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增值税

2024-07-23

企业增值税(共12篇)

企业增值税 篇1

建筑企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改扩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服务类企业,按照我国目前的税收体制,建筑类企业主要需缴纳的税种为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征税对象为企业的营业额,而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其征税的针对对象为企业在流转增值过程中的增值额,是可以抵扣的,我国的此次税改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正逐渐波及全国,从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开始,建筑企业的改革也是箭在弦上,那么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企业有何影响,本文给出自己的分析,并为建筑企业如何应对此次税改提出自己建议。

一、建筑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影响的利弊

建筑类企业营业税改收增值税是国家税收改革的大势所趋,此次改革对于建筑类企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1、有利于建筑企业减轻税负、避免重复征税

营业税是针对企业的营业额,而增值税针对的是货物流转中的增值额,两者征收的对象不同,现行税收制度下对于建筑企业自然会难免重复征税,而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使得两条并列的税赋征收链条合为一条,减轻了建筑企业税负;通过增值税税额抵扣,减轻了建筑企业的税务负担,由于建筑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建筑企业施工设施比较多,如大型的铲土机、挖掘机,因而大部分的建筑企业中的固定资产较多,根绝我国的现行税收准则规定购买的固定资产的税金按照营业税缴纳,营业税税额是难以抵扣的,如果是按照改革后的政策规定按照增值税缴纳,则相关的进项税额就可以抵扣,减轻了建筑企业负担;而且由于建筑企业的行业特性,其所购买的建筑施工材料占建筑企业成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一般都在总的工程价款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而在建筑生产的过程中,购买的建筑材料所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全部计入了工程成本,在税改之前该部分增值税是难以抵扣的,但是在税改之后所需要缴纳的销项税额就有了对应的进项税的抵扣,减少了企业所交的税款,举例:A建筑企业施工后所得价款共计100000元,如果按照营业税缴纳,那么需要交3300元税款,而如果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按照增值税缴纳,假设施工材料款为6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七,则进项税额为10200元,税改后建筑企业所确定的增值税率为百分之十一,则要缴纳的增值税额为11000元,此时用11000-10200=800,此时只需要缴800元的增值税,比3300元的营业税少交了2500元的税款,由此可见税改一定程度上能减轻企业税务负担。

2、有利于扩大建筑企业规模,提高建筑企业层次,优化建筑企业产业结构

税改之后所带来的税负的减轻某种程度上将会刺激建筑企业扩大运营规模、提升企业质量的积极性,由于改革后固定资产这一部分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税收抵扣,会促使企业加大购买大型的固定资产等施工设施的力度,客观上促使建筑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税改也使得建筑企业在税收筹划方面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由于建筑材料在工程总成本的比例很高,所以在购买建筑材料时,企业既可以选择向一般纳税人购买,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增值税的抵扣,也可以选择向小规模纳税人或其他购买,虽然是一般增值税发票,不能抵扣,但是往往价格便宜,购买方便;另一方面可能会促使建筑企业扩大经营范围,由于根据税法规定的施工原材料的运输费用也可以以一定的比例抵扣,而建筑类企业购买建筑材料量大且频繁,为获得更多的税收抵扣,尽可能地提高企业效益,可能会促使建筑企业成立自己的运输公司,扩大企业的规模;税改为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上升空间,能使企业看到发展的希望,无疑为促使建筑企业内部改革带来的有利条件,对提高工人工资、加大研发投入、促使建筑企业的经济的转型、甚至于带动建筑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等一系列有利于提升建筑企业档次的转变带来契机。

3、建筑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可能带来的问题

首先,财务核算面临的问题,对于大型的固定资产,由于前期会计处理上已经将其以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方式将其计入生产成本,此时已经没有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发票,账务处理困难;而且建筑企业所需要原材料种类繁多,有相当一部分在购买时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会计抵扣和做账困难,加大财务工作负担;再者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处理在账务处理上大不一样,可能会给企业财务的前后衔接带来问题,且由于增值税的核算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获得以及税款的抵扣处理等,程序繁琐,给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带来一定的考验。其次增值税征收点确认不好可能会使抵扣不好实现,给企业带来损失,由于建筑企业的工作特性,一般一个工程任务的工期为半年甚至几年不等,使得改征增值税的时点不好切入,一旦切入不好,导致到期确认了收入并且确认了应交的增值税额时,却发现没有应该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甚至是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不能抵扣必然为企业带来惨重的损失。

二、面对当前的税改形势,建筑企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似乎是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认清形势,分清利弊,扬长避短,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事先做好分析,预先提出解决方案应对即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实现建筑企业自身的安全平稳过渡。

1、加强税收筹划,扬长避短

建筑企业目前应该积极认清国家改革的形势,做到未雨绸缪,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税改中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加强税收筹划,减轻自身的财务负担。由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能给企业带来税收筹划空间,建筑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税改带来的有利条件,将购买建筑材料从一般增值税纳税人购买所获得的政策上的抵扣优惠和从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价格上的优惠进行体统的核算比较,选择适合自身的购买方式,减轻企业负担;面对即将到来的税改,由于改革后购买大型固定资产可以实现税收的抵扣,所以此时建筑企业应该在是否购买大型固定资产上慎重考虑,具体是现在购买合算还是现在租赁将来再购买以实现增值税抵扣后核算做一个具体的分析,再做出决定;同时现在就开始积极寻找新的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去粗取精,因为有的建筑企业的供应链稳定,差不多就是固定的合作伙伴,但是面对此次的税改形势,就要及时获取最新的消息,尽量从税改开始试点的地方获取合作的供应商,实现抵扣优惠,以尽量减轻企业负担;同时积极分析国家政策规定,对于税率的确定、税改的切入点等要及时获取最新的消息,加以分析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筹划应对方案。

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内部管理

建筑企业要审时度势,调整产业结构,为将建筑企业由劳动密集型转为科技密集型企业而努力,由于我国建筑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劳动力成本较高,占工程总成本的比例也极高,但是人工成本是难以实现增值税抵扣,所以建筑企业应该抓住这次改革的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的投入,减少人工的投入,充分利用税改增值税抵扣的优势,合理避税,实现企业更好发展;国家通过税改是为了使得税收体制更加完善,减轻企业负担,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所以建筑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时跟上国家的改革步伐,加强内部结构的优化,综合考评各个部门绩效等,引入竞争和奖惩机制,提高工人工资,提升工人积极性,同时要提升工人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质,实现建筑企业管理体制上的日臻完善,从而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核算效率

由于建筑企业财务人员之前接触有关增值税的东西较少,因而建筑企业在税改之前必须要加强财务人员在这方面的培训工作,提高会计核算效率,为即将到来的改革做好准备。首先,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相关税法知识和增值税具体的会计上的处理要进行系统学习,在具体会计处理上适用的税率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也要有大致的了解。其次,对于此次税改的大体内容要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及时跟进国家改革政策,相关人员做好心理准备。再次,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抵扣、认证等具体环节要认真细心,因为增值税的处理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凭证,在处理上要做到细心再细心,保证相关凭证的完整,才能保证税收抵扣的最终实现。

总之,建筑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是势在必行,面对改革形势当前,建筑企业必须要积极应对,建筑企业要充分利用税改的优势,扬长避短,既要抓住机遇,又要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以实现建筑企业自身更好更快发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为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的税务征收体制、减轻税负、避免重复征税现象等问题,于2012年1月首先在上海推出了增值税改征营业税试点方案,范围涉及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并将不断深入,此次改革虽未明确将建筑业纳入试点范围,但是提出了建筑企业将适用百分之十一的增值税税率,可见建筑企业的“营改增”也是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对建筑企业在这场改革中应该如何应对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业税,增征税

参考文献

[1]胡玉兰: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对企业财务影响浅析[J].企业家天地,2011(12).

[2]戴国华:建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影响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2(3).

[3]斯小灿:建筑企业营业税宜改增值税[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1(10).

