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分析(精选12篇)
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分析 篇1
一、增值税转型的具体内容
为扩大内需、减轻企业设备投资的税负负担、促进企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自2009年1月1日起, 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 允许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 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为预防出现税收漏洞, 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 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同时, 作为转型改革的配套措施, 将相应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 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有利影响
1. 促进投资、拉动内需, 刺激经济增长。
相比较而言, 企业实施消费型增值税投资越多, 实际税收负担率越低, 投资越少实际税收负担率越高, 投资增加对增值税税收负担影响的程度最高。因此, 消费型增值税推进投资增长的作用最大, 而且特别有利于促进固定资产的投资。增值税转型形成对投资需求的拉动效应, 其现实意义是增值税尽快转型能较好地适应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资本有机构成加快的投资发展趋势。从对行业投资的刺激上看, 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促进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的增长, 生产型增值税仅有利于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这说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既有利于促进投资增长和科技进步, 又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
2. 降低固定资产成本, 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
目前中国增值税的法定税率为17%, 换算为消费型增值税税率为23%, 这一税率高于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 企业的税负明显过高。一方面,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一次性全部扣除固定资产中所含税款, 即厂商外购的生产资料, 不算入产品增加值, 而只是对消费资料征税, 从而降低投资成本, 减轻企业负担, 提高企业利润。对于同一个企业, 生产型增值税的实际税负要大于消费型增值税的税负。另一方面, 生产型的增值税, 生产单位开票就要交税, 甚至, 根据增值税的实施规则, 发货就要交税。也就是说, 生产单位货款并未收到就先垫交了税款。从全国来看, 大约平均要三个月后才能收到货款。全国每年按8 000亿元增值税款, 三月期, 年息5.3%计, 生产企业将承担106亿财务费用 (利息) 。众所周知, 货款总有一部分永远不能收回 (呆坏账, 储运损失, 陈旧报废……) , 据有关方面统计, 全国已达3 300多亿元。如果以年500亿元估计企业白白多交了约85亿元的增值税。增值税转型之后, 以上两项全国企业将年减税约200亿元。
3.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促进生产的细化分工。
生产型增值税不能彻底的消除对外购资本性货物的重复征税因素, 实践中将会出现企业因纵向联合深度不同税负各异的情况。一些“大而全”、纵向联合深的企业, 由于生产的“一条龙”特点突出, 生产所需的设备往往可由内部各成员单位协作制造、相互提供, 而无须外购。这样, 其产品中所含资本性货物价值少, 税务轻, 市场竞争力强, 而专业化协作生产企业由于购进设备所含进项税得不到抵扣, 其产品中所含资本性货物价值量大, 税负相对较重, 市场竞争力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组合产生非中性的影响, 不利于生产的细化分工。消费性增值税消除了对外购资本性货物重复征税的因素, 促进了专业化协作企业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 优化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促进生产的细化分工。
4. 对企业财务杠杆效应的影响。
(1) 增值税转型对经营杠杆效应的影响。经营杠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营业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利用。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与一定生产能力下, 不受产量变动影响的成本, 其中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经营杠杆的表达式是:DOL= (S-VC) / (S-VC-F) 其中S表示销售收入, VC表示变动成本, F表示固定成本。因此, 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增值税转型后会降低企业固定成本, 经营杠杆系数变小, 也就意味着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 同时利用经营杠杆获利的空间缩小。 (2) 增值税转型对财务杠杆效应的影响。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债权资本的利用。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情况下, 债权资本通常是固定的, 并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因此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债权资本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效应给股东带来额外的收益。财务杠杆的表达式是:DFL=EBIT/ (EBIT-I) 其中EBIT表示息税前利润, I表示债务资本利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增值税转型后导致企业固定成本降低, 息税前利润提高, 财务杠杆系数变小, 企业的财务风险变小。
5.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影响。
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 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能抵扣, 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在现金流量表上表现为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增值税转型以后, 进项税允许抵扣, 企业流出的现金减少, 则使企业内部现金流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 而在折旧成本转移的过程中, 增值税改革通过降低产品销售成本使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提高。
三、增值税转型存在问题及对策
1. 增值税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存量问题难以解决。对于存量固定资产税额采取不予抵扣的方式, 会出现存量固定资产与新购进固定资产在抵扣上的衔接问题, 在新办企业与老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公平竞争的问题, 不利于企业兼并等资产重组的进行, 因为被兼并企业原有的固定资产不能抵扣, 经营好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宁愿购买新的固定资产, 而不愿实施兼并。否则, 企业可把原有的固定资产卖给关联企业, 使原有固定资产不能抵扣的税款得以抵扣, 使存量固定资产所对应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政策名存实亡。
2. 针对增值税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对策。
对存量固定资产分期按比例抵扣, 可以将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以前的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款分期按比例抵扣, 比如, 可以规定在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的第一年可抵扣改革时点上存量固定资产所含税款的10%, 第二年可抵扣15%, 第三、四、五年分别抵扣20%、25%和30%, 这样既不会打击存量固定资产占比大的企业的积极性, 同时又将财政收入的减少分配到改革后的五年当中去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摘要:为扩大内需、减轻企业设备投资的税负负担、促进企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进行了增值税改革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 基于企业的角度, 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以及增值税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企业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邓志宇.浅析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的影响[J].财经界, 2007, (2) .
[3]刘虹.关于中国增值税转型的思考[J].经济研究, 2007, (2) .
