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倒塌

2024-06-15

建筑倒塌(精选12篇)

建筑倒塌 篇1

引言

抗震设计不能完全代替结构的抗倒塌设计。

建筑抗倒塌设计的策略应该是:通过加强结构系统的整体性,增加结构的延性、连续性和赘余度,使结构具有“搭桥”能力和悬索作用,当部分结构破坏后,能够改变传力路线,将破坏限制在允许范围内,以达到避免建筑倒塌的目的。

1 建筑物发生连续倒塌的机理

引起建筑物发生连续倒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偶然荷载(Abnormal Loading)的作用。偶然荷载一般是指结构设计中考虑之外的荷载,例如爆炸或撞击产生的荷载。引起这种荷载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别:

1)意外事故的撞击。

例如由于汽车等交通工具对于建筑物中的主要受力构件的撞击引起的偶然荷载。

2)由于施工或设计的失误。

有许多的连续倒塌事故是由于实际或施工不当而引起的。例如1977年美国Virginia州Fairfax县的Skyline Plaza公寓倒塌的事故,这起事故是由于过早地拆除模板引起了局部的破坏,进而引发了该建筑西北角上的连续倒塌。

3)地基的失效。

建筑物一小部分地基的失效会使建筑物局部失去支撑。如果建筑物不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从而使荷载能够有效地重新分配,那么就会引起整个建筑物的破坏。

4)由于煤气爆炸、炸弹爆炸等因素引起的冲击波。

例如1995年美国Oklahoma州Murrah联邦大楼由于恐怖炸弹袭击而引起的连续倒塌。

正是由于这些偶然荷载是通常设计之中所考虑之外的,其造成的损失也往往是巨大和难以估计的。在研究中,建筑物的连续倒塌主要指由于爆炸等人为因素而引起的连续倒塌。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由于恐怖爆炸等人为因素引起的竖向连续倒塌过程可以通过图1表示出来。1)柱由于爆炸的冲击波作用受剪而破坏;2)原来被该柱所支撑的梁、板等构件随之发生破坏;3)梁、板的破坏又导致其上的柱失去支撑或失稳破坏;4)由于连锁作用形成竖向连续倒塌。

2 防倒塌设计方法

防倒塌设计流程见图1。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建筑规范中提出避免结构连续倒塌要求的国家,1976年英联邦对建筑规范进行了修改,要求5层及5层以上的建筑在遭遇象煤气爆炸这样偶然荷载造成的局部破坏时,整个结构系统不应出现与局部破坏不相称的破坏。20世纪70年代美国房屋与城市发展部门(HUD)和纽约建筑规范[NYC]都增加了有关防止连续倒塌的内容,其内容与英联邦采用的方法极其相似。但这些设计建议美国设计人员最初并没有采纳,其主要原因是自Ronan Point公寓倒塌事件后很少有居住建筑发生类似倒塌;其次,设计人员认为美国房屋的安全储备比英国房屋的安全储备大得多;再者缺少关于建筑抗倒塌设计经济效益方面的实际数据。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恐怖袭击或其他认为故意破坏的威胁越来越大,美国等一些国家对于建筑物防治连续倒塌的研究开展得越来越多。

为了减少建筑物发生连续倒塌的风险,人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法。首先,由于故意破坏是有选择性的,不同建筑物遭遇此类偶然事件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另外,由于建筑物体量、功能以及建筑物内人数的差异,建筑物倒塌后造成的损失及影响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建筑物要采取不同的抗倒塌策略,对建筑物应根据其危险程度及倒塌后果进行分类。建筑按类型和使用用人数分类见表1。

前,防止连续倒塌的设计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间接设计(indirect design)。通过对结构中的重要构件增加其强度、连续性和延性来达到防止连续倒塌的目的。这种方法不是以详细的计算结构对于偶然荷载的响应为基础的,而是通过对构件连续性、节点强度以及内部构件连接的限制来达到目的。

2)改变荷载路径设计(alternate path direct design)。这种方法强调在重要承载构件破坏的状态下,要通过结构自身的冗余度来改变荷载的传递路径,防止连续倒塌的发生。这是一种直接的设计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详细区分威胁的大小,而是将偶然荷载引起的建筑物损伤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详细的局部抗力设计(specific local resistance direct design)。

这种方法通过重要构件的详细设计使其能够承受假定的偶然荷载来达到防止连续倒塌的目的。该方法要求对于承受临界荷载的构件可能受到的偶然荷载进行详细的计算以承受这些荷载,任何构件在规定的荷载状态下都不允许破坏。

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应当根据其潜在的危险程度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以达到提高建筑物抗倒塌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2]余明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几点问题[J].山西建筑,2006,32(10):58-59.

[3]姜占才.梁式结构承爆极限荷载的确定及应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3):70-71.

建筑倒塌 篇2

针对福州市区可能发生的因震灾、爆炸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建筑物倒塌事故,立足于“打大仗,打恶战”,提高支队在处置各类建筑物倒塌灾害抢险中的战斗力。从支队现有的实力、器材装备和灾害事故发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预案,以使险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予以处置,最大限度地抢救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筑物倒塌事故特点

1、突发性强,多伴随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大。

2、危险性大,救援时间长,救援难度大。

3、处置不当易造成二次坍塌或人员伤亡。

三、灾情设定

福州市某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因底层存放易燃物品爆炸,引起厂房倒塌,周边建筑不同程度倒塌或损坏,厂房区域着火,多名人员被埋。

四、灭火救援力量组成及分工

(一)、灭火救援力量组成及分工

1、灭火救援分队:由市消防支队辖区中队、特勤大队及各参战中队组成。

2、现场秩序维护分队:由市公安局负责

3、救护分队:由市消防支队卫生队及市120急救中心负责

4、交通管制分队:由市交巡警支队负责

5、通讯保障分队:由电信局、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负责

6、勤务保障分队:由市消防支队后勤处负责

7、专家分队:由消防、人防、化工、防化部队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职责是负责对抢险救援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及时解决处理抢险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当指挥部决定下决心和实现决心提供科学依据。

(二)消防力量调集程序:

1、第一出动

辖区中队力量:水罐车3辆、抢险救援车1辆

特勤大队:登高车2部、抢险救援车2辆,防化车1部、洗消车1部、照明车1辆,后援车1辆,水罐车4部、挖掘机2部、机器人1个、地震救援器材。

2、第二出动

支队增援力量: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根据现场态势调集辖区所属力量到场。

五、扑救对策

1、力量调度

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建筑物倒塌事故处置预案。

(1)按福州支队四级预案调动辖区中队及特勤力量出警;

(2)通知邻近医疗机构和110;

(3)立即通知当日指挥长带领值班人员前往现场;

(4)群呼通知支队领导和指挥部成员前往现场或准备相关物资;

(5)根据现场态势调集增援力量到场。

(6)根据火场需要,在支队领导授权下通知相关部门领导。如市、区政府,市、分局、交巡警支队、医疗救护、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煤气公司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有关工程技术专家等到场,成立火场总指挥部。

2、组织指挥及职责

支队组成现场灭火救援指挥部,由支队领导和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监督处四个部门、辖区大队领导组成,其职责是负责现场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后勤保障等工作。现场灭火救援指挥部在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1)灭火救援总指挥部

总指挥:到场职务最高的领导

副总指挥:省公安厅领导、总队领导、受灾单位负责人。

成员:市、区政府、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医疗救护、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建设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有关工程技术专家等。

地点:便于观察、指挥和转移的地方。

职责:

(一)了解现场情况,组织灾情侦察和分析,确定总体决策和行动方案。

(二)视情成立灭火与抢险救援指挥部,设立作战指挥组、政治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三)向参战的下级指挥员部署作战任务,组织参战单位协同作战。根据现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力量部署。必要时划分战斗区段,组织群众参与辅助性行动。

(四)决定使用各种水源、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通知有关单位截断现场区域内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输送,限制用火用电。

(五)划定警戒区,组织疏散人员、物资,限制人员和交通工具进入,必要时下令拆除或者破拆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

(六)调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环卫、环保、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并可报告政府调集驻军、武警部队提供协助。

(七)按照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2)现场指挥部

现场总指挥:支队长、政委。

副总指挥:副支队长、副政委、司令部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后勤处长、监督处长。

下设作战指挥组、政治宣传组、后勤保障组三个组。

作战指挥组:司令部副参谋长、战训科长、调度指挥中心主任、秘书科长、警务科长、监督处副处长、监督处建审科长、指导科长、辖区大队长;

政治宣传组:政治处副主任、组教科长、监督处宣传科长;

后勤保障组:后勤副处长、装备科长、财务科长;

地点:车辆器材集结处

任务:制定相应的灭火救援措施,确立现场救援的主攻方向,调整和调结灭火救援力量,向上级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

(3)前沿指挥部

指挥:副参谋长

成员:战训、通讯参谋、中队指挥员、受灾单位相关工作人员

地址:倒塌建筑前

任务:贯彻现场指挥部的战斗意图,根据现场情况调整灭火救援力量采取机动措施有效进行灭火救援。

3、处置程序和措施

1、现场询情:由第一到场中队或特勤大队指挥人员负责消防人员到场后详细询问倒塌建筑的高度、层数、面积、平面布局、使用性质;建筑内人员数量、在位率;事故埋压人员的数量、大致位置等情况。

2、侦察检测:由特勤大队侦检组负责利用生命探测器等工具,立即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利用检测仪器检测事故现场可燃气体的.浓度等。

3、设立警戒:由到场常规中队警戒组负责封锁事故路段的交通,隔离围观群众,严禁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若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外泄,现场警戒的范围需根据侦检情况确定。