企业增值税 篇2

增值税会计培训

二0一四年一月

培训目的l

掌握增值税一般知识

l

掌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证流程

l

正确进行增值税会计核算

l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2号)

应交税费

l

三个二级科目

l

一、应交增值税

l

二、未交增值税

l

三、增值税检查调整

l

注:CAS中没有增值税检查调整

二、已交税金(一)

l

“已交税金”此栏目核算一个月内分次预缴增值税。

l

以一个月为一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十日内申报

纳税,一般不使用此科目。但辅导期一般纳税人企业超限量领购发票时,需预交部分税款,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二、已交税金(二)

l

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为一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五日内预缴税款。例:某企业10日分次缴纳增值税5万元。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费)50000

l

贷:银行存款

50000

三、减免税款

l

此栏目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的账务处理:借:本科目

贷:营业外收入

l

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l

贷:主营业务收入

l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l

贷:营业外收入

四、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一)

l

此栏目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l

生产企业以自产的货物出口,内、外销业务共同使用的原材料难以凭票退税。在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条件下,先免(出口不征销项税额)、再抵(进项抵内销),再退(未抵扣完的申报退税)。

四、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二)

l

账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例:某企业本月进项税额34000元,内外销共用原材料,当月内销销项税额13600元,外销产品离岸价200000元,退税率13%,征收率13%。

解:应退税额=200000×13%=26000元

进项税额账面余额=34000-13600=20400元。(需退税)

差额26000-20400=5600元(是以内销产品的销项税额抵减)。

四、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三)

l

免抵退增值税会计处理

l1、出口

借:应收账款

l

贷:主营业务收入

l

借:主营业务成本

l

贷:库存商品

l2、内销

借:应收账款(货币资金)

l

贷:主营业务收入

l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l3、计算应纳税额: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l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l4、申报出口免抵退税时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l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五、转出未交增值税

l

此栏核算企业月末应缴未缴增值税。

l

计算月末应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税额+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l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六、销项税额

l

起征点:对月销售额未达到规定起征点的个人纳税人,可免缴增值税。销售货物:月销售额2000-5000元;销售应税劳税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按次征收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l

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一般纳税人企业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企业

第三、计算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17%、13%、6%)

13%:粮、水、农、图

七、出口退税

l

“出口退税”记录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单证,根据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的退回的税款。若办理退税后,又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交已退增值税,用红字冲减

l

申报时,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的应退增值税。收到退税额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八、进项税额转出

l

“进项税额转出”记录外购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改变用途且不离开企业作“进项税额转出”通常如发生非正常损失,将在产品奖励给职工等。

l

例:如某企业将购进的生产用钢材用于本企业基建成本价50000元。

借:在建工程

58500

贷:原材料—钢材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0

l

例:某商场6月份因仓库保管不善,被盗4台洗衣机,成本价2000元/台。

l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9360

l

贷:库存商品

8000

l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60

进项税额转出(二)

l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其进项税额需转出,现自然灾害、火灾损失不需进项税额转出。

l

对于视同销售行为,由于有销项税额,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无需进项税额转出。

l

现固定资产修理领用外购材料,其进项税额不需转出。

l

例:如某固定资产进行修理,领外购材料32000元,进项税额5440元。借:固定资产

32000

l

贷:原材料

32000

这一点体现了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使我国从生产性增值税转型为消费性增值税

九、转出多交增值税

l

记录企业月末当月多交增值税的转出额。

l

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l

月末转出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l

交以前月份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l

余额(贷方)反映企业未交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l

增值税经税务机关检查后,应进行相应的会计调整。为此设立了此账户。

l

例:某企业12月当期销项税额236000元,进项税额247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11000元。税务机关次年对某企业进行税务检查,发现有如下两笔业务会计处理有误:

l1、12月3日捐赠产品成本价80000元,无同类产品售价。借:营业外支出80000贷:产成品80000元。

l2、12月24日为基建购材料35100元,借:在建工程3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银行存款35100

查补税款的会计处理

l1、进行会计调整

l

(1)对外捐赠应视同销售,无同类产品售价的,先组成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80000×(1+10%)×17%=14960

l

调账如下:借:营业外支出

1496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14960

l

(2)企业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l

调账如下:借:在建工程

510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5100

l2、确定企业偷税数额。

偷税数额=14960+5100=20060

应按偷税额的1倍罚款。

l3、确定应补税额

当期应补税额=23600-24700+20600=9060

l4、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2006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6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90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1000

其他应交款—税收罚款

20060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9060

其他应交款—税收罚款

20060

贷:银行存款:29120

征收率

l

小规模纳税人或一般纳税人特殊规定用征收率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征收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l

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交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旧货的规定

l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l

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70号

l

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

l

(一)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l

(二)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旧货的规定

l

(三)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l

本通知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l

第二条

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和认定以后的资格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增值税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除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外,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本办法所称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免税销售额。

l

第四条

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及新开业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对提出申请并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为其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一)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二)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

注: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

(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

(二)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l

第五条

下列纳税人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一)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

(二)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非企业性单位;

(三)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已经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l

总 理

温家宝

二○○八年十一月十日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l

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注:低税率就是:粮、水、农、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四)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准予抵扣的项目和扣除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第十五条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二)避孕药品和用具;

(三)古旧图书;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五)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六)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七)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五条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除本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外,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

本条第一款所称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是指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

本条第一款所称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六条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一)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十二条

条例第六条第一款所称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一)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

1.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

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四)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十六条

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第十七条

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所称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第十八条

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四)项所称运输费用金额,是指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包括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三十五条

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部分免税项目的范围,限定如下:

(一)第一款第(一)项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

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农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二)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古旧图书,是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三)第一款第(七)项所称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是指其他个人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第三十七条

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

增值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如下:

(一)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2000-5000

元;

(二)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

(三)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处理

l

一般纳税人企业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

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处理

l

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认证,认证相符的凭该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

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处理

l

一般纳税人企业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如果丢失前未认证,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l

一般纳税人企业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可将专用发票抵扣联作为记账凭证,专用发票抵扣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辅导期的规定

l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的通知

l

国税发[2010]40号

l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l

为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税务总局制定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l

国家税务总局

l

二○一○年四月七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

l

第五条

新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小型商贸批发企业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期限为3个月;其他一般纳税人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期限为6个月。

l

第六条

对新办小型商贸批发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在认定办法第九条第(四)款规定的《税务事项通知书》内告知纳税人对其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纳税辅导期自主管税务机关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的当月起执行;对其他一般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自稽查部门作出《税务稽查处理决定书》后40个工作日内,制作、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纳税人对其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纳税辅导期自主管税务机关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的次月起执行。

l

第七条

辅导期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抵扣联、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应当在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方可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

l

第八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辅导期纳税人实行限量限额发售专用发票。

l

(一)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小型商贸批发企业,领购专用发票的最高开票限额不得超过十万元;其他一般纳税人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应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重新核定。

l

(二)辅导期纳税人专用发票的领购实行按次限量控制,主管税务机关可根据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核定每次专用发票的供应数量,但每次发售专用发票数量不得超过25份。

l

辅导期纳税人领购的专用发票未使用完而再次领购的,主管税务机关发售专用发票的份数不得超过核定的每次领购专用发票份数与未使用完的专用发票份数的差额。

l

第九条

辅导期纳税人一个月内多次领购专用发票的,应从当月第二次领购专用发票起,按照上一次已领购并开具的专用发票销售额的3%预缴增值税,未预缴增值税的,主管税务机关不得向其发售专用发票。

l

预缴增值税时,纳税人应提供已领购并开具的专用发票记账联,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其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计算应预缴的增值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

l

第十一条

辅导期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增设“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尚未交叉稽核比对的专用发票抵扣联、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以下简称增值税抵扣凭证)注明或者计算的进项税额。

l

辅导期纳税人取得增值税抵扣凭证后,借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贷记相关科目。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经核实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红字贷记相关科目。

l

第十二条

主管税务机关定期接收交叉稽核比对结果,通过《稽核结果导出工具》导出发票明细数据及《稽核结果通知书》并告知辅导期纳税人。

l

辅导期纳税人根据交叉稽核比对结果相符的增值税抵扣凭证本期数据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未收到交叉稽核比对结果的增值税抵扣凭证留待下期抵扣。

思考题:

一、增值税分析控制法的原理及稽查应用对企业有何影响?

