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值税转型

2024-08-23

中国增值税转型(共12篇)

中国增值税转型 篇1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背景

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根据税基宽窄不同,增值税可分为消费型、收入型、生产型三种。按国际惯例,在计算增值额时,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在销项税额中抵扣;收入型增值税仅允许扣除当期转移到产品价值中的那部分固定资产;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任何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中国1994年正式推行增值税以来,出于对投资过热、通货膨胀和财政资金紧张等因素的考虑,一直沿用生产型增值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生产型增值税弊端逐步显露。2004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八大行业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改革。随后相继在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中的八个行业、内蒙古东部五个市(盟)和汶川地震灾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

实践表明试点转型改革是成功的,为全面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以东北地区为例,试点转型政策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效果明显,起到了鼓励机器设备投资、加快技术更新改造作用。至2007年底,东北和中部转型试点地区新增设备进项税额244亿元,累计抵减欠缴增值税额和退给企业增值税额186亿元。

二、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

1. 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存在弊端。 (1)征税范围偏窄,有失公平竞争。中国增值税范围是对所有销售货物或进口货物以及加工修理装配劳务征收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建筑安装业、劳务服务业等行业不征收增值税。(2)抵扣范围偏窄,不利于企业增加投资,影响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现行生产型增值税仅限于抵扣外购货物与部分劳务所支付的进项税额,对包括机器设备在内的外购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税额不允许抵扣。(3)税率设计偏高,重复课税加重企业税收负担。国际上消费型增值税税率大体在8%~20%之间,中国生产型增值税税率为17%,换算成消费型增值税应在23%,税负明显过高。东三省是中国老工业基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问题突出,但生产型增值税沉重税负使得企业有心技改、无钱纳税,抑制了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已纳税金一次性抵扣,就能极大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刺激经济增长。例如,企业投资100万购置固定资产,生产型增值税下这项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成本共计117万;消费型增值税下17万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成本变成100万,降低了14.53%(17/117=14.53%),固定资产折旧相应降低14.53%,企业利润将增加14.53%。按照现行25%企业所得税计算,净利润增加10.89%(14.53%*(1%~25%))。税改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企业增加的净利润相当于现行会计期间公司设备折旧额的10.89%。可见,增值税改革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再生产和市场竞争能力。(4)增加出口产品成本,削弱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限制了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由于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有免税规定,对内资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额不得抵扣,这样不利于国内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严重挫伤了企业进口先进设备的积极性,使内资企业在国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本国工业的发展壮大。(5)加大税收征管成本,扣税凭证不规范。生产型增值税必须将可抵扣的购进货物和劳务与不可抵扣的购进货物和劳务分开。

2. 去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中国选择这时候实行增值税全面转型,是因为它的减税效应,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将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是国务院把增值税全面转型作为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之一。

三、增值税转型改革内容

(1) 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计算抵扣,当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可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并采取规范的抵扣办法,不再采用试点地区的退税办法。(2)购进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不得抵扣进项税额。(3)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同时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从13%恢复到17%。(4)为平衡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调低增值税征收率,分别从6%和4%降低为3%。

四、增值税转型改革意义

(1)提高企业的投资热情,有利于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增值税转型后,可使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得到更多进项税额的抵扣,获得更多的减税收入,从而刺激企业改进技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2)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产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企业不愿意更新设备,许多老化陈旧的设备维修率高,造成生产率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增值税转型后,有利于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提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增值税转型后,增加出口退税,降低出口产品成本,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贸易,推进整体经济发展。(4)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平等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采用消费型增值税,中国增值税转型改革更符合国际惯例,有助于平等地参与国际竞争,主动融入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去。

五、增值税转型风险分析

(1)增值税转型会使税基减少,必然带来税收收入的大幅减少。增值税是中国主体税种,是中国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值税转型实施,企业存量和新购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数量巨大,甚至可能出现销项税额不足抵扣的窘况,引起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和结构变化,因此增值税转型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弥补财政收入缺口问题。据中国税制专家高培勇推测:“东北六行业的增值税转型试点如果实施到位,政府将少征税150亿元,如果在全国实施,全国减少财政收入大约在800亿元~1 500亿元。”所以增值税转型在全国铺开,将对财政收入产生巨大冲击。(2)增值税转型加大对资金的需求,易诱发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中国目前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托于外延再生产的扩大,增值税转型必然刺激资本密集型产业设备更新和投资扩张,引发一定程度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产生通货膨胀的危险。(3)增值税转型难以解决固定资产存量问题。因为对存量固定资产进项税不予抵扣的话,就会出现新购固定资产和存量固定资产抵扣的衔接不畅,不利于新旧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和企业资产兼并重组战略的有效实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宁愿购进新的固定资产也不愿意走资产兼并重组的道路。而老企业也会通过变卖方式将存量固定资产转为新购进固定资产,从而获得进项税的抵扣。(4)增值税转型产生就业压力。目前中国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大量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岗位大多是餐饮、商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原先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相对抑制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但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将刺激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所需工作人员相应减少,造成更多人员下岗,产生更大就业压力,影响社会安定稳定。

六、完善增值税转型的建议

(1)逐步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中国今年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转型,只不过扩大抵扣范围。因为允许抵扣的只是外购固定资产中的设备部分,而不动产部分所交纳的营业税不能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建议创造条件逐步将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列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可先将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电通信和销售不动产四大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适当调整增值税中央和地方的分享比例,推动增值税完全转型。(2)实行固定资产抵扣的过渡措施。东北增值税改革试点对财政收入的冲击很大,今年全国实行增值税转型可以考虑采取先对固定资产的部分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政策,以后再逐年提高抵扣比例,直到全额抵扣。对投资过热的行业,国家可以暂不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从而有利于保持财政经济的稳定。(3)对固定资产存量问题可以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比如对在实行新的消费型增值税以前五年购置的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额可以分年(如五年)按比例进行部分抵扣。对抵扣期限长短可灵活规定。从中国经济状况看,抵扣时间可以较发达国家长一些,对财政收入影响较小。第一年可以抵扣20%,逐年提高10%,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予抵扣的弊端。(4)做好税制结构配套改革工作。增值税作为中国最大流转税税种,是中国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弥补财政收入缺口,国家在税制改革中一方面考虑降低流转税的比重,提高所得税的比重;另一方面考虑开征新的税种,如燃料税、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环境保护税、资本利得税等,完善税种结构,促进财政收入增长。(5)针对增值税转型造成人员下岗失业,社会稳定受到影响。可以考虑出台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优惠政策,缓解就业压力。(6)强化计算机征管力度。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加强计算机稽查,提高征管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别是税务部门应重视和加强计算机的征管、稽查,进一步加快“金税工程”建设,早日实现税务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林佩銮.关于中国增值税转型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08, (7) :45-46.

[2]张景辉.论增值税转型的潜在风险及权宜对策[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45-46.

[3]雷鸿.中国增值税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路径选择[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8) :286-287.

[4]于佳, 张林冯.关于增值税改革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 2009, (2) :213-214.

[5]彭欣欣.完善中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1) :196-197.

[6]赵丽敏, 范晓宏.关于对增值税转型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6) :216-217.

中国增值税转型 篇2

关键字:增值税转型 实例研究 经济转型升级

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其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将消除我国当前生产型增值税制产生的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在维持现行税率不变的前提下,是一项重大的减税政策。

增值税转型改革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1994年的税制改革,基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在增值税类型问题上,选择了生产型的增值税。然而生产型的增值税在运行的十几年间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设备更新,产生了税负不公,不利于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等不足之处。发展中国家成功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经验的情况下,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提出对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建议。增值税转型改革背景

对于增值税改革转型经济影响方面,国内众多学者依据自己考察的侧重点的不同

[4] 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增值税转型改革作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黄潇雨针对增值税

转型的主要内容出发,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预测了增值税转型对某市的影响。[ 3]洪嘉祥面对慈溪市工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8]邓入心通过论述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问题,收入型增值税在我过不可行,进一步说明消费型增值税是我过增值税转型的现实选择。[9]钱海权,程娟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对企业财务活动,企业财务报表以及转型后企业应注意的事项发表了个人的观点。本文通过一些简易的计算,借鉴前人的工作成果浅析了宁波慈溪市增值税改革与经济转型升级。

1.1 增值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经测算,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约60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约36亿元,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

共约1233亿元[1]。

1.2 调整的目的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3 调整内容

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

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

取消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

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至3%;

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1];

1.4 调整结果

预计明年将减少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2007年国内增值税收入超过1.5万亿元)。

1.5 “转型”

目前所称的“转型”,是指由生产型增值税,改革为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是指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进项额可以进行抵扣。所以改革后,可抵扣的税额多了,企业购买设备的积极性就高,实际缴纳的税额就少了,为企业留出更多流动资金,可减轻企业困难、提高企业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此前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和其他行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分别为4%和6%,而矿产品的增值税税率,除了原油之外,其他均为13%。

