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

2024-10-16

语文作业(通用12篇)

语文作业 篇1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 “不教”是学生被造就的一种能力境界。适量、合理有趣味又富含启发性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语文兴趣与语文能力, 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 共同成长。

关键词:“新型”作业,语文能力,减负增效

一、小学语文作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小学生家庭作业情况, 加强小学教学改革, 使家庭作业的安排更为科学、合理、妥当。我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自拟问卷, 对某普通小学一年级87名家长, 三年级100名学生及其家长, 五年级109名学生及其家长, 就学生的作业时间、作业态度等情况进行调查。共发了505份问卷, 收回402份, 剔除38份, 有效卷364份。随着年龄的增长, 社会压力增大, 学生完成作业不再凭一腔热情, 而是采取一种较为客观的态度。因此, 完成作业逐渐从积极变被动,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做作业, 这就关系到学生比较喜欢什么形式的作业问题。于是就此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

1. 传统语文作业多而烦琐。

目前, 小学生绝大部分的作业为书面形式的, 如抄生字词做课后练习等, 口头形式的作业多为语文课文的背诵, 实践自主型作业少之又少。而统计结果表明:学生最喜欢的作业形式为自主型作业。其中, 课外阅读便占72.7%, 上网查资料占30.9%;最不喜欢的作业形式是重复多遍的抄写, 占46.1%。美国教学问题专家哈里斯·库柏曾就美国教育中的家庭作业问题作过广泛的研究, 他指出只重视“量”而不重视“质”的家庭作业危害性很大, 它会压垮学生并使他们感到厌烦;它会使学生不能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去从事更为主动的追求并导致抄袭或作弊;它还会助长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干涉。

2. 传统语文作业缺少差异性和互动性。

传统的语文作业模式基本相同, 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 非“对”即“错”, 这就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并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 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 存在差异。而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 差的学生吃不了”, 必然加重“学困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必须改善作业安排策略, 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而且能使“优等生”学有所长, “学困生”学有所得, 大大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相同作业的学生合作探究, 不同作业的学生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

3. 作业评价单一, 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作业批改是老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与工作职责。但是我们通常用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审视孩子们的作业, 希望从里面挑出一些毛病以帮助学生进步是我们的习惯。我们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也往往只有一个分数或者是“优、良、差、不合格”等几种形式, 孩子们对这样的形式已经司空见惯。之前作业方式的单一已经让学生学习的动机打消不少, 这样的反馈机制更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让作业只是作业, 没有为学生在语文能力上有长足的发展做铺垫与引申。

二、“新型”语文作业探索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类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所方面的基本技能,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世界, 传媒遍地, 竞争压力大, 生活节奏快。语文作为一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 要为学生以后融入社会, 掌握社会技能, 肩负社会责任起重要的责任。应试教育不全都是弊端, 传统作业设计也并非一无是处。基础夯实、方法明确都是传统作业的优点。在继承精华的基础上, 根据课标要求, 创新作业应该在发展学生语文兴趣, 关注语文形式上努力。

1. 让老师发现语文作业中“语文”价值。

在问询本校老师的备课环节中, 作业设计的部分通常是一带而过, 甚至根本没有。因为传统的作业通常是不需要老师“特别费心”去设计的, 因为我们有两本作业, 一本是《课堂作业》, 一本是《同步练习》。孩子们只要自己按照题目要求, 就可以完成了, 有难度的题目老师再去指导。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我们要引导老师发现作业中的真正“语文”价值。作业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检测课堂教学目标达成, 夯实基础, 还应该继续秉持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目标的课后延伸与影响。比如窦桂梅老师在《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 在让学生说对圆明园的印象后, 结尾安排的课后作业有: (1)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 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5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 (2) “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这样的作业引发思考, 在内心的驱动下有动机地去查找、翻阅、思考。倡导了学生自主地去探究, 我想在下次课的反馈中, 学生不仅能找出资料, 并且能说出自己有力的见解。这样总结、运用, 让我们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落实, 构建了开放有活力的课堂, 又打开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了有思想的学生。作业很重要, 老师要引起重视, 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得到实现的可能。用窦桂梅老师的一句话就是:“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 希望学生从这扇门出发, 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课堂学习的真正的目的。”

2. 因材施教, 变换作业样式, 追求多元化语文目标。

“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子著名的教育名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 学生身心发展如: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家庭环境各不相同, 所以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独特的性格特点。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作业的设计应该有层次性, 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 获得成功的喜悦。千万不能出现“好的学生不够吃, 差的学生吃不了”这种现象。在传统教学中, 作业都是同样的, 题目一样, 难易一样。优等生很容易就得到满分, 但是中后生费尽心思还是没能做到尽善尽美, 没能得到盼望已久的一百分。这样对后者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很大, 而对优等生的促进却并不明显。可见作业具有层次性, 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是多么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3. 评价让学习更精彩。

作业不应该只成为师与生交流, 还应该是生与生, 生与师互动交流的渠道。比如字词基础的习题, 在我批改之前, 经常会让班里听写比较差的同学先来批改一遍。让他们小老师的口吻来提醒、表扬同学, 提高自信。而又因为和字词见面的机会多了十几甚至几十倍, 潜移默化中也提高字词掌握水平。同时让阅读能力好的学生来改造句部分, 这不仅让同学对他的建议敬佩有加, 还运用了修改符号, 提高了作文修改能力, 培养了写作自觉性。

本文只是抛砖引玉, 如何让老师教得轻松有效, 让学生学得快乐又扎实。我将会锲而不舍, 继续探索、钻研!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刘克汉.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 2000.

语文作业 篇2

我喜欢的作业——语文作业

语文老师是赵老师,赵老师非常温柔,很少向我们发脾气,而且,教的课程也非常有趣,有时候,是小学生作文大全最令我难忘的是赵老师有一次赵老师让我们做我们最拿手的小吃,同学们做的都很好吃,色香味俱全,我们都吃撑了。赵老师以前还让我们发倡议书了呢,家乡添光彩。”我们发的都很开心,我们一年举行两次旅游,一次是春游,还有一次是秋游,令我难忘的一次秋游是去天上王城+地下冰宫,我真想赵老师能组织去九寨沟游玩啊!

我非常喜欢做语文作业!哈哈!

语文作业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老师而言,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但是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小学语文作业开展现状

虽然对于学生而言,课后作业的完成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但是,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作业的设计非常不合理。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不仅作业总量较多,作业的整体质量也并不高。老師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是具备较强的客观性,将作业的重点放在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上,并没有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除此之外,很多语文老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缺乏创新性,布置的作业内容大多比较的机械化和单一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合理的语文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面临着过重的学习负担,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制约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分析

(一)趣味性作业设计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来进行具体的作业设计,让语文作业能够具备富有创意、形式新颖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在面对作业时,就不会被动和机械的接受,而是能够主动的去完成作业,并且在相对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开放性作业设计

语文这一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将语文课本作为基本出发点,然后拓宽视角,放眼社会,通过课外语文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一般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设计:(1)作业思路的开放性。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在以教材内容为基本出发点的同时,还应该加入一些社会性的内容,这样一来,就能增强题材的广泛性,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2)作业形式的开放性。小学语文老师不应该将作业形式固定在作业本上,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可以通过演讲、唱歌或者画画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作业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作业完成时间的开放性。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不能给学生造成太大的负担,并且根据作业的难度来规定完成时间,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高质量的完成作业;(4)作业评价的开放性。老师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要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评价,比如交流型、检查型、展示型等;(5)作业内容的开放性。对于学生而言,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实现作业内容和题材的多样性,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作业,这样一来,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性作业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在我国的新课标中规定,语文的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1)调查活动作业。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很多关于地方特产、风景和山水的文章,因此,老师在进行语文作业布置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课文的形式,来做一个关于家乡的社会实践调查,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和图片,并且整理出来,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大家互相的交流,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专心学习,更好的报效祖国;(2)演讲故事作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老师可以将课本上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挑选出来,然后让学生采用故事续写、故事演讲等各种形式来完成课后作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课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演讲和创新能力。

(四)研究性作业设计

一般来说,研究性作业就是将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作为“话题”或者“引子”,引导学生通过翻阅书籍和查找资料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作业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知识整合以及信息搜集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五)综合性作业设计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虽然语文课本上具有丰富的内容,但是知识也具备一定的有限性,并且每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注重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结合,并且采用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在作业设计中加入一些别的学科的知识,实现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了解到别的学科的知识,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立足于语文根本,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向导,不断的进行创新,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以及综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沈会菊.试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问题[A].小学教学参考,1999(4):2—3.

[2]王永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效性[A].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7):108.