二、国家税务总局怎样对增值税纳税评估?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篇3

一、增值税转型解读

(一)固定资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包括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但不包括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纳入抵扣范围。纳税人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2009年1月1日以后实际发生,并取得2009年1 月1 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或者依据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的增值税税额。这里所称的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二)将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从13% 恢复到17%

金属矿采选产品,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包括除金属矿采选产品以外的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煤炭和盐等。

(三)调整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由原来的工业6%、商业4%统一降低至3%。同时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也做了相应调整,标准为: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 万元以下(含)的;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自然人)继续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而非企业性单位和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四)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停止执行

此外对纳税人申报期限、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管理以及废旧物资增值税优惠政策等规定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凸现减税效应。

1、一般纳税人享受减税优惠。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受益对象是一般纳税人,由于固定资产进项税允许抵扣而使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显著下降。

2、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降低。其征收率统一为3%,按照销售额统一征收,这将普遍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增值税转型。增值税转型不仅直接减轻了增值税负担,而且对企业经营收益的影响是重大、直接和有效的。

2、增值税转型降低资产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值税转型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帮助企业保

持一种稳健的财务结构。

三、增值税转型的企业对策分析

(一)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合理科学地决策

首先,要积极关注增值税改革过程,通过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的合理安排以节约税款,在经营活动正常发展的形势下,适当增加投资,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其次,建立不同的固定资产评估体系,将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与不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可抵扣进项税额与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区分开来, 分别建立评估体系,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评估活动的正确性与前后一致性;最后,将增值税转型与企业的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等各种税收结合起来,把税收安排与财务管理两者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

(二)采购固定资产要获取扣税凭证,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对除房屋、建筑物、土地等不动产以外的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 固定资产、用于自制( 含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增值税应税劳务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进项税抵扣政策。如果购进时不能分清固定资产用途的,也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待明确购进固定资产的用途的,再最终决定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与否。

(三)采购固定资产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供货商企业

企业从一般纳税人供货商采购固定资产,能获得更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四)采购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时机的选择

当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必须考虑固定资产的购进时机。一般来说,企业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期购进固定资产,这样就可以及时实现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否则,若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大于该时期的销项税额,则购进固定资产时就会出现一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实现抵扣,从而降低固定资产抵扣的力度。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做出财务预算,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期分批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相互配合。

(五)小规模纳税人要加快商品生产与销售

与一般纳税人不同,小规模纳税人则要加快商品的生产与销售,时刻把握政策的变化,根据政策变化搞好生产经营。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征收办法,征收率统一降至3%,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小规模纳税人应抓住这个时机,加大经营规模,完善财务制度,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企业增值税 篇4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11月16日发布了《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 (财税[2001]110号) , 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 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 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而建筑业已经被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范畴, 虽然目前上海试点的营业税改增值税仅仅局限于建筑业的勘探行业, 但是通过国家和政府对税制改革的决心, 以及相关文件的发布来看, 建筑行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已经是大势所趋。建筑业改征增值税, 必将对纳税主体——施工企业的税收负担产生重要的影响。施工企业如何利用好从试点推广到在全国全行业范围内实施的这段宝贵时间来探析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 以及企业的应对策略已经成为了业界的共识。本文作者在税制改革方案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 首先从施工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主要内容出发, 就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 并就施工企业如何做好营业税改增值税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施工企业在此次税制改革中能够平稳过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有意义的借鉴。

二、施工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主要内容

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的收入全额作为征税基础的, 在施工企业中, 营业税是按照整个工程价款的收入额全额乘以建筑行业的应税税率来计算其应纳税额。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机制最大的不同表现在, 增值税纳税人是根据纳税人的不含税收入为基底来计算应交增值税的, 并且还可以获得材料费和直接费的当期进项税额的抵扣, 因此, 增值税税收机制下的税收负担不但与纳税人的营业收入有关, 还取决于纳税人在当期的成本费用中可抵扣的增值税金额。

施工企业征收营业税的税率为3%, 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规定的施工企业增值税的税率为11%, 因此, 根据上述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征收原则, 施工企业在税制改革前应交的营业税, 以及改革后应交的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税制改革前施工企业应纳营业税金额=营业收入*营业税税率=营业收入×3%

税制改革后施工企业应纳增值税金额=施工企业不含税收入×增值税税率—当期进项税额

=[营业收入/ (1+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税率—当期进项税额

=[营业收入/ (1+11%) ]×11%—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是指施工单位同期外购项目 (主要指材料费与直接费) 已纳税额, 以所取得的外购项目的增值税发票为依据。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分析

1.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施工企业流转税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主要作用在对企业流转税税负的影响上, 为简化分析, 本文假定: (1) 仅考虑进项税额对应的税率为基本税率17%的情况; (2)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 企业向消费者收取的价格不变, 即服务收入不变, 用字母a表示; (3) 仅考虑城市建设维护税与教育费附加两项附加税费。

设购进支出的服务收入占比用字母k表示, 即企业外购的可抵销项税额的直接材料、直接费用、购入设备等金额所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k。 则:

施工企业按营业税征收时, 所应缴纳的营业税为:a×3%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 施工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即:当建筑业增值税税率为11%时:

增值税销项税额=a÷ (1+11%) ×11%=0.099a;

增值税进项税额= (k×a) ÷ (1 +17%) ×17%=0.145k×a;

应纳增值税=0.099a-0.145ka

另外, 城市建设维护税为7%, 教育附加税为3%, 则若令△s表示企业从营业税改增值税后施工企业流转税及其附加费的变化, 则:

s= (1+7%+3%) ×[ (0.099a-0.145ka) -0.03a ]

当k=0.476时, △s =0, 并且△s 随着k值的增大而减小。

因此, 施工企业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后, 如果k>47.6%, 即企业购进的可抵扣进项税额的直接材料和设备等所占施工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较大 (大于47.6%) 时, 营业税改增值税可使施工企业税负下降, 反之, 则税负上升。

2.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施工企业应交附加税的影响

施工企业应交的附加税主要有城建税、教育附加税等项目, 由于附加税是在流转税的征收基础上征收的, 因此, 在征收营业税时, 施工企业应交附加税=营业税×附加税率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后, 施工企业应交附加税=企业应交增值税×附加税率

所以, 税制改革对施工企业应交附加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改革前后企业应交流转税的大小, 若营业税大于增值税, 则企业应交附加税减少, 反之, 则应交附加税升高。

3.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施工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施工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税制改革前后对施工企业营业利润的影响,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规定, 在税改前后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动:

在税制改革前, 企业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税率

而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后, 企业所得税=[施工企业不含税收入- (营业成本-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附加税]× 企业所得税税率

=[ (营业收入/ (1+11%) -营业成本+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附加税) ]×企业所得税税率

4.对施工企业地材采购管理的影响

地材指的是在工程施工所耗用的砂料、石料及砖料等, 工程施工除了耗用的三大主材 (钢材、木材和水泥) 外, 地材也占很大的比重。在一般的情况下, 钢材、木材和水泥等主材主要是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 而地材则主要是施工企业自行采购。由于施工企业的项目地点多并且分布地比较广, 为了节约成本和防止运输工程中造成的损耗, 地材就往往就近采购。有很多地材生产厂家远离城镇, 地处偏远, 再加上有的地方政府对地材生产厂家和个人的监管不够, 施工企业在采购地材时往往不能及时取得发票, 或者是地材生产厂商开的是低抵扣税率和问题发票, 甚至是地材生产厂家根本就不给发票, 不少施工企业对这些问题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使得地材的采购管理成为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但是在施工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后, 如果采购地材时施工企业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是取得问题发票, 那么其购进地材的进项税额将不能在工程收入总额中抵扣, 或者取得的发票是税率的发票, 企业也就只能抵扣较低的税额, 这将增大企业的税收负担。因此, 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对地材采购的管理力度, 建立健全地材采购规范, 从正规地材生产厂家采购地材, 当厂家不能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施工企业采购人员应督促其到税务部门代开增值税发票, 这样不仅可以维护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 也有利于抑制地材生产行业的逃税漏税行为。

