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及税负分析(精选4篇)
增值税转型及税负分析 篇1
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即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从商品和劳务销售额中扣除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的一种增值税,也就是说对于外购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可以从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抵扣。增值税转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利于鼓励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财政的角度来看,尽管短时间内将导致税收的减少,但是消除了重复征税,有利于税制的优化,从长远来看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从管理的角度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使非抵扣项目大为减少,征收和缴纳变得相对简单,提高了征收管理的效率。但是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于企业自制的固定资产所发生与其有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不可以抵扣的,进入了自制固定资产的成本,使得自制固定资产的成本加大,因此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外购固定资产抵减了其销项税额,使得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减少,从而可以少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企业自制和外购固定资产不仅体现在增值税的差异,还会影响到企业所得税和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因此本文拟主要从外购固定资产和自制固定资产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的税会剖析进行分析,以揭示从不同途径取得的固定资产的实质税负差异。
一、外购固定资产的税会剖析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购置物质资料的价值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在购置当期全部一次扣除。这样会使企业在增值税方面的负担减轻,因折旧基数的降低加重了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一般包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和安装调试费等。购买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其价款直接进入“固定资产”会计科目,否则进入“在建工程”会计科目,安装完毕再转入“固定资产”会计科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增值税直接进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用于抵减当期的销项税额;运输费用,只有纯运费取得运输票据可以按照7%计算抵扣进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剩下的93%纯运费和其他运杂费以及装卸费随同购买价款完全进入相应的“在建工程”会计科目或者“固定资产”会计科目;对于安装调试费如果是人工费则进入“在建工程”会计科目,而发生的材料费,购买之初就知道用于固定资产的安装用的,无论取得的是普通发票还是增值税的专用发票,将材料的购买价款和增值税全部进入“在建工程”之中,如果用的是本企业生产用材料或者购进之初不知道用于固定资产的安装的,临时改变用途的,需要将材料的成本转入“在建工程”会计科目,已经抵扣了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会计科目转入到“在建工程”会计科目,安装完毕将所有的固定资产成本由“在建工程”转入到“固定资产”之中。
[例1]2010年5月3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元;支付运杂费15000元,运杂费之中纯运费为10000元、建设基金3000元、京九分流费2000元;支付安装费42000元、安装费之中人工费20000元、动用本企业以前的原材料成本12000元;为了安装设备从新购入材料,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结算,设备于当月28日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其相应的会计处理如下:
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114300+20000+14040+11700=160040(元)
整个固定资产从购买到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所真正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700元(17000+700),因此企业可以少缴纳增值税,如果所在企业在市区,从而少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1770元[17700×(7%+3%)]。安装时无论是直接外购材料还是动用以前的企业用于生产用的材料的进项税金一律不得抵扣的,均进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二、自制固定资产的税会处理
企业自制固定资产主要成本是外购材料和所发生的人工费用,人工成本与增值税基本没有关系,只有外购材料与增值税关系紧密。外购材料如果购进时用途非常鲜明是为企业工程所用,在购进时发生的进项税额直接进入工程成本之中;如果材料购进时没明确表明是为本企业工程所用,随同材料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当购进以后改变用途时需要将原来已经抵扣过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转出进入工程成本之中。