[3]罗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优化初探[C].读与写杂志,2010(1):132.

语文作业 篇4

语文是一门综合类学科。当我们的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他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许多新的任务。希尔 (David Spencer Hill) 认为:“职业教育就狭义而言,乃专事训练具有社会价值的种种职业。然此外尚须养成其自身求知识的能力,强固的意志,优美的情感,进而协助社会,使成为健全的优良分子,一方面注重职业训练,同时并须照顾到受教育者乃国家之一公民,人类之一分子。”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中职学校的语文课不再局限于语言的积累、文章的分析,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以满足“以人为本”的要求。

受生源质量、学校人文环境、教学硬件设施等诸多因素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比较低,无论是在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还是在对待学习的态度方面较普通高中学生都有一定的差距。对他们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到中职学校读书是迫不得已的下下之选。在他们看来,花时间学习技能还可以说得过去,而文化课与技能关系不大,或对学习技能没有太大的帮助,学习的意义不大。于是,“基础课无用论”便成了他们不学习的理由。但有碍于全日制学校必须学习文化课的要求,混课堂的现象就屡见不鲜。而作业便成了学生与教师“暗战”的牺牲品。

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一般情况下留的是课本课后习题,或者是练习册。大部分的课后习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会涉及并给出明确答案,少数简单的习题亦不需要学生耗费太多的精神去思考太久。本以为这样,作业就能齐全的交上来,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仍会以未听清或不会作为不交作业和迟交作业的借口而逃脱。催作业、批改错误百出的作业成了语文老师头疼而又不得不做的工作。而学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态度不是嫌太多了写不了就是在老师的一再追查下不情愿的抄他人的。我曾经在全校范围内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问题包括你认为的作业量、是否自己完成、每天作业时间、对待作业的态度及你认为教师如何布置作业可以提起兴趣等九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男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不如女学生;将近一半学生写作业是为了应付老师,有近一半的学生作业是临交时补出来的;有的干脆老师不催就不交,老师催了仍旧拖拖拉拉。在有过不交作业历史的学生当中,多数人认为没写是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意思或没必要写,而且老师的批改也不是很认真,有错也没有发现,批改无非就是给个日期和阅,写了意义也不大。这些调查结果虽不能代表全部中职生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由此可见,除了一些在初中就已养成不交作业习惯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不管是喜欢也好还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都会按时将作业交上,但满怀兴趣和愉快心情完成的经历不是很多。所以,转变作业布置和批改模式,对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至关重要。

处于叛逆期的学生在逼迫下是没有高质量的作业出来的,有的还会让他人代写交给老师。在经过多次的改革以后,我们发现,布置一些灵活的能打动学生内心的,对其心理负担不重的作业,学生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再加上制定积极有效的评价、考核措施,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

语文作业的内容离不开汉字和拼音,以前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规定好了格式,第一行写什么,第二行怎么写,学生会对程式化的东西感到厌烦。现在布置作业时则允许学生的作业版面灵活多变,而不是永远的一个版式,可以根据课程和作业内容进行简单的版面设计,原则是不能喧宾夺主,对字体的要求是用钢笔写正楷,还可以达到练字的目的,给了学生又一个展示才华的小天地。有些学生说自己没有绘画和设计天赋,我们就要求字必须认真写。我们还对每次作业质量高的学生提出表扬,将其作品拿出来展示给全班或其他班级学生,以此达到鼓励和促进的效果。

这样试验了几届学生除了少数学生还是不认真,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按照老师设计的路线走下去。到了学期末,进行汇总展示,并给各班做得最出色的几名同学拍照留念。给下届的学生留下奋斗的目标。

以上是对作业形式进行的改革创新,在内容方面更为重要。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布置死板的作业内容哪怕量不多学生也不是很情愿地写。然而,如果能挖掘出每个人内心的思想火花,哪怕多一些学生也不会拒绝。比如:在讲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雅舍》时,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描绘你心中的理想住所》。要求:字数不限,但要交代清楚你理想住所的特点,外观和内部装饰都可以谈。中专生对作文很是头疼,但这类题目,就可以让他们有话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理想,憧憬未来是他们不会拒绝的事。作业交上来后,老师们发现,学生们写得都非常好,即使是平时不交作业的学生也能谈几句自己的想法,而老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要让学生喜欢上写作业至少不害怕作业的方法很多,需要老师潜心的思索,如何能触动他们主动的神经。我们的做法只是诸多方法中的一个,权当抛砖引玉。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是专业技术类学校,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培养社会型、实践型、技术型人才。语文是一门综合类学科, 基于目前中学学生语文作业积极性的匮乏, 转变作业布置和批改模式, 对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至关重要。对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进行改革创新,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兴趣, 需要教师潜心思索。

关键词:创新,语文,作业

参考文献

语文作业 篇5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慨叹“古来圣贤皆寂寞”,表现出一种鄙弃世俗、蔑视()的傲岸精神。但由于内心的矛盾无法排遣解决,因而诗中也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全诗以河水急下、直泻入海的气魄,和笔酣墨饱、豪迈狂放的风格,着力表现了此时的豪纵心情。《唐诗别裁》云:“读李(白)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A.权威

B.官场

C.陈见

D.富贵

满分:4 分

2.《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也是拉丁美洲()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

A.魔幻现实主义

B.批判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民族

满分:4 分

3.《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是一篇宏观性质的科普作品,不像科学小品,可从科学现象点滴生发开去;也不能如科幻作品,展开幻想翅膀高飞。它既有严格的科学性,用准确、通俗的文字高度概括地介绍系统工程的知识;又深入浅出,(),寓繁于简,以鲜明的观点、丰富的内容、醒目的标题豁人耳目,使外行乐意领教。

A.通俗易懂

B.以一总万

C.大题小做

D.另辟蹊径

满分:4 分

4.《工作与人生》中,王小波提出的生活方式是“回到日常,超越日常”,这是一篇(),严肃而又精辟地阐明了人生要义。

A.短篇小说 B.抒情散文

C.文学评论

D.思想随笔

满分:4 分

5.下文运用了()等修辞手法,语言洗炼,容量大,含义深,耐人寻味。如: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

A.拟人

B.比喻

C.白描

D.特写

满分:4 分

6.青早年在法国留学,受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很大。印象主义绘画讲究画家个人对光、影的感受,将实物的瞬间印象呈现于画布之上;而象征主义诗歌则注重营造充满暗示和象征意义的意象。另外,中国传统的诗画结合理论也给了艾青以启示。所以艾青的诗歌很有()。诗人从“感觉”出发,捕捉瞬间的印象,然后渗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北方》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北方》一诗中,“土地”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象特别突出,它既象征着祖国,也象征着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民。其他的景物:冻结的村

A.画面感

B.历史感

C.意象感

D.沧桑感

满分:4 分

7.《长沮桀溺耦而耕》通过孔子()遭讥讽的事例,表现了尽管傲睨孤高的隐士对孔子冷嘲热讽,但他却仍心忧天下,积极进取,并不因人嘲讽而改初衷,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

A.寻问渡口

B.打听友人

C.评论时政

D.迷路问路 满分:4 分

8.《金锁记》这篇小说名称的含义:金钱成为七巧的枷锁。七巧被金钱支配的包办婚姻所害。七巧婚后不幸的遭遇。七巧为金钱所异化,心理变态。最后,七巧以其一生幸福换来钱,但除了一点钱,她(),一生戴上金钱枷锁,又用这枷锁害人害己。

A.一无所有

B.虚度人生

C.痛苦一生

D.苦不堪言

满分:4 分

9.国学大师王国维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词喻作为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的三种境界,并赋予了全新含义:他认为第一种境界是站得高、看得远、立下宏伟志向;第二种境界是要为了自己的志向而努力,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第三种境界是坚持自己的理想,要耐得住()、淡泊。

A.寂寞

B.艰辛

C.挫折

D.孤独

满分:4 分

10.沈从文《鸭窠围的夜》中“原汁”“原味”“原生态”——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与美学追求,通过对()的人生现象的描写,流溢着生命的诗意。

A.世态

B.平凡

C.日常

D.原生态

满分:4 分

11.胡适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古典小说和古籍整理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中,都有重要成果。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共三集)、《中国哲学史》、《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其《尝试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集。

A.政论

B.学术著作

C.新诗 D.话剧作品

满分:4 分

12.《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一个孤独的老人单身出海捕鱼,与大鱼周旋,但他捕获的大鱼又被鲨鱼吃掉。小说描写了人奋斗中的心路历程:面对失败仍顽强拼搏、绝不屈服的意志。作者是海明威,他是()作家。