4、救生排险:由特勤大队救援组、灭火组负责,常规中队协助。

(1)迅速在现场清除障碍,开辟出一块空阔地和进出通道,确保现场拥有一个急救平台和一条供救援车进出的通道。

(2)立即疏散建筑结构受到影响、并可能倒塌的建筑内部的人员。

(3)协助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切断倒塌建筑的水、电、气供应;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扑灭事故次生的火灾。

(4)救援初期,使用扩张、切割、起重等小型工具排除障碍,全力搜寻遇险和被埋人员,并组织营救和疏散;对发现但一时无法解救的幸存者,应提供饮食和药品。

(5)被埋人员清理结束后,请求指挥部联系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车辆清除建筑废墟。

5、现场急救:由支队卫生队急救小组负责协助120救护人员对事故现场抢救出的窒息、休克、出血的重、危急伤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初步处理后,利用救护车或现场车辆迅速转送医院救治。

6、清点人员和装备,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六、战斗保障

1、通信保障

执行灭火救援任务以无线通信方式为主:

现场指挥部——通信指挥车一部,车载通信器材(指挥员电脑一台、手持台五部)。

中队指挥员――每人手持台一部

班长――每人手持台一部

到达灭火救援行动区域时统一使用一级无线通信组网,与现场指挥部进行现场通信指挥联络。

福州支队现场指挥部与总指挥、前沿指挥部、指挥中心、市局指挥中心进行通信联络时统一使用2频点联络,参战单位按照各自频点进行联络。

2、装备保障

(1)车辆装备和特种器材由支队调集备齐;在抢险救援行动中,需要紧急调用其他救援物资和装备时,由现场总指挥统一协调。

(2)后勤保障组保证救援行动所需的灭火剂、油料和特种救援器材配件的供应;组织技术人员及时对现场车辆、装备进行维护保养,避免因车辆装备故障损坏而影响救援行动。

3、生活保障

后勤保障组积极相关单位联系,做好现场人员食宿、医疗、服装和防暑、防寒等保障工作。

七、注意事项

1、各参战力量应加强同公安、医疗救护、水、电、燃气、交通、民政等部门合作,共同实施救援行动。

2、救援人员要加强行动安全,不应进入建筑结构已经明显松动的建筑内部;不得登上已受力不均衡的阳台、楼板、屋顶等部位;不准冒险钻入非稳固支撑的建筑废墟下面。

3、加强倒塌现场的监护工作,设立监护哨严防倒塌事故的再次发生。

4、为尽可能抢救遇险人员的生命,救援初期,不得直接使用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车辆清除现场。

5、处置建筑倒塌事故,一般作战时间都比较长,应组织参战人员轮换,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泰跃系”轰然倒塌 篇3

曾经轰动一时的京城地产窝案随着“泰跃系”掌门人刘军的审结而告一段落。

今年6月上旬,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刘军有期徒刑14年。来自保定市检察院、石家庄市检察院的五名检察官共同组成公诉方,刘军及其控制的北京泰跃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泰跃”)被列为本案个人和单位被告,共被控三宗罪:涉嫌单位行贿共计约2404万元;涉嫌变造金融票证罪;涉嫌偷税共计约7236.28万元。

而在去年12月23日的庭审中,刘军及北京泰跃聘请的四名律师做的均是无罪辩护。据悉,当天的庭审从上午8时一直持续到深夜24时30分。但最终法院认定了全部指控罪名和相关事项。

在一审判决下达后,因对判决结果不服,刘军已提起上诉。目前,该案正由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进一步审理。

此前,与刘军案有关联一大批实权官员已先后倒台: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和北京市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均被判处死缓;海淀区原助理巡视员许树迎被处以无期徒刑;海淀区地税局原副局长熊晓京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湖北省襄樊市原市委书记孙楚寅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襄樊市原常务副市长赵成霖被判12年。

2006年7月,在刘志华案发后不久,刘军在武汉一家宾馆被北京市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带走。但据悉此后刘军的口风非常紧,直到次年4月周良洛被“双规”,刘军的心理防线才崩溃,把有关行贿事实和钱权交易细节和盘托出。

身为“泰跃系”掌门人,刘军曾是资本市场上显赫一时的玩家,他最多时曾控制5家上市公司,以透过“壳”资源业绩获得再融资;或者用“壳”资源给关联公司作担保,获取银行贷款;或者通过大量关联交易套取上市公司资金,在很短的时间内,“泰跃系”便敛聚了大量财富。

周良洛的案发给了刘军极大打击,这直接影响到本来就很脆弱的“泰跃系”的资金链,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黑洞暴露,“泰跃系”已分崩离析。

事业起步靠酒店铺路

同资本江湖上的许多大亨一样,刘军行事十分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其在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的财技却令外界侧目。

公开资料显示:刘军,男,1966年8月1日出生,回族,原籍河北霸州。1986年考入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系。

1990年大学毕业后,不知何故,刘军没能获得国家分配,做起了推销员,曾推销的产品有百货、医药、化妆品等。3年后,刘军开始下海,和同学一起凑了租金,将中国人民大学对面的空地租下来,并雇佣民工在空地上盖起了一栋小楼,除对外出租一部分,还开了一间“龙虎大酒店”。

虽然“龙虎大酒店”经营不善一直亏损,但却成为刘军用来经营人脉关系的平台,包括此后成为北京市副市长的刘志华等人,常去那里吃饭。况且,写字楼出租让刘军获利颇丰,足以支撑饭店的亏损。

1995年可能是刘军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年7月,他揣着自己的“第一桶金”,以北京龙虎泰山实业有限公司名义投入900万元,另以北京顾得贸易公司名义投入100万元,成立了北京泰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泰跃资质虽浅,但在有力者支持下,很快在海淀区接下一个“半拉子”工程——“怡秀园”公寓,建成上市后,仅三个月即销售完八成。之后,泰跃在海淀区内相继开发了“太月园”、“太阳园”两个小区。这两个项目,以个性化的户型设计大获成功。据业内人士粗略估计,泰跃地产在“太月园”和“太阳园”的两个楼盘的销售中,销售收入约30亿元以上,纯利润在8亿-10亿元。

“造系运动”情非得已

不过,由于起点并不高,在依靠银行贷款操作完三大房地产项目后,刘军明显感到力不从心,资金瓶颈日益显现。

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对房地产行业实施宏观调控。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规范住房金融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房地产业的“游戏规则”由此改变。以前,开发商交纳40%的土地出让金,就可以开始“融资”;对高层住宅来说,开发商只要投入总投资的25%,就可以取得预售许可证,开始做按揭,后期的资金靠购房者的预付款就足以应付。而《通知》发布后,开发高层住宅,要求完成总投资的三分之二才能做按揭,多层住宅要求主体结构封顶,对于自有资金不充足或者没有更灵活的融资渠道的开发商,以前的玩法显然行不通了。

资料显示:泰跃在2000年的资产为9.66亿元,负债为10.14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00%,2001年的资产为13亿元,负债为1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6%。

因此,“泰跃系”的打造在某种程度上是情非得已,并非其实力膨胀到需要在资本市场上寻找几个壳来承载其业务。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泰跃并不满足于参股这种小打小闹的玩法,其所涉足的五家上市公司均为控股,显然是为了获得足够的话语权,以便于日后的运作。

练好内功准备“跑马圈地”

在转战资本市场前,刘军做了两件事:一是充实了泰跃的股权,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对泰跃的控制力。2001年4月,北京泰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发生变更:股东由北京龙虎泰山实业有限公司、北京顾得贸易公司变更为北京东方永兴科技发展公司和北京神州永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由1000万元猛增到5000万元,刘军个人持股80%。但工商资料表明,北京东方永兴科技发展公司和北京神州永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2001年的营业额均为零,这说明它们只是刘军掌控下的两个壳公司。

刘军做的第二件事是成立自己的控股子公司,打造自己的“泰跃军团”,为日后进军资本市场做好准备。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中泰信用担保公司和湖北泰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01年6月成立的中泰信用担保公司(下称“中泰担保”)注册资金为10亿元,为当时国内第三大商业担保公司。股东方由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钢铁工贸集团公司、北京泰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按照3:3:3:1的股权比例组成,刘军担任公司董事长。刘军的意图很明确:拉“国字头”的公司入股可以明显增强担保公司的信用,而通过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可以进一步放大资本运作的杠杆效应。

同样是在2001年,刘军在2000年成立的湖北泰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通过增资扩股,组建了湖北泰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4.38亿元。这是一家由北京泰跃控股,以房地产为主业,横跨高科技、影视文化等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打造资本的“三驾马车”

“泰跃系”的横空出世,得益于其一年半内以10亿元收购5家上市公司,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北京泰跃的第一个目标是湖北金环(000615)。2001年7月13日,湖北金环公告称,公司原第一大股东湖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拟将所持有的部分国有法人股协议转让给北京泰跃子公司湖北泰跃集团有限公司,转让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湖北化纤则以14.26%的持股比例,成为湖北金环第二大股东。

继湖北金环之后,景谷林业(600265)成为刘军的第二个目标。2001年11月7日,景谷林业大股东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国资局与中泰担保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草案),将其持有的景谷林业国家股6132万股中的40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38.1%)转让给中泰担保,股份转让价款共计1.28亿元。中泰担保由此成为景谷林业第一大股东,而中泰担保的实际控制人即为北京泰跃。

2001年年底,北京泰跃还意欲染指三峡水利(600116)。2001年12月19日,三峡水利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重庆市水利电力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国家股3698.2万股)正与北京泰跃商谈转让所持国有股事宜,转让比例尚未确定。由于后来三峡水利自身原因,北京泰跃没有签署正式的收购协议。

此外,凯马B(900953)也曾被北京泰跃收购。2002年7月,凯马B原第一大股东华源集团将所持公司法人股1.88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5%)转让给中泰信用。2003年4月1日,上述股权过户完毕,中泰信用成为凯马B的第一大股东。但好景不长,2003年11月,中泰信用持有的29.5%凯马B的股权中的21.5%被华源旗下的上海华源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价购回。由此泰跃丧失了对凯马B的控制权。

