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养护

2024-06-2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通用12篇)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 篇1

近20年来, 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迅速增加, 其中, 公路建设是前提, 养护管理是保障。大量公路投入使用后, 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只有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做到位了, 才能减少沥青路面出现裂缝、深陷、翻浆和断裂等问题, 才能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受传统养护观念的束缚, 我国公路养护技术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加之我国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特殊原因, 多采用被动的养护方式, 养护观念陈旧、养护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和保养不到位等原因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许多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没有立即得到养护, 在沥青路面大面积出现问题后才进行养护和修复, 这样既浪费资金, 也浪费时间。长此以往, 养护工作趋于“小病要等, 大病再修”的状态。因此, 加强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管理、提高养护技术和增强养护意识是提高公路养护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 才能发挥公路的最大效用, 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1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中存在的问题

1.1 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

目前,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期在不断延长, 高速公路系统的运载负荷在逐渐增大, 不同气候、路基路面结构和材料、施工经验、路面养护历史对路面的性能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 使路面出现了许多细线状或带状裂口。产生这些裂缝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质量不过关、路基砂砾垫层的压实度不足、软土层的沉淀期过短和沥青的质量不过关等。这些质量问题在公路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暴露出来, 造成沥青路面开裂。开裂大致有3种情况, 即龟裂、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龟裂是沥青公路路面比较常见的问题, 特点是裂缝相互交错, 随着使用时间延长, 这些细缝会不断延伸、加宽, 裂缝面积会越来越大, 最终导致路面脱皮;横裂是指在一些地质较软或南方降雨多的地区路基自然下陷的情况, 最终导致路面断裂;纵裂是沥青路面上与行车道平行的裂缝, 会在路面上不断延伸, 大多在半填、半挖路基或路面加宽处产生, 主要是因新、旧路基的沉淀问题而引起的。

1.2 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

我国沥青公路路面在通车使用多年后, 由于超负荷的运输压力、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会使沥青路面轮迹带逐渐产生许多下洼形纵向凹槽, 这些凹槽长短深浅不一, 最长的有几十米左右, 深度可达8~10 cm。S公路路面的车辙情况比较严重, 它们不规则地分布在路面轮迹带, 在雨天或雪天会给交通带来极大的不便, 严重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 给行车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

1.3 沥青路面平整度较低

由于沥青路面状况指数 (PCI) 受日常养护的影响非常大,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会出现路面沉陷的情况, 沉陷主要是因路基变形导致的。我国的地理环境特殊, 公路路基要适应不同的地质特点和气候特点。如果在路基施工中没有对砂砾垫层和石灰土垫层进行压实, 或是路基的填充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养生和沉淀的时间过段, 则在公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路基局部下沉、塌陷等现象, 进而导致路面出现大面积下沉、断裂等现象。地下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性也很大, 会影响路面的防滑和降噪等功能。

2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现状

2.1 沥青再生技术

高速公路在使用多年后, 由于交通、气候、日照的影响, 加之受行车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路面沥青会逐渐氧化并出现疲劳裂缝、车辙、骨料剥落和透水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养护, 沥青路面的质量会进一步恶化, 并逐步渗透到下层, 使整个沥青面层、基层结构受到损害, 且还需提前进行大面积结面或翻修, 这样既浪费人力、物力, 还会影响交通。因此, 在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中, 可采用先进的沥青再生技术, 通过在混合料中掺入适量的再生剂或少量的新沥青, 并经过加热、搅拌, 使其产生物理、化学反应, 从而使旧沥青恢复路用性能, 增强路面的抗老化性, 减少裂缝、剥落和透水等问题的出现。

2.2 微表处养护技术的广泛应用

微表处理技术是一种专门为高速公路、城市干线和机场道面等高等级路面进行表层设计的养护技术, 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矿物填料、100%轧碎集料、水和必要的添加剂组成, 通过专业的摊铺设备一次性完成摊铺。该项技术的可操作性较强, 可根据路面的损坏程度进行一层或多层摊铺。我国在2000年引入了微表处养护技术, 并在山西、四川等地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程中得到了初步应用, 达到了较好的养护效果, 随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微表处养护技术了迅速提高路面的平整、耐磨、防滑和防水等性能, 从而使路面达到良好的状态。

2.3 裂缝修补技术

为了加强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 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我国许多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都培养了一批具有先进养护理念和养护技术的人员, 同时, 购买了先进的沥青路面裂缝修补设备和材料, 能及时地对出现裂缝的沥青路面进行较大面积的修补作业。通过实际检验, 经过修补后的沥青路面既能接受强降雨的考验, 也可在一定承度上减少沥青路面上横向、纵向裂缝问题的恶化, 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

3 结束语

目前, 我国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仍以传统的裂缝修补、车辙修补和直接罩面等技术为主。随着我国公路使用期的不断延长,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结合我国沥青公路路面的实际情况, 认真分析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 选择经济、有效的养护方法, 加强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 才能有效弥补沥青路面的裂缝、结构层透水和翻浆等问题, 可有效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降低公路的维护费用, 提高公路的运行效益, 促进路网优化。

摘要:随着公路使用期的延长, 我国的大量公路进入了维修养护期。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最主要的铺装形式, 面临着巨大的维修养护压力。总结了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的基本问题, 并对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以期在沥青路面养护中达到降低工程费用、提高路用效果等目的。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公路,裂缝

参考文献

[1]杨炳业.提高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修补质量的对策与措施[J].科技信息, 2007 (11) :32-36.

[2]郭喜付, 郑永全.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4) :56-59.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 篇2

江阴市鑫路建筑设备有限公司唐炜

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已开始由快速建设阶段向养护管理阶段过渡,已经建成的高等级公路80%左右都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受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超载严重、行驶渠道化及水损坏等影响,路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早期损坏。可以料想到今后养护工程量将会越来越大,导致养护任务艰巨。

预防性养护是科学性养护的具体体现,是控制公路病害的有效措施。实施公路预防性养护,将为延长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保护公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概述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养护特别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正逐渐受到各级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种养护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和更新有力地推动了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发展。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高速公路养护,特别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保持路面的良好使用性能、相对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路面的周期养护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预防性养护理念

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公路网已经完善,养护管理成为公路工作的重点,很早就着手于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调查、研究工作。例如,美国公路管理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道路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一个共同的变化特征: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此阶段如不及时进行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再次下降40%,而养护成本却要增加3~10倍,这一阶段成为矫正性养护阶段。因此,预防性养护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运用,并已取得成功经验和十分显著的成效。

我国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就是通过定期的路况调查,及时发现路面轻微破损与病害迹象,分析研究其产生原因,对症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以防止微小病害进一步扩大,减缓路面使用性能的恶化速度,使路面始终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的一种养护方法、养护理念。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服务效能,节约养护维修资金,是一项费用-效益比非常可观的养护技术方法,通常用于尚未发生损坏或只有轻微病害的路面。此外,由于影响道路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路面技术状况,因此路面养护工作占到道路整体工作占到道路整体工作的70%以上。而道路路面技术状况随时间(自然因素和行车荷载作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亦符合预防性养护的基本概念。

1.2 预防性养护与传统养护的区别

传统的养护观念是:养护工作一般在公路设施出现明确病害或已部分丧失服务功能的情况下,再采取相应的功能性或结构性恢复措施。这种条件下的养护带来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路设施出现病害后,对其服务功能的影响,导致了社会使用成本的增加;一是错失了公路设施在病害刚出现时可能通过适当处治措施防止或延缓病害发生、发展的时机。而预防性养护是一种新的公路养护理念,是改变传统的养护观念和习惯,在公路路况良好或是病害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不让病害向更深层次发展,从而到达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持公路完好、提高公路质量、降低公路养护成本、延长中修或大修期限目的的作业方式和实用手法。

预防性养护虽在投入资金上要早于现有养护模式,但其投入的产出(包括社会效益)要大于现有养护模式,并且在一个较长的使用年限内,总的养护投入也有可能低于现有养护模式。

1.3预防性养护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的公路部门是国家事业机关,承担着社会服务的基本任务。在资金投入与产出方面,不仅要考虑本部门的费效比,还必须综合考虑社会成本与效益。因此,预防性养护更能体现公路部门养护工作的性质并达成其目的。这对于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公路寿命周期成本,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思。