1.6 行业的影响

该项改革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不一。获利较多的将是存在增值税销项且新购置设备较多的资本密集型行业。

目前,制造业、农林牧渔的部分行业、采矿业、电力生产行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软件业要缴纳销项增值税。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各行业新购置工器具设备的数据,发现橡胶制品业、印刷业等十个产业受益最为明显。

1.7 中小企业将“有效减负”

此次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由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其税负远远高于一般纳税人。目前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2]工业为6%,商业为4%。如2005年16省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平均税负为2.76%,工业为4.04%,商业为1.17%,由此可见小规模纳税人的负担比较高。现在统一调整到3%,将有效降低负担。慈溪市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慈溪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

慈溪的经济发展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经济发展比较活跃,可以用“千家万户办企业”来形容,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平均不到4户中就有1户是经商办企业的。

2、百姓富裕,小老板比较多。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500元,分别列全省县市级第一和第二。慈溪的经济发展有四大特色:一是家电[3]

之都。年产值400亿。二是轻坊基地。年产值近300亿。三是打火机世界。全世界消费者所使用的塑料打火机。四是轴承王国。是我国最大的微小型轴承出口基地[3]。

2.2 慈溪企业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慈溪市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向新兴工业化城市的跨度,初步构筑了具有慈溪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但目前区域经济持续回落,根本原因是长期累积下来的素质性和结构矛盾。一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产业高度化不足的态势。二是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市场结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冲击时间更早、范围更广、强度更大。三是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对劳动力和融资等成本上升的承受能力不如以规模企业为主的地区[4]。

2.3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慈溪市经济转型的助推作用

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从狭义的角度看,是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从广义上讲,则是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为核心的增值税税收制度的改革完善。

当前慈溪市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三大需求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拉动乏力。此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促进投资、刺激消费,从根本上刺激经济增长,促进浙江经济稳步回升。可以说,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浙江经济也是慈溪市经济破解难题、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有力推手[5]。

实施消费型增值税,首先等量的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企业资金难题,而针对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抵扣政策,更有针对性地刺激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提升技术含量,实行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目标路线新动态

3.1 自主创新是激发慈溪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在去年的“首届中国城市创新论坛”上,慈溪市跻身全国县级市自主创新综合评价榜十强行列,并荣膺“中国优秀创新城市”称号,这也是对该市自主创新工作的褒奖,也是对此系这座极具创新禀赋的城市的最好激励[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目前慈溪市创新载体初见成效,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发展 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企业主体,使之成为

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3.2 服务业领先发展

慈溪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96.7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一千六百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领先于二产1.0个百分点。新增银行金融机构7家,其中外资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村镇银行2家。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5]

在经受了近几年来宏观调控、要素制约、原材料涨价的外逼内挤多重压力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的发展理念开始发生明显改观,从过去的争土地、争资金,转向更加重视规范内部管理、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自主产权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普遍提高,涉足高新技术行业不断增多,对外合作及与国际接轨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在这方面更加领先和高度自觉。

3.2.1世博效应四大机遇,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2010年是上海世博之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2009年浙江人均GDP达到44335元(折合6490美元),表明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已势在必然。上海世博会在推动上海城市转型的同时,也给浙江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契机,我们必须适时抓住机遇、抓准契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像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布置2010年经济工作时提出的,“最大限度地利用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宝贵机遇,分享世博会结出的丰硕成果。[6]”

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之机遇。世博会使得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也为浙江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3.2.2着力抓好加快技术创新之机遇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科技是世博会永恒的魅力源泉,科学技术成就是每届世博会上令人难忘的亮点。上海世博园区内广泛使用太阳能;园区内所有的交通工具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实现零排放;世博会场馆精美、新颖、别致,且场馆内的每件产品,场馆的内外装饰、乃至布展的每个细节,都有技术创新[6]。

3.2.4着力抓好提升人的理念之机遇

每次世博会都会使人类文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世博会的举办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国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也能给国人带来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提高居民的精神素质。这些展馆无论是材质的选择,还是展品的陈列,都显现以低碳为内涵、以绿色为标志的新理念,倡导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方式要强调低消耗、低投入、低排放。通过这么多人“3天游遍全世界”的机会去看世博,相信一定会使所有人包括浙

江人民的理念有一个新的提升[7]。增值税改革转型应注意的问题

4.1 税改后的突出问题

积极推进税制改革,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浙江经济、税收、企业、行业等方方面面都生产了一定的影响。然而,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不只是为了体现减税规模,更是为了调整和完善税制结构,最宗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各项目标。

当前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固定资产抵扣范围相对狭窄。二是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三是增值税征收范围过窄[7]。

参考文献:

[1]钱宝荣.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J].政策瞭望.2010.(2)

[2]孔令辉.增值税转型对我过企业的影响[J].税制改革,2009,(2)

[3]洪嘉祥.抓住机遇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J].政策瞭望.2010.(3)

[4]黄潇雨.增值税转型对某市经济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0(1)

[5]叶余有.增值税转型政策对经济税收影响的调查—以建德为例.浙江金融

[J].2010(2)

[6]慈溪统计信息网.慈溪市统计局.上半年慈溪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预判.http:///read/20071008/24042.aspx.2007-10-08.[7]2008年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述评.2009-03-02

http:///read/read.aspx?id=25639.2009-03-02

浅议增值税转型 篇3

关键词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改革

一、增值税转型

所谓增值税转型就是将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在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所购买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不允许税前扣除;而如果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意味着这部分税金可以在税前抵扣(房产等不动产除外)。世界上采用增值税税制的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都是消费型增值税。因为它有利于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因而很受企业的欢迎。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提交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为预防出现税收漏洞,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同时,作为转型改革的配套措施,将相应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目的是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意义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完善增值税制度

1994年税制改革时,出于抑制投资膨胀,保证财政收入的考虑,采用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只能扣除属于非固定资产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的进项税额,而作为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这样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对企业设备购置的重复征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势在必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完成这一改革。自2004年7月1日起,国家首先在东北、中部等部分地区已先后实行了改革试点。2008年7月1日,国务院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东北和中部转型试点地区新增设备进项税额总计244亿元,累计抵减欠缴增值税额和退给企业增值税额186亿元。试点工作有力地推动试点地区经济发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也为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一居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同意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预算草案审查结果报告,明确提出于2009年1月1日,在全国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在接受相关采访时说:“增值税制的一大优点是能够避免生产专业化过程中的重复征税问题。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制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生产型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已征增值税,税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税基最大,但重复征税也最严重。收入型允许扣除固定资产当期折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国民收入,税基其次。消费型允许一次性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最终消费,税基最小,但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在目前世界上140多个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

国务院决定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规范和完善我国增值税制度,使税收制度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为最终完善增值税制、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5年内制定增值税法的任务创造条件。

(二)有利于企业发展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是从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其主要表现在增值税税基的缩减,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可以在销项税金中抵扣。从而避免重复征税,理顺了资本品的价格,使得企业能有效率地配置资源,有利于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有利于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据测算,此项改革财政预计将减少收入超过1200亿元。随着国家十大经济政策的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刺激投资朝新增的方向发展,帮助我国企业尽早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

(三)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利用外资

此次改革取消了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转型改革后,企业购买设备,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其进项税额均可以抵扣,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同样能得到抵扣。这样,鼓励了相关产业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设备国产化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同时,取消了外资企业的在增值税上的“超国民待遇”。有利于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

(四)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本次增值税转型改革适用对象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改革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会普遍下降。而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个体工商户),由于是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且不抵扣进项税额,其增值税负担没有因转型改革而降低。为了配合增值税装型改革。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同时考虑到中小规模纳税人混业经营十分普遍的现状,此次改革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低至3%,不再区分工业和商业设置两档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水平的大幅下调,将较大程度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进一步改善税收征管现状,为中小企业腾出更多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提供一个更加有利的条件。此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还将通过调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政策在税收上进一步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中小企业渡过当前经济困难时期,促进城乡劳动人口充分就业。

四、增值税转型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盲目投资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可以在销项税金中抵扣。很显然,有利于企业设备更新等固定资产投资。但是,企业什么时候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投资规模多大,一定要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更要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考虑,避免企业重复投资或盲目投资,真正做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避免新一轮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增值税转型改革后,矿山企业外购设备将纳入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整本税负将有所下降。尽管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适用税率恢复到了17%,但对资源开采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都应当以国际的视野从必要性、长远性、环境性等方面论证及审批,加强政府监管,对不符合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要求的投资要坚决制止。

(三)避免进一步加大中东部、西东部的发展失衡

国家“十一五”规划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本身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实力的雄厚在一定程度上远远高于中、西部,在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优惠政策惠及全国企业的时候,东部企业的设备改造、技术更新、企业自主创新和利用外资及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势必将进一步走在中、西部的前面。我们认为,国家在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时候,可以在增值税率、征税起点等方面给中、西部企业以更大的优惠政策,避免进一步加大中东部、西东部的发展失衡。