A.英国

B.美国

C.古巴

D.巴西

满分:4 分

13.《前赤壁赋》中作者写景抒情由情入理生动地抒发的不重得失的豁达乐观的情怀。文中他以()阐明变与不变的哲理: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A.主客问答

B.清风明月

C.人生感悟

D.以景拟人

满分:4 分

14.1889年,23岁的()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并对她一见钟情。尽管这段爱情最终夭折,但强烈的爱慕之情却给诗人带来了无穷的灵感,此后诗人创作了许多有关爱情的诗歌。《当你老了》就是其中一首。

A.拜伦

B.普希金

C.雪莱

D.叶紫(芝)满分:4 分

15.钱钟书《论快乐》阐述快乐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它是短暂的,无法永远,却是人生永远的诱惑与希望。

A.追求

B.信念 C.感情

D.愿望

满分:4 分

16.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在人生的道路上,友情是风,亲情如灯,珍惜你身边无私的()与同伴的友谊吧,别对它们视而不见,不与理睬。它们是风中的声音,需要你倾听,更需要你呵护。

A.关爱

B.亲情

C.帮助

D.支援

满分:4 分

17.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均堪称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的名作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金瓶梅》

满分:4 分

18.《再别康桥》诗中的波光、柳树、青草、清泉、榆荫、彩虹、划船撑篙者的身影,有的是实物描写,有的是景物与情感结合的点染勾勒。开头、结尾中“轻轻的”、“悄悄的”,与“挥袖”、“云彩”的结合,把内心情感投射于客观物象,融情于景,含蓄地表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使诗歌具有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

A.三美

B.建筑美

C.绘画美

D.音乐美

满分:4 分

19.竺可桢1936年起任浙江大学校长,在国步艰危、颠沛流离之中,他执掌浙大13年,以“求是”为校训,身为表率,包容兼蓄,教授云集,培育出一大批精英良才。浙江大学从此崛起为全国名牌大学,被誉为“东方剑桥”,蜚声中外。《唐宋诗中的物候》选取了()这个独特的角度,介绍物候的有关知识。借助唐宋诗中月、露、风、云等之咏,揭示大自然的本质,进一步分析了唐宋诗中描写出植物和候鸟等物候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物候规律。A.气候

B.植物候鸟

C.唐宋诗

D.月露风云

满分:4 分

20.《**》在人物描写上,善于借助性格化的()描写,揭示人物潜在的心理活动,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征,展现复杂深微的人际关系。所有出场人物都栩栩如生,包括着墨不多的九斤老太和八一嫂,都给人以深刻印象。

A.性格

B.细节

C.肖像

D.心理

满分:4 分

21.《登高》写于大历二年秋天(767),杜甫在夔州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望夔州秋江的景色,倾诉了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心情。诗歌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八句全对,一气流转,给人均齐对称的美感而不见斧凿之痕。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严谨的格律,诗人把()与国恨紧密交织,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更让人感到这位诗人伟大的人格。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所览之景苍凉雄浑,所抒之情沉郁悲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是一曲卓绝千古的秋之歌。

A.秋景

B.漂泊心情

C.家愁

D.人生感悟

满分:4 分

22.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孝敬长辈、尊老抚幼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得以()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从热爱父母亲、让亲情更加融洽做起,继而把这种淳朴高尚的感情逐步升华为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在家行孝,在国尽忠。

A.建立

B.生息

C.凝聚

D.生存

满分:4 分 23.读莫言之前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他的作品中除了有精彩的关于爱、自然和善良的描写外,还有极其暴力、残酷、血腥的描写,比如反映20世纪中国被日本占领时期的作品。莫言的创作视野宽阔,几乎涵盖所有领域。尽管他的作品中描写的是自己故乡的小村庄,但让读者感受到的却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莫言曾用43天时间写了一部47万字的小说,为什么写得这样快?因为他抛弃了电脑,重新拿起了笔,他写的这部小说是()。

A.《生死疲劳》

B.《透明的红萝卜》

C.《红高粱家族》

D.《丰乳肥臀》

满分:4 分

24.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文中“灯光”是全文的核心意象。作者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整篇文章始终以()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整体。

A.行踪

B.灯光

C.情感

D.家事

满分:4 分

25.《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昆德拉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他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作者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加以考虑和审视,成功地把握了()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但他拒绝得出结论,他认为世界并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对的问题。因此在这里他反复提出轻、重;灵、肉;记忆、虚弱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码,并与人各自的生存状态一一对应,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

A.政治

B.经济

C.道德

D.文化

快乐的语文作业 篇6

关键词:快乐;语文;作业

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实行一刀切,设计的作业大多“以书为本”,是抄抄写写,机械重复的低效作业,这是不符合学生个体的成长规律的。长此下去,就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快不了,一些学生吃不下、跟不上的现象,学生对完成作业提不起兴趣,失去了布置语文作业的意义。我们如何在学生作业设计上落实新课标、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感官得到体验。

一、布置课外作业要有层次

布置课外作业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不能搞一刀切。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布置一些难度较低、较易的或回忆性的课外作业;对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考虑在不超纲的前提下适量加大课外作业的难度,可布置些难度较大、思维性强的作业,在完成此作业的基础上还可以布置“兴趣型”作业,让他们不但能学好课本知识,而且能自主学习课外知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使其知识面更开阔。

布置的课外作业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否则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也会影响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最基础的练习题要求全体学生来做;稍有变化的题目要求基础中等的学生去做;难度较大的要求有兴趣的中等生、优等生完成。如,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有关春天的课文,在教学完后,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布置相关的有关春天的作业,对于中上等的学生,可以布置先让学生把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画出来,再根据你所画的图画,用一两句话把它写下来。那么下等生我们可以布置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这样的分层作业,既可以让优等生的能力得到发展而下等生又不会完成得比较吃力。

二、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开放型作业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课本就是学习的基本凭借;但课堂外、课本外、其他课程中的语文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甚至是更重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运用经验的来源。因此,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该注意向课外“开放”。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1)动手收集资料作业。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前,我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找课外书或者问爸爸、妈妈收集有关雷锋的故事,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讲讲自己收集到关于雷锋的故事,而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们又可以布置学生找找我们身边的雷锋。这样的两种作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雷锋的理解,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2)写读后感。如,一年级下级的《两只小狮子》,在学习完课文后,我布置学生写一写,你们喜欢哪只狮子,为什么?又如,在学习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后,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后,很容易就把自己的心理感受写出来。

三、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想象型的作业

想象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新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注重布置相应的想象写话的练习,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学习《手捧空花盘的孩子》《小壁虎借尾巴》《两只小狮子》《小柳树和小枣树》《假如》等课文后,就可以布置想象作业。在学了《假如》以后,我让学生写一写假如你有一只马良的神笔能做些什么。这样的想象作业,学生有常做常新之感,所以,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学生作业: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山区的小朋友画很多很多的粮食和衣服。

让他们能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

不会再挨饿受冻。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画一所宽敞而明亮的教室,

他们再也不用在破草屋里上课学习了。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

四、根据学生爱表现的天性,设计表演型的作业

低年级的课文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为此,我让全班学生自由组合,让他们在学完课文后,排演课本剧。如,《酸的和甜的》《蓝色的树叶》《从现在开始》。这样,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它给学生一个起点、一个支点,由此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他们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的参与学习能力,还得到了大量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五、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布置作业内容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作为课堂教学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實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缺乏交际能力、理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停留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我有目的地精心安排语文作业内容,利用作业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利用“母亲节”让学生制作小卡片送给妈妈,并在小卡片上写上想对妈妈说的话。很多学生都把做成心型的贺片,并在上面画上美丽的图画写上想对妈妈说的话,很多家长看完小孩送给自己的这份礼物后,都在卡片上写上自己想对小孩说的话。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更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活动,大大拉进了小孩与父母的关系。

我们每位教师只要真正地为孩子们考虑了,才能打造出“快乐的作业”,才能使作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

语文作业 篇7

一、认清现状全力突围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 许多语文教师产生了思想上的偏差。他们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上, 反而一味强调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加倍刻苦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使许多学生长期处于投入多收效少、质量差的被动学习境地, 长此以往, 语文学科自然被打入冷宫, 更别提语文作业岌岌可危的处境。

新课程的实施犹如春风吹绿了寒冬后的枯草, 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 语文作业的价值被重新审视, 它的功能被大力拓展, 探讨个性化作业已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然而, 在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的今天, “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依然顽固地坚守在语文课堂, 甚至还披上了“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的华丽外衣而冠冕堂皇地招摇过市。因此, 通往语文作业个性化魅力的道路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唯有认清现状, 针对性地加以全力改变, 才能有突围的成功。