预防性养护技术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应用已较普遍,在我国刚刚起步。2006年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行业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推行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预防性养护政策和相关技术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实现全寿命周期公路养护成本最小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1.4预防性养护的内容和特点

1.4.1养护时机合理

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可分为三期:a.建成投入使用开始,沥青逐渐被氧化、损耗;b.沥青路面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或脱皮现象;c.路面出现较大面积裂缝,并贯通形成龟裂,最终出现结构问题。

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对高速公路路面采取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要求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时,即路面处于第一阶段时开始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1.4.2养护周期规律

预防性养护标准高,而路面使用性能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因此必须周期性实施养护措施,即定期开展路况调查,采集路况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当路面使用性能降到预定标准时,及时实施养护策略,恢复路面服务功能,如此循环往复。一般高速公路要求每年进行一次路况检测,实施预防性养护可增加检测频率,特别是对常巡查中发现病害的路段作专项检测与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实施养护措施。沥青路面在一个寿命周期内实施六次以上全路面预防性养护,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同时保持路面较好的服务功能。其周期短,即养护频率高。

1.4.3预防性

对路面状况连续检测、评价3年后,获得一组连续数据,可以建立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各指标进行预测,对将来需要养护的路段及养护对策进行预测。通过路况的检测、评价与预测,适时对路面采取适宜的保护性养护措施,保护路面,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通过评价与预测,考虑未来交通量地增长,对出现病害或预测即将出现病害的路段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治本治标,以防微小病害发生与恶化。所以预防性养护属于主动养护,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原则。

1.4.4机械化程度高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一、前言

文章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和特点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

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公路养护部门在公路结构良好,道路在还没有出现严重病害或将要出现严重病害之前就进行的养护维修,不让道路病害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从而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道路完好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寿命成本、延长中修或大修期限目的的作业方式。区别于矫正性养护,公路预防性养护是一种事先的、主动的养护,预防性养护不但可以始终保持公路良好的服务水平,而且在道路的寿命周期内还可以节省养护资金,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定期路况调查,及时发现路面轻微破与病害迹象,分析研究其产生原因,对症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防止微小病害进一步扩大,以减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度,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沥青公路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能及时修复路面微小病害,防止水分侵入破坏路基,使路面整体结构始终得到保护,不致产生严重损伤,从而减少铣刨、翻修次数,大大节省大中修费用,并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路面良好的服务状态。

三、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和特点

1.养护时机合理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可分为三期:①建成投入使用开始,沥青逐渐被氧化、损耗;②沥青路面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或脱皮现象;③路面出现较大面积裂缝,并贯通形成龟裂,最终出现结构问题。预防性养护是对国省道公路路面采取的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要求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时,即路面处于第一阶段时开始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2.养护周期规律预防性养护标准高,而路面使用性能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必须周期性实施养护措施,即定期开展路况调查,采集路况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因此预防性养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相对于其他路面类型养护,养护频率高。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在一个寿命周期内实施6次以上全路面预防性养护,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同时保持路面较好的服务功能。预防性养护对路面状况连续检测、评价3年后,获得一组连续数据,可以建立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各指标进行预测,对将来需要养护的路段及养护对策进行预测。通过评价与预测,考虑未来交通量的增长,对出现病害或预测即将出现病害的路段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治本治标,以防微小病害发生与恶化。

3.机械化程度高路面预防性养护离不开先进的检测手段。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不仅能满足预防性养护的检测频率,而且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国省道公路的检测效率和质量,已开发和应用集成检测技术,由1台专用车即可完成路面状况的各项检测。另外,路面预防性养护宜采用机械化的施工方法,以保证路面养护施工高效、优质、快速完成。

四、路面预防性养护原则

1.对路面确定最佳养护时机

目前常采用两种方法来对养护时机进行判断。其一是通过建立某些路用性能指标的触发值确定最佳养护时机;其二是采取对预防性养护措施实施后产生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并将不同时段进行养护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养护时间。

2.对路面进行可靠的调查与评价

首先应对路面目前路况及交通量进行全面调查,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通过对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来对预发病害及交通状况实施可靠预警,提高养护治理的科学决策水平和资金的利用效益。

3.养护路段划分

由于各路段的地理位置、病害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制定养护措施时应根据不同路段病害特征加以确定。常采取的措施是根据各路段所处的外部条件不同预先将各路段归类于不同单元,对同一路段的路面采取相同的养护措施。

五、高速公路预养护适用条件

对高速公路而言,预防性养护是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它要求路面状态良好时就开始进行保护性的养护措施,如果在路面状况调查中确定的破坏类型与结构缺陷有关,那么该路面就不适宜预防性养护处治,而应视病害严重程度考虑采取大中修或者是重建。因此,对于公路沥青路面实施预防性养护措施,其前提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1.预防性养护措施只是为了改善路面功能性,对于路面结构性能起不到太大改善作用,因此,路面结构性良好是采取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先决条件。

2.采取预防性养护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资金达到最佳养护效果,以使路面保持良好的性能状态,因此,养护措施的实施必须具有良好的费用效益。

3.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路面性能,因此,时机的选择必须与实际的路面状况相结合,对不同等级路面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4.路面使用性能随着时间变化逐渐恶化,因此,需要制定周期性的、计划性的养护计划,即定期进行路况检测与调查,通过收集的路况数据对路面进行分析与评价。当路面使用性能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必须立即采取养护措施,提高其路面服务功能,形成良性的、周期性的路面养护计划。

六、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相关技术

我国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如下:

1.石屑封层。石屑封层是一种较为经济的养护手段,并且随着使用过程中的技术与材料的改进,以往的聚合物已经改为现在的乳化石屑来运用在路面石屑封层的措施中,但是目前我国普通公路的沥青路面还很少使用石屑封层。石屑封层的养护运营时间一般是五年至七年。

2.裂缝填补。裂缝填补是公路养护过程中最为常规并且常用的一种公路路面养护措施,它可以使路面的坑槽以及裂缝进行填补,并减少坑槽与裂缝受到更多的破坏而使路面严重受损。并且根据长期的预防性养护工作相关经验,而选择出了最利于裂缝填补的材料便是性能优良的密封胶。

3.稀浆封层。稀浆封层,尤为突出的是微表处,它能使得路面的抗滑阻力与抗磨的耐久性得到良好的提高,由于其施工的过程极为简单并且生产的效率非常高,使得路面能够尽早投入通行使用。还由于其得优良性能,对于路面的一些轻程度的损伤有着非常好的修复功能。

4.薄层罩面。薄层罩面,是一种很早以前就已经投入使用的一防性养护方式,它对于路面的平整度、路面轮廓以及路面抗滑阻力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养护成本比其他养护方式的成本要高出许多。

5.微表处。微表处,即表面封层,包括了再生剂、雾封层等多种封层方式,一般使用沥青或是封层剂等,在路面保持完好的状态,仅仅是轻微受损的情况下,使用此方法可以很有效地对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

七、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养护是高速公路的两个重点,通过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提高公路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和问题的发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雷显武.许永.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

[2]杨志勇.雾封层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3.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浅议 篇4

自沥青路面登上公路路面的主导地位以来, 一个新的课题又摆在了公路人面前:那就是在新的交通压力形势下, 沥青路面的养护问题。

1 路用沥青混合料分类

在工程上对沥青混合料根据设计原理通称分这两大类, 一是沥青碎石, 二是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合料是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的总称。实际上如果按其结构原理应该是分为三种类型:即悬浮密实型、骨架空隙型、骨架密实型三种。

1) 悬浮密实型是按最佳级配原理设计的, 密实度和强度都较好, 但稳定性较差, 一般用于沥青混凝土中。2) 骨架空隙型主要以石料的嵌挤和内摩擦阻力形成骨架, 属于连续型开级配。热稳定性好、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差、空隙大, 耐久性差。3) 骨架密实型综合了两种的性能, 是比较理想的结构类型。

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 可分为粗粒 (35~40毫米以下) 、中粒 (20~25毫米以下) 、细粒 (10~15毫米以下) 、砂粒 (5~7毫米以下) 等数类。按混合料的密实程度不同, 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 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

各国对沥青混凝土制订有不同的规范, 我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 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 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的孔隙率为3 (或2) ~6%, 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 属半开级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 属开级配型。

我国公路路面常用的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其级配类型见下表:

2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2.1 沥青路面病害种类

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路面结构材料, 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的广大公路路面中也普遍使用。不管是一般公路还是高等级公路, 均普遍采用, 越来越受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公路的使用欢迎。今后必将成为道路建设长久使用的一种材料。但由于沥青混凝土由于本身材质, 设计方案、施工工艺、自然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常常出现很多病害和损毁, 公路上常见的病害有:开裂、车辙、泛油、松散、剥落、露骨、坑槽、推拥、水损等。

沥青路面一旦出现病害, 不仅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 加大了汽车磨损, 而且极大的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即所谓的“小洞不补, 大洞尺五”。

2.2 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2.2.1 沥青质量缺陷

高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 多数省市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 上面层均使用进口沥青, 埃索、壳牌、美孚等进口沥青产品大有占据我国沥青市场半壁江山的趋势。只有中面层、底面层才使用国产沥青。我国的国产沥青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厂家并不多, 而且数量十分有限, 不可能满足国内建设规模的需要。国产沥青在多个主要技术指标上与以上知名品牌的进口沥青比较, 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针入度、软化点、粘度、延度、含蜡量等多个方面。

2.2.2 骨料的质量问题

由于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 施工单位承包的多数工程都是低价中标, 所使用的碎石料场不规范, 大多石料都由个体企业供应, 料场分散, 设备落后, 材料的均质性、稳定性变化很大。虽然大都作了筛分和颗粒分析, 指标合格;施工过程中也进行了检测, 并不断调整配合比设计, 但由于差异性大, 不可能做到十分准确, 给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出现埋下了无可避免的隐患。

2.2.3 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

我国柔性路面设计规范仍然采用的是弯沉值控制疲劳破坏理论, 路面设计轴载标准为BZZ-100, 即所谓的后轴双轮组单轴标准轴载100k N标准。现代交通的公路车辆荷载已远不的100k N,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应采用容许回弹弯沉、弯拉应力和剪应力三项指标设计。现行的设计规范与现实的交通荷载比较在轴载标准上存在太大的差距, 现行规范从一开始就降低了累计标准轴的数量, 使得设计弯沉值偏大, 基层、低基层的拉应力偏小, 造成路面整体刚度不足, 导致路面提前破坏。

2.2.4 气温的影响

低温裂缝。沥青材料在一般情况下是赖温不赖寒, 较高温度下具有良好的应力松弛能力;但在低温条件下, 沥青材料逐渐收缩变硬, 对半刚性基层的底部产生拉应力, 往往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速率远跟不上温度应力增长速率, 沥青面层中产生的收缩拉应力或拉应变一旦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时, 沥青面层就会开裂, 产生裂缝。

由于公路是线型结构, 路面的横向自由度远大于纵向自由度, 纵向变形的可能性远不如横向容易, 因此沥青路面在受到温度影响产生变形时, 横向比纵向自由, 这就是为什么低温裂缝主要都是横向的道理。

2.2.5 温度疲劳裂缝

在西北内陆地区, 昼夜温差大, 沥青路面在昼夜温差反复影响导致沥青面层温度应力疲劳作用, 年长日久, 使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变 (或劲度模量) 变小, 加上沥青的老化使沥青劲度增高, 应力松弛性能降低, 最终达到极限抗拉强度使路面产生裂缝。

2.2.6 施工方面的问题

施工操作不规范是沥青路面产生常见病害的最主要原因, 施工操作最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有以下一些方面:

1)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控制问题。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经历四个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验证阶段、试拌试铺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要求和不同的目的, 不可以任意删省。可是在施工时, 不少施工单位把四个阶段压缩至两个或三个阶段, 有的干脆凭经验配合比进行施工, 殊不知以往任何成功的配合比, 在原来的那种施工条件下是合格的, 但在新的施工条件下, 随着施工环境、材料性质的差异可能就不合格, 从而导致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理论根据和实际操作存在较大的偏差, 而使沥青混凝土内在质量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

2) 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的控制不严。技术规范规定, 沥青混合料从拌和到摊铺碾压全过程对温度都有严格要求, 具体数据见下表。

注: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130~140℃随沥青层的厚度而异, 沥青层厚度50mm~80mm, 控制温度随厚度加大而减小。

而实际上, 由于拌和设备和操作人员素质、材料烘干程度等多方面原因, 产生拌合温度出现偏差。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沥青粘度降低, 使得沥青混合粉料出现松散;温度过低, 则可能使得沥青混和料拌合不匀, 从而在局部上改变了油石比例, 导致摊铺后的沥青混凝土产生推拥或其他病害。施工规范规定的沥青混合料的现场摊铺温度, 由于实际混合料的出场温过低或是运输途中温度损失控制不严, 导致温度偏低或是各部位混合料的温度高低严重不均匀, 这也是沥青路面产生某些常见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摊铺操作不当的影响。摊铺过程中产生的质量缺陷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a.摊铺机的横向幅度较大, 而摊铺机制供料斗是处于中意位置, 沥青混合料从供料斗送出后是通过螺旋杆输送到两侧, 输送的距离越大, 沥青混合料越容易产生离析, 这种离析改变了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b.烫平板与摊铺主机之间是通过操作臂连接, 越靠近外侧则操作臂伸出越长, 随着摊铺次数的增加, 操作产生变形, 伸出越长时变形越大, 烫平能力降低, 失去了应有的烫平作用和对路面横坡度的控制, 使得铺成的路面合格性降低;c.沥青混合料从运输车向摊铺机喂料斗卸料, 最初卸出的料温度愈来愈要求, 到一车料全部送出过程中最后送出的是接触车箱面表层料, 特别是两侧与车厢接触面的表层料, 温度降低得比较好多, 即每一车料降温幅度最大的表层“冷”料都是集中在最后才被摊铺, 这批料用正常的碾压过程是难以达到压实要求的。d.由于摊铺机本身的缺陷和送料的不均衡, 往往在摊铺过程中经常发生局部地方铺料不均的现象, 形成局部凹凸不平, 没有用时人工找补, 就匆忙碾压, 既造成了路面的平整度问题, 也造成凹陷部分碾压不密实而导致路面松散、坑槽、剥离等常见病害。由于以上摊铺操作不当或机械本身性能的影响, 也是沥青路面易发生松散、坑槽、剥离和渗水等常见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2.2.7 施工环境外部干扰影响

沥青路面施工经常遇到各种外部因素干扰, 影响工程质量降低。道路同时可能还水、电、气管网施工, 相互平行交叉作业而且不能封闭交通, 导致路面污染严重, 经常有泥团、杂物混入沥青混合料中, 或者导致路面各层次之间的黏结受到影响, 在车辆高速行驶荷载作用下, 沥青路面产生脱落、推拥、裂缝、坑宕等病害现象。

2.2.8 行政干扰影响

近年来有不少道路工程往往都是首长工程、政绩工程, 施工过程中常出现违反科学规律的强性施工, 冬雨季安排施工, 抢进度;冬季气温低、雨天路基潮湿都强行抡施工进度, 给工程质量埋下或多或少的质量隐患。因此, 修一条高质量的路, 政府行为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3 沥青路面病害治理

3.1 选择合理的科学设计方案

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BZZ-100标准, 明显偏低, 现在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 总重1000k N, 轴载重500k N以上的车辆已不少见, 尽管已进行了标准轴载换算, 但这种换算公式是建立在过去低吨位汽车现实基础之上的。现行设计标准所设计的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偏薄, 强度偏低, 从基层到面层均满足不了现行行车荷载的作用。现实行车需已经到了迫切要求改革设计规范、设计标准的时候了。

3.2 选择合理的结构层组合设计

1) 基层设计。在进行半刚性路面设计时, 首先应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湿缩系数小、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

2) 沥青面层设计。应选用松弛性能好的优质沥青做沥青面层。在缺少优质沥青的情况下, 应采取改善沥青性质的措施。

3) 沥青面层采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

4) 采用合适的沥青面层厚度, 确保半刚性基层在使用期问一般不会产生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