浅议中国增值税转型的影响 篇4

2008年11月5日, 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标志着我国增值税改革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必将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 不仅体现了在短期内致力于缓解企业压力、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 也意味着我国税收体制进一步完善, 是构建和谐社会、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

1 增值税转型的含义

增值税转型即是将我国先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 其主要表现在增值税税基的缩减, 其核心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可以在销项税金中抵扣。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短期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 长期可以刺激投资, 提振内需, 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 配合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

2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对货物和劳务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前提下, 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 增值税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 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2009年1月1日起, 全国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计算抵扣。 (2) 购进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不得抵扣进项税。 (3) 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4) 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为3%。 (5) 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从13%恢复到17%。

3 增值税转型的原因

中国选择在这一时期进行增值税转型, 是由不同方面的原因共同影响的。首先, 有效增强本土产品国际竞争力。此次改革在全面推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同时还相应取消了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不仅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 也使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增值税减免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为中外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长期来看,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势必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核心能力提升以及产品走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挥重要作用。其次, 多年试点积累的经验也为增值税转型提供了平台, 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全面转型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再次, 减税效应保护企业渡过“寒冬”。目前,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 我国部分企业尤其是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企业, 面临严重的资金困难甚至濒临破产危机。如此大规模减税政策的出台, 无疑为此类企业减轻了纳税负担, 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帮助受金融危机较为严重的企业渡过短期困难。最后, 近年来,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宏观经济降温为其提供了改革时机。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 由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 促使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财政收入仍保持“旱涝保收”的良好态势。数据显示, 截至2008年10月底, 全国财政收入54275.81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2.6%, 远超年初制定的预算收入全年增长14%的目标。财政收入的稳固攀升, 成为增值税全面转型的有力保障。

4 增值税转型产生的影响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 2007年国内增值税收入超过1.5万亿元, 约占全年税收收入的31%, 增值税转型将直接减少财政收入。以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计算, 增值税如果全面转型减少的财政收入占2007年全年财政收入5.92%。与市场普遍预期的税收减少规模不同, 通过测算, 可以认为如果政府在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 将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约4400亿元。虽然增值税转型会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 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带来一定的压力, 但是我们仍要看到这样的改革是利大于弊的。主要表现在:

4.1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 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增值税转型改革, 允许企业抵扣其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 将消除我国当前生产型增值税制产生的重复征税因素, 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 在维持现行税率不变的前提下, 是一项重大的减税政策。由于它可避免企业设备购置的重复征税, 有利于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 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缓势头, 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 金融危机正在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在这种形势下, 适时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 对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2 有利于加速设备更新, 推动技术进步。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企业在计税时, 可以将购置固定资产和其他材料时向销售商所支付的增值税款 (进项税额) 一次性全部扣除。它的使用可以彻底消除阶梯或流转税重复征收的各种弊端, 可以将增值税对投资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有利于加速设备更新, 推动技术进步。

4.3 能更好地创造均衡税负的环境。

对固定资产投资大、物化劳动消耗大的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 可以将购置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增值税与购进原材料一样进行一次性全部抵扣, 能创造均衡的税负环境, 有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

4.4 更加符合国际惯例。

从国际上的增值税实践来看, 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普遍都选择消费型增值税。欧共体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发展中国家也大部分采用消费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只是个别国家采用。因此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顺利与国际接轨, 减少贸易摩擦, 促进中外企业间的正常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4.5 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征管效率。

消费型增值税采用统一的购进扣税法, 外购项目所包含的税金, 可以一次性全部扣除, 有利于对发票进行管理, 简化了计税核算的程序, 避免了生产型增值税计税核算时, 区分允许抵扣和不允许抵扣项的繁重工作量, 同时大大减少税务机关的检查和监督工作, 降低了征纳成本, 提高了纳税效率和征管效率。

4.6 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可以对出口产品实现全额退税, 保证了出口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 提高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对国内产品扩大扣除范围, 减小了计税依据的总额, 降低了税负, 能够有效缓解与进口产品的竞争压力。

4.7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完善增值税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 增值税制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其中, 消费型允许一次性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 税基相当于最终消费, 税基最小, 但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因此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规范和完善我国增值税制度, 使税收制度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并为最终完善增值税制创造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的各项税务政策和经济政策都会不断的完善, 不断的健全, 并且更好的建立起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不断的朝着我们繁荣、富强的目标而努力前进。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自2009年1月1日起, 我国开始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这意味着增值税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过渡。这样的改革意味着我国不论是对国内经济还是对国际经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增值税转型的内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从而在理论上初步分析增值税转型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内容,原因,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政策解读“的相关内容.

[2]孙浩轩, 孙乐:《增值税转型改革意义何在》.载于《产权导刊》.

优化税制,实现增值税转型 篇5

一、现行增值税存在的弊端

(一)重复征税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对当期购入固定资产的已征税款不允许抵扣,从而使这部分税款资本化,分期进入产品成本中,成为其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产品以含税价格销售到以后的生产经营环节时,再增值、再征税,形成重复征税。而且产品流通次数越多,重复征税就越多。

(二)不利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的产品将广泛走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为鼓励产品出口,我国还采取“征多少、退多少,彻底退税“的原则。但由于是执行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已征税款进入成本后,不仅导致出口产品的价格提升,而且出口退税也不彻底。另外由于无形资产不属于增值税范围,对那些知识产权含量高的产品,其产品中所含的营业税不在出口退税范围之内,这样也加大了出口产品的成本,不利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三)不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由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的已征税款,这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税负重于有机构成低的企业。如能源、化工等基础工业,其固定资产投资大,原材料消耗比重小,因而能抵扣的税款比重小,企业税收负担重;而一些加工、零售业,由于固定资产比重小,能抵扣税款的原材料比重大,因而企业税负相对轻。这样不仅对加工业的扩张起了诱导作用,而且抑制了我国本应鼓励优先发展的基础行业,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进程,不符合我国目前的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二、增值税需要转型

增值税按着税基的宽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的主要差别在于对购进固定资产已征税款的抵扣上,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收入型允许抵扣当期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的一部分已征税款;消费型对固定资产已征税款允许一次抵扣。由于抵扣方式和时间上的不同,三种类型增值税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历史的选择

1994年税制改革时,我国选择生产型增值税主要基于当时的经济发展环境。首先,由于当时的投资体制还不完善,经济发展有些过热,非理性投资引起了投资膨胀,采用生产性增值税有助于抑制投资膨胀,同时为实现我国经济“软着陆”奠定了一定的制度基础。其次,由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已征税款,也就限制了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发展,有利于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企业迅速扩大,这可以解决当时一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为缓解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再次,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大于收入型和消费型增值税的税基,因此实施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取得。

(二)增值税需要转型

相对于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缺陷及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迫切要求,生产型增值税已完成了历史使命。我们认为实现转型是历史的必然,关键在于目标类型的选择。实行收入型增值税从某种意义讲比较容易为纳税人所接受,同时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不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征税问题,不符合增值税立税本意。而且实行收入型增值税会给增值税管理带来难度:一是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复杂,就目前的征管水平,很难准确核定出折旧,从而增加了征管难度;二是会动摇增值税凭票扣税这个基础,给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带来更大的问题。

因此,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具体情况,选择消费型增值税则是一个鼓励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政策取向。所谓消费型增值税,是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扣除当期因生产产品或劳务而外购的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的已征税款,同时允许一次性抵扣当期外购固定资产的已征税款。

如果实施消费型增值税,首先,将彻底消除重复征税的可能,而且使固定资产一部分投入能提前得到补偿,这有利于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充分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其次,有利于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实现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真正的公平税负、平等竞争;再次,有利于进出口贸易,在进口环节上,如果国内产品销售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可使国内产品的税负轻于进口产品,从而抑制进口。在出口环节上,消费型增值税能够实现全面抵扣已征税款,符合终点课税原则,最容易保证足额退税。

目前世界上凡征收增值税的国家,大部分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因此,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还将有利于国际上发达国家增值税制度接轨,使我国经济和税收进一步国际化,对外资和先进技术更具有吸引力,最终达到提高我国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实施消费型增值税,既是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我国增值税的必然选择。

三、弥补转型中的损失

尽管消费型增值税是增值税改革的终极目标,但是由于其税基小于生产型增值税,因此增值税转型必将对一段时间内的财政收入带来负面影响。为了较好的发挥转型的积极作用,可以采取如下积极政策。