二、改变思维激活想象力

黑格尔说, 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爱因斯坦也告诫世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 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 语文作业设计必须给学生以充足的自由想象空间, 语文教师必须将作业设计从原有守旧向创新转化, 而这个转化应立足于趣味性, 培养想象力。

以想象力为契机, 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展示出教师教学的特色, 让语文作业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 成为师生尽情感受思维乐趣的园地并在这一乐土上不断地深入探索。譬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小说, 最具特色的便是对林冲这一人物的分析。作为一个多面体的角色, 学生在评价这一人物时必定不会语塞。然而, 若简单地以“绵里藏针、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临危不乱、懦弱隐忍”等词汇加以评价未免草率得让喜爱《水浒传》的师生们扼腕。若仅以“你认为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写一篇不少于400的小作文”或“如何评价林冲这一个人物形象?写一篇不少于400的小作文”作为课后作业, 又严肃得像是高考题而瞬间浇灭学生对古典小说经典人物的兴趣, 直接压制学生的想象力。如何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创造性探究呢?笔者在教授完此文之时, 在学生对豹子头林冲被逼上梁山或愤愤不平或扼腕叹息之时, 来了个趁热打铁, 布置了如下作业:“林冲除了上梁山, 他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字数不限, 但结论一定要能以理服人。”除去字数的限制, 学生打心眼里乐意。如果要做到以理服人, 400字那是标配。事实证明学生对这次作业兴致极高, 极好地展示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有的学生结合林冲自身性格和他的种种经历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认为上梁山是唯一选择。也有学生不赞同, 他们认为林冲完全可以不必上梁山落草为寇, 他可以学习陶渊明, 走隐居山林的道路。大部分学生为了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 充分发挥其汪洋恣肆的想象力, 洋洋洒洒、据理力争地写了上千字。如此一来, 何愁字数不够?何愁学生厌弃这样的作业?

在教授完《归去来兮辞》一文之后, 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题目:“陶渊明辞官归乡, 若是你, 你会如何选择呢?”要求大家畅所欲言即可。学生面对这一次作业, 呈现出极高的热情。他们贯穿古今, 结合历朝政治环境, 结合自身气质秉性分析自己会如何选择。不做过多形式上的束缚和要求, 更能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放飞想象的翅膀。如果想象力是一只飞翔于高空的风筝, 那么精巧恰当的作业设计便是拉住风筝不让其断裂的线, 而教师则是那放风筝的人, 少不了对作业这条线的细细思量和精巧设计。

三、以生为本体现差异性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而教育的根本目的便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语文教学的真谛绝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认识多少字词, 背诵多少名句名篇或者一份份令人咋舌的高分成绩单, 而是培养出一个个鲜活又有个性的懂生活、爱生命、擅思考的人。作为课堂教学重要延伸的课后作业, 自然应承担起这一重任。

如何在作业中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找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要让孩子跳一跳摘到桃”或许是最好的回答。简而言之, 作业设计需体现出差异性。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方式及家庭环境等方面的不同, 设计出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作业, 目的是不丢下任何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我笔写我心。

譬如, 在学习完《论语·子之武城》一文后, 笔者便设计了如下几个题目。第一层次:“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句中, “割鸡”、“用牛刀”是喻体, 请写出对应的本体是什么。第二层次:请简要说明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第三层次:你认为孔子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呈现出什么样的态度?第一、第二层次相对简单,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完选文后能完成, 而第三题的开放性设置则体现出一定的难度。学生无论从平等谦和、知错能改的角度, 还是从怜惜学生才华不得尽情施展的层面, 甚至是从孔子幽默角度分析解读都言之有理。难的是大部分学生只能谈及平等谦和、知错能改这一层面, 无法深度挖掘。因此, 这样的作业基本能满足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既不会让基础差的学生望而生畏, 又不至于让拔尖的学生索然无味, 而且, 第三题的设置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在作业中感受到收获的充实和进步的喜悦, 绝不止于书面作业。将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加以结合, 往往能事半功倍。语文学科少不了写作上的训练, 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被数理化学科铺天盖地的题海淹没得疲惫不堪。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没有多余时间静心阅读以积累写作材料。写作时, 动辄搬出李白、杜甫、屈原或路人甲乙, 亲朋丙丁等老旧、毫无典型的人物事例。长此以往, 这部分学生只能望作文兴叹。诸多语文教师为此布置了每周积累若干篇素材的作业, 意图让学生走出阅读空白的困境。然而这一做法收效甚微, 大部分学生只是抱着不因缺交作业而被惩罚的心态敷衍了事, 反而枉费教师一番辛苦的批阅。

笔者为此做了一番调整, 一改学生以往单纯书面记录积累的方式, 转为在课堂口头表述。学生可从自己喜欢的书籍、时事热点、影视作品等进行挑选, 内容不做限制, 只要积极健康、能引人思考、给人正能量即可, 继而对此进行加工, 提炼精华, 最后在课堂上栩栩如生地与班级同学一起分享。班级精心开辟了一个“素材园地”, 把优质的素材署名后张贴, 每一个被张贴的学生都将此视为荣誉。学生一改以往对素材积累枯燥乏味的印象, 为了在班级同学面前有最好的表现, 一个优质素材的问世, 学生必定经过细致和广泛的挑选。这么一来, 他们对素材质量的优劣便有了鉴别能力。当然,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不是当甩手掌柜, 而是在背后默默地指导牵引。一周有六节语文课, 一节课有一个优质精彩的素材, 三年下来必定是一笔丰厚的财富。事实证明, 基础好的学生以此为契机愈加优秀, 基础弱的学生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学生在这一作业的鼓励驱使下, 既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写作源泉、提高了写作水平, 又锻炼了口才和胆量, 培养了一定的演讲能力。真正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又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

四、拓展延伸引生活之水

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提出:“语文教学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

作为具有丰厚人文内涵的语文学科, 既不是凌驾于学生头上的阳春白雪, 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它的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 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应该通过作业实现学生所学知识向其生活经验的回归。

语文教材内容不是封闭的, 涉及各方面知识领域, 为教师优化作业提供广阔的空间, 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实践、体验的可能和机会。比如, 在学习《病句修改》之时, 不妨让学生带着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回归到现实生活中, 发现生活中哪些场合出现病句, 并且记录下来加以纠正。有的学生发现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病, 有的学生指出了商品广告语的错误, 有的学生还举出了各科任老师及同学的用语错误……这样的作业远比发几份病句修改的试卷让学生完成更有效果。这样的作业化无形为有形, 且无形胜有形。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作业看似无声, 实则胜有声。让这胜有声的无声课堂在“风乍起”之时, “吹皱一池春水”。语文作业要充分挖掘课内资源, 把课堂上的语文拓展为生活中的语文。比如,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 学生学习后不仅对其中人物情节印象深刻, 对文中呈现出的华丽服饰、豪华建筑及各式精致的美食都充满了好奇。此时, 不妨结合课文, 分小组让学生做一个关于《红楼梦》服饰 (饮食、建筑等) 对后世人 (现代人) 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性学习。学生进行这项研究, 必须搜集一定量的图片、文字、录像等资料, 无疑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在搜集材料的同时, 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有利于同学互助合作精神的培养和同学情谊的深化。

语文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机械呆板, 应有自身无限魅力, 高中语文教师在平日教学设计中要高度重视这无声的课堂, 精心设计、细致思量出优化的作业, 让学生重拾对语文作业的兴趣, 让各类型作业泛起动人的涟漪。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的推动下, 语文作业这一无声课堂的作用日益显著, 然而大多数语文作业高耗低能、简单机械的现象未能有所改进。为此, 本文对当前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做了一番分析, 着重探究如何优化设计出符合高中生个性的语文作业, 以期能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想象力,差异性,生活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2]丁瑛.《高中生语文自主作业探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语文作业 篇8

关键词:作业布置,创新作业设计,作业形式与类别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 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为什么孩子们看到作业时不是一脸的喜悦, 而是一种无奈甚至抵触呢?本文就此问题分析如下:

一当前作业布置现状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大多只注重两个环节:上课和备课, 往往忽视了最后一个部分:作业, 并且走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1. 作业形式传统枯燥, 内容重复无创造性

由于各种考试制度及评价体制的压力, 教师教学的重点无奈地向应试技巧、增加学习时间和作业分量方面倾斜。教师缺乏教育理论指导, 对课外作业的配置、课外作业的设计技巧、课外作业在学习中的作用、功能、要求缺乏研究,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水平和作业的层次。在练习内容上, 中考考什么, 就给学生练什么;在练习题型上, 中考怎么考, 就让学生怎么练;形式单一、内容重复是初中语文作业的通病。甚至有时会认为进行和中考无关的活动是浪费时间。因此, 99%的学生谈到作业都是一脸苦恼和无奈。