泰跃最后一次收购的上市公司是茂化实华(000637)。2003年3月,茂华实华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茂名石化公司职工互助会与北京泰跃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公司法人股85,486,75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5%)转让给北京泰跃,北京泰跃由此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自此,湖北金环、景谷林业、茂化实华成为“泰跃系”的“三驾马车”。

从上市公司“抽血”手法

分析人士指出,泰跃进入上市公司的目的在于获取资金,也就是利用“壳”资源,把钱最终引进房地产和其他实业领域,弥补实业资金的严重不足,进而寄希望于实业的做大做强。操作手法大致如下:

手法一:泰跃利用自己的子公司和上市公司成立多个子公司,并且只当小股东,由上市公司注入大量资金,而控制权却掌握在泰跃手中。湖北金环是刘军的第一个下手目标。2001年7月,在入主湖北金环之后不久,北京泰跃便与湖北金环共同成立了数家子公司。北京泰跃旗下的北京太阳天朗通信器材有限公司与湖北金环共同成立北京金环天朗通信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金环天朗”),其中湖北金环投资2600万元,占公司总股本的81%。同年,湖北金环与北京泰跃设立北京泰跃金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湖北金环投资5100万元,占股51%。2002年,湖北金环向北京科技园文化教育建设公司投资5000万元(北京科技园由北京泰跃及中泰担保等共同出资2亿元成立),向北京金环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3000万元,向武汉兆阳创业科技发发展公司投资350万元,共1.61亿元。这些子公司的控制权最终掌握在北京泰跃手中。

手法二:除了让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投资,泰跃还利用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提供贷款担保。2002年5月,湖北金环通过为金环天朗申请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元提供担保的议案。一个月后,湖北金环再度通过为金环天朗申请流动资金贷款4500万元提供担保的议案。同年9月,湖北金环为金环天朗向华夏银行北京平安支行申请7200万元授信额度提供担保,期限1年。仅仅在金环天朗身上的3笔贷款担保,金额已达1.47亿元。同时,湖北泰跃集团和中泰担保也分别从湖北金环获得了2000万元的贷款担保。所有担保合计1.87亿元。另外,湖北金环还对金环天朗发生其他应收款6397万元。

手法三:在与上市公司投资创立的新公司中,培育一家核心公司(如金环天朗),用于“提升”上市公司业绩。2001年9月,金环天朗注册成立。据当年年报显示,金环天朗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净利润2000万元。2002年,金环天朗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净利润1000万元。依靠金环天朗的神奇业绩,湖北金环拥有了配股资格。2002年9月,湖北金环提出了10配3的计划,决定以2002年6月30日总股本154908460股为基数,按照10:3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股,每股配股价格初步拟定为公司配股说明书刊登日前2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的65%-90%,所募资金将有1.04亿元投资于(移动)通信产品信息化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也就是投向金环天朗。但由于种种原因,两年后配股一事胎死腹中。

泰跃对景谷林业的操作手法亦如此。2001年中泰担保入主景谷林业后,泰跃即参股景谷林业此前全资设立的北京君合百年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君合百年”)。在此后3年里,刘军掌控下的景谷林业连续三次以投资入股和借款的形式,向君合百年“输血”1.16亿元。也正因为如此,君合百年在2001年成功开发了位于北京朝阳区的“都市经典家园”,2002年,北京君合公司实现收入2.58亿元,利润1213万元。

在茂化实华上,刘军也采取了同样的手法。2003年泰跃入主茂化实华后,茂化实华即透过关联交易向北京泰跃旗下的北京逸成东苑房地产项目先后注资2亿元。结果是,茂化实华在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其净利润却不断下降。2003年,茂化实华实现净利润6993.50万元,而到了2004年却下降到2958.60万元,到2005年甚至滑到亏损的深渊,亏损额高达3278万元。

正是这些从上述“壳公司”获取的巨量资金,维持了整个“泰跃系”帝国的资金需求和运转。公开资料显示:正是从2001以后,泰跃开始在北京、湖北等地大量屯地。与此同时,泰跃的产业链条空前膨胀,从房地产横跨到教育、手机通信、高科技、电力、传媒文化等诸多领域。泰跃从一家1000万元规模的小公司,发展为净资产超过20亿元,总资产超过100亿元的跨地域、跨行业的大型投资集团。2003年,刘军入选胡润的“中国资本控制力50强”名单,名列第23位。

“泰跃系”分崩离析

无休止的关联交易在为刘军输送了大量资金的同时,亦埋下了严重的祸根。

2006年7月刘军的被捕最终成为“导火索”,引起了“泰跃系”旗下各公司纷纷向北京泰跃催讨各类欠款。自此,“泰跃系”原本由景谷林业、湖北金环、茂化实业等多家上市公司构成的资本平台也逐渐瓦解。

2006年7月,茂化实华公告称,公司日前收到控股股东北京泰跃偿付的北京逸成东苑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本金750万元。至此,北京泰跃应向茂化实华偿付的2亿元投资本金已全部偿清。北京泰跃偿债,从某种程度说明其在茂化实华已经没有话语权。

2007年7月,湖北金环一纸诉状,要求北京泰跃偿还股权转让款8846.085万元并承担违约责任。这一诉讼随即引发连环反应。法院随即开始查封北京泰跃及其它关联公司持有的资产。

2008年3月,北京泰跃将其所持有湖北泰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70%的股权转让给湖北嘉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个月后,湖北金环公告称,公司大股东湖北泰跃集团股东构成再次发生变化,王凤岐将持有的湖北泰跃集团30%股份,以74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湖北嘉信。至此,湖北嘉信拿到了湖北泰跃投资集团的100%股权,全面从刘军手中接手了湖北金环。

在“泰跃系”的最后一家上市公司景谷林业,最近半年以来,围绕公司控制权、董事长人选以及董事会席位的争夺硝烟弥漫。2008年11月至12月间,当时的第二大股东景谷森达连续增持至持有上市公司24.15%的股权,取代中泰担保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2009年3月2日,中泰担保在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增持至持股24.424%。同日,茂化实华的全资子公司茂名实华东升化工有限公司也在二级市场买入购入景谷林业股票,占景谷林业股本总额的0.08%。2009年3月4日,景谷森达在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2.24万股,增持至股本总额的24.434%。景谷森达此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虽然自己持股微超中泰担保0.01%,却还有茂化实华的0.08%黄雀在后。目前,双方的争夺仍在继续。

建筑结构的连续倒塌研究进展 篇4

1 结构连续性倒塌的概念

美国规范ASCE7-05[1]中将连续性倒塌定义为:“The spread of an initial local failure from element to element,eventually resulting in the collapse of an entire structure or a disproportionately large part of it”,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突发事件结构发生局部破坏,这种破坏从初始位置沿构件进行传递,最终导致整个建筑物倒塌或者造成与初始破坏不成比例的倒塌。判断结构是否发生连续性倒塌有两个准则:一是结构是否发生了连锁反应;另一个重要准则就是破坏的“不成比例性”。然而英国建筑规范在第二个“判断准则”上与美国规范产生了歧义,即“破坏的不成比例性”究竟是和什么不成比例?英国建筑规范中将这个“不成比例性”定义为最终破坏程度与引起倒塌的原因不成比例”;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定义是最终破坏程度与初始破坏部分不成比例。究竟哪一种定义较为合理,至今还尚无定论,但大多数学者更倾向采用ASCE的定义,文献[2]认为将倒塌破坏的程度与造成初始破坏的原因相比是不合理的,而且结合实例证明了这个说法。

总之,结构的连续性倒塌可以表述为:结构在意外灾害荷载作用下,引起结构局部破坏或损伤,如果剩余结构不能有效地承担由于初始破坏引起的内力重分布或不平衡荷载,就会发生结构的多米尼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使破坏向其余结构发展,最终造成大范围的倒塌。

2 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

2.1 结构的鲁棒性(Robustness)

结构的鲁棒性就是结构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即在意外荷载灾害作用下,结构发生初始破坏或损伤后,整体结构不发生连续倒塌的能力。目前所做的结构设计都是结构的安全性的设计,而且最终落脚点都是在结构的单个构件上,没有考虑结构的整体性。而结构的鲁棒性关注的则是结构在发生局部破坏或损伤后,结构整体保持其原结构构形的能力,是以结构的整体性为落脚点的。

2.2 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

2.2.1 结构连续倒塌的一般性发展过程

文献[4]把结构发生连续倒塌的过程概括为:

1)出现初始破坏;

2)剩余结构构件无法承担初始破坏导致的内力重分布或冲击荷载(堆积荷载);

3)引起剩余构件的连锁破坏。

目前所研究的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主要是针对上述过程中的(2)过程,即结构出现初始破坏后,剩余构件在非常规荷载的作用下,进行内力重分布,寻找新的平衡状态。

2.2.2 文献[4]按照防连续倒塌所针对的意外灾害荷载类型,现有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

1)不针对灾害荷载作用的抗连续倒塌设计

引起建筑结构连续倒塌的意外灾害荷载有很强的随机性,燃气爆炸、恐怖袭击、火灾和人为因素等都可以认为是意外灾害荷载,都可能会引起结构的初始破坏,此意外灾害荷载有可能作用在建筑结构的任何一个位置,而且它的作用范围也很难确定,同时,灾害荷载的幅值也很难准确确定。

此种设计方法中,假设意外灾害荷载作用下结构已发生局部破坏,不考虑灾害荷载对局部结构的作用,直接对剩余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进行分析。在具体的分析中,对于结构易遭受意外荷载作用的所有典型部位,通过拆除一根竖向承重构件来分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这种设计方法虽然没有考虑意外灾害荷载作用的随机性,但它分析的整体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正是各种灾害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连续倒塌中的共性问题,能够反映结构体系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常用的拆除构件法和拉结强度法都属于不针对灾害荷载作用的抗连续倒塌设计。