(一)进一步扩大征收范围

我国现行增值税把性质上属于生产过程或生产过程延伸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邮电通讯业等排除在增值税征收范围之外,这不符合增值税普遍性原则和中性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不断上升,而且在许多领域,与商品销售紧密相关,相互渗透。比如建筑安装业既提供大量劳务,其中有包容大量的实物销售;交通运输业更是与商品采购、销售活动密不可分。因此,把征收范围扩大到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运输业、建筑业和邮电业,既是社会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可保证增值税管理“链条”的完整性,有利于抑制利用增值税间隙偷逃税款行为发生。同时可以抵减转型中由于税基小,使财政收入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限定抵扣范围

对固定资产已征税款的抵扣可以做一些限定。如对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部分),在投入使用时,方可抵扣税款。如果已征税数额较大,可以核定分期抵扣。而对其他则应分别限定其抵扣范围。首先,可以暂时把新增固定资产中的不动产部分,排除在抵扣范围之外,因为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对技术进步及创新的激励作用不如机器设备。其次,新增非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按着税法规定不属于抵扣范围,也应排除在外。这样,也可以减少转型对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

(三)进口产品全面征税、出口产品全额退税

改变现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与关税同步减免的政策,实施进口产品全面征税。这是因为作为国税的增值税等与作为国境税的关税,在性质、功能作用和征税的要求上,均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加入WTO后,关税率要不断下降,在进口环节对进口产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与对国内产品征收的同样税种,更能保持本国产品与进口产品之间税负相同,以利于公平竞争。改变过去对进口的大部分产品减免税或不征税的政策,除某些特殊情况外,应全面征税,这样可以一定程度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要用足WTO规则允许出口退税的条款,对出口产品的产销全过程已征的增值税,实施全部彻底的退税。

减收、增收因素相抵,特别是随着转型带来的经济发展,税源扩大,消费型增值税将不会导致财政收过量减少,而且还可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增收。

经济决定税制,税制反作用于经济,税制必须与经济发展

相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对增值税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应以消费型增值税作为进一步改革的目标,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使增值税税制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国庆,WTO与我国税制的改革[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3).

[2] 刘容.不同类型增值税效应及转型分析[J].天府新论,,(6).

增值税转型企业受益知多少 篇6

刘老板经营着一家电力机柜和电缆金属桥架的加工生产小型企业。他这两天心情很好,因为他的公司增值税的征收率将由工业企业的6%降为3%。以今年公司的销售额近100万元计算,一下子可少缴税3万多元,等于一年多赚了3万多元,这种美事实在是难得。

他感叹,小规模纳税人做的都是小本生意,以前每笔生意不管有没有赚钱,只要一开发票,就要按发票票面金额的6%交增值税,而且还要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一些自己也搞不清楚的什么城建税、教育附加费等。

一年里辛辛苦苦的,到头来也就只能挣个十来万元。如果碰到这两年钢材价格大涨大跌,那就要赔死了。现在又面临全球经济衰退,生意都撑不下去了。这次国家下大力气扶持中小型工业企业,企业负担将大大减轻了,从而可腾出更多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提交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像刘老板就是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的受益人。

设备直接抵扣更受益

所谓增值税转型,是将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后,企业新购进(包括捐赠和实物投资)的固定资产、用于自制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融资租赁获得固定资产及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予以抵扣。

如何抵扣,抵扣多少,是企业获益的关键。因此,在增值税转型消息刚发布时,纳税人最关注的问题是可以抵扣的固定资产范围包括哪些?是采取“增量抵扣”的办法还是采取直接抵扣的办法?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与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6省26城市和内蒙古5市盟所实施的改革试点办法相比,此次全国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明确,企业新购进设备所含进项税额不再采用退税办法,而是采取规范的抵扣办法,企业购进设备和原材料一样,按正常办法直接抵扣其进项税额。

据了解,此前在中部六省试点增值税转型时,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金的抵扣采取了先征后退、增量抵扣的办法。增量抵扣是指纳税人当年新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金,只能在纳税人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增值税税额中抵扣,没有新增增值税税额的,不允许抵扣。而直接抵扣办法与此不同,纳税人当年新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金,可以抵扣其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抵扣不完的结转以后年度抵扣。

比如,假定某企业的纳税人2009年购进机器设备,取得进项税金1000万元,其当年在未抵扣机器设备进项税金的前提下,应缴纳的增值税为2000万元,2008年其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1500万元。如果采取增量抵扣的方式,该企业2009年新增的增值税税额为500万元,企业1000万元的机器设备进项税金只能抵扣500万元,企业应缴纳1500万元的增值税。如果采取直接抵扣的办法,1000万元的机器设备进项税金全部可以抵扣,企业只需缴纳1000万元的增值税。

取消增量抵扣,采取规范的直接抵扣的办法,使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金的抵扣办法与购进原材料的抵扣办法相同,方便了征纳双方的操作。因为不管是先征后退,还是增量抵扣,都要占用企业资金。同时,企业还要为了通过相关审批而耗用不少人力。现在实行购进设备直接抵扣的办法,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占用时间,减少了涉税程序,企业受益会更加明显。

企业可以受益多少

那么,在实行新的增值税税收政策之后,企业的税负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

上海某精密电子厂的钟总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其为扩大生产规模拟购入德国产注塑机15台,机器价值400万元,增值税68万元。假设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十年,十年后残值为0,所得税税率为25%(暂不计每年变动)。

在原来的增值税模式下,由于购入设备时不允许抵扣增值税,会计处理是增加固定资产468万元。在该设备的十年寿命里,每年计提的折旧为46.8万元。该折旧冲减利润,每年可以少缴所得税46.8×25%=11.7万元,折算成年金现值为11.7×6.144(年金现值系数)=71.88万元。

总的看来,这家精密电子厂购买机器设备实际重复上缴的税款为增值税68万元,折旧抵减收入共少缴所得税71.88万元。

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后,因购入设备时的增值税允许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会计处理是增加固资400万元。在该设备的十年寿命里,每年计提的折旧40万元。该折旧额每年可少缴所得税40×25%=10万元,折算成年金现值为10×6.144(年金现值系数)=61.44万元。对于企业来讲,折旧额抵减收入共少缴所得税61.44万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对企业纳税的影响不仅涉及到增值税,还涉及到所得税。这种转变可以使企业增值税少缴68万元,但折旧抵减收入得到少缴所得税的好处却减少了7.52万元(71.88-61.44)。因此,该精密电子厂获得税收上的好处是57.56万元(68-10.44),而不是68万元。

合理选择采购时机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实施增值税转型,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对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也会产生影响。增值税税负降低了,理论上企业的税前利润会增加。但购进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抵扣后,不再进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会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从而影响企业所得税税负。

同时,一些企业还可能享受其他的一些增值税优惠、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因此,企业需要统筹考虑各项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税负影响,把税收安排与财务管理两者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及长远发展的需要,在税收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离明年1月1日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还有1个多月时间,专家提醒,在此历史性时刻,纳税人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按消费型增值税的要求开展投融资,统筹考虑企业的整体税负,合理选择购进设备时机,才能从增值税转型改革中获得最大的税收收益。

增值税转型改革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则意味着2009年1月1日后购入设备取得的进项税金可以抵扣:1月1日前购入设备取得的进项税金则不能抵扣。因此,纳税人再进行购进固定资产的投资,最好在明年1月1日后进行。

会计师事务所专家提醒,即使在明年1月1日后购入设备,也需要统筹考虑购进设备的时机。企业购入设备的进项税金也只有在其小于当期销项税金的前提下才能全部得到抵扣,否则只能结转以后月份抵扣。

论增值税转型 篇7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动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所谓增值, 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得的收入, 大于购进商品和取得劳务时所支付的金额, 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 增值税制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已征增值税, 只允许扣除用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产的价值, 如原材料、燃料等。因此, 生产型增值税的增值部分实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其税基最大, 重复征税也最严重;收入型增值税除允许扣除流动资产的价值外, 还可以扣除固定资产的当期折旧价值, 其增值部分实际上相当于国民收入, 税基小于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纳税人一次性扣除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全部价值, 实际上相当于只对消费资料征税, 而生产资料不征税。因此其税基最小, 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我国2009年1月开始实行的增值税改革, 就是将原来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 即增值税转型。

在全社会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的新形势下, 我国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旨在降低企业的税负, 促进宏观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其核心内容是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率不变的前提下, 允许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 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与以前实施的增值制度相比, 此次增值税转型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改变:

(1) 允许企业新购入的机器设备所含进项税额在销项税额中抵扣, 并明确:

①除专门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等的机器设备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外, 包括混用的机器设备在内的其他机器设备均可抵扣;②不动产在建工程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所谓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 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③根据其上位法授权, 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具体明确为应征消费税的游艇、汽车和摩托车。个人拥有的上述物品容易混入生产经营用品计算抵扣进项税, 为堵塞漏洞, 规定凡纳税人自己使用的上述物品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但如果是外购后销售的属于普通货物, 仍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2) 对企业新购设备所含进项税额采用规范的直接抵扣办法, 不再采用先征后退、增量抵扣的办法。