3.3 选用质量高性能好的沥青和石料

1) 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优先选用针人度较大、粘度大的沥青做沥青面层。

2) 石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要好, 强度均匀, 级配合理, 不能偏离级配中线太远;不含量杂物、不污染, 控制好烘干后的含水率。选择1~2家能保证施工进度的厂家供料, 使材料级配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4 科学管理, 精心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1) 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率, 基层混合料的含水率可以稍大于实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1~1.5个百分点, 不能低也不能过余高。2) 半刚性基层应摊铺、碾压一气呵成, 摊铺、碾压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矿长, 碾压成型后应及时封闭养生, 应该在充分湿润后用塑料薄膜全覆盖封闭, 断绝一切交通, 保证封闭养生7d以上。3) 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或最迟在养生结束后, 如果停留比较久才能施作沥青面层的话, 应立即用乳化沥青施作透层和封层。4) 两个沥青层次之间, 应按规定施作粘层。5) 考虑粘层油、透层油返油时的影响。沥青层在施工期间, 交通管制必须有专人负责, 禁止非施工车辆上路, 防止上路机械漏油, 保持路面干净整洁。

3.5 加强后期道路养护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 应加强养护维修。经常性保持路面良好的技术状况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养护维修支持系统来保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养护维修实际上是道路建设的一种延续。预防性养护实质上是一种周期性的强制保养措施, 并不考虑路面是否已经有了某种损坏才养护。

预防性养护是在路面尚且处于良好状况时的先期行为, 虽然预防性养护需要投入某些费用, 但它是一种费用与效益最佳关系的养护措施, 它能用很少的投入获得路面的长期良好状态。这就是预防性养护的经济意义。

4 结束语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监理 篇5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养护工程也逐渐增多.文章结合安徽省内合安、合徐、合巢芜等高速公路专项养护工程中监理开展的各项工作,针对养护工程与新建工程的区别和特点,阐述了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监理工作的方法与重点.对于提高养护工程的质量,促进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 者:许宏妹 XU Hong-mei  作者单位:安徽省高等级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刊 名:工程与建设 英文刊名: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年,卷(期):2009 23(2) 分类号:U416.217 U415 U.418 关键词: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   养护工程   监理工作  

试析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篇6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维修处治

在我国公路工程中,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经常导致路段维修周期缩短,养护费用增加,严重制约着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方法,以期与同行交流。

1.沥青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特征有:车辙、纵横向裂缝、面层松散、泛油、路面推移,局部沉降和功能性破坏等。这几种病害的形成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车辙,主要是超重车、集装车、大吨位的车在公路上反复行驶碾压下产生永久性变形和塑性流动而形成的。它在沥青路面压缩沉陷的同时,出现横向隆起,其变形主要发生在沥青路面面层。②纵横向裂缝,裂缝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气温和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沥青面层分路幅摊铺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车辆和大气因素作用下逐渐开裂,或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而形成。③面层松散,因沥青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不良造成或许基层、土基层软化而造成面层松散。④泛油,主要是在材料运输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中粘结料到局部地方。主要因素:油石比、级配、摊铺的均匀性和粉胶比(矿粉比沥青)。⑤路面推移,主要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道路的纵向发生位移,可能在施工期间发生或在道路通车一段时间产生。⑥局部沉降,主要是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在施工中质量控制不严,一些小问题未得到妥善处理。⑦功能性破坏,主要是通车后沥青路面不平整,不具有设计时预期的功能,初期养护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的。

以上几方面的早期病害已与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从设计到施工未得到有效控制有关,水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表现形式为:空隙水、层间水、深层水。水对沥青路面的损害有:高温动水压力对沥青混凝土有剥离作用造成路面松散;层间水使沥青路面各层分开改变路面的受力状况,路面在动荷载的作用下弯拉应力成数倍增加;水的冲刷破坏沥青路面材料结构;渗水是使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2.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处治认定

沥青路面病害分形成、发展和破坏三个阶段,后两阶段的病害应专项治理;路面早期病害确定的依据,以病害表观特征确定范围,以沉降值,平整度核定病害程度,以钻孔取芯分析病害层次,确定专项处治。

处治范围:沉降路病害的处治,调坡长度不小于30m,10m内落差大于3cm,存在明显的跳车感地段。其它病害处治长度为不小于10m的过渡段,在100m范围内处治量超过15%、每公里范围内处治面积超过30%,且分散的路段,应整段修复。处治宽度,可以考虑一个车道,半幅等。处治层次,坏到哪个层次就处理到哪个层次。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处治应以预防为主,出现下列状况要列入预防性维修:①由于沥青剥离,细集料跑出,表面呈蜂窝状,面积在10m2内;②局部沉降点,纵横方向1m范围内沉降值超过2cm,行车出现明显的跳动;③路面龟裂、网裂,水渗透到基层,出现基层冲刷翻浆;④路面出现推移、车辙、拥包,由于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差,导致路面上出现局部纵向推移成搓板、横向推移出现车辙。推移、拥包,车辙长度在10m范围内的点;⑤纵横向裂缝,柔性和刚性结合部位等裂缝出现错台,错台差大于5mm的位置。

3.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处治的方法

①路面出现网裂,没有明显的变形,也为出现唧浆,可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灌缝涂刷一层,防止雨水的渗透。出现裂缝,但未出现明显的错台(在5mm内),也无啃边现象,可用灌热沥青的方法作防水处理,防止雨水的渗透;对于裂缝大于5mm的,可采用改性沥青灌缝或灌缝胶进行处理。对与裂缝很大的,必须将裂缝两边的沥青混凝土开挖先用水稳定好,收缩性小的半刚性材料处理基层,再用新的混合料摊铺。②路面车辙和功能性破坏的处治,近几年来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实践证明,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是处治和延缓路面车辙的有效方法,也能提高改善路面的通行功能。③面层松散和局部沉降,对于面层上的病害可采用修路王热烘添加适当的新料,人工搅拌均匀,压实补强,在地表温度降低50℃以下后开放交通。④路面推移及泛油的处治,铲除路面推移部分,用符合要求的新混合料摊铺、压实,与旧的混合料结合紧密。铲除含油量高的泛油面层,用新混合料从新铺筑,新混合料应注意适度降低沥青和细集料的含量,提高混合料中多角碎石颗粒的含量,施工时尽量避免摊铺补均匀的现象。

4.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技术要求

①表观确定的病害面积四周扩大10~15cm;用3m直尺检查大于5mm的点应在修补范围内;范围四周线要横平竖直, 与标线呈垂直和平行状。②修补处治的床面要干净,无杂物和浮灰、无松动的集料,床低无龟裂和唧泥,渗水现象,出现潮湿床面时要烘干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③修补的四周要布满粘油层但补能流动;四周接缝面层要涂刷冷补胶;四周接缝填料要约高一点,加大振压遍数,提高四周填料的密度;多层次修补要形成台阶,台阶宽度要大于10cm;修补表面补出现离析现象。④分层填筑时,下面层厚度可以适当调整,上面宜在4cm厚,松铺系数控制在1.16~1.2;有病害的两处坑槽相距补到1m时,面层应连成一个修补面;四周接口用3m直尺检查小于5mm才能保证接口平顺;先用细的集料填边碾压时先压边逐渐向中间推进,压实度是保证平整度的首要条件,补料温度不能低于120℃,维修开口的面积要保证每层压实机具都能下去正常工作,采用小型机具作业,碾压遍数不得少于5~6遍,确保每层得压实度。

5.沥青路面维修处治质量的检查

修补平整度用3m直尺在处治结束后进行检查,平整度不能大于5mm。修补压实度用核子密实度仪快速法测定当旬修补面积的20%左右,修补的压实度不能小于95%。修补完后,每季检查一次,每年度作一次综合评价,返修率不能超过5%。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的处治非常重要,它能减少后期的大中修次数和费用,并能保证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服务能力,希望各公路养护管理单位能对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给予足够的重视。

6.结语

养护部门要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科学地确定公路路面的养护对策,来提高养护质量,合理使用养护资金。并建立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处治,使路面的养护工作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浅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篇7

S公路设计路基宽度33.50m, 路面宽度27.5m。路面结构为4cm厚AK-16C上面层+6cm厚AC-25I中面层+6cm厚AC-25II下面层, 基层采用33cm厚二灰碎石, 底基层采用30cm厚二灰土。沥青路面结构为4cm厚A K-1 6 C上面层+5 c m厚A C-2 5 I中面层+7cm厚AC-25II下面层, 基层采用35cm厚二灰碎石, 底基层采用20cm厚二灰土。