四、施工企业做好营业税改增值税工作的相关建议

针对营业税改增值税制度对施工企业税负影响分析结果, 笔者就施工企业如何做好应对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过程中相关工作, 以及如何在此次税制改革中能够平稳过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规范企业管理

施工企业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后, 企业的纳税手续和环节与以往相比, 要更加复杂, 计税方法和计税制度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施工企业要保证日常工作的顺畅和高效, 就必须规范企业管理, 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和相关管理制度。例如, 在进行合同管理时, 施工企业应注重在签订合同和合同条款中潜在的各种风险, 尤其是法律风险, 以确保能及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来用于进项税额的抵扣。在纳税申报管理时, 施工企业应统一编制纳税的工作流程图, 对纳税申报时间、步骤、所要的各种材料进行逐个明示, 并组织相关的财务人员、采购人员, 以及一线工人进行交流、学习和探讨, 以保证各环节能快速传递和有效衔接, 做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工作。

2.加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施工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后, 企业购进的各种机械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能够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 这样就给企业设备更新换代、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和优化资产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并且施工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 可以减少施工作业人员的数量, 减少人工费用的支出, 使进项税额可抵项目比例大大提高, 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 施工企业应注重合作伙伴的选择, 尽量同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劳务分包、专业分包公司合作, 及时取得正规增值税专用发票, 最大限度地抵扣当期税额, 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并且对于被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供应商及合作企业, 在税制改革前可考虑推迟购买固定资产和服务, 尽量从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试点行业购买设备和服务, 以抵扣相应的进项税额,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4.重视人才培养和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税制改革后对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因此, 企业首先应做好业务人员的选拔任用工作, 要切实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来选拔人才, 任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能力、工作踏实、认真负责的人员担任财务和会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和主管。其次, 要注重业务人员知识的更新, 紧跟时代步伐,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在吸取良好经验的同时, 及时掌握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新动向。并且注重其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不断提高职业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者, 不断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和思想教育, 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 树立其爱岗敬业精神。

摘要:2011年年底通过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拉开了国家税制改革的序幕, 其明确规定, 从2012年1月1日开始, 在建筑业适用增值税, 这必将对纳税主体——施工企业的税负产生深远影响。笔者通过对税制改革方案的深入分析, 结合多年来在施工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 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施工企业税赋的影响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施工企业,营业税,增值税,企业税负

参考文献

[1]戴国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影响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 2012, (03) :41~44.

关于加工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分析 篇5

在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着增值税税负偏高的情况,与制造型企业中存在的高利润率(即高增值)带来高税负不同,以加工为主的企业税负过重是有其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的。

假设有两个企业,甲企业是纯粹生产型的工业企业,而乙企业是以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两个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同样的产品,面临的外界环境完全一致。甲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为100元,成本构成为材料70元,直接人工18元,制造费用12元,该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30元,即毛利率为30%;乙企业生产同样产品,其中50元的主要原材料由客户提供,其余辅助材料由乙企业自行采购,则乙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为材料20元、直接人工18元,制造费用12元,合计共50元,假设乙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与甲企业持平,即销售价格为65元,则对这两家企业的税负情况分析如下(假设所用材料正好为当期购入且完全消耗)

甲企业:进项税额=70×17%=11.9(元)

销项税额=130×17%=22.1(元)

应纳税额=22.1-11.9=10.2(元)

税负率=10.2÷130×100%=7.85% 毛利=130-100=30(元)

乙企业:进项税额=20×17%=3.4(元)销项税额=65×17%=11.05(元)

应纳税额=11.05-3.4=7.65(元)

税负率=7.65÷65×100%=11.77% 毛利=65-50=15(元)

如果乙企业的销售额与甲企业持平,也就是说销量达到甲企业的两倍时,它的情况是这样的:

乙企业:进项税额=40×17%=6.8(元)

销项税额=130×17%=22.1(元)

应纳税额=22.1-6.8=15.3(元)

税负率=15.3÷130×100%=11.77% 毛利=130-100=30(元)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如果乙企业实现与甲企业同样的销售收入,假设为130元,同样取得30元的毛利,就需要比甲企业多缴纳15.3-10.2=5.1(元)的增值税,税收负担远远重于甲企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增值税的计算过程中,以“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作为应缴纳的税额,实际上是将销售收入高于材料成本的部分均默认为企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增值额,并对该部分增值额课税。在生产型企业中,因为材料成本占了总成本中的较大比重,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这部分成本对税负的影响并不明显,课税的所谓“增值额”与实际的增值额(即毛利)相差的金额也并不大。而在加工型企业中,由于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重较低,这两个金额之间的相差就会明显加大,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乙企业每取得130元的销售收入,实际的增值额只有30元,但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税额时,默认的增值额为130-40=90(元),它们之间的差额实际上为36元的直接人工及24元的制造费用,这样,就悄悄的增大了企业的税负。

这种情况在企业亏损的状态下,将会表现得犹为明显。假设两个企业的成本情况与上述例子完全一致,但甲企业的销售价格为98元,乙企业的销售价格为49元,则税负情况为:

甲企业:进项税额=70×17%=11.9(元)

销项税额=98×17%=16.66(元)

应纳税额=16.66-11.9=4.76(元)

税负率=4.76÷98×100%=4.86% 毛利=98-100=-2(元)

乙企业:进项税额=20×17%=3.4(元)

销项税额=49×17%=8.33(元)

应纳税额=8.33-3.4=4.93(元)

税负率=4.93÷49×100%=10.06% 毛利=49-50=-1(元)

与前面盈利时的税负率比较,甲企业的税负降低了2.99个百分点,下降明显,而乙企业的税负仅降低了1.71个百分点,两企业税负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所以,在企业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加工型企业的税收负担将被更明显的凸显出来。加工型企业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重越低,税负的压力将越大,从而也将给流动资金带来很大压力。

另外,由于加工型企业的材料采购量相对偏小,在同样产能的情况下,销售额也要远低于生产型企业,因此在采购材料时的议价能力不强,寻找正规、有规模效益的供应商的难度也要大于生产型企业,很多时候只能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作为自己的供应商,这样就更加跌入了一个政策陷阱。

浅议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篇6

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政府最大的期望是以此刺激投资者的投资欲望,增强民间投资动力。由于较之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和税负较重,所以实行增值税向消费型转变,对企业客观上也实现了减税,也就是说,企业交纳增值税时,可以将购买固定资产所含税款扣除。这样既缩小了税基,又避免了重复征税。因此,增值税转型的最大受益者,将是那些设备投资大、资本有机构成高、技术密集型企业,如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一些高科技企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实行增值税转型后,对企业的影响将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笔者认为,一、对企业而言,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对投资的刺激力度较大,因此在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一次性全额抵扣,将直接导致企业销售税金及附加的下降,使得投资当年利润大幅上升;同时由于投资的扩大,经营收入可能有所增长,但同时固定资产的增加将导致折旧费用的上升,同时也可能由于投资的扩大导致企业融资的增加而使得财务费用上升,这将抵消部分由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抵扣所带来的利润上升的好处。而以后各年的利润状况则主要取决于新增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与折旧费用、财务费用之间的关系,但如果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大,而回收期又较长的话,则次年或投资的最初几年利润可能由于折旧费用、财务费用的增加幅度大于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对经营利润的影响而有所下降。因此,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会导致企业的损益年度波动较大。二、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对投资的刺激力度,也会导致企业固定资产大量增加,致使企业资产总额增大,如果企业以负债融资来支持投资的扩大,也会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三、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当年,由于受增值税抵扣的影响会导致经营现金流量上升,但是投资当年的投资现金支出将高于生产型增值税。而且如果是以负债融资来支持固定资产投资,融资现金流中的利息支付也会有所上升。而以后的现金流量变化,将取决于投资扩大对经营现金流量的增加作用与债务偿还及利息支付的融资现金流量之差。四、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取决于固定资产回报率是否大于零,当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后,会导致企业投资决策所要求的固定资产回报率降低,从而导致可投资项目的增加。