2)针对灾害荷载作用的抗连续倒塌设计

尽管引起建筑结构连续倒塌的意外灾害荷载有很强的随机性,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建筑结构易遭受的意外灾害荷载的类型与建筑结构的用途、类型等有密切关系,其位置与灾害源的位置有关,其幅值的大小可依据灾害源的性质进行初步估算。

此种设计方法中,首先要确定灾害荷载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然后分析灾害荷载对建筑结构的作用,从而分析整个建筑结构在灾害荷载作用下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常用的关键构件法就是针对灾害荷载作用的抗连续倒塌设计。

3 我国在结构抗连续倒塌方面的研究进展

我国在结构连续倒塌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911”事件前,我国对结构抗连续倒塌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直到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发生后,国内学者才开始重视结构的抗连续倒塌,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随着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结构的抗连续倒塌的研究才在国内逐渐的开展开来。一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结构发生连续倒塌的机理,以及抗连续倒塌的方法;另一部分学者则致力于研究国外相规范在国内房屋结构上的适用性。

但至今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结构连续倒塌的规范,只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7]中第3.1.6规定:结构应具有整体稳定性,结构的局部破坏不应导致大范围倒塌。但规范只是对该条做了简答的阐述,只给出了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的目标,虽然对设计人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法和准则,缺乏可操作性。《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8]也规定:当发生爆炸、撞击、人为错误等偶然事件时,结构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固性,不出现与起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防止出现结构的连续倒塌;并对偶然设计状态做了原则要求。但它也只是做了简单的阐述,并没有提出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法,缺乏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ASCE7-05 Minimun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2005

[2]柴振岭,高轩能.钢结构连续性倒塌研究进展[J].钢结构工程研究⑧,2010增刊:73-82

[3]蔡建国,王蜂岚,冯健,等.建筑结构连续倒塌概念设计[J].工业建筑,2011,41(2):74-77

[4]陆新征,李易,叶列平.混凝土结构防连续倒塌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R].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贺军利.钢筋混凝土框架工程抗连续倒塌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22(1):52-59

[6]张树传,谢益人,肖伟,等.从汶川地震震害谈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J].福建建筑,2009(10):82-8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幼儿园预防建筑物倒塌应急预案 篇5

学校干部,安全干事、值周教师,班主任、

二、报告程序

1、学校校长

2、四川传媒学院

3、教育局。

三、处置措施

1、发现校舍倒塌,第一知情人立即报告学校校长,应急小分队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2、疏散围观学生,各班主任立即集合各班学生点名清人,发现有缺席学生要逐一将缺席学生的去向了解核实清楚。

3、学校立即报告四川传媒学院、教育局

4、有伤亡人员,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并随即通知受伤人员的父母。

5、学校总务处要保证抢救伤者的费用到位、死者善后处理的费用到位。

6、保护好现场,为堪测现场、确定事故原因提供依据。

7、安抚学生情绪,解除学生的恐怖心理,维护好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8、做好伤、亡学生父母及亲友的接待工作和解释工作。

四、注意思想及其他事宜

1.倒塌事故发生时间如果是下班时间,在校教师和门卫应及时报告校领导;及时组织抢救和事故处理。

2.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房屋倒塌事故,应把疏散学生放在首位。

3.事故发生后,校长负责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应急小分队队长和成员负责组织人员疏散及求助。

4.人员疏散:学生疏散时要以有序迅速为原则(不带书包、不拖时间);各下班教师应在最后离开危险区域;由班主任组织有序进行,按照疏散的顺序进行疏散,疏散时,无险情的楼层要让有险情的楼层先疏散。各年级负责老师要进行人员清查和纪律监督。

5.协助疏散:确保楼梯口的畅通。

学生应及时到达篮球场或其他安全地带,临时组班,不回本班教室;各班班主任应及时清点人数,报告领导小组,排查遗漏学生。

6.伤病求助:发生事故后,伤病人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不提倡在警报解除前进入倒塌现场进行抢救,而应在专业抢救人员的指挥下进行;伤病人员临时聚焦点为篮球场。

轰然倒塌的美国零售品牌 篇6

1毕·道尔顿

店铺关闭数量:50

占公司规模比例:100%

毕·道尔顿一度是美国的大型购物场所,近几年就因效益下滑开始削减各地的分店数目。毕·道尔顿从属于著名的巴恩斯-诺贝尔(Barnes&Noble)书店品牌,1987年巴恩斯-诺贝尔公司就购得了毕·道尔顿的连锁经营权,并制定过一系列的助销政策。无奈逐年下降的阅读量,最终还是让毕·道尔顿走到了倒闭的境地。

2利兹·克莱本

店铺关闭数量:87

占公司规模比例:100%

利兹·克莱本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最具创新的职业装设计品牌,关闭87家直营店后,该品牌将依靠美国第三大零售商JC·潘尼(JCPenney)和电视购物频道QVC进行销售,此举也仅是勉强拖拉一下整个品牌的“死亡时间”。

3电影长廊

店铺关闭数量:2415

占公司规模比例:100%

曾在美国开设4700间分店的电影租赁巨头,无法反抗互联网的影响力,清盘解散了。

4A·J·怀特

店铺关闭数量:162

占公司规模比例:100%

A·J·怀特是美国和全世界的服装和家庭时尚低价零售商TJ麦斯(TJ Maxx)公司旗下的连锁品牌。关闭的A·J·怀特店铺是总公司紧缩业务的一项举措,人力和物力资源将直接并入总公司旗下其他品牌的卖场中,尽管这样,还是有4000名员工因此失去工作。

5PH8

店铺关闭数量:48

占公司规模比例:100%

PH8曾为所属贝贝商店(TheBebe Stores)推动了贝贝运动线的销售,停止PH8的经营为的是集中资金为“2b”折扣品牌进行推广。

6博德斯

店铺关闭数量:200

占公司规模比例:28%

博德斯书店也面临着巨大生存危机,拖延债务偿还和付款出版商的时间,让博德斯销售大受限制。

7布洛克巴斯特

店铺关闭数量:955

占公司规模比例:23.6%

奈非(Netflix)公司赢得了互联网在线电影租赁业的胜利,被击败的布洛克巴斯特看似已经摇摇欲坠。目前布洛克巴斯特公司将希望寄托于自助式电影点阅,巨额的债务留给他们的市场反应时间不多了。

8奎兹诺

店铺关闭数量:1000

占公司规模比例:22.7%

在与“萨博微”(subway)的价格战中,三明治快餐品牌奎兹诺的发展遭受了挫折。奎兹诺也因此制定了新的销售计划,在加油站设立迷你小型销售窗口拉高销售量。

9琼斯·阿帕丽尔

店铺关闭数量:173

占公司规模比例:18.4%

飞涨的原材料价格一下子影响了琼斯服饰品牌所有的产品。在新的规划中,他们寄希望于腿部穿戴和饰品的推动力。

10F·Y·E

店铺关闭数量:99

占公司规模比例:17.6%

钢筋混凝土建筑倒塌处置注意事项 篇7

1 力量调度

力量调度时, 加强第一出动的要求, 消防部队己提出很久了, 但真正落实到基层中队官兵意识里的不多, 这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铁打的营盘, 流水的兵, 消防中队官兵一茬茬地变, 新同志总是会轻视加强第一出动的重要性, 主观原因是基层中队官兵灭火救援等处置业务素质不强。前两年公安部消防局组织灭火救援战例研讨会时, 有一个案例介绍一名中队干部是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入警, 该中队干部在处置窖井救援时, 因安全防护不到位, 而中毒牺牲。这不是个别案例, 应该是代表基层中队干部真正的灭火救援处置业务水平。力量调度时破拆工具、登高器材等调度不够也极易造成钢筋混凝土建筑倒塌事故的发生。2011年3月15日三明市区往永安方向的 (高速路上) 隧道里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驾驶员被困在车内, 110指挥调度中心调派三明市消防特勤中队出动2车前往处置。调度命令里少了“高速路上”这四个字, 致使三明市消防特勤中队官兵直奔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205省道上的莘口领隧道, 而不是高速路上的隧道, 好在笔者在半路上与报警人联系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 请110指挥中心及时再调派三元区消防大队官兵立马上高速赶赴事故地点。福建省的高速公路建设与日俱增, 三明市近四五年新增了多条高速公路, 110指挥中心、消防官兵在力量调度时一定要确认是在高速公路上或是在国道、省道上。亡人火灾事故处置力量调度时, 一定要确保120急救车己等候在火场, 防止消防官兵己将被困人员救出但120的医生仍未到场。120急救车不仅是为了救老百姓而准备, 还应为抢救消防官兵而准备, 2003年11月3日湖南衡阳发生一起建筑倒塌事故, 造成20名消防官兵牺牲, 2004年7月26日发生在福建三明的建筑倒塌事故造成1名消防列兵牺牲, 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倒塌具有不确定性, 随时有可能造成消防官兵的伤亡。