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分析 篇2
2009-12-23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9月上旬刊供稿文/欧阳琴斯
[导读]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欧阳琴斯(江西财经大学)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意味着增值税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过渡。这样的改革意味着我国不论是对国内经济还是对国际经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增值税转型的内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在理论上初步分析增值税转型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内容原因影响
0 引言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标志着我国增值税改革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必将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体现了在短期内致力于缓解企业压力、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也意味着我国税收体制进一步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增值税转型的含义
增值税转型即是将我国先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其主要表现在增值税税基的缩减,其核心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可以在销项税金中抵扣。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短期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长期可以刺激投资,提振内需,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配合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对货物和劳务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前提下,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计算抵扣。②购进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不得抵扣进项税。③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④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为3%。⑤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从13%恢复到17%。增值税转型的原因
中国选择在这一时期进行增值税转型,是由不同方面的原因共同影响的。首先,有效增强本土产品国际竞争力。此次改革在全面推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同时还相应取消了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不仅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也使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增值税减免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为中外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长期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势必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核心能力提升以及产品走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多年试点积累的经验也为增值税转型提供了平台,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全面转型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再次,减税效应保护企
业渡过“寒冬”。目前,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尤其是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困难甚至濒临破产危机。如此大规模减税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此类企业减轻了纳税负担,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帮助受金融危机较为严重的企业渡过短期困难。最后,近年来,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宏观经济降温为其提供了改革时机。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由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财政收入仍保持“旱涝保收”的良好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国财政收入54275.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远超年初制定的预算收入全年增长14%的目标。财政收入的稳固攀升,成为增值税全面转型的有力保障。4 增值税转型产生的影响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2007年国内增值税收入超过1.5万亿元,约占全年税收收入的31%,增值税转型将直接减少财政收入。以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计算,增值税如果全面转型减少的财政收入占2007年全年财政收入5.92%。与市场普遍预期的税收减少规模不同,通过测算,可以认为如果政府在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将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约4400亿元。虽然增值税转型会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仍要看到这样的改革是利大于弊的。主要表现在:
4.1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其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将消除我国当前生产型增值税制产生的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在维持现行税率不变的前提下,是一项重大的减税政策。由于它可避免企业设备购置的重复征税,有利于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缓势头,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金融危机正在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在这种形势下,适时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2 有利于加速设备更新,推动技术进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企业在计税时,可以将购置固定资产和其他材料时向销售商所支付的增值税款(进项税额)一次性全部扣除。它的使用可以彻底消除阶梯或流转税重复征收的各种弊端,可以将增值税对投资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有利于加速设备更新,推动技术进步。
4.3 能更好地创造均衡税负的环境。对固定资产投资大、物化劳动消耗大的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将购置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增值税与购进原材料一样进行一次性全部抵扣,能创造均衡的税负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
4.4 更加符合国际惯例。从国际上的增值税实践来看,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普遍都选择消费型增值税。欧共体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发展中国家也大部分采用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只是个别国家采用。因此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顺利与国际接轨,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中外企业间的正常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4.5 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征管效率。消费型增值税采用统一的购进扣税法,外购项目所包含的税金,可以一次性全部扣除,有利于对发票进行管理,简化了计税核算的程序,避免了生产型增值税计税核算时,区分允许抵扣和不允许抵扣项的繁重工作量,同时大大减少税务机关的检查和监督工作,降低了征纳成本,提高了纳税效率和征管效率。
4.6 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可以对出口产品实现全额退税,保证了出口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对国内产品扩大扣除范围,减小了计税依据的总额,降低了税负,能够有效缓解与进口产品的竞争压力。
4.7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完善增值税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制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其中,消费型允许一次性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最终消费,税基最小,但消除重复征税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篇3
一、增值税转型解读
(一)固定资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包括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但不包括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纳入抵扣范围。纳税人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2009年1月1日以后实际发生,并取得2009年1 月1 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或者依据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的增值税税额。这里所称的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二)将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从13% 恢复到17%
金属矿采选产品,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包括除金属矿采选产品以外的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煤炭和盐等。
(三)调整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由原来的工业6%、商业4%统一降低至3%。同时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也做了相应调整,标准为: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 万元以下(含)的;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自然人)继续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而非企业性单位和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四)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停止执行
此外对纳税人申报期限、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管理以及废旧物资增值税优惠政策等规定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凸现减税效应。
1、一般纳税人享受减税优惠。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受益对象是一般纳税人,由于固定资产进项税允许抵扣而使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显著下降。
2、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降低。其征收率统一为3%,按照销售额统一征收,这将普遍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增值税转型。增值税转型不仅直接减轻了增值税负担,而且对企业经营收益的影响是重大、直接和有效的。
2、增值税转型降低资产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值税转型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帮助企业保
持一种稳健的财务结构。
三、增值税转型的企业对策分析
(一)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合理科学地决策
首先,要积极关注增值税改革过程,通过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的合理安排以节约税款,在经营活动正常发展的形势下,适当增加投资,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其次,建立不同的固定资产评估体系,将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与不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可抵扣进项税额与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区分开来, 分别建立评估体系,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评估活动的正确性与前后一致性;最后,将增值税转型与企业的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等各种税收结合起来,把税收安排与财务管理两者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