此路段交通量大, 重载车辆较多, 平均日交通量3.8万辆。经多年使用, 路面出现了多种病害。为改善路面性能, 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结合病害成因分析, 根据路面的破损状况及特征, 提出了相应的养护维修对策。

2 S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类型

S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坏所表现出的形式是多样性的, 如沥青路面裂缝、车辙、沉陷、表面功能衰减等。

2.1 沥青路面的裂缝

在S公路的检测中, 裂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横向裂缝。这种裂缝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 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 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 贯通的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

(2) 纵向裂缝。纵向裂缝是公路普遍出现的问题, 大多在半填半挖路基或路面加宽处产生,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压实度不足, 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的。

(3) 龟裂。这也是公路较常出现的问题。S公路也不例如, 裂缝相互交错, 形成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的网状开裂, 初始形态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缝, 而后, 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 形成网状裂缝。

2.2 路面的车辙

S公路沥青路面表面沿轮迹出现纵向凹陷, 主要原因还是公路的荷载力以及气候两者的共同因素所造成。主要表现为轮迹带逐渐产生下洼形变并形成两条纵向的凹槽。S公路路面的车辙情况比较严重, 有些部位车辙深度达11cm, 这样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2.3 路面的沉陷

S公路路面出现沉陷主要是由于路基变形所至, 在路基的碾压过程中压实度不够, 路基和路面的承载力差, 在一些高填方和半填半挖路段, 碾压机械往往很难达到需要碾压的位置而使填方路堤的下部实际上无法压实, 通车一段时间后, 就会产生局部沉陷, 尤其在桥梁两端的台背后出现桥头跳车现象更为普遍。

2.4 路面的表面功能衰减

公路长期受车轮对它的撞击、磨耗, 造成表面层摩擦力下降, 长期以往不进行维修养护, 容易导致车轮侧滑, 特别是雨天更易引起汽车滑溜, 严重的影响行车安全。所以表面功能的养护主要也是指抗滑、噪音等。

3 病害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根据以上S公路出现的一些典型病害特征, 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工作实践, 详细的分析了造烦忧路面病害的原因。

3.1 交通对路面损坏的影响

在沥青路面设计中, 为控制路基路面结构的总变形, 防止沉陷、开裂、车辙等整体强度不足的损坏, 采用设计弯沉值指标计算路面厚度。路基路面结构表而实际弯沉值LS应小于或等于路面容许弯沉值LR, 即Ls≤LR, 同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 e与L R存在下式的关系:LR=600Ne-0.2由此可知LR与Ne成反比例关系, 设计Ne偏小, 就会使LR偏大, 即标准偏低, 势必造成路面的早期破坏。为防止路面整体结构的疲劳开裂, 采用弯拉指标控制沥青混合料而层和基层底面的弯拉应力óm, 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弯拉应力óR, 即óm≤óR, 同时óR与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e同样存在下式关系:óR=ósp/K ks=0.09Ag Ne0.22/AC。式中ósp为沥青混合料抗弯拉强度;ks;为沥青混凝土面层抗拉强度结构系数;Ag为沥青混合料级配系数;AC为公路等级系数。

由上式可知Ne偏小会使óR偏大, 由于标准降低, 势必会使路而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增大。因此, 产生结构性破坏在所难免。笔者建议在今后在路面设计时, 不但要考虑满足远景交通量, 而且还要重视超载车辆的作用, 以避免出现因交通量过大导致路面过早出现疲劳破坏。

3.2 沥青路面的预防措施

(1) 路面裂缝。减轻非荷载型裂缝的措施需要从设计和施工两个入手。设计方面, 首先要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及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做基层;其次是选用优质沥青做沥青面层;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应该选用全十入度较大的沥青做沥青面层;面层沥青最好选用改性沥青。施工方面, 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 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 要及时养生, 保护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损失;养生结束后, 应立即喷洒透层油, 并尽快铺筑沥青而层。

(2) 路面车辙。首先用聚合物 (如SBS、SBR、PE等) 改性沥青, 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使其满足设计使用期间交通条件的要求, 如减少高温时的永久变形或增加低温时的抗疲劳能力。同时, 还有改善结合料与矿料粘结强度的能力。聚合物加入沥青后使沥青变稠, 粘度增加减小了温度敏感性, 结果是相应地减少永久变形并改善沥青混凝土层的何载分布能力。弹性体聚合物的加入, 增加总变形中的弹性变形, 可减少粘滞变形的量, 并可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柔性。其次, 使用AK型多碎石连续级沥青混凝土, 他的特点是空隙率接近AC-l级配, 表面粗糙, 抗滑性能好, 高温稳定性优于AC型级配。SMA是一种粗集料间断级配沥青混凝土, 集料组成中, 大小颗粒不是连续存在, 有足够的粗集料形成空间骨架, 又有必要数量的细集料填充于骨架间的空隙, 使混合料有较高的密实度而形成一种骨架密实结构, 内摩阻力和粘结力均较高, 有很好的抗车辙能力。

(3) 路面沉陷。大中型桥梁通常采用桩基础, 桥台的沉降量很小, 甚至没有, 而桥头填土往往较高, 路基路面容易造成很大的沉降, 从而产生错台高差, 引起跳车。因此, 要想消除桥头跳车现象, 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基本消除地基沉降。地基在其上路堤和路面恒载长期作用下逐渐产生沉降, 主要是地基内部各个不同土层在其上恒载长期作用逐渐产生的固结变形。二是消除桥头填土的固结变形。桥头填土高度大, 作业面小, 压路机不能象正常路堤那样进行碾压。因此, 桥头填土的压实度往布主小于正常路堤的压实度, 从而产生沉降。为了减少桥头填土沉降, 在桥台台背填土采用石灰土或水泥土, 再有就是近年来, 普遍采用桥头搭板方法来控制桥头跳车。

(4) 路面的表面功能衰减。良好的微观构造、宏观构造是路面抗滑能力的因素。微观构造对轮胎与面层表面的附着力有很大影响。它既影响低速时表层的抗滑能力, 也影响高速时表层的抗滑能力。微观构造大, 轮胎与表面的附着力也大, 因此, 石料磨光值越大, 石料的抗滑性能就越好。宏观构造主要影响高速表层的抗滑能力。表面构造深度越大, 高速行车时表层的抗滑能力也越大。

参考文献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研究 篇8

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重要性分析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 交通事业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 公路作为交通事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一直备受关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公路建设的发展, 始终发挥着极大的影响[1]。我们都知道, 公路沥青路面具有很多的发展优势, 例如表面平整、无接缝、噪声小、施工期限较短、养护维护简单等, 良好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 对于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及交通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进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工作, 可以有效的防止公路沥青路面由于使用时间较长, 出现的一些裂缝、沉陷、车辙、泛油等病害, 影响正常的交通工作运转。如何结合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情况, 深入探究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措施, 是当前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2公路沥青路面的常规损坏类型及原因

在实际工作中, 公路沥青路面的常规损坏类型, 主要包括:裂缝、变形、表面损坏。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 通常是由于沥青混凝土温度的稳定性被破坏, 导致公路沥青路面质量出现问题[2]。 其次, 由于公路沥青路面从设计到施工的过程中, 水稳定性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动水压力的作用影响沥青与矿料的结合力, 使混合料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外界水的冲刷破坏路面的材料结构, 水的渗透会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陷。此外, 初期养护不及时、不到位, 也是导致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重要原因。为了有效的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 除了需要关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公路沥青路面影响因素的控制, 还应及时的做好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 才能延长公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 奠定一定的基础。

3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交通运输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发挥公路的优势, 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成为重要的发展问题。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探究工作, 可以有效的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 对于交通事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水平, 解决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开展状况, 积极的根据不同的路面病害问题, 采取有效的养护关键技术, 可以极大的促进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 主要包括:裂缝填封、石屑封层、薄层罩面、稀浆封层几种[3]。

3.1裂缝填封。我们都知道, 裂缝是沥青路面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 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需要时刻关注这一病害的发展。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 裂缝填封工作的开展, 通过对裂缝进行微小裂缝处理技术, 发裂缝密封材料的高粘度、高弹性优势, 提高公里沥青路面承受弹塑性变形的能力, 进而实现防止雨雪渗入裂缝, 避免水分侵入混合料内部发生冻胀或沥青剥落而导致病害的进一步扩大和更为严重的路面损坏。裂缝填封的技术处理工作,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水平也具有积极的意义[4]。