[例2]2010年5月3日甲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一批材料用于本企业工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支付运杂费15000元,运杂费之中纯运费为10000元、建设基金3000元、京九分流费2000元,工程建造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42000元、动用本企业3月份购入的原材料成本50000元,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结算,设备于当月28日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其相应的会计处理如下:
工程建造完毕交付使用时,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58500+15000+42000+58500=174000(元)
整个工程从购买原材料、所发生运杂费、人工成本以及动用以前的材料,直到最后建造完毕交付使用所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700元(8500+8500+700)一律不得抵扣的,均进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三、外购固定资产和自制固定资产实质的税负差异分析
企业在同时可以选择自制和外购固定资产时,对于税款的考虑,不但要考虑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增值税,同时必须考虑企业所得税和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影响。外购固定资产可以将其所负担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从其销项税额中抵扣,这样进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自然会减少,相对要多交企业所得税。同时外购固定资产可以少负担由增值税派生出来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一般来讲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的固定资产基本上是机器设备类的,税法规定了其折旧年限为10年,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X,企业所得税税率为T,城建税税率为b,教育费附加为3%,折现率为i的情况下,真正外购固定资产可以少负担的税金为这样实际外购少交的税金取决于城建税税率、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X和企业所得税税率T。按照目前银行10年贷款利率基本为6%左右,该企业所在行业为市区的一般纳税企业,对于本论文所涉及的外购固定资产案例真正少负担的税金为9699元,即
外购固定资产可以减轻税负,促进企业外购固定资产,而对于自建固定资产转型前后的税负没有影响。此次增值税的转型对于自制固定资产和外购固定资产有失税负失衡。在权衡自制固定资产和外购固定资产时,不要单单考虑增值税的影响,必须要同时兼顾企业所得税和由增值税所附带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增值税转型及税负分析 篇2
增值税税负有增值税理论税负、增值税实际税负、增值税行业税负之分:
一、增值税实际税负
增值税实际税负指的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缴纳的增值税与同期实现的增值税计税收入的百分比。
二、增值税理论税负
增值税理论税负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按特定方式计算的理论增值税与同期实现的增值税计税收入的百分比,其中理论增值税是指在未考虑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和期间费用进项税额的前题下,根据产品的毛利总额或毛利率、计税销售收入结合产品的成本结构计算出来的同期应纳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理论增值税/增值税计税收入×100%
1、对于工业企业,理论增值税有如下计算公式:
理论增值税=(不含税收入-可抵扣成本)×适用税率
=[不含税收入-(不含税材料成本+不含税可抵扣制造费用)]×适用税率
=(产品毛利+对应产品生产人工成本+不可抵扣制造费用)×适用税率
2、对于商业业企业,理论增值税有如下计算公式:
理论增值税=(不含税收入-商品销售成本)×适用税率
=商品销售毛利×适用税率
公式中的增值税计税收入,仅包括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包括出口收入等增值税免税收入,因为出口收入等增值税免税收入不存在增值税税负的问题,如企业同时存在出口收入等增值税免税收入,则在计算增值税理论税负时,计税收入不含增值税免税收入,同时应剔除与增值税免税收入相对应的毛利及成本项目;
当企业的增值税应税收入项目存在不同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时,应分别计算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并将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汇总得出一个总的理论增值税,并以此来确定总体的增值税理论税负;
理论增值税税负作为一种税负考核指标,在计算时未考虑固定资产和期间费用进项税额,这是因为固定资产进项虽然对投入当期的税负影响较大,但毕竞是一次性的影响,在作为税负考核时剔除其进项税额对税负的影响,可使其与同期
没有固定资产进项税的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相比具有可比性;而期间费用进项因其在整个进项税额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故在计算本指标时,为了简化算式,节约管理成本,可忽略不计,但对于一些经营大宗商品的企业,如钢材、矿石、水泥、煤炭经销企业,由于其运杂费占期间费用的比重较大,故在对这类企业进行增值税税负考核时,要考虑运费进项对税负的影响。
三、增值税税负的决定因素