增量抵扣是指纳税人当年新购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 只能在纳税人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增值税额中抵扣, 没有新增增值税额的不允许抵扣。而直接抵扣办法, 纳税人当年新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 可以抵扣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抵扣不完的结转以后年度抵扣。

(3)

为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在扩大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抵扣范围、降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负担的同时, 调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把增值税的征收率分别由原来的6%和4%统一调低到3%。

(4)

与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相配套, 取消了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用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同时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2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此次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总的来说都是利好, 它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税负, 增强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 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2.1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与生产型增值税相比可以增加企业盈利。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购置设备的进项税额直接抵扣, 减少企业税收支出。虽然同时降低了新增固定资产的折旧提取额造成所得税有所增加, 但总的来说企业利润还是有所提高的。如购入价值10万元的设备, 使用寿命为10年, 预计净残值为0,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增值税税率为17%, 所得税税率为33%。在生产型增值说形式下, 企业新增固定资产11.7万元, 每年的折旧额为1.17万元, 每年可使企业少缴所得税0.386万元, 折算成年金现值为2.3724万元。在消费型增值税形式下, 企业新增固定资产10万元, 可少缴增值说1.7万元, 虽然第年折旧额为1万元, 使企业少缴所得说为0.33万元, 折算成年金现值为2.0277万元, 比生产型增值税形式下少0.3447万元 (2.3724-2.0277) , 但企业总利润还是增加了1.3553万元 (1.7-0.3447) 。

(2) 增值税转型提升设备当年的现金流量。

增值税转型最终通过降低产品销售成本, 来提高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 固定资产投资的当年, 由于企业可以少缴增值税,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由于增值税支出的大幅减少而有所上升, 但以后各年的现金流量不再受增值税转型的直接影响。同时投资当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除了受增值税抵扣的影响外, 还有可能由于新增固定资产的作用而使净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有所增加, 因当年投资固定资产对于现金支出的影响一般高于新增固定资产。而且, 受其影响, 融资现金流量中的利息支付也会有所上升。

2.2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其他方面的影响

(1) 有利于促进设备的更新改造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

在原有的增值税制度下, 高新技术企业既要承担多投固定资产的压力, 又要承担多缴税的负担,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者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 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增值税转型可使技术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得到更多进项税额的抵扣, 获得更多的减税收入, 有利于企业改进技术, 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产业改造和产业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

(2) 有利于企业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在生产型增值税条件下, 由于固定资产增值税额不能抵扣, 使许多企业不愿意更新设备, 造成设备老化、技术陈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增值税转型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企业进行投资, 更新设备、提高技术, 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 此次增值税转型中将矿产品增值税恢复到17%, 有利于矿产品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进一步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3 增值税转型下企业的应对措施

此次增值税转型总体上说对我国极大部分企业都是有利的, 但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 设备、工具类固定资产投资额比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 如橡胶制品业、印刷业和木材加工及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家俱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 因这些企业在新税制下能得到较大额度的进项税抵扣, 因此受益较为明显。而一些固定资产投入较少的企业, 如劳动密集企业、商业企业以及还没有开征增值税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受增值税转型的影响相对较小。小规模纳税人在此次增值税转型中因将税率统一降至了3%, 也能不同程度上受到制度的激励, 获取一定的利益。各不同行业、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 抓信增值税转型带来的有利时机, 采取相应措施, 促使企业长期稳步发展。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要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 进行产品更新换代, 以省下更多的资金, 增加利润, 扩大生产。同时要注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购入时机, 加强发票管理等内部管理机制, 配合增值税转型的实施以获取更大利益。 (1) 采购固定资产应尽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对除房屋、建筑物、土地等不动产以外的购进固定资产 (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 、用于自制固定资产 (含改扩建、安装) 的购进货物或增值税应税劳务, 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样才能享受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政策。如果购进时不能分清固定资产用途的, 也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待明确购进固定资产的用途后, 再最终决定是否能进行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 (2) 采购固定资产必须选择供货商的纳税人身份。在采购固定资产时, 供货商的纳税人身份有两种, 即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企业在采购固定资产时应选择一般纳税人供货商, 因为这样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进项税抵扣。 (3) 合理选择固定资产购入时机。因为当期进项税额只能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 未抵扣完的将结转至下期抵扣, 所以企业应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期购入固定资产, 以实现全额抵扣。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做出财务预算, 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分期分批进行固定资产更新, 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配合。

小规模纳税人要加快商品的生产与销售, 时刻把握政策的变化, 根据政策变化搞好生产经营。此次增值税转型中, 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至3%,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小规模纳税人可利用这些资金加大生产投入力度, 扩大经营规模, 加速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对于尚未纳入增值税征税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 按照增值税改革目标, 这些行业最终也将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因此, 这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可考虑在经营许可的范围内, 对于一些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大型不动产的投资, 尽量向后推延, 待这些行业也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后再进行投资, 这样就可以节约不少资金了。

综上所述, 增值税转型为我国企业带来了生机, 促使企业在目前经济危机, 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的新形势下, 抓信有利时机, 促进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各企业要根据政策要求, 全盘考虑, 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 抓生产与管理, 争取企业乃至全国经济的更好发展。

摘要:我国已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 这是我国税制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全社会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的形势下, 它将为启动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拉动宏观经济更上一个台阶提供必要的动力。那么, 增值税转型究竟对企业财务有何影响, 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作一简单阐述。

增值税转型的探讨 篇8

一、增值税的特点

(一) 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 即征税对象为生产、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在我国各税种中, 增值税占据重要地位, 2007年我国增值税收入超过1.5万亿元, 占税收总收入的31%。作为国家积极财政政策之一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也始终为人们所关注。

在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 企业所购买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不允许税前扣除, 只能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通过逐年计提折旧的方式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存在着对固定资产部分重复征税的问题, 即在计算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时, 只允许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的已纳税额, 不允许扣除外购的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就整个社会来看, 由于作为增值税课税对象的增值额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 所以, 称为生产型的增值税。而消费型增值税则是在计算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时, 允许在销项税额中扣除外购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就整个社会而言, 相当于只对消费资料征税, 所以, 称为消费型的增值税。我国已于2004年7月1日起将东北等地区作为消费型增值税试点, 使其减少税负, 扩大了资本投入和设备更新。

(二) 增值税实行税款抵扣制, 采用规范化的间接计算法计税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 是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为计税依据, 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分别注明不含增值税税款的价格和增值税税款, 这样使得价税分离。我国也采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进项税。企业按期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 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 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 也就是进项税额, 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 如:购买货物时支付117元 (买价100元, 税率为17%, 增值税17元) , 销售时收款351元 (销售额300元, 税率为17%, 增值税51元) , 实行税款抵扣制下, 只对其中的新增价值200元征收34元的税款。即按全部销售额300元计税为51元, 可将其在购买时支付的增值税17元扣除, 实际应交税金为34元, 逐环节征税, 逐环节扣税, 以避免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 体现了对新增价值征税的原则。税款随货物销售逐环节转移, 而最终由消费者承担全部税款。

(三) 对不同经营规模的纳税人采用不同的计税方法

现行增值税将纳税人按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是否健全与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对一般纳税人采用两档税率, 分别为17%、13%, 以简化计税方法, 公平税负;对小规模纳税人则实行简易征收的方法, 按销售额和3%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消费型增值税扩大了增值税的扣税范围, 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 允许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 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纳税人外购和自制的不动产不在扣除范围之内。为预防出现税收漏洞, 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 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 明确排除在可抵扣的设备范围之外。

同时, 作为转型改革的配套措施, 相应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 不再区分工业和商业;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三、增值税改革的目的、作用

(一) 规范税制, 避免重复征税, 降低税负

在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 存在着对固定资产部分重复征税的问题, 造成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较高。有专家测算, 税率为17%的生产型增值税, 相当于税率为23%的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在消除重复征税、健全税收制度的同时, 由于增加了进项税额的抵扣, 会使纳税人当期应缴纳的税额减少, 税收负担下降。增值税转型实际上是给企业减负, 将对企业投资产生扩大扣税范围和降低税负的双重激励作用。

(二) 鼓励资本性投资, 促进技术更新, 促进企业发展

我国于1993年年底颁布、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生产型增值税制度, 增值税在我国开征不过20年, 现在已是我国第一大税种。长期以来, 生产型增值税对确保财政收入增长与抑制投资膨胀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对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能抵扣这一要求限制了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及中国经济周期性回落的压力, 生产型增值税的问题及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 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已经刻不容缓。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增值税转型改革, 是基于为提振经济而及时做出的决定。增值税转型是鼓励企业设备更新,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增值税转型可通过避免企业设备购置的重复征税, 鼓励投资,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 扩大内需, 应对金融危机影响