3.2石屑封层。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 石屑封层主要是用于保护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经济型养护手段, 其施工的过程, 是将沥青粘结料喷洒在路面上, 然后立即铺撒一层大小均匀的石屑。 在此环节中, 需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避免在石屑封层养护期间, 路面上的松散集料被高速行驶的车轮带出而撞击, 粘附在车身和挡风玻璃上, 导致集料的损失以及抗滑能力的衰减。在完成石屑封层后, 还需要安排技术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检查, 确保石屑封层的施工质量, 有利于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因此, 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分析中, 重视石屑封层的优势及劣势, 才能有效的确保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质量。

3.3薄层罩面。薄层罩面, 也是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 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薄层罩面的施工技术, 应用的时间较差, 是一种传统养护的方法。薄层罩面的工作, 主要是在原有路面上, 加铺一层厚度不超过25mm的热沥青混合料, 用以防止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问题继续恶化下去, 同时发挥材料的特性, 改善公路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恢复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阻力, 实现对路面的强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 薄层罩面的养护方式, 不但可以有效的方式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恶化, 还能有效的节约养护的成本。因此, 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 应充分重视薄层罩面这一养护方式。

3.4稀浆封层。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 稀浆封层是一种由乳化沥青、破碎的集料、水、矿粉和一定的添加剂组成的稀浆状的混合物, 在拌和均匀后被摊铺到原有的沥青路面上, 可以形成一层与原路面结合牢固、具有抗磨表面结构的均匀养护层, 用以完善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的病害。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 可以在短时间内完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其经济效益也较高, 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相关工作中。因此,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质量, 积极的应用稀浆封层技术, 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社会经济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 重视公路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研究, 不断有利于提高公路建设的施工质量, 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快速更新发展的基础上, 深入开展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研究工作, 并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应用探究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重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研究, 大力发展公路建设工作非常重要。

摘要:现阶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 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空间逐渐提升。公路养护管理作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发展内容, 是公路的正常使用的重要保障。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研究, 也逐渐成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如何结合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 进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发展, 对于公路建设工作的发展非常关键。本文将简要分析,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方面的相关内容, 旨在进一步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研究水平。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贾同谦.基于厂拌热再生的高等级沥青路面养护工艺以及施工配备[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 2008.

[2]张杨.重庆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 2013.

[3]高小华, 赵桂娟, 郭平等.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同步碎石罩面施工关键技术[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4, 31 (11) :63-66.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探讨 篇9

1.1 基层板体的裂缝

据数据显示,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损坏的原因多为基层的损坏而导致沥青路面的破坏。我国高速公路的基层多为半刚性基层, 由于这种材质基层具有低造价、承载能力大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 但半刚性基层在沉降不均匀或超负荷运载的情况下极易断裂。半刚性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 其强度越高则越易断裂, 而在高速公路设计中, 弯沉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常用于表征高速公路的设计承载力, 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高速公路具有较高的强度, 而高强度的半刚性基层则更容易断裂。这样在设计时必须综合多方因素全面平衡, 达到最佳的设计状态。半刚性材质的自身性质决定了高速公路基层断裂的必然性, 同时, 基层断裂还有一些别的因素, 如在铺设沥青路面时, 在还没有进行沥青铺设时, 由于温度的影响导致的横向裂缝, 最终在荷载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 裂缝越来越大, 直至形成裂网和车辙等。所以基层的破坏是沥青路面破坏的因素之一。

1.2 水的影响

常指的水损害主要是说因为水的影响而导致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坏。一方面, 水是不可避免的因素, 半刚性材质具有高密封性和低透水性, 所以一旦路面有水时, 并不能迅速地将水排走, 而滞留在下面层和基层之间, 经过水的长时间浸泡, 会出现各种病害, 最终导致整个高速公路的承载力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 因为沥青面层的缝隙狭小, 滞留在面层的水不易排出, 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 浸泡沥青混合料, 导致混合料松散脱落, 同样降低高速公路的承载力。所以水的影响是高速公路损坏的又一重要因素。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

根据规范的要求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和其他类。每种类型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同时, 对同一种类型的不同程度也相应采取不同的措施。这就为正确的养护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根据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程度, 规范对此进行了处治方式的损害分级, 如面层铣刨、面层挖除、面层修补、基层挖补和基层修补等。

2.1 路面基层养护

基础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面层的破损情况, 如果沥青路面出现大面积破损并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 此时就需要进行彻底的清除然后进行修复处理。对于相对小一些的受损路面面积, 则可以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修复, 如可用沥青混凝土或砂碎石进行填补养护。

2.2 拥包及车辙养护

拥包及车辙是比较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之一, 对于出现的车辙和拥包病害, 要对其进行养护修复, 首先要通过钻心技术确定其受损程度, 主要看是否损坏了基层。如果基层遭到严重损坏或较小程度的损坏, 则通过相应的基层损坏方法进行处理修复。如果通过钻心技术确定基层并未受到损坏, 此时只需针对面层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养护修复。

2.3 沉陷破坏养护

沉陷是比较严重的沥青路面病害之一, 对于沉降破坏的路面要予以高度重视, 采取适当合理的措施及时进行养护修复。针对不同规模的沉陷应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对于小规模的沉陷, 如基层损坏较小或没有损坏基层则进行铣刨处理方式即可。对于较严重的沉陷, 首先要查清导致沉陷的原因, 分析原因, 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沉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路基的不均匀下沉或路基的滑移等, 对于这种原因导致的沉降首先应进行加固处理, 如灌注一定量的水泥砂浆进行加固, 等路基得到稳定之后, 再对路面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养护修复。常常伴随沉陷病害而来的还有网裂现象。沉陷是比较严重的病害之一, 因为其破坏基础的可能性较大, 使修复养护的难度大大增加。

3 沥青路面养护修复施工方法

根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不同病害和同一种病害出现的不同损害程度, 应采取相应不同的养护方法, 下面主要介绍局部养护和翻修两种方法:

3.1 局部养护方法

所谓局部养护, 是指针对一些小面积或小范围内出现的病害现象加以修复处理的方法,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小范围进行处理后是整个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恢复正常使用的方法, 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方法。

1)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养护。随着施工工艺的改善和施工技术的提高, 目前新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现象比较少, 而早些时期建好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现象则较为普遍。为了提高早期的高速公路使用寿命和预防新建高速公路的使用质量, 有必要对出现的裂缝加以重视并进行养护处理。早期高速公路由于温度影响、半刚性基层材质影响和基础强度的影响, 出现了较多的网状裂缝。针对裂缝开裂的不同程度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裂缝宽度在5 mm以内时, 可采用灌注热沥青进行养护修复;如裂缝大于5 mm时, 可先进行开槽填料, 然后捣实。

2)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的养护。车辙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 对于车辙病害首先要查清出现病害的原因, 如因为表层磨损过度导致的车辙或由于基层的强度不足而导致的病害。

3.2 翻修

翻修是路面遭到严重破坏时, 通过局部养护和罩面养护的方法都不能有效处理时而采用的一种大规模的养护方法, 翻修主要是对面层、垫层和基层整个都进行重新修筑。

参考文献

[1]徐培华.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养护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孙立军.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 篇10

通过对公路养护材料的质量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 我们了解到, 导致公路养护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基本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公路养护材料的采购工作缺乏规范化管理, 养护公路材料质量没有把好采购关。

第二, 材料管理不严格, 养护材料随意堆放, 材料变质问题经常出现, 进而对公路养护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 对公路养护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存在欠缺, 从事质量检验的工作人员马虎大意, 缺乏工作责任感, 导致劣质材料进入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现场。

第四, 对公路路基施工所采用的土质材料欠缺必要的土壤成分分析, 采用不符合公路路基施工建筑标准的土壤作为路基施工基本材料, 将严重影响公路路基的坚固性与稳定性。

第五, 受其他内外在因素的影响, 同样容易导致公路养护材料质量出现问题。

2 对公路养护材料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以及材料质量检测项目内容

公路养护材料的基本性质可以划分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学性质三种。材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质主要是指材料的密度、材料堆积密度、材料的孔隙率以及材料的密实度等基本属性。而养护材料的化学性质主要是指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公路养护材料的物理学性质主要包括养护材料的强度、硬度以及养护材料的塑性等基本内容。