从上面关于增值税理论税负的公式来看,虽然会计帐面体现的增值税交多交少与当期销项进项的多少比对有关,但从一个较长的期间来看,决定企业交纳增值税多少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产品的毛利率,增值税税负与产品的毛利率正向相关;二是产品的成本结构,也就是产品成本中,材料和可抵扣制造费用及工资成本和不可抵扣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例构成,当材料及可抵扣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例大时,也就是工资成本和不可抵扣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例小时,所交的增值税就少,反之则所交的增值税就多。
从上述观点可以这样理解,材料和可抵扣制造费用是增值税的抵减因素,产品毛利、工资成本和不可抵扣制造费用是产生增值税的根本原因,对销售毛利和工人工资征收增值税,可以说是我国增值税的实质。
如果说增值税的实质是以销售毛利和工人工资为税基,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法理问题,世界各国公认的财政理论都是认为,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不能课及C和V部分,但是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一个不可推翻的结论,我们现行的增值税,明明白白的的确确是以产业工人的工资(可变资本V)作为税基之一,这就说明了,我们现行的增值税的税基已经超出了社会剩余产品的范围,看来我国教科书上的财政分配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才对。
正因为增值税的交多交少与产品的毛利率和产品的成本结构相关,故在企业实务中才有三种关于增值税逃税方法,一是虚开进项发票或虚增材料成本,整体提高材料成本占整过产品成本的比重,既逃增值税又偷逃企业所得税;二是在虚增材料成本的同时,虚减工资及不可抵扣制造费用;三是采取进价加成或售价降低的方法去增大材料成本或降低毛利。
我们在进行审计和稽查作业时,如果一个企业的毛利太低,或其工人的工资造得比实际工资水平要低得多时,或其帐上工人人数比实际人数少得多时,这个
企业很有可能是在帐面动手脚偷逃增值税。
四、增值税理论税负与增值税实际税负的差异分析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与企业实际申报表体现的增值税实际税负之间通常有很大的出入,这主要是增值税的应纳税额及实际税负与其期初留抵进项、本期进项到位程度及进项税额转出,本期销项多少有关,增值税理论税负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是一个固定值,而实际税负脱离理论税负上下变动通常有如下的原因:
1、当企业期初留抵进项与期初存货余额所应包含的进项税额不比对时,会对本期增值税的税负产生影响,如期初留抵进项税额大于期初存货应包含的进项税额,则会降低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因为其留抵进项有一部分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存货存在,该部分进项税额不产生相应的销项税额,必然占用其他存货销售的销项税额;如期初留抵进项税额小于期初存货应包含的进项税额,如期初存货在本期实现销售,则会提升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因为期初存货中有一部分没有进项税额,而又因其实现销售而产生销项税额;
2、上期有较大暂估入库商品,已在上期销售,而进项发票在本期收到并抵扣,则该会计事项会降低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因为本期该部分进项参与抵扣,但却由于不存在与之对应的存货存在,从而不产生相应的销项税额;
3、当本期已销商品,由于未及时取得进项发票而在会计上做暂估入库处理,由于该商品已产生销项税额,因为进项发票未到没有进项税额抵扣发生,故会提升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
4、当本期采购之存货未完全实现销售,但其进项已全额抵扣,从帐面上的体现是存货库存越来越大,进项与销项不配比,如进货60吨,销货40吨,其中进货20吨的进项会抵减销货40吨所产生的毛利的销项,会产生零税负或低税负,此时也会降低增值税实际税负率;
如新办工商企业,存货增加会吃进进项,进而会造成税负低下或零税负,即是如此。
5、本期销售数额大于与销售数额对应的采购数额,则会提升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比如进货60吨,但销货80吨,其中多销货之20吨货物会提升增值税实际税负率。
6、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商品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虽从一般纳税人处采购商品,但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是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从而使企业多交增值税,进而提升增值税实际税负率。
7、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抵扣进项也会降低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如工业企业成立第一年由于大量购置并抵扣固定资产进项,会形成低税负或零税负,即是如此。
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分析研究,首先要考虑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其次要考虑期初期末的暂估应付款金额,要考虑企业同期是否有固定资产抵扣因素,最后还要考虑企业期初期末的进项留抵数额。
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考核应从一个较长的期间进行取数比对,从短期来看,不能单纯以申报税负率高低作为纳税评估的依据。
当一个企业在某期的税负率较高,而其帐面毛利率较低时,该企业可能运用成本变动法偷漏增值税,而当期体现的增值税税负高,是因为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变动造成,并非其遵守税法所致;当一个企业在某期的税负率较低,而其帐面毛利率正常时,则该企业可能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帐面体现的是库存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如其帐面所体现的存货确实存在,那么该企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属于守法经营的企业,如果帐面库存已不存在,有两种情况,一是产成品或库存商品帐多实少,则可能商品已销售因未收到营业款项未及时开发票,二是原材料包装物的帐多实少,则企业可能有虚开进项的嫌疑;如果其帐面库存不大,则应调查企业是否有上期已销售未到发票,税款已在上期缴纳,上期作暂估应付款处理,而进项发票在本期收到并抵扣进项税额从而降低本期增值税税负率。