2 火灾扑救

钢筋混凝土建筑发生火灾事故时, 要第一时间使用恰当的破拆工具快速破拆门、窗等进攻入口。在破拆的同时, 要及时考虑切断起火建筑所有电源。2005年4月11日, 三明市三元区一商业店铺发生火灾, 水枪手刚开始射水时, 火场的电气线路发生“噼噼吧吧”短路的声音, 并不断地产生电弧, 直接危及消防官兵自身的安全。该起火灾笔者在第一时间切断了整幢建筑的总电源, 使水枪手能第一时间冲进火场, 救出店铺主人尤泉木的妻子和12岁的儿子, 其妻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其儿子经抢救脱离危险。该起事故若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势必影响消防官兵深入内部救人, 12岁的男孩势必难逃死亡的厄运。火灾扑救时, 水枪手一定要严防轰燃事故的发生, 要先降低室内温度, 要准确判断火场温度及情况, 加强梯次掩护。消防部队己提出“五个第一时间”的要求, 其中一个要求是第一时间排烟降毒, 这个要求对于小火场是没有必要的, 但对于有人员被困的火场及仓库火灾, 该要求显得非常重要, 搜救人员因浓烟而使可视距离变短, 仓库火灾及时排烟可降低火场温度。排烟时应将排烟机放在出口处, 将室内的浓烟吸到户外, 吸烟管的吸口应摆放在浓烟积聚的地方, 通常是在吊顶等天花板的高处, 而不是室内的地板低处。这一要求看似简单, 但基层消防官兵在平时的训练却不是这样的, 而是将排烟机放在室内的中间, 没有接排烟管, 让排烟机在室内的正中间“搅”室内的浓烟, 让浓烟一直在室内循环搅拌。火灾扑救时, 消防官兵防护一定要到位, 2004年7月26日永安市的火灾造成1名消防战士牺牲, 14名扑救人员受伤, 受伤人员中不乏存在个人防护不到位的问题。

3 火场搜救

钢筋混凝土建筑火灾事故处置时, 大多数消防官兵会紧张、烦燥、疲劳、心悸, 越是在这种情况, 消防指挥员越是应该冷静, 而不是有的消防大队长自己急得很, 破口大骂单位业主、火场群众、消防战士等, 甚至甩火灾肇事者的耳光。消防官兵应加强在高温、浓烟、噪音等复杂环境的训练, 以提高抗烦燥、紧张、心悸的能力[2]。仓库火灾事故的火场搜救, 消防指挥员必须熟悉火场烟气的流动、温度的分布、火灾蔓延至毗邻建筑情况、火场卫生间、床铺底下等死角[3]。2005年3月17日永安市的一起商业店铺火灾, 中队官兵己搜救出3具遗体, 并于6时30分处置完毕归队, 8时30分火调人员在火场又发现了一具遗体。该起亡人火灾事故使消防官兵的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大打折扣。广大消防官兵应认真吸取永安市的这起火灾事故, 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火场搜救官兵在浓烟中搜索前进防护要到位, 导向绳要跟进, 水枪掩护也应跟进, 否则极易“迷失”于火场, 空呼用尽, 造成消防员自身牺牲。笔者觉得更好地保护消防搜救人员自身的安全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 一是搜救人员应增佩GPS定位系统装置在身上, 二是火场搜救的消防员口袋留有一瓶矿泉水。这矿泉水不是拿来喝的, 而是在浓烟中, 空呼用尽时, 用矿泉水浇湿笔巾、口罩、手套、衣服等当作湿毛巾捂住自己的口鼻, 这“湿毛巾”可让自己得存活更长的时间。火场搜救的消防员因空呼用尽, 自己在浓烟中被烟呛窒息的案件时有发生, 笔者觉得佩戴这瓶“矿泉水”足可以减少消防员的牺牲。

4 火灾调查

目前三明市消防支队设立司令部、防火监督处, 基层消防大队设立大队防火参谋、中队处置灭火救援的官兵。火灾调查工作一般由防火监督处、大队防火参谋完成, 笔者觉得这样分工较不合理, 大队参谋应该参与火灾扑救、中队干部应该参与火灾调查等防火工作。“防消”工作一体化的要求己有很多年, 但很多年以来, “防消”工作的结合开展还是很差。大队参谋参与灭火可以当作火场安全员, 对火场外围迅速侦察, 从外96

部老百姓处了解更多火场内部摆放的物品名称、数量、理化性质等, 并将外围情况迅速传达给火场前沿的中队指挥员。中队灭火指挥员作为第一到场力量, 其比防火参谋更清楚起火位置、初起火灾的规模、火势蔓延方向、起火物品燃烧的气味, 尸体的位置、尸体的姿势等。对于大型钢筋混凝土建筑倒塌火灾事故, 总队、支队等上级力量应第一时间主动增派火调技术骨干增援基层, 而不是考虑建筑倒塌了、人员伤亡了、财产损失大了, 是不是会责任倒查到自己身上, 让基层自己去摆平后续各项工作。虽然最新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取消了灾害成因的认定, 但火调人员应该认真分析每起火灾的成因, 总结火灾事故教训、采取防控措施、改进消防工作[4]。火调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火调水平, 使火调工作成为一门科学工作, 而不是一门技术工作[5]。基层火调人员往往都是超负荷工作, 白天要外出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消防培训, 夜间要对KTV等娱乐场所进行安全检查, 加班审核工程图纸, 半夜要与中队一起出警灭火, 凌晨要制作笔录进行火调, 情况了解清楚要及时向上级进行书面汇报。基层火调人员是辛苦的, 但天将大任于斯人也, 逆境出人才, 汹涌的海浪才能培养出精悍的水手, 在这种辛苦的环境, 才能真正培养出火场的“福尔摩斯”。

5 处置上访

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火灾事故, 消防官兵处置稍有不当, 极易造成行政复议、诉讼、上访等事件的发生。业主易对消防官兵的灭火救援、火灾原因、倒塌原因、灾害成因等情况提出质疑。消防官兵除了做好灭火、防火安全检查、原因调查等工作外, 处置好上访工作显得更来越重要。近几年福建省消防总队、三明市消防支队在年初工作目标责任状里都有提及上访事件处置情况目标责任考评, 若有上访到公安部消防局等事件的发生, 要取消基层单位的年终评优评先, 连续多年考评成绩靠后的, 要取消单位主官被提拔、留作后备干部的资格。笔者觉得处置上访事件的经办人员一定要耐心、细致、业务精通, 应该是建筑学、燃烧学、电气原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专家, 否则只会让上访者越访越“上”。2005年4月11日三元区的亡人火灾, 店铺主人尤泉木妻子因火灾死亡、儿子烧伤住院、店铺财产火烧精光, 三元区消防大队火调人员耐心细致地与其沟通交流、调查认定火灾原因、帮他去民政部门申请救助、帮他找房东 (三明市烟草公司) 退还房租、押金等。如今建筑火灾调查上访的案件越来越多, 若消防官兵都能够换位思考, 多同情人家, 客气礼貌待人,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认真研究钢筋混凝土建筑相关多方面的知识, 相信处置群众上访工作就不难了。

参考文献

建筑倒塌 篇8

1 火灾案例

2015年1月2日某日杂仓库发生火灾,过火面积为1.1万m2,发生火灾的仓库位于一栋总层高11层的居民楼,其中一~三层为仓库,四~十一层为居民楼。仓库所在建筑为回字形商住两用的居民楼,钢筋混凝土结构,仓库内存放着大量笤帚、塑料制品等日杂用货。大火持续约8h之后,建筑在无明显征兆的情况下发生了突然倒塌,倒塌面积达3 000m2。

2 火灾特点

2.1 炉灶式的燃烧形式

过火建筑是一个集商铺、仓库、居住三合一的综合性高层民用商住楼,呈回字型,回字周围一~三层为商铺,三层以上为居民住宅。回字型的中间为仓库,仓库与四周商铺相前后相邻,仓库顶部为一个平台,与居民楼相连,平台上安装有采光罩,整个建筑好似一个大型炉灶。发生火灾后,由于室外气温低,火场内外温差大,形成强烈的空气对流,加快了空气向燃烧区补充,助长了火势的蔓延扩大,同时,仓库内大量的可燃、易燃物为炉灶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导致仓库内的火势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2.2 冰火两重天的作战方式

发生火灾当日,最低气温达零下20 ℃,参战官兵作战环境恶劣。建筑内火光冲天,燃烧猛烈,消防官兵冒着浓烟高温扑救火灾,建筑外滴水成冰,这种严寒天气给灭火救援行动造成极大困难。结冰后的地面既硬又滑,常常造成消防队员摔倒受伤;严寒导致参战官兵手脚麻木,甚至造成不少消防官兵手、脚、脸部被冻伤;作战过程中,低温使消防水带冻结,接口无法拧开,常常需要重新铺设水带供水;部分消防装备在寒冷天气中无法启动,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2.3 没有预兆的瞬间倒塌

火灾中由于高温火焰长时间的作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降低,造成建筑结构失去稳定性、绝热性和完整性,当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时,楼体的局部或整体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承载能力下降而发生倒塌,一般建筑物倒塌前都有一些明显的征兆:建筑物的梁、柱产生弯曲变形;墙体、楼板出现裂缝;门、窗出现变形卡死;墙皮大块掉落;发出异常声响。而该起倒塌却事发突然,在没有明显迹象情况下瞬间发生,造成在外部灭火的消防官兵伤亡。在火灾的作用下,此前倒塌的楼体另一侧墙体又发生了二次坍塌,没有造成新的人员伤亡,这次火灾的倒塌面积达3 000m2,对后期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2.4 环境复杂的火灾现场

该起火灾燃烧面积大,参加力量多,消防部队先后调集了152辆消防车、642名指战员实施灭火救援。火灾现场位于市区繁华的商业区域,商铺众多,人员密集,平时车水马龙,这对火灾初期人员疏散和消防车辆的行动造成一定的影响。起火建筑内部空间大,结构布局复杂,加之库房内存放的多是纸张和塑料等易燃物品且数量较多,起火后火势猛烈,燃烧温度高,建筑内部充斥大量有毒浓烟,能见度很低,严重威胁内攻队员的安全,影响灭火战斗行动的进行;顶部采光罩在高温和火焰的作用下爆裂下落,对内攻人员和消防水带、器材带来安全威胁,由于火势蔓延速度快,着火点多,并形成了立体火灾,指挥部考虑到建筑构件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灼烤后,可能出现塌落,将消防灭火力量调整为外围控火。由于外部天气寒冷,加之作战时间长,灭火行动进行得异常艰难。