国务院把增值税转型作为扩大内需, 应对金融危机的十大措施之一。全面施行增值税转型必将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利润的增加, 短期可为企业减负, 长期可刺激投资, 增值税转型对促进经济的增长, 从而拉动内需, 扩大消费, 降低金融危机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增值税转型中规定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利于促进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 这一举措振兴了我国制造业, 推动了企业设备国产化进程。购进机器设备允许抵扣进项税对制造业如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钢铁生产等行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企业, 其允许抵扣外购设备的进项税额比劳动密集型企业大, 通过扩大抵扣范围, 降低税负, 促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 相应提高消化原材料涨价成本的能力, 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会缓解物价上涨矛盾, 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积累, 扩大企业的需求。其次, 将小规模纳税人标准降低为工业年应税销售额50万元 (以前为100万元) 、商业年应税销售额80万元 (以前为180万元) , 并将以前的增值税征收率工业6%和商业4%统一调低至3%, 体现了公平税负的原则, 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产业导向性, 表明了国家扶持工业建设的决心。

(四) 增值税转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保护环境

消费型增值税为了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节能减排, 调整和完善了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政策, 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整合。如对销售再生水、提供污水处理劳务免征增值税;对销售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50%的政策;对生产原料中搀兑采矿选矿废渣、冶炼废渣、化工废渣和其他废渣达到一定比例的产品也规定了相应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同时, 为了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增值税转型中调整了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政策, 取消了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凭废旧物资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规定, 对回收单位恢复照常征税, 利废企业凭对方开具的专用发票抵扣税款, 2010年底以前对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销售再生资源缴纳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政策。进一步规范了废旧物资回收经营行业发展。

另外, 对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采选产品恢复按17%税率征税, 也有利于矿产品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进一步促进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现行消费型增值税的相关规定和系列优惠措施则体现了国家对于资源性产品的保护倾向, 有利于公平税负, 规范税制, 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体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要求, 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效果。

四、增值税转型的发展趋势

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转型, 主要针对第二产业的机器设备实施税前抵扣。随着固定资产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后, 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中所购进的机器设备的进项税, 而占比较大的厂房建筑物却不能抵扣。建造房屋、销售不动产、交通企业等服务业都属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企业建造厂房、提供运输、邮电等服务所需购进货物时缴纳的税款也不能进行税前抵扣, 同时还要对其全额收入征收相应比例的营业税。因此, 营业税对企业构成了一种成本, 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可见, 此次增值税转型并不彻底, 而增值税改革的第二步, 就是要把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全部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财政部表示, 2009年1月1日增值税转型实施后, 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 将成为增值税改革下一步的重点。这项改革一旦开展, 将消除营业税重复征收的问题。同时, 争取尽快将增值税暂行条例上升为增值税法, 规范征纳行为。

增值税转型问题刍议 篇9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其中的增值税更是占税收收入相当大的比重, 对企业来说, 增值税是企业重要的经营性支出。

所谓增值税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增值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规定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进行征税, 并按照外购的资本性货物所含的税金可以从进项税额中扣除。它是对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一直是我国税收收入最多的税种之一, 通常把增值划分为生产型、消费型、收入型三种类型。

所谓增值税转型是指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生产型和消费型增值税最大区别是:消费型增值税, 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额时, 除扣除生产原料价值以外, 还可以把外购的固定资产价款全部扣除, 也就是说, 企业外购的生产资料不计入产品增加值, 而只是对消费资料征税。而生产型增值税只能扣除属于非固定资产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的进项税额。增值税转型实质是扩大抵扣范围。

二、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

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目的, 一是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 防止财政收入滑坡;二是控制投资的规模膨胀。而从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国内外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处于战略性调整时期,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更新设备、技术进步, 产品开放的愿望强烈, 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动个人投资。所以, 在这种形势下, “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病越来越明显, 主要表现在:

1. 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由于购置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中所含增值税不能抵扣, 加重企业负担, 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 特别是对投资、入股的个人来说, 大大减少了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基础产业投资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了新技术的采用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2. 不能有效地体现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原则。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条件下,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税负低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冶金、采掘、重工业比重大的地区, 其税负明显重于加工工业发达的地区。我国事实上对外商投资企业早已实行了消费型增值税, 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税负的差别不利用企业间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出口退税是世界各国鼓励本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通用做法。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 企业出口的商品因固定资产所含的税款没有抵扣, 造成出现退税不彻底, 进而导致出口企业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水平, 削弱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影响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由于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中绝大多数都是消费型增值税, 允许将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税款内作一次性扣除, 与生产型增值税相比, 税负相对较低, 因而, 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国家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设备有免税的规定, 而内资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款如果得不到抵扣, 这就会导致内资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因没有价格优势, 而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 税负过高, 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乃至导致重复征税。所以, 采用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 不利于我国产品和外国产品的竞争。

三、推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原因

随着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已经从过去的资源约束型经济转为需求约束型经济, 拉动投资与消费, 克服通货紧缩, 已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因此, 以往那种以克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的税收政策应加以调整, 增值税转型的问题, 就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提出的。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在计税时, 把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作了一次性扣除, 税负减到了最轻。客观上起到了鼓励投资、鼓励设备更新的作用。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因为消费型增值税目的就是在鼓励消费和投资, 这样同时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消费型增值税就成为了一架推动经济增长的“马车”。而且,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 不会影响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从目前的税收形式看, 企业的各项收入都在增加, 所以各企业增值税的增长形势也比较好, 如果国家政策到位, 这种增收态势还会持续下去, 不会影响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2. 国家整体的税收收入不会减少。

实行增值税转型, 税收收入不会减少, 这是因为虽然国有企业的增值税与以前相比可能会出现暂时性减少, 但转型后企业可以减少税负, 增加利润, 导致企业所得税有所增加, 所以说, 国家整体的税收不会减少。

3. 可能增加增值税税收。

增值税期初存货抵扣政策陆续到期, 可能增加增值税税收。随着税收征管的加强和制度的完善, 特别是国家增值税计算机开票系统、网络报税系统等一系列“金税工程”的逐步到位和完善, 各种税收, 尤其是增值税收入会进一步增加。

4. 促进国家经济繁荣。

增值税转型后, 我国的投资环境更加趋好, 增值税刺激投资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从长远角度看, 对促进我国的经济繁荣会更加有利, 这样经济规模的扩大会给我国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同时,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趋好, GDP增速提高也会增加税收。

四、实行增值税转型的重大意义

第一, 从经济的角度看, 一方面,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鼓励投资, 特别是民间投资, 扩大生产规模,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

另一方面,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刺激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以带动国有经济的产业升级。生产型增值税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抑制作用, 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则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减轻企业的税负, 明显地起到鼓励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的作用。

此外, 从对行业投资的刺激上看, 消费型增值税特别有利于促进资本密集型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多) 和劳动密集型行业 (存货投资多) 投资的增长膨胀, 生产型增值税仅仅有利于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这说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既有利于促进投资增长和科技进步, 又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 这对于我国解决温饱问题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业问题的解决也是有益的。增值税转型形成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效应。

第二, 从财政的角度看,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虽然在短期内将导致税基的减少, 对财政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从长远看, 由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将刺激投资,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经济的增长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财政收入总量也会随之逐渐增长。从增值税本身看, 由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成本的下降又会为税收创造一个较长的增长期。另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的投资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非公有制投资占很大比重, 追求投资效益最大化, 将会大大地改善我国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质量, 也会带来其他诸如消费税、所得税等税种的增长, 从而形成转型初期的不同税种收入的增减互补, 形成更多税源。因此增值税的转型也将会使财政收入的质量大大提升。同时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 有利于公平内外资企业和国内外产品的税收负担。

第三, 从管理的角度看,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将使非抵扣项目大为减少, 征收和缴纳将变得相对简便易行, 从而有助于减少偷逃税行为的发生, 有利于降低税收管理成本, 提高征收管理的效率。

五、消费型增值税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1. 对营业净利润的影响。

在不同的增值税制度下, 企业固定资产的成本计价是不一样的。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制度时,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 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增值税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包括运输费用、非增值税税款、保险等) 用公式表示就是:固定资产成本=买价+增值税+其他费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时, 由于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可以抵扣, 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中就不包含增值税这一块。显然, 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框架下的固定资产 (不动产例外) 成本, 要低于生产型增值税制度条件下的固定资产成本。

从前面的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转移来看, 设备折旧的降低导致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的降低, 从而提高当期的主营业务利润及营业净利润。

(1) 采用生产型增值税计算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时, 购进机器设备时取得的进项税额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不得抵扣。

(2)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计算当月应纳增值税额时, 购进机器设备时取得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

由以上计算可知:增值税转型后, 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性增值税后, 高新技术企业减轻了很大的税收负担, 同时避免了重复征税。所以说, 增值税的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是最大的。

2. 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

(1) 直接影响:投资当年, 新增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一次性全额扣除, 导致当年利润大幅上升;但以后各年的利润不再受增值税影响。