在对企业进行增值税税负分析时,要将理论税负与实际税负结合起来考虑,企业当期的实际税负较低时,要分析其理论税负是否到位,同时还要考虑当期是否有固定资产或本篇四所述的相关事项出现。
增值税实际税负率高而毛利低,属于理论税负小于实际税负,尽管其实际税负可能正常,但由于其毛利太低,有成本不实的嫌疑,应该进行调查,不要被其表面现象迷惑;对于当期增值税税负率低而毛利高,属于理论税负大于实际税负,应着重调查其帐面存货是否存在,是否有推迟收入实现,是否有抵扣前期已实现
销售之存货的进项税额存在,如果其帐面列示的存货不存在,则企业可能有延期确认收入或隐匿收入的嫌疑,应对其进行实质性调查。
上述分析仅就一般情况而言,实际上也有例外的时候,用于具体案例时记得要综合运用,可不要生搬硬套,对号入座。
五、增值税行业税负
增值税行业税负就是指按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口径计算的,在一定期间,某一特定行业企业所交纳的增值税总计与增值税计税收入总计的百分比,即行业增值税的平均负担率,为了使行业税负具有可比性,最好是剔除固定资产抵扣进项对税负的影响后的行业税负平均值作为行业税负。
理论上讲,增值税行业税负应有分地区的行业税负、有全国统一的行业税负、有特定期间、特定地域的行业税负之分。
增值税行业税负是一个行业平均税负,税务机关通常假定达到或高于行业平均税负的企业即是守法经营企业,但由于我国的保本销售量价格增量边际税负达到 50%,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常都会采取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逃避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统计出来的行业平均税负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具有代表性,达到或超过平均行业税负的企业,亦未别是守法经营的企业。
增值税行业税负通常被税务机关用于对企业税收遵从度考查,税务机关常把低于行业税负一定百分点的企业作为纳税评估对象,通过对其增值税理论税负与实际税负的差异分析,进而对企业是否遵守税法进行甑别,并对评估不过关的企业移送税务稽查。
引伸名词解释:
1边际税负
从国家宏观税负的角度理解,边际税负指的是国家在一定期间的税收增加总额,与同期实现的国家GDP增加总额的百分比。
从企业财务的角度理解,边际税负指由于收入增加所产生的税收增加,与相应的收入增加额的百分比。在这里导致收入增加的因素包括价格的因素、销售数量的因素、以及经营品种的因素三个方面。
边际税负反映的是最后一单位税基所承担的税收数额,不同于平均税负,平均税负反映的是每单位的税基所承担的税收负担。
由于减免税的存在,在计算边际税时要考虑减免税的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讲,边际税负反映的是国家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的程度,边际税负是计算税收痛苦指数的重要指标。
2保本销售量价格增量边际税负
保本销售量价格增量边际税负是指:当企业处于保本销售量时,假设在销售数量不变的前题下,单纯提高销售价格所产生的税收增加额,与由于售价增加而形成的收入增加额的百分比。
假设在保本销售数量状态下,企业单纯提价增加10000元的收入,则此时会产生如下税收:
1、增值税=10000/1.17×0.17=1452.99
2、附加税费=1452.99×0.11=159.83
3、印花税=10000×0.0003=3.00
4、企所税=(10000/1.17-159.83-3.00)×0.25=8387.18×0.25=2096.05
5、分红税=(8384.18-2096.05)×0.20=1257.63
税收合计=1452.99+159.83+2096.05+1257.63=4966.5
保本销量价格增量边际税负=4966.5/10000×100%=49.665%
上述计算的比例是按现行法定税率计算得出的数字,实际上由于减免税的存在,企业实际的保本销售量价格增量边际税负要比这个比例低一点。
注:增值税率17%,企业所得税率25%,分红税率20%,附加税率11%指的是: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1%
增值税转型及税负分析 篇3
一、增值税的基本理论
增值税与传统的流转税不同,具有独特的运行机理。有着鲜明的特性与对经济产生不同影响的类型。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劳务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增值税按照对外购固定资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是指计算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除包括纳税人新创造的价值外,还包括当期计入成本的外购固定资产价款部分,即法定增值额相当于当期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理论增值额和折旧之和。收入型增值税是指对外购固定资产价款只允许扣除当期计入产品价款的折旧费部分,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相当于当期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各增值项目之和。消费型增值税是指计算增值税时,允许将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相当于纳税人当期的全部销售额扣除外购的全部生产资料价款后的余额。
增值税转型是宏观经济发展要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在保持原税负的基础上,扩大扣除范围,提高税率。对于国内产品而言,增值税转型不会增加税负:而对于进口产品来说,无论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还是消费型增值税,其计税依据都是进口总值,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不变,税率提高,税负会增加。这就大大缓解因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对国内产品的压力。并且,这种改革完全属于一国国内税制的变动,是一种公平税负的税制改革,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又是多数征收增值税国家通行的做法,完全可以被国际社会接受。