若想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就必须确保公路养护材料的质量, 保障公路养护材料质量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物理学性质符合公路养护施工的基本要求。为确保公路养护材料的质量, 需要对各种常用养护材料 (水泥、砂石、石油沥青、回填土、粉煤灰等) 质量进行项目检测。通常状况下材料必检项目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 对水泥以及胶砂的强度进行检测, 同时需要对二者的安定性、初凝及终凝时间进行化验分析。

第二, 对砂石材料所进行的质量检测需要对砂石进行筛选分析, 对砂石材料的含泥量与泥块含量进行检验, 根据公路养护施工对砂石材料的基本要求, 必要的情况下, 需要对砂石的密度、硬度、紧密度以及堆积密度进行化验分析。

第三, 对回填土料多进行的检测工作主要针对回填土料的液液限、塑限、塑指以及回填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测, 并对回填涂料的膨胀率、胀缩总率等内容经过检验加以确定。

第四, 粉煤灰是公路养护中一种非常普遍的应用材料, 对粉煤灰所进行的检验工作主要针对粉煤灰的细度、烧失量以及需水量等基本内容进行化验分析。

3 对公路养护材料进行质量控制所应采取的基本措施

公路养护材料的质量事关公路养护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水平, 为此在公路养护工作开咱之前, 必须确保公路养护材料的质量, 对公路养护材料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通常情况下我国公路养护部门对养护材料所进行的质量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入手:

首先, 按施工计划合施工方法要求, 组织各种材料进场, 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 特别是防止水泥受潮变质。对工程主要材料按部颁《公路工程试验规程》进行室内试验, 及时出具试验报告, 坚持做到用数据说话。

其次, 针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 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 进行采样试验, 验证其质量可靠性。

最后, 应在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入处均设立标示牌, 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 严格按“三检制”妨行, 工作程序认真妨行IS9000标准, 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 并做到可追溯性。根据公路工程质量要求, 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使用, 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安装, 及时提出工程质量的隐患和预防措施要求。

4 路青路面的初期养护

4.1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初期养护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必须充分压实, 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 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纵、横向的施工接缝是路面的薄弱点, 尤其应加强妆期养护, 铲高补低, 烙平压实, 消灭缝空隙, 保持平整密实。

4.2 入式路面的初期养护

开放交通初期, 应控制车速不超过20km/h, 直至路面完全成型。应设专人指挥交通或设锥形交通路标, 按先边后中控制车辆行驶, 达到全面碾压。应随时将行车驱散的嵌缝料回扫, 布匀、压实, 以形成平整密实的上封层。撒初期养护料时, 应顺行车方向少撒、勤撒、薄撒、撒匀;撒料宜在当天最高气温时进行, 同时控制行车的碾压。乳化沥青路面由于初期稳定性差, 压实后的路面应做好初期保养, 设专人管理, 封闭交通26h;在未破乳成形的路段上, 严禁一切车辆、人、畜通过;开放交通初期, 应控制车速不超过20km/h, 并不得制动和调头。当有损坏时, 应及时修理。

5 对沥青路面实施日常养护工作

保持路面平整、横坡适度, 线形顺直、路容整洁、排水良好。加强巡路检查, 掌握路面情况, 随时排除有损路面的各种因素, 发现路面初期病害, 应及早修理。禁止各种车和其他铁轮车直接在路上行驶。

6 对沥青路面采取季节性养护措施进行路面质量养护

在春季, 应做好沥青路面裂缝的灌封处理, 并及时快速修补坑槽、松散和翻浆等病害。

在夏季, 气温较高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的有利季节, 应抓住高温期处治泛油、铲除拥包、波浪, 及时修补冬寒、春雨期临时修补的破损, 恢复路面使用质量。

在秋季, 由高温逐步降温, 适时做好冬季病害的预防性修理, 如裂缝灌封修理, 冻胀松脆的修补坑槽和乳化沥青衡浆封层等。

在冬季, 继续做好冬季病害的防治, 做好防雪、防冰、防滑、疏阻、抢险及养护材料采备等工作。

7 总结

通过多年的公路养护工作实践, 我们对公路养护材料对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所产生的基本影响, 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正确认识, 也充分的认识到了养护材料质量对公路养护工作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在开展公路养护工作时,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及实施质量检测工作, 对养护材料的质量进行化验研究, 确保养护材料符合公路养护工作对养护材料的质量标准。同时针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 必须对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破损的主要原因进行充分的分析与了解, 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 对沥青路面实施养护, 同时针对沥青路面养护在一年四季中要针对沥青路面的不同状态,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实施差别养护, 以此确保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绩效。

参考文献

[1]刘尧, 刘传让.公路的养护与管理[J].安徽科技, 2005, (05) .[1]刘尧, 刘传让.公路的养护与管理[J].安徽科技, 2005, (05) .

[2]姚富江, 武建良.浅谈公路养护材料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5, (04) .[2]姚富江, 武建良.浅谈公路养护材料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5, (04) .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 篇11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

近些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呈现出了繁荣发展趋势,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在方便人们出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因而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成为了社会关注热点。

一、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是指通过对路况进行定期调查,及时发现路面中一些不够明显的破损和病害迹象,對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对路面进行保护性养护,防止公路病害进一步扩大,减缓公路老化速度,从而最大程度的确保公路处于良好状态。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采用预防性养护措施,能够对路面产生的微小病害进行恢复,以防水分渗透到破坏的路基中,使整个路面结构得到保护,防止重大损伤现象的产生。

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现状

(一)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不完善

当前,路面管理系统是在全国公路干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由于每个地区的实际高速公路路况有所不同,因而不能将现行的公路管理系统直接复制到高速公路路面管理中。有些地区,虽然研发出了高速公路管理系统试用版,但是还不够完善,而且由于种种原因还不能得到有效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进行,导致养护工作不够规范化、科学化。

(二)高速公路路面保养时间把控不到位

纵观我国多数地方的高速公路,由于在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多原因影响下,使得路面存在先天性的缺陷,而且当公路正式通车运行以后,过大的交通载荷、自然环境等因素会进一步导致公路路面功能下降。为了能够更好的使公路路面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应该在最佳保养时间展开对路面的保养工作。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生命周期内的状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当公路竣工投入使用后,路面上的沥青开始逐渐被氧化,进而开始损耗,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沥青路面上已经出现了微小裂缝或者是一些小坑槽;第三阶段的沥青路面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裂缝,结构问题严重[1]。因此,一定要在公路处于最佳状态时,进行养护。然而,当前在高速公路的路面养护工作中,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掌握好最佳时机对路面展开养护。

(三)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机械化程度低

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来支持,不仅能够提高数据信息的获取能力,还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然而,当前在公路路面的养护工作中,大部分地区机械化程度还很低,还存在着养护工作量大、养护效率低等问题。

三、加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管理少不了管理系统的支持。完善的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在提高公路管理的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资金的使用。由于高速公路自身存在一定特殊性,而高速公路管理系统与原来的公路管理系统有所区别。因此一定要根据本地区高速公路网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路面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依靠先进的技术,能够对实际路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为了保证公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还可以建立起数据库,数据库系统能够对整个路面使用状况进行去全面评定,为高速公路路面的养护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确保高速公路维护和保养工作顺利开展。

(二)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增加路面强度

为了消除公路出现的微病害,可以使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以此来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如果高速公路的路面出现了轻微程度的车辙、裂缝,而且此时路面的整体抗滑能力和平整能力显现不足时,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就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又被叫做PSM,由于施工技术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种类[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能够对原来的沥青路面进行密封,从而能够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和密实程度,能够对路面上的微小裂缝进行填充,同时沥青封层可以在车辙痕迹中自动铺展开,对车辙填补效果明显,而且使用范围较广,节省资源,被广泛使用。

(三)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机械化水平

路面检测结果是路面养护工作的前提和开展工作的依据。在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展维护之前,需要对路面的详细情况进行检测。因此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在确保高效检测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准确性。而且对信息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处理功能也十分强大。现阶段,我国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领域中,已经研发出了一系列的沥青路面检测技术,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果。例如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减少装备用车的使用数量,一般情况下,路面养护维修中,仅仅使用一辆装用车就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务[3]。机械化程度越高,则对路面的养护维修效果越好。因此,我们还要在沥青路面养护措施研究中加大科技的投入,采用创新形式的新工艺,也可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