(2) 间接影响:投资当年, 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对投资的刺激力度较大, 因此经营收入可能有所增长;但同时固定资产的增加导致折旧费用上升, 财务费用也可能由于贷款的增加而上升, 从而抵消了部分由于增值税抵扣所带来的利润上升好处。而以后各年的利润状况则主要取决于新增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与折旧和财务费用之间的关系, 对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 其利润在投资的最初几年不一定上升。

总的来说, 在消费型增值税下, 投资当年的利润可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如果投资额较大, 而回收期又较长的话, 则次年的利润可能由于折旧费和财务费用的增加幅度大于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对经营利润的影响, 而有所下降。因此, 消费型增值税下, 企业的利润表年度波动较大。

3.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总的说来, 无论是哪种增值税对资产负债表都没有直接影响, 但消费型增值税对投资的刺激力度较大, 因此, 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最多, 相应地, 如果是以贷款支持投资, 则负债率也会有所上升。

4. 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1) 直接影响:投资当年, 经营现金流量由于增值税支付的大幅减少而有所上升;但以后各年的现金流不再受增值税的直接影响。

(2) 间接影响:投资当年, 经营现金流除了受增值税抵扣影响而大幅上升外, 还可能由于新增固定资产的作用而使净经营现金流流入有所增加, 但当年的投资现金支出一般会高于另一种增值税, 融资现金流中的利息支付也会有所上升。以后各年的现金流的增加作用与利息支付及债务偿还所支出的融资现金流之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增值税转型恰逢其时 篇10

《财会学习》: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它在我国的实施执行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盖地: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增值税执行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引进试点阶段,时间划分上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1993年底。我国引进增值税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类型是生产型增值税,而且是价内计税,试点阶段实施的范围很窄,仅仅限于部分工业企业的部分工业品,由刚开始的12个品种,范围逐渐扩大,到1993年底,增值税在工业企业中的实施范围有所扩大,但仍没有在整个工业企业中实施。

第二个阶段是,1994年我国实行新的工商税制,增值税作为一个正式的税种引入到我国的税收制度中。时间是从1994年到2008年底,类型没有变化,还是生产型增值税,但是从实施范围来看,整个第二产业全部实行增值税,第三产业中从事批发零售的商品流通企业也实施增值税,计税方法由价内改为价外。在这个阶段,增值税毫无争议是我国第一大税,其占同期国家税收收入的比重基本在40%左右,最高时曾达48%。

第三个阶段就是今年开始实行增值税转型,即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在转型改革之前,进行了转型试点。2004年7月1日起,我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首先在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的八大行业进行试点,2007年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了中部六省的26个市。去年下半年,内蒙古东部5市(盟)和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先后被纳入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范围。从试点的实际效果来看,尤其是在东北三省,对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没有预期严重,并促进了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

《财会学习》:欧洲国家多数都实施消费型增值税,我国在实施增值税之初为何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与生产型增值税相比,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盖地:发展中国家的税制设计应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像我国这样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每项改革措施要保证平稳,政策变化不能太剧烈,国家财政收入需要保证稳定增长。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增值税之初一般都没有一步到位,往往都是从生产型开始实施。生产型增值税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具有保证国家及时稳定取得收入的特点,其经济效果是抑制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热、过快的时候,能起到控制经济过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当时宏观调控的政策要求。我国当时选择生产型增值税是比较务实的做法。

消费型增值税的主要特点是允许抵扣企业外购、自制设备所含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改革是个发展趋势,作为国家基本政策的税收政策应该体现目前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型增值税的特点有利于鼓励企业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专业化生产,此次转型应该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今年加大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力度的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减轻税负,获取增值税转型的实际优惠,也符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有利于鼓励投资,拉动消费。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时机非常好,恰逢其时。

《财会学习》:增值税转型使得很多行业受惠不少,但是否会给某些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盖地:增值税转型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尽相同。全行业设备、工具类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大的机械设备、石化业、电燃水业、建材业、钢铁和食品饮料业等获得较大的抵扣税额。此次增值税改革的配套措施中,有一条措施是对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恢复按17%税率征税,这是对资源型企业非利好消息。1994年税制改革初期,考虑到矿产资源产品价格关系尚未理顺,在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下可抵扣进项较少、负担较重的实际情况,对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减按13%税率征税。但多年以后,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比十几年前更加严峻,人们深刻认识到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开采涉及到环境问题,继续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珍惜资源与保护环境。如何扭转这一非利好消息,资源型企业就需要加大设备更新力度,加大设备投资金额,能及时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加才可能使增值税额不至于增长过多。恢复17%的税率以后,加重了这些企业的税收负担,可以加速淘汰一部分小企业,促使一部分有规模的企业更新设备,安全生产,高效生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财会学习》:我们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容中看到,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固定资产主要是设备,而不包括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这是什么原因?

盖地:这与我国目前的税制有关。我国流转税中还包括营业税,营业税被称之为传统流转税,增值税被称之为新型流转税,增值税是针对传统流转税重复计税的弊病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产生的。传统流转税,不管是营业税,还是以前的产品税、商品税、劳务税,是根据流转额征税,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税负轻,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税负高,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不利于专业化分工,换言之,与科技进步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研究取代传统流转税的问题。我国的税收改革应根据国情逐步进行,不能一步到位。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扩大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缩小了传统流转税的征收范围,但还是予以保留。固定资产中的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转让征收营业税,目前还属于营业税的范围,转型后的增值税自然也不含不动产,不动产的购进、自建都不能抵扣其进项税额。

除此以外,根据规定,小汽车、游艇、摩托车进项税额也不能抵扣。因为这部分资产与个人消费不容易划分,且不是直接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所以这部分财务会计意义上的固定资产不能抵扣进项税额。这项限定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没有影响,有利于鼓励企业不过度购买非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比重,抑制部分高管人员的职务消费。转型后的增值税对进项税额的抵扣仍作了某些限制,从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合理的,且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负面影响。

《财会学习》:增值税转型是国家实施减税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应抓住机遇,充分享受增值税转型带来的税收优惠。企业应采取哪些财务对策来用这些好政策?

盖地:企业在采购设备或材料时,一定要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身份的企业作为供货单位,尽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会计人员应及时按程序进行比对认证,及时抵扣进项税额。在采购设备时,还应考虑外购时机,选择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期采购,这样可以实现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防止出现一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及时抵扣而损害财务利益的情况。因此,企业应对固定资产采购进行财务预算,合理规划。

《财会学习》:转型后的增值税还有纳税筹划的空间吗?能否举个例子?

盖地:比如说企业购买需要安装的设备,设备有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后就能抵扣进项税额,但是安装过程中追加的辅助材料、发生的人工劳务费,是企业自己发生的,辅助材料若是外购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就可抵扣,但劳务费部分肯定无法抵扣。因此,企业在购买设备时最好购买成套设备,如果需要安装,最好是由对方提供安装服务,运输费、安装劳务费等费用包含在一次供货价格中签订购买协议。

固定资产进项税款从当期销项税额中予以抵扣,从而使企业当期缴纳的增值税额减少,还会引起以增值税作为税基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减少,进一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固定资产的原值中不含增值税,每期的折旧费用减少,在销售额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利润总额增加,相应多交企业所得税。增值税额的减少是即期的,“多交的”企业所得税额则需要折现,企业可以测算最终效应,对采购时机、折旧政策等作出综合规划。

《财会学习》:从制度层面上看,增值税转型改革距离增值税全面改革还有一些差距,您能否为大家展望一下增值税的下一步改革?

盖地:增值税的下一步改革,主要应该是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某些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增值税抵扣链条越完整越长,消费型增值税才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因此,与一般工商企业上下游关系密切的交通运输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等应尽快纳入营业税征收范围。上下游企业税种不一致,衔接有问题,不仅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也由此带来行业税负不公的问题,比如交通运输企业提供劳务,取得的是运输发票,进项税额按运费的7%扣除。欧洲的一些国家增值税已经扩大到第一产业了,当然在我国可能还比较遥远,但起码我们应逐步扩大第三产业的增值税实施范围。待农业商品化率很高之后,三个产业都可以采用增值税,就能彻底解决传统流转税重复征税的问题,实现税负公平。

我认为,完成增值税的立法程序已是当务之急。最新发布的《增值税暂行条例》仍然仅仅是行政法规,名称上还有“暂行”二字,这说明我国的税收立法工作相对滞后,违背了主要税种“税收法定主义”的基本原则。增值税应尽快正式立法,构建比较成熟、比较合理的税收立法、执法体制。

对现行增值税的财务会计处理方法,也应予以关注。增值税是否构成中间环节纳税人的成本,消费者是否就是增值税的最终负担者或者实际负担者?企业是否就是“代消费者交税、代政府收税”?增值税与企业净利润计算是否“无关”?现行财务会计中的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增值税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合理?与营业税的纳税人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否可比?……这些都值得我们考虑。