消费型增值税激励企业投资。消费型增值税相对生产型增值税而言,对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固定资产所含的税款可以从当期销项税额中予以抵扣,使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减少,相当于等量的现金流入;其次,由于固定资产原值不包含税款,每年计入生产成本提取的折旧相应减少,在销售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增加,缴纳的所得税相应增加,相当于等量的现金流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增值税对该投资方案的影响取决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数量关系。若前者大于后者,企业现金净流量增加,激励投资;若前者小于后者,企业现金净流量减少,抑制投资。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1.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影响
实施增值税转型的直接后果是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负,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条件下,由于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款不能抵扣,增加了企业的纳税负担。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情况下,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发生的当期抵扣,相对而言,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有效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可以看出,影响企业增值税实际负担率的原因有三个:法定名义税率、购进额、销售收入。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越多,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就越大,增值税实际负担率就越低,可见,增值税实际负担率与新增固定资产成反向变动关系。
2. 增值税转型前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负担比较
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为税基计算的。因此,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优惠政策后,增值税税负的降低也会带来两者的降低。
3.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影响
生产型增值税模式下的固定资产原值包含购进资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在消费型增值税模式下则不包含该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原值不同会导致企业每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也不同,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当期费用,还造成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出现差异。在不同类型的增值税制下,购买固定资产的当期,企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有所不同,在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较生产型增值税小,那么在固定资产折旧期间,消费型增值税的每期折旧额比生产型增值税低,这使得企业在折旧期间的利润增加,从而缴纳的所得税增加。
可以看出,影响企业所得税实际负担率的原因有三个:法定名义税率、企业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越多,抵扣的进项税就越大,固定资产折旧就越少,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就越小,企业所得税实际负担率就越高。可见,企业所得税实际负担率与新增固定资产成正向变动关系。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 转型前后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把当期购买的固定资产支付的税金在当期全部予以抵扣,生产型增值税要求把当期购买的固定资产支付的税金计入到固定资产价值中去。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因此,其价值变动对企业总资产的内部结构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引起资产负债表内相关项目的变动,如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等。若考虑当期进项税款的抵扣,情况有两种:一是当期该企业的销项税额足够抵扣。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企业新增的当期进项税额可全部抵扣,则转型前后,固定资产的购置、增值税的支付和缴纳等对企业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影响相同。但是转型后节约了货币资金,同时固定资产价值降低,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率相应提高。资产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来说十分有利。