3 导致建筑倒塌因素分析

3.1 火灾荷载的影响

在衡量一个建筑的火灾荷载时,通常以建筑物内的可燃物为指标,一个建筑内可燃物相越多,火势越猛烈,火灾荷载也越大。该仓库内堆放着各种易燃可燃物资,发生火灾后,由于可燃物种类多,密度大,燃烧猛烈,在短时间内火灾便蔓延开来,火灾水平方向燃烧同时,火势还顺堆垛往上燃烧,火势不断发展,不仅引燃了地面一~三层库房货物,形成了大面积燃烧,而且还通过建筑孔洞引燃了地下库房的部分货物,过火面积达1.1万m2,强烈的燃烧对建筑构件造成严重影响。

3.2 高温热能对建筑的影响

一般有机物质燃烧温度为800~1 100 ℃,大量的可燃物燃烧,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放出大量热能,燃烧越猛烈,燃烧产生的热能越多,火场温度就越高,热能通过传导、对流、热辐射的方式不断向周围传播开来,随着温度的升高,建筑构件逐渐达到耐火极限,失去稳定性、绝热性及完整性,墙体、楼板产生裂痕,梁、柱出现变形、扭曲,钢筋混凝土因受热造成抗拉、抗压强度下降,特别是保护层因受热发生剥落,甚至出现钢筋与混凝土剥离现象等,严重影响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3.3 附加荷载的影响

灭火过程中用水过量,会造成楼层内大量积水,使室内堆放的物品,如布匹、纸张、棉花等会大量吸水,增大了建筑的承载量;射水冷却时,水流易使建筑物构件局部受热不均,尤其是冷却水打在滚烫的构件上时,骤然冷却会破坏结构之间的应力关系;有些建筑材料如混凝土柱、楼板和石灰石墙面等在高温下与水能发生化学变化,其强度、硬度甚至化学性质都发生改变,造成支撑能力下降。

3.4 建筑质量的影响

建筑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施工中偷工减料,采用不符合标准强度的钢筋、使用低标号的水泥、承重构件厚度不够等,致使建筑达不到设计的强度要求和耐火极限标准;建设年代长,建筑本身部件老化,整体稳定性下降;私自改动建筑内部结构,造成建筑平衡性与稳定性降低。

3.5 自身结构的影响

商住楼是指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由于商住楼集居民居住与商业营业于一体,一旦低层的商业店铺发生火灾,大量的高温有毒烟气对上层居民的生命安全往往造成严重威胁,给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带来极大的困难。该起火灾的建筑正是商住两用的结构,底层空间跨度较大,由于火灾荷载大,燃烧猛烈,火场温度高,商住楼下层的柱、梁、楼板等承重构件长时间受到火焰烘烤后,建筑会出现一定变化,承载能力会降低,尤其在上部居民住宅楼体强大的重压之下,必然会加速破坏建筑物的稳定性。

4 几点启示

4.1 加强火灾建筑的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国内对于起火建筑还没有相应的风险评估系统,还不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建筑倒塌时间,在实际火灾扑救中,消防部队一般是依靠各种经验,从建筑的构件出现的扭曲、变形、脱落等特征以及声音等信号来判断建筑的危险程度,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且火灾条件下建筑发生的倒塌,前期征兆一般难以察觉。而一些难以预料的因素,建筑可能随时遭到破坏而发生倒塌,突然性强,往往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被困,逃生难度极大。因此,加强火灾建筑的综合风险评估系统的建设,是今后消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且长期的任务。在现有条件下,根据扑救火灾工作的需要,要加强建筑结构专家队伍的建设,在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专业技术人才和专家相对紧缺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社会应急救援专家队伍的作用,当有特殊火灾和救援时,调集这些专家到场为灭火救援工作进行专业评估和指导,对防止建筑倒塌、避免人员伤亡具有重要作用。

4.2 进一步提升消防装备性能

良好的消防装备对事故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同时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消防部队应当依据现有条件,采用简便可行的方法,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一是可以购置一些专门的监测器材,用于对起火建筑的实时监测,提前发现建筑的变化,及时将内攻人员从建筑内撤离出来,从而避免伤亡;二是发挥大型机械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消防部队内部应该配备相应的大型机械,如挖掘机可以用于清理起火建筑外的广告牌、破拆建筑外墙进行排烟、清理倒塌的钢架屋顶等,其效率是人力无法相比的,相对于手抬肩扛的人工作业方式,可以大大提升救援效率,缩短救援时间;三是采用更加先进的搜救设备,火灾中建筑倒塌后对埋压人员搜救是比较困难的,目前消防部队配备的生命探测仪在嘈杂的环境下使用,其定位效果受到影响,对救援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4.3 提高消防官兵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

为减少和避免人员的伤亡,扑救火灾时要从个人防护装备、水枪阵地设立、内部侦察、登高作业、破拆作业、设立安全哨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认真落实火灾现场的安全工作;开展针对建筑知识的学习,从建筑结构、火灾荷载、耐火极限、燃烧等多方面加强理论培训,不断增强业务理论水平。同时,现场指挥员要随时掌握火灾现场的态势和灭火战斗的进展情况,当有危险征兆出现时,现场指挥员应果断下达撤退命令,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防止人员伤亡。

摘要:火灾中导致建筑物倒塌的原因是复杂的,受多方面因素所影响,通过典型火灾案例,分析了火灾特点以及引起建筑物倒塌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如何结合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实际,加强预防措施,积极探索灭火救援的新方法与新思路,以减少火灾中人员的伤亡。

建筑倒塌 篇9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问题,对策

我国近年来常受地震自然灾害的侵袭, 处于地震多发地带的建筑及人们更是受到严重的危害, 因此进行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坍能力设计已成必然趋势, 然抗地震倒塌设计中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 施工设计人员要全面把握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 根据建筑的情况及等级从而确定不同的抗地震倒塌设计方案, 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的性能, 加强建筑物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一、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设计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设计中原材料的选择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使用质地良好的原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倒塌性能, 减小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 因此, 原材料的选择对于建筑结构抗震施工设计来讲尤为重要, 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抗震倒塌能力。对于建筑结构中的墙体及围护墙等重要部分要选择抗震性能极好的材料, 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设计的能力, 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2. 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设计的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 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部分建筑企业为了缩短工期, 提高经济效益, 而忽略了施工的质量, 这一现象给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设计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不同的建筑材料性能所产生的抗震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

3. 准确定位建筑施工地的位置

在建筑施工中, 选择正确的建筑施工地是尤为重要的, 不同的地理结构适合不同的房屋建筑, 但是在实际建筑施工中, 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对地理位置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探察,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建筑企业因选择施工地不当, 影响施工进度, 更甚者若选择河岸滑坡等地形处, 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 那么就大大增加了风险发生的概率, 对建筑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及威胁。

二、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设计规范中对抗震关系的认识不足

就目前我国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水平来看, 我国建筑企业对抗震关系的认识还存在明显不足, 建筑大小、类型等有所不同, 则所受到的地震侵害也是不同的, 在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 然而部分建筑的施工人员在设计中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这些问题, 从而使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无法实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性。

2. 部分建筑高度过高

在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中, 对建筑物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 其设计方式受建筑物高度的束缚, 但是一些施工设计人员并未意识到, 一味地进行高层建筑, 只为了缩小土地的使用, 降低建筑成本, 然而却不知, 这一行为会大大降低建筑物的抗地震能力, 当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 给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威胁。

3. 设计中没有对抗震倒塌的承载力计算

计算建筑结构抗震倒塌的承载力能够更好地对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设计, 使其更加坚固, 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的能力, 但是在实际建筑抗地震倒塌设计中, 大多数施工设计人员并没有对其抗震承载力进行计算, 这样一来地震自然灾害发生之时就无法估测建筑的受损程度, 从而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防御措施。

三、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的对策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较强的自然灾害, 若不在建筑结构中采取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 一旦发生地震自然灾害, 会给建筑带来极大的破坏, 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 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十分必要, 以下就是笔者针对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所提出的有效对策。

1. 完善抗震倒塌能力设计规范

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其应采用的抗震倒塌措施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抗地震倒塌设计前要全面了解建筑的结构特点, 清楚建筑所属等级, 根据建筑工程所在的位置、高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抗震倒塌施工设计, 一切行为按照抗震倒塌能力设计的规范以及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设计的规范性及有效性。

2. 严格控制建筑的高度

我国制定的规范中对建筑的高度有一定的约束, 原因在于过高的建筑会影响整个建筑的抗震倒塌性能, 无法确保建筑及人们的安全。在抗震倒塌设计中要严格把控建筑的高度, 设计前应对建筑的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确定建筑的高度。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设计, 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确保建筑的稳定性, 给人们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3. 布局地震外力能力吸收途径

地震自然灾害侵袭后会释放很多的能量从而进一步地破坏建筑物, 若要使建筑物的破坏降到最低点, 就要极力分散地震后所散发的强大能量, 也就是要对地震外力能力吸收进行合理布局, 形成坚固的建筑构件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 如此一来就能够大大降低地震灾害的破坏性, 使建筑物拥有一定的自卫功能, 提高其结构抗震倒塌能力。

4. 设置多条抗震倒塌防线

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设计中单一的抗震防线是不可行的, 因为地震自然灾害发生时其威力较为强大, 单一的抗震防线很容易被击破, 从而对建筑物实施进一步的破坏, 针对这一状况, 设计人员应设置多条抗震倒塌防线, 对地震进行层层设防,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从而为建筑的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5. 抗震倒塌设计要依据抗震等级要求

在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设计中, 对其抗震等级有一定的要求, 要使其符合建筑地理位置其特点, 在设计中应对建筑中的墙体、梁柱进行强有力的抗震构造设计, 因为它们支撑建筑的支点, 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根据抗震等级要求, 选择适合建筑抗震倒塌设计的配筋, 它具有较强的承载力, 对抵御地震有一定的作用力。

四、结语

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中要考虑诸多的因素, 比如建筑地点、建筑高低、材料使用等等, 还要遵循我国制定的相关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设计的规范性合理性, 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减小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力度, 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维东.高层建筑结果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4) .