2. 认为“手过一遍胜过眼过千遍”

片面强调多练多写, 布置作业多而无效。于是, 无视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要, 每天都布置大量的作业, 学生不堪重负, 学习热情和学习愿望日渐降低。不同的学生, 不同的作业, 学生对于这个学科的态度、情感、原有水平等都对这个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 布置的作业如果很多只会引来学生的反感和应付。如在初中阶段有大量需要背诵的古文, 课后有大量的读写词语, 我们语文老师多数采取的都是背诵抄写直至熟练。但是, 抄过几遍未必真的就记住了。更多的学生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做无用功。学生疲于应付, 教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长此以往,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 忽视作业指导与检查

大多数老师布置语文作业都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 或者是拓展学生视野, 但对于作业的难度、完成作业的时间、作业对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考虑得较少。更有甚者只是布置, 从来不问、不查、不讲、不指导, 完全失去了作业布置的意义。有些作业, 如:课外名著阅读, 布置后却没有有效的检查制度与配套练习, 无法得知学生的完成情况。

以上几种情况, 严重挫伤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 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 它是一种凭借, 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 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教师应在布置作业时, 积极地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 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 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使学生的思维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 由此使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二作业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下面, 我就谈谈自己的想法:

1. 布置的课外作业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 并将其落实到“以学生的学为本”

第一, 在难度上要加以控制。为了使作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考虑至少70%的学生能够比较好地完成作业, 其他学生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也能完成。

第二, 在作业量上加以控制, 量太大, 磨灭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学生能完成任务, 他才乐于去做。学生经过努力也不能完成, 必然会出现抄袭现象。因此, 不能一味地脱离实际进行布置, 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2. 要为学生顺利完成作业提供支持、指导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为了避免重复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我们应该认真钻研教材, 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 弄清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明白学生需要什么, 在此基础上, 为学生布置既能巩固基础知识, 又能强化基本听、说、读、写技能的课外作业。在布置课外作业时, 我们应该注意作业内容的有效性和作业形式的多样性, 如有的作业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有的则要求合作完成。如手抄报, 可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既体现合作交流, 又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3. 布置的课外作业应有层次性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是教育的前提。所以,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有的放矢、分层次地布置课外作业, 即使是同一道题目, 也从不同的层次设计问题, 既要有基础性的知识题, 又要有理解、运用层面的题, 还要有难度较大的综合运用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他们的水平, 都能得到发展。在班内可以每天布置两类作业, 如A类或B类, 甚至也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闯关题, 来激发和鼓励学生喜欢语文作业。

三在实践中的作业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 兴趣越浓, 学生对待作业就会越认真, 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因此, 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应注意寓知识的学习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中, 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作业。

1. 作业的分类

把作业分成三种类型:课前展示、当堂练习、课后作业。每种练习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 我在选择题目时会根据它们不同的作用精心设计, 以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

第一, 课前作业。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课前3分钟朗读文章, 预习字词, 了解文章内容是预习的基本要求, 同时还要配合课文内容, 了解作者、作品特点及写作背景。现在是信息社会, 对于学生而言, 筛选提取有用的信息是比较容易的事。课前3分钟的演讲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从此之后, 课前预习作业完成质量提高了, 课堂上学生发言也积极了, 效果显著。

第二, 当堂练习。当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 是对学生听课效果的及时反馈, 因此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 所布置的问题力求针对性强, 有实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不足, 鼓励他们多发言, 珍惜发言的机会。在这一点上, 需要老师科学地提问, 有针对性地提问。如: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曾经布置过做批注的作业, 就是针对大纲里的语言鉴赏而布置的, 学生可以轻松地利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如在讲《谈生命》时, 我让学生模仿课文写小片段:“生命像……”这些练习丰富了学生的课堂, 也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三,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 它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 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业布置上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与拓展。更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端午的鸭蛋时》, 让学生总结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又如, 学习八年级下册《马说》时, 我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 效果出乎意料。

2. 多样的作业形式

语文作业除了基本的抄词注音、解释词语以及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之外, 还精心设计了以下作业:

第一, 摘抄。让学生每周摘抄一些自己喜欢的优美语段作为积累。这项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读书的爱好, 也能为写作积累素材。

第二, 每周小作文。每个周末布置一篇小作文, 一般都是写本周发生的趣事或有意义的事, 要求有生动的描写, 同时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不要求字数, 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这项作业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 综合性学习作业。每个单元都会有综合性学习, 我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现自己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结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或绘制精美的小报或组织展示活动。

第四, 每晚睡前15分钟阅读, 每周由家长签字监督, 并且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

第五, 针对课后的名著导读, 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如:《格里佛游记》、《音乐之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等。

语文作业 篇9

教育改革无止境, 在实施“绿心工程”的今天,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正努力探索第一课堂教学应当如何变革才能更好地完善孩子的人格, 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潜能。语文课内外教学是在一定时空内进行的师生群体式交互性活动, 语文课程内涵的丰富性和功能的多元化, 决定了语文作业设计活动更具有立体性。但笔者由多方面入手, 观察到现今语文作业设计的立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导致了学生主体的失落和语文“文道”之间的背离, 因而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我们当前迫切进行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僵化。笔者就设计这方面做了些探索。

二、根据儿童特点, 设计趣味型作业, 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 使学生求知欲变强, 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增进知识 (拓展交替型)

1. 纵向发展。

根据某一教材或者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趣味作业, 让学生主动领会新知识, 回忆老知识。学生会对汉字中容易出错的音近、形似的同音同型字感到困惑, 经常混淆, 此时如果使其多抄, 多读, 只会增加他们的厌恶感, 但是采用比如编儿歌等方法。如:“密”和“蜜”, 编如下儿歌:“密蜜同声不同形/山虫有别要分清/乌云密布遮山头/蜜蜂采蜜正辛勤。”并加入“字宝贝回家”游戏, 组词并且连字成词。对这类游戏孩子们就显得特别“感冒”, 在积极参加享受游戏带给他们的了乐趣的同时巩固了他们的知识而没有作业的感觉。

2. 横向联系。

最重要的阅读手段是朗读, 它可以陶冶情操, 增进语感, 体会美的教育, 还可以最快地理解课文。如在《燕子》一课中, 春天的气息和机灵活泼的小燕子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作业就可以像这样布置:为课文配上音乐, 使自己朗读的时候能够抒发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燕子的留恋。第二天朗读会上, 轻快的《春江花夜月》和优美《渔舟唱晚》……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会令你刮目相看。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兴趣能够激活潜藏在学生心里的能量, 学生为之而活力。“自主性”作业能让学生不再枯燥, 反而让学生能有一种“玩”在其中, 乐此不疲的感觉。与传统的“抄, 默, 读, 背”形成鲜明对比。

三、让孩子“知, 情, 意, 行”, 深掘教材资源, 设计操作性作业, 使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 改变知易行难的旧格局, 让学生从做中学 (实践操作型)

1. 指向性实践。

针对剧情较为曲折复杂或场景拥有大量动作描绘的课文, 布置如学生小编剧形式的编制课本剧。记得笔者读小学的时候, 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 要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周记讽齐王纳谏》。最后, 我们演得有声有色。道具的制作, 角色的定位, 演员的选择, 当时的环境, 背景设置, 细节的把握都由我们自己思考取舍。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的作业, 虽然这花掉了我们相当多的时间。

2. 验证性实践。

为使证明所学得用, 使其达到“百闻不如一做”的效果。如教学《画杨桃》一课时, 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去超市买一两个杨桃, 将其中一个切片, 随意摆放桌前, 在不同的角度观察, 作画, 感受课文所述的情形, 还可以让学生寻找除了杨桃以外的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视觉感受的事物, 使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要表达的道理在生活中是有指导意义的。

3. 创造性实践。

语文课文中许多道理都寓言在童话故事里。如《东郭先生和狼》如果让孩子编写不同结局, 可以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比如 (1) 东郭先生识破了狼; (2) 东郭先生一开始就打算吃狼; (3) 狼以德报恩……可以让学生挑战传统价值观, 打破惯性思维, 先预设, 也可改编整个故事情节, 往往能让学生刮起“大脑旋风”。

四、力求创新, 不拘一格, 草木皆兵 (运用旧知型)

1. 集思广益。

发展儿童的逻辑性思维, 展开想象, 变废为宝。如教学完《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后, 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在网上查找资料, 以“美丽的家乡”为题, 分组讨论选取查找到的资料, 制作一份手抄报。在一次手抄报报告会中, 发现学生不仅仅从家乡的美景出发介绍, 不乏文化, 饮食方面的涉猎。

2. 学后迁移。

即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如学完了口语交际课《春天的脚步》后, 笔者所任班级学生做风筝, 放风筝一波三折, 体验到经历挫折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其收效是封闭性的课堂说教所轻易不可得的。

3. 学会提问。

学习的根本目的, 不是让学生认识了几个生字, 更不是读懂了课文了事, 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新知, 产生不懈钻研的动力, 不能让孩子有完成了任务的感觉, 而更多的是要提出自己的想法, 解读自己内心的声音。如学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以后, 我还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中的系列节目之《哈勃望远镜》, 使孩子的视野不仅仅落在地球上, 而是放眼整片宇宙, 你很难想象一个孩子面对宇宙浩瀚, 思考人生, 泪如雨下的模样。

“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最高追求目标, 小学语文立体型作业设计的研究与探索对现代语文教学如何落实学生主体性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对现代语文教学彻底摆脱“牵牛式教学”和“放羊式教学”之间的摇摆与困惑, 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课业负担的改变, 积极推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http://www.pep.com.cn.