二是企业销售情况不理想,造成新增的部分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当当期新增税额不能完全抵扣时,转型后较转型前,资产和负债均按照未抵扣金额减少,而净资产的变化相同。此时,为企业减轻流动资金压力的政策效果尽管不如第一种表现明显,但毕竟节约了货币资金,同时造成固定资产价值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销项税额越多,则得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多,当期获得的优惠政策就越多。
2. 转型前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直接影响: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一次性全额抵扣,导致当年利润大幅上升,但以后各年的利润不再受增值税影响。
间接影响:投资当年,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对投资的刺激力度较大,因此经营收入可能有所增长,但同时固定资产的增加导致折旧费用上升,财务费用也可能由于贷款的增加而上升,从而抵消了部分由于增值税抵扣所带来的利润上升好处。而以后各年的利润状况则主要取决于新增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与折旧和财务费用之间的关系,对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其利润在投资的最初几年不见得上升。
总的来说,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投资当年的利润可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如果投资额较大,而回收期又较长的话,则次年的利润可能由于折旧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增加幅度大于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对经营利润的影响而有所下降。可见,固定资产的不含税价格越高,折旧额越大,对净利润项目的影响就越大。
3. 转型前后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直接影响:投资当年,经营现金流由于增值税支付的大幅减少而有所上升,但以后各年的现金流不再受增值税的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投资当年,经营现金流除了受增值税抵扣影响而大幅上升外,还可能由于新增固定资产的作用而使净经营现金流入有所增加,但当年的投资现金支出一般会高于另两种增值税,融资现金流中的利息支付也会有所上升。以后各年的现金流变化,取决于新增固定资产对经营现金流的增加作用与利息支付及债务偿还所支出的融资现金流之差。
4. 转型前后对企业资产运营能力的影响
一是资产运营指标的变化。固定资产周转率是一项重要的资产运营指标。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周转率越大,资产的运营效率越高。在营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转型后固定资产减少,将使该比率上升。
二是盈利能力指标的变化。净资产报酬率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转型后净资产不变、净利润增加,因此,净资产报酬率增加。
四、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增值税转型将从整体上降低增值税纳税人的税负,提高企业利润水平,降低企业现金流出,提高固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周转能力,增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竞争力。由于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往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此时若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现金流短缺,发生财务风险。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考验。企业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应注意投资效率,尽快实现投资回报。
增值税转型及税负分析 篇4
一、增值税转型的影响
将以前的增值税进行相应的转变,将其转变成消费型,这个过程就是增值税转型。在进行改革的过程当中,企业往往会购买许多的设备,进行税额抵扣之后,就大大的减少了企业购买的成本,使其对煤炭企业的利润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和优化,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A企业购买了200万的贷款,在其中有100万是用于材料的购置上,另外100万是用于设备的购置上,总共需要缴纳的进项税额是三十四万元,在当月的销项税额有100万。(1)假使增值税是在生产型的情况下,那么A企业要缴纳83万增值税。(2)如果增值税是消费型,那么只需要上缴66万税款[1]。众所周知,煤炭企业的生产大多是劳动型为主,是依靠人力进行工作的,在我国进行增值税转型后,煤炭企业的生产模式就会发生相应的转变,由之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成另一种产业,一种以技术为主密集型产业,这样就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研究表明,在我国对增值税进行了改革后,企业所缴纳的税负在740亿左右,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增加了大约15%。这是因为在煤炭在开采到产品的转化当中,缺少进项税来进行抵扣,这样就使得煤炭企业的增值税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二、资源税改革的影响