(二)采购固定资产要获取扣税凭证,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对除房屋、建筑物、土地等不动产以外的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 固定资产、用于自制( 含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增值税应税劳务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进项税抵扣政策。如果购进时不能分清固定资产用途的,也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待明确购进固定资产的用途的,再最终决定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与否。
(三)采购固定资产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供货商企业
企业从一般纳税人供货商采购固定资产,能获得更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四)采购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时机的选择
当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必须考虑固定资产的购进时机。一般来说,企业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期购进固定资产,这样就可以及时实现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否则,若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大于该时期的销项税额,则购进固定资产时就会出现一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实现抵扣,从而降低固定资产抵扣的力度。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做出财务预算,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期分批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相互配合。
(五)小规模纳税人要加快商品生产与销售
与一般纳税人不同,小规模纳税人则要加快商品的生产与销售,时刻把握政策的变化,根据政策变化搞好生产经营。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征收办法,征收率统一降至3%,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小规模纳税人应抓住这个时机,加大经营规模,完善财务制度,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篇4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有着只对增值额进行征税,实行价外计税;能够避免重复征税,体现税负公平的特点。
一、增值税的类型
各国的增值税都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法定增值额又是根据销售额扣除购进商品成本之后的差额确定的。对购进商品成本,各国都界定了具体范围,可称之为法定扣除额。法定扣除额一般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等流动资产的外购价款,但是否包括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各国的规定则不尽相同,增值税也因此而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1. 生产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以纳税人的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减去用于生产、经营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物质资料价值后的余额作为法定的增值额,但对购入的固定资产及其折旧均不予扣除。既不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不考虑生产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磨损的那部分转移价值(即折旧)。生产型增值税,其法定增值额大于理论增值额,对固定资产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并且越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重复征税的情况就越严重。这种类型的增值税虽然可以保证财政收入,但是并不利于鼓励投资。
2. 收入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除允许扣除外购物质资料的价值外,对于购置用于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允许将已提折旧的价值额予以扣除。即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磨损程度相应地给予扣除。收入型增值税,其法定增值额和理论增值额一致,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标准的增值税,但是由于外购固定资产价款是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分期转入产品价值的,且转入部分没有合法的外购凭证,因此为仅凭发票扣税的实际操作带来困难,从而影响了该方法的广泛使用。
3. 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购置物质资料的价值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在购置当期全部一次扣除。虽然固定资产在原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商品于出售时都己征税,但当购置者作为固定资产购进使用时,其已纳税金在购置当期已全部扣除。消费型增值税在购进固定资产当期因扣除额大大增加,会使财政收入减少。但消费型增值税避免了重复征税的问题,也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并且容易规范凭发票扣税的计算方法。所以消费型增值税是三种类型中最先进、最能够体现增值税优越性的一种类型。
二、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原因
我国自1994年我国进行增值税税制改革以来,一直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先后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后,从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在全国范围内,在所有行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这就是所谓的增值税转型。我国从1979年开始引进增值税并在极少数地区试点,到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增值税改革,其间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改革或转型试点。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1. 消费型增值税克服了增值税税负在不同产业间的不平衡
在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由了对固定资产不允许扣除己缴纳的进项税额,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其货物成本中的长期资本投资所占比重较大,直接原材料等中间价值物品所占比重相对较少,这样就造成这部分产业税收负担重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导致增值税税负在不同产业间的不平衡。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能够使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在增值税税负上实现均衡。
2. 消费型增值税利于产品出口
由于生产型增值税不能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在出口环节,除了少数产品能享受全额退税外,其余的均不能得到全额退税。这使得出口产品不能完全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可对出口产品实现全额退税,有利于出口产品以不含税价格出口,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在进口环节,众多发达国家均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税率大多在20%以下,而国内产品包含着部分不能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内企业在面临国际冲击时,明显又处于不利地位。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计税依据是进口总值,税率提高,税负会增加,这样缓解了因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对国内产品的压力。并且,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多数征收增值税国家通行的做法,符合国际惯例,可以被国际社会接受。
3. 消费型增值税顺应了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
现在我国出现整体有效需求不足,需要通过财税等政策刺激投资和需求,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恰好可以刺激投资,从而推动需求增长。从国际上税制改革发展的趋势看,从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转变是必然趋势,所得税对经济和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更强,在我国直接税快速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同时,适时降低增值税等间接税在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符合税制改革的方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增值税税率本身就偏高,加之生产型增值税抵扣范围小,我国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比国外企业要高。
4. 此前增值税征收范围过窄,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
现行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主要集中在工生产,商品流通环节,没有延伸到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及其他第三产业,而且主要针对有形动产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没有涉及有形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由于征税范围过窄,导致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增加发票扣税的难度,税收征收管理困难,导致增值税的内在制约机制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5.生产型增值税复杂性
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固定资产部分己缴纳的税额不允许抵扣,使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必须分清允许抵扣和不允许抵扣的项目,并要对相应的发票进行专门的区分,客观上使统一的增值税抵扣链条显得不完整。对税务机关来说,由于对外购项目扣除的不同待遇,为监督纳税人的守法情况,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增值税税源不流失,必须分出专门力量对扣除标准进行检查与监督,加大了工作量与征管工作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征收增值税的税务行政成本。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1.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影响
实施增值税转型最根本的目的是减轻企业的税负,促进固定资产更新换代,达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目的。增值税转型前在生产型增值税下,企业外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因此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既包括增值额(纳税人新创造的价值),又包括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存在严重的重复征税现象,企业的税收负担沉重。增值税转型后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允许当期一次性全部扣除,因此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只包括了增值额(纳税人新创造价值),这样相对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
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由于购置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由原来的不可抵扣变为可抵扣,因此在销项税额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应交增值税减少。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同条件下消费型增值税模式相对于生产型增值税模式来说,购买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包含的增值税可以抵扣,会使企业的应纳增值税额减少,具体减少金额为该固定资产购买价格中包含的增值税和购置运费中包含的增值税额,即:
应纳增值税减少额△A=购买价格增值税+运费增值税
2.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影响
教育费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课税基础是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之和。由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企业负担的增值税额减少,因此企业负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也会相应减少。用公式分析企业实际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负担降低额如下:
3.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1)企业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变化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生产型增值税模式下,企业购置的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包括购买价值和相关的增值税额,而在消费型增值税模式下,生产用固定资产包含的增值税可以抵扣,则其入账价值不包括增值税额,所以,增值税转型后,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较转型前减少,其降低额在数值上就是该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包含的增值税额,进而固定资产在后续使用中折旧额低于转型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在该固定资产使用期内,消费型增值税模式下其折旧总额比生产型增值税模式下的折旧总额减少,忽略残值的因素,那么折旧总额的降低额在数值上应该是购买时抵扣的增值税额,折旧额的降低会使得各期间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最终使所得税增加。用公式分析由于增值税转型引起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降低,并最终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期内所得税减少额为:
(2)附加税变化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会引起企业的教育费附加和城市建设维护税降低,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降低会使得企业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增加,进而导致企业所得税增加,用公式表示为:
综合来看,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对所得税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后续使用中产生的折旧额降低和附加税的减少两个方面,它们最终会导致转型后企业所得税的增加,总的增加额
4.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
浅谈增值税转型对我国的影响 篇5
关键字:增值税转型 改革 企业 经济 影响
一 增值税的概述
(一)含义
所谓增值税就是对商品或劳务在流转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作为征税对象的增值额,是指企业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额,相当于商品价值中扣除生产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之后的余额,即V+M部分。具体到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增值额是指这个单位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扣除外购商品额后的余额。如果从一个商品来看,该商品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之和,相当于该商品的最终销售额。
(二)特点
1.只就商品价值或劳务中的增值部分征税
2.课征方式采取普遍课征方式
3.税负比较稳定与合理
4.计征方法采取价外计算办法
(三)类型
从税基来看,增值税可以按照对购进资本品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三类。一般来说,用于生产商品或劳务的外购资本品包括:①原材料及辅助材料;②燃料、动力;③包装物品;④低值易耗品;⑤外购劳务;⑥固定资产。各国增值税制度通常允许将第①至第⑤项列入扣除项目,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中予以扣除。但对第⑥项即外购固定资产价值的扣除,则因国情而异,有的允许抵扣,有的允许部分抵扣,有的则不允许抵扣,由此产生了三种类型的增值税。
1、消费型增值税
以生产经营单位的销售额,减去购进的各类材料及费用支出,并一次性全部扣除生产用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后的余额为法定增值额。就全社会来说,这种法定增值额只限于消费资料,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2、收入型增值税
以生产经营单位的销售额,减去所购进的各类材料及费用支出及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为法定增值额。这种法定增值额相当于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成员收入总和,就全社会而言,相当于国民收入,故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3、生产型增值税
以生产经营单位的销售额,减去购进的各类材料及费用支出后的余额为法定增值额,对固定资产不允许减除。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增值额相当于企业工资、利息、利润、地租等各因素之和,而这种增加的价值额恰好与国民生产总值所包括的内容相一致,故此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二 增值税的转型
(一)增值税转型的原因
由上篇阐述中我们了解了增值税的含义和主要类型,而现在我们要说的就是增值税类型之间的转化。在现今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只有我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实行生产增值税。从满足财政收入需要这个方面来看,生产型增值税因进项税额扣除的范围小,税基较大,在税率相同的条件下,比消费型增值税能取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但同时也存在着缺陷,一是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税款不予抵扣,造成了谁投资谁就要纳税,不利于鼓励投资; 二是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企业之间税负不平衡、不公平,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大,税收负担重,不利于产业政策的实施。所以我国必须进行改革,也就是增值税转型,从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在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所购买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不允许税前扣除;而如果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意味着这部分税金可以在税前抵扣。
(二)增值税转型的利与弊
在三种增值税类型中,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已征增值税,只允许扣除用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产的价值,如原材料、燃料等。因此,生产型增值税的增值部分实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其税基最大,重复征税也最严重,收入型增值税除允许扣除流动资产的价值外,还可以扣除固定资产的当期折旧价值,其增值部分实际上相当于国民收入,税基小于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纳税人一次性扣除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全部价值,实际上相当于只对消费资料征税,而生产资料不征税,因此其税基最小,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由此可看出,消费型增值税比生产型增值税更能吸引人投资,这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总结一下,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化成消费型增值税的利端有:
1、刺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2、降低税负,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
3、缓解物价不断下降的局面。
4、实现出口彻底退税,增强国际竞争力。
5、解决重复征税问题。
6、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公平原则。
7、符合国际惯例。
这些利端对我国企业发展的促进有着非常大的推动力,可是,凡事有利必有弊,消费型增值税也并不是完美的,它在使用中也有着一些弊端:
1、使税收收入在短期内急剧减少。
2、加大资金需求和劳动就业压力。
(三)我国增值税转型的主要措施
2004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正式启动改革试点。当时采取的是“增量抵扣”方式,改革试点领域也限定在八大行业。
同年12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紧急通知,对东北税改的关键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将“增量抵扣”方式转变为“全额抵扣”。2005年,试点方案又从“全额抵扣”再度转为“增量抵扣”。
直到2008年,我国将继续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研究增值税转型在国内的效果,制定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的实施方案。增值税转型只要是是给企业减负,引导和鼓励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三 增值税转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总的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它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增强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与生产型增值税相比可以增加企业盈利。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购置设备的进项税额直接抵扣,减少企业税收支出。虽然同时降低了新增固定资产的折旧提取额造成所得税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企业利润还是有所提高的。
2、增值税转型提升设备当年的现金流量,增值税转型最终通过降低产品销售成本,来提高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固定资产投资的当年,由于企业可以少缴增值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由于增值税支出的大幅减少而有所上升。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其他方面的影响
1、有利于促进设备的更新改造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在原有的增值税制度下,高新技术企业既要承担多投固定资产的压力,又要承担多缴税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者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增值税转型可使技术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得到更多进项税额的抵扣,获得更多的减税收入,有利于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产业改造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2、有利于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生产型增值税条件下,由于固定资产增值税额不能抵扣,使许多企业不愿意更新设备,造成设备老化、技术陈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增值税转型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企业进行投资,更新设备、提高技术,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增值税转型为我国经济带来了生机,促使国内大中小企业在目前经济危机,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的严峻经济形势下,紧紧的抓住有利时机,促进企业长远稳定发展。而且,各企业也需要根据政策的要求,全局考虑,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的条件,抓好生产与管理,争取让企业乃至全国经济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篇6
摘要: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己成为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增值税的内涵及运行机理,并提出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值税转型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财政收入影响;财务决策影响;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作为增值税转型等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有着深厚的现代税收理论根基。其对企业财务决策影响表现在:
一、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我国经济以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而上市公司经营收益能力和生产效率却逐年下降,二者形成强烈反差。要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考虑从制度供给方面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值税转型可以通过建筑投资和设备投资的差异性税收政策,购建由投资总量增长模式向技术增长模式转变的制度激励机制。
二、对企业筹资的影响
筹资决策的关键是要在借款与权益资金之间做出选择。由于借款利息的固定不变,不因企业盈利的增加而增加,也不因企业盈利的减少而减少,在投资报酬率高于利率时,企业应该多借款,可以提高权益资金的报酬率;如果投资报酬率等于利率时,则筹资结构对权益资金的报酬率没有影响;如果投资报酬率小于利率时,则多借款反而会降低权益资金的报酬率。增值税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会提高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筹资结构中,可以适当增加借款的比重。
三、对企业收益及其分配的影响
第一,增值税制的变化,不仅使大量采购设备、固定资产投入很高的行业受益,也使那些重型设备制造行业受益,其受益程度取决于增值税变化对其下游行业的投资刺激力度。