煤炭企业增值税税负分析 篇7

一、煤炭企业的税负现状

增值税的前身是产品税, 1994年税制改革后, 产品税改为增值税。目前煤炭产品实行13%的低税率。煤炭产品属于自然赋存资源, 其用于抵扣的进项税额约为4%, 国有煤炭企业的实际税负约为9%, 税制改革后煤炭产品的实际税负就比税改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由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是以流转税纳税额为基数按比率征收, 税改后煤炭企业增值税增幅大, 企业对增值税相关税种的负担也增加了, 下面是同煤集团近年的增值税及相关税种的税负变动情况。

二、煤炭企业税负重的原因

1、增值税税率高。国家现行税制改革原则之一, 是体现公平税负, 增值税保持原流转税税负的水平。然而税制改革后, 尽管国家对煤炭产品实行13%的低税率, 但煤炭产品综合税率仍然高达7%以上, 是税制改革前税负3%的两倍还多。实行新税制后, 在煤炭收入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每年要缴纳很高的增值税和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2、增值税税基大:新增值税法规定了八项视同销售行为, 因此, 计算销项税的税基比原税制改革前扩大, 如煤炭企业内部为煤炭生产服务的缴纳营业税的单位:车队、土建公司、房产公司、工程处等年耗用自用煤量很大, 税改前企业自产自用产品、生产自用产品一律不计税, 而按新税法规定属于自产物品用于非应税项目视同销售行为计算销项税额。而且这些单位不能作进项抵扣。造成企业含税消耗成本加大。此外非生产自用煤用于公安、消防、学校、医院、敬老院、托儿所等企业办社会方面、生活福利方面, 按新税法规定视同销售。

3、可抵扣进项税项目少:煤炭产品实体构成是直接从地下开采而成, 不同于某些机械产品的实体主要由原材料加工而成, 这一特点, 造成了煤炭产品成本中, 准予抵扣的项目较其他产品少。从目前的煤炭产品构成看, 占煤炭产品成本40%的工资性支出及占15%的折旧维持简单再生产井巷及安全费用均不能抵扣。

4、从小规模和个体业主处购进的煤矿生产用材料如充填沙, 支护木材, 石子, 黏土, 草袋, 荆笆等, 因没有这些物资的增值税发票, 故不能抵扣进项税。

5、不能抵扣的基数大:按现行增值税税法规定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煤炭生产环境特殊艰苦, 维持简单和扩大再生产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大且服务年限短, 像煤矿井下的综采综掘设备, 其资产原值动辄上亿元, 但其法定服务年限只有7年, 由于这部分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得抵扣, 企业为此承受了沉重负担。

6、计税收入高:1997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 销售困难, 煤炭行业按用户需要, 经港口销售的国内下水煤, 以离岸价票结算。 “一票制”结算, 无形中将铁路货票中的运费、基金、中转作业费、京秦、大秦、丰沙线运费、电气化费、新路均摊费、印花税以及在煤运码头发生的港杂费都按13%计算了销项税, 而按现行税法规定, 铁路货票只按7%抵扣进项税, 并且铁路货票中只允许抵扣其中的运费、基金两项, 使运费进项税在抵扣比例和抵扣项目上两次损失。特别是通过港口装船销售的煤炭产品, 其港杂费按13%计提了销项税, 其进项税不能抵扣。‘一票制’结算实际计算销项税的销售额远远高于单纯煤价收入, 由于这部分收入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很少, 使企业多交了增值税及相关税种。

7、增值税出口退税率不断下降:2003年10月, 国务院公布的动力煤和无烟煤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到11%, 2005年5月份又下降为8%, 2006年10月份出口煤退税率降为0。仅此一项影响同煤集团年增加销售成本3.5亿元。

8、企业内部管理不严, 进项税抵扣减少:部分财务和采购人员不懂税法, 没有对增值税进项税引起足够重视, 盲目从小规模纳税人处或不能抵扣的企业购进货物, 使企业不能全面取得增值税发票, 人为造成企业税负增加, 含税消耗成本加大。

9、企业财税管理人员观念陈旧, 业务素质不高, 不能将合理税收控制运用于财税管理工作, 造成企业购销环节中, 不能选择最佳方式, 形成人为税负增加。

三、减轻煤炭企业税负的构想

煤炭企业投入大利润率低, 再加上承担如此沉重的税费, 不利于企业资本的积累, 更难以加快发展。煤炭企业作为我国主要基础能源企业, 曾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为了使国有特大型重点煤炭企业, 特别是企业集团, 加快结构调整, 尽快增强竞争力, 一方面建议国家调整煤炭行业税费政策;另一方面, 企业内部依法加强税收控制。

1、将现行的煤炭产品13%的基本税率降低为7%, 使之达到税制改革前的税负水平, 体现国家公平税负的原则。

由于增值税税率是按照整体负担率设计的, 就煤炭行业而言煤炭产品的税率等于煤炭生产环节及其以前各环节应承担的税额之和占该环节的流转额的比例。但由于煤炭行业属于资源开采行业, 煤炭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材料、配件、电力等不构成煤炭产品的实体, 因而煤炭生产以前各环节应承担的税额比重是极低的, 煤炭企业因此负担了沉重的税负。为体现国家公平税负的原则, 建议将现行煤炭产品13%的基本税率降低为7%, 使之达到税制改革前的税负水平。

2、尽快改革现有的增值税制, 由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实行彻底的购进抵扣法, 扩大抵扣范围。

生产型增值税的课税依据即包括消费资料, 也包括生产资料, 对全社会来讲相当于生产的固定资产和各种消费产品的生产总值, 这种类型的增值税对资本有机构成低的行业或劳动密集型生产是有利的, 但它存在着对固定资产重复征税的严重弊端, 就煤炭行业而言, 由于其固定资产投资较大, 资产的服务年限短, 成本构成中固定资产折旧的比例相对较大, 煤炭行业因此背负了沉重的税负, 税改的十年煤炭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建议尽快改革现有的增值税制, 由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或选择煤炭行业作为消费型增值税改革的试点。

3、将铁路运费、港杂费的全部项目按7%的抵扣率抵扣。

煤炭产品属于散装货物, 煤炭产品的运输主要依托铁路运输和海运, 铁路运费和港杂费约占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 而铁路运费中只有运费和基金可以抵扣, 港杂费全部不能抵扣, 这无疑加重了煤炭企业的负担。建议将铁路运费、港杂费的全部项目按7%的抵扣率抵扣。

4、保持原税基不变, 继续保留对煤炭企业内部自产自用产品不计税政策。由于大型煤炭企业内部分工较细, 并实行内部独立核算, 其内部的营业税单位, 主要还是为煤炭生产服务, 这些部门使用局内自产产品属于局法人项下生产自用, 不能视为销售计税。对企业办社会的非生产自用, 也不能视同销售计税。目前由于煤炭企业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的进展较慢, 企业不仅为社会负担了这笔费用, 还因此多承担了税负, 这是不符合公平税负原则的。

此外, 企业除了要争取国家的税收调控政策外, 在企业内部还要依法加强税收控制, 通过依法合理的税收控制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1、对外销售应以企业获取最大利益为目标, 在结算方式上最好采取‘钱货两讫’‘预收货款‘银行承兑汇票’等结算方式, 避免‘提前’纳税。

2、局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之间销售货物, 其售价不能高于市场价, 保证局内自产自用产品不增值不增税, 防止内部单位之间相互抬高产品价格, 加大成本消耗等弊病。

3、对企业财税管理和供应采购人员, 加强税法知识培训教育, 强调增值税进项额的重要性, 对企业可以进行抵扣税的经济行为, 必须及时取得合法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入账, 避免遗漏和拖延抵扣。

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浅析 篇8

关键词:税务筹划,节税点,时间

一、增值税税务筹划的内涵

增值税税收筹划作为企业整体税收筹划的组成部分,在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市场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增值税税收筹划是有效利用国家增值税税制经济宏观调控特点下开展的合法性活动,是一个以企业(公司)为主体开展的综合系统财务过程。本文根据对税收筹划概念的表述,结合我国现行增值税制的特点,对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概念的归纳为:增值税税收筹划是企业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增值税法大的前提下,依据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充分利用现行增值税税法中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其各项活动进行巧妙安排,达到少缴增值税或不缴增值税的税收筹划目的。

