感样症状:治疗组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发、头痛、肌痛等流感样症状, 给予对症处理, 随着注射次数增加而减轻。 (2) 骨髓抑制:治疗组53.3%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和/或血小板下降, 经调整派罗欣剂量及加用升白细胞治疗而完成疗程。 (3) 肾功能:治疗组1例尿常规出现过蛋白尿弱阳性, 予服用中药保护肾功能后蛋白尿消退, 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肌酐、尿素氮升高。 (4) 其他:治疗组出现食纳减退5例, 失眠7例, 记忆力减退6例, 出现脱发或体重下降46例, 均不影响治疗, 停用干扰素后以上不良反应渐消失, 但全部患者均未出现高血压、严重神经精神症状, 未见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通过抗乙肝病毒治疗能够减轻肝脏炎症, 降低肝硬化、肝癌发病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抗乙肝病毒治疗已达成专家共识, 转氨酶升高是肝损害的灵敏指标, 转氨酶超过80 U/L作为慢性乙肝患者需抗病毒治疗的指征之一, 但对于转氨酶低于80 U/L慢性乙肝患者, 是否就不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呢?临床上会碰到不少肝硬化或肝癌患者没有转氨酶明显升高病史, 说明转氨酶检查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故不能因为转氨酶不高而忽视对乙肝患者的治疗, 研究表明不少转氨酶正常乙肝病例活检肝呈明显组织学异常, 需要适当的处理[3]。对于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有研究表明, 肝组织炎症达G2以上者占85.21%, 纤维化S2以上者占59.15%[4]。200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肝组织炎症G2或以上应行抗乙肝病毒治疗, 可见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数需抗病毒治疗, 但对于这部分病例治疗如何提高疗效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抗病毒药物分两大类:一类为干扰素, 另一类为核苷类似物。干扰素是广泛应用的抗病毒药物, 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与肝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 使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 在细胞内产生抗病毒蛋白, 降解乙肝病毒m RNA, 干扰病毒蛋白合成, 清除细胞内病毒的复制, 有免疫调节作用, 增强Th1细胞功能, 诱导IFN-γ及IFN-α的产生, 增强细胞表面MCH-Ⅰ和MCH-Ⅱ抗原的表达, 促进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应答, 激活NK和巨噬细胞, 还有替代补充作用, 但普通干扰素单用抗病毒病毒学应答不高[5,6]。派罗欣即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是聚乙二醇与重组干扰素α-2a结合形成的长效干扰素α-2a, 代谢速度缓慢, 半衰期40~100 h, 用药168 h后, 聚乙二醇干扰素仍能维持较高血药浓度, 对病毒抑制作用是持续的, 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 可以给药1次/周, 治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 支持用于难治性慢性乙肝的治疗, 其导致体温升高、关节疼痛及头痛为三大不良反应[7,8,9,10]。阿德福韦酯是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似物, 在细胞内转化阿德福韦二磷酸盐, 抑制HBV-DNA聚合酶, 通过抗病毒逆转录酶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通过抑制病毒减轻肝组织炎症, 阻断肝细胞继续受损, 阻断肝纤维化的形成[11,12]。由此可见两种抗病毒药物作用机理不同, 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13]。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存在免疫耐受, 此类患者抗病毒疗效不够理想, 停药容易复发, 抗病毒治疗值得探讨。

为研究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合理方案, 提高疗效, 减少复发, 笔者对本院156例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进行长达4年的观察, 取得了不错的收获。本研究提示对于e抗原阳性低水平转氨酶乙肝患者先给予派罗欣治疗, 通过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之后联合阿德福韦酯, 在治疗24周时HBV-DNA阴转率、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在治疗48、72周HBV-DNA阴转、e抗原血清学转换、减少停药复发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看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疗效能够增强, 联合治疗能够提高这类患者的疗效, 国内研究表明两药联用对改善组织学有效, 能明显增加对乙肝病毒抑制效果, 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耐药率低, 可作为慢性乙肝的治疗选择之一, 对于e抗原阴性低水平转氨酶乙肝患者也能够减少复发[14,15]。A组与C组的24、48、72周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显示e抗原阳性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病毒学应答, 提示e抗原阳性低水平转氨酶乙肝患者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可以获得更好效果, 对于e抗原阳性低水平转氨酶乙肝患者建议联合用药, 延长治疗可以提高完全反应疗效比率[16]。A组与C组的疗效差异可能与乙肝病毒的变异有关, 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两组患者都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 完成了治疗疗程, 说明治疗是安全可行的。B组与D组的24、48、72周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或e抗原阴性疗效相当, 考虑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弱有关。本研究提示对于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患者能够改善病毒学应答, 提高疗效及降低复发率, 对于e抗原阴性患者能够降低复发率。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 也可取得一定疗效, 可作为治疗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肝患者的方法。

笔者观察该156例患者的治疗过程, 发现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多, 这些不良反应多数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有关, 所以治疗前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 告诉其抗病毒治疗益处及不良反应, 使患者能够接受抗病毒治疗, 定期检查、随访, 注意血常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及患者精神评估, 减少不良反应, 做好解释工作, 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要依据情况予及时处理, 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 提高治疗依从性, 减少病毒耐药的发生。本研究提供了对于转氨酶不高的乙肝患者治疗方法, 特别对于转氨酶长期低水平升高而不能行肝活检的患者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不能因为转氨酶水平低而将这类患者拒绝在抗病毒治疗的门外。通过本项研究, 笔者建议对于e抗原阳性的低水平转氨酶患者可予长效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 以提高疗效, 对于e抗原阴性的低水平转氨酶患者为降低复发率, 也可选择长效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本研究提供了停药24周的复发率, 关于低水平转氨酶乙肝患者抗乙肝病毒治疗停药48周甚至更长时间的疗效及对于不同乙肝病毒载量的抗病毒治疗还需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方法:156例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分为e抗原阳性治疗组42例 (A组) 及对照组40例 (B组) , e抗原阴性治疗组36例 (C组) 及对照组38例 (D组) , 治疗组给予派罗欣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 24周后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 1次/d, 48周后停用派罗欣单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 1次/d。两组均按200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标准停药。结果:e抗原阳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8、72周时HBV-DNA阴转率、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停药24周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e抗原阴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4、48、72周时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停药24周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长效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对于e抗原阳性患者能够提高疗效及降低复发率, 对于e抗原阴性患者能够降低复发率。

上一篇:无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下一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