第二,增值税制的变化对国家税收的影响会在相当程度上被所得税的增加所抵扣。而且,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力度越大,上游设备制造商的利润率越高,国家实际增加的则政负担就越小。
第三,增值税制的变化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会增加全社会的价值创造。通过以上对增值税转型后给企业则务状况、经营成果带来得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会对企业财务产生良性影响,特别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有明显的“减负”作用。但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减负”效果也不尽相同。
四、对策
为解决增值税转型给企业财务决策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企业财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按现行会计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1)企业购进不符合进项税额抵扣范围的固定资产,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仍然作为固定资产成本入账,借记“固定资产——含增值税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利目。
(2)企业购进符合进项税额抵扣范围的固定资产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不得作为固定资产成本入账,而应增加企业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科目。
(3)企业购进的符合进项税额抵扣范围的固定资产如改变用途,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对外投资或个人消费等,则应将其“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记入相应利目,借记“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2.建立两套固定资产价值重估体系
为解决增值税转型给企业资本运作带来的不便,保证固定资产重新估价的正确性,对含增值税和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应分别建立其价值重估体系。在进行固定资产价值重估时,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评估价应以含税固定资产价值为参考系,而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评估价应以不含税固定资产价值为参考系。这样,既可使各类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前后保持一致,也能避免了因选用不同的价值参考系而导致固定资产重估价值偏高,进而虚增企业资本公积等负面影响。
3.会计信息披露应说明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随着增值税转型试点范围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增值税转型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程度也会不断加大。对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却很难自行分析。为提高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客观性、可比性,客观上要求企业披露会计信息时,应将增值税转型对其资产计价影响数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利润变化数在报表附注中作详尽说明。
参考文献:
[1]朱建:浅议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现代企业,2006.
[2]胡勇:浅析增伯税转型及对投资的影响[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7.
[3]冯小卫:完善生产型增值税[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
[4]刘晴伊:论我国增值税转型[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5]杨旋:国增值悦转型的会计学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7(12).
[6]潘忠:值税征收模式转变的会计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8(7).
增值税转型对盈亏平衡分析的影响 篇7
所谓增值税转型, 就是增值税征收模式从过去的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后的优势在于, 允许企业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从而避免了重复征税, 更好地体现了税收的中性原则, 同时固定资产成本的降低, 对企业降低盈亏平衡点及增大盈利空间等产生积极影响, 但其影响究竟有多大, 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增值税转型对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影响
1. 增值税转型对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影响的理论推导。
所谓盈亏平衡点, 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 (销售量或销售额) 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销售状态。该指标提供了防止企业亏损应完成的极限业务量信息, 为评价企业未来经营的安全程度和实现盈利创造条件。
假设增值税转型前后只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处理不同, 其余各项财务指标处理方法不变。设企业的正常销售收入为y, 单位销售价格为p, 变动成本为VC, 单位变动成本为b, 固定成本为F (不含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 生产型增值税下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为D1, 其相应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为y1, 消费型增值税下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为D2, 其相应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为y2, 由于消费型增值税下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不包含增值税, 所以D1>D2, 假设F保持不变。那么, 生产型增值税环境下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为:y1= (F+D1) / (pb) , 消费型增值税环境下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为:y2= (F+D2) / (p-b) , 则增值税转型前后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变化为:y1-y2= (D1-D2) / (p-b) >0。这说明增值税转型后盈亏平衡点降低了, 即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变小了, 从而企业的盈利空间将变大。
2. 增值税转型对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影响的实例。
盈亏平衡点是企业收入与成本相等时的产量, 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增值税转型使固定资产期初价值减少, 从而使计入成本的折旧费用减少, 因此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下降, 企业的获利空间变大, 这样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也是有益的。
例:某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为100万元, 单位产品价格为60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 固定成本 (不含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为20万元。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1) 生产型固定资产为46.8万元; (2) 消费型固定资产为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 期末无残值。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增值税转型对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影响 (见表1) 。
从上表可以看出: (1) 增值税转型后,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都出现了下降, 在年销售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亏损数额减少, 获利空间更大了。 (2) 不同折旧方法的选择, 对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影响很大。在加速折旧法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 增值税转型前后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
二、增值税转型对安全边际率的影响
1. 增值税转型对安全边际率影响的理论推导。
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量或者现有销售量 (包括销售量和销售额两种形式) 超过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的差额。安全边际率就是安全边际与现有销售量或正常销售量之比。设正常销售量或者现有销售量为y, 则生产型增值税下安全边际MS1=y- (F+D1) / (p-b) , 安全边际率MR1=MS1/y;消费型增值税下安全边际MS2=y- (F+D2) / (p-b) , 安全边际率MR2=MS2/y。增值税转型后安全边际的变化为:MS1-MS2= (D2-D1) / (p-b) <0, 安全边际率的变化为:MR1-MR2= (MS1-MS2) /y= (D2-D1) /y (p-b) <0。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均变大了, 这说明增值税转型后, 企业经营的安全状况更好了。
2. 增值税转型对安全边际率影响的实例。
安全边际率的作用是评价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该指标是正指标, 数值越大, 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高, 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反之, 企业经营越不安全, 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大。西方国家对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标准见表2。
仍以上例为基础, 计算增值税转型对安全边际率的影响 (见表3) 。
将表3计算的安全边际率与表2中的安全程度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1) 增值税转型后安全边际率提高了, 表明在消费型增值税下, 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更高了。 (2) 不同折旧方法的选择, 对安全边际率的影响很大。在加速折旧方法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安全边际率所受的影响在各年也是不同的。而且比较增值税转型前后的数据, 安全边际率提高的空间越来越小。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增值税转型改革给企业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1) 增值税转型后, 企业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降低, 企业盈利空间变大; (2) 增值税转型后, 安全边际率提高, 企业的经营安全状况变得更好; (3) 折旧方法的选择, 对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和安全边际率的影响都很大,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也在变化。
参考文献
[1].王洪海, 宋丽娟.增值税转型经营杠杆效应计算与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3
[2].曹海敏, 朱传华.管理会计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魏安霞.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财会月刊 (理论) , 2006;8
增值税转型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篇8
一、增值税转型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 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 其价值变动对企业总资产的内部结构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引起资产负债表内相关项目的变动, 如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应交税费等。
(一) 降低了固定资产原值。
增值税转型改革主要针对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支付的增值税税款, 不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而是确认为进项税额, 抵扣当期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销项税额。
(二) 减少折旧。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因不再包含购进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而相对明显减少, 导致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相应减少, 企业可以将节省的资金用在生产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中, 有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