二、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的浅析

1、利用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进行税收筹划

增值税纳税人类别的选择可以通过一般纳税人的节税点分析,即通过纳税人销售额增值率是否超过节税点来决定。一般来说增值率高的企业,一般纳税人税负较重,适宜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反之,则选择作为一般纳税人税负较轻。因此,企业可以采取增值率判别法等方法加以选择,增值率判断法可分为两种:一般纳税人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节税点判断法和一般纳税人含税销售额增值率节税点判断法。

(1)一般纳税人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节税点判断法。假定纳税人的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为Z1,不含税销售额为S,不含税购进额为P,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率为17%和13%,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Z1=(S-P)/S*100%。

一般纳税人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S*Z1*17%(1)

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S*3%(2)

当(1)=(2)时,增值率就是节税点的增值率,经计算Z=0.1765。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增值税税率为13%的纳税人不含税销售额的增值税节税点,经计算,在不同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下节税点的增值率如图1 所示。

(2)一般纳税人含税销售额增值率节税点判断法。同理可以计算出增值税税率为13%的纳税人含税销售额的增值税节税点,经计算,在不同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下节税点的增值率如图2 所示。

2、通过利用货币时间价值带来的税收筹划

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与未来的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要节省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不消费而改在未来消费。

【案例分析】现销售服装有两种销售方案。

方案一:设甲、乙、丙三个独立核算的子公司,彼此间存在着购销关系:甲企业生产的布料作为乙企业生产服装的材料,而乙企业生产的服装提供给丙企业销售。经调查测算,甲企业提供的布料市场价格每米50 元,乙企业以每件100 元提供给丙企业,丙企业以200 元价格向市场出售。预计甲企业生产每单位原材料会涉及5 元进项税额,并预计年销售量为1000 米(以上价格均不含税)。甲企业年应纳增值税:50*1000*17%-5*1000=3500 元。乙企业年应纳增值税:100*1000*17%-50*1000*17%=8500 元。丙企业年应纳增值税:200*1000*17%-100*1000*17%=17000 元。三企业年应纳增值税合计:3500+8500+17000=29000 元。

方案二:设立一综合性公司,公司设立甲、乙、丙三部门。基于上述市场调查材料,可以求出该企业大致年应纳增值税额为:200*1000*17%-5*1000=29000(元)。在方案一中,甲企业生产出的布料,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出售给企业乙,这时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乙企业销售给丙企业又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而如果直接采用方案二,则这笔业务是在企业内的甲部门转向乙部门,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虽然这笔税款迟早要缴纳,而且数额也不会变化,但迟缴的税款其实用价值小于早缴纳的税款。而且推迟纳税时间,这对于资金比较紧张的企业来说是相当于从税务机关那里争取到了一笔无息贷款,会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从而增强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

3、延迟缴纳增值税时间的税收筹划

《增值税暂行条例》(2009 年)明确规定了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应当承担纳税义务的起始时间。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并不是税款缴纳的时间,这说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与税款缴纳的时间是有差异的。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收而节税的税务筹划方法有如下两点。

一是将缴纳税款的时间延后。税法规定当纳税期限正好是节假日时,纳税最终期限可以顺延,因此可以利用顺延的规定来延期纳税。二是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认。根据增值税相关法律的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必须自该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180 天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未在规定时间认证和申报抵扣进项税款以后不许抵扣。因此,商业企业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税务筹划:第一,在签订采购合同时,与供货商协议采用赊购的方式或分期付款的方式,以尽可能延缓货币资金流出的时间,取得货币资金时间价值。第二,与供应商协商尽可能早地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使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间提前,减少当期增值税义务。

【案例分析】甲公司和乙公司双方签订协议,协议约定,甲公司委托乙公司代销一批服装。甲公司于2013 年1 月1 日发出服装,2013 年12 月1 日收到乙公司的代销清单和全部贷款234万元。甲公司是按月缴纳增值税的企业。

按政策规定,由于收到代销清单时间已超出180 天的期限范围,因此甲公司应当在发出代销货物满180 天的当天计算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即2013 年6 月29 日计算增值税,应纳增值税:234÷(1+17%)*17%=34(万元)。并且甲公司应当在7 月15 日之前缴纳34 万元的增值税,如有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后再缴纳。而在未收到资金的情况下,被要求纳税,这很显然增加了甲公司的税收负担。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我们可以在发出货物179 天之时,即2013 年6 月28 日,要求乙公司退还代销的服装,然后在2013 年6 月29 日与乙公司重新办理代销货物手续。通过上述安排,甲公司就可以在实际收到代销清单及234 万元的贷款时计算34 万元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并于2013 年1 月15 日之前缴纳34 万元的增值税。

三、结语

刍议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对策 篇9

关键词: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问题,对策

一、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的现状分析

增值税的类型应属于由生产者或销售者缴纳, 由购买者或消费者最终承担的可转嫁的“间接税”。目前, 我国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方式是:“将购进货物时所支付的增值税税额确认为进项税额, 不计入存货成本;将销售货物时收取的增值税税额确认为销项税额, 不计入销售收入。”也就是说, 企业不再将增值税的税费涵盖在销售价格内, 而是将税款和价款明确划分开。可见, 从企业会计处理方式来看, 增值税还属于“价外税”。可见, 我国现行的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不但偏离规范的会计核算准则, 也制约着正常的纳税申报和纳税检查。因此, 现行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方式亟待改进。

二、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 存货成本构成不一致, 缺乏统一标准进行比较

在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中, 如果买方是一般纳税人, 卖方也是一般纳税人时, 买方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并能够形成税法规定的可以进行全额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但是, 根据税法有关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卖方是小规模纳税人, 买方只能获得增值税普通发票而无法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此时买方不得将其货物成本中形成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进行全额抵扣。这就形成买方从不同渠道进货, 其存货成本构成不一致。这样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时就会缺乏统一的标准进行存货成本比较。

(二) 增值税会计处理违背税法规定的进项税额抵扣要求

实务中, 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常常违背税法规定的可以进行全额抵扣的进项税额的相关规定。现行增值税抵扣制度通常采取“货到扣税法”或者“款到扣税法”。具体说就是, 工业性质的企业只有在购入货物验收合格入库之后才能进行增值税抵扣申报;而商业性质的企业只有在购入货物完成货款支付后才能进行增值税抵扣申报。这样就会导致很多企业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之后不能及时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申报工作。不少企业为了减缩不必要的资金链环节, 铤而走险的进行各种违法违规的增值税会计处理行为。

(三) 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在涉及坏账损失方面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

坏账损失是每个企业销售环节无法抚平的伤痛。但现行税法对此确实存在制度缺陷——如果企业的坏账部分涉及到需要代扣代缴增值税销货方销项税额时, 这部分费用支出不会因企业已经遭受坏账损失而获得任何抵免。换言之, 一旦企业遭受的坏账损失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代扣代缴时, 企业会面临同时丧失货款销售金额和增值税销项税额代扣代缴部分的金额。这无疑是制度缺陷给企业造成的雪上加霜。

(四) 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确认原则不一致

按照现行税法规定, 销项税额确认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 进项税额确认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可见, 税法针对企业的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确认原则是完全不一致的。这种不同原则下的制度设计无疑给企业权衡其承担的增值税税负的合理性问题带来巨大的困难。企业无法确定其承担的增值税税负是否合理, 就会连锁反应的导致企业无法确定其应缴纳的增值税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改进措施

(一) 对于存货成本构成不一致的改进措施

增值税本来具有“税价分离”特点。但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差异是导致企业存在成本构成不一致的根源所在。对此, 笔者建议:在增值税普通发票上面增设“增值税成本”科目。这个性质上属于“成本类”的科目专门用于核算在增值税普通发票当中无法抵扣的进项税额, 在企业处理存货成本时可以按照比例转结方式将其计入相关的会计科目。这样就可以实现存货成本构成方面的整齐划一, 为企业准确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提供便利条件。