[2]小学语文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有效语文作业 篇10

语文教育诸多方面需要改革, 语文作业尤其要改革。语文作业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教师关注不够, 指导不到位;作业内容宽度不够, 学生个性差异没能体现;作业量偏大, 作业内容偏重于教辅用书;作业评价标准的刻板片面, 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面对这样的语文作业现状, 有效语文作业的实验研究就此应运而生。

有效语文作业指的是以培养充满活力、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终极目标, 以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为依托,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语文素养形成的作业。

具体说来, 布置有效语文作业的遵循原则有五点, 即:自由状态下作业的原则;共性目标与个性目标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原则。有效语文作业的内容需要依据对学生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及拓展延伸的要求, 依据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念、依据语文就是生活的理念来布置。其最终目的是要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会了欣赏文学作品, 提高了语文素养。

总之, 有效语文作业就是要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 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真正成为有效语文作业的主人。

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将有效语文作业分为家常语文作业、阶段性语文作业和暑期语文作业三个部分:

一、家常语文作业实验研究

(一) 挖掘生活媒体素材进行有效家常作业。

生活源泉不绝, 语文之树常青。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媒体中汲取语文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让语文贴近生活, 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 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生活素材尽心尽力地进行作业。

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的领域非常广阔:今天可以让学生点评短消息 (手机中的一些精彩的短信息) , 明天可以让学生学写短消息进行自我创作;或者让学生对媒体上报道的人和事谈感想;还可以点评眉批自己喜爱的美文、明星、电视剧, 甚至把报纸上的精美图画裁剪下来粘贴在本子上, 加段说明性的文字或评论性话语。通过这样的作业, 教师可以触摸到学生们的智慧, 看到他们思想的火花。而学生做这样的作业, 也因为其灵活多变、没有束缚而极其偏爱, 做起来得心应手、乐此不疲。这种个性化的作业既丰富了学生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阅读习惯, 同时对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作文能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而现代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创造性又得到了实践, 真可谓是一箭多“雕”, 从而有力地提高了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二) 利用教材文本资料根据学生学情进行分层家常作业。

家常语文作业的设计除了注意作用于生活,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之外, 还要结合课文根据学情注意分层作业, 以便家常作业“老”“少”皆宜, 众口能调。

如学完《端午的鸭蛋》和《春酒》两文之后, 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三道有层次性的作业: (1) 读了两篇文章, 说说两篇文章语言风格的异同点。 (2) 想一想, 看一看, 在南京这座大都市里会有哪些风俗世情值得一写? (3) 如果有兴趣, 就可以用上网、查资料, 或请教家长等方法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作业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作业, 通过作业锻炼自己的观察、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在分层次有效作业的设计上, 具体做法有: (1) 作业量分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 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 (2) 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 我们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 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 (3) 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例如在课堂上就要求背诵的段落, 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同学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这样, 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 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 形成良性循环。

(三) 家常语文作业要切合学生心智发展,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分层次作业理念的指导下, 笔者还鼓励学生每天坚持读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 在读的过程学会旁批, 学会记录自己阅读的心灵感悟或质疑, 每天坚持写不少于200字的读书心得, 并把它作为一种习惯固化到自己生活中去, 沉淀到自己生命中来。当然不同时间段, 笔者会根据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水平, 制定相应的作业, 着重对某一能力和某一习惯的培养。例如, 七年级上学期重点放在精彩语句上, 七年级下学期着重训练反思能力, 等等。

二、阶段性语文作业实验研究

所谓阶段性语文作业指的是在语文阶段学习或单元学习结束后, 结合语文学习的要求和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布置的作业, 这种作业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业, 它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需要酝酿构思, 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 甚至需要同学之间合作方可完成, 这种作业便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一) 阶段性语文有效作业的实践性很强。

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 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

如春天来了, 让学生追踪春天, 用相机跟踪拍摄种子萌动到茁壮成长过程, 并写出每一次拍摄到的镜头后的心灵感悟;或者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自然, 用照相机照下春天, 并根据每一张照片的内容写一段精彩的话或配上符合它意境的古诗词, 以加强对所学古诗的理解和提高古诗词运用能力。每次活动都加强了学生生活体验、感悟和表达, 缩短了文字与情感与生活的距离, 浅化了难点, “学”“用”结合起来了。此外, 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尝试让学生体验小老师、小记者、小播音员、小法官等角色, 参加学校文学社各种文学活动等, 同时积极搭建“平台”, 开展诸如参观、辩论、手抄报等活动, 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活用知识、增强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 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从中丰富了语文知识, 增长了语文才干。

(二) 阶段性有效语文作业的布置还要注意趣味性的融入。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 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 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例如, 在引导学生一块阅读散文《跑过冬季———写在女儿成人之际》后, 要求学生回去完成一篇作文:写在自己成人之际, 该文既可以写自己青春的困惑, 自己的追寻的理想, 又可以写对父母对老师的建议与意见。作文完成之后要求给父母阅读, 并要求父母写上几句话作为儿女成人之际的祝辞。这种作业既符合学生的成长心理的特点, 又促进了父母与儿女的沟通交流, 使得作业真正以“生”为本。

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 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 学得主动, 学得积极, 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体现了有效语文作业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三) 研究性作业是阶段性语文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

如在教学完《杜甫诗三首》这一课后, 给学生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自由组合, 为自己喜欢的诗选配音乐和图画, 让学生尝试着用音乐和图画来诠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唱“文”形式布置作业。谁都知道唱歌是青少年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放松的形式, 所以我们在诗歌散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把一些比较简短的诗文配上适合的歌曲来唱, 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诗文的兴趣和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诗文, 培养语感。

在这些合作、探究性作业活动中, 学生热情高涨, 不仅使语文作业与音乐、美术学科之间架上了沟通之桥, 更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文中有曲, 曲中有文,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语文作业过程中, 教师充分相信学生, 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 提供研究的时间、空间与方法, 把学生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更广阔的空间, 启迪了思维, 激发了想象。

语文阶段性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 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 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 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 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三、暑期语文作业实验研究

暑假作业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又能发展学生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因此, 适当布置一些暑假作业是有必要的。但长期以来, 教师在暑假作业的布置上, 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积累, 根本达不到布置作业的预期目的。鉴于此, 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 重新认识暑假作业, 现以笔者在2005年和2006年暑假布置的暑期有效语文作业进行阐述:

编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书的内容是自己小学到初中一年级六年或七年以来的优秀作品, 数量要求:三十篇。所编书要和正规出版的书是一样的:要有目录、序和后记, 还要有出版社、定价, 还可以给自己取笔名。其中的序可以请父母或好友或老师代写, 后记中要有感谢父母, 感谢帮助人的话语。书的封面自己装祯设计。所编的书可以打印, 可以手写;可以自己手画彩色插图或者电脑制作动漫, 还可以附上与作品相关自己生活照片。开学以后, 捧着两个班79本学生编的“书”, 我的心澎湃起伏: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写作呢, 是垮掉的一代呢?你看一本本别致的书名就知道了:《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哼哼一笑》、《寻找我的奶酪》、《永远有多远?》等等。

(一) 这次暑假作业成功的原因分析:

1. 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充分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1) 挖掘了学生的创作潜能。