(三) 减少应交税费。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 由于抵扣了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减少了应缴纳的增值税, 进而减少了以增值税为计税依据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这些税种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为应交税费。税费的减少, 直接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增值税转型在宏观经济繁荣时, 企业受益幅度较低。而在经济下滑时, 如果企业机器设备投资额较大, 则增益较明显。因此, 增值税转型,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二、增值税转型对利润表的影响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增值税转型后, 直接受到影响的项目有: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应上交增值税、应交地方的城建税等附加税费基数和税费额、购入应税固定资产计价、产品成本、所得税税基及所得税税额。
(一) 降低营业成本。
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 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按成本入账, 包括买价、增值税费用和其它有关费用;而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 由于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可以抵扣, 降低了固定资产 (不动产例外) 的成本。
(二) 降低费用。
由于计提的折旧需根据固定资产的用途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或当期损益, 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 设备折旧的减少导致当期费用的降低。
(三) 提高营业利润。
由于营业成本和费用的降低, 直接导致了企业利润的增加, 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 刺激企业领导层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 促进技术的升级换代, 为企业赢得市场优势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 增值税转型不仅直接减轻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 而且提高了企业的利润, 促使企业加大投资, 改进技术, 不断提升竞争力。
三、增值税转型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通常将企业一定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归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类。
(一) 对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影响。
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 公司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不能抵扣, 会计上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在现金流量表上体现为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可以抵扣, 企业将比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少流出现金, 相对来说就是公司现金流量在现有基础上的增加。
(二) 对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影响。
增值税转型最终通过降低产品销售成本, 来提高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 固定资产投资的当年, 由于企业可以少缴增值税,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由于增值税支付的大幅减少而有所上升, 但以后各年的现金流量不再受增值税转型的直接影
参考文献
[1].龚江云, 付志勇.浅议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经济师, 2007, 1
[2].李绍平, 魏翠颖.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7, 1
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分析 篇9
一、增加的现金净流量
转型后抵扣1000元钱的增值税:则比转型前多产生企业所得税前现金净流量1120元。
二、增加的企业净利润
转型后抵扣1000元钱的增值税, 采用10年折旧的直线折旧法将增加企业所得税前利润折现值891.15元, 如果所得税税率为15%时, 则将增加企业净利润现值757.48元, 如果所得税税率为25%时, 将增加企业净利润现值668.36元;如果采用5年折旧的年数总和法将增加企业1016.38元的税前利润折现值, 所得税税率为15%时, 将增加企业净利润现值863.92元, 所得税税率为25%, 则增加企业净利润762.28元;采用5年折旧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将增加企业税前利润折现值1018.56元, 如果所得税税率为15%时, 将增加企业净利润现值865.77元, 如果所得税税率为25%时, 将增加企业净利润现值763.92元。
证明过程如下:
一) 、增加的企业现金净流量的论证:
假设企业当年销售10000销售万元 (净流入) , 成本费用 (包含所得税费用) 8000万元 (净流出) , 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00万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20万元, 当年购买固定资产1170万元 (净流出) 。以后1 0年没有再购买固定资产, 其他情况不变。则:
增值税转型后的现金净流量:
当年=10000-8000-1700+1020-1170+170=320万元
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第9年=第10年=10000-8000-1700+1020=1320万元
增值税转型前的现金净流量:
当年=10000-8000-1700+1020-1170=150万元
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第9年=第10年=10000-8000-1700+1020=1320万元
增值税转型后比增值税转型前主要的基础的现金净流量增加:
320-150=170万元
加上增值税附加税费0.12, 则等于170/170+0.12=1.12
同理加速折旧法也一样。
可见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现金净流量的影响就是购买固定资产抵扣了增值税带来的增加额部分加上抵扣了增值税带来的附加税费减少了的部分, 与折旧、折旧年限、资金市场利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是在交纳所得税因素的基础上相关, 如果无利润或不纳所得税, 则无关。如果上例的纳税地点在浙江省瑞安市, 随增值税额带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7%、教育附加费3%、地方教育附加费2%, 则企业税前现金净流量等于170× (1+0.07+0.03+0.02) =190.4万元, 190.4/170=1.12。
二) 、增加的企业利润的论证:
(一) 采用直线折旧法
假设一个一般纳税人的企业, 当年购进固定资产1170万元, 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折旧, 折旧年限为10年, 净残值为0, 增值税税率为17%, 转型后固定资产增值税在下月抵扣, 以后9年未购进固定资产, 10年期贷款利率为5.94%。则转型后购买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及固定资产折旧所产生的税前利润的折现值也就是应纳税所得额的折现值为:
转型后税前利润折现值减去转型前税前利润折现值为:
-771.1525- (-902.2484) =131.0959万元
131.0959/170=0.77115
加上增值税附加税费等于0.77115+0.12=0.89115
0.89115 (1-25%) =0.66836
0.89115 (1-15%) =0.75748
(二) 采用年数度总和法
假设一个一般纳税人的企业, 当年购进固定资产1170万元, 固定资产采用年数度总和法, 折旧年限为5年, 净残值为0, 增值税税率为17%, 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 以后9年未购进固定资产, 1年期贷款利率为5.31%、2~3年期贷款利率为5.40%、4~5年贷款利率为5.94%。则转型后购买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及固定资产折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折现值为负的:
=27.7778 (12.6061-0.9956) +22.2222 (23.5950-12.6061) +16.6667 (34.0135-23.5950) +11.1111
(43.5713-34.0135) +5.5556 (52.5402-43.5713) =322.5139+244.1978+173.6417+106.1978+49.8272=896.3784万元
转型前5年所产生的税前利润折现值为负的:
=32.5 (12.6061-0.9956) +26 (23.6174-12.6061) +19.5 (34.0605-23.6174) +13 (43.9647-34.0605) +6.5 (53.3579-43.9647) =-1170+377.3413+285.7114+203.1607+124.2514+58.2979=1048.7626万元
转型后税前利润折现值减去转型前利润折现值为:
-896.3784- (-1048.7626) =152.3842万元
152.3842/170=0.8964
加上增值税附加税费等于0.89638+0.12=1.01638
1.01638 (1-15%) =0.86392
1.01638 (1-25%) =0.76228
(三)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假设一个一般纳税人的企业, 当年购进固定资产1170万元, 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年限为5年, 增值税税率为17%, 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 以后9年未购进固定资产, 1年期贷款利率为5.31%、2~3年期贷款利率为5.40%、4~5年贷款利率为5.94%。则转型后购买固定资产和购买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及固定资产折旧所产生的税前利润折现值为负的:
转型前所产生的税前利润折现值为负的:
转型后税前利润折现值比转型前税前利润折现值增加:
-898.557- (-1051.3116) =152.7546万元
152.7546/170=0.89856
加上增值税附加税费等于0.89856+0.12=1.01856
1.01856 (1-15%) =0.86577
1.01856 (1-25%) =0.76392
由上式的情况可以证实:
当情况 (一) 时:购买1170万元固定资产, 按直线折旧, 年限为10年, 转型后并抵扣增值税将导致税前利润折现值减少771.1525万元.转型前将导致减少税前利润折现值902.2484万元, 则转型后比转型前利润折现值多131.0959万元, 抵扣1元钱的增值税将产生0.77115元的税前利润折现值, 加上增值税附加税费, 现值则为0.89115元, 所得税税率为15%时, 企业净利润增加0.75748元;所得税税率为25%时, 企业净利润增加0.66836元。
当情况 (二) 时, 购买1170万元固定资产, 按年数总和法折旧, 年限为5年, 转型后并抵扣增值税, 将导致税前利润折现值减少896.3784万元, 转型前将导致税前利润折现值减少1048.7626万元, 则转型后比转型前利润折现值多152.3842万元, 抵扣1元钱增值税将产生0.89638元税前利润折现值, 加上增值税附加税费, 现值则为1.01638元, 所得税税率为15%时, 企业增加净利润现值0.86392元;所得税税率为25%时, 企业增加净利润现值0.76228元。
当情况 (三) 时, 购买1170万元固定资产,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 年限为5年, 转型后并抵扣增值税将导致税前利润折现值减少898.557万元, 转型前将导致税前利润折现值减少1051.3116万元, 转型后比转型前税前利润折现值多152.7546万元, 抵扣1元钱的增值税将产生0.89856元税前利润折现值, 加上增值税附加税费, 现值则为1.01856元, 所得税税率为15%时, 企业增加净利润现值0.86577元;所得税税率为25%时, 企业增加净利润现值0.76392元。
本文中的利率取自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表 (2008-12-23) 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利率。一年期年利率取5.31%、二、三年期年利率取5.4%、四、五年期年利率取5.78%、10年期年利率取5.94%, 因为是逐月等到额收回折旧, 所以实际的折旧年利率要稍高于期末还款的年利率.如果说要更准确、更正确、更真实的话, 可以取自如住房公积金、预存养老保险金等类的逐月还贷固定资产贷款利率或逐月领取的年金利率进行仔细、认真、严密地推算, 便可得到更加正确、客观、真实的数据。
那么对企业来说增值税转型对购买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影响最大也最合算、年数总和法次之、直线折旧法效益最差。
因为企业追求的是净利润, 所以税前利润要经过调整成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率计算纳税后, 才是真正的净利润, 所以购买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内折旧所产生的税前利润折现值计算交纳所得税后就是净利润折现值。而所得税税率一般是稳定的, 税前利润折现值按率计征所得税后就是真实的净利润现值, 也就是转型前、后购买固定资产和购买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及固定资产折旧所产生的税前利润折现值, 因为它是负数, 转型后负的税前利润折现值金额有所减少, 而企业经营成果一般为正数, 所以转型影响也就是增加了税前利润折现值, 增加了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税额增加了的数额就等于转型后对净利润影响减少了的数额, 也就是说转型后比转型前节约了的税前利润折现值交纳了所得税之后才是真正的增值税转型的影响。
由此可见,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净利润影响的具体因素包括:增值税因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因素、资金市场利率因素和所得税因素。