链接

增值税转型后,纳税人注意事项

一、自2009年2月申报期开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应报送电子申报数据文件及纸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式两份,其余的必报资料凡通过电子信息采集和报送的,无需报送纸质;未通过电子信息采集的应报送纸质。

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申请退税时,除按有关规定提交的相关资料外,应提交下列资料:

1、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应当向有关部门备案的,商务主管部门核发的备案登记证明的复印件;

2.再生资源仓储、整理、加工场地的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或者其租赁合同的复印件;

3.通过金融机构结算的再生资源销售额及全部再生资源销售额的有关数据及资料。为保护纳税人的商业秘密,不要求纳税人提交其与客户通过银行交易的详细记录,对于有疑问的,可到纳税人机构所在地等场所进行现场核实。

4.自2007年1月1日起,未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或者《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县级以上工商、商务、环保、税务、公安机关相应的行政处罚(警告和罚款除外)的书面申明。

三、纳税人取得的2009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度旧物资专用发票,不再作为增值说扣税凭证。纳税人取得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开具的废旧物资专用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90天内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当月核算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申报抵扣。自2009年4月1日起,度旧物资专用发票一律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篇11

一、增值税转型解读

(一)固定资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包括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但不包括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纳入抵扣范围。纳税人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2009年1月1日以后实际发生,并取得2009年1 月1 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或者依据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的增值税税额。这里所称的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二)将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从13% 恢复到17%

金属矿采选产品,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包括除金属矿采选产品以外的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煤炭和盐等。

(三)调整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由原来的工业6%、商业4%统一降低至3%。同时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也做了相应调整,标准为: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 万元以下(含)的;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自然人)继续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而非企业性单位和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四)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停止执行

此外对纳税人申报期限、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管理以及废旧物资增值税优惠政策等规定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凸现减税效应。

1、一般纳税人享受减税优惠。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受益对象是一般纳税人,由于固定资产进项税允许抵扣而使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显著下降。

2、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降低。其征收率统一为3%,按照销售额统一征收,这将普遍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增值税转型。增值税转型不仅直接减轻了增值税负担,而且对企业经营收益的影响是重大、直接和有效的。

2、增值税转型降低资产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值税转型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帮助企业保

持一种稳健的财务结构。

三、增值税转型的企业对策分析

(一)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合理科学地决策

首先,要积极关注增值税改革过程,通过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的合理安排以节约税款,在经营活动正常发展的形势下,适当增加投资,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其次,建立不同的固定资产评估体系,将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与不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可抵扣进项税额与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区分开来, 分别建立评估体系,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评估活动的正确性与前后一致性;最后,将增值税转型与企业的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等各种税收结合起来,把税收安排与财务管理两者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

(二)采购固定资产要获取扣税凭证,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对除房屋、建筑物、土地等不动产以外的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 固定资产、用于自制( 含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增值税应税劳务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进项税抵扣政策。如果购进时不能分清固定资产用途的,也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待明确购进固定资产的用途的,再最终决定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与否。

(三)采购固定资产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供货商企业

企业从一般纳税人供货商采购固定资产,能获得更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四)采购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时机的选择

当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必须考虑固定资产的购进时机。一般来说,企业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期购进固定资产,这样就可以及时实现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否则,若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大于该时期的销项税额,则购进固定资产时就会出现一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实现抵扣,从而降低固定资产抵扣的力度。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做出财务预算,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期分批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相互配合。

(五)小规模纳税人要加快商品生产与销售

与一般纳税人不同,小规模纳税人则要加快商品的生产与销售,时刻把握政策的变化,根据政策变化搞好生产经营。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征收办法,征收率统一降至3%,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小规模纳税人应抓住这个时机,加大经营规模,完善财务制度,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增值税转型相关政策建议 篇12

1、抑制投资需求, 不利于经济结构优化。

目前,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税负重于有机构成低的企业, 并使增值税税负在不同产业间出现不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组合产生了非中性的影响, 不利于生产的细化分工。

2、影响国家的产品出口, 不利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由于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 不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已征税款进入成本后, 出口商品中仍包含固定资产所含税款, 因而提高了出口产品的价格, 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严密性差, 不利于税收征管。

对产品从投入、产出到最终消费环节征收的增值税, 应像链条一样, 一环紧扣一环, 完整而严密, 而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固定资产不准抵扣进项税, 破坏了固定资产的征扣税链条, 交叉自动审计的内生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增加了税收征管工作难度, 而且造成了税款大量流失, 导致了严重的不公平。

总之, 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目前存在的弊端太多, 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势在必行。

二、推行消费型增值税的相关建议

1、推行消费型增值税要科学界定课税范围。

增值税制能否实现其理论目标 (中性和消除重复征税等) , 主要看:一是固定资产投入物所含的增值税能否被抵扣;二是课税对象范围是否广泛, 且税款征收能否形成一条较为紧密的链条。

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行业和与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联系较为密切的营业税应税劳务应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以解决增值税与营业税交叉征税以及税负失衡问题。但是营业税税目中“建筑安装业”和“交通运输业”不宜一步到位改征增值税。

2、推行消费型增值税要合理设置纳税义务人。

一是降低一般纳税人的进入门槛。可以将生产场所比较固定、产销环节便于控制、能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的, 都核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二是对所有工业企业, 未达到目前生产销售和应税劳务100万元年销售额标准的, 但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 可以适当降低标准, 将其归入一般纳税人。改变目前小规模纳税人占增值税总数的80%甚至是90%以上的局面。三是在调整部分小规模纳税人成为一般纳税人的过程中, 要考虑到现实的征管水平和征管技术, 如对容易出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案件的商贸企业, 在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时, 必须从严监管。

3、推行消费型增值税要精确设计差别税率。

消费型增值税设计差别税率, 对必需品适用低税率或免税, 对奢侈品适用高税率。为此, 消费型增值税税率应当如下设计: (1) 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保持原有17%的基本税率不变。主要因为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实质上相当于降低了实际税率, 如果标准名义税率再往下降, 财政将不堪重负。 (2) 设置一档13%的从低税率, 保持现行低税率不变。主要是对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必需品, 还要“差别对待”, 实行“照顾鼓励”政策。同时兼顾增值税范围扩大以后, 一些行业如交通运输业实行17%的税率则税负比原来将会加重很多, 所以还须均衡这部分纳税人的税负水平。

对出口商品实行零税率, 逐步实现彻底退税。按照“新账不欠, 老账要还, 完善机制, 共同负担, 推动改革, 促进发展”的原则, 执行对出口退税款的增量部分, 按中央75%、地方25%比例共同负担的政策, 暂时舒缓各方面压力。

4、要适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消费型增值税建立后, 由于一般纳税人又享受了一道固定资产进项抵扣的政策, 相比之下, 就把本来生产型增值税下就存在的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过重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根据我国小企业、个体户众多的国情, 全体“豁免”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是不现实的, 但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是必要的。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

5、要深化税收改革, 强化对增值税的信息管理。

(1) 强化税源监控动态机制, 以税源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核心, 改变税源监控边缘化状态, 把强化税源管理监控作为税收征管机制创新的主导, 建立以税源监控和税收分析预测为核心的税收管理新格局。税务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建设要达到一定水平, 而且税务网络能与银行、海关、工商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互联, 实现完全的信息共享。 (2)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促进税收征管升级。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不应仅限于单纯的数据管理, 还应参与税收管理日常业务的流程控制。 (3) 淡化税务管理人员的“主人”意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在征纳过程中, 更好地沟通税收信息, 认真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从而降低税收成本。

6、要配套推出其他税种的改革, 实现有增有减的结构性安排。

适当调整税制结构, 积极发现和培育税收新的增长点, 改变过分依赖增值税的局面。顺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新形势和税收调控需要, 调整、开征一些新税种。例如, 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应扩大现行资源税征收范围, 将其扩大到所有需要保护的自然资源。

7、要积极做好增值税改革的宣传与辅导。

任何一项新政策从出台到被公众接受都要经历初步认识、逐渐了解、熟悉掌握的过程, 而这是与坚持不懈的宣传分不开的。增值税转型的宣传教育是增值税税收管理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中牵涉到许多敏感问题, 需要税务机关积极地对税务管理人员和一般纳税人进行充分宣传教育, 使增值税转型的税收政策能够被税务管理人员掌握好。要达到执行政策准确、贯彻政策到位, 必须通过各种媒体、税政例会、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对相关政策进行广泛宣传, 使税务干部和纳税人能够准确了解掌握该项政策的每个规定, 防止出现政策偏差。

摘要:目前, 工业生产方式正在陷入危机, 新工业革命已经兴起, 从根本上讲, 这正在形成一种更高级即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1994年我国实施新增值税时, 选择的是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在我国实施10余年来, 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显著变化, 但生产型增值税与经济运行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上一篇:思维导向下一篇:电动机无功补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