资源税改革分为以下三点,一是改变征收方式。二是提高征收税率。三是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征收方法采用从量计征的方法,其税额大概在3元~4元这个范围内,实行了从价计征的方法后,其税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变成了其销售价格的5%至15%[2]。采用从价计征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符合我国的市场经济,因为国家的税收政策往往是依据国民经济的情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其次,体现出税收的平等原则,以及效率原则。最后资源税的改革能更好的调整资源配置,能够促进煤炭企业的结构优化。
提高煤炭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资源税率,据研究表明,资源税率如果从以前的1%增长到3%,那么煤炭企业的利润也将大大减少,大致会减少10%以上。如果根据煤炭的市场价格来算,每吨煤炭按照450元来算,那么利润就大概为50元。众所周知,煤炭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的范畴,我国提升资源税税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使用。但是,资源税改革之后,煤炭产品的成本就会有所增长,这样就会对煤炭企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那些小型的煤炭企业的生存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三、煤炭企业的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会对产品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不仅影响着产品的销售价格,还会对产品的成本价格有着一定的影响。间接税的提出,与税负转嫁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将税负用另一种方式来转嫁到其他商品或者是消费者身上。但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税负转嫁的实现较为容易,因为煤炭在市场经济上存在着垄断。
在我国的煤炭业,其税负征收方式采用的是从量计征的方法,其税额大概在3元~4元的范围内,按照目前的煤炭市场价格来看,其税负还不足1%,我们都知道煤炭企业有着巨额的利润,这种程度的税负在这里面不值一提[3]。故此,煤炭企业会采取价格上调的方式,将价格进行小范围的提升,以达到实现税负的转嫁的目的,将其转嫁给消费者。根据专家分析,国家提高资源税的征收税率,会使得煤炭企业的税负提高,那么煤炭企业就难以像之前一样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煤炭企业的利润就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我国作为煤炭资源大国,政府对增值税的转型会对煤炭企业的利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外行看来,由于煤炭的供应出现紧张的情况,那么煤炭企业的利润仍然较高。假使国家在煤炭资源税实行改革,大型的企业仍然有能力实行转嫁,但是中小煤炭企业就没有这个能力,对他们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对增值税进行适时的转型,煤炭企业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要降低购买设备的成本,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以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对于其税负可以采用提升价格的方法,以达将税负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目的。
四、结语
我国进行以下两种税制制度进行改革是我国新税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是资源税改革,第二是增值税转型,这两方面税制实行改革会对煤炭行业的产生重要的影响。煤炭企业在税负转嫁这一问题上,可以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基础上[4],在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生产率的方式来实行税负转嫁。
摘要:随着我国正在开展资源税的改革并且对增值税进行转型,那么就会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将会从新的角度来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提出要求。煤炭资源税的改革使得今后的煤炭资源税将会实行一种全新的计征方式,增值税也发生了转变,由之前的生产型变成了现在的消费型。资源税以及增值税的变化势必会对煤炭企业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来分析其对煤炭企业的主要影响,并且对煤炭企业的税负转嫁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煤炭企业,资源税改革,增值税转型,煤炭企业税负转嫁
参考文献
[1]闫剑鹏.浅谈煤炭资源税改革和增值税转型背景下煤炭企业税负转嫁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2,(23):219.
[2]张楠.浅议煤炭资源税和增值税转型后煤炭企业的税负转嫁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268.
[3]李敏.我国煤炭税费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
【增值税转型及税负分析】推荐阅读:
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分析05-29
关于增值税税负指标异常的情况说明07-04
中国增值税转型08-23
增值税的转型问题05-09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09-02
增值税转型的税务筹划07-21
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收益和生产效益产生重大影响07-25
浅谈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的财务影响10-06
增值税的征收及管理09-14
增值税条例及实施细则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