(二) 对于增值税会计处理违背进项税额抵扣要求的改进措施

为了克服企业出于自身考虑违法违规处理进项税额的问题, 笔者建议:可以在税法和会计准则容忍的范围之内, 暂时设定一个会计科目作为过渡性处理尚未具备完全抵扣条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出于财务制度及时性的要求和对企业自身资金需求的考虑, 我们应当允许有这样一个暂时的过渡性科目去处理尚未具备完全抵扣条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具体的操作层面, 无非是将尚未具备完全抵扣条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先行放置于“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 待条件具备之后再将上述进项税额最终归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科目。

(三) 对于企业坏账损失方面涉及的增值税制度缺陷的改进措施

企业的坏账损失本就是影响其健康有序发展的痼疾。如果不改进现行的坏账损失仍要承担增值税销项税额代扣代缴的做法, 那么我国增值税制度的缺陷终将会成为桎梏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为此, 笔者建议:税务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允许企业将其坏账损失中已经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抵扣或退还。

(四) 对于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确认原则不一致的改进措施

企业应当统一增值税税基。具体而言, 企业在增值税会计处理时应当将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确认原则统一规定为“收付实现制”。具体而言, 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按照如下方法操作:“当企业购进货物时, 没有支付货款对应的进项额部分先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待转进项税额) 科目核算, 实际支付时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科目;销售货物时, 没有收到货款对应的销项税额部分先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待转销项税额) 科目核算, 实际收到时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

参考文献

[1]樊友彪:《刍议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模式》, 载《会计之友》, 2008年第7期, 第48页。[1]樊友彪:《刍议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模式》, 载《会计之友》, 2008年第7期, 第48页。

企业增值税日常纳税筹划 篇10

下面我从企业日常经营环节对增值税进行纳税筹划:

一、采购环节纳税筹划

采购环节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该环节的纳税筹划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进项税额抵扣的筹划。增值税进项税款抵扣的时间规定为,工业企业为货物验收入库时可申报抵扣;商业企业为支付货款后才可申报抵扣。其纳税筹划做法是:及时掌握进销项的比重,如果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工业企业应及时组织进货,并及时办理材料验收入库;商业企业应及时付清货款。这样可以加大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减少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达到推迟纳税的目的。

2购货运费的筹划。《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输费用,以及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但随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采购时应予以考虑以下几点:①购进固定资产的运费不能抵扣增值税,而购进材料的运费则可以抵扣。②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杂费不能抵扣进项税额。③购进材料物资等发生运费、售货方名称要求与运费发票开票方名称一致,否则,购货方不能抵扣运费进项税。

二、销售环节的纳税筹划

1恰当选择兼营、混合销售行为的纳税筹划。首先,兼营销售行为:是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是指纳税人生产或销售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既销售货物又提供应税劳务。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的,要从高使用税率。例如: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月份销售钢材收入为90万元(适用税率为17%),同时经营农机收入10万元(适用税率为13%)。均为含税收入。如未分别核算:应纳税额=(90+10)/(1+17%)×17%=14.53万元。如分别核算:应纳税额=90/(1+17%)×17%+10/(1+13%)×13%=14.23万元(降低纳税成本0.3万元)其次,混合销售行为。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例如某建筑安装公司在提供安装服务的同时,还销售建筑装修材料。预期全年营业收入400万元,其中销售收入220万元,建筑安装劳务收入180万元。购买材料的进项税额23.8万元。由此设计出两种纳税方案:方案一:统一经营,按混合销售纳税。应纳税额=400×17%-23.8=44.2万元。方案二:分开经营,另设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就销售收入缴纳增值税,应纳税额=220×17%-23.8=13.6。建筑安装公司就建筑安装劳务收入缴纳营业税,应纳税额=180×3%=5.4万元。合计纳税19万元。两方案相比:混合销售实际上多纳税:44.2-19=25.2万元。应选方案二。

2销售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税法对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分别给予了严格规定,企业在对销售结算方式的筹划中,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未收到货款不开发票,这样可以达到递延税款的目的;在不能及时收到货款的情况下,采用赊销或分期收款的结算方式,避免垫付税款;尽可能采用本票、银行本票和汇兑结算方式销售产品,延迟纳税时间;折扣销售开在一张票。以上这些筹划原则实际上和购货方采购方式的筹划原则是相辅相成的,企业一定要好好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节约税收成本。

总之,在筹划企业增值税中,应当认真研读《条例》和《细则》,筹划人员要非常精确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性质、流程及当前的举措,对经营业务应如何纳税进行非常准确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筹划方案,既不能因筹划而偷逃国家税款,也不应因对税法研读不足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现金流出。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和各项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依法纳税逐渐被大多数企业所认识和重视。增值税作为一个重要的税种,其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在企业税收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前提下,介绍了目前常见的一些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法。

关键词:增值税,纳税筹划,结算方式,进项税

参考文献

[1]袁华明:《增值税纳税筹划》.清华大学,2004

[2]李延萍、陆艳华、毛红:《浅议税收筹划[J]北方经贸》,2003,(07).

[3]王静思:《谈现代企业税收筹划》,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3卷(第1期)

[4]董岩:《企业纳税筹划方法研究》.沈阳工业大学,2004.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篇11

摘要: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己成为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增值税的内涵及运行机理,并提出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值税转型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财政收入影响;财务决策影响;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作为增值税转型等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有着深厚的现代税收理论根基。其对企业财务决策影响表现在:

一、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我国经济以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而上市公司经营收益能力和生产效率却逐年下降,二者形成强烈反差。要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考虑从制度供给方面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值税转型可以通过建筑投资和设备投资的差异性税收政策,购建由投资总量增长模式向技术增长模式转变的制度激励机制。

二、对企业筹资的影响

筹资决策的关键是要在借款与权益资金之间做出选择。由于借款利息的固定不变,不因企业盈利的增加而增加,也不因企业盈利的减少而减少,在投资报酬率高于利率时,企业应该多借款,可以提高权益资金的报酬率;如果投资报酬率等于利率时,则筹资结构对权益资金的报酬率没有影响;如果投资报酬率小于利率时,则多借款反而会降低权益资金的报酬率。增值税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会提高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筹资结构中,可以适当增加借款的比重。

三、对企业收益及其分配的影响

第一,增值税制的变化,不仅使大量采购设备、固定资产投入很高的行业受益,也使那些重型设备制造行业受益,其受益程度取决于增值税变化对其下游行业的投资刺激力度。

第二,增值税制的变化对国家税收的影响会在相当程度上被所得税的增加所抵扣。而且,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力度越大,上游设备制造商的利润率越高,国家实际增加的则政负担就越小。

第三,增值税制的变化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会增加全社会的价值创造。通过以上对增值税转型后给企业则务状况、经营成果带来得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会对企业财务产生良性影响,特别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有明显的“减负”作用。但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减负”效果也不尽相同。

四、对策

为解决增值税转型给企业财务决策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企业财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按现行会计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1)企业购进不符合进项税额抵扣范围的固定资产,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仍然作为固定资产成本入账,借记“固定资产——含增值税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利目。

(2)企业购进符合进项税额抵扣范围的固定资产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不得作为固定资产成本入账,而应增加企业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科目。

(3)企业购进的符合进项税额抵扣范围的固定资产如改变用途,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对外投资或个人消费等,则应将其“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记入相应利目,借记“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2.建立两套固定资产价值重估体系

为解决增值税转型给企业资本运作带来的不便,保证固定资产重新估价的正确性,对含增值税和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应分别建立其价值重估体系。在进行固定资产价值重估时,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评估价应以含税固定资产价值为参考系,而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评估价应以不含税固定资产价值为参考系。这样,既可使各类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前后保持一致,也能避免了因选用不同的价值参考系而导致固定资产重估价值偏高,进而虚增企业资本公积等负面影响。

3.会计信息披露应说明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随着增值税转型试点范围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增值税转型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程度也会不断加大。对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却很难自行分析。为提高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客观性、可比性,客观上要求企业披露会计信息时,应将增值税转型对其资产计价影响数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利润变化数在报表附注中作详尽说明。

参考文献:

[1]朱建:浅议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现代企业,2006.