1、增值税因素:包括增值税税率、抵扣时间、优惠政策、附加税费、退税时间等等构成, 其中增值税税率是主要因素, 增值税税率越高, 影响越大, 所以本人认为这是这次增值税转型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对税前现金流量折现值影响重大 (工作量法的工作量难以预测确定) , 影响顺序是直线折旧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增值税转型对税前现金流量折现值的影响程度的顺序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直线折旧法 (净残值越大, 折现值越小, 但对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增值税转型对购买1170万元的固定资产影响税前利润折现值 (应纳税所得额折现值) 151.49万元以上, 增加净利润折现值113.61万元以上。
3、资金市场利率:影响也较大, 资金市场利率越高,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越大。自有资金充足, 折旧适用利率就接近存款利率;总行黄金客户利率可能下浮10%, 自筹资金比例符合、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企业利率就低;经营困难、风险较大、信誉不佳的企业利率就上升。而且是跟国家经济金融政策、通货膨胀、市场投资动态等等市场环境影响相关重大。
4、所得税税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得税税率越高,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越低, 因为所得税是抵消因素。企业的所得税税率虽然不多, 但是优惠政策不少, 而且是盈亏程度不同 (抵扣额临界线) 和弥补年数不同也有影响。再说所得税税率不低, 在增值税转型的影响中所占比重也较大。
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分析 篇10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一是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为减轻企业负担, 转型后的增值税条例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二是堵塞了因转型可能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如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 (如小汽车、游艇等) 所含的进项税额, 不得予以抵扣。三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考虑到增值税转型改革后,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水平总体降低, 且实际经济活动中小规模纳税人混业经营十分普遍, 实际征管中难以明确划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 因此转型后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 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四是将一些现行增值税政策体现到转型后的条例中。主要是补充了有关农产品和运输费用扣除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资格认定等规定, 取消了已不再执行的对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设备的免税规定。五是根据税收征管实践, 为了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缓解征收大厅的申报压力, 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明确了对境外纳税人如何确定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扣缴地点和扣缴期限的规定。
二、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影响分析
(一) 增值税转型前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项目信息的比较
在消费型增值税下, 上市公司购进设备的税金当期抵扣后不再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由于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 其价值变动对企业总资产的内部结构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引起资产负债表内相关项目信息的变动, 如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等。为分析方便, 下文以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的设备类固定资产成本为比较基准, 并假设各种固定资产的价格不会因为增值税政策的转型而变化。
假设某固定资产的不含税价格为A, 增值税税率为17%, 则转型后比转型前固定资产原值减少A×17%, 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A×17%。若考虑当期进项税额的抵扣, 且当期该企业的销项税额足够抵扣, 则转型后比转型前资产负债表中应交税费减少A×17%。可见, 按照消费型增值税政策, 在当期新增税额完全抵扣时, 转型后较转型前的资产和负债均按照抵扣金额减少, 而净资产的变化相同。这就意味着可以减少上市公司流动资金的占用, 因此为上市公司减轻流动资金压力的政策效果表现明显, 节约了货币资金;同时由于固定资产价值降低, 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上市公司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重。
(二) 增值税转型前后上市公司利润表项目信息的比较
假设所购设备执行基本税率17%, 所得税税率为25%, 那么从理论上上市公司在税改后固定资产成本的降低幅度为14.53%[17%/ (1+17%) ], 每期的设备折旧也相应降低14.53%, 设备折旧额的降低导致上市公司当期营业成本的降低, 从而提高当期的营业利润。由于税制改革并不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本 (如营销成本、管理成本、资金成本) 和其他业务经营, 所以, 上市公司当期的营业利润也相应提高。从所得税方面考虑, 因折旧成本降低而导致的企业利润增量也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以企业所得税税率25%计算, 税改后公司每期因设备折旧降低而增加的净利润相当于税改前会计期内公司设备折旧额的幅度为[14.53%× (1-25%) ]=10.90%。显然, 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框架下的固定资产 (不动产例外) 成本, 要低于生产型增值税制度条件下的固定资产成本。相应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就要降低, 从而引起管理费用及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的降低, 进而增加公司的利润, 增加投资者收益。因此, 增值税转型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还能够帮助上市公司保持一种稳健的财务结构。
(三) 增值税转型前后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项目信息的比较
相对于生产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方面:第一是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从当期销项税额中予以抵扣, 从而使公司当期缴纳的增值税额减少, 这相当于等量增加了公司的现金流入;第二是由于增值税的减少引起以它作为税基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减少, 这会节省公司的现金流出;第三是由于固定资产原值以税外价入账, 导致每年提取的折旧减少, 在销售额不变的情况下, 公司利润总额增加, 相应地就要给国家多交所得税, 这会等量增加公司各期的现金流出。将这几种影响综合起来, 上市公司当期因增值税转型带来的现金流的节省正是公司当期增值税因转型从国家所获得的税收减负。由于税收优惠对利润的影响要根据折旧年限分摊逐年体现, 而对现金流的影响是当期的, 因此对现金流的改善比对盈利要大, 从而大大缓解目前上市公司现金流紧张的局面, 有效改善公司的经营环境。
三、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实例分析
(一) 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将减少机器设备购置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 但却会增加固定资产未来使用年度的现金流出。
笔者以上市公司博汇纸业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博汇纸业与同业公司相比, 盈利情况基本稳定, 相对于其他公司的大起大落, 表现出良好的延续性。公司2009年一季报显示出为同业主业盈利最多的企业。2009年博汇纸业将会继续投入新项目, 计划全年新增104 400万元的固定资产, 其中60%为设备购置, 属于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为10 650万元 (104 400×60%×17%) , 如果有足够的销项税额用于抵扣, 则会减少当期应交的增值税10 650万元, 考虑到所得税, 减少的城建税 (以最高比例7%测算) 、教育费附加 (3%) , 最后数为798.75万元[10 650× (7%+3%) × (1-25%) ], 共计减少应交税费11 449万元。但由于转型后每年的可折旧金额减少, 如果该设备可使用10年, 并假定选用直线折旧法, 则企业将在以后年度每年多交所得税266.25万元 (即少计的折旧抵税额为104 400×60%×17%÷10×25%) 。若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 10年多交的所得税总和为2 662.5万元, 扣除少交的增值税与营业税金及附加, 总共为企业增加的现金净流量为8 786.5万元 (11 449-2 662.5) , 相当于新增的可抵扣设备总额的14%;若考虑时间价值, 增值税转型增加的现金净流量必定高于8 786.5万元, 且当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度越高, 所选择的折现率越高, 公司从该政策中受益越大。但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速下降的形势下, 大多数公司进行设备投资、技术升级的积极性不高, 从而对设备投资的需求出现滞后, 增值税转型的相对受益不明显。从长远来看, 在今后经济增速逐渐企稳并处于上升周期时, 消费型增值税政策将会起到放大效应, 通过减轻税收负担, 增加现金流, 刺激公司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升级, 转变公司经济增长方式, 从而带动公司投资价值增加。
(二) 对上市公司利润水平的影响
仍沿用上例, 在上市公司博汇纸业设备购置当期, 政策的改变使得设备购置后的使用期内每期折旧减少1 065万元, 因此而增加的净利润额为798.75万元[10 650/10× (1-25%) ]。因当期少交的增值税为10 650万元, 所引起少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为798.75万元[10 650× (7%+3%) × (1-25%) ], 从而增加的净利润也为798.75万元, 两项合计引起设备购置当期净利润增加1 597.5万元, 相当于新增的可抵扣设备总额的2.55%, 引起以后使用各期的利润增加额均为798.75万元, 相当于新增的可抵扣设备总额的1.275%。可见, 固定资产投资对投资企业当期及以后各期利润都有影响, 从而使企业的财务业绩较转型之前更好一些。
四、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冷暖各不同
增值税转型对于各上市公司影响不一。增值税转型尽管增加了对新购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抵扣, 但增值税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的范围并未改变, 仍然主要是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的有关设备、工具、器具。这表明在该政策中受益较多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有形资产比重高、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较低、折旧年数较短的公司受益程度较大;固定资产耗损越快的公司, 其因增值税转型而受益也越大。从公司生命周期角度看, 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 往往固定资产投资会较多, 增值税转型使这两类企业受益更大。而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相对较少, 相比前两类企业, 它们的受益相对小些。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能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 故希望借助购买房产来抵扣增值税的做法显然行不通。另外对出口型企业增益也不大。因为出口产品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产品目前一般享有出口退税, 本来就没有缴纳多少增值税。因此船舶、集装箱等出口占总销售收入很大的企业, 并没有很大的增益。另外, 建筑工程、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由于目前并没有实行增值税, 因而增值税转型改革对这些行业没有影响。
摘要:2009年1月1日全面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是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 该政策的实施势必会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产生影响。本文结合案例重点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影响, 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分析 篇11
摘 要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增值税的内涵及运行机理,并提出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值税转型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影响 财务决策
增值税是对企业在生产、流通环节的增值额课征的一种流转税。生产型增值税,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地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实践中,生产型增值税本身所固有的种种缺陷也日益凸现。它使我国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一、增值税的内涵及意义
(一)增值税的内涵