[2]庞丰博.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33) .

[3]张帆, 朱小军.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相关问题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5) .

建筑倒塌 篇10

1 建筑结构抗震抗倒塌设计影响因素

(1) 原材料。建筑结构抗震抗倒塌要求使用质地良好的原材料, 提高建筑抗震抗倒塌性能, 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从上述角度考虑, 原材料选择对建筑结构抗震施工设计尤其重要, 决定了一定程度上的建筑物抗倒塌能力。所以建筑物结构中柱、墙、梁等重要构件需要选择抗震性能好的材料, 确保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设计, 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2) 施工质量。施工质量对建筑物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保证作用很大。但是部分建筑物为了节省工期提高收益, 忽略了施工质量, 这是对建筑物抗震抗倒塌能力的严重威胁。

(3) 建筑场地所在位置的确定。不同的建筑场地具有不同的地质结构, 适合不同的房屋建筑, 但是部分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前期选址时, 没有对项目所在地的地震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导致选址不当, 在河岸滑坡等地建设会加大工程风险发生概率, 削弱建筑的抗震抗倒塌能力。

2 我国建筑结构抗地震抗倒塌能力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对抗震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建设单位对抗震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抗震设计应该根据建筑大小、类型不同确定其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同时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结构具体分析, 但是目前存在结构设计人员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使得建筑结构或者缺乏抗震设计或者其抗震能力不能够正常发挥。

(2) 对抗震倒塌承载力计算不足。部分结构设计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抗震抗倒塌承载力计算的重要性, 没有进行抗震承载力计算, 导致地震灾害来临时不能够估算建筑受损程度, 不能进行针对性的防御。

(3) 建筑高度超过抗震抗倒塌能力对建筑物高度要求。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增大土地利用率, 进行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建设, 严重降低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给建筑物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3 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

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建筑物整体抗震抗倒塌能力进行研究复杂系统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核心目标, 可以简单表述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建筑系统中, 构件抗震能力的发挥形成对整体系统抗震能力的支持, 而系统抗震能力的发挥依赖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构件功能的正常发挥。鉴于系统复杂性的客观存在, 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同构建不同的组成关系可能导致功能完全不同的整体。但是构件之间的相互依赖可能会造成整体严重破坏, 导致整体受到的破坏远大于构件本身。中央的整体性不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被称为整体易损性。

进行结构抗震, 在进行了结构抗震设计的情况下也不能够避免超过设计的大震。我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几次严重的震害, 地震烈度超过了抗震设计时的烈度。与此同时, 实际地震作用的分布模式和频谱成分不可能和设计时的指标完全一致, 遭受破坏性地震时会造成系统中构件破坏, 局部构件的破坏会造成连锁反应, 导致其他构件的破坏, 最终可能导致整体受损倒塌。

和整体易损性相对应的是系统鲁棒性, 也就是有益的整体性, 是指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 把结构构件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合理利用, 最大限度减少结构系统整体功能损失, 局部构建的破坏不会造成其他构件的继续破坏, 这是一种减法整体性, 通过增加结构冗余度, 确定不同构件的功能, 采用多重抗震防线结构体系等能够增强系统鲁棒性, 对建筑结构抵抗罕遇地震的能力有很强的提高作用。

系统鲁棒性是反映复杂系统整体性的重要性能, 建筑结构方面用结构整体稳定性和整体牢固性表述, 二者之间是从不同角度进行叙述。鲁棒性的研究角度是结构系统遭受偶然意外事件产生局部破坏后对整体结构损害程度。整体稳定性则考察结构系统损伤过程。建筑结构中稳定性是指结构从完整到破坏开始再到损害过程加重直至倒塌过程的稳定性变化。稳定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破坏过程, 可以分解为多个稳定工作阶段, 不同阶段都有特定的破坏机制, 保证每一阶段承载能力的充分发挥, 并保证受力性能和状态可预测。这种稳定的破坏变化过程称为系统稳定性。

正确进行结构选型。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要综合考虑高层建筑实际高度、实际功能和周边环境等, 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是比较成熟的几类结构。设计中控制楼板之间变形量, 保证框架和剪力墙之间有效的协同作用。

合理布局。在选定合适的结构体系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竖向承重结构布置均匀, 保证规则性, 防止内收或者外挑情况, 确保刚度均匀变化, 上小下大, 结构布置中保证足够刚度和承载能力, 防止局部构件的破坏造成结构体系承载能力损失, 防止扭转造成的薄弱部位。同时合理分布水平建筑结构布置, 防止出现连续倒塌。

强化地基抗震设计。强化场地勘查, 避免在抗震不利地段进行工程建设, 尽量选择场地土坚硬的地段, 设置适当的基础埋置深度, 保证滑移和沉降能够得到良好支撑, 提高建筑稳定性, 设计多道抗震措施, 同时进行合理的延性设计, 加强墙体、圈梁和构造柱之间结构设计, 形成塑性区提高墙体极限弹性, 防止出现塑性破坏, 保证墙体在地震来临时能够通过塑性变形进行对地震波的缓冲。

优化设计结构构件, 提升结构性能。地震中对建筑产生较大破坏的是横波和混合波, 进行设计要重视建筑构件设计优化, 保证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和不同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根据“强柱弱梁、节点更强”的原则进行设计, 保证受力结构整体安全性。

4 结束语

影响建筑结构抗地震抗倒塌能力设计的因素很多, 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全面考虑, 遵循我国国家规范进行正确合理设计, 保证建筑结构抗地震抗倒塌能力, 提高建筑安全性能, 降低地震等灾害造成的破坏, 避免悲剧的再次重演。

参考文献

[1]张帆, 朱小军.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相关问题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5) .

[2]陈文科.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与生活, 2011 (5) .

[3]叶列平, 陆新征, 赵世春, 李易.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 2011 (06) :67~76.

[4]施炜, 叶列平, 陆新征, 唐代远.不同抗震设防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的研究[J].工程力学, 2011 (03) :41~48.

[5]孙立群.各类工程在汶川地震中的破坏规律和震害特征[J].建筑技术, 1987, 18 (9) :23~27.

[6]叶列平, 程光煜, 陆新征, 冯鹏.论建筑结构抗震的鲁棒性[J].建筑结构, 38 (6) :11~15.

房屋倒塌哪些保险可埋单 篇11

2009年6月27日,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在建的七号楼13层楼房整体倒塌。

为此,有购房者提出,房子都倒了,银行的按揭贷款是否可以停止还贷了?但银行方面给出的答复是“虽然客户也是受害者,不过这不影响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政府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之前,贷款者仍需按时足额向银行缴纳房货款。

这一突发事件,也再次将罕见的个人房贷抵押物损坏导致的还款问题推到了前台(上一次是“5·12”大地震中不少有贷款的房子损毁,虽然地震不在银行贷款和房贷保险免责范围内,但因为事故原因比较特殊,最终由国家出面埋单,让银行作为呆账处理)。

这一次,让倒覆楼的受害者来执行还贷?显得有些令人难以接受。可又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免去他们这一还贷责任。

该怎么办?是否可以利用什么保险来解决这一尴尬和难题呢?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与房屋建筑、房屋贷款、房屋安全等有关的保险产品,看看是否能找到合适的途径,帮助类似的购房者解决困顿。

房贷险:施工造成坍塌无法理赔

我们最先能想到的大概是房贷险,该产品与房屋贷款最有关联。

此次事故后,有银行个贷部门的人士也表示,如不可抗力事件在保险范围内,则银行有权从保险理赔金中一次得到相应于未结本息的补偿,那么购房者就不需要再承担还款责任。

但在此次的楼体倒覆事件,房贷险的作用可能并不是很大。

首先,由于保险合同的自愿原则,从20105年起,大部分银行已经不再强制要求贷款客户购买房贷险了,因此实际上购房借款人购买房贷险的数量占比没有2005年以前那么高,相当部分人在购房时候为了“节约”几千元,选择了不购买房贷险。

更关键的问题时,房贷险的保险责任也是很“斤斤计较”的,类似此次莲花河畔景苑倒塌事件,保险公司基本上不可能做出理赔。

记者从上海一家财产险公司获得房贷险资料显示:“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下列原因造成保险财产直接损失,保险人依照本条款约定负责赔偿,其中包括火灾、爆炸;暴风、暴雨、台风、洪水、雷击、泥石流、雪灾、地面突然塌陷等;空中运行物体坠落以及外来不属于被保险人所有或使用的建筑物和其他固定物体的倒塌。”

但“保险财产因设计错误、原材料缺陷、工艺不善、建筑物沉降等原因以及自然磨损、正常维修造成的损失和费用”,保险人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

而房贷险中关于“还贷保证责任保险”部分,则只有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因意外伤害事故所致死亡或约定的伤残情况,造成连续三个月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相关的个人住房借款合同约定的还贷责任,保险公司才会予以赔付。

目前楼房倒覆的原因。上海市有关部门还在进一步论证过程中。据媒体报道称,目前专家组已经给出了一份初步意见报告,其中指出导致楼盘倒覆的主要因素是施工不当,在一侧堆土过高与另一侧开挖基坑的共同作用下,致使高楼在顷刻间倒覆。

如果按照这样的保险原理和事故原因推断,此次倒塌事件中保险公司理赔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家财险:只保自然灾害和意外

那么,另一个我们比较熟悉一点的家庭财产保险,是否能够为这样的事故承担保险责任呢?