[2]胡勇:浅析增伯税转型及对投资的影响[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7.

[3]冯小卫:完善生产型增值税[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

[4]刘晴伊:论我国增值税转型[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5]杨旋:国增值悦转型的会计学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7(12).

[6]潘忠:值税征收模式转变的会计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8(7).

谈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 篇12

一、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一) 税收筹划是在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前提下充分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要求。

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是税法的规定, 同时纳税人也享有特定的权利, 纳税人通过纳税筹划行驶自己合法的权利获得利益最大化。

(二) 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符合国家税收政策, 不违反税法规定的条件下, 企业通过对经营决策的安排, 通过筹划行为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给纳税人带来直接经济利益。

(三) 税收筹划是企业应对国际化竞争趋势的必然选择。

从税法来看, 企业的纳税依据不仅有国内税法, 还有来源国的税法, 以及政府之间的税收协定, 企业税收筹划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四) 税收筹划是企业产权清晰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企业产权更加明确、清晰, 税收筹划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税收筹划对于节约税收成本, 增加税收利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不同销售方式下增值税的筹划分析

(一) 折扣销售。

折扣销售是指销售方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 因购货方购买数量大或金额大在商品标价上直接给予的扣除。所以又称商业折扣, 是先折扣后销售。折扣销售仅限于货物的价格折扣, 实物折扣不得从销售折扣中扣除。实物折扣视同销售货物中的赠送他人征收增值税。

(二) 销售折扣。

销售折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金折扣, 是销售方为了鼓励购货方尽快付款, 而协议答应给购货方的一种折扣优惠。通常采用2/10、1/20、N/30等符号表示。在税务处理上, 计税依据为不扣除销售折扣的销售额, 销售折扣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三) 销售折让。

销售折让是指在货物售出后, 由于其品种、质量、性能等方面的原因, 销售方同意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减让。税法规定销售折让计税依据为扣除折让后的销售额。

案列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率为17%, 2015年销售货物一批收入为100万元, 企业采取以下3种方案。方案一:企业规定销售额满100万元, 可以折扣10%;方案二:企业规定2/10, 1/20, N/30, 假设购货方10天内付款;方案三:产品销售后, 由于质量问题给予10%的折扣。

筹划分析:方案1:如果该企业将折扣额和销售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则应纳增值税额=90×17%=15.3万元, 如果公司没有将折扣额和销售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 则应纳增值税额=100×17%=17万元。所以对于折扣销售, 企业应将折扣额和销售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减少应纳增值税额1.7万元;方案2: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00×17%=17万元, 因购货方10天内付款, 企业计入财务费用2万元。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修改合同将销售折扣改为折扣销售, 减少应纳税额1.7万元;方案3:公司应纳增值税额=90×17%=15.3万元, 公司减少应纳税额1.7万元。前提条件是需由购货方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 企业根据申请单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减少销项税额1.7万元, 所以双方签订合同时应加以注明。

(四) 混合销售。

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企业的同一项销售行为即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营业税的应税劳务, 而且提供应税劳务的目的是直接为了销售而提供的, 两者之间是从属的关系。税法规定, 对混合销售的税务处理方法是: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以及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 并兼营非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 视为销售货物, 应当征收增值税, 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 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 不征收增值税。

案例2某公司是一家销售、安装空调的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率17%, 营业税率3%, 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 该公司设计了两种方案。 (1) 公司即销售空调, 又负责安装空调。2015年销售空调300万元, 同时安装空调收取安装费用117万, 并开具普通发票。公司购进空调200万元,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公司应交增值税= (300+117/1.17) ×0.17-200×0.17=34万元; (2) 公司只销售空调, 2015年销售300万元, 购进空调200万元, 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 公司成立一家安装公司负责安装空调, 收取安装费117万元并开具普通发票。应交增值税= (300-200) ×0.17=17万元, 应交营业税=117×3%=3.51万元, 合计应纳税额=20.51万元, 方案2的税额小于方案1的税额。故选择方案2。

三、利用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分析

企业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销售货物,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 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在纳税义务时间确定上, 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 在应收货款一时无法收回或部分收回的情况下, 企业应选择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 避免直接收款方式。因为直接收款方式无论货款是否收到, 必须在提货单移交并办理索要销售额的凭据当日计提增值税额。企业完全可以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 推迟增值税纳税时间, 延迟履行纳税义务。

案列3某公司2015年发生销售业务共计20万元 (不含税) , 货物已发出, 货款分3笔收回, 一笔业务10万元货款已收到, 一笔业务5万元一年后收回, 一笔业务5万元2年后收回。

筹划分析:1、如果公司全部采取直接收款方式, 计税依据为当月全部销售额, 这就导致公司要提前上交增值税;2、对于没收到的两笔应收账款, 公司在货款结算中分别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 公司则能够延迟缴纳税款, 又不违反税法规定, 达到延迟纳税的目的。一笔:5×17%=0.85万元 (1年后) ;另一笔:5×17%=0.85万元 (2年后) 。因此, 企业通过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可以达到推迟纳税的效果, 同时也能为企业节约流动资金。

四、代销方式纳税筹划分析

代销方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收取手续费代销, 委托方根据代销商品数量向受托方给付一定手续费, 实际售价由委托方决定;另一种是买断代销, 就是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合同, 受托方按照合同规定缴纳货款给委托方, 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行决定, 价差由受托方所得。所以, 企业在进行代销时, 可以对两种代销方式应缴纳的增值税款进行核算, 选择合适的代销方式以减轻企业增值税纳税负担。

案列4某生产小洗衣机的小厂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适用税率3%, 该小洗衣机厂为了在某市洗衣机销售市场打开销路, 委托一家超市代销其产品, 该超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税率17%, 由于该小洗衣机厂为小规模纳税人, 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超市通过向税务师事务所咨询, 将超市的一节柜台出租给小洗衣机厂可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方案1:小洗衣机厂以每台200元的含税价格委托超市代销, 超市再以每台300元的含税价格对外出售, 其进销差价作为代销手续费。超市预计每年销售1, 000台。

小洗衣机厂应纳增值税额=1000×200/ (1+3%) ×3%=5825.24元

小洗衣机厂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5825.24× (7%+3%) =582.52元

小洗衣机厂利润=1000×200/ (1+3%) -582.52=193592.24元

超市应纳增值税=1000×300/ (1+17%) ×17%-0=43589.74元

超市应纳城市维护建设费及教育费附加=43589.74× (7%+3%) =4358.97元

超市利润=1000×300/ (1+17%) -1000×200-4358.97=52051.29元

方案2:小洗衣机厂与超市签订租赁合同, 小洗衣机厂直接在超市销售, 超市以进销差价:1000×300/ (1+17%) -1000×200=56410.26元作为租赁费收取, 超市只需缴纳营业税, 不需缴纳增值税。

小洗衣机厂应纳增值税额=1000×300/ (1+3%) ×3%=8737.86元

小洗衣机厂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8737.86× (7%+3%) =873.79元

小洗衣机厂利润=1000×300/ (1+3%) -873.79-56410.6=233977.75元

超市应纳营业税56410.6×5%=2820.53元

超市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2820.53× (7%+3%) =282.05元, 超市的总税负=2820.53+282.05=3102.58元

超市利润=56410.6-3102.58=53308.02元

分析:方案2超市、小洗衣机厂的利润分别为53, 308.02元、23, 3977.75元, 大于方案1超市、小洗衣机的利润52, 051.29元、193, 592.24元, 因此应该选择方案2。

通过对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的筹划, 企业可以少缴纳增值税或推迟缴纳税款, 以减轻企业负担。由于纳税筹划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涉及多个方面。在现实中, 企业只有遵循税收法律法规, 国家税收政策,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企业各个方面以及其他税种的税负效应, 进行总体筹划, 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使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会芳.不同销售方式下的增值税纳税筹划[J], 财会研究, 2011.

[2]乔媛.浅析针对货款结算方式的增值税税收筹划[J], 中国商贸, 2013.

上一篇:农民工职业技能下一篇:求参数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