(2) 激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A.加强了学生和父母的沟通。

B.锻炼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C.学生学会了感恩。

D.学生懂得了珍惜中华民族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和精神, 学会了热爱汉字。

2. 作业灵活有趣的特点决定的。

暑假作业自我设计的方式学生很感兴趣, 让他们能写、愿写、想写, 激发了创作欲望, 激活了创作思维, 培养了自主学习的品质, 因而效果当然是事半功倍。

3. 暑假作业评价的灵活化。

用专门的时间让所有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成果, 为学生创造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分享他人成功喜悦的舞台, 并让愿意卖掉自己“书籍”的同学卖书, 还真有不少同学买下别的同学编的“书”, 卖出“书”的同学享受到被人肯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愉悦。

(二) 暑假作业“有效”的原因:

第一, 形式上新颖活泼。实践证明, 缺少新颖的作业, 学生总是马虎了事, 设计新颖的练习, 学生往往积极投人。

第二, 在感情上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作业的设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 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让学生亲自去搜索资料, 创作作品, 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提高了学生新奇的想象力, 激发了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 挖掘了学生创作潜能。

第三, 在功能上要让学生学以致用。百年磨一剑, 经过小学六年的准备和积累,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

第四, 编书作业的弹性, 适应了个别差异。作业既新颖又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经验背景, 学生觉得完成这项作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这样有意义有价值的作业, 他们完成起来当然认真努力、坚持不懈, 富有创造性了。

总之, 语文暑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 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暑假作业不在多而在“精”和“活”, 如果能够一石多鸟, 那么学生又怎么会轻视怠慢语文暑假作业呢?怎么会不视语文暑假作业为一种享受呢?

那么对有效语文作业该如何评价呢?

首先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评价。对于分层布置的作业, 采用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完成了其相应层次的作业, 便可以得到肯定。此外, 相对于传统的单项作业评价, 笔者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元多向评价的方式, 把评价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 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正确指出别人的错误, 学会评价自己与他人。并且做到一次作业多次评价, 即:学生做完作业, 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 教师再次评价, 若修改正确, 则同样可以得到很高的等第或饱含欣赏的赞誉。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 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纠错的好习惯, 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其次要采取针对性、交互性和激励性评价。如果作业缺乏针对性的评价, 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便会受挫, 作业完成的质与量就不能保证。因此, 作业评价的针对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在进行有针对性评价作业的同时, 决不能忘记交互性与激励性作业评价原则, 且这种交互与激励不能只停留在教师评价语言信息这一层面上, 而应深入学生心灵情感内涵。只有这样, 教师的评价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学生的作业意识也才会变得更加明确。这些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个体、个性, 并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与生活、教学智慧。

通过有效语文作业的实验研究, 笔者初步形成了有效语文作业的理念, 让学生在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虽然有效语文作业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笔者深刻感觉到现行的教育评价手段———考试, 仍制约着语文有效作业的实施。目前不少教师为了考试而去教书, 为了拿高分而进行题海战术, 忽略了学生的发展, 忽略了学生的终身学习, 导致了不少学生成了学习的工具, 考试的机器, 学习对他们来说毫无乐趣可言。所以为了学生的发展, 改革现今的考试制度, 方可适应学生的发展, 教师方可迈开步子进行语文作业改革, 真正做到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台湾]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6.

谈谈设置语文作业 篇11

关键词:语文 作业 积累

一、作业设置应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积累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为此,我设置了“自主积累性作业”。

每学期开始,我都安排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本和练笔本。摘抄本要求完成以下积累性作业。(1)积累课文涉及的或日常阅读中见到的重要词语、成语、俗语、格言等,注意词语的读音、意思及用法。(2)摘抄所读课外书中的精彩语句、语段或文章,并加以点评。点评内容可以是摘抄的理由或自己的阅读体会,也可以是对文段的字、词、句和写作特色的品评,还可以是自己的疑问。定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通过生生互动,实现及时消化,二次积累。(3)摘抄古诗词名句,如写春花、春雨的,咏月、咏雪的诗句等;或是摘抄一些能给人一定启发或教益的小故事,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4)总结一些写作知识。如学习一个巧妙的构思,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课文的结构特色理出来进行模仿;学习一个好的开头或结尾方法等。每两周一检查,并在班上传阅交流,评出最佳精锦集,在年级展览并予以奖励。

练笔本规定每周进行一定量的写作练习,以随笔为主。课标提出表达与交流要“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提倡同学之间互评交流,评选优秀作品推荐发表,结集编册。这种练笔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写同题作文或接龙作文,也可完全自由发挥。教师每周作总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每学年结束,由学生挑选出自己认为最优秀的习作,并配以封面和插图,制作自己的“作文集”。我在指导学生作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的同时,还举行了优秀作业展览、说名句比赛、成语接龙、演讲比赛、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样的积累,学生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积累了丰厚的文学文化素养,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

二、作业设置应有助于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新型的作业设计应从课内出发,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向课外拓展延伸,力求突出大语文教育的特色,呈现出变内向聚敛为外向延伸的开放式格局,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此,我作了如下尝试。

1、设置课文延伸性作业。课前延伸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一般是名家作品)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如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况,阅读作者的一些作品,并整理成“摘抄”笔记。课后延伸即学习了课文并理解了相关内容以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作一些探究。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课后可让学生去阅读《匆匆》《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作品,以感悟朱自清的语言特色。也可以推荐阅读《囚绿记》《海滨仲夏夜》等同类写景散文,归纳“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这种拓展性阅读作业的布置,对学生个性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2、迁移练笔性作业。根据所学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作练笔训练。如学习古诗词,可让学生课外收集古人写的有关四季、山水等专题的诗句;学习李白、杜甫的诗歌,专门收集其诗歌名句诵读;也可让学生进行扩写、改写、续写、仿写等,培养想像力。

三、作业设置应注重实践,强化应用,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新型作业应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力求新颖灵活,尽可能贴近生活中语言的运用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设置新颖灵活的创新性作业。创新思维作为思维能力中最活跃最可贵的因素,它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思考。设计这类训练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没有标准答案;(2)问题的答案不局限于教材内容;(3)问题的叙述应以学生的综合知识为基础。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须将所学知识重新组合,或发表新奇独特的看法,作出个性化的设想。例如学完《小石潭记》,可设置这样的作业:假如要开发旅游资源,你觉得要开发哪些景点?说说你的理由,并设计一段导游词。做这类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像,给出有创意的答案,有助于他们想像力创新力的培养。

2、设置研究性作业。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人人动手个个参与的学习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使他们将其内化为自身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这类作业特别适合在假期布置,结合教学实际与身边生活,让学生从课内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开展调查研究,开展兴趣研究。如 我们布置了如下研究性作业。感受春节文化。(1)搜集精彩春联。(2)家乡春节时有哪些习俗?你如何看待这些习俗?(3)访问父辈或祖辈,对比今昔过年的不同。

3、设置体现地域特色与实用性的作业。例如,我县历史文化渊源深厚, 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小册子。可从文化名人、历史胜地、民俗艺术、地方特产等角度来介绍并拟写宣传语,也可以围绕当年的重大事件设计题型。

语文作业 篇12

一、调查与分析

新班接手伊始, 为了解班内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文作业情况, 笔者在任教的10财管 (2) 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问题简洁明了, 针对性强, 包括日均作业完成时间、作业设计满意度、作业题型选择三个方面:

1.你每天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时间一般是 () 。

A.半小时B.一小时

C.两小时D.更多

2.你对以往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的总体评价是 () 。

A.不满意B.基本满意

C.满意

3.你最喜欢的作业题型是 () , 日常完成最多的作业题型主要是 () 。

A.抄写B.背诵

C.阅读D.写作

E.其他 (可自主填写) ________

调查采用无记名形式, 共发放问卷57份, 全部回收、有效。经整理, 资料如表1~表3所示:

分析:语文课后作业布置总量基本适宜, 学生日均完成作业时间较为合理。

分析:学生对初中阶段语文作业的评价满意度偏低, 需开展后续调研, 了解成因, 寻求对策。

分析:有26名学生选择“其他”即自选项目为最喜欢题型, 且所填内容五花八门, 各有所好;完成最多的作业题型选择中则以“抄写”为最。可见, 语文作业的常规题型 (抄、背、读、写) 并不受学生的普遍青睐。

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前缀与延伸, 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有效载体, 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 本次调查显示, 许多学生对语文作业并不欣赏, 其作业完成情况自然不容乐观。经进一步调查得知, 学生对语文作业不满意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类型单一, 偏重书本, 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 缺乏吸引力。

第二, 过于统一, 缺乏弹性, 没有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需求, 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未见其趣, 必不乐学”。面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中职语文作业总体不良的现状, 笔者联系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特点及学习需求, 结合新课改对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采用了“自助餐”式作业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内涵及意义