(四)应用沥青混合料罩面技术,提高路面平整程度

在对公路路面进行养护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沥青混合料罩面技术,应用该项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路面的平整程度,从而确保高速公路路面的整体平整度能够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标准。在我国,沥青混合料罩面被广泛的应用在水稳定性较强的橡胶粉沥青混合材料中,从而能够增强路面的使用性能,能够在基层与面层之间改善沥青路面的微结构与承受能力。另外,我国在公路养护工作中,也逐渐使用了沥青马蹄脂混合材料,这种材料无论是在抗疲劳能力、抗滑能力还是在抗温能力方面都作用明显,但由于其价格较为昂贵,还不能在大范围内广泛使用[4]。在公路表面上采用涂抹沥青再生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渗透性沥青密封技术,在不改变原来沥青路面形式结构的前提下,起到平整路面的显著作用,同时还能够预防沥青路面的开裂和脱落情况的出现。

(五)准确把握养护时机,科学制定养护周期

在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养护时,一定要对沥青路面在不同阶段呈现的状态进行合理把控,当路面处在良好的运行状态时,就要开始进行养护工作,消除路面安全隐患,确保路面的各项指标都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要根据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可以对公路状况进行抽样检测,定期对公路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公路呈现良好服务状态。通常情况下,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在在其生命周期,进行的检查和维护工作要超过8次。

结束语

由于每个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实施预防养护措施时,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进而采取不同的技术,确保路面安全、通畅。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措施的研究,从养护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改善路面质量,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魏纲.公路预防性养护最优化决策与研究[J].建筑结构,2012(6):78-8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对策 篇12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维修

一、路面病害维修的基本方法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各种病害, 要根据其损坏形式和原因的不同, 而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主要的方法可概括为局部养护、罩面和翻修。

(一) 局部养护

局部养护主要是病害发生的面积较小, 或比较零散, 在整个路段里, 占有的比重较小, 通过小范围的处理, 就可以使破坏的路面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常见的方法如下:

1. 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

目前, 新建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已经很少, 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多一些, 主要是温度裂缝、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和基层强度不足引起的网状裂缝。由于高速公路对沥青面层要求高, 所以, 对裂缝的处理必须按高标准进行。对于出现的横向裂缝, 裂缝宽度在5mm以内的, 灌入热沥青;裂缝宽度在5mm以上的, 先用机械开槽, 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如果裂缝出现较多, 宜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由于基层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网状裂缝, 应将沥青表面铣刨或拉毛, 再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上封层。

2. 沥青路面车辙的维修。

沥青路面出现车辙, 首先要分析车辙产生的原因, 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车辙。如果是属于表层磨损过度出现的车辙, 用铣刨机清除面层, 然后重新铺筑沥青混凝土。我省高速公路的车辙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路面基层强度不足和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问题引起的。如果是基层强度不足, 应铣掉面层, 从做路面基层, 然后重新铺筑面层;如果车辙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引起的, 则应铣掉级配不合理的面层部分, 改铺抗车辙的沥青混合料 (如SMA) 。

3. 冻胀与翻浆的维修。

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冻胀和翻浆的病害经常发生, 冻胀一般发生在开山路堑段, 路基下部的水无法排出。在这样的路段, 应在路基下部设置横向和纵向盲沟, 或者设置集水井, 然后再做路面。如果发生翻浆, 则将原路面全部挖除至路基顶部, 重新填筑砂砾垫层, 重做半刚性基层 (水泥稳定砂砾) , 再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

4. 桥面铺装损坏的维修。

当桥面出现大面积损坏的情况, 要分两种情况处理。一种是只是沥青面层损坏, 面层下的水泥混凝土完好, 这种情况, 应将沥青面层铣掉, 露出水泥混凝土, 然后, 喷洒乳化沥青, 再铺筑沥青混凝土。如果沥青面层下的水泥混凝土也出现破坏, 则要先处理水泥混凝土, 损害面积小就进行局部处理, 损坏面积大, 最好重做水泥混凝土铺装, 一般情况下, 将原水泥混凝土铺装全部凿除至梁顶面, 再铺设钢筋网, 重新浇注水泥混凝土, 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 最后铺筑沥青面层。现在沥青面层厚度多为9cm, 分两层摊铺。

(二) 罩面

高速公路路面罩面主要为了消除破损、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和恢复抗滑性能, 以前采用抗滑表层AK-13A或AK-16A型, 近几年, 随着SMA路面结构技术的日臻成熟, SMA是最为理想的面层结构, 一般罩面的厚度宜在4~5cm, 一般不得小于4cm。路用沥青最好使用SBS改性沥青。

(三) 翻修

当高速公路路面破损严重, 采用罩面的养护方法不能使路面恢复良好使用状态时, 或路面承载力严重不足时, 则应进行翻修。翻修需重做垫层和基层, 重新铺设面层。

二、路面维修施工方法

当需要维修的路面确定维修方案后, 即进入方案实施阶段。其具体步骤如下:

(一) 根据维修设计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复核维修路段内的病害情况, 测量路面的标高以及施工中需要的基本数据。

2. 对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和技术指标检测, 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 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3. 对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工具进行全

面的维修检查, 使其性能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机械数量必须充足, 重要的机械要有备用设备。

(二) 路面的铣刨

1. 施工放样。

根据路面的损害情况和设计的高程确定铣刨深度, 在路面上做好标记, 以保证铣刨后具有良好的“平整度”。

2. 铣刨废料要运出场外, 不得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三) 路面基层的施工

1. 需要重做基层的路段, 在铺筑新建部分

路面垫层前, 应将路槽用12~15t的三轮压路机或使用等效的压路机械碾压3~4遍。如发现表层过干、表层松散应适量洒水, 如表层过湿, 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翻开晾晒或掺石灰 (或水泥) 等措施进行处理。并按规定检查路基顶面的标高、宽度、路拱横坡、平整度、压实度以及路基表面的回弹模量等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 在进行半刚性基层施工时, 路面基层和

底基层应采用“宝马”拌和机进行拌和, 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拌和时配料要准确、均匀, 颗粒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温度应在5℃以上, 混合料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碾压应该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 压路机要使用12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 碾压完成后, 应采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 养生时间应在7天以上, 整个养生期间必须始终保持基层或底基层表面潮湿。除洒水车外, 应封闭交通。

(四) 封层和黏层施工

半刚性基层完成后, 应做封层沥青。浇洒封层沥青前, 路面应清扫干净, 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适当防护, 以防污染;封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 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 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在大风或降雨天不得施工, 气温低于10℃时, 不宜施工封层。黏层施工时, 在浇洒黏层油前, 必须将路面上的脏物清理干净, 当有黏粘的土块时, 应用水刷净, 待表面干燥后浇洒;黏层沥青应均匀洒布, 浇洒黏层沥青后, 严禁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他车辆、行人通行。

三、结论

根据以上对高速公路病害的调查和分析, 对路面病害的防治和养护维修的对策得出如下结论:

1.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的路面破坏, 是路面整体强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结构破坏比较严重。就是其半刚性基层设计厚度过薄, 从而产生弯拉破坏, 使路表弯沉值严重下降。这样的结构, 全线基层均须补强。

2.从出现的路面病害看, 多数较为严重的病害多为水引起, 所以, 在进行路面设计时, 必须高度重视路面排水设计。特别是路堑开山段和中央分隔带的排水问题。

3.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和抗剥落性能, 是造成水损害的一个主要原因。对黏附性不好的集料 (如花岗岩) 可用1%、2%的石灰水浸泡, 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4.沥青路面的表面层建议采用AK-A型抗滑表层或SMA结构, 以增加路面的使用寿命。中面层沥青混凝土在I型密实级配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 增加碎石和矿粉含量, 提高抗变形能力和密实度。底面层选择密实式沥青混凝土, 以提高抗荷载疲劳能力。

四、讨论

根据沥青路面的综合评价指标PQI, 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坏情况, 它只是一个参考性的指标, 路面损坏原因不同, 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也就不同。采取的养护措施必须有针对性。如果路面发生小面积损坏, 按照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维修。如果损坏是大面积的, 在小修保养范围内不能完成的, 那么, 我们就要根据实际情况, 选取合理的维修方案

参考文献

[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96)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2—2001)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技校语文:课堂教学下一篇:CS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