增值税是对增值额课征的一种流转税。所谓增值额,是指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即因提供应税的商品或劳务而取得的收入价格(不包括该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应付的增值税在内)与该商品或劳务的外购成本价格之间的差额。一般来说,商品或劳务的价值(或价格)由以下内容构成:①外购主要材料费用。这类材料全部或部分地进入到最终产品中去,构成产品的实体,如原材料、半成品、包装物等。②外购辅助材料费用。③非折旧资产支出。如维修办公室的材料费、广告费、技术书刊杂志的订阅费等。④其他企业或人员向本企业提供劳务的费用。⑤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计提折旧的机器设备费用。⑥不动产费用。⑦纳税人及全体雇员的工资、薪金等。⑧利润。上述①~④项内容为劳动对象的价值转移部分,⑤~⑥为劳动手段的当期转移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商品价值构成理论,这两部分就是不变资本的价值(C),第⑦项内容为可变资本的价值(v),第⑧项内容为利润(M),则商品价值(w)是由(C+V+M)构成,即W=C+V+M。扣除不变资本的价值(C)后,就是新创造的价值(V+M)。
(二)消费型增值税模式的积极意义
1.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实力。消费型增值税模式规定,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采掘业、电力业、高新技术产业类等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额,只有在年销售额占其同期全部销售额50%(含50%)以上的一般纳税人,当年有新增增值税税额部分才准予全额抵扣(先缴后退),否则只能留待后期抵扣。
2.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与企业价值。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除投资者提供的资金之外,债权人的资金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企业债务资金适度,可以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资本成本,但是债务资金不同的偿还期限性和企业盈利的不稳定相结合,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一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负债水平,并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3.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鼓励投资与企业的技术进步。一方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鼓励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
另一方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刺激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以带动国有经济的产业升级。生产型增值税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抑制作用,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的税负,明显地起到鼓励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的作用。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筹资的影响
筹资决策的关键是要在借款与权益资金之间做出选择。由于借款利息的固定不变,不因企业盈利的增加而增加,也不因企业盈利的减少而减少,在投资报酬率高于利率时,企业应该多借款,可以提高权益资金的报酬率;如果投资报酬率等于利率时,则筹资结构对权益资金的报酬率没有影响;如果投资报酬率小于利率时,则多借款反而会降低权益资金的报酬率。增值税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会提高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筹资结构中,可以适当增加借款的比重。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收益及其分配的影响
1.增值税制的变化,不仅使大量采购设备、固定资产投入很高的行业受益,也使那些重型设备制造行业受益,其受益程度取决于增值税变化对其下游行业的投资刺激力度。
2.增值税制的变化对国家税收的影响会在相当程度上被所得税的增加所抵扣。而且,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力度越大,上游设备制造商的利润率越高,国家实际增加的财政负担就越小。
3.增值税制的变化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会增加全社会的价值创造。通过以上对增值税转型后给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带来得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会对企业财务产生良性影响,特别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有明显的“减负”作用。但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减负”效果也不尽相同。增值税转型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因为固定资产采购额越大的行业受惠越多,当年利润总额的影响就越大,固定资产耗损越快的行业,其受税制变化而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越多。另一方而,转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商贸企业效果并不明显。
四、结论
增值税转型必须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其它税收改革配套实施,通过重新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改进转移支付办法,设立短期财政周转专项基金等措施,化解增值税转型可能带来的财政风险。
参考文献:
[1]潘忠.值税征收模式转变的会计思考.财务与会计.2005(7).
[2]董文毅.税收刺激消费和投资的政策选择.财经问题研究.2008(1).
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分析 篇12
截至2010年12月31日采掘业一共有56家上市公司, 这些上市公司中有20家在深交所上市, 其余36家在上交所上市, 56家公司中包括13家采掘服务业公司, 12家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公司, 2家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公司, 3家天然气和石油开采业公司, 26家煤炭采选业公司。采掘业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图见图1, 每年新增采掘业上市公司情况见图2, 每年采掘业上市公司总数变化情况见图3。
由图1可知, 在采掘业上市公司中有一半的企业为煤炭采选业公司, 采掘服务业公司数量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公司数量基本持平,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公司和黑色金属矿公司数量较少。
由图2可知, 采掘业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 上市时间不集中;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上市时间比较集中, 集中在1994年~2000年和2007年~2010年两个时间段。
由图3可知, 1990年~2010年, 上交所 (侧重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 上市公司的数量增长较快, 涨幅高于在深交所 (侧重于创投和中小企业上市) 上市的公司,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 国有企业不断改革, 出现了较多的国有大中型采掘业企业, 因而在上交所上市的企业较多。
2 增值税转型实施现状
我国从2007年7月1日起开始进行增值说试点改革,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 , 试点选在中部6个省26个城市见表1, 试点行业包括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电力业、采掘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装备制造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八大行业中的37个具体行业, 这次试点意义重大, 可以促进我国城市资源转型, 调整国有经济战略, 同时加大了国家对高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此外, 暂行办法还特别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进行了认定。
3 增值税转型对采掘业上市公司财务的影响
3.1 增值税转型对采掘业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当投资额度固定不变之时, 通过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对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减小新增加的固定资产的原值, 对应地会将各年在生产成本中计入的折旧额予以降低, 此外, 应交增值税额的减少也会降低城市交易附加费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 以此为基础, 企业的利润总额会升高, 进而又会增加企业所得税, 这会对有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导致的利润增加产生抵消作用, 但是从整体上来分析, 企业的利润是增加的。其实, 转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固定资产投资, 使投资额有所增加,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额外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带来的净利润影响进行相应的讨论。
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购入或建造固定资产是不会对企业净利润产生影响的。若该部分固定资产达到了预定的可使用状态, 其折旧的增加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这又会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 最终增加计入营业税金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教育附加费。因为销售收入、生产成本以及营业税金的变化方向都是相同的, 这会导致净利润的变化方向无法事先确定, 需要对三者的变化大小加以明确。
3.2 转型对采掘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影响
在公司发展中, 在投资额既定的情况下, 增值税转型可以有效提高公司利润, 提高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
在公司发展中如果使用企业自身的资金进行投资, 企业在短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无疑是降低的。目前, 大部分企业在发展中不会持有过多流动资产, 因此在进行项目投资时企业需要筹集资金。当前, 我国企业在项目投资中筹集资金主要有发行股票、融资租赁、银行借款、直接投资、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六种主要渠道。项目资金筹集中, 企业会根据自身的情况, 选择合理的筹资渠道, 其依据的原则是综合成本最低。如果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直接投资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 企业所有者的权益综合和总资产就会增加, 这预示着企业长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将得到巨大提升;如果通过其他几种方式筹集资金, 企业的债务规模会扩大, 其长期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会降低。
在投资额度既定时, 企业转型后的销售所得不变, 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减少, 则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周转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这也表明企业的经营能力得到提高。但是, 由于企业总的资产没有得到增加, 因此, 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也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投资额增加, 企业通过销售所得和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大, 但是并不肯定会增加。因此, 企业固定资产的周转效率是由企业已有的固定资产对销售收入的贡献大小来决定的。企业财务内部筹资的方式, 企业总资产不会发生变化;企业采用外部投资的方式, 企业的总资产会增加, 因此, 企业的周转率变化也是无法确定的。
摘要:采掘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 随着采掘业的发展, 采掘业公司的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 有的已成为上市公司。当前我国实施增值税转型, 本文主要探讨新实施的税收政策对采掘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影响。期望通过分析提高上市公司财务制度的透明度, 保障股东的权益, 确保我国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采掘业上市公司,财务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素荣, 蒋高乐.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程度研究[J].会计研究, 2010 (02) .
【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分析】推荐阅读:
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收益和生产效益产生重大影响07-25
浅谈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的财务影响10-06
增值税转型及税负分析09-01
增值税的转型问题05-09
增值税转型的税务筹划07-21
中国增值税转型08-23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影响06-14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影响08-24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09-02
企业财务分析资本增值07-07