一起来看看家财险的说明:“因为火灾、爆炸,空中运行物体坠落、外界物体倒塌、台风、暴风、暴雨、龙卷风、雷击、洪水、冰雹、雪灾、崖崩、冰凌、泥石流和自然灾害引起地陷或下沉而造成房屋直接损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但是房屋未按要求施工导致建筑物地基下陷下沉,以及建筑物出现裂缝、倒塌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可以免除责任。所以此类事故也无法通过家财险获得保险保障。

特别要提醒读者朋友的是,如果你购买的是期房,如果还没有办好房产证,那么很可能无法向保险公司申请家财险投保,因为家财险的标的物尚未完全出现,没法确定保险责任该如何约定。

而面对各种各样不可预知的天灾和意外事故,家庭财产险仍是普通家庭不可缺少的避风港,通常一年一百元、两百元的投入,就可获得几十万元的保障。

目前市场上的家财险主要可以分为保障型、两全型和投资型等3种。其中保障型家财险的保费较低,保险期限通常为一年;两全型家财险的保障成本其实是投保人所交保险储金的利息,在保险期满后可收回保险储金;投资型家财险在期满后无论是否赔付,投保人均可收回保费和一定收益。对于普通收入家庭来说,投保家财险应该主要以保障型为主;如果闲置资金较多,可以把投资理财型家财险作为家庭理财的一小部分。

现在市场上还推出了很多保障内容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新型家财险。比如,房东将房子出租后,万一在出租过程中发生火灾、水管爆裂、影响到第三方财产和人身安全,可以通过购买家财险中的“房东险”来实现保障。又如,家有宠物,可以通过在家财险之后附加“宠物责任险”,保障宠物的意外伤害、第三方责任等。不同需求的房主,可以自由选择相应的家财险“套餐”。

建工险:可保在建房屋

从企业(开发商、建筑商等)的角度来看,为了避免自己在发生事故后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其实事先最好能投保相应的保险,比如建筑工程险。

据国家安监总局的统计显示,今年1~4月,全国共发生各类建筑事故452起,死亡573人。保险业内人士指出,控制和避免在建工程风险可以引入保险机制,例如投保建筑工程险可以转嫁损失风险,弥补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美亚保险中国区能源及工程险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工程建设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在不同工程阶段需要不同的保险产品来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来保障由于天灾人祸造成的在建工程的物质损失。据记者了解,投保建筑工程险一是给予施工企业和项目业主物质损失保障,分散转移风险,防止由于发生意外事故造成工程项目的物质损失;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建筑安装工程通常可以附带第三方责任险保障,保险公司将根据保险合同规定赔偿被保险人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而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虽然向商业银行申请房贷的个人客户不能从建工险中直接获得赔付。但如果施工企业或项目主投保了这类保险,那么房屋发生保险事故(如此次整幢楼倒塌)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赔偿,那么即使将来判定施工方或项目主需给购房者做出一定的经济赔偿,也就有能力承扪些了。

TIPS

房贷险和家财险的异同

房贷险主要保障房屋主体结构(建筑物本身、墙面等,不包括室内装潢和室内物件)遭受损失,同时大部分产品保障还贷人因为遭遇意外伤害事故而丧失还贷能力的情况。如果你是贷款购房者,买一份房贷险既是对房屋本身的保障。同时也等于是自己的一份人身意外险,费率也比较低。经济预算不宽裕者,还可以选择每年分期缴付保险费的年缴型房贷险。而不需要一次性支付三五千元。增加购房当时的压力。

家财险顾名思义保障的家庭财产,其承保范围既可以包括房屋本身,可以针对房屋内财产,比如可包括房屋装修、家用电器、床上用品、服装和家具等其他家庭财产。家财险投保时如果投保附加险。还可以使蒙庭保障更加全面,附加选择有盗抢隆、门窗锁恶意破坏损失险、现金金银珠宝盗抢险、水暖管爆裂险、家庭住户第三者责任一切险等。

相关链接

德国的房产保险范围广

“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飓风或一场地震后,千万间房屋毁于一旦,而房屋在许多普通家庭中可能是最为宝贵的财产,德国完善的房地产保险制度,却能够让房主“受灾不受损”

德国房屋保险负责理赔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了火灾、水灾、飓风、地震、闪电、冰雹等常见的自然灾害

为了保证房屋“倒而复起”,无论是核算需要缴纳的保费还是灾后偿付金额,“再造房价”成为德国房屋保险计算的基础,它不包括地价,也不同于房主购买房屋时的价格或者受损前房屋的市价等、

建筑倒塌 篇12

纵观国内外所发生的地震案例中,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概括下, 地震所带来的灾害往往是由于房屋等建筑物的倒塌所引发的二次灾害, 其中包括掩埋、砸伤人员等。因此, 对于一些地处地震频发的地区来说, 想要减少地震所带来的伤亡, 就必须在建筑结构抗地震能力上加以良好地设计, 做好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工程质量控制, 以此来保证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从而达到抗地震的目的。

1 地震的破坏原理

1.1 地震的灾害性

地震具有瞬间性, 地震发生是一瞬间的事情, 地震的作用时间很短, 最短才十几秒, 最长则是2~3min就会造成山体崩裂和房屋倒塌, 让人防不胜防。地震使大量的房屋倒塌, 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 特别是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时。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用地的紧张使得房屋建筑在空间上越来越密闭, 据统计每一次地震发生后造成的伤亡总是比上一次地震所带来的伤亡更为严重, 这主要是房屋的抗震结构不够完善。有专家认为, 约60%的死亡是抗震能力差的砖石房屋倒塌所造成的, 所以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能力的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地震对建筑构造的破坏

结合震区建筑物机构破坏程度分析, 当地震发生时, 由于受到地震震波的影响, 地面和建筑物底层会发生强烈的震动。随后, 这种波动会将地震的作用力传递到建筑的结构本身, 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失去平衡性, 严重的将会发生倒塌。地震发生的时候都会产生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有3种。

1.2.1 地震纵波

上下震动, 首先到达地面纵波, 地震纵波对建筑物结构的破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破坏力。

1.2.2 地震横波

地震所发出的地震横波到达地面后, 此时的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是水平的震动传播, 这样的地震波所带来的破坏是很大的, 容易对建筑物的结构破坏极其大。

1.2.3 地震波的混合波

这就是横波与纵波的混合, 当这两种震波相遇时对建筑物结构的考验是最大的。一般来说, 混合波一旦到达地面后, 地面的建筑物便会因波动的影响而产生剧烈的震荡, 再加上建筑加速度力和建筑物重心力相遇后, 形成一种不定向的合力, 最终就导致了建筑物结构发生倒塌[1]。

2 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原因

2.1 材料上

建筑施工是一项繁琐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尤其是在建筑结构的施工上, 其建筑物的质量取决于建筑工程材料的选取。在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上, 建筑结构施工所用的材料质量越好, 那么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就越高, 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性就会越小, 反之就越大。因此, 在建筑材料上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护建筑物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尽量地选择抗震性能较好的建筑施工材料, 达到减少地震所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2.2 工程上

在建筑物的整体施工中, 如果有一个施工环节出现了差错, 那么建筑物的施工质量都是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如果建筑工程受到了影响, 那么就降低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所以, 在建筑施工中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 对提高并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倒塌能力有着至关的重要性, 某种意义上说施工工程质量是决定建筑结构抗震的关键所在[2]。

2.3 地形上

地震所带来的破坏性是不可逆的, 但地震的发生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地震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地质结构与地层的构造息息相关, 但是如果建筑工程的施工场地选择不当, 如在断裂地带、土质松软地带、河流地带、滑坡地带等危险地带建造工程, 那么就很难保证建筑工程在遇到地震来临时所发挥的抗震倒塌能力。所以,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建筑施工前应该要详细地勘察地质、地形, 避免地震地带。

3 如何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

3.1 设计理念的改变

为了让建筑结构良好地发挥其抗倒塌能力, 在绘制设计图纸时应该要有抗地震倒塌的意思贯穿首位, 并执行在设计图形中, 尽量选中规则、简单等要领, 对建筑物结构的抗侧力、承载能力及质量变化考虑到设计方案中。

3.2 对地形的勘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对建筑物施工的场地及地形的选择上应当慎重考虑, 要避免山崖崩塌和河流泥石流易发的地段。建筑物的场所对建筑物抗震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决策作用, 所以, 充分勘查好实际中的地形和地质, 对选择最合适的建筑场地是必要的前期工作[3]。

3.3 建筑结构的强化

我们可以从地震对建筑结构破坏原理得知, 地震波的三种传播方式中纵波的破坏力最小, 但是当地震波的横波对建筑物产生影响时, 破坏力就上升了。因此, 在建筑物结构的设计上要保证主体与其他结构之间的可靠连接, 达到有效的抗地震倒塌能力上就必须加以重视。

3.4 对材料上的选择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 要对抗强大的地震灾害, 在建筑物材料上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的监督就应加强重视。施工单位要有责任意识, 落实好工程质量。

4 结语

地震是自然灾害, 我们虽然不能控制自然灾害, 但是我们应该要学会去面对自然灾害。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就是我们学会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方式。

摘要: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当地震发生时, 地震对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产生严重的威胁和破坏性, 然而建筑的倒塌比地震更加存在隐性的危害。因此,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有效的防止地震所引起的二次灾害, 就必须在建筑抗倒塌的工程环节上加以考虑。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切实提高建筑的抗震抗塌能力。本文将从地震对建筑结构破坏的原理着手, 对建筑抗震抗塌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震,建筑结构,倒塌

参考文献

[1]房琼莲.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J].福建建筑, 2012, 11 (06) :5-6.

[2]谢卫兵, 袁海军.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几点认识[J].工程质量, 2011, 12 (02) :11-15.

上一篇:教育与就业对接下一篇:人力资源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