(一) “自助餐”式作业的内涵

所谓“自助餐”式作业, 即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客观差异,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多角度、多方位、多梯级、多层次地设计作业;学生则在此基础上, 联系实际, 自主选择并完成作业的一种学习形式。

(二) “自助餐”式作业的特点及意义

1.“自助餐”式作业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充分尊重了学生课外学习的主体性。

“自助餐”式作业蕴含的主要精神, 是积极推进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作业内容, 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 有选择性地完成课外作业,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自助餐”式作业尊重中职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情感等各方面的个性化诉求。

从整体上说, 中职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显现, 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现代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 是在保证全体学生达成基本目标的大前提下, 尊重差异、关注个性,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他们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创造条件。

3.“自助餐”式作业要求教师不断提升作业设计的能力与水平。

形式虽自由, 但宴会能否受到欢迎, 最终仍要看主人 (厨师) 的厨艺好坏。“自助餐”式作业要“花样多、营养足”, 同样需要教师科学设计“作业自助餐”的菜谱, 不断提高“厨艺”。

三、实践与探索

(一) 设计构思

“自助餐”式作业的操作精髓, 关键在于对配、选、评三个环节的把握与处理。

1. 精心配餐:

让设计更优化。作业设计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与需求, 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 就作业的内容、数量、类型、形式等进行总体规划和全面安排, 一般由设计理念、设计技巧、设计过程、设计内容等要素构成。教师作业设计的不断优化是“自助餐”式作业形式成功的重要保证。

联系中职生语文素养总体偏低, 但个体差异较为显著的基本特点, 笔者在作业设计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1) 觅趣: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 浓厚的兴趣将对其发展起到明确的定向、保持和强化的作用。激发中职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摆在中职语文教师面前的第一要务, 作业设计要紧紧围绕激趣导学这一宗旨。在实践中, 笔者坚持从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人文性以及情境的生活化三个维度综合考虑、精心安排。形式上, 除针对积累性知识的巩固所需的常规作业题型外, 增设拓展性、实践性或延伸性作业;内容上, 关注人文内涵, 营造轻松、愉悦、民主的氛围, 让不同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生活是学生学用语文的广阔舞台, 作业形式的拓展引领中职生在社会生活中增强感知、习得经验, 逐步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2) 分层: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 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从任教班级新生中考总成绩、语文单科成绩以及入学考试各区块得分情况等角度来看, 这种分化与差异十分显著。因此, 笔者在作业设计时采取适度分层策略。在满足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在作业难度、数量以及操作形式、反馈评价上加以分层, 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实”, 品尝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3) 求索:模仿和记忆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 单纯依赖就更不可取, 优秀的作业设计必须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在实践中, 笔者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与中职生自身的特点, 跳出原有的框架, 着力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实习与团队合作为主的开放性作业,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促进从知识到能力的有效迁移。如走出校门调查、观察类作业, “每日一题”等形式的自发命题式作业, 情景剧表演等类型的小组合作型作业等。

2. 自主选餐:

让作业更高质。丰富的“菜谱”和充足的“食物”, 为学生自主“选餐”提供了可能。题型有听说口头作业, 又有读写书面作业;有语言知识作业, 又有社会实践作业等。题目操作方式, 有个人独立完成题, 又有小组合作探究作业, 个人与合作类习题均分为必选和任选两部分 (课后作业) 。不同类型的作业题各有侧重, 综合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思维训练。一般情况下, 笔者从难度、题量两个角度加以控制和引导, 要求全体学生在满足作业基准分的前提下, 适度选择题目容量及难度, 完成时间控制在每日1小时左右 (作业次数与总量则根据教学进度及要求而定) 。学生一旦确定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后, 必须依靠个人或团队的力量尽力完成每一题, 这种作业的弹性选定与操作机制, 为学生每次完成作业的质量提升提供了可能。

3. 个性评餐:

让评价更科学。作业评价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发展性评价与分层量化评价两个方面。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评价其语文课外作业完成状况时, 必须坚持以激励为主的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感知, 欣赏学生的个性化成果,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在每次作业中的点滴进步。一是善于挖掘闪光点, 如一次有亮点的发言, 对某一个问题的独到见解等, 教师都应及时捕捉并予以肯定;二是鼓励独创, 除知识类习题外, 许多作业的答案并不唯一, 需要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在分层量化评价的实施过程中, 一是摒弃单一的传统评价模式,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积极的评价;二是改革量化方式, 建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的综合评价机制, 每题作业都根据难易度等事先确定分值, 一目了然;三是创设载体, 汇总评定。如对参与作业设计的学生, 每周评选一次“最佳配餐师”;根据作业完成质量状况, 每月评定个人优胜, 期末由教师评定优秀合作小组等;每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逐日累计, 期末汇总后按比例折算, 纳入学科平时成绩。

(二) 设计实例

以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我的空中楼阁》的作业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作者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自己心爱的小屋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 寄托了自己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抒发了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情怀。

基于抒情散文学习的特点与学生实际, 笔者在教学本文时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帮助和引导学生知晓文章的写作思路, 学会多角度写景状物的方法, 深刻认识小屋的美和作者的美好情怀;第二课时重点鉴赏本文诗的语言和画的结构, 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掌握文章托物言志的方法, 由小及大, 感悟文境, 努力探索散文之美。

在作业设计上, 笔者着力于前置作业与课后作业两大块内容。

1. 前置作业设计。

一方面侧重读的训练, 引导学生在学前重视文本阅读,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画面、读出见解、读出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与知识、期待与思考主动走进文本, 潜心读书, 享受乐趣;另一方面, 着力于思和品的训练, 引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不断品味、整合、思考, 这类

习题学生可自主选做, 或各小组商定合力完成。课前、课中需及时汇总疑点和难点, 作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开展导学释疑的主要依据。详见表4。

2.课后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包括必选与任选两部分, 由学生个人或团队协力完成。设计时与学生课前预习 (主要基于前置作业完成状况) 及第一课时学习的实际情况充分衔接, 同时, 适当减少知识类习题容量, 增设拓展性、人文性、开放型等选作部分习题,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与实践。详见表5。

3. 作业评价反馈。

任教班级总人数57人, 其中女生45人, 男生12人。入学初, 笔者按学生入学语文成绩与性别比例等, 将全班分成相对均衡的10个学习小组, 每小组设置组长1人。

(1) 个人操作题由学生自评与组长评定, 教师审核;团队合作题由组员共同完成, 由各组自评与教师综合评定, 得分共享。

(2) “每日一题”等学生自行设计的作业由组长分层评定, 作为附加项目 (题均分值为1~3分) 。优秀的“每日一题”汇编入库, 作为周“最佳配餐”的评选依据。

(3) 学生每次作业得分由组长分别统计, 课代表汇总留存, 一周一小评, 一月一总评, 期末折算计入每生平时成绩, 另由教师评定优秀学习团队若干。

附作业评价基准表, 详见表6。

在实践中, 教师要时刻掌控学生实际操作情况, 解读基准, 关注过程, 及时反馈, 点拨矫正。如遇到疑难问题, 教师可课堂面批或优生助批, 也可课后抽查面批、精批细改。针对每次作业,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操作中的亮点, 尽可能给予学生正面的心理暗示, 重激励, 重引导,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分享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进步。

四、反思与体会

1.有效整合。

在作业设计环节, 把作业交由学生自行设计是“自助餐”式作业自身的一大特色和有益的补充。同时,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备课组的公共资源, 实现师师间的协作, 加强资源互享。许多学校组织力量建立健全各学科课外作业题库, 可以大大减轻任课教师单独设计作业的负担, 提高工作效率。

2.综合设计。

必须兼顾知识、能力与形式, 从语文知识的学习到应用能力的培养, 内容要兼顾, 形式要多样, 过程更要适宜。“以活动替代以往简单的语文练习”, 是笔者在实践中始终坚持的做法, 如通过口语展示、精读比拼、写作竞赛等多种活动, 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 通过观察体验、调查访谈、整理讨论、汇报展示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置身于社会和自然的“大餐厅”中, 汲取养料, 历练自身。

3.积极引导。

“自助餐”式作业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基于学生兴趣。但是,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 不是为了“兴趣而兴趣”, 而是结合中职生的身心特征与语文学习的需求, 帮助他们, 唤醒他们, 指向他们身边熟悉的或生活中可遇到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学做结合, 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魏本亚, 时金芳.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马朝宏.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语文的理论武器[J].高中语文教与学, 2010 (3) .

[3]王松泉.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4]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钻机系统